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ii. 衣物不利于健康的情况
构成法令基础的接触性传染病原则,被应用在穿戴的物件或其他衣裳上,这些衣物可能会被 ṣa ̄ raʿaṯ 这种疾病的受害者所感染,或是它们自己可能已经变质了。对西方人来说,「染了大麻疯病的衣服」这个概念相当奇异,但是我们必须记得希腊人用 lepros 这个字眼来概略地描述具有某种特殊结构的皮革,这种皮革能够制成品质最好的皮绳或是缰绳。66人和他们所穿着的衣物二者都很容易受到物质的作用物所感染,这些作用物会毁坏或是损伤其外表。在这二个例子中,它们恶化的发生过程都是不正常的,在每个情况中,它们会造成表皮的肿胀、鳞状剥落或是脱落。最终,人和衣裳都因着这种方式而被细菌性的生物体或霉菌所感染。 47~58.如果毛织类或亚麻布衣物染上 ṣa ̄ raʿaṯ 的话,会在制品的经纬线上出现绿色或红色的霉。皮革制的衣裳也可能有这种霉的出现,如果那样的话,它们也是被疾病感染。霉是由霉菌在死去或是腐败的动物或植物性材质上生长所致,它会产生不同色调的斑点。如果不小心取来食用的话,它们可以诱发一些剧烈的中毒反应。在经上,在纬上,这种方式连接的片语,其意义使许多注释者感到困惑。除了本章以外(48、49、51、52、53、56、57、58、59等节),在圣经的其他地方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片语。有些注释者认为它是描述在编织上所用二种不同种类的纱线,但这似乎是不足以采信的说法,因为希伯来人被禁止使用掺杂的纱线或是布料来编织衣裳。另外一个观点认为纺织的纱线和织成的布料是制造过程中不同的阶段。67现代的作者比较喜欢将它看作是一个涵盖性的表达方式,是用来指明整件织好的衣裳。霉菌的出现影响到整件物品,就好像原罪的污染是遍及人格的每一个层面一般。 那些用在疑似患上一种或是其他种 ṣa ̄ raʿaṯ 病症患者的隔离原则,同样也应用在衣裳方面的感染上。祭司会检查那受染的物件,而因着仍处在可疑的阶段,这些物件将会被关锁起来(50节)一周之久。在复检的时候,如果霉或发霉处已经扩散开来的话,祭司会宣布这件衣裳为不洁净,并将它烧了。如果那霉看来似乎已经停止生长的话,就清洗这物件,并再多关锁一周。过了这段时间,祭司还会再检查一次,如果他发现霉或是发霉处的颜色没有改变的话,即便霉菌的生长并未扩散,他仍会宣布这件衣裳为不洁净的。在这些情况下,明显地,似铁般顽强的霉菌能够使任何一件物件成为不洁净的,而这迫使它面对被烧毁的厄运。如果那衣裳受染的地方在清洗之后似乎渐渐褪色的话,那么就可以撕去那部分,而保留物件其他剩余的部分。然而,如果这霉菌又再发的话,很明显地整件衣裳已被细菌体所感染,这衣裳就必须被销毁(57节)。 59.这节总结性的经文重述了这章关于洁净和不洁净法令的基本课题(「麻疯病」,。这必要的讯息提供给祭司,虽然在此他并没有接受指示要如此做,但是无庸置疑地,他会将此讯息传递给百姓们,作为他在圣约生活上教导的一部分。他主要关注的事是保有圣约子民的独特性,而他们分别为圣给神的其中一个层面是包含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对圣洁之强调,作为这件事的特征,这和伦理与灵性层面一样是实际可行的。对以色列人来说,从身体方面的污秽分别出来,就和一丝不苟地遵守献祭规条一样地重要。 这法令并没有在身体的安好和属灵的生命力之间,以另一个为代价,提高其中之一,来制造出一种虚伪的差别;而是要求真以色列人必须是一个整全的个体,他的属灵生命必须涵盖他生命的所有层面。因此,圣洁就透过避免那些会玷污一个人的事物,这种消极的方式来表达;而在积极方面的表达是将人格集中在与神的关系上,这种关系是以顺服和信心为标记。除非圣洁的这二个层面都被实践出来,否则以色列人不可能期待神临到他们当中,因为祂的临在与任何形式的不洁净,二者是不能彼此相容的。在信徒身上,基督徒的生活也有同样的要求,不过却是带有一些附加的差异;这差异是动机和行为都可以导致玷污之情况,。如果基督徒真的在基督的丰盛中成长的话,那么在神的灵指引之下,对圣洁的追求这件事是强制性的。【】
「耶和华晓谕摩西、亚伦说:」
本章1~46节讲各种皮肤病出现的征象,包括初起时肉皮上的情况(1~8节 )、生白疖出现红瘀(9~17节 )、长疮(18~23节 )、长火毒(24~28节 )、头上或胡须上生疥(29~37节 )、起火斑生白癣(38~39节 ),以及落发秃顶等。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检验严重皮肤病】
第一套检验法 (2-8 ):观察患病处的毛是否变了白色而患处陷入皮肤以下。由于皮肤病是不会使毛的色泽改变,「毛变白」 (3 ) 可能是指皮肤因干燥而皮鳞脱落,黏贴在毛上,毛看来好像变了白色。若祭司怀疑患病者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患者需要有被隔离七日或十四日的检疫期(4-5 )。
第二套检验法(9-17 ):观察患病处是否皮毛变白及长出红肉。
》
第三套检验法(18-28 ):是与皮肤上的疤痕有关(18- 24 ),其原则及处理方法与第一套检验法相同。
第四套检验法(29-37 ):是与头上及胡须上的严重皮肤病有关;主要是看患病处是否陷入皮层以下及长出细黄毛。若祭司怀疑患病者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患者须要被隔离两个星期(31-34 ) , 在第一个星期之后,患者要剃去患处以外的须发(33 )。
第五套检验法(40-44 ):是与秃头有关的。秃头本身并非不洁净,只是秃头也和有头发的一样,会患上严重的皮肤病;检验的方法与其他病症差不多。
──《串珠圣经注释》
【】
有关麻风病(leprosy )的条例:①长在人身上的大麻风(13:1-46);②长在衣服或皮子上的大麻风(13:47-59);③大麻风痊愈的洁净礼(14:1-32);④房子里长大麻风的处理方法(14:33-57)。大麻风:①病源:慢性传染病,体内的细菌在眉毛、腮、鼻子和耳朵上结痂,如果长在手和脚上,关节会一节节溃烂、脱落。可分为结节癫和神经癫。神经癫是细菌侵入到神经组织,引起局部麻痹,皮肤上出现退色的斑点,用针扎在患部也不知道疼痛。1871年翰贤发现了麻风病菌,之后人称此病为翰贤氏病(Hansen's Disease )。旧约圣经把翰贤氏病及其他皮肤病都称为大麻风。在衣服或皮毛、建筑物墙上发霉也称为大麻风(47-59节 14:33-57)。TEV把大麻风译为“可怕的皮肤病”(a dreaded skin disease );②发病原因:圣经并没有说大麻风是犯罪的结果。只是有时作为人犯罪的代价。很多人认为大麻风是罪的结果,这是从所有的病都是罪之代价的错误观念而来。这个病也有卫生上的原因;③负责诊断的人: 旧约圣经中,诊断、照顾、预防的责任在于祭司。病得到医治,祭司用牛膝草洒上血行洁净的礼,并献上赎罪祭和赎愆祭;④属灵的意义:大麻风在圣经中被定为不洁,并不是出于医学的理由,乃因宗教的象征性。大麻风具有的传染性、致命性,呈现罪的可怕属性。我们应该通过外在、可见的大麻风,明白内在、不可见的罪的可怕性。今天我们在大祭司耶稣基督里,属灵的大麻风得到医治。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使人不洁的疾病:本章与14章所讲的「大麻疯病」可指不同种类严重的皮肤病,也指衣服和房屋因湿热而发的霉烂(本章47-58 14:33-53)。
本章分为二大段:11-46是严重皮肤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247-58是衣服霉烂的检验及处理方法。前段描述了二十一个严重皮肤病的病例,后段描述了三个霉烂衣服的例子。每个病例都有一定的描述方法:
1病征的初探(2 ),
2祭司的察看(3 ),
3病征的评述(3 ),
4疾病的判断及处理方法(3-8 )。
──《串珠圣经注释》
【】「“人的肉皮上若长了疖子,或长了癣,或长了火斑,在他肉皮上成了大麻疯的灾病,就要将他带到祭司亚伦或亚伦作祭司的一个子孙面前。」
“人的肉皮上若长了疖子,或长了癣,或长了火斑,在他肉皮上成了大麻风的灾病,就要将他带到祭司亚伦,或亚伦作祭司的一个子孙面前”——本章和十四章全论大麻风的不洁净,分为四段:(一 )人身患灾病(2-46 ),(二 )衣服染灾病(47-59 ),(三 )洁净患大麻风者,(四 )房屋有灾病,凡肉皮上有病像大麻风的,就要将他带到祭司面前,叫祭司审察是大麻风不是,若真是大麻风,祭司就要定那人为不洁净,他就必须出到营外;若不是大麻风,祭司就要定他为洁净,那人只要洗他的衣服,就能回家,别人虽然认识大麻风病,却没有定人为洁与不洁的权柄,因为只有祭司可以负这审察灾病的责任。因这缘故,主耶稣医好长大麻风者的时候,也就吩咐他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1至17节论关于疖癣的条例,18至23节因疮起的大麻风,24至28节论因火毒起的大麻风,29至44节论在头上起的大麻风,45-46节论长大麻风者须独居营外,47至59节论衣服染灾病,-切的疾病,原是因始祖犯罪,或本人犯罪而来的,所以神纵然以各样的疾病为不洁净,也不为奇,但神若果这样行,洁净的条例,就必成为难担的重担,故此神只将两种病(就是下体的排泄,和大麻风病 )定为不洁,这些病也是罪恶的标帜。大麻风可比罪恶有八层:(- )这传子孙(就是本质偏向 ),(二 )起先隐微,(三 )渐渐发散,(四 )毒流全身,(五 )令人麻木,(六 )传染别人,(七 )令人可憎,(八 )人法难治(46第二注 ,(九 )须出营外(46 ,,耶稣圣迹注释第四十章 )。人染了病,去解祭司察看的时候,祭司若定他为洁净便好,若定他为不洁净,他就必须出营,即或病入不服,或他的朋友不服,或说病不很重,不像别人的那样厉害,这都是毫无功效的,他既是长大麻风的,必须到营外长大麻风的人那里去,有罪的人,将来也要如此被赶出去,,。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痳疯”一词的原文( )可指真正的痳疯病,也可以指其他皮肤的疾病。本章与14章所描述的大痳疯现象,病征变化很快,与今天医学上所说的“痳疯“(Hansen’s disease )有别,故宜取此词泛指的意义译为”皮肤病“较妥。(参看卷首”背景资料“第六项 )。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疖子」:即红肿。「火斑」:指斑点。
