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民数记 第7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摩西立完了帐幕,就把帐幕用膏抹了,使它成圣,又把其中的器具和坛,并坛上的器具,都抹了,使它成圣。」

2「当天,以色列的众首领,就是各族的族长,都来奉献。他们是各支派的首领,管理那些被数的人。」

3「他们把自己的供物送到耶和华面前,就是六辆篷子车和十二只公牛。每两个首领奉献一辆车,每首领奉献一只牛。他们把这些都奉到帐幕前。」

原文没有「当天」()),有可能发生在亚伦完成了七日承接圣职的仪式()),并发出祝福之后()),祭司已经可以开始献祭())。那时「耶和华的荣光就向众民显现。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在坛上烧尽燔祭和脂油。众民一见,就都欢呼,俯伏在地」())。「各族的族长」())受神荣耀的吸引,主动献上了供物。
「六辆篷子车和十二只公牛」可以用来搬运会幕。这些首领主动将牛车分别为圣献给神,是盼望在旅程中有神的同在,因为神的同在是他们进入迦南的把握。

4「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5「『你要收下这些,好作会幕的使用,都要照利未人所办的事交给他们。』」

神的一切安排都非常周详,却没有吩咐首领们献上牛车,也没有指示利未人搬运会幕的工具。神是永不误事的神,祂特意留下这件事,是要让人有机会与祂同工,做「忠心有见识的管家」())。而首领们看到了会幕的需要,甘心乐意地主动献上牛车,完全摸着了神的心意,所以神就心满意足地指示摩西「要收下这些,好作会幕的使用」。
主耶稣基督「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我们要「在地上执掌王权」,就要学习「与神同工」()):既要不折不扣地遵行「山上的样式」()),又能照着神的心意主动献上「牛和车」())。无论是遵行「山上的样式」,还是献上「牛和车」,都不能根据人的想法,而要「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体贴神的心意。

6「于是摩西收了车和牛,交给利未人,」

7「把两辆车,四只牛,照革顺子孙所办的事交给他们,」

8「又把四辆车,八只牛,照米拉利子孙所办的事交给他们;他们都在祭司亚伦的儿子以他玛手下。」

9「但车与牛都没有交给哥辖子孙;因为他们办的是圣所的事,在肩头上抬圣物。」

革顺族可以用「两辆车,四只牛」())搬运会幕的帷子和帘子())。米拉利族可以用「四辆车,八只牛」())搬运板、闩、柱子和带卯的座())。这些东西又多又重,但事奉既是恩典,在恩典中的事奉一定是轻省,因为神自己会作事奉的供应,借着众首领主动献上的牛车来减轻他们的负担。
会幕里使用了大约1000公斤的金子())、3440公斤的银子())和2421公斤的铜()),不算皂荚木、布料和绳子,就已经有6861公斤。6辆牛车的载重能力大约是2400公斤左右,大约只能装载三分之一。因此,众首领奉献的6辆牛车可能主要用来搬运笨重的物件,其它部分还需要人「抬着帐幕」()),这正表明十二支派和利未人一起在搬运会幕的事奉上同工。
哥辖的子孙不需要车子,因为他们的事奉是「在肩头抬圣物」,付上代价高举主。
上图:主后3世纪的罗马牛车马赛克画像。罗马的牛车是两轮或四轮,用两头牛来拉,大约每天能走24公里。主后4-5世纪的狄奥多西法典(Theodosian Code)限制载重大约是352公斤,而主后4世纪戴克里先的最高价格法(Edict on Maximum Prices)限重393公斤。旷野里的道路条件更差,因此,搬运会幕的牛车载重能力很可能最多400公斤。众首领有足够的能力献上更多的牛车,但他们只献上六辆牛车,最多只能装载会幕的三分之一,这表明他们并不是想取代神的安排,而是想与神同工,这样的心就蒙了神的悦纳。

10「用膏抹坛的日子,首领都来行奉献坛的礼,众首领就在坛前献供物。」

11「耶和华对摩西说:『众首领为行奉献坛的礼,要每天一个首领来献供物。』」

奉献坛的「礼」())原文是「奉献 Chanukkah/חֲנֻכָּה」()),后来被犹太人用来称呼马加比收复圣殿以后开始的「修殿节」())。
十二首领前来「献供物」的顺序,与十二支派在会幕四周安营的顺序一样())。
摩西在出埃及「第二年正月初一日」立好帐幕())以后,祭司开始「七天承接圣职」()),「第八天」完成就职仪式())。因此,首领们「献供物」的时间可能是正月初八到十九日。

12「头一日献供物的是犹大支派的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

13「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14「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15「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16「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17「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亚米拿达儿子拿顺的供物。」

「金盂」())原文是「手、勺」,可能是勺子。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超过一般燔祭所用祭牲的3倍以上()),表明他们寻求神完全的悦纳。
「一只公山羊」())是首领犯罪时应献上的赎罪祭()),表明首领们在神面前承认自己是蒙恩的罪人。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超过一般平安祭所用的祭牲17倍以上()),表明首领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分享平安祭的筵席,加入神与百姓之间的团契。
每个首领都献上素祭、燔祭、赎罪祭、平安祭,借着赎罪祭寻求神的赦免,借着燔祭寻求神的悦纳,借着平安祭寻求与神相交,借着素祭表明愿意活出神所悦纳的生活。
这些首领主动献上的供物非常丰盛,但在神无限的丰富中,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神却照着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数点了十二次,永远地记录在圣经里。这向我们表明,敷衍勉强的奉献只会造成人的减少,甘心乐意的奉献却会带来人在神面前的增加。

18「第二日来献的是以萨迦子孙的首领、苏押的儿子拿坦业。」

19「他献为供物的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20「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21「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22「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23「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苏押儿子拿坦业的供物。」

24「第三日来献的是西布伦子孙的首领、希伦的儿子以利押。」

25「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26「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27「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28「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29「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希伦儿子以利押的供物。」

30「第四日来献的是流便子孙的首领、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

31「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32「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33「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34「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35「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的供物。」

36「第五日来献的是西缅子孙的首领、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

37「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38「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39「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40「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41「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苏利沙代儿子示路蔑的供物。」

