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水壶与浅锅与万物的主啊,
由于我没空成为
作美好事物的圣徒,
或是与你一起守望到深宵,
成是作个美梦在晨曦,
或是敲响天国的门扉,
教我做个管吃的圣徒
洗濯并保管水壶浅锅盆碟酒杯。’
B七十个人的宣教
只有路加告诉我们差遣这一大群门徒出去的事。有些指示,跟马太福音中差遣十二使徒出去的记载相似,这引致有些学者认为,这段经文只不过是马太福音中指示十二使徒那段经文的变体。然而,这观点「经不起批判」(Plummer);路加记载这次的宣教与那十二个门徒宣教的记载非常接近,证明他认为它们是两回事,每个记载都可以就它本身的情况来理解;而且就如曼松所指出的,可能耶稣使用其它人的服事要比使用十二使徒多,同样有可能的是:因着在教会后来的回忆中,给予十二使徒特殊的地位,遂把这一点给遗忘了。
1. 使命与信息
路加记录了耶稣给这一大群人的指示,要比早先给十二使徒的指示丰富多了。
1.在新约圣经中最困难的经文问题,一个就是耶稣这次差遣出去宣教之人的数目。有许多好的抄本读作七十个人,如和合本与RSV;但也有许多抄本读作「七十二个人」,如:吕译、思高、现中、RSV边注、新国际版等。根据我们可以使用的证据看来,不可能肯定此一数目(虽然我认为「七十二个人」的读法好像稍微比较正确)。犹太人根据创世记第十章建立一个观点,即认为这个数目似乎是象征世界上的列国,因为那里的希伯来经文有七十个名字,七十士译本则有七十二个;福音是给全世界的。然而,有些人将这数目与摩西所设立之长老的数目连在一起;包括留在营中的两个,共有七十二个),他们把耶稣当第二个摩西看待。其它人则联想到议会(Sanhedrin)的七十个成员,这些宗教领袖是为着弥赛亚的来临而预备的。无论这些推测背后有甚么真理,耶稣差遣门徒们两个两个地在祂前头,这一大群的先锋,证明在祂前面有趟忙碌的旅程。
2.耶稣开始祂的指示,这些话祂显然曾经在不止一次的场合用过,有稍微不同的形式(参,;。要收的庄稼多意味着有许多工作要做;作工的人少则意味着他们一定不能延迟。它也意味着他们必须仰望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并且赐下他们自己所需的力量和引导,求能有更多任务人为神作工,是那些为祂劳苦之人的责任。
3~4.他们所要从事的,不是轻松的工作。羊羔进去狼群,是不令人羡慕的处境。这个明喻同时指出危险与无助。神的仆人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在世人的掌管下;靠着他们自己的力量,他们将无法妥善应付所处的境遇,他们必须仰望神。所以,耶稣吩咐他们不要带甚么装备(。钱囊( ballantion ,在新约圣经中只有路加用过)是个装钱的袋子。口袋(pēra)是旅客的袋子(见注释)。他们不要带鞋,意思可能不是要他们赤脚旅行,而是不要带备用的鞋子。在路上也不要问人安并不是劝他们没有礼貌,乃是提醒他们:他们的任务是紧迫的,不要与路旁的熟人闲聊而延误了自己的使命。东方人的问安常是细靡遗又耗费时间。
5~6.当他们进到一个房子的时候,是指他们抵达一座城,或一个村庄,寄宿在那里。他们要先为那家求平安。如果那家的主人是个「平安之子」(和合本小字;根据闪族语法,指一个人的特征乃是平安,我们会说他是「平安的人」),他们的平安就要「停留在他身上」(思高),就会有和谐的状态。但如果那人不是个平安的人,那么这平安就会「折回到你们身上来」(吕译)。这个象征性的词语使门徒们安心,他们不会把祝福传给不想获得它的人。神美善的恩赐不是用魔术赐下的。
7.在任何一座城中,十二个使徒必须住在一间房子里,这一点也适用在这七十个人身上。他们要白白地接受所供给的食物,不必良心不安,因为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参,。这个原则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有时在基督徒的活动中却也会被人忽略。即使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也不当得着更多。门徒们不要从这家搬到那家,那意味着在完成他们的工作后,不该周旋在社交圈中,受到长久的款待。他们的使命极为急迫,他们必须竭力往前。
8~9.当传道人被人接待,他们要接受款待,吃那摆在他们面前的。他们奉差遣,显然是往约但河外的地区去,那里有许多外邦人,所摆上的食物,未必总是能满足厉行礼仪洁净之人的要求;他们不要为了食物和食物的律法而岔入为小事操心的旁轨,他们是要去医病和传道的,他们信息的内容是U神的国临近你们了。这信息必须被那些得到的人接受、遵行,因为神的国临近了。这日子是他们的机会。
10~12.一座城可能会不接待他们,那么他们就要带着他们的信息到街上去,他们要告诉众人两件事:第一,他们必须当着他们把脚上的尘土给擦去(关于这个象征性的举动,见注释),这个动作是用象征告诉民们,他们使自己与神的百姓无分无关。第二,他们要说:他们的信息虽然被人拒绝,实际却没有改变,神的国已经临近;他们拒绝传道人时,不只是在拒绝一对可怜的巡回传道人,而是拒绝神的国本身,那有严重的后果,众人为自己招来了审判。此处未解释「那日子」(吕译;和合U审判的日子),但它显然是指可怕的审判日子(参,;;;,;那时,所多玛所受的,要比那些无礼之人还容易受呢!所多玛的毁灭~25)使那座城变成神审判恶人的借镜,这引喻强调那些拒绝神国度使者之人的罪行。
2. 加利利诸城的命运
提到那些有可能会拒绝耶稣的人,自然就会提那些的确已经如此做的人。这些话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在同一个场合中说的(马太把它们摆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但他们却是切合审判这个主题的。
13~14.有祸了不是请求报仇,而是表达极深的遗憾,「唉呀!」(。提及哥拉泛(在新约圣经中只有出现在这里以及马太福音的平行经文)和伯赛大这两座城,使我们承认这个事实:我们对耶稣的生活所知有限,对祂在前一座城的服事,我们一无所知,对于祂在后一座城的服事,我们知道的也很少。但这些话证明祂曾在这两个地方有过广大的工作,并且在那里行神迹。事实上,祂所行的异能具有极大的声望,甚至会使推罗、西顿的人悔改;这两座城位在加利利北面的海边,形成腓尼基帝国的核心,是大商业中心,但犯罪情况很严重。它们曾经是神藉着祂的先知呼吁的对象,但因不予回应,遂也成为神审判的对象(参,赛二十三;结二十六~二十八)。然而,当审判的日子,这两座城所受的,要比哥拉泛和伯赛大还容易受呢!拒绝神的儿子,是如此的严重。
