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v. 统计利未人
第三、第四章记载了两次的统计利未人。第三章数点所有已满一个月的男性利未人,而第四章的数位,则只包括三十至五十岁之内的男性。因此这两个统计的基点,都与第一章和第二十六章平民支派的不同;后者所列的,是二十岁以上的男丁。岁数不同的理由十分明显。平民支派是组织为作战部队,但利未人却有不同的功用。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事奉神:利未人的全部男丁,代替以色列一切的长子。民数记第三章统计的用意,是要按照以色列其他支派头生儿童的总数,核点利未人。结果是利未人男丁的数目,比头生以色列人为少。因此多出来的以色列人需要用另一个方法赎回:这方法就是付钱。 第四章的统计又有不同的用意:在利未支派各族之间,分配拆卸、运输、支搭会幕的工作。这工作又危险因为所经管的是圣物又粗重。因此任职的只限于应当是态度最持重、身体最壮健的男子,亦即是三十至五十岁之间的人。 2~4.亚伦家族诚然是利未支派的一分子,但作为祭司,他们的地位高于支派中其他的人。惟有他们才有权利处理祭牲的血、触摸祭坛,或进入会幕。他们是全国权威性的教师(如:;,神和以色列之间正式的中保。但权益越巨,责任亦随之而增。在人面前代表神的人,本身亦必须谨慎遵行祂的话。亚伦年长的两个儿子就错在这里:他们向耶和华献凡火,这是神所没有命令的。本节提到这件往事,就解释了、33节只是谈到以利亚撒和以他玛二人,负责监察利未人。此外它又直接影响了第三、第四章的气氛,这两章一再暗示人与神接触,随时会有生命危险、38,~20;参:,;,。 5~10.本段说明利未人的职任。他们要「服侍祭司亚伦,事奉他」(NEB)。具体而言,他们要替他……守所吩咐的,办理帐幕的事。各英译本对 s ̌a ̄mar mis ̌mereṯ (和合本:守所吩咐的)和 ʿa ̄ḇaḏ ʿaḇo ̄ḏa ̄h (办理……事)两个希伯来片语的翻译十分含混,以致读者对于所吩咐利未人,和要他们办理的事,摸不着头脑。其实按照希伯来原文,以上片语在这两章之中意思颇为精确;它具体地指出利未人的两个主要功用,是「守卫」( s ̌a ̄mar mis ̌mereṯ )和「做」拆卸、搬运、支搭会幕等「粗重工作」( ʿa ̄ḇaḏ ʿaḇo ̄ḏa ̄h )。68第四章对后者的形容比较详细,这些粗重工作只有在拔营行进之时才需要做。然而他们却要经常负责守卫,准备随时格杀非法接近会幕及其陈设和祭坛的人。治死表示依法处决,然而按此上文下理,则比较接近警员枪杀银行劫匪,,。就地正法的用意,是避免神因一人的过犯而惩罚全体的民众(,十六~十七章;又。实际上即使是祭司,也得准备处死任何试图妄夺祭司特权的人(10节)。祭司和利未人担起这种执法角色的例子,包括了,以及。 11~13.解释第一次统计利未人的用意。一切头生人畜都属于神。头生的牛羊等牲畜必须献为祭物(13节;参:,,以色列中每个头生的男孩都要分别为圣,在圣所中事奉。但自从金牛犊事件之后,利未人却取代了以色列中长子的地位。一切长子属乎神的原则,可上溯到出埃及之时。埃及一切的长子和头生的牲畜死于第十灾中,以色列人却得免其难。故此头生的以色列人必须分别为圣给耶和华,作为得拯救的纪念。 14~39.本段列出利未各族的人数,并营中岗位的分配(参注释:Ⅰ. A. iv的图表),并简短地说明各族所负责的,是会幕的哪个部分。岗位和所负责的物件,也清楚地象征了各宗族之间地位的高下,祭司所驻扎的,是会幕东面最优良的地点(38节)。负责搬运圣物的是地位仅次于祭司的哥辖族,他们在帐幕的南边安营(29节)。受任管理幕幔的革顺族的营在西面(23节),而负责柱子、橛子等物的米拉利族,则在北边安营(35节)。行进时革顺和米拉利族走在哥辖之前,不过是因着实用的理由:他们要在哥辖族把约柜和其他需要安放在会幕里面的陈设运到之前,先把帐幕支好。 第39节中利未人的总数是22,000人,但第22、28、34节所列各族人口的总和却是22,300人,两者互不相符。这歧异之处最合理的解释,是第28节出现了讹误。哥辖族的人数原本可能是8,300名。「三」字(希伯来文 s ̌ls ̌ )可能被误抄为「六」( s ̌s ̌ )。69 40~51.头生以色列人的数目,比利未人多出了273名。因此多余的以色列人必须每人付出五舍客勒的赎价,按照,这是一个月至五岁大的男童所估定的价值。本章规定奉献给神的人,要向圣所付上多少的价值。人奉献给神,就等于是成了神的奴隶;但由于只有利未人才可以真正作神的奴仆,其他的以色列人必须赎出。他们的做法,是付出在公开市场被卖为奴所能卖得的数额。70在主前一至二千年间,普通劳工每人每月的所得不会超过一舍客勒银子。经文并无说明付五舍客勒之人的身分。总数(1,365舍客勒)究竟是取自所有(22,273名)长子,还是只有273人需要每人付银五舍客勒呢?第49节较自然的解释是后者,但却肯定没有可能。 基督徒从作奴仆之利未人代赎以色列长子的原则中,可以展望伟大之受苦仆人耶稣,把自己的子民救赎出来。本章坚持利未人必须警戒以色列人不可犯罪,甚至在必要时格杀侵犯者;亦展望了新约特别是对长老的挑战,要纠正犯错的弟兄及下;;及下,;;;。【】「耶和华在西乃山晓谕摩西的日子,亚伦和摩西的后代如下:」
“耶和华在西奈山晓谕摩西的日子”——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不然,就是大概的话。“亚伦和摩西”——亚伦的名字记在先,不但因为亚伦是长子,也是因为摩西的职任只属本人一身(摩西的儿子被列在利未人中 ,亚伦的职任却要归与他的子孙,故此本章只提到亚伦的后裔,未曾论及摩西的子孙。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本书3~4章记有利未人的两次人口调查。本章统计的是满一个月和以上的全体男丁,4章则为30至50岁的一切男丁。所统计的资料与本书1和26章的各支派人口调查不同。后者只计点二十岁以上的男丁,所登记的为可以作战的人。利未人的主要任务是侍奉神,利未支派中的男丁要代替全民中头生的献给神。
