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民数记 第8章


圣经综合解读

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你告诉亚伦说:点灯的时候,七盏灯都要向灯台前面发光。』」

3「亚伦便这样行。他点灯台上的灯,使灯向前发光,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4「这灯台的做法是用金子锤出来的,连座带花都是锤出来的。摩西制造灯台,是照耶和华所指示的样式。」

金灯台在圣所的南面()),亚伦调整灯台上的灯,「使灯向前发光」()),照向圣所北面的陈设饼桌()),使象征圣灵的光落在象征十二支派的十二个陈设饼上())。这正表明了神对祭司的托付:「他们要如此奉我的名为以色列人祝福,我也要赐福给他们」())。
金灯台的意义参见出二十五31-37注解,陈设饼桌的意义参见出二十五23-30注解。

5「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6「『你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来,洁净他们。」

7「洁净他们当这样行: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又叫他们用剃头刀刮全身,洗衣服,洁净自己。」

十二支派首领的奉献是主动的,而利未人的分别为圣是神亲自呼召())。无论是主动的奉献,还是神亲自呼召,都是根据神自己的心意。
凡献给神的祭物,都必须是洁净的())。这些洁净的仪式,表明利未人首先就要「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在神面前洁净自己的行为,才有资格被「当作摇祭奉给耶和华」())。
「除罪水」可能就是铜洗濯盆里的水())。古埃及的祭司每次进入神庙时都要「用剃刀刮全身」,但利未人可能只是在被「当作摇祭奉给耶和华」())的时候行这洁净礼。
上图:主前1492-1473年古埃及第18王朝时期的青铜剃刀。现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埃及的祭司们在进入神庙之前,会剃去全身的头发、眉毛、睫毛和体毛,以表示洁净。

8「然后叫他们取一只公牛犊,并同献的素祭,就是调油的细面;你要另取一只公牛犊作赎罪祭。」

9「将利未人奉到会幕前,招聚以色列全会众。」

10「将利未人奉到耶和华面前,以色列人要按手在他们头上。」

11「亚伦也将他们奉到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当作摇祭,使他们好办耶和华的事。」

事奉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整个「祭司的国度」())的事。「以色列人要按手在他们头上」()),表明他们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由利未人代表全体以色列人在神面前事奉。新约的信徒更是全体都成为「有君尊的祭司」()),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事奉。
利未人「为以色列人当作摇祭」()),就是「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先被献给神,再从神那里赐给祭司作助手。从此他们不再为自己活,也不凭自己活,而是活在死而复活的生命里,活在「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中,活着就是为了事奉神。

12「利未人要按手在那两只牛的头上;你要将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献给耶和华,为利未人赎罪。」

13「你也要使利未人站在亚伦和他儿子面前,将他们当作摇祭奉给耶和华。」

凡献给神的祭物,不但必须是洁净的,也必须是没有残疾的())。利未人要被「当作摇祭奉给耶和华」,不但要借着洁净的仪式())脱去了「旧人和旧人的行为」()),还要借着献祭「穿上新人」()),「心意更新而变化」,在基督里成为没有残疾的新造:「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利未人与「赎罪祭」牲和「燔祭」牲的按手联合()),表明让基督的所是和所作成为我们的所是和所作,取用基督的荣美来代替人的残缺,才有资格被「当作摇祭奉给耶和华」。

14「『这样,你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分别出来,利未人便要归我。」

15「此后利未人要进去办会幕的事,你要洁净他们,将他们当作摇祭奉上;」

16「因为他们是从以色列人中全然给我的,我拣选他们归我,是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

17「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连人带牲畜,都是我的。我在埃及地击杀一切头生的那天,将他们分别为圣归我。」

18「我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

19「我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当作赏赐给亚伦和他的儿子,在会幕中办以色列人的事,又为以色列人赎罪,免得他们挨近圣所,有灾殃临到他们中间。』」

在第一个逾越节之前,神宣告「以色列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而现在利未人就是「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来献给神。
利未人被献给神的方式是「当作摇祭奉上」()),先被献给神,再被神「当作赏赐给亚伦和他的儿子」()),成为祭司的助手。
利未人「为以色列人赎罪」,意思可能是「作为以色列人的赎价」,代替以色列人在会幕办事,「免得他们挨近圣所,有灾殃临到他们中间」。

20「摩西、亚伦,并以色列全会众便向利未人如此行。凡耶和华指着利未人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就向他们这样行。」

21「于是利未人洁净自己,除了罪,洗了衣服;亚伦将他们当作摇祭奉到耶和华面前,又为他们赎罪,洁净他们。」

22「然后利未人进去,在亚伦和他儿子面前,在会幕中办事。耶和华指着利未人怎样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怎样向他们行了。」

神将百姓分别为圣的最后一步,是用利未人代替头生的以色列人。利未人中「凡一个月以外的男子」()),神并不计较他们是否有残疾,只要他们「洁净自己,除了罪,洗了衣服」()),就可以被「当作摇祭奉到耶和华面前」()),从恩典里接过事奉。
每个新约的信徒在神面前也都是有残缺的,但神并不嫌弃我们,只要我们在基督里「洁净自己,除了罪,洗了衣服」,神就把我们看作是「有君尊的祭司」()),也是被「当作摇祭奉到耶和华面前」的利未人:「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23「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4「『利未人是这样:从二十五岁以外,他们要前来任职,办会幕的事。」