15.迦百农这座城,耶稣曾在那里进行许多的服事;祂在那里那么频繁,以致这座城甚至被称为祂自己的城;它曾经看见神迹,也曾听见教训,但却仍然不受感动。迦百农的居民显然认为自己很好,但「你将要升到天上么?」(和合本小字)这个问句预期的答案是「不」!反向地,他们必被推下阴间( Hades ,这个字是在强调位置上;参,。很明显地,天上与阴间在这里是用来指极高的荣耀与极深的堕落。「耶稣预言了这城将来的降卑或死亡……现在,迦百农荒废的遗迹动人心弦地、安静地为祂的预言作见证」(Ellis)。
16.在许多场合中,耶稣都曾说类似这一小段的话语;,路加把它摆在这里,显然是因为它普遍的适合性,并不是说它必须是在这个时候说的。它强调耶稣所差遣出去之使者的重要性。当祂赐给任何一个人权柄来说话,那人说话就带着权柄;凡听从他的,就是听从耶稣;凡弃绝他的,就是弃绝主。这将极大的责任放在所有听见信息的人身上。但尤有甚者,凡弃绝耶稣的,事实上也就是弃绝那差k来的。这样,耶稣的使者出去,是带着最充分的授权去的;他们的信息,必须十分严肃地被看待。
3. 七十个人回来
路加并未告诉我们传道的人出去为期多久,或者他们是回到何处来禀报,只说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再次与耶稣会合。
17.抄本的读法可以分成七十个人与「七十二个人」,就跟第1节完全一样(见该处注释)。这群人欢欢喜喜的回来,这次的经历显然被拒绝的次数不多,当他们回报的时候都很快乐。他们特别提起一件事,就是鬼因耶稣的名而服了他们,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指:他们把鬼从受害者身上赶了出去,他们感觉自己分享了耶稣对鬼魔的得胜。既然在他们的使命中没有提到这件事,他们可能没有预期会发生这样的事,所以格外地喜乐。
18.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落,像闪电一样,这句话的意义不容易明白。天上在这里是代表能力的顶峰(蒲隆模也这么认为;参,。可能是在这七十个人的宣教中,耶稣看见了撒但的受挫(所用的动词意思是「我正观看」未完成时态),这挫败是突然地、出乎意料之外地(临到魔鬼的权势),像闪电的光芒一样。对漫不经心的观察者而言,所发生的事,不过是一些行乞的传道人在一些小城镇说了一些话、医治了一些患病的乡民,但在那福音的凯旋中,撒但受到显着的挫败。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这些话是指耶稣在道成肉身之前所看见的撒但的落;根据这个观点,乃是警告门徒们,不要因他们成功的宣教成果而骄傲,他们应该记得,甚至连撒但都落了呢!但前面的观点较为合适。
19~20.耶稣已经把权柄(这个字是指运用能力的权柄,而不是单指能力)赐给这七十个人,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参,;。当他们奉差遣作工时,可以免于受到这些东西的伤害。我们并不确定这些话究竟是要按字面的意思或寓意来解释;可能是后者,因为没有一个记录说到,基督徒传道人按字面来践踏蛇或蝎子而不受伤害的(虽然保罗曾经有一次被一条毒蛇咬在手臂上而没有受伤,。而且,他们有权柄能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连撒但自己都不能胜过他们。断没有甚么能害你们,这句话更强调他们的安全。这一切都为这些卑微的人描绘了一幅令人惊叹的图画。但耶稣继续教训他们:他们要将优先次序弄对。他们真正欢喜的原因不是胜过了鬼,因为那些有鬼从身上赶出去的人,总有一天还是要离开世界,甚至连这个世界他们得胜的舞台也会过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名字被记录(现在完成时态,指永久的)在天上(参,;;;等)。耶稣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永存的事上。
4. 耶稣的喜乐
盖德说这段是「耶稣在受感动之下,所发出的喜乐的话语,其中包含了祂大部分教训的简洁精要」。这个段落与约翰福音中的话语如此接近、类似,甚至被称为「从对观福音来的约翰式的晴天霹雳」(a Johannine bolt from the Synoptic blue)。它提醒我们:并不是像有些人所坚称的,约翰的文体风格与对观福音书作者们的风格截然不同。
21.欢乐这个译法不能表达出 égalliasato 这个字的特色,这个字意味着正面的狂喜(「因喜乐而悸动」,Moffatt)。路加说这是「在圣灵里」(RSV;和合U被圣灵感动),这符合路加的写作风格。这个祷告是一篇感恩祷文,称呼神时,同时提及祂的怜悯(父)与祂的伟大(天地的主)。耶稣接着就为神的启示而感谢祂,祂并没有说神启示了甚么,但我们可以自然地把这些事看成那七十个人刚刚学到的事。耶稣感谢神,因为这启示的依据并非人类的智慧(聪明通达人无法得到它)。神已经对低微之人就是那些像婴孩一样的人说话了。
22.耶稣接着说U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我父亲已经把一切都给我了」,现中;参,,。祂有最超越的地位,一无所缺。但这却一点也不显明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在我们主的存在里,有其深奥,是跟从祂之人所不能测度的。在对观福音书中,耶稣只有在这里(加上马太福音的平行经文)和才称自己为子,虽然这个用法在约翰福音中很常见。同时,除了子……没有人知道父是谁,有个重要的附加句,和子所愿意指示的。这些话「断言耶稣与父无与伦比的关系,准确地说,就是『子』」(Fitzmyer)。藉着耶稣,并且唯有藉着耶稣,众人才能知道父是谁。「主耶稣的父神」是带有非常丰富之意义的词句。神就是耶稣所启示出来的那个样子。