本章的人口调查是要点算出利未族中的男丁总数,来和十二支派中头生的男丁比较。结果发现数目不足替代所有头生的,不足之数得付赎金来补足。
4章所记是要计算出有多少人可以做会幕拆卸、搬运和架设的工作,包括抬运圣物和笨重的设备。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危险,因此要年在30至50岁间、身体壮健、举止成熟的男丁。
本节先提亚伦再提摩西,因为所记主要为亚伦的后代。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亚伦和摩西的后代: 没有记录摩西的后代,可能是因为他们都是普通的利未人。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圣经并不是随意记录的书,乃是记录神永远的目的、计划和救恩的书。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亚伦和摩西的职能: 这部分是本章的序论部分。这里把摩西介绍为以色列政治、宗教领袖,而亚伦被介绍为担当神会幕事奉的祭司长的代表。他们在职分上的差异并不说明他们身份和人格上的差异,他们都是被神重用的器皿。不论高低,他们应在各自的工作中相互协调,为神的荣耀而努力。今日教会事奉神的工作也该如此有秩序。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祭司的职事:亚伦的子孙被拣选任祭司 (10 , 其中两个儿子因献凡火而死(14 ),因此献祭者须绝对遵从神的指示。利未人是被神拣选协助祭司的 (9 ), 他们获选并不是因为摩西、亚伦是利未人,而是因着利未人在金牛犊事件中对神所显明的忠心。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
核点利未人:3章-4章记载对利未人的两项统计,3章统计的是一个月以上的利未人,用以代替以色列人的头生男子 , 献身服事神;4章所计算的是三十岁至五十岁的利未人,这些是壮丁,负责拆卸、搬运和竖立帐幕。帐幕的物件都是神圣的,除祭司利未人外,任何人都不可接近,否则要被治死(10 );因此,利未人须住在民众和会幕中间,看守会幕。本章说明祭司和利未人的职责 (1-10 ), 个中属灵的意义 (11-13 ),利未人的家庭、数目,安营的方位,宗族的首领及负责的工作等(14-37 )。利未人各族中,革顺族居帐幕西边(23 ) , 哥辖族居南边(29 ),米拉利族居北边(35 ), 摩西和亚伦的儿子则居东边(参2章图表 );这四方形的编排与十二支派的分布相符,把帐幕与以色列人隔开。利未人既然是代替以色列的头生子,则各支派头生子的数目便须点算(40-43 ),比利未人多出之数须用赎银代替(44-51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利未支派的任务: 这段经文谈到了利未子孙所应作的事和他们的人数。利未人因对神的奉献,被神呼召代替以色列长子成了事奉神的人。这件事情暗示着必须在神主权性的呼召之下才能做事奉神的工作,人靠着自己的主观意愿不能做事奉神的工作。利未人在事奉神的时候,分成三类:①革顺的子孙看守帐幕和罩棚,罩棚的盖与会幕的门帘以及院子的幔子,门帘和绳子;②哥辖的子孙看守约柜等在至圣所和圣所以及院子中的器具;③米拉利子孙看守帐幕的板柱子等。这是神按着各人的才能和能力所交给他们的事。暗示着新约时代信徒按圣灵所赐的恩赐作神的工作,。利未人代表以色列百姓事奉神,从这一点上来讲,利未人预表着担当神与人之间中保的耶稣基督。同时预表在耶稣基督里事奉神的新约时代的信徒。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亚伦的儿子,长子名叫拿答,还有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
“拿答……亚比户”——。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
亚伦一家也属利未支派,但祭司的地位高于全族其余的人,可以接触祭坛、祭牲的血、进入会幕,是全民的教导者和代求者,。权柄大责任也大。4节特别提到拿答与亚比户因献凡火而遭杀身之祸的事,解释了何以管理利未人的祭司只剩以利亚撒和以他玛,,也藉此警惕大家应信守神的教训与律例,,。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这是亚伦儿子的名字,都是受膏的祭司,是摩西叫他们承接圣职供祭司职分的。」
“都是受膏的祭司”——,“是摩西叫他们承接圣职供祭司职分的”——,。有人以为亚伦和他的两个儿子,难以办理民数记和民数记上所记载之祭司的一切事务,因为他们的人数太少。这问题有四层理由可以解明:(一 )这些律例原是为以色列人到迦南定的,逾越节的条例也是如此。当立起会幕的时候,以色列人还盼望再过几个月就可到迦南。(二 )以色列人在旷野没有完全遵守民数记上的条例,(三 )在旷野守逾越节所宰之羔羊,或是各家的家长自己宰的,因为的条例,是后来才传的。(四 )利未.人是特为帮助祭司分派的,,。当大卫年问,以利亚撒的后裔分为十六班祭司。以他玛的后裔分为八班。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都是……祭司: 。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拿答、亚比户在西乃的旷野向耶和华献凡火的时候就死在耶和华面前了。他们也没有儿子。以利亚撒、以他玛在他们的父亲亚伦面前供祭司的职分。」
“在他们的父亲亚伦面前,供祭司的职分”——意思说,在他们的父亲亚伦年间供祭司的职分。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在他们的父亲亚伦面前」:或作「当他们的父亲还在的时候」。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见 2节拿答与亚比户的事。
