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箴言 第8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智慧岂不呼叫?聪明岂不发声?」

2「她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站立,」

3「在城门旁,在城门口,在城门洞,大声说:」

「智慧 חָכְמָה/khok·mä’」()),原文的意思是「技巧、精明、睿智」。「聪明 תָּבוּן/tä·vün’」()),原文的意思是「理解力、洞察力」。「智慧」并非知识渊博、学贯古今,而是在有限之中仍能作出明智选择的判断能力。人二十弱冠,拼的是才智;三十而立,拼的是意志;四十不惑,拼的是判断力。今天,很多人会抱怨自己的记性差,但却很少有人会抱怨自己缺乏判断力。因此,智慧需要亲自来呼召人、提醒人。
本章是智慧第二次呼召人(、八章、九章)),把智慧拟人化为一位恳切的女教师,在城中熙熙攘攘的街头喊叫()),呼吁神的百姓接受智慧的教训())。本章分为五段,形式上交错对称、前后呼应:

A. 智慧主动寻找人());
 B. 智慧的教训());
  C. 智慧的果实());
 B1. 智慧的起源());
A1. 人应当寻求智慧())。
上图:米吉多遗址的六室城门。

4「众人哪,我呼叫你们,我向世人发声。」

5「说:愚蒙人哪,你们要会悟灵明;愚昧人哪,你们当心里明白。」

6「你们当听,因我要说极美的话;我张嘴要论正直的事。」

7「我的口要发出真理;我的嘴憎恶邪恶。」

8「我口中的言语都是公义,并无弯曲乖僻。」

9「有聪明的,以为明显,得知识的,以为正直。」

10「你们当受我的教训,不受白银;宁得知识,胜过黄金。」

11「因为智慧比珍珠(或译:红宝石)更美;一切可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

4-11节是宣告智慧的教训。
「愚蒙人」()),原文是「单纯、天真 פְּתִי/peth·e’」,意思是头脑简单、容易被骗的人。「愚昧人」()),原文是「愚蠢、傻瓜  כְּסִיל/kes·el’」,意思是骄傲固执、自作聪明的人。智慧并不偏待人,她一视同仁地乐意成为每个人的导师()),无论是十字路口的过往行人()),还是无知的愚蒙人和顽梗的愚昧人()),只要「恳切寻求」()),就「必寻得见」())。
「你们要会悟灵明」()),可译为「你们要学习灵巧」(和合本修订版))。
智慧的口中同时发出了「真理」())和「公义」()),因为智慧就是对「真理」和「公义」的明智选择。「真理」和「公义」永远都是结伴而行的,「公义」就是「真理」的实行。离开了「真理」的「公义」,现在被称为「社会正义 Social Justice」;「真理」永远只有一个,但你如果询问十个人「社会正义」的定义,很可能会得到十一个不同的答案。
「知识」())原文的意思是「知识、洞察力、智慧」,与「分别善恶」())的「分别」是同一个词,在圣经中也被译为「知道」())、「认识」())、「明白」())。「知识」包括两个要素:首先是知道一件事、或者知道去哪里找;其次是懂得如何分辨。自知之明就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知识。
智慧在本章被拟人化为女性,与前一章的淫妇鲜明对比。淫妇「在各巷口蹲伏」()),悄悄地诱惑少年;智慧却是「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在城门旁,在城门口,在城门洞」()),光明磊落地呼召众人。随从淫妇的结果是「下到死亡之宫」()),寻求智慧的结果却是「寻得生命」())。

12「我——智慧以灵明为居所,又寻得知识和谋略。」

13「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

14「我有谋略和真知识;我乃聪明,我有能力。」

15「帝王借我坐国位;君王借我定公平。」

16「王子和首领,世上一切的审判官,都是借我掌权。」

17「爱我的,我也爱他;恳切寻求我的,必寻得见。」

18「丰富尊荣在我;恒久的财并公义也在我。」

19「我的果实胜过黄金,强如精金;我的出产超乎高银。」

20「我在公义的道上走,在公平的路中行,」

21「使爱我的,承受货财,并充满他们的府库。」

12-21节是描述智慧所结出的果实。
「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可译为「敬畏耶和华就是恨恶邪恶」(和合本修订版))。这邪恶就是「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
「帝王借我坐国位;君王借我定公平」()),权力并不能证明真理,地位也不代表判断力;所以君王不能为所欲为,必须倚靠智慧来秉公行义,弃绝智慧、多行不义者必自毙。
「恳切寻求」()),是形容人对待智慧的正确态度,而不是因为智慧难寻。实际上,并不是人主动去寻找智慧,而是智慧主动来寻找人())。只要人「恳切寻求」智慧,就「必寻得见」())。而真正的「恳切寻求」,并非某种祷告秘诀,而是「不要自以为有智慧」())。智慧和愚昧水火不容,所以「恳切寻求」的人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甘心放弃自己的愚昧。人若不先把杯子倒空洗净,倒进的清水也会变成污水;人若不先赶除自己里面的愚蒙()),背下来的箴言仍然还是愚昧。
「丰富尊荣在我;恒久的财并公义也在我」()),可译为「财富和尊荣在我,恒久的财宝和公义也在我」(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这句话并不是应许智慧一定能给人带来今生的财富,而是说真正的「财富、尊荣、财宝、公义」都是智慧所结的果实,并且智慧的果实「胜过黄金,强如精金」())。
「高银」()),原文是「经过挑选的银子」。
「使爱我的,承受货财」()),原文是「使爱我的,承受产业」(英文ESV译本)),意思是智慧能使神的百姓在应许之地承受产业,保守自己活在恩典和祝福里。同样,智慧也能让我们在基督里面承受基业,「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祂里面居住」()),我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
今天,许多信徒一面抱怨自己缺乏智慧,一面无心「恳切寻求」。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全然愚昧,而是觉得自己虽然有些愚昧,但也还有一些智慧;他们并不是要用智慧来取代愚昧,只用更多的智慧来补充自己的智慧,利用一些窍门解决问题,找到捷径避开难处。「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圣灵不会当裱糊匠,而会做拆迁队;基督不会把自己拆开了分给人,而是要人完整地得着祂。神要人用基督的生命来替换自己的生命,因为「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祂里面藏着」()),不可拆分。因此,神发出恩典的邀请:「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该求那厚赐与众人又不斥责人的神,神必赐给他」()),因为「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

22「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

23「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24「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

25「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

26「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

27「祂立高天,我在那里;祂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

28「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

29「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祂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

