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导读:路加福音 第2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当那些日子,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上图:新约时代的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以地中海为内海,对应于尼布甲尼撒王梦中巨像的铁腿(但二33)和但以理异象中的十角铁牙第四兽(但七7-8),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2「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

上图: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彼西底的安提阿(Antioch in Pisidia)发现的碑文,上面刻着差派居里扭任巡抚职。Sir William Ramsay认为这块碑文属于主前11-8年。在这块碑文发现之前,人们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载,认为居里扭在主后6年任叙利亚巡抚。但根据这块碑文,居里扭可能曾两度担任叙利亚的巡抚,一次是在主前7年左右,另一次是在主后6年。

3「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

上图:主后104年埃及巡抚的人口普查蒲草纸布告,命令每个男人都返回家乡登记。原件藏于大英博物馆。

4「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

上图:1890年拍摄的伯利恒市场。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5「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

6「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7「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上图:以色列米吉多遗址两千多年前的石头马槽,新生的救主基督很可能就是躺在这样冰冷的马槽里。

8「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9「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

10「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11「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12「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13「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

14「『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15「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

16「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上图:当年可以随意调动万民、叱咤风云的凯撒奥古斯都,今天成了残缺不全的大理石像,他统治的世界最大帝国早已灰飞烟灭。而当年那位卧在马槽里的卑微婴孩,如今却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祂的教会经历两千年仍然屹立不倒!

17「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

18「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

19「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

20「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与神,赞美祂。」

21「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祂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22「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祂献与主,」

上图:1890年从Scopus山向西南俯瞰耶路撒冷。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23「(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

24「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班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25「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26「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

27「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

28「西面就用手接过祂来,称颂神说:」

29「主啊!如今可以照祢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30「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祢的救恩——」

31「就是祢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32「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祢民以色列的荣耀。」

33「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

34「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36「又有女先知,名叫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年纪已经老迈,从作童女出嫁的时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37「现在已经八十四岁(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神。」

38「正当那时,她进前来称谢神,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

39「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40「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祂身上。」

41「每年到逾越节,祂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42「当祂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

上图:一个犹太男孩在成为「诫命之子」的仪式上,他的前额和手上都带着经文匣(Tefillin),身上披着祷告巾( Tallit)。犹太儿童虽然被鼓励遵守诫命,但律法没有要求他们遵守诫命。当男孩到13岁,女孩子到12岁,就有责任遵守律法诫命,被称为「诫命之子」(Bar Mitzvah)和「诫命之女」(Bat Mitzvah)。男孩将承担更多责任,被安排在会堂中诵读妥拉、先知书和唱颂圣歌,带领聚会和公祷。
上图:一个犹太女孩在成为「诫命之女」的仪式上,她的身上披着祷告巾( Tallit)。
路二43】「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祂的父母并不知道,」
「祂的父母并不知道」犹太人赴耶路撒冷守节,多结伴而行,回程也是如此,且通常妇女和较小的孩子走在前头,男人和大男孩们则跟随在后,一家人到约定的地点再相聚。马利亚可能以为耶稣过了十二岁,应该与父亲同行,而约瑟认为主耶稣还应该与母亲同行。

44「以为祂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祂。」

45「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祂。」

46「过了三天,就遇见祂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

上图:大希律扩建的第二圣殿的模型,位于耶路撒冷博物馆。

47「凡听见祂的,都希奇祂的聪明和祂的应对。」

48「祂父母看见就很希奇。祂母亲对祂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49「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

50「祂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

51「祂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祂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52「耶稣的智慧和身量(身量或作年纪),并神和人喜爱祂的心,都一齐增长。」

上图:耶稣诞生和幼年:1、马利亚到撒迦利亚家(传统认为是在隐喀琳)拜访怀了施洗约翰的伊利莎白,伊利莎白称赞马利亚是有福的(路一39-56);2、当希律作犹太王时,约瑟和马利亚从拿撒勒到伯利恆报名上册,耶稣在伯利恆出生(太二1,路二4-7);3、耶稣出生后第八天,约瑟为他行割礼,带他上耶路撒冷献给神(路二21-38);4、有几个博士从东方经耶路撒冷到伯利恆敬拜婴孩耶稣,并献上礼物(太二1-12);5、希律王要杀害耶稣,约瑟被主的使者指示,就带着全家逃往罗马直辖的产粮区埃及,希律王死后,残暴的亚基老在犹太省做王,神指示约瑟前往小希律管辖的加利利拿撒勒居住(太二13-22);6、耶稣十二岁的时候,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在圣殿教师中一面听一面问(路二41-52)。耶稣一家往返拿撒勒和耶路撒冷的主要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经米吉多循中央山脉的诸城镇南下,但因当时犹太人与撒马利亚人不和,所以大多走另一条路,即经西古提波利(伯善)渡约旦河,沿约旦河东南下到耶利哥之东,再渡河经耶利哥上行到耶路撒冷。上图分别绘出以供参考。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上伯利恒

罗马帝国周期性的户口调查有双重目的,这就是评估税收和调查服兵役的适龄者。犹太人没有服役的义务,因此在巴勒斯坦举行的户口调查显然是为了课税的目的。有关这些户口调查的情况,从埃及地我们得到明确的数据,并且差不多可以肯定埃及的情形跟叙利亚的相同;而犹太地正位于叙利亚省内。这些数据得自写在埃及草纸上的户口调查档案,在埃及村镇的尘堆和沙漠里头的沙砾中发现。

这样子的调查每十四年举行一次。由主后二十年到二百七十年,我们拥有每一次调查的档案。如果这十四年一次的周期适用于叙利亚,那么这一次亚古士督的户口调查便是在主历纪元前八年举行,耶稣就在这一年出生。路加可能犯了一个微小的错误,居里扭直至主后六年才真正的当上了叙利亚的巡抚;在此之前,由主前十年到七年,他在叙利亚不错是拥有官职。这一次的户口调查,一定是在居里扭未当上巡抚之际进行的。

批评家对于众人要各归各城,报名上册,习惯上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份确实的埃及政府的诏令:

慈父的手绝不会带来
孩子不必要的眼泪。

(二 )她已经八十四岁。她年纪老迈,但是她的盼望从来没有休止。岁月可以取去我们的青春和体力;而岁月的破坏力不止于此──它可以使我们心灵上的生命受桎梏,直至壮志消沉,而陷于得过且过、苟延残喘之中。同样的,一切皆在乎我们对神的态度如何。如果我们认为祂是拒人于千里之外,那样我们注定失望;但假如我们认识到祂就是生命之主,生命之舵乃是操在祂手中,那么我们便晓得更好的还在面前,而年岁永不能打消我们的盼望。

高寿的亚拿是怎样过活的呢?

(一 )她从来没有停止敬拜神。她在圣殿中与神的子民一起,度过她的一生。神把教会赐给我们好作为我们信心之母。当我们忘记自己本属敬拜神的子民中的一员,这简直是剥夺了自己宝贵的权利。

(二 )她从来没有停止祷告。与众人一起的崇拜是重要的,而个人的崇拜却是同样重要。正如某君说得好:‘和那些懂得独自祷告的人一起告,祷告最为有力。’年龄并没有为亚拿带来哀伤,反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盼望,因为日复一日,她与那赐给我们力量的神有着密切的接触。在祂的力量里头,我们的软弱变为刚强。

觉悟之始

这是福音书中极为重要的一段经文。按律法规定,成年的男性犹太人住在耶路撒冷十五哩以内的,一定要守逾越节。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犹太人,都希望一生中最少能够参预这个节期一次。

犹太的男孩子十二岁的时候,就算作成年人。此后他就是律法之子,要遵行律法。因此,耶稣十二岁的时候,祂首次上去守逾越节。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圣城和圣殿中庄严的圣礼是怎样使祂着迷。

当父母回家之际,祂仍然在后头流连忘返。并不是由于他们不小心,便找不着祂。通常坐蓬车的妇人老早便登程,因为车队的行程较慢。男人由于脚程较快,所以会较迟出发,而他们会在黄昏扎营落脚的时候相遇。这一次是耶稣第一次的逾越节。很明显的,约瑟以为祂陪着马利亚,而马利亚则以为祂和约瑟在一起;直至黄昏驻营的时候,他们始发觉祂不见了。

他们回到耶路撒冷找祂。在逾越节期间,拉比们惯于在圣殿里头,当着众人面前公开讨论宗教和神学的问题。他们就是在这个地方找着了耶稣。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幕早熟的孩子在考问祂的长者,聆听与发问是犹太人学生从师受教的写照。耶稣正在聆听讨论,就像求知若渴的学生那样热切地探求知识。

