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导读:路加福音 第21章


圣经综合解读

1「耶稣抬头观看,见财主把捐项投在库里,」

2「又见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

上图:罗马时代的小钱(Lepton),每个Lepton相当于一得拿利乌的128分之一。寡妇的两个小钱可能就是这种的样子,当时一顿饭大约需要5个小钱。

3「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

4「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5「有人谈论圣殿是用美石和供物妆饰的;」

上图:西墙隧道中第二圣殿地基的巨石。根据《犹太古史记》卷15第11章记载,圣殿以白色且坚硬的石头建造,每块石头长25肘,高8肘,宽12肘。新约时代一肘大约是55.5厘米,因此这些石头都是13.8米x4.4米x6.7米的巨石。第二圣殿的石头已经拆毁,但埋在地下的地基已经被挖掘出来,一部分开辟为西墙隧道供人参观,可以想象第二圣殿之宏伟。

6「耶稣就说:『论到你们所看见的这一切,将来日子到了,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

上图:西墙隧道中最大的一块石头,长13.6米,高3米,宽约3.5至4.5米,重约520吨。尚不确定当时的犹太人是用什么建筑工艺搬动、安放这些巨石的。正如当日门徒所说的:「这是何等的石头,何等的殿宇」(可十三1)。

7「他们问祂说:『夫子!什么时候有这事呢?这事将到的时候有什么预兆呢?』」

8「耶稣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受迷惑;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又说:“时候近了”,你们不要跟从他们!」

9「你们听见打仗和扰乱的事,不要惊惶;因为这些事必须先有,只是末期不能立时就到。』」

10「当时,耶稣对他们说:『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

11「地要大大震动,多处必有饥荒瘟疫,又有可怕的异象和大神迹从天上显现。」

12「但这一切的事以先,人要下手拿住你们,逼迫你们,把你们交给会堂,并且收在监里,又为我的名拉你们到君王诸侯面前。」

13「但这些事终必为你们的见证。」

14「所以,你们当立定心意,不要预先思想怎样分诉;」

15「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

16「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

17「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

18「然而,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

19「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或作必得生命)。」

20「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它成荒场的日子近了。」

上图:大希律扩建的第二圣殿的模型,位于耶路撒冷博物馆。

21「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

22「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

23「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因为将有大灾难降在这地方,也有震怒临到这百姓。」

24「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

25「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响声,就慌慌不定。」

26「天势都要震动,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

27「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

28「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

29「耶稣又设比喻对他们说:『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它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自然晓得夏天近了。」

31「这样,你们看见这些事渐渐的成就,也该晓得神的国近了。」

32「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

33「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

34「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

35「因为那日子要这样临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

36「你们要时时警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37「耶稣每日在殿里教训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住宿。」

上图:1890年拍摄的伯大尼。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38「众百姓清早上圣殿,到耶稣那里,要听祂讲道。」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贵重的捐项

虽全宇宙属我,
奉献仍然太小;
神的爱如此奇异,神圣,
要献上我灵魂,生命和一切,

与此同时,他却在小心翼翼的摸索袋中钱,免得下一个轮到他奉献时,匆忙中把五十便士作十便士投进捐献去了。

当他设到穷寡妇和她的两个厘钱的故事,而无动于衷,也不会谦卑自己,低徊反省,这个人便是铁石心肠。

动乱不安的消息

耶稣跟着对他们说:‘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地要大大震动;多处必有饥荒瘟疫;又有可怕的异象,和大神迹,从天上显现。但这一切的事以先,人要下手拿住你们,逼迫你们,把你们交给会堂,并且收在监里,又为我的名拉你们到君王诸侯面前。这是你们给我作见证的机会。所以,你们当立定心意,不耍预先思想怎样分诉,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但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巴氏译文 )

