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智慧在大声呼唤,我听到后有何种响应?
8章 第8章智慧的呼唤和第7章淫妇的呼唤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在这一章里,作者把智慧描绘成一位引导我们的妇人,使我们亨通顺利。智慧在神造物之先就已存在,并且与造物主同工。神也会赐福给一切听从智慧劝导的人。恨恶智慧的人,都喜爱死亡。我们的一生,从开始到末了,都要被智慧影响,也要敞开我们的心,让神引导!
对有些罪我恨之入骨,对有些罪却不那么……
人越是敬畏神,就越发恨恶罪。人不能既爱神,又爱罪,这两者不能共存。心中存有隐密的罪,表示你在内心里容忍邪恶。你要与罪恶一刀两断,把自己完全交托给神。
在创世之初就有了,智慧到底是甚么?
神说智慧是生命中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元素,人的一生就建立在这基础上。保罗和约翰描述主基督在创世之初就存在,,,也可能暗指所罗门所讲的智慧。
在圣灵里祷告亲爱的主阿!「智慧的言语」是何等的宝贵又何等的奇妙,是圣灵赐给我们特殊的恩赐和恩典,使我们这有限属地的人,能得见那无限属天奥秘的荣耀。奉主圣名,阿们!
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箴》是一卷爱情书卷,这段经文是旧约中“爱的颂赞”,和新约哥林多前书13章“爱的真谛”遥相呼应,都是讲“爱”的美好篇章,值得我们去品味、去经历。
今天我们来到上帝面前,是因为爱的信仰,因为上帝就是爱,我们与他是爱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人是因为爱而活着。人有物质的渴望,但人心中永远不满足的却是爱的渴望。上帝给我们爱的满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渴望。
保罗在以弗所书有一段祷告,“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求他按著他丰盛的荣耀,藉著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这段优美深邃的祷文讲到,是爱让我们的心灵有力量可以刚强起来。让我们明白在基督里找到长阔高深的爱,永不止息的爱,超越的爱。
这样的爱,当我们信主时我们就得到了,正如很多人第一次来教会就会被感动流眼泪,找到回家的感觉。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我们接受主,接受他的救赎,直至被圣灵充满,神的爱就像波浪洪涛漫过我身,像瀑布一样浇灌在我们的心里,如所说:“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这样的经历是非常甜蜜的。这样的经历可以在祷告中、在灵修中、在赞美中经历到,并且是我们一生一世要经历的。当我们回天家,也是被强大的爱吸引着回家的。这就是基督徒美好的人生。
今天我们来思想爱的三个方面:一、爱的呼唤;二、爱的力量;三、爱的承诺。
一、爱的呼唤
爱的呼唤是双方的,一方面我们心里在寻找爱,另一方面神也在等待着要把爱浇灌在我们身上。神通过耶稣基督来表明他的爱是多么的迫切和真实,把十字架上流血舍命的爱显明给我们看。在耶稣复活以后,他希望能够听见从门徒口中说出“我爱你”,但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门徒木讷不懂表达,所以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当彼得三次说“我爱你”的时候,耶稣才对他说:“你喂养我的羊。”把大使命交托给他。(参
也许我们都太含蓄,要说“爱”太不容易。我们举办夫妻营会,给很多做丈夫的、做妻子的提供机会去说“爱”,因为很多爱已经太久没有说出来了;很多话,很多肢体语言的表达,已经不会说、不会表达了,以至于四目相对都觉得彼此很陌生,身边人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什么很多人在夫妻营会上流泪?当他们四目相对,手拉手彼此倾诉的时候,他们的泪就夺眶而出。 因为他们心里的爱埋藏得很深,通过夫妻营会,这种爱被挖掘了出来,能够去表达。
