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民数记 第34章


圣经综合解读

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迦南地,就是归你们为业的迦南四境之地,」

3「南角要从寻的旷野,贴着以东的边界;南界要从盐海东头起,」

4「绕到亚克拉滨坡的南边,接连到寻,直通到加低斯·巴尼亚的南边,又通到哈萨亚达,接连到押们,」

5「从押们转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为止。」

神数算了出埃及以来一路的行程()),并且宣告了承受地业的原则之后()),接下来就宣告应许之地的四境,既不要百姓遗漏应许,也不要百姓越过界线。神的心意是要人凭着信心得着全部应许,「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并且保守自己长久地活在安息之中。
应许之地的南界是从「盐海」向西穿过「加低斯·巴尼亚」())、「埃及小河」,一直到地中海。「盐海」())就是死海,「海」、「大海」())就是地中海,「埃及小河」是阿里什旱溪(Wadi el-Arish))的下游。「亚克拉滨坡、哈萨亚达、押们」())的准确位置不能完全确定。
神用「埃及小河」或「埃及河」())作为应许之地的南界,用这个名字时刻提醒神的百姓:神将他们「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因此他们必须与埃及有分别,「不可再回那条路去」())。每一个重生得救的信徒都是从世界出来的,不可再回到世界去。
上图:阿里什旱溪(Wadi el-Arish)流域是西奈半岛的最大的泄洪系统。阿里什旱溪的支流平时是干涸的河床,下雨时则汇集了西奈半岛60%的洪水,在阿里什(El-Arish)流入地中海。阿里什旱溪的下游是从东南向西北长约50公里的直线,这是应许之地的天然边界,在圣经中被称为「埃及河」(创十五18)或「埃及小河」(民三十四5)。

6「『西边要以大海为界;这就是你们的西界。」

7「『北界要从大海起,划到何珥山,」

8「从何珥山划到哈马口,通到西达达,」

9「又通到西斐仑,直到哈萨·以难。这要作你们的北界。」

应许之地的北界是从地中海向东,经过「哈马口」())到达「哈萨·以难」。「何珥山」())不是加低斯附近的何珥山,而是「哈马口」和地中海之间的黎巴嫩山脉某个山峰。「哈马口」可能位于奥朗底河(Orontes))的发源地之一莱布韦(Lebweh)),「西达达」())可能是莱布韦东北60公里的塞达德(Sedad))。「西斐仑」和「哈萨·以难」的准确位置不能完全确定。
神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将应许之地赐给他们的后裔为业,并且三次提到范围是「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之地」()),而具体的北界是「哈马口」、「西达达」和「哈萨·以难」())一线,位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边缘,所以说是「直到幼发拉底大河」())。

10「『你们要从哈萨·以难划到示番为东界。」

11「这界要从示番下到亚延东边的利比拉,又要达到基尼烈湖的东边。」

12「这界要下到约旦河,通到盐海为止。这四围的边界以内,要作你们的地。』」

应许之地的东界是从「哈萨·以难」())向南,到「基尼烈湖」())以后沿着约旦河通到死海。「示番、亚延、利比拉」())的准确位置不能完全确定。
「基尼烈湖」就是加利利海。「基尼烈湖的东边」原文是「基尼烈湖东边的肩膀」(英文ESV译本)),也可译为「基尼烈湖东边的斜坡」(英文NSAB译本)),指今天加利利海东边的戈兰高地。
神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四境之地」()),南起「埃及小河」())、北至「哈马口」()),正是三十八年前十二探子所窥探的区域()),也是主前十五至十三世纪埃及文献中提到的「迦南地」())的范围。这地的面积并不算大,正适合「一年三次,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祂」())。
应许之地的西面是大海,南面、东面和北面的界线之外都是贫瘠的旷野,生活着敬拜偶像的外邦人,只有神「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神把应许之地放在这样的环境中间,正是让百姓领会到:人只有活在应许之地里面,才有真正的平安、喜乐和福气;人如果向往世界,偏要离开应许之地的范围,面临的只有死亡和失丧。正如神把祂的儿子基督应许给我们,让我们活在基督里,因为「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因此,我们更应当「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
上图:在卫星照片上标出的应许之地示意图,南起埃及小河,北到哈马口,西至大海,东到约旦河,包括了今天的以色列、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一部分。从卫星照片可以看出,在这个范围之外,大都是没有绿色的荒漠地带。