安全和所有的一切都属永恒,
天风,曦晨,泪水和欢笑,
深夜,鸟的歌唱,和天空的流云,
睡眠,自由,和秋日的大地。
我们建一屋在时光移转之外,
我们得到永不为痛苦所摇撼的平安。
战争不能威胁我。我之所之是和平,
秘密的装备抗拒一切死亡的意图:
虽一切平安失去平安仍旧;
众人倒下的地方平安仍在;
若可怜的肢体死去,那仍是最大的平安。

与基督同行,也许会丧掉生命,但却永不会丧失灵魂。

儆醒

这里有两个主要的概念。

(一 )是耶稣基督再来的概念。一直以来,对基督的再来,都有着不少无谓的争论和臆测。主再来的日子和景况,实在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但其中深藏着的真理是这样的──历史正在向某个方向前进,斯多亚派认为历史是轮回的。他们主张每隔三千年左右,整个世界便会给一场大火毁灭,之后一切得重新开始,而历史又再重复一次。这即是说历史是停滞不前的,而人类只是在永远的轮回中飘泊。基督徒的历史观是这样的,历史是有目的的,抵达目的的时候,耶稣基督会成为万有之主。这是我们所知道的,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知道的。

(二 )是强调儆醒的必要。基督徒千万不可以为自己是生活在一个不变的,稳妥的景况里。基督徒得永远处于企盼当中。有一位小说家,她书里头有一个角色,当别人因某些事物的引诱而致堕落的时候,她却常能洁身自爱。她说道:‘我知道某一天,伟大的事物会进入我生命之中,我希望能够保守自己,配接纳它。’我们必须永远生活在永恒的影子底下,要确知自己有没有谨慎自守;好叫在神面前,与所蒙的恩相称。再没有像基督徒的生活,那样的叫人怵惕惊心。

(三 )耶稣在圣殿中,与百姓消磨了一整天;祂在星光底下与神相交整夜。祂在独处中重新得力以应付群众的需要;祂之所以能够面对世人,乃由于祂首先与神相交。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路加福音第二十一章

G寡妇的奉献

1~2.显然是妇女院内一个区域的名字,在那里放有十三个喇叭状的奉献箱,每一个箱子内的奉献款都有特别指定的用途。耶稣在这里观看财主奉献的情形,路加虽未明说,却暗示至少有几个财主是很慷慨地奉献。相对的,是某个 penichra 寡妇的奉献,路加所用的这个字并不常见(在新约圣经中只有出现在这里),可能是强调她贫穷的光景。在第一世纪的犹太地,寡妇很少有赚钱的途径,要维生是非常艰难的,所以,穷寡妇几乎是等于最贫穷之人的同义词。这个穷寡妇的奉献只有两个小钱 lepta ),这个字是指一种非常小的犹太钱币(附带一提的是:这是新约圣经中唯一一处提及犹太钱币的地方),它的币值很小。解经家经常都说敬拜之人的奉献不许低于两个 lepta ,所以这是最小的奉献。但是,他勒目中与奉献有关的段落并没有禁止人奉献一个 lepton 。它只是说一个人不应该把一个 lepton 放到爱心奉献箱中,除非是在适当的监督之下( Baba Bathra 10b)。

3~4.耶稣指出:奉献的币值并不代表一切,其中的意思是:寡妇的奉献是所有人当中最大的(「要紧的不是一个人给出的数量,而是一个人为自己保留的数量」,Marshall)。如果照着字面来解释耶稣的话,其意思并不是「比他们任何一个人所投的还多」,而是「比他们众人所投的总数还多」。如果衡量的是给出去之后所剩下的,她当然是凌驾在他们所有人之上,因为他们所给的是自己有余的,所以还留下许多;她所给的却是她所有的一切,这是真正的奉献。

H末世讲论

每一卷对观福音书都包括了这段讲论的记载,虽然有一些的不同点。在这段讲论中有一些令人困惑的解经问题,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篇论述里似乎有部分是论到万物的结局,而有部分则是论到耶路撒冷的毁灭。在路加福音中,这两部分的差异似乎要比其它福音书更明显,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路加末世论的独特贡献。埃利斯注意到这个讲论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但他认为有两个要素是必须列入考虑的:耶稣「的确宣告了世界将来的结局,祂也的确考虑到在结局来到之前,有相当可观的、没有界定的过渡期」。这个讲论表达了耶稣对终极之得胜的把握,虽然前头有黑暗的日子。它在结尾时向跟从祂的人发出挑战,要他们儆醒,不可因这世界上的艰难而烦恼。许多的词句都会令人想到旧约圣经的经文(如:,这可能是用来强调耶稣正在描述的,是神监察的一种方式。