30「那时,我在祂那里为工师,日日为祂所喜爱,常常在祂面前踊跃,」

31「踊跃在祂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

22-31节是描述智慧的起源。
「有了 קָנָה/kä·nä’」()),原文意思是「获得、取得、创造」,也被译为「得」()),「买」())、「造」())。基督是「神的智慧」()),因此,亚流派(Arianism))就根据这个「造」字而否定基督的神性。但「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意思是说神「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祂里面藏着」());「神的智慧」())并不都是指基督,正如「神的能力」())也不一定指基督。《箴言》中的智慧并不是「太初有道」()),也不是神以外的受造之物,而是神的本质属性之一。神的智慧在万物被造以前就「有了」()),所以可以用「生出」())来形容。神以智慧创造了宇宙万有()),「以智慧立地,以聪明定天」())。这智慧并不是神本身,而是神的属性之一,所以说「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
「工师」()),指「建筑师」。
「踊跃在祂为人预备可住之地」()),意思是神用智慧来护理全地,也要地上的百姓与智慧为友。敬虔所带来的是智慧、而不是迷信,只有愚昧人才会把敬虔变成迷信,证明他们并非真正「敬畏耶和华」())。
智慧「喜悦住在世人之间」()),与智慧「向世人发声」())前后呼应,使4节和31节成为整体结构上的分隔线。
神乐意借着创造向人自我彰显,所以让智慧「喜悦住在世人之间」,主动启示自己:「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宇宙浩瀚而奇妙,但微小的人却可以有逻辑地思考它,并且确认自己的感官所体验到的是客观对象、而非主观幻想,这个事实本身就令康德敬畏()),而爱因斯坦也因此感叹:「宇宙的永恒之谜在于其可理解性……宇宙能被理解是个奇迹。The eternal mystery of the world is its comprehensibility … The fact that it is comprehensible is a miracle.」())。事实上,人类的科学突破和创造发明都不是由逻辑思维而来的,只是成果用逻辑的形式表达;逻辑只能由A推导出B,惟有启示能把人带到宇宙的任何地方。

32「众子啊,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

33「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

34「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

35「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

36「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

32-36节是劝告神的百姓应当寻求智慧。
「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是形容人对待智慧的正确态度,而不是说智慧难以寻找。实际上,并不是人主动去寻找智慧,而是智慧主动来寻找人())。
寻得智慧,「就寻得生命」()),也得蒙恩惠,所以留心听从智慧的人,「便为有福」())。但人的难处是只顾追求安逸和享乐,却不肯用智慧善用人生,结果是「害了自己的性命」()),所以说恨恶智慧的,就是「喜爱死亡」())。这「生命」不但包括今生的生命,也包括永恒的生命;基督是「神的智慧」()),「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
既然智慧主动来寻找人()),她的教训公义正直()),能带来无价的果实()),是神创造和护理的原则()),更是生命的必需品())。因此,现在智慧要求听众做个抉择:或者选择智慧得生命()),或者拒绝智慧得死亡()),人生大事只有两条道路,并没有中间路线。罪人并没有能力在认识主、得永生())的事上作出明智的选择,所以只能倚靠恩典的拣选,正如主耶稣对彼得所说的:「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但神的百姓却有责任为自己的人生作出明智的选择:或者拒绝智慧、虚度人生,「害了自己的性命」;或者接受智慧、善用人生,「就寻得生命」。
末世的信徒生活在一个荒谬的时代:人们只关心选择自己所要的,却不去想这些选择会有什么后果;个人不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集体却要为个别人的选择负责;有些人不必为自己今天的选择负责,有些人却要为别人过去的选择负责。但神却要求每个人都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每个信徒都要在主面前为自己一生的选择向祂交账,不肯寻求智慧、作出明智选择的,就是「又恶又懒的仆人」()),主将宣告:「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丈夫不在家……

(一 )

关于妖冶妇的危险,人如果老是怀疑的话,哲人正好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讲述。但他首先复述他的恳求,要他的学生把他的教训存记在心(1-5节 ),与的措辞差不多完全相同。‘眼中的瞳人’(2节 )是希伯来文中一种古怪而有趣的说法。它按字义是‘你眼中的那个小人’的意思。它指我们注视别人眼中的瞳孔时,我们在其中看到我们自己的映像。这里的观念由加以解释。光透过瞳孔射进来,没有光便只有黑暗了。因此瞳孔必须小心加以保护。要称呼智慧为‘姊妹’的劝勉值得注意。这再次反映了把智慧拟人化的倾向。姊妹这个词,有时意义可以指‘新妇’,用意可能暗示智慧女士与妖冶妇假伪而又危险的爱情对比起来,是忠实的妻子和爱侣。正如我们将要看见的,这对比在第八章颇有力地显示出来。

(二 )

这个故事描述哲人从他家的窗户所见到的。这是这种故事的部分情节。哲人窗户开向世界,他以前已多次看见这种事情。但为了戏剧性果效,正如所有善于讲述故事的人作的,他讲到‘从前曾’看见的事。这个故事透过三个情景发展下去:

(甲 )第一景(6-9节 )。有个年轻人经过黑暗的街道,一直靠近阴暗的地方而行。从第九节我们几乎能感觉到迫近的黑暗就要围住他的恶兆。每一方面都是黑暗的情景。他朝着‘她的家’的方向走。是出于偶然么?大概不是,不过希伯来文在第八节含有毫无目的闲逛的意思。他知道(或以为他知道! )自己往哪里去;但他是在不熟悉的地方,好奇多于蓄意。他并不是彻底不道德的人(对方要设法说服他、21节 ),但他是彻底愚昧的人(7节 )。这是他所有愚钝中最‘愚不可及’的地方。他毫不察觉智慧人正从自己的窗户外望,定睛注视着他:后者沉默、思索、总是在体察,而且太清楚那将要发生的事。

(乙 )第二景(10-20节 )。不久这个年轻人便被一个妇人截住,她的衣着表明她至少不是漫无目的在街上闲荡。她在她自己熟悉的地方;一个游戏人间的老手,惯于在街道僻静处穷追年轻之辈。这是她真正的家园(11-12节 )。事情几乎等于已决定一般,因为她是个完美的游说者。智慧人从旁听到她展开的甜言和谄媚的话,这些是她的武库中最主要的利器。她殷勤取悦他(15节 ),告诉他她有一张华丽的床使他们可以纵情享乐(16-17节 ),郑重其事向他保证,她的丈夫不可能会突然回来捉住他们(19-20节 )。有甚么方式比二人的烛光晚餐作这一晚的开始更好啊(14节

(丙 )第三景(21-23节 )。这个年轻人像她手中任她摆弄的玩物。他发现她简直是无法抗拒的。不久他的脑中便充满了一个愉快夜晚的幻想。他迟疑──他知道他实在是不应该这样做的──然后突然之间(‘立刻’ ),他拿定了主意。他跟着她。到她的家?是到阴间的通道上(27节 )!为了一晚的逸乐么?是为了他自己的葬礼!多了一头往宰杀之地的畜牲;多了一只急入网罗的雀鸟!多了一个交给悲惨生活的愚顽人。她的毒箭已射中了它的目标。

这个教训是不可被误解的(24-27节

(三 )

这个故事用鲜明的笔触描述。这个妖冶妇比黑色更漆黑,比较起来那个年轻人则是苍白而又暗淡的影子。乍听起来这是够真实的一部电影脚本──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会有约瑟避之则吉的实用智慧和决心(创三十九 )。但是饶有意味的是:旧约里面唯一的奸淫故事,却是描写一部完全不同的电影脚本。谴责率直地归咎于大卫。所以论及色诱之危险,哲人的教训是片面的。那纯粹因为他是对年轻男人讲的。做父母的,无疑要警告他们的女儿,要提防猎艳之徒;同时要警告他们的儿子,要提防那猎男色的女性。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箴第八章

