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仇敌与报复
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
以恶报善的,祸患必不离他的家。
你仇敌跌倒,你不要欢喜;他倾倒,你心不要快乐;
恐怕耶和华看见就不喜悦,将怒气从仇敌身上转过来。
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
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
人所行的,若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
虽然人时常能选择自己的朋友,他却不能时常选择自己的仇敌。他也不能经常规避他们。他能做的,是避免向他们显出敌意,虽然他们会向他显出同样的敌意,这是这个哲人在这里关注的。
(一 )
旧约的\cs9报复法(lex talionis ),‘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听起来令我们感到难受。它的用意是抑制拉麦夸耀的那种无自制的报复,那在古代世界太常见了。这原则既非要求,也不是推荐以眼还眼,而是强调不过一个眼。虽然如此,叫我们看见处理个人屈更佳的方法:‘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伸在上帝,而且必须让祂去处理,,,。人的本分是等候并寄望上帝的帮助,而不举手报复。他的‘野性之公义’并不成就上帝的公义。在仇敌的恶意面前安静、而又坚定等候上帝帮助的主题,在许多诗中都详尽加以说明,,,。在山上宝训中,耶稣加强这要点,加上祂的门徒应‘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更进一步告诉他们‘要爱你们的仇敌’。最好要注意旧约所论报复,从适当的角度看,并不是一个发泄个人报复心理的问题,而是为触怒带来分裂的社区恢复和谐与平衡,恢复我们已经看见的旧约所谓平安的问题。当耶和华,就是伸的上帝发出光来帮助我们对抗我们的仇敌时,祂可能用令我们惊奇的方法这样行因为祂也是和平的上帝。
我们在在拿八这个人物身上,见到愚顽而又刚愎之人的好例证。他,正如他的妻子告诉大车模是与他名叫‘拿八(就是愚顽的意思 )’很相称的,,。以恶报善不但是以友当敌;哲人说,这样作也要成为你自己的仇敌,和那些与你最接近且最亲爱之人的仇敌。大吃谒下流的对待乌利亚以后,发现了这种做法的真理,尤其是请比较11节 )。
(二 )
在警告我们,在我们的仇敌失败时不可幸灾乐祸。虽然我们可能不会举手反击得罪我们的人,我们若是向自己诚实的话,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承认我们有限的忍耐远不及约伯的忍耐:‘报应不爽,他是应该的,’我们易于脸上沾沾自喜的说,‘我不能说我感到难过!’下一节乍看起来反而破坏了上一节美好的情怀。它似乎是说,我们决不可幸灾乐祸,因为那样只会把我们的仇敌解救出来。更可能它的意思只是指对他的不幸幸灾乐祸,是与他对我们的敌视一样要不得,一样使上帝不喜悦。哲人是要我们更进一步,在我们的仇敌困境中向他表示同情和怜悯,正如那位诗作者在所表示的么?无论如何,下一段经文包含了那种思想。它鼓励我们用非常实用的方法,尤其是在我们便利的时候,向我们的仇敌表示仁慈和体恤。但是我们要怎样解释二十二节呢?在这里乍看起来又是这种情形,这样一来倒是使二十一节的光辉黯淡了。在诗中我们也听见被仇敌围困的这样一个祷告:‘愿火炭落在他们身上!愿他们被……抛在深坑里,不能再起来!’。那里的意思就是在这里表达的思想么?若然,其意义便是:藉灏讶蚀榷言谖颐浅鸬械耐飞希我们便是在刑罚他们的火上加燃料,并且为我们自己赢得更加宽大的报答。另一方面,在埃及有一种习俗的仪式,在这种仪式中一个人把一盆炭火放在自己头上作为向公众承认他的恶行可耻和懊悔的记号。那可能是炭火的解释。那么,这言论的要点就会是以仁慈报敌对,我们的仇敌就会自觉十分羞愧,而且我们会化敌为友。阿曼尼摩比之训诲举出同样忠告的例子:‘要用你的饼充满他的肚腹,好叫他感到满足而且羞愧’。使徒保罗便是这样去了解这言论的。引证了这言论以后,他继续写道:‘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马书中的这段经文(见14-21节 )也给提供了合适的。蒙上帝嘉许之人所行的就是使人和睦之人所行的,,,。最后,所行的也博得众人的赞赏。
虽然他们并没有用这么多的话说到这一点,关于对待仇敌,哲人所作实用的忠告,与耶稣‘要爱你们的仇敌’的命令之间,是没有多大分别的。在已往的日子所‘说的’并非智慧人所说的。
謀事在人,成事在神;AV曲解了希伯來文,原意是將人與神相對的(在乎人……由於耶和華 )。所以和合本、RSV 作心中的謀算在乎人。謀算或「預備」(AV、RV )這個字所提示的意義是:將事物安排就序,也就是說,擺陣預備作戰,或擺放柴火。
這則箴的意義,可能與第9節的類似,但看重的事實在於:人類一切謀算的自由,都只是在事件中推展神的計畫。參,列王紀上:「這事出於我。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本節指出人可以計畫,但把計畫完成,須靠神的幫助;即“謀事在人,成事的神”。
人心中會有謀算,但實行的時候,詳細地說出來的時候,便應驗神的計劃。
巴蘭的經歷證明了本節箴的真實性。這個貪心的先知本想咒詛以色列人,以獲取巴勒的賞金。但他自稱所代言的神控制了他所說的話(民22-24章 )。本節特別適用于一個人為神說話的時候,,。
1~9本段的論題是神以及祂對人類活動最終的控制。
1~9除了第8節之外,每節經文都使用了“耶和華”這一名稱,信仰色彩濃厚,特別強調了聖徒的生命主體是神。生命的誕生與成長,宇宙的起源與維持等,這世界充滿神秘,人的力量實在是不足掛齒。縱觀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知道從出生到死去,有很多事情都是事與願違。因此聖經將聖徒的生活比作管家,而對管家而言,最重要的是順服家主,,,。
1-11 論神的主權。
1-33本章大部分節數中,上下句均同義,而前面各章的節數多為反義。
1~33勸勉人要將萬事交托耶和華。
本章寫作體裁,大半未用對比,而是直接的訓誨,每句中仍分上下行,但意義相同。
【】「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清潔,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在天平上稱量幾乎完全一模一樣,a有個發人深省的差別。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神不看表面,祂衡量人內心的動機。
“心”。即品行或性情。
「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清潔」
:可比對保羅的經歷。
