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H悔改
1. 灭亡的人
路加并没有说明,为甚么有人会告诉耶稣,关于加利利人被杀的事。他们可能是犹太人,引用这件事,或多或少是赞同耶稣刚刚所说到的那种审判,而以之为例。耶稣对此事未予置评,但却用这件事来明白指出悔改的急切需要。
1.这件事并无其它任何资料可考,但却与我们所知之彼拉多的特征十分吻合,有些加利利人显然是上到耶路撒冷来敬拜,却在献祭时被巡抚所杀;将他们的血与他们所献的祭物掺杂在一起,是件特别可怕的事。我们难以理解,甚么理由可以证明这种时候所运行的死刑是对的。
2~3.普遍都认为这个灾祸是因犯罪而受到刑罚(参,;所以耶稣立刻就说明,这些加利利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比别人更坏的罪人,所以特别挑选出来遭受这种可怕的死。祂要求祂的听众悔改,不然他们也都要如此灭亡。祂显然并不认为有任何必要证明他们全都是罪人,需要悔改,就像别的地方一样,祂是以普世之人都有罪为基础的。关于悔改的话语,是「用特别强调的语气」(Schweizer)来引介的,它们是重要的。祂所说的如此,几乎不可能是意味着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被杀,这想法可能是指:加利利人死亡的方式不容他们有悔改的时间。耶稣所说之不悔改的罪人,正把自己放在一个行列里,这行列意味着在时候到时,来不及悔改而死。或者这论点也可能是指被罗马人处死。除非祂的听众悔改,不然他们都要照样在罗马人手中受苦。
4~5.耶稣接着说到在耶路撒冷的另一个灾祸,对我们来说,这是另一个无法考查的事件。祂要祂的听众不要以为,当西罗亚楼倒塌时所压死的那十八个人,比别人更有罪(实际上是「欠债的人」,参,吕译:「有所亏负」,思高:「罪债更大」;人们在顺服上都亏欠了神)。但他们的灭亡是给祂听众的警告:要赶快悔改。路加在第3节用了一个现在命令语气(强调持续进行),在这里则是用简单过去时态(单一的决定性行动)。悔改是一次永远的事,在一生中都会体现它整个的果效;它同时也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保守自己远离罪恶。
2. 找果子的人
现在是一个比喻,带出两件事:悔改的需要,以及神延迟审判。前面的经文已经强调了悔改的重要性,这一段则是特别强调机会并不是持续到永远这个事实。
6~7.耶稣是以葡萄园中(所以是在肥沃的土壤中)的一棵无花果树为场景。主人找果子已有三年了,这似乎是说明它是栽种得很好的一棵树。三年之久没有结果子,听来就是个坏兆头,这样的一棵树似乎不像是会再结果子了;所以主人命令说U把它砍了吧!它不只是不结果子,它还占了别的树可以有出产的地土。
8~9.葡萄园的园丁提议忍耐,可能掘开土、加上粪,一年之后可以结出果子来,这给树有最后一次的机会可以结果子。但葡萄园的园丁了解事实,如果它仍然不结果子,那就是这件事的退出。然而,甚至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也不是说「我要把它砍下来」,而是说:「你就把它砍了。」(思高),这显示他在毁灭的事上不愿采取主动。此时此地邪恶尚未受到刑罚,这事实并不意味着神赞同罪人正在做的事,它意味着至终神都是怜悯的。
1. 芥菜种
路加的「于是」(吕译)显出这个教训是由前段引起的。管会堂的人和他朋友的反对,并不意味着神的国度无法实现。群众对耶稣给管会堂之人的反驳表现出热烈的欢迎,他们也因祂一切的工作而喜乐(17节),这都证明神的国度正在冲击人心。马太和马可把这个比喻放在不同的地方,但不该以此为理由来反对路加的安排。这是一种简洁有力的故事,可以轻易地用不同的方式来重复、使用。事实上,马太与马可的重点,是在于最小的芥菜种与后来所长成之大树间的对比;然而,路加甚至没有提及芥菜种的大小,他着重的是最后的结果:植物长得这么大,甚至连飞鸟都可以宿在它的枝上。这里所说的树到底是哪种植物,我们无法准确地肯定,但大部分人都认为是 sinapis nigra (芥菜类的一种),这并不真是一棵树,只不过是在有利的条件下长到十或十二尺的高度。鸟宿在枝上经常是象征地上的列国,;。国度将会是普世的,来自所有国家的人都包含在内。2. 面酵
前面的比喻所关注的,是国度在全世界的扩展;这一个则是比较关切它改变的能力。在家庭自制饼很普遍的时代,要比我们今天更容易掌握它的要点。这里似乎没有强调妇人用了三斗面这个事实(虽然这正是撒拉所用的量,。只需要少量的面酵,就能使一大团生面发起来。面酵在圣经中经常是用来指坏的影响力,但这里似乎毫无理由要这么解释。要点是在于少量的面酵可以渗透到大量的面团中,国度也是这样。面酵安静地工作而不被人看见,国度也藉着基督对人心的影响力而作工,不只是在外在的、看得见的事物上。或许也值得注意的是:面酵是从里面开始作工的,它若是在面团外面,就不能改变面团。但改变的能力却是从外面来的,面团并没有改变它自己,这也是很重要的。3. 谁在国度里呢?