23~24.耶稣在祷告之后,对门徒们说了一段话。祂是暗暗的对他们说的,这暗示前面的话不是只有门徒们听见了,而后面这些话则只是对他们说的。耶稣说:他们是真正有福的人,因为看见他们所看见的。从前有许多先知 和 君王要看他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他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耶稣是人们长久以来所盼望的弥赛亚,是几个世纪以来,关切属灵之事的人所期望、所渴慕的那一位;但看见这一切应验的权利是赐给门徒的,并没有赐给先前的任何世代。
D马大与马利亚
在别的地方找不着这个故事。路加似乎不是按着年代的顺序来记载这件事,因为伯大尼靠近耶路撒冷,而耶稣在稍后却仍然距离京城很远。他把这个故事直接放在前面的比喻之后,可能是要防止他的读者误会得救是要靠行为的,他说明安静地等候主比慌张的忙碌更为重要。
38.时间他们走路的时候,和地点一个村庄都记载得不清楚。从别的经文,我们知道马大和马利亚是住在伯大尼,离耶路撒冷约有2哩。这里说那屋子是马大的,我们获得的印象是:她是两个姊妹中年长的,是房子的女主人。
39~40.马利亚〔这名字是「马利安」(Mariam),是希伯来文「米利暗」(Miriam)的希腊文形式〕在耶稣脚前坐着听祂的道。她充分地利用机会听道;马大却不赞成,她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我们获得的印象是:她想要为耶稣做些特别的事,结果则是没有必要地殚精竭虑的预备,因伺候的事多,而心里忙乱。当她再也受不了的时候,就要求耶稣来干预。你不在意么?这句话是在责备耶稣;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这句话则是责备马利亚。她的解决方法是U请吩咐她来帮助我。
41~42.耶稣的回答是柔和的U马大!马大!可能显出耶稣有时会刻意使用重复的字词(;约壹51等)。祂将马大「为这么多事」(NEB)思虑烦扰跟那真正需要的只有一件作对比。有些好的抄本读作「但所需要的只有很少几件,或是只有一件」(见吕译注)。无论我们采用哪一种读法,耶稣是在说马大为太多事而忧心了。生命中真正必要的事并不多,我们耗费大量时间去做的事未必都是必要的。这一件事并未被界定,但从马利亚坐在耶稣脚前、从祂学习,显然可以看得出来。要紧的是信靠耶稣的态度。有些解经家认为这一件事是指食物,他们以为耶稣是在说只需要一碟就够了,马大不需那么辛苦地准备一顿饭。但所用的语句并不支持这个看法,尤其是提及马利亚的选择。她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正确的属灵态度是个产业,我们永远不需要害怕会失去。
【】「这事以后,主又设立七十个人,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在他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
「设立」:「照明」、「陈列」、「宣告」、「设立」之意。 「自己」所要到的:是指「耶稣」而非「门徒」。──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不要带钱囊,不要带口袋,不要带鞋,在路上也不要问人的安。」
「问人的安」:在路上暂停问安闲谈。 「在路上也不要问人的安」:这里的意思是理应火速去办理上帝的事,不宜浪费时间在累赘的客套和寒暄上。【】「那里若有当得平安的人(注“当得平安的人”原文作“平安之子” ),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不然,就归与你们了。」──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平安之子」:指「倾向和平的人」,而且是指这个家的主人而言。──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你们要住在那家,吃喝他们所供给的,因为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不要从这家搬到那家。」
「不要从这家搬到那家」:原文指「习惯性的搬迁」,这是为了避免门徒因为太多人接待而搬来搬去,浪费时间的举动。──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
「所多玛」:常与「蛾摩拉」并提,是旧约时罪恶昭彰的城市,结果遭神审判,被硫磺与火倾覆(参考 创 19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
「推罗、西顿」:腓尼基的外邦城市,位于加利利北面,他们不像加利利大多数地方的人,有机会亲眼看见耶稣行神迹及听祂讲道。 「哥拉汛」:圣经只提到两次,此城接近加利利海,可能位于迦百农以以北约叁一公里处。 「伯赛大」:位于加利利海东北,离岸一点七公里,百姓聚集的地方,是该城外的野地(见12节 )。 披「麻」:「麻衣」,是用山羊毛编织成的粗糙黑色的布料,通常都是悔改、守丧,或祈求时穿的。通常这种粗糙的布料是用来作袋子的。 「蒙灰」:是把灰烬扬在头上,表示惩罚或自卑。──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注或作“你将要升到天上吗?” ),将来必推下阴间。”」 「迦百农」:耶稣传道的大本营,位于加利利海北岸,当地居民有很多机会看见及听见耶稣,因此,他们弃绝耶稣,所招致的谴责也就更大。──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又对门徒说:“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弃绝你们的就是弃绝我;弃绝我的就是弃绝那差我来的。” 」
「弃绝」:搁置到一边去,不关注。
「弃绝那差我来的」:哥拉汛、伯赛大、迦百农所遭遇的,也要临到那些「弃绝」基督的使者所传的信息和工作的人。──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那七十个人欢欢喜喜地回来,说:“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
「因你的名」:直译是「在你的名之内」或「用你的名」。──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