在自己眼中看為清潔: 對人而言,最危險的陷阱,莫過於以自己的價值標準判斷一切事情,就是怎麼也不承認絕對永恆的真理,而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或立場,判斷或決定一切。人類這樣的驕傲意志,起源于亞當與夏娃違背神的命令之時(3:6)。神不僅察看人的外在生活與行為,並且察看內心的動機與意願,甚至看穿人所不知的隱而未現的罪惡(4:12)。因此,若有人說自己無罪,實在是自欺,且證明真理不在他的心中(1:8)。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生活中的缺點,但他們總要為自己犯罪找出某種理由。他們可能把自己與別人相比,認為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和難處,他們至少並不比別人壞。他們或者覺得因為自己的某些弱點,神會原諒他們偶然的偏離正道。他們接受神所定的標準,但不願意完全遵守。
以自己為標準的人總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純潔的。他們既以自己為唯一的標準,還會得出別的什麼結論呢?聖靈的工作就是破除這種自滿心理,使人認識到存在一種絕對的標準。這種標準在神的聖言中清楚地顯示,並在基督的生活中得到最有力的說明和例證。只有人類的創造主知道人心中自我欺騙的動機,並且利用天國的一切媒介讓人認識到需要一位元救主,並相信神有足夠的能力使人重生,24:12,,16:8,。
【】「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交托是信心的行為。―― 倪柝聲
神可信靠的手;我們的作為與謀算(AV、RV「思想」 ),若不只是我們自己的,也是祂的,就只有更加輕省(交託直譯為「輥去」,更能成就。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要把你的重擔交託耶和華;這些重擔或會使你憂慮,對神來說卻沒有什麼大不了。
「交托」
:原是描寫滾石輥動。
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華: “交托”意味著完全依賴。意指要尊神為生命的主人,並與神相交,將一切憂慮與未來之事,均交托給神並信靠祂 (37:5,。
交托(galal )。原文有“滾動”之意。聖經勸勉說,“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37:5)。
成立。當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缺欠,轉而求神在一切行動和決定上進行指導和幫助時,就有天上的能力幫助他實行在聖靈的感動下所作出的決定。人經過這樣的感化以後,連魔鬼也會詫異他的變化。他本來是那麼軟弱動搖,又驕傲固執。
【】「耶和華所造的,各適其用,就是惡人也為禍患的日子所造。」「有為尊榮,有為羞辱」AV(「全都是為了祂自己」 )是誤導人的,這句話字面的意義是「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它的答案」,其意思可以是「……為了它的目的」或「……為了它的相對物」。最後一個字──禍患,也就是「患難」(RSV )──大概的意思可能是指惡人所受的苦或他們所造成的苦難:參約伯記;以賽亞。
一般的意義是:在神的世界中,至終沒有不正中標的的結局,每一樣東西必定都有某種用處,也切合於它恰當的命運,此處並不意味著神是邪惡的源頭:。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神造的萬物各有其用處,祂是人生也是宇宙的主宰,賞罰分明。祂有時藉惡人彰顯祂的大能,但惡人難逃刑罰。
“各適其用”。或譯作:為了它們和祂自己的目標,包括為惡人的審判之日造了惡人。
下半節指惡人有必然的結局。
耶和華所造的,各適其用: 若不是神的旨意,連一隻鳥都不會落在地上,與此同時,一切被造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甚至連那些敵擋神的惡人,也為神的萬事互相效力的計畫而存在(8:28)。但聖經並不認為神製造惡。整個人類歷史可以說是關於救贖的大型電視劇。聖經教導我們,神終極的計畫與關心就是拯救其子民,神為了救贖計畫而忍耐那些被比喻為“稗子”或“震怒的器皿”(9:22)的邪惡勢力,直到審判的日子。
本節的意思難道是指依照神的計畫,祂在地上創造惡人,是為了最後懲罰和毀滅他們嗎?人們一直用本節來支持可怕的預定懲罰論,說神創造有些人,就是要他們受永遠的懲罰。KJV版是前半節是“神造萬物,是為祂自己。”“祂自己”在和中譯為“回答”,“應對”。所以作者在這裡所說的不是預定懲罰的教義,而只是說萬物永遠不變定律,使痛苦和死亡成為罪的報酬。
神所造的人本是正直的,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而犯了罪(7:29),所以只能在萬物結局的時候滅亡。而那些運用自己的自由意志選擇重生的人(3:3-7),則能享受永生,承受純潔的世界(3:13)。神已經安排了各種結局,以適應人自己所作的選擇。地上其他的受造之物則不由自主地捲入人類所帶來的毀滅之中。神就是這樣向我們保證,祂已預見,並為每個種結局作好準備。再也不會有犯罪的人因他永遠的痛苦而讓上天難受。
【】「凡心裡驕傲的,為耶和華所憎惡,雖然聯手,他必不免受罰。」神所恨惡的態度;驕傲的人在箴中乃是置身於最壞的行列中,在之「七樣可憎惡的事」中名列榜首。這種人無疑會為了自己與行淫之人、作假見證之人,和類似淫婦之罪人不同而感謝神,卻沒有想到自己也必定會和他們一起受審判。也見第18、19節的註釋。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聯手”:看注。本節下半是說:“可以確定的是:他必不免受罰”。
“連手”。比較節及其腳註。
「聯手」
:聯盟。
心裡驕傲。神無法幫助那些心裡驕傲的人。他們覺得自己不需要神的説明。屬靈的驕傲是最危險的驕傲,因為它使人自滿,不讓聖靈來感化他。
聯手。該詞含義不很清楚。有人認為是寓指暴行;有人認為是指聯手敵擋神;也有人認為是一種強調形式,意為“這是我的手”。最後一種解釋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在所羅門的時代握手沒有這樣的意思。有一點是肯定的,驕傲的心肯定不能算為無知,25:11,,。
【】「因憐憫誠實,罪孽得贖,敬畏耶和華的,遠離惡事。」真誠的宗教;這二行說明憐憫(h]esed )與誠實(更好是像 RSV 一樣譯作「忠誠與信實」 )在這裏乃是人的,而不是神的。參。「得除」(AV、RV )= 得贖(和合、RSV )。這並不是否定恩典,而是一個具有特色的要求:「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神喜悅人能愛人(“憐憫” )又誠實。信神的人若肯認罪,又能遵行神旨,神會赦免其罪,不予責罰,。從這角度說,憐憫、誠實使罪“得贖”,也就是能止息神的忿怒。但不可誤以為靠憐憫、誠實可以得救。得救須靠神的恩典和人的信心。
