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ii. 迦得流便定居外约但
要了解本段的重要性,首先要留意外约但是在应许给列祖的迦南地以外。迦南地的疆界记载在第三十四章,该段经文清楚说明在加利利海以南,迦南的东界就是约但河。神的话语是以色列赖以存在的惟一根据,以色列竟有支派要考虑在应许给亚伯拉罕的地以外定居,所反映对神话语的漠视态度,实在令人心悸。全国已经整装待发,要渡过约但河在对岸得地为业,突然却有三个支派宣布退出之意。探子的故事(十三~十四章)看来又要历史重演。上次除了约书亚和迦勒以外,举国上下都临阵退缩,拒绝相信神的应许。这一次则是迦得、流便,和部分的玛拿西支派,宣称他们没有兴趣在应许之地定居。圣经不但在接着与摩西发生的激烈辩论中,直接将他们的态度和上一代相比(6~15节),更间接在整个故事当中,多次提到四十年前在加低斯所发生的事。285于是迦得和流便提出派遣军兵与其他支派一同渡过约但河,直至征服迦南之后才重回家园。摩西满意这个方案,便应允他们的请求,把土地分配给他们(16~38节)。 1.雅各的长子流便因为年长之故,在本节排名于迦得之前。但本章其他地方,则一概先提迦得支派,无疑因为他们才是在外约但定居的始作俑者(参:。 雅谢地是指雅谢四围的地区(3节;。雅谢及本段所列其他城邑的今址可能在甚么地点,请参看增注:以色列人的行程。 基列在旧约中,是好几个不同的地区的名称。它最主要的意思是雅博河南面的丘陵地带(如在本段),但也有可能包括雅博河以北的地区(39~40节),甚至外约但受以色列控制的所有地方(如:等)。这个俯瞰全约但河谷的高地(约2,500英尺)雨量充足,因此十分肥沃。史密斯(G. A. Smith)在十九世纪末游经此地时,特别提到羊群牛群数目之多:「日间炎热时基烈的溪流站满了牛群,或傍晚时坐在支搭在村井旁边的帐幕门前,听着远方的牧笛,看着绵羊山羊,和系着重型铃铛的牛只,从山脊上冒出来,下坡到水槽旁边,等候轮到们……是东巴勒斯坦最令我们难忘的情景。遍经约但时,牧笛和牛鸣的声音总是离我们不远。」286 2~5.本节所列的城邑在第34~38节再次出现,今址可能位于何处,请参看增注:以色列人的行程。这些城邑是在耶和华……所攻取的亚玛力领土里面,以下记载打败亚玛力的经过。第二十一章说得很清楚,以色列当时无意攻打西宏的国,战事所以发生,不过是因为他不容许以色列前往约但河。迦得不继续前往迦南地的要求,是个政策上的重大改变。 6~15.摩西严厉谴责他们的提案。他们会像探子一样,使其余的百姓丧失斗志。上次全国性的不信,导致成年一代全部死在旷野,这次被灭绝的可能包括了所有人。本段287不断回顾民数记十三至十四章。 16~19.故此迦得和流便人针对摩西反对的理由,修改了他们的建议。他们会为牲畜垒圈大概是指单用石块砌成的围墙,为〔妇人〕孩子造城。监于时间的限制,城不会是很坚固的建筑。考古学证据显示外约但中铜器和晚铜器时代人口颇为稀疏,亦与此吻合。一部分名字被提及过的遗址中,完全没有征服时代的文物出土;但亦有可能这些不是正确的地点。这几个支派的孩子会留在外约但,但战斗部队则会带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行在……前头直译是「匆匆去」。288换言之他们志愿作为前锋,承受敌军的主力。按照,迦得和流便其实应当是第二队前行的支派。他们又承诺会等到所有支派都得地为业之后,才解甲归家。 20~32.摩西满意他们的提议,但仍一再重申支持全国总动员的重要性。他们若遵守诺言,耶和华会容许他们住在基列(22节)。不然的话,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23节)。这个生动地描绘罪人不能逃避犯罪后果的拟人格,如今已成英文的谚语。迦得人和流便人若不忠于承诺,第30节说明了有甚么结果:他们要被逐出基列,被逼渡河到迦南定居。按照约书亚记的记载,迦得人和流便人遵守信约,成了攻打迦南战役中的前锋,直到克服敌方的主力,其他支派亦分得土地为止,及下)。 33~42.玛拿西半支派分得一份外约但的土地,圣经在此首次提到。因此经常有人臆测提及玛拿西的资料,与提及迦得流便的不同,是来自另一个来源。纵使这说法不无可能,但来源本身既已不复存在,亦无法肯定。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假定有关玛拿西的资料来自后期:和以下,都反映了部分玛拿西人在外约但定居,而亦暗示玛拿西支派中,有些人已经开始讨论女儿承继土地所产生的问题。第三十六章再次提出这问题的,也是玛拿西支派。可能玛拿西支派的代表在摩西原则上批准定居外约但之前,并没有参加辩论。 最后分配土地时及下),流便支派占据了死海以东的土地,迦得支派则定居在约但河以东,死海和加利利海之间的地区。迦得人按本段所记的临时安排,重建了底本和亚罗珥,这两城后来却成了流便支派的属土(请参看地图;34节;参:。而流便人所占据的希实本,后来却属于迦得(37节;参:。由于尼波和巴力是异教神只,所以有些城邑名字是改了的(38节)。但新名并无记载,理由可能是摩押人后来收复这些土地时,恢复了旧名;。其他城邑的今址可能在甚么地点,请参看增注:以色列人的行程。 玛拿西支派中玛姬、睚珥、拿巴诸宗族的行动,显然是独自运行的。按照士师记一章所记,后来西岸各支派要自行攻打所分得的土地,亦与此相仿。圣经后来记载玛拿西半支派分得了基列北部,加利利海以东的区域(又称巴珊)。本段提及的惟一城邑基纳,约在海东五十哩。 初期基督教解经家289将宁要物质丰裕,也不愿住在应许之地的迦得和流便,与福音书中以类似借口来忽略基督呼召的人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加尔文290则指出因为他们的行为,以色列的领土得以扩张,是神看顾的例证;祂从人的罪中,创造了美好的事物。 276Keil, p. 230引述古典作家塔西图斯(Tacitus, Ann ., xiii. 39)和史达波(Strabo, xvi. 1128),提到罗马军队曾经没有伤亡而攻占了一个帕提亚的堡垒,又有一场杀死了一千名阿拉伯士兵的战争,罗马方面只有二人死亡。 