主耶稣也是这样,他渴望从我们口中听到“耶稣,我爱你!”这样的话。也许像彼得这样一个大男人,说“爱”很难为情,所以耶稣问了三遍“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回答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你知道就可以了,何必多问?就像我们夫妻之间,妻子问丈夫“你爱我吗?” 丈夫往往说,“太烦了,我不爱你会告诉你的,何必表达呢。我们天天在一起,钱也都给你,难道这不是爱你吗?”但爱不是这样的,爱是需要表达的。爱通过表达才会燃烧,夫妻双方都要为爱的火焰添柴,让爱燃烧更旺。
耶稣一共问了三次,“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一句话问了三遍,可见耶稣对爱的饥渴。主耶稣要和我们建立爱的关系,他渴望我们对他表达“耶稣,我爱你,我真的爱你!深深的爱你,因为你就是我的一切,你爱我比我的父母爱我更深,你更了解我,更能摸到我内心深处,你知道我的一切,我愿意为你而活!”这就是爱的表白,也就是上帝对我们爱的呼唤。
春天到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让我们不要用冷漠的眼光看大自然,当我们信主后,要用另一种眼光来看,这是上帝为他的儿女创造的世界。上帝通过绿树、鲜花来告诉我们,“我爱你们”;通过大地的春意盎然,告诉我们,“生命可以更新,你要与我更亲近。”在春季,我们更能够感受到上帝爱的呼唤。春天里,我们踏青、度假,都想走出去,都想换一下心情。上帝通过大自然来呼唤我们,愿不愿意跟他走,愿不愿意跟他同去。
我良人对我说:“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因为冬天已往雨水止住过去了。地上百花开放、百鸟鸣叫的时候已经来到,斑鸠的声音在我们境内也听见了,无花果树的果子渐渐成熟,葡萄树开花放香。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
这里描写的不只是一对年轻男女的约会,而是在邀请你与主同去。在耶稣面前,他把我们描写成他的佳偶美人,他邀请我们说,“孩子,你是我所爱的。起来,与我同去!”你愿意吗?耶稣邀请你起来“与我同去”,去哪里呢?他要和你共度此生,你要回应他的爱,去建立与主之间更深的感情。
在天上,那是无限的未来,我们要与耶稣一起度过永恒。但现在,耶稣在天上,我们在地上,就是这样短暂的分离,使我们能培养一种对耶稣炙热的爱。最近有个弟兄每周要去外地工作,周五回来,他说,小别胜新婚。以前生活在一起,彼此感觉很平淡,现在一周回来一次,只有三个晚上在一起,感情反而比以前更深。我们在地上短暂的几十年的岁月,是与耶稣的小别,也是在培养对耶稣的爱。有一天,在天上,基督要迎娶教会作为他的新妇,到那时,我们就与基督永远同在,那是多么的美好!
另外,耶稣说“起来,与我同去!”我们可能会问“耶稣,你要我去到哪里?”我们来看“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侍我,我父必尊重他。”我们用圣经解释圣经,耶稣说“起来,与我同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跟耶稣一样去服侍人,去爱更多的人,去帮助人,去探访人,去做小组长,去关怀身边的人,去做一对一的关怀,约那些需要爱的人一起吃饭,关心他、辅导他、开导他、为他祷告,擦干他的眼泪。这就是主耶稣对我们的呼唤。我们通过这些工作,真正经历到神的爱,你会感到神的爱就是那么真实。
许多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问“上帝,你的爱在哪里?我为什么感受不到你的爱?”因为你不回应他的爱,把爱蒸发掉了,枯干了。当你出去关怀人的时候,神的爱是鲜活的,你会发现神对人的爱是真实的,你会和他一起流眼泪,和他一起忧伤,一起去经历他的患难,一起去接受耶稣的爱,你心里的爱就又会活过来。这就是耶稣说“来跟从我“的道理,“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你要看到,在那些病人身边,耶稣在那里;在那些心灵破碎的人心里,耶稣也在那里。耶稣希望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出现在他们的家庭当中。今天在地上,我们信主的人就是代表耶稣去爱周围的人。弟兄姊妹们,让我们响应主耶稣的召唤:“起来,与主同去!”