“憐憫”。忠貞的愛。“誠實”。信實。人類的罪得贖,是由於神忠貞的愛和信實。敬畏耶和華能使人在受引誘時遠離罪惡。
「憐憫誠實」
:信仰的內涵,是神對選民的基本要求,並非得救之途徑。這是真正悔改的人應有的表現,正如下半節所言,敬畏神的人會遠離罪惡。
盡心愛神和同胞,忠於承諾和職責,堅持神的真理,就是不再做罪人,而成為神忠心的僕人。要蒙上天的悅納,靠的不是禮物或許多的祭品,而是要脫離罪惡。這個教訓與當時許多人的看法大不一樣。他們獻大量的祭物,想購買神的悅納,而沒有潔淨自己的生活和行為,14:22,20:28,。
【】「人所行的,若蒙耶和華喜悅,耶和華也使他的仇敵與他和好。」「神若幫助我們……」聖經其他地方,顯示出這並非一條一成不變的定律,但卻是鼓勵人不要懼怕。「要顧念神的旨意,而不是人的意願;祂能處理你所懼怕的人!」參。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當一個人按照神的旨意生活時,他仇敵的敵意往往會因他的善良而平息,無須神的特別干預,儘管神隨時準備在必要的情況下介入,如在雅各和以掃的事上(32:6-11)。
【】「多有財利,行事不義,不如少有財利,行事公義。」無論如何,總要諴實;與相近的一個訓誨,以絕對道德化的詞語來陳述後者以福祉來說明之事,見分題研究:「神與人」,原书第27~32頁。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財利”指收入。
少有財利,行事公義: 雖然財利不多較為貧窮,只要行公義,就勝過那些多有財富的人。凡世上的財寶,根本上都是服務於人,惟有將財寶使用在彼此造就或當用之處時,才有真正的價值與意義。但是,許多人都已淪為錢財的奴隸,把別人視為剝削的物件,最後還沒有享受財富所帶來之喜悅,就黯然死去。這是現代社會主次顛倒的代表性實例,也是人類悲劇的重要因素之一。
該詞可能指聖潔的生活或正直的行為。“行事不義”指與之相反的情況。不義之財不會給人的心靈帶來平安,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也不能提供真正的滿足。義人的正當收益雖然菲薄,卻能帶來滿足的快樂,絕不會引起妒忌和貪婪,15:16)。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神合宜的引導;與第1節類似的這節經文用\cs9指引這個字來說明它特殊的論點,這個希伯來文(參12節「堅立」 )暗示出神不僅是最後的決斷者,也是最準確的。見的註釋;參的告白與詩篇的禱告。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依靠神賜給我們的生命,所以也要經過祂的許可。人可以進行籌畫,但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著實現自己的計畫。一些基督徒顯然認識到這個真理,所以在他們發表將來的計畫時,習慣上說:“主若願意”。
人必須為將來的行動聰明地制定計劃,但所有這些計畫都要與神所顯示的旨意和律法相對照,以確認符合神的標準。在考慮問題時要祈求神的引導,並願意接受神的更改或阻止。
【】「王的嘴中有神語,審判之時,他的口必不差錯。」「多給誰」神語(和合、AV、RV )直譯為「占卜」,表達出這個人說話時的定奪性。這則箴因而也是提醒君王所受到的要求(……他的口必不差錯 )。舊約聖經從未支持君王不能犯錯的觀念;相反的,他乃是一個在權柄底下的人:申命記。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神語”。這是指君王的話語有最終的決定權。因此,他必須十分小心,在判決時不容有誤。
「有神語」:斷案有神的智慧。
神語(qesem )。通常指虛假的預言,,13:6)。但這裡似乎用於褒義,指國王所說的話出於超人的智慧。所羅門就是這樣。掃羅和大衛二人在開始執政時,也有證據證明神與他們同在,16:3,。本節的意思可能是“由於國王們被視為說話具有超人的智慧,他們需要特別小心,以免作出錯誤的決定”。
10~15君王的責任。
【王的嘴中有神諭】
【】「公道的天平和秤都屬耶和華,囊中一切法碼都為他所定。」由於王說話比一般平民的話更有分量,這就成為了君主的主要責任之一。阿希卡爾形容統治者的說話是「兩刃的劍」。沒有人會對王所說的話提出異議。因此作為國家和神明的代言人,統治者必定不可侵犯平民的權益,或容許不公之事發生。如此,善辯之農夫對法老說:「你是我的主,我最後的指望,我惟一的審判者。
」──《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神與交易;有些法碼和天平是由王的權柄而標準化的(參 ,因此也是約定俗成的了。它們的權柄在此又更往回追溯一步。有助於公平交易的設計,即使是最微不足道,也都是屬於神的;就像政府所指派之最微小的差役一樣。即使是將買賣與救恩並列的利未記,也幾乎沒有像這裏一樣顯著。關於消極的一面,見,。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神關注和反對不公平的商業行為。
誠實的交易是受神政權的永恆原則來約束的。
【天平和法碼】
【】「作惡,為王所憎惡,因國位是靠公義堅立。」請參看節的注釋。按照埃及的《亡經》,靈魂在接受來生神明審判之前,他的「清白誓言」也包括了他沒有使用過虛假天平和法碼的話。
──《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公義的嘴為王所喜悅,說正直話的,為王所喜愛。」〔暫編註解〕統治者的第一德性或統治原理就是公義。作為神的代理人,統治者行事應公正無私。惟有以公義治理國家時,國家才會欣欣向榮,統治者也會得到百姓的信賴,國位才會堅立。
由於國王是神的僕人,為祂而工作,代表祂管理百姓的,他們的罪在性質上就比一般人更加嚴重。所以惡王的王位要被剝奪,而公義的政權將得以繼續存在,13:1-6)。
【王上好的益虛】這兩則箴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王的心思是正確的──良心既末聾聵(12b節 ),也不昧於實話(13b節 )。既然大部分人都在某個方面使用權柄,而且企圖將憎惡與喜悅的合適對象互換,這則箴就不只具有理論上的益處而已,且是十分實用。第12b節重複出現在,見,。——《丁道爾聖經注釋》
【】「王的臉光使人有生命,王的恩典好像春雲時雨。」〔暫編註解〕公義的國王自己是誠實的,所以喜歡和尊重臣僕和百姓中誠實正直的人。
【】「王的震怒如殺人的使者,但智慧人能止息王怒。」〔暫編註解〕使王平靜而不激怒祂,是明智的做法。
暴君獨裁而專制。他一生氣,就要殺人。所以聰明人要設法讓國王高興,20:2)。本節並不是維護獨裁,而是勸人怎樣與這樣的暴政相處(8:2-4)。