1. 豫兆

这段讲论是因门徒询问将要来之毁灭的预兆而引入的。当他们离开圣殿的时候,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发表意见论到圣殿的华丽。美石是用来支撑建筑物的大石头(在「哭墙」仍然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庞大的石头,但这只是地基的一部分,不是圣殿本身的石头)。根据约瑟夫的记载,有些大石头的长度是四十五肘。供物可能是一种装饰性的奉献,就如希律所献的金葡萄,「葡萄串高与人齐」(约瑟夫, Bellum v. 210)。耶稣的回答则是预言说它将要彻底被毁坏。所以门徒问:这一切会在甚么时候发生?之前会有甚么样的预兆?

2. 国与国打仗

耶稣并没有说到任何一个预兆,却警告祂的门徒不要被某个时候将要发生的一些纷乱之事所迷惑。

8.耶稣警告他们不要受迷惑,然后就说到假基督那些冒我的名来的,也就是说,宣称是具有我身分的人;他们将要说:我是「祂」(RSV),虽然「祂」并未加以界定,但显然是指弥赛亚(和合:基督)。在宣称具有弥赛亚的权柄之后,接着是预告那时候末后的时候、国家得拯救的时候近了。我们不应该忽略这些话的重要性,耶稣不是在预言,世界末日将在当时人的生前就临到,祂认为那些作出这种预报的人乃是假先知。

9~11.不仅在犹太地会有冒牌的弥赛亚,在广泛的列国间也会有麻烦。耶稣警告跟从祂的人,不要因为打仗等类的事而惊惶,这些扰乱必要来到,就像自然现象诸如:地震、饥荒、瘟疫以及未详加叙述之大神迹从天上(也就是在星球间)要来一样。

3. 逼迫

耶稣所提的那个扰攘不安的时候,对跟从祂的人而言显然是特别艰难的时期,他们将会受逼迫,但他们却必得着供应来面对一切的困难。

12.在世界遭逢灾难之前,教会将会先遭遇灾难。那些要下手拿住门徒、逼迫他们的人,耶稣并没有说是谁,这是广泛地指不具同情心的当权者。我们动辄以为会堂是敬拜的地方,但我们却不该忽略它们更广泛的功能,就是作为行政与教育中心。它们是犹太人生活的核心,犹太人的法律是尽可能从会堂开始运行的(。所用的词句证明跟从耶稣之人必须预期会有从犹太人而来的反对。监说明了被定罪的确实性,然而提及君王诸侯却证明逼迫的人不只是犹太人,也是外邦的当权份子。

13~15.这不只是灾祸,更是作见证的机会,这并非意味著名家那种滔滔不绝的雄辩技巧,乃是意味着为神所成就的事作见证;神会供给他们口才智慧,使他们能以完成这个工作。他们甚至不需要预先准备要说些甚么(动词 promeletan ,预先思想,是用来指预备一篇演说的专门术语,BAGD);这当然是与讲章、讲义的预备无关,基督徒必须像其它任何人一样,忠心地准备这些讲章与讲义。它所指的是,信徒将会在受逼迫的时候忽然被人叫去,对充满敌意的当权者提出答辩;在这种时候,耶稣自己(祂所用的我, egō ,是强调用词)将会赐给他们口才智慧(,包括雄辩术与领悟力。这口才智慧极有果效,甚至连仇敌都不能抵挡,也不能反驳。

