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你为我的脚步辟出空间,我的脚不曾踉跄。
(乙 )旅客的路笼罩在光明中(18节 )。钦定译本给这一节作了令人愉快的翻译:因此,他们的道路
必像黑暗中的滑地,
他们必被追赶,在这路中仆倒。
,,,
【】「众子啊,要听父亲的教训,留心得知聪明。」
智慧提供许多的利益:关顾与荣誉(1~9节 );指教人走义人的路(10~19节 );以及生命、健康、正直(20~27节 )。
――《箴雷氏研读本》
众子啊: 作者再三强调了自己所说的话,如同父亲训诲子女般,充满了关爱之情。
――《圣经精读本》
【】
听教训、守法则、走正路,是一生应致力的事。受益的不只自己,可及三代(1-3节 ):儿子年幼已承庭训,现在又劝勉下一代热爱智慧(6节 ),享受美好生活(4节 )。
――《启导本箴注释》
为父的教训:这位教师把父亲的教训传授学生。10-19 光明与幽暗的路。20-27 当专注于智慧路上。
――《串珠圣经注释》
三代之间的这个连锁(1、3节及下 ),说明了对最好事物之喜爱是如何传承的,主要是借着本身的影响力,沿着情感的管道。进路是积极的:教师对于「不可」(虽然它们有它们的地位的兴趣,远不如让他的学生看见他所提供的乃是真正能以存活的秘诀(4b节 ),而智慧就是这个秘诀,因而使学生也能配合,来培养他自己对于智慧的爱好(6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因我所给你们的是好教训:不可离弃我的法则(或作“指教” )。」
“法则”。指引。
――《箴雷氏研读本》
法则(和合、AV、RV ),或指教(和合本小字、吕译、RSV ):在希伯来文中,这个名词所由来之动词就是第4、11节之「教训」、「指教」;见的注释。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
当所罗门是大卫与拔示巴惟一的儿子的时候,大卫把智能的价值告诉所罗门,此刻所罗门也这样教导他的众子(1节 )。
――《箴雷氏研读本》
「孝子」:或作「稚子」。
――《串珠圣经注释》
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 除了所罗门之外,拔示巴还有其他儿子。这里的“独一的娇子”,与其说是指“独生子”,不如说是指“特别蒙怜惜的儿子”。例如,亚伯拉罕虽有名叫以实玛利的儿子,但仍称以撒为独生子。
――《圣经精读本》
【】「父亲教训我说:“你心要存记我的言语,遵守我的命令,便得存活。」
【】在这里,作者原原本本地引用了其父所授的教训。这些教训令人想到,作者的劝告与忠告,绝不仅是出自作者本人,而且与那蒙神引导的父之教导有密切联系,,28:9)。
――《圣经精读本》
【】「要得智慧,要得聪明,不可忘记,也不可偏离我口中的言语。」
要得智慧: “得”不仅指得到什么东西,而且也指用钱买。本节中的父亲,就像商人诚恳地劝人买下有价值的珍宝一样,劝儿子要得智慧(23:23)。
――《圣经精读本》
【】「不可离弃智慧,智慧就护卫你,要爱她,她就保守你。」
【】「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聪明(或作“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换聪明” )。」
得智慧的第一步是决心要得它,并且努力去争取。这里的“智慧”和“聪明”是同义词,而不是一个从智慧到聪明的过程。
――《箴雷氏研读本》
「用你一切所得的」(小字 ):即用你一切所有的。
――《串珠圣经注释》
在一切……必得聪明: 耶稣也通过宝藏或珍珠的比喻来教导,为了得到最贵重的东西,当拿出自己的一切。中国的孔子也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洞察到了人生是短暂的,但人生的真正意义,即真理却是永恒的。当今的社会被肉眼所能见的事物和物质价值所主导,本节为这种世态敲响了警钟。
――《圣经精读本》
第一行字面的意义是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或是「智慧的开端就是:你要获得智慧」(吕译、思高、现中 )。后者在文法上比较有可能,也可以率直地说成:「要紧的不在于头脑或机会,而是在于抉择。你要它吗?那么就来得它吧!」第二行也与第一行、并福音书一致:「要用你一切所得的……」,或「应牺牲一切……」(思高 ),参 Moffatt:「不计任何代价」。