【王的權勢】這一組箴可能是應用在其他百姓身上,多於王的身上,像第12、13節一樣。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擁有幾乎隨意可以造成某些人悲傷或快樂的力量,就像這裏所說的一樣,而且都可能扮演相當暴虐、令人不寒而慄的角色。至於屬下這方面,見,,的註釋。——《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春雲時雨”。即春天的雨,能保證農作物的長成。
「春雲時雨」:春雨之雲。春雨使農作物長成,可以收割。
王的臉光……好像春雲時雨: 本節與14節相關,七十士譯本譯為“蒙王喜悅者好像春雲時雨”。在古代專制君主國家,處處可見因王不合情理的怒氣,致使許多人橫遭慘禍的事例。故有智慧地輔佐君王並使之施行仁政的人,可使王面帶喜色,施恩于舉國之民。他們可比作秋收時期,使農作物成熟的秋雨。
這句話與第14節形成對照。春雲時雨會增加去年秋天早雨時所播種子的收成,。同樣,國王的悅納也會提供鼓勵進步的環境(72:6)。
【】「得智慧勝似得金子;選聰明強如選銀子。」〔暫編註解〕將智慧: 將智慧比作金子,將聰明比作銀子,暗示若定意要辯出價值的輕重,智慧略勝一籌。若說聰明超越單純的知識(Know-how )而近于理性,智慧則可以說是洞察事物終極真相的能力,尤其是指認識神的知識(1:7)。
國王的悅納可能更多地帶來物質的利益,而不是知識的進步。當人違背自己的信念,屈從統治者的意願時,智慧和聰明就會受到阻礙。所羅門不可能是指智慧勝過聰明,如同金子勝過銀子,而是說智慧和聰明的價值超過人們所竭力尋求的金銀,8:10-11)。
【】「正直人的道,是遠離惡事;謹守己路的,是保全性命。」我們可能可以將惡事的意思解釋為「不幸的事」,而「魂」(AV、RV )只是指性命(和合、RSV )而已──在這種情形下,這則箴的論點與是一樣的:純正使一個人的路徑平穩順暢。但遠離惡事(和合、AV、RV )這個片語也出現在第6節,那裏的上下文證實這乃是指道德上的邪惡,所以這則箴的意思是:成功的大道包括避開錯誤的途徑在內,以及持續行走在這條正直的道路上──當一個人這樣做,他就是正護守著自己的全人。參起,。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正直人的道超脫世界及其誘惑。這些誘惑會引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導致滅亡。凡努力與神保持和諧的人,會仔細考慮自己所走的道路,確認自己的腳步不走錯,15:19,2:19)。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心裡謙卑與窮乏人來往,強如將擄物與驕傲人同分。」〔暫編註解〕驕傲在敗壞以先: 這句話以隱喻法加添了文學風韻。本书主要是從人與神的關係上,談論了驕傲(11:2,18:12)。與驕傲相反的是謙卑,謙卑並不是指盲目低頭,內中包含著因基督而享有的無限自豪與自負,<,謙卑與驕傲>。
儘管對於驕傲一再提出警告,每一代仍然都有人驕傲自負,結果落入困苦和恥辱之中(見第19節 ,17:19,18:12)。那些生驕傲自負的人在審判的時候將不得不降卑承認神。
【驕傲或謙卑】驕傲之所以特別邪惡,乃在於它與智慧的頭一個原則(敬畏耶和華 )和兩大誡命相反。所以驕傲的人與自己、與他的鄰舍、與耶和華都不搭調。敗壞有可能適當地從任何地方而來。也見。——《丁道爾聖經注釋》
在謙卑與驕傲之間,並在窮乏人與富足人之間引伸出一個對比。富者『同分擄物』。這是指他們分配他們從罪行所獲得的東西;而且在字裏行間領會言外之意,意味他們掠奪的就是窮人的東西。雖然這言論既非指謙卑便等於貧窮,亦非指驕傲便等於財富,它卻暗示驕傲人決不會屈尊幫助窮人;謙卑人則會。
――《每日研經叢书》
〔暫編註解〕謙卑地與卑微的人來往,比透過不正當的手段與驕傲人一起致富為好。
貧窮要強過在忿怒的日子突然消失,使人無可奈何的富貴,16:8)。
【】「謹守訓言的,必得好處,倚靠耶和華的,便為有福。」〔暫編註解〕「訓言」:神的訓誨。
這是眾所周知的重要事實。只要謹守神的道,就能在靈,智,體方面康健,並在萬事上蒙福(13:17,。
【】「心中有智慧,必稱為通達人;嘴中的甜言,加增人的學問。」〔暫編註解〕“通達人”即有辨別能力的人。“學問”。更可作:說服力。
下半節指出智慧教師的教導有方,使學生明白吸收,學問得以增長。
加增人的學問: 俗話講“玉不琢,不成器”,縱使擁有卓越的才華,若不能有效地使用就是徒然。耶穌比喻聖徒是照亮世界的燈。保羅將教會比作基督的身體,強調從聖善的知識到物質財富,聖徒都當彼此分享,12:12)。
必稱為通達人。即使是沒有智慧的愚昧人,也會承認智慧。
嘴中的甜言。即動聽悅耳的話語。這也是大家所承認的事實。用現代電聲設備在世界的廣大地區進行宣傳,正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不僅在商業上,在傳福音方面也一樣。
【】「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愚昧人必被愚昧懲治。」〔暫編註解〕“生命的泉源”。即屬靈生命力的源頭。“懲治”。借行為來教訓。
懲治(musar )。參;;賽26:16;53:5。智慧能持續不斷地給人帶來鼓舞和力量。但愚昧只能給愚昧人帶來懲罰,7:22,15:5)。
【】「智慧人的心教訓他的口,又使他的嘴增長學問。」〔暫編註解〕“學問”。更可作:說服力。
教訓他的口。意思可能是“使他說話有智慧”。智慧人聰明的話語能吸引聽眾,使真理更加動人。
【】「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暫編註解〕「蜂房」:蜂蜜。
人們一直都知道良言是甘甜的。但言語,心情和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還是由現代的實驗來證明的。埋怨和生氣的話語給說和聽的人都造成身心的傷害;但和藹溫柔的話語會給全身帶來治療。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暫編註解〕看注。
重複節的話。參看那節經文的腳註。
見注釋。
【】「勞力人的胃口使他勞力,因為他的口腹催逼他。」和合本與 AV 失落了這一節的要點,而RSV 表達得很好:勞力人的胃口「為他」勞力,他的口腹催逼他。這裡所說為人效力的乃是勞力,所以 Knox 譯作:「苦工再沒有比胃口更好的朋友了,飢餓催逼一個人努力作工。」這是可喜的現實主義(參。然而,論及誘因的話並非到此而已,參,。
——《丁道爾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饑餓催使人作工,但重要的是饑餓不應是工作的動機,所以聖經教導:“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保羅也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以吃飯”。
勞力人的胃口使他勞力: “胃口”含有“靈魂”、“呼息”、“欲望”等意思。本節譯為“胃口”,其意義深遠。因為欲望可以說是一切行為的原動力。弗羅伊得(1856-1939 )曾說,人完全被生物學層次的欲望所支配。但聖經特別強調了,人的原動力應該是對神與聖靈的饑渴。倘若有像饑渴的鹿切慕溪水般思慕神的恩典、渴求屬靈的糧食,生命之糧耶穌必充充滿滿地賜予他(42:1,6:58)。