16~17.耶稣并没有将灾难的严重性给减轻了。家庭将会分裂,有些人会把亲属甚至是亲密的亲属出卖给逼迫的人。耶稣清楚说明祂方才所说的话并不意味着,信徒可以安心地相信他们一定会蒙拯救,他们有些人将会得不着拯救。信徒可以确定的是:神掌管着一切,祂必要成就祂的旨意;但他却无法确定自己在那个旨意中是处在甚么地位上;他可能会被杀害,藉着死而进入他永远的得胜中,他也可能会存活。他可以有把握的是神的得胜,而不是这个得胜如何体现在他自己的生命中。敌对不仅来自家庭里面,也来自广大的世人。世人将会恨恶跟从基督的人,就像恨恶祂一样(参,及下)。

18~19.乍看之下,这些话与前两节相矛盾,要调和前后两处的经文,在于思想神凌驾一切的至高主权。神的掌管是绝对的,祂甚至可以使他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本革尔主张,我们必须加上「在它的时候来到之前不需要神特别的眷顾不需要获得它的赏赐」才能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其它人则认为这是指灵性上的保全(如UPlummer, Marshall);但这看法几乎不能适用于这些辞句。另一些人则主张,尽管个人(殉道者)可能会被人害死,教会门徒群体则会安全无虞;但前面的异议也适用在这种看法上。最好似乎是认为耶稣是在把他们的心思转向神强而有力的掌管以及神的旨意上,正是这个决定他们究竟是生是死,而不是他们的仇敌的阴谋。根据这个看法,祂劝勉他们要坚忍、忠贞。神所要求的是忍耐到底,而不是一些华而不实的、孤立的抵抗。

4. 耶路撒冷的毁灭

路加清楚地说明:这一小段讲论所论及的是耶路撒冷的毁灭,而不是末世。他记载了一些事是其它对观福音书作者所没有的;反向的,他却把他们所记载的一些事给省略了,如提及「那行毁坏可憎的」之处,这对他的外邦读者而言可能不太重要。

20.有些批判学者主张,这节经文证明路加是在耶路撒冷沦陷后才写的,我们很难接受他们的理由。因所作的预言是十分一般性的,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路加对沦陷时的细节(如:在约瑟夫的著作中)有任何了解。盖德虽然认为这本福音书写于主后70年以后,却拒绝以这段预言作为他主张之日期的证据,这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反向的,他认为路加是使用一份在这座城毁灭之前写成的文件。他也说:「毫无疑问地,耶稣重复的预告了毁灭性的结局,耶路撒冷正快速向这结局推进。」RSV 译作「被围困」的分词,意思是正被……围困当中(参 Rieu:「当你们看见军队逐步包围耶路撒冷的时候」)。如果围困行动早已完成,耶稣的指示就无法付诸实行了。

21~22.在打仗的时候,乡下人会进到有城墙的城里面去,以求保护。但耶稣告诉祂的听众,由于耶路撒冷的毁灭迫在眉睫,他们应该尽可能地远离它。山是敌人难以进入的、最安全的地方。事实上,当罗马人开始围困耶路撒冷的时候,当地的基督徒大部分都逃往彼拉(Pella)底加波利的一座城,位在约但河外,在加利利海的南方(优西比乌说他们逃往该地,是回应「藉启示所赐的神谕」,这可能是指耶稣的话,或者是稍后从一位基督徒先知而来的一种类似的劝告,见 Historia Ecclesiastica iii. v. 3)。「报复的日子」(思高、RSV)或报应的日子(NEB;参,等),是众人为他们的罪受惩罚的日子。发生在耶路撒冷的事不是任意的,而是适当的惩罚。圣经的应验证明神要运行祂的审判。

23~24.围城带给所有人苦难,但是对怀孕的妇女以及带着幼小孩童的人尤其严重;但这毁灭将会是全面性的。大灾难将要临到这地方(这译法比RSV的「地球上」好),震怒则要临到这百姓。约瑟夫告诉我们:战争期间,有九万七千人被俘虏,围城期间则有一百一十万人被杀( Bellum vi. 420);这个数目也许过于夸张,但死亡人数显然是很吓人的208。耶稣接着说到外邦人的日期,这不是一个容易解释的词句,曾经有人提议许多不同的解释:外邦人运行神的审判,或超越以色列人,或运用从前属于以色列人之特权,或者有福音传给他们的日期。提及这些日期满了,指出其中有神的旨意。