这是第一点,“爱的呼唤”,是耶稣对我们的邀请。
二、爱的力量
爱的力量是从耶稣身上发出来的。因为爱,他心甘情愿地走上十字架的道路;通过爱,他征服了我们,得到我们的心。如箴书中所说,“夺去我的心”,这就是爱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今天也通过耶稣传递到我们身上,让我们里面也有一种取之不尽的力量。
哥林多前书13章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这种力量让我们可以做到过去做不到的事情。以弗所书3章说,
“……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
我们心里的力量,不是因为有钱或者有别的什么就能刚强起来。有许多人很有钱,心里却很自卑,没有安全感,但是“爱”不一样,爱能让我们有自信,给我们满足。金钱、才干、人的聪明都做不到,但是爱能做到,爱能让我们战胜自己身上的罪恶。就像刚才夫妻两人的见证,丈夫说,如果妻子改变得越来越好了,因为爱,丈夫也跟着改变,这就是夫妻一起改变,展翅高飞的秘诀。
在夫妻营里我们看到,很多妻子(或丈夫)对彼此过去的信誓旦旦已经不屑一顾了,因为不相信,人的话不可靠,但是在耶稣里,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因为我们靠的不是自己的力量,而是耶稣的力量在我们身上。这是一种超越的力量,我们做不到,但耶稣能做到。我们可以放心相信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在基督里他们都能做到。以前说了很多遍,要改掉陋习,却改不掉,但是现在都可以放心,因为耶稣能够改变他们。
哥林多前书“爱的篇章”里讲到: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这些内容很多人都觉得做不到,人怎么能做到不求自己的益处?怎么才能恒久忍耐?人的爱都是短暂的、喜新厌旧的,但是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就是让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一切都是从神领受的,也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这样一种无条件的爱,圣经原文是“Agape”,就是圣爱,是神的爱。这是关键所在!这种爱带着一种力量,让我们能够超越自己,做到从前做不到的,让我们能够做到“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这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上帝爱的力量。你要得到这种爱,必须有耶稣基督的生命,并且这爱是与生命的成长同步的。你可以向神支取这爱。神的爱可以源源不断地让我们来支取,当你觉得心中没有爱的时候,可以对神说:“神啊,求你的爱来充满我。”你就会感觉到自己有力量,可以去爱身边的人。
爱的力量是惊人的。我曾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孩在路上玩,被车子碾过去,压在轮子下面奄奄一息,他母亲看到了,奋不顾身冲上去一下子把车子抬起来,路人就把孩子拖出来。后来再让她抬这辆车,就再也抬不起来了。这样一个妇女,平时让她搬一辆自行车可能都很吃力,一辆汽车会有一两顿重吧,但是当她有爱的力量时,就会有一股爆发力。一个普通人因着爱尚且有这样超常的能力,神在我们里面创造的爱,能量是多么巨大,我们真的无法想象。如果你觉得对人爱不起来,是因为你没有去认识爱的力量,这种爆炸式、排山倒海的力量。就像之前读的箴里面说:“爱情如死之坚强。”爱,是一种能战胜死亡的力量。
也是一首爱的颂赞: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 -/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的。”
保罗的话是多么豪迈,无论什么都不能动摇他对耶稣的爱。这个爱是在耶稣基督里,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如火焰一样,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臂上如戳记,谁也不能把它泯灭的这样一种长阔高深的爱,就在你的里面。当我们每一个都有这样一种从神而来的爱,当我们每一个人都火热的时候,就是教会强大力量的所在。撒加利亚说,“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神的灵”就是爱的力量,浇灌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小组也是这样,有了从神而来的爱,我们的小组就可以复兴起来,就可以有力量去战胜冷淡和软弱,就能够把主的爱活出来。
