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
过了六天,如此精确的计算是少有的。这次事件发生在耶稣退到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之后;故高山便设想是指邻近黑门山脉上的某一荒凉山峰,不过传统看法早已把事件的发生地点定在加利利地区的他泊山上了(尽管那山并不偏远 顶上还住有村落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在该撒利亚腓立比事件以后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登上高山。那高山位于加利利。许多解经家认为“六天”含有特殊意义。例如盖伯林这样说:“‘六’是人类的数字,代表工作的日子。六天之后,即工作完毕,人类已筋疲力尽,主的日子──天国──便来到了。”
路加说“约有八天”以后,主便改变形象。他说的“约有八天”明显包括了最后和中间的日子。由于“八”是复活和新开始的数字,路加以新开始来描述天国,十分合理。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
在圣经中,变化山上是一次成功标准的聚会。主耶稣带着彼得(要主 )、雅各(为主 )、约翰(爱主 ),暗暗的上了高山。迦拿婚筵是马利亚作主,主「也」被请去做客,故起头不显荣耀。登山变像是耶稣作主,带着门徒上山,将祂本来的荣耀显现出来,叫他们更深的认识基督。如果在每一次聚会里:(一 )耶稣亲自带领,即给主有优越地位;(二 )话语职事都有属灵丰盛的生命;(三 )新旧约都是丰富解开的。我想大家都要如彼得一样,同声的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但切不可有彼得错误的主张──搭三座棚,要把基督、摩西(代表律法 )、以利亚(代表先知 )当作同等阶级看待。摩西和以利亚是神所用的器皿,被人敬重是应该的,但我们若高举人,神就马上把摩西和以利亚在云彩中提去,因基督是一切,无人可以夺取祂的荣耀。
── 张志新《七筐零碎》
【】「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 」
变了形像英文 transfigured 是借用拉丁语动词的传统译法,在其它地方还译作“变化”或“变成”。它的具体内容由下面的句子予以解释。祂的脸色明亮如日头的描述,使我们联想到里摩西的形像;衣裳洁白如光更使人想到天使,;同时请看“义人”在世界的末了所享的荣耀。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登山易容所以赐给我们,祇是为了把每日工作的力量赐给我们,使我们能够走十字架的道路。韦斯利约翰的母亲苏撒拿(Susanna Wesley )有一个祷告:『主啊!帮助我记得宗教并不是限制在教堂或密室之中,也不单是祷告与默想,而是我无论在何处都活在你的面前。』荣耀的时刻并不是为它自己而存在,它的存在为要使普通的事物罩上一层从来未曾有过的灿烂光辉。
──《每日研经丛书》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
路加特别提到摩西与以利亚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即是在耶路撒冷将作成的事。摩西代表律法,使祂知道神的羔羊必须受死,为赎对人的罪;以利亚代表预言的先知,着重在父神的荣耀,这些思想早为主所熟悉,但现在从别人口中说出来,就更增强祂的信心与喜乐。这在主复活的早晨,脱离死亡,就更有荣耀的光辉。
主奇妙的受死与荣耀的复活,实在是最伟大的主题,神的性格已在这些事上表现得最和谐最具体了。人的罪与神的救恩也在这里相遇而得以解决,创造的勤劳也有了关键性的答案。这里有新天新地的胚种,且有公义与和平在其中。所有的时间、年代、世界及人类都得以合而为一。人与天使能合在一起,还有离世的生灵以及灵界的一切,包括彼得、雅各、约翰以及摩西、以利亚。他们都与伟大的神一切,神的声音从敞开的天上发出祝福的话语。
我们也应登变样的高山,我们越走近十字架,越多默想耶路撒冷城成就的事,我们必更接近一切事物的中心,也更融合自己与别人在神的生命之中。
── 迈尔《珍贵的片刻》
【】「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 」
小棚(意即“帐篷” )是用树枝搭起的临时遮蔽处所,像人们为住棚节支搭的那样,当然这段上下文并未说事情是发生在住棚节期间。
