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62附录 A 中有一份将利未记第十三章译为半专业性英文的实验性翻译,书版第265~270页。
63例:R. G. Cochrane, Biblical Leprosy: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1961), p. 3; S. G. Browne, Leprosy in the Bible (1970), pp. 5-6; J. Wilkinson, Scottish Journal of Theology , 31, 1978, pp. 153-166. 64A. R. Short, The Bible and Modern Medicine (1953), p. 78. 65参:E. V. Hulse, Palestine Exploration Quarterly , 107, 1975, pp. 96-97, 100. 66R. K. Harrison in C. Brown (ed.),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 2 (1976), p. 464. 67N. H. Snaith, Leviticus and Numbers (1967), p. 98. 68有关监定方面,参:R. K. Harrison, Evangelical Quarterly , 26, 1954, pp. 218-224. 69W. F. Albright, The Archaeology of Palestine (1960 ed.), pp. 113, 210.【】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本节至32节讲患了皮肤病的人痊愈后应做的事:1.在营外由祭司察看,为他行洁净的礼(1~7节 );2.第二周在营内献祭赎罪(8~20节 );3.贫苦的人献赎罪祭的特别预备(21~32节 )。
祭司要为已痊愈的患者作两件事:一是宣布患者的病已经痊愈(7节 );一是宣告这人可重享作神选民应有的权利,以后可以和其他百姓一起出入,过正常人的生活(8-20节 )。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
营外的礼仪:礼仪的日期共七天,而特别着重清洁的仪式。这礼仪并非献祭,所提到鸟的血并不是带到祭坛上,乃是混合了清水 (5 ), 用来洒在求洁净的人身上 (7 ); 然后那人剃除毛发及清洁身体才可进入营内居住七天。
──《串珠圣经注释》
【】
大麻风的洁净礼。大麻风的人得以洁净,重新与以色列共同体一起生活并与神相交的洁净条例。祭司主持洁净仪式可分为两步:第一次洁净仪式由祭司在营外进行,通过各种方法正式宣布大麻风患者得以洁净(1-9节 )。这时得到医治的人被许可进入以色列营内,但还不能进入自己的帐篷。过七天后,第八天祭司在神面前献上赎罪祭和燔祭(10-20节 )。第二次洁净仪式结束,患者才能进入自己的帐篷。大麻风患者的洁净仪式象征因罪恶与神分离的人,借着耶稣基督的宝血,脱离死亡重新与神和睦。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为长大麻风者进行洁净的礼仪要求用两只鸟,一只要宰杀以象征净,另一只要放生以象征那人重获自由(4~7节 );他要洗衣服和剃去毛发(8-9节 ),献赎愆祭、赎罪祭、燔祭和素祭(12-13-21节 )。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
疾病的洁净:本章讨论两大主题:
1对患严重皮肤病者痊愈后应有的洁净礼仪(2-32 );
2房子发霉的处理方法(33-53 )。
古以色列的祭司并不是医生,他们的职责乃是检验某人是否洁净,当病人洁净之后,祭司便要替他举行正当的礼仪,迎接他重返群众当中,这礼仪包括营外及会幕内的两种。
──《串珠圣经注释》
【】「“长大麻疯得洁净的日子,其例乃是这样:要带他去见祭司;」
“长大痲疯得洁净的日子,其例乃是这样”——本章所论的不是关系祭司照第十三章的条例所定为洁净的人,乃是关系长大麻疯而得痊愈的,这条例可分两段:(一 )论在营外所行的,叫长大痲疯的人可以归营,与弟兄来往;(二 )论在会幕所行的,叫长大痲疯的人可以亲近神,与盟约有份(10-32 )。“要带他去见祭司”——意思说,要从营外的住处,引他到一个预定的地方去见祭司,。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得洁净的日子: 指大麻风得以洁净的日子。大麻风不仅指现在的翰贤氏病,也包括恶性皮肤病。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洁净仪式】
这些 * 仪式惟独针对仪式上的 * 不洁,并不理会泥污和细菌。用的必须是野生的雀鸟,因为放生(已沾染不洁 )的雀鸟绝不可以误献为祭。美索不达米亚和 * 赫人的净化仪式使用雀鸟的原因,是因为雀鸟能够将 * 不洁带回天上的本源。使用香柏木的原因,显然因为它与线和血一样,都是红色的。对以色列人来说,这仪式是象征性的,不是法术(因为人已经痊愈 )。很多解经家都相信红色代表生命。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祭司要出到营外察看,若见他的大麻疯痊愈了,」
“祭司要出到营外察看”——祭司要到长大麻风的人那里,正如基督降生在世的时候与罪人来往一样。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出到营外: 大麻风患者不能进到营内,即使祭司宣布得到医治,但行洁净礼之前还是不能进入营内。这时大麻风患者仍然不洁净,之前的不洁还残留在他身上。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就要吩咐人为那求洁净的拿两只洁净的活鸟和香柏木、朱红色线,并牛膝草来。」
“就要吩咐人”——大约是吩咐那求洁净之人的亲戚或朋友。“两只洁净的活鸟”——不论是两只班鸠、雏鸽,或麻雀等,只要是洁净的活鸟就可以(参十-13-19 ),当主耶稣在世的时候,犹太人为长大痲疯者行洁净的礼是用麻雀(按犹太人的遗风,这两只洁净的鸟是预表主耶稣的死而复后。“和香柏木”——香柏木就是利巴嫩山上最高而最著名的树木,,,但在西奈旷野既没有这种树,就有注释家以为本句是指着-种松柏科的桧树说的,说,这等木头是不容易朽坛的。“朱红色线”——就是绒线,犹太人有传说说这线须重-舍客勒,是为绑牛膝草在香柏木上,作为刷子用的。“并牛膝草”——牛膝草就是成簇有香味的草,为洁净有灾病的房屋,也是用这四样(49、51-52 ),香柏木,朱红色线,并牛膝草也是同着红母牛所烧成的灰为以色列会众调作除污秽的水用的,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用牛膝草将逾越节之羊羔的血涂在门楣和左右的门框上,他们也用牛膝草把除污秽的水洒在凡因人死被污秽的帐棚和其中一切的器皿上,并洒在凡摸了死尸的人身上。说,摩西当日将各样诚命传给众百姓,就拿朱红色绒和牛膝草,把牛犊山羊的血和水洒在书上,又洒在众百姓身上,说,这血就是神与你们立约的凭据。这样看来,香柏木、朱红色线和牛膝草多是为行各种洁净的礼节用的,因此大卫祷告说:求祢用牛滕草洁净我,我就干净,求祢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两只洁净的活鸟」:类似第16章赎罪日处理两只羊的仪式,其中一只鸟的血可能显明了不洁净者所应得的死罪,另一只活鸟便背负了这些不洁及罪恶,使之远离以色列民。