下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个场合,但在主题上却是连接上一段的。耶稣清楚说明:关于国度里的成员,将有许多令人惊奇之处。 22~23.路加的表达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耶稣朝向耶路撒冷的旅程(他强调这目的地)并不急促,也有许多次暂停下来教训人,无论是在大城或是在小乡村。在某个地方,有一个人问道:主啊!得救的人少么?在当日混乱的宗教状态下,这个问题非常切题,有证据可以证明这是一个广泛讨论的问题〔如:次经《以斯拉肆书》(4 Ezra)7U55及下〕,而且拉比的意见也都非常分歧(如: Sanhedrin 97b);但似乎都坚持主张所有以色列人都必得救,除了少数将自己排除在外的明显罪人以外( Sanhedrin 10U1)。 24~25.耶稣并没有直接地回答,反倒劝勉发问的人和其它人(你们要努力是复数的):无论得救的人是多是少,他们都要确保自己列于其中;这是远比计算那些得救脱离永远失丧的人数重要得多的事。努力这个字是指全心全意的行动,它是用来指在竞赛中争胜的专门术语(LSJ),英文的 'agonize'(苦斗)就是从这个字来的。这个字表明不能不认真的努力。这并不意味人类的成就可以配得进入国度,这里所论及的乃是态度的问题。耶稣并未对窄门多加解释,但它显然是指引到得救之门。那许多不能进去的人,是那些太晚才想要进去的人。想要(吕译:「寻求要」)是用未来时态,与努力的现在时态成对比,这有重大的意义。无论是这里,或是别的地方,从来都不曾说过,那些真心寻求的人会发现自己被排除在国度之外;但得救的尝试却是无可避免地会有其时限。当机会的门终于关上的时候,可就太迟了。人必须在现在就努力要进去。 26.耶稣想象有些人,当他们被拒绝时,会辩称自己已经认识主了,他们曾在祂面前吃过、喝过,祂也曾在他们所在之处教训过人。附带一提的是,有些拉比禁止人在开放的街道上教训人( Moed Katan 16a );但耶稣却不是这样,祂将祂的教训开放给所有的人,无论他们是在甚么地方。但这些人的辩词都只不过是身体上的接近而已,他们不能宣称自己曾经对耶稣的教训有同情的了解。他们没有接受,也没有回应;他们的态度是表面的。 27.至终的结果是:他们得知自己彻底被拒绝了。家主说他并不晓得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他将作恶的人这恶名加在他们身上(参,。这里并没有提及甚么特别的恶行,但至终只有两种等级:那些在里面的人与那些在外面的人。既然这些人不曾采取必要的步骤进到里面,就只能列在外面那些作恶的人当中了。 28.他们要哀哭(因为伤心)切齿(因为震怒),这凸显出失望与挫败的结局。但当这些人看见,伟大的信心英雄在国度里(是他们过去一直以为自己有份的国度),而自己却被赶到外面,必然更要失望沮丧了。最后这句话(「被赶到外面」)似乎含有使用一点力量来赶的意思。他们的态度所导致的结局,是招来神主动地反对他们。 29~30.国度最后的成员,有许多令人惊奇之处。人要从地球的四方而来,这意味着外邦人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参,,。对那些自认为在国度里面有得基业的凭据的犹太人而言,这是非常惊讶的事。坐席运用了弥赛亚筵席的意象,这筵席是末世喜乐的象征,是大受犹太人喜爱的;听见外邦人竟然有份于其中,而他们自己却被摒除在外,一定很令他们震惊;这包含着双重的屈辱:自己被摒弃在外,却看见自己所蔑视的外邦人被接纳入内。这种逆转的局面可能是彻底的,就如前与后(吕译:「首先的」与「末后的」)这些字眼所充分显示出来的。神的道路不是我们的道路。K先知在耶路撒冷被杀
1. 希律那个狐狸
31.发现有几个法利赛人警告耶稣防备希律,是很令人好奇的。虽然他们对祂所说、所做的许多事都强而有力地反对,但他们可能知道他们与祂之间的距离,要比他们与希律之间的距离近多了。更有可能的是:他们是有意或无意地做了希律的代理人。在经历过施洗约翰事件后,这位分封王的良心可能不想要再谋杀另一位先知;但他的确想要摆脱耶稣,所以他利用法利赛人来传达死亡的恐吓。他们可能是准备要与希律合作,希望能惊吓耶稣,使祂离开比利亚,进到犹太地去,他们在那里有较大的势力。
