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29~.这次所献的祭和上两次的一样(29~30节;参1~2、14节),但巴兰放弃了占卜,不再求法术;、15~16),因为他发现耶和华喜欢赐福与以色列。从前是神将话传给巴兰(5、16节;直译是「把话放在他口中」),如今却是神的灵临到他身上。这大概不单是用不同的措词,表达一样的意思而已。本节显示巴兰在看见异象时,进入了不由自主的境地中243(参:;。巴兰在如下两个资讯的开场白中对自己处境的形容,也支持这观点。
3~4.巴兰「眼目睁开」,244得听神的言语,得见全能者的异象,又眼目睁开而仆倒(参15~16节)。上两个资讯是神学声明,讨论神与以色列的关系,以及祂为他们成就了甚么事。以下的资讯包括了预言以色列在迦南定居,王国的兴起,和胜过了哪几个仇敌的异象。 5~6.巴兰把以色列将来在迦南定居,比喻作茁壮的树木,栽在使它生命力充沛的水旁,绵延如接连的山谷。NEB 和 TEV 根据阿拉伯语,把 naḥal (RSV 与和合本:山谷,所指的是只有雨季才有水流的溪床)重新解作棕树。这解释似乎没有必要,并且也破坏了本节层递式的发展溪床、园子、沉香、耶和华所栽的、香柏(后者是众树之王;参:。对于把科学上的准确性,放在诗意之上的解经家来说,最后一句如水边的香柏木构成了问题。事实上水边既非香柏树生长之处,巴兰为何如此比喻以色列呢?不在河边的香柏树已经茁壮得无可比拟,但以色列比它还要强盛,就好像水边的香柏木般。 7a.水要从他的桶里流出,种子要撒在多水之处。本节的象喻是个肩头上挑着两个水桶,里面的水满得要溢出来的人。水在这里也是用作极度富庶的象征。本节所指的大概是房事,人口会因之而日渐加添(参:;但土地因雨量充足而多产也不是没有可能。以色列人虽然已经多得不可胜数,巴兰却宣称他们人数将会继续倍增(参:。 7b~8.神三次应许列祖说,将有「君王从你而出」,。巴兰在此首次颇为含糊地,提到以色列未来的君王;他在下篇资讯中将会更详细地发展这个题目。他的王必超过亚甲。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扫罗战胜了亚玛力王亚甲,巴兰这句话似乎是直接预言以色列人至终会打败他们最古老的敌人(参:。当然亚玛力人被击败,也是以色列王将会胜过一切仇敌的保证245(。 9~13.这个壮丽的预言退出时,再次明显地提到列祖的应许:凡给你祝福的,愿他蒙福;凡咒诅你的,愿他受咒诅(9节;参:,。但巴勒依然不信他所聘请的先见真的得了默示,愤然拒付报酬,要他立刻回家(12节)。巴兰坚称他只是履行承诺:不计报酬,只是宣告神的话语;。就在巴勒还未来得及送他回家以前,巴兰再度魂游象外,更详细地宣告在以色列的大君手下,摩押及其邻邦将会受到甚么影响。换言之,最后的四个资讯,其实是接续第三个(3~9节)。 ix. 巴兰第四个资讯 本段及以下三个较短的资讯,实际上是第三个的延伸和发展,更详细地解释以色列未来君王的功绩(参7节)。 14~16.最后这几个资讯和第三个资讯一样,也是巴兰魂游象外,在不由自主的情况下宣讲的(15~16节;参3~4节)。然而第三个资讯只是泛指未来,最后这几个则明言是遥远的将来:「在后来的日子」(14节;RSV、和合本:日后)。这话可以单指「未来」(如:,但亦可以解作「末后的日子」,而所指的是哪个时期,得视乎用这词的先知在时间上的视域;。第17节我看他却不在现时,我望他却不在近日,证明了巴兰显然也察觉到异象和应验之间,是有一段间断之处的。因此这些预言起码其中一部分虽然已经在巴兰之后三百多年后,首次应验在大卫的王朝中,传统的犹太教和基督教解经家,依然相信这些预言,将会在弥赛亚身上更完满地再次应验。旧约不少关乎弥赛亚的经文都有此特色。在一个层面上,它诚然是期盼一位公义的好君王;但在另一个层面上,它所寻求的必然远超乎此,因为从来没有一位君王能够达到它的理想(如:诗七十二;赛十一等)。诠释巴兰最后这几句话时,必须兼顾这两个层面。它基本上是指王国初期鼎盛的兵威,但亦同时预表基督两次降临之时更伟大的胜利。 17.有星要出于雅各。巴比伦占卜家如巴兰者,用上关乎星相的象喻是很自然的事。称巴比伦王为「明亮之星」,和称耶稣为「大卫的根、明亮的晨星」,都是星可以用来比喻君王的例子。对句的下半有杖要兴于以色列,亦证明了所指的是位君王;因为权杖是国王的标帜;耶和华如此说:“迦萨三番四次犯罪,掳掠全体百姓交给以东,我必不撤销对它的惩罚。1:7 我要降火在迦萨城内,吞灭它的宫殿;1:8 我要剪除亚实突的居民和亚实基伦的掌权者,反手攻击以革伦,剩余的非利士人都必灭亡。”这是主耶和华说的。-推罗' })">摩一5、8;参:。NEB 把「杖」译成「彗星」,和「星」相对的确很工整。但「杖」或「权杖」既然是 s ̌e ̄ḇeṭ 最常见的意义,和上文下理又互相吻合,将之摒弃似乎没有足够理由。 以色列这位君王,将会征服邻邦摩押、舒特(和合本:扰乱之子)、以东、西珥、亚玛力、基尼人:他会打破摩押的额头和舒特众子的颅骨。「颅骨」( qdqd )来自撒玛利亚五经,以及引用本节的。这字在希伯来文的写法,和马索拉经文的 qrqr 「毁坏」大同小异。字根 qrqr 远比 qdqd 罕见可能是前者案例之一),它较为难解(译按:因此笔误的可能性较低),所以英译本大都采纳了这个读法。「舒特」(Shut)的原文 s ̌e ̄ṯ ,通常是译作「塞特」(参:。但「塞特的众子」意思和「亚当的众子」没有两样,都是指全人类。这位君王当然不会和全人类作对。再者,对句上半的「摩押」若是和下半的「舒特众子」相对,两者必定要可以等量齐观才行:两者若非邻邦,后者就是摩押的别名,例如:雅各/以色列,以东/西珥(17~18节)等。埃及的咒诅祷文(execration texts,约主前1900年)中,提到一个名叫舒图(Šutu)的民族在巴勒斯坦居住,所以把本节解作是指他们,似乎是最容易的做法。可是到了耶利米时代,这民族所居何地早已被人遗忘,所以先知将之意译为「哄嚷( s ̌a ̄ʾôn ,大概和 s ̌e ̄ʾṯ 有关)的众子」(或「哄嚷人」)。NEB 接受了这个诠释。这资讯提到舒特人这个古老的民族,证明了其历史性。 18~19.稍微修正希伯来原文,这两节可以译成: 18以东的产业将被夺取, 西珥的产业将被夺取, 正值以色列行事勇敢时。 19雅各必统治仇敌, 又除灭伊尔的生还者。 这个稍微修改字词次序的翻译,虽然不被近期英译本所采纳,却得到了不少现代研究的接受。246「他的仇敌」在希伯来原文中(参看 RSV、和合本等),是在中)。但有了这词,第二行却变得太长,而)却又太短了。「他的仇敌」从第二行搬到第四行,并不需要多大的改动:原本位于雅各前面的 m ,(和合本:「出于」),现时附加在前一个字的后面(作为附属音)。笔者在最后一行中,把「伊尔」(Ir)解为摩押一座城的名字,而非串法相同的普通名词「城邑」(。 巴兰的异象接着集中讨论住在西珥山(申二)的以东人,以东/西珥在第18节相对,就是这个原因。以东在摩押南面与之接壤。然而到了异象退出时,巴兰似乎又重新讨论摩押的命运。巴勒与巴兰会面的地点是「伊尔-摩押」,即「摩押城」,本节的「伊尔」可能是这个较长名字的简称。巴兰借着这句充满戏剧性,却令人不寒而栗的说话,宣告伊尔的居民将会死得一个不剩。