──《串珠圣经注释》
两只洁净的活鸟: 一只鸟宰杀取血,另一只鸟蘸上前一只鸟的血,放到田野里。仪式中流血死去的鸟是为了赎大麻风患者的不洁,象征背负我们的罪而死的基督的代赎工作。放在田野里得以自由的鸟,象征大麻风患者从不洁中得到洁净和自由,也象征使我们从死亡的痛苦中得以自由的基督的复活。香柏木: 属于硬木,不易被虫蛀,也不易腐烂。因此香柏木象征生命的活力,即永生的生命。朱红色线: 象征血,即耶稣基督宝血的能力和救恩。牛膝草: 长在墙头的薄荷草,散发香气。牛膝草用来洒血,象征使罪得以洁净的能力,。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要吩咐用瓦器盛活水,把一只鸟宰在上面。」
“祭司要吩咐用瓦器盛活水”——话水就是常流的水,用红母牛的灰调除污秽水的时候,也须用活水。“把-只鸟宰在上面”——祭司一吩咐,就有人替那求洁净的人把一只鸟宰在水的上面,使鸟的血流在瓦器中的水上,然后再把这死鸟埋在地里,这鸟是预表基督的死。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活水“是流动的水,例如溪水,以别于井水。疾病是罪的表征,患有疾病的人或发霉生菌的物品都在仪文上不洁净。要洁净须宰杀活鸟,用鸟血洒在身上,并且洗身。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活水」:泉水,不是采自水池的。
──《串珠圣经注释》
瓦器盛活水,……上面: 盛着活水的瓦器。在这瓦器里宰杀一只鸟,使血与水混在一起。这血和水使我们想起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罪人所流出的血与水。活水象征永生的活水,“瓦器”象征虽然软弱、但因永生的活水和基督的宝血而得救的圣徒。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至于那只活鸟,祭司要把他和香柏木、朱红色线并牛膝草一同蘸于宰在活水上的鸟血中,」
“至于那只活鸟,祭司要把它和香柏木、朱红色线、并牛滕草-同蘸于宰在活水上的鸟血中”——这是表示活鸟与死鸟是合而为一的,活鸟完结死鸟所成全的,活鸟既被释放,就显明死息所成就的是已经完全了(53注 )。这样,这两只鸟是预表基督因死而复活所成就之赎罪的大功,使人得称为义。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一只活鸟宰杀,一只放在田野;后者象征病愈者重获自由。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蘸于……血中: 得以自由的鸟是因为死去的鸟的血。提醒我们 :若不流血就不能有赎罪、自由、救恩、永生。血象征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用以在那长大麻疯求洁净的人身上洒七次,就定他为洁净,又把活鸟放在田野里。」
“用以在那长大痲疯求洁净的人身上洒七次”——祭司要用那蘸于血水中的牛膝草在求洁净的人身上洒七次。“就定他为洁净,又把活鸟放在田野里”——放这鸟,表示求洁净之人的不洁是完全除去了(参53注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用牛膝草时可能连同朱红色线和香柏木条一同蘸血,行洁净之礼。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洒七次: 非常充分地洒上血。七是完全数,象征毫无缺乏。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求洁净的人当洗衣服,剃去毛发,用水洗澡,就洁净了;然后可以进营,只是要在自己的帐棚外居住七天。」
“求洁净的人当洗衣服”——。“剃去毛发”——就是剃去全身的毛发(9 ),利未人被分派职任的时候,也用剃刀刮全身。“用水洗澡,就洁净了”——以上的礼节行完,那求洁净的人要洗全身,就算洁净。“然后可以进营,只是要自己的帐棚外居住七天”——人得洁净后,虽可回到营里,却还不得回到自已家里和妻子,儿女同住,也不能进会幕,必须在别处再过七天。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剃去毛发、用水洗澡」:表示除去因患严重皮肤病所带来的污秽。
──《串珠圣经注释》
洗衣服……用水洗澡: 从外表上除去大麻风的残留,因为祭司已经宣告洁净。这宣告也包含除去内在的不洁。要在自己的帐篷外: 没有举行与神恢复交通的第二次仪式之前,防止夫妻之间发生性生活。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剃除毛发的意义】
毛发有时代表人的生命或身分,但在本节却无象征意义。剃除净尽的作用是使人人都能看见皮肤已经复原,以及避免有任何残余的 * 不洁留在毛发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第七天,再把头上所有的头发与胡须、眉毛,并全身的毛,都剃了;又要洗衣服,用水洗身,就洁净了。」
“第七天”——到第七天,那求洁净的人又要行头一天所行的三件事,(- )刮全身,(二 )洗衣服,(三 )洗澡(8 ),这些礼节行完,求洁净的人才能回到自己家里,但因未曾献赎愆、赎罪等祭,所以仍然不得进会幕(11注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第七天剔掉身上所有的毛发、洗衣服、用水洗澡,为了维持洁净,第八天到神的面前。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第八天,他要取两只没有残疾的公羊羔和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母羊羔,又要把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三为素祭,并油一罗革,一同取来。」
“第八天”——到第八天,求洁净的人虽然回了营,还是不能进会幕,必须先献一个特别的祭(11注 )。“他要取两只没有残疾的公羊羔”——一只作赎愆祭,-只作燔祭。“和-只没有残疾一岁的母羊羔”——这一只作赎罪祭(参22注。“又要把调油的细面伊沙十分之三,为素祭”——寻常的赎愆祭和赎罪祭没有同献的素祭,伊法十分之三就是三俄梅珥,约十斤左右(按西国的量器 -俄梅珥三斤 。“并油-罗革,一同取来”——这油就是橄榄油,一罗革约重十二两,祭司要将这油在耶和华面前用指头弹七次,再抹在求洁净人的右耳、右手和右脚上(16-17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素祭“看注。一伊法约合22.7公升,一罗革约合0.3公升;12,15,21,24节参此。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油一罗革」:约半公升。「伊法」:约叁一十六公升。
──《串珠圣经注释》
第八日: 八是象征复活的数字,意味着新的开始。指从大麻风的不洁中得到新生,以神百姓的身份重新与神、人相交。油一罗革: 液体剂量单位,一罗革约合0.3升。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伊法十分之三】
伊法十分之三约有六夸脱,即与三只羊同献之素祭的分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一罗革油】