42「第六日来献的是迦得子孙的首领、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

43「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44「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45「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46「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47「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的供物。」

48「第七日来献的是以法莲子孙的首领、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

49「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

50「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51「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52「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53「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亚米忽儿子以利沙玛的供物。」

54「第八日来献的是玛拿西子孙的首领、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

55「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56「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57「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58「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59「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比大蓿儿子迦玛列的供物。」

60「第九日来献的是便雅悯子孙的首领、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

61「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62「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63「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64「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65「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基多尼儿子亚比但的供物。」

66「第十日来献的是但子孙的首领、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

67「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68「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69「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70「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71「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亚米沙代儿子亚希以谢的供物。」

72「第十一日来献的是亚设子孙的首领、俄兰的儿子帕结。」

73「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74「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75「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76「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77「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俄兰儿子帕结的供物。」

78「第十二日来献的是拿弗他利子孙的首领、以南儿子亚希拉。」

79「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80「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81「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82「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83「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以南儿子亚希拉的供物。」

在这十二天里,每天的奉献都是一样的。每个支派不分人数多少,他们的首领所献的供物和祭物完全一样,表明他们在神面前都有同样的心思。
圣灵不厌其烦地重复记录了十二次,表明神同样悦纳和记念他们的敬拜和奉献。

84「用膏抹坛的日子,以色列的众首领为行献坛之礼所献的是:银盘子十二个,银碗十二个,金盂十二个;」

85「每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每碗重七十舍客勒。一切器皿的银子,按圣所的平,共有二千四百舍客勒。」

86「十二个金盂盛满了香,按圣所的平,每盂重十舍客勒,所有的金子共一百二十舍客勒。 」

87「作燔祭的,共有公牛十二只,公羊十二只,一岁的公羊羔十二只,并同献的素祭作赎罪祭的公山羊十二只;」

88「作平安祭的,共有公牛二十四只,公绵羊六十只,公山羊六十只,一岁的公羊羔六十只。这就是用膏抹坛之后,为行奉献坛之礼所献的。」

12-83节重复记录了十二位首领所献相同的供物和祭物 ,84-88节还要计算总数,这样不厌其烦的详细记录,使本章成为摩西五经里最长的一章,也是圣经里除了诗一百一十九之外最长的一章。在手工抄写的古代,素来言简意赅的摩西出人意料地使用了超长的篇幅,十二次重复记录了详细的奉献清单。圣灵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显明,神是何等地悦纳和记念人甘心奉献的心!
「十二」())在圣经里代表拣选,被神拣选的人甘心乐意地分别为圣、奉献自己,表明了他们愿意被神得着的心思,大大满足了神的心意。

89「摩西进会幕要与耶和华说话的时候,听见法柜的施恩座以上、二基路伯中间有与他说话的声音,就是耶和华与他说话。」

当帐幕立起时,「摩西不能进会幕,因为云彩停在其上,并且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帐幕」())。当首领们献上了供物,进入了奉献的实际,使神的心意满足之后,就引出了神与人更深的交通:神亲自降临在圣幕中,照着祂所应许的,在施恩座上向摩西说话())。
首领们甘心乐意的奉献,是对神祝福的信心回应()),而他们的回应又带来了更大的祝福:神在「二基路伯中间」向人说话。基路伯是为神「把守生命树的道路」的天使()),神的话就是生命,正如主耶稣所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介绍以色列的长老

(一 )

这也许是旧约中最长的一章(除了诗一一九篇以外 ),而对于现代的读者,它必然被看作是最长的(甚至包括诗一一九篇 )。它的主要内容是十二次重复一种沈闷冗长的格式(其中只有二次、以前的经文曾包括在内 )。各个支派的领袖们在摩西完成抹膏油和分别为圣之后,带着供物来到会幕那里,作为它的保养和修饰。当然,所献的供物也是一种表示百姓乐意的奉献,因此神的所在地可以得到荣耀。因为‘以色列的领袖’这个短语被一些人译作‘王子’,它含有这种意思,但在别处它实在是‘长老’这个祭司的名称。这个短语被以西结广泛地使用,但是在摩西五经中单单指这十二个人。他们看来是摩西以下十二位特别的长老,他们是百姓的代表,像摩西一样。

所列出的男人和支派,是根据中行军的次序。有一点较次要需注意的是这些‘篷车’("covered wagons" )是他们带来装载会幕和它的家具,可能只是单有直进功能的四轮运货车,或者其实可能是用作军事目的的一类。所以在以色列与仇敌战斗时,会幕可被视为具有首要的价值。所有这一切都按年代顺序地发生在的户口调查之前一个月,当他们出埃及以后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日

这些奉献是用于

(甲 )搬运会幕

(乙 )圣所的器皿

(丙 )作献祭的动物

大约可以说,这一套公式全部一再地重复,次数之多,便不能只列出名字,因此在一方面,以色列人能够高兴地回忆起那些日子,当时有那么多可以献上的和因献上而十分喜悦;也因此在另一方面,对于每一继承的世代的首领,能够努力在他们的时代示范这种慷慨的榜样。

(二 )

‘供物’("offering" )这个词是非常有趣的。它的词根意思是‘去拉近’某某人或某事;这样,这里把某些东西带到祭坛上,是带有‘接近’神的意思。以色列人知道神并不住在会幕里,然而他们也知道祂与百姓会面的地方是在那里。以色列人知道有超过十二种类的供物(参见附注4 ),每一种都用其特殊的目的(利一至五章 ),但是这里的特别的词各耳板(corban ),在晚些的犹太教中发展为一种声名狼藉的奉献形式。从技术上讲,各耳板可以是指为了任何的原因,或者在某一固定时间内,任何为事奉耶和华而奉献的东西。米示拿反映在耶稣时代的情形,那时任何东西提出来作为各耳板,甚至只是粗率的画分,它都不可以为其他的目的而使用,即使在环境强烈改变时,也不可以改变。在这种意义上,它与在中的拿细耳人的奉献相同。这是绝不可以忽略的概念。然而它很容易受到滥用,如果家庭的环境要求帮助,它可以为了‘事奉神’这冠冕堂皇之理由而给予帮助。这是耶稣在所作批评的背景。