25「到了五十岁要停工退任,不再办事,」

26「只要在会幕里,和他们的弟兄一同伺候,谨守所吩咐的,不再办事了。至于所吩咐利未人的,你要这样向他们行。』 」

利未人可能从「二十五岁」())到会幕学习服事,「三十岁」())开始正式办事,「到了五十岁要停工退任,不再办事」())。当会幕被搬到耶路撒冷之后,大卫把利未人服事的年龄减到二十岁()),可能因为他们不必再搬运会幕,而是清洁圣殿、组织圣殿的诗班,事务的要求降低了,所以可以降低服务的年龄。
「停工退任,不再办事」()),不等于不再事奉,因为真实的事奉是退而不休的。利未人在五十岁以前是「办会幕的事」()),五十岁之后是「和他们的弟兄一同伺候,谨守所吩咐的」,继续协助事奉,成为神话语的见证。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金灯台

‘金灯台’,或者全称:‘发光的灯台’,正如中所记载的(译注:这两处经文中文和合本均未译出这个短词、但英文标准修订本却有‘发光的’、"for the light"的意思 ),这是最神圣的一样装置。希伯来文的名称已转为英文惯用法为:Menorah(意思是有七至九根扦的蜡烛台、专指耶路撒冷圣殿中所用的灯台 )。这是现代犹太教的普遍象征之一,而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的犹太人社群赠送了一座庄严和触目的灯台给以色列的国会,屹立在耶路撒冷国会大厦对面。原来的金灯台,正如所充分描述的,它位于会幕的南边。金灯台底还有三层分杈结构在中心主竿的每一边。每一分支顶端有一个杯状的东西,好像杏仁树的花一般。所以那里一共有七个分支。犹太人的历史家约瑟夫说,这七的数目代表太阳、月亮以及五颗古代已知的行星,因此它象征神统管所有受造物。我们不知道是否确实如此。

以色列人的典型关注和热爱,从这个由黄金锤打成的灯台,可以见之。把它看作起源于象征古代‘生命树’的概念可能是正确的,这种‘生命树’在许多东方的文化和旧约神圣的文学中可以找到。在东方人的思想中,光和生命是非常接近的。七这个数字也是代表完整和完全的神圣的象征。有七根扦的蜡烛台(menorah )是否表示神与祂的百姓同在,赐下生命和光,而又从他们传扬到全世界?撒迦利亚(第四章 )解释这盏灯好像神的七只眼睛,鉴察全世界;再一次,七这个数字暗示耶和华看见每一样东西。

在约翰的异象中,‘在亚细亚’的七个教会,象征性地代表基督的教会,又进一步以七个灯台作代表。我们也是主的创作,去为这个世界带来生命和光,用光把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祭显明给世界,这样世界可以看见祂和听闻祂的福音。耶稣自己对我们说:‘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当然耶稣正行走在启示录的七个灯台中间。祂是我们的光和生命的泉源:‘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承受圣职和退休

(一 )

本章利未人被选出来,又行过洁净的礼仪,表明他们奉献给耶和华。他们用水洗净以便从罪中分别出来,并用剃头刀刮他们的全身,保持将来再长出来的毛发清洁和纯净。然后,百姓‘按手在他们头上’(10节 )。当然这可能是只是指有代表性的数目,不是像字面所指的整个营。有趣的是从动词‘按手’转化过来的名词,是一个拉比用为‘圣职的任命’这个称呼的专有名称。在旧约中,按手在动物或者人身上,是表示加上或者传送祝福;或者标志着罪恶的转移和罪的重担。这里的按手是一种祝福。

在新约中,‘按手’通常表达一种祝福。它可在如下情况中找到:

(甲 )当耶稣只简单地祝福那些到祂跟前来的小孩子时。这是一种‘本质上是一种祷告行动的象征性表达’(兰伯特的说法 )。

(乙 )当人们被医治的时候

(丙 )当初期的教会为人施洗时

(丁 )当初期教会任命圣职时

再看一看兰伯特(Lanbert )的说明。这些按手的例子通常出现在较重要的祷告和信靠神的背景中。换句话说,它一点没有暗示按手者方面的势力或权柄。这里虽然是耶和华使用‘以色列百姓’去传送祂的祝福,但是仍然是耶和华拣选、膏立并使利未人承受圣职。神使用我们;我们不能够使用祂。可悲的是今天许多信徒看来已经失去赞同使用按手这方式的心意。它是基于圣经,我们需要相信圣经和实践圣经的真理更胜于依自己的意思行──只要我们还记得只有耶和华给祝福,而当我们把一切都向祂奉献时,才成为这祝福的一部分。

(二 )

在第十二节中,我们看见另一种意义的按手。这里的动物代替利未人作为献祭。这样做是替他们‘赎罪’。这里的英文字是由音节拼成的AT-ONE-MENT(atonement、英文此字即赎罪、译者注 ),也就是:在一种状态,调和一致的意思。这正是这个名称的真实意思,即一种调和的过程。在旧约中,这个名称被用于脱离罪恶的障碍,因这使之与神重建关系变成可能。换句话说,它表示恢复合一,调和那些分裂的、没有继续合一的。正如这里所记载的,它通常需要献上一只祭牲去达到此目的,祭牲承担着罪恶和有罪的重担。

圣经很清楚的教导我们,一个人由于他的自私背叛神和祂的道路,因此人需要和神复和。必须对罪恶的障碍作些甚么,所以在旧约时代,神鼓励一种献祭的制度,去除掉罪和有罪的重担。而为了这种调和的行动所用的动词,这里被译成为‘赎罪’(atonement ),这个词在希伯来文中照字面的意思是‘去掩盖’。

神本来有一种可畏的怒气,这种怒气在祂未能赦免和接纳之前出现,这有一部分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继承得来的想法;但是渐渐地,以色列人学会了甚至是当祂发怒时,仍然是出自爱和祝福的渴望。因此说,所除去的是罪的障碍,而非神愤怒的障碍,这是恰当的。