277参 Gray, p. 419. 278这种形式清单的特征是先提物件,才提数量,如:羊五只。参 B. A. Levine, JAOS , 85, 1965, pp. 314~315. 279请进一步参看 J. W. Wenham, The Goodness of God (IVP, 1974) ,特别是第八章。 280NEB 在巴兰离去时(16节)的翻译,是基于希伯来语常用字 da ̄ḇa ̄r 「话语」、「事物」一个罕见的意思。RSV 和 TEV 的翻译较佳。 281第23节希伯来原文颇为艰涩。RSV 坚持净化金属必须兼用火水,这看法比认为只需用火的 NEB 和 TEV 优胜。 282参:。又请参看 Wenham, pp. 27~28, 59 ff. 283Gisoen, II, p. 236. 284de Vaulx, p. 359. 285除了很明显是与第十三至十四章平行的第6~15节以外,第三十二章中显然暗指探子故事的字眼包括了:「地方」(1节,和合本:可放牧牲畜之「地」;、「击打」(4节,和合本:「攻取」;、「过(去)」(21、27、29、30节;,、「孩子」(16、17、24、26节;、「这地的居民」(17节;、「坚固城」(17、36节;、「回来」(18、22节;,、「赶出」(21、39节;,此外还有「地」和「会众」等比较常用的字词。尽管经常有人认为本章包含了多个来源,暗指探子故事的说话在本章无处不见,就证明了它在整体上是统一的。古莱指出「要严格地在本章分辨JE和P,不能做到令人满意的地步」(p. 426)。虽然较近代的学者依然继续提出多个来源的看法,他们在其限度和特性上,却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因此最好还是假设,在基本上是统一的。本章结尾的几节,可能有不同的出处。 286G. A. Smith,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Holy Land (Hodder and Stoughton, 1894), pp. 523~524. 287第7节:,。第8节:。第9节:及下。第10节:及下。第11节及下:及下。第13节:及下。 288希伯来文 ḥus ̌îm 是 ḥûs ̌ 「匆忙」的被动分词。NEB 把原文修正为 ḥamu ̄s ̌îm 「武装的」。 289de Vaulx, p. 371. 290Calvin, IV, p. 286.“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按,这两个支派在一营中,所以有同心商议的好机会。“牲畜,极其众多”——。“雅谢地”——这地属雅谢城,大概在希实本东北。雅谢地或者是希实本的平原。“基列地”——基列地三个字,含着两层意思:(一 )约旦河东的全地(26、29 ),连巴珊地也在其内,;(二 )约旦河东之地,从加利利海之南边,到死海的北边。这些地士很肥美,胜似约旦河西的许多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亚拉伯人到如今还以雅谢和基列地为牧放牲畜的好牧场。后来亚述人,先掳掠了约旦河东的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加利利海以南的迦南地,约但河为东疆的界河。雅谢地和基列地在约但河东,也属神所赐之地(3节 )。不过以色列的子孙应遵神命一同去取得迦南为业。流便和迦得两支派出人意外地要求留在外约但,因为这是神吩咐攻取之地,极宜牧放牲畜。这事使摩西想起百姓听了探子的回报不愿进迦南的往事(6~15节 ),于是责备他们为什么要学效前人罪行。在这紧要关头节外生枝,再导致众民灭亡。
这两个支派提出的方案也同样出人意外:他们的军人仍旧过河,且带头打仗;他们的妇孺则留下来定居,打仗的人要到完全征服了迦南才回来(16~18节 )。四十年的旷野生活没有白过,在风沙中成长的新一代,目光是向前看的,且愿为全民的幸福拼死生。摩西同意了这建议,同时把已征服的外约但土地给了流便和迦得的子孙。还把一部分给了玛拿西半个支派(33~42节 )。
外约但属高原地带,雨水丰足,土地肥沃,宜于放牧,但缺少军事屏障。这二支派半在以色列亡国之前,便为亚述国攻入,最先遭到被掳的命运。,25~28详载其地的自然环境。
──《启导本圣经注释》
「雅谢」:从亚摩利王西宏夺得之地(21:32)。
「基列」:原指约但河东面,由死海以北至加利利海一带的地方,但广义上可泛指约但河东以色列人所占领之地。雅谢和基列地适合畜牧,流便和迦得二支派情愿放弃迦南的地业,要拥有这地。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看见……地: 看见肥沃牧场的两个支派,落入了贪心的陷阱中,忘记了民族的大使命。勿庸置疑其他支派也拥有牲畜(31:32-36),肯定也同时看见了已经征服的约旦河东的土地。但是他们的眼睛没有停留在这个地上,而看见了神所应许的迦南全地,所以其他支派的百姓没有产生贪心。贪欲和安逸诱惑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最终因犯罪导致灭亡。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雅谢和基列】
雅博河一带的外约但地区宜于放牧,吸引流便和迦得支派在此定居。雅谢大概是雅博河以南十二哩,位于亚扪边界上的贾齐尔废墟。基列地区(* 乌加列文献中曾经提及 )是从南面的亚嫩河,往北延伸到巴珊以及加利利海外约但一面的湖边。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分地建议:此建议由流便、迦得两个支派联合提出,他们的营地都在帐幕之南,彼此易于往来。流便是长子,理应排名在先,但此事的主谋人实为迦得支派,所以下文多次以迦得排首(6- 25- 29- 31- 33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流便和迦得支派利己的态度: 流便和迦得支派想要的雅谢地和基列地是位于约旦河和约旦河的支流亚嫩河、雅博河、雅穆克河之间肥沃的牧场。有很多牲畜的他们要求这个土地是非常自然的。但是,他们的这种要求是不顾神的旨意,只顾自己的利己主义行为。放弃弟兄之间的爱和对神的奉献,只顾自己安逸的行为不符合神的旨意。当人为神放下自己的一切时,才能得得更丰富,16:24-27,19:29)。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外约但地形】