32.犹太人用狐狸来象征一个狡猾的人,但更常指不重要的或没价值的人(SB),有时候也象征有害的人。曼松说:「称希律为『那个狐狸』,就等于是说:他不是个伟大的人物,也不是个诚实的人。他既没有威严,也没有尊荣。」180所以,这是瞧不起人的语气。根据记载,希律是唯一曾经被耶稣鄙视的人,后来我们将会读到:他想要看看耶稣行个神迹;当耶稣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主根本就不对他说甚么话。当耶稣不对一个人说话的时候,那个人的地位就是没有盼望的。耶稣吩咐法利赛人去找希律,可能支持了我们所提及的观点:他们与分封王有某种关联;但那也可能只是祂表达的方式,说明就算希律来听听祂讲些甚么,对祂都无关紧要。赶鬼治病,意味着耶稣仍要继续尽祂的职事;但祂使他们明白这不是无限期地持续下去。第三天的意思是「在短时间内」或「在有限度之时间退出时」,或两个意思都有。然后耶稣就成全了,这个字( teleioumai )可能是指祂在该地区之工作的退出,或者祂救赎工作的完成。耶稣是在说祂要完成祂分内的事。决定祂甚么时候要死的,是神,不是希律,神的计画必要成就。
33.相同的时间计算与相同的解释问题(和相同的解决方式)又再次出现。耶稣是照着神所为祂预定的路线前进。必须( dei )这个字更加强了这个论点,这个字指出指挥耶稣之行动的神圣需要。这节经文来到一个与意料反向的高潮,「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绝不可能的」(Moffatt)。京城是国家的心脏,它的命运与它的先知都是在这里模造的。这可能是路加强烈关心这座城的原因,他提及「耶路撒冷」这个名字总共有九十次之多,而新约圣经其它书卷加起来总共也只不过用了四十九次。先知们的试炼,是发生在耶路撒冷,在议会面前。正是在那里,这个国家对耶稣的态度至终将会有具体的表现,祂将在那里受死,完成神为祂的弥赛亚所定的旨意。
2. 为耶路撒冷哀哭
34.路加在这个时候记载为耶路撒冷哀哭,可能只是因为它与本段主题的性质相近;这件事似乎可能是发生在耶稣接近这座城时,就像马太所记载的一样。其它可取的说法是:耶稣有两次说出这些话来,这似乎也是不无可能的。柔和的语气显示出耶稣对这座城最后的命运至表关切,也显示出耶稣与耶路撒冷的接触,一定要比对观福音书所记载的为多,因为他们说耶稣很少与这座城有接触,而多次就是一种很令人好奇的说法了。耶稣描述耶路撒冷习惯性的拒绝,甚至杀害神的使者先知们或其它人(参,;;等)。然而,就算是这样,她也不是即时就被弃绝。神的儿子经常愿意聚集她的儿女,但他们却不愿意来(关于一个反向的态度,参,。母鸡与其小鸡的比喻非常亲切。最后的你们不愿意完全暴露出犹太人必须为他们的毁灭负责。
35.这国家招致了最后的结局。当一个国家或个人坚持弃绝神的时候,招致毁灭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耶稣说U你们的家成为荒场。有许多人主张家(思高:「房屋」)是指圣殿(参,吕译);但更有可能的是指整个耶路撒冷。无论它实际上是指甚么,重要的事是它成为荒场(思高:「撇下」;吕译:「留下」;参,。神不再住在那里,那才是最严重的祸患。耶稣接着说:这座城将不会再看见祂,直到它用的话来问候祂。有些人认为,当这些话用在耶稣身上时,是提及祂凯旋进城的事;但这说法似乎不是这个严肃的预言合宜的应验,而且,无论如何,那时说出这些话的,不是这座城的人,而是加利利来的客旅;再者,马太记载耶稣的预言是在进城之后;进城是在。其它人认为:这些话是在耶路撒冷将来归正时那些相信之犹太人的回应,但无论是根据这些话本身,或是根据历史,都很难看出这一点。更好是把它解释为第二次的降临,耶稣在荣耀中回来,将会使耶路撒冷承认祂的弥赛亚职分,无论他们是多么不情愿。