──《串珠圣经注释》
火斑: 皮肤上长的疖子。大麻风: 源于“打”、“抽打”一词,希伯来人认为这个病是神的审判。圣经中有因神的审判患上此病的例子,,,但并非所有的病都是罪的结果,耶稣对门徒说得非常清楚。将他带到祭司……面前: 因大麻风与罪恶有很深的关系,在宗教上被视为不洁。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大麻风的灾病”。字根的意思是“击打”,指皮肤象鳞片那样剥落或无知觉,或指一种颇为严重的疾病。虽然这用语包括现今称为麻风的疾病(罕生氏病 ),但在人类来说,也指许多别的皮肤病。第2、6、10、18、30及39节所描述的病征,并不足以准确地诊断是否经文所指的各种皮肤病。在所有被怀疑的病例里,隔离和观察都是有需要的。虽然经文常常形容长大麻风者为礼仪上的不洁,而不是有罪,但大麻风是神的“击打”,是一些令人厌恶的东西,各人都视其为羞耻和禁忌。由此可见,它极可能是罪的明证,。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皮肤病的种类】
研究本节用语的学者认为经常译作「大痲疯」的字眼(NIV 作「传染性皮肤病」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皮肤 )损害(lesion )」,或可以用较不专门的「鳞屑状皮肤病」。这些皮肤上的斑点可能有发肿、流脓,或鳞屑的问题。* 亚喀得语的用语亦同样广泛;* 巴比伦人也是视之为不洁,又看为神明的惩罚。
在古代近东,临床痲疯病(汉森氏病 )要到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时代,才有发生的记录。并且汉森氏病最主要的病症一个也没有在经文中出现,反之所列的症状却显示与汉森氏病无关。经文不把它形容为传染性的病症。照所记的描述,现代医学可以诊断为牛皮癣、湿疹、瘌痢、脂漏性皮肤炎,以及一系列的霉菌感染。这病像「雪」的形容最可能是指它像雪花片片,不是指颜色(某些译本中的「白」字是加上去的 )。
整个文化对皮肤病的憎恶,可能是因为它看来(有时还有气味 )彷佛死尸腐烂的皮肤,因而与死亡有关。自然而然的厌恶感,加上基于仪式而非医药因素的隔离,使患者被社会遗弃之地位严重恶化。某个旧比巴伦的兆头就反映了这一点:皮肤上的白斑是这人遭受他的神摒弃的表示,因此其他人也必须摒弃他。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灾病,若灾病处的毛已经变白,灾病的现象深于肉上的皮,这便是大麻疯的灾病。祭司要察看他,定他为不洁净。」
“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灾病”——本章之条例的宗旨,是叫人当初得与大麻风相类之病的时候,就要请祭司察看,定规是大麻风不是,所以只提到那些可疑惑的病状,并不提大麻风发重时,跌节落肢等类明显的病状。“若灾病处的毛,已经变白”——以色列人身上的毛和头发,多是黑的,病处的毛或发若变白了,就可叫人疑感,或者是大麻风。“灾病的现象,深于肉上的皮”——这种病状,也是叫人疑惑,或者是大麻风。“这便是大麻风的灾病,祭司要察看他,定他为不洁净”——那人若有本节所提的两种病状,祭司就要定他为不洁净。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判断大麻风的标准是根据患处的毛和皮肤的情况。被判明的人视为不洁,被赶到营外。判定大麻风不洁,因为大麻风破坏神创造人的原样,是对罪审判的结果。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若火斑在他肉皮上是白的,现象不深于皮,其上的毛也没有变白,祭司就要将有灾病的人关锁七天。」
“祭司就要将有灾病的人关锁七天”——病处虽是白的,若是不深于皮,其上的毛也没有变白,祭司就要将病人关锁七天,不准他与别人来往。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若看灾病止住了,没有在皮上发散,祭司还要将他关锁七天。」
“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若看灾病止住了,没有在皮上发散,祭司还要将他关锁七天”——有病的人被关锁七天后,祭司就又要察看,若见病不发重,也不见轻,也没有发散,祭司便要再将他关锁七天。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第七天: 关锁两个七天并细致观察病的发展,因为病的诊断结果非常重要。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第七天,祭司要再察看他,若灾病发暗,而且没有在皮上发散,祭司要定他为洁净,原来是癣;那人就要洗衣服,得为洁净。」
“第七天祭司要再察看他,若灾病发暗,而且没有在皮上发散,祭司要定他为洁净,原来是癣”——第七天祭司若见灾病在皮上发暗,也没有发散,祭司就要定他为洁净,那人就要洗衣服,便为洁净,他不必献赎罪祭和燔祭,如长大麻风的人得洁净时所献的一样。因为他的病原来是癣,不是大麻风,祭司-定他为洁净,他只要洗了衣服,就可随意回家。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原来是癣: 指自然发生的皮肤病。洗衣服: 定为不洁净的人要洗衣服,之后就成为洁净。洗衣服的习惯是为了防止发生更严重的皮肤病,维持洁净的卫生,在宗教仪式上宣布完全恢复。亨利解释这象征被怀疑的罪也要悔改。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但他为得洁净,将身体给祭司察看以后,癣若在皮上发散开了,他要再将身体给祭司察看。」
“但他为得洁净,将身体给祭司察看以后……”——意思说,祭司定他为洁净以后,灾病若在皮上发散,那人就要再将身体给祭司察看,祭司便要定他为不洁净(参35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祭司要察看,癣若在皮上发散,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大麻疯。」
若在皮肤上发散: 大麻风的特点是扩散。扩散象征罪恶的传染性。因此在生活中发现罪恶,应努力除掉。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人有了大麻疯的灾病,就要将他带到祭司面前。」
“人有了大麻风的灾病……”——意思说,长大麻风的人得医治后,旧大麻风若再发现(11 ),就要将他带到祭司面前。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祭司要察看,皮上若长了白疖,使毛变白,在长白疖之处有了红瘀肉,」
「长了白疖」:即肿大或有脓。
──《串珠圣经注释》
祭司要察看: 祭司象征大祭司耶稣基督。他不仅知道人罪恶的患处,也是给予医治的医生。有了红瘀肉: 大麻风病毒在身体上产生破坏,使肉露到外边。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这是肉皮上的旧大麻疯,祭司要定他为不洁净,不用将他关锁,因为他是不洁净了。」
“不用将他关锁……”——毛既变白,又有红瘀肉,就显明是旧大麻风复发了。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旧大麻疯」:有解作慢性的严重皮肤病。毛变白及有红肉是慢性严重皮肤病的明显病征,故不用检疫期(11 )。
──《串珠圣经注释》
【】「大麻疯若在皮上四外发散,长满了患灾病人的皮,据祭司察看,从头到脚无处不有,」
【】「祭司就要察看,全身的肉若长满了大麻疯,就要定那患灾病的为洁净;全身都变为白,他乃洁净了。」
“全身都变为白,他乃洁净了”——以色列人古时候所用之大麻风的字样,是包含衣服和房屋上所生的灾病,以及与大麻风相仿的灾病(如牛皮癣、白瘫、白斑病、湿疹、轮癣、梅毒等 )。按医学家近来之研究,本节所论的这种灾病,不是现在所称为大麻风的,几千年前之大麻风的现象,与近来之大麻风的现象,或有些不同处,也未可知。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都……乃洁净了: 人内部的病毒完全发散到外边,反而被判明为洁净。因为其患处已经结痂,痂脱落时,大麻风就完全痊愈。象征内里的罪完全悔改、没有隐藏,被视为是洁净的人。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但红肉几时显在他的身上就几时不洁净。」