——《丁道尔圣经注释》
【】「高举智慧,她就使你高升;怀抱智慧,她就使你尊荣。」
【】「她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
【华冠/荣冕】新妇(智慧 )将传统的结合象征送给门生(新郎 ),藉此表达婚筵的意象。本节的华冠荣冕是婚姻的象征,可与新妇芬芳的衣服相提并论。从象喻的角度看,本节亦与对应。神成为以色列人的「荣冠华冕」。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儿,你要听受我的言语,就必延年益寿。」
就必延年益寿: 神借着智慧所赐下的福分,不仅包括在世上的长寿,也包括永生的应许。若有人选择来自基督的真智慧,就会得到永生这一礼物。
――《圣经精读本》
【箴10~19】
这几节描写摆在人生面前的两条路:智慧之路(11~13节 )和恶人之路(14~17节 ),并将二途作比较(18~19节 )。
――《启导本箴注释》
现在有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第10~13节所描写的是智慧之道(11节 ),第14~17节所描写的则是恶人的路(或道-14、19节 )。第18、19节则是就这两条路作个比较。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导你行正直的路。」
正直的路或「笔直的路」,意思是这条路乃是正确的。这个字包括两种含义,就是道德上的(与实际上的(,并该处的注释 )。敬虔的道路使人坚定的往前,乃是最好的路径。下1节也延续这个思想。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行走,脚步必不至狭窄;你奔跑,也不至跌倒。」
“狭窄”。有阻碍。智慧的路是笔直而平坦的,跟愚昧人弯曲和混乱的路不同。
――《箴雷氏研读本》
「脚步必不致狭窄」:不会处于困境。
――《串珠圣经注释》
你行走: 指每一天的日常生活。 你奔跑: 指当迅速处理某事的紧急状态。本节教导智者不仅可以拥有人生的明确目标,并且在人生的所有领域皆可以得到正确的带领(16:9)。
――《圣经精读本》
【】「要持定训诲,不可放松,必当谨守,因为她是你的生命。」
要持定……不可放松: 就像在海上遭难的人,会竭尽全力抓紧一块木板一样,我们也要如此持定智慧。追求智慧的人所走的路未必尽都平坦,反而会更加艰辛,更加窄小。 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向固然不易,但贯彻始终地追求那种生活更加艰难。
――《圣经精读本》
【】「不可行恶人的路,不要走坏人的道。」
【】「要躲避,不可经过,要转身而去。」
【】「这等人若不行恶,不得睡觉;不使人跌倒,睡卧不安。」
恶人不能入睡,因为一天已过,他却找不到机会从暴行中得到好处。
――《箴雷氏研读本》
【】
这里所描绘的是一种颠倒的道德观,犯罪作恶当作是酒食,甚至是必要尽的责任。但其中所表达的不只是个讽刺而已;它乃是警告人要谨慎自己的脚步,切莫走向这条路,因为一个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条惊险刺激,又极为有趣的路,因为它到目前为止的确能够带给人这种感受。圣经从未隐藏一个事实,就是一个人可能会热心行恶,有如热心行善一样。「堕落」(16节 AV、RV )应该译作跌倒(和合、吕译、思高、RSV ),是此处的钥词,参第12与19节。比较基督徒所关切之事:,二者恰好相反。
——《丁道尔圣经注释》
【】「因为他们以奸恶吃饼,以强暴喝酒。」
恶人吃喝邪恶。
――《箴雷氏研读本》
恶人视奸恶和强暴为家常便饭(16节 ),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向灭亡。
――《启导本箴注释》
或译作「因为他们吃的是奸恶饼,他们喝的是强暴酒」(吕振中译本 )。
本节有两种解释:坏人视行恶有如吃东西一样平常,并以此为乐;或他们靠恶行谋生。
――《串珠圣经注释》
【】「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日午”。直译作:一日的坚定;即中午时分,那时太阳直射头顶,好象静止不动似的。
――《箴雷氏研读本》
【】
义人所走的路越来越光明,恶人却行在黑暗当中。
