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1~2.有些禁令写在正式的祝福以先(3~13节)。迦南地所流行的那种偶像崇拜是严格地被禁止的。这些偶像(希伯来文 ʾ elîlîm )在里是指那些虚无之事,而在十诫中立法禁止的雕刻的像则是异教神只的代表,就好像曾经在几个迦南遗迹中所见的一般。柱子(希伯来文 maṣṣe ̄ ḇâ )明显是由石头做成的,而且可能是用来构成伊勒或巴力显现之有形的象征,它们是迦南人宗教里的二个主要神只。饰有图案的石块(希伯来文 maśkîṯ )毫无疑问地是指那些含有一些迦南神只雕刻图案的石块,譬如有一石块就描绘了巴力抛掷雷电之图样,这石块的年代大约是西元前一千八百年,并且它是于拉斯珊拉(Ras Shamra)出土的(乌加列,在今日叙利亚北边)。守安息日以及一丝不苟地出席圣所之敬拜二者,是阻止受到迦南人宗教腐败影响的最佳途径。
3~13.正因为神和以色列人的西乃合约,就好像西元前二千年时常见的国际条约壹般,所以在此以一个祝福的段落作为退出是既自然又适切的。它们排成三大部分(4、6、11节),每一部分都以「我要给」这个片语作为序言。凡顺从圣约条文的,将会得到物质上的丰荣(3~5节),战胜国家的敌人(6~9节),确信神在这片土地上之临在(11~12节),以及个人自由的尊严(13节)等回报。在此提到神将以色列人从埃及拯救出来一事,成了确保这位与祂百姓已经签下圣约的伟大君王能够实现祂曾向他们应许的明证。祂不是一位缺席的神,反之祂必会与以色列人同在,指引他们的生活并供应他们的一切需要。这些祝福在其特质上是独特的,它确保了以色列人个人的人身安全、国运持续昌隆,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位爱、全能之神的临在。神临在的保证已经成为信徒们世代子孙的力量源头和祝福(参:;,,等等)。基督在升天之前,向祂的门徒们保证,祂必会持续地与他们同在,以此作为在他们的事工中增强并激励他们的方法。正因为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都是一样的,所以这应许今日对每一个信徒仍是有效的。
B刑罚
14~33.古代近东条例中,有关咒诅的部分通常长过那些描述附庸国因着对伟大君王之顺服而产生之祝福,在此我们也可以见到这种形式。虽然在西乃的时候,选民会憎恶神的法规(15节)一事似乎是相当遥远之事,尽管如此他们将来还是要面对这景象。这些刑罚包括了突发的惊恐(16节),这是由一个内科的疾病所导致的,例如肺病和热病等。前者是泛指任何消耗性质疾病之通称,这可能包括了接触传染和传染性的情况,例如s痢疾、霍乱、伤寒热、斑疹伤寒热、疟疾、结核病以及许多不同形式的癌症。而热病所描述的,较完整的解释是一种视力衰退并导致生命衰残的情况。这可能是论及一种淋病所造成的失明,这种病有时候被认为是会传染的部分。这疾病以一种会导致残废的眼炎为其标记,就是我们所称之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这种疾病从一只眼到另一只眼、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传染的速度非常快。它造成永久性的失明以及继之其后所要面对的社会困境。拒绝圣约属灵方面的事,也将会导致干旱和伴随着而来的饥荒。季节性的雨水将会被残酷顽强如铁般的天空所取代,而土地的表层将如铜般坚硬(19节)。神正在提醒那些可能会犯罪的人,祂仍然会与他们同在,但却是在刑罚中,而不是在祝福中。
持续地不顺服将会带来野兽所造成的天灾(22节),就如在大卫时代,耶利哥城附近发现的亚洲狮(参:,或是在北国被掳后,撒玛利亚一带发生之事。继之其后的刑罚就是战争(22节),战争将会寻索它的牺牲者,并杀害他们。在旧约圣经中,那些与以色列争战的国家,常被神用来当作惩罚圣约子民的工具(参:;;,等等)。当粮食供应被切断时(「我要折断你们粮食的杖」)所造成的饥荒,将包括所剩下食物之配给问题。所配给的量将会非常地少,以至于烘烤十个家庭所食用的饼,只需要一个烤炉就够了(26节)。这里所提及的高地(30节:「邱坛」)似乎是指向一个时期,那时期就是当以色列人占领迦南人异教的 ba ̄ môṯ ,并且将之用来作为偶像崇拜之用的时候。香坛(译按:新译本;和合本:「日像」;AV:「肖像」)最有可能是指在西元前一千一百年后,于迦南发现的那一种。它们是由石灰石所刻成,在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些突出物或是「角状物」。在米吉多这个地方,一个西元前第十世纪早期的以色列神龛里,挖出了一个像这样的祭坛。 更进一步地排拒圣约责任之行为,甚至会招致由神而来更糟的刑罚。这些神报应的保证乃是基于一个严厉的公义概念上,因为西乃的神是一位持守祂自己权利的神;RSV、NEB:「忌邪的神」)。同类相食(参:;、城市荒芜,以及百姓们被掳(参:;、14,等等)将会是严厉刑罚的主要元素,这些严厉的刑罚都是神加诸在那些不遵守于西乃山上和祂立下承诺的以色列人身上的。34~39.被掳时期使得土地得以从忽略对安息年的遵守中恢复常态(34节)。RSV 翻译为「享受」(边注:「偿付」)一字,是要传达以色列人对土地之亏欠所需偿还的概念,他们并没有按着法律来保存地的资源。至于那些少数存留未被掳去的人(36节),他们将会缺乏安全感,并且一点点的恐吓他们就会受到惊吓,105而他们被囚禁的同胞们却将会因着他们先前的罪孽日渐消瘦(39节)。这令人印象深刻的被掳景象,将是国家前景不愉快的一部分,是持续拒绝圣约责任和契约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C悔改的酬报
40~42.神并不希望罪人死,反倒希望他们能够悔改并存活。如果祂邪恶的子民承认他们变节和叛逆,表现出衷心悔改的态度,并且真诚渴望改过的话(41节),神会纪念祂仍然受到祂永远的约之限制,这约是与亚伯拉罕后裔所订立的(参:。基督借着论及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是何等地喜乐一事,来教导我们神是何等地重视人的悔改。
43~45.土地,这以色列圣约应许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需要时间来恢复其生产力。因此,当它先前居住之民被掳的时候,它将能够享受它的安息(43节)。即使神已经用如此彻底的刑罚来苦待祂的子民,但是他们自己必须为此负责。约的概念带有咒诅,事实上是自我咒诅之暗示。附庸国因着不顺从契约合同的条款,而使得它自己落入契约合同所包含的咒诅之中。因此个人和国家整体所要负的责任就担负起更多重要的层面,因为对以色列人来说,关系上的成功大部分责任是委托给他们的。他们既然已经借着亵渎那基本上是纯洁和神圣之事,而废弃了西乃之约的意义,在一段时间重复的警告之后,他们就很难埋怨一位公正的神会借着拿去曾经给了他们的东西,并将这最近才从埃及人的捆绑中脱离得着自由的百姓再一次交付出来,使他们为奴等方式,来取消他们现有的处境。虽然在此借着预言所面对的这个被掳的命运,可能在将来以色列的经历中成为事实;但是如果真的那样,神并不会忘记这群圣约子民,因为祂正是他们存在的惟一原因(44节)。因为祂爱祂所拣选的国家,所以祂将他们置于纪律管理之下;,而非拒绝他们使他们完全难受控制。
46.以一个跋的形式书写的总结套语在此重复了第三节所记载本段落之总纲(律例……诫命),提到了写下这素材的文士(摩西),并为此事件提供了日期(在西乃山上)。
105「被吹动的叶子」(36节)一般被视为白杨树,因为它扁平的叶柄使得叶子在微风中移动并颤抖。参:H. N. and A. L. Moldenke, Plants of the Bible , p. 184.【】「“你们不可做什么虚无的神像,不可立雕刻的偶像或是柱像,也不可在你们的地上安什么錾成的石像,向它跪拜,因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虚无的神像”——,。“不可立雕刻的偶像”——。“柱像”——,,,,。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本章宣告以色列民须遵照神的律法生活,以免灾祸;内容与《申命记》28~30章大致相同。这里讲到的灾祸有:1.败在敌人手中;2.土地没有出产;3.野兽为害人民;4.瘟疫、痨病等;5.饥荒;6.人民因饥饿以致易子而食。这些刑罚在以色列人历史上屡见不鲜,为离弃神的教训招来的后果。耶稣时代,以色列人拒绝弥赛亚救主,主耶稣预言他们必遭刑罚。罗马军队在主后70年进攻耶路撒冷,把圣城夷为平地。
本节与2节重申已有的命令,不可跪拜偶像,要守安息日。以民若能在圣所敬拜神,便可防阻迦南风俗的侵蚀。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柱像」:被迦南人当作神明的石柱。
──《串珠圣经注释》
神像: 请参照。偶像或是柱像: 把圣洁的神雕刻成被造物的可视形象,把神的荣耀变成羞耻,是亵渎神的行为。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虚无的神像”。直译作:不存在之物。“偶像”。雕刻或铸造的神像。参看至6节的脚注。“柱像”指柱子。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錾成的石像】
这用语只在圣经此处出现,意思非常的隐晦。胡罗维茨(A. Hurowitz )根据一处亚述碑文,提出所指的可能是庙宇门坎上有装饰或刻字的版子,君王祈求吉兆时俯伏于其上。有关可能类似的情形,请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柱像】