5. 人子的降临

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注意力现在转向人子的降临上。当然也有许多人主张,这段话仍然是论及耶路撒冷的陷落,举例来说,就像法兰士(R. T. France)在他对马太福音中相关经文所作的讨论一样209;但这词句似乎比较适合主的再临(如U27节;参35节)。耶稣是在指出祂降临之前的预兆,教训祂的门徒不要害怕。

25~26.在生动的启示文学意象中,耶稣说到天上的异兆。我们不容易明白该如何按照字面来解释这些话。在启示文学中,经常用这类的词句来指忽然的、猛烈的变动,以及新次序的出现。无论如何,这是这段话的主要意义。众人将会茫然不知所措,充满了恐惧,他们知道发生了一些奇异的事,却无法了解将会有甚么事临到他们头上。

27~28.耶稣说祂将要有能力、有大荣耀降临。丁时黎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到神那里去(与一样);但这个意义对分词 erchomenon 而言是不自然的,它的意思是「来」,而不是「去」210。有荣耀降临,指的是君尊的权能。只有路加保留了你们就当挺身昂首这个命令。当那些令人慌慌不定的预兆开始出现时,跟从耶稣的人一定不可以垂头丧气的,因为他们得蒙拯救的日子近了。得赎的意思是付出赎价而获得释放。就某种意义言,救赎的工作最终已经在十字架上完成了;但它完满含义的揭晓却仍有待将来,这正是耶稣在此所说的。

6. 无花果树

所有对观福音书全都有这个小比喻,虽然只有路加在提及无花果树时又加上和各样的树。树叶的发芽显出夏天近了;类似的,所提及之预兆的出现也显明神的国近了。这世代还没有过去之前,这些事都要成就,这段话的意义不容易明白。有人认为这是提及那时还活着的人,并且认为这是论到耶路撒冷之陷落的应验,但上下文似乎反对这种说法,除非我们与蒲隆模一样,以耶路撒冷的陷落为末世的预表(费兹梅也是如此)。有些人认为耶稣是在预言万有将会在几年内退出,并且认为祂的预言错了;根据祂断然否认知道这个日子看来,这似乎是最不可能的说法,而且,就像许多评论者所指出的,我们不可能认为记载这些话的路加会将它们理解成这种意思。在早期教会中,经常都认为跟从基督那一代人是很重要的,所以蒙拣选之人会存留到末期。其它人则认为这是说到犹太人这个民族(如赖尔)。有些人认为路加是要我们将这个词理解为「人类」(Leaney, Herrington)。林斯基(R. C. H. Lenski)则注意到「世代」,这个词经常用在旧约圣经中,指一种人,尤其是恶人(如:,但也指好人(如:。与此相似的是,埃利斯指出:「末后的世代」这个词在昆兰古卷中显然「包括好几辈子」,耶稣在此所论及的似乎就是如此。世代这个不常见的用法专注在那种会存留到末期的人,这词句「所意指的,只是救赎历史的最后一段……国度公开的显现就快来到了,但它在日历上的时间却仍是不确定的」(Ellis;参 Schweizer,「从复活节开始,所有人都是属于末世的了」)。这一小段的退出,是保证耶稣的话必要永远长存,这是属物质的宇宙所不具备的特质。

7. 要儆醒

跟从耶稣的人,了解将要发生的这些惊奇事件之后,就该更谨慎生活,不给试探留地步,以致效法这个世界的人。「游手好闲」(RSV;和合:贪食; kraipale ̄ )可能是指狂欢之后的宿醉,「用来形容非常下流之经验的下流字眼」211。「游手好闲」(贪食)与醉酒对基督徒的品性而言是十分不相称的罪;但是,就如赖尔的评注:「即使是滔天大罪,伟大的圣徒也可能会触犯;即使是伟大的圣徒,也可能会陷入大罪。」今生的思虑更是叫人难以防范;但无论是哪一种的疏失,都会使人无法预备妥当。第35节清楚说明耶稣正在谈论的是万有的末期,第36节则是说到跟从祂的人有着特别的责任。祂劝他们要祷告,在生活态度上要远避世人的罪恶,以信徒的身分专心事奉神。得以站立在人子的面前,是拥有终极的救恩。

