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撒母耳记下第4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恐惧的临到,能让全身失去力量;在恐惧侵袭时,可以靠着甚么面对?

伊施波设是靠别人(押尼珥 )壮胆的人。他没有仰赖神,押尼珥一死,他就一无所有了。他遭遇危机、受到压力,就被恐惧吓倒。恐惧能使我们瘫痪,惟有信心与倚靠神能胜过惧怕。只要信靠神,就能放胆地克服身边的困难。

米非波设是个怎样的人?

有关米非波设的其余事迹,可参阅9章; 4及 30节。

义人是指伊施波设吗?如何理解?

大卫称伊施波设为“义人”。他既是扫罗的儿子,想承袭王位也是理所当然的。他想作王并不是错,只是生性软弱,不能抵挡不义和罪行。大卫知道他不是统一全以色列的领袖,所以无意杀害他。神既应许将国度赐给大卫,他就深知神必成全自己的应许。

大卫听到伊施波设的死讯,就甚恼怒,他从来没有伤害过扫罗,更认为暗杀乃是懦夫的做法。他想统一以色列,但不想在自己的臣仆与伊施波设的军兵之间,种下永不磨灭的芥蒂。为了表明自己与除灭扫罗王族丝毫无关,于是下令处死杀害伊施波设之人,并将伊施波设的首级厚葬。这时以色列各支派都承认大卫是强大的领导者,立誓向他效忠。毫无疑问,来自非利士人的威胁,加上大卫的军威和成就,必定有助于民族的统一。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在那绝望的时刻里……

撒母耳记下第四章查经小记

■你们要使软弱的手坚壮,无力的膝稳固。

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歪脚或作差路)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祢与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

一、经文概述

历史的钟摆走到撒母耳记下第四章,残喘下日见萧条的扫罗家终究是迎来了既定的结局。主帅押尼珥、君王伊施波设、二军长巴拿与利甲的相继死亡,绝望的气息充斥在伊施波设掌控下的以色列全国。希伯仑的池旁,两位军长手脚赫然被挂;墓中,押尼珥的尸骨未寒,伊施波设的头颅又来。此时,我们不禁战兢地感叹:被神厌弃者的道路是何等的不稳与悲凉。

而在伊施波设的恐慌与死亡之间,作者突然追忆起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的一段儿时经历,在充斥着死亡和绝望的撒母耳记下第四章圣经中,他如扫罗家族中“火中抽出的一根柴”,虽然毁坏,仍得存留!因为,神要在这位瘸腿的米非波设身上显出祂无尽的怜悯!

二、属灵浅见

(一)手就发软

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听见押尼珥死在希伯仑,手就发软。以色列众人也都惊惶。-

伊施波设听见押尼珥的死讯反应是“手就发软”,以色列众人也都惊慌,根据历代志上12章记载,大凡大能的勇士都投奔了大卫,现在这伊施波设和“众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答案很明确,他们是软弱的人。

伊施波设不坏,大卫对他的评价是“义人”,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软弱。当父亲和兄弟在战场拼命的时候,没有他的身影;当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争战的时候,他远远地躲在玛哈念;当被立为以色列王时,他演绎了一个十足的傀儡;如今当听说投奔大卫的押尼珥被杀时,他的反应是“手就发软”……

软弱,也许并不是他的错。一直长在父兄阴影之下,他早已习惯了安逸。然而,人生无常,无力也无法挑起家国重负的他,却在濒临绝境的时刻,阴差阳错地登上了帝位,从此历史将他铭记,虽然只是一个窝囊的名号……

他并不是不知道神的旨意,他也并非不懂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维系如此艰难的光景,但他没有步约拿单的后尘,追随着大卫结盟立约;他接受了押尼珥的“好意”,因为生活已把他磨砺成了一个无法自立的人,谁给他安排都一样,他不单软弱,而且软弱到了糊涂的程度!