立起来的圣石和神像,都同样是遭禁的异教 * 祭仪圣物。这些柱像可能是代表神明的单块巨石,也可能是围绕祭坛或神庙的一套柱子。在基色和夏琐出土的柱子刻有装饰,如高举之手,或与某位神明有关的记号等。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偶像的本质和形式】
古代近东偶像的形状和大小各有不同。有些用木、石刻成,有些则以金、银,或青铜铸造。其外貌基本上是人形(埃及除外 当地偶像混合人、兽特征 ),但有独特,甚至规格化的姿势、衣着、发式。他们不视偶像为神明,但相信神祇居于偶像之内,并且透过偶像彰显其临在和意旨。文献所描述真人大小的偶像,考古学家发现的数量极少。然而书画的描绘却足以提供可靠的细节。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律例的撮要:在提到祝福与咒诅之先,神再次提醒他们盟约的要点,就是远避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和谨守安息日。守安息日和尊敬圣所不单可帮助他们远离偶像,更是有诸内而形于外的爱神表现。
──《串珠圣经注释》
本章绪论,是十诫中第2、4诫命的概要。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祝福与咒诅:古时近东的条约通常都以祝福守约者及咒诅破坏条约者作结束的。
──《串珠圣经注释》
应许和警告。本书的结论部分,由顺服的祝福(3-13节 )和不顺服的咒诅(14-39节 );或许因堕落遭到刑罚,只要悔改就随时给予恢复的应许(40-46节 )组成。与西乃山之约结论、申28章摩西摩押平原讲道结论一脉相承。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你们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圣所。我是耶和华。」
敬我的圣所: 指唯一的中央圣所。这圣所是为了以色列共同体的洁净、坚固耶和华信仰,特别设定的象征神临在的场所。以色列百姓要遵守安息日制度,遵守唯一圣所的制度,坚持以神为中心的信仰生活。暗示今天的信徒应在基督里以教会和主日为中心过信仰生活。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你们若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诫命,」
“你们若”——神认明人是自由的。“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诫命”——神既在十-1至列出在礼节和道德上使以色列人成圣的条例,就又在本章上说明遵命之福与逆命之祸。除了本处以外,神在垂至的律法以后,也有警诫百姓的话,使他们知道:遵行诫命,必蒙福祉,违逆主言,必受重祸。摩西临终劝勉以色列众人的时候,也曾忠告龙们顺命与逆命的结果,。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本节至13节宣告一连串福分,包括个人的平安,全民的繁荣和神的同在。有神同在,生活也就有了力量,成为世世代代蒙福之源。
主基督升天前,保证会继续与门徒同在,到世界的末了,祂今天也与一切信祂的人同在。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
祝福:顺从神的便有福气临到;这里提到三方面的福气:
1时雨与丰收(4-5 ) ── 庄稼与果木的收成是那么丰裕,以致收获的时期由几天延长至几个月。
2国泰民安(6-10 )──有食物而没有安全设施也是徒然的;神应许选民免受敌人或动物的攻击,生养众多,使神给予亚伯拉罕的应许得以成就(9 )。
3神的同在(11-13 )。
──《串珠圣经注释》
伴随顺服的祝福。是可视的祝福结果,是属灵祝福的模型。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条约程序的祝福和咒诅】
典型的古代近东法典和条约,都在结尾附有神明祝咒的段落(见申二十八 * 汉摩拉比的法典〔主前十八世纪〕 以撒哈顿条约〔主前680~669〕 主前十三世纪埃及法老兰塞二世和 * 赫人君王哈图西利斯三世之间的条约 )。咒诅照例远比祝福为多,并且如同本段,其严重性逐步递增。这些句子背后的原则,是必须引进神明的善意和处分,才能保证法律和条约得到遵守。如此与单独倚靠百姓和邻舍自动自觉地守约相比,双方才会感受到必须遵行约定的迫切性。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就给你们降下时雨,叫地生出土产,田野的树木结果子。」
“我就给你们降下时雨”——在犹太国下雨最多的时候乃是冬天,当阳历九月间就是秋雨起首的时候,这雨隔几天下一回或-连下几天,因这雨滋润地土,农人就能耕地,到阳历十二月和正月雨水最多,到了二三月就渐渐地少了。到了四月中旬就全然停止,三四月间的雨称为春雨,春雨在收割以前,秋雨在干早的夏季以后,这两季的雨水虽比冬天的雨水少,却于犹太国的庄稼是最关紧要的,所以圣书上不多提到冬天的雨水,乃是注重秋雨和春雨(申十-14 ,,,。“叫地生出土产,田野的树木结果子”——。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时雨: 指“时间”、“季节”。神根据季节按时降雨,叫地生出土产,田野的树木结果。显明神按时帮助我们。象征神把生命的雨露降给顺服的信徒,使他们在生活中结出丰盛的果实,。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丰饶的重要性】
地若不持续出产,人就不能存活。因此能否丰饶──即风调雨顺,田地、葡萄收获丰饶──是经常存在的顾虑。因此之故,古代近东很多神祇都和雨及风暴、* 丰饶、生长季节有关。本段把丰饶包括在全套祝福之内,是重申 * 耶和华赐给百姓土地和儿女的立 * 约应许(换言之 使他们有自己的土地 并提供丰饶使每一代得以维生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你们打粮食要打到摘葡萄的时候,摘葡萄要摘到撒种的时候;并且要吃得饱足,在你们的地上安然居住。」
“你们打粮食要打到摘葡萄的时候,摘葡萄要摘到撒种的时候”——本节显明地里的出产丰盛。粮食那样多,基至要打到摘葡萄的时候(就是从阳历三四月到七八月间 ),葡萄那样多,甚至摘到秋后撒种的时候(就是从阳层七八月到十一月间 )。“安然居住”——就是因地的出产丰盈,国家得享太平,人民得享安乐,。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谨守神的训诲的一个祝福,是土地的丰收。巴勒斯坦地,大、小麦在阳历十至十一月间播种,三、四月间收割大麦,五月收割小麦。葡萄在每年十一月剪枝,翌年八月收摘。“打粮食”指大、小麦的收割,“打粮食”由三月(大麦 )、五月(小麦 )开始,要打到摘葡萄的时候(八月 );摘葡萄(由八月开始 )要摘到大小麦撒种的时候。说明一年到头,田间出产丰收,来不及收割。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打粮食要打到摘葡萄的时候: 从3月份开始的打粮食工作,持续到摘葡萄的7月份,意味着粮食大丰收。摘葡萄要摘到撒种的时候: 摘葡萄的时间是6、7月,小麦和大麦的撒种时间是10、11月。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打粮食”(从三月开始 )要持续到七月分收割葡萄(“摘葡萄” )的时候。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农历】
基色历法是主前十世纪一个学童写在石灰石片上的习作。一如这日历所显示,以色列人将全年分为农业的节令。如此,「时雨」(4节 )是在秋季(公历十至十一月 )来临,滋润新下种的田地,又再在春季(公历三至四月 )降下,在收割前使谷粒完成其成熟过程。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我要赐平安在你们的地上;你们躺卧,无人惊吓。我要叫恶兽从你们的地上息灭;刀剑也必不经过你们的地。」
“我要赐平安在你们的地上”——国家太平,人民丰裕,邻国交好,都是神所赐的福气。故此所罗门说,人所行的若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你们躺卧,无人惊吓”——(参伯十-18-19 ,,,。“我要叫恶兽从你们的地上息灭”——,,,。“刀剑也必不经过你们的地”——,,,,,。迦南地是处在几个大国的中间,因此这邻近的几个大国打仗的时候就常经过迦南地,扰害人民,践踏土产,抢掠财物,,神应许百姓,若遵行祂的命令,就不让别国扰害他们,也不叫柚们遇见打仗的事,。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以色列百姓顺服神,神应许保护他们远离一切恶人、猛兽和战争。因为他们的顺服,等于承认神是以色列的王,是拥有主权的神;神必亲自保守以色列,亲自为以色列争战。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你们要追赶仇敌,他们必倒在你们刀下。」
