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列王纪下第8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利沙长期眷顾书念妇人,我在关怀他人上做得如何?

这件事必定发生于第五章所记载的事件以前,因为这七年的饥荒必定是在基哈西生大痲疯以前。这件事显明以利沙对寡妇一家的长期眷顾,他对这个家庭的服事,可与他公开行神迹的事工媲美。以利沙的一生在关怀人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

我们常自信不会犯罪,犯罪的根源是甚么?怎样才能抵挡罪恶?

以利沙说哈薛必要大大犯罪,哈薛极力否认,说绝不会如此,他不认识自己有犯罪的可能性。在文明的社会里,我们常以为自己不会犯大罪,能克己行事、绝不会沉沦败坏。其实我们应当用更合乎圣经、更实际的态度来看自己,承认在我们里面的罪性,这样才会求神赐下能力去抵挡邪恶。

神为何允许哈薛这样的恶人篡位?

以利沙论哈薛虐待以色列人的话,在 33节有了部分的应验。哈薛一定知道他必要作亚兰人的王,因为以利亚曾经膏了他,但是他不等神所定的时间来到,就自己动手杀了便哈达。神用哈薛来审判不顺服祂的以色列民。

与亚哈女儿结为夫妻,可能是为了政治的目的,可是却带来……

犹大王约沙法为他的儿子约兰娶亚她利雅为妻,她是以色列邪恶的亚哈王与耶洗别的女儿。她依照北国拜偶像的习俗去做,将拜巴力带到南国犹大,使南国开始败落。约兰死后,儿子亚哈谢作王,亚哈谢被北国将军耶户所杀。后来亚她利雅杀了自己所有的孙子,只漏掉一个约阿施,最后她自立为女王。约兰的婚姻可能有政治上的好处,在灵性上却是致命伤。

以色列人与以东的争战由来已久──

犹大虽然与以东接壤,并且同出于一位祖宗(以撒 ),两国却争战不息。大卫作王时,以东一度是以色列联合王国的附庸,国家分裂以后,以东曾臣服南国犹大。至此以东背叛犹大宣告独立,约兰立刻攻打以东,但伏击失败,失去一些疆土,这是不荣耀神所带来的惩罚。

亚哈谢作王是因──

亚哈谢是犹大王约兰所有儿子中惟一留在国中的一位,他最年轻,但因为其他兄长在非利士人与阿拉伯人入侵时被掳去,所以他能登基作王

亚她利雅的家族背景──

亚哈谢的母亲亚她利雅是亚哈与耶洗别的女儿,她的祖父是前朝的暗利。亚哈与耶洗别的恶行藉亚她利雅传到犹大。

耶斯列是以色列王夏宫所在地。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犹大王约兰

经文:

16 以色列王亚哈的儿子约兰第五年,犹大王约沙法还在位的时候,约沙法的儿子约兰登基作了犹大王。 17 约兰登基的时候年三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八年。18 他行以色列诸王所行的,与亚哈家一样;因为他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妻,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19 耶和华却因他仆人大卫的缘故,仍不肯灭绝犹大,照他所应许大卫的话,永远赐灯光与他的子孙。20 约兰年间,以东人背叛犹大,脱离他的权下,自己立王。 21 约兰率领所有的战车往撒益去,夜间起来,攻打围困他的以东人和车兵长;犹大兵就逃跑,各回各家去了。 22 这样,以东人背叛犹大,脱离他的权下,直到今日。那时立拿人也背叛了。 23 约兰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纪上。 24 约兰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亚哈谢接续他作王。25 以色列王亚哈的儿子约兰十二年,犹大王约兰的儿子亚哈谢登基。 26 他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他母亲名叫亚她利雅,是以色列王暗利的孙女。 27 亚哈谢效法亚哈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与亚哈家一样,因为他是亚哈家的女婿。 28 他与亚哈的儿子约兰同往基列的拉末去,与亚兰王哈薛争战。亚兰人打伤了约兰,29 约兰王回到耶斯列,医治在拉末与亚兰王哈薛打仗的时候所受的伤。犹大王约兰的儿子亚哈谢因为亚哈的儿子约兰病了,就下到耶斯列看望他。