巴兰以预告摩押将要败在以色列未来君王手下作结,最是恰当不过。摩押王巴勒邀请他来的目的,是要借着他的咒诅来击败以色列;但巴兰却说事实刚刚反向:摩押会被以色列将临之王毁灭。 x. 巴兰最后三个结语 出乎意外地,巴兰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又加上了三个简短而含糊的资讯,描述其他国家的命运。这些资讯为何加插于此,难以明白。惟一的解释似乎是它有把资讯提升至七这个神秘数字的作用,又好像后世先知咒诅外邦的资讯一样,作为对以色列反面的鼓励。仇敌若被毁灭,以色列的将来就必然稳妥。 20.第一个关乎其他国家的简短话语,是以箴的形式,描述亚玛力。住在西奈半岛的亚玛力人,是以色列的死敌(参:;;等)。他们所以自视为诸国之首,若非是因为历史悠久(主前二千至三千年间的铭刻称他们为梅卢哈),就是因为百姓的素质(参:;。但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却是「他的结局」(直译:「他的最后」):「彻底毁灭」(NEB;和合本:沉沦)。247根据史实,亚玛力人先后被扫罗和大卫击败(参:,,最后在希西家时代灭绝。 21~22.第二个话语所论的,是住在死海西南面干燥山地的基尼人(参:,,。他们离开亚玛力不远,但却和以色列人友善。摩西的内兄何巴也是基尼人,。我们只需作出一两个大概是无关重要的修改,就可以保留在此直译希伯来原文之 RSV 的文字。248然而这个资讯有两个奇怪之处。第一,以色列的友邦为甚么被拣作承受厄运的对象?第二,基尼人被亚述一般认为是指亚述帝国(参TEV)掳去,以色列和犹大为甚么不受蹂躏?如果所指的真的是亚述帝国,这资讯为何不说厄运会同时临到以色列和基尼?NEB 修改了第22b 节希伯来原文的读音,来避免涉及亚述帝国。然而戴沃尔提出了更合理的解决方法,他宣称本节所说的亚述,不是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鼎鼎大名的帝国,而是西奈半岛北部一个细小的部落,旧约好几处地方都有提及;;;和合本或作「亚书利」)。如此这句话就是预言基尼人会被邻近的亚述(或亚书利)部落所压制。但一如最后话语的预言(24节),同样遭遇亦会临到这个部落,压制他们的大概是非利士人。 23~25.这一组三个话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长、问题最多的一个。按照传统的解释,本段是描述侵略者从西面(基提大抵是赛普勒斯〔即和合本的居比路〕的城镇)乘船而来,攻击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希伯)。所预言的可能是主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或主前一世纪罗马帝国的战绩。但它更有可能是指主前一千二百年左右,横扫迦南沿岸,向埃及发动攻击的海上民族(sea peoples)。最有名的海上民族是非利士人(Philistines),巴勒斯坦(Palestine)就从他们得名。经文若是如此诠释,巴兰就是预言非利士人将会打败亚述和希伯。后者相信是亚述的邻邦,但也有可能是某些以色列人的称号(希伯//希伯来,参:。然而非利士人亦难逃厄运。他也必至沉沦(24节)。击败非利士人,当然是大卫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以上是不必乞灵于修正经文,就可以保持的诠释。但亦有人提出了好几个似乎很合理的修正,能使对海上民族的描述,更显清楚。 哀哉!神行这事,谁能得活? 必有人乘船从基提界而来。(23b~24a节) 这两句话可以重新诠释为:「众岛屿将要在北方集合,从最远海域来的船只〔亦会如此〕。」含义虽然大相径庭,要修正的经文却颇为细微。因此这说法广被接纳。249 按照这诠释,巴兰最后的四个资讯全部都是展望王国初期,特别是大卫在位的时代。其时摩押人、以东人、亚玛力人、非利士人一同受制于以色列(如:撒下八)。但这些国家的臣服只是暂时的:以色列和犹大的国力何时衰弱,他们就乘时而兴,再次向希伯来人的王国发动攻击。因此后期的先知很多都有攻击摩押、以东、非利士的资讯(如:;;耶四十七~四十九)。他们有时甚至会引用巴兰的预言(如://;//。而诗一百一十篇这首伟大的王室诗歌,和在字句上有很多平行之处,证明了诗人对巴兰的资讯大概是有所认知,并且更是故意暗引。250后期作者重复使用本段的预言,显出按照他们的理解,这些预言只是应验了一部分。 故此在初期的犹太文学中,巴兰资讯自然而然地就被诠释为弥赛亚预言。例如死海古卷(主前一世纪左右)把星和权杖视为亚伦和以色列的弥赛亚(即祭司弥赛亚和君王弥赛亚)。把第二次犹太革命(主后132~135)的领袖奉为弥赛亚的亚基巴拉比(Rabbi Akiba),就称他为巴柯巴(Bar-Kocheba),即「星之子」。关乎外邦的预言,亦同样从末世论的角度诠释。《盎克罗之他尔根》(Targum Onkelos)认为是描述罗马攻打美索不达米亚(;而约瑟夫251则把亚述认同为安提阿古‧伊比芬尼(Antiochus Epiphanes)的西流基帝国(Selucid Empire)。 新约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巴兰的预言,和,都有可能是暗指本段;另外当然还有一颗星,宣告基督降生。大卫兴起、战胜仇敌若是巴兰预言首要的应验,大卫的子孙耶稣必然就是它进一步的实现。耶稣克服了罪和死,如今作王直至「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祂的脚下」。 戴沃尔说得没错:「所有基督教解经家,都认为这资讯是宣告基督。惟一相持不下的,只相信弥赛亚预言可以照字面理解,和认为这是预表的两派。避免争论似乎是最理想的做法:经文暗指大卫十分明显,因此不可能纯粹是弥赛亚预言;另一方面,预表却又太外乎经文了。本段其实是个经文之中,隐藏了确然可按字面理解之更完满意义的极佳案例。惟有透过历代以来的相继默想,这意义才逐步为人所认识。」252 227请看导论第 II 条「结构」。 228J. Licht, Storytelling in the Bible (Magnes, 1978), pp. 69~74. 229这些经文通常分配J和E两个来源,然而哪节该分配给哪个来源,却很有疑问。参 Gray, pp. 309 ff.; Noth, p. 171; W. Gross, Bileam: Literar-und form-kritische Untersuchung der Prosa in Num 22~24 (Kösel, 1974) 。学者比较有把握的,是驴子故事必然出乎其他材料以外的来源,因为第20节准许巴兰往见巴勒,但第22节则记录神因为巴兰离开而勃然大怒。 如此论调暴露了持这看法的人对于作者的戏剧技巧缺乏监赏能力。这插曲一方面有大力强调第20节的功用:巴兰可以去,但他说的话如果不是神所吩咐的,就性命堪虞。