――《箴雷氏研读本》
对比描绘了义人与恶人的道路。就像朝阳从黑暗中升起,并挂在高天一样,义人亦会慢慢成长,待达到神所喜悦的纯全之境时,就会显出其荣耀。圣徒有最高的终极的盼望,故在患难中可以刚强。与此相反,故意行恶的必然会灭亡。他们日渐衰残,已被恶习所牵制,不可能再认识自己,也无法逃离罪恶的深渊。
――《圣经精读本》
【】「恶人的道好像幽暗,自己不知因什么跌倒。」
「黑暗」(AV ),更好是译作幽暗(和合、吕译、思高、现中、RSV 参 。第二行显示出本节与第18节之间主要的对比,乃是在于一方面是危险、持续的困惑,而另一面却是安全、继续增长的肯定。更进一步地发挥了第19节的意象。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儿,要留心听我的言词,侧耳听我的话语。」
【】本章力劝年轻一代记住箴里的教训(1-10节 ),因为义人得生命的秘诀是在能守正道,全心全意力行,从心开始,然后是口和眼直到脚,也就是行动。
――《启导本箴注释》
本段进一步教导上段所提义人的路,要人留意自己的眼、心、口和脚,坚定不移的走这条生命道。
――《串珠圣经注释》
继续不断,反复发出这样的呼召(本书这个段落几乎每一小段都是如此引入的 )乃是刻意的,因为敬虔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在于不惮其烦地注意熟知的真理。所以后面所跟着的乃是一种健康检查,以检视心、口、眼、脚,来象征一个人在不同范围上预备妥当的光景。
——《丁道尔圣经注释》
【】「都不可离你的眼目,要存记在你心中。」
【】「因为得着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
在旧约时代,人以为疾病痛苦完全是个人犯罪的结果,而健康福乐则是善行的酬报。
――《串珠圣经注释》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 ),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心”。即心思或内在的生命。“一生的果效”。直译作:一生的开支;即属灵的生命力。
――《箴雷氏研读本》
“心”包括感情和意志。真生命不是静态的存在;有正道的心中,生命是一股涌流的泉源,人生充满活力,不断积极更新。
――《启导本箴注释》
人所定的生命方向是受内心影响。
――《串珠圣经注释》
要保守……胜过保守一切: 对这句话有三种解释:①虽然有很多当谨守的,但首先要保守你的心;②保守你的心,不去做当禁止的事;③要竭尽全力保守你的心。在这些观点中,最为贴切的是①。“心”是人格的活动中心,是知、情、意的根据地。正如血液通过心脏而传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一样,高贵的人格源于心。不仅如此,正确的想法、健康的情绪及有价值的动机,均会给心灵带来平安,而这平安会影响身体,促进健康。
――《圣经精读本》
「心」这个字最普遍的意义乃是代表「心思」,,,参 ,但它也可以越过这个而代表情感、意志,,与里面的整个人。
第23节颇令人惊奇地预示了我们主的教训,我们必须将它与那比较不为人所知的类似经文(20~22节 )放在一起,才能使生命达到它丰满的意义。那就是说,真正的生命(见分题研究「生命与死亡」及附属部分 原书第53~57页 )绝非肤浅的或静态的拥有而已(参 ,而是属灵的活力,它与真理一样,涌现后不仅成为自己所有的(20~22节 ),而且向外涌流(果效 和合、AV、RV=「发出」 吕译、RSV「泉源」 ),无论流到何处,都能感受到他那更新的外貌。;;,(最后一处经文所提及之「经上」 很可能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这1节经文 )。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
古代近东的传统将心视作理智的所在,也是愿意正直智慧过活的人稳妥的源头。在埃及的宗教思想中,称为「伊布」(ib )的心是与魂魄「巴」不同的部分,被视作人本性的实质。人死后受亚奴比斯和妥得二神考验之时,称在真实天平之上就是这人的心。《亡经》提供了咒语来保护强化这心,来预备它接受神明的裁判。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要除掉邪僻的口,弃绝乖谬的嘴。」