就在这儿揭示出耶稣生平关键性的一页。马利亚说:‘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么?’耶稣是何等温婉的,但却又是何等坚决的以神为父,而不是约瑟。在这之前耶稣一定已发觉祂与神的独特关系。在祂还是卧在马槽里的婴儿,或是一个躺在母亲怀中的孩提时,祂对此还未知觉,否则的话祂便是一个怪物。随着年齿渐长,祂一定思想过此事;就在祂以成人的身份第一次守逾越节的时候,祂顿然觉悟到祂和神独特的关系,原来祂就是神的儿子。

这故事告诉我们耶稣发现自己身份的日子。请注意──这发现并没有为祂带来骄傲。这发现并没有使祂轻看温婉的马利亚和勤奋的约瑟,祂在世上的双亲。祂随着他们回家,并且顺从他们。祂是神的儿子这一个领悟,使祂成为属世父母最完美的儿子。真正属于神的人并不鄙弃世事;正因为祂是属神的,所以祂越发要以至忠至诚来尽为人的本份。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路加福音第二章

G耶稣的降生

1.由于我们对当时的认识极不完全,而路加所说的事也不易配合我们已知的,这些事实遂产生了一些困难。在亚古士督时代,没有举行全国性人口普查的法律记录;但他的确重新组织了罗马帝国的行政部门,并且也有记录证明,在许多地方举行人口调查。在埃及,这习惯和邻近的叙利亚好像没有甚么重要的不同(犹太地是叙利亚省的一部分),每十四年举行一次人口调查。事实上,残存的文件列举了从主后二十年至二七○年的每一次人口调查(Barclay)。但亚古士督去世后,在他的手稿中遗留了许多的资料,例如: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统计数值,最自然的解释是根据人口调查而来的136。如果我们将路加所写的旨意不是解作正规的法律,而是一个行政命令,让整个过程付诸行动,其果效甚至达到遥远的犹太地,那么这就可算是最佳的证据了。

路加当然不必提及这一点(其它福音书作者都未提及)。但这似乎是他计画的一部分,要把他的故事放在世俗的背景中(参,。他认为神是历史的主,而远方之罗马皇帝的行动只是为神的计画和旨意而效力(Fitzmyer:「直译作『事就成了』」正是暗示这一点)。

2.居里扭的部分有更进一步的困难。他在主后第六年作叙利亚巡抚时举行过人口普查(约瑟夫,《犹太古史》XVIII.26;也有提及),引起强烈的反对,加马拉的犹大(Judas of Gamala)领导百姓叛变(《犹太古史》XVIII.3及下)。这次的人口普查要比这段经文所提的晚,但有些碑文证实,居里扭于主前十年到七年在叙利亚省担任罗马帝国的军职。如果人口普查的间隔是十四年,那他的官方资格就与此段经文所提的时间范围吻合。这一次的人口普查,除了路加福音之外没有任何记录,但这一点却也未必尽然。约瑟夫告诉我们:大约在这个时间,「全体犹太人」起誓效忠该撒(《犹太古史》XVII.42),这可能是反映一次人口普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特土良(Tertullian)说人口普查是在撒土尼努(Saturninus)治下举行的,他是主前九至六年的叙利亚巡抚( Adversus Marcionem Ⅳ.19)。这不在圣经的记载中,所以,如果这个说法可靠的话(有许多学者怀疑137),特土良必定是依靠其它的证据。在第二世纪中叶,游斯丁(Justin)向罗马人保证,他们可以看见居里扭的人口普查记录( I Apology 34)。有些人主张主后六年的人口普查一定是第一次的,因为百姓们是因不熟悉而背叛;反之,若曾举行过一次,第二次一定可以被人接受。但有一适当的主张是:在路加所写的这时间,希律必定安排了所有的细节,而且,「希律好像在治理犹太人方面非常娴熟,擅长托辞种族的爱国心,来隐藏命令的外国特性」〔Easton,引用于曼松(W. Manson)的书中〕。在路加福音的人口普查中,百姓回到他们的家乡,而罗马的人口普查一定是在居住地登记,这事实也可支持这个主张。杜纳(N. Turner)根据文法上的理由,主张我们应该将路加的话解为:「这次人口普查是在叙利亚巡抚的人口普查之前所举行的。」138

3.命令每个人返回自己的家乡,对我们而言,这种人口普查方式似乎很令人好奇;但至少有一个古代的这种命令保存下来,是主后一○四年埃及巡抚的布告,命令每一个人返家记入名簿139

4~5.既然约瑟是属大卫家的人,他就必须回伯利恒去报到,这城称为大卫的城(虽然在大卫离开这城后,再没有与这城接触的记录;同样的,耶稣在那里降生后,圣经也从未说到祂曾访问过这城)。马利亚可能没有必要陪同前往,但也没有明文规定这种特殊情况;即使她有甚么资产,约瑟处理也就可以了。这是有可能的。也可能是约瑟不愿把她留在拿撒勒。从马利亚怀孕开始,她有三个月时间与伊莱沙伯在一起,而我们也无法知道多久之后举行婚礼,但若太晚举行,就可能要冒被人毁谤的危险。路加称马利亚为他所聘之妻,可能是因为:虽然他们已经结婚,但还未圆房

6~7.神儿子的降生,描述得非常简略。布是长布条,可以将孩子层层包裹起来。马利亚亲自将孩子包裹起来,可见生产的过程很孤单。把孩子放在马槽里,传统上都被解释成耶稣是生在马厩里,可能是如此;但耶稣也可能是在非常贫苦的家庭中出生的,牲畜和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之下居住。有个传统可以回溯到游斯丁,说这事是发生在山洞中( Dialogue with Trypho 78),这可能是对的。有些人认为是在露天下出生的(可能是在客店的中庭里),那里可能有个马槽。事实如何,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每一件事都显出贫穷、卑微,甚至被弃绝的。客店里没有地方,可能是约瑟太晚出发,或者是客店的主人不愿让他们入内。另一个可能是这里所用的字,可能不是客店的意思,而是屋子里的一个房间(如;可能是为约瑟和马利亚预留的,但在他们抵达之前被别人占用了。

我们可能应该思想:这件事结合了遥远之罗马皇帝的谕旨,以及拿撒勒人的闲言闲语,使马利亚在这时来到伯利恒,正好应验了基督降生地点的预言。神藉着所有的人来作工,好成就祂的旨意。

H天使与牧羊人

8.牧羊的人所牧养的羊群,不无可能是为圣殿献祭用的。犹太人认为羊群只能留在旷野里〔米示, Baba Kamma 7U7;他勒目(Talmud), Baba Kamma 79b~80a〕,拉比规定:在耶路撒冷和伯利恒附近之间所发现的动物,都必须用来作献祭的牺牲(米示, Shekalim 7U4)。同一条规定也说到,逾越节的祭物必须在节期三十天内(即在二月份)找到。既然羊群可以这样牧放在冬天的田野中,就不能排除耶稣降生的传统日期。真正的日期,路加丝毫没有提及,仍是相当难以确知。牧羊人是声望很差的一班人,他们工作的性质使他们无法遵守律法上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对敬虔之人是极其重要的。更可惜的是:当他们在乡村附近过着游牧生活时,有易于混淆「我的」和「你的」这种不宜的习惯。他们被人认为是不可靠的,不许在法庭上作见证(他勒目, Sanhedrin 25b)。我们毫无理由认为,路加福音中的牧羊人不是虔诚的人,不然神为甚么要把这种特权赐给他们呢?但他们的确是出身于受人蔑视的阶级。

9.使者的身分不详。但因他的显现,「主的光辉在他们周围闪烁着」(Phillips),使牧羊人们极为震惊。

10~11.天使首先叫他的听众们安心(。他继续解释说,他是带着好而喜乐的信息而来的(译作报……大喜的信息这个动词,后来特别用来指福音的好消息,在七十士译本中用来指神百姓的得蒙拯救,如:;亦参,。大喜的音调那么早响起,是极令人震惊的。民( laos )正常的意思是指「以色列民」,而不是指一般的人。救主的信息对每个地方的人都极为重要,但它最先临到的,是神古老的百姓。救主(对观福音中只有这里才用这称号来指耶稣,约翰福音中也有一次)称为主基督,希腊文的表达方式在新约圣经其它地方找不到,其字面意义为「基督主」,我们可能应该将之解为「基督和主」(参,。基督是希腊文的「受膏者」,类似的意义在希伯来文的音译则是弥赛亚。受膏是为了祭 司或 君王的特别服事,但犹太人都期望神有一天会打发一个非常特别的拯救者前来;祂不只是「一位」受膏的,而是「那」受膏者弥赛亚。天使所传扬的正是这一位。主在七十士译本中是用来指神的(它也用在别的方面,但这就是耶和华这个名字的希腊文译法)。这样,主基督是所能用来形容这孩子的最崇高的词句。