另一方面,它又在读者的心中铺路,使他们不会因为巴兰的外邦背景,开祂的口使祂能够说话,神的灵若要启迪异教徒巴兰,把真理的话放在他的口中,岂非更易如反掌?,、16, 若将22~35节分配到记叙其他部分以外的来源,不但会把记叙结构中的三迭模式破坏无遗,更是将本段有一些与上文下理有连贯作用,用语上的反响和文意上的影射置诸不顾。 230G. W. Coats, 'Balaam: Sinner or Saint? ', Biblical Research , 18, 1973, pp. 21~29,引文出自22页。 231J. Licht, Storytelling in the Bible , p. 32. 232D. Daube, Ancient Hebrew Fables (OUP, 1973), p. 15. 233W. F. Albright, BASOR , 118, 1950, p. 16, n. 13 认为亚马弗位于阿勒坡(Aleppo)和迦基米施之间。这看法十分符合,但 W. Gross, Bileam , 109页及下则指出,这是未经证实的理论。 234请看 R. Largement, 'Les Oracles de Bile'am et la mantique suméro-akkadienne', Travaux de l'institut catholique de Paris , 10, 1964, pp. 37~50. 235第32~33节。中英译本我出来敌挡你一句中的 leḵa ̄ 「向你」一字,是跟从古译本加插的,MT 并无此字,后者是原本的可能性比较高。RSV 把下一句话译作「你的道路在我面前偏僻」(和合本:你所行的……),表示译者把原文附有定词的 haddereḵ 「道路」,修正为 darkeḵa ̄ 「你的道路」。NEB「你直往我来」的译法,是把 yaraṭ 修正为 ya ̄raṭta 。 yaraṭ 一般被视为与阿拉伯语之 warrata 「卤莽」有关,所以译法完全不同。MT 的读法大概应该保留,并按照 RSV 的翻译诠释(和合本的译法大体相同)。 驴若没有:希伯来语 ʾûlay 在其他所有地方都译作「或许」。这翻译若非独特的案例, ʾûlay 就必然是 lûlê 「除非、若不」之误。 236NEB 和 TEV 译作「亚珥」,表示译者把经文稍加修正,把 ʿîr 改作 ʿa ̄r 。这作法缺乏古译本证据的支持。 237R. Largement,同上文,46页。 238原文 s ̌ep ̄î 字在其他地方(如:;,,一贯作复数出现。古译本译法不一。NEB 译作「立刻」,是依照 LXX 和 Vulgate 的诠译。 239现代论述这经文的基本作品是 W. F. Albright, 'The Oracles of Balaam', JBL , 63, 1944, pp. 207~233;又请参看 D. Vetter, Seherspruch and Segensschilderung (Stuttgart, 1974) 及 D. K. Stuart, Studies in Early Hebrew Meter , pp. 109~119。奥伯莱(Albright, p. 226)相信诗歌的内容显示写作日期是主前1200年左右,其拼音则证明它最迟在主前900年便已付诸笔墨。近期大部份学者都同意,这几首诗歌属乎圣经最早期诗歌的行列,但确实的写作日期依然未有定议。 240希伯来文 mispa ̄r ʾeṯ-ro ̄ḇaʿ 直译是「数目,四分之一」。定宾语标记 ʾeṯ 加插在两个同位名词之间十分反常。因此 TEV 把原来的希伯来字母重新分割为: mî sa ̄p ̄ar ʾeṯ-ro ̄ḇaʿ 「谁能计算……的四分之一」。其实 ʿeṯ 可能也得省略,因为它在诗歌中十分罕见,并且是没有意义的虚字。NEB 在经文中进一步修正为 ʾeṯ-riḇeḇo ̄ṯ 「千万」,并在旁注中提到另一个可能: trbʿt 「沙」,参较阿卡得语(Akkadian)的 turbuʾttu 「尘土」。奥伯来(Albright, p. 213, n. 28)和维特(Vetter, p. 11)都赞同最后一个看法。 241希伯来原文模棱两可。这句话直译可作「对他(或他有)好像野牛的角」。野牛(希伯来文 reʾe ̄m )的大概是学名 bos primigenius 的动物;;;,,;以赛都提到过,大概和阿卡得语的 rîmu 和乌加列语的 rʾum 相同。参看 Encyclopedia Miqrait 7 , 296~297页。 242虽然很多学者认为应当把这字的母音修正为 kîʿatta ̄ 「暂时」,但 ka ̄ʿe ̄ṯ 「现在」(参:,却比较合乎韵。前者在希伯来语中较为普遍。参看 D. K. Stuart, Studies in Hebrew Meter , 112页。 243参较凯尔(Keil, p. 186)的见解:「前面的〔话语〕传给他时……并没有把带进不由自主的境地中;他心里听见神的声音,告诉他当说的话。但这一次,他和其他受感说话的先知一样,也是被神的灵带进一个境地,有不由自主的所见;以致他闭着眼睛也能够好像有千里眼异能的人一样,借着神的灵在他内心所打开的眼目,看见神启示实质。」 244「睁开」的原文 s ̌eṯum ,全文圣经只在本节出现(和合本:闭住)。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和修正,但显然没有一个比这释法更优胜。 245RSV 的用箭射透他们(8节)并没有修正原文;参较 TEV。但 NEB 则以 ẖala ̄ṣa ̄w 「四肢」取代 ḥiṣṣa ̄w 「箭」。 246de Vaulx, p. 292; Stuart,同上书,115~116页;vetter,同上书,44页。 247本节及第24节的经文不需修正。 ʾo ̄ḇe ̄ḏ 「毁灭」是个分词,在此用作抽象名词「灭亡」。参较 P. Wernberg-Moeller, ZAW , 71, 1959, p. 55. 248或可将22a节的基尼,搬到21c节住处之后,使句子长短一致。而第22节的「亚述把你掳去多久( ʿaḏ ma ̄h )?」,则可按照 Albright, JBL , 63, p. 222,赞作「当( ʿaḏ 加上附属音 m )亚述把你掳去时」。de Vaulx, p. 294,和 Vetter,同上书,49~50页也接受了这个看法。 249只需将这两句经文依古法拼写(省略用来显示母音的字母),将 ḥyh 解作「集合」而非「存活」,并在一处地方将 d 改作 r ,就能得到这个读法。新诠译纯用子音拼出来是这个样子: ʾym yḥy mśm ʾI wṣ ym myrkt ym , 旧诠释则如下: ʾy m yḥy mśm ʾI wṣ ym myd ktym . 母音符号(不是母音字母)要等到主后900年左右,才加插在希伯来文圣经中。详细讨论请参看 Albright, JBL , 63, 1944, pp.222~223;de Vaulx, p. 296;Vetter, pp. 49~50。NEB 采纳了部分的修正。 250de Vaulx, p. 292列出如下数点: neʾu ̄m 「说」//; ra ̄ḏa ̄h 「掌权」//; ma ̄ḥaṣ 「打破」//。除此之外,还有在希伯来原文中用不同字眼表达的「杖」和「头」////,以及胜过仇敌的广泛主题。 251 Antiquities xiii. 6. 7. 252de Vaulx, p. 294.“巴兰……就不像前两次去求法术”——。虽是如此,巴兰心中还愿意咒诅以色列人。神禁止以色列人用法术,,圣书上也常显明行法术是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却面向旷野”——就是面向摩押的平原观看以色列人。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不像前两次去求法术: 巴兰企图通过法术和祭祀咒诅以色列,但是神利用他祝福了以色列百姓 ;因此巴兰不再走这条路,暗暗期盼着神直接的咒诅。他认为前两次的失败,是因为在神面前使用了法术,所以这次为了得到神的好意没有再使用法术。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巴兰之方法与神圣灵角色的分别】