在第十九节中进一步说明,利未人保护百姓免去由于在圣所中可能触犯的不圣洁的行动所造成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自己的行为就好像一种‘赎罪’的行动。他们代表神而‘遮盖’百姓,作用好像一种缓冲器(buffer )。经文说,他们保护百姓免于可能的‘灾殃’,同样的话也用在杀死头生埃及人的最后灾殃中。然后,藉着一种美妙的诗歌的弹奏,利未人被当作取代以色列人的头生的,并保护他们免于死亡。

在新约中,相应的话在中找到,记述耶稣在十架上为我们死。这种代死,一次而永远有效地除掉我们欠神的债,掩盖了罪,并建立了和睦。在新约就像在旧约中一样,赎罪的方法是神赐的,它的根源只在神自己。

从这种想法继续下去,第十八节的基本要点是,神已经‘拣选’利未人站在头生的地位;而第十九节的基本要点是,祂已经‘赏赐’他们回去服事祂。祂选择去赏赐。这种属灵的拣选和赏赐运动,事实上是反映在祭物对着祭坛的向后和向前动作,即所谓的‘摇祭’的动作中(参见的注释──奉献作拿细耳人 )。当神从祂的百姓中拣选,这绝不是出于自私的动机,也绝不会使祂的百姓穷困。所需要的只是要谦和地去等候祂,直到明白了祂的计划,而顺服地回到神所指定的工作岗位──而这是一个很难学习的功课。然后我们才能够知道祂祝福的丰饶。

(三 )

那些注意研究经文的人将会注意到第二十四节明显与不一致。这里可以参加服务的利未人多了五岁,是从二十五岁而不是三十岁。这两处的经文可能只不过反映不同的写作时代,而在每个相应的时代,年龄随着男子甚么时候可以工作而有所改变。或者也可能是那里发展了一个五年的训练周期,一种学徒的训练形式。

在第二十六节中,暗示退休的利未人(超过五十岁 )可以自愿帮助青年人去学习。我们怎样使用退休后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它是一种机会,去投身年青的群体,而免受任何方面的压力感觉;去传授技巧和洞见;去分享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到的功课。当然,从最真实的意义上说,作为神的‘祭司’是不会退休的。蒙召去宣传福音和为主生活是一生的。即使是在肉身死后,也不能退而不赞美神和宣扬耶稣基督的荣耀(启五章 )。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民数记第八章

D利未人的奉献礼(八)

i. 亚伦与灯台

这个段落和民数记不少地方一样,表面看来和前后的段落没有甚么关联。解经家颇为勉强地提出过几个解释。描写摩西从前进入圣所时,神怎样对他说话形容亚伦每日晨昏进入圣所时所做的事113。第七章形容每个平民支派的首领,如何为事奉神而作出供献则指定身为祭司支派利未首脑的亚伦,每天怎样在圣所里面照管灯台。114从给予亚伦的命令带出奉献的利未人在会幕事奉的记载,是合宜的引子。115值得一提的,还有幕院中的坛和会幕里的灯台,是需要祭司一日两次照管的陈设,祭司每天早晚在此献祭,并打点灯台。这两处地方的火都要长明不灭

有关灯台( menôra ̄h )的详细讨论可见于。它与会幕其他的陈设不同,是由一整片金子锤出来的(4节)。其他陈设如约柜、陈设饼的桌子等,材料都是用金包裹的木。它的外形是一棵开花而有七个分枝的树,象征神赐生命的能力。它和会幕其他的部分与陈设一样,是按着摩西在西乃山上所见,天上圣所的样式造成的(4节;参:。灯台的设计和这设计的历史性,可以借着参较圣经对灯台的描述和古代近东其他灯台的形式,来澄清和证实。它的形状与晚铜器时代(主前十五至十三世纪)的设计很相近。116

本段特别强调一点:亚伦必须调整灯台分枝顶端的七盏油灯,使之向灯台前面发光(希伯来文: he ̄ʾîr ,即「照耀」;2~3节)。至于光照的方向为甚么如此重要,本段却没有解释。

但只要顾虑到圣所的设计,这行动的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灯光射向前面,就会落在桌子上面。桌上堆着的,是象征十二支派的十二个陈设饼。光和火代表神赐生命的同在与祝福(如:。是以亚伦必须调整油灯,使其光芒不断照在陈设饼上。这安排用可见的方式,表达了神的心意,是要祂的子民不断活在祂的面前,并且享受由祭司作为媒介所带来的祝福。故此本段是以象征形式复述的说话:「他们要如此奉我的名,为以色列人祝福,我也要赐福给他们。」希伯来书八至九章提醒我们,如今基督常在天上的圣所,为祂子民代求。

ii. 利未人的奉献礼

利未人正式奉献担任各种职责后,百姓已经差不多可以起行了。第三章报告利未支派的人口,第四章的主题是拆卸和搬运会幕的不同职责,第七章是运输会幕的牛只和车辆的供献。最后讨论的,终于是奉献他们担任上面所述,作为会幕的监护和搬运者之职责的典礼了。

5~19.把利未支派分别为圣的命令,无论是细节还是结构都颇为繁复。一如惯例,命令的下半部分以反向的次序把要点复述出来,如下:

A. 为利未人/以色列人赎罪(12、19节)。

B. 在会幕中办事(15、19节)。

C. 归给神/归给亚伦(16、19节)。

D. 代替一切头生的(16、18节)。

这种交错配列结构(chiastic pattern;即 A B C D E D C B A)有助于强调经文明言的重点:利未人是要取代头生的以色列人,在会幕的事奉中赎罪。它又突出了居中的E点(即17节)。这一点追述神在埃及成就的救赎大工。当时神越过头生的以色列人,却使埃及所有长子在最后一灾中死尽(出十一~十三)。在此讨论奉献利未人代替头生者的主题是最合宜不过了,因为下一章所描述的,是第二次的逾越节。