180 SJ , p.276.
【】「正当那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
「正当那时」:显示下面的记录与前面的讲论密切相关。 「彼拉多」:于主后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间任巡抚,管辖犹太、以土买、及撒玛利亚。──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白占地土「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
一个信徒就是主所种的无花果树,它的责任就是为主人结出果子来,如果不能达到主人栽培的目的,就要被砍下去,不能叫它一直白占地土。这个比喻的教训是极严重的,值得深思省察。因后果就在眼前,许多信徒年复一年没有果子结出来,的确是白占地土,辜负主的恩典和培养,以为是属自己的,不是属主的,可以为自己活着,凭自己的喜好,满足自己的要求,似乎没有本分当尽,责任当完成,却不知这棵树是那里来的,是谁叫它生在世上,是谁加以栽植的。信徒是主用宝血所救赎的,天天用恩典培养,用神的话浇灌,目的是盼望结出祂所要的果子来。
但是没有果子结出来,没有生命,属灵,光明,美善的果子,反而结出又苦又恶,有毒的坏果子,这怎能不叫主人难过、失望,而要除掉呢?若不是看园的人代求,早就砍下来了。现今只是再留一年,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就要砍了。许多人是处在这最后的一年,这是末了的机会,再作一番工夫,摇动,改变一下周围的环境,可能遭遇一些痛苦,再施一些肥料,加一些浇灌,看看如何。啊!这是末后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因为砍下去,不只代表身体的死,离开世界,更代表失去国度中的地位。
──《每日天粮》
【】「有一个女人被鬼附着,病了十八年,腰弯得一点直不起来。」
「被鬼附着病了」:直译是「有一个软弱的灵」,意思是妇人病因是这个「软弱的灵」。 「腰弯」:医学用词,指「脊椎弯曲症」。──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路加说她“腰弯”。那是一个医学名词,在新约中没有其它的地方出现过。按希腊文正确地直译,应该是“双重弯曲”。
“直不起来”也是一个医学名词,曾在新约其它地方出现过。约翰福音8章说到耶稣在圣殿中时,人们把一个犯罪的妇人带到祂面前,约翰记载说,耶稣直起腰来。这里的妇人几乎不能向上看。你如果碰见她,她是无法抬眼看你的,她的腰弯得太厉害,眼睛总是向着地面。
──《摩根解经丛书》
【】「于是用两只手按着她,她立刻直起腰来,就归荣耀与神。」
「归荣耀与神」:原文的时态显示是「开始归荣耀给神并继续归荣耀给神」。──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管会堂的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就气忿忿地对众人说:“有六日应当做工,那六日之内可以来求医,在安息日却不可!”」
「说」:直译是「回答说」。显然管会堂的人认为自己的职责重要,不应当无视于耶稣干犯安息日的举动,而采取主动的表现。 「管会堂的」:负责安排犹太会堂的崇拜程序的人,所以是颇有地位的人。──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主说:“假冒为善的人哪,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驴,牵去饮吗?」
「主说」:直译是「主回答他说」。──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耶稣说这话,他的敌人都惭愧了;众人因他所行一切荣耀的事,就都欢喜了。」
「都惭愧了」:觉得不好意思。──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园子里,长大成树,天上的飞鸟宿在它的枝上。”」