【】外约但包括巴珊、基列、亚扪、摩押、以东等地区,各处的地势有很大的分别。北部包括黑门山脉(最高峰海拔9-230呎 ),以及胡列盆地(Huleh Basin 海拔230呎 )与加利利海(海拔695呎 )之间的裂谷(Rift Valley )。南端是亚喀巴湾。裂谷自北至南,沿约但河延伸到死海(最深处在海平线下2-550呎 )。约但河东面的基列山地海拔有三千五百呎,南部彼特拉地区附近的以东山区,更高达五千七百呎。以大马色为起点,横渡几条干河,绕过东面沙漠地带的「王道」,是本区南北的主要大道。东西行的商旅则沿亚比斯(Wadi Yabis )、雅博、宁林(Wadi Nimrin )、加拉巴(Wadi Gharaba )诸干河行进。本区气候干燥,因此必须倚靠灌溉才能耕作,但却为游牧民族提供足够的牧草。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约但河东的地业:以色列人击败米甸人后,正式占领了约但河东一带的地土。虽然神应许列祖的地域是在约但河西边的迦南地(参34章 ),但流便和迦得二支派认为河东之地适宜牧畜,提议以此地为他们的地业。本章记载此事的前因后果:两个支派提出建议 (1-5 ), 摩西责备他们令其他支派灰心丧志(6-15 ), 于是二支派提出折衷的方法 (16-19 ), 摩西结果接纳这建议(20-32 ),最后把河东之地分配给两支派半(33-42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就来见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首领,说:」流便和迦得支派的利己态度和摩西对他们的说服: 因着征服约旦河东土地(21:10-35,31:1-12),有一些以色列百姓,忘记神圣洁的计划,只想居住在已征服之地。以勇猛著称的流便、迦得支派的人满足于现状,不愿意继续参加征服迦南的战争。摩西为此劝勉他们,让他们放弃个人主义思想,一同参与神圣洁的工作,终于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将继续参加战争的承诺。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发现:①在为神的荣耀聚集在一起的群体中,个人主义会破坏团结;②追求肉体的欲望必结出破坏属灵生命的果子。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亚大录、底本、雅谢、宁拉、希实本、以利亚利、示班、尼波、比稳,」会众的首领: 当时以色列没有行政、司法体制等国家组织体系,在这样的以色列社会里支派或家族中有威望的年长者所起的作用是极大的。本节的“首领”就是这样的人,与“长老”非常类似的概念。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示班”——就是38节的西比玛。“比稳”——就是38节的巴力免。本节的九座城(参34-38 )都在基列以南,离以色列人所经过的路不远,以色列人当时或者靠近这些城,牧放他们的牲畜。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城邑的名单】
【】「就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仆人也有牲畜”;」这名单在再次出现。亚大录被考证为底本西北八哩,死海东面八哩之处的阿塔鲁斯废墟(Khirbet 'Attarus )。米沙石碑(约主前830年 )的碑文也提到这城是以色列人所建,以及迦得支派在此定居。底本(=迪班 )是摩押的首都,位于亚嫩河北面约四哩,死海以东十二哩处。今日之宁林遗址(Tell Nimrin )附近的宁拉,与雅谢一同位于外约但的北区。希实本(=黑什班 )是在马达巴平原的西北角(尼波山东北三哩 ),它虽称为 * 亚摩利王西宏的首都,却没有考古证据证明主前一二○○年之前有人在此长期居住。以利亚利(=阿珥〔el-'Al〕 )在希实本东北,,。示班地点不明。尼波的位置亦未确定,但曾在米沙石碑中提及。比稳(=马因〔Ma'in〕 在希实本西南十哩。摩押王米沙(主前九世纪 )在其凯旋纪念碑上,宣称此城是他自己所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又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但河。”」“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这两支派,大概先是只顾自己,受了摩西的责备以后,才有帮助弟兄们之心。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摩西对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说:“难道你们的弟兄去打仗,你们竟坐在这里吗?」不要领我们……: 尤其向不确定的未来前进,倒不如居住在现实的安逸中,这就是人的本性。可是以色列的将来并不是不确定的,那些有信心的人,确实地看见了荣耀的异象。所以,这两个支派的要求是自动放弃更高层次的盼望的行为,也是在苦难面前软弱的行为。今天信徒也必须越过横在面前的高墙,才能过真正平安的生活,维护永远的真理。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难道你们的弟兄去打仗,你们竟坐在这里吗”——摩西要使他们觉得惭愧。