智慧的辩解

智慧的礼赞在许多点上都已经涌现过了,现在则是如何决堤、气势澎湃地涌流,巧妙地诉诸于极大范围之优美而精彩无匹的言词。思想的发展越来越鲜明,于第22~31节达于顶峰,并非设计来使读者全神贯注在形而上学上,而是要激发他作出决定:真正的绝顶是第32~36节“所以现在……”(AV)这一段。

我们多少可以追溯出思想的进展如下:智慧是(a)自愿引导每一个人(1~5节),(b)道德的伙伴(6~13节),(c)一切成功之钥(14~21节),(d)创造的原则(22~31节),(e)生命的必需品(32~36节)。

. 智慧是每一个人的引导。这一章经文翱翔在时空之上,敞开在街面上,清楚地说明了:第一,神的智慧与购物中心有关联(2~3节),就跟它与天堂本身有关一样(22节);第二,它是连最愚昧之人都能得到的(5节;参,,尤其是22节);第三,它是积极主动地寻找我们所以我们自己的搜寻智慧必须是认真的(17、34节),而我们的搜寻智慧乃是一个回应,而不是一个不确定的探索。

6~13. 智慧是道德的真髓。第1~5节如果使得智慧成为十分实际的,那么第6~13节就是指出它绝对不是“属世的”。就着定义来说,智慧与敬虔是完全一致的(见的座右铭经文);而这一段经文就从正确(与错误相对,见第6~9、13节的名词)与真价值(10、11节)的角度来详细述说智慧在道德上的卓越是不证自明的。

6.极美的话(和合;现中“卓越的言词”;思高“卓绝的事”;吕译“对的事”;吕译注“高贵的事”),直译为“贵族”或“王子”,这在希伯来文中,似乎是跟中英文一样刺耳(参,的注释)。有些人比较激烈地将希伯来文修正成“率直的事”,像在第9a节一样;Ko/hler 在他的字典中作了较小的改变,而获得相同的意义,但仍然是没有证据支持的改变。

9.明显(现中“清楚”;吕译“对”;思高“诚实的”)译作“率直的”(RSV)较好,它不是论到众所周知的事,而是详细解释第8节。只有那些在智慧之途上有了某些进展的人,才最能体会智慧在道德上的正确性。

10~11.这里以热烈的言词(关于第11节的红宝石,见的注释)来说明严肃的真理。“事”(11节,思高、AV、RV,或译“东西”)可能会被误用它们越是稀少,就越是危险或是被糟蹋(参,。但是“管教”(l0a节,吕译、和合:训诲)、知识与智慧却装备使用之人善用他所拥有的,所以就能以亨通(14~18节将会发挥这一点),而比这还要更好的是,能够存在并行善(见19节的注释)。

12~13.这两节必定是组成一对的。真正的智慧是谨慎而富于机智的(关于灵明与谋略AV“机智的发明”,现中“健全的判断力”见分题研究:“Ⅰ多面的智慧”第4点,原书第34页),然而却是植根于敬畏耶和华(13节;参,,这样可以免于犯上世俗智慧的错误(参,。注意恨恶有两次(13节),第二次是智慧所说的。敬虔所厌恶的,也就是智慧所恨恶的:在此没有关切上的冲突。

14~21. 智慧的赏赐。从第14~17a节,所有代名词与人称代名词我(中文都一样,英文则有 mine I me 之别),都是强调用词,所以支配整段经文的,可能是智慧本身,而不是它的受益者(14~17节),也不是它的益处(18~21节)。第17节对寻求之人的保证,;并见的注释。

这些益处到底是属物质的,还是不属物质的呢?当然是两者都有,但最主要的还是后者。如果掌权之人(15、16节)需要智慧,乃是为了施行公平,而不是为了利益。如果丰富(18节)是由智慧所赐的,也就伴随着尊荣与公义(虽然公义在第18节也可以有次要的意思“成功”现中、RSV 即如此译,吕译则作“正份的财宝”它在第20节却必定是用它首要的、道德方面的意思,连现中、吕译、RSV 也都赞同)。第19节使人对这整件事都毋庸置疑,而且甚至比第10、11节更加往前。智慧不仅胜过黄金,像源头胜过出产一样;连智慧的出产也胜过黄金。那个出产可以包括亨通、成功在内,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整体远比这个要大得多,在第35节将会举出名称,说明它就是生命与神的恩惠。

22~31. 智慧在创造中的角色。这个段落不断强调耶和华,并以祂为起首。这里有着智慧最佳的资历,是以奇妙的艺术来说明的。

首先,智慧是创造者雅巍当作首位而不可或缺的。其次,智慧既是比宇宙更为古老的,又是宇宙的基础。没有些微的东西(26b节),也没有些许的次序(29节)不是藉着智慧而形成的。第三,智慧乃是喜乐的泉源,因为无论何时(30b节),无论何处(31节),若是创造者运用智慧,喜乐就涌流出来。创造的喜乐与存在的喜乐创造者与受造之物的喜悦两者都是神的智慧运行而流出的,也就是说,从神完美的杰作流出的。

这里就出现了这个重要而引起激烈争议的问题:智慧在这里是否被理解为一个位格(即一个真实属天的个体),或是拟人化(即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是为了使诗歌体能够生动活泼而使之成为有位格的)呢?

对于本注释书的作者而言,上下文乃是指向后者。不仅下一章紧接着就以一个新的面貌,为智慧勾勒出一幅新的图画来〔将之描绘成一位伟大的女士,她的对手(13~18节)当然是没有位格的〕,而且现在这段经文也在隐喻的层面上作了非常杰出的说明,以一个非常有力的方式指出:如果我们离了智慧,一定不能做什么;那么,神自己若没有智慧,也就没有制造或做了什么。这个世界藉以正确使用的智慧,也正是这世界藉以存在的那智慧。

但是,如果在紧接着的上下文中,应该这么来读这首诗歌,那么它也有一个更广阔的背景。新约圣经隐约提及这段经文,指出:拟人化的智慧非但没有越过字面的真理,更是为着字面真理丰满的陈述作好了准备,因为创造万有的执行者并不只是神的作为而已,更是神的儿子,祂永远的道、智慧,与能力(亦见约壹1~14;48

进一步的细节有待诠释。

22.有了(和合、Vulg、AV、RV)或“造了”(吕译、现中、LXX、Targ、RSV)呢?亚流派(Arians,否认基督的神性)诉诸于七十士译本的“造了”,来证明基督神的智慧不是永远的;但我们所关切的,必须是这个字正常的意义,以及这段经文一般的含义。