13「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说:『这地就是耶和华吩咐拈阄给九个半支派承受为业的;」

14「因为流便支派和迦得支派按着宗族受了产业,玛拿西半个支派也受了产业。」

15「这两个半支派已经在耶利哥对面、约旦河东、向日出之地受了产业。』」

「宗族」())原文是「父家 Fathers’ houses」()),指由同一个大家长掌管的几个家庭。
「两个半支派」在河东的所得之地不在迦南地里面,始终没有被划进神的应许里。神允许人坚持自己的选择,但神绝不会改变祂应许的内容,所改变的只是让「九个半支派」())去承受原先由十二个支派承受的地业。人不能改变神的定意,只能求神改变我们的心思意念。神一再提起在河东的「两个半支派」,提醒百姓,人所看为美的事,如果不是在神的应许中,始终都不是上好。人所争取来的福虽然可以会让人一时满足,但终究会有后患,只有「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
百姓还没有进入迦南,神就预先宣告应许之地的范围,并且吩咐百姓用「拈阄」())的方法来承受产业,接受神的权柄和管理,表明神才是全地真正的主人,「祂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因此,百姓要得着这地,并非根据自己的努力,而是根据神的应许和恩典;人只有凭信心领受神的恩典、遵行神的诫命,神才会「照祂向你列祖所起的誓,扩张你的境界,将所应许赐你列祖的地全然给你」())。
人跟随神的信心是在经历神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因此,以色列进入迦南后,并没有立刻得着「从巴力·黑们山直到哈马口」())的区域,而是居住在「从但直到别是巴」())的区域。一直到大卫和所罗门的时代,以色列人才完全得着应许之地。大卫王最后的疆界是「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而「所罗门统管诸国,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
今天,「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神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祂儿子里面」())。因此,我们的应许之地就是基督,「基督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所蒙的一切恩典、福气,只是这应许的一部分;甚至「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也只是这应许的一部分。神的心意是要我们得着全部应许之地,就是基督的生命()),而不只是一些恩典、福气,也不是几样美德。人如果没有基督的生命,这些美德只是人一样一样地努力做出来的,既不能长久、也不能安息;人如果有了基督的生命,「神将祂的灵赐给我们」()),这些美德就是圣灵自然地「结」出来的「果子」。我们若要完全「得着基督耶稣所要我得的」()),就应当凭信心「将万事当作有损的」、「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并且为祂「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完全地接受基督在我们里面做主。

16「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

17「『要给你们分地为业之人的名字是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

亚伦的接班人「祭司以利亚撒」())代表神的恩典,摩西的接班人「约书亚」())代表神的权柄。「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主持「分地为业」()),表明以色列人在迦南承受产业的过程,完全是根据神的恩典和权柄。
同样,将来我们「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也完全是根据「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和万王之王())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权柄。

18「又要从每支派中选一个首领帮助他们。」

19「这些人的名字:犹大支派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

20「西缅支派有亚米忽的儿子示母利。」

21「便雅悯支派有基思伦的儿子以利达。」

22「但支派有一个首领,约利的儿子布基。」

23「约瑟的子孙玛拿西支派有一个首领,以弗的儿子汉聂。」

24「以法莲支派有一个首领,拾弗但的儿子基母利。」

25「西布伦支派有一个首领,帕纳的儿子以利撒番。」

26「以萨迦支派有一个首领,阿散的儿子帕铁。」

27「亚设支派有一个首领,示罗米的儿子亚希忽。」

28「拿弗他利支派有一个首领,亚米忽的儿子比大黑。』」

这份名单的顺序照着各支派所分配的土地从南到北排列(书十四至十九))。除了「迦勒」()),其他九位首领的名字与三十八年前的那批首领())完全不同,甚至他们的父亲也不是以前的首领。神记录下了这些人的名字,用他们的名字清楚地表明了新世代百姓在神面前的信心:「示母利 Shemu-El 」的意思是「神的名」,即「撒母耳」;「以利达 El-Idad」的意思是「我神已喜爱」;「布基 Bukki」是「布基雅 Bukki-Ah」())的简称,意思是「耶和华已证明」或「耶和华已倒空」;「汉聂 Hanni-El」的意思是「神恩宠的」;「基母利 Kemu-El」的意思是「被神举起」;「以利撒番 El-Izaphan」的意思是「我的神已保护」;「帕铁 Palti-El」的意思是「神拯救」;「亚希忽 Ahihud」的意思是「尊严的兄弟」;「比大黑 Pedah-El」的意思是「被神救赎」。
在这十位首领中,迦勒大约已经80岁了())。有七个人的名字中带着「神 El」,表明这些首领可能都是在出埃及以前出生的,此时大约40-60岁。只有「布基」的名字中出现了「耶和华」名字的成份,表明他可能是在神向摩西启示自己的名「耶和华」之后出生的()),大约在40岁以下。