“你们要追赶仇敌,他们必倒在你们刀下”——倘若邻国因以色列人的丰富来攻击他们,神就不但要使以色列人打退仇敌,也要使仇敌倒在以色列人的刀下。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五个人要追赶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赶一万人: 以神为王、顺服神话语的人能够击退任何仇敌,。因为战争属于耶和华。象征新约时代的信徒,按神的话语与撒旦和它的仆役争战,若顺服神的话,就有能力得胜,。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你们五个人要追赶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赶一万人;仇敌必倒在你们刀下。」
“你们五个人要追赶-百人”——圣书上屡次有这-类的话,,,显明以色列人若同心合意地顺服神,神就必赐福与他们,使他们得胜,以色列人遵行神旨意的时候,本节的应许就在他们中间屡次应验了,,,。神能使这-国强盛,也能使这-国衰微。“仇敌必倒在你们刀下”——【比方】珊迦,参孙,约拿单,和亚底挪的时候。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五个人要追赶一百人】
所应许之平安福气的表记之一,是「神圣战士」* 耶和华会为他们打仗,使他们不论胜算如何渺茫,都可以得胜。因此,五个人就能击败一百人。这个「受害人反成胜利者」的主题,重现于;;和。此外摩押王米沙的碑文(约主前830年 ),亦有「神圣战士」救助的保证。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要眷顾你们,使你们生养众多,也要与你们坚定所立的约。」
“我要眷顾你们”——主下,。“使你们生养众多”——,,,,,。“也要与你们坚定所立的约”——神所赐与以色列人的一切好处都是为成全祂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这是神待以色列人极大的恩典。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你们要吃陈粮,又因新粮挪开陈粮。」
“因新粮挪开陈粮”——就是为新粮腾地方,显明陈粮未尽,新粮无地可容。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粮食丰富,用之不尽,挪开陈粮用新粮。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陈粮……新粮: 因连续大丰收,上年的粮食还没有吃完(陈粮 ),要用新的谷物(新粮 )取代。巴勒斯坦雨水缺乏、土地贫瘠,只有主管自然和土地的神才能赐下丰收的祝福。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因新粮”。即因为新粮而要清除陈粮,暗示收获的丰盛。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我要在你们中间立我的帐幕;我的心也不厌恶你们。」
“我要在你们中间立我的帐幕”——神不但赐福与他们,也必亲自住在他们中间。“我的心也不厌恶你们”——神必弃绝祂所厌恶的人,,,,。本句提醒以色列人,叫他们知道,他们得这些福分是本乎恩典,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有什么功劳。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我的心也不厌恶你们」:这句来得似乎有点突然,却反映出以色列人原是犯罪的子民,应受神厌恶,若不是神的恩典,他们的遭遇便很凄惨的了。
──《串珠圣经注释》
我要在你们中间立我的帐幕: 神要通过账幕亲自住在百姓中间。“帐幕”象征神的临在。对于属神的百姓,最大的祝福是以神为自己的产业,与信实的神建立约的关系(12节 )。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属灵的祝福。在最后提到属灵的祝福。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
“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保罗也曾引用本节所应许的话。“我要做你们的神,你们要做我的子民”——,,。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神看顾保护他们。
──《串珠圣经注释》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使你们不作埃及人的奴仆;我也折断你们所负的轭,叫你们挺身而走。” 」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使你们不做埃及人的奴仆”——神拯救他们出离埃及为奴之地,使他们做祂的仆人,为要叫他们听从祂的命令。“我也折断你们所负的轭”——,,。“叫你们挺身而走”——就是叫他们得自由的意思。以色列人并不是从埃及偷走的,乃是法老亲自把他们释放了,,,,。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曾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出埃及的拯救是神慈爱和权能的最大保证,所以神常以此提醒以色列人。
──《串珠圣经注释》
出埃及与西乃山立约,是将以色列建立为属神的神政国家最核心的事件。出埃及事件在以色列历史中被不断回顾。神赐下以色列百姓遵守的律法,出埃及事件就是这律法的根据。以色列绝对不能忘记这神救赎的事件。折断你们所负的轭: “轭”比喻埃及的压制和束缚。叫你们挺身而走: 指从埃及为奴的生活中被释放,成为自由之民。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所负的轭】
轭通常是加诸牲畜后颈上的横木,在头部两边的位置穿有轸子,可以系于牲畜的颔下。百姓在埃及为奴时肩负重担,有如负轭的牛。神打碎了这奴役的轭,使他们从重担之下得到释放,能够像自由人一般昂然而立,重获自由和作为人的尊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们若不听从我,不遵行我的诫命,」
“你们若不听从我,不遵行我的诫命”——3至13节是有条件的应许,论以色列人遵命之福。14至39节是有条件的警诫,论以色列人违命之祸。神对于他们有五种的警诫如下:(一 )各种疾病(本节至17 ),(二 )地无出产(18-20 ),(三 )野兽为害(21-22 ),(四 )真神降灾(23-26 ),(五 )全地荒凉(26-39 )。这不是将来必成的预言,乃是令以色列人惧怕的警诫,后来以色列人有时虽是远背神的命令,有时却也遵行神的旨意,所以享福和遭祸是轮流循环的(参士师记全书 )。但他们背逆神,一次深过一次,甚至他们末后将神的爱子钉在十字架上,神也把所命定的刑罚都加在他们的城邑,圣所和全地上。可见以色列人不可恃着自己是神的选民,就以为神必不降罚与他们。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本节至39节为违背神的典章律例所受的灾祸。注。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
描述一般性的祸患,如身心灵的疾病(16 )及战争的失败。
(17 )──《串珠圣经注释》
【】
伴随着不顺服的咒诅。详细列出不顺服神而带来的咒诅。作者之所以写出长长的咒诅,是为了提醒人们,因为人是软弱的。尽管如此,这段经文是要人选择顺服神,享受神的祝福(3-13节 ),不希望人选择不顺服而遭受咒诅。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咒诅:这里所描述的祸害比所应许的祝福为详尽,这做法含有很浓的教育作用,让人清楚知道若没有神祝福,人会如何受苦,也反映出人类本是罪人,容易倾向邪恶,故此「畏惧」常常比「爱心」更能激发人行善的意志。在每一个咒诅之先都有「若不听从我」或「反对」的用词。
──《串珠圣经注释》
【】
「厌弃我的律例,厌恶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诫命,背弃我的约,」
“厌弃我的律例,厌恶我的典章”——人起先若不留意主的律例,后来就难免又进一步以致厌恶主的典章(43 。“不遵行我一切的诫命,背弃我的约”——以色列人不遵神的诫命,就是背弃祂的约。本段不是论个人军独所犯的罪,乃是论公众背弃圣约的事。
在摩西五经上有三种属律法的专门名词,就是诫命、典章和律例,,,,,。有注释家以为这三种名词的分别如下:(- )“诫命”两个字原是指着十条诫说的,,但圣书上也常用这“诫命”两个字为普通名词,包括神-切的命令;(二 )“典章”两个字的原文是指着古审判官累集的判语,这些判语渐渐地成了-种普通法,神也选择了这些判语为自已的典章(参申-16;(三 )“律例”两个字的原文是指着律法上的定例,譬如献祭和洁净的条例。典章关系显然逆理之行动,就是人人看为恶的事;律例关系因律法禁止才显为恶的事;典章和诫命的文法多是简劲的,助人记忆;律例的文法多是描摹的,助人明白;在申命记上摩西四次在演讲中申明神先前所定的典章和律例,所以那书的文法多是激动的,就是要激励人照着去行。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我待你们就要这样:我必命定惊惶,叫眼目干瘪、精神消耗的痨病、热病辖制你们。你们也要白白地撒种,因为仇敌要吃你们所种的。」