罗革的分量不大,连一品脱也不足,但却难以精确估计。圣经只在本章使用这字,它在其他语言中出现时亦同样含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会幕院子内的仪式:到第八天,那病愈的人要献三只羊羔为祭(10 ),贫穷的人可以用鸟代替羊羔为赎罪祭和燔祭(22 ),然而,赎愆祭则必须是一只公羊羔(21 )。与这三种祭同献的素祭(10 )乃是细面伊法十分之三。按规定,与一只羊羔同献的素祭,乃是细面伊法的十分之一,。 上述各祭的意义及礼仪,参第1章; 第2章; 第4章及第5章注。对一个刚被洁净的人来说,除了赎愆祭以外,各祭的意义都很明显。
赎罪祭乃为清洁圣所,燔祭使人与神和解并代表人重新向神作出奉献,素祭是人对神表示忠贞的心意,惟独赎愆祭的意义并不明显。
赎愆祭基本上的功能是补偿对神的损失,这里可能指出病愈的人曾有一段时期,因被驱逐出营外而无法在圣所事奉及献祭,现在要补偿这方面的欠缺。又或者病愈者恐怕自己先前患病是因犯了罪,,,, 故以赎愆祭补偿他的过失。献祭的次序先是赎愆祭,然后是赎罪祭,再后为燔祭。在各祭的众多礼仪当中,以赎愆祭的洒血及抹油礼仪为最特别。祭司要将赎愆祭牲的血抹在病愈者的右耳垂,右手的大拇指及右脚的大拇指上(14- 17 8:23), 作为病愈者得洁净最后的步骤,使他借着祭坛重得神的恩典。跟着,祭司又将油放在自己的左手上 (15- 26 ) 然后将油抹在刚才抹血的地方(17- 28 ) , 最后再将剩余的油抹在病愈者的头上 (18- 29 )。 抹油的礼仪表示准许(这回是重新准许 )一个不洁的人加入圣民的群体。作完洒血及抹油的礼仪之后,病愈者便能献上赎罪祭、燔祭及素祭(19-20- 30-31 )。
──《串珠圣经注释》
【】
「行洁净之礼的祭司要将那求洁净的人和这些东西安置在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行洁净之礼的祭司,要将那求洁净的人和这些东西安置在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当希律圣殿之时,求洁净的人,无论是长大痲疯的,或有漏症的,或是产妇,都要在圣殿的东门那里等候,直到献完了所当献的祭。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指会幕的院子。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祭司要取一只公羊羔献为赎愆祭,和那一罗革油一同作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
“一只公羊羔,献为赎愆祭”——大痲疯是罪恶的标帜,因此求洁净的人须献赎愆祭和赎罪祭,一面也使会众受亏损 )。但他所献的赎愆祭和寻常的赎愆祭,,有几层不同之处:(一 )是公羊羔,不必是长成的,,;(二 )不是按祭司所估定的价值,;(三 )有同献的素祭(10 ),别的赎愆祭没有同献的素祭;(四 )是与一罗革油同献的(12 ));(五 )是须在耶和华面前作摇祭的(12 );(六 )别的摇祭是祭司同献祭的人摇的,但这祭是祭司目己摇的;(七 )别的摇祭是宰了以后摇的,也是只摇一部分,但这祭是摇全祭牲,而且是活摇的;(八 )这赎愆祭牲的血也是有特别的用法;(九 )别的赎愆祭多有罚金,但这祭没有罚金。“和那一罗革油,-同作摇祭”——这样看来,这寻常的橄榄油就成为至圣的(17注。“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注意,这赎愆祭牲是活摇的,百姓所献的平安祭牲是宰了以后才摇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赎愆祭“看注;”摇祭“看注。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赎愆祭: 患大麻风的人因自己不洁,也使以色列百姓沾染不洁,为了赎这不洁,要献上赎愆祭(5:14-6)。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赎愆祭】
这个祭最好是译作赔偿祭,已经在第五章解明。它是在圣所受到某种损失时献上的。进行这 * 仪式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为了补偿献祭者受隔离时所积欠的祭。
另一个理论则认为皮肤上的疾病有时可能是神明对亵渎圣物的惩罚,献上这赎愆祭是以防万一患者真是不知而误犯此罪。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摇祭】
请参看的注释。本段是惟一典礼使用全只祭牲的例证(见七~八章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把公羊羔宰于圣地,就是宰赎罪祭牲和燔祭牲之地。赎愆祭要归祭司,与赎罪祭一样,是至圣的。」
“把公羊羔宰于圣地”——,,,寻常献祭的人是自己宰祭牲,但当希律圣殿之时,因求洁净的人还不能进圣殿的内院(11注 ),祭司就须将祭牲牵到求洁净的人那里,叫他按手在祭牲头上,然后又牵到坛的北边,替他把祭牲宰了。“赎愆祭要归祭司,与赎罪祭-样,是至圣的”——祭司只可在圣所吃这祭肉。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圣地: 指燔祭坛北边会幕的院子(4:7)。赎愆祭要归……: 除脂油和腰子外所有的肉(7:3-4)。把脂油和腰子献给神,是把最好、最核心的部分献给神(3:3-4)。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祭司要取些赎愆祭牲的血,抹在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
“祭司要取些赎愆祭牲的血,抹在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在分派祭司的时候,摩西曾抹承接圣职之祭牲的血在他们的右耳、右手和右脚上,是显明将全身献给主,在洁净长大痲疯者的时候,祭司要抹赎愆祭牲的血,在他的右耳、右手和右脚上,是显明全身都洁净了。长大痲疯的得洁净和罪人得洁净有五种相同之处:(一 )须觉悟自己的污秽,(二 )须羡慕得洁净,(三 )须知自己不能洁净自己,(四 )须仰求能洁净他的,(五 )须依靠赎罪祭之血。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注。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赎愆祭牲的血: 抹上赎愆祭牲的血,因为麻风病患者的不洁影响到百姓。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把血抹在耳朵、手和脚上,象征那人已经完全洁净了。参看至37节的脚注。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右耳垂、右拇指、右拇趾】
请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祭司要从那一罗革油中取些倒在自己的左手掌里,」
从一罗革油中取些: 这油是麻风病患者献给神为祭物,与祭司承接圣职时所使用的膏油不一样。象征使罪人得以洁净的圣灵工作。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油的使用】