12.天使赐给牧羊人一个记号,藉以退出他的信息。这可以帮助他们认出那个婴孩,但也可以验证天使话语的真实性。那个晚上在伯利恒城里,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婴孩包着布,但当然只有一个会卧在马槽里。

13~14.信息退出了,忽然有一大队别的天使显现,赞美神。这里称他们为天兵,即「军队」,正如本革尔(John Albert Bengel)所指出的,一队军队传和平的消息,这是矛盾的。他们首先说到荣耀归与神,这是地上要有真正平安的先决条件。祂所喜悦的人,这句话在经文及翻译上都有问题,RSV与和合本的译法要比「平安、喜悦归与人」(AV、和合本小字)正确,后者是许多晚期抄本所支持。天使们正在说的,是神将要带来平安「给祂的恩宠所临及之人」(NEB)。这里所强调的是神,而不是人。天使所说的是神所拣选的人,不是拣选神的人。当然了,平安是指神与人之间的平安;是因人类罪恶而造成之疏离的医治。

15~18.牧羊人急急忙忙地亲自去探个究竟。在中英文里很难传达语助词 dē 的急促感,但林尼(A. R. C. Leaney)试着译为「来罢!我们赶快去……」。他们发现一切都是像天使所说的:有个婴孩卧在马槽里(这是第三次提及这个卑微的物品)。路加记载了每一个听见这消息之人的诧异。

19.「但是」(中文只作却)将马利亚与牧羊人作一对比(深层的理解?)。他们把消息传开来,她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参,。她把这一切珍藏起来,把它保存在她心灵深处。

20.路加完成了这个故事,记载牧羊人回去,「为着他们所听见的信息和所看见已经证实的事」(吕译)满心赞美神。

I婴孩耶稣

路加对与婴孩耶稣有关的资料保留得比其它福音书多得多。

1. 受割礼

耶稣是根据犹太人的律法,在第八天接受割礼。祂是「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所以就顺服律法的要求。路加并未强调割礼,事实上,他甚至没有清楚说明割礼的举行。他所强调的是照着天使所起的名来为孩子命名。神的旨意要在这名中显明出来。

2. 殿中奉献

这里包括两个相当个别的礼仪:奉献孩子、母亲的洁净。孩子未必要在场,但他们如此接近耶路撒冷,所以这也是很自然的。奉献婴孩所根据的事实是:凡头生的男子(这是指母亲头胎的儿子,但不一定是父亲的)必称圣归主(路加的引文不是逐字引用,而是把几处经文的意义表达出来:、15;。虽然路加没有提起,但毫无疑问的,一般付五舍客勒银子赎回头生儿子的规定必然也有遵守

利未记的律法规定:在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妇女要不洁净七天,另外再加上三十三天要远离一切神圣的事(若是生女儿,则时间要加倍;。然后她必须奉献一只羊羔,和一只雏鸽或斑鸠;如果她太穷,献不起一只羊羔,可以按她的财力用第二只雏鸽或斑鸠来代替。所以马利亚所献的是贫穷人的祭物。这里提及「他们」(思高、吕译)洁净的日子,相当奇怪;有些人认为耶稣也包括在其中,但较有可能的是:这里的「他们」所指的和下面所提的他们是同一班人,即约瑟和马利亚。马利亚在礼仪上既然是不洁净的,那么,约瑟会沾染污秽也几乎是可以确定的,所以他们两个人都需要洁净。

3. 西面之歌

路加记录了西面受了感动,对把耶稣带进圣殿中这件事所作的反应。我们似乎总是把这个人想成一个老人,虽然没有证据,除了他欣然预备面对死亡之外(29节,参26节)。尝试要确认他的身分是个祭司或重要的民,是毫无必要的。这个名字相当普遍;除了这个故事外,我们对他一无所知。

25~26.西面是个公义之人。公义说明他对人的行为是合宜的,而虔诚( eulabēs ;在新约圣经中只有路加用过这个字)的意义则是「挂念宗教上的责任」(它在古典作品中的意义是「慎重的」)。他所盼望之以色列的安慰者,是那要来之弥赛亚的另一个名字(参 SB)。在预期中,祂来临之前有段受苦的时间(「弥赛亚之祸」),所以祂当然要带来安慰。在国家受到压迫的日子中,忠心之人更热切仰望拯救者来到,解决他们的问题。圣灵在他身上,这似乎意味着继续不断在他身上。在旧约圣经中,我们谈到圣灵在特殊时机降在人身上,但很少有持续不断地同在。西面的经历可能是特别的恩赐。圣灵用某种未特别指明的方式指示西面,在他未死之前,将要看见弥赛亚主所立的基督(

27~28.在应验神的应许中,圣灵带领西面,与约瑟和马利亚同时进入圣殿。西面是「在灵里」(参,等),这包括和合本所译的受了圣灵的感动,但所指的似乎还有更多、更特别的感受。这里称约瑟和马利亚为父母,这并非说路加已经忘了他刚刚告诉我们童女生子的事,也并非他在此用的是一个不知道这件事的来源。「父母这字只是用来指约瑟和马利亚在此时出现的身分」(Godet)。律法的规矩所指的,是为孩子的缘故奉献五舍客勒银子,而不是指为母亲献祭,因为路加说他们如此做是办理「祂的事」(吕译)。西面称颂神,即献上感恩的祷告(这通常是以「主啊!你是可称颂的」来开始的)。

29~32.就像第一章中的诗歌一样,这首短歌也是以它拉丁文开头的字而知名西面颂( Nunc Dimittis )。西面所说的如今是很重要的。如今,他既已看见了神的救恩,即神要藉着祂及时带来救恩的这个婴孩,所以他已预备好要安然去世了。他所用的词句,是指释放奴隶的,他可能认为死亡是「他从长期工作中得了释放」(Plummer)。西面继续说明这救恩不是给任何一个国家的,而是给所有国家的,这从万民已足以清楚看出,但西面更清楚说明是指外邦人和你民以色列。将照亮……的光与前者联在一起,荣耀与后者联在一起,可能只是诗歌的结构,因为祂的启示也要临到以色列人,像临到其它人一样。但将荣耀与以色列人联在一起则是合适的。在旧约圣经中有许多论及荣耀的地方,尤其是与神向祂的百姓彰显祂自己有关之处。但以色列人看见神的儿子时,将会看见真正的、丰满的荣耀(参,约壹14)。祂是外邦人的光,意思并不是减低以色列的荣耀,而是它更丰满的实现。

4. 西面的预言

根据约瑟和马利亚希奇这个事实,有些人主张路加在此是引用了一个没有先前来源的故事,因为他们在牧羊人来访之后一定不会再感惊奇。但这说法毫无根据。对于西面知道这一切的事,确有可以诧异之处,无论如何,他所说的远超过牧羊人所说的。我们现在发现这整个故事并非甜美而光明的。救恩必须付上极重代价才能得着,西面忧郁地说出这一点。他为耶稣的「父亲和母亲」(吕译;和合本仅作父母;见第27节之「父母」的注释)祝福。然后他继续用如谜的语句说到耶稣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在新约圣经其它地方,译成兴起的这个字经常用来指复活)。我们无法确定西面所说的究竟是一群人或两群人。若是一群,他就是在说:除非人们失去他们自己属灵成就上所有的骄傲,就毫无他们的地位,他们必要跌倒,落于卑微之地;然后他们才能兴起(参,;亦参,比喻中的税吏,。若是两群,他的意思是说:耶稣要把人们分开来;那些拒绝祂的人最后一定会跌倒(参,,而那些接受祂的人必要兴起,进入救恩之中。祂要被人毁谤,这是不足为奇的。但祂也要成为「记号」(思高;和合:话柄),这意义就不是那么清楚了。这语句的意思是:祂要显出神的作为来。西面继续说到马利亚的代价。刀( rhomphaia ,指一把大型的刀,不是、49、52之小型的 machaira )要刺透马利亚的心,是指着耶稣的死说的。祂的受苦不能让她无动于衷。西面最后的话语说出耶稣工作的启示性功能。人们藉着对祂的态度来表白自己。我们至终不能是中立的。当人们看见基督受苦时,他们的反应就显出他们是站在那一边。