【】巴兰是个美索不达米亚的先知,他召唤神的惯常步骤应该包括某种 * 占卜。一旦知道耶和华的意思是要祝福以色列人,巴兰就放弃了机械式的方法,容许自己直接受神启示。他转向以色列人时,就得着了神圣灵的能力,宣讲神的祝福;宣讲时大概是魂游象外。他甘愿在摩押王面前自我敞开,就证明了信息的真实,并且也是超脱式预言的例证。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第三次的祝福:巴兰第三次的祝福比上两次较为独特,这次在珥山顶他可以更全面看到以色列人(前两次他只看到选民营地的一部分 )。这一次他放弃了用法术 (1 ), 所以神的灵直接临到他身上,不像前两次只把话传给他(23:5-)。 巴兰这次的祝福语是最详尽的(3-9 ),之后更有连串的预言(12-25 )。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
最后的祝福和预言――《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巴兰举目,看见以色列人照着支派居住。神的灵就临到他身上,」巴兰第三次预言: 这是想要咒诅但不得不为以色列祝福的场面。巴兰不仅在这里祝福了以色列,也预言了以色列的将来,同时提到了以色列的周边国家。表明神以以色列为中心引导着整个人类历史,也通过以色列百姓成就自己的旨意。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照着支派居住”——照着神所定之支派的次序居住(参二章 )。“神的灵就临到他身上”——前两次是神将话传给巴兰,这次的感动,比先前更大。【比方】扫罗的使者,扫罗,该亚法。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他便题起诗歌说:比珥的儿子巴兰说,眼目闭住(或作睁开 )的人说,」神的灵: 降在巴兰的身上,并不是因为巴兰内心蒙神喜悦。神为了成就自己的旨意使用了巴兰,与巴兰的意志无关,。这不同于内住在信徒里面的圣灵的工作。通过这些显明了神是掌管着义人以及恶人生活的万有之主。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眼目闭住的人说”——闭住或作睁开,这四个字的意思归于一,因为肉眼虽闭住,心眼却睁开了。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描写巴兰的光景:以下翻译较为清楚:「他便题起诗歌说:『这是比珥的儿子巴兰的言词:他的眼睛蒙开启,耳朵得听神的言语,见到全能者的异象,俯伏在地,眼睛却睁开。』」巴兰第三首诗歌(3~9节 ),祝以色列民多子多孙,土地肥沃,得胜仇敌。巴兰站的地方可以看见以色列的全营(2节 )。他没有用异教的法术去迎见神,而是藉观看得预兆,好祝福这民。
“神的灵临到他身上”使他能见到预象,他的眼开了,听见神的言语(4-15~16节 )。
──《启导本圣经注释》
圣灵临到巴兰的身上,使他的眼睛开启;上两次他差点盲目地要咒诅以色列,这一次他却真正明白神在以色列身上的旨意,就像他突然明白为何驴三次反抗他(22:31)。神开他的眼目,使他豁然贯通。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巴兰以前使用法术,是为了求神的启示,但是现在因圣灵而“闭着眼睛”,只能在心灵里听到神的声音。在这里出现了两个相对的句子,就是“眼目闭住”和“眼目睁开”。这说明肉身的眼睛看不见的事情,能用灵眼看得清楚。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得听神的言语,得见全能者的异象,眼目睁开而仆倒的人说:」神同在的以色列营: 巴兰所看到的以色列营的荣耀和威严,就象在旷野中供应安息和丰富的玉土,在他眼中以色列所拥有的力量和能力是任何人都不能干涉的。当时,以色列百姓因四十年的旷野生活,非常疲惫、憔悴、软弱。但是,只要神与他们同在,就能扭转一切状况。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雅各啊,你的帐棚何等华美!以色列啊,你的帐幕何其华丽!」“眼目睁开而扑倒的人”——。忠心于主的先知,见异象的时候,没有这样扑倒的。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你的帐幕何其华丽”——犹太人到如今,每逢安息日和节期进会堂的时候,还唱这些话;这些话将来必要完全应验。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
指以色列百姓营的威荣和美丽。以色列的卓越性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与神立约的关系,这也是以色列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之处。 沉香树: 是能长到3-3.7米的树,主要用于香料的原料。这暗示着以色列的华美传到世界,将荣耀归于神。新约信徒也应通过自己的生活见证神,应该过散发香气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隐喻】
【】巴兰的 * 神谕之中,包括了以色列丰盛富足的应许。他俯望他们的阵营,将他们比喻为沉香和香柏的树林。沉香树的原产地并非迦南,这隐喻可能是指移民至此的以色列,被神「种植」在应许之地。香柏树通常并不生于水边,所指的可能是任何一种针叶树。水源和种子的丰足回应迦南地的肥美,和多子多孙的立 * 约应许。作者提到国王,又描述这国将来要战胜敌方亚玛力人。亚玛力王亚甲后来被扫罗王所杀。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如接连的山谷,如河旁的园子,如耶和华所栽的沉香树,如水边的香柏木。」描写神怎样祝福以色列民,使他们一方面享受物质的丰富和繁荣,另一方面建立强盛的国家。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所栽的”——,。“如水边的香柏木”——,。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水要从他的桶里流出;种子要撒在多水之处。他的王必超过亚甲;他的国必要振兴。」“沉香树”和“香柏树”都是树身高大的树木。