在我们看来,这种绝对是不仁厚的。除了神本身以外,没有任何东西是神圣的;甚至包括许愿、或者责任、或者律法,都不是绝对的。这些事情之所以是神圣的,只有当它们为了神和祂的百姓而受到爱的激发,也只有当它们为了传扬爱心而实行时才是神圣的。如果不是这样,它们就不能荣耀神,也不能说是反映了祂的旨意。许多‘正当’的行动,并非基于神的爱而进行,这是可悲的。这爱是贵重而充满同情的。按照耶稣的意思,这现象是不为神接纳的,即使是最基本和神圣的安息日的设立,若非出自爱,仍然不被接受:‘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当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nr. )提醒我们从国家律法的观点看这项事实时,很适用于这个世界。它们必须有意识地以神启示的旨意来衡量。正如他在伯明翰的监牢里写道: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民数记第七章

C为祭坛而献的礼物(七)

出埃及记第四十章至民数记第六章记述的,是第二年一月初一日立起会幕,到一个月后统计人口时所发生的事。民数记七至九章记载同一段时间之内,发生了甚么次要的事件。经文以摩西立完了帐幕,就把帐幕用膏抹了……当天一句包容语,把这个附记的开首和结尾标记出来。109

以下是出埃及记第四十章至民数记第六章中,明文记录日期的段落:

出埃及后第二年

一月一日

立起会幕

立起会幕

开始讨论会幕律法

祭坛的奉献开始

膏立祭司之礼开始

一月八日

膏立之礼退出

拿答、亚比户之死

亵渎者之死

一月十二日

祭坛的奉献退出

利未人之任命

一月十四日

第二个逾越节

二月一日

人口统计开始

二月十四日

延误者的逾越节

二月二十日

云彩移动

把民数记七至九章的资料加插在出埃及记第四十章至民数记第一章的主要记述中,当然可以办到。然而现有的安排不但使利未记的主题可以发展得更加清楚,更容让读者彻底体会各支派为坛所献之供物的重要性。利未记的记叙若是被连续十二天的支派供献打断十二次,该书集中于献祭和膏立亚伦的焦点必然会变得模糊不清。在记录各首领的供物和利未人的任命(民七~八)之前,首先在民数记一至六章描述全营的组织和利未人的职任,读者便更能体会这些事件的重要性。例如民数记第四章指示的主题,是会幕的拆卸和运输。哥辖族负责扛抬会幕中最圣洁的陈设,如约柜、金灯台等。至于其他利未人怎样搬迁较重的物件,该章却没有说明,本章才澄清。负责幕幔的革顺族人分得两辆牛车,而负责板和柱子的米拉利族,则分得四辆

这个预先作解释的技巧,利未记中也有例子:讨论祭礼的律法(利一~五)放在有关膏立亚伦的描述(利八~九)之前。因为献祭是膏立仪式的一部分。因此按照利未记的理解,这些律法很可能是在立起会幕之后,即膏立之礼的首日,才启示出来的。

最后,把各首领奉给祭坛的供献记录在本段的叙述中,也有神学上的用意。它接在亚伦的祝福之后。祭司和祭坛是不可分的。而会幕和祭司的设立,就是神恩典的显明。如此各首领的行动,就被描绘成对神既已赐下之恩典的回应。他们慷慨的捐献,进一步带来更大的祝福:神继续与他们同在(89节;参:。这个「神赐福─信徒回应─更大祝福」的回圈模式,是旧约神学的根本。

第12~88节不厌其烦地,反复记叙各支派首领在奉献祭坛时所作的供献。每位首领都献上一个重约叁一英磅(1.4公斤)的银盘子,差不多两磅(840公克)重的银碗,和重约四盎司(120克)的金匙。110盘子和碗子盛满了调油的细面,金匙盛着香,都是素祭的主要材料(利二)。此外,他们又献上适合在燔祭、平安祭、赎罪祭等例行祭礼中使用的祭牲111(利一,三~四)。只有专为特定的严重罪行而设的赎愆祭,才没有献上。首领的排名次序样。

在奉献祭坛时献上这些礼物,究竟是为甚么呢?圣经的描绘又为甚么如此详细呢?因为即使是在礼仪的文献,言简意赅通常是希伯来文学叙事的特色。

祭坛是每日崇拜的焦点,因此在奉献时,要每个支派的代表献上一切正规的祭礼,是最合宜不过的事。它定下先例,证明崇拜是每个支派都要参与,每个支派都要支持的。本段首先提到素祭,可能亦有其用意。素祭平常不过是与燔祭同献的祭,但它也是祭司最主要入息的来源。首先提到它,就强调了众首领对于支持祭司事工的决心。为期七日的祭司膏立典礼,正在奉献祭坛的那天开始,而圣经对礼物的描述,亦紧接在祭司的祝福之后,都符合这一点。

有学者提出献祭清单不断的重复,显示出它所根据的是圣殿的记录。112但这看法即使没错,也没有解释素来不是这么喋喋不休的作者,为甚么只在此处保留原有的形式。更合理的解释,似乎是在累赘的字句背后,有其神学的用意:它用最有力的字眼,强调每个支派在崇拜神的事上都是同等,并且每个支派都决意全力支持会幕及其祭司制度。

他们的牺牲绝非徒然。本章退出时再次提醒读者神怎样在至圣所内,从停于施恩座上的云彩之中与摩西说话。会幕不是没有住客的神龛,而是永生神的殿(89节)。

本章坚持献祭与事奉,是神子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约重提这一点。基督在十字架上所献上的祭,是福音的核心及下)。新约作者运用旧约各种的祭礼,为祂的死提供解释。各各他如今虽然取代了铜坛作为献祭的场所(来九~十),信徒却依然需要将自己献给神,并且献上金钱来支持福音事工,作为对神恩典的回应及下)。

109有关使用包容语来标明附记的讨论,请看 S. Talmon, 'The Presentation of Synchroneity and Simultaneity in Biblical Narratives', Scripta Hierosolymitana , 27, 1978, pp. 9~26.