5. 亚拿的感恩

路加在西面的预言之外,又加上另一个人的感恩,这个人代表的是有组织的宗教,一个名叫亚拿(这名字的意义是「恩典」)的女先知。虽然有许多宗教人士不接受耶稣,但这个最早期的承认,却是出自那些忠心遵守他们宗教之要求的人。除了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以外,对亚拿没有进一步的认识。

36~37.已有数百年之久,没有出现过先知,所以神兴起这位女先知来是很值得注意的。他勒目只承认有七个女先知( Megillah 14a ),所以这不是普通的荣誉。亚设是失落的十个支派之一,但它的一些成员显然仍旧活着,并且保存着他们的家谱。亚拿曾经结婚,七年之后,就寡居了。她究竟是八十四岁,或是守寡八十四年之久,并不清楚。如果是后者,那她一定是年纪非常老迈的妇人,但许多人比较偏好前者。她并不离开圣殿,这可能是指她在圣殿范围内有其应守的岗位,或者较有可能的是指她继续不断的敬拜(「她从不忽略一次的事奉!」。禁食祈求,是个人在团体敬拜之外可以进行的礼仪,指一个很有纪律的生活。

38.亚拿在这重要时刻进前来称谢神,主要是为着祂差遣祂的弥赛亚来。然而,路加并未详加叙述感恩的内容,或亚拿自己进一步的解释。耶路撒冷得救赎,是用来指弥赛亚完成拯救的另一个方式。所以,在古老的宗教里面,有一群人盼望弥赛亚的来临。

6. 返回拿撒勒

路加用约瑟和马利亚回到拿撒勒来退出他的这段故事。他没有提及逃往埃及之事及下),也无法得知他究竟晓不晓得这件事,或者这件事究竟是在访问耶路撒冷之前或以后。他说到满足了律法的要求,然后就回加利利去了。耶稣的童年,用简略的话语一笔带过祂的成长:身体的、心智的和属灵的成长。

J孩童耶稣在圣殿中

除了路加所记载的这个意外事件之外,我们对耶稣的童年一无所知。

41.关于祂父母,请见第27节的注释。犹太人所有的男性,都必须一年三次前往圣殿:在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时。米示清楚免除了女人在这方面的义务( Hagigah 1U1),但有些拉比似乎认为她们也应该上去过节,而且有些妇女也的确这么做。对于分散在整个罗马世界或者什至更远的犹太人来说,三次节期都要全部参加是有困难的,但有许多人尽自己所能地一年参加一次。约瑟和马利亚的习惯是上去过逾越节,这节期是要纪念国家得拯救,脱离埃及(出十二)。

42~45.当耶稣十二岁的时候,他们照着他们的习惯在这时上去过节。在十三岁那年,犹太男孩就成为「诫命之子」,或成为会堂的正式成员(参,米示, Aboth 5U21; Niddah 5U6)。然后,他必须尽他受割礼所代表的一切义务。至少,为了某些该遵守的事,米示规定男孩在十三岁前的一两年就该遵守,以致他们可以预备妥当( Yoma 8U4),现在所提的可能就是这时候所发生的事(虽然也可能是耶稣每年都上去,但我们无从得知)。这一次,当祂父母动身回家时,耶稣却仍旧留在那里。在一大群的「旅行队伍」(Rieu)中,父母不易知道一个男孩在哪里。如果是照着后来的作法,妇女和较小的孩子走在前头,男人和大男孩们则跟随在后。约瑟和马利亚可能各自认为耶稣是跟对方在一起。在旅行了一整天之后,他们在旅行队伍中到处找祂,最后想祂一定还在耶路撒冷,所以又重返该处。这里称耶稣为孩童( pais ),可能是刻意要与婴孩( brephos , 16)和孩子( paidion , 40)成对比的,这在记载上是有其进展的。

46~67.过了三天,可能是指从他们开始找不到耶稣起的三天。在一座像耶路撒冷这样的小城,不需花费三天来找祂,更何况祂是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并没有藏起来。他们在圣殿里面,发现祂在教师中间。这是习惯上进行教导的所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孩喜欢这个圈子,显然是毫无问题的。祂一面听、一面问,说明祂渴慕要得知识。在拿撒勒一定缺乏好的老师,所以当耶稣置身在首都中,就善用一切的机会来学习。当日的教育体系似乎很强调问题的讨论(SB)。这给活泼的学生有机会自由地发问并回答问题。教师们都希奇祂的聪明和祂的应对。

48.约瑟和马利亚就很希奇。他们显然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类的事。在马利亚质问:我儿!为甚么向我们这样行呢?以及提及他们伤心地来找祂时,有着责备的口吻。

49~50.耶稣实在没有想到,这件事竟然会这么难以理解。对祂来说:最自然的地方是「在我父亲的家里」(现中、和合本小字;参,吕译、思高)。这是耶稣在这本福音书中所说的第一句话。希腊文也可以译成以我父的事为念(AV)。但 RSV 及现中、和合、吕振中、思高等译本的译法可能是对的,因为父亲的事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做,而祂父母的问题是祂在哪里,而不是祂正在做甚么。祂的回答证实了,耶稣很早就对服事神的重要性有清楚的概念,可能也显示出祂与神有特殊的关系。我父这词句是值得注意的,似乎没有类似的经文可引用(犹太人加上「在天上的」,或用「我们的父」或类似的用法)140。这样,有记录可循之弥赛亚最早的话语,是承认祂与神那独一无二的关系,以及祂在天父家中的必要性(应当)。有个犹太人的教训,说到弥赛亚是直接认识神的,不需要人类的帮助,共享这份殊荣的只有亚伯拉罕、约伯和希西家( Midrash Rabbah, Numbers xiv.2)。但路加所说的不止这个。耶稣与神的关系是没有人可以共享的。约瑟和马利亚不了解这一点。他们是一点一滴地认识耶稣的弥赛亚身分。

51.耶稣是个孝顺的孩子,所以祂就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这是路加最后一次提起约瑟;他是否在耶稣开始服事之前就已过世了呢?)。这还不是祂完成使命的时候,所以祂自然留在家中。至于从前牧羊人所说的(19节),马利亚并未忘记。她可能并不了解,但她记得。

52.耶稣继续在心智上和身体上成长。神和人喜爱祂的心(参,指出属灵上和社会上的进程。类似的说辞也用在施洗约翰身上,但却没有神和人喜爱他的心这句话。在性格上可能有早期的差异,约翰严肃的性格使他缺乏吸引力。

132贾博瑞认为它除了表示作者渴望一个长而夸大其辞的字外,可能再也没有别的含义了(F. J. Foakes Jackson and K. Lake, eds., The Beginnings of Christianity 2 , Macmillan, 1922, p.496)。但这看法不大像是正确的。

133N. B. Stonehouse, The Witness of Luke to Christ ( London , 1951), p.44.

134见导论,50~52页。

135犹太人中为男孩命名,请见 H. Daniel-Rops, Daily Life in Palestine at the Time of Christ (Weidenfeld and Nicholson, 1962), pp.106~109.

136Tacitus, Annals i.11; Suetonius, Octavian 101.