古代近东用油作为保护剂。这作用到了以色列虽然可能已不复存在,油依然是礼仪中重要的一部分(例如现代人把檞寄生挂在家中 已经不是为了避邪 而是作为圣诞装饰一样 )。埃及在整日活动前准备偶像的一个 * 仪式,包括类似第18节描述的步骤。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把右手的一个指头蘸在左手的油里,在耶和华面前用指头弹七次。」
“把右手的一个指头,蘸在左手的油里,在耶和华面前用指头弹七次”——意思说,在会幕门口向着至圣所弹七次,犹太人有传说,祭司每弹一次,须将指头蘸在手中的油里一次。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在耶和华面前用指头弹七次: 为了使油分别为圣。因为这个油与分别为圣的膏油(8:2)不同,是普通的油。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将手里所剩的油抹在那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就是抹在赎愆祭牲的血上。」
“指上”——(28末句 ),这油虽不是膏祭司的香膏(乃是寻常的橄榄油 ),却是因祭司在耶和华面前摇过而成圣的(12注 )。抹油在求洁净之人的右耳、右手和右脚上,是表示他既得痊愈,因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就适宜作主的百姓,得与盟约有份,也是表示他乐意将自己的四肢百体完全献与神。“……就是抹在赎愆祭牲的血上”——注意先抹血,后抹油,基督的宝血既然洁净了我们,圣灵的印记就把我们分别出来,显明我们是属神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把油抹在血上,暗示使罪人得以洁净的圣灵,以宝血赎罪的能力工作。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手里所剩的油要抹在那求洁净人的头上,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
“祭司手里所剩的油,要抹在那求洁净人的头上”——将手中余剩的油抹在他头上,是表示圣灵赐他能力服侍主。“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这-句是指着赎愆祭的全祭礼说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所剩的油,要抹在……头上: 头代表一个人。这个人已经成了合神心意之人。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赎罪】
油(更可能是整个赎愆祭 * 仪式 )、赎罪祭、燔祭、素祭,都各自被形容为对个人有赎罪的功用。有关赎罪是「洗净」之义的讨论,可参看第一章注释。这词在此形容的,是一个能够还人清白,使这人可以重新全面参与祭礼系统的复杂仪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祭司要献赎罪祭,为那本不洁净、求洁净的人赎罪;然后要宰燔祭牲,」
“祭司要献赎罪祭,为那本不洁净求洁净的人赎罪”——祭司所要献的赎罪祭牲,就是10节所提-只没有残疾-岁的母绵羊羔。“然后要宰燔祭牲”——这些祭物是预表基督的死,注意为这求洁净的人献祭的次序,赎愆祭和赎罪祭须先献上,然后才可献燔祭,为指定之罪献祭的次序也是这样的(参五祭总论五祭之次序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赎罪祭“看注;“燔祭”看注。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赎罪祭: 为了赎因麻风病而有的道德上的罪(4:1-5)。然后要宰燔祭牲: 用赎罪祭付上赔偿,用燔祭赎罪,才能来到神面前。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把燔祭和素祭献在坛上,为他赎罪,他就洁净了。」
“把燔祭和素祭献在坛上为他赎罪,他就洁净了”——献燔祭和素祭是完结这洁净的礼。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素祭”看注。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燔祭和素祭: 指奉献和事奉。表明只有赎罪以后,才能在神面前奉献、事奉。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他若贫穷不能预备够数,就要取一只公羊羔作赎愆祭,可以摇一摇,为他赎罪;也要把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为素祭,和油一罗革一同取来;」
“他若贫穷不能预备够数,就要取-只公羊羔作赎愆祭,可以摇一摇,为他赎罪”——这条例显明神是体恤贫穷人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贫穷: 体现神对贫穷之人的慈悲。暗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贫穷麻风病患者的洁净礼。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又照他的力量取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照他的力量”——神要人尽自己的力量侍奉祂。“取两只班鸠,或是两只雏鸽,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14注 ),这些班鸠或雏鸽是代替10节所记的-只母羊羔和一只公羊羔。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第八天,要为洁净,把这些带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交给祭司。」
“第八天”——本句暗指贫穷人也须按定例行第一和第七天的礼节,与别人一样(19 ),贫穷人所献的读物虽与别人所献的不同,但所行的礼还是-样的(10-20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洁净: 是“纯粹”的意思,指洁净的仪式。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要把赎愆祭的羊羔和那一罗革油一同作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
“……羊羔……作摇祭”——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前后的平摇这羊羔和油。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赎愆祭的羊羔: 虽然贫穷但不能用其他祭物代替(12节 )。赎愆祭是麻风病患者作为选民,为恢复与神所立之约的特权而献上。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要宰了赎愆祭的羊羔,取些赎愆祭牲的血,抹在那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