29「这些人就是耶和华所吩咐、在迦南地把产业分给以色列人的。」

神所要做的工作,神负责自己呼召工人,所以神亲自指定这十二位负责分地的领袖,却没有指定河东两个半支派协助分地的首领。
神所呼召的工人,必然能做成神所要做的工,但他们如果不能用信心跟上神,虽然做成了工作,还是不能得着安息、不能得着应许。神在三十八年前所呼召的旧世代十二位首领()),虽然帮助摩西完成了数点百姓的任务,也能作「以色列军中的统领」()),带领百姓在旷野行走()),但却因着在加低斯的不信从,最终不能进入应许之地。而神在三十八年后所呼召的新世代十位首领,却是在信心中接受神的管理、在信心中接受神的应许,他们将成为信心的见证人。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以色列的边界

这一章确立了圣地的理想的边界。好像以下和的经文,这一章介绍了以色列的领土即所谓由神赐给的边界有多大,尽管以色列宣布统治它,实际上只有少部分面积的土地是在她的控制之下。

因为迦得、流便和玛拿西的半支派要回到约但河东定居(参见的那一段 ),所有这些地区只分给九个半支派,并且根据这九个半支派选出了十位代表,每一个支派一位,让他们去管理领土的抽签分配。玛拿西另外的半个支派包括在名单中,因此在后期它的领土跨立在约但河两边。利未支派被省略掉,因为有特别的财产要分给这个祭司的支派(参见三十五章 )。所有这些分配工作都在大祭司以利亚撒和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的领导下进行,约书亚兼任统帅。在早期户口调查时没有提到的首领在这里被发现,并且从那些被摩西派去侦察的十二名探子中只留下约书亚和迦勒的名字。

这十位首领除了迦勒以外,都是默默无闻之人。但是他们的名字的意义是有力和清楚的:‘示母利’,意思是神的名字;‘以利达’,意思是我的神之爱;‘布基’,意思是证明;‘汉聂’,神的恩典;‘基母利’,被神兴起;‘以利撒番’,我的神保护;‘帕铁’,神是我的释放者;‘亚希忽’,我们兄弟是高贵尊荣的;‘比大黑’,神拯救。这些名字反映出一个意义,即以色列人在耶和华里面满有确信。并且实际上,在占领迦南地中,他们是祂的军队。

神有许多恩赐要赐给我们每一个人,祂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一种计划。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所有的人或每一个人都被呼召去占领应许给我们的土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能找到它。不过实际上我们很少有人达到耶和华恩惠允许给我们的边界;我们很少真正在所有我们生活的领域中宣告祂的主权,并且努力工作,藉着神的恩典,去在耶和华的统管下控制这些领域。我们必须这样祷告,求主真正成为我们生活每一方面的主,这样所有的边界,都将随着祂的中心地带的扩展而扩展。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民数记第三十四章

ii. 迦南地的疆界

故事至此界定应许之地迦南的界限,最是恰当不过。从主前十五世纪开始,迦南已经被视为一个地理上的单元。此后几个世纪的埃及文献,都经常提及这个地方。在名义上,迦南当时是受埃及所管制的。这些经外文献虽然没有像本章这般,详细描述迦南的疆界,其内容却反映了它对迦南界限的理解,显然也是和圣经相同。311与本书其他经文一样,本章地名的监定也大部分不是很有把握的。然而考据的可靠性,已经大得足以绘制迦南疆界的地图。请参看注释:Ⅴ. G. iv.的地图。