“邪僻”。直译作:弯曲;即乖僻。
――《箴雷氏研读本》
【】
记录了保守心灵的具体方法:除掉邪恶的言语,不偏左不偏右,离开邪恶,行事公义。由此可知,心灵与外在的行为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守心灵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思想层次上的抽象行为,而是通过具体生活中的决志才能做到的伦理行为。
――《圣经精读本》
【】「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原文作“皮” )当向前直观。」
【】「要修平你脚下的路,坚定你一切的道。」
26下更可作:建立你一切的道路。
――《箴雷氏研读本》
「修平」:除去障碍和拦阻。
――《串珠圣经注释》
【】
脚,远像是经由一连串的步骤而化成行动的,而采取任何步骤之前必须先有可行的计划。第26节的头一个字,「衡量」(AV )与「留心」(今圣、RSV )是比修平(和合、吕译、RV )更好的译法;AV将这个字连于希伯来文的「天平」(以及称量一个人之行动路线的观念。今圣、RSV 之译法,则有同语源之亚喀得文(Accadian )动词「检验、搜寻」的支持(G. R. Driver- JTS. 1935 pp.150f. )。但是和合本等的修平虽然足以切合这里的含义,却不大适合的意义,而且在,若不是像和合本、RV 一样生硬地予以意译,意义根本就隐晦不明。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脚离开邪恶。」
【思想问题(第4章 )】
1作者如何强调「谨守智慧」的重要性?他如何把「择善途而行之」的好处表明出来?参18-19节。新约作者有应用类似的比喻吗?; 8:12; 。
2作者在23节所强调的与有否相似之处?他有否忽略人在身体上须下的功夫?参24-26节。
3主的兄弟雅各说:「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你用什么方法辖制舌头的运用(24 )呢。
──《串珠圣经注释》
【 大卫对所罗门有哪些教导?对作父母的有何借鉴?】
作父母最大的责任之一,就是鼓励儿女作智慧人。所罗门告诉我们,当他年幼(娇儿 )的时候,他父亲大卫鼓励他寻求智慧,代上28-29章 )。他父亲的鼓励,可能促使了所罗门后来向神求智慧。智慧是可以藉父母传给儿女,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但追根溯源,所有的智慧皆由神而来,父母劝儿女寻求神,才是让他们获得无穷智慧的惟一方法。假使你的父母从来没有这样教导过你的话,神的道(圣经 )也可以像慈爱的父母一样引导你寻找智慧。你可以从圣经之中学到智慧,并在你教导自己儿女的时候,建立传承智慧的传统,使智慧能代代相传。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怎么别人显得那么有智慧?我的追求是不是不迫切?】
要得智慧,必须定意追求。一旦决心开始追求,不管道路怎样艰难,都不要放弃。这不是人生中只作一次的抉择,而是要每天不断地在义人(4:18)与恶人(4:14-17,19 )的两条道路上作出抉择。没有任何事比追求智慧更重要、更有价值。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只求智能不求其他,有多少人会像所罗门那样做?】
在所罗门年幼时,大卫教导他,寻求神的智慧是所罗门能作的最重要抉择。所罗门听从了父亲的教导,所以当他在位之初、神向他显现并答允赐他一切所求的时候,他只求智能而不求其他。我们不需要等到神显现时才祈求,现在就可以借着祷告,大胆地向祂求智慧。说,神必会应允我们的祈求。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你行走,脚步必不至狭窄。」
神从来不替我们预先建筑一架信心的桥梁来等待我们经过的,必须等我们走到那里,他才为我们开路;如果他先替我们建筑好了,那就不能称作“信心的桥梁”了,眼见的不能算作信心。
一个花园大门旁边有一种出口的小门。当我们行近那门的时候,它一点都没有变动。我们在它旁边站立一天,仍旧不见它打开一点。但是如果我们向前走去,门上的机轮,经了人体的推动,就会向左转动;这样,便给我们一个出口。