祭司在受任时的礼仪包括了献祭,用油和血膏立,和穿戴祭司的衣袍(利八),利未人则只需洁净就可以了。沾染了不洁的平民若想参与崇拜或吃祭肉,也都必须受洁净及下;。第6~8节描述了这个洁净之礼的步骤(参:利十一,十四~十五)。至于洁净用的水(7节)所指的是洗濯盆舀来的普通水,还是特别处理过之「除污秽的水」等),却无法确定。

第10~13节解释了利未人洁净礼的独特之处。以色列人,即代表他们的领袖以及全会众(9节),要按手在利未人的头上,亚伦接着把他们献上为摇祭。献为平安祭的牲畜,也受到同样的待遇。崇拜者先按手在祭牲头上,祭司在祭牲切成块子后把胸摇一摇,然后收为己有(利三,。传统的看法认为摇祭是把祭物左右摇动;若然,则本段只是象征式的摇祭。另一看法认为摇祭是指在圣所中奉献的礼仪。117这句用语无论有甚么确切的含义,做法的用意却很清楚:利未人取代了头生的以色列人。以色列的长子因为逾越节的缘故已经属于耶和华,因此在理论上,应当献上为祭以下已经说过,利未人是头生以色列人的代替品。按手象征代替,摇祭表示他们已被赐给亚伦和众祭司(13、19节)。如此,利未人是为以色列人赎罪118(希伯来文: kipper ;19节),换言之就是付上赎价( ko ̄p ̄er )。可是杀人为祭是旧约所不容的,所以利未人也照样要按手在两只牛的头上,为自己赎罪(12节),此后终生在会幕中办……事(15、19节),负责搬运和支搭会幕(参四章)。利未人负起圣幕的操作事务,以色列人就能得免灾殃(19节):触动主怒所导致的大规模死亡(参:;参:。若果有人身染罪污,却胆敢冒然进到圣洁的神面前,就很有可能引起这样的审判(参:

20~22.记载神在上一段落所颁布的命令,在此一一得以运行(、54,~51,、45~49,

新约不容易找到和利未人平行的事物。他们作为祭牲,从罪中救赎百姓的角色,可以视为基督的预表。而他们作为祭司助手角色所预示的,则是受任接替使徒,负责教会行政的执事

iii. 退役的利未人

接在利未人之任命以后的段落,是他们退役的规条,有关他们事工的讨论至此为止。

一满五十岁,他们就不能再作「劳动人口」的一分子(25节)。(希伯来文的 eḇa ̄ʾ ha ̄ʾaḇo ̄ḏa ̄h 直译是「服务的军队」,RSV:「服务的工作」,和合本:停「工」退「任」。)这里的 ʾaḇo ̄ḏa ̄h 样,是指支搭、拆卸、搬运会幕等粗重工作,只宜壮年的男子担任。按照第24节,这是指至五十岁的人。然而即使在退休以后,这些利未人仍然可以帮助年轻人「值班守卫」(RSV:「运行职责」,和合本:「守所吩咐的」,26节;参三章)。

113参 Heinisch, p. 39.

114参 Rashi, p. 41; Keil, p. 46.

115参 Keil, p. 46.

116C. L. Meyers, The Tabernacle Menorah (Scholars Press, 1976) 尤其31页及下,182页及下。

117J. Milgrom, 'The Alleged Wave Offering in Israel and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IEJ , 22 (1972), pp. 33~38.

118Wenham, pp. 28, 59及下和 J. Milgrom, Studies in Levitical Terminology , pp. 28~30,对这句话有更详细的讨论。

119从二十五岁以外(24节)。本节的规例与第四章中,三十至五十岁的利未人才归入劳动人口的规定相抵触(见3、23、30、35、39、43、47节)。LXX 把第四章的年限减至二十五岁,以求协调这些数字。犹太教解经家提出利未人最初五年,是学徒的身分。圣经批判学者则辩称,其实是出自一个与第四章不同,大概比较后期的来源。本节可说是朝;以斯二十岁的方向,踏出了第一步。

及下提到大卫把利未人服事的岁数从三十岁减到二十岁,原因是他们不必再搬运会幕,而要帮忙祭司清洁圣殿,协助处理各种素祭,并且组织圣殿的诗班。因此降低利未人服务的年限,似乎是因为圣殿崇拜比会幕需要更多利未支派的人手。但究竟可否被视为朝这方向踏出的一步,却很值得怀疑。除了岁数不同以外,完全没有风格上的证据,显示是出自与第四章不同的来源。这规条位于(参:之间,显示颁布日期大约是一月十三日,换言之是在及后的法例以前。因此较合理的看法,似乎是假定利未人服事的最低年限,从二十五岁提升到三十岁。圣经并无表明理由。人口统计的结果,可能显示搬运会幕的工作用不上这么多的利未人。把年限从二十五岁增加到三十岁,就能削减起码两成的人手。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已载有灯台的详细描写,这灯看去象有七个枝子的树,象征神赐生命的能力。亚伦要把灯台上的七盏油灯都向灯台前面发光(2节 ),这样,灯光可以照射到陈设桌的十二个陈设饼上。这些饼代表以色列民的十二支派,而光是生命的象征。灯光总是照着陈设饼,等于说神的子民应经常生活在祂面前,享受祂的祝福。

──《启导本圣经注释》

燃亮七灯:会幕的奉献礼表示祭司事奉的开始,及圣所器具的启用。圣所中有祭坛、香坛、灯台和盛陈设饼的桌子(参出37章 ),祭坛和香坛的启用已于1章说明,本段论及灯台和桌子的启用。造灯台有清楚的法则;点灯也有指定的规则