──《丁道尔圣经注释》
【】「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 」
在旧约,一朵云彩常常是神临在的征兆,,马太加上光明的几个字,更加强调这不是一朵普通的云彩,而是显现神荣耀的舍吉拿〔( Shekinah NBD, pp.1101~1102〕。正像一样,神从云中说话。话的前一半与完全相同。后面加上的你们要听祂应看为的重复,那时耶和华要求以色列人听预定的先知摩西的话。这里恐怕也暗含有责备彼得,刚才不领悟耶稣有关弥赛亚使命的教训之意。
──《丁道尔圣经注释》
【只见耶稣「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
我们活在人群之中,看见的人太多了,听见人的声音太多了。这一切占满了我们的心,即或不是那么多,可能是少数人,会成为崇敬的对象,心的所爱,将盼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这是我们的错误,不但会失去唯一的目标,那一切也不会使我们得到满足。
在这里我们看见主曾将三个门徒领到高山上,离开了人群、繁杂、纷乱,可是仍显出另几个目标,遂令他们不再愿意失去,而愿意和他们同在了。因为觉得他们可以和耶稣同列,而这另两个目标不但不是反对主的,更是和主站在一起,为主作见证的。他们是摩西和以利亚,是属神的人,所谈的是属灵的事,难道这还不可以吗?有什么不对呢?
可是正当他们要搭三座棚的时候,却出现了云彩,将别的都遮盖了。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祂。」别的任何人,连属灵的人,神的仆人们都不是要听从的对象。最后他们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这也是主要带他们上山的目的,有一天主也要带我们到这个地步,不止离开人群,也要叫我们放下其他所敬爱,倚靠,亲近的对象,直到我们不见一人,只见耶稣,才专一的听祂、仰望祂、亲近祂。
──《每日天粮》
【】「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彼得把主耶稣与摩西、以利亚并列一起,要为他们搭三座棚,每人一座,神却把主耶稣分别出来,对他们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祂」(5节 )。彼得看摩西、以利亚可以与主耶稣并列,神却说,只有主耶稣是祂的爱子,是我们所当听从的。神不喜欢人把祂的儿子与甚么人并列。就是为神所大用、最忠心的人,如摩西、以利亚,神也不喜欢人把他们与祂的儿子并列。神叫我们尊崇、高举的,只有祂的儿子。在祂儿子以外,神不叫我们有所高举,有所尊崇。神不许我们把祂的儿子与人并列,与人同荣。所以,当彼得把摩西、以利亚摆在主耶稣同等的地位上时,神就立时把摩西、以利亚取去,使他们「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把主耶稣与人并列,是人常犯的一个通病。摩西、以利亚固然有他们的荣耀,但他们不过是神的仆人,惟有主耶稣是神的儿子。摩西在神的家中是尽忠的,以利亚在神的国里也是忠心的。历世历代,有不少忠心、为神所大用的人,就是今日也有。神叫我们尊敬他们。但是,不只我们高举他们过于主耶稣,是神所禁止的,就是我们把他们摆在与主耶稣同等的地位上,也是神所不许的。不只神不许人这样作,就是那些向神真是忠心、为神所大用的人,他们也决不喜欢人高举他们过于基督,或者把他们摆在与神的儿子同等的地位上。
在跟从主的道路上,神叫我们「只见耶稣」。如果我们看人,我们就要跌倒,就要灰心。因为人总是人,总有软弱、总有灰心的时候。如果我们一直看摩西,我们就要像米利暗和亚伦一样跌倒了(民十二章 )。如果我们一直看以利亚,我们就要像他那样灰心了(王上十九章 )。如果我们一直「不见一人,只见耶稣」,我们就不会跌倒,也不会灰心。因为主耶稣是没有软弱的,是不会灰心的。「祂不灰心,也不丧胆」。所以,神叫我们在跟从主的道路上「只见耶稣」。虽然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告诉我们许多有信心的人,但神没有叫我们仰望他们,思想他们。那许多有信心的人,对我们不过是见证。神叫我们仰望的,思想的,只有主耶稣。如果我们仰望祂,我们就不会跌倒;如果我们思想祂,我们就不会疲倦、灰心。如果我们仰望甚么人,思想甚么人,我们就要跌倒,就要灰心。但愿我们在跟从主的道路上,「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选