「宿」:「筑巢」、「搭帐棚」。 「芥菜」:这种芥菜并不是一种草本植物,而是种在原野上可以长大成树的,高度可达三公尺以上。芥菜的枝枒间经常可以见到鸟类栖息,因为鸟喜欢吃芥菜的小黑种子。此种植物是一年生的植物。──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好比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三斗面」:与中撒拉使用的面等量。不过不一定代表什么深切的含意。──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努力进门「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
想要进去的地方,却被关在门外。不准进入,是非常难堪、痛苦、羞耻的事,别人都进去了,自己却不能进去,哀泣、恳求都不行,那种悲哀失望真是可怜。世上的门无论里面多么快乐、荣华、美好、进不去关系还不算太大;若是将来不得进入天门,神国的门,关系就太大了。
世上从没有两种情况差别,像在天国门内外那样大。它们的祸福、荣辱、得失,不但是两个极端,而时间又是永远,所以被关在门外的人,真是要哀哭,切齿。不过那时哀哭,祈求,懊悔,自恨都无用,因为机会不再来了。
所以主警告说,现在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就是那引到永生之门(太713 )。为什么要努力才能进天国呢?(太1112 )因为它的门是窄的,有钱的、骄傲的人、爱世俗宴乐的人、撇不下这样或那样的人,都不能进入,只称呼主阿主阿的人,都不能进天国,惟独遵行神的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 )。只听道却不行,甚至传过道也不行,没有真正悔改重生,是不行的。自以为义的人也不行,只有谦卑到主面前来,从祂十字架的门进入的才行。
──《每日天粮》
【】「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站在外面叩门,说:‘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就回答说:‘我不认识你们,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
「叩门」:原文的时态表示「继续的叩门」。──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只是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 」
此处的「在前」、「在后」之前没有定冠词。──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耶稣说:“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
「狐狸」:犹太人常用来比喻「狡猾」或「无关重要」的人。
「今天、明天」:原文可用来指一段不确定但有限度的时间。 「我的事就成全了」:也可以解释成「我的目标就达成了」。──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这里的“成全”原文是teleioo;祂在十字架上最后的呼喊“成了”,也是出自同一个语根的动词tetelestai,意思是完成了,成全了。
──《摩根解经丛书》
【】「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家」:可能指「圣殿」、「家族」、「后裔」。许多解经家都认为是指「圣殿」。──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成为荒场”一词原文里有没有,无人能断言。但不管有没有这几个字,“成为荒场”的这个事实还是存在的。
──《摩根解经丛书》
经文﹕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么。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2-3 )。“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帖前5﹕3 )。