一生中他也有过刚强,在押尼珥亲近他父亲妃嫔的消息传到他耳朵的刹那,他在这等奇耻大辱下,忍无可忍,展示了片刻的血性,只是他那唯一一次的刚强换回的是激烈的反驳和叛离的身影。无奈,他只能一言不发,在纠结中等待,在绝望中守候……

然而,软弱,毕竟不能成为一生的道路。

一日,比录人临门的两个儿子,利甲和巴拿出去,约在午热的时候,到了伊施波设的家,伊施波设正睡午觉。-

午后,天正热,那是亚伯拉罕在帐篷门口接待天使的时刻,伊施波设选择了正常生活睡午觉。也许发软的手和发抖的脚只有放在床上才感觉踏实,无路可走的时刻、无可奈何的选择,唯独床,依然是接纳软弱者安息的港湾。

“睡了的人是在夜间睡”,但对伊施波设来说,在天气炙热、人气惶惶的白天,床俨然是躲避刀光剑影的最后地方,睡觉无疑是远避现实纷扰的最好选择。

然而,现实残酷,从此他再也没有下床醒过,当肚腹被刺,头颅被取的那刻,他依然无力反抗!殊不知对于弱者来说,床就是争战激烈的战场,睡觉无疑是放弃抵抗的症状。

历史的悲剧无数次重演,直至今时,依然不乏软弱的芸芸众生,明知神的心意,却因为习惯了安逸,选择逃避。我们确实听见四面楚歌,我们确实看见天象在变,我们知道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还晓得主正在门口……可是,为何我们依然如此?如今,我们竟然还能沉睡!

软弱,难道这一生我们就这样过?!

保罗也有软弱,但他非但没有被其所困,还以此夸口。

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

为这人,我要夸口;但是为我自己,除了我的软弱以外,我并不夸口。

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耶稣祂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原来,软弱并不可怕,基督徒并不是没有软弱,也并非不可软弱,但是我们不能一生为软弱所困,活在、死在软弱之中,更不能软弱到糊涂的程度。今天,软弱如伊施波设的我们,只有向大卫所预表的基督投诚,软弱在主的能力之下,安息在祂的恩典之上,才能以此夸口,才能得到刚强。

在这仅存的年间,软弱的我们是站在主的身边,还是在世界里沉睡?

?

(二)腿就瘸了

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有一个儿子名叫米非波设,是瘸腿的。扫罗和约拿单死亡的消息从耶斯列传到的时候,他才五岁。他乳母抱着他逃跑,因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耶斯列的消息,是扫罗家的悲剧,更是米非波设的悲剧。

五岁的那一天,爷爷死了,叔伯死了,父亲也死了;就是那一天,还不能急跑的米非波设从乳母的怀中掉下后,腿就瘸了……

人生,还有比一个五岁的孩子在一天内遭受如此打击更凄厉的事吗?

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在还不会分辨左右手的岁月里,他拥有同龄人所艳羡的一切,高贵的血统、显赫的家室、无尽的财富、至上的权力……

那是不曾有记忆的岁月,那里埋藏的是锦衣玉食的奢侈和众星捧月的荣华,只是那一切在五岁的那一天皆成过眼云烟:爷爷没有了,爸爸没有了,家没有了,腿也没有了……

似乎走投无路,似乎前途尽毁,似乎世界末日,生命中的一切戛然而止!不再有辉煌的前程,不再有奔忙的脚步,除了啼哭,只能绝望!

他是扫罗家最脆弱的枝子,在弱不禁风的岁月里,经历了狂风暴雨的冲击,留下了心灵和肉身的双重创伤。

从此米非波设客居他乡,似乎从人间销声匿迹,所有的人几乎完全将他忘却、遗弃,但是我们的神却始终将他眷顾、牢记,因为祂知道在二十年后的将来,米非波设将在被神所废弃的扫罗谱系之中,以蒙爱者的身份出现,演绎一段感人肺腑的爱的旋律!

朋友,今天的作为野橄榄的我们同样柔弱如米非波设,多少年凄风苦雨的打击把我们彻底压碎、倾覆,无数次狂风暴雨的经历埋没了我们所有的理想,不敢再奢求自己的人生有任何辉煌,没有、也不会再有迷人的梦想……

在无数个孤寂的夜里,我们只能仰天长问,路在何方?

似乎大地无语,我们的回音依然在苍茫的夜空飘荡……

但,“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那一句“祢使人坐车轧我们的头,我们经过水火,祢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振聋发聩,走投无路的生涯竟是我们生命中最有份量的蛰伏。因为,不久的将来,生命的荣美将彰显在隆冬的萧条之中,野橄榄要结出佳美的果实,只是,嫁接和修剪的工作,依然繁复!

为了那一曲爱的音乐,亲爱的灵胞啊,愿意让祂来鼓你的心弦吗?

请听,这是前辈的吟唱,你我今天能否一同应和?