人勞動是為了食物,衣服和住所。在三者之中食物是最主要。人需要滿臉流汗,才得以滿足自己的需求(3:19,6:7,3:10)。【】「匪徒圖謀奸惡,嘴上仿佛有燒焦的火。」
〔暫編註解〕“燒焦的火”亦作“灼熱的火”,喻惡人的言語譭謗傷人如烈焰灼身。
「嘴上彷佛有燒焦的火」:匪徒的言語像焚燒的火,叫聽者受害。
匪徒。直譯是“彼列的人”,也就是無用的人。
圖謀奸惡。KJV版為“挖掘奸惡”。可能指惡人給鄰居挖掘陷阱,圖謀陷害他。或理解為挖掘奸惡,就像人挖水井一樣。說他的話如火灼人,說明他圖謀奸惡是為了陷害鄰居,而不是為了自己在罪惡的知識中尋歡作樂。
【】「乖僻人播散紛爭;傳舌的離間密友。」〔暫編註解〕誇大其詞,造謠中傷會製造紛爭,離間友誼,18:8)。
【】「強暴人誘惑鄰舍,領他走不善之道。」【】「眼目緊合的,圖謀乖僻;嘴唇緊閉的,成就邪惡。」〔暫編註解〕“嘴唇緊閉”亦作“縮攏嘴”或“噘嘴”,為圖謀邪惡的表示。
“眼目緊合”。即眨眼,使眼色。“嘴唇緊閉”。即不說一句話便傳達了惡意。許多邪惡與乖僻都是不用說一句話便能傳播。
為了圖謀惡事而緊閉眼目或嘴唇的,無異於行了那惡事。這與耶穌所說,看見婦女動淫念的就等於犯了姦淫的話語,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比起修飾外表,聖徒當努力使內心誠實。
狡猾邪惡的人心地非常鋼硬。當他們閉目策劃惡計,閉嘴隱藏奸笑時,他們的罪惡就等於已經實行了,10:10)。
【】「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暫編註解〕老年人頭上閃著美麗的銀絲,是大自然給他的冠冕,為一生行走在公義的道上的獎賞,應得到人的尊敬。(當然也有例外。
「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公義的人可以長壽。
老年人如果行走公義之道,他們智慧的勸導和良好的影響就為他們一生的成就加冕。但老年人如果堅持作惡,就與他們的年齡很不相稱了。這是很不幸的。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暫編註解〕不輕易發怒的: 這裡的“怒”不是指義憤,而是指神經質的激動。本书將這種怒氣和愚昧視為同等(22:24,29:8-11,30:33)。怒氣只會麻痹判斷力,助長惡性循環,除此之外全無益處。治服己心的: 這種人不易受到喜怒哀樂的影響,他的靈魂不會為貪婪與世上的風浪所左右,他的判斷力更不會被世事所混淆,只是心裡平穩安靜。本節教導我們,幸福並不是肉眼所能見的數量問題,乃是肉眼所不能見之靈魂的品質問題,作事不可鼠目寸光,乃要高瞻遠矚,誠實完工才是智舉。
成功的軍事領袖總是會受到許多稱讚,並被視為勇士。但克己自製更值得尊敬。
【】「簽放在懷裡,定事由耶和華。」籤在舊約聖經中的用法顯示出:這則箴並不是說到神控制一切隨便發生的事,而是說祂定奪那些以合宜的方式向祂求問之事。地是「掣籤」分得的,聖殿中的服事也是如此,或許烏陵和土明就是籤。但意味深長的是,神最後一次使用這個方法,是在五旬節前的最後一件事;從此以後,祂不再把祂的教會當作是「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之「僕人」,而用這種方式引導她:參使徒行傳,。
──《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此處的“簽”為兜在長袍利的石子,抖到地上來決事,。世上萬事在神手中,非決于機會(1-3節 )。
“定事”。更可作:每一個決定。神有權管轄人類的事務。看似巧合的事,事實上是神之完全計劃的一部分。
「簽放在懷裡」:描寫大祭司用衣服上的烏陵土明求問神的旨意;人儘管抽籤問卜,判斷的卻是耶和華。
本節回應首段所強調的教訓。
神並不希望人任何事情都用抽籤的方式來決定。如果有足夠的證據或相關的原則可以幫助人做出決定,採用抽籤就會削弱人的意志和品格。只有在得到神特別指示的情況下,才可以採用抽籤的方式。否則就無法保證能得到出於靈感的答案。
希伯來人抽籤的方式不很清楚。“簽”可直譯為“鵝卵石”,暗示用的是小石子,可能是不同顏色或特殊形狀的。本節似乎暗示至少有時把石子放到長袍胸部的皺折裡搖晃,再拿出來(18:10,,。
【簽】
有關決定過程使用拈鬮或抽籤的討論,可參看:撒母耳記上的注釋。這是占卜法的一種,背後的假設是神會決定抽籤的結果,而回答所提出的問題(通常非「是」即「否」 )。
──《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思想問題(第16章 )】
1中國人常用「良心」來判斷自己的道德水準。你認為這種判斷會否有偏差的可能?是否符合聖經的看法?參2節; 羅2:15; ; 。
2有學者認為交托(3 )上主隱含著願意放棄自己打算的意思。你是否樂意放棄「自我」,追隨神的心意?
3基督徒對國家元首應有怎樣的態度?一個理想的元首應有那些表現呢?參10, 12-15節; 羅13:1-7。
4智者的操練是「攻克己身」(32 ),排除思維中的邪惡和私欲。禁食、祈禱、勞動等都是操練的方法。你對「攻克己身」的功課學會了多少?的教訓與保羅的經歷如何協調。
──《串珠聖經註釋》
【】
主能管理我们的舌头!―― 倪柝声
【神在人生命中的主权】神在人的生命、社会和历史中都有主权。诗一O这样说:「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祂的权柄统管万有」。神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神,祂统管万有。曾闻说有一位花王往巡视他精心打理的花园时,发现一?籩/span>他悉心栽培的花儿给人剪去了;把他气得头顶冒烟,转过头来听得把花儿剪去的是主人,花王即无辞以对。花园不是属于花王的,是主人的,主人有权摘除和保留哪?籩/span>花。同理,这个世界是属于神的,所以祂有权支配这世界的一切。这节经文深层的意思是人可以仔细筹谋计划很多事情,但最终成事的在乎耶和华。
当我们把生命交给神时,便能明白在我们的人生之中是没有「意外」或「好彩」这回事的。苏丹内地会的创办人RolandBingham经历严重车祸,昏迷入院,清醒后护士告诉他发生了交通意外。Roland随即补上一句说:「基督徒的人生是不可能有意外(accident )发生的,今次不过是神完美引导的事件(incident )一桩罢!」明乎神爱,人生由祂掌管,即使遭遇的不算为美,但也信是神的计划,不会有意外之感。传道书说得好:「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耶稣更将神的主权和神的恩典、怜悯结合在一起,所以祂对当时充满灾难意识的人说,两只麻雀岂不是卖一分银子,神尚且看顾牠们,引伸说神连我们有多少条头发也细数过,没有神的许可,头发是不会掉到地上来的。我们既有这样一位满有慈爱,无微不至看顾我们的神,我们还有甚么要惧怕的呢?