本段强调发光的方向,是向着灯台前面 (2 ), 可以照着精金桌子上的陈设饼; 陈设饼共有十二个,象征以色列十二支派。灯要永远照亮陈设饼,代表神的子民永远活在神的脸光之中,圣所中祭坛的火和灯台的火要永远点着,这分别是祭司 和大祭司 的责任,象征神的子民时刻过着奉献的人生及活在光明中(1:7)。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灯台的意义: 灯台在没有任何窗子的圣所里,起着照亮圣所的作用。神在创造天地的时候,首先创造了“光”。也就是说借着光的创造改变了没有秩序、混沌的世界,创造了和谐,充满秩序之世界,开启了历史的门。所以如果没有了光,就谈不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被造物的存在。特别是在属灵层面,这个因罪恶变得黑暗的世界绝对需要光。清楚地知道人类这些需要的神,把独生儿子赐给这个世界为光,通过这个光使义和真理在这个世上得到了建立。只有驱散了世界的混沌和灵界黑暗的神,才是人类唯一的希望,是人类生存的源头。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安装七灯及利未人的奉献礼――《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灯台制度和利未人分别为圣的条例: 圣所是完全与外界隔绝的地方,灯台起照亮圣所的作用。祭司们在圣所里从事焚香等需要小心谨慎的圣事时,灯台是不可缺少的器具。这个灯台象征着来到这黑暗世界,带给人真光、真理和爱,让人看到正确事奉神之道路的耶稣基督。利未人的洁净仪式是把利未人从世界中分别出来,献给神的仪式。虽然利未人与其他以色列百姓是有分别的,但是不能象祭司那样被膏立。他们得到神的恩典能事奉神,得着管理神居所的荣耀,不过是代替因在西乃山拜偶像失去事奉神之特权的以色列的长子们(3:40-51)。所以,向他们要求的是绝对的圣洁。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在血统上得到了能近前事奉神的特权,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具备了能事奉神的要素,所以向他们要求的是圣洁的心灵。这预表着虽然是得救的信徒,也通过每日圣洁、敬虔的生活,才能与神交通,才能完全地事奉神。我们是在大祭司耶稣基督里事奉神的属灵的利未人,所以应时常保持圣洁,6:37-65,17:6-9,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你告诉亚伦说:点灯的时候,七盏灯都要向灯台前面发光。”」

“向灯台前面”——就是向北面有陈设饼的地方。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七盏灯……前面发光: 作为圣经文学的表达方式,“七”象征着“完全”和“成就”,“灯台”象征着圣灵的工作。可以说七盏灯是圣灵完全的工作。这七盏灯照亮灯台的前面,就是放着陈设饼的桌子,象征着内住于圣所的圣灵。如果没有圣灵的帮助,就不能完全成就神的圣工。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灯台】

轴心两旁各有三个分叉的设计,在地中海一带 * 晚铜器时代的文化中颇为常见。请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伦便这样行。他点灯台上的灯,使灯向前发光,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点灯台上的灯”——按犹太人的遗传说,点灯的火,是从祭坛上取来的,先点当中的那一盏,其余的灯,是从这一盏引着的。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这灯台的做法是用金子锤出来的,连座带花都是锤出来的。摩西制造灯台,是照耶和华所指示的样式。」

“灯台的做法”——。“照耶和华所指示的”——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样式: 指“模型”。这暗示着灯台(或整个会幕 )是天上实体的模型。旧约的所有祭祀制度都是基督人格和工作的影儿,也预表着神永远的国度。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摩西曾分派祭司(利八章 ),照样也要分派利未人,但圣书上说是洁净他们。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本节至22节记有祭司受职(利9章 )和十二族长献礼(7章 )之后所举行的利未人受职礼。此礼举行过后,以色列民可以踏上征途了。

利未人受职仪式与祭司不同,祭司都要受膏,利未人只须经过一个洁净的仪式。仪式过后,摩西将他们交给亚伦和其他祭司(19~22节 )。祭司和利未人的不同处,是祭司可以接近祭坛、能献祭,利未人则不能,只可以在会幕内辅助祭司。

不过,这个洁净的仪式相当细致,目的在将利未人从以色列民中分别出来归给神(14节 ),替代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16节 ),用他们的侍奉来为全民赎罪(19节 )。

──《启导本圣经注释》

利未人的洁净与奉献:第7章记载供物和祭物的奉献,但神更重视人生命的奉献。本段描述奉献利未人的礼仪,使他们得以代替以色列的头生子献给神,在会幕中协助祭司的工作。这是旧约圣经中唯一奉献人为祭物的例子,是新约奉献真理的预表。利未人须先行洁净之礼 (5-7 ) , 献上燔祭和赎罪祭(8-12 ),才可以当作祭物献给神(13-15 )代替以色列的头生子协助祭司工作 (16-22 ) 。 他们把人生的壮年献给神,退休后仍在会幕中作看守的工作 (23-26 ) 。 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的头生子,已于上文第3章详述 。 此处奉献仪式正式宣布他们事奉的开始。祭司被膏抹成圣,才开始在会幕中事奉神 (利8 ), 利未人的事奉可说是较为次一级,只需行洁净的礼仪便可。肉身得洁净的方法是行洒水礼 (7「除罪水」 19:9) , 剃去身上的毛发及清洗衣服和身体;罪咎的洁净,则要献上燔祭和赎罪祭。利未人和一般以色列人一样,献祭时须按手在祭牲的头上(12 ),让祭牲代替献祭者,承担罪的惩罚。