208耶路撒冷似乎无法容纳约瑟夫所说的这么多人。杰里迈亚亚的研究所根据的资讯是:在逾越节时,有三群敬拜的人前来献上他们的祭牲,头两群人都塞满了外院,每平方公尺可以容纳两个人(每个人都带着祭牲),外院若塞满的话可以容纳六千四百人。既然第三群人没有那么多,总数大约在一万八千人左右。每一只祭牲可供十个敬拜的人食用,逾越节期间就有总数约在十八万的敬拜者( Jerusalem in the Time of Jesus , pp. 77 ff.)。如果没有朝圣者的话,他认为正常的人口约为二万五千至三万人。

209R. T. France, Matthew, TNTC (Inter-Varsity Press, 1985);中译本:法兰士着,沈允译,《丁道尔新约注释:马太福音》中的注释。进一步的讨论参见 R. T. France, Jesus and the Old Testament ( London , 1971), pp.227~239,他在那里主要是讨论,但他所说的有许多都适用于路加的平行经文。

210布鲁斯辩称「降临」这个字在的平行经文中的意思是来到地上,而不是去到天上( Baker's Dictionary of Theology , ed. E. F. Harrison, Baker Book House, 1960, p.192)。

211Henry J. Cadbury, The Style and Literary Method of Luke , p.54.

I殿中教训

路加以耶稣在这段时期的习惯,来退出他这一部分的故事。祂每一天都在圣殿中教训人,晚上则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上住宿。严格说来, ēulizeto 这动词的意思是指耶稣在山上扎营或露宿;但我们不能坚持这一点,因为这个字有时也用来指较长久的居住,在这个地区也有村庄可以住宿。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耶稣抬头观看,见财主把捐项投在库里,」

「库」:圣殿妇女院的墙上设有十三个收奉献的容器。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那穷寡妇投两个小钱在“库”里,与卖主的犹大后悔时所丢的钱在殿里,后来那三十块钱不放在“库”里的“库”是否相同?】

不同!这穷寡妇把两个小钱投在“库”里的库字,原文GAZO-PHULAKION ya*仰入alctov是指着圣殿中“妇女院”里面的一个“库”而言,应译为“院库”。男人到“院子”里去见祭司办理献祭手续时,妇女们只能在妇女院与孩子们在该处等候,并在该处敬拜主。该处也是人山人海之处,院中的“院库”是很巨大的一个木箱,箱上有十二个倒过来的喇叭口,各人依照自己所属的支派将钱投入不同的喇叭口中。主那稣曾教训门徒说:在施舍时“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一语,便是指投钱入这“院库”奉献箱而言。这也是人们“自由奉献”之处,所以许多人也秘密将款项投在此箱中。

至于祭司们所说,不可将犹大卖主的三十块钱放在“库”里的“库”,原文“各耳板”KORBAN fCop即u同字。说那不孝之子推辞不供养父母时所说的“各耳板”,便是这个“殿库”。以色列人如果向上主许过愿,便在还愿时将自由奉献的款项投入祭司所看见的“殿库”奉献箱中。这殿库也是放丁税之处 )。这库是放在“内殿”里的,所以应该称为“殿库”(参看时代真理第一集“洁净我们的圣殿”一文中有关内殿与全殿的分别 )。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又见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

「小钱」:是当时最小的犹太铜币。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养生的」:指「维持生命的物质」。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

「害死」:也可以解释成「处死」。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18一发不损】

问:说:「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

第十八节又说:「然而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既说被杀害,何以又说一发不损坏?是否译笔有误?务祈指示为荷。

