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约西亚是怎样一位贤君?给我何启发?
我们读圣经所记的,犹大与以色列众君王的事,很难见到一位全心全意顺服神的人,约西亚正是鲜有的一位。他开始作王的时候只有八岁,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治国十八年都顺服神的旨意。他二十六岁时按照神的律法实施改革。儿童是我们教会与世界的未来领袖。人虽然要等到成年以后,才能为神承担大任,但是人不会因为年纪轻就不能敬畏顺服神。约西亚早年的时候,就立下以后犹大改革的根基。
圣殿的守门人,是管理进入圣殿者,并监管从民中收聚的银子(投入圣殿奉献柜中的 )。
在希勒家发现律法书前,以色列人连圣经书卷都没有了……
这卷书可能是摩西五经的全部(从创世记到申命记 ),或者仅是一卷申命记。由于犹大国长年累月有恶王当政,神律法的记载已经遗失了。这时约西亚年约贰一十六岁,他想在全国实施宗教改革,既发现神的律法书,就必须有彻底的改变,才能使全国顺从神的命令。你现在手中有本圣经,你要如何改变才能使生活符合神之道?
一次听到神话语,忧伤痛悔行改革──听道而后行道,我的反应似乎没有这么快……
约西亚听到神律法书上的话,便忧伤地撕裂衣服,立刻实施改革。只是一次读到神的律法,他就改变了全国的方向;现在许多人都有圣经,可惜很少人受神真理的影响。神之道应当使我们像约西亚一样立刻采取行动,矫正自己的生活,以便符合神的旨意。
古时中东的妇女地位低下,神使用户勒大有何意义?
户勒大是一位女先知,就像米利暗、底波拉一样。神随祂的意思拣选仆人来实行祂的旨意──不分穷富、男女、君王或为奴的。户勒大当时显然极受人民尊敬。
以色列人以撕裂衣服表示悔改,今天我悔改却不是这样啊!悔改最要紧的是──
约西亚看出犹大族是何等的败坏,他撕裂衣服在神面前哭泣,神就向他施怜悯。他使用当时的惯例来表示悔改,我们现在悔改,虽不必撕裂衣服,但哭泣、禁食、赔偿道歉等,也可表明真诚的悔改。悔改最难的是改变态度,因为人的态度是产生罪的根源。
经文:
3 约西亚王十八年,王差遣米书兰的孙子、亚萨利的儿子──书记沙番上耶和华殿去,吩咐他说:4 “你去见大祭司希勒家,使他将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就是守门的从民中收聚的银子,数算数算,5 交给耶和华殿里办事的人,使他们转交耶和华殿里做工的人,好修理殿的破坏之处,6就是转交木匠和工人,并瓦匠,又买木料和凿成的石头修理殿宇,7 将银子交在办事的人手里,不与他们算帐,因为他们办事诚实。”
8 大祭司希勒家对书记沙番说:“我在耶和华殿里得了律法书。”希勒家将书递给沙番,沙番就看了。 9 书记沙番到王那里,回覆王说:“你的仆人已将殿里的银子倒出数算,交给耶和华殿里办事的人了。”10 书记沙番又对王说:“祭司希勒家递给我一卷书。”沙番就在王面前读那书。
11 王听见律法书上的话,便撕裂衣服,12 吩咐祭司希勒家与沙番的儿子亚希甘、米该亚的儿子亚革波、书记沙番和王的臣仆亚撒雅,说:13 “你们去为我、为民、为犹大众人,以这书上的话求问耶和华;因为我们列祖没有听从这书上的言语,没有遵着书上所吩咐我们的去行,耶和华就向我们大发烈怒。”
14于是,祭司希勒家和亚希甘、亚革波、沙番、亚撒雅都去见女先知户勒大。户勒大是掌管礼服沙龙的妻;沙龙是哈珥哈斯的孙子、特瓦的儿子。户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区。他们请问于她。
15她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你们可以回覆那差遣你们来见我的人说,16耶和华如此说:我必照着犹大王所读那书上的一切话,降祸与这地和其上的居民。17因为他们离弃我,向别神烧香,用他们手所做的惹我发怒,所以我的忿怒必向这地发作,总不止息。’18然而,差遣你们来求问耶和华的犹大王,你们要这样回覆他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至于你所听见的话,19就是听见我指着这地和其上的居民所说、要使这地变为荒场、民受咒诅的话,你便心里敬服,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应允了你。这是我──耶和华说的。20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归到坟墓到你列祖那里;我要降与这地的一切灾祸,你也不致亲眼看见。’”他们就回覆王去了。
约西亚同样是与犹大国末年的好皇帝。圣经同样“约西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行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v2)
圣经记载了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就是约西亚王在圣殿中得到了律法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有学者认为约西亚王得到律法书这件事,不但令犹大国复兴,更导致了国家开始编辑历史,进而导致撒母耳记、列王纪等书卷的出现。这解释为何这两段书不断重复一个重要的神学主题:你若遵守耶和华的律例、典章,我必保守你的国度;你若不遵守耶和华的律例、典章,你就灭亡。
因此,“听命”仍然是整个列王纪下的重点。有趣的是,当约西亚王发现律法书的时候,他有这样的评论:“因为我们列祖没有听从这书上的言语,没有遵着书上所吩咐我们的去行,耶和华就向我们大发烈怒。”(v13)这对约西亚王来说是一个发现。他发现两者的关系——就是国家的衰败与国家有否听命上帝之间的关系。诚然,这关系其实一早已经借着不同先知的口不断强调。以色列人不单没有听,他们更加没有将这教导传到下一代。因此,对于犹大国灭亡前的皇帝约西亚来说,这“耶和华的律法”是完全陌生的,甚至是需要“被发现”的。
当约西亚王发现上帝的律法后,他作出一个明智的举动:就是立即回应、求问耶和华。这是听命的人必须回应的事情。上帝颁布律法,就是要人作出回应。然而,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虽然约西亚王是一个听命顺服的人,但他的顺服不能扭转整个劣势——约西亚不是耶稣基督,一人的顺服,不能拯救整个民族。上帝的惩罚仍然要临到整个犹大国。约西亚只是得到上帝的应许,就是他不会亲眼看见国家的灭亡。
思想反省:你认识耶和华的律法吗?你有没有立即回应呢?你是否愿意听命呢?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将这律法传给下一代,好让他们跟你一同遵守呢?