――《灵修版圣经注释》
凡火: 指按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按神的旨意事奉神的一切行为。再华丽的祭祀和事奉,如果无视神的旨意,神是绝对不会悦纳的。 没有儿子: 暗示他们受到了神的咒诅。子女是蒙神祝福的凭据。 以利亚撒、以他玛……供祭司的职分: 虽然一同供祭司职分的弟兄(拿答和亚比户 )死了,但是他们仍然坚强地执行祭司职份。这件事情说明①人虽然因自己的局限性免不了死亡,但神所制订的制度将永远地继续下去;②人间祭司的不完全性。耶稣基督作为完全、永远的祭司超越了这一切的局限,并成为人类得救的唯一道路。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本节至10节清楚说明亚伦和他的儿子的祭司职位于利未人的区别。利未人是服侍祭司的,但除祭司外也服侍会众,替亚伦和会众办理会幕的事,看守会幕的器具,以及会幕的拆、建与搬运。最后一件事在4章有更详细的规定。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你使利未支派近前来,站在祭司亚伦面前好服事他,」
“站在祭司亚伦面前好服侍他”——正如仆人站在主人面前听命一样。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好服侍他: 让利未人在会幕里帮助大祭司或祭司的命令。利未人根据神的命令,说明献祭、办理帐幕的事和看守会幕的器具,但不能做会幕里(圣所或至圣所 )的事和进到坛(燔祭坛 )前的事(4 1-49 10:17-21)。祭司的事奉和利未人的事奉不同。前者被神分别为圣属于神,后者则作为助手属于祭司(9节 8:19)。而在新约时代,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徒作为祭司是被神分别为圣直接事奉神的人,,5:10,。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替他和会众在会幕前守所吩咐的,办理帐幕的事。」
“替”——第8节解释本节。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
利未人负责两项工作:
1「办理帐幕的事」(指下文粗重的工作 ),
2「看守」帐幕(包括把近前来的人治死 见10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亚伦的职务和全会众的职务: 前者指亚伦和他的儿子们在圣所里事奉,在坛上献祭,管理整个帐幕,移动并立起帐幕;后者指为普通百姓而作的所有事奉。强调了利未人对神对人的双重责任,告诉我们这些蒙召成为属灵利未人的信徒,应过什么样的生活。也就是说,神拣选我们,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基督徒同时实践对神的爱和事奉,以及对邻舍的爱和牺牲。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守卫圣所的利未人】
利未人在圣所周围安营,奉命格杀擅自进入圣所之人,对圣幕的出入构成了限制。古代的圣所不是容许公众集会的场地,而是神明的居所。* 赫人的文献以及来自幼发拉底河上游之 * 马里的文献,都视祭司为守卫者。按照 * 巴比伦人的信念,担任庙宇入口守卫的,还有鬼魔或保护性的灵。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又要看守会幕的器具,并守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办理帐幕的事。」
“守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这本是以色列众人的事,但有利未人代替他们头生的儿子,在神面前供职(38、41,。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你要将利未人给亚伦和他的儿子,因为他们是从以色列人中选出来给他的。」
“给亚伦”——亚伦一人若能办理职司一切的事,就无须再派利未人帮助,大祭司原是预表主耶稣(众祭司预表信徒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选出来给他的: 指利未人是被任命为祭司助手的人(6节 )。他们不同于那些被选出来作会幕周围杂事的外邦奴隶。利未人是神差到祭司身边的工人,为的是让祭司更好地完成工作。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你要嘱咐亚伦和他的儿子谨守自己祭司的职任。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
“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这句话有几个意思,在就指着凡不是利未人的,在本处却指着凡不做亚伦子孙的。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外人”注。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 没有被神呼召,也没有被膏立为祭司的人进到神面前时,必被治死(3节 。这死亡是神为了护卫自己的圣洁所采取的紧急措施。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本节至13节解释为什么要为利未支派计点人口。以色列民中一切头生的都属神,应分别为圣在圣所中侍奉。牛羊等动物中头生的也须献给神为祭物,但拜金牛犊的事发生后,利未人蒙拣选取代了以色列民中一切头生的,专职侍奉神。参及注。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