经文的焦点回到犹大国。读者请注意:圣经这里提及两位同名的王——一个是亚哈的儿子,以色列王约兰;另一个迟他五年登基的犹大王约兰,他是约沙法的儿子。两者不要混乱。因此,这段经文的重点是犹大国的约兰。虽然这位犹大国的约兰不是以色列王约兰,但这两位约兰曾经在同一时期分别作以色列与犹大的王。甚至,根据圣经记载,当时以色列与犹大国的关系甚好。

圣经的描写编排很有趣。相信读者也发现,列王纪下的焦点一直放在以利沙以及他所服侍的以色列国身上,却对犹大国几乎只字不提。上一次列王纪提及犹大国这位约兰,已经是列王纪上二十二章的事。 “约沙法与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约兰接续他作王。”如今圣经却在列王纪下第八章再次将焦点回到犹大国身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不是为了什么美好原因,却是因为凸显以色列国的恶习感染了犹大国。圣经两段描写犹大国约兰以及他的儿子亚哈谢:

“他行以色列诸王所行的,与亚哈家一样;因为他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妻,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v18)

“亚哈谢效法亚哈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与亚哈家一样,因为他是亚哈家的女婿。”(v27)

这是很特别的描述。一般来说,列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的原因,大概都是“行他父亲所行的”或“效法他的父母”。但是,这两位王却是受到亚哈的影响。由此可见,亚哈的影响力果真惊人!亚哈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影响力却未停止,不单传到下一代,更感染了他邻近的兄弟国。这是非常讽刺的事。事实上,自从所罗门王后,以色列人的王国一直分裂成两半。这次两国因着婚事竟然联合起来。然而,两国联合起来却不是为了好事,却是联合起来一起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思想反省:

在你身处的家庭与家族中,你为他们带来什么影响?你能够让你的家族行耶和华眼中看为好的事吗?

--1-尔道自建 8月16日

02、先知目睹的丑恶

经文:

7 以利沙来到大马士革,亚兰王便‧哈达正患病。有人告诉王说:“神人来到这里了。”8 王就吩咐哈薛说:“你带着礼物去见神人,托他求问耶和华,我这病能好不能好?”9 于是哈薛用四十个骆驼,驮着大马士革的各样美物为礼物,去见以利沙。到了他那里,站在他面前,说:“你儿子亚兰王便‧哈达打发我来见你,他问说:‘我这病能好不能好?’”10 以利沙对哈薛说:“你回去告诉他说,这病必能好;但耶和华指示我,他必要死。”11 神人定睛看着哈薛,甚至他惭愧。神人就哭了;12 哈薛说:“我主为什么哭?”回答说:“因为我知道你必苦害以色列人,用火焚烧他们的保障,用刀杀死他们的壮丁,摔死他们的婴孩,剖开他们的孕妇。”13 哈薛说:“你仆人算什么,不过是一条狗,焉能行这大事呢?”以利沙回答说:“耶和华指示我,你必作亚兰王。”14 哈薛离开以利沙,回去见他的主人。主人问他说:“以利沙对你说什么?”回答说:“他告诉我你必能好。”15 次日,哈薛拿被窝浸在水中,蒙住王的脸,王就死了。于是哈薛篡了他的位。

这是一个有关政治的丑陋故事。哈薛谋害杀死亚兰王便•哈达,篡了他的王位。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

事情是这样的:亚兰王便•哈达患病,派人寻求以利沙的帮助,求问耶和华。对于这求问,以利沙回答说:“你回去告诉他说,这病必能好。但耶和华指示我,他必要死。”这回答很特别——它同时表明耶和华必然医治便•哈达的病,却同时预言了哈薛的谋朝篡位。经文下一节继续直接说明这事实。以利沙说:“我知道你必苦害以色列人,用火焚烧他们的保障,用刀杀死他们的壮丁,摔死他们的婴孩,剖开他们的孕妇。”以利沙清清楚楚向哈薛传达他预知的将来。哈薛不但谋朝篡位,更导致以色列人受害。