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摩西的责备:摩西认为二支派此举是放弃进入应许地的行动,相等于多年前十探子不信的恶行 (参13-14章 )。 摩西特别提到神对上一代以色列人的惩罚(11 ),免得他们重蹈覆辙(15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过去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那地呢?」摩西的劝说: 在圣洁的群体里,少数人的不信能使整个群体失望,最终会瓦解神的计划,因此摩西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通过这些可以发现:①漠不关心是无视神旨意的罪恶(6节 );②使圣洁的群体悲观失望的行为是对神的挑战(7-9节 );③神的祝福与惩罚取决于百姓的顺服与否(11-12节 );④重复的罪必激发神的震怒(13-14节 )。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你们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参9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我先前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你们先祖去窥探那地,他们也是这样行。」灰心丧胆: 这句话是“使心倾斜”的意思,源于具有“禁止”,“反对”,“拒绝”等意思的希伯来语。另外被神离弃处在与神为敌的关系上的希伯来语的词根也是这个词(14:34,。所以根据原文的意思,就可以知道这两个支派的行为是拒绝神的旨意,而不是单纯地使以色列百姓灰心丧胆的行为。使属神的百姓失望的事情就是使神失望的事情,是应该受神刑罚的。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加低斯巴尼亚”——。“你们先祖”——那一代的人已经去了世。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他们上以实各谷,去窥探那地回来的时候,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地。」你们先祖……也是这样行: 窥探迦南的十个探子们报恶信,动摇了整个以色列百姓,也使进入迦南的时间推迟了四十年。可以想象这两个支派所带来的患难到底有多大。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他们”——就是代表会众的探子。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当日,耶和华的怒气发作,就起誓说:」灰心丧胆: 对于那些要打圣战的勇士来讲,“灰心”就是意味着失败。所以神劝勉将要征战的约书亚,要刚强壮胆。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凡从埃及上来、二十岁以外的人断不得看见我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因为他们没有专心跟从我。」耶和华的怒气发作: 再一次确认没有信心,就不能得神的喜悦。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可以看见,因为他们专心跟从我。’」“基尼洗族”——,。“他们专心跟从我”——。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专心跟从我: 指完全地依靠和顺服神。他们不被外界因素影响,单单仰望永活的神,因此得到了进入迦南的荣耀。真正的信仰是在看环境之前,先看神,侧耳听神的话语。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谁知,你们起来接续先祖,增添罪人的数目,使耶和华向以色列大发烈怒。」「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使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等到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那一代人都消灭了。」
“在旷野飘流四十年”——这是应验的预言。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你们若退后不跟从他,他还要把以色列人撇在旷野,便是你们使这众民灭亡。”」你们起来接续先祖: 这里的“接续”是“代替”的意思,强调效法祖宗罪恶(13:25-14)。人虽然经历了神的惩治,但因软弱随时会犯同样罪行。明白这个事实的人不会依靠自己,只会依靠知道我们的软弱并使我们刚强的神,。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两支派的人挨近摩西,说:“我们要在这里为牲畜垒圈,为妇人孩子造城。」“你们若退后不跟从他,他还要把以色列人撇在旷野,便是你们使这众民灭亡”——本来以色列人已经出了旷野,但他们未得迦南地以前在旷野飘流的事不能算是完了。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造城”——(24、34、38注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折衷建议:两个支派看来十分喜爱这块地,虽经摩西的警告和以古监今,仍死心不息,他们的男丁愿参与争战,直到以色列其他支派定居迦南地为止;后来他们实践了这承诺,22:1)。现在他们希望重建河东的城垒及羊圈,使妇孺牲畜有安身之地。