「我曾看见」:意思是「过去我正看见」。表示耶稣由门徒的胜利中看到撒旦的失败。 「我曾看见撒旦从天上坠落」:这七十个门徒胜过鬼,好像闪电从天发出,那么迅速令人惊讶。鬼是撒旦的使役,所以这正预告了撒旦的失败。──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我曾看见撒旦从天上堕落,像闪电一样。」】
基督的异象,看见祂在人性的工作,为人所成就的事。在历代中,撒旦一直要控制人,现在因耶稣基督的名,撒旦必须消失,「鬼也服了我们。」无论什么时候,若有各样的鬼来试探,求主的名来保护你,因为这名是超乎万名之上的。主是坚固的保障,连撒旦也会服你。在你的生命中,撒旦也必从天上堕落,踩在你的脚下。
这不仅是你生活的现状,也是对别人的影响,如果你敢活在复活的主里面,你与祂同享国权,以及得胜撒旦一切的结果,祂给你权柄胜过毒蛇恶敌,基督的性情在你里面大有能力,得胜一切能力,你要果敢地支取。撒旦的能力陷害多少人,在我们属地的生命中多么强烈地迫害。你总不可依赖数字与组织,只靠主耶稣的圣名,使祂的能力施展出来。
我们也应该注意,门徒能在小地方村落胜过魔鬼,也必在属天的境地得取着平衡。少数门徒得胜,必影响整个的战局。
── 迈尔《珍贵的片刻》
【【那稣所说“会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一语,到底是指当时看见撒但坠落呢?还是追述人类以前撒担的坠落呢?】
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
一、主那稣说:“曾看见”,乃是追述他在天上仍未降世之时“曾看见”撒但因背叛而从天上坠落。神学家从和找出旧天使长因叛变而成为撒担的暗示。该处有“坠落”与“摔倒”等字眼。主那稣心目中的“撒但的坠落”,便是指这两段经文所暗示的史实而言。当然,旧天使长因背叛而坠落变为魔鬼,那时在天上的圣子一定很明白当时的过程。
约翰在拔摩海岛写启示录时,也描写他所见的异象,说魔鬼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 ),相信这“插入的异象”,也是追述撒但以前的坠落史。
二、第二派人士相信,主那稣所说的撒担坠落,是指属灵方面的事实。当门徒出外传道时,鬼也服了他们,是指人们相信了主那稣为救主,魔鬼便从人们心中被赶出来。正如主那稣在所说的“这世界的王被赶出去”。他也说:“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 ),俱可能作为他看见撒但从天坠落的解释。
这两种解释,都有人采用,而以采用第一解释的人较多。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
「践踏蛇和蝎子」:此两种生物是犹太人熟知的身体伤害来源,也是旧约圣经里万恶的象征。 创 3:1-14 里引诱夏娃的蛇被解释做人类生活中最「原初 」的恶。蝎子是神施惩罚的工具,可参考 王上 12:11,14 代下 10:11,14 。犹太法典「他尔根」把这两种生物和撒旦连结在一起。这里可能指实际的蛇和蝎子或者是邪灵。而以后者比较可能。 「仇敌」:应该是指魔鬼。──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
「记录」(are recorded ):原文的时态表示完成的状态,意思是「已经被记录」。──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这些事」:指耶稣和门徒传道与行异能的含意,也就是「天国的 福音」。「聪明通达人」:自以为是、自恃聪明的人。也有可能是用反讽法来描述这种人(5:31-32)。「婴孩」:谦卑、愿意受教者。 「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这里耶稣的喜乐,直接出自圣灵。祂的喜乐是因为祂跟随者的工作,和他们胜过撒但的原因。这里的喜乐,和约 4:32-38记录中,耶稣因着庄稼已经成熟而内心喜乐一样。──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是谁。”」
「知道」:「从经验中得知」的意思。
「子『所愿意的』....」:确切宣告耶稣的绝对主权,在救赎的事上,耶稣有绝对的主权。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交付」的原文时态表示这交付,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父所拥有的绝对主权都交付子。──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耶稣转身暗暗地对门徒说:“看见你们所看见的,那眼睛就有福了。
「....转身....对门徒」:这里的「门徒」指的显然是那「十二位门徒」──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律法师」:通晓圣经的学者。
「试探耶稣」:原文表示律法师「想要试探耶稣」。冯荫坤先生认为这并不一定表示有敌意的试探,而有可能是律法师要对一个身份不明的教师作些检验。
「承受」:「得到」的意思。
「永生」:与「救恩」相等,指「有分于神的国」。 「我该作甚么纔可以承受永生」:直译是「靠着做什么我可以承受永生」。──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爱邻舍的比喻要义解法如何?】
答:这是耶稣对于一个律法师(即教授律法的师父 )来试探祂提到「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的问题时而设的一种比喻,耶稣以问答问,说出律法的精义,而论到爱邻舍之事例,来回答律法师的问语,其要义解释如下:
①比喻中的人物——有一个人——乃指为一个堕落的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表明一个人离开平安之城,贪爱世界,走向世界被咒诅的地方,。落在强盗手中——表示落在魔鬼与牠的使者手中。偶然有一个祭司……利未人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祭司和利未人为律法和礼仪之代表,他们是宗教主领袖,对于罪人无能为力,无法可施,漠不关心。表明耶稣为救主,是罪人之友,祂就动了慈心,施行拯救,。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油润肤止痛,酒能杀菌洁净伤口,油与酒也是预表主的圣灵和宝血。到到店里去照应他——这客店表示教会,为安慰眷顾人的地方。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二钱银子表示全部圣经新旧两约,圣经的话,有如精金之宝贵,为医人之良药,店主表示教会牧师。此处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表示耶稣第二次降临再来的日子,祂要赏赐祂的仆人。(以上解释多非主的原意 仅作比方参考 )。