“我必命定惊惶”——。“叫眼目干瘪,精神消耗的痨病、热病,辖制你们”——。文理译本作“我必加以威烈,使你身痨体热,以致目盲神败”。神有时用疾病管教人(林前十-30 )。“你们也要白白地撒种,因为仇敌要吃你们所种的”——,,。【比方】米甸人向以色列人所行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眼目干瘪、精神消耗: 违背神的话语而患疾病的悲惨结果。新约时代,象征属灵眼睛的昏花,和灵里的贫穷。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痨病”指肺结核。“热病”指疟疾。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疾病的性质】
这咒诅声言带来的疾病,包括了某种「痨病」、热病、某种损害患者视力和食欲的病症。上述症状全都包括在「惊惶」一语之内──这是神的忿怒和敌人入侵所导致的抑郁和焦虑。美索不达米亚虽然挖掘到讨论临床诊断的文献,要认定本段所述的疾病是什么病症,依然是不可能的事。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我要向你们变脸,你们就要败在仇敌面前。恨恶你们的,必辖管你们;无人追赶,你们却要逃跑。」
“我要向你们变脸”——。“你们就要败在仇敌面前”——【比方】亚干犯罪,以色列人行恶,约柜被掳,,和扫罗阵亡的事,。“恨恶你们的必辖管你们”——,这话到士师年间就再三地应验了,后来还是屡次应验的。“无人追赶,你们却要逃跑”——(36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无人追赶,你们却要逃跑: 不顺服的结果,时常生活在恐惧中。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你们因这些事若还不听从我,我就要为你们的罪加七倍惩罚你们。」
“你们因这些事”——就是因16-17节所提的刑罚。“若还不听从我,我就要为你们的罪加七倍惩罚你们”——“七字”在此处不是指着-定的数目,乃是表示满足的意思,,,,换一句话说,就是重重惩罚的意思,这是第二层的警诫。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七倍」:有继续不断的意思,,。「惩罚」:显出神的审判带有管教意味。神惩罚的子民不单是因为他们罪有应得,更是因为爱他们,想改正他们的错处。
──《串珠圣经注释》
。加七倍惩罚你们: 虽然受到神的惩罚,仍不知悔改的人,神震怒的鞭打会更彻底地临到他们身上。七: 象征“完全”、“充满”。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描述旱灾与失收的天然祸害──《串珠圣经注释》
【】「我必断绝你们因势力而有的骄傲,又要使覆你们的天如铁,载你们的地如铜。」
“我必断绝你们因势力而有的骄傲”——就是断绝那使他们得势力因而生骄傲的美好收成(4-5参20 ,。犹太人以为“因势力而有的骄傲”几个宇,是指着圣所说的,因为和本句的原文是-样的,在那里却是指着圣所说的。迦勒底的译本作“我必毁坏你们势力所夸耀的圣所”(参31第二注 )。“又要使覆你们的天如铁,载你们的地如铜”——意思说,天久不下雨,地也不生长,甚至天干如铁,地又黄又硬如铜,这借喻在作“你头上的天要变为铜,脚下的地要变为铁”。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天不降时雨,地不出土产;天要如铁,不降雨;地要如铜,农作失败,人人白白劳力,得不到物产。这都是神对不听从者的刑罚。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天如铁 ...... 地如铜」:与4节的「天下时雨」及 「地出土产」讽刺地相对。神赐给他们的不再是时雨及土产,乃是旱灾及失收。
──《串珠圣经注释》
必断绝……骄傲: 抵挡神、无视神的话语是因骄傲而有。骄傲是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错觉,是罪恶的根源。但圣经描述人为压伤的芦苇、将残的灯火,离开神什么也不能作。天如铁,……地如铜: 天不下一滴雨、地不长一根草的荒芜景象。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天如铁”。指不降雨。“地如铜”。即没有收成。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天如铁、地如铜】
这个比喻性的咒诅,在申命记二十八章的咒诅部分,和以撒哈顿的条约(主前七世纪 )中,都有出现。它暗示地本身将会与百姓为敌,变得坚硬如铜,原因是天的铁门关闭,不复有雨降于其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们要白白地劳力;因为你们的地不出土产,其上的树木也不结果子。」
“你们要白白地劳力”——就是说,你们耕种也是枉然的,。“因为你们的地不出土产,其上的树木也不结果子”——,珥-12 ,天若不下雨,人虽劳力也是徒然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你们行事若与我反对,不肯听从我,我就要按你们的罪加七倍降灾与你们。」
“你们行事若与我反对”——与主反对就是弃绝神的律法,违背祂的命令。“我就要按你们的罪加七倍降灾与你们”——这是第三历的警诫,以色列人若不理会第二层的警诫(18注 ),他们的罪就更大,神也必按他们的罪加更重的刑罚。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描述走兽袭击的祸害:与6, 9节相反。
──《串珠圣经注释》
【】
「我也要打发野地的走兽到你们中间,抢吃你们的儿女,吞灭你们的牲畜,使你们的人数减少,道路荒凉。」
“我也要打发野地的走兽到你们中间”——神屡次用野兽刑罚犯罪的人,,,,。“抢吃你们的儿女”——。“吞灭你们的牲畜”——。“使你们的人数减少”——有人计算当所罗门年间,以色列人的数目就有七八百万之多,及至十六世纪的起头却只有一百万人。“道路荒凉”——意思说,行人绝迹,买卖消疏,各处不安,,。【比方】当珊迦的时候。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道路荒凉: 与祝福的繁荣(9节 )不同,因咒诅的结果,百姓的数目急剧减少,没有人再走在路上;道路也因此杂草丛生,变得荒凉。用图画呈现出远离神恩典之地的干枯荒凉。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你们因这些事若仍不改正归我,行事与我反对,」
“你们因这些事,若仍不改正归我,行事与我反对”——这是第四次的警诫,。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你们……若……我就要行事与你们反对”——,人越反对神,就越发加增自己的苦难。“因你们的罪击打你们七次”——这“七次”两个字(24、28 ),和18、21节的“七倍”两个字在原文上是一样的,不是指着受刑罚的回数,乃是形容要受怎样严重的刑罚。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描述战争的祸害:在旧约中,神常利用列国攻打以色列民作为他们背约的惩罚 (25 ,,。旱灾及战争引来饥荒,以致食物要分配,而配量甚少,十个家庭才共享一只烤炉(26 )。
──《串珠圣经注释》
【】
「我就要行事与你们反对,因你们的罪击打你们七次。」
因你们的罪: 神抵挡以色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恨以色列百姓。不过是视他们所犯的罪为可憎。以色列百姓只要有罪,就必成为抵挡神的人;如果以色列百姓悔改自己的罪, 就必成为蒙神保护和爱的对象。神喜悦痛悔之人的眼泪。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我又要使刀剑临到你们,报复你们背约的仇;聚集你们在各城内,降瘟疫在你们中间,也必将你们交在仇敌的手中。」
“我又要使刀剑临到你们”——,,。“报复你们背约的仇”——神要借着别国的刀剑刑罚他们,报复他们这背约的仇恨,。“聚集你们在各城内,降瘟疫在你们中间”——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失败,虽然逃到坚固城里,但因为人多粮少,生饥荒瘟疫,还是要死亡,,,,。“也必将你们交在仇敌的手中”——以色列人逃到城里,还不能逃脱仇敌的手,因为城虽坚固,却要因饥荒瘟疫终究被仇敌攻破,。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背约的仇: 指离弃与神所立之约。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报复你们背约的仇”。即报复他们破坏神之约的仇(按照这几节经文所描述的惩罚 )。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我要折断你们的杖,就是断绝你们的粮。那时,必有十个女人在一个炉子给你们烤饼,按分量秤给你们;你们要吃,也吃不饱。」