137依凡斯(C. F. Evans)的论文 'Tertullian's References to Sentius Saturninus and the Lukan Census',主张特土良所说的不是指路加福音中的人口普查( JTS , n.s.24, 1973, pp.24~39)。

138 Grammatical Insights into the New Testament (T. and T. Clark, 1965), p.23。费兹梅反对这个观点。

139见A. Deis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 (Hodder and Stoughton, 1927), p.271。戴斯敏说路加使用官方「部门的语言」来报导这命令(上引书,p.270,n.5)。

140见 G. Dalman, The Words of Jesus (T. and T. Clark, 1902), pp.184~194。关于耶稣的一般用法,他说:「以家庭生活的用法来指神,这是孩子对他父亲所用的语言」(上引书,p.192)。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路加福音记载报名上册及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是否属实?】

根据,该撒亚古士督下谕旨,命令全「地」人民参与人口登记,以便罗马官员核收税项。(「地」 中文和合本作「天下」 希腊文是oikoumene 真正的含义是罗马统治的地方。 )第3节接着指出,约瑟和马利亚也参与这次登记,约瑟是大卫王的后裔,出生于伯利恒,故此带同马利亚往伯利恒登记。经文指出,这次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或者是代巡抚 )以来的第一次登记。另一方面,犹太史家约瑟夫却有不同的记载。约瑟夫并未提及大希律(死于主前四年 )期间曾进行人口登记,却记载居里扭进行人口登记,当时是主后六年,希律亚基老被革职之后。约瑟夫写道:「居里扭曾任巡抚,该撒派他往叙利亚核算人民的财产,并卖掉亚基老的官邸。」(亚基老被革职后 其寓所便被拍卖 所得金钱归罗马政府所有。 )

假如路加所载此次人口登记发生于公元前八或七年,而约瑟夫所载的却是公元六或七年;两者岂不是相差了十四年。另一方面,撒土尼鲁(Saturninus 参特土良于Contra Marcion-4.19的记载 )由主前九年至六年作叙利亚巡抚,而昆提连华鲁士于主前七年至主后四年被封为巡抚,(请留意 两段期间有一年是重复的! )由此看来,居里扭是否有作叙利亚巡抚,尚成疑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考虑路加的记述,指出这次是居里扭任内的「第一次」人口登记(haute apographeprote egeneto ):经文用「头一次」的字眼,肯定是暗示了稍后有「第二次」。故此,约瑟夫所指居里扭进行人口登记,其实已是他任内的第二次,而这较后的一次,是路加所知悉的。因为路加记载迦玛列对加利利人犹大作乱的评论,也曾提及「报名上册的时候」;而且,路加比约瑟夫更接近新约开始的时代。罗马人通常会每十四年举行一次人口登记,故此,主前七年进行人口普查,主后七年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正好配合当时的情况。

然而,居里扭是否叙利亚巡抚呢?(居里扭 Quirinius 希腊文写成Kyrenius 因为古希腊无字母Q 又或者这位巡抚的确是主前十五年左右 统理克里特岛的成功的巡抚。 )参看希腊文圣经可知,这节经文写成hegemoneuontostes Syrias Kyreniou(「正当居里扭领导——管理——叙利亚的时候」 )。希腊文圣经没有称居里扭为legatus(这是罗马政府官衔 指某地的巡抚 ),却用上一个分词,hegemoneuontos,这样一来,就跟本丢彼拉多的职衔相同了。(本丢彼拉多的官衔是hegemon 意即「太守」 但中文和合本仍作巡抚 现代中文译本则作总督。 )

居里扭在罗马政府中正确职衔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确定的,就是在主前十二至二年,居里扭参与镇压被西底高原区的叛乱份子(参Tenney ZondervanPictorial Encyclopedia-56 ):故此,对近东一带地区来说,居里扭是颇具威望的领袖。从这个方向,我们可以推测亚古土督于主前七年派居里扭管理叙利亚省的人口登记,为要在撒士尼鲁任期届满而华鲁士上任之初,确保当地安宁,并使人口登记进行得更顺利。居里扭推行主前七年那次人口登记,无疑是效果良好,所以亚古士督稍后又派他主持公元七年的那一次。

至于基督教以外的作品没有提及此期间罗马帝国内的人口统计的资料,基本上是不成问题的。甘大卫曾写道:「罗马政府每五年都统计国民人数及其收入,以估计他们应缴税项;这方法一直维持至主前五年」(Kingsley Davis EncyclopediaBritannica 14th ed-5168 )。

── 艾基思《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该撒亚古士督,该撒提庇留是谁?】

答①该撒亚古士督——该撒马罗马帝号,亚古士督意系威严,王者之尊(参七十题 ),于主前三十年立为罗马第一个皇帝,适值耶稣救主降生之时,下诏办理报名上册之事。其人原名叫奥他维斯(Gaius Octavius ),生于主前六十三年。他在被立之时不愿称王,乃由上议院于主前二七年奉称亚古士督之名,此称即含有尊敬超乎人类所当得者,其在位四十四年,秉政时代无敢争权之事,及主后十四年而崩。

②该撒提庇留——提庇留意系靠近太白河,为罗马第二个皇帝,适施浸约翰与耶稣传道之时,其父为犹流该撒之臣,母名律维(Livia ),后蘸亚古士督帝,实为亚帝第三妻所带的儿子,为亚帝之螟蛉子,生于主前四二年,后因他有战动,亚氏即立他为太子,同秉朝政,当亚氏死后,继力为帝,渐侵民权,而后不与民共治,迷信武力,性犹苛刻残忍,放荡不勒,于主后三十七年逐卒。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就是在他的帝国举行一次人口普查。这种报名上册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时,头一次举行的。这里提到居里扭,使路加福音的准确性多年以来受到怀疑。但后来的考古发现,却倾向确定这个记录。从该撒亚古士督的立场,他是向希腊罗马世界显示他的无上霸权;但从神的立场,这个外邦帝王也只不过是成就属神计划的一着棋子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亚古士督的谕旨正合时把约瑟和马利亚带到伯利恒,让弥赛亚可以在那里降生,应验先知的预言。他们从加利利上到伯利恒,城里已经很拥挤,唯一找到能够安顿的地方,是一间客店的马。这是一个预兆,预告人类怎样接待他们的救主。这对拿撒勒来的夫妇逗留在那地的时候,妻子马利亚便生了头胎的儿子;她把婴孩用布包起来,小心奕奕地放在一个马槽里。

就是这样,神确实地以一个无助的婴孩的样式,来到这地上,并且是贫穷的,生在一个臭味熏天的马槽里。何等奇妙。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从拿撒勒到伯利恒的路程有八十英里。旅客沿途居停之所,设备至为简陋。东方的客店就像普通庭院里头一列列的兽厩,面向天井。吃的东西旅客得自备,客舍主人只供应一些牲口的草料,和作饭烧水的柴火。小镇已挤满了人,约瑟和马利亚找不到落脚的地方。马利亚的孩子,就是这样子的在一个普通通的天井里出生。婴孩的襁褓只是一幅四方布块,角的一端系连着一条蹦带似的布条。首先把婴孩包裹在四方布块的当中,然后用长布条一圈圈的把他裹上。马槽一字,是指喂饲牛马之所;因此这个字可翻作马厩或是马槽。

──《每日研经丛书》

耶稣在何时降生?与伟人诞生有何分别?】

答①在圣经上只有记载耶稣降生的事,而没有记载它的降生时候,惟有纪元后三三七年,有一位任罗马教名犹流(Julius ),他与当时的学者依据罗马历朝的历书研究所得,认为耶稣的降生是在十二月的冬至日,是以开始于十二月二十五日为主降生的日子。但从路加所记主降生的那日夜晚的情景看来,是不可能生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因为那是严冬的时候,耶路撒冷和伯利恒都是属于北温带的气候,到了冬季相当寒冷,等于阳历十二月 ),草本枯萎,所以不肯能在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有草可喂,因此解经家皆谓主降生不在十二月间。惟据传说,牧羊人所在的野地是在西南较高的地区,气候亦较凉,该地称为以得台,这以得台三字原意是群羊的高台(吕振中译作守望楼 ),雅各曾在以得台地支搭帐篷,看顾群羊,可见此处古来已甚著名,为牧羊佳美之地,如此推想,主在十二月降生的时候,似无问题。

②在主后五二五年,罗马城修道院院长名丢尼修者(Dionysius Exigus ),算出主降生是在罗马城被建后第七五三年,从此各国渐渐以那一年为公历元年,但至主后一千六百多年,有博士们查处这算法至少错了四年,他们恐怕混乱各国历数,所以不敢更改通行的年历,实际上应当算在罗马建成后七四九年为主降生之年,所以我们现在说基督是生于公元前四年,原该作为主降生之年为是。

③耶稣的降生与伟人的诞生是有天然之别的,耶稣说:「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从下头来的。」祂是神的儿子,原出于天,是裂天而降,从天上将下来的,而伟人的诞生是从地上人间来的,如孔子与释迦摩尼都是人,由人而生,可以被人尊称之谓诞生。每年的圣诞节,世人叫作圣诞节,这个两者的称呼皆欠妥当,是将主的崇高地位降低与人一视同仁,按真理说,我们应当称为救主降生节,世上未见一个伟人是由天而降,惟有耶稣是从天而降,显出了祂的神性与尊荣,所以祂的降生与伟人的诞生,虽仅一字之差,其涵意则天地悬殊,是应该大有上下之分别的。前面我们论到耶稣降生的日子是十二月二十五日,那是出于人的一种臆测假定日期,并没有圣经的根据,但是耶稣确曾降生在人间,是在一千九百多年以前,成为历史上的事实,是绝对毋庸质疑的。如此,教会历代以来,在传统上是以这十二月二十五日来纪念救主降生,普天同庆,我们为了福音的缘故,借着这一天来传扬救恩,宣报平安大喜的信息,带领亲朋好友,出去狂欢醉酒,淫荡奢宴,通宵热舞,脱离这些罪中之乐,归向耶稣,同享平安喜乐永生之福,则不失纪念救主降生之意义了。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就生了头胎的儿子。”它单纯的意思是,耶稣是她最年长的孩子,是头生的儿子。但这话还有更广阔的含义。头生不仅是指时间上的第一,也是指地位、秩序、重要性上的第一。新约中,祂被称为“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祂又被称为“从死里首先复生的”;祂也被称为“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另外还有一个更深刻的主旨,这孩子是谁的?是神的儿子 。