三、爱的承诺
“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这其实就是一种爱的承诺:我愿意爱你,我愿意来回应你的爱。上帝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改变的,是爱到底的爱。耶稣上十字架前最后跟门徒一起晚餐的时候,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为门徒洗脚,洗脚也是为了表明他对门徒的爱。“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这就是耶稣爱的承诺,他的爱从昨日、今日到永远都不会改变。
我们人的爱会改变、会转移,我们的爱有起伏、有波澜,一会火热一会冷淡,但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想到,耶稣的承诺是不会改变的,就是因为这种承诺鼓励我们走下去,让我们不放弃自己。有的弟兄姊妹一时软弱,就觉得上帝再也不要他了,就自暴自弃,索性不去聚会了,小组有人打电话发微信给他都不理睬了,这都是上了魔鬼的当,因为没有从耶稣的眼光来看自己,而把自己看得非常可怜,以至于拒绝耶稣的爱,拒绝弟兄姊妹的爱。所以我们需要活在上帝爱的承诺里面,神的爱是不会改变的,他爱你就爱到底。
“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神没有说,这个人我拣选出来,到现在生命都不改,我后悔了。上帝的爱是不会改变、源源不断的,就像阳光照好人也照歹人。如果我们没有改变,是因为我们远离了他。我们如果靠近他,就会改变,变得越来越像耶稣,这就是我们生命的盼望所在。
箴书中描写的爱情,是多么的坚强,多么的超越,战无不胜。其中用了四个比喻:如印记、如戳记、如死之坚强、如阴间之残忍。“戳记”就是用火烫在身上的终身的印记,永不改变。爱是排他的,爱是超越的,这种爱是一种强烈的爱、圣洁的爱,是分别为圣的,不容许沾染任何的罪恶,我们需要活在这样的爱里面,这样的爱是“众水不能熄灭”的。
耶稣要离开世界的时候,他不担心门徒的能力,也不担心他们的口才,耶稣关心的就是:“你爱我吗?”今天如果他来到我们中间,他也会问,你们爱我吗?你爱我胜过爱家里的房子吗?你爱我胜过爱你的孩子吗?耶稣要我们爱他。你愿意吗?
“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这是彼得在即将殉道离世前说的,那时他已经60多岁了,离耶稣三问他爱主之心已经过了三十年。十二个门徒中,有十个是殉道的,被残酷地杀害,他们兑现了对耶稣的诺言,就是彼得对耶稣说的:“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的爱就像光一样照耀他,让他心里没有阴暗、没有沮丧、没有惧怕,勇敢地走向刑场。彼得最后在罗马被尼禄皇帝杀害殉道,他的遗体就埋葬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下面,那个教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彼得他们兑现了诺言,爱耶稣到底,耶稣也爱他们到底。这就是我们的信仰,带给我们强大的力量,我们也因为爱耶稣,里面就有“满有荣光的大喜乐”,这世界不能让我们忧愁,因为我们里面有爱。有爱就有喜乐,喜乐就是力量,能够让你刚强起来,能够让你超越别人,变得优秀,变得自信,变得充实,每天都有激情,这些都是从爱而来。这世界不缺少金钱、物质或者名誉地位,而是缺少爱。这爱是从神来的,只有在这样的爱中,我们的生命才能成长,教会才能复兴,如说,“全身(教会)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教会)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爱耶稣。爱上耶稣,我们就会有力量;爱上耶稣,我们就会更清晰、更刚强、更优秀。让我们爱上他、追随他,把心交给他。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信息:爱的呼唤,爱的力量,爱的承诺。求神祝福我们,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这样的爱!
经文背诵:
,,,,,,
分享讨论:
1、主耶稣对我们发出了爱的呼唤:“你爱我吗? ”“起来,与我同去!”你愿意用什么样的行动来回应他的呼唤?
2、从神而来的爱有着无穷的力量。你感受到这种力量了吗? 爱的力量如何激励你来跟随他?
3、主耶稣对我们的承诺是什么? 你又愿意对耶稣作出什么样的承诺?