1~5.南界从死海开始,上亚克拉滨坡,直译是「蝎子坡」,它大概就是纳布‧萨法(Naqb es-Safa),然后在加低斯‧巴尼亚以南(库代拉特泉或加得斯泉,穿过寻的旷野(。哈萨亚达和押们的位置不能确定,但必然是在加低斯‧巴尼亚与埃及小河〔阿里什河谷(Wadi el-Arish)〕之间。

6.西界是地中海。

7~9.北界惟一能够肯定其位置的地点,只有哈马口和西达达。前者大概是今日的莱布韦(Lebweh),后者是塞达德(Zedad)。本节的何珥山并非加低斯附近的何珥山。这山一定是在哈马和地中海之间。而西斐仑和哈萨以南则必然是位于西达达的东面,它们大概是哈瓦林(Hawwarin)和卡尔亚廷(Qaryatein)。

10~15.东界未到加利利海斜坡(直译:基尼烈湖的肩膊)之前的部分,有颇多的问题:示番、利比拉、亚延的位置都无法确定。到达加利利海之后,疆界就沿着约但河谷,直下到死海。因此迦得、流便、玛拿西半支派的属土,是在迦南地以外的(13~15节)。

但以色列所定居的范围,自始至终依然比本段所描述的迦南为小。大卫控制了大部分的迦南以及外约但,但在以色列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时期的国界,是合乎这里界定之疆土的。因此本段所描述的,是神应许给以色列民之地的理想,可是却从来没有完全被他们得为业。但主前十四至十三世纪埃及文献中称为迦南之地理单位,与民数记三十四章所界定之土地相符合的事实,却是本段经文具有历史性的明证。312

土地的规模和以色列无法完全得为业,提醒我们神是慷慨的,祂能够「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参:

iii. 土地分配者受任命

这些人责任何等重大,从他们由神直接指派,就可见一斑(16节;。这里只提到了十个支派的首领,因为迦得和流便已经在外约但定居。这些都是古语形式的名字(,但在别处出现过的,却只有迦勒一人(19节;等)。各支派大约是依照定居的次序排名,从南面的犹太和西缅开始,以北面的亚设和拿弗他利作结(参:书十四~十九)。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本书自开始就盼望着进入迦南,现在是制定法例,为占领迦南作规则的时候了。自本章至36章一共记载了五大规划:1,厘定应许之地的四界;2,指定分配土地的人;3,指定给利未人的城邑;4,指示如何洁净所得之地;5,各支派分得的土地不可转让给他族。

──《启导本圣经注释》

应许之地的边界: 神应许要赐给亚伯拉罕的领土是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广大地域。这里所提到的领土比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领土缩小了很多。到了大卫和所罗门时期,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产业才得以成就。这说明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是将来要成就的事情,而不是在征服迦南时。在以色列征服初期,神并没有把以色列需要之外的土地赐给他们,以此教导他们知足和顺服。本文所提到的地界是征服迦南的世代刚好能加以巩固,建立家园的地界。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边界轮廓】

对应许之地边界的描绘,自然而然地接在取代当地现有居民的命令后面。以色列史中虽然没有一个阶段的国界与本段相同(至于实际领土 ,这里的描述却与主前十五至十三世纪时,埃及在迦南所占领的土地大致相似,并且亦接近圣经对大卫和所罗门所控制区域的叙述。勾画这边界的是一套当时已知的地点(支派分界 见书十五~十九 )。最明显的界线是东界和西界──约但河和地中海。北界直入利巴嫩山区的何珥山(位置不明的山峰 大概在利巴嫩山脉内 )和哈马口(最可能是奥朗底河源头之一旁边的莱布韦 )。这是哈马地的南界,因此也是迦南地──包括大马色一带和巴珊(大约相等于今日的戈兰高地 )──的北界。西达达很可能是今日的瑟达德(Sedad ),位于莱布韦东北三十五哩。西斐仑和哈萨以难通常被考证为西达达东南面的两个绿洲。向南延伸的边界穿越加利利海直到雅穆克河谷(第11节所列地名皆不可考 ),然后西入约但河谷,南达位于寻的旷野的加低斯巴尼亚(见民十三注释 ),最后往西在阿里什干河转入地中海。学者经常将哈萨亚达和押们考证为加低斯一带的另外两个水泉:克代斯泉('Ain Qedeis )和穆维利泉('Ain Muweilih )。亚克拉滨坡位置不明,但通常被考证为沿马拉干河(Wadi Marra )朝东北前往死海南端的窄道。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迦南地的疆界:迦南地是出埃及旅程之目的地;继上一章的旅途纪录之后,本章将注意力放在迦南地,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p>