一位犹太姊妹CorrieTen Boom写了<密室The Hiding Place>一书,描述姊姊Bessie饿死在她面前;生命逐分逐秒消逝的情景。这样惨痛的事迹,对一位敬虔爱主的姊妹来说固然是个沉重的打击,令她感到暗无天日,嗟怨道:「神忘记了我们!」但其姊竟在弥留间回应说:「神绝不会忘记我们的!天离地何等的高,祂的慈爱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这位姊姊在艰难的光景下,仍坚决相信神的主权和慈爱永不改变。所以不单是哈巴谷先知做得到,在神的恩典之下,只要我们谦卑自己,让主居首位;就算在最艰难、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仍能歌唱赞美神,相信凡事有祂的美意。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
【工作与交托】「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
有四件事我们应交托耶和华,我们自己(好似诗二十二篇中的弥赛亚 )、我们的负担、我们的道路、我们的工作。基督徒工作不外乎这几方面。我们意识到高贵的目的会失败。起初我们真不知道是否出于神,以后我们费时间看神良善的灵怎样清理我们的禾场。所以我们先该经受批评的烈火。然后再看未竟的事功。在没有计划实施出来之前,先得将这计划以及实施的方法和结果,奉上在神面前,仰望天父无限的智慧。
将所作的交托给主,这是多么令人得着安慰的事。神的工人负有那么重大的圣工,牧师担着教会行政以及组织的重任。慈善工作者需要承担那么繁复的事务。让他们都将所作的交给主,然后取次要甚至附属的地位,由主来执掌。于是我们的心就轻松,手也自由。我们就将一切忧虑交给神。不必为财政的得失、工作的效率以及成败问题顾虑了。将工作交给神,不必取回来。怀着信心放在那里,算是神已经接受了,祂会小心处理,祂必会成全的。我们不必愁烦,祂必照顾。祂要随着你的努力,坚立你手的工作。
──迈尔《珍贵的片刻》
【怎样控制思想】「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华。」
神安排属祂的人为祂工作,所要求的是在所作的事上有忠心。神要爱祂的人事奉祂,不是雇工,更不是霸占葡萄园,把工作当作人自己的。
圣徒应当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又当爱人如己,这只有表现在工作;但要记得,在此以先,必须认识:“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因此,虽然该尽力工作,但总要记得工作的主。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
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
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
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华,
你所谋的就必成立。没有人应该忽略在工作上准备;信徒不可因为信主,把信靠交托当作懒惰于辛苦准备的借口。不论你有多大的信心,漫无目标的行动,还是会迷失方向。要记得:信步而行,并不是信心的脚步。
预备要靠神如果没有圣灵的引导帮助,在任何事上,我们都不能想得正确,说得合宜,作得恰当。特别是在祷告的时候,虽然我们要预备心,但是“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因为圣灵照着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
判断在于神既然工作是神的,我们就必须讨神的喜悦,因为只有祂能审判,公道的断定工作的价值。人是看外面,但神有祂迥然不同的天平。所以工作不是要求工价,不是要得人称赞,知道到时候要从主那里得赏赐。
工作交托神不要把工作当作是自己的,更不能崇拜工作;也不必焦虑负重担。忠心尽了当尽的力量,交托在工作的主手中;祂能成全自己的工作,有时用出人意外的方法,连恶人的计谋,至终也成就全知全能神的旨意。这样,你就能够有信心,思想坚定,平静,勇敢,坦然,喜乐。
── 于中旻《箴笺记》
当你没有集中意识去思考时,你的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控制你自己的思想你觉得困难吗?控制一个人的思想是真有可能吗?我们虽知其可能,但也得坦然承认控制思想并非易事。你必须费一段时间,并且愿意磨练你的思想,才能加以控制。这是一件先入为主的事。假使你的心(即你思想的泉源 马被神的话所充满,则它自然就能排除那难以控制的恶念。如果每天一早我们按时读经祈祷的话,便可以说在那天的善恶之事我们已经得胜一半以上了。切记,神所赐给以色列人食用的吗哪,只在清晨时才落下。以色列人起一个大早,第一件事便是出去拾取吗哪,否则等到太阳出来,吗哪便要溶化成水了。为便利你控制思想,我可提供一个处方么?从明天开始,你可以随便挑选一节经文,作为你当日的座右铭。请你先记住两节,请你反复背诵,确实记住这两节圣经。是的,如此反复背诵,便会在你脑中刻出一道沟槽来,使那经文令你终日沉思。
你是否察觉有些日子你会不知不觉地哼着你所熟悉的歌曲?一遍再一遍地你实际是哼着同一首歌。因为那首歌已经深刻地刻在你的脑中。基于这个道理,你也可以将神的话深深地刻入你的脑里。当你碰到困难、遭遇试炼时,你就可以思想已经深刻在你脑中的经文,你这样做,脑中除了神的话之外便不会有其他的杂念。反复地背记一节经文,你便会终日沉思在这节经文之上。试试看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心(思想 )更新。
今天请你背记。基督圣徒的一个特征,就是一个新造的生命和新换的思想。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神在世事上有全盘的计划】
天下万事都在神全盘计划当中, 为要达到神所预定的目的。「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指恶人自己制造祸患,他有责任去承担这份祸患。在神的全盘计划中,我们当将生命交托给耶和华,让祂全盘接收其中的主权和治权,然后我们尽己所能活好生命,任何决定有何后果,我们也毋须介怀,从容走前路。事情的后果即使多么恶劣,我们也愿意接受,好像集中营中的Bessie和Victor,将生命交托给神。一次莫拉维弟兄会差派宣教士GeorgeSmith 往非洲传福音,他仅领了一位姊妹信主,不久便死去。数年后弟兄会派人到他工作的地方作统计,却发现George的宣教间接栽建了好几间教会,带领了一万三千人相信耶稣。真的,在神全盘计划当中我们没有要遗憾的事情;很多事情发生期间,很难作出评估,有待我们经历过后回头再看,才知晓神全盘的计划是何等美好。历史学家撰写当代历史,往往要待三、四十年后落笔,因为这样才有历史角度,才能客观评估史事。当我们明白神有全盘计划的时候,也觉生命中的一切全然美好。很多年前,伦敦有对父母带同儿子到苏格兰高地一带渡假。当地山势高峻,河流湍急,儿子一个不小心跌进河里去,幸得一个同龄孩子救起。原来这个小英雄出身于牧羊之家,来自伦敦的这对父母因着报恩和怜惜的心,于是把这孩子带回伦敦接受教育。 这孩子后来成了举世知名,发现盘尼西林的费林明,而被他小时所救的,就是二次大战声名?赫的丘吉尔。在这事上,我们看到神的安排且有全盘计划,我们只要尽己所能,神便会在我们身上、社会和国家中成就大事。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
敬畏主是从远离恶事表明出来。―― 倪柝声
【讨神喜悦的生命】神所喜悦的是人要建立一种生活方式,持续地讨祂的喜悦,就如耶稣基督自己所宣称:「我常作神所喜悦的事情。」这是神的要求,是真正蒙神喜悦。