你们不要说,听他说吧!这听他或者是指而言。
―― 倪柝声《读经心得》
【】「下山的时候,耶稣吩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 」
缄默也只须保持到耶稣复活为止,因为一旦祂受厌弃而且死去的预言成了现实,耶稣的自宣便再也不可能解释为与民族政治运动沾边,祂也不再可能去领导什么起义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门徒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
以利亚的显现已使人提出了问题:他预定的再来和耶稣是弥赛亚有什么关系?那字起着衔接本节与上一节的作用(和合本未译 );如果以利亚已经来了(刚才我们已亲眼看见 ),那我们为什么还不能宣布祢就是弥赛亚呢?也可能在他们看来,以利亚“复兴万事”(11节 )与耶稣说的死而复活没有关系吧。总之,他们末日时期的时间表已经乱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耶稣肯定了文士所讲的话(11节 ),但祂接着指出,现实与他们想象的有千里之距,所以他们不认识祂(12节 )。是要复兴万事(动词的将来式表示文士们的盼望 不应理解是耶稣预言说以利亚将来要来 )反映,指“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看第10节的注释便知以利亚担负着“复兴”宇宙间万事的责任。所以现在他们也未能认出,施洗约翰就是再来的以利亚,他的命运预表人子将遭同样的厄运,因为二人都不能按照世人的期望所指出的道路行事。
──《丁道尔圣经注释》
【】「说:“主啊,怜悯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的病很苦,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
害癫痫的病译自一个不常见的动词seleniazomai(原意“受月亮影响的” 按通俗希腊语 通常应译作“精神病” )。照这里述的症状(马可的述更完全 )我们也会称之为癫痫病,可是第18节表示这实际上仍是一次被鬼附的事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 」
门徒们本应有能力去处置这个病人。他们的失败表明,他们虽然具有神给的权柄,却缺乏行使权柄所必备的信心,这种情况发生得太频繁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
在摩西也斥责他的同代人,两处有着不明显的联系。是门徒们的“小信”(20节 )才引出了病人父亲的这场抱怨,其实他们是代人受过,他们几个并不是整个不信的世代。但是,就连门徒也受了“这世代”不信的影响。在这次实际的考验中,他们的不信靠神,正代表了耶稣那世代的人所具有的典型态度。耶稣大声疾呼地表达祂对麻木不仁的世界的气愤和失望。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从此孩子就痊愈了。」
病人是被鬼附的,但加上孩子就痊愈了说明病人除被鬼附之外还有身体上的病痛(可能是癫痫病 );一般来说,赶鬼不应算在治病的范畴之内(参看第16节的“医治” 与本节为同一动词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这里的小信,正像耶稣的话指明的,不是说无信心,只是不够;而是指根本没有信心。因为,哪怕有最小的一点信心(像一粒芥菜种那么小 )也能把山挪开(指做出不可能的事 ,,参Baba Bathra3b )。在耶稣又一次作出同样的许诺,即有信心的人能做出无限的事。按耶稣的看法,信心绝不是在头脑里相信即可,而是要在实践中表现出对真神的信靠。例子是十分鲜明的。能否使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不取决于信心的“大小”,而决定于有“最小”信心的人也能得着的神的力量。领悟到这点是多么重要啊。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
【】「你们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