(本文转自作者新浪博客)
「」“智慧岂不呼叫?聪明岂不发声?她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站立……。”诗第八章是歌颂智慧的颂章,智慧被拟人化为女性,且在众人面前呼叫。这与第七章淫妇在阴暗偏僻的巷口诱惑少年人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其结局也完全不同,追随淫妇的结果是下到死亡之地,跟随智慧的就得到永生。
而本章首先是智慧的呼叫:“智慧岂不呼叫?聪明岂不发声?她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站立…。”这里智慧在凡人能所到的地方发出呼叫,而且一视同仁地邀请所有人来得着智慧。而智慧所谈论的都是真理、公义等。无邪恶、乖僻的话语。听从智慧会学到机智、真理等。因此智慧的教训极有价值,比珍珠更宝贵。接着智慧说:“我智慧以灵明为居所,又寻得知识和谋略。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这是说到世上的恶事都是智慧所憎恶的。而智慧却有谋略,有能力,有丰富等。帝王、君王及首领并一切审判官都是借它坐国位、定公平、掌权柄。之后智慧又说:“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而太初与神同在的道就是基督,因此这智慧就是基督。最后智慧说:“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而主耶稣,就是通往真理与生命的道路。为此,愿我们每一个人今天都要寻到耶稣,并接受祂作生命的主,这样就得着永生,也必蒙神的恩惠!阿们!一、智慧在呼叫读经「」“智慧岂不呼叫?聪明岂不发声?她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站立……。”在这段诗中,智慧以人格化在呼叫,她说:“智慧岂不呼叫?聪明岂不发声?她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站立…。”可见智慧是站在一切道路的交口,所以在各处都可听得到智慧的言语。智慧就向人大声呼叫说:“众人哪,我呼叫你们,我向世人发声。愚蒙人哪,你们要会悟灵明;愚昧人哪,你们当心里明白…。”这“众人”与“世人”,是指所有的人,他们都要来聆听智慧的声音。而“愚蒙”是指人心灵被蒙蔽遮盖,以致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愚昧”是指人坚持己见,不肯开放心胸接受新的观念。接着智慧说,当人拥有真理与公义,邪恶与乖僻就会消失。因智慧所说的都是“公义“,是极美的话”,发出的也是“真理”。因此智慧带给人的宝藏比金和银还要贵重。而要得智慧,首先要敬畏耶和华,因为祂是一切智慧的源头。一个不懂得敬畏神的人,绝对无法得到智慧。其次要恨恶邪恶,因为邪恶的事会遮蔽人的眼睛,使人看不清罪的真相。在上掌权者也必须要有敬畏神的真智慧,有恨恶罪恶不与妥协,谦卑与神同行的心,这样才能以公平公义治国。智慧接着又宣告说:尊荣和恒久的财是她所赐人的福,因此智慧要求人听从她。可见这智慧就是神,因唯有神才能赐人这样的福。愿我们今天都要敬畏神,要恨恶邪恶,要听从神的话,这样我们就能得着智慧,并蒙神赐福!阿们!二、智慧的本源读经「」“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这段诗是歌颂智慧的高峰,因为这里宣告了智慧的本源:“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这“就有了我”,就是所说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使徒保罗也说:“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此诗中人格化的智慧,就是基督。这里又特别说到:“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无论在旧约中,如以色列人过红海,或约旦河,或是约拿在大海中。或是在新约中,主耶稣几次平静风浪,都显明沧海的界限在神的命令之下。接着是智慧的呼吁:“众子啊,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这就是主耶稣提醒我们要每天都听从智慧,谨守祂的道,在祂门口仰望,在祂门框旁边等候。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一生只有一条命,只能走一回,我们不能走错路,所以我们天天都需要智慧。为此,愿我们每天都要在智慧的门口仰望,而且在智慧的门框旁边等候,就是要接受耶稣基督,听从祂的话,行在祂的道中,这样我们就能与主耶稣基督一同永存!阿们!你这住在园中的,同伴都要听你的声音,求你使我也得听见。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