②承受永生——律法师所问「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一类的话,在圣经中屡见不新,,,但祂的动机不是要为自己得救来问这话,而是要试探耶稣,,看看祂的教训是否合乎摩西的律法,且有一个极大的错误思想,以为他该做什么能得永生,其实永生不是因人行事,以什么工价可以赚得的,三十二题 ),乃是出于神的恩赐。耶稣为要叫律法师看出他自己的软弱,。人若完全能遵行律法上的话,就必称为义,可是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这个律法只能塞主各人的口,叫他知罪,,定人之罪,不能使人得救有永生,惟有因信耶稣基督,才能获得永生的盼望。
③谁是我的邻舍——耶稣为律法师回答这个问题,就讲了一个爱邻舍的比喻中的人物事态之描述,将爱那一个落在强盗手中之人的邻舍显示出来,要律法师效法,照样去行,让他对于律法上所讲的爱有了正确的认识,,若能完全照着做出来,才是行善的本色,而成为爱人的好榜样,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人行善,可以堵住那胡涂无知人的口,,所以使这个原先显明自己有理,自以为义,故意问难来试探耶稣的律法师,听了主的比喻以后,,也就心悦诚服,不再发生什么问题,无话可说了。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在那店(教会 )里面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被打得半死的人,一种是店主(Inn keeper )。我们不是前者,就是后者,再没有第三种人。一般弟兄姊妹以为被打得半死的人必是初信者或软弱跌倒的人,而店主必是长老或成熟老练的信徒。其实,甚么时候,你觉得需要别人的照顾时,你就是那个被打得半死的人;甚么时候,你里头有负担,有一颗心要去探望照顾信徒,你便是那个店主。固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时候,甚至刚强时也需要彼此照顾,但在教会中,我们不能老是作个接受供应的人。我们应该起来,积极主动去喂养照顾弟兄姊妹。虽然主所给我们的二钱银子好像不够用,但我们若有心为主摆上,必会从主那里得到补偿和源源不断的供应。
【】「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他回答....」:这位律法师的回答,第一部份取自「谢吗」(Shema 6:3,11:13),这段经文是抄写在佩经盒之内随身携带的。第二部份取自,显示这位律法师知道律法。在其他地方,耶稣把这两段经文(6:5,放在一起,来回答另一个问题(22:35-40,12:28-31)。不论四层面的爱(心、性、力、意 12:30),还是三层面的爱(6:5,22:37,12:33),其重点都是说到,神要求我们完全献上。──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你这样「行」:原文指「继续一直这样做」。──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耶稣何时曾看见撒旦从天上坠落?】
答: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旦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这一句话是对祂所差遣出去传道回来的七十个人说的话,可有两种意思的解释,一种意思是指当他们出去传道,赶鬼,鬼也服了他们的时候,,耶稣就看见魔鬼失败了,从天上被逐出去,亦正如祂所说:「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另一种解释的意思,乃按耶稣追述祂在未降世仍在天上的时候,祂曾看见撒旦因背叛神而从天上坠落,我们从旧约先知书中可以寻出预言这事所显明出来的征兆,,注 ),以上两种就诶是也是解经家们对于这个问题在大体上的看法,不过多数解经家者,是以这另一种的解释信以为然也。
注:参拙著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一四九题——一六O页。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邻舍」:原文的意义是「一个和自己有任何交往的人」。但是犹太人加上了种族的因素,认为「邻舍」不包括与他们敌对的撒玛利亚人及外邦人。而法利赛人更可能连一般平民都不纳入「邻舍」之列。──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下耶利哥」:「耶利哥城」位于耶路撒冷东面,座落于约旦河谷,地势低洼。连贯耶路撒冷与耶利哥长约贰一十七公里的道路,极其陡峭荒凉,是强盗出没之所。 「落在强盗手中」:原文有「被强盗包围起来」的意思。──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
「偶然」:「碰巧」、「巧合」、「刚好」。──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祭司、利未人代表宗教徒。
『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
『人要把你们赶出会堂;并且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