在新约圣经中我们译成“客店”的字有两个,一个是pandocheion,意思是客栈,一个有老板主持,并供应食物、住处的地方。另一个字是kataluma,那仅是一个围栏,供旅客放置牛群之用,那儿有时也附有住处,让旅客过夜,但不供应食物,只供应水。那里没有老板管理,也没有任何其它服务。

──《摩根解经丛书》

圣婴耶稣被放在“槽”里,是什么槽(原文并无“马”字 是中文所加 )?】

“槽”字原文是PHATNEporvn指牲口吃料的槽,但伯利恒不是罗马政府驻兵的地方,不会有马,普通以色列人出门不骑马,四福音从来不提骑马的事,所以这个槽不会是马槽,像中文圣经所译的(12、16节的马字旁边有三点 表示原文无槽字-7节的原文亦无马字 中文忘记加上三点 )。

同样的槽字也出现在,根据“槽上的牛驴”一语,便知道犹太人普通家庭用牛与驴,所以它们的槽应该是“牛槽”与“驴槽”或统称之为“牲口槽”,但不包括马在内。

犹太人不养猪,故无猪槽,中国人则有之。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那些牧人可能是圣殿的牧人,正看守着将作为祭物的羊群。

──《摩根解经丛书》

~l7牧羊人与东方博土是否同时来朝拜圣婴那稣?牧羊人是否也会看见东方明星?】

许多外国画家在降生节贺片上所画的图画,并不合圣经的记载,这些画家并未仔细研究圣经的记录就落笔了。许多降生节贺片时常把一颗明星画在牧羊人眼前,请问,圣经那一章那一节说牧羊人看见东方明星呢?牧羊人只看见天使报信,后来又听见天使和天军一同赞美神,他们并未看见东方明星。

再者,有些教会在降生节排演话剧时,往往把东方博士和牧羊人安排一个“一同朝见圣婴”的程序,这是没有圣经记载为根据。

根据圣经记载,牧羊人是在主那稣降生的晚上听见天使报佳音的 ),他们当天晚上就去朝见圣婴一l6节 )。至于东方博士呢?并非在主降生的晚上到伯利恒来朝见圣婴。多数解经家认为东方博士是在降生之夜,在东方看见他的星 ),然后在筹备一番之后起程西行,等到他们到达伯利恒之时,那稣已是两岁以内的小孩,不是初生婴儿了 )。由博士们的东方,骑骆驼走到伯利恒,最少也要几个月(多数解经家认为要六个月 )。因此,东方博土不可能与牧羊人在一起朝见圣婴。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天使的话似乎暗示,这世上缺乏喜乐,好几代以来这世界都末听闻过任何好消息,人们心中充满的,只是对压迫之暴政的恐惧。这世界被迫屈服,充满了悲伤、愁烦、绝望。然而从神那里来了一位天使,对牧人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摩根解经丛书》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

本节就是那大好的信息。在希腊文中,三个名词前面都没有冠词。

救主,就是能以救赎的大能,王的权柄对付世上一切有罪的人。基督,就是弥赛亚,是能应付世上一切的混乱,实现真正的统治权,实现神国的人。主,就是能面对永恒,面对一切世代的人。天使说,祂降生了,祂今日降生了。天使告诉他们如何去找祂之后,“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

“救主”是一个综合的名词,它里面含有人一切的本性和神一切的属性;它包括了过去的一切历史,和一切应验了的预言,以及一切启示的奥秘;它的温柔胜过了女子的爱情,朮威严足以使傲慢的君王谦卑下来。

──《摩根解经丛书》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注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 」

“在至高之处”是形容天,就是神的居所,荣耀归与神。平安就是和平。各处的人都在谈论和平,想要谋求和平,有时他们根据对这节经文的错误翻译和误解,想要去制造和平。他们说,天使是说“平安归于这世上喜爱和平的人。”因此他们说,只要我们将爱好和平的意愿实行出来,就可以得到平安。事实上,除了在神所喜悦的人中间,这世上不可能有和平。和平只能建立在神所喜悦的人身上。

──《摩根解经丛书》

耶稣降生与平安归人的关系】

当耶稣基督降生的时候,天使曾唱歌说:「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平安」这两个字,也可以解释做「和好」。人是神所造的,却不认识神、不要神,人是背向神的。耶稣来到世界,是要人能与神和好。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祂两只手,一只手是钉在木头的那一边,一只手被钉在木头的这一边。祂好像一只手拉着神的手,一只手拉着人的手,使人能与神和好。所以平安归给世人,就是要人与神和好。为甚么人没有平安?因为人离开了神,就有许多不能解决的忧愁、困难、痛苦、烦恼。所以耶稣来到地上,要把这一切挑在祂的肩头上面,只要你相信祂,祂就替你解决你的痛苦,祂就作为你一切问题的答案,所以你就会有平安。

─ 吴勇《生命之光》

】「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根据今日的医学理论,割礼被承认是一项非常合乎卫生的仪式;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记号和证据,以纪念神与那个国家所立的约,神借着这约,得以向着完成祂对人类的旨意这目标前进。

因此这个马利亚的孩子,神的儿子,借着割礼的仪式,成为那国的一分子。祂属于那个国家,祂是大卫的后裔,因为祂母亲是大卫的后裔。但祂作为大卫后裔的这个事实,并不能使祂与整个国家发生关系,祂必须经由割礼,才能与整个国家连结起来。保罗说祂“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借着割礼的行动,祂与这个神所建立、保持、管理的国家,发生了联系。

另外一个相关的仪式,就是给孩子取名字。“耶稣”在当时是一个很普遍的名字,意思是耶和华的救恩。这是天使给祂取的名字。这婴孩的诞生,使这名字最初的用意实现了。耶和华的救恩!那就是祂的名字,那就是祂来到世上的意义。

──《摩根解经丛书》

耶稣为什么要受割礼?】

答:在古时候以色列人行割礼的原因,此乃耶和华神与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立约的证据,而为时代所要遵守的,这事记载在旧约圣经中,注 ),以色列人要在婴孩生下来第八天行割礼(即割阳皮 ),并给婴孩起名字,因神当初定割礼的时候,是给亚伯拉罕和他的妻子撒莱更换名字。当主耶稣降生的时候,满了八天,同样地也就给祂行了割礼,给祂起名叫耶稣,但主耶稣所受的割礼,并不是因为祂有罪过,乃是祂要站在律法以下的身份,与祂的弟兄相同,好将在律法以下的人救赎出来,叫他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因此我们今日信徒是不在律法之下受那人所行的肉体割礼,乃是凭着信心,在耶稣基督里,祂使我们脱去肉体的情欲,受了心的割礼

注:参拙著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一二五题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与主。」

将耶稣带至圣殿时,就应验了神最初的理想和旨意。祂是头生的儿子,被献给神。耶稣进入了祭司的职分中,而不是利未支派的职分中;祂不是进入一个代表别人的祭司职分中,而是照着神最初的旨意,进入头生子所担任的祭司职分中。因此,这孩子不仅借着割礼,进入这个国家,祂也借着奉猷的仪式,进入祭司职分中。

──《摩根解经丛书》

耶稣是主,满了洁净的日子献与主何意?】

答:路加福音记载耶稣降生的事说:「按照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祂献与主。」,这里所说满了洁净的日子,就是根据摩西五经称为律法书之第三卷中的定例,如孕妇生了男孩,就不洁净七天,再加上要家居三十三天,这样共有四十天,就被称为满了洁净的日子。「要把祂献与主」「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这里提到两个「主」字,乃指耶和华神说的(参七一题 )。原来当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神救了他们一切的长子,因此神吩咐以色列人要把所有的长子,都分别为圣,归给祂,耶稣因是头生的长子,所以也要按照律法的规矩献给神,以使完全合乎神旨律法的要求为是。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满了洁净的日子”是多少日子?】