他们认定约但河东之地为他们的佳美地业,放弃将来在迦南地的业权(19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我们自己要带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好把他们领到他们的地方;但我们的妇人孩子,因这地居民的缘故,要住在坚固的城内。」改变态度的流便和迦得支派: 摩西责备的两个支派提出了三个条件,并表示要顺服摩西的意思:①首先要建设保护自己家族的城邑(16-17节 );②在结束这件事情以后,必与其他支派一同在征服迦南的战争中充当先锋(17节 );③在迦南地(约旦河西 )不再分得土地(19节 )。这样承认自己的错误,愿意改正的态度才是蒙神喜悦的。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我们自己要带兵器”——。约有四万人过了约旦河,还有二十岁以外的七万多人,看守他们的妇人、孩子、羊群和所有的牲畜(参26 )。“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流便人和迦得人原来在第二营中,玛拿西人在第三营,故此有注释家以为本句的意思说,他们行在以色列人前面。但这两支派半的妇女孩子,既被安置在约旦河东(参24 ),他们的勇士就能行在以色列人前头,。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我们不回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产业。」行在……前头: 指“成为在前头忙碌的人”,也就是说两个支派行在以色列百姓前头,要在前征战的意思。当以色列过约旦河的时候,征服耶利哥城时,这两个支派行在其他支派前头,履行了上面的约定。忏悔并不仅仅是明白自己的错误,更要在生活中实践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悔改。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我们不和他们在约但河那边一带之地同受产业,因为我们的产业是坐落在约但河东边这里。”」【】「摩西对他们说:“你们若这样行,在耶和华面前带着兵器出去打仗,」“因为我们的产业是坐落在约旦河东边这里”——二支派半的人,不应该说这话,因神未曾准他们在河东得基业。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在耶和华面前”——(32 )。流便迦得二支派,正在约柜前面行走(参起行的次序,但左22节上,这一句的意思更广。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在耶和华面前: 在20-22节中提到了三次,摩西通过这句话暗示自己与两个支派之间的约和约的履行。这句话也表明摩西再次承认神的主权和统治。人在神面前是赤露敞开的,接受神的统治时,人才不会犯罪和懈怠。真正拥有信仰的人时常把自己的行动和思想摆在“神面前”(Coram Deo ),3:9)。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征服战争的性质: 摩西说以色列所要进行的战争的性质是“在耶和华面前”进行的圣战。也就是说摩西让以色列百姓明白,征服迦南的战争不是按人的意志可打可不打的战争,是必须要打的。神的命令就是这样,不管人的意志如何、环境是否逆顺,都要必须绝对地遵行。神的祝福与咒诅取决于人是否顺服神的命令。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摩西答允二支派请求:摩西认为两支派新提出的建议十分合理(22 );但本段似乎显示,摩西并无寻求神的指示,只按他对律法的了解作出决定,并向祭司以利亚撒、约书亚和众族长宣布(28 ),因为他们是神指派日后负责分地的人 (24:16-18)。 这事按起愿的条例处理(参30章注 ),神既未有清楚晓谕,即等于默许,两支派须履行起愿的承诺(29 ),这事才蒙神悦纳;否则仍要按神原先的心意进行,全部支派以迦南地(约但河西 )为业(30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那地被耶和华制伏了,然后你们可以回来,向耶和华和以色列才为无罪,这地也必在耶和华面前归你们为业。」「所有带兵器的人都要在耶和华面前过约但河,等他赶出他的仇敌,」
等他赶出他的仇敌: 妨害神圣洁计划的人或成为绊脚石的人是神的仇敌。与地位的高低无关,他们必在这个地上受到神震怒的审判(12:1-3)。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这地……归你们为业”——,。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倘若你们不这样行,就得罪耶和华,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才为无罪」:没有任何的责任或义务。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意思说你们的罪追上的时候,就必受罚,那时你们必后悔自己的愚昧。一切的罪,都是如此。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如今你们口中所出的,只管去行,为你们的妇人孩子造城,为你们的羊群垒圈。” 」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 如果他们不按自己所说的去行,他们自己的话必成为他们的束缚,他们也必受到神的报应。人在神面前所起的誓,与自己的意志无关,是必须要执行的。如果不这样,就免不了神的惩罚。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两个支派的悔改带给人的教训: 两个支派的决志在以下两个方面应得到称赞:①他们严肃地承认一时的错误,接受了摩西的命令——神的命令;②决定将妻儿留在约旦河东,他们自己过去在前征战,这说明他们的悔改是真实的。