──《启导本圣经注释》
“水要从他的桶里流出隐——巴兰将以色列人比如打水之人的水桶满溢,水乃是万福之标记。“种子要撒在多水之处”——这一句有两种解法:1以色列人要得着有河海,有泉源的迦南美地,;2他们要承受佳美的福分,如栽在溪水旁的植物,,。“他王必超过亚甲”——亚甲大概是亚玛力王的尊称,和亚比米勒、法老、西泽相似,,。当时亚玛力人极其强盛(20 ),但后来以色列人比他们更要有荣耀,有注释家以为本节的王字,是指着神。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亚甲”可能指亚玛力。。
──《启导本圣经注释》
「亚甲」:亚玛力王,后被扫罗王击败,这是预言二百多年后所发生的事了。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水要从他的桶里流出: 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对于缺水的巴勒斯坦地区的地理状况,。强调了以色列的繁荣、富足和生命力。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他的王必超过亚甲、他的国必要振兴。」】
{命题26}为何这首诗歌会提到亚甲(Agag ),他是往后历史,扫罗时代的人物?
〔难题〕巴兰的诗歌(oracle )提到以色列王的崇高,高过亚甲(Agag )。然而,亚甲是在主前十一世纪以色列王扫罗同时代亚玛力人的王,几乎是四百年后的事。何以这首诗歌中竟然提到亚甲,他是以后扫罗王时代的人物?
【解答】
(1 )亚甲这个名称可能是亚码力人以它作为皇室的称号,就如埃及人所称呼的法老,在往后,扫罗所征服的亚码力人也用这个称号。
(2 )如果亚甲是确实的名号,则民数记所记载的这个名称就不应该被认为是时代的错误(anachronistic )所致。历史上一些王的名称常是沿用先前同样王的名号,这不是不常有的。即使在以色列国就有两个王称为耶罗波安(Jeroboam )。这种国王的同名常见于腓尼基、叙利亚和埃及。在埃及王朝(第 十二王朝 )曾有四个法老王名叫亚门诺菲斯(Amenemhet )。
(3 )因为巴兰的诗歌是神的灵所启示而作的。 可能这是对以色列人刚出埃及时将遭到强权的侵击的先知预言。总之,这首诗歌不是由于时代的错误所造成的。
(4 )另外有一些类似的所谓「过早的叙述」 (premature mention )的例子。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解释。譬如:早期对亚玛力人的历史预期,虽然他们在后来才旺盛兴荣起来,,。同样的,「希伯来人之地」是早先神所预期的应许, 到后来才实现的,或是由于亚伯拉罕和其后裔历代在那地居住所造成的事实。希伯伦早先就是如此称呼,后来曾改称为基列亚巴(kirJath-Arba ), 最后又称为希伯伦。或者,旧约的作者可能将地名更改以切合现况。如此当代的人才能了解所指的地方是为何。譬如:一位作者若出生于密执安州的Baseline,而非当时所称呼的地名Warren。一旦他被人询问出生时,他理当回答他是出生于Warren即使当时他出生时并非是这个地名。另外,譬如:「利未人的地」,可能也是早先预期的。又如:「产业的山上」就是指「神的圣所」 也是预期以色列人将来要进入的应许之地。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亚甲】
亚甲是扫罗王年间亚玛力人的勇武君王。亚玛力人虽被扫罗击败,却不断作为以色列的肉中刺,,。亚甲一名在以斯帖记重现,作为仇敌亚甲人哈曼的族名。有人认为亚甲是个称号(如埃及王皆称「法老」 ),但并无证据。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亚甲是个王吗?】
【;依照的记载,亚甲与扫罗王是同时代的人,存活于主前十一世纪。但却提及亚甲,这是否在年代的记载上有错误呢?】亚甲是亚玛力王的称号,正如法老是埃及王的称号一样。后来以色列的第一个君王扫罗打败了亚甲,巴兰准确地预言了以色列其中一个宿敌的败亡。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神领他出埃及;他似乎有野牛之力。他要吞吃敌国,折断他们的骨头,用箭射透他们。」若视「亚甲」为一个人的名字,是有问题的。「亚甲」可能是亚玛力王朝的名号,类似埃及的「法老」及罗马的「西泽」(虽然在初时「西泽」乃专指西泽大帝[Gains JuliusCaesar] )。扫罗曾在旷野南部地区击杀米甸人,但在相距甚远,时间差异亦大的腓尼基刻文(参Coapus Inscriptionum Semititarum I3196 )上,却可发现这个名字(或名衔 )。不过,纵然这是一个米甸王族的名称,于米甸族在腓尼基的分支出现,也比不上耶罗波安这名字包含有更丰富的意义。耶罗波安于主前一九三一年开创了北国,但主前七九三年至七五三年统治以色列国的王亦称为耶罗波安。腓尼基王族中亦有重复名字的情况,有两个王名叫希兰(Hiram )或亚希兰(AHiram );叙利亚最少有两个便哈达;非利士的基拉耳最少有两个亚比米勒。在埃及的第十二王朝中,就有四个法老名为辛和斯域(Senwosret ),亦有四个名为亚曼念纥;到了第十八王朝,称为杜得西模士的法老有四个,称为亚曼念纥的亦有四个。虽然没有关于米甸人文化的记录流传下来,但根据上述例证,而假设民数记及撒母耳记上的「亚甲」乃是当时人喜爱的名字,有几位帝王都沿用这称衔,这也相去不远。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他蹲如公狮,卧如母狮,谁敢惹他?凡给你祝福的,愿他蒙福;凡咒诅你的,愿他受咒诅。」“神领他出埃及”——。“他要吞吃敌国”——。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他蹲如公狮”——这是比方的话,是指8节上他要吞吃敌国几个字说的。“凡给你祝福的,愿他蒙福”——,,这一句或是指着上所说的,以色列人不但不受别人咒诅的影响,反倒照着别人的待遇,使他们蒙幸福,或受咒诅。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神祝福以色列的最高峰,就是表明「祝福以色列的必蒙祝福,咒诅以色列的必受咒诅」。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巴勒向巴兰生气,就拍起手来,对巴兰说:“我召你来为我咒诅仇敌,不料,你这三次竟为他们祝福。」凡给你祝福的……凡咒诅你的: 再次确认对亚伯拉罕应许创(12:3)。神作为祝福的根源,拣选以色列传递祝福,并借着他们传扬福音,扩张自己的国度直到地极。以色列不是福的主体,而是代理人,他们从神领受使命,向周围所有的人见证神,并见证神必赐福给寻求他的人。