将头生的牲畜献为祭:将头生子赎出来(13 ),都是为了纪念神救赎以色列人出埃及之举,特别是以色列人守逾越节之礼 , 得免杀长子之灾一事(出12-13 )。现以人取代赎银更能使百姓在日常宗教生活中体会神的救赎,见其人(利未人 )而见神的拯救。「代替」的观念预表神独生子耶稣基督的工作,代替我们承受罪价,将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我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头生的;利未人要归我。」
“我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头生的”——(40-51 )。“要归我”——。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我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头生的。利未人要归我。」】
{命题4}如果神命令头生的以色列人必归于祂,为何只是利未支族归于神?
〔难题〕神命令摩西说:『你要将头生的儿子归给我』,。然而,这个命令并没有被执行。 而是整个的利未支族归为神,成为祭司的职份。
【解答】
利未人取代了所有头生的理由就是由这节经文看出来——神宣称:『我从以色列人中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头生的』。因为他们是属于神的人,因此神有权选择其「代替者」(substitution )。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
神对头生之人的特别要求,是以击杀埃及地的长子拯救以色列百姓的逾越节事件为基础。神在击杀长子的惩罚中,保守了以色列百姓免受灾害,所以以色列百姓的长子自然是属于神的。但是以色列的长子们因堕落被剥夺了事奉神的资格。所以,神拣选向神奉献自己的利未人,让他们代替以色列的长子。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利未人取代头生儿子】
不少古代文化都有崇拜祖先的 * 祭仪,为死去的先人奠酒,以求他们的亡魂对在世的人提供保护和帮助。* 巴比伦人相信脱离躯壳的灵(utukki )和鬼魂(etemmu )没有受到照料,就会变得十分危险,并且经常是施咒的对象。安葬是照顾死人的第一步,此后还要经常献上礼物,并且对死者的人格和名声予以尊崇。长子要负起祭祖的责任,所以继承家神(经常是先人的像 )的也是他。祭祖和 * 殡葬祭仪虽在以色列遭禁,先知的谴责却证明这是一般平民的叛道行为之一。因此把长子身分转授给利未人,就暗示了以色列当有的,不是由长子负责保持的家庭式先祖崇拜,而是由祭司维持管制的全国性宗教活动,,。有关法律背景之讨论,可参看的注释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因为凡头生的是我的;我在埃及地击杀一切头生的那日,就把以色列中一切头生的,连人带牲畜都分别为圣归我;他们定要属我。我是耶和华。”」
“因为凡头生的是我的”——,。“我是耶和华”——意思说,我既然吩咐这些话,你们就当听从。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
「耶和华在西乃的旷野晓谕摩西说:」
统计利未人的方式与统计以色列其他支派不同,是从满月的开始计算(39节 )。参1节注。
本节至39节列出了利未支派每一家室一个月以外的男丁的数目,并规定了他们安营的位置,以及交他们办的事。利未支派一个月以上男丁总数为22000人(39节 ),但22、28及34节所记三个家族的总数加起来有22,300人,这多出来的300人来自抄写的错误。28节哥辖族的总男丁数应为8300,“3”的希伯来文为( ),而6则为( ),二者甚易误抄。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
利未家族辖点的数目如下(4:34-49):
一个月以上 30-50岁 营地
男子 男子 方位
(第3章 ) (第4章 )
革顺 7,500 2,630 西
哥辖 8,600 2,750 南
米拉利 6,200 3,200 北
──────────────────
合共 22,300 8,580
若将革顺、哥辖、米拉利各族一个月以上男丁的数目加起来,所得总数比39节之数多三百名,犹太学者(拉比 )认为这三百名是利未人长子之数,他们不能代替以色列的长子。但这个计算方法未有在15节预先声明,本章也没有记载点算利未人长子的指示,所以较佳的解释是:28节的「六」字可能是「三」字抄写之误,因这两个数字在希伯来文只相差一个字母。
利未的三个家族负责会幕的三类对象,处理技巧则按对象性质各有不同 (4章有详述 )。 利未家族起行时并非如十二支派按东西南北次序,而是按设置会幕的次序 (10:17-21)。 会幕包括帐幕及圣物,革顺和米拉利族负责前者,首先起行;哥辖负责圣物在后,中间隔着流便营的三个支派,以便在安营时提供充分时间设立帐幕,然后圣物才运到。哥辖族负责圣物(30 ),须亲身抬,不得用车和牛 (7:9)。
革顺族要负责的帐幕的布质对象 (25-26 ) , 比较多和重,可用两辆车四只牛协助搬运 (7:9) 。 米拉利族负责载运最重对象,就是帐幕的支柱架构(36-37 ),可用四辆车八只牛(7:8)。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要照利未人的宗族、家室数点他们。凡一个月以外的男子都要数点。”」
“凡一个月以外的男子”——别支派从二十岁以外的男丁已经被数点了,后来耶和华又吩咐摩西数点所有一个月以外头生的男子(22、40、43 ),从此凡一个月以外的头生男子,必须被赎。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凡一个月以外的男子: 利未人中凡一个月以外的男子都被数点,这与会幕的事奉和战争所需的士兵是没有关系的。虽然只有一个月大的孩子没有任何劳动能力和智慧,但他们的生命并不能视为毫无价值,因为他们是以色列长子生命的赎价(18:15-16)。实际上所有生命与年龄无关,在神面前都拥有同等的权利。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的数点他们。」