“要宰了赎愆祭的羊羔,取些赎愆祭牲的血,抹在那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这是显明人得洁净是因着流血,凡倚靠主十字契的人也都必得洁净,须要知道,人得洁净,不是在乎信心的大小深浅,乃是在乎耶稣永不失效的宝血,凡信的人都是-样的得救(14注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祭司要把些油倒在自己的左手掌里,」
【】「把左手里的油,在耶和华面前,用右手的一个指头弹七次,」
【】「又把手里的油抹些在那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就是抹赎愆祭之血的原处。」
“……就是抹赎愆祭之血的原处”——(14、25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祭司手里所剩的油要抹在那求洁净人的头上,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
“祭司手里所剩的油,要抹在那求洁净人的头上,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长大痲疯的人得洁净,是借着血、水和油,这三样是预表耶稣的宝血,神的圣道和圣灵的工作(25注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那人又要照他的力量献上一只斑鸠或是一只雏鸽,」
照他的力量: 尽自己所能。神看献祭之人的心,而不是看祭物大小、量与质。我们也应该以谦卑的心来到神面前,而不是靠外在的行为。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就是他所能办的,一只为赎罪祭,一只为燔祭,与素祭一同献上;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
“就是他所能办的”——(22注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这是那有大麻疯灾病的人、不能将关乎得洁净之物预备够数的条例。” 」
“这是那有大痲疯灾病的人,不能将关乎得洁净之物预备壳数的条例”——本节是完结21至31节的条例。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耶和华晓谕摩西、亚伦说:」
【】房子发霉的处理方法:这里对发霉房屋的讨论是关乎将来的事,见「你们到了 ...... 迦南地」(34 )。房子发霉多源于潮湿,检验及处理的方法实际上是检验及处理霉衣服的延伸;检验的重点在于房屋发霉处的颜色改变(37 13:49) 及深入墙内的程度(37 13:3-), 也同样涉及一星期的检疫期(38 )。如果发现霉烂有发散迹象,便将患处的石头挖掉,另加以修补(38-39 13:4-5)。若患处经过修补和油漆,仍见房屋继续腐朽发霉,整座房子便要拆毁 (43-45 ) ; 但粉刷后,房屋没有发霉腐朽迹象 , 便要用两只活鸟举行洁净的礼仪 (48-53- 参本章1-9注 )。之后,房屋便洁净可再居住了。这里不须要向神献祭 (14:10-31),因为房子不会与神相交。
──《串珠圣经注释》
洁净房屋中大麻风的礼仪。以色列百姓进入迦南地后,房屋可能发生大麻风,神定出洁净的条例。神通过洁净礼使住在房屋里的以色列百姓明白,他们是从所有罪和不洁中分别为圣、属神的圣洁百姓,神希望他们内在的、属灵的生命也是洁净的。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你们到了我赐给你们为业的迦南地,我若使你们所得为业之地的房屋中有大麻疯的灾病,」
“迦南地”——神在本书中为以色列人所定的条例,有四处是叫他们到了迦南的时候遵守的,,。当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时候,这些条例与他们没有关系,本段列在此处,不连在第十三章上,或者是因这个缘故。至58节所记的条例,也包括以色列人在旷野所住的帐棚。“我若使你们所得为业之地的房屋中,有大痲疯的灾病”——犹太人以为房屋有大麻风的灾病,是出于神特别的刑罚,但是未必这样,因为圣书上往往将神所准的当作神所使的,神使以色列人在迦南地所得的房屋是迦南七族人所住的,这些人的身体、衣服和房屋多是不洁净,而且那地方的天气炎热,因此他们的衣服及房屋,起灾病就不为稀奇。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房屋中的“大痳疯”指的也是一种潮湿发霉现象,与处理发霉的毛织及麻织衣服的方法相同。及注。从这些洁净的礼仪来看,神非常关心祂的百姓的健康和生活上的卫生。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你们到了我赐给你们为业的迦南地: 这地是以色列的产业,是圣地。但这地也不能躲避大麻风等不洁的影响。因为这地属于地上,是天上迦南地的不完全预表。就如信徒虽然借基督耶稣的宝血得到救赎,但在地上生活时,不能完全躲避罪恶的影响。有大麻风的灾病: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经常发生霉变的腐蚀,是当地的流行病。并不是神对罪审判,使房屋发生麻风病。当我们发现大麻风,应该灵里儆醒、思想神的旨意。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房屋中,有大麻风的灾病”可能指发霉或腐蚀的问题。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大痲疯的灾病】
本节所指的是霉菌所造成的感染,古时视之为凶兆。美索不达米亚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中,都有针对发霉的 * 仪式。他们相信发霉的墙壁表示家中有人将要死亡。霉菌是鬼魔及附同之灾难将临的先兆。然而本段并没有这些成分,需要执行仪式的是房屋,不是在其中居住的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房主就要去告诉祭司说:‘据我看,房屋中似乎有灾病。’」
“房主就要去告欣祭司说,据我看,房屋中似乎有灾病”——祭司察看似乎有灾病的房屋,与察看那可疑有灾病的人和衣服相仿。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房主就要去告诉……: 发生大麻风灾病,房主首先应该告诉祭司,而不是自己清除或隐藏灾病。因为房主自己不能判别大麻风灾病,也不能清除。暗示新约圣徒犯罪时,首先应该在神面前悔改。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还没有进去察看灾病以前,就要吩咐人把房子腾空,免得房子里所有的都成了不洁净;然后祭司要进去察看房子。」
“祭司还没有进去察看灾病以前,就要吩咐人把房子腾空,免得房子里所有的都成了不洁净,然后祭司要进去察看房子”——这是显明神体恤人,因为祭司定那房子为不洁净的时候,其中-切所有的也都要成为不洁净,而且将房子腾空,祭司也就容易察看房子的各处。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把房子腾空: 原文有“家什”一词,“家什”是“巴以特(家 )”和“扣儿(全部 )”的合并词,指“家中的一切”。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他要察看那灾病,灾病若在房子的墙上有发绿或发红的凹斑纹,现象洼于墙,」