阅读: 、8-13节
王听见律法书上的话,便撕裂衣服。——
当我们把领养的儿子从国外带回来的时候,我急切地给他满满的爱,还有过去他所欠缺的一切,特别是优质的食物,因为他有营养不良的症状。可是我们尽了一切的努力,甚至还向专家咨询,他的成长仍然非常有限。将近三年后,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原来他的身体无法接受某些食物。我们将这些食物从他的日常饮食中剔除后,他在几个月内就长高了13公分。我一方面懊恼自己过了那么久才发现,给他的是有碍成长的饮食;一方面也为他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而欣喜不已!
当圣殿里遗失多年的律法书被人找到时,我想约西亚王应该也有类似的感受。就像我懊悔竟在无意间阻碍了儿子的发育,约西亚也痛心竟错失了上帝对祂百姓丰盛美好的心意。他虽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而受称许(2节),但找到律法书之后,他更明白该如何尊荣上帝。约西亚明白了上帝的话语,就带领百姓遵照上帝的吩咐,再次献上敬拜。
在我们透过圣经学习如何尊荣上帝时,或许也会懊悔未能达到上帝对我们的心意。但值得欣慰的是,上帝必医治并更新我们,还会逐步带领我们更深地认识祂。
上帝啊,感谢祢,让我明白如何过讨祢喜悦的生活。求祢赦免我过去没有遵行祢的话语,
帮助我现在就尊荣并顺从祢。
“在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
列王记下圣经《列王记下》记载,犹大王约西亚引领了一场信仰的大复兴,而复兴的起点与动力,是在修理圣殿之时,偶然发现了一本律法书。当祭司希勒家将律法书交给书记沙番以后,沙番便在约西亚王面前诵读这书,没想到,“王听见律法书上的话,便撕裂衣服。”约西亚在上帝面前认罪悔改,即刻产生悔改的行动:第一,与耶和华立约“王站在柱旁,在耶和华面前立约,要尽心尽性地顺从耶和华,遵守他的诫命、法度、律例,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众民都服从这约。”当王得到律法书以后,立刻差遣人招聚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众长老,王和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无论大小,都一同在圣殿前聚集。王在众人面前大声宣读在圣殿里所得的约书,并要求众人都要与耶和华立约,立志按律法建立合乎上帝心意的生活。第二,洁净耶和华的殿“王吩咐大祭司希勒家和副祭司,并把门的,将那为巴力和亚舍拉,并天上万象所造的器皿,都从耶和华殿里搬出来,在耶路撒冷外汲沦溪旁的田间烧了。”王极力洁净圣殿,除掉一切的偶像,废去从前犹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并洁净整个耶路撒冷城。约西亚对偶像的恨恶,充分表明他悔改的决心。他甚至将圣殿里亚舍拉的像搬到汲沦溪边,用火焚烧,打碎成灰,将灰撒在平民的坟上。第三,打碎偶像的邱坛“他将伯特利的坛,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里、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筑的那坛,都拆毁焚烧,打碎成灰,并焚烧了亚舍拉。”伯特利的坛,为分裂后北国第一任君王耶罗波安所设立,它祸害以色列人长达两百年之久,并最终导致北国的灭亡。然而,北国虽已灭亡,耶罗波安所筑的坛仍在影响着南国犹大人。因此约西亚将这坛完全毁灭,真是大快人心。第四,向耶和华守节“王吩咐众民说:‘你们当照这约书上所写的,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守逾越节。’”圣经特别强调,自从士师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犹大王的时候,直到如今,实在没有守过这样的逾越节。可见约西亚所做的一切,实在满足了上帝的心意。因此圣经说:“在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结 语约西亚虽然生长在宗教礼仪荒废、崇偶之风盛行、律法早已被弃、百姓远离上帝的罪恶时代里,但他撕裂心肠,向神悔罪,并力挽狂澜,引导全民族重新归回到上帝面前。他如同一盏点亮的明灯,不仅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愿我们都能效法约西亚,另立心志,专心侍奉,讨上帝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