“我要折断你们的杖”——圣书上屡次有这借喻指着人所倚靠的粮食,,,,。“必有十个女人在一个炉子给你们烤饼”——素常各家的妇女是在自己的家里烤饼,本节所说的十个女人就是十家的代表,既在一个炉子上烤饼,可见所烤的饼不多,这是因所住的城能仇敌围困多日,柴火烧尽,粮食吃完。(在圣书上这“十”字常是无定的数目 就是多的意思参创三十-7 ,撒上-8 。“按分量秤给你们”——不是随各人所要的,乃是按分量秤给他们,显明饥荒甚大,粮食几乎用尽,,,,。“你们要吃,也吃不饱”——,该-6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必有十个女人在一个炉子给你们烤饼: 平时一个女人在一个炉子为自己家人烤饼。缺少粮食时,只能把各人的粮食聚在一起烤饼。描述缺少粮食时常挨饿情景。警告,甚至人们会因饥荒吃自己所生的孩子。这都是不顺服神所招致的悲惨结果。这种悲惨境况,在以色列历史中时常发生,,4:9-10)。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粮食甚少,所以“一个炉子”已经足够供十个家庭之用。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十个女人在一个炉子烤饼】
粮食少到多个女人能用同一炉子烤饼的描绘,在费赫叶遗址(Tell Fekherye )出土的 * 亚兰塑像亦有提及:一百个女人的饼,也不能装满炉子。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们因这一切的事若不听从我,却行事与我反对,」
“你们因这一切的事,若不听从我,却行事与我反对”——这是第五历的警诫。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呈现人性的顽梗。知道惩罚是神的旨意,自己是在被神责打,但仍顽梗、继续犯罪。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描述因战争所造成的严重灾害及流徙:因着他们不断背弃神的约,更严重的灾祸要临到他们;这些灾祸包括食人肉(29 ),屠杀(30 ),城邑的被毁 (30-31 ) 及人民被掳 (33 )。
──《串珠圣经注释》
【】
「我就要发烈怒,行事与你们反对,又因你们的罪惩罚你们七次。」
【】「并且你们要吃儿子的肉,也要吃女儿的肉。」
“并且你们要吃儿子的肉”——,【比方】,,,罗马人毁灭耶路撒冷城的时候就有这样残忍的事。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古代近东的食人事件】
只有在极端绝望和濒临饥馑的情况下,才会导致古代近东的人采取食人的下策。本段和的咒诅部分,以及主前七世纪的 * 亚述条约包括这一点,以求显示神对悖逆之人的惩罚,是何等的可怕。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我又要毁坏你们的邱坛,砍下你们的日像,把你们的尸首扔在你们偶像的身上;我的心也必厌恶你们。」
“我又要毁坏你们的邱坛”——以色列人有时虽是借着邱坛敬拜耶和华,,,,,,但因这些邱坛往往是为拜偶像用的,,,,故此神吩咐以色列人,只可在祂所拣选的地方献祭,,神也吩咐须将迦南族人的邱坛尽行拆毁,,神警诫他们,若不遵行祂的命令,反去敬拜这些偶像,就要照本节所记的刑罚他们。这些邱坛既是被毁坏了,就显明以色列人所敬拜的偶像是没有能力的。“砍下你们的日像”——,,,。“把你们的尸首扔在你们偶像的身上”——背逆耶和华的以色列人虽因刀剑、饥荒、瘟疫死了,他们的尸首还是不得安葬,乃要与他们所拜之偶像的碎块子混杂在一处。(本节的“身”和“尸首”几个字按原文是-样的 显明这些偶像是被打倒而破碎的 也暗指这些偶像原是死的。 )这是使他们和他们所拜的邪神受严重的凌辱,,。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日像」:原指拜偶像的祭坛。
──《串珠圣经注释》
日像: 迦南人所事奉的偶像,可能是象征太阳神的像。把你们的尸首扔在你们偶像的身上: 讽刺偶像不能给事奉它的人带来任何益处,也不能保障生命。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我的心也必厌弃你们」】
{命题9 }神厌恶(abhor )以色列民吗?
〔难题〕神曾一再的提醒以色列人他们是祂「眼中的瞳人」,是「神所祝福的民族」。然而,这句经文神却说:『我的心也必厌恶你们』。
【解答】
在,神说:『我却不厌弃他们,也不厌恶他们』。这两句经文的不同乃是神在不同的时候对以色列人在不同情况时所说的话。当以色列人对神忠诚时神就不厌弃他们。然而,当他们敬拜其他神时,神对他们说:『把你们的尸首扔在你们偶像的身上』。神恨恶祂的百姓或外邦人崇拜偶像。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日像是什么? 】
答:因日光明朗,普照天下,竟有以日像为拜者,有巴比伦、亚述等国。又如埃及以其安城为奉拜日球之地,其希伯来名伯示麦,意即日球之室。圣经中屡述此学信之恶习,戒以色列人切勿效从。至犹大王约西亚与诸先知时,曾革除此弊,日像被砍倒而毁灭之。。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
显示最严重的灾祸就是神不再与的子民同在,那些代表神与子民同在的圣所、香坛、会幕等均会被毁坏。
──《串珠圣经注释》
【】「我要使你们的城邑变为荒凉,使你们的众圣所成为荒场;我也不闻你们馨香的香气。」
“我要使你们的城邑变为荒凉”——神因以色列人的背逆,不但要毁坏城外的邱坛,也耍使城变为荒凉,,,,,。“使你们的众圣所成为荒场”——本处的“众圣所”几个字,是指着会幕和圣殿中的圣所并至圣所说的,,,,,。神连圣所也不顾惜,乃要因以色列人的背逆废去祂在11节所应许的。“我也不闻你们馨香的香气”——那时神也不悦纳人在圣殿那要所献给祂的馨香祭(-9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馨香的香气: 指香炉上的香。神不再闻这香气,因为神所要的不单是祭祀,乃是包含在祭祀中的百姓顺服的心。象征神不听罪恶支配的人所献上的祷告,。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我要使地成为荒场,住在其上的仇敌就因此诧异。」
“我要使地成为荒场”——神不但要使城和圣所成为荒场,也要使全地成为荒场。“住在其上的仇敌就因此诧异”——以色列人若遵行神的命令,神就应许赐福与他们的全地(4-10 ),但以色列人若不遵行神的命令,神就要使全地成为荒场,,,甚至叫仇敌诧异自己所行的有这样大的功效,,,。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以色列民若仍不听从,所住之地要成为荒场。此事在主前587年应验,犹太亡国,全民被掳往巴比伦。神是慈爱的,也是公义的,不守西奈山与神立约的民,要分散在列邦中,城邑变为荒凉。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仇敌就因此诧异: 住在迦南地的人和周围的外邦人,必因以色列百姓受到神的审判和惩罚而嘲笑以色列百姓。暗示当我们因犯罪落在神的震怒之下,仇敌撒但会因此嘲笑我们。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我要把你们散在列邦中;我也要拔刀追赶你们。你们的地要成为荒场;你们的城邑要变为荒凉。」
“我要把你们散在列邦中”——,,,神不但使以色列人的城邑荒凉,也叫全地变为荒场(本节末注 ),使他们不得住在其上,乃要将他们分散到列邦中,这样,神是叫他们苦上加苦。“我也要拔刀追赶你们”——神不但要使以色列人散居各国,也要使刀剑追赶杀害他们,,,,但以色列人若遵行神的命令,神就应许刀剑必不经过他们的地(6 )。“你们的地要成为荒场”——,,,这也是-件出奇的事,犹太地原是流乳与蜜之地,,也是亚、欧、非三洲往来必经之路,而且自古至今更是为许多强国所觊觎的,虽是这样,自从以色列人分散之后,直到如今少有人在那里居住,更是少有人在那里耕种,甚至使本句的话完全应验了,这也显明本章的话确是出于神,不是由于世人的。神为以色列人保存这地,也为这地保存以色列人(附篇 )。
神最注重的有四:(一 )特别的-书——圣书;(二 )特别的一族——以色列人,,,,,,,(三 )特别的-地——犹太地,,,,,;(四 )特别的-位——主耶稣,,,。这四样是紧紧相连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把你们散在列帮中: 。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这里预言百姓被放逐到亚述和巴比伦。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你们在仇敌之地居住的时候,你们的地荒凉,要享受众安息;正在那时候,地要歇息,享受安息。」
“你们在仇敌之地居住的时候,你们的地荒凉要享受众安息”——地与人相连;以色列人违背了神的命令,不愿意守安息年,使他不得歇息(35 ),他们被据掠的时候,地便得享安息了。“正在那时候地要歇息,享受安息”——当以色列人被据到巴比伦的时候,本节的话就应验了,人多以为违背主命还能得益,谁知反倒受了大害。
以色列人违背主命的结果如下:(一 )五次受警诫:第一次(14-15 ),第二次(18 ),第三次(21 ),第四次(23 ),第五次(27 );(二 )五次受刑罚: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三 )五次使神叹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地要 ...... 享受安息」:要为以色列人没有在安息年守安息作出补偿。幸免被掳的人时刻都要在恐惧之下生活(36 )被掳的则要在异地灭亡(38 )。