据考察庞贝古城建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了公元前八十年﹐罗马贵族富商纷纷到此营建别。城中建筑物﹐规模宏大﹐堂堂可观﹐市面繁荣真是盛极一时。自从经过考古家长久发掘﹐证实了这一点。单是剧场就有三座﹐最大的一座能容纳几千人﹐尤其是居民住宅更为考究﹐一般都是高宅深院﹐院中有喷泉和鱼池﹐屋后有花园﹐居室墙壁上绘着红黄黑三色壁画﹐城中有几处浴池﹐冷热浴﹐蒸气浴﹐样样俱全﹐还有化妆室﹐按摩室等。从些建筑遗迹中﹐可以看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罗马帝国有多么繁荣昌盛。但盛极必衰﹐罗马帝国自上到下养成了一种骄奢淫靡之风﹐这在庞贝遗迹中也充分反映了出来。庞贝城有两多﹔一是妓院多﹐一是酒店多。堪称为酒色之都。妓院墙上到处画着不堪入目的春宫画﹐其实岂止妓院﹐甚至在许多住宅里﹐春宫画也触目皆是。说明罗马人沉溺酒色﹐风俗败坏﹐早已显出灭亡的先兆。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公元后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那一天﹐人们并不知大祸临头﹐只知照常吃喝玩乐﹐穷奢极侈花天酒地﹐为所欲为。谁也没有预感到这一天有什么异常﹐谁也不知道一场悲剧即将发生。到了上午十时(一说是下午一时 )沉睡的维苏威火山﹐突然一声巨响﹐喷出大量炽烈的熔岩﹐剎时间象黑云一般遮蔽了晴朗的天空﹐白昼变为黑夜﹐灼热的熔岩和总数达亿万吨的火山砾﹐火山砂﹐和火山灰﹐开始象倾盆大雨般倒泻下来。就这样这座古代豪华的城市﹐完全被埋葬在地下了。
有人曾经这样说﹕“这城中的罗马人生活这样荒唐﹐难怪要遭受天神的惩罚﹐教火山把他们压顶了。”
无独有偶﹐读了以上的历史叫我想起《创世记》十九章记的两座古城﹐一座叫所多玛﹐一座叫蛾摩拉﹐神差两个天使到所多玛城﹐罗得切切把他们请到家里﹐岂知不久间﹐合城的人无论老少﹐都来围住那房子﹔呼叫罗得交出两个人﹐任其所欲为。即使罗得如何苦苦央求﹐甚至愿舍自己的两个女儿以替代﹐但众人不肯答应﹐甚至还要下毒手残害罗得﹐幸亏天使显出奇迹拯救罗得﹐并对罗得说﹕“凡属你的人都要从这地方带出去﹐我们要毁灭这地方”(创19﹕13 )。当罗得到达琐珥后﹐“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把这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创19﹕23-25 )。
耶稣说﹕“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l节提及“+八个人”与“十八年”,这两个数字“+八”,有何暗示及教训?】
西罗亚楼倒塌后,压死十八个人。那个女人患病十八年腰不能伸直。这两次提到“十八”,相信是有暗示与教训的。
犹太人六岁便入拉比小学,学习圣经,十二岁便是“律法之子”,开始学习守律法和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之后,要隐藏十八年,到三十岁才成为正式的职业人士,可以在社会上出头露角。
那些任祭司、先知和律法师的人,最少要到三十岁纔能受职,主那稣出来传道的时候,约有三十岁 ),是有根据的。这些准备在社舍上服务的人,要先在十八年之内接受种种训练,如律法师之对于律法、祭司之对于圣礼、先知之对于圣经与启示等,他们要受十八年的训练,使在各方面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能应付未来一切的要求,才出来社会服务。
但是,有许多人在十八年悠长的岁月中,被魔鬼所控制,像那被鬼附的女人一样,“腰弯得一点直不起来”。“不得正直”,走弯曲的道路,在十八年童年与青年的教育与训练中,完全是弯曲、错误、倾向罪恶、背天行道的生活。
又有一些人在十八年的训练中“被压死”了,像那些人在西罗亚楼倒塌之时被压死一样,许多青年人在十八年时日中不但被魔鬼所控制,而且被魔鬼所毁灭。
今日做家长、校长、领袖的人,应该在训练青年的重大任务上加以特别注意。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
从某种意义说,我们对生命俱是有所亏欠的。我们是在别人冒着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而来到世间;若不是爱护我们的人的悉心照顾,我们早就无法生存。我们继承了基督教的文明和自由,而这些也不是我们所创造的。我们有责任把这些东西变得更好,并且要相传下去。
林肯说:『当我死的时候,我希望别人会说,在所有应该种上鲜花的地上,我曾经拔除莠草,种上鲜花。』有一次,有一位学生有机会观看显微镜下细菌的生长过程。他看着这些微小的生物一代一代的生长,一代一代的死去。他如梦初醒的体验到新的一代如何取替旧的一代,他说:『经过这一次之后,我发誓不要作脆弱的一环。』
如果我们能够有同样的感受,我们便可以履行当尽的责任,至低限度,我们对生命所投入的可以与所取得的相称。