「红肉」:可解作皮肤上的伤口裂开。
──《串珠圣经注释》
红肉: “肉”(flesh )和“新鲜”二词的合成词,指“重新长出来的鲜肉”。“红肉”象征人内在的罪显露出来。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但红肉几时显在他的身上”——长大麻风的人,因全身都变为白,被祭司定为洁净以后,身上若再发生红肉,祭司一看,就仍要定他为不洁净。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祭司一看那红肉就定他为不洁净。红肉本是不洁净,是大麻疯。」
红肉本是不洁净: 红肉是因大麻风病毒对人体的破坏现象,象征罪的破坏性。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红肉若复原,又变白了,他就要来见祭司。」
红肉……又变白了: 病毒消失,患处结痂变白。象征人的罪因神的恩典得以洁净,成为新的生命。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红肉若复原,又变白了……”——红肉若复原变白,祭司就又要定他为洁净。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祭司要察看,灾病处若变白了,祭司就要定那患灾病的为洁净,他乃洁净了。」
【】「“人若在皮肉上长疮,却治好了,」
【】“在长疮之处又起了白疖,或是白中带红的火斑……”——论治好之疮重行发作的条例,须注意五层:(一 )在疮的痕迹上若起了白疖,或红火斑,就要叫祭司察看;(二 )若现象洼于皮,其上的毛也变白了,祭司就要定他为不洁净;(三 )若没有白毛,也不洼于皮,乃是发暗,就要将他关锁七天;(四 )第七天病若发散了,就要定他为不洁;(五 )若是没有白毛,现象也不织于皮,火斑在原处也没有发散,就要定他为洁净。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大麻风的诊断方法。对长疮治好后,这个部位又发生异常现象时,分辨一般火斑还是大麻风的诊断方法。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在长疮之处又起了白疖,或是白中带红的火斑,就要给祭司察看。」
【】「祭司要察看,若现象洼于皮,其上的毛也变白了,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大麻疯的灾病发在疮中。」
若现象洼于皮: “洼”源于“下压”、“消下去”一词,意为“凹”(3节 )。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若察看,其上没有白毛,也没有洼于皮,乃是发暗,就要将他关锁七天。」
「洼于皮」:陷入皮肤。「发暗」:颜色微黑。
──《串珠圣经注释》
关锁七天: 与人群隔离、细致观察患处的发展,直到作出正确诊断。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若在皮上发散开了,祭司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灾病。」
是灾病: 指大麻风。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火斑若在原处止住,没有发散,便是疮的痕迹,祭司就要定他为洁净。」
“……祭司就要定他为洁净”——祭司不必再关锁他,因为明显是原来的疮又发作了,并不是大麻风的灾病。第2节所提的疖子,或癣,或火斑,没有显然的原因,所以那人在被关锁七天以后,祭司若仍不能决定是大麻风不是,就要再将他关锁七天(5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人的皮肉上若起了火毒,火毒的瘀肉成了火斑,或是白中带红的,或是全白的,」
“人的皮肉上若起了火毒……”——或作“人的皮肉若被火烧”,文理译本作“如人之肤为火所灼”。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皮肤上发生的大麻风。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就要察看,火斑中的毛若变白了,现象又深于皮,是大麻疯在火毒中发出,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大麻疯的灾病。」
大麻风在火毒中发出: 暗示着大麻风有可能因其他病变发生。暗示生活中的软弱或习惯上的罪恶会蚕食我们的生命,会有把我们的灵魂引向毁灭的危险性。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但是祭司察看,在火斑中若没有白毛,也没有洼于皮,乃是发暗,就要将他关锁七天。」
“就要将他关锁七天”——过了七天,祭司就要按病的现象定他为洁净,或不洁净(23注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到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火斑若在皮上发散开了,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大麻疯的灾病。」
若在皮上发散开了: 大麻风最大的特点是发散范围宽且深,象征罪恶带来的影响。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火斑若在原处止住,没有在皮上发散,乃是发暗,是起的火毒,祭司要定他为洁净,不过是火毒的痕迹。」
「火毒」:疤痕。
──《串珠圣经注释》
发暗: 指区别火斑与大麻风的颜色。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无论男女,若在头上有灾病,或是男人胡须上有灾病,」
【】发生在头上或胡须上的大麻风。根据头上和胡须上的异常,诊断是否传染大麻风。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就要察看;这灾病现象若深于皮,其间有细黄毛,就要定他为不洁净,这是头疥,是头上或是胡须上的大麻疯。」
「头疥」:叫人感到痒,常要抓搔。
──《串珠圣经注释》
疥: 指发生在头上或下巴上的恶性皮肤病。当时把这样的恶性皮肤病视为麻风病。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若察看头疥的灾病,现象不深于皮,其间也没有黑毛,就要将长头疥灾病的关锁七天。」
没有黑毛: Keil认为“黑毛”可以翻译成“黄毛”,但Lange反驳道:“如果皮肤病是皮癣而不是疥(大麻风 ),患处的毛会脱掉。经文提到黑毛,证明并没有得大麻风。
”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第七天,祭司要察看灾病,若头疥没有发散,其间也没有黄毛,头疥的现象不深于皮,」
“第七天祭司要察看灾病,若头疥没有发散,其间也没有黄毛,头疥的现象不深于皮”——这样,祭司就要将他再关锁七天,若有了这些现象,祭司就不必再关锁他,乃要定他为不洁。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那人就要剃去须发,但他不可剃头疥之处。祭司要将那长头疥的,再关锁七天。」
剃去须发: 剃掉黑毛,为了比较患处和其他地方须发的颜色(36-37节 )。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第七天,祭司要察看头疥,头疥若没有在皮上发散,现象也不深于皮,就要定他为洁净,他要洗衣服,便成为洁净。」
【】「但他得洁净以后,头疥若在皮上发散开了,」
洁净以后: 暗示疥可能随时发生。象征人洁净后,只要罪作工,就能在人身上发现罪恶。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就要察看他。头疥若在皮上发散,就不必找那黄毛,他是不洁净了。」
疥若在皮上发散: 有决定性的根据,就能确定是大麻风。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祭司若看头疥已经止住,其间也长了黑毛,头疥已然痊愈,那人是洁净了,就要定他为洁净。
【】「“无论男女,皮肉上若起了火斑,就是白火斑,」
【】加插一段,描述皮肤生疹──《串珠圣经注释》
皮肤上发生的火斑白中带黑,不是大麻风的症状,是白癣,因此是洁净的。白癣会在皮肤上发生斑点,但对皮肤和毛发没有任何影响。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祭司就要察看,他们肉皮上的火斑若白中带黑,这是皮上发出的白癣,那人是洁净了。 」
【】「“人头上的发若掉了,他不过是头秃,还是洁净。」
“人头上的发若掉了,他不过是头秃,还是洁净”——以色列人以头秃为羞,有时他们也以为头秃是出于神的刑罚,,,但本节的意思说,人头上的发若掉了,未必是因长大麻风所致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根据原文头秃有两种:一种是“卡拉哈特”,指掉头顶的头发(40节 );另一种是“嘎巴哈特”,指掉了前部头发(41节 )。这样的秃头是自然现象,是洁净的。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秃头上大麻风的诊断方法。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他顶前若掉了头发,他不过是顶门秃,还是洁净。」