迦南地的疆界和监管分地者的名字――《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领土的边界和分配的人: 在本章列出了以色列征服迦南以后所要得的领土的边界和负责分配土地的各支派的代表。为了征服迦南将要有很多牺牲,还要过不少难关,但是神在这里确定领地,并告诉以色列百姓迦南地必将成为以色列的。特别是提到详细的地名,提前确定领土的规模,是为了表明这个地的主人是神自己。也就是说,这个地并非通过以色列的努力就能得着的,是神以自己的主权赐下的礼物。事实上神就是决定人居住地的神,神掌管着所有人。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迦南地,就是归你们为业的迦南四境之地,」

“迦南地”——这三个字在本节指着约旦河西的地。在先知书上,是指着靠近地中海的平原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所罗门王全盛时期的版图,的确达到了本节至12节所描述的四界。“盐海”即死海。“埃及小河”是位于埃及与巴勒斯坦之间的一条溪,历代为埃及和以色列的边界。“海”(5节 )和“大海”(6节 )都指地中海。

──《启导本圣经注释》
】「南角要从寻的旷野,贴着以东的边界;南界要从盐海东头起,」

「南界要从盐海东头起」:宜译为「南界在东面从盐海起」;「盐海」即今死海,因盐度极高,故称盐海,又因海中无生物,故现称死海。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南界”——这是和后来之犹大支派的南界一样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应许之地的南界: 应许之地迦南的南界是犹大支派的边防,与一致。这个边界在线有“旷野”、“河流”、“坡”和“海”等天然要塞,这是以色列的神细致的保守。当然神用超自然的能力看顾他们,同时也通过这些天然的屏障保护他们。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绕到亚克拉滨坡的南边,接连到寻,直通到加低斯巴尼亚的南边,又通到哈萨亚达,接连到押们,」

“亚克拉滨坡”——,就是蝎子坡的意思。这坡在死海南,相离约贰一十四里路。穿过亚拉巴谷,从这坡北直到加利利海,连死海并约旦河谷一带,都称为歌珥。向南称为亚拉巴。“寻”——这是地名。寻的旷野,大概是因这地方起名。“哈萨亚达”——有人以为就是希斯伦和亚达珥,也有人以为是亚达珥。在还有甲加。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从押们转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为止。」

“埃及小河”——就是埃及和非利士两国当中的河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南部边界西达埃及小河,境地与埃及接壤。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埃及小河: 是被称为“埃及河”的地方,在提及以色列南界时经常使用。这个地方不是指埃及的尼罗河,而是指从巴兰旷野流向地中海的沙漠河。神把这个地方定为以色列的南界,是为了让以色列百姓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从埃及地得以解放的,同时让他们明白这个自由是全能的神赐给他们的。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西边要以大海为界;这就是你们的西界。」

“大海”——就是地中海。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大海」:即地中海;迦南地西面以地中海沿岸为边界。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被外邦人包围着的以色列: 在神所定下的边界之外(32:33-42),居住着被偶像污染的强大的外邦人,围绕着贫瘠的土地。如果以色列不满足于赐给他们的土地,离开神所圈定的篱笆,就要面对死亡和拜偶像。这并不是说神的主权和统治只在迦南地有效,在其他地方毫无功效。神向所有人和全地行使自己的主权。神之所以把这样的危险和障碍放在以色列周围,是为了教导以色列百姓顺服神话语是最蒙福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北界要从大海起,划到何珥山,」

“何珥山”——这何珥山不是亚伦死的地方。那山在以东的西界,这山在迦南的北边,是黎巴嫩山的一峰。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何珥山”不是死海西南的何珥山,而是哈马和地中海之间同名的山。“哈马口”(8节 )位于今叙利亚,为古以色列地的北境。“西达达”在大马士革东北。

──《启导本圣经注释》

「何珥山」:在迦南北部,与南部近加低斯的何珥山同名而地点不同(20:20-27,33:37-38)。 北部边界除哈马口和西达达现今可确定外,其他的地名已无从稽考。东面边界有一段以约但河为界(12 ),因此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在河东所分的地,并不属迦南境内的地土。这两支派半既已分得约但河东之地,迦南地便全属余下九个半支派所有(13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从何珥山划到哈马口,通到西达达,」