有了信心,我们就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只要我们真的相信神有保守和得胜的能力,我们就「能」看见祂所说的话和应许都是实在的。我们「能」天天把我们一切的挂虑和重担卸给神,享受平安和喜乐。我们「能」管辖头脑中的思想,昼夜系念神的话语。我们「能」在每一件事情上清楚神的旨意;不是用叹息,乃是用赞美去接受。我们「能」靠神的恩典刚强;我们以前的软弱,以前叫我们不能忍耐、圣洁、谦卑的罪,今天都能靠着爱我们的主胜过了,使罪完全失去它在我们身上的权势。这些都是神恩典中「可能」的事,如果我们有了这些经历,就会更愿意俯伏在神脚前,也就会更渴慕最高的灵命。我们如果不能每天、每小时、每分钟在基督里,借着圣灵的能力与神同行,我们就不会得到满足。── 慕尔
【】「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注或作“不能赶他出来” )。” 」
【】聚集一词不大常用(和合住在 ),表明这是一次集合,也可能是那几个人从山上下来以后,但更可能是更多的门徒集合起来,准备一起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那里将是耶稣的预言实现的地方,在耶稣又进行了一些教训之后 他们将登上旅程 )。耶稣预言的内容与同,不过这里还包括了被交的思想。后面在?l述犹大的出卖行为时也使用了这同一个词,在整部新约里,当描述耶稣受难的使命时,,,都往往这样用。这个词可以用来表示世人的行动,但这里用的是被动式,可能仿照旧约里的被神交在敌人手里的思想,,,,这也就解释了“必须”的含义:神让祂受苦,祂就必须受苦。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注丁税约有半块钱 )?” 」
丁税原文字didrachma也就是指半舍克勒(half-Shekel犹太人的银币 ),这金额是二十岁以上的犹太男人(包括在巴勒斯坦之外的犹太人 )每年应缴纳的殿税,作为维持圣殿的经费。既然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极少使用半舍克勒的银币,通常两人合缴一舍克勒(希腊字tetradrachma或stater也就是Shekel )作为殿税(见27 )。
──《中文圣经注释》
【】「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 」
世上的君王犹太人称呼执政者的惯语。
关税原文字 tele 或译作地方税,指间接税。
丁税原文字 kenson 或译作“人口税”,每一家长必须缴纳同等数额的税,指直接税。
自己的儿子应指自己家属的人。以耶稣来说,应包括他的门徒,但耶稣以这例子特别暗示他身为神的儿子,可不必向他父的殿纳税(26 )。
──《中文圣经注释》
【】「但恐怕触犯他们(注“触犯”原文作“绊倒” ),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
耶稣和他的门徒是自由的,是可免纳殿税的,但恐怕使他人因而跌倒反不如缴了罢!基督徒生活的原则是,宁可放弃作自由人的权益,也不愿使他人跌倒。
一块钱原文字stater也就是一舍克勒(shekel )。
──《中文圣经注释》
【】「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主的意思一定是用这个满有恩惠的神迹,犹如比喻一样向彼得说话。「作你我的税银」(可译作「为你、也是为我」 )。有人说,这件事是主耶稣为自己行神迹的唯一例子。是的,但这不过是一半为着祂自己,因为另一半是为着彼得。你我也可以加上去说「为我」。因着恩典,那一块钱应付了两个人的丁税,在此我们很奇妙的看见了主耶稣和祂的仆人那亲密的联结。
那一条成就神迹的鱼又是什么呢?这岂不是向我们保证:当我们站在正确的地位上,顾到神的旨意时,一切的需要,神岂不是全然负责吗?无论何时,爱心的事奉大于本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仰望祂补足那些额外的需要。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
耶稣说,一定要付,否则『恐怕触犯他们』。新约之中常以特殊的方式来使用『触犯』这个动词skandalizein与名词skandalon。这动词决不是去伤害或触怒或有损于他人的骄傲的意思。通常的意思是拿一块绊脚石放在某人的路上,使其绊跤或跌倒。在希腊文中,skandalon并不是我们所谓的诽谤或触犯的意思,经常是指使某一个人失足,滑跤或跌倒的东西,因此耶稣所说的是:『我们一定要付税,使我们不致于对别人有坏的榜样。
──《每日研经丛书》