走信心的道路,也是如此。无论我们的拦阻是江河,是铜门,是高山,我们只要大着胆向前走去就是了。如果是一道江河,当我们脚一入水的时候,江河便会变成干地。如果是一扇铜门,当我们向前推进的时候,铜门便会自动开展。如果是一座高山,当我们奋勇前进的时候,高山便会倒入海中。
读者,你的道路上现在有没有东西在拦阻你前进?你只要奉主的名向前走去,一切的拦阻都会冰消瓦解了。——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崔伦保(HenryClayTrumbull )
【 你以甚么标准择友?你能为原则不惜牺牲友情吗?】朋友也能使你犯罪,人往往很难接受这一点。年轻人都不想自己遭排斥,所以很少反对或批评朋友的错处;许多人甚至看不出朋友的所作所为会产生祸患。我们要接纳别人,但也要正当地质疑别人的行为。在你觉得深受别人影响的时候,应当小心,不要让朋友使你陷入罪中。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尽管有所罗门以及其他君王坠落历史的记录,我们仍然无须假定每一个人的末后年月,就是属灵衰落的时日。让我们想想雅各从巴旦亚兰回到迦南地后的情况:这个本是动荡不休的人,现在安静的定居了。在他自己家庭的圈子里,他遭受了许多的悲伤和挫折,但在这些境遇中,他却显出一种忍耐和对别人的关怀。这些美德与他早年的自私性格,是迥然不同的。或者再看看后来在埃及的他,那时他正是那位在埃及执掌大权之约瑟的父亲,如果是从前的雅各,他必会急切地抓紧这个新机会来抬升自己的前途与地位;但这位灵命成熟的老人,如今似乎很满足地退到后面去了。由于这样,出自他口那些满有属灵分量的预言性的祝福,就给创世纪这卷书,提供了一个适切的高潮。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义人的路「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一般人认为义人和恶人的道路分别不大,结局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所以少有人愿作义人,即或不特别作恶人,也没有感觉到作义人是何等的美好。圣经中对义人的应许和祝福的话是很多的,在诗和箴更常提到义人要如何蒙恩得福,而恶人要如何受报受罚,作一个不义不恶的人行吗?不行的,若不求作义人,必陷到恶的方面去,不作义人,必是罪人。
不但神喜悦义人,要赐他今生和来世的福分,而他心中也有平安喜乐。因为良心无亏,对神对人都可以坦然,不怕任何报应,也不会觉得羞愧。因为不作任何不义的事,所以没有因罪恶而来的痛苦和烦忧,因为没有不正之心,贪念,内心极其平静,开朗,与神同在。
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恶人却如将残之灯,飘浮之云,不久即行消失无踪。
──《每日天粮》
【】
「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这是指神在我们人心的工作。那命光照在黑暗中的神必照明在我们心中,给予真理的亮光,使我们认识神的荣耀。神的光在人的心灵中,起初的光线不大,以后逐渐发展,将祂自己显露出来,也使我们看见自己,于是我们就从自我的生命出来,环绕着祂。
也许信徒生命蒙恩的情况也是这样。起初,祝福的行为只在幼童与贫者,以后范围就扩充了,光芒渐强,好似日光增大力量。主日学教师成为传道人,探访者成为慈善工作者,在工厂里作福音见证的,成为向普世传道的工人。这是从小处作起,顺服神的命令,逐渐多认识神,也遵照祂全智的目的。
再研究审美的比较。光是柔和的、无声的、温良的,它没有声音。圣徒的影响也是如此,他的生命成为人的光。那时在伯利恒野地上的天使,曾将荣光照在听闻讯息的人。这又好似海湾的水流将气候改变,由寒冷变为温和。圣洁的生命也柔和而有力地影响并祝福这个世界。世界不致恶化,不只是主日有圣言传出,而是无名的圣徒高洁生命的见证。
──迈尔《珍贵的片刻》
【利益的鼓励】