“我的时候在祢手,不论或快或慢,照祢喜悦来画筹,我无自己喜欢;祢若定我须忍耐,许多日日年年,我就不愿早无碍,一切就早改变。”(选本202首)

“不过再过几里朋友,腿要不酸身不累,不再有罪不再有忧,主要擦干你眼泪,听祂正用柔声说道:勿恐勿馁仍力前,因为也许明朝未到,旅程就已到终点。”(选本186首)

?

(三)肚腹刺透

他们进了房子,假作要取麦子,就刺透伊施波设的肚腹,逃跑了。-

撒母耳记下前四章圣经里,亚撒黑、押尼珥、伊施波设三人都是因为肚腹被刺透而身亡,这一死亡法差不多成了当时以色列领袖的常规死法,肚腹刺透,惨烈异常,如此死法绝非偶然。

只要我们稍微留意就会发现,三个被刺之人都非常人。他们有着过人的技巧、过人的勇力和过人的地位,似乎已经成全了他们非凡的人生,但非凡的人生却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因何?原来他们都是肚腹行走之辈!

伊甸园内神将肚腹行走的咒诅加在了蛇上,从此“蛇在磐石上爬的道”成了测不透的奇妙,却大行其道。无数跟这条古蛇纠缠在一起的人,开始了肚腹行走的生涯。他们以“吃土”为生,弯曲悖逆,爬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己”路。

亚撒黑、押尼珥、伊施波设,他们生前一味偏行己路,毫不留意神的心意,为利奔忙,糊涂度日。最终,用肚腹行走的他们,死在肚腹刺透后的痛苦中,悲哉!哀哉!

耶稣在十字架上已经伤了那条古蛇之头,无奈到如今这条古蛇依然在伤害“女人后裔”的脚跟,“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可悲许多有基督徒名号的人,非但没有脱离肚腹行走的生活,还在拼命吃土,公然成了十字架的仇敌。

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十二岁耶稣的那句回话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实际,“父的事”那才应该是我们最深的思念、一生的挂念、永远的怀念……

“地上的事”终将过去,以此为念之人,必将深受其苦;“唯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

(四)手脚被挂

于是大卫吩咐少年人将他们杀了,砍断他们的手脚,挂在希伯仑的池旁;却将伊施波设的首级,葬在希伯仑押尼珥的坟墓里。-

两个军长的作为被大卫指责为恶人,并被砍掉手脚。重蹈了亚玛力客人的覆辙。因何?原来他们不知道当做的事,不晓得归回的路!

在绝望和死亡的气息充斥整个扫罗家族的时候,作为扫罗的族人,两军长自然晓得自己所面对的现实,除了归附大卫他们别无选择!

可悲的是这两兄弟并不知道行何事为美?

便雅悯的出身和伊施波设军长的身份让他们自觉与大卫隔绝,押尼珥的结局更是让他们诚惶诚恐,于是“假装要取麦子”的他们用手上的刀取了伊施波设的头,拿着伊施波设的首级,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殊不知,正是他们自己手上的“宝贝”,要了他们的性命。

可悲的是,历史的悲剧总是重演,前人的血迹未干,后人的悲剧又演。诚如大卫所言:“从前有人报告我说,扫罗死了,他自以为报好消息;我就捉住他,将他杀在洗革拉,这就作了他报消息的赏赐。”

我们以为自己的手能做许多事,凭着私意替神帮许多忙,却不知这往往成“乌撒的手”,所做之事在神眼里常是“恶事”,因为不明白如何行事之人岂能行事?

“你若不知道,只管跟随羊群的脚踪去。”因为不会跟“羊群脚踪”之人,最会蹈前人覆辙!

两位军长在结束了伊施波设性命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他们所选择的是一条不归路。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可供选择的路似乎很多,但我们必须明白回归的正道永远只有一条!回归,不需要偷偷摸摸的举动,也无需日夜兼程的疾走,真实的归回需要的是“诚心来到希伯仑,要立大卫作以色列的王,……一心要立大卫作王。”-这个“诚心”和“一心”的归回,远胜过那颗烦躁、急躁和浮躁的雄心!归附,何必用弑君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诚意?归回的脚步无需飞跑追赶恶人的行径,报仇和伸冤的事永远只属于我们的神!

那一天,兄弟俩的手脚被挂在希伯伦的池旁,作为惩罚,更作为后人的警戒!

扪心自问,我们的手脚是否比两位军长更干净?多少事上,我们不明白神心意却自作主张!多少时候,我们不知道前途方向却急速飞跑!

照理,我们的手脚更该砍下、挂上!