──《串珠圣经注释》
【】
正在那时候,地要歇息,享受安息: 人的堕落也影响到自然界,宇宙万物也落在人所犯的罪恶痛苦中,。自然也盼望着安息和恢复的日子。神使神的众子得以恢复的时候,自然也一同从罪恶的影响中完全得以恢复。神制定每七年一次的安息年和每五十年一次的禧年为记号。但邪恶的人违背神所制定的法规,使地非常疲惫。神通过公义的审判把邪恶的人从土地上赶出,使土地享受安息的喜乐。本节的描述手法为拟人化。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地多时为荒场,就要多时歇息;地这样歇息,是你们住在其上的安息年所不能得的。」
“地多时为荒场,就要多时歇息”——,。“地这样歇息是你们住在其上的安息年所不能得的”——,有注释家计算从以色列人分地起到犹太人被据到巴比伦的时候共有九百六十九年,若减去十九个禧年,还有九百五十年,这样,以色列人通共当守-百三十六个安息年,犹太人被据到巴比伦的时候地便享受了安息七十年,这是神为要追补他们在被据之前所未守的安息年数,这样看来,以色列人似乎只守了六十六个安息年,就是守到扫罗为王的时候,但这样算法未必可靠,因为当士师年间,道德衰败,敬拜神的事甚是忽略,而且各人任意而行,,若说当大卫和所罗门年间以色列人守了安息年是更可信的,七十也许是囫囵数,用以代替以色列人所未曾守之一切的安息年数,不是确指未守之安息年数的多寡。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至于你们剩下的人,我要使他们在仇敌之地心惊胆怯。叶子被风吹的响声,要追赶他们;他们要逃避,象人逃避刀剑,无人追赶,却要跌倒。」
“至于你们剩下的人,我要使他们在仇敌之地心惊胆怯”——人当良心有亏的时候,心里常是胆怯的,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结二十-7、15 )。“叶子被风吹的响声,要追赶他们,他们要逃避,像人逃避刀剑,无人追赶,却要跌倒”——人若多次遭遇战事的危险,就容易心惊胆怯,甚至一听见打仗的风声就逃跑了,神要叫背弃祂命的人更加胆怯,以致听见树叶被风吹动的响声就要逃走,像被刀剑追赶一般,这样他们活一天就受苦-天。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你们剩下的人: 在灾难中活下来,成为俘虏或游离在列国中的人。叶子被风吹的响声,要追赶他们: 不顺服、离开神的人,在仇敌国家感受到恐惧和不安。但居住在神怀里的人,必象诗作者所说 :“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彼此撞跌: 意为“人跌倒在弟兄之上”,彼此踩踏而死。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无人追赶,他们要彼此撞跌,象在刀剑之前。你们在仇敌面前也必站立不住。」
“无人追赶,他们要彼此撞跌,像在刀剑之前”——人受大惊逃跑的时候,就不顾自己所经过的地方是怎样的危险,因此往往绊脚跌倒,在后头逃走的人,也撞跌在他们身上,像打败的兵丁乱撞乱跌一样。“你们在仇敌面前也必站立不住”——,。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你们要在列邦中灭亡;仇敌之地要吞吃你们。」
“你们要在列邦中灭亡”——“灭亡”两个字不是归于无有,乃是失丧的意思。原文的字在中译作“失落”,在中译作“丢了”,在中译作“迷失”,在中译作“失丧”,下文也显明本句不是归于无有的意思,因为39节虽说,必有剩下的人在仇敌之地消灭,40节却说,他们要承认目己的罪,显明他们并不曾归于无有(44-45 ,圣迹注释第二十八章 经训类纂卷章第四条末注 )。圣书上还有好几处也显明这个意思(36 ,六十-4 ,,,三十-35-37,。“仇敌之地要吞吃你们”——,。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警告在神面前犯不顺服的罪,必从神所应许的迦南地被逐出,在其他地方悲惨地死去。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你们剩下的人必因自己的罪孽和祖宗的罪孽在仇敌之地消灭。」
“你们剩下的人”——就是神降这五种刑罚以后所剩下的人(14-33 )。“必因自己的罪孽和祖宗的罪孽在仇敌之地消灭”——他们必因自已的罪孽和祖宗的罪孽,并因这些罪所受的刑罚消灭。“罪孽”两个字的原文在41和43节中译作“罪孽的刑罚”,在中译作“刑罚”。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因祖宗的罪孽: 他们受到审判并不是因祖宗的罪,乃是因为他们效法祖宗的罪,受到罪的刑罚,。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他们要承认自己的罪和他们祖宗的罪,就是干犯我的那罪,并且承认自己行事与我反对,」
“他们要承认自己的罪和他们祖宗的罪,就是干犯我的那罪,并且承认自己行事与我反对”——以色列人受苦到极点的时候就要承认自己的罪(附篇 ),40至42节的话当以色列人从巴比伦归回的时候,就已经略应验了,,但他们文背逆了神,弃绝了自己的弥赛亚,将祂钉了十字架,故此神又使他们分散在列邦中,也使他们的地成为荒场,,虽然如此,神并没有忘记祂与他们的列祖所立的约,他们从巴比伦归回以后,神又借着撒迦利亚所应许的显明本段将来必要有完全的应验,,罗十-2、15-29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回转到神面前的阶段:①认罪。只有在神的恩典之下,才能明白自己犯罪的事实。从新约圣经可知,只有在圣灵的感动下,才能承认自己的罪;②承认罪后,寻求神的帮助和恩典;③悔改。从罪中回转到神面前。心若谦卑: 神不轻看忧伤痛悔的心灵,。服了罪孽的刑罚: 仰望着神的公义,承认自己是罪人的态度。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论及悔改和赦免:神不愿罪人死亡,乃愿他们悔改得着赦免。当以色列人因受刑罚而悔改时 (40-41 ) , 神便会纪念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42 ),要领他们回到所应许给列祖之地,因为享有那地乃是应许之约的重要一环。
──《串珠圣经注释》
伴随悔改恢复祝福。结束可怕的咒诅(14-39节 ),神应许伴随悔改的恢复,提出神真正的意图。虽然以色列百姓因犯罪受到神的咒诅,他们无论何时、何地,以痛悔的心回到主面前,慈爱怜悯的神必以迎接浪子的父亲之心迎接以色列,把他们抱在自己怀中。从中可知神所希望的是饶恕、拯救,而不是审判、刑罚;同时也知道神的惩罚并不是咒诅之杖,乃是督促悔改的慈爱鞭打。信徒因神的慈爱、恩典,任何状况中都能仰望主,拥有永远的盼望。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我所以行事与他们反对,把他们带到仇敌之地。那时,他们未受割礼的心若谦卑了,他们也服了罪孽的刑罚,」
“我所以行事与他们反对”——神行事与以色列人反对,乃是因为他们行事与神反对(40参23-24 )。“把他们带到仇敌之地”——先是以色列国的人被据到亚述,,。犹太国的人被据到巴比伦,还有许多人逃到列邦,,,,,,到后来罗马人毁灭耶路撒冷的时候,以色列人才完全分散到列邦中,。“那时他们未受割礼的心”——,未受割礼的心就是乖谬刚愎,不肯承认自已罪孽的心。“若赚卑了”——,,,。“他们也服了罪孽的刑罚”——(40注 ,,,,。【方】尼希米,利未人.,和但以理,在他们祷告的话中显明都是服了罪孽的刑罚,到主耶稣二次降临的时候,以色列众人才要完全服他们罪孽的刑罚,。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我就要纪念我与雅各所立的约,与以撒所立的约,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并要纪念这地。」
“我就要纪念:”——这是借用的话,就是留意实行的意思,显明神没有忘记祂与他们的列祖所立的约,。“我与雅各所立的约”——。“与以撒所立的约”——。“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在此处神是自下而上说的(就是从雅各到亚伯拉罕 )。在圣书别处都是亚伯拉罕在先,雅各在后,,,,,。“并要纪念这地”——注意,神的应许不但关系以色列人,也是关系他们所住的犹太地(路二十-24 )。以色列人将来不但要归回故土(附篇 ),连他们的地土也是仍要成为肥沃的(32第二注 ,,五十-3,。【要训】(- )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为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3-13 ,(二 )善恶都有报应(3-13、14-39 ),若还不报,时候未到;(三 )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祂愿意万人得救,不愿有一人沉伦;(四 )神宽容人,人竟放胆作恶,;(五 )神管教人,是要领人悔改(18 ;(六 )人受了管教,若仍不悔改,神的刑罚就要更加厉害(18、21、24 );(七 )人若悔改,神就必眷顾(40-45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神仍眷顾祂的百姓,答应“要纪念这地”。以色列民经历被掳的苦痛和分散的刑罚之后,有了悔悟,主前539年,也是被掳70年后,由所罗巴伯带领“余民”归回圣地(拉1~2章 )。主耶稣教训人,天父如何喜悦痛悔的心,说“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为他欢喜”。。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我……约: 神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是慈爱、恩典的约,26:3-4,28:13-15)。是神根据亚伯拉罕的信心所立的约。这个约不会因为人的行为而被废止或消失。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他们离开这地,地在荒废无人的时候就要享受安息。并且他们要服罪孽的刑罚;因为他们厌弃了我的典章,心中厌恶了我的律例。」