≈≈≈≈≈≈≈≈≈≈≈≈≈≈≈≈≈≈≈≈≈≈≈≈≈≈≈一、对教会,或信徒的灵魂的描写是:"你这住在园中的。"这个比喻非常真实生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他从世界中被分别出来,关锁起来。"我妹子,我新妇,乃是关锁的园"。所有信徒都住在一个关锁的园中。就象东方人用竹篱,或用多刺的梨木,或是坚固的石墙围住他们的花园,所有属基督的人也这样被圈出了世界。耶稣说:"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保罗说:他是"特派传神的福音";约翰也说:"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k"。有人在这方面犯了很大错误。有许多树篱不是基督栽种的。许多人从世界分别出来,却并未进入神的福音。(1)有些人因教育而分别出来。他们在远离世界喧哗和忙乱的地方长大成人,对它的罪恶见识甚少,对它的丑陋也所知不多。他们从来无缘钻进它的戏法圈套。他们是与众不同的人,但是啊!他们心中自有一个世界。(2)有些因为属世的悲伤和痛苦,或身体的疾病而从世界分别出来。他们骄傲的心灵破碎了;他们曾疯狂地追逐世界,但如今因为身患疾病,或经历死亡,当初的欲望消退了。他们不再倾心于他们的偶像。这也是某些与众不同的人。但是,他们不住在园中,因为他们的分离,不是因为恩典,只是因为自然。(3)有些人傲慢地与世界格格不入,就象那些人说:"你站开吧!不要挨近我,因为我比你圣洁"。法利赛人就是一例。他们连话也不跟税吏说,而且因对世界缺乏同情心而闻名。这些人不住在基督的园中。(4)还有些人名义上从世界分别出来。这些人"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他们也许属于某一个教会,或一个特别的祈祷会;他们挂着基督徒的名,看上去也象基督徒;他们谈起话来跟基督徒一样,人们也说他们是基督徒。世界害怕他们,把他们当作信徒看待。 但在那件外套下,跳动的却一颗不曾改变、不肯相信、没有神同在的心。啊!弟兄们,这是撒旦伪造的假分别。但所有真属基督的人住在园中。他们被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从世界分别出来。首先,他们被宝血分别出来。就象以色列人的屋门用鲜血涂抹,从而从埃及人的房屋中分别出来一样,这个世界也有一种人,他们的心门被鲜血涂抹过。基督的宝血在他们的心上,标志着他们是得赦免的人。他们与其他人天性无异,同样是神的仇敌,毫无希望地与祂隔绝。他们同其他人一样喜爱偶像,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罪恶之中,有些人甚至堕落到罪的最低谷。但主耶稣爱他们,用自己的宝血把他们的罪洗干净。"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这些就是住在园中的人。弟兄们啊,你们被宝血分别出来了吗?其次,他们被圣灵分别出来。所有真正属于基督的人被内在的圣灵从世界分别出来。"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哥后。圣灵赋予了他新的欲望。曾经他的欲望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人的掌声,名啦,利啦,权势啦,享乐啦,这些都曾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今它们对他失去了魅力,世界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渴望的是与神更亲近,心灵得到更完全的改变。他渴望将耶稣的福音传遍全世界。他被分别出来是为了神的福音。他的悲伤也变成新的。曾经他的悲伤全是属世的,他哭是因为失去了朋友或钱财;而现在这些损失只能引起些微难过,他最难过的是在神离弃他时;或是渴望拥有基督的荣光,神的微笑时;或是在圣灵似乎躲藏时,或是在内心的败坏沸腾时;或是四周邪恶横行,使他仰天长叹时;或是神的约柜让他胆战心惊时。这个人是被分别出来了--他住在园中。亲爱的朋友,你是这样被分别出世界了吗?"我们本该常为你们感谢神,因为祂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弟兄们,基督的宝血将你从未得赦免的世界分别出来了吗?圣灵将你从未得更新的世界分别出来了吗?在你与世界之间是否有真正、永远的分离呢?如果没有,你将随着世界灭亡。2.住在园中似乎也意味着住在喜乐中。神起初造人时,祂也在东方造了伊甸园。耶和华神在园中种下了每一种悦人眼目又好作食物的树,还在园的中央种下了生命树。