答:主耶稣死是死了,然而,却应验圣经的话,祂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这里就是如此。再者,他们身体虽然被其杀害,然而,他们实在未受毫发之损。译笔无误。―― 倪柝声

】「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注或作“必得生命” )。」

「保全」:「取得」、「赢取」。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在患难中要忍耐“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

灵魂因急躁而失丧;然而,当它毫无怨言地降服时,就拥有平安,也拥有神。急躁的人渴望得着他所没有的,或者,对所拥有的不满足。急躁的灵魂是强烈情感的奴隶,丢弃了理智与信仰的约束,这是多么大的缺点和错误!当你甘心忍受别人的恶待时,它就摸不着你了;那么为何你要拒绝甘心地背负它,而使它成为真实的恶待,叫自己受伤呢?内在平安并不居住在感官或低等欲望中,乃是在于意志。只要意志持续、坚定地顺从,这平安可存在最痛苦的悲伤中。这世界的平安不在于痛苦的解除,而在于自愿忍受痛苦。
听听你的呻吟和抱怨,好像你是世上最无辜的,并且你不被允许进入现世的天堂似乎极不公平。但请记住你会如何地触犯神,并且你该承认祂是公正地对待你。当以浪子的谦卑向祂忏悔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祢。”(路15∶21 )我知道我亏欠了祢的公义,但我没有勇气来还这公义的债。若由我来还这债,我将自欺,我将吝惜自己,我将出卖自己。但祢慈怜的手免除了这我永无勇气去偿还的债,又在爱中纠正我。祢也应允,使我有耐心忍受这于我有益的纠正。倘若一个罪人愿意向自己发义怒的话,至少他可以接受神所安排的痛苦,也就是他自己不敢主动去选择的痛苦。

-- 芬乃伦《灵思默想》

】「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

「刀下」:应译为「刀口」。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响声,就慌慌不定。」

「困苦」:「丧气」、「丧胆」。

「慌慌不定」:「迷了路」。──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天势都要震动,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

「想起」:「向前观看」。

「魂不附体」:「熄灭」、「吐气吹灭」。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累住了心「恐怕因贪食醉酒 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网罗忽然临到……」】

基督徒应当觉悟,世上不是他们安居的所在和长久的家。因为世上的罪恶,快要临到尽头,想在世上得什么,是妄想,就是得到也毫无价值,不但转眼要过去,而且将来还要因它受到损失。因为没有专心地追求神国的事,也没有完全为主而活,不遵行神的旨意就是极大的错误。人追求什么,就得什么,不会追求地,反而得到天,追求今生的事,反而得到永世的事。

所以问题是我们的心究竟在那里,每天所注重的,思虑的是什么事。如果所追求,注重思虑的和世人一样,也要和世人有同样的遭遇,这就是主在这里所特别提出警告的。因为有灾难和痛苦要临到世上一切的人。信徒应否和世人一样,不能避免呢?这里提到贪食,醉酒 并今生的思虑,占住了人的心。虽然饮食是人所需要的,但不能贪求,纵欲。虽然有些事情是重要的,却不能被它们控制,以至心不得释放,这样灾难忽然来到就无法逃脱了。

所以不要随从肉体,贪爱世界,被今世的事物所累住,每天都追求那些与灵性无关的事,乃是应该时时儆醒,常常祈求,才能逃避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在主面前。将今生肉体,属世的一切,得失、荣辱、祸福都置之度外,求将来在主那里有所得着就够了。

──《每日天粮》

】「你们要时时警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儆醒」:「不睡觉」、「保持清醒」。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你们要时时警醒,常常祈求。」】

我们总要常常束紧腰带,不要跪在地上岸边饮水,恐怕敌人乘虚而入,我们的仇敌诡计多端,我们在向前的旅程中惊险万分,会遭受损害的。

在节期中警醒——在室内充满欢乐的声音,戏言洋溢,笑话连篇,记得要仰望主的面,我们有否不当说的话,或有什么以后会懊悔的事,我们的心总不可过分兴奋与受害。

在忧虑中警醒——有时我们应过分焦虑,将事情想得太多,尤其是那些可见的与短暂的事,于是我们心中会充满忧虑,好似将来必有不幸的事,风雨会扫去一切。当商情低落,竞争增加——警醒!祈求!站在人子面前,祂必不忘记,也不丢弃我们。