【】「头秃处或是顶门秃处若有白中带红的灾病,这就是大麻疯发在他头秃处或是顶门秃处,」
【】处理发生在头秃之处的大麻风的方法。如果在头秃处有白中带红的灾病,就是大麻风。祭司不需要其他诊断,可以宣布不洁。因为患处在头上,被视为更严重。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就要察看,他起的那灾病若在头秃处或是顶门秃处有白中带红的,像肉皮上大麻疯的现象,」
“……像肉皮上大麻风的现象”——有两种现象:(一 )在灾病处有红瘀肉,(二 )灾病在皮上发散(2-8 ),头发既是掉了,自然就没有头发变白的现象。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那人就是长大麻疯,不洁净的,祭司总要定他为不洁净,他的灾病是在头上。」
【】「“身上有长大麻疯灾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头散发,蒙着上唇,喊叫说:‘不洁净了!不洁净了!’」
“身上有长大麻风灾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撕裂衣服,是表示忧伤自卑的心,按犹太人的风俗,长大麻风的妇女,不必撕裂衣服。“也要蓬头散发”——撕裂衣服和蓬头散发,乃是吊丧的标号。“蒙着上唇”——这也是吊丧的标号,。这样,长大麻风的必须常常在形式方面为自己显出一种特别难过的标帜,如同为死人吊丧一样,因为死在他身上得了权柄,犹太人的俗语,称长大痲疯的人为行走的坟墓,又为这病为死的标帜。【比方】中国人称无用的人为行尸走肉。“喊叫说,不洁净了,不洁净了”——凡摸长大痲疯之人的都沾染不洁净,凡长大痲疯的人所进的房屋和所摸的对象,也都必成为不洁净的。故此他遇见人的时候多喊叫说,不洁净了,免得别人沾染他的污秽,这些条例是叫人觉悟自己的疾病。照样,律法也是叫人知道自己的罪恶;福音却是叫人知道基督的救恩。当主耶稣在世的时候,会有长大痲疯的人喊叫祂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耶稣就立刻叫他们洁净了。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患了这些皮肤病在仪文上不洁的人,不可住在以色列人集居的营里,也就是会幕和外院四围的地区。后来圣殿建立,不洁净的人也不准进入圣殿范围。不仅如此,还须和人群远离(46节 )。患者因为和神隔离,要撕裂衣服、蓬头散发,同时蒙着上唇喊叫“不洁净了“,以示悲哀。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衣服要撕裂」:在旧约中是为已死的人,或为罪,,;或为罪难,19:1)而悲哀的表现。
「蒙着上唇」:是与吊丧有关,或是蒙羞抱愧的记号。
──《串珠圣经注释》
【患者的举动】
蓬头散发、撕裂衣服和蒙面,表示这人是个守丧者。按照当时迷信的看法,守丧者这种打扮能够保护他免受盘旋于死人之上的邪恶力量所影响。他的喊叫警告人不可接近,因为普遍信念以为他口中的气也能玷污人。
── 华尔顿《利未记背景注释》
【患者的举动】
蓬头散发、撕裂衣服和蒙面,表示这人是个守丧者。按照当时迷信的看法,守丧者这种打扮能够保护他免受盘旋于死人之上的邪恶力量所影响。他的喊叫警告人不可接近,因为普遍信念以为他口中的气也能玷污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上述各种病例的病人,确定是患上严重的皮肤病之后,就要移居营外,直到痊愈之日(45-46 )。
──《串珠圣经注释》
处理大麻风患者的方法。衣服要撕裂,也要蓬头散发: 表示极其悲伤和哀恸。向死人表示哀悼时,要撕裂衣服,蓬头散发(10:6)。大麻风患者看自己如同死人。蒙着上唇: 击打自己嘴唇的行为,表达憎恨自己的意思。不洁净了!不洁净了: 长大麻风的人必须高声宣告自己的不洁,防止他人接近。与大麻风的人接触,在宗教仪式上被视为不洁。独居营外: 营内是圣洁神的居所,只有圣洁的人才能居住。意味着“圣洁”不能与罪恶共存。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长大麻风者的境况是可怜的;他要撕裂衣服,“蓬头散发”,用外衣的下边“蒙上唇”,以表示哀悼;他要喊叫“不洁净了”来警告走近的人;而且他要住在城外。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
「灾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洁净;他既是不洁净,就要独居营外。”
“灾病在他身上的日子……”——本句是给长大麻风的人留一点盼望,他的灾病若得医治,就仍然能回营里。虽是如此,亘古以来,各国的人,多似大痲疯为无法可治的疾病,除了借着神迹得痊愈的以外,圣书上再没有-次记载长大痲疯的人得了痊愈。在近几百年间,有人发见中国南方和缅甸并暹罗所出的-种大枫子油,于长大痲疯的人是有益的,但人吃这油的时候,就反胄欲呕,故此所得的益处还少,幸有-位住在吕宋的美国医士,于十几年前用注射的法子试验,将带樟脑的大枫子油注射在长大麻疯人的身上,从此就大见功效,他便将这法传开,在各处的痲疯疗养院现在都用这一类的法子,甚至那病轻的人中,有好些得了痊愈。
凭西国的医士推算,世界上大约还有三百万长大麻风的人。“他既是不洁净,就要独居营外”——【比方】米利暗,乌西亚王,撒玛利亚城外的四个长大痲疯的人,主耶稣所医治的十个长大痲疯的人。本条例不禁止长大痲疯的人在营外同住,因为他们都是不洁净的,以色列人以为人长大麻风,必是出于神的刑罚,有时确是这样,譬如米利暗,,基哈西,乌西亚王,都是因受神的刑罚忽然长了大痲疯。但不可说-切长大麻风的人都是授了神的刑罚。本章的条例,于现在的信徒也是大有教训的,以色列人是耶和华所救赎的百姓,他们须要圣洁,也须从会众除掉-切不洁净的人,假若在百姓中有人长大麻风,不但使神的荣耀受亏损,也使别人沾染他的不洁净,所以祭司要叫那人出营,但祭司要先仔细察看,按神所定的条例,断定那人的病到底是大麻风不是。祭司-面要谨慎,免得将真长大麻风的人留在百姓中间;一面也要谨慎,免得将没有大痲疯的人赶到营外;若让该赶到营外的人仍与会众同住,就与神的圣洁不合,从会众中若赶出不该出去的人,就与神的公义和恩典不合。所以祭司不可急速地断定,乃是要谨惯,用智慧、忍耐、慈悲、等候、察看、又察看、免得有错,万不可把重病看为不要紧的,或将小病当作大痲疯,因为这事与会众是大有关系的。这责任在新约上也是教会中属灵之人所当尽的本分,就如保罗所说,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独居营外」:对当时的以色列人来说是一件十分悲痛的事; 营外的地方是远离神的地方,也是罪人及不洁净的人被放逐之处(10:4-5,,12:14-15,31:19-24), 以及罪犯被处决的地方。
──《串珠圣经注释》
【住在营外】
营内虽然不用保持圣殿的 * 洁净程度,但仍有其规限。* 巴比伦文学也记载了类似的规定,强逼皮肤病患者隔离居住。这些人可能住在坟墓附近。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染了大麻疯灾病的衣服,无论是羊毛衣服、是麻布衣服,」
“……无论是羊毛衣服,是麻布衣服”——古时的埃及人、希腊人和以色列人,多穿这两种原料的衣服,,,,他们有时也穿骆驼毛的衣服。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大麻风灾病: 指寄生在衣服上的灾病。有红色和绿色的灾病,主要发生在潮湿的衣服或家具上。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检验患「严重皮肤病」的衣服:古代以色列人看患了严重皮肤病的人与霉烂的衣服为同一类事情,所以二者都冠以「严重皮肤病」的名称。在外表来说,二者都有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有不正常或变形的表皮,以至有外皮脱落的现象。检验霉烂衣服的原则很简单:若衣物有发红或发绿的现象出现,便要把衣物给祭司察看及处理。处理的方法便是收藏霉烂的衣物作一星期或两星期的检疫期,期满后若仍发觉衣服上的霉有发散的迹象 (51- 55 ),这就是属于不洁净的,必要在火中焚烧(51-52- 55 )。若衣服上的霉没有发散,则须洗净后再隔离七天;如果霉没有蔓延,且变为灰暗的颜色,则只须把发霉那部分撕掉(56 )。这样做显然是为了保全百姓所拥有的财产,如果整件衣服都要毁灭,对穷苦百姓来说,就会产生经济上严重的困难。
──《串珠圣经注释》
发生在衣服或皮上的大麻风。指衣服或皮上发生红色或绿色的霉变,当时也看为大麻风的一种。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这段谈及衣服的污染或“大麻风”(大概是衣服的发霉 )。有时候那是“蚕食”性的;即衣服上穿了洞(51节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衣服洗干净,把受感染的部分剪掉,或把衣服烧毁。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染了大痲疯灾病的衣服……」 】
{命题4}圣经何以说染了大痳疯灾病的衣服?