奉献利未人为摇祭,也行按手礼 (10-11 ), 因为他们代替了以色列人的头生子。按手礼由十二支派的首领联同摩西、亚伦及他的儿子,代表所有以色列人来进行。所谓「当作摇祭」是比喻的语法;摇祭是平安祭中留给祭司享用的 , 祭牲的胸部在神面前前后摇一摇后,便成为摇祭归给亚伦和他的子孙;利未人就像摇祭一样也要永远归给祭司 (14- 19 )。 利未人预表新约教会的执事及信徒领袖,协助传道人的工作。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利未人的祭司职分: ①利未人祭司职分的根据和重要性:以色列的祭祀制度表现出了他们与神之间特别的关系。以西乃山之约为中心的摩西律法的中心主题是,使以色列民族成为祭司的国度。所以,以色列百姓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彰显出神圣洁的品性(15:40)。但人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达到圣洁,只有神能使这事成为可能。神使以色列民族成为祭司国度的方法是,任命一个支派传授祭司职份。这个被拣选的支派就是利未支派。神以拯救以色列的逾越节事件为根据,拣选了代替长子的利未人,把祭司的职分托付给他们。当然属于利未支派的人不能都成为祭司,不过是把祭司的特权赐给了哥辖子孙中属亚伦的后代。利未子孙中作祭司的,在履行祭司职分时都有着代替百姓事奉神的中保者意识。百姓们通过这些祭司不至于忘记拯救他们的神的圣洁的要求以及神的恩典,生活在神所赐的平安中。利未人站在以色列百姓的前面,维持百姓与神之间立约的关系。利未人祭司职份分的第一个职能是保守神百姓的圣洁(11节 ,维持神与百姓之间的立约关系(19节 ,。②利未人职能的三个区分。利未人作祭司的职分分为:i.大祭司;ii.一般的祭司;iii.在会幕事奉的人。大祭司在进入圣所时胸前带着胸牌,胸牌上镶嵌着刻着以色列十二支派名字的十二块宝石。大祭司所带的胸牌包含着在神面前代表所有百姓的意思。只有大祭司才能一年一次(大赎罪日 )进到至圣所,为所有的百姓献上赎罪的祭祀。在以色列后期,当国家处在危机中时,大祭司也拥有王权。大祭司这样的职能预表着完成拯救人类的耶稣基督。③利未人祭司和新约信徒:从以所罗门圣殿为首的地方圣所的建立、犹大和以色列王国的分裂、被掳到巴比伦、新旧约的中间时代到新约时代,利未人的祭司职分经历了复杂的变迁过程,但是祭司职分单属于利未人的传统始终得到了维持。这种利未人独占祭司职分的犹太教观点,与新约中以万民皆祭司的基督教概念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从属灵的意义上来看,今天的信徒是从世界中分别出来,到神面前敬拜神的人,应担当传福音的使命,而不是成为只为自己生活而忙碌的人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你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来,洁净他们。」

“选出利未人来,洁净他们”——洁净利未人的次序:1摩西将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7 ),2他们用刀剃去垂身的毫毛(7 ),3洗衣服洁净自己(7 ),4以色列人按手在利未人头上(10 ),5亚伦将他们奉到主前(11 ),6摩西为他们献祭(12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本节至8节记叙洁净的过程。用剃刀刮全身表示清洁的彻底程度,“除罪水”是否即为所记的特别为除罪预备的“除污秽的水”,或只是洗身的铜盆中的水,此处未说明;很可能是后者。

──《启导本圣经注释》

,7除罪水是什么?】

答:当摩西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的时候,要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来洁净他们。有人以为这水是指十九章所说的除罪水,是用母牛的灰和水,调作除污秽的水,乃为除罪洁净之用,参78题 )。又有人以为这除罪水,是指着洗濯盆里的水说的,这洗濯盆是放在会幕和坛的中间,在盆内盛水,亚伦和他的儿子就近坛前供职献火祭时,必用这水洗手洗脚,免得死亡。这样看来,无论是名为除罪水( 现代中文译本称洁净水,或是除污秽的水,除罪灰,或是洗濯盆的水,其用处都是在表示为人除去罪污,洁净身体,好使能亲近神,献祭,事奉神。总之,这些都是在摩西时代,颁给以色列人和祭司们所要遵行的洁净之礼。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洁净他们当这样行: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又叫他们用剃头刀刮全身,洗衣服,洁净自己。」

“除罪水”——有人以为这水是指着的水,又有人以为是指着洗濯盆里的水。“洗衣服”——祭司被分派的时候须先沐浴,但利未人不像祭司,亲近圣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礼服,所以要洗他们的衣服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除罪水: 这水是用焚烧赎罪祭物红母牛的灰调成的用于献祭仪式的水(19:9)。洒这水意味着除去一切罪恶。这水象征着洗净人类罪恶的耶稣基督的宝血。 用剃头刀刮全身: 是为了除去用水也洗不干净的部分。可以说这是神向奉献之人所提出的绝对圣洁的要求,因为神不能容忍奉献之人的任何污点。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剃毛净化】

埃及祭司的净化步骤,亦有剃尽头上和身上毛发的要求。剃刀通常是用青铜制造,有两种设计。一种是刀形,柄圆;一种刀柄瘦长,呈直角安装在刀身平面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然后叫他们取一只公牛犊,并同献的素祭,就是调油的细面;你要另取一只公牛犊作赎罪祭。」

】「将利未人奉到会幕前,招聚以色列全会众。」

“招聚以色列全会众”——因为利未人就是会众的代表(10注 ),洁净利未人的礼节和分派祭司的仪式相似;因为利未人要代替以色列人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在所有百姓公认之下,以色列的子孙按手在会幕里事奉的利未人头上,是因为利未人成了代替以色列的人。所以,按手仪式象征性地把民族的义务转嫁到利未人身上,使他们事奉耶和华神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将利未人奉到耶和华面前,以色列人要按手在他们头上。」

“以色列人”——大概是指着以色列人的首领。“要按手在他们头上”——这礼表示全会众将自己献头生男子给神的责任归于利未人(11、13、14 )。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先是以色列人按手在利未人的头上,然后是利未人按手在牛的头上(12节 )。这两个仪式的意义是很明显的。第一次按手是利未人替代以色列人的长子献给神赎罪;但人不可以当作祭物献上,故要用牛来替代利未人。这是第二次按手所表示的意思。