110希伯来原文的 kap ̄ ,直译是「手掌」。由于它重量甚轻,AV 把它译作「匙」(spoon),似乎比 RSV 的「碟子」 (dish) 、NEB 的「小碟」 (saucer) 、和合本的「盂」来得合理。按照 R. de Vaux, Ancient Israel (DLT, 1963), p. 205,一舍客勒大约等于12克(0. 42盎司)。又请参 'Weights', IBD , 1634页及下。

111关于这些祭礼,可参看下面有关旧约祭礼的增注。

112B. A. Levine, 'The Descriptive Tabernacle Texts of the Pentateuch', JAOS , 85, 1965, pp. 314~318.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摩西立完了帐幕,就把帐幕用膏抹了,使他成圣,又把其中的器具和坛,并坛上的器具,都抹了,使他成圣。」

本章的事,原该列在以后,不过记在此处,免得有防碍于记载西奈山垂律法的事,本章显明以色列的众首领有三种心意:1同心合意,2乐献与主,3彼此帮助。前几个月,众首领才捐了许多金银,和别的材料为要制造会幕,这时候又有乐献的礼物,可见他们有爱主的心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这是摩西五经中最长的一章,详尽记下以色列民十二支派的族长奉献礼物的事,所献的礼物都是一样,仪式进行了足足十二天。

《出埃及记》40章至《民数记》6章记的是出埃及后第二年初一建立会幕,一直到一个月后数点人口的事。本章至9章记的则是这同一时期中次要的事。这些事本可记录在《出埃及记》40章至《民数记》1章之间。作者显然希望《民数记》可以集中讲献祭和祭司的按立,再在本书1到6章叙述全民出发前的准备和利未人工作的分配。在这之后再介绍十二支派奉献礼物。不仅层次分明,也让读者可以分外明白献礼物一事的重要性。

建会幕、设祭坛、设立祭司制度,都是神愿意与以色列民同在的恩赐,全民的首领在亚伦祝福之后,用奉献礼物来表示发自心底的感谢。神接受了这些礼物,答应继续住在他们当中(89节

献礼物除了表示感恩,也是全民对新制度的效忠,同时确立了祭司的侍奉由各族供养的定例。( 素祭为祭司收入的重要来源,先讲各族长献上素祭(13-19-25-31-37等节 ),是对此制度的肯定)。

传统注重记事简洁的希伯来作者,在此用特长篇幅重重记叙十二族献礼物事,正好说明,每一族在敬拜神、支持会幕和供养祭司的事上,都有同等的责任。

──《启导本圣经注释》

用膏抹了: 这件事情是与亚伦和他的儿子被膏抹的事情一同进行的。之所以用膏抹帐幕是为了把帐幕分别为圣归于神,使帐幕成为适合献祭的器具。事实上账幕内的器具被作为属神的器具,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圣洁,这些器具按不同的功能被使用,是因为神把属神的尊贵赋予了它们。另一方面这样的膏抹在属灵上象征着圣灵的工作。耶稣基督被圣灵感孕,被圣灵膏抹,分别为圣完成神工作都是圣灵的工作。在作神的圣工时,被圣灵膏抹是必须的,林后1 21-22 。这是因为神的圣工与世上的工作不一样,是无法用世上的智慧来成就的,3:18-20)。 使它成圣: 指从世上的罪恶和污秽中使帐幕分别为圣。虽然这些东西是取自世界,还停留在世界上,但终归是属于神而不是属于世界的。耶稣虽然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但始终是以属天的身份事奉、工作,17:14,。信徒也应该效法耶稣基督,虽然生活在这个地上,但应以属天的身份生活。这种双重的身份一直维持到耶稣基督的再临成就新天新地为止。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膏抹圣物的作用】

膏抹是奉献的举动。本节没有说明用的是油还是血,学者一般的见解,是前者可能性较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献坛的时间是立好帐幕的那一日,即出埃及后第二年正月初一日 , 所以进行的时间是先于上文那六章及民数记所记载的事情,因为上文是在二月初一日之后发生的 (1:)。 此处不按时间次序记载,显然有逻辑的因素。首先,本段简单交代如何将百姓献来的牛和篷车妥当地分配给利未人,因为上文已说明了利未子孙所负责的工作。其次,各支派在十二日献祭物的同时,神藉摩西把民数记的律法礼仪颁布给以色列民;换句话说,神赐下的律法礼仪,立即在献坛礼中实践出来;若按日记方式记叙,便会破坏律法的整体性及实践的一致性,所以圣经先记载律法礼仪,然后记载以色列民的实践行动。再者,奉献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最高超的响应,上文编营所代表神的心意,在奉献的行动中显明出来。

摩西膏抹帐幕及其中器具一事,已于记述 ; 这里复述 ,一方面表明此处时间与上文1-6章的不同 , 另一方面表明圣洁与奉献的关系──奉献是分别为圣献给神。旧约的膏抹礼,通常是为膏抹特别的人物──先知、祭司、君王,而不会膏抹对象,因为对象并无道德性,唯一例外是帐幕,因为它代表了神居住的所在。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为奉献帐幕的礼物: 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族长为帐幕的奉献,向神献上礼物是在出埃及第二年二月一日数点人数(1:1)前发生的事情,这暗示着他们在数点人数之前就已经在行政上领导了以色列十二支派。他们曾在数点人数时被选为监督(1:4-16)。神从他们手中接受牛和车为供物。神把他们所奉献的供物用来搬运会幕,这说明神悦纳了他们的奉献,同时暗示着神的工作是借着人的奉献得以成就的。神喜悦人这样的事奉,说明神愿意与人交通,而不是因为神缺乏能力和智慧。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抹坛与供物――《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献坛礼:以色列人已经为越野之行做好准备,但起行之前尚有几件重要的事要作:为祭坛行奉献礼(7 ),洁净利未人(8 ),守第二次逾越节(9 )和制造银号(10 )。