所以,以色列百姓不能贪恋荣誉和特权,应该为神的荣耀而活。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拍起手」:这里有藐视的含意。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巴勒的愤怒和巴兰的诡计: 巴兰在愤怒的巴勒,面前用伪善的话为自己辩护。虽然本书中并没有提到,但是后来巴兰为了得到金钱首先让巴勒诱惑以色列百姓犯罪,之后自然地诱导以色列百姓拜偶像,离间以色列和神的关系,,。以色列因落在诡计中,受到神的惩治(25:1-5)。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如今你快回本地去吧!我想使你得大尊荣,耶和华却阻止你不得尊荣。”」预言:巴勒徒劳无功,惟有打发巴兰回乡,连一点赏赐也不给他(11 )。巴兰要回本族去了,但神的灵继续在他身上工作,藉他预言要来的君王及列国的命运。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巴兰对巴勒说:“我岂不是对你所差遣到我那里的使者说:」【】「‘巴勒就是将他满屋的金银给我,我也不得越过耶和华的命,凭自己的心意行好行歹。耶和华说什么,我就要说什么’?”」【】「“现在我要回本族去。你来,我告诉你这民日后要怎样待你的民。”」【】「他就题起诗歌说:比珥的儿子巴兰说:眼目闭住(或作睁开 )的人说,」【】巴兰第四首诗歌预言以色列将战胜摩押和以东,并预告以色列将有“星”出现,有“杖”兴起(17节 )。“星”和“杖”在古代近东民族是君王的象征。三百年后,大卫王朝建立。传统的解释认为这个预言后来更实现在弥赛亚(救世主 )也就是主基督身上。
──《启导本圣经注释》
【】与上文3-4节相同,请参上文注。这两节表明巴兰是在神的灵仍然充满他时宣讲以下的话。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得听神的言语,明白至高者的意旨,看见全能者的异象,眼目睁开而仆倒的人说:」悖逆的先知巴兰: 先知的两个重要的使命是以神的权威:①咒诅和祝福百姓;②预言将来的事。传达对以色列的祝福以后,巴兰预言历史的主角以色列周边国家的将来之事,以此完成了作为先知的任务。神就是这样借着敌对属神百姓的势力,彰显自己惊人的计划和保守,同时表明所有的历史和人都在神的统治之下。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我看他却不在现时;我望他却不在近日。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毁坏扰乱之子。」「星」:有用来比喻君王,;「杖」:代表君王的权柄。
这里清楚预言,在以色列国中将兴起的是一位君王(19 ),他要打败摩押、降伏以东。三百多年后大卫王果然作成了这件事。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巴兰在自己的预言中用“他”这个第三人称描述了一个人物,如果与“星”或“圭”连在一起,就能知道是指弥赛亚。“星”在圣经中象征着王的威严和荣耀,“圭”象征着王统治性主权的杖。在这里暗示作为以色列的救赎者和恶人的审判主降世的耶稣基督,。摩押: 首先暗示巴勒所属的摩押民族,其次指象摩押民族那样挑战神的权威,妨碍神计划的所有人。 扰乱之子: 可以解释为争战的人或骄傲的人。这些人是指敌对以色列的列邦,在新约时代指敌挡神教会的人群。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星和杖的隐喻】
。星在古代近东虽然经常代表君王,这隐喻在圣经中却甚少用到,。但它在此与代表王权的令牌同现,却确定了这个诠释。换言之,巴兰的 * 神谕在此预言以色列王国的兴起,国势(如令牌之挥动 )延伸到外约但地区。埃及杜得模西士三世(主前约1504~1450年 )的碑文,亦证明了令牌可以像狼牙棒一样,用来打碎敌国的头。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提到那要来的君王――《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西珥」:以东境内的一座山,也可指以东的首都。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以东……仇敌之地西珥: 指以东人。他们是在将要灭亡的迦南七族名单中被除外的人。在这里称他们为仇敌,是因为他们虽在血统上是以撒的儿子、雅各的哥哥以扫的后裔,但是他们敌挡以色列百姓妨碍,他们进军迦南。通过这样的事实可以知道肉体上是否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神旨意顺服了多少。顺服是使神喜悦的,也是信徒应该具备的品性。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有一位出于雅各的,必掌大权;他要除灭城中的余民。」“以东”——或是指着百姓。“西珥”——是指着地。本节在大卫的年间,略有应验,,,将来在基督第二次降临以后,就要完全应验。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巴兰观看亚玛力,就题起诗歌说:亚玛力原为诸国之首,但他终必沉沦。」“巴兰观看亚玛力”——巴兰从毗珥山上能观看迦南南方之亚玛力人的地。“亚玛力原为诸国之首”——亚玛力人的先祖,就是以扫的孙子,以利法的儿子亚玛力。亚玛力人从以东分出以后,便去占了迦南的南境。“终必沉沦”——。扫罗,,大卫,,,希西家,都击杀过亚玛力人。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巴兰接上题了三首短诗,预言其他民族的前途,完成了圆满的“七”的数目。
第一首关于亚玛力人。亚玛力人居住在西奈半岛,历代与以色列人为仇,,,为最早攻击以色列的民族;到大卫王和希西家王时代,终被歼灭(撒上三十章 。
──《启导本圣经注释》
「亚玛力」:居住在南地的民族。他们与以色列人的争战历来互有胜败(12:13,,,但终被灭绝。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亚玛力: 他们是以色列百姓出埃及以后,第一个攻击以色列的人,在这里代表着得救之人的敌对者。后来他们子子孙孙沦落成为与神为敌,成为神震怒的对象。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亚玛力人】
【】亚玛力人是个部落联盟,主要在迦南东南方的干草原地带居住(出十七 士六~七 )。撒玛利亚以西的山地,可能也有一些亚玛力人的部族。圣经一贯将他们描绘为与以色列竞争土地的对手。「诸国之首」可能是亚玛力人的自称,又可能是表示他们是首先与以色列人对敌的民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巴兰观看基尼人,就题起诗歌说:你的住处本是坚固;你的窝巢做在岩穴中。」论及列国的命运:摩押人和米甸人就像迦南各民族一样,憎恨以色列人,害怕以色列人会把他们赶尽杀绝。故巴兰预言中提到列国的结局是恰当的。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基尼人”——基尼人原来是迦南的一族。米甸人中,也有基尼族;因为摩西的岳父是米甸的祭司,摩西的内兄也称为基尼人。