这个动词( qa{na^ )在其他地方最主要的意义是“得着”,所以就是“拥有”(如:,那里是以智慧为受词,像这里一样);它在旧约圣经中出现了八十四次,其中只有六次或七次可以有“创造”的含义,而且甚至连这几处经文都未必需要解作这个意思。衍生的名词甚至还要更强烈地强调拥有。

然而,近来发现之乌加列(Ugarit)文学作品却对倾向“创造”(不管 Keret Ⅱ:4)的见解大有影响,因为葛登(C. H. Gordon)将片语 qnyt ~elm 译作“诸神的女创造物”,但艾文(W. A. Irwin) ( JBL , 1961, pp.133ff)却指出:这个词语和中的夏娃,这两者所暗示的都是“父母身分”,而不是创造(参,;而葛登也接受这一点,补充说:“我完全同意……主要是指生小孩”(上引书)。

总而言之,这个字所表达的是得着与拥有,表达的方式随着上下文而有所不同。资产是藉努力去取得而拥有的,孩子则是藉生产而拥有的(参,我们的惯用语:“有了”婴孩),智慧对于必死之人而言乃是藉着学习而拥有的。而智慧对于神而言如何呢?若说祂最初缺少智慧,必须创造或学习智慧,这两种说法都是与这段经文相反的,而且是荒谬可笑的。智慧是从祂而发出的,最接近的隐喻是生产(参24、25节)。但有了或许是(像艾文的结论)译经之人在此最合用的字眼,可让下面几节经文更详细地来解说。

在耶和华造化(AV、RV“道路”)的起头;起头的意思可以是指在重要性上占第一位的(参,,或是指在顺序上占第一位的(参,,而这两种含义经常都是同时并存的。后者在此似乎是比较主要的(参“……未曾……未有之先,第25节);但并没有介系词,这个片语的意思可能是“当……的起头”。RSV 毫无理由地将“道路”改成“工作”,或许是受到乌加列文 drkt (力量、主权)的影响49

23~25.虽然第22节成为众所注目的焦点,邻近的这些动词却从智慧在职务上的任命(23a节;参,与它的出生(24、25节)来陈述这件事。事实上,后一个动词一再反覆出现,说明它乃是主要的动词,整段经文的用意可能是要使人想起如一位君王般的诞生50

深渊(24节)乃是 t#ho^m (参28节,与这个字的复数,与起头(22节)都是创造故事的一个回响。

26b.“开端”(RV;吕译“头一团”;不是像和合、思高之质,或 AV 之“至高的部分”)与第23b节的那个字相同,亦见本章这个部分的概述,前面以下,原书第87页。

30.工程师(和合、现中、吕译“技师”; ~a{mo^n ),传统(LXX、Syr.、Valy)及(参,吕译、思高、现中、RSV、RV 边注;但和合、AV、RV 却作了修正)都支持这个意义(参,RV、RSV),或许还可以加上(希伯来文在第2节);这可以将经文的含义表明得相当好,因为若不是如此,就没有提到智慧的工具。吕译之“小孩”(现中注)或“婴孩”(参,AV)也是可能的,可以切合从出生(24节)到快乐嬉戏(30b、31节)的连续事件;但却使智慧完全不负有任何职责;这么做若是为了要避免不适当的高举它,那么就失之过当了51

为t所喜爱(现中“喜乐”;吕译、思高“喜悦”:“为祂所”在希伯来文经文中是没有的(参,吕译),或许这句话(就像的词语“我就是祈祷”一样,注意和合本“我专心祈祷”字旁小点)的意思是“我就是快乐的本身”。

32~36. 智慧由衷的恳求。 这段恳求的背后,有着一切最基要(22节及下)、最喜乐(30、31节)之事的力量;现在则是以终极的赏罚生命与死亡来论定。

32.众子阿(和合、RV、RSV)胜于思高、AV 之“孩子”,或现中之“年轻人哪”,乃至于吕译之“弟子阿”。“快乐”(现中、RSV)则胜于有福(和合、吕译、AV、RSV)。

35~36.这两节经文显露出与基督神的智慧之关系的丰满意义,

生命……死亡:见分题研究:“生命与死亡”及附属部分,原书第53~57页。

得罪:这个动词与寻得(35节)紧密配合,几乎可以肯定是带有它基本的意义。“疏漏”(参,,像现中、吕译、RSV 的译法一样,应直译为“找到我……没有找到我的人”。

48 犹太教也看出这里还有更多隐而未现的真理,从这段经文引出律法的先存(传道经与神的灵充满万有的作为(所罗门智慧及下),视之为超越的神与祂的世界之间的中保。犹太人斐罗(Philo,约生于主前20年)也大量用智慧的概念,或甚至是理性(希腊文 Logos ,也有“话”的意思)来指世界的中保,尝试从希腊人的角度来解释希伯来人的思想。
49 关于这个片语进一步的讨论,见艾文,上引文;J. de Savignac, VT , 1954; pp.429ff.; W. F. Albright, WIANE , p.7.
50 H. Cazelles 即以此主张,在 Sacra Pagina, edited by Coppens, Ⅰ, pp.511ff.
51 将此与之“阿们”连在一起作进一步之讨论,见 R. B. Y., Scott. VT , 1960; pp.212ff,亦见,J. de Savignac, VT , 1962; pp.211ff.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智慧岂不呼叫?聪明岂不发声?」

智慧岂不呼叫: 淫妇在阴暗偏僻的巷口悄悄地诱惑少年人(7:8-9),相反智慧在众人面前堂堂正正地高呼人要来就自己。传福音的圣徒也当像照亮所有人的灯一样,发出真理的光芒。真智慧耶稣也说,“我在暗地里并没有说什么”。相反,人类的罪恶几乎都是在暗地策划执行的。圣徒应该时刻纪念暗中察看我们的神,随时省察自己,不可疏忽自己的工作

――《圣经精读本》

智慧是每一个人的引导】

这一章经文翱翔在时空之上,敞开在街面上,清楚地说明了:第一,神的智慧与购物中心有关联(2~3节 ),就跟它与天堂本身有关一样(22节 );第二,它是连最愚昧之人都能得到的(5节 ,尤其是22节 );第三,它是积极主动地寻找我们──所以我们自己的搜寻智慧必须是认真的(17、34节 ),而我们的搜寻智慧乃是一个回应,而不是一个不确定的探索。

——《丁道尔圣经注释》

智慧的呼吁是光明磊落的,与上章淫妇诡秘的行径迥异。

――《串珠圣经注释》

在第八章,智慧得到赞扬。象在至33节一样,智慧被人格化了,她呼吁所有人来接受她的指引。

――《箴雷氏研读本》

“引言”赞美智慧至此达高峰,不断促人作聪明的决定,选择正直的道路,寻到生命。全章先要人明白,智慧是人人可得的人生的教导,是德行的好准则(1~11节 ),也是进入成功之门(14~21节 ),和宇宙万物创造的所本(22~31节 ),因此为人生不可缺少(32~36节 )。