本章记载了各支派所献上的礼物(1-11 ),及重复记载各支派献坛所用相同的祭物(12-89 ) 。 除诗一百一十九篇外,本章便是旧约最长的一章,显明神重视和悦纳各支派的祭物。奉献的结果,是神在会幕中向摩西说话(89 ),表明神的同在。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帐幕的奉献: 神为了坚固与以色列百姓的立约关系,也为了使以色列百姓意识到神永远的统治权,在出埃及的第二年一月一日命令以色列百姓在西乃旷野建立帐幕。在这个帐幕建成奉献给神的时候,命令以色列十二支派的代表奉献礼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奉献帐幕的仪式,象征着神作为以色列的君王临格在他们的生活中。所以,在以色列全会众中充满了感恩,百姓的代表向神献上最好的礼物。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当天,以色列的众首领,就是各族的族长,都来奉献。他们是各支派的首领,管理那些被数的人。」

“当天”——第二年正月初一日(10 。“以色列的众首领”——这些首领的族长一样。“管理那些被数的人”——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都来奉献: 指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以感谢的心奉献礼物。感谢的礼物是神最喜悦的礼物之一。所以,信徒应该在凡事上感谢拯救我们,把我们引导到恩典中的神。首领们根据公平的原则每个人奉献一头牛,两个人奉献一辆车。这样的事实说明所有的人在神面前都拥有同样的资格和责任。当然这应该在属灵和精神方面,而不是在物质方面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他们把自己的供物送到耶和华面前,就是六辆篷子车和十二只公牛。每两个首领奉献一辆车,每首领奉献一只牛。他们把这些都奉到帐幕前。」

“蓬子车”——有人以为这是驼轿的意思,蓬子两个字的原文,在译作轿字。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十二个支派才可献上六辆篷车,因为当时刚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车辆是非常珍贵的。以色列人初入迦南地,不能赶出平原的人,正是因为该地的人拥有铁车 。 以色列人此时拥有的是木头车,是从埃及人手中得来的 。 他们奉献牛车的目的,是希望在旅程中有帐幕相伴,因神的同在胜过拥有一切,这是奉献的原因,也是奉献的目的。

本节提及的供物可称为礼物, 与祭物有分别之处,虽然两者同是出于敬拜神的行动。礼物是额外的,并不是神清楚指定的,因此摩西须寻问神是否接受这些礼物 (4 )。 但人奉献礼物也是出于神的感动,所以能合乎神使用 (5 ), 至于祭物,则是神清楚指明的,在民数记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是理所当然的;献赎罪祭和赎衍祭必须履行的责任,素祭、燔祭和平安祭却是出于自愿的奉献。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蓬子车: 是为了在旷野的风雨、沙等自然灾害中保护圣物而预备的车子。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你要收下这些,好作会幕的使用,都要照利未人所办的事交给他们。”」

“你要收下这些”——因为神喜欢首领这样的乐捐。我们在神所吩咐的事上,应该十分听命。至于神没有吩咐的事,只要我们求祂的荣耀,也就可以去行。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所办的事: 指按利未人,就是按革顺子孙和米拉利子孙的职务的意思。神按利未人的职务,给他们提供了适合的礼物。神就是这样按人的条件和所处的状况合理预备的神。通常没有信心的人会说神是非理性的、非伦理的神,但神实在是尊重秩序、超合理性的神,而绝不是非理性的神。好作会幕的使用: 暗示着神所赐的工具只能用在神的事上。如果不把神所赐的工具用在神的事上,等于犯了盗用神工具的罪。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神所赐的(健康、知识、财富 ),是为了让我们能担当神管家的使命,不是为了让我们满足自己的欲望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于是摩西收了车和牛,交给利未人,」

】「把两辆车,四只牛,照革顺子孙所办的事交给他们,」

革顺子孙: 他们主要办理有关帐幕的罩棚和盖等事奉(4:25-26)。所以比起办理柱子和座等部分的米拉利子孙,不怎么需要车和牛(4:21-33)。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众首领奉献了六辆牛车(3节 ),革顺族用两辆牛车运送会幕的帷子和帘子;米拉利族用四辆来搬运会幕的柱子和板闩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又把四辆车,八只牛,照米拉利子孙所办的事交给他们;他们都在祭司亚伦的儿子以他玛手下。」

“四辆车,八只牛”——本节不是说米拉利子孙单有这四辆车为搬运会幕的对象,乃是说他们从以色列众首领所献的六辆车中得了四辆,他们多得二辆车,因为他们担任搬运会幕重物的差使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但车与牛都没有交给哥辖子孙;因为他们办的是圣所的事,在肩头上抬圣物。」

“在肩头上抬圣物”——后来大卫因忘记了这吩咐,就害了乌撒的命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在广阔无际的旷野中,哥辖族无牛无车,要用肩来抬圣物。比较,31

──《启导本圣经注释》

哥辖子孙: 他们办理的是会幕中最重要的工作(4:5-15)。肩头上抬: 哥辖子孙必须要用肩头搬运圣物(4:18-20),大卫王因车搬运圣物招来了神的震怒。在我们看来非常好,或非常合理,但神绝不容纳无视神话语的事情。神所喜悦的是顺服神旨意的谦卑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用膏抹坛的日子,首领都来行奉献坛的礼,众首领就在坛前献供物。」

“首领都来”——众首领或者先一同来献那些牛和车,后来各人才献各人的礼物。各首领所献的都是一样的,表示有一样的热忱、感恩和乐捐的心,也免得有嫉妒,或自夸的心。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用膏抹坛的日子: 现在以色列百姓能借着坛祈求赦罪并进到神面前,因此在感谢和喜乐中向神献上了礼物。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为奉献坛的礼物: 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族长为坛的奉献献上礼物的场面。在十二天内他们每天一个支派地献上了同样内容的礼物(祭物 ),这说明他们在神面前的奉献是出于完全的感谢。“十二”这个数字意味着完全,说明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献上了完全的感谢的礼物。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族长们献上的是燔祭、赎罪祭、素祭、平安祭等。其中以最少的祭物献为赎罪祭,用最多的祭物献为平安祭,暗示着实际上为奉献坛的礼物是作为感谢而献上的平安祭。在献上赎罪祭的时候一同献上,暗示着他们在以色列百姓中不过是一个罪人。在这里用这么长的篇幅详细记录以色列十二支派代表们的祭祀行为,有以下几个意义:①记录各礼物:表示神悦纳了所奉献的每一个支派的心;②记录了各人的名字:表明神记着每一个在神面前作善事和行义的人;③所有的礼物都与对神的祭祀有关:反映了神是借着祭祀与人建立关系,以及祭祀的重要性。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耶和华对摩西说:“众首领为行奉献坛的礼,要每天一个首领来献供物。”」