【】「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从那边过去了」: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安危,也避免接触死尸沾染不洁,有碍执行宗教仪式。这一幅景象生动、有力的表达了犹太人礼仪律法上的错误。为了保持律法上的洁净,他们把道德的准则和做人的责任都丢掉了。──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
「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在所提到的这些人,原来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是撒玛利亚人最不可能有这种「爱邻舍」的举动的。──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
「用酒和油倒在他的伤处」:酒和油是居家必备之物,可以敷裹伤口。「油」可以减轻苦痛,「酒」有消毒作用。 「店」:指「一个接待客旅的公共场所」,和 路 2:7 耶稣诞生的「客店」相比,是设备较好,可供旅行者和其车马休息过夜的地方。──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路加福音里有两个『店』字:
(1 )『店』原文是解带子、行囊,休息,安歇的地方。那里没有地方为着主,祂是被拒绝的。
(2 )『店』原文是由『接待』和『一切人』二字合成的。只有接待一切人的教会是主去的地方。
【】「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二钱银子」:这个数量的银子,是一个普通工人两天的工资,够在小旅店食宿月余。 「我必还你」:他所付的只像是订金,现在他的承诺是其他的费用。这个人应该是守信用的人,店主显然也知道他的话可靠。──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店主』
『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
要在教会中事奉(要有对的立场 )――比方医生要在医院里。
不要小看自己,『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保罗为道迫切。』
【】「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哪一个「是」....邻舍:原文有「成为」的意思。──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
「一个村庄」:大概指「伯大尼」,离耶路撒冷大约叁一公里。「接」他到自己家里:意思是「欢迎客人」。──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
马利亚坐在主的脚前听主讲道,她有一个最好的态度,至少包含有四点:(一 )她是在「耶稣」脚前,不是别人的脚前。时时刻刻亲近主,爱主,敬拜主,不住地与神交通,与神同在。这是生命长大最短、最快的路程。没有一个办法能赶得上这一个。(二 )她坐在主的「脚」前,不是坐在「面」前。意思就是在一个极低微的地位里。谦卑是一个得神祝福最重要的态度。因神拒绝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谦卑并非小看自己,乃是不看自己,或者说看自己等于零。(三 )她是「坐」着,不像姊姊「忙」着。所以安静常是属灵的能力。今天人最大的难处,就是不能在神面前安静,常被眼睛和心思带到外面的世界去。(四 )她在那里「听」主讲道。主的道就是灵,就是生命。主的自己是借着道给人的。她的听道,就是给主机会将主的自己交通给她,好叫她得着主而像主。她在那里一直作一个接受主自己的人。她所听的不止是声音,并且在那里遇见主。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多数人认为马利亚坐在耶稣脚前听道就是爱主,到底是马利亚爱主呢?还是主耶稣爱马利亚?】
多数人认为马利亚坐在主脚前听道乃是爱主的表现,许多人在祈祷时也引用马利亚这事作为祈祷的心愿。可是,坐在主脚前听道,同时也得了上好福份,怎能说她是爱主呢?
爱是“牺牲”,不是“享受”,爱是“给”,不是“取”。
马利亚坐在主脚前“听”道,也“领受”了上好福份,只能说是主那稣爱他。那么,怎样纔能表示她真的爱主呢?那是当她在主那稣被卖前数日,她拿出极贵的香膏来,打破玉瓶,把香膏膏主之时,纔能说她是爱主了。因为她不再“受”,乃是“给”,不是享受,乃是牺
牲,不是“获得上好福份”,乃是“奉献极贵香膏”。
我们如果爱主,也应如此。我们如果析祷,也应求主使我们能像马利亚那样牺牲宝贵香膏,让主享受,使主满足。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
「听」:原文的时态显示马利亚是「继续的听」。──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
「忙乱」:原意是「绕圈子」。
「就近前来」:马大因忙乱要求帮助就冲到耶稣面前,她的动作带有爆炸性的味道,她的话也一样。「..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这话是指责耶稣,让马利亚独享清闲而她一人为服侍而忙碌,要求耶稣命令马利亚也起来帮忙。──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
「思虑烦扰」:「思虑」是「分心」之意,「烦扰」是「混乱」之意。 马大里面是毛躁不安,外面是又急又慌。【不可少的一件事“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我们认为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做,然而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如果那件事实行了,其它的事也就包括在内,如果那件事失败,其它事不论似乎有多成功,也都不算什么。那么我们又为何要为那些其它的事而分散心思及注意力呢?哦!我唯一所关心的,今后你将拥有我唯一的注意。在神圣之光中,我将按着自己的能力,每时每刻平稳地去执行神所要我做的事;我将不会去关心其它别的事,因为没有别的事与我有关。