“哈马口”——哈马口是地名,就是所罗门建造积货城的地方。和耶罗波安第二所收回的哈马不是城,乃是国,或国的一部分。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又通到西斐仑,直到哈萨以难。这要作你们的北界。」

“西斐仑”和“哈萨以难”也在大马色(今大马士革 )东北。

──《启导本圣经注释》
】「“你们要从哈萨以难划到示番为东界。」

】「这界要从示番下到亚延东边的利比拉,又要达到基尼烈湖的东边。」

“基尼烈湖”——就是新约上的革尼撒勒湖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基尼烈湖”即加利利海。利比拉的位置不详。

──《启导本圣经注释》
】「这界要下到约但河,通到盐海为止。这四围的边界以内,要作你们的地。”」

“盐海”——就是死海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说:“这地就是耶和华吩咐拈阄给九个半支派承受为业的;」

】通过拈阄分配土地 : 以色列须拈阄把3-12节境内的土地分给九个半支派,因为两个半支派已经在约旦河东得了产业。在这里用拈阄的方法,是为了让以色列百姓明白土地的主人是神,以此防止对自己所分得的土地心存不满。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因为流便支派和迦得支派按着宗族受了产业,玛拿西半个支派也受了产业。」

】“受了产业”——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这两个半支派已经在耶利哥对面、约但河东、向日出之地受了产业。”」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

摩西指定了主持和协助分配土地的人。他只提到九个半支派的首领,因为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个支派已经安置在外约但。

各支派中指定的人,除了迦勒之外,均不见于他处,十九章等 )。记述的次序似依分配土地的顺序,从犹大和西缅开始,二支派分配在南部;终于亚设和拿弗他利,所得土地在北部。

──《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分地的工作人员:分地一事由十二位领袖一起负责,并不由大祭司或约书亚单独主持,以示公允。神亲自拟出人选,藉摩西向百姓颁布,因为分地是重要的责任。

十二位领袖以祭司以利亚撒和约书亚为首,另外每支派各有一位领袖──流便和迦得支派除外,因为他们已有地业。十支派的次序与后来实际分地的次序大致相同(参书14-19章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负责土地分配者的名单: 这段经文详细列出了征服迦南以后,担当分配土地之事的十个人的名单及其家族。这说明:①分配迦南地时,是按照原则分配的,而不是按对特定阶级和支派有利的方法;②这一切结果背后都有神的保守。继承摩西的约书亚和以利亚撒的工作,在属灵方面预表着把我们引进天国的耶稣基督的君王和大祭司工作。以下是为领土分配被拣选的首领们的名单。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要给你们分地为业之人的名字是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

“要给你们分地为业之人的名字”——摩西在此所用的支派次序(19-28 ),就是后来从南到北得地的次序。“以利亚撒,和……约书亚”——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又要从每支派中选一个首领帮助他们。」

“每支派中,选一个首领”——是要叫他们同以利亚撒和约书亚分地。这样,大众可以放心,所分的地,是至公无私的。除了迦勒以外,圣书上没有提到这些人的名字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这些人的名字:犹大支派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

“犹大”——犹大在先,或因这支派的首领是早先做探子的迦勒。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既在约旦河东得了地业,就与这事无份。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西缅支派有亚米忽的儿子示母利。」

】「便雅悯支派有基思伦的儿子以利达。」

】「但支派有一个首领,约利的儿子布基。」

】「约瑟的子孙玛拿西支派有一个首领,以弗的儿子汉聂。」

】「以法莲支派有一个首领,拾弗但的儿子基母利。」

】「西布伦支派有一个首领,帕纳的儿子以利撒番。」

】「以萨迦支派有一个首领,阿散的儿子帕铁。」

】「亚设支派有一个首领,示罗米的儿子亚希忽。」

】「拿弗他利支派有一个首领,亚米忽的儿子比大黑。”」

】「这些人就是耶和华所吩咐、在迦南地把产业分给以色列人的。」

【思想问题(第33- 34章 )】

1有学者认为摩西不单记录了旷野飘流的各站地名,而且是有耶和华的吩咐,把神引领的历史记载下来。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4:4-8; 34:27; ,24。

2从何见得以色列民之应许地是圣地,而不是难民杂居的避难所呢?参33:52, 54。这与今日以色列民坚决要在巴勒斯坦地维持国土有否关系呢?