【】「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对摩西说:“仆人要照我主所吩咐的去行。」--《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我们的妻子、孩子、羊群,和所有的牲畜都要留在基列的各城。」【】「但你的仆人,凡带兵器的,都要照我主所说的话,在耶和华面前过去打仗。”」“留在基列的各城”——就是约旦河东并东南的各城。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于是,摩西为他们嘱咐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并以色列众支派的族长,说:」【】“并以色列众支派的族长”——。九个半支派都得了地业以后,流便迦得二支派才得了约旦河东的地为业(参32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凡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去打仗的,若与你们一同过约但河,那地被你们制伏了,你们就要把基列地给他们为业。」摩西的最后指示: 摩西将在征服迦南之前离世,所以向新世代的主角约书亚和以利亚撒,指示征服迦南以后有关领土分配的事宜。从此约书亚和以利亚撒正式登上了以色列领袖的位置,彷徨和悔恨的时代也宣告结束。虽然现在迦南尚未征服,但是摩西用信心的眼睛看到了这一切事情的成就,以此为确据,向他的继承者说明了征服以后的事情。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倘若他们不带兵器和你们一同过去,就要在迦南地你们中间得产业。”」【】「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回答说:“耶和华怎样吩咐仆人,仆人就怎样行。」在迦南地……得产业: 如果两个支派不参加征服迦南的战争,不仅要受到神的惩罚(23节 ),约旦河东的土地也不能成为他们的产业。这是因为如果他们不参加征服战争,就必招来其他支派的怨恨 ;在这样的情况下得约旦河东的土地,就必造成以色列永久的分裂。在这意义上来讲,这样的措施是为了防止以色列的分裂,而不是两个支派的特权。属神的百姓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分裂的一个整体。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我们要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过去,进入迦南地,只是约但河这边、我们所得为业之地仍归我们。”」“耶和华怎样吩咐仆人,仆人就怎样行”——,。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摩西将亚摩利王西宏的国和巴珊王噩的国,连那地和周围的城邑,都给了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并约瑟的儿子玛拿西半个支派。」“玛拿西半个支派”——就是玛吉的子孙(39 。圣书上早先没有提到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也没有解释玛拿西人为何分为两半。玛吉人最有勇敢、好冒险,他们或者与基列人也有些不和(39 );摩西或因这缘故让本支派分为两半,叫玛吉族在约旦河东得基业,叫基列的后裔在约旦河西得基业。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据《约书亚记》十三章所载,土地分配时,流便支派取得紧贴死海东岸之地,迦得支派安置在死海与加利利海之间的约但河东岸。迦得子孙重建的底本与亚他录(34节 ),后来归入了流便的领土,而原归流便的希实本(37节 ),则归属迦得。38节说到尼波和巴力免两个名字,都是异教假神之名,所以要改;但此处未志新名。
──《启导本圣经注释》
【】摩西以神中保者的权柄,把约旦河东的土地分给流便、迦得子孙和玛拿西半个支派的人。原本土地分配是通过拈阄,以神的主权决定(26:55),但是摩西这次并没有用这个方法,而是以神代理者的权柄和神所赐的智慧直接分配了土地。玛拿西半个支派之所以分得约旦河东的土地,是因为他们征服了基列地(39-40节 )。以此预防了分裂,为以色列征服迦南地打好了基础。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迦得子孙建造底本、亚他录、亚罗珥、」分地为业:玛拿西半个支派的突然出现,使一些学者以为是后人穿凿附会而加上的。
这解释欠妥善,因为此事在摩西,约书亚时代曾多次记载,,17:1) 。 可能玛拿西支派见有迦得和流便支派的先例,向摩西自动请缨攻取基列北部及巴珊的一些土地,希望成功后可占据该地为业 (39-42 。 当然他们也要遵从同样的条件,要参与进攻应许地的战争,才可得此地为业。
流便和迦得子孙所得的城邑 , 后来互有对换 ,以便清楚界定各支派的边界。现属迦得支派的底本和亚罗珥,后来属于流便;现属流便的希实本,后来转给迦得。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建造”——就是修补的意思,因为这些城早已就有。【比方】底本,希实本。“底本”——。因迦得人占了这城,所以称为底本迦得。这城在亚嫩河北,相离约十二里路,后来约书亚将这城给流便人。“亚他录”——这城在底本西北二十一里。“亚罗珥”——这不是拉巴前的亚罗珥,乃是河边的亚罗珥,。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外约但各支派产业的地理】