【在暗中下工夫】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的上了高山。」
在属灵的跟从和追求上,能对主有些超然的认识经历,都是在暗中得到的。那些只在吵吵嚷嚷的群众中,拥拥挤挤的跟随着的人中,是永不可能对主有更深、更超然的认识的。非在暗中下工夫,就登不上属灵的高山,爬灵峰是不大有结伴而行的,也都不是容易被俗人或平常人所能理解的。
主也喜欢把我们带到暗处,向我们显明一点深奥的真理,即他自己。但有多少时候我们是不肯跟从的,总喜欢留恋群众。结果只能活在浮浅的地步,只能认识一些初步的真理,离不开道理的开端,这样的灵性程度,也就很容易受迷惑,走差路。
我们必须学习,被主带到暗处去教导、注意主在暗中对我们所指示所显明的真理。要登属灵的高山,就得被带到暗中。主为了人的祈祷,也是在暗中下工夫。
主在世上的时候,很注重上山的工夫,他每次上山都给人带来属灵的信息和祝福。
一、太五─七章 山上的宝训,又称天国宪法,是在山上宣布出来的。
二、 医治了各样的疾病。
三、 拣选设立十二使徒。
四、 行神迹分饼给五千人吃饱的神迹。
五、 主在山上为门徒祷告,并搭救门徒脱离风浪。
六、 在山上变像显明律法的先知与神子的关系。
七、;;; 在各各他山上,主被钉死,十架高悬,成就了永远的救恩。
八、 在橄榄山上指明末世的景像。
主啊!你也把我们带到山上,好领受你对我们的一切教训,明白当走的道路,阿们!。
—— 李慕圣《晨光》
【】
【听天上的声音──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
路加特别提到摩西与以利亚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即是在耶路撒冷将作成的事。摩西代表律法,使祂知道神的羔羊必须受死,为赎对人的罪;以利亚代表预言的先知,着重在父神的荣耀,这些思想早为主所熟悉,但现在从别人口中说出来,就更增强祂的信心与喜乐。这在主复活的早晨,脱离死亡,就更有荣耀的光辉。
主奇妙的受死与荣耀的复活,实在是最伟大的主题,神的性格已在这些事上表现得最和谐最具体了。人的罪与神的救恩也在这里相遇而得以解决,创造的勤劳也有了关键性的答案。这里有新天新地的胚种,且有公义与和平在其中。所有的时间、年代、世界及人类都得以合而为一。人与天使能合在一起,还有离世的生灵以及灵界的一切,包括彼得、雅各、约翰以及摩西、以利亚。他们都与伟大的神一切,神的声音从敞开的天上发出祝福的话语。
我们也应登变样的高山,我们越走近十字架,越多默想耶路撒冷城成就的事,我们必更接近一切事物的中心,也更融合自己与别人在神的生命之中。
——迈尔《珍贵的片刻》
如果你我能听到天上的声音,该是多么美好的经验!
其实,寻求这种经验的人,也有不少人宣称,他们听到了天上的声音。他们这样作的原因,是告诉别人他比一般人好,可以超过圣经,甚而不要圣经。
当然,所谓天上的声音,大部分是颇值得怀疑的。原因是那些所谓声音,是与圣经抵触的。可靠的天上声音,则是有圣经证明的。亲自听见天上声音的彼得,在许多年之后,还作了明确的见证:祂从父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祂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我们同祂在圣山的时候,亲自听见这声音从天上出来。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
彼得的见证,当然比谁都有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他的见证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神从天上说话,是很郑重的事,不是轻易的。在这里,是对祂的爱子的肯定,指明主耶稣远比祂的仆人摩西和以利亚更尊贵,比他们律法和先知的职事更优越。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继续说,在听天上声音的见证之外,还有圣经预言的见证;而且先知预言的见证,是更确定可靠的。
圣经更追述以色列历史上的最大事件:神在何烈山向全民说话,颁布律法,真可说是雷厉风行,极其可怕。但更重要的是,神差祂的儿子基督耶稣道成肉身,到世上来,向人说话: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因为那些弃绝在地上警戒他们的,尚且不能逃罪,何况我们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呢?