神把人安置在伊甸园里,让他管理它,享受它。这伊甸园是亚当心灵愉悦之所在:就在那里,日复一日,天起凉风时,他总听见神在园中行走的声音。亚当堕落后,神把他从园中赶到这个荒凉的,长满荆棘和蒺藜的世界,要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创三)。人不再与神同行在美丽的园中了。但一个罪人被带到基督面前时,他就被带进基督的园中。"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他说:"我欢欢喜喜坐在他的荫下,尝他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他成了园中的居民。没错,他是从那旷野上来的。这个世界对于信徒来说无异于旷野,充满了疼痛、疾病、叹息和死亡。就是这个冷酷,不信,没有神的世界把他的主钉在十字架上,迫害祂。但心灵住在园中:"他必安然居住"(诗约翰叁书1:。不错,信徒也有被遗忘、怀疑、乌云遍布、水深火热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候,他会痛呼:"我真是苦啊!"但只要他定睛在耶稣身上,他的灵魂就住在喜乐的园中。信徒啊,你们被带入基督的花园中了吗?你是否在祂身上找到一个更好的伊甸园,得到权利接近神乐园中央的生命树,获得巨大的喜乐呢?你们许多人以为作基督徒是一件很闷的事,你看他们的外表,很不起眼。你认为他们为人沉闷,孤僻,一本正经。但是人哪,你只看见外表!如果你能看见里面的内容,看见在那个心灵上照耀的天国的光辉,品尝片刻与神和好的滋味,你就会感到你所有的享乐都不过是猪吃的糟糠而已。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比珍珠宝贵;你一切所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她右手有长寿,左手有富贵。她的道是安乐,她的路全是平安。她与持守她的作生命树;持定她的俱各有福。 弟兄们哪,去学唱一首赞美诗,它的开头是:不认识主的人应该假装快乐吗?世上所有的财富能给心灵带来真平安吗?二、基督的抱怨是:"同伴都要听你的声音,求你使我也得听见。"在主里的人有许多好伙伴,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弟兄姐妹。与葡萄树联合的,也与所有枝子联合:"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已经出死入生了";"凡敬畏祢,守祢训词的人,我都与他作伴"。信徒彼此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就象约翰对该犹说的:"我原有许多事要写给你,却不愿意用笔墨写给你;但盼望快快的见你,我们就当面谈论";玛拉基时代的信徒也是这样:"那时敬畏耶和华的彼此谈论,耶和华侧耳而听";今天的信徒还是这样。他们谈到过去的经历,满含谦卑、虚己,憎恶自我,归荣耀给神。就象耶稣告诉那个癫痫病人:"你回家去,传说神为你作了何等大的事";也象大卫所说:"凡敬畏神的人,你们都来听;我要述说祂为我所行的事"。他们在痛苦中彼此述说,就象经上所说:"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不是劝慰你自己,而是彼此劝慰。神定意让信徒劝慰信徒,爱的手应该带来安慰的杯。他们互相谈论耶稣:"你们看见我心所爱的没有?""你这女子中极美丽的,你的良人往何处去了?你的良人转向何处去了?我们好与你同去寻找他"。他们趁还有今日,日日彼此劝勉。啊,这就是所有真信徒的标志:"同伴都要听你的声音。"你们多少人可以凭这一点--就是你从来没有学会迦南的纯正语言--知道自己不在基督里。没错,不少人表面看起来象基督徒,夸夸其谈,但其实是无雨的云,是愚蠢的童女,拿着灯芯齐备的灯盏,却没有一滴油在里面。如果你不说迦南的语言,如果你与那些正奔向荣耀的行人无话可说,恐怕你不属于这群人。基督抱怨我们对彼此说的话多过对祂说的话,"求你使我也得听见。"事实常常如此,特别是年青信徒。心里喜悦满溢时,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讲给同伴听,而不是在主面前倾诉。痛苦时,乌云笼罩着那个心灵,基督也被遗忘,他会去找朋友来听他的抱怨。在困难中,信徒更是经常去咨询地上的朋友!基督说:"求你使我也得听见"--先到我这里来。原因是:(1)基督是忌邪的神:"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当耶稣接受我们作自己人时,祂说:"那日你必称呼我伊施,不再称呼我巴力。因为我必从我民的口中除掉诸巴力的名号"。记得祂是怎么说的:"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约约翰叁书1:我们会对祂说:"我与偶像还有什么关涉呢?"