――《启导本箴注释》

智慧教导人:将智慧拟作教师,呼吁人寻求她。

――《串珠圣经注释》

从七章到八章,好象是从阴暗杂乱的地下室走到阳光明媚的郊外。在这里,智慧被拟人化为女性名词,与淫妇形成鲜明的对比。若说追随淫妇的结果是下到死亡之地(7:27),跟随智慧则会得到永生(35节 )。作者再三强调了智慧乃是生死攸关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工具性知识。

――《圣经精读本》

】「她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站立。」

智慧怀着迫切的心情在人群中呼叫,光明磊落,用“极美的话”论正直的事(6节 ),要世人平心静气在智慧和愚妇的道路间(9章 )作选择。

――《启导本箴注释》

】「在城门旁,在城门口,在城门洞,大声说:」

】智慧随处都在(3节 ),所有人都可以领悟(5节 )。“灵明”(5节 )。更可作:精明。

――《箴雷氏研读本》

】「“众人哪,我呼叫你们,我向世人发声,」

人往往根据贫富贵贱或学识与社会地位的高低,来有所差别地对待各人。但神却一视同仁地邀请所有人来得着智慧,不管是对身居要位的,还是地位低下的。这显明了神的公义与公平。

――《圣经精读本》

】「说:愚蒙人哪,你们要会悟灵明;愚昧人哪,你们当心里明白。」

】「你们当听,因我要说极美的话,我张嘴要论正直的事。」

“极美的话”指有价值的事

――《启导本箴注释》

「极美的话」:正确的真理。

――《串珠圣经注释》

美: 原文指王子、领袖。因此,可将“美”译为“宝贵”。

――《圣经精读本》

极美的话(和合 现中「卓越的言词」 思高「卓绝的事」 吕译「对的事」 吕译注「高贵的事」 ),直译为「贵族」或「王子」,这在希伯来文中,似乎是跟中英文一样刺耳(。有些人比较激烈地将希伯来文修正成「率直的事」,像在第9a节一样;Ko/hler 在他的字典中作了较小的改变,而获得相同的意义,但仍然是没有证据支持的改变。

——《丁道尔圣经注释》

智慧是道德的真髓】

第1~5节如果使得智慧成为十分实际的,那么第6~13节就是指出它绝对不是「属世的」。就着定义来说,智慧与敬虔是完全一致的;而这一段经文就从正确(与错误相对 见第6~9、13节的名词 )与真价值(10、11节 )的角度来详细述说智慧在道德上的卓越是不证自明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的口要发出真理,我的嘴憎恶邪恶。」

】「我口中的言语都是公义,并无弯曲乖僻。」

“弯曲乖僻”。即在道德上是歪曲的。

――《箴雷氏研读本》

】「有聪明的以为明显,得知识的以为正直。」

人越有智慧,便会越喜欢智慧的话;越喜欢便越容易了解,也越容易认识神,走正直的道路。本节上半可意译为“(我口中所说的话 )对聪明的人都是明显的正当道理”。

――《启导本箴注释》

「有聪明的以为明显」:对于聪明人,智慧的话是十分清楚易明的

――《串珠圣经注释》

有聪明的以为明显: 说“没有神”的人正显露其愚昧。具有属灵眼光的人则可以分辨属灵的事。拥有分辨力的捷径,就是常常默想真理的话语,并以信心接受它。

――《圣经精读本》

明显(现中「清楚」 吕译「对」 思高「诚实的」 )译作「率直的」(RSV )较好,它不是论到众所周知的事,而是详细解释第8节。只有那些在智慧之途上有了某些进展的人,才最能体会智慧在道德上的正确性。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们当受我的教训,不受白银,宁得知识,胜过黄金。」

宁得知识,胜过黄金: 本书多处比较了知识、智能与财宝。事实上,经济史可与悠久的人类起源相比,没有必要再三强调财宝的重要性。在当今金钱万能的社会里,人们尤为珍爱钱财。但箴却教导说,在财宝与知识中间应当选择知识。圣徒不能同时事奉神与财宝,为了事奉神有时当放弃财宝。作者的劝告与主的教导,并不是在说没有必要拥有财宝,而是在强调信仰的优先性。

――《圣经精读本》

这里以热烈的言词(关于第11节的红宝石来说明严肃的真理。「事」(11节 思高、AV、RV 或译「东西」 )可能会被误用──它们越是稀少,就越是危险──或是被糟蹋(。但是「管教」(l0a节 吕译、和合训诲 )、知识与智能却装备使用之人善用他所拥有的,所以就能以亨通(14~18节将会发挥这一点 ),而比这还要更好的是,能够存在并行善(见19节的注释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因为智慧比珍珠(或作“红宝石” )更美,一切可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

“珍珠”。直译作:珊瑚。

――《箴雷氏研读本》

】「我智慧以灵明为居所,又寻得知识和谋略。」

“谋略”。精明,锐利。

――《箴雷氏研读本》

「知识和谋略」:指健全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串珠圣经注释》

“灵明”:作正确判断和明智选择的能力。“知识和谋略”:创建和洞察的力量。智慧若不能以敬畏神作基础,不能弃绝邪恶、骄傲、狂妄和乖谬,可以被误用,成为属世的精明、乖巧与机智,领人偏离正路。

――《启导本箴注释》

这两节必定是组成一对的。真正的智慧是谨慎而富于机智的(关于灵明与谋略--AV「机智的发明」 现中「健全的判断力」--见分题研究「Ⅰ多面的智慧」第4点 原书第34页 ),然而却是植根于敬畏耶和华(13节 ,这样可以免于犯上世俗智慧的错误(参 。注意恨恶有两次(13节 ),第二次是智慧所说的。敬虔所厌恶的,也就是智慧所恨恶的:在此没有关切上的冲突。

——《丁道尔圣经注释》

】「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

】「我有谋略和真知识,我乃聪明,我有能力。」

谋略: 具有指教、忠告等含意。它的重要性就像律法之于大祭司,话语之于先知

――《圣经精读本》

本节至21节描写求到智慧后能有的奖赏。强调“我”和“我的”是要人注重智能本身,而非所获物质的酬报。得智慧乃为了公平的治理、公义的伸张,所以说“我的果实胜过黄金”(19节 )。

――《启导本箴注释》

智慧的赏赐:从第14~17a节,所有代名词与人称代名词我(中文都一样 英文则有 mine、I、me 之别 ),都是强调用词,所以支配整段经文的,可能是智慧本身,而不是它的受益者(14~17节 ),也不是它的益处(18~21节 )。第17节对寻求之人的保证,;并见的注释。

这些益处到底是属物质的,还是不属物质的呢?当然是两者都有,但最主要的还是后者。如果掌权之人(15、16节 )需要智慧,乃是为了施行公平,而不是为了利益。如果丰富(18节 )是由智慧所赐的,也就伴随着尊荣与公义(虽然公义在第18节也可以有次要的意思「成功」--现中、RSV 即如此译 吕译则作「正份的财宝」--它在第20节却必定是用它首要的、道德方面的意思 连现中、吕译、RSV 也都赞同 )。第19节使人对这整件事都毋庸置疑,而且甚至比第10、11节更加往前。智慧不仅胜过黄金,像源头胜过出产一样;连智慧的出产也胜过黄金。那个出产可以包括亨通、成功在内,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整体远比这个要大得多,在第35节将会举出名称,说明它就是生命与神的恩惠。