【】「利未众子的名字是革顺、哥辖、米拉利。」
革顺、哥辖、米拉利: 分别是利未的长子、次子、三子,摩西和亚伦是哥辖的孙子。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革顺的儿子,按着家室,是立尼、示每。」
【】家谱的意义: 家谱不是毫无意义之名字的罗列,在家谱的背后包含着神拯救以色列的历史。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哥辖的儿子,按着家室,是暗兰、以斯哈、希伯伦、乌薛。」
【】「米拉利的儿子,按着家室,是抹利、母示。这些按着宗族是利未人的家室。」
【】「属革顺的,有立尼族、示每族。这是革顺的二族。」
【】革顺子孙的数目和任务: 提到了革顺子孙被数点以及会幕周围的居住场所,以及会幕的事奉。从会幕周围居住的场所和所担当的工作来看,革顺子孙们占据第二位,但之所以被记录在最前面,是因为他们是利未长子的后代。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其中被数、从一个月以外所有的男子共有七千五百名。」
“一个月以外”——不是二十岁以外,内中有两个缘故。(一 )因利未支派的人数太少,(二 )因头生男子的岁数不等(39-40 ),利未三族一月以外之男子的数目。并他们所要看守的圣物,列表于下:
利未三族所运之圣物一览表
族名
人数
搬运之物
22
革顺
七千五百名
25-26幔子、盖子、绳子等。
28
哥辖
八千六百名
31约柜、香坦、桌子、灯台、铜祭坛等。
34
米拉利
六千二百名
36-37木板、闩、柱子、座等。
共二万二千三百名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这革顺的二族要在帐幕后西边安营。」
“这革顺的二族,要在帐幕后西边安营”——革顺人在会幕和第三营中间安营(参第二章以色列人四营图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拉伊勒的儿子以利雅萨作革顺人宗族的首领。」
【】「革顺的子孙在会幕中所要看守的,就是帐幕和罩棚,并罩棚的盖与会幕的门帘,」
“帐幕”——,“罩棚”——,“罩棚的盖”——,“会幕的门帘”——。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帐幕: 指盖会幕最里层的罩棚。 罩棚: 希伯来语指帐幕,盖。这是指盖帐幕最里层罩棚上的山羊毛罩棚。 盖: 指盖在山羊毛罩棚上的海狗皮顶盖,39:34)。 会幕的门帘: 指挡住圣所的门帘,36:37)。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院子的帷子和门帘(院子是围帐幕和坛的 ),并一切使用的绳子。」
“院子的帷子”——,“和门让”——,“一切使用的绳子”——即罩棚上所用的绳子,因米拉利要经管院帷的绳子(37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院子的帷子: 指围院子的细麻布帷子。 门帘: 指从外边进入账幕的院子所要通过的门上的帘子。 绳子: 指系染红的公羊皮罩棚和海狗皮顶盖的绳子。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属哥辖的,有暗兰族、以斯哈族、希伯伦族、乌薛族。这是哥辖的诸族。」
【】被拣选的哥辖子孙: 哥辖子孙是利未次子的后代,但他们在居住的场所和所担当的工作方面都在弟兄之上。与其说是因为他们比革顺和米拉利子孙有更突出的业绩或才能,还不如说是因神主权性的拣选。事实上人所享受的一切特权和幸福无一不是神的恩典。接受神恩典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向神献上感谢,并过与所蒙的恩典相称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按所有男子的数目,从一个月以外看守圣所的,共有八千六百名。」
“共有八千六百名”——哥辖的四族既有八千六百名,暗兰族大概就有二千多名,哥辖的儿子暗兰未必与摩西的父亲暗兰是一个人。摩西只有两个儿子,暗兰人的先祖若是摩西、亚伦的父亲,他们二人就必有二千多弟兄,或侄儿。这样看来,至20节的家谱是简略的记载。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哥辖儿子的诸族要在帐幕的南边安营。」
“哥辖儿子的诸族,要在帐幕的南边安营”——哥辖人在会幕和第二营中间安营。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乌薛的儿子以利撒反作哥辖宗族家室的首领。」
“乌薛的儿子以利撒反,做哥辖宗族家室的首领”——以利撒反属哥辖族最小的一门,可拉是第二门以斯哈的后裔,或者因此不满意。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他们所要看守的是约柜、桌子、灯台、两座坛与圣所内使用的器皿,并帘子和一切使用之物。」
“约柜”——。“桌子”——。“灯台”——。“两座坛”——圣所内的香坛和外院的铜祭坛。“与圣所内使用的器皿”——。“帘子”——即内幔。“和一切使用之物”——如点灯的油、香料和膏油。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圣所……器皿: 指陈设饼的桌子和灯台,燔祭坛及其附属器具,27:3-4,37:16-24,39:36-39)。 帘子: 指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36:35)。 一切使用之物: 可能是幔子上的钩子。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祭司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作利未人众首领的领袖,要监察那些看守圣所的人。」