──《启导本圣经注释》

按手】

以色列人献祭之时,也是使用同样的步骤(见以下的注释 )。此举象征式地任命利未人充任以色列人的代表。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伦也将他们奉到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当作摇祭,使他们好办耶和华的事。

“亚伦也将他们奉到耶和华面前”——(13、15、21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将他们奉到耶和华面前……摇祭: 摇祭是把动物的后腿或胸摇一摇献给耶和华的祭祀,这样摇一摇表示献给掌管世界万有之神的意思。这里说把利未人作为摇祭献给神,其意思是把代替利未人的祭物作为摇祭献上。象征着把利未人从世界上分别出来,成为属神的人。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利未人作为摇祭】

摇祭(「升祭」是更佳的翻译 )是奉献的礼仪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利未人要按手在那两只牛的头上;你要将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献给耶和华,为利未人赎罪。」

首先献上赎罪祭,后献上燔祭,是因为首先赎罪,才能有后面的奉献。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利未人按手在公牛头上】

请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为利未人「赎罪」】

有关本节译作「赎罪」的字眼,是献祭之净化作用的结果,可参看:的注释。然而本段并无献祭之事,有的只是祭礼的象征。利未人没有为以色列人执行净化的礼仪──那是祭司的工作──他们只是提供赎价,保护以色列人免受神的忿怒而已。在 * 巴比伦和 * 赫人的平息神明怒气的 * 仪式中,这种尝试十分普遍。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也要使利未人站在亚伦和他儿子面前,将他们当作摇祭奉给耶和华。」

】「“这样,你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分别出来,利未人便要归我。」

】「此后利未人要进去办会幕的事,你要洁净他们,将他们当作摇祭奉上;」

】「因为他们是从以色列人中全然给我的,我拣选他们归我,是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

头生的: 应该把动物头生的和初熟的果子献给耶和华神,27:26)。出埃及时从击杀长子的灾难中得救的以色列长子是属于神的人,22:29-31)。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连人带牲畜,都是我的。我在埃及地击杀一切头生的那天,将他们分别为圣归我。」

】「我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

】「我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当作赏赐给亚伦和他的儿子,在会幕中办以色列人的事,又为以色列人赎罪,免得他们挨近圣所,有灾殃临到他们中间。”」

“又为以色列人赎罪”——意思说,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行所当行的,就免得以色列人受神的震怒。“免得他们挨近圣所有灾殃临到他们中间”——假若使以色列各家的子孙办理会幕中的事,就难免没有错误,干犯神的震怒,因为他们不熟悉神所吩咐的一切条规;所以神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乃是出于怜悯的心。因为利未人自幼就学习会幕中侍奉神的规矩,不致多有干犯主怒的事。但祭司和利未人有时也不小心,或不恭敬,以致受了神的刑罚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19节补充了第3章论及利未人的工作,他们除了搬运和看守会幕之外,还协助祭司献祭赎罪的工作。他们住在会幕周围,防止以色列民误闯会幕,误触圣物致死。

利未人的工作是粗重的,搬运会幕和宰杀祭牲都需要很大的体力,所以工作年龄须限于壮年──三十至五十岁,二十五至三十岁则为学徒时期 (4:3) 。 他们退休后不用作工,但仍在会幕中负起顾问或监督的责任(26「和他们的弟兄一同伺候谨守」 可作「帮助他们的弟兄谨守责任」 );利未人的献身事奉是终身尽忠职守的。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办以色列人的事: 可以说代替以色列百姓长子的事奉,就是代替以色列的事奉。因为长子代表家人。为以色列人: 以色列的子孙是罪人,不能直接来到神的面前,所以只能通过蒙神呼召的中保来到神面前。赎罪: 指利未人帮助祭司的赎罪工作。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摩西、亚伦,并以色列全会众便向利未人如此行。凡耶和华指着利未人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就向他们这样行。」

】「于是利未人洁净自己,除了罪,洗了衣服;亚伦将他们当作摇祭奉到耶和华面前,又为他们赎罪,洁净他们。」

】「然后利未人进去,在亚伦和他儿子面前,在会幕中办事。耶和华指着利未人怎样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怎样向他们行了。」

“然后利未人进去”——圣物被遮盖以后,利未人才得进去,别的时候只有祭司可以进去。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利未人是这样:从二十五岁以外,他们要前来任职,办会幕的事。」

“从二十五岁以外”——,有注释家以为利未人从二十五岁以外,先有数年的练习,到三十岁才正式就职。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关于利未人任职的年龄,见注。利未人虽届50岁要“停工退任”,只是不再担任粗重的工作,仍可帮助较年轻的人侍奉(26节 )。

──《启导本圣经注释》

二十五岁: 利未人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在圣所事奉。在这里所说的二十五岁,可能是指作为见习生的年限。中把年限降到了二十岁。五十岁以上的人就不能继续在圣所里事奉,但是可以作为事奉之人的顾问继续办理圣所的事。他们就是这样一生事奉神。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利未人的角色】

古代近东有一种法律上的交易,欠债者的家人可以向出借货财的债主提供服务。他的工作范围和期限都预先指定,其服务算为借贷的利息。这人成为债主家庭的一份子,为债主所供养。利未人亦同样在债主(神 )家中提供指定的服务,由祂所供养。以色列从中所得的,是他们的头生子。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到了五十岁要停工退任,不再办事,」

“到了五十岁要停工退任,不再办事”——本节的意思说,五十岁以上的利未人虽然仍在会幕里,和他们的弟兄一同伺候,却不用他们再做什么劳力的工。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只要在会幕里,和他们的弟兄一同伺候,谨守所吩咐的,不再办事了。至于所吩咐利未人的,你要这样向他们行。” 」