“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约17∶4 ),我们每一个人在审判的日子都应当能这么说。我应当将神日常命定所发生的事,视为祂所指定给我的工作。我当用神所应得之态度——即严正宁静的态度——专心于祂所指定给我的事。我不应忽略任何事,也不该对任何事过度热切。因为疏忽神的工作固然是危险的,而因着自爱及虚伪的热诚,将神的工作据为己有,也是危险的。后者,其作为是出于自我意志,我们对成功的渴望乃隐藏在寻求神的荣耀之假面具下。如此,自爱以热诚的外貌来掩饰自己;而当其企图未能达到时,就感到悲伤痛苦。哦!神啊!赐我恩典使我能在行为上忠实,在成功时顺从祢。我唯一的事就是去行祢的旨意;并且在行的时候一直不忘记祢,照着祢的旨意去做。祢是随着自己的意思,使我微弱的努力得以成功,或挫败我所有的努力。-- 芬乃伦《灵思默想》
【】
坦白说,为主做工也有时是一种肉体的私欲,当群众拥挤着来听你讲道时,实在是兴奋的享受。相反的,如果你被迫闷在家里,从早到晚为着世务忙碌,你心里会埋怨说:「哦,这样的生活真是毫无意义啊!如果我能够出去事奉主,那是多么伟大呀!但愿我能自由到各处去传道!」但是,这并不是属灵,这不过是天然的倾向和嗜好,许多我们所谓的「为主做工」,只不过是为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可能你天性好活动,呆在家里便如坐针毡,因此,便想到外边去,到处做神的工,叫自己得到一点发泄。
是的,我们应当尽我们所能的来服事弟兄,也应当劳苦不息的去拯救罪人,但首要的是我们应当扪心自问:「我是否服事主自己。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上好福分「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了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人的性情多半是好动的,不愿意安静下来,没有事作是一件很难忍受的事,人都愿意活在人群之中,甚至找点事情作,信徒也是这样,有人平常忙乱惯了,现在觉得为世俗的事忙乱不应该,没有意思,就想为属灵的事忙碌,盼望能为主多作些事。虽然这不能算罪,却有为自己的成分在内。因为自己呆不住,安静不下来,为主作工也是有兴趣的,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马大伺候主,并不算错,但心里忙乱就表明有问题,以至向主发怨言,又怪她的妹子,这教训我们为主作事是好的,为主不作事也是好的,最要紧的是讨主的喜悦,听主的话,而不是我们自己想要作什么,就一定作什么。主叫我们去作什么能顺服,固然是好的,主不叫我们去作什么,能顺服更是好的,一切都是为主,但作什么容易有自己的兴趣、目的在内,而为主不作什么,更能完全舍己,专一地事奉主。主虽然有工作,祂要作很容易,但要找到一个全心爱祂,甘心顺服,真正舍已的人则不容易。马利亚拣选的是听主的话,明白主的心,完全顺服,讨主喜悦。
──《每日天粮》
一个人最大的荣耀并不在于他做了些甚么,而是在乎上帝为他做了些甚么。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在减轻人类痛苦方面,哥罗芳的发现,大可以宣称是医学上最大的发现。有一次有人问发现这种麻醉剂的辛浦森爵士(SirJamesSimpson ):『你认为你最伟大的发现是甚么呢?』这个人正期待着他回答是『哥罗芳』。但辛浦森对他说:『我最大的发现是耶稣基督是我的救主。
』──《每日研经丛书》
【爱的表现 】
【不舒适的鞋】“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路1027 )
一位山里的弟兄有一块梯田正种在不信的邻居的梯田上方。这年,两人都种上水稻。在稻禾正猛长的时候,连接晴了半个月,梯田缺水了。这位弟兄不计辛苦地去山下挑水灌田,第二天清早去田头一看,水已被下层梯田的邻居放去了。第二天,这位弟兄又辛辛苦苦地挑满了水田,谁知又被放去。弟兄面临这无理的待遇,只有恒切祷告,求主使他不会因此而怀恨邻居。 更使他能积极地表现主的爱:“主啊!你在世界遇到人的这样对待,你将会如何?”
看见主,力量来了,第三天他又去挑水,并且把邻居的田里也挑得满满的。这爱的炽热炭火无论放在谁的头上谁也会有感觉的。基督的爱终于使这位不信的邻居悔改了,几担水能救一个人的性命。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15
“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 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21 ── 佚名《喻道小品》
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含有极多的教训。「某人」离开上帝的城,步向罪恶、毁灭的耶利哥城,是一个典型的罪人。他被剥除公义的外袍,受伤无助,盼望有「一位」来搭救他。祭司代表宗教和仪式,对他却帮不上忙。利未人象征律法和人类制度,对他亦无作用。于是,「上帝差遣他的儿子(好撒玛利亚人 ),他扮着和罪人一样的外表,来拯救罪人。」本乎恩把祂的公义施予堕落的人。不错,这个「好撒玛利亚人」不止同情那个可怜的受伤者,他还完全照顾他的一切需要。
当大布道家慕迪正值他事业的高峰时,有一回和友人杜纳一起搭乘火车。在鐡路的一个小站上来一个年轻人,喝得醉醺醺的,衣冠不整,见人就吵。甫一进门就认出慕迪来,为了挪揄这位布道家他大声地唱福音诗歌,但语气极其不敬。布道家忍无可忍,遂要求车长把这人带走。车长把这人带到另一处,亲为这年轻人洗脸,用药敷了他的伤口,慕迪先生听到这事,良心十分痛苦,他对杜纳说:「你想,我昨晚才讲好撒玛利亚人的教训,今天就穿了祭司和利未人的鞋子,这个车长的善行,无异是来自恩主的一种谴责方式。
」——H.G.B.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
从耶路撒冷往耶利哥的路,谁都知道,是一条极之危险的旅途。耶路撒冷在海拔二千三百呎以上;而耶利哥附近的死海却是在海拔一千三百呎以下;因此,在短短二十哩之内,两地高度的相差却有三千六百多呎。由于路途险窄,怪石嶙峋,弯角出没无常,此地使成为盗贼的乐园。在第五世纪,耶柔米(Jerome )指出时人尚称这条路做『红路』或是『血路』。在十九世纪,人在通过这条路之前,仍须要把保护费交与当地的酋长。迟至一九三十年代的前期,莫顿(H.V.Morton )还遇到警告,假若他要走这条路,他得要在入黑之前赶到家里:因为有一个叫珂布.吉达的(AbuJildah ),专搞拦劫车辆,搜掠旅客的勾当:得手之后,苦察末来到以先,他已逃上山去了。耶稣讲述这故事的时候,祂是在讲述一些在耶路撒冷下耶利哥路上经常发生的事情。