“祭司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做利未人众首领的领袖”——祭司是哥辖人,以利亚撒不但是哥辖族的首领,也做利未众首领的领袖。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以利亚撒……众首领的领袖: 他们被任命为监督,为的是维持在会幕里工作人员的秩序。以利亚撒作为将来的第二个大祭司(20:23-29),担负着监督在会幕里工作之人的任务,使他们不至于轻率行事。这预表我们的大祭司耶稣基督的工作,耶稣作为我们生活的主人和监督,指示我们生活的正确方向。耶稣再临的时候,将审判我们的行为,。 要监察那些看守圣所的人: 指对哥辖子孙的教导和引导。这是指在教育方面,暗示着新约时代耶稣基督将引导和指导我们,16:13-14,。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属米拉利的,有抹利族、母示族。这是米拉利的二族。」
【】米拉利支派的数目和任务: 这部分说的是米拉利支派的人数,会幕周围的居住场所以及在会幕中的事奉。米拉利子孙是利未第三个儿子的后代。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他们被数的,按所有男子的数目,从一个月以外的,共有六千二百名。」
【】「亚比亥的儿子苏列作米拉利二宗族的首领。他们要在帐幕的北边安营。」
“他们要在帐幕的北边安营”——米拉利人在会幕和第四营中间安营。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米拉利子孙的职分是看守帐幕的板、闩、柱子、带卯的座,和帐幕一切所使用的器具,」
柱子、带卯的座: 指立在至圣所入口挂至圣所幔子的四个柱子和带卯的四个座,立在圣所入口挂圣所幔子的五个柱子和带卯的五个座,36:36-38)。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院子四围的柱子、带卯的座、橛子,和绳子。」
“院子四围的柱子”。“带卯的座”——。“橛子和绳子”——。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在帐幕前东边,向日出之地安营的是摩西、亚伦,和亚伦的儿子。他们看守圣所,替以色列人守耶和华所吩咐的。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
“在帐幕前东边,向日出之地”——就是最尊贵的地位。摩西和众祭司在会幕和第一营中间安营。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向日出之地”应为最尊贵之地,代表全民的摩西与亚伦,因此被安置在会幕前东边向日头出来的方向安营。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摩西和亚伦以及亚伦的儿子们居住的“东边”是营中的中心,是管理圣所事务最方便的地方。摩西就是在这里作为以色列最高领袖,履行君王的职能,亚伦和他的儿子们履行了大祭司的职能。他们之间是彼此协助的关系,而不是彼此竞争的关系,这样的协调通过耶稣基督达成完全的合一。也就是说耶稣基督是全人类的君王,是所有罪人的大祭司。 替以色列人守耶和华所吩咐的: “替”的希伯来语是帐幕,盖子的意思。这说明以色列百姓是罪人,所以不能来到神面前事奉,亚伦和他的儿子作为分别为圣的人近前事奉神时,以色列百姓的罪才能得到遮盖。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凡被数的利未人,就是摩西、亚伦照耶和华吩咐所数的,按着家室,从一个月以外的男子,共有二万二千名。」
“二万二千名”——若将总数和分数比较起来,总数就短少了三百名(参23表 )。这三百名大概是利未人头生的男子,所以不能代替别人。利未支派的人数,比别支派的人数少,以色列人中最小的支派是玛拿西,这支派中二十岁以上的人,还有三万二千二百名。但利未支派中连一月以上之男子的数目,和这数比较起来,还少一万名之谱。别支派的人数内,或者还有外人,唯独在会幕中供职的,必须都是利未的子孙。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二万二千名: 革顺,哥辖和米拉利子孙的总数是二万二千三百人(22-28-34节 ),但在这里却说是二万二千名,是因为除去了利未子孙中三百名长子的数。原本以色列的长子是分别为圣归耶和华的,34:10),利未支派的长子也是被分别为圣归耶和华神的,所以不能代替其他支派的长子。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要从以色列人中数点一个月以外、凡头生的男子,把他们的名字记下。」
以色列头生的男丁人数超过利未人男丁273人(46节 ),这多出的须按每人五舍客勒付赎银。此处未说明如何收取这赎银。是否向全体头生的人(一共22-273 )收取50节所记的1365舍客勒,或者只向那应付这五舍客勒的273人收取?很可能是用后一种方法,但无法确定。
其次,记有以色列民二十岁以上能作战的男丁,共有603550人,但这里记载一个月以上的长子只有22273名,平均一个家庭要生育27个男孩。除非盛行多妻,而只把最早出生的男孩算为长子,才勉强可达此数;但旧约时代,多妻之风并不普遍。很可能603550是指在埃及出生的壮年男子,而22273名长子则为以色列民离开埃及后所生。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