在挚爱中警醒——我们在外面武装,回到家里,关上门,我们的心就在温暖的情爱之中,我们完全卸了装,毫无戒备,心灵会否太松弛呢?但是主说:你们要时时警醒,祂提醒我们不住站在人子面前,常常祈求。

── 迈尔《珍贵的片刻》

】「耶稣每日在殿里教训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住宿。」

「每日」:「白天」。
── 蔡哲民等《路加福音资料大全》

例证

圣殿中的长廊和支柱,俱是白色的大理石,有四十呎高,每一块都是从整块石头凿出来的。至于说到装饰,最著名的要算那纯金制成的葡萄树,每一株有一人高。约瑟夫的犹太战史第五册卷五,对耶稣时代的圣殿有着最为精致的描绘。书中提到,『圣殿前端的外貌,简直叫人的心惊目眩,因为整幅墙都嵌满了大块大块的金片。朝阳初起,太阳的反光真个是金光夺目,叫人无法逼视,就正如瞪视太阳本身一样。但从远处看来,对一个异乡人来说,整座圣殿却像一座覆盖着白雪的崇山那般,因为在没有嵌金的部分外墙,却是洁白胜雪。』对犹太人而言,这样庄严辉煌的圣殿,竟然被夷为尘土,真是难以想象了。

──《每日研经丛书》

】「这些事终必为你们的见证。」

基督徒的生活是爬山的生活;如果爬在前面的人能常回头喊一声,笑一笑,点一点头,招一招手,对于爬在后面的人是大有帮助的。我们都是爬山的人,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勉励纔是。爬山是顶危险的,可是也是顶荣耀的。我们要爬上山顶,一方面必须费力,一方面必须谨慎、坚忍。我们越爬得高,前途的景色越望得清。我们中间如果有甚么人发现了甚么值得注意的东西,应该立刻回头喊一声,叫后面疲倦的同伴得着鼓励。─ 选

罪的俘虏】“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
据探险家说﹕“非洲猎人捉拿森林中的小猴﹐并不须安置圈套或陷阱﹐他们只要带一壶掺蜜的啤酒到树林去﹐把壶盖打开﹐自己藏躲附近就行了。猴子因好奇﹐一个个从树上跳到壶前﹐开始只想尝一尝那甜味﹐以后越喝越多﹐就乱打乱闹﹐乱跑乱跳﹐直到醉倒为止。这时猎人就开始行动﹐不到几分钟﹐酣睡的猴子们﹐就都已被绳子坚牢的缚住﹐及至醒来﹐才知道自己已成了猎物﹐这时任凭你乱叫乱咬﹐总是徒劳无益”。
魔鬼对付世人也是这样﹐他在罪中掺些蜜糖﹐使你先尝试“罪中之乐”﹐直到你沉醉入迷﹐才把罪恶打成的铁链紧紧地套在你的颈项上﹐使你成为它手中的俘虏﹐落在痛苦难熬之中﹔正如圣经所说﹕“原来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被恶网圈住﹐鸟被网罗捉住﹐祸患忽然临到的时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这里强调儆醒的必要。基督徒千万不可以为自己是生活在一个不变的,稳妥的景况里。基督徒得永远处于企盼当中。有一位小说家,她书里头有一个角色,当别人因某些事物的引诱而致堕落的时候,她却常能洁身自爱。她说道:『我知道某一天,伟大的事物会进入我生命之中,我希望能够保守自己,配接纳它。』我们必须永远生活在永恒的影子底下,要确知自己有没有谨慎自守;好叫在上帝面前,与所蒙的恩相称。再没有像基督徒的生活,那样的叫人怵惕惊心。

──《每日研经丛书》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