“他要察看那灾病,灾病若在房子的墙上有发绿或发红的凹斑纹,现象洼于墙”——房屋有灾病的现象和人与衣服有灾病的现象相似,(- )有凹斑纹,(二 )发绿或发红。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发绿或发红的凹斑纹,现象洼于墙」:红绿色的斑点侵蚀墙壁。
──《串珠圣经注释》
有发绿或发红的凹斑纹: 指绿色或红色的霉变。房屋的砖不断被腐蚀,表面凹陷(13:49)。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祭司就要出到房门外,把房子封锁七天。」
“祭司就要出到房门外,把房子封锁七天”——这也是与待长大麻风的人,和有灾病的衣服相仿。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把房子封锁七天: 祭司发现房屋里的斑纹,就要把房子封锁七天。房屋是为了人在里面居住,但发生大麻风灾病,就失去了作为房屋的作用,失去存在的价值成为无用之物。暗示当人被罪恶腐蚀,便断绝与神的交通,成为无用之物。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第七天,祭司要再去察看,灾病若在房子的墙上发散,」
“灾病若在房子的墙上发散”——。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在房子的墙上发散: 暗示房子确实发生了大麻风灾病(13:8)。并不是祭司使房子发生了大麻风灾病,而是它在祭司面前显露了本来面目。同样我们的罪也不是在神的诱导下所犯,而是犯罪的状态在神面前显露出来。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就要吩咐人把那有灾病的石头挖出来,扔在城外不洁净之处;」
“就要吩咐人把那有灾病的石头挖出来,扔在城外不洁净之处”——就是城外倒各种不洁之物的地方,圣迹注释第四十九章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城外不洁净之处: 与神的圣洁断绝、被神离弃的地方(4:11-12)。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处理发生麻风病房子的方法。祭司把发生斑纹的房屋封锁七天,之后如果发现灾病复发,就把发生灾病的石头或泥土拿掉,用其他石头和泥土代替。除去不洁的部分,为了保存整个房子。耶稣基督也教导我们:砍掉犯罪的肢体,使全身存活,这是有益处的。建立神国度也是一样,神选立新的工人,代替腐败、堕落的工人,在恩典中建立自己的国度。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也要叫人刮房内的四围,所刮掉的灰泥要倒在城外不洁净之处;」
【】「又要用别的石头代替那挖出来的石头,要另用灰泥墁房子。」
「墁房子」:即重新粉刷墙壁。
──《串珠圣经注释》
【】
「“他挖出石头,刮了房子,墁了以后,灾病若在房子里又发现,」
灾病若……又发现: 部分修整过的房子复发大麻风灾病。暗示罪人虽然洗净过去的罪,开始了新生活,在神面前再一次犯罪。智慧者如此说:“狗转过来吃它所吐的。”。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若先前的方法证实是无效的,房子便要拆毁。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
「祭司就要进去察看,灾病若在房子里发散,这就是房内蚕食的大麻疯,是不洁净。」
“这就是房内蚕食的大痲疯,是不洁净”——。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蚕食的大麻风: 指几乎不能挽救的麻风病。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他就要拆毁房子,把石头、木头、灰泥都搬到城外不洁净之处。」
“他就要拆毁房子,把石头、木头、灰泥,都搬到城外不洁净之处”——;我们现在难以确定房子的大痲疯是什么灾病,这灾病有三样解法,(- )犹太人以为是神特别的刑罚(34注 ),(二 )有人以为是发硝,或起毒霉;(三 )有人以为是生霉菌,或-种寄生动物。至于房屋生潮湿或长霉斑是常有的事,但西国有好些极大而且华丽的古屋,其上的石头都渐渐地剥蚀了,有科学家仔细察考了其中的缘故,近来才得知是因为有无数的微生物剥蚀这些房屋上的石头,北们已经查出有六十种能在硬石上生长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一月中能将最硬的大理石剥蚀得有人能看出的痕迹。这样看来,本章的条例和科学家最近所发见的原理十分符合,也是与卫生大有关系,免去以色列人好些疾病,这就显明神不是单顾人的灵魂,也是兼顾人的身体,以及他所处的环境。虽是如此,本段在灵界上也有教训,因为房子的灾病也作罪恶的标帜,像人的大麻风一样。有四层:(- )渐渐发散,(二 )使人不洁,(三 )终必拆毁,(四 )被投到不洁之处。照样,一座城,,或-族人,,或一个国,或全世界,,若因罪惑取败坏,神虽是长久忍耐等候,盼望其中的灾病停止,若终究发散,甚至恶贯满盈,就必被毁灭。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房屋若发霉生菌,扩散到不可收拾,便不洁净,必须拆毁,连石头、木块都要搬走。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拆毁房子……都搬到: 用新泥土和石头修整过的房子,又发生大麻风,祭司要命令拆毁这房子,从以色列中除去不洁。如果人忘记神恒久忍耐的恩典,不能结出悔改的果子,最终不能躲避神的审判。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在房子封锁的时候,进去的人必不洁净到晚上;」
“在房子封锁的时候,进去的人必不洁净到晚上”——祭司定房子为不洁净以后,若有人进去,虽是片刻,也必不洁净到晚上。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在房子封锁的时候: 祭司第一次检查以后,在封锁的七天内,房子是不洁的(37-38节 )。这时进到房子里,必不洁到晚上。因这个房子因大麻风已经不洁,是神圣洁的百姓不能接近的地方。与罪恶和不洁完全分离,是信徒生活在这个世上,一定要遵守的信仰生活准则。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在房子里躺着的必洗衣服;在房子里吃饭的也必洗衣服。」
“在房子里躺着的,……吃饭的,也必洗衣服”——这是因为他们所染的不洁净,比只进去片刻的人更甚。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躺着的……吃饭的: 象征与不洁之人的交往。也必洗衣服: (13:6)。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房子墁了以后,祭司若进去察看,见灾病在房内没有发散,就要定房子为洁净,因为灾病已经消除。」
“房子埋了以后,祭司若进去察看,见灾病在房内波有发散,就要定房子为洁净,因为灾病已经消除”——本节是接续第42节。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房屋经过粉刷之后,发霉现象没有了,祭司才可以宣布这屋子是洁净的,因为病根已清除。然后用两只活鸟来行洁净之礼。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洁净仪式】