根据所说:产妇如果生男孩,就应该家居三十三天(可能连同头一个七天 共四十天 )。如生女孩,就应该家居六十六天(可能连同头两个七天共八一天 )。这些日子被称为“洁净的日子”。摩西这种生活的律法,完全是为着产妇的卫生,现在西医也经常勉强产妇要家居六个礼拜,如果经济力量与环境许可的话。西医这种吩咐是合圣经的,也是值得重视与实行的。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她用“一对班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记载了用那些东西献祭的原因,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一只羊羔,他就要取两只班鸠,或是两只雏鸽,一只为燔祭,一只为赎罪祭,祭司要为他赎罪,他就洁净了。

律法规定,如果买不起一只羊羔,她就可以这样作。那就是说,这是穷人的祭物,而马利亚并没有甚么财富。这个婴孩被献上,不是借着富人的祭物,而是借着穷人的祭物。祂降生时,略过了宫殿,略过了华厦美舍,降生在最贫寒的马槽里;祂在圣殿中照着神最初的旨意,被献作祭司时,祂母亲所献的,也是穷人的祭物。

──《摩根解经丛书》

从马利亚所献的祭物看来,她的家境是穷是富?】

根据利未记一章所载“燔祭”共分三种。即:一、牛(3节 )。二、绵羊或山羊(10节 )。三、斑鸠或雏鸽(14节 )。又根据所说:“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一只羊羔,就……把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作燔祭”。

很明显从这三种献燔祭不同的动物看来,献祭人大概分为富人,中等家族人士及穷人三种。有钱的人献牛,小康之家的人献羊,穷人则献斑鸠或雏鸽。这就证明马利亚与约瑟是贫穷之家。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公义”是描述他与一般人的关系,“敬虔”则描述他与神的关系。

──《摩根解经丛书》


透过信心的眼睛“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多感人的一幕――一位老人手上抱着婴儿赞美神!(路227~32 )
西面从圣灵那儿知道自己在未死之前会看到应许的弥赛亚,当他进入圣殿时,约瑟和马利亚正抱着婴孩耶稣进来。
我曾经觉得西面比我更有福气,因为他有幸可以真正地摸到耶稣,而我却只能在无法看见或摸到他的情况下来信他。但现在我才明白,西面也需要操练信心。毕竟,他手中婴孩的父母是他从未见过的。他之所以确信,是来自圣灵的启示,而我们今天也同样需要依靠圣灵的带领。
耶稣在复活之后与升天之前的期间,曾显现给他的门徒看,那时他对多马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 )通过充满信心的眼睛,可拉近我们和基督的距离。
当我们欢度圣诞节时,让我们安静片刻,用忠诚的目光来仰望主。当我们如此行时,我们就能放声赞美神。
到伯利恒来看看,
天使歌唱他的降生;
前来屈膝跪拜,
基督我主,新生王。
人说看见才能相信,神说相信就是看见。


──《生命隽语》

】「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

】「西面...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

我们的主是一块试验过的石头,也是一块试验人的石头。人在这一块石头的试验之下,就要显出他是何种人,就要显出他是西面所说的三种「许多人」中的那种人。这可以用约翰福音第六章所记载的具体事实来证明:(一 )昨日那些吃饼得饱的群众,今天因着主耶稣的一席话,就怀疑祂、质问祂、议论祂、轻看祂、弃绝祂了!祂作了他们毁谤的话柄!他们心里的意念在祂的试验之下显露出来了!(二 )因为主又说:「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就有人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主说:「这话是叫你们跌倒么?」从此祂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了。他们在祂的试验之下,跌倒了!(三 )主对那十二门徒说:「你们也要去么?」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彼得在祂的试验之下拣选了祂,并在五旬节使许多人兴起!─ 如

】「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

“长大”用在生命的范畴中时,是指生命的活动。“长大”不需要任何意志上的责任。

“强健起来”那是指身体力面。

“充满智慧”,似乎祂整个孩童期都满有智慧。路加的叙述表示,祂借着观察、发问、受教,得到各样的知识。

“又有神的恩在祂身上。”恩典首先能使一个人喜乐、可爱;其次使这个人想要用他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去影响其它的人;最后,使人竭尽全力如此作。

──《摩根解经丛书》

为什么主耶稣在十二岁时要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呢?】

犹太人到了十二岁,就被称为“律法之子”,意思是到了十二岁的男孩子要开始尽律法的本份,头一个本份乃是过逾越节,和其他两个节期,即五旬节和住棚节。因此,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那和华 )。到了十三岁,就要学习禁食,也要像大人一样穿有穗子的衣裳和在祈祷时佩带经文盒子。

然后在十八年之内学习处世的一切方法与学习一门谋生的技艺,到了三十岁纔能进会堂念圣经,成为会堂的一位正式会员 )。

当男孩首次进耶路撒冷守逾越节时,他的父亲必须要为他付出银子五舍客勒,所以这时那稣的养父也必定照办,以确定他俩的父子关系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43耶稣何以要在十二岁赴圣城守节?】

答:按照犹太人的律法定例,一切男丁必须每年三次要上耶路撒冷去守节,朝见耶和华神。他们的男孩在三岁断奶的时候,才穿有缝子的衣服,四十题 ),做母亲的人就要渐渐教导孩子,到了五岁就学习律法撮要和问答,到了十二岁,就被称为律法之子,意思是说归在律法之下,要开始尽律法的本分,如守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等是(注 )。到了第十三个生日,就要学习禁食,初次像犹太成人祈祷时一样,佩带经文盒子,四十题 )。到了三十岁才能进会堂念圣经,而成为一个正式会员。耶稣自十二岁到耶路撒冷守逾越节以后,及至三十岁开始传道时,这中间十八年的静寂,关于他的行事无人知道,是神照着祂的智慧把它隐藏了

注:参拙著旧约圣经问题总解——六一题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孩子渐渐长大”的“孩子”一词,在希腊文中是指幼小的孩子,尚未长大的孩子。现在路加说到“孩童”耶稣,这两个词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一般虔诚的犹太人父母,他们的儿子在这个年龄都要接受Barmitzvah的仪式,Barmitzvah的意思就是“律法之子”。耶稣可能是去圣殿接受这个仪式,祂也可能已经在拿撒勒的会堂中接受了这个仪式。有一点可以确定,祂进圣殿的时候,是带着律法之子的权利进去的。在那之前,一个孩子的父母必须担负这孩子在宗教方面的责任,但受过了仪式之后,他就必须自己负责。耶稣在这时,已经是律法之子了。

──《摩根解经丛书》

】「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

“我儿”这里用的又是另一个词,不同于40节里的“孩子”,和43节里的“孩童”。那是一个母亲温柔的话语。希腊文这词的意思是“我所生的”,马利亚就是用这个词,她的意思是,“孩子,我所生的,为甚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摩根解经丛书》

】「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注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 )” 」

“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这是祂生命里最中心的事。这孩子说,“我应当。”表达了祂认识到祂与神的关系,祂对神的责任,以及祂对这责任的回应。“我应当”三个字,启示了这孩子的完全。

──《摩根解经丛书》

】「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祂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祂的意志是要遵行神的旨意,但祂将这个意志表达在对父母的顺从上。也就是说,这个孩子顺服神旨意最好的方法,是与通常的情况互相配合。祂不能逃避对抚养祂长大的家庭所当负的责任,但在祂天父旨意的管理之下,祂将自己的生命顺服在家庭的权柄之下。

──《摩根解经丛书》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注或作“年纪” ),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都一齐增长”这句话和形容祂头十二年生活的“长大”一词全然不同。发拉尔(Furrar )说,“这里用的增长一词是从‘先锋’一词来的,意指军队一面砍伐树木、一面向前挺进。”柴义尔(Thayer )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说,“增长的意思是用锤击打使其变长,好像铁匠打铁一样。”