──《每日研经丛书》
【】
管会堂的以及和跟他相类的人,都是重视制度而轻看人。他们认为持守那些琐碎细微的律法,比较救助那妇人来得重要。
在文明世界中,个人与制度间的关系是一大问题。战争的时候,个体便不复存在。人不再视为一个人,他只是某某团体中的一份子。无数的人被堆在一起,再没有个人的存在;如果用一个可怕的字眼来形容,他们只是活像一些可消耗用尽的活生生的弹药。人只不过是统计系列里头其中一个项目而已。薛特耐(Sidney )和韦勃(BeatriceWebb )夫妇,是继巴斯飞勋爵夫妇之后(LordandLadyPassfield ),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和统计学家;但是韦尔斯(H.G.Wells )批评韦勃,说她的缺点在于『她把人看为会走路的样品』。
──《每日研经丛书》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
【唯一的天堂之路“你们要努力进窄门。”】门徒所发的问题是出于他们好奇的心,人们常想知道救主的工作在数字上的统计,这种问题是主不想答复的,祂只急切地盼待祂所爱的人不致失去应得的福分,所以祂就祝福他们要进窄门。那门实在太窄了,实在容不下自私的爱,贪婪的心,以及争取世上的名利。
我们只需须单一仰望主,就可免除刑罚,因为主是长远活着,祂死过,又复活了,要活到永永远远,但是我们得救并不充分,因为我们要完全摆脱罪的权势,有恨罪的心,必须愿意进入窄门,门太窄了,要努力进入的,你愿意这样努力进去吗?你必须丢下一些艰苦得来的财物,以及行李杂物,珠宝衣衫,以及许多人为有价值的东西,许多重包袱也得放下,还有枕头里放着很久的珍品,如果你真的愿意,努力去争取,甚至使你自己都会粉碎理想,为要脱离黑暗的权势,这些常把你脱下水去。
只在主面前纪念吃喝主的晚餐,听主教训教会的声音,都是不够的,许多人这样作,未必得以进入天国。
── 迈尔《珍贵的片刻》
天国只有奋力前行的人才能进去,如同围城猛攻一般的态度才能得着它。那门是窄小的,我们必须弯腰、屈身,使自己变小,才进得去。那又宽又大的门,多人进去,都是引向灭亡。宽敞而顺遂的路常是危险的。当这世界喜欢我们,我们的生活也似乎一帆风顺时,我们就有祸了。十字架与困难乃是引向天堂最稳妥的道路,所以让我们防备多数人走在其上的道路,而去寻找少数人所走的踪迹;让我们追随圣徒们忧伤痛悔的崎岖步伐,攀上陡岩,在满脸汗水中辛苦寻找安全之处,期盼我们一路奋力通过永生的窄门,直到最后一步。
神乃是预备我们要模成祂儿子的形象,像祂一样被固定在十架上,像祂一样弃绝一切感官的快乐,也像祂一样在患难中有满足的喜乐。但我们这些瞎眼的人却常从那使我们与主联络的十架上下来。我们若离了十架即是弃绝钉十架的基督,因十字架与基督是不可分的。愿我们如此与祂同活同死,因为祂为我们指出了通往天堂的真路;愿我们惧怕在祂被献上的同一祭坛上收回我们的奉献。唉!我们当追求安逸以致离开了这条真路,我们不知自己在做什么,不明白恩典的奥秘是:眼泪必须伴随福气,哀恸的人被宣告为有福。通向宝座之路虽满布荆棘,却是可喜悦的;引向断崖之路即使满布玫瑰,却是可怕的。我们受苦,却得见天堂开启;我们受苦,却是甘心的;我们爱神,也蒙神所爱。【】耶稣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原文努力(striving )一辞,便是英文痛苦(agony )一辞之所从出。由于奋斗进窄门是需要这样的努力,因此可以以灵魂和精神上的痛苦来形容。
基督徒的道路像一条攀登山峰的小径,这峰巅是在世时永不能抵达的,有人这样描述两位死在额非尔士峰的勇敢爬山家:『最后一刻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坚强地爬向山巅。』有一位死在山边的阿尔卑斯山的登山向导,墓碑上刻着:『至死而登山未已。』对基督徒而言,生命是无休止的向上和向前的路向。
──《每日研经丛书》
【】
在犹太人,狐狸代表三件事。首先,狐狸被视为动物中最狡猾的。第二,狐狸是最具破坏性的动物。第三,狐狸是象征人的无用与平凡。
只有勇气过人的人,才胆敢称呼在位的君王为狐狸。拉提麦(Latimer )有一次在西敏寺大教堂讲道,当时英王亨利亦在座中。在讲台上,他自言自语地说:『拉提麦!拉提麦!拉提麦!要当心所说的。英国的国王在此!』然后他又说:『拉提麦!拉提麦!拉提麦!当心你所说的,万王之王在此。
』──《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