古代近东其他地方净化霉菌的已知礼仪,与本节的礼仪有些相似。* 胡利人的仪式使用雀鸟(两只献祭 一只放生 ),又焚烧香柏木,和以色列人一样。* 巴比伦人则使用乌鸦和鹰隼,后者到野外释放。有关这仪式的其他细节,可参看本章开头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洁净发生大麻风房子的礼仪。祭司用新的泥土和石头代替发生大麻风的泥土和石头,七天后,如果大麻风没有复发,就判明这房子从大麻风中得到医治,宣布这房子洁净。仪式与从大麻风中得以洁净的人进入以色列百姓营内所行的洁净仪式(4-7节 )一样。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要为洁净房子取两只鸟和香柏木、朱红色线并牛膝草,」
“要为洁净房子,取两只鸟和香柏木,朱红色线,并牛膝草”——洁净房子的礼节(49-53 ),和洁净长大麻风人之礼节的初段是-样的(3-7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从象征罪恶和死亡的大麻风得以洁净的仪式,需要“两只活鸟、香柏木、朱红色线、牛膝草和盛活水的瓦器”。所有的物品,象征和预表耶稣基督的代赎事工和复活,以及赋予信徒的新生命。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洁净房子的礼仪跟洁净长大麻风者的第一阶段是相同的(比较4~7节 )。
──《利未记雷氏研读本》
【】
「用瓦器盛活水,把一只鸟宰在上面,」
【】「把香柏木、牛膝草、朱红色线,并那活鸟,都蘸在被宰的鸟血中与活水中,用以洒房子七次。」
【】「要用鸟血、活水、活鸟、香柏木、牛膝草,并朱红色线,洁净那房子。」
洁净那房子: 如果不举行洁净房子的仪式,这个房子因不洁的残留会使分别为圣的神的圣徒(圣殿 )沾染不洁,也玷污神的圣洁。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但要把活鸟放在城外田野里。这样洁净房子(原文作为房子赎罪 ),房子就洁净了。”」
“……这样洁净房子”——原文作为房子赎罪(小字参文理译本 ),本句显明两只鸟是-个祭(6注 )。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这是为各类大麻疯的灾病和头疥,」
“这是为各类大痲疯的灾病”——。“和头疥”——。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本章最后三节综合叙述这些为百姓的身体、衣服与住宅的外在状况所立的条例,十分切合以色列民的生活环境,具体且实际,不带任何异教邪魔的神秘颜色。而且这些条例,象其他的律法一样,是全民共知的规定,要百姓随时注意,及早预防这些疾病,长保个人洁净与社会健康,成为神圣洁的子民。
──《启导本圣经利未记注释》
【】
“这是大麻疯的条例”——这几节是完结十三和十四章的条例。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总结:这数节总括了13章及14章有关洁净与不洁净的条例,目的是使祭司自己能分辨又能教导人如何分别洁净和不洁净的事物(10:10-11)。
──《串珠圣经注释》
大麻风条例的结论。概括以上所提到的大麻风的诊断和洁净方法(13:1-14)。神通过这些条例命令以色列百姓:通过保持外在的洁净,训练内在的洁净。通过复杂、彻底的洁净礼仪,启示包含在这些仪式中的深奥的属灵真理。也告诉我们 :不能把旧约时代的仪式看作过时、无用,应努力明白神通过这样的仪式所要启示的属灵真理。
--《圣经精读本──利未记注解》
【】
「并衣服与房子的大麻疯,」
“并衣服”——。“与房子的大痲疯”——。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以及疖子、癣、火斑所立的条例,」
“以及疖子、癣、火斑”——。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
「指明何时为洁净,何时为不洁净。这是大麻疯的条例。」
“指明何时为洁净何时为不洁净”——祭司不可随自己的意思定人(或衣服 或房屋 )为洁净或不洁净,乃是要照神所晓谕的条例定这些事。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
【思想问题(第14章 )】
1严重皮肤病的患者痊愈后须经洁净礼,献上赎罪及赎愆祭,才可返回群体生活及在会幕中敬拜神。这一连串的条例有何意义?见15:31。
2本章与上章并没有提及昔日患皮肤病者得医治的方法,患者只有等候神的医治。耶稣却亲自医治麻疯病人,11:5,,开始了新的纪元。如今人不拘有否患病都可得到属灵上的救恩,与神和好,你对此有何回应?
3房屋若发霉,百姓亦须处理,不可住不洁净的房屋,以免不洁。今日信徒应如何在这悖谬的世代保守自己?; 。
──《串珠圣经注释》
【】「“长大麻疯得洁净的日子,其例乃是这样:要带他去见祭司;」
带去见祭司――先把不洁净的人带到主前。
――《利未记读经纲目》
【】「祭司要出到营外察看,若见他的大麻疯痊愈了,」
祭司出到营外查看――主耶稣离开原来的地方,降卑自己来就近人。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痲疯痊愈还得在神前求洁净――有了构成痲疯罪的人,虽因着里面的生命得医治,但在神前的亏缺和玷污仍要对付,才得洁净。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痲疯得洁的层次――必须:(1 )以生命吞灭死亡。(2 )到神面前才有救法。(3 )在自己身上有所对付。(4 )还得到神面前解决罪案。
――《利未记读经纲目》
【】「就要吩咐人为那求洁净的拿两只洁净的活鸟和香柏木、朱红色线,并牛膝草来。」
鸟――基督是从天上来的,是属天、超地的。
活鸟――基督满有生命。
洁净的――只有基督是毫无玷污,是洁净的。
香柏木――指主有尊高的人性,惟有祂能作人类的救主。
牛膝草――指主的自甘卑微,成为人的样子,来就近人而成为我们的救主。
中间夹着朱红色线――说出主降卑为人,是为遵行神旨,在十字架上流血赎罪,并因而成为尊高的王。
――《利未记读经纲目》
【】
两只鸟――基督一面为我们死,除掉人的污秽;一面为我们复活,使我们脱离软弱。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要吩咐用瓦器盛活水,把一只鸟宰在上面。」
用瓦器盛活水,把一只鸟宰在上面――主耶稣在肉身里借着永活的灵,把祂自己献给神。
――《利未记读经纲目》
【】
另一只鸟和香柏木、朱红色线、并牛膝草蘸鸟血,洒在求洁净的人身上七次――指主完全的救赎不只叫人得到洁净(客观的地位 ),并且叫人在圣灵里,经历主耶稣在祂尊高和卑微的人性里面而受苦流血、死而复活、升天进入荣耀的成分(主观的经历 )。
――《利未记读经纲目》
【】「用以在那长大麻疯求洁净的人身上洒七次,就定他为洁净,又把活鸟放在田野里。」
把活鸟放在田野里――不只叫蒙洁净的人死而复活,并且还要经历升天。这是何等的超越,也是荣耀的释放。但这些都是基督为我们所作的,我们只是享受。
――《利未记读经纲目》
【「把活鸟放在田野里。」】
【,53定为洁净】惊恐的心灵呀!这就是你,你失去自由,因为罪孽使你囚禁,好似飞鸟被关在笼内,不能再在森林里自在了。鸟儿想飞出去到田野,但是祂的肚腹冲击着笼子的栏杆。这不正说明我们的心愿,深切地渴求从罪中摆脱的自由吗?