然而,二千年前,我们的救主曾为我们手脚被挂,那钉痕、那血迹依然历历在目,“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那慈爱和怜悯与祂的性命等价,换回的竟是不堪的你我和你我不堪的光景?!

今天,我们能否留意自己没有伤痕、没有血迹的手脚,是否曾经我们反而加给恩主伤痕?是否如今我们依然沾有祂的血迹?

?

三、警戒与榜样

(一)显露的残缺与隐藏的软弱

米非波设的瘸腿暴露在日光之下,而伊施波设的无能却不易察觉,甚至在押尼珥能力的荫蔽下,变得不那么明显,也不那么痛苦。可米非波设这显露的残疾却使他深知自己的本相与软弱,在王的面前谦卑,以至本为王的仇敌得着王子的待遇;伊施波设则不然,即使在闻押尼珥死讯,手发软的情况下,仍不愿退位让贤,奢望着靠两位军长维持已支离破碎的国家,以此享受一时的苟安,并不愿归向耶和华的受膏者。

有时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主要在自己身上甚至一生的道路中,加上那么一个或一段此般显露的残缺。疾病也好,惨痛的遭遇也罢,仿佛保罗的刺,虽三次求主,却不得离开。有经历的保罗这样阐述说:“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 -/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感谢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并无任意加制。在多受苦难的面前,却是多得恩冕的那个。隐藏的软弱往往在遮盖下被人忽视,甚至自己也不认识了;但显露的残缺中,虽屡受伤害,多有泪水,但却是时时在提醒我们不忘自己的软弱,向神柔软,向祂依投。

?

(二)血肉的膀臂与神的大能

伊施波设生于王家,长于王家,并最后被立为王。乃料在不多时,立他为王的押尼珥死了,以致他极度手足无措,以色列众人也都惊惶。这正是靠人血肉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之人的结局。遭遇危机、受到压力,就被恐惧吓倒,瘫痪了。作诗的人劝我们说:“你们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点也不能帮助。他的气一断,就归回尘土……以雅各的神为帮助,仰望耶和华祂神的,这人便为有福。”

米非波设虽命运多舛,身体残疾,但却迥别爷爷、叔伯,甚至是父亲的道,归依大卫。因此余生能与王同席吃饭,享受王子的生活。按人看来,一开始,这两人是断乎不能相比,但结局却截然相反。此不正在告诉我们,人在神面前蒙恩,全不在乎外面的条件。有人仪表非凡,气概英武,才干超众,但神若不祝福他,仍是一事无成;有人软弱无能,甚至残缺不全,但他们敬畏神,倚靠耶和华,就大蒙祝福。伊施波设和米非波设之间,如此鲜明的对比给我们指明了当拣选的道路,那就是单单倚靠神。

?

(三)肉体的帮助与全然的信靠

大卫公义的举动,说明了义和不义不能相交的原则。不义永远不能成就义,如同作恶之不能成善。所以大卫不寻求出于不义的帮助,并断然将不义的人绳之以法。大卫是神的受膏者,是神按着祂的旨意所膏的王,万民都当归顺,帮助大卫自是理所当然。然而对大卫的帮助,绝不是用人的方法,更不是用不义和不法的手段。神如何弃绝一切属血气的,大卫也弃绝出乎血气的帮助。他自己在凡事上倚靠神,也接受神所打发的那些依靠耶和华之人所给他的帮助。那些存心利己,靠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手段,要帮助他的,虽然按人看来对大卫有利,大卫却决然拒绝。

正如当主被捉拿时,跟随祂的一个人曾拔刀削掉了大祭司的仆人的一个耳朵。主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在神的工作上,这往往是最常犯的错误。我们总不忘自己的办法,这般地相信自己的力量,还以为我们能助神一臂之力,帮祂成就大事。但却不知神不要这样的帮助,祂拒绝人的手。不是存心对了,神就必悦纳,必祝福。这远远不够,方法得对,力量的源头也得对,神的宝座立在公义的根基上。

当然,如果我们的肉体没有经过深刻的对付,在受欺压、遭攻击、蒙冤屈的时候,自是巴不得有人挺身而出,替自己打抱不平。原来我们所注意的只是帮助,全不考虑帮助来自何处,更不问临到我们的环境,神有什么美意。“一个有学习的人,不只不敢接受属血气之人的同情与援手,就连对逆境所产生的心怀不平,也会自责,深怕得罪神。环境中的横逆,常常是肉体是否经过对付的试金石。但愿我们的肉体更多受十字架的破碎,好让里面的基督更多彰显。”

--1-芦苇之地 2012-10-23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