“每天一个首领”——就是在安息日,他们大概也没有停止。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十二支派奉献礼物的次序,与第二章所记在会幕四周安营的次序一样。

──《启导本圣经注释》

每天一个首领: 暗示着神向以色列百姓所要求的是完全的(十二是表示完全的数 )祭祀。以色列百姓的首领代表着以色列各支派,可以说他们所献上的礼物是以色列整体百姓的礼物。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头一日献供物的是犹大支派的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

“头一日献贡物的”——十二首领所献的礼物虽是一样,神还让他们每天一个首领来献,也一一地记录在圣书上。这就显明神重视他们各人和各人的礼物。首领献礼物的次序,和第二章上各支派的次序相似,故此有好些注释家以为这些礼物是分别会幕以后献的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头一日: 是指神命令以色列百姓为坛的奉献献上礼物的第一天。犹大支派: 犹大虽是雅各的第四个儿子,但因神的恩典和长子流便的错误成了代替流便起长子作用的人。他的子孙也在以色列百姓前起着长子的作用(1:20-46)。在这里可以看到献祭的支派顺序和行军时的支派顺序是相同的(2:1-34),很有力地呈现了神权国家—以色列的面貌,也说明所强调的是属灵的一面(不是按血统上的地位 )。尤其对犹大支派的刻画,暗示了借着犹大支派降世的耶稣基督的地位和工作。耶稣不仅仅是全人类的引导者和君王,也作为复活初熟的果子,在我们的前面引导我们。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各支派的供物:十二支派须委派首领及分十二天献上祭物,这是基于实际的需要。每支派的人口数以万计,不能全部齐集在帐幕前,况且利未人的营地将他们与帐幕隔开,所以必须由首领代表献供物。宰杀牛羊献为祭牲并在坛上焚烧,需要相当的时间,每支派献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和五只一岁的公羊羔(17 ),总共便有十七只祭牲,花一天的时间去处理是相当合理的。按圣所的平(13 ),一舍客勒约为十克,银盘子便有1.3公斤, 银碗有0.7公斤,金盂(金碟 )有0.1公斤,都是用来盛载素祭的材料。

献祭前须先在香坛上点香 ; 这是贵重的礼物,上升的烟和馨香之气,使人的心灵集中在天上的神身上;因此香代表祷告,奉献须连同真诚的祷告,才能蒙神悦纳。

民数记提到五种祭物,但这里只献上四种 (13-17 ) , 各支派未有献上赎愆祭,最合理的解释是 : 赎愆祭是要赎人际间的罪咎(参利5章 ),而本段的献祭是以神为中心,故此无需献赎愆祭。

十二支派奉献的次序是按上文编营的次序,所献供物的总数也有详细记载 (84-88 ) , 可见神不但重视个别支派的奉献,也重视整个以色列的奉献。因此奉献一方面是个人的敬拜行动,也是整体向神敬拜的行动,两方面均须重视。

此次礼仪称为奉献坛的礼 (11-88 ) , 相等于启用礼;神设立祭坛使人可以藉献祭亲近,得到的悦纳。新约时代,耶稣基督成为祭坛上最完美的祭物,叫我们借着可以亲近神蒙神的悦纳。今日我们献上的祭物是属灵的,要将身体作活祭献给神

奉献的高峰是神对人说话(89 ),摩西是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代表,所以只有他听得到神的话,但以色列民以此为满足了,因为神与他们同在。今日若我们过一个奉献的人生,神也会清楚向我们说话,藉圣经的话语及圣灵的声音训导我们;但奉献给神是与神相交的先决条件。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他的供物”——所献的列于下表内。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圣所的平: 平有圣所的平和君王的平,但其度量并不确切。 素祭: 把细面与油、乳香一同献上,象征着信徒们的事奉。调油的细面: 象征着圣灵的工作。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们献上调油的细面,象征着他们对神的事奉是在圣灵里的事奉。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银盘子】

本节所列的两件银器都是较像是碗形的。前者大小是后者的两倍,并且大概较深。重量依次是三磅和一磅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细面】

本节所指的细面,是小麦磨成面粉后,留在筛子里面的粗面粉。素祭所用的也是这种面粉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香: 可能是指乳香,象征信徒的祷告。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们把香加在素祭上献给神,象征着他们的事奉升华为向神的祷告。神喜悦通过我们的生活所作的祷告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金盂】

这些勺子(和合本「盂」 )的重量约有四盎司。译作「盂」的字眼,在原文其实是「手」字。有些在 * 亚马拿出土的钳子,末端是手的形状。然而本节的器具可以「盛满了香」,却显示这是勺子而非钳子。它的容量虽然不大,但所盛之物却贵重,加在制盂的金子之上,这细小的分量已经是十分可观的礼物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赎罪祭: 以色列是被拣选作神圣洁的民族,是不能容忍罪和不义的。所以,要求他们的生活完全圣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他们因人软弱的本性违背律法时,应在神面前恳求赦免。但故意犯的罪是不能得到赦免的(15 30-31 。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时,要焚烧动物(包括脂油部分和腰子 )向神献上赎罪祭,同时一同献上燔祭、素祭和平安祭。在这里所提出来的“公山羊”是首领犯了罪时应献上的礼物,他们没有献上赎愆祭,是因为他们没有犯应该向神赔偿的特别罪。他们不过是以色列百姓中的一个罪人,所以只献上赎罪祭。这样的赎罪祭物预表着为赎人类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亚米拿达儿子拿顺的供物。」

平安祭: 在最自由、和睦的气氛中献上的,是以神与献祭之人的和睦为主要目的的祭祀。平安祭可分为感谢祭、甘心祭和还愿祭三种,在这里献上的是感谢祭。献上平安祭的人和祭司在神面前吃平安祭的祭肉,特别是感谢祭的肉应在当日吃,7:11-21)。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第二日来献的是以萨迦子孙的首领、苏押的儿子拿坦业。」