──《每日研经丛书》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
【救护军的比喻】一个无望无助的罪人所做不来的事,救主耶稣却乐意在旁为他而做。主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并作罪人的朋友,好帮助罪人亲近祂。我们所以有亲近祂的可能,就是因为祂先来亲近我们。因着这事实,我们纔可能摸着「天」。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弟兄在他家里坐谈,他的母亲和太太在楼上,他的小儿子和我们一起在客厅里。忽然那小孩子想要一些东西,就高声向他的母亲喊叫。他母亲回答说:「你要的东西在这儿,你上来拿吧!」但他仍然向母亲喊叫:「妈妈,我不能上去阿!这么高的楼梯,请你带下来给我吧。」那小孩子实在很年幼,而楼梯又高,于是母亲终于把他所要的带下来。救恩也像这样。只有主取稣亲自来就近我们,我们的需要纔能得着解决。假如祂没有来,我们这些罪人便永远不能就近祂。但祂已「从天上降下来」,于是我们便得高升了。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路两节说:「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
【;是爆竹还是枪弹】晚上我正在看书的时候,窗外传来医疗救护车的警笛声,于是我沉思一个问题:「圣经上有没有关于救护车的记载?」我查过了经文汇编,虽然找不到救护车的词句,然而和救护车性质相近的记载却是有的。路加第十章的那位好的撒玛利亚人明明带了他的「救护车」,当他发现有一个人倒在耶利哥路上,便立刻上前急救,又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护送他到「医院」。
英文中救护车(ambulance )这个字乃源于ambulate,意为「行走」。古时候,人若在战场上受伤,便只有躺在那里,等待天黑以后医护人员在夜幕掩护下前来营救。不到二百年前,医护人员最先使用的救护车只不过是一种轻便的抬床,上面放了急救的工具盒药品。由于抬床是靠人力搬运的,在观念上,它可以说是一种救护车,或者是行动的医院。虽然今天一切都机械化了,然而在基本观念上依旧不变,就和路加第十章所记的一样。撒玛利亚人急救那人之后,便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救护车 ),带他到疗伤的地方。
好的撒玛利亚人其实就是主耶稣的最好写照。主耶稣到处寻找在罪中受伤的人,主满有爱心和怜悯,他用圣灵的油和他的宝血来医治人的创伤,最后并提升那些得救的人,并为得救者安全计,把他们交给了旅店的主人(亦即教会的牧师 )。在故事的结尾,耶稣说:「你去照样行罢」不知你道的救护车是否已准备好随时待命出发了呢。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一颗爆竹和一发枪弹,他们所含的炸药数量相若,可是它们所发出的威力,则全然不同,爆竹被燃点后,它向四面八方爆炸,同时产生了烟雾、亮光、和似「雷」声那样震耳欲聋的巨响,可惜,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具体的果效。至一发枪弹的性质,正好和爆竹完全相反。它的爆炸不是漫无目标的,整个弹丸是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射出,它的破坏力亦集中在那一点之上。
基督徒大概可以分成以上这两类,且多数属于前者——他们正像「亮光和雷鸣」,对许多事情感兴趣,但在属灵方面的成就却少而又少。马大为许多事情忙碌,就是忽略了生活上的目标——更有效为基督作见证。她没有把更多的人带到主的跟前。她和许多别的人一样,对世俗的事劳心劳力,结果对更重要的事——读经、祷告、探访病人,或作个人谈道——却反而忽略了。只有圣灵能把爆竹改变为枪弹,去做保罗所做的传道工作。
国父推翻满清的革命,是靠枪弹而不是爆竹!基督徒也当如此,必须站在基督的「火力线」上,用枪弹来攻击撒旦。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马大作了许多的事,但是主说不可少的只有一件,没有那么多!亲爱的,到底不可少的一件是甚么东西?这没有别的,这不可少的一件就是基督,也就是马利亚所拣选的。这不可少的一件,我们怎么能得着呢?就是平静安稳的在主的面前,也就是马利亚所作的。主耶稣不是说马大作得太多,主耶稣乃是说她想得太多了;主耶稣不是说她办事办得太多了,主耶稣乃是说她的挂虑太多了。有许多人外面的事情并不忙,但是他里面却忙的很。有的人为了五天以后所要作的事,已经先忙了五夜,睡都睡不着,一直在那里思虑。主并不是说,不要作事;主乃是说,你作事尽管作,但是不要思虑烦扰。
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应当殷勤作工,不可懒惰。外面勤劳作事是应该的,外面忙不要紧,但是里面要安静,里面只存有一件东西─基督。主在这里要求我们一件事,就是要我们在任何的环境中,都不被环境所摸着。外面的事情无论有多少,你总不能让它进到你的里面来。在你的里面只有一个人,就是基督在你的里面只有一件事情,就是与基督亲近。外面可以很忙,但是里面一直是与神交通的。感谢神,这里不只有马大,这里还有马利亚。马利亚已经拣选了那上好的福分,就是与神交通。我们外面尽可以作马大,但是里面千万不要作马大,里面要学马利亚。里面完全是与主联合的,是与主交通的,是安静的,这是一个最宝贵的经历。像劳伦斯弟兄,一天到晚要为许多人豫备饭食。如果是我们的话,就忙得好像与神要失去交通了,好像连主都被我们忘记了。但是劳伦斯里面与神的交通,一点不受外面事情的影响。哦!他真是一个认识与神同在的人。所以我们要听,主说不可少的只有一件!这一件就是里面安息在主的面前,不断的与主交通,而满意于我们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