头生子的数目:为二万二千二百七十三名(43 ),与上文(1:46) 二十岁以上男丁的数目(六十万 )的比例约为1/27, 若基数包括二十岁以下男丁之数,比例可能达至1/40。 若头生子之数是指出埃及后诞生之头生子,这比例便比较合乎常理,但(40 )并没有指示这样的点算方法。约四十个男丁中才有一个头生子,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反映每家都有众多子女,可见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应验了对亚伯拉罕的应许,成就了超然的工作,更印证了神的信实。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
被神分别为圣的利未人: 利未人代替以色列百姓的长子归神的事实有几个意义:①他们代表全以色列百姓献给了神;②信徒们应该把最贵重的献给神;③预表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他赎出信徒的所有罪,并把他们完全献给神。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我是耶和华。你要拣选利未人归我,代替以色列人所有头生的,也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所有头生的牲畜。” 」
“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人所有头生的牲畜”——利未人和他们的牲畜,都是被献于主,他们做神的仆人,牲畜也是供他们用,我们把自己献于主的时候,也当将所有的一同献上。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
「摩西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把以色列人头生的都数点了。」
【】「按人名的数目,从一个月以外、凡头生的男子,共有二万二千二百七十三名。」
“共有二万二千二百七十三名”——注意,这大概是在以后所生的头胎男子,,。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头生子是分别为圣献给神的,等于作神的奴仆,有利未人代替服事神的便可赎出来,没有利未人代替的便须以购奴仆的价钱赎出来。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
「“你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所有头生的,也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人的牲畜。利未人要归我;我是耶和华。」
【】「以色列人中头生的男子比利未人多二百七十三个,必当将他们赎出来。」
“多二百七十三个”——最小之头生男子的父母,大概要用银将他们的长子赎出来。“必堂将他们赎出来”——神从起初就让以色列人赎他们的长子。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
「你要按人丁,照圣所的平,每人取赎银五舍客勒(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 ),」
“每人取赎银五舍客勒”——以后以色列人一切头生的男子,必须按本节的规矩赎出来,。头生不洁净的牲畜也要赎出来。到如今以色列人还是赎他们的长子。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一舍客勒约合今11.4克(2英两 )。一季拉约合今0.6克。参度量衡附表。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五舍客勒」:是赎取一个月至五岁大男孩的价银 。赎金随年龄增加,所以头生子排名由利未人待赎的次序必定是由老至幼的。这做法也是最公平的,不须抽签决定那二百七十三人须付赎银。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赎银】
亚喀得语(巴比伦 )和 * 乌加列语(迦南 )的文献,都同样提到过代赎和赎价的概念,但其功用却不相同。全国在此以利未人来「对换」,买回长子。其余的长子则必须按照的价格,用金钱买回来。舍客勒的平均重量是十一又五分之二克,但古籍亦有提到可能更重的「重舍克勒」。此处提及的圣所法码可能较「市用」舍客勒标准更有价值和重量。一般看法认为这是较轻的舍客勒。五舍客勒大约相等于半年的工资。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把那多余之人的赎银交给亚伦和他的儿子。” 」
赎银……交给: 亚伦和他的儿子为以色列百姓献了祭,神命令以色列百姓把代替以色列长子的赎银交给利未人,如同神把代表以色列百姓的长子的利未人赐给他们一样(12-13节 8:9-26,18:3-7)。神把我们赐给耶稣基督,是因为耶稣基督代赎了我们,。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
「于是摩西从那被利未人所赎以外的人取了赎银。」
【】「从以色列人头生的所取之银,按圣所的平,有一千三百六十五舍客勒。」
“摩西照耶和华的话,把这赎银给亚伦和他的儿子”——利未人是代替头生的归于祭司,但因他们的人数不够,这赎命银就归于祭司。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1365舍客勒约合今15.5公斤。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
「摩西照耶和华的话把这赎银给亚伦和他的儿子,正如耶和华所吩咐的。」
【思想问题(第3- 4章 )】
1你认为利未人和祭司在职责上有轻重之分吗?你对教会中的传道人和干事是否一视同仁呢?你的看法合乎圣经原则吗?