】第二日: 指神命令为坛的奉献献上礼物的第二天。以萨迦子孙的首领: 以萨迦是利亚的第五个儿子,是犹大的亲弟弟。因此以萨迦支派就安营在犹大支派的旁边,行军时属于犹大支派(1:20-46,2:1-34)。苏押: 旷野时代以萨迦子孙的首领拿坦业的父亲。 献为供物: 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们无一例外地以犹大支派为首,按以会幕为中心安营的顺序向神献上了供物(2:2-31)。在进行过程中虽然有一两个安息日,但向神的奉献并没有停止。包含着以下的意义:①荣耀神的圣洁之事绝对不是违背安息日的事情。耶稣基督在自己的工作中证明了这一事实。耶稣的生活以神的事为念,而不是拘泥于形式的生活;②归荣耀与神是人的义务,是超越人的意志的,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实行的最基本的道理;③为神的荣耀所作的事情应该在维持秩序中进行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他献为供物的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苏押儿子拿坦业的供物。」

】「第三日来献的是西布伦子孙的首领、希伦的儿子以利押。」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供物: 有时也包括牺牲祭物,但大多数的时候是指除了律法上所规定的祭物以外,特别献给神的供物。这是以自愿的心和感谢的心献上的美丽的供物,是神所悦纳的。在新约时代,把献在神圣殿中的物称为礼物,23:18)。神所悦纳的是献礼物之人纯净的热心,而不是礼物的价值。所以,信徒在献礼物时应该以感恩的心献上,应在内心无任何负担的状态下,喜悦地向神献上礼物。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希伦儿子以利押的供物。」

】「第四日来献的是流便子孙的首领、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应该在以下情况下,向神献上赎罪祭: ①当人(不论地位高低 )犯罪的时候(这时的祭物是根据各人的身份有所差异 )(5:6-7,利4章 );②在以会幕为中心事奉的人承接圣职仪式的时候(8:5-12,;③每月的第一天(28:11-15);④节期(住棚节-吹角节-五旬节 ),赎罪日和禁食日(29:5-16,利16章 23:19)。⑤卫生上被视为不洁净的人时,14:22);⑥为圣所和圣物;⑦与还愿祭或甘心祭一同献上(16节 6:14)。在上述情况下要不断地献上赎罪祭,①因为人之罪性持续而广泛的影响力。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人的生活本身就是犯罪的生活;②说明百姓的赎罪祭的功效是短暂的,是不完全的。但是作为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亲自献上永远的赎罪祭,以此完成和终止了旧约时代不完全的祭祀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的供物。」

】「第五日来献的是西缅子孙的首领、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苏利沙代儿子示路蔑的供物。」

】「第六日来献的是迦得子孙的首领、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的供物。」

】「第七日来献的是以法莲子孙的首领、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

“第七日”——这未必是安息日,但在献礼物的日子中,必有一个安息日(11注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第七日: 不能断定这日是相当于安息日的日子。但是在献上礼物的十二天中,肯定包括安息日。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亚米忽儿子以利沙玛的供物。」

】「第八日来献的是玛拿西子孙的首领、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比大蓿儿子迦玛列的供物。」

】「第九日来献的是便雅悯子孙的首领、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基多尼儿子亚比但的供物。」

】「第十日来献的是但子孙的首领、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亚米沙代儿子亚希以谢的供物。」

】「第十一日来献的是亚设子孙的首领、俄兰的儿子帕结。」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俄兰儿子帕结的供物。」

】「第十二日来献的是拿弗他利子孙的首领、以南儿子亚希拉。」

】「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

】「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

】「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

】「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以南儿子亚希拉的供物。」

】「用膏抹坛的日子,以色列的众首领为行献坛之礼所献的是:银盘子十二个,银碗十二个,金盂十二个;」

84~88“众首领……所献的”——众首领所献的共有:1银盘子十二个,银碗十二个,一切器皿的银子,共重二千四百舍客勒;2金盂十二个,所有的金子,共一百二十舍客勒;3作燔祭的,共有公牛犊十二只,公绵羊十二只,一岁的公羊羔十二只;4同献的素祭;5作赎罪祭的公山羊十二只;6作平安祭的,共有公牛二十四只,公绵羊六十只,公山羊六十只,一岁的公羊羔六十只。所有的牲畜共二百五十二只。以色列人的首领所捐的:1是乐献的,2是适用的,3是合捐的,4是丰厚的,5是蒙悦纳的。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这里记下众首领所献礼物的总数。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是以色列百姓的首领们为坛的奉献所献上之礼物的合计。这说明他们献上礼物的时候是多么尽心、完全。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所献对象的功用】

经文不是说这些牲畜立刻被献为祭。译作「所献的」一语的字眼,原文并不是指牺牲。牲口到圣幕时,是指定为何祭所献(如清单所示 )。但牠们暂时只是圣所的牲口,到有需要时才用得上而已。这些运作的基本所需,可说是圣所乔迁的礼物。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每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每碗重七十舍客勒。一切器皿的银子,按圣所的平,共有二千四百舍客勒。」

】「十二个金盂盛满了香,按圣所的平,每盂重十舍客勒,所有的金子共一百二十舍客勒。 」

一百二十舍客勒: 与为所罗门的圣殿奉献的礼物相比,这个礼物实在是微不足道。但重要的是奉献之人的心态,而不是奉献的量。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作燔祭的,共有公牛十二只,公羊十二只,一岁的公羊羔十二只,并同献的素祭作赎罪祭的公山羊十二只;」

】「作平安祭的,共有公牛二十四只,公绵羊六十只,公山羊六十只,一岁的公羊羔六十只。这就是用膏抹坛之后,为行奉献坛之礼所献的。」

】「摩西进会幕要与耶和华说话的时候,听见法柜的施恩座以上、二基路伯中间有与他说话的声音,就是耶和华与他说话。」

“摩西进会幕要与耶和华说话”——摩西虽然不是祭司,他还能进会幕与神说话,因为他是神的仆人。“听见法柜的施恩座以上,二基路伯中间,有与他说话的声音”——。这就应验至22节的话,摩西大概站在圣所里的内幔前,听见神的话。但也有注释家想摩西是进了至圣所。本节原来属第八章。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这是神住在众民中间的明证。祂与祂的先知摩西间的亲密交通建立了,人与神可以通过摩西说话。