【】「亚他录朔反、雅谢、约比哈、」按照名单上城邑的地点(大部分的位置 ,迦得支派在外约但地区的南部、北部、西北部(以基列和巴珊为主 )筑城。流便人集中于希实本及其附近村落。有关城邑分配的记录,将一部分迦得建筑的城邑拨归流便支派。没有提及,但地点可以测定的城邑,包括了亚嫩河畔,迪班以南三哩的亚罗珥;拉巴西北五哩的约比哈(=朱贝哈特〔Jubeihat〕 );宁林遗址以南的伯哈兰(=拉梅遗址〔Tell er-Rame〕或伊克坦努遗址〔Tell Iktanu〕 );迪班西北六哩之外的基列亭(=库雷亚特废墟〔Khirbet el-Qureiyat〕 )。近二十年来考古学家加强了对本区的注意,但不少遗址至今仍未挖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宁拉、伯哈兰,都是坚固城。他们又垒羊圈。」“亚他录朔反”——(参34 )。这城不知在何处。“雅谢”——(1注 )。“约比哈”——这城在雅谢北边。这些城后来都归于流便人,迦得人不过是暂时住在其中。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流便子孙建造希实本、以利亚利、基列亭、」“伯宁拉,伯哈兰”——这两座城在摩押平原。伯宁拉城在亚伯什亭以北,伯哈兰城在亚伯什亭以南。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尼波、巴力免、西比玛(尼波、巴力免 名字是改了的 ),又给他们所建造的城另起别名。」“流便子孙”——在摩押平原记算民数的时候,流便支派的人数比迦得的多。流便支派也曾做了第二营的首支派,但从此以后,流便支派就占了次要的地位。“希实本”——,。说,希实本属迦得支派,这是因为二支派暂时的居处混杂。希实本先前是那一代的京城,或者被迦得流便二支派同占了,后来本节的城邑都被摩押人恢复,,。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巴力免”——又称为比稳(3 ),伯巴力免,和白米恩。“名字是改了的”——改名的缘故,大概是因为那些旧名是因偶像起的。“所建造的城”——这些城,大概不是重新建造,乃是修补坚固,并为牲畜筑圈(16-17 );因为这些城,本来就有(17、26、34注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尼波,巴力免」:是异教之神的名字,所以这些城名要更改。通常攻占城镇的将领,用自己的名为这城命名(41-42 )。
本段提及的城市,大多已不能确实考据,但座落的范围是相当确定的。以色列人额外得地为业,是神所容许的,只是他们不可放弃神应许之地,必须竭力攻取。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的子孙往基列去,占了那地,赶出那里的亚摩利人。」另起别名: 在希伯来社会中改名具有特殊意义(何 绪论-希伯来人的名字 )。在这里改名的意义:①标志着基列的统治权从现在开始已经属于以色列;②与偶像有关的名字被除掉,宣告圣洁的信仰已经得胜。通过这些可以看到神要除去以色列百姓头脑中的一切不洁。由此联想到原本作撒但奴仆的我们因耶稣基督救赎的恩典,已更名为“基督徒”,“圣徒”了。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玛吉”——这人早已去世,他的儿子被养在约瑟的膝上,他的子孙很有名声。玛拿西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玛吉,所以一切的玛拿西人,原是玛吉的后裔。怎么还有玛吉族呢?按,希斯伦正六十岁,娶了玛吉的女儿为妻,当时他的儿子已经成家立室(这些儿子仍属犹大支派 ),希斯伦既然归于玛吉家(41注 ),他六十岁以后的子孙,或者列入玛拿西支派,称为玛吉族。这族的人或者与其余的玛拿西人不和。“往基列去”——玛吉的子孙,早已往基列去了,所以摩西当时将那地应许给他们。玛吉人所得的地业,多在巴珊地(参1注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玛拿西半个支派”分得了加利利海以东基列地的北部。42节提到的基纳,距加利利海东岸约75公里。
──《启导本圣经注释》
【】「玛拿西的子孙睚珥去占了基列的村庄,就称这些村庄为哈倭特睚珥。」「摩西将基列赐给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子孙就住在那里。」
“摩西将基列赐给玛拿西的儿子玛吉”——意思说,赐给玛吉的子孙。【比方】在玛吉与以法莲和西布伦的名字相连。照样犹大两个字,往往代表犹大人;以法莲三个字,往往代表以法莲人。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挪巴去占了基纳和基纳的乡村,就按自己的名称基纳为挪巴。」“玛拿西的子孙”珥”——按,睚珥的父亲名西割,是希斯伦的后裔,希斯伦是犹大的孙子。希斯伦娶了玛吉的女儿为妻,列表如下:
这样看来,睚珥的父亲西割,原来属犹大支派。或者有别支派的勇士帮助玛拿西的首领,攻击巴珊人。按(看注 )或者有些犹大人跟从睚珥,帮助他占了基列的村庄,后来这些人,也住在睚珥的村庄。按,玛拿西人没有把那地的居民全然除灭,大概他们只杀了噩王的众民,留下其余的种族,强追他们纳贡,正如这些族从前给噩王进贡一样。在士师年间,玛拿西人曾为以色列众民出力。
基甸和耶弗他大概也属于这支派,他们所行的,也显明他们有睚珥挪巴那样的勇敢。做牧人的迦得和流便人,反倒屡次受责备,因为他们不帮助以色列人,。睚珥是豪杰,占了亚珥歌伯的全境。以色列的士师睚珥,大概是这人的后裔。“哈委特睚珥”——就是睚珥之村庄的意思。这些村庄,原有二十三个,到士师年间,就成了三十个。有时哈倭特睚珥也包括睚珥歌伯的六十座城邑,,。
第四十二节:“基纳”——因基纳被挪巴占了,所以这城就改名为挪巴,后来人又复用原名。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思想问题(第32章 )】
1你认为迦得子孙起初的要求是否合理呢?摩西为什么大发义怒呢?在个人主义澎湃的今日,你行事为人的准则应该是怎样的呢?
2迦得和流便支派提出了那项保证?为什么他们作此保证?