律法的功用,原是为基督耶稣作见证,使人就祂得生命。正如希伯来书所说的:“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可见主耶稣不仅是更清楚的启示,更是神本体的真像,将神自己和祂的心意向世人显明出来。主耶稣的声音,是天上的声音,祂的羊必然听从。主耶稣的信息,是天上的信息,我们必须接受。愿主住在我们心里,作我们心中的王。
── 于中旻《圣经研究》
【单单看见夫子 】
“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太178 )
当列奥多·达芬奇的那幅杰作“最后的晚餐”成功之后,引起了众人的喝采。大家对这幅画进行仔细的评论:有的说 这个地方最精彩,有的说那个地方最美丽,最后,大家对于所画的那块台布都一致认为最细致,色彩夺目。但达芬奇听了这 些称赞以后,心中极其难过,因为他画的目的,是要使夫子的脸能描摹得最吸引人,最能感动人。但是他们却在夸奖台布。因为台布的美却把夫子的爱脸给遮住了,于是拿起画刷将那幅画中的台布线纹,全部刷掉,好使夫子的脸能得着人的崇敬。
惟愿我们所作的一切工都能使人看见夫子,并单单地看见夫子。每一次讲道,都能刷去那些台布的花纹,叫人能容易看见基督。
── 佚名《喻道小品》
【画家与杰作】
经文: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传神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21—2 )
当列奥多·达·芬奇的那幅杰作,“最后的晚餐”成功之后,引起众人的喝采。修道士们对这幅画进行仔细的评论,有的说这个地方最精采,有的说那个地方最美丽,最后,大家对于所画的那块台布一致认为最细致,色彩顶夺目。但达·芬奇听了这些称赞以后,心中极其难过,因为他画的目的,是要夫子的脸能突出描绘得最能吸引人,最能感动人,但是他们却去夸奖台布。因这台布的美丽,却把夫子的爱脸给遮住了。于是拿起画刷将那幅画中的台布花纹全部刷掉,好使夫子的脸更能得着人的崇敬。
保罗曾经对哥林多教会信徒说过:“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保罗真的不知道别的吗?不,他是个博学多才,曾经在著名的教法师迦玛列门下受过极严紧律法的教育。但他不宣传律法,因为律法只能使人知罪,律法只能叫人受刑,唯有基督耶稣和祂的十字架,才能拯救罪人,祂才是救恩的核心,“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并没有赐下别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明乎此,所以保罗在任何环境中,那怕失去自由,他也是以耶稣的事劝勉众人。“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
但愿我们效法保罗,在一切工作上都叫人看见主耶稣基督并单单注目在祂。每一次讲道,就要刷去那些台布的花纹,叫人能容易看见基督。
"不见一人,只见基督”。──《为甚么要用比喻》【叫人只看见耶稣】「……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
在我们给人讲道或谈道时,不应该叫人对我们有一个感觉说:这人的口才真不错;也不当叫人认为,我们的知识很丰富;甚至也不需叫人觉得我们对经文很熟悉。或是为道很热心等等。
那么叫人应该有什么感觉呢?应当是叫人听了我们所谈论的以后,即感觉到的确有位神,并且更能感觉到这位神与他有不可解说的关系。对信的人要叫他们深切的感到主借着我们的见证已经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把我们已经忘了,但主却活画在他们心中,躲避不开、推却不掉,让他们更能背着沉重包袱说:我该如何迎见神呢?这时,我们的见证、讲论,才算达到了,真正的明白了。
若是不能叫人在我们传扬的工作中看见主、遇见主,那我们的一切讲论都是失败的,都是失去目标,毫无意义的。
我们只要把主介绍给人,他们遇见主,就会看见道路,自会有真理,自会得生命。否则,只是一点道理,这对人一点也没有价值,不能救人,不能造就人,所以必须记住我们是为主作见证,看见了主就应当证明这是基督。
经上记着说:“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 李慕圣《晨光》
【】