新约时代,基督被钉的各各他山已代替了祭坛,主把自己献上作了永远的救赎祭,来9~10章 )。但信徒必须将自己献给祂,多行善,并为传福音的事工奉献

──《启导本圣经注释》

施恩座以上、二基路伯中间: 是神与人相见的地方。这个地方是遮掩约柜的两个基路伯翅膀之间的空间,是彰显神的恩典和慈爱的地方。因此希伯来书的作者把这个地方称作施恩的宝座。基路伯出现在神临在的每一个地方宣布神的荣耀、见证神的圣洁,从这意义上来说,这个地方是极其圣洁、荣耀的场所。声音: 是神人同形同性(Anthropomorphism )论的表达方式,说明神欣然接纳以色列百姓的代表献上的礼物。也是神对全体以色列百姓特别的关心。神就是通过这样的机会让以色列百姓意识到,神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与他们同在。神就是这样喜欢与自己的百姓同在,愿意与他们交通,这位神今天也应允信徒的祷告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思想问题(第7章 )】

1领袖在出发前,首先向神奉献供物(7 )。究竟当中有什么含意呢?

2那一个支派是头一日献祭的?这支派的始祖既出卖兄弟、又犯奸淫之罪,38:16),为何他的子孙反率先献祭呢?

3为什么第7章不厌其详的记下各支派所献、相同的供物。这个教训可否应用在新约的信徒中?, 14;

4你认为金钱奉献是个人的事,抑或也包括群体的一面呢?

5利未人收下的公牛有什么功用呢(3-6 )?十二日之内所献的羊羔又有何功用呢?你认为奉献之物有否「高级」与「低级」之分?付出劳力事奉神的和付上祷告事奉神的信徒有「尊贵」或「卑微」之分吗?你怎样把这属灵的原则应用在教会中呢?

6究竟民数记1-7章的资料是按什么原则组织的呢?这和历史背景有什么关系呢。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民七章 在神眼中十二个支派是同样宝贵的──】

帐幕立好,受膏抹而成圣以后,十二个支派的首领轮流来献上礼物和供物,显明这是属于全民的帐幕。

――《灵修版圣经注释》
教会管理】

「用膏抹坛的日子…众首领就在坛前献供物。」

在教会中,通常会众最厌听奉献的事,更怕枯燥的数字报告。其实,这是需要的。这里正是有关奉献的枯燥数字,记载在圣经中那卷计数人民的书中。
这相当长的一章圣经,记的其实是简单的事:“摩西立完了帐幕,就把帐幕用膏抹了,使它成圣;又把其中的器具和坛并坛上的器具都抹了,使它成圣…用膏抹坛的日子,首领都来行奉献坛的礼,众首领就在坛前献供物”

头一日献供物的,是犹大支派的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他的供物是:一个银盘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个银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圣所的平,也都盛满了调油的细面作素祭。一个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满了香。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五只一岁的公羊羔作平安祭。这是亚米拿达儿子拿顺的供物。

接着,以色列十二支派,一一照样把这些礼物和祭物,不厌其烦的重复了十二次。在庄严的经文中,出现了流水账,真够希奇,何况那时的书写和复制,都不方便,如此累篇盈牍的记述岂非更不平常?
照一般人的作法,各支派相续奉献,尽可记载“同上”;或笼统写为:“每支派一件,共十二件”,谁都不会弄错,却大大省笔。但圣经的记载,与人的想法不同。既然“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如此逐一详细复记,也必然是为教训我们;那么,对我们的教训是甚么?
这表示我们对神所作的奉献,神都一一记念,绝不轻忽。同样的,我们作神的管家,必须忠谨负责,不许有丝毫苟且。教会机构常为世人诟病的,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经理方面不忠实,以至偷漏丛生,弊端百出,不仅使主名蒙羞,更叫人怀疑这些人到底是否真实相信有主。这样,使人不必要的被绊倒,自己也受咒诅!如果相信神是真的,就该在事务上更认真。
那些在数目上乱作手脚,营私肥己的人,唯利是图,全不曾想到要向主人交账,是像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一样,不认识神,自然也不敬畏神,他们的结局是可怕的。深愿在位者知所鉴戒,免蹈恶人的覆辙。

── 于中旻《圣经研究》

「摩西要与耶和华说话的时候,听见有与他说话的声音,就是耶和华与他说话。」】

摩西进到圣所向神说话,他就意识神的声音。这就使他体会神的心意与目的,以致他就完全浸在神的能力中,亲近神。这就是本节的含义。

祷告的信心——我们常常带着自己的思念到神面前,禀告之后就走开了。我们没有许久等候,瞻仰神的荣光与基路伯的光辉,再聆听神的声音。结果我们的祷告没有应允。我们没有照着天父的旨意祈求,天完全与我们隔绝。我们得不着,是因为我们不求或妄求。我们必须有信心,不可动摇。

祷告的相合——真正的祷告是由神的心意出发,由父至子,祂是人的代表、教会的头。圣灵降基督带到我们的内心,使主身子的肢体与头相合,于是再从众圣徒回到神的本源。

祷告的等候——我们要祷告得对,必须等候神,直到圣灵向我们指示该怎样祷告,也知道怎样为众圣徒代求。安静默然地等候神,体会神的心意,凡主的心有负担的,我们也要负荷,这才是最珍贵的祷告。凡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必不困倦,行走也不疲乏。

──迈尔《珍贵的片刻》

亲耳听到,真令人羡慕!我是怎样认识神的?啊,是──】

亲耳听到神说话的声音,摩西必定极其战兢。如今我们有圣经所记载的神的话语,对其应当更虔诚敬畏。神有时直接向祂的百姓发言,吩咐他们要过合乎圣民体统的生活。圣经记载这些谈话,使我们清楚地认识神的特性。我们若轻看神的圣言,真是可悲!我们和摩西一样,有与神交谈的权利,不过祂的响应有别于从前,祂借着圣经和圣灵来引导、指示我们。想要领受神的引导,就必须像摩西一样地寻求认识祂。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