“他们离开这地,地在荒废无人的时候就要享受安息”——本节是重复33-34节的意思(33-34注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虽是这样,他们在仇敌之地,我却不厌弃他们,也不厌恶他们,将他们尽行灭绝,也不背弃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
“虽是这样”——以色列人虽是日久散居在列邦中,神还是没有弃绝他们(搬十-1-2 ),或是废弃祂的约。“他们在仇敌之地,我却不厌弃他们,也不厌恶他们,将他们尽行灭绝”——(38注 ,。以色列人虽然散居在各国有一千八百多年之久,又受了极大的苦难,不但没有灭绝,到现在他们的人数反有一千五六百万之多,正是成就了本节的话。“也不背弃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神做以色列人的神直到永远。他们虽然不好,神总不背弃祂与他们的列祖(亚伯拉罕 ,,,,,以撒 ,雅各 ,所立之无条件的约,,,,。本章是神警诫以色列人的话,叫他们知道,倘若背逆主命,就必受两种极大的刑罚:(一 )从犹太地被赶出(这地就变为荒场-32 ),(二 )分散在列邦中(33 )。虽是这样,他们不但不灭绝,反能保持种族不与列邦混合,以色列人到如今虽是散居在天下,却还能保持种族,这是一件大奇事,除了以色列人以外,混杂在别国民中的人再没有能保持种族这样长久的,这也显明本节的话确是出于神,不是出于世人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不背弃我与他们所立的约: 神一定持守与自己百姓所立的约,绝对不会背弃或消灭,使约最终发挥其功效。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信徒最终的得救就是根据神信实的约。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我却要为他们的缘故纪念我与他们先祖所立的约。他们的先祖是我在列邦人眼前、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为要作他们的神。我是耶和华。” 」
“我却要为他们的缘故”——就是为给他们好处,不是因他们有什么功劳。“纪念我与他们先祖所立的约”——(42、44 ,,一百十-5 。本节显朋神将来还要成就祂所应许以色列众先祖的一切话,故此神必须使他们归回故士(参附篇 )。“他们的先祖是我在列邦人眼前,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本段可至27,至31节。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这些律例、典章和法度,是耶和华与以色列人在西乃山借着摩西立的。」
“这些律例,典章和法度是耶和华与以色列人在西奈山借着摩西立的”——,有好些注释家以本节为利未记全书的总结,这样,,至34节就可说是附篇,正如约贰一十一章是约翰福音的附篇一样,。至所论的关系以色列众人,第二十七章所论的多是关系许愿的人,摩西将二十七章列于本书的末后或者是因这个缘故,也有人想是因为这些条例是神在晓谕本书其余的条例以后才晓谕的,这样就显明本书的条例是摩西依次记载神当时所晓谕的,不是以后的人虚造的。
本节申明利未记的五个要点:(- )是出于谁(出于耶和华 ),(二 )是借着谁(借着摩西 ),(三 )是与谁(达与以色列人 ),(四 )写于何处(在西奈山 ),(五 )有何内容(有律例 典章和法度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立例的地点、媒介──《串珠圣经注释》
本书全部条例是出埃及第二年(B.C.1445 ),1月1日至2月20日间,摩西在西乃山从神那里得到的启示。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思想问题(第26- 27章 )】
1「神赐福或降灾与的子民都是出于的慈爱和信实,因神与祂的子民立了坚定的约(26:9)。」你同意这说法么?神给百姓的管教有什么特点?参14-17, 18, 21, 23-24节等。神今日管教信徒的目的与昔日有差异吗?。
2神向以色列人提出警告,描绘惩罚的情况;今日信徒当用什么态度来事奉神呢?畏惧?爱心?; 2:28-29。
3以色列日后违约受罚,到新约时代仍经历本章论及的刑罚,参可13。他们的复兴是否永不可能的事?。
4思想; ; 启2-3。你的光景如何?有否滥用神的恩典?
527章定下许愿的条例,使百姓不敢随意许愿或失信不还愿。; 23:16-22; 等。你对神及对人有否失信呢。
──《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不可做什么虚无的神像,不可立雕刻的偶像或是柱像,也不可在你们的地上安什么錾成的石像,向它跪拜,因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不可有偶像,不可造、也不可拜――我们不能在神之外再有别的追求目的,那都是偶像的原则,否则会失去享受神产业的地位。
――《利未记读经纲目》
【作保护】
神是他们的保护,我上星期六到沙加缅度,我去看一个弟兄,那是我们张弟兄的哥哥。我们到了他家的时候,我们就怀疑是不是找错了房子,好象不大象样,好象变了样子。我们在那里犹豫的时候,我们就认出一些东西,是这里,没有错,但是为甚么引起我们疑惑?原来他这个房子所有的门户和窗户装了铁花,我们觉得好象不是从前那样。我们进去了,我们弟兄的妻子就给我们说了很多的话,说到沙加缅度现在的治安坏到一个甚么程度,那些人来抢东西的时候,是把你屋子里所有的都搬走。有人在前面按门铃,你去前面开门,另外一些人在后门用大石头把玻璃门打破,他们就进来。他们进来作的头一件事,就叫你快点烧开水,你也不知道烧开水作甚么用。那姐妹跟我们说到,隔壁两条街上有一家人就是这样的被抢,贼人走掉,他们就马上报警。警察来了,记录了一些事,也看见一壶水烧开在那里,那警察就说,「你们真是幸运,他们没有拿开水烫你,他们这些人就是把开水烫得你不敢反抗,要是他们搜出来的东西不能满足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拿开水来烫你,逼着你要再拿出来。」还有一家人,被这样抢过一次,过了不到两个礼拜又再来,头一次是来两个人,第二次就来四个人,他们就把他家里的东西全部搬光。所以我们的弟兄姊妹就说,「不成不成,」赶快就把铁花装起来。
我们活在地上随时会碰到这种光景。但是你记住,神给祂的子民有一个应许,你们虽然很富足,你们丰足的到一个地步,陈粮没有吃完,新粮就来了。收割还没有收割完,葡萄也成熟了。葡萄还没有收获完,新的种植由开始了。虽然你们是这样的丰富,但是你们却是非常的安全,因为神说,「我要赐平安给你,在你们所住的地方,没有人侵害你们,连恶兽我都不让它们在你们周围出现,人不成为你们的伤害,兽也不成为你们的伤害。
」(参6 )——王国显《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利未记读经札记》
【神就是得胜的保证】
神是我们的得胜,我们这样享用平安,因为神是他们的得胜。我们中国有一本小说叫做三国演义,里面就说到有一个人叫张飞,他在一个地方叫长板坡,那时很多敌人的军队来追赶。那个故事我不讲,追到这个长板坡桥上的时候,这一个张飞就骑在马上站定在那里,那些军队一看见是张飞,他们都不敢再往前。他们不敢向前,但他们也不退后,张飞在那里大喝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和我决一死战。」他这样一喝,故事就说得离奇了,桥就给他喝断了,还不仅是桥被他喝断了,连那个溪水的水流也给喝退了,倒流了。那些军兵一看见,不得了,赶快跑,就散掉了。
神说五个人追赶一百人,这五个人一定是像张飞一样的,他大喝一声,所有的敌人都倒啦!但是我们不是在乎这些人是甚么人,乃是在乎神在他们中间,他们也能同心的跟随主的道路。
——王国显《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利未记读经札记》
【】「你们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圣所。我是耶和华。」
再题神的安息日――要人认识神的作为,是祂来作一切,成为我们的享受,不需要人作甚么。
要尊敬神的圣所――这里含义太广了,包括帐幕一切的故事,就是神在基督里完成的一切,我们必须尊敬。
――《利未记读经纲目》
【「无人惊吓。」】
我们常有惊惧。怎么才可消除人们与事物对我们的惊吓呢?