——《丁道尔圣经注释》

】「帝王藉我坐国位,君王藉我定公平。」

治国须有智慧,所罗门祈求智慧,神把未求的也给了他

――《启导本箴注释》

执政者治理国家时所需的重要资质之一就是智慧。不懂得深思熟虑的执政者,会给许多人带来不幸。因此所罗门将其它愿望放置一旁,恳求神赐给他治理百姓的智慧

――《圣经精读本》

】「王子和首领,世上一切的审判官,都是藉我掌权。」

本节可译为:“借着我,君王可以治国,管理公义的可以掌权”。

――《启导本箴注释》

「王子」:统治者。

――《串珠圣经注释》

】「爱我的,我也爱他;恳切寻求我的,必寻得见。」

寻求智慧而又爱智慧,智慧也爱他

――《启导本箴注释》

恳切寻求我的,必寻得见:  2:4曾谈论过当像寻找隐藏的珍宝一样寻求智慧。圣徒也当如此恳切地寻求智慧之源——神。这并不意味着人可凭着有限的思考力,妄自规定神或想象神,乃是意味着要以孩童般的心灵恳求神的帮助,并紧紧信靠神所启示的话语。

――《圣经精读本》

】「丰富尊荣在我,恒久的财并公义也在我。」

】「我的果实胜过黄金,强如精金;我的出产超乎高银。」

】「我在公义的道上走,在公平的路中行,」

】「使爱我的承受货财,并充满他们的府库。」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

“耶和华……就〔拥〕有了我”。即智慧是属于神的;智慧是从神而来的。

――《箴雷氏研读本》

「就有了我」:可指拥有、出生、或创造,故现代中文译本把本节译作「上主在造化之初,在亘古他先造我」。

――《串珠圣经注释》

有了: 亚流主义将此词译为“创造”,试图证明圣子是圣父创造的。但是,此词也可释为“任命”,因此本节表明,圣父将创造事工委任给智慧即圣子,并与圣子一同创造了世界。

――《圣经精读本》

有了(和合、Vulg、AV、RV )或「造了」(吕译、现中、LXX、Targ、RSV )呢?亚流派(Arians 否认基督的神性 )诉诸于七十士译本的「造了」,来证明基督──神的智慧──不是永远的;但我们所关切的,必须是这个字正常的意义,以及这段经文一般的含义。

这个动词(qa{na^ )在其他地方最主要的意义是「得着」,所以就是「拥有」,那里是以智慧为受词 像这里一样 );它在旧约圣经中出现了八十四次,其中只有六次或七次可以有「创造」的含义,而且甚至连这几处经文都未必需要解作这个意思。衍生的名词甚至还要更强烈地强调拥有。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就有了我,是指谁说的?】

答:箴就是一本智慧的语集,处处劝人听从智慧言语,领受与遵行智慧的训诲,必得避凶趋吉,平安康泰,延年益寿,蒙恩得神福。所罗门王是追求智慧,大有智慧的人,他由教训人服膺智慧,而又论到智慧之本源。他在这里说到:「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物之先,就有了我。」(22 )这个「我」字,乃是智慧的人格化的代表,在本章所提到的智慧(1-11-12-13 ),以及谋略能力和尊荣(14-18 ),都是王者所拥有的,可以从君王弥赛亚身上看见完全的彰显。所以其中的智慧之我,系作为基督的解释。这智慧是与耶和华神同一,而不可分开的。使徒保罗说:「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并且启示我们:「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着他创造世界。」由此可见,处处显明了这位在太初创造万有之先,就有了「我」这被立者,乃指明应验在基督身上,把基督完满的表达出来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智慧在宇宙之先】

正如约翰福音以「太初有道」作为开始,作者在此也是宣称智慧是神最先的创造,时间开始之时已经与神同在。宇宙万物被造,智慧都从旁目击。埃及的造物者兼太阳神是锐,玛阿特被形容为他的扈从。智慧和玛阿特一样,似乎也是耶和华的使者,最先被造的一位。这个对智慧的看法也可能与巴比伦的创世神话,或乌加列文献对伊勒神的形容有关,但不能清楚确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学者往往从基督论的角度来诠释这段,认为这里所表达的是基督的画像,而不单是智慧这个永恒的人物。虽然基督是神之智慧的彰显,并且拥有一切的智能与知识,但经文并没有清楚指出这里介绍的就是基督。经文表示智慧比创造更久远,而且在创造里是至关重要的(23节 ),她在创造的时候扮演首席工匠的角色(30节 ),她又因创造而踊跃欢呼(30-31节 )。

――《箴雷氏研读本》

这一段经文为本书赞美智慧的高峰,用拟人式描写智慧在宇宙创造时承担的角色。《箴》的性质在教导实际人生,既不可以把种何因结何果当作神的应许,也不可以当作预言来解释。本段的目的在指出智能为神的属性,在创造主眼中乃重要且必需。智慧在宇宙被造前已存在,也是宇宙的基本;且为喜乐之源。造物主运用智慧创造时,喜乐也便涌现(30~31节 )。不过,本段的确为新约提供了一部分描写基督的背景,说明祂是太初就与神同在的那道(约壹1~14),也是“神的智慧”

――《启导本箴注释》

智慧在太初以前已经存在。

――《串珠圣经注释》

正如17节所暗示,本文密切联系了智慧与基督,尤其强调了基督在创世之先就已存在的事实,基督参与创造事工的事实。之所以要顺服智慧的话语并恳切寻求它,不仅是因为智慧所带来的益处,更是因为智慧是基督最明显的属性之一。我们能够确信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恩,也是因为我们相信他所拥有的“新创造之智慧”。并且新创造的智慧是借着爱得以完成。故我们寻求智慧,就是在探寻神所赐给我们的爱。

――《圣经精读本》

这个段落不断强调耶和华,并以祂为起首。这里有着智慧最佳的资历,是以奇妙的艺术来说明的。

首先,智慧是创造者雅巍当作首位而不可或缺的。其次,智慧既是比宇宙更为古老的,又是宇宙的基础。没有些微的东西(26b节 ),也没有些许的次序(29节 )不是借着智慧而形成的。第三,智慧乃是喜乐的泉源,因为无论何时(30b节 ),无论何处(31节 ),若是创造者运用智慧,喜乐就涌流出来。创造的喜乐与存在的喜乐──创造者与受造之物的喜悦──两者都是神的智慧运行而流出的,也就是说,从神完美的杰作流出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未有世界之前”。直译作:在世界的开端。

――《箴雷氏研读本》

虽然第22节成为众所注目的焦点,邻近的这些动词却从智慧在职务上的任命(23a节 参 与它的出生(24、25节 )来陈述这件事。事实上,后一个动词一再反复出现,说明它乃是主要的动词,整段经文的用意可能是要使人想起如一位君王般的诞生50

