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西拉被攻下,对以东人的影响──
西拉就是古时的坚固城彼特拉,它是沿悬崖峭壁凿出来的城市。它不但是以东的坚固城,也是与印度开展贸易的繁华重镇。
香柏树和蒺藜,一个栋梁之材,一个毫无用处……
以色列王约阿施在这个比喻里,将犹大比作微不足道的蒺藜。犹大王亚玛谢打败以东人以后心高气傲,想与以色列争雄,他确信兵力强过对方。约阿施把犹大的军队比作蒺藜,将自己的军队比作香柏树,想劝对方不要来犯。但亚玛谢高估自己的实力,志大才疏又不听约阿施的警告,以致惨败。
拆毁城墙是对城内居民的羞辱,使他们难以防御将来的侵略。
在此期间,除约拿之外,神还兴起很多先知,他们是──
在这期间,神为他们兴起许多先知,例如何西阿、阿摩司、约拿、弥迦、以赛亚等人,他们在神的灵引导下说出一连串预言。他们继续传讲神普世的大工,也展望神未来的属灵国度。神会在以色列人道德与灵性衰败之时,预备弥赛亚的来临。因为在以色列国和她的的军力被消灭时,许多人就会欢迎耶稣带来的大好消息。
关于先知约拿的详细资料,请看约拿书。
耶罗波安是怎样的王?能给百姓带来甚么?
耶罗波安二世并非全心全意地敬畏神,但由于他的军事策略及治国之道,以色列国享受到继所罗门之后最富强的时代。但是先知阿摩司与何西阿把国中的实际情形揭示出来,。耶罗波安的政府不理公平与公义,结果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人人自私自利,倚重权力、信赖财富多过信靠神。穷人饱受欺压,难以相信神鉴察他们的苦情。物质的丰富不一定是神赐福的明证,因为这也可能是人自我努力的成果。如果你物质丰足,请你切记,神看重我们如何取得财富、成就和对财富运用的态度。我们所有的全是属于祂的,我们必须把祂所赏赐的财富,用在祂的旨意上。
经文:
23 犹大王约阿施的儿子亚玛谢十五年,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在撒马利亚登基,作王四十一年。 24 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一切罪。 25 他收回以色列边界之地,从哈马口直到亚拉巴海,正如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借他仆人迦特希弗人亚米太的儿子先知约拿所说的。26 因为耶和华看见以色列人甚是艰苦,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没有了,也无人帮助以色列人。 27 耶和华并没有说要将以色列的名从天下涂抹,乃借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拯救他们。28 耶罗波安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勇力,他怎样争战,怎样收回大马士革和先前属犹大的哈马归以色列,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 29 耶罗波安与他列祖以色列诸王同睡。他儿子撒迦利雅接续他作王。
以色列历史上出现过两位耶罗波安皇帝。为了容易分辨,中文圣经称他为“耶罗波安二世”。圣经怎样评价这位耶罗波安呢? 24至25节对他有一个颇特别的描述:
“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一切罪。”(v24)这是负面的评价,也是圣经常常出现的典型负面评价。不过,接下来的25节似乎是24节的延伸解释——却是一句正面的话——最少客观来说是正面的:“他收回以色列边界之地,从哈马口直到亚拉巴海”(v25 )。似乎,耶罗波安二世是一个颇能干的人,他更曾经“收回大马士革和先前属犹大的哈马归以色列”(v28)。事实上,在他的一生之中,延续着父亲约阿施的强盛,可能他的政绩非常辉煌,军事上强盛,他的人生没有指责出他的问题。不过,这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如果我们阅读阿摩司书,你会发现邻国犹大的先知阿摩司狠狠批评耶罗波安带领的以色列:
“耶和华如此说:
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地犯罪,
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
因他们为银子卖了义人,
为一双鞋卖了穷人。
他们见穷人头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
阻碍谦卑人的道路。 ”
国家强大,却没有为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贫富悬殊极度严重,贫穷人被欺压。我们不知道耶罗波安是否听见阿摩司的信息——可能没有听见。客观来说,他的一生是成功的,许多问题没有在他面前浮现。
不过,他的恶却是耶和华眼中的。他看不见,没有人跟他说,但是,耶和华却认定他的恶。因此,无论他的功绩如何、国力如何、自我感觉如何,他在耶和华眼中是恶的,这成了上帝对他一生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上帝仍然默默保守祂所爱的子民,没有因他的恶灭绝以色列民,却借着这恶人耶罗波安作拯救。 “耶和华并没有说要将以色列的名从天下涂抹,乃借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拯救他们。”(v27)。
这些一切,耶罗波安都不知道。
思想反省:恶人在世不一定立刻被报应,甚至上帝会巧妙地透过恶人作拯救。但是,恶人的最终结局却是肯定的:灭亡。
经文:
3 亚玛谢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卫,乃效法他父约阿施一切所行的;4 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5 国一坚定,就把杀他父王的臣仆杀了,6 却没有治死杀王之人的儿子,是照摩西律法书上耶和华所吩咐的说:“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各人要为本身的罪而死。”7 亚玛谢在盐谷杀了以东人一万,又攻取了西拉,改名叫约帖,直到今日。 8 那时,亚玛谢差遣使者去见耶户的孙子约哈斯的儿子以色列王约阿施,说:“你来,我们二人相见于战场。”。
以利沙死去,故事的焦点回到犹大国。亚玛谢是新一任犹大国王。圣经给予亚玛谢一个正面评价——“亚玛谢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卫,乃效法他父约阿施一切所行的”(v3)。大卫一直是列王纪众多皇帝的标准,亚玛谢做得不错,却不符合大卫标准,极其只是去到他父亲的标准。为什么呢?以下是经文对亚玛谢任内作为的描述:
(缺点)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v4)。其实这不只是对亚玛谢的评价,曾经已有好几位好皇帝的不足之处。这表明亚玛谢对耶和华的命令没有完全严格遵守。(优点)他除掉杀害他父皇的臣仆,却没有杀害他们的儿子。这是亚玛谢遵从耶和华律法的最佳例子。圣经也因此强调这是按照摩西律法书上的吩咐:“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各人要为本身的罪而死。”这实在是难得的一面。亚玛谢能够从私人仇恨中仍然清醒,记得耶和华的律法。(缺点)破坏了以色列与犹大国的关系。两国曾经和好过一段日子。圣经其实没有交代以色列与犹大国交战的原因。不过,当时圣经却借着以色列王约阿施指出亚玛谢的问题以及两国开战的原因:“你打败了以东人就心高气傲,你以此为荣耀,在家里安居就罢了,为何要惹祸,使自己和犹大国一同败亡呢?”(v9-10)因此,这是亚玛谢的致命缺点——心高气傲。
骄傲导致亚玛谢走向失败。骄傲的最可怕之处,是它使人忘记。一个本来好好的人,也可以骄傲的缘故忘却自己本来的好。亚玛谢正是这个例子。因着他以为自己能够除去国内的乱党势力,能够击败以东人,就可以继续扩展自己的国土。
思想反省:今天想一想,有什么命令因为你的骄傲而没有严格遵守?哪些上帝的命令因着骄傲而忘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