3「拈阄」分地在实际建立家园一事上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耶和华带领子民的工作有否因子民平安进入迦南地而停止呢?

4以色列人有没有彻底对付迦南地的原居民呢?他们这样做带来了那些后果呢?; ;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产业的边界】

「这四围的边界以内要作你们的地。」

神给人一定的边界,人不能越过那极限。
神把迦南地赐给以色列人,南起毗邻埃及的沙漠旷野,西临大海(地中海 ),北有山岭,东界约但河,“这四围的边界以内,要作你们的地”。大致说来,这界限给以色列天然的防卫界域,可以清楚认定,不跟邻国混合。这不仅是国防的条件,更有保守分别为圣的战略意义。正如神借着先知所说的:是“我为他们察看的流奶与蜜之地,那地在万国中是有荣耀的”。难怪以色列的牧人大卫王写道: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
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
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
我的产业实在美好。

诗人在这里流露出知足与感恩。看看神给以色列所画的边界,也正该如此歌颂赞美。
神也是把我们从世界分别出来,栽植在分别为圣的地方,要除去一切异教文化的思想和文化的污染,作祂美好的见证。像清教徒所爱用的语句:“城造在山上”。不过,神给他们安全的边界,并非是要他们闭关自守,同时却有积极的使命。因为早在宣召亚伯拉罕的时候,叫他往指示的应许之地去,神就吩咐他说:“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
圣经中神的应许,常是与命令相连;得应许的福,也有遵行使人得福的责任。如何使人得福呢?就是使人认识真神,得着因信称义的福分。这样,陆地和海运,都是便利的衢道。
西界的地中海,有良好的港口,利于水上航运贸易,货物材料,都从那里进出。后来使徒保罗,曾多次从地中海岸的港口,作宣道旅程,最后是航向罗马(徒二七章 )。
在历史上,曾屡有强敌,由东方的陆路入侵,最后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先后由此被掳去。主纪元前四世纪,希腊的亚力山大帝,帅领铁骑千万,在东征的大道上扬起烟尘,摧毁波斯帝国。福音的使者,也循着这条大道,把救恩的好消息带往遥远的地方,至终使万国蒙福。
感谢主,祂救恩的计划终必成就。

── 于中旻《圣经研究》

「这地就是耶和华吩咐……承受为业的。」】

我们应该知道生活的限度与可能。我们必须注意境界,知道我们扩展的范围,以致确定我们的行止,在基业上的止限。

我们可以走得多远?我们有福分认识神,也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的指望,祂在我们心中居住,有何等丰盛的荣耀,使祂复活的能力活动在我们里面,使我们高升,享受基督复活的生命。每日我们都蒙保守,不致干犯罪恶,谨谨防止试探,使我们得胜有余。每日圣灵在我们里面有十足的爱,使我们爱神与爱人,一直在光照之中。每日主耶稣更完全地成形在我们里面。

我们应在那里止步?我们应该无可指责,但并非没有过错。逐渐地祂向我们启示,救我们脱离试探,保守在完全的平安中。那不是不受仇敌的攻击,而是向罪死,向己死。我们是否敢说我们已经完全死了呢?要从现世的罪恶中出来,有真正的属灵的情况,成为光与盐。我们要承受神在基督所赐的地土,却要谨慎,不可越池。

我们要问所有在神军队中的官长领袖,是否正确地分配,有益的要分给,神的旨意要宣布。我们的讲道与教导都是神要赐予的恩典。

──迈尔《珍贵的片刻》

开展事工需要领袖队伍,我的教会有合一的领导班子和团队吗?】

在神把应许之地分给以色列人的计划中,祂(1 )交付他们所要做的事;(2 )将分地的事清清楚楚地告诉摩西;(3 )指派专员,负责分地事宜。要执行一个计划,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指派专人负责办理,并有清楚的指示,使各部门顺利完工。

──《灵修版圣经注释》

【民三十四章 神把美地赐给以色列人,所赐给我的……】

美地是神所赐的产业,由神分配,其面积比希伯来人实际上所占的更大,和以后大卫所占、以西结所预言的国土基本相符。美地的广大表明神的慷慨,祂总是给我们过于我们所求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