23-4章有「分工」的观念吗?有人认为「分工」使人际关系疏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分工」有什么优胜之处?
3耶和华仔细指导利未人怎样搬运会幕(4:32),其用意何在?; 。
──《串珠圣经注释》
【 将头生的献与神──神拣选了谁替代各支派头生的男子你可知道?他们可真责任重大……】
“以色列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在头一个逾越节,耶和华吩咐所有以色列家庭将头生男子分别出来献给祂,他们要协助摩西与亚伦料理百姓的事。在这一段经文之中,神拣选所有的利未人,代替其他各支派头生的男子。利未人是被分别出来,料理会幕、服事百姓的。所有祭司必须出于利未支派,但并非所有利未人皆是祭司。只有属亚伦家族的男性子孙,身体健壮、没有残疾,满二十五岁后先接受五年的在职训练,到三十岁的时候才可以正式作祭司。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旧约时代的祭司与新约时代的有何不同?】
【拣选利未人】亚伦及其后人被安排接受祭司的圣职。旧约亚伦的祭司职任,与新约基督的祭司职任有很大分别。前者及其后裔是惟一能供此职并进入神居所的人。而今,主基督是我们的大祭司,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所有信靠顺服祂的人,都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凡跟从祂的,就是祭司。今日人人都能靠这中保坦然走近神,我们已因神的儿子所成就的一切,与神建立了特殊的关系。
──《灵修版圣经注释》
「我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利未人。」
神拣选是由于祂完全的主权。神从所有的以色列人中,特选利未人事奉祂。神为何这样作,我们不能知道;但我们当知道,神有主权,祂要怎样作,就怎样作,包括从不必要我们知道,也不必向任何人负责。
利未人的职分是服事祭司的。在会幕里,事奉神的工作很多,绝不是亚伦和少数祭司所办理得来的,必须有人帮助。这就是规定利未人要作的。
这类工作看来并非显要尊贵,而且一部分要用体力劳动,可能并不是每个人,在所有的时候,都作得满意;但既然拣选的是神,神就可以自由配搭,人不能发表反对意见。
在旷野路上,利未支派哥辖族的可拉一党,就觉得受了委屈,埋怨分派的工作不够理想,而联合流本的首领们,聚集攻击摩西,亚伦说:“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甚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摩西向他们指出,他们这样作乱,是受世俗观念的影响,想要往上爬,利用民主,平等的滥调,“擅自专权”,以为能亲近神,“办耶和华会幕的事,并站在会众面前替他们当差…为小事…还要求祭司的职任”,结果,地开口吞灭他们,其余的人遭火活活烧死。
在神的圣工上,必须遵从神的安排。守自己的本分,不是擅权越分;不守自己的本分,以为自己很高明,想要照自己的意思来,就是擅权越分,是最得罪神的事。
利未人的身分是圣别归神的。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神击杀了埃及一切头生的人和牲畜,惟独以色列家,因为门上抹了逾越节羔羊的血,而得存活。所以神说所有头生的,都是属神的;而拣选利未支派,代替头生的以色列人,在神的面前事奉。
头生的男子,有特别优越的地位,因为是父亲力量强壮时所生的,被认为“大有尊荣,权力超众”,通常在家中有祭司的地位。利未人并不是每一个都有头生的身分,但蒙神的恩典拣选,代有长子的荣耀而事奉神。教会在基督里得蒙恩典,像利未人一样,是“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就当时时感恩,敬虔寅畏,用圣洁公义事奉神。── 于中旻《圣经研究》
【「拣选利未人代替。」
】
头生的都归给神。在出埃及的日子,埃及的头生者都被击杀,只有以色列头生的才被分别为圣。神要求人在祂的圣所中事奉,或作祭司,或作其他的工作人员。祂却特别拣选利未族,如果头生的超过利未人,按数目收取赎价,以2维持亚伦与他家人的生活。头生的或以利未人代替,或付以赎金。
对父母——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观念吗?在我们所有的教会中,头生的孩子是归给神的,他们应受教育,专在国内从事圣工。我们父母应切实为他们祷告,使他们真实蒙恩得救之后,实现父母的理想。
对头生——你自己从事圣工,或取代的方法。但你有特别的本分,要为主为教会作些圣工。如果你不能,就奉献财物来支持,在天上积聚财宝。
对家庭——每个家庭都该是宣教的差会,差遣一位代表全家去。家中其他的分子就该拉着绳子(正如克理威廉所说的 他去宣教的工厂 别人要拉着绳子支持他 )。这样我们就顺服主离世前的命令:「你们要去传福音给万民听。
」──迈尔《珍贵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