要与神和好——遵行神的律例命令,使以色列人出去惊恐。我们知道与神不必争辩,因为祂必保护我们、救拔我们。爱能除去惧怕。
仰望神信实——祂放我们在什么地方都有祂的旨意,不要以为祂离开我们,祂决不会像约押对待乌利亚一样(把那人放在危险的战场 使他阵亡。 )我们是祂的同工,与祂合作。祂要我们为祂的名而尽责,却不会教我们负责重担不予帮助的。只要看清楚神的能力,惧怕就消失了。若深切体会神完全的信实,必将自己完全交托。
依赖神保守——大卫在逃避押沙龙的时候,虽露宿在野外,仍深信耶和华的使者四面安营保护他。那帮助我们的,总比抵挡我们的多。山上尽是火车火马,求主开我们的眼目。
仇敌必败退——他们围困我们,予以威胁,列阵攻击。我们若行事端正,得神喜悦,就只管向前冲去,仇敌就必云散烟消。列王聚集,施以攻击,但他们必须迅速败退。
──迈尔《珍贵的片刻》
【】
【自由与叛逆】「你们五个人要追赶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赶一万人,仇敌必倒在你们刀下。」
这真是我们祷告的一幅图画。当我们在地上同心合意,天上就为我们捆绑一万个仇敌。神的子民在危急的时候,有多少次是按主耶稣的话之字面真义,而去证实它们的价值呢!
在彼得被囚的晚上,耶路撒冷的教会都为他屈膝恳切代祷,当天上答应了这同心合意的祷告时,希律所有的权力,便一扫而空了。由于天上的国度已袭击了希律的领土,所以甚至连监牢的大门,也要屈服而自动让步了!
教会所能做的大工作,就是作神旨意的出口。教会作神旨意的出口,乃是借着祷告。同心合意是和谐,两个人必须和谐,必须站在身体(教会 )的地位上,必须知道什么是身体的生命,两个人在这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对神说:我们要你的旨意通行——在天上通行,在地上也通行。教会站在这一个地位上来求的时候,你就看见无论求什么,在天上的父就必成全。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我也折断你们所负的轭叫你们挺身而走。」
被人辖制,失去自由是很可哀的事。但从未尝过失去自由滋味的人,不知自由的可贵;就如从未生过病的人,很难理解健康的可贵,生而衣食无缺的人,不知道饥饿。
神藉祂的仆人摩西,告诉以色列人,遵行祂的命令,就可以蒙受各样的福分:我要赐平安在你们的地上…在你们中间立我的帐幕,我的心也不厌恶你们。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使你们不作埃及人的奴仆,我也折断你们所负的轭,叫你们挺身而走
神很愿意祂的子民记得,他们原来是甚么地步:在埃及为奴负轭,没有自由,也就谈不到任何福利,任何享受。神将他们拯救出来,作自由人,一切的福分,也是从自由来的。这也是我们信主蒙恩的情形。
不过,神的恩典是那么丰盛,更进一步,把祂自己赐给他们,作他们的神,祂应许:“我要在你们中间立我的帐幕”,与他们同住,一切的赐福,也随之而来。有了神,就自然有这一切的福分;但人不能要福而不要神。
看看神所应许的福,就如空气充满人所在的空间一样,可说是俯仰皆是,涵泳其间而不自知,而且是不必付任何代价。只有当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才可以体会空气的可贵。神向人所要的,只是顺从听命。
全知全能的神,知道人的情形。人得神的恩典,丰足了,强盛了,就向神狂傲悖逆。神为要使人归回,祂的击打就临到了:“我必断绝你们因势力而有的骄傲,又要使覆你们的天如铁,载你们的地如铜。”这是神关闭施恩泉源的境况。叛逆神的结果,是战争失利,土地失守,最后是失去自由,被掳到仇敌之地,在那里受苦,在那里思想自己的罪孽,向神认罪悔改。“那时,他们未受割礼的心若谦卑了,他们也服了罪孽的刑罚”,守约施慈爱的神,就记念祂与列祖所立的约,再向他们施恩。神的智慧何等奇妙,在以色列成国之前多年,就把他们的历史预先告诉他们。这也是信徒常行的迂回道路,愿我们顺服神,常保守在祂的恩中。【 既得自由释放,仍会心痒痒,想走回旧路?──看以色列人,看看我们自己……】试想一个奴仆被释放得自由,是何等的喜乐!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奴役,赐下自由与尊严。我们接受基督所付出的赎价,得脱罪的奴役,也同样获得释放,再不用为过往的罪而深感羞愧。因为神已经赦免了我们,不再记着我们所犯的罪,所以我们可以挺胸昂首。不过,既然百姓有再回埃及的心理倾向,我们也就有回到从前犯罪生活方式的危险,所以应当提防这方面的试探。
――《灵修版圣经注释》
【】
违命的遭祸――不随从圣灵而行,体贴肉体,就会有五层十多次的惩罚,但不是一次降下,而是一层一层降下:
1.第一层:(1 )生重病――有的是灵性的病,有的是肉身的病。(2 )为仇敌所败――软弱,以致在仇敌前不能站立。
2.第二层:(1 )无雨、天如铁、地如铜――应验在巴勒斯坦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仍如是。(2 )无出产――不随灵而行,自然没有出产。
3.第三层:(1 )有野兽――教会中有凶暴的人起来,满了肉体。(2 )有刀剑――弟兄相争,彼此攻击。(3 )有瘟疫――一有事情,就像瘟疫一样的传染。(4 )交给仇敌――落在仇敌手里。(5 )断了粮食――发生属灵的饥荒。
4.第四层:(1 )要吃儿女们的肉――不能供应儿女,反而把他们吞吃。(2 )尸首扔在偶像上――属肉体的教会,把她们如尸首摆在她们所追求的偶像上。(3 )城池变为荒凉――基督享受没有了,教会也荒凉了。
5.第五层:(1 )散在列国中――圣徒与外邦世界调合。(2 )被仇敌吞灭――结果是地方教会的见证没有了。
以上五层十四次的惩罚,原是神盼望我们悔改,如不肯悔改,就要逐层逐次的加重;在此叫我们看见并不是神的严厉,反而是神的恩典。
――《利未记读经纲目》
【 若你不愿顺服神时,你会怎样?你考虑过后果吗?】
如果以色列人顺服神,全境就有太平;如果不顺服,就必有灾祸临到。神使用罪的后果引领他们悔改,并不是要撇弃他们。在今天,罪的后果并非常常都是明显的。灾祸临到的时候,我们可能并不知道是出于甚么原因。它可能是:(1 )我们不顺服神的后果;(2 )别人犯罪的结果;(3 )天然灾害的后果。由于不知道遭灾的原因,所以应当省察己心,好确知自己是否与神有和好的关系。祂的灵好像强光,会显明我们的隐蔽之处,指出要对付的事。灾祸不一定由于人犯罪而生,所以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将所遭遇的一切灾祸归过于别人,或自己承担。错误估计灾祸的来源,是魔鬼惯用来攻击信徒的武器。
――《灵修版圣经注释》
【 这些警戒的话,以色列听了吗?我是否乐于接受人的劝告呢?】
这几节经文的警告,在南北两国被灭时应验了,25:1-26)。以色列人冥顽不灵悖逆神,被仇敌打败,先后被掳到亚述与巴比伦去;全族被掳了七十年,用以补足没有按照律法规定,当守的安息年之年数。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刑罚以色列人不是神的本意,因为──】
经文说明了神不轻易发怒的意思。以色列人虽然故意不顺服祂,被分散在仇敌之中,祂仍然给他们悔改、归向祂的机会。神的目的不是要消灭他们,乃是使他们成长。我们日常的体验是,有时遭遇的困难极重,除非能看出神的目的是要我们继续成长,否则容易沮丧。耶利米先知清楚地说出我们所需要的盼望:“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在受苦的时候不放弃盼望,表明我们已懂得神对待子民的怜悯之道。
──《灵修版圣经注释》
【】
若是悔改,就可蒙神记念眷顾――(1 )要认罪、谦卑,明白神的管教惩罚。(2 )神就记念祂所立的恩约。(3 )神管教却没有厌弃、灭绝。
――《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二十六章全】
警告的话――如何才能享受神的产业(实行的点 )。
――《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二十六章 为甚么人常常作了一些明知不应作的事?我心中的偶像是否仍未除去?】
这一章提出神摆在以色列人面前的两条道路,就是顺服与不顺服。祂在旧约时代一再差遣先知,警告百姓不可敬拜偶像。然而人竟以木头石头所刻的像,当作跪拜的对象,这样的自欺,实在令人费解。祂现在也会给我们同样的警告,因为我们喜欢把偶像放在神之前。把任何事物看得比神还重要,就是把它当作偶像来敬拜。我们生活中充满试探:金钱、外表、成就、美名、安全感──这些全是现代人的偶像。这类假神在你欠缺无倚靠时,一点也不能供给你的需要,你是否愿意远离拜偶像的事呢。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