目睹事实,却不能改变。这是作为神人先知的无奈——以利沙只能预知耶和华所揭示的答案,却无法自己亲自改变什么。因此,以利沙哭了。以利沙哭,不只因着同胞的苦难,更是白白站在将来导致同胞受苦的凶手面前,却完全无能为力。历史是不能凭一己之力能够改动的巨轮。不过,这不是悲观的宿命论。悲观的宿命论是绝望的表现,它是对耶和华停止任何仰望,它是对上帝工作和拯救的拒绝。

以利沙最后的评语是这个:“耶和华指示我,你必作亚兰王。”哈薛必作亚兰王,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然而,这仍然离不开耶和华的命定与掌权。以利沙哭。但以利沙却仍然以“耶和华的指示”作为整件事的总结。以利沙不快乐,但他以耶和华的命定作为整件事的总结。

思想反省:

现实往往是无奈的。恶人当道,不公义犹存。面对这不能改变的丑恶,为着不公义哀哭,这眼泪也是上帝的义。面对无法改变的丑陋,作为上帝的子民,纵然眼见不能改变,也不认同,但是,我们可以为此哭泣,我们为此不忿,我们为此对耶和华的话仍存指望!让我们为不义哀哭!

--2-尔道自建 8月15日

03、以利沙与妇人

经文:

1 以利沙曾对所救活之子的那妇人说:“你和你的全家要起身往你可住的地方去住,因为耶和华命饥荒降在这地七年。”2 妇人就起身,照神人的话带着全家往非利士地去,住了七年。3 七年完了,那妇人从非利士地回来,就出去为自己的房屋田地哀告王。4 那时王正与神人的仆人基哈西说:“请你将以利沙所行的一切大事告诉我。”5 基哈西告诉王以利沙如何使死人复活,恰巧以利沙所救活、她儿子的那妇人为自己的房屋田地来哀告王。基哈西说:“我主我王,这就是那妇人,这是她的儿子,就是以利沙所救活的。”6 王问那妇人,她就把那事告诉王。于是王为她派一个太监,说:“凡属这妇人的都还给她,自从她离开本地直到今日,她田地的出产也都还给她。”

这段经文是列王纪下罕见的经文,因为这故事的主要目的不是赞扬先知以利沙,而是以色列王。虽然经文的v1、v4、v5加插补充了与以利沙有关的事迹,但这段经文的主线其实是(书念)妇人与以色列王之间的故事。

经文开首补充了妇人离开自己房屋的原因。以利沙向书念妇人预言将有饥荒发生,妇人就弃掉自己的房子,离开本地往非利士地方去。一住就住了七年之久。然而,当她从非利士地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不再属于她了。

其实,根据当时国家的规矩,一个人弃置了自己土地,土地就会转归以色列王所拥有。因此,理论上这土地已经合法地不属于妇人。在这情况下,以色列王对妇人无条件的归还成为经文的重点:“凡属这妇人的都还给她,自从她离开本地直到今日,她田地的出产也都还给她。”(v6)这原不是妇人应有的,但出于以色列王的恩典,妇人就在这特殊情况下得到她原有的地土。因此,这经文罕有地凸显以色列王的作为,甚至,以色列王的施恩正解决了以利沙遗留下来的问题。妇人因着以利沙的缘故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却因以色列王的施恩重得自己的土地。王与基哈西的对话非常有趣:为了解决妇人的困难,王询问基哈西有关以利沙与妇人的过去。基哈西强调:“我主我王,这就是那妇人,这是她的儿子,就是以利沙所救活的。”对于以利沙的神迹,王并没有回应,他只直接问妇人现实的情况。先知或许能够帮助妇人的儿子死而复活,但王却实际地帮助妇人。

思想反省:

土地是一个严肃问题。若说属灵与属世没有严格的二分,那么,土地、置业、租金等问题同样是基督徒关注的事。社会土地的公义,人民能否安居乐业,生活是否被土地问题所困扰,也是圣经极度关注的问题。面对社会的土地垄断,租金不断上升,基督徒不能置身事外。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依靠一两次神迹所能解决的事,更是长远取决于政权是否具有怜悯、恩慈的心。

--3-尔道自建 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