〔难题〕利未记十三章记载一些痲疯病(leprosy )有关的条例。在第47-49节提到感染了痳疯病的衣服。然而,痲疯病是由一种特定病菌造成的传染病,而且不会感染那些没有生命的物质,如衣服。圣经如此记载感染痲疯病的衣物,是否弄错了 ?
【解答】
这个问题只是在名词上的混淆不清所引起的。这个疾病在现代被称为“痲疯病”,即Hansen’s disease, 并非旧约所说的同一种传染病,英文将它翻译为 「Leprosy」(痲疯病 )。今天我们所称的「痲疯病」是一种特定的病菌所造成的,而且它的症状表现并非旧约这里所描绘的症状。希伯来文“tsaraath”、被译成 「痳疯」,其实是一种对任何严重的皮肤疾患或皮肤感染,或无生命物质遭到污染的通称。就如在所记载对衣物或房屋的墙壁所造成的污染(defilement ),可能是由于霉菌发霉(fungus or mold )所造成的。染了灾病的衣物要焚烧。发霉的房子要清理。如果灾病不能去除,就要拆除房子,并将房子拆下的木头、石头、灰泥都挪出城外。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受污染的布】
这是指能够使布料或木头发霉的霉菌。美索不达米亚文学认为它与邪恶或鬼魔有关,但经文却没有把它拟人化。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大麻疯如何会影响及患者的衣服及他所居住的房子?】
我们现在熟知的麻疯病,被视为等同于汉生病(Hansen’sdisease )。其实,希伯来文sara'at表示的意思,并非单指别人会察觉的或有损外形的皮肤病。所描述患大麻疯者的病徽,诸如受病菌影响的皮肤变白,头顶受到侵染等,都是汉生病人所没有的。第六节记述有一种皮肤病,在某些情况下会于一星期内自动消失,患者康复(汉生病永不会如此 )。第七及八节所指的似乎是「崩蚀性溃疡」(phagedenic ulcer ),二十四节记载被灼伤的皮肤受到感染。三十节则描述了一种病征,患者的皮肤变成鳞片状,这种病极可能是癣。
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合理地下结论:希伯来文sara'at并非单指皮肤病,而是一个统称,包括所有皮肤及头上所患的,会影响外形的病(然而 乃缦所患的 极类同汉生病[参王下五] ,。
及五十九节提及在衣服或任何一块布匹上的sara'at。这种征兆显然与会影响人类皮肤的皮肤病不一样;却是会损害纺织品、皮革或毛皮的真菌及霉菌,在表面看来,这些菌类与人类皮肤病的病征颇相似。这些菌类若与其他衣物接触,便很容易传染开去,而且与衣物组织有极大破坏;因此,这类sara'at必须与其他衣物分隔开,再看看这些菌类能否被擦掉或洗净。假如经过洗擦也不能把菌除掉,带菌的衣服无疑应用火烧掉。
所描述的sara'at,会损坏房子的墙壁。这类sara'at可能是一些生长在砖墙甚或木材上的真菌、霉菌或细菌;在湿度异常高及长期高温的日子,上述菌类都会迅速生长及蔓延。因为真菌会迅速地蔓延,遍及整间房子,极可能引起其他种类的污染及疾病;因此,一旦发现这些菌类时,必须立时清除。受真菌蔓延的墙壁,必须要洗擦干净,看是否可以彻底消除。当菌类已侵入某一块砖或是土墙的某部份时,就要挖走这部份砖或土,以阻止菌类再蔓延。假如这方法也无效,就应毁掉整间房子了。
洗擦干净一间房子后,要静候一或两个星期,然后由祭司审察,看那些菌类是否仍存在;若不能消除,房子便被毁掉。在衣服或人类皮肤上的大麻疯也是一样,需要由祭司审察,以断定受影响的地方是否已复原。发生了这三种大麻疯(sara'at ),都需要行洁净的礼仪,至于礼仪的详情,记载于利末记十三及十四章。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
「无论是在经上、在纬上,是麻布的、是羊毛的,是在皮子上,或在皮子做的什么对象上,
“……无论是在经上,在纬上”——或作无论是织的,是编结的(下同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在经上、在纬上」:即在直纱、横纱上。
──《串珠圣经注释》
经上、在纬上: 指织衣服时的横线和竖线。皮子……作的什么对象上: 前者指用皮子作的衣服或坐垫,后者指掺杂皮子的制品。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或在衣服上、皮子上,经上、纬上,或在皮子做的什么对象上,这灾病若是发绿,或是发红,是大麻疯的灾病,要给祭司察看。
这里说的“大痳疯“指羊毛或麻布衣服的恶性发霉现象,因为经线与纬线上出现绿色或红色的霉。霉是长在死了的动物或腐烂的果蔬上的霉菌。毛麻织物生霉,在潮湿的地方多有发生。人有了皮肤病要隔离,衣服生了霉也要隔离(50节 )。要是祭司发现霉菌扩散,便须把衣服焚毁(55节 ),因为整件衣服已为细菌所污染,不再洁净。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灾病若是发绿、或是发红: 指红色和绿色的霉变。与发生在皮肤上的火斑(23节 )一样,象征罪的腐败性。罪潜伏在人里面,使人灵魂腐败、心被污秽。使人内在外在的形象变成奇怪的样子。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就要察看那灾病,把染了灾病的物件关锁七天。」
“祭司就要察看那灾病,把染了灾病的物件,关锁七天”——祭司若见那对象,有染了大痲疯的现象,就要把那对象关锁七天,像关锁长大痲疯的人一样(4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第七天,他要察看那灾病,灾病或在衣服上,经上、纬上,皮子上,若发散,这皮子无论当作何用,这灾病是蚕食的大麻疯,都是不洁净了。」
“……是蚕食的大麻风,都是不洁净了”——。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蚕食」穿孔之意,比喻病毒不仅侵蚀表面,而且腐蚀及渗入里面。
──《串珠圣经注释》
蚕食的大麻风: “蚕食”意为“痛苦”、“刺痛”。指这病带给人非常大的痛苦。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那染了灾病的衣服,或是经上、纬上,羊毛上,麻衣上,或是皮子做的什么对象上,他都要焚烧;因为这是蚕食的大麻疯,必在火中焚烧。」
“那染了灾病的衣服,……或是皮子上作的什么对象上,他都要焚烧”——这是因为这样的衣服或对象无法再得洁净。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火中焚烧: 彻底清除的意思。象征罪的工价是死亡。焚烧意味着洁净的恢复。焚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生活的方方面面向神保持圣洁。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要察看,若灾病在衣服上,经上、纬上,或是皮子做的什么对象上,没有发散,」
没有发散: 指蚕食的大麻风没有扩散。指罪恶暂时潜藏在内心,但罪恶并没有除去。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就要吩咐他们,把染了灾病的对象洗了,再关锁七天。」
“把染了灾病的物件洗了,再关锁七天”——(参5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把染了灾病的物件洗了: 因为大麻风的火斑潜藏于衣服或皮子内部。洗过后要关锁七天,七天之后祭司要察看,即使没有变色、扩散也要焚烧,因为是蚕食的大麻风。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洗过以后,祭司要察看,那对象若没有变色,灾病也没有消散,那物件就不洁净,是透重的灾病,无论正面反面,都要在火中焚烧。」
“洗过以后,祭司要察看,那对象若没有变色”——若仍是发录,或是发红(49 )。“灾病也没有消散,那物件就不洁净”——意思说,那对象的颜色若没有复原,灾病虽没有发散,那物件还是不洁净(参文理辉本 )。“是透重的灾病”——(42-43 )灾病虽没有发散,却是越发入到对象之内去了,文理译本作“染癞甚深”。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透重的灾病」:正面背面都被霉侵蚀。