「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有了信心,我们就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只要我们真相信神有保守和得胜的能力,我们就【能】看见他所说的话语和应许,都是实在的。
我们【能】天天把我们一切的忧虑和重担卸给神,享受平安和喜乐。
我们【能】管辖头脑中的思想,昼夜思念神的话语。
我们【能】在每一件事情上清楚神的旨意;不是用叹息,乃是用赞美去接受。
我们【能】靠神的恩典刚强;我们以前的软弱,以前叫我们不能忍耐,圣洁,谦卑的罪,今天都能靠着爱我们的主胜过了,使罪完全失去它在我们身上的权势。
这些都是神恩典中可能的事,如果我们有了这些经历,就会更愿意俯伏在神脚前,也就会更渴慕最高的灵命。
我们如果不能每天,每小时,每分钟,在基督里,借着圣灵的能力与神同行,我们就不会得到满足。——慕尔
在基督里,我们能有神一切的丰富。主已经把神宝库的钥匙放在我们手中了,他吩咐我们去无限制地领取一切我们所要的。若是一个银行的行长,准许一个穷人到银行库中去任意取他所要的;假定那个穷人出来的时侯,只带了一文钱,这是谁的过失呢?基督徒能得到神完全的丰富,而仍过着极穷的生活,这是谁的过失呢?——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马克拉伦【芥菜子】亚力山大东征,他预期一个下午的鏖战,就可以把波斯的主力解决。
波斯王大流士三世,送了一袋芝麻给亚力山大,意思说:波斯的军队众多,难以数计。亚力山大回敬他一袋芥菜子,因为芥菜子更小,所以数量更多;而且芥菜子辛辣。战争的结果胜利归于亚力山大。
主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 于中旻《喻道集锦》【】「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主的意思一定是用这个满有恩惠的神迹,犹如比喻一样向彼得说话。「作你我的税银」(可译作「为你、也是为我」 )。有人说,这件事是主耶稣为自己行神迹的唯一例子。是的,但这不过是一半为着祂自己,因为另一半是为着彼得。你我也可以加上去说「为我」。因着恩典,那一块钱应付了两个人的丁税,在此我们很奇妙的看见了主耶稣和祂的仆人那亲密的联结。
那一条成就神迹的鱼又是什么呢?这岂不是向我们保证:当我们站在正确的地位上,顾到神的旨意时,一切的需要,神岂不是全然负责吗?无论何时,爱心的事奉大于本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仰望祂补足那些额外的需要。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
从鱼嘴里找到钱来付税,耶稣是说:『彼得,回到你的工作上去,这是偿还你债务的方法。』同样,打字员可以在她打字机的键盘上找到她的新大衣。汽车技工可以在汽车的汽缸中,找到他自己和妻子以及全家人的食物。教员可以在黑板与粉笔中,找到他的费用。职员可以在他的账簿与账单中,找到他自己和他所爱者所需要的供应。
──《每日研经丛书》
【鱼】有一次,主日学老师正在讲授耶稣基督所行的神迹,五年级的同学聚精会神的听得津津有味,因为这位老师每周都花上至少三至四小时准备她的功课,又用很多辅助教材。她说耶稣和门徒没有钱交丁税,于是耶稣叫彼得去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得一块钱,足够他和耶稣二人交丁税。老师问他们为什么这条鱼的口会有一块钱呢?她这一课的目的是要指出什么动物也可以顺服神,被神使用。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这条鱼是从前吞了约拿的那一条,因为约拿被鱼吐出来的时候,约拿太匆忙,将钱留了下来,但钱在鱼腹中很不舒服,没有机会吐出来。现在被彼得钓了上来,它才有机会将钱吐出来,舒服得多了。」
这个学生果然想象力丰富,不过可惜世界上那有条这么长寿的鱼,可以活几千岁,并且可以由地中海游到加利利海呢?不过这一条鱼,正如约拿那一条鱼一亲友,也可以被神使用,随时顺服神的命令。因为神可以用一只动物教训我们。我们身为神的儿女,有了神的生命,岂不更加要体贴神的心意,时刻听从神的命令么?
经训:「一切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
」——苏美灵《故事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