米甸人是亚伯拉罕之续妻基土拉所生之子米甸的后裔。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巴兰的第二首短诗讲基尼人。基尼人住地干燥且多丘陵,与亚玛力人接壤,位于死海西南。,,,世代与以色列人友好。摩西的内兄何巴即为基尼人,。巴兰预言基尼必遭亚述毁灭(22节 )。和以色列民友好的民族何以反有此命运,亚述毁了基尼何以却不及以色列与犹大国?一般有如下的解释:1.基尼人与米甸同族,米甸人与摩押连手对抗过以色列人,诗中所指当为米甸人;2,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于主前722年攻打以色列国时,也消灭了基尼人,;3,亚述原文作Asshur,并非米所波大米北部的那个亚述帝国,而是住在西奈半岛北部的小部落亚塞尔,后来为腓尼基人所灭(24节 )。诸说中以第一说较圆满。
──《启导本圣经注释》
「基尼人」:米甸的一族,在沙漠的岩洞居住,和以色列人有良好友谊,住在犹大支派中。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的住处……你的窝巢: “基尼人”可能是米甸人,摩西的妻兄何巴也是基尼人,以色列百姓在旷野行军时,何巴是他们的向导(10:29-32)。因此神坚固了他们生活的基业。当时何巴的后代在表面上保持着与以色列百姓友好的关系,但是后来因神的震怒也灭亡了,因为他们没能建立与神正确的关系,。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基尼人】
【】「然而基尼必至衰微,直到亚述把你掳去。」基尼人在这 * 神谕以先虽被视为友邦,摩西之岳父 ),在本段与亚玛力人同列于被谴责的范围内。他们是居住在西乃半岛北部加低斯一带的游牧民族,并可能以流动铜匠(西乃多有铜矿 )和牧人身分在加利利地区出没。巴兰讥讽他们在山区的住处,说他们至终必亡于亚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然而基尼必至衰微”——本节大概指着属米甸人的基尼族说的(21注 ),这样本节是说基尼族不至衰微,直到亚述人把他们和以色列人一同掳去。圣书上没有记载这事,但按,基尼人利甲的后裔,因怕迦勒底的军队,就逃到耶路撒冷。24节显明掳掠基尼的亚述人,要被西方的国苦害。“亚远”——就是亚述和巴比伦的总称。【比方】波斯国的王称为亚述王。后来亚述人先掳掠以色列人,巴比伦王后掳掠犹太人。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亚述」:或作亚书利 ,,是迦南的一族,而不是把以色列掳去外邦的大国。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亚述】
【】「巴兰又题起诗歌说:哀哉!神行这事,谁能得活?」这名所指的不太可能是主前第七、八世纪时,雄霸全古代近东的新亚述帝国。因为这样一来,这 * 神谕的焦点(甚或其写作日期 )就变得太后期了。但另一方面,亚伯拉罕和基土拉所生的亚书利族,却似乎不会大到能够击败基尼的地步。主前十四世纪时的 * 亚述,在军事上已经强盛到有分促成 * 胡利人的美坦尼(Mitanni )王国覆亡,但却没有他们军力再往西进的证据。本节所指的,最有可能是中,与以实玛利族有关的亚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当巴兰通过异象知道自己的祖国亚述将要灭亡以后,无法抑制因审判的严峻和惧怕而产生的悲伤。在这里所说的“从基提界而来”苦害亚述的民族是指地中海那边的希腊人,“希伯”(意思:过来的人 )指希伯来民族。从历史上来看,马其顿出身的亚历山大在主前四世纪占领近东地区时,希腊人苦害犹大和亚述。希腊被后来兴起的罗马帝国所灭。所以这部分的历史是预言从亚述开始,经过巴比伦、波斯、希腊和罗马的近东的权力争斗。这个主前一千四百年的预言在主后一世纪得到了应验。我们通过这样的历史可以确信:①不信神的国家的虚无;②世上王国的兴衰过程与神国的建立及到来的过程直接连在一起。【】「必有人乘船从基提界而来,苦害亚述,苦害希伯;他也必至沉沦。」--《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有人乘船从基提界而来”——基提。就是在地中海靠近迦南的一个海岛,,因此就作地中海以西各国的代表。从西方先有希腊人,后有罗马人,来胜过束方的大国,。这样本节就完全应验了。“希伯”——希伯就是闪之后裔的总称,亚述也在其中。“他也必至沉沦”——就是得胜亚述和希伯的那国,也必至沉沦。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第三首略长,提及基提。基提为今塞浦路斯岛的古称。诗中所指海岛上民族极可能为腓尼基人,他们从沿岸一带攻掠迦南,打败亚塞尔(亚述 )与领邦希伯,后来自己也覆亡(24节 )。打败腓尼基人的是大卫王。
──《启导本圣经注释》
「基提」:塞浦路斯岛上的一座城,此处所提及的民族是非利士人,他们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占据埃及和迦南地沿岸的地土,苦害亚书利人和希伯来人,后来也败在大卫王的手中。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基提】
这是塞浦路斯岛的古称,以基提翁(Kition )城为名。在后期文献(昆兰〔Qumran〕等 )中,基提一名泛指航海诸国或罗马人。至于本节,则有人提出是指「海上民族」──即主前一二○○年左右入侵近东的混合民族(包括非利士人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希伯】
【】「于是巴兰起来,回他本地去;巴勒也回去了。」按照,希伯是希伯来人的祖先。但在这个 * 神谕中,这理解是不合上文下理的,因为这样一来,以色列就遭受咒诅了。可能的解释包括了它是描述基提攻打「希伯」,它是指基尼的一族,或以色列的亚设支派。然而关于这名字,至今仍未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回他本地去”——这是当时的成语,意思说巴兰随意去了,,,。但巴兰仍旧住在米甸人中,用别的方法,谋害以色列人,。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思想问题(第23章下至24章 )】
1巴兰为什么要筑七座坛,并献七牛七羊作祭牲(23:1)呢?你认为巴兰仿效以色列宗教仪式的功夫是否十全十美呢?你的信仰生活是否只有礼仪的外在表现而没有内在的敬虔?