──《串珠圣经注释》
灾病也没有消散: 大麻风的灾病没有消散,指病毒还在,因此不洁净。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洗过以后,祭司要察看,若见那灾病发暗,他就要把那灾病从衣服上,皮子上,经上、纬上,都撕去。」
“若见那灾病发暗”——(参6 )。“他就要把那灾病从衣服上,……都撕去”——祭司把那从衣服上或对象上所撕去的烧了,其余的洗了以后,就算洁净(58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灾病发暗: 指灾病消失。把那灾病……撕去: 指从衣服或皮子上完全分离灾病。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若仍现在衣服上,或是经上、纬上、皮子做的什么对象上,这就是灾病又发了,必用火焚烧那染灾病的物件。」
“若仍现在衣服上……”——现灾病处被撕去以后,在那衣服或对象上,若仍有灾病发现,就必用火焚烧。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灾病又发了: 指灾病在消失以后重新发生。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所洗的衣服,或是经,或是纬,或是皮子做的什么对象,若灾病离开了,要再洗,就洁净了。” 」
“若灾病离开了,要再洗,就洁净了”——按54、56和本节所记的话,那衣服被洗了,又关锁七天以后,祭司有时就看不出是大痲疯,那样的衣服或物件,要再洗就算是洁净了。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要再洗,就洁净了: 衣服或皮子上初次发生灾病,观察七天(51节 )。七天后发现灾病复发就要焚烧(52节 ),如果没有复发就清洗灾病部位,再关锁七天仔细观察。发现灾病消失,再清洗,就洁净了。神命令人如此关注衣服,是为了提醒我们:在圣洁的神面前不能容忍任何不洁。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这就是大麻疯灾病的条例,无论是在羊毛衣服上,麻布衣服上,经上、纬上,和皮子做的什么对象上,可以定为洁净或是不洁净。」
“就是大痲疯灾病的条例,无论是在羊毛衣服上,麻布衣服上,……和皮子作的什么对象上,可以定为洁净,或是不洁净”——本节总结47至58节的条例。注意,神没有定什么礼节使染大痲疯的衣服或对象得以洁净,像洁净长大麻风的人和房屋一样,乃是只凭祭司将那衣服或对象定为洁净或不洁净就是了。(若是衣服或物件没有全染灾病 就可将染了病的那一块撕去 病若不再发现 只要将其余的洗一洗就算洁净了-58注 )。现在难以确定这衣服上的灾病到底是什么病,但按科学家近来所发见的,微小的寄生植物和隐花植物,不但能传染衣服和对象,有碍卫生,也能蚕食那衣服或对象的质料,以致逐渐废坏,这些条例教训我们,神不但顾念人的虽魂,也是兼顾人的身体,更是显明罪恶的咒诅不但临到人的身上,也是临到人的环境,,本段在人的灵性方面也有很好的教训,因为圣书所论之不洁的衣服也是不洁之行为的标帜,,所以信徒应当脱去一切被沾染的衣服,就是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新人(弗四群 ,正如浪子脱去他的麻布袋和灯罢裤,穿上父为他所预备之上好的袍子一样(路十五绍 赛六十-10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从本章的规例,可以看见神要求祂的子民在道德、身体、甚至所穿着的衣服与所用的器皿上都须做到洁净。消极方面不与不洁净的东西接触,积极方面力保内心与行为的圣洁,和神有圆满的属灵关系。物质生活与心灵生活不可分割,乃完整的一体。新约要求信徒在行为之外,更注意动机的纯正,保持意念上的圣洁,做到完完全全象基督。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利十三章大要】
本章分为二大段:
11-46是严重皮肤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247-58是衣服霉烂的检验及处理方法。
前段描述了二十一个严重皮肤病的病例,后段描述了三个霉烂衣服的例子。每个病例都有一定的描述方法:1病征的初探(2 ),2祭司的察看(3 ),3病征的评述(3 ),4疾病的判断及处理方法(3-8 )。
──《串珠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1-13章 )】
1神定下食物的条例,藉此叫的百姓从万族中分别出来,服于神的准则下(11:45)。这种在食物上分别为圣的要求于新约有什么改变?; 徒11章; 。既然如此,这些条例对今日信徒有何意义?
2按12:4, 妇人生子不洁是因生产所流的血,换句话说,虽然在别的场合血有赎罪与洁净之用 (17:11), 在此只会成为玷污的源头。试从信徒生活中举些例子,证明最好的东西也可能因场合不恰当而变质。
3百姓患上皮肤病,便要被关锁十四天(13:4-5), 若还未痊愈,便被视为不洁净,须独居营外(13:46)。这与今日检查疫症的方法有否相似?当中有否属灵的教训?
4摩西律法不但针对人的洁净问题,还顾及衣服和房屋的洁净(见14章 ),你对此有何感受。
──《串珠圣经注释》
【】「“人的肉皮上若长了疖子,或长了癣,或长了火斑,在他肉皮上成了大麻疯的灾病,就要将他带到祭司亚伦或亚伦作祭司的一个子孙面前。」
大痲疯――指从人里面发出来严重的罪,如明知故犯、任意妄为、定意顶撞神(旧约中米利暗、耶哈西、乌西亚等皆是 )。
疖子、癣、火斑――指外面的错误、过失、缺点:(1 )疖子――与人疙疙瘩瘩,不能平和相处。(2 )癣――和人有难处,不太显出,但不舒服。(3 )火斑――人的骄傲、自夸、显扬自己。
――《利未记读经纲目》
【,4】
带到祭司那里查看,断定,并关闭七天――这祭司一面指主耶稣,一面指事奉神的人,代表神来查看断定。在判断时不但严格,且很谨慎。
――《利未记读经纲目》
【】「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灾病,若灾病处的毛已经变白,灾病的现象深于肉上的皮,这便是大麻疯的灾病。祭司要察看他,定他为不洁净。」
毛变白――毛是代表能力,我们要谨慎保守,以免能力衰退,失去基督徒在神面前正常的生活。
深于皮――有了过失错误,存心隐蔽,不肯承认出来。
――《利未记读经纲目》
【】「若火斑在他肉皮上是白的,现象不深于皮,其上的毛也没有变白,祭司就要将有灾病的人关锁七天。」
火斑在肉皮上变白――过犯已承认出来,并证明这过犯已成过去。
关七天――(1 )神尽力盼望人得能好转,满有宽容。(2 )神不轻易定人的罪。(3 )基督徒里面生命的能力是他的医治,但要严谨,不再像从前给他太多的自由。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第七天,祭司要再察看他,若灾病发暗,而且没有在皮上发散,祭司要定他为洁净,原来是癣;那人就要洗衣服,得为洁净。」
灾病发暗没发散――人的软弱为生命所吞灭,乃是基督在人里面作恩典恢复的工作。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要察看,癣若在皮上发散,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大麻疯。」
灾病发散――构成痲疯的罪,不只对少数人,且漫延波及多人,越过越扩散。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要察看,皮上若长了白疖,使毛变白,在长白疖之处有了红瘀肉,」
「祭司要察看。」大痲疯是「罪」的记号。它乃是一种隐藏在血液里的疾病,而人的生命就在血中。在对待大痲疯的条例中,祭司所能作的事,就是检验在人身上的疾病,是否确是痲疯。检验结果若断定为大痲疯,除了使患者完全与群众隔离之外,再无其他措施可行。然而我们的主,祂不仅来察看,并且伸手摸那一个长大痲疯的人──祂来对付了我们的罪。