主耶稣无法忍受我们对另一个朋友比对祂更亲近,祂必须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我们必须靠在良人的身上:"求你使我也得听见。"(2)在祂那里有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不错,朋友们是可爱可敬的;但他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恩赐呢?难道不是从基督那里来的吗?也许我们爱他们的温和谦逊,他们圣洁的智慧,曾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许多启发。但是,他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呢?从耶稣那里。他们只不过是水塘,基督才是源头。他们只是蜡烛,基督才是太阳。他们只是受造物,基督是创造者。我们必须离开他们,全心向基督:"求你使我也得听见。"(3)与基督的交往总是使人成圣。与人的交往,哪怕是与好人的交往,也常常伤害心灵。你在分享经历吗?你倾向于讨好人,要显得优秀、谦虚、有信心,你潜意识里寻求人的称许胜过寻求神的奖赏。你在寻找安慰吗?你倾向于靠受造物,而忘了唯一的保惠师。但与基督的交往总是使人成圣。啊!心灵与耶稣相逢是多么好的事情!如果你愿意到耶稣那里告诉祂一切,如果你使祂也得听见,你的生活会快乐多少倍啊!让你的灵魂和基督之间有最大程度的坦诚。不要在祂面前遮掩任何罪;倾吐你每一丝快乐;敞开每一点痛苦;在每一种处境中寻求祂的意见。瞧这儿,祂愿意你来告诉祂一切:"求你使我也得听见。"三、信徒的祷告他祷告基督快回到他的心灵中。有基督同在,心灵就感到真正的平安和圣洁。这里所强调的,不是环境,不是牧师,不是地点,不是时间,而是基督的同在。去坐在祂的树荫下,欢欢喜喜。靠着良人来支持你蹒跚的脚步。基督不在时,一个真正的信徒是不会满足的:"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不是作妻子的女人也许会满足于众多情人,但忠心的新娘盼望主的再来。除非祂回来,圣礼都是冰冷凄凉的。牧师滔滔不绝,但打不动她的心;朋友既不能使心灵轻松,也不能让它安息。"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他祷告基督快回到教会。有基督同在,教会奋兴的时刻就充满甜蜜。当祂在山上跳跃,从山坡上滑行下来,地上的鲜花立刻开放,主的民在恩典中苏醒;他们开始唱得救的新歌,焦虑的心灵像青草一样发旺,主的园中散发出芳香。啊,如果主耶稣带着能力临到我们中间,我说你听都会有另一种面貌。我不会再这么硬心,你会在祂的话语中被融化。哦,难道你不会祷告:"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难道这样的时刻不值得向往吗?他祷告基督荣耀的再来。是基督--万王之王在祂的荣耀中的再来和同在,使信徒的喜乐完全。(1)心灵的爱那时得到满足。眼下我们疑虑重重,心烦意乱:我真的归正了吗?我在基督里吗?我会被保守到底吗?心灵常渴求基督,而得不到满足。但我们面对面见祂时,这些阴影将不翼而飞。我们永远不会再怀疑,我们将永远与主在一起。(2)耶稣那时将得到完全的尊荣。眼下祂被嘲笑唾弃,祂的敌人还占上风。统治者们蔑视祂,大多数人不尊重祂。但祂将在荣耀中与圣徒们一起回来,被所有的信徒称颂。所有圣徒都要赞美祂,也在祂里面得到赞美。万国要称祂为有福。朋友们哪!你能诚实地说自己在盼望这一天吗?这对你是不是一个充满祝福的盼望?只有那些可以说:"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的人才能渴盼祂的到来。"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弟兄们哪,当耶稣乘着天上的云彩来时,万目要看见祂。恐怕我们中间大多数人会因为祂的缘故有祸了。看哪!祂在这里!这是我们一生拒绝蔑视的救主哪!祂来要向那些不认识神,不听从福音的人报仇。你们那些能说:"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的人将不会在黑暗里,那日将象贼一样突然降临。你的祈祷是:"我的良人,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Translated from "From the Preacher's heart" with permisson from Christian Focus Publications, Fearn, Scot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