【心的重要】「得了医全体的良药」;真理带来生命,顺服神的命令必有好处。这里说到一种以利益鼓励的教导方法,劝喻和命令都是消极负面的,利益的鼓励却是正面而积极的,较易令人接受,正如地铁车厢的广告「车厢清洁,你有功劳」,「空气清新,靠你帮忙」较「不准吸烟」命令式的广告容易被人接受。求主教导我们懂得用正面的方法鼓励年青人。有些基督教家庭的年青人很反叛,原因是父母在教导的过程中错误地使他们感觉信耶稣除了死后可以上天堂外,平时要遵行圣经的真理很受捆绑,不如平时走世俗的道路,到临死才相信耶稣,岂不是两全其美吗?我们要教导年青人听神的说话,降服在神的权柄之下,就有健康的身体,活泼的灵性,过着美满精采的人生。我曾经接触一位年青人,他在美国攻读完大学后在硅谷担任投资的工作,不但平步青云,一无所缺,而且计算精密,无往而不利。他平素不轻易相信任何人讲见证,他生长于基督教家庭,后来离开神,有一个晚上他半夜驾车到女朋友住所楼下,心想当晚要对女朋友有不良的动机,当他关好车门上楼之际,电话突然响起,是一位传道人当晚不能入睡,神感动他打电话来劝他当时无论想做任何事都不可轻举妄动,他明白神禁止他做犯罪的事,他不得不承认神恩待他。因此他暂离他伙伴和工作,回港等候在神面前,重整自己的灵性。他以前花很多钱去买快乐,但所得的只是分秒的乐趣,现在回到神的面前遵行神的话语,所得的是心中常常喜乐,过着精采的人生。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
大概在所有的语言中,“心”都表示重要的意思,不仅是生命的重要器官,而且是记忆,思想,情感的泉源,跟勇气,热情有关。从古老的文化中,战争装备中就有护心镜,是用坚固的金属作成,为了保护这器官。圣经说: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
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当向前直观。
要修平你脚下的路,坚定你一切的道。
这里所说的,当然不是保护输送血液和呼吸的心脏,而是支配心思的心。正如古代人的想法,凡是不属于外面的,里面的人,就叫作“心”。圣经说:“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所说的并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虽然人的心都在左边,而人都是愚昧;这只是说,智能人的心思想正当的事,愚昧人的心思想邪恶的事;他们心里所思想的不同,所行的也是如此:心中思想的,口就说出来,也行出来。
保罗劝勉腓立比教会的圣徒,告诉他们当思想的: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甚么德行,若有甚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这显然说明思想与行动的关系:人心所思想的,决定他的方向,到一定的时候,就行出来。效法好的榜样,思维遵行,就是爱主的,神就与他同在。
既然心是行动的泉源,泉源浊,水流就不会清,泉源苦,水流出来也必然苦。为此,保守心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何保守心呢?有人以为可以把心保守成为真空,不着一物,不染一尘,那是空谈的玄论。主耶稣说:污鬼看见空闲的人心,就带七个更恶的鬼来共同占据。因此,人必须重生得救,圣灵住在心中,并留心接受主的话,谨慎的存记,摆在面前,一直遵行。
现今的世界,邪恶的引诱很多,都是要争取人的心。愿我们靠主的大能和祂的话,保守到主再来。── 于中旻《箴笺记》
【】
我记得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说过:『宗教是最省钱的国防。』因为神在把守第一道关,这第一道关就是人的心。人的心有神在把守,就不会乱、不会偏了。所谓国防首重心防,心防如果没有守好,国防也就无济于事了。一个有神作生命的人,就能约束其心,行事为人、言语意念,才能规规矩矩地走上正道。
―― 寇世远《谨慎之道》
【人一生果效由心发出】
我们当知道,人的心意,是整个人的中枢,人一生的效果,是由心发出。人的心意倾向甚么,他的行事为为人,也就顺?那条路上而去;人若在甚么事上不用心去对付,他就在那事上失败。因为,心在人亦在,心去人亦去。人无论是外面的身体感触?甚么,或是里面的灵感触?甚么,都须经过心意的支配,方能发生果效。例如:某儿发愤忘食,他的母亲把一条蒸熟的年糕交在他手里,又把一盆糖摆在他面前,叫他蘸?吃,他就一面看书,一面吃年糕。但心在书而不在吃,所以蘸到后来,把年糕蘸到砚台上去了。及至他母亲看见他满口是墨,把他强住,告诉了他,他才知道他所蘸的,不是糖乃是墨。这正如大学书上所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人的心意,与人的生活行为,是何等的紧要呢!