―― 摩根《话中之光》
旧病发白处显出红瘀肉――痲疯的罪已经发过(白肉 ),但再次的正在发作(红肉 )。
――《利未记读经纲目》
【】「这是肉皮上的旧大麻疯,祭司要定他为不洁净,不用将他关锁,因为他是不洁净了。」
旧大痲疯――旧病又复发,弱点又显明出来了。
――《利未记读经纲目》
【】「祭司就要察看,全身的肉若长满了大麻疯,就要定那患灾病的为洁净;全身都变为白,他乃洁净了。」
全身的肉长满了大痲疯,全身变白――满身是罪,都肯摆在神前承认,就得洁净(诗五十一篇中的大卫 )。
――《利未记读经纲目》
【「若长满了大麻风,就要定那患灾病的为洁净。」】
起初看来,这似乎很特别。麻风开始出现,在皮肉上还不鲜明,要算为不洁净。但是长满了,从头顶至脚底都有了,祭司反而可以宣布洁净。
救赎的恩典——我们若自以为是,为自己的罪推辞,看自己可爱尊贵,救赎的恩典对我们就无效了,但是我们认为无能无助,一无是处,神白白的恩典才可向我们赐福。我们已到了尽头,完全失望,在主的脚前尘土之中,从头顶至脚底都是需要,全是污秽,那么我们就与主最亲近了。我们不仅自己蒙恩,也成为别人蒙福的导管。
蒙福的途径——你愿升高吗?那么先要在神面前谦卑下来。神的宝座不是从台阶走上去,而是走下去,那个税吏捶着胸说: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他回家时就得以称义了。罪在哪里显多,恩典也在那里显多。凡谦卑的必升高。「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名为圣者的如此说: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
」──迈尔《珍贵的片刻》
【】
红肉变白――虽有构成痲疯的罪,若肯承认,就算为洁净。
――《利未记读经纲目》
【】
长疮之处起白疖或白中带红的火斑――长疮指人外面生活的弱点。当人得救后虽已蒙医治,但以后又再软弱,并有新的弱点显出,此时需要查看,有无变成大痲疯的可能。
――《利未记读经纲目》
【】「“人的皮肉上若起了火毒,火毒的瘀肉成了火斑,或是白中带红的,或是全白的,」
火毒的瘀肉成火斑――指人的血气,如发脾气、称义自己、不肯原谅别人等。
――《利未记读经纲目》
【】「“无论男女,若在头上有灾病,或是男人胡须上有灾病,」
头上有灾病――指在服权柄和思想上出事情。凡在思想上或真理上出毛病的,定规在权柄上也出毛病。
胡须上有了灾病――指人的自居、自尊,要得到别人的高举。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就要察看;这灾病现象若深于皮,其间有细黄毛,就要定他为不洁净,这是头疥,是头上或是胡须上的大麻疯。」
查看有无细的黄毛――基督徒正常生活的能力有无衰退。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若察看头疥的灾病,现象不深于皮,其间也没有黑毛,就要将长头疥灾病的关锁七天。」
灾病不深于皮仍关七天――若不能积极证明在思想和服权柄上有无出事情,仍需严谨查看。
――《利未记读经纲目》
【】
「那人就要剃去须发,但他不可剃头疥之处。祭司要将那长头疥的,再关锁七天。」
剃胡须但不剃头――在权柄或思想上出问题的,都由于人的自尊、自居、自傲、体面,所以要有真实的对付。头发为服权柄的记号,必须保留。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第七天,祭司要察看头疥,头疥若没有在皮上发散,现象也不深于皮,就要定他为洁净,他要洗衣服,便成为洁净。」
再关七天若未发散,洗衣服――指在行为上的弱点、过错、缺点、背叛的话语、不准确的行动等污点,都要对付清楚。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就要察看他。头疥若在皮上发散,就不必找那黄毛,他是不洁净了。」
洁净之后头上的病又发散,不必再找黄毛,就断为不洁――在思想或权柄上出事情的人,虽经对付,但又复发,此时不必再找证明,就断为不洁。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若看头疥已经止住,其间也长了黑毛,头疥已然痊愈,那人是洁净了,就要定他为洁净。」
长黑毛――恢复基督徒正常的生活,是一种好的光景。
――《利未记读经纲目》
【】「“无论男女,皮肉上若起了火斑,就是白火斑,」
白火斑――显扬自己,虽有对付,但总叫人感到不舒服。
――《利未记读经纲目》
【】
「“人头上的发若掉了,他不过是头秃,还是洁净。」
秃头――虽无背叛,却不顺服。
――《利未记读经纲目》
【】
「他顶前若掉了头发,他不过是顶门秃,还是洁净。」
顶门秃――在人前或场面上不肯顺服,但不是背叛。
――《利未记读经纲目》
【】「“身上有长大麻疯灾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头散发,蒙着上唇,喊叫说:‘不洁净了!不洁净了!’」
撕裂衣服――道德破产。
蓬头散发――完全不服,放肆无忌。
蒙着上唇――口中发表出来的,都是污秽的,不可和人接触。
喊叫说,不洁净了,不洁净了――一直定罪自己。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罪恶和疾病都把人隔绝起来……】
患上大痲疯(传染性皮肤病 )的,必须以手摀口大声喊叫“不洁净的”,以免别人接近他们。因为利未记里所说的痲疯病常常是有传染性的,所以人要远离他们。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洁净与不洁净】「灾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洁净;他既是不洁净,就要独居营外。”
独居营外――革除,赶出教会。
――《利未记读经纲目》
「他既是不洁净,就要独居营外。」
神是圣洁的。圣经说:祂“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其中从对痲疯病的条例,可以看得出来。
痲疯不是一般的,是深于皮肤的病。圣经所说的“大痲疯的灾病”,与现在的大痲疯不同。痲疯虽然出现于皮肤上,但不能同疥癣小疾一样轻忽视之,其病实更深于表皮。正如罪是表现于行动上,但不仅是行动的问题。
痲疯是不能医治的病。大痲疯属于不能医治的,不能只作表面处理。圣经说:“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你们这习惯行恶的,便能行善了。”历来有不少人,想解决罪的问题:有人以为罪是无知,提倡教育是解决之道;有人以为罪是坏的习惯,应当实施改造;有人以为贫穷迫人为恶,以消灭贫穷,为解决之道;有人以为仿佛是环境“污染”的问题,应该从改善环境着手。但这些方法理论,都是缘木求鱼,终皆无功。历史证明罪是不治之症。
痲疯是有感染性的病。痲疯是最早知道的传染病,由一人传染到多人。罪也是如此。罪由一人入了世界,就繁衍增多,以至世人都犯了罪。痲疯的患处,久之失去知觉,会使人陷于危险而不自知。罪也会使人良心麻木,不肯悔改,终至灭亡。
痲疯属于不洁净的病。患痲疯的人,要被定为不洁,隔离于小区之外:“灾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洁净;他既是不洁净,就要独居营外。”同样的,如果信徒中有人犯明显不道德的罪,应当与他分离,采取纪律行动,使他思过悔改。
痲疯的判定与成洁净。在关于判定痲疯的条例中,有多次说到“祭司要察看”,“祭司要再察看”,“他为得洁净,将身体给祭司察看…要再将身体给祭司察看”,可见神对于罪的郑重。我们不能因为人的随便指控,就轻信定人有罪,必须详细查证,才可判断。
但“全身的肉,若长满了大痲疯,就要定那患灾病的为洁净;全身都变为白,他乃洁净了。”这不是很奇怪吗?神似乎是“积非成是”;实在是罪人要知非成是。因为人知道自己有罪,完全败坏,就会到主面前,彻底谦卑,承认自己的罪,悔改求主赦免,而得主宝血洁净。
愿我们谦卑,得主除去一切不义。── 于中旻《圣经研究》
【】
「“染了大麻疯灾病的衣服,无论是羊毛衣服、是麻布衣服,
染了痲疯的衣服――指人在身外的生活环境,如职业、交际、习惯、与人接触等,沾染了污秽。
――《利未记读经纲目》
【】