2试比较巴兰首两个预言的异同。有学者认为巴兰第一个预言强调神对以色列民的应许,第二个预言强调神对以色列民的救赎。从这两预言中,你对神的属性有何了解呢?
3有学者认为巴兰最后一次的预言(24:17-24)有其历史与神学层面的应验。首先,巴兰论及大卫的王权,亦论及他国的历史,这是历史层面。但大卫家的王权包括了弥赛亚的国度 , 这便是神学的层面。你同意这看法吗?这预言出自巴兰之口有什么含义呢?巴兰这预言对耶和华的属性又有何启示呢。
──《串珠圣经注释》
这对我们是一项严重的警告。巴兰看得清楚,却仍自趋灭亡。他听见神的话语,看见大能的异象,但是他仍贪图不义的财,教巴勒以淫乱作以色列人的绊脚石,结果他被所祝福的人在战场上杀死。他愿像义者那样死去,但在背逆中灭亡。我们可能接近救恩的门,最后却在外面悲惨而亡。
赐力或联合——神的灵暂时临到,与永久联合,这二者是不可混为一谈的。与救主联合是真正重生,却未必有圣灵的能力来事奉主。但是有人好似扫罗一样,圣灵赐力使他有干才,却没有真正重生。工作好似有成就,心灵却是空乏的。
恩赐与恩典——我们也许会说天使的话语,有祷告的恩赐,能知道各样的奥秘以及知识,却没有爱。有人很有恩赐,却没有恩典。你想切切求更大的恩赐,但是需要恩典才可建立。
异象与实际——你也许像巴兰远远看见佳美之地,但这样不够,必须实际脚踏在那地土上,去承受。对蒙福的人生只有理智的体认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途径进入,不只是宣告,而以谦卑的信心来得着。
──迈尔《珍贵的片刻》
【 当巴兰清楚看见是神自己在讲话时……】
巴兰想藉法术寻求征兆或迹象以预言未来,但这时他清清楚楚地看出,是神自己在讲话,所以不再需要其他征兆了。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神阻止人追随世界做拆毁圣工的事,我怎样舍世界荣耀神呢?】
巴兰的动机虽不纯正,但他对以色列人的祝福却不是假的,他心中充满神的话语,所以他口中讲述的是真理。巴勒本来引他来咒诅以色列人,现在巴兰这样行,自然失去最初想得的赏赐。忠于神之道,可能会失去眼前晋升的机会和好处,但是选择神、轻看世俗的人,将来会得更多属天的祝福。
――《灵修版圣经注释》
【 预言使我联想到……我愿意让神掌管我的心和口……】
【有口无心】“有星要出于雅各”这句话,使人想起要来的弥赛亚。可能是他的这个预言,使东方的几个博士来到耶路撒冷、寻找圣婴耶稣。令人诧异的是神竟然会使用巴兰这样的术士,预言弥赛亚的来临。这事教导我们,神能使用任何人和事物来成全祂的计划。神虽然使用术士,并不表示行法术是可取的事;实际上,圣经有许多地方谴责这种事,,。无论善恶,神都显明终极的掌管之权。
──《灵修版圣经注释》
「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
巴兰的驴会开口说话,是特有的例子。牲畜平常都不会说话,但可以有限度的体会人的意思,可说是有心无口。
神有时作事会很幽默。祂知道巴兰口说不违背神的命令,心却早为巴勒的财物所夺,所以完全是有口无心,反而不如有心无口的驴。神使驴会开口说话,虽然是下不为例,却显明如果牲畜可以有心也有口,就比有口无心,为利出卖“预言”的假先知好得多。
这就是巴兰的名驴,胜过名人的地方。圣经说:“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他却为自己的过犯受了责备:那不能说话的驴,以人言拦阻先知的狂妄。”神的使者对巴兰说过颇不奉承的话:“驴若没有偏过去,我早把你杀了,留它存活。”可见不听话的假先知,在神眼中的评价是畜生不如!
真希奇的事!神竟然会藉巴兰的口,说出预言的中心,就是有关要来的弥赛亚:我看祂却不在现时,我望祂却不在近日。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以色列必行事勇敢,有一位出于雅各的必掌大权,祂要除灭城中的余民。
这称为雅各之星,在以色列中掌权的,也就是那用铁杖牧列国的。祂不是谦卑柔顺的羔羊耶稣,却是将要再临的基督,作全地荣耀的王。所以说祂不在现时,也不在近日。世上的权威,如摩押王巴勒,要咒诅以色列;后来到祂降生的时候,犹大的王希律,也想要反对祂,但他们都是与神为敌而不自知,结果如窑匠的瓦器,被打得粉碎。
巴兰的驴说完了人话,仍然驴行驴素,照常吃它的草,流恋它的栈豆,并没有就变成骏马。巴兰说完了预言,也并没有成为真的先知,仍然在行为上表现他的败坏,至终为害神的子民,自己也遭受毁灭的结局。圣经说:“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神的真仆人,必然在行动上跟口中所说的相称。至于行不顾言,言不顾行的假先知,从他们的果子,可以认出他们来,要小心谨防。── 于中旻《圣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