深渊(24节 )乃是 t#ho^m(参28节 这个字的复数,与起头(22节 )都是创造故事的一个回响。

——《丁道尔圣经注释》

】「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

】「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

】「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

「并世上的土质」:世上的尘土。

――《串珠圣经注释》

「开端」(RV 吕译「头一团」 不是像和合、思高之质 或 AV 之「至高的部分」 )与第23b节的那个字相同,亦见本章这个部分的概述,前面以下,原书第87页。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

“划出圆圈”。即划定地平线的圆圈。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天空好象一个圆拱形的天篷一样。“渊面”。即海洋。

――《箴雷氏研读本》

在上文,作者一直强调了智慧的先在性,在本节则又论及智慧在创造事工中的积极作用,明确指出智慧就是创造的根源,是超越人之智能的神之属性。

――《圣经精读本》

】「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

】「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

】「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

“工师”是心里有智慧的人,创造时能匠心独运,完成神所吩咐的事

――《启导本箴注释》

「工师」:可指人见人爱的小童。

――《串珠圣经注释》

工师: 指“工人”、“工匠”,在这里则指耶稣基督的创造能力。钦定本将此词译为“养子”(foster child )。这种解释与原文之意很相近,也符合,但却不宜应用在这里。

――《圣经精读本》

工程师(和合、现中、吕译「技师」 ~a{mo^n ),传统(LXX、Syr.、Valy )及(参 吕译、思高、现中、RSV、RV 边注 但和合、AV、RV 却作了修正 )都支持这个意义(参 RV、RSV ),或许还可以加上(希伯来文在第2节 );这可以将经文的含义表明得相当好,因为若不是如此,就没有提到智慧的工具。吕译之「小孩」(现中注 )或「婴孩」(参 AV )也是可能的,可以切合从出生(24节 )到快乐嬉戏(30b、31节 )的连续事件;但却使智慧完全不负有任何职责;这么做若是为了要避免不适当的高举它,那么就失之过当了51

为衪所喜爱( 现中「喜乐」;吕译、思高「喜悦」:「为祂所」在希伯来文经文中是没有的(参 吕译 ),或许这句话,注意和合本「我专心祈祷」字旁小点 )的意思是「我就是快乐的本身」。

——《丁道尔圣经注释》

智慧为工师】

墨菲(R. Murphy )正确地看出了本节和「我是」一语的关系,所指的是创造者神。智慧如果是以「工匠长」或创造力之灵的角色与神同工的话,本节便恰当地回应了的意象。但另一方面,智慧若是在神脚前玩耍的「小孩子」的话(部分译本取这翻译 不译作「工师」 ),仍在的则是在神面前的「欣喜」,以及在别无挂虑的年纪分享万物逐渐成形的兴奋。埃及文献中的玛阿特亦被称为「诸神的孩子」,其游戏使他们欣喜。另一方面,形容创造作为有如工匠作业的例证也有很多,巴比伦史诗《埃努玛埃利什》中,玛尔杜克塑造人类,和巴比伦《阿特拉哈西斯史诗》中宁图─玛米(Nintu-Mami )与伊亚─恩基(Ea-Enki )比赛用黏土创造人类,都是其中的例子。按照埃及来自孟斐斯的创世文献,创造神祇蒲他也被描绘为专心从事创造工作的工匠。此外,亚喀得文学亦提到七位杰出的「工匠」。他们是古代的七位哲士,在洪水之后来临,将智慧带给早期的君王。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

“可住之地”。直译作:祂地上的世界;即有人居住的地球。

――《箴雷氏研读本》

“踊跃”是喜乐的极致。人是照神的形像造的,为创造大工的极峰。智慧因世界造成(“为人预备可住之地” )和人的出现(“住在世人之间” )而手舞足蹈,欢乐无比。

――《启导本箴注释》

喜悦住在世人之间: 神完成创造事工的时候,一切被造物在他看来都甚好。神最为喜悦的还是人。因为在所有被造物中,惟独人是按着神的形象被造的,是可与祂相交的属灵存在。人虽然堕落了,但神对人仍存纯全无限的爱,且借着基督的道成肉身达到了高潮。虽然这世界上处处泛滥着不顺服与过犯所带来的咒诅与罪恶,但圣徒当坚定不移地相信神,并因以耶和华为乐而大得力量

――《圣经精读本》

】「众子啊,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

众子阿(和合、RV、RSV )胜于思高、AV 之「孩子」,或现中之「年轻人哪」,乃至于吕译之「弟子阿」。「快乐」(现中、RSV )则胜于有福(和合、吕译、AV、RSV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章以智慧最后的呼吁来完结。

――《箴雷氏研读本》

智慧其美无比,其能无穷,其喜乐满溢,现在向众人发出呼吁,应为生命而选择她。

――《启导本箴注释》

】「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

“听”。更可作:留心。

――《箴雷氏研读本》

】「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

日日在我门口仰望: 表现了等待心爱之人的心情,藉此教导我们应该持久而恳切地寻求智慧,不应只是一时的冲动。就像我们每天摄取身体所需的营养一样,也当祈求神每天将属灵的粮食——智慧赐给我们。

――《圣经精读本》

】「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

】这两节经文显露出与基督──神的智慧──之关系的丰满意义,

「生命……死亡」见分题研究:「生命与死亡」及附属部分,原书第53~57页。

「得罪」这个动词与寻得(35节 )紧密配合,几乎可以肯定是带有它基本的意义。「疏漏」(参 ,像现中、吕译、RSV 的译法一样,应直译为「找到我……没有找到我的人」。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

“得罪”与上节“寻得”对照,有“错过”、“失去”的意思。

――《启导本箴注释》

「得罪」:指错过,得不到。

――《串珠圣经注释》

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 有些人讥笑那些寻求智慧,并以智慧营造生活的人。这些人只顾追求自己的安逸与享乐,从不肯去寻求人生的深远意义。这种生活只会奔向灭亡。神所喜悦的人相信并热爱真智慧耶稣,对那些无视神心意的人则预备了震怒与审判

――《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第8章 )】

1人可以一面拥有智慧,一面又拥有道德吗?真智慧和道德两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参7-8, 12-14节。你以为这说法在高度竞争的商业社会站立得住吗?

2十九世纪美国圣公会主教布洛克斯说过:「基督教是有道德的宗教」。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旧约以色列民的四周,有什么民族的宗教,是道德低落的?

3智慧除了赐福给个人之外(19-21 ),对社会又有什么益处?参15-16节。

4作者强调智慧人的货财是否高抬了物质的价值呢?基督徒对物质应抱什么态度?你对财富的态度是否趋于极端呢?