3当你有不同的立场时,是否勇于和当事人一起商讨呢?完全听从长辈、不表示自己的意见和盼望,是否最好的方法。
──《串珠圣经注释》
「又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但河。”」
迦南的安息预表千年国。但是,未过约但河不得进迦南;未与主同死的,不得与主同王。流便和迦得子孙要:
1.不过约但河而安息,
【立志不求进】「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但河。」
2.在家人未安息之前安息:今世的福乐何尝差于千年国呢?―― 倪柝声流本的子孙和迦得的子孙,向摩西提出一个请求:不要过到约但河西岸得应许之地。
摩西从在埃及,到现在,作以色列人的领袖四十年;他知道他们的心向埃及,知道他们容易被引诱,趋向偏邪,也经验过他们的叛逆,使他痛心。
前一代叛逆的以色列人,惹神发怒,使他们死在旷野,不得进入迦南;大祭司亚伦死在何珥山,他儿子以利亚撒接续了父亲的职任;摩西自己因为以色列人在米利巴水争闹的时候,犯了错误,不尊神为圣,因此神不准他进入迦南,虽然切求,却不得神恩准。现在,竟然有人请求不要进入迦南,志愿放弃进入应许之地。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当摩西初听到他们的要求,竟然不懂他们的意思。但如果留心探求他们的动机,就知道他们是另有所图,并不是那么难以了解,甚至会觉得怪熟悉的,像我们今天的某些人一样。
原来他们看中了约但河东,地土肥沃,适于农牧,以为不该放弃眼前的机会,因此提出了请求:“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仆人也有牲畜…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但河。”
每个生下来的以色列人,都对神所应许之地有分,谁也没有权力把他们排除在外;摩西虽然是神所特选的领袖,在神的全家尽忠,也没有这样的权力。但他们可以志愿放弃,没法勉强他们。更奇怪的是,他们不要是过河得地的权利,却不是怕去打仗。摩西以为他们想规避战争,不要前进了,恐怕会影响其他人的士气。但他们说:“我们要在这里为牲畜垒圈,为妇人孩子造城;我们自己要带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好把他们领到他们的地方…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产业…我们的产业是坐落在约但河东边这里。”
摩西没法不接纳他们的请求,却难免心底深深叹一口气。到几百年后,以色列人被掳的时候,那些应许地之外的人,首先被掳去,分散下落不明。神的子民要看得远,不要只贪眼前利益,“专以地上的事为念”。活在神的应许里,有将来荣耀的盼望,比现在的财物更宝贵。── 于中旻《圣经研究》
【 解除后顾之忧才能轻装上阵,事奉中我还有哪些尚未交给神及安顿的?】
牲畜的圈由石墙四围筑起,可容纳不少牲畜,墙上有时会加上荆棘,防阻贼或猛兽来犯。圈只有一个门,便于牧人看守,有时几个牧人共享一圈,轮更看守,各人的牛羊也不会混乱,因牛羊会听各自牧人的呼声。三个支派选了约旦河东之地后,先建城镇安置百姓,并垒圈以保护牛羊,然后才过河相助其他的支派取地。
――《灵修版圣经注释》
【 自己达到目的后,是袖手旁观还是热心去帮助其他人?】
【】「倘若你们不这样行,就得罪耶和华,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约旦河以东之地已经被以色列人攻占了。那是众支派同心协力打硬仗所获得之地。吕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在安置他们的家族以后,便继续和其他支派并肩作战,直到各支派承受自己的产业为止。有机会帮助他人时,不要找任何借口来推辞,即使得不到直接的利益,也要有始有终,完成任务。
──《灵修版圣经注释》
认罪是必须的。一个罪若不认,这个罪要终身跟着你。罪不是老坐着的,不是离你老远的,罪是追上你的,跟着你的。── 倪柝声
【「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
罪好似野人的追赶,在后面紧跟着,锲而不舍。约瑟的兄弟们将他扔在坑里,结果他们也被关在监狱中。大卫王犯奸淫与谋杀的罪,结果押沙龙使他遭受这些威胁。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的木头上,结果耶路撒冷重建时,连建筑用的木材都发生短缺的情况。
社会秩序有神的公义——神对社会秩序有祂公义的作为。人怎样对待邻舍,他也受别人同样的待遇,结果未必立即的,有时好似闪电与雷轰一样,中间会隔开一段时光。罪恶的宣判也不是立即的执行。但是在神的磨坊中,磨得慢,却磨得很细。神是轻慢不得的,祂的律法也决不变更。「你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
罪必追踪至基督面前——罪好似猎犬一般追踪而来,一直追到基督面前。若不是基督的义与血,罪的刑罚是无可逃避的。如果你信靠基督,主就挡在前面,罪就无法追究你的罪,也不能施以刑罚。主的血可向天地见证,除去罪恶的踪迹。
──迈尔《珍贵的片刻》
【】
二支派半所得之地,与其余九支派半相埒。但是,这地虽大虽好,究是何等的危险,!在神旨之外,在世界之中,并无安息阿!―― 倪柝声
【民32章 与人的交往是学问,领袖处理申诉更是学问,我学到……】吕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想住在已经被以色列人所攻占的约旦河以东之地。摩西轻率作出错误的推论,认定他们有自私的动机,以为他们不想过约旦河,与其他支派一同争战攻取那地。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也必须先了解一切的事实,三思之后再作出决定。即使有令人怀疑的地方,也不要一概断定其动机不良。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