【心怀恨意“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要谨防怀有恨意的心,这是美国杜克大学的行为医药中心的瑞德福·威廉斯博士提出的警告。多年来,他一直强调怀有恨意的人格会害死我们自己――通常因心脏病、伤害或意外而引起死亡。生气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且使冠状动脉破裂。
对稍有延迟就感到不耐烦,不信任同事,不能忍受家人或朋友的爱好;有时即使是自己错了,也要强词夺理;这些都是心怀恨意的表现。
在箴第4章里,一位智慧父亲鼓励他孩子倾听他的话,他说:“因为得着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2~23 )
在圣经的记载里,我们智能的天父在赐予我们生命的话语里,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吁。当我们听从他的话、思考他的话,并按他的要求去改变我们说话和处世的行为时,我们就能消除那怀有恨意的心。这些也正是我今天所需要做的。
我希望我的心能与神同步,
用生命作和弦伴奏真理曲调。
在所做的每件事上将他高举,
让我用思想和话语将他荣耀。
让神的话语充满你的头脑,
掌管你的心,并且保守你的舌头。
──《生命隽语》
【 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这心指的是──】
我们的心就是指我们对爱与欲望的感受。心主宰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总想找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所罗门吩咐我们,要保守自己的心,胜过保守一切;一定要专注于那些保守我们行于正道上的意念。要确保你的情感能使你走向正确的方向,不要单单追求所看到的一切。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专注于目标上,不可分心,更不要走上令你犯罪的歧途。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当向前直观。」
对于我们这些神的子民们,最残害属灵生命的,就是向内注视自己。自省是一种致命伤。我们有没有认识这点呢?我们很容易认识罪是致人死命的毒物,但对自省之为害,却是不易于明显察觉。那难以觉察的隐疾,比明显的病症更为可怕。如果我问你一个问题:「骄傲是错吗?」你是知道那答案的。如果我又再问:「嫉妒又如何呢?」你也必回答:「当然是错的!」然而,你竟能在一日之内多次向内注视自己,尚认为自己所做的是特别属灵,却完全没有留意到它的祸患。
切莫再这样做了!当学习那些在圣灵中行事为人(跟随圣灵而行 )的人。你若里面有感动要你对某人传讲基督,你是否停留在那里省察自己,看这催促到底是出乎自己,或是出乎神?当你正在这样问自己的时候,机会就过去了!当行动起来,你就会得到释放。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智能的道路“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当向前直观。”】
如果农夫耕田时把目光朝向犁头较远的方向,他便能犁出笔直的犁沟。我把同样的原理应用到用长柄刀割草上;果然,草皮上留下了笔直的新割痕。
这个原理毫无疑问也适用于基督徒的生活,那就是箴的作者在第四章所教导的。
事实上整本箴都在说:顺着直路走。它告诉我们如何避开色情的陷阱(5~7章 ),如何保持正直(121~16 2923 ),如何控制舌头(1217~22 2123 ),如何与难相处的人相处(147 151 ),及如何保持健康得以长寿(37~8-13~18 )。一句话,智能的人能行直路而不会误入歧途。
但圣经不只劝我们要“有智慧”,更劝我们要持定生命的方向――耶稣基督。不但教导我们真理,他就是真理(约146 )。所以,要一生顺着直路走,唯一的方法便是定睛在基督身上。
我需要他的眼睛引导我走正路,
因为我如同孩童软弱无助;旅途中没有他引导,
我的脚便会跌倒在荒山野外。
除非跟随基督,
否则我们找不到生命的真智慧。
──《生命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