5智慧在神创造宇宙一事上担任什么角色呢?当你观察大自然时,能否察验当中的智慧呢?30-31节对神的匠心安排有何感情反应?这也是你的感受吗。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依靠神的智慧方能得救】

无知、缺乏道德智慧的人可称之为愚蒙人,这种人得到道德智慧之后,情况或可逐渐改善。愚蒙多见于孩子、青少年的成长过程;纯属无知,但这种无知,如果得不到提升,后果也就不堪设想了。

近来,有一宗震惊全香港的案子,话说有个十七岁的哥哥,因为不满妹妹与损友交往,而他又正准备会考,无暇管教妹妹之余,竟在盛怒之下打死了自己的亲妹。如此的人间悲剧,也可说是向社会敲起了警钟!年青人多么需要我们用神的智慧来引导他们成长以至到能会悟灵明!再则,需要培养年青人有属灵的胃口,当一个年青人有了属灵胃口的时候,自然就会渴慕神的话语,会渴慕事奉神,会渴慕神的公义。有了这种智慧,他们就晓得从神的角度来看事物,会悟灵明,成为精明灵巧的人。这里要指出,精明灵巧与诡诈是不同的,不要混为一谈,不要把诡诈当作精明,否则,会误己误人。我们要靠主帮助,从愚蒙的地步成长为能会悟灵明的人。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认识真理操守真理的人,是诚实可靠的人】

这个社会第一要有道德标准,第二需要诚实做人,彼此诚信。但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诚信问题,不久前,意大利做了个调查,发现70%意大利人每日要说5~10句的谎话,并习以为常。在美国44%的人是以自己来作道德标准的,91%的人经常说谎话,31%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曾经有过婚外情,毫无诚信的社会现象不胜枚举……香港也并不例外。中国社会会好些吗?姑且举一例子,中国曾经出了本很特别的书名为《厚黑学》。书之精髓是归纳了历来英雄人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又厚又黑,脸皮厚,心地黑。接着五花八门的厚黑系列纷纷出笼:厚黑竞争术、公关术、谈判术,恋爱厚黑学等等……,试想,在“厚黑”满天飞的乌烟瘴气中,这“诚信”二字岂不成了稀罕物了吗?这还只不过是中国社会诚信失落的冰山一角呢!弟兄姊妹,当一个社会失去真理,失去诚信的时候,这个社会注定是要崩溃的。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对有些罪我恨之入骨,对有些罪却不那么……】

人越是敬畏神,就越发恨恶罪。人不能既爱神,又爱罪,这两者不能共存。心中存有隐密的罪,表示你在内心里容忍邪恶。你要与罪恶一刀两断,把自己完全交托给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喜爱智慧】

「爱我的,我也爱他;恳切寻求我的,必寻得见。」

最美好的景物,是在远离人居的地方,给寻幽探胜的人去享受。宝贵的矿藏,总是不在小区里,而且深埋在地层深处。神好像有这样的规律,把上好的留给劳苦探求的为报赏。
圣经说到神奥秘的至高主权:“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但在另一方面,也说:

爱我的,我也爱他;恳切寻求我的,必寻得见。…
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
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
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
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

可见神的恩典和预定,是十分真实的;但只赐给寻求和仰望的人,绝不勉强任何人。但你看到“恳切寻求”,“日日仰望”,那不是定意,努力是甚么?
这里所说拟人化的“智慧”,正如约翰福音所说的“道”(Logos )相同。
“太初有道”(约壹1),是说其永恒性。“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
“道与神同在”(约壹1),是说其位格。“从亘古…我已被立…我在那里”
“道就是神”(约壹1),是说其神性。“王子…都是藉我掌权。”
“万物是借着祂造的”(约壹3),是说其创造之工。“我在祂那里为工师”
“生命在祂里头”(约壹4),是说其为生命源头。“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壹4),是说其启示光照。“以灵明为居所”
“道成了肉身”(约壹14),是说其成为人,“喜悦住在世人之间”
恳切寻求智慧,也就是相信接受主的意思(约壹12)。真诚的寻求主,相信祂的救赎大恩,就可作神的儿女。

── 于中旻《箴笺记》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

智慧不是抽象的本质,那是有位格的。我们不知道箴的作者当时是否充分明白他所描绘的智慧,更深的内涵。但这是在创造世界以前,与父神在一起,一同欢乐,而且欢喜看到地上众人,与他们一同居住。这是指谁呢?我们拉开帘子,看见基督,祂是神的能力与智慧。祂的名不是成为神的道吗?

这位神人,在祂温柔的爱中,在祂深切重大的话中,在祂赐生命的大能中,我们看见神的智慧最高的化身。那是在创立世界以先,却蹲向每个谦卑顺服的人。我们不提耶稣基督,又怎能寻求知识呢?我们应及早殷勤地寻求祂,必如十七节所说,必能得着祂,并能得着今生与来世所需要的真理与知识的宝藏。祂是真理,也是生命,没有祂真理就不能感动与灌养人心。

你若愿意知道神的智慧,就要在内心安静,专等候神,在祂面前安静,体会主相近时,祂愿将生命分给我们。你必须从圣经的话语到道本身,祂喜悦人们,我们若听从祂,天天在祂门口守候。在门边等候,祂必十分喜悦。

──迈尔《珍贵的片刻》

失去绝对真理的时代】

一个失去绝对真理的时代,是一个没有神、没有方向的世代。因此,我们更加要认识神的真理。耶和华神有绝对的真理标准给予我们。所以,我们当以此衡量这世上的人一切话语。

甚么是真理?就是与事实相符合的立场或言论。在神真理亮光下,那些放任、放纵的生活最终必招惹无限烦恼。几年前,一位杂志作者的文章反映了这种时代心声。他表示在过去十多二十年所谓性开放的生活里,不单使人感觉不到释放和自由,年青人愈来愈欣赏父母可以数十年来生活在一起,他们开始羡慕上一代长相厮守的生活。今天,人人都认为科技和人才是社会安定繁荣的要素。但圣经的原则是以建立国民的品格为最重要。世界上那里才有真正的安全?神的真理告诉我们,站在真理的那一边,拥有真理的才能安全。人站在真理当中,有无限的权能支持他;反之,便有无限的能力与之对抗。

九一一事件之后,美国人民热切向神祈祷,并立刻召开全国祈祷日,到处都是求神祝福美国的声音。在危机中,人会愿意接受真理。因此,现今就是传扬耶稣基督福音的好时机。香港是否有前途?有的,香港的前途是在教会手上。香港一半学生在教会办的学校读书,我们有否把握这个机会:将圣经中,神绝对的真理教导他们,向他们传福音。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在创世之初就有了,智慧到底是甚么?】

神说智慧是生命中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元素,人的一生就建立在这基础上。保罗和约翰描述主基督在创世之初就存在,2:2-3,,也可能暗指所罗门所讲的智慧。

──《灵修版圣经注释》

【箴八章 智慧在大声呼唤,我听到后有何种响应?】

第8章智慧的呼唤和第7章淫妇的呼唤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在这一章里,作者把智慧描绘成一位引导我们的妇人(8:1-13),使我们亨通顺利(8:14-21)。智慧在神造物之先就已存在,并且与造物主同工(8:22-31)。神也会赐福给一切听从智慧劝导的人(8:32-35)。恨恶智慧的人,都喜爱死亡(8:36)。我们的一生,从开始到末了,都要被智慧影响,也要敞开我们的心,让神引导。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