所吩咐的: 指看守会幕里的器具或教育在见习中的祭司候补人员的事。事: 可能是与准备祭牲祭物或搬运东西等体力劳动有关的活。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例证

灯发光,我的生命在发光吗?我的光能照亮他人吗?】

会幕中的灯使祭司在事奉的时候有亮光。这光也表明神住在他们中间。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金灯台是犹太人信仰的主要象征。

――《灵修版圣经注释》

,13,15,21「亚伦将他们当做摇祭奉到耶和华面前。」】

利未族人要代替以色列头生的。他们要与其余的人分别。得着洁净之后,再用清水洒过,修整毛发,然后在耶和华面前当做摇祭。这摇祭一定是象征的。只是摇一摇,当然不足够,他们应实际去供职。他们要知道在神面前的地位与立场。

基督的献祭——这就是主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工作。「我为你们分别为圣,也将你们分别为圣。」主耶稣这样说,就无瑕疵的献给神,遵守神的旨意,甘心承受各各他的痛苦,祂是属天的亚伦,将我们作为摇祭,献给神。由于祂受死,我们才可分别为圣,完全归给神。但是我们能在基督的功劳里享受多少,在于我们的选择与行动。我们既有圣灵分别为圣,就因蒙拣选而事奉神。

圣灵的恩惠——我们必须求祂实现神的目的,也信靠祂保守我们的信心。每天早晨对祂说:「我愿依靠圣灵保守我在神的目的之中。」然后果敢地从事神的圣工。这样我们无论作什么,或吃或喝,都要为荣耀神而作。

──迈尔《珍贵的片刻》

「此后利未人要进去办会幕的事,你要洁净他们,将他们当作摇祭奉上;」

「此后,」就是完全奉给主之后(13~14节 )。神不要我们为祂办事,如果我们尚不完全是祂的。如果祂未得?我们的生命,祂不要我们的工作。

「将他们当作摇祭奉上。」注意这里的次序:

1.赎罪,这是我们的得救。

2.当作摇祭奉献耶和华,这是我们的奉献。

3.「归我」,这是主的收纳。

4.辨会幕事,这是我们事奉主的工作。

5.当作摇祭献上,这是第二次作摇祭。

一次不够么?真的,我们应当时常将我们自己奉献给神。在未作工时奉献,正在作工时也奉献。「洁净……摇祭」:奉献与主的非圣洁不可。―― 倪柝声

】「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连人带牲畜,都是我的。我在埃及地击杀一切头生的那天,将他们分别为圣归我。」

按律法而言,主救赎我们,买了我们回来,所以我们是祂的。―― 倪柝声

头生的与利未人】「我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

神吩咐摩西说:“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连人带牲畜都是我的。我在埃及地击杀一切头生的那天,将他们分别为圣归我。”
“头生的”代表最好的,是“力量强壮的时候生的,本当大有尊荣,权力超众”。所以神在埃及地降灾的时候,是击杀“从坐宝座的法老,直到磨子后的婢女所有的长子,以及一切头生的牲畜,都必死”。这是说,越是强项的,自以为有所倚恃的,神越要打下去,叫人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
这样,以色列人都知道,他们当中头生的儿子和牲畜,本来也是一样该灭亡的;但由于神的恩典,预先告诉他们杀羔羊代替,把血抹在门框上和门楣上,灭命的天使看见血,就逾越那家,灾殃就不临到。因此,以色列人当把头生的人和牲畜,分别为圣献给主。
神特别晓谕摩西,选出利未人,洁净他们,要他们代表以色列人中头生的,在神面前事奉:“将他们当作摇祭奉给耶和华。这样,你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分别出来,利未人便要归我。”
利未人事奉神,是极尊荣的事。但神要求他们必须圣洁,因为神是圣洁的,人非圣洁不能亲近神:“于是利未人洁净自己,除了罪,洗了衣服,亚伦将他们当作摇祭,奉到耶和华面前;又为他们赎罪,洁净他们。”
此后,利未人生活工作,都是为事奉神。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各有自己辉煌的旗纛;利未支派没有自己的旗号,只有以神为荣耀,仰望神云柱火柱的引导。十二个支派去冲锋陷阵,建赫赫之功;利未人只看守会幕,扛抬神的约柜,利未支派的祭司,在神面前献祭烧香。十二个支派征服了迦南,分疆裂土的时候,各人分得了地业;利未人在以色列中没有产业,因为耶和华是他们的产业,他们仰望神的供应,忠心服事神。别的支派聚众而居;利未支派却分散在众支派中,为的是便于教导别人,使众民明白神的律法。他们肯把自己消隐,惟让神得荣耀,神的子民得服事的益处。
我们今天的教会,多么需要真的利未人。归主为圣,服事神的利未人,何等的可爱!求主兴起这样的人来。

── 于中旻《圣经研究》

】「我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当作赏赐给亚伦和他的儿子,在会幕中办以色列人的事,又为以色列人赎罪,免得他们挨近圣所,有灾殃临到他们中间。”」

我们是神赐给基督的礼物。―― 倪柝声

】「“利未人是这样:从二十五岁以外,他们要前来任职,办会幕的事。」

五是人在神面前负责的数目。从二十五岁(五乘五 ),开始辨事,意即到了足(五个五 )以负责时,才开始作工。作工期间也是五五,二十五年(25节 )的。―― 倪柝声

利未人到了五十岁就要退任,其中可有神学上的意义?】利未人为甚么到了五十岁就要停工退任呢?这可能因实际情形,多过神学上的原因:(1 )在旷野搬运会幕和别的器物,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只适于身强力壮的年轻人。(2 )利未人到了五十岁并非完全停工,只是不再做粗重的工作,仍可以协助做其他的事奉工作,这样就使青年人能负起更多的责任,也使老一代的居于辅导与顾问的地位。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