三种的衣服(羊毛衣、麻衣、皮衣 )――在生活和与人交往上,有的人是温和的(羊毛衣 ),有的人是淡淡的(麻衣 ),也有的人是暖暖的(皮衣 ),这些都不可叫人沾染污秽。
――《利未记读经纲目》
【】
对于长大痲疯的衣服有两种不同的对付。长大痲疯的衣服要送到祭司面前去察看,如果这一个大痲疯是生长的、扩充的,就非完全烧掉不可,不能穿。有的大痲疯,祭司洗一洗,把有的经纬拉掉而不蔓延的,这一个不必经过火烧,但若洗过拉过了,还有大痲疯,就非烧掉不可。我们信主以后,要把衣服一件一件带到我们的大祭司──主面前,察看是不是合乎基督徒的体统,有的不能再穿,有的须要修改。── 倪柝声
【】「或在衣服上、皮子上,经上、纬上,或在皮子做的什么对象上,这灾病若是发绿,或是发红,是大麻疯的灾病,要给祭司察看。
衣服上的经纬――基督徒在生活为人,与人交往上出毛病的,不外是对神(经 )和人对人(纬 )这两面的故事。
衣服发绿发红――在生活行为上有了不正常而奇异的改变,失去本来的样子。
――《利未记读经纲目》
【】「第七天,他要察看那灾病,灾病或在衣服上,经上、纬上,皮子上,若发散,这皮子无论当作何用,这灾病是蚕食的大麻疯,都是不洁净了。」
蚕食的大痲疯――很厉害的构成大痲疯的罪。
焚烧衣服――把沾染污秽的职业、习惯、交往,完全去掉。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就要吩咐他们,把染了灾病的对象洗了,再关锁七天。」
把染了灾病的对象洗了――把生活、为人、行动,重新整顿整顿。
――《利未记读经纲目》
【】
「洗过以后,祭司要察看,那对象若没有变色,灾病也没有消散,那物件就不洁净,是透重的灾病,无论正面反面,都要在火中焚烧。」
透重的麻疯――从前有过构成痲疯的罪,经过查看,仍无改变和承认的迹象,是深往里面侵蚀的,就断为不洁。
――《利未记读经纲目》
【】
「洗过以后,祭司要察看,若见那灾病发暗,他就要把那灾病从衣服上,皮子上,经上、纬上,都撕去。」
灾病发暗,将衣服部分撕去――仍留在原来的职业和环境上,但沾染的部分要检查、对付、去掉。
――《利未记读经纲目》
【】
「若仍现在衣服上,或是经上、纬上、皮子做的什么对象上,这就是灾病又发了,必用火焚烧那染灾病的物件。」
撕去后病仍留在经纬上,就要全部烧毁――经过部分对付,在人与神和人与人之间仍有难处,就要在生活、职业、交往上,有完全彻底的对付。
――《利未记读经纲目》
【】「所洗的衣服,或是经,或是纬,或是皮子做的什么对象,若灾病离开了,要再洗,就洁净了。” 」
灾病离开了,要再洗衣服――对构成痲疯的罪有过真实承认的,在生活为人上,需要再一次的对付和整顿。
――《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十三~十五章谨防麻疯症】
圣经中神对于疾病,其中有两样病症是特别重视的,就是麻疯病与漏症。
在利未记中就用了整整三章的话来述说这两种病,并且是要特别对付它,还叫祭司设下条例来对付这两种病,可见是何等重视这种病。
这是什么缘故?为什么神特别重视这两种病症呢?我们仔细一想,就可以明白了,原来这两种病症对人生命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人染上了这两种病,生命就算完了。
它们对人生命的危害,不是只使人瘦弱,而是在人生命中布下了毒菌,使人生命渐渐败坏;它不是一下子要了结人的性命,乃是渐渐折磨人的生命,直到把人折磨死;还不仅于此,它对人生命的侵浊,折磨往往是人所不感觉的,在不知不觉中死去了,所以这是最可怕。
因此人一染上这些病,就只好被人丢弃,而他自己在开始时还不觉得呢?人患了这种病就必要被人赶逐到外面去,叫他与人隔绝,因为这种病是没有药可治,是无法治愈的。在人群中一发现了这些病,只好把他弃绝了,无法去挽救。因为凡接近它的,就只有一个结局,就是被传染,一同变为污秽;非但不能帮助患者,还会使自己沦入同样可怕的境地。所以人一遇到了这种病的侵袭,就要陷入绝望的深渊,除了等死的来临,就再也无其它希望了。
所以,神是如此重视这种病的发现。但在圣经中,神所以重视这些病的原因,不只限于肉身,主要是含有属灵的意义,因为属灵生命究竟比肉体的生命大多了。这里神所重视、关心的,还不只在于人肉身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对付人心灵在神面前的问题。
我们在神面前的生命所最可怕的,也是这两种情况。不怕我们如何愚昧、如何软弱,就怕我们有了麻痹的现象;因为灵生命中顶怕有了麻木、不敏感、不知不觉了,这实在是最可怕的病况。人不怕失败、不怕软弱,就怕失败后不知悔改,软弱了还没有觉悟,心灵陷入麻木的光景中,这是最可怕的了。
说:“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这是说神儿子的生命在神面前生长时,如同嫩芽,这是个生长的规律;凡生命在生长时期都必有这种现象,一定是如同嫩芽。嫩芽的情况就是说,非常敏感,稍微一碰,就有感觉,稍有接触就的感觉,是不迟纯的。
每个人在生命生长的经历中,都有这样的共鸣;什么时候我们对神的事是敏感的,什么时候我们的属灵情况就是正确的,就是好的,就是能讨神喜悦,能向人表明神的,人在神面前的柔细、柔嫩是极其重要的。在神面前不怕细,就怕粗;不怕柔,就怕刚。一粗一刚,什么都完了,要失去恩典,失去祝福,摸不着神的心意,生命的成长就停止了。
所以一切灵性的病症,都好医治,就是这种麻痹病最难医治。
一个人在神面前的光景不怕软弱,因为当我们感觉自己软弱时,却正是我们容易蒙恩的时候,一看见自己软弱就会叫我们低下头来,服下心来,谦卑接受光照、接受造就。一个认识自己软弱的人最容易蒙恩。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认识自己,他虽然已经失败了,而仍不认识自己的软弱,内心对自己的可怜一点没有感觉,还以为自己不错呢!这才是最可怕的,他的生命中已经麻木了,已患了麻癖症,而他却一点没有感觉,他的心在神面前不是敏感,而是麻木,一点不感觉到神的作为、神的心意、神的手法、神的动作,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一些漠不关心的事,他周围发生许多事故,而他却无感觉,试想这是何等可怕啊!
属灵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对罪、对人、对神都应当是常有感觉的,这才能给我们带来复兴、洁净、恩典,要是里面没有感觉了,那还有什么用处呢?神的心意不领会,人的需要不知道,自己的软弱不明白,这一来还会有长进吗?还会有服事吗?还会有追求吗?
所以说,属灵的感觉是最重要的,有属灵的感觉才会祷告,才会服事、才会长进。神常喜欢将他的旨意、心意向人显露,然后再借着人的祷告或顺服来成全之。如果人的灵一麻木了,那神的旨意岂不是要停顿了吗?
许多时候人的需要得不着供应,原因就是没有人感觉到他们的需要,人都专顾自己起来,谁会管别人的需要?只有一个人灵的感觉敏锐了,才会为人代求,才会供人以需。
许多人自己的软弱得不着恢复,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灵太迟钝了、太疲倦了、太愚顽了,心灵里一点感觉都没有了。所以属灵方面一个敏锐的感觉是极其重要的,无怪乎神特别的重视,因为这个病都严重的危害着人的灵性。人对罪有了感觉后才容易得着医治,一失去了感觉,那是何等可怕!
所以我们不可不注意在神面前保守自己的心,要像嫩芽一样那么柔、那么嫩,稍微一动就觉得了,这才是蒙恩的秘诀。
我们一定得保守自己的心在神面前,千万不可有麻痹,这是最危险的病。
—— 李慕圣《晨光》
【利十三章 罪恶和痲疯病一样都具有传染的能力,预防当然胜于治疗……】
这里所说的痲疯是好几种传染性皮肤疾病的总称。其中有几种不像我们现在所称的痲疯,最厉害的几种,会慢慢的侵蚀全身,甚至令人死亡。在圣经时代,那是极其难治、极易传染之症。痲疯病人要与亲友隔绝,被关在营外。由于祭司要负起督导人民健康的任务,所以把病人移到营外,或批准他们重新回营,是祭司的职责。如果长痲疯的人已被移到营外,只有祭司能断定他们是否真正痊愈了。圣经常常用痲疯来代表罪,因为罪也会传染、伤害人,使人与神、与良朋益友隔绝,所以实在是灵性上的顽疾。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