细察“增长”这词的构造,它真正的意思是向前砍,向前打,不停的劈砍。因此这词是指一种不屈不挠的行动,而不是被动的发展。

──《摩根解经丛书》

例证

耶稣何时富足?】

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农夫有一天喝一位饱学的弟兄聊天,农夫听到这位学者说圣经里头并没有记载基督的神性时,感到十分惊奇。学者不认为基督是先万有之前已存在的造物主,而认为他只是一个人。他承认耶稣是一个伟人,比任何教师都了不起——但他只是一个人。最后农人不竟发问:「你说相信圣经?」那人说:「是的,但我没有发现圣经曾说过耶稣的神性。」农人说:「很好,如果你相信圣经,你就会接纳保罗在对基督所作的描述『他本来是富足的,为了你们的缘故,却使自己成为贫穷的,目的是要你们由于他的贫穷而成为富足。』」「当然我相信。」农人穷追不舍:「那么我请问你,耶稣什么时间富足过?他在世上的时候不曾富足,他先在马槽,用布包着,辛勤谋生,时常受到别人的账济接待。他死的时候也穷,甚至葬身之坟也是借来的。他自己说,飞鸟有巢,狐狸有洞,唯独人子无枕头之处,那么耶稣在什么时候富足过?当时不是在世上,那么是在那里?」学者被这问题难住,顿时无词以对。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耶稣降生时,是生在槽里还是在旅店客房中?】

有些圣诗的诗句中,竟然有“那稣生在马槽”之句,这是很可笑的。圣经告诉我们“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所以马利亚生了那稣之后,就把他用布包起来,放在牛驴槽中,当作摇篮,同时槽中有麦杆,也可保暖。

我们只能说“那稣生在旅店中,放在槽里”,不能说那稣降生在槽里。

犹太人一般的旅店,正像中国西北(甘宁青各省 )的旅店一样。在旅店的后座有牲口休息及吃料之处,像一间房子,房子一边(有些是曲尺形 也有些是U字形的 )有二三尺高的土炕,赶牲口的脚夫可在其上过夜,房中空处有槽,牲口可在其中吃料(作者本人1945年曾在甘肃省在这种房子过夜 牲口终夜吃料 使我想起约瑟与马利亚的情形 )。

约瑟与马利亚在旅店后座当然不会住很久的时间的。可能过了一些时候,或最多过了产妇洁净的时间(四十日 ,他们就搬到另一较佳的住处。所以东方博士来到伯利恒时,圣婴并非在旅店,乃是住在相当舒适的房子了 )。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留住处给耶稣“……客店里没有地方(给他们 )。”】


“在客店里没有地方给他们”叫我想起多年前的一次家庭旅行,那时我们已经到处游玩了一整天,于是我试着找一家旅社过夜。我们沿着高速公路走,当我们看到“客满”的标志时,我们的希望就再一次破灭。身为一个必须负责家人幸福的父亲,我感到挫折与沮丧。
那时候我想到了马利亚和约瑟,当他们抵达伯利恒却找不到房间时,对他们不晓得有多糟糕!我可以想象约瑟向客店的经理苦苦哀求,告诉他马利亚的情况,以及他们迫切的需要个地方可以让马利亚将小孩子生下来。但“客店里没有地方给他们”,所以当耶稣诞生时,他的母亲把他“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路27 )
二千年后的今日,无数的人仍旧没有预备住处给耶稣,虽然他们很热心地参与圣诞节的节庆,他们却把他置于他们的生命之外,在那儿有个“客满”的标志。
你是如何呢?在你生命中有为耶稣留住处吗?没有什么比这季节更好的时刻,可以再一次奉献你的生命给他或接受他成为你的救主!
他背负你的罪恶,
你可有空间留给耶稣?
当他敲门并要求进入时,
朋友,你会让他进来吗?
如果耶稣持续待在外面的话,
那么里面必有什么差错。


──《生命隽语》


圣婴降生“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为什么我们庆祝耶稣的降生的方式与庆祝其它人的生日有如此不同?在那些纪念历史性的人物的日子里,我们不会想起他婴儿时代的事。我们也没有林肯在肯塔基的圆木小屋时幼年可爱之照片,我们纪念他是因为他成年时所做的贡献。
但对耶稣而言,今天我们庆贺身为孩子的他是很合宜的。想一下,当他出生时,牧羊人前来朝拜(路215~16 );之后博士带来礼物(太28~12 )。这些人并不知道耶稣最终会成就什么,但他们所做的却极为正确,因为耶稣的降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非凡的事件。
婴儿耶稣之所以非凡因为他是神道成的肉身,并来到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上。我们不要为欢庆圣婴降生而犹豫不决,耶稣道成肉身是件神奇的事!试想,他的崇拜者怀着敬畏的心情站在圣婴的面前,这个圣婴后来长成了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而又是这个完美的人为了你和我的罪而心甘情愿地为我们而死。
纵情地欢呼圣婴的降生并全心地依靠他,这是庆祝圣诞节的最完美的方式。
时间跨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其中有多少美丽的圣诞清晨?
让我们全心崇拜那永生的主,
那个圣婴――他来自伯利恒。
今日智者不只在马槽边跪拜,
同时在十字架前跪拜。


──《生命隽语》


圣婴降生“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为什么我们庆祝耶稣的降生的方式与庆祝其它人的生日有如此不同?在那些纪念历史性的人物的日子里,我们不会想起他婴儿时代的事。我们也没有林肯在肯塔基的圆木小屋时幼年可爱之照片,我们纪念他是因为他成年时所做的贡献。
但对耶稣而言,今天我们庆贺身为孩子的他是很合宜的。想一下,当他出生时,牧羊人前来朝拜(路215~16 );之后博士带来礼物(太28~12 )。这些人并不知道耶稣最终会成就什么,但他们所做的却极为正确,因为耶稣的降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非凡的事件。
婴儿耶稣之所以非凡因为他是神道成的肉身,并来到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上。我们不要为欢庆圣婴降生而犹豫不决,耶稣道成肉身是件神奇的事!试想,他的崇拜者怀着敬畏的心情站在圣婴的面前,这个圣婴后来长成了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而又是这个完美的人为了你和我的罪而心甘情愿地为我们而死。
纵情地欢呼圣婴的降生并全心地依靠他,这是庆祝圣诞节的最完美的方式。
时间跨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其中有多少美丽的圣诞清晨?
让我们全心崇拜那永生的主,
那个圣婴――他来自伯利恒。
今日智者不只在马槽边跪拜,
同时在十字架前跪拜。


──《生命隽语》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祂喜悦的人。」】

荣耀与平安两者必须在一起,无法分开的。你要平安吗?那么你最高的目标必须求神的荣耀。于是你一定得着意外的平安。

在至高之处神的荣耀——据说拿破仑的兵士们情愿死在壕沟里,如果可让他们将领骑过他们头上去获取胜利。他们最后一口气还要向他高呼万岁。他们好似完全一切思想,顾到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只要他的尊荣得着名声。我们也该如此。神的荣耀高过我们自己的舒适成功名望,为主得尊荣,我们愿付出任何代价。

在地上人有奇妙平安——我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平安必然来到,因为没有使我们分心的事。神的荣耀是那么崇高的目标,以致心灵升高至属天永恒的境地,平安必须作王,平安必然来到,因为我们不再受世俗与得失所困扰。我们主要的目的一定可靠,也远超失败的惧怕。潮汛虽有涨落。但比来冲击岸边,使水位升高。

这平安只归给祂所喜悦的人,求神的喜悦,必享平安;有神的荣耀,你的心必成为祂的居所,遵行祂的旨意,你必享美福。

── 迈尔《珍贵的片刻》

】「有女先知名叫亚拿...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神。」

我们越常祷告,就越会祷告。这是无疑的事。凡对于祷告时作时辍的人,他的祷告绝不会发生多大效力。祷告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的,但是,却不是不费力就能得到的。亚伯拉罕与神如果不常有交通,他就不能那样为所多玛祈求。我们的主在世为人的时候,时常天未黎明就起来祷告了。如果有人想毫不费力就可以成为一个祷告的伟人

,他就大错了!哦,巴不得每一个基督徒都记得:祷告的效力在乎祷告的坚忍。代祷者是教会最大的保护人,他们是施恩座前神施怜悯给人的导管。我们应当藉祷告来学习祷告,藉继续祷告来使祷告继续。─ 司布真

】托尔斯泰经常把如何过爱的生活的话题挂在嘴边,但他的妻子笔下,却有这样痛心疾首的描述:『在他身上找不到一丝真正的温情,他的慈爱并不是来自心底,而只是一种理论。他在自传中会宣扬自己如何帮忙邻人提水,但却没有人料到,他竟然从没有给予自己妻子一个喘息的机会。在这三十二年当中,他从未给孩子倒过一杯水喝。也不会花五分钟的时间陪伴在他们床边,好叫我有片刻的休息。』但是,世上没有能够这样的指责耶稣,因为无论在外在家,祂都是言行一致。

──《每日研经丛书》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