以前一位艺术家为一位名人画像,因他头发盖耳,便好奇查问,原来在名人年青时,他现任太太不喜欢他的耳朵,名人为求讨好她,便留发把它们盖着。事隔多年,他仍然没有改变发型,是因他们的爱情一直不变。我们讨神喜悦也当这样,在整个人生的道路上,持续地爱祂,讨祂的喜悦。这并非艰难的事,因为圣经告诉我们,只要把握神交付的,尽心尽力按着神给予的能力和恩赐去事奉,便为神所悦纳。感谢神,祂不是世俗的上司,不会因人的业绩而分等级,祂像父母欣赏自己的子女一样。因此讨神喜悦并不艰难。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活在神主权中的生命】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是指神有主权,同时给予我们自由。有自由便有责任。我们有责任去筹算自己的人生,计划前途如何运用一生。但是人的筹算是否能达到目的,完全在乎神。
在人生道路最艰难的时候,我们要更向神说:「我要把生命的主权交在你手中,求你握紧我的手,带领我的前路。」我要为一位弟兄作见证,他在罪困难的逆境中,靠主胜过一切,被神大大使用。他是十九世纪苏格兰的一位牧师GeorgeMatheson,在他两岁不足时,便发现眼睛有毛病,父母、医生歇力保护医治他眼睛,直至大学毕业前一年终于双目失明,他仍能以最高荣誉在哲学系毕业。跟着他将自己奉献给神,再完成三年神学课程,并被爱丁堡Edinburgh一间大教会聘请为牧师,他尽心牧养和教导,又终身学习。他写了无数文章、诗歌,又写了十二本书,帮助后世无数的人。他虽然失明,但克服一切困难,成就神交付他的事情。有人认为神使他肉眼不能看见,以致他心灵的眼睛看得更清楚,洞察力特别强,他一生不因失明而懊悔。这也使我想起了另一位写了八千首诗歌的姊妹FannyJ.Crosby,至今我们仍可以唱到她的诗歌。她年幼时眼睛发炎,医生治理不好,以致失明。但她一生积极向前,被神所使用。她没有埋怨那位医生,并为她能有今天为神所用而感谢他。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完美的计划“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
我们都会想到未来,并且尽可能仔细地规划自己的一生,但神才是最后的决定者,是实现我们梦想或者完全扭转我们人生的指引者。
美国律师恰克·卡森是一个聪明的人,他为自己规划好了如何爬上影响力与权力的高梯。作为尼克松总统的法律顾问,他的确平步青云,直到神介入他的生命。由于他涉嫌掩饰水门案件,终至身陷囹圄。然而,因着这危机他归向基督,他见证说,他在监狱里作为监狱团契的主席,他今天的生活比当时在政界的生活收获更多,因为当时他的生活里没有神。
我们生活都经历过变化。原要做的事未成,却成就了另外一件事情。身为神学院的学生,我原打算成为牧师,但神指引着我的脚步,把我引入教学、写作和编辑工作。
如果我们相信神,即使我们的计划落空,或者是生活的方向突然发生了改变,也不必惊慌和失望。我们应该为生活作计划,但主最终按照他的意愿决定我们的生活方向,他的道路比我们所选择的总是好得
──《生命隽语》
【政权建立道德文化的责任】
统治者必须听公义的嘴,正直的话,不听谄媚话、奉承话。尽管正直话令他不快,但为着国家的利益,他理当有此胸襟,好叫他知道国情如何。
1940年,美国在43个城市中选出纽约州罗卓斯特市Rochester为最仁爱的城市(Thekindestcity )。后来,1990年及1992年再进行研究,挑选「爱心之都」,研究员派人到各城市去,装作有特别需要,看看那里有没有人愿意提供协助。结果罗市再被选上。学者对此结果甚为好奇,为何这城市如此特别?原来一百五十年前芬尼CharlesFinney到该市传福音,带领人悔改信耶稣,令酒吧、赌场关门大吉,改变了那个城市的道德文化,其道德风气一直延续至今。除了耶稣的福音大能可改变人的生命,任何政府、任何权力均无能为力。
印度有一位牧师,他是第六代基督徒。当他进了大学,更感信仰成了他的重担。他有一位印度教徒的室友。后来,他发现室友有重大的改变;于是默不作声,一连观察了他十天。最后,终于按捺不住,便问及他的改变。室友说耶稣基督改变了他的生命。他还邀请他悔改信主,叫他大为震惊,信仰竟可叫生命得着改变。室友还发起两人一起在校园里影响其他人。适值他担任了学生会主席,于是按信仰而活,这个不干,那样不干。又开设查经班,参与人数愈来愈多,终致改变了大学的文化。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道德生活的实践】
走正直人的道路,是道德文化的第二条支柱,正直就是爱神,根据神的原则而活。当我们走正直的路之时,应如何落实行事正直呢?简言之就是要过圣洁的生活,很多人祗注意挣扎脱离罪恶,结果失败。如何胜过罪恶,胜过世俗的引诱呢?当我们爱神之时就能胜过,因为爱能胜过一切。正如荷兰一位78岁女士,多年来都不能戒除吸烟的习惯,但当她遇到一位79岁之男士向她求婚,于是改变了她的坏习惯,她因为爱的缘故,便能够放弃了吸烟。所以要操练年青人之时,不单要叫他们参加聚会、研读圣经,还要教导他们爱神,予他们爱神的榜样,就能胜过世界,胜过罪恶。正直人有清楚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帮助我们落实神的智慧在我们生命里叫人荣耀神。当我们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且爱人如己的话,就能荣耀神。透过爱周围的人,关心人,服事人,表达对神的爱,神的智慧必临到我们身上。
十七世纪意大利一位造小提琴专家名Stradivarius,别人去听音乐并非要听大师级演奏,而是要听他所造的琴,因为他清楚造琴的目标是要将神美妙音乐传送出去。我们都是神的小提琴,神道德智慧透过我们的生命传送给别人去听去看。但生命有缺德之时,神的智慧就被破坏,有缺欠,求主帮助我们。当我们远离罪恶,与神、人的关系良好,但当我们犯罪之时,不单影响自己,更祸及他人。有人觉得世界为何如此混乱,罪恶充斥,无辜受害,到底神可有存在呢?这里提醒我们是人离开神,没有遵行祂的旨意之故。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字里行间“智慧人的心教训他的口,又使他的嘴增长学问。”】
人们常常把他们的真实思想隐藏在字里行间。他们说的和想的往往根本不是一回事。一位沟通咨询者在其主办的一个以此为主题的研习会中说道,“有许多人害怕说实话会失去友谊、爱,或是敬重。所以他们不是闭上嘴巴,就是说一些口是心非的话”。
其他可能妨碍有话直说的原因,还有害羞、缺乏自信、害怕被认为无知、为免于被批评、或是不想伤害到别人。
相信耶稣的人也不能免除于这些困境。想要既可爱又真实也许是困难的,但是圣经教导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些困境。雅各书上教导我们需要有由上头来的属神的智慧。神会借着圣灵让我们所说的话更有真诚的效果。从他而来的智能“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317 )
让我们以神话语的这些特点来作为说话的标准,这样我们就不必口是心非地玩文字游戏。
话多却不带一点智慧是很容易的。
因此,让神来掌管你所说的,
这样许多心灵就可以每天得到祝福。
智慧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说真话,
什么时候该谨言慎行。
──《生命隽语》
【舌头——说话的重要】
【习惯——好和坏】「智慧人的心教训他的口,又使他的嘴,增长学问。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
我们作神的工,应当明白一个问题:就是话的出口十分重要,因为没有话语就没有工作,神的工作是借着话而成的。因此我们不可忽略话语的出路。话语不是光出去就算了,话出去若找不着路,或是没有路,那话语就难出去;即或挤出去了,也成了无的放矢,没有生命的果效,那话语就像挪亚所放出的乌鸦一样,乱飞乱漂。而鸽子就不是这样了,它是一定要找着落脚的地方,不然就必定要回来。
圣灵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着落的,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讲论一番,像希律一样,那是不行的,必得有目的、有着落,使话语找着出路。有些传道人只注意:只要能站在讲台上讲论一番,却不懂得话语的出路,这样的工作往往只不过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而已。
我们不仅只抓着讲台就够了,而应当注意讲坛后面,信息后边的发展如何,否则我们纵是滔滔演辞又有何用?
为了使话语找着出路,我们就不得不注意,在何处、向何种人释放话语,因为地方不对、话语也出不去;人不对,话语也难出去(指着建造身体的人们 )。
世人说:“良禽择木而栖。”我们乃是真传言者,应当择人择地而传。但这不是说:“只找受欢迎的人。”乃是说要叫圣灵有出路,不能只照我们的热心而作,要注意圣灵的选择。在有些人中间运用神话语,在另些人身上就得用另些话语,若不注意这点,我们就不可能按着主的旨意去事奉神,并且就会使许多话都成空的了。
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学习领会、明白,会顺服里面的灵的引导,会运用灵的权能。听人说话也不是听他声音洪亮,言词幽雅,口齿伶俐等,且是要听他那属灵部分的流露。
话语多或道理深奥等,都不能代表他灵命强壮,美好。只有他与主的关系及对主爱慕的程度,可以显明他灵性的真实部分。这是件认识人的重要之道,否则我们就常容易受欺骗,甚至被引诱而落入误途,因而耽误了我们追求和事奉。
基督徒在话语上,必须要学习怎样说话,这实在太重要了;有些话不是不对,而是不合对象,虽然说出去了,可是却得不着预期的果效,甚至还会起不好的相反反应,就不能对神的工作成为有用的人。
我们不仅是要学着讲好话、讲义话,也当学着讲对话、讲合适的话。一句合适的话犹如金苹果放在银网子里,那是何等美好!
如何学呢?有些话是我们当在神面前吐露的;有些话是可以给属灵人交通的;有些话是可以向人说的;还有许多的话是我们当谨慎出口的,让察验灵的感觉引导,清楚该阻止或释放,然后才可以说出来,否则就是说了也看不见主的荣耀,更没有主的祝福,这确实是件重要的功课,万万不可忽略。
在我们与人交通时,要听的不应该只是人的言词多么属灵,知识(指属天的知识 )多么丰富或经历如何、经验如何、工作如何等,这些都不能引我们更纯洁的、更真实的认识神。
最重要的是要听他说话的后面的心如何,这是最宝贵的,只要他有一颗向神的赤诚热爱的心,我们就要宝贵他,这才是真的属灵价值。
—— 李慕圣《晨光》
字典对习惯这个词所下的定义是:「一种养成的动作或行为」。所有的习惯都有一个起点,但我们很少注意到一个动作或是行为一旦变成习惯,将成为我们个性的一部份。
许多人为抄近路,践踏草坪,久而久之,就踏出一条路来,这条路是「习惯」的印记。因为人人都觉得这条路可以节省几步路,因此,日子一久,原本不可践踏的草坪,结果竟成为一条正规的小路了。这个习惯也许无伤大雅。可是,一切坏习惯的形成,情况也是一样。比方说,一个酒鬼,最初也不会喝过量的酒。一个赌徒,起初也不致于下太大的赌注。因此,在我们生活当中,对于能导使我们堕落的试探,我们应拿出勇气来,对它说「不!」来拒绝它,今日就一刀两断!否则日久,它将形成一条小路,甚至越陷越深,终于无以自拔。
养成好的习惯——如读经、祷告,这是十分重要的事,它能护卫你脱离罪的陷阱。切记,第一步确实太重要了。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美好的时光“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
【银色的冠冕】
密执安州四季的变化,真叫人目不暇接。秋天鲜明的色彩把大地装饰得非常的壮丽。在春夏之际,树叶的原色无法显露,因它被叶绿素所遮盖。但是进入冬天前最后几个星期,绿色褪去,而隐藏的色彩才显露出来。
我们经常认为年轻时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因身体强壮,心智敏捷而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其实在60、70及80岁的年纪,人生应该更为美好。因为那些老年人是“在公义的道上”(箴1631 )。
亨利德本维(HenryDurbanville )所著的一本书《最好的将降临》(TheBestisyettoBe )说到,有一位妇人风姿非常的迷人优雅,以致旁人忍不住要多看她一眼。有一天有位年轻的妇人对她说:“我认为你真是十全十美。”这位妇人冷静地回答说:“我应该如此,亲爱的,毕竟我已经74岁了。”
因此那些认识主、让基督带领一生的人也是如此。当我们与主同行,这些岁月就是在历练我们。我们一生的苦难会使我们更趋成熟,并显出我们在基督里的真正模样。所以晚年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人的晚年如落日余晖,那些晚霞显示出,
岁月在人内心所塑造的信心及爱。
没有任何的美,
能像历经沧桑的脸所散发的爱一样美。
──《生命隽语》
——他(耶稣 )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
你是否想过在约翰笔下所描写荣耀的基督为什么是一个头发白的人?我的基督徒朋友,假如你的头发变成灰白色的话,请你不必先着急,请你切记,这一顶「荣耀的冠冕」
也曾被加在那为神所祝福的主的头上。人活到老年,这是神的一项特别的祝福,因为圣经告诉我们:行诡诈的人「必活不到半世」这种世上的寿命的延长配合着在灵里永恒的生命,将是何等美丽的一件事;因为灰白的头发这顶「银色的冠冕」将是那即将颁下的金冠冕的前奏。
几年前,李斯博士到北华尔斯布道时,有一位朋友提醒他:「李斯博士,你的头发白得好快啊!」这位老人,并不作声,当他步上讲台后,他说:「每年到这个时候,就有一种小的白花出现,这些花是紧接在雪季之后,因此当我们看到雪看到雾的时候,我们仍很高兴,因为深知在雪季之后,夏天就要到来。一个朋友刚刚提醒我说兄弟的头发白得好快,但请你们不必为我担心,我的白发对我来说就是一项祝福,它告诉我兄弟的「冬季」即将过去;虽然现在我正面对人生的寒气及风霜,但那夏天——永恒的夏天——即将来临。」
也有人这样讲:「假如在你心里有神『青年之泉』,那你便不在乎外在灰白的头发了!」
世上尊贵的老年在永恒的生命里不过是一个幼儿。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
「胜过勇士」,因为能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