基督受死,使我们自由——一只鸟必须被宰在水盆上面,这是表征基督的死,祂的人性好似瓦器,却盛有活水,说明有生命的圣灵,向世人宣告福音的见证。我们好似麻风病人一样要由那血水洗净,那只活鸟蘸在鸟血中,然后便得自由。我们一旦有了自由,可以于众圣徒共处,一同敬拜并进入神的圣所。
基督复活,使我们得胜——主复活之后,我们得在祂里面。祂升入高天之上,我们也与祂一同高升。我们与复活的主一起,不再受罪的辖制。圣灵进入我们的心,因为那升高的元首使我们享有一切的权利,能在神的目的中体验(罗马书把章三、四节 )。快乐的心灵啊,飞翔吧!到神的心中的窝里。求上面的事,在属天的经验中与主同住,「心灵高翔」(SursumCorda! )。
──迈尔《珍贵的片刻》
「又把活鸟放在田野里。」
长大痲疯的人得洁净,是一件可喜的事。对那家庭或小区来说,仿佛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
“长大痲疯得洁净的日子,要带他去见祭司”,以证明他得洁净了。这长久独居营外的人,得洁净了,不是常有的事,必须有人关心他,相信他,带他去见祭司,不是他自己去;而且要照祭司的吩咐,预备应用的对象,襄理当作的事。正如浪子归回家中,必须有人一同欢喜,助理一切有关设筵庆祝的工作。
洁净的礼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营外的七天。祭司不能遽然接纳他,要出到营外察看。如果见他洁净了,就要剃除毛发,仿佛利未人所经过洁净的礼仪。
第二部分,是在证实洁净之后,更与祭司成圣的礼仪相类同。
活水表明主的道,血表明主的宝血,可以使人得洁净。然后,把“活鸟放在田野里”,表明得了自由,完全恢复与圣洁选民的团契生活。还要向神献赎愆祭,燔祭及素祭,表明今后要重新开始,过圣洁奉献的生活荣耀主。最有意义是,祭司把“赎愆祭牲的血,抹在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趾上”,再取些油在耶和华面前弹七次,“将手里所剩的油,抹在…赎愆祭牲的血上”。这是说,离罪悔改的人,在神面前再蒙接纳,顺从圣灵生活,耳朵听主的话,手作主的工,脚行主的道路。
房屋是一座建筑物,通常用石头建成;类同教会,由信徒为活石。染了罪污,就是染了大痲疯。同样的要审慎察看,不可轻信流言,遽断,偏断;到确定以后,不可迁延姑息妥协,以为时间可以医治,必须要采取纪律行动,把染罪的石头挖出去,与他分离,免得感染更多的人。罪的行动是由错误的教训引起的;其严重性“如同毒疮,越烂越大…败坏好些人的信心”。所以,挖出石头,也要刮除灰泥,就是错误的教导,补入新的石头,也要重墁灰泥,就是重新建立造就,使教会成为健全。
愿主洁净祂的儿女,洁净祂的教会。── 于中旻《圣经研究》
【】
求洁净的人当洗衣服,剃毛发,洗澡――有了经历基督复活升天的一面,还得有人该负责的一面:就是我们的生活为人,凡出于天然的,都该对付除掉。(1 )头发――人的荣耀。(2 )胡须――人的尊贵。(3 )眉毛――人的优点、长处、美德。(4 )全身的毛――人的能力、干才。(5 )洗澡――全身都得经过对付。
在自己的帐棚外住七天――还不能与弟兄恢复交通。不能安心相信没有问题,还得儆醒等候,解决该对付的。
再剃头发、胡须、眉毛、全身的毛,再洗衣服――人负责再对付自己、天然。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第八天把祭物安置在神前――人在复活里脱去旧造肉体。
――《利未记读经纲目》
【】「祭司要取一只公羊羔献为赎愆祭,和那一罗革油一同作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
一只羊羔献为赎愆祭,加油作摇祭――主耶稣为赎愆祭,祂的死解决了我们的罪愆。祂在圣灵里的复活叫人脱去愆尤,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
――《利未记读经纲目》
【】
「把公羊羔宰于圣地,就是宰赎罪祭牲和燔祭牲之地。赎愆祭要归祭司,与赎罪祭一样,是至圣的。」
赎愆祭的羊羔要宰在圣地――说出主耶稣能赎我们愆尤,乃是根据祂担当了我们的罪(赎罪祭 ),和祂完全为神而活(燔祭 )。
赎愆祭归祭司――带领别人对付罪的人,也一同享受基督。
――《利未记读经纲目》
【】「祭司要取些赎愆祭牲的血,抹在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
取赎愆祭牲的血,抹在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大拇指上――人有愆尤先是不听神的话(耳 ),再不作神的事(手 ),不走神的路(脚 ),所以都需要抹血。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倒油在使掌里在神前弹七次――主复活的灵先在神前立好了永远有效的根基。
――《利未记读经纲目》
【】
「将手里所剩的油抹在那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就是抹在赎愆祭牲的血上。」
将手里剩下的油抹在右耳垂上,和右手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人在复活里才能听神的话,作神的事,走神的路。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手里所剩的油要抹在那求洁净人的头上,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
油抹头――人在复活里解决了权柄、思想和全人的问题。
――《利未记读经纲目》
【】「祭司要献赎罪祭,为那本不洁净、求洁净的人赎罪;然后要宰燔祭牲,」
献赎罪祭――赎愆祭是对付罪行,赎罪祭是对付罪行的根基,就是罪性。
――《利未记读经纲目》
【】
再献母羊羔作燔祭并同献素祭――把自己在基督里完全献给神,并靠着作素祭的生命而生活为人,完全为神而活。求洁净的人,到此完全得到洁净。
――《利未记读经纲目》
【】
贫穷不能预备祭物够数的――量力而行。但在原则上要有赎罪祭、赎愆祭、燔祭和素祭,还要有油。
――《利未记读经纲目》
【,28】血所抹及的,油也抹他;没有血的地方,油就不抹他。油之所以抹他。是因为先有了血。圣灵之所以降临,是因为已经有了血。不是因你和我的行为好,是因为有了血,神就把所应许的圣灵倒下来。── 倪柝声
【】「“你们到了我赐给你们为业的迦南地,我若使你们所得为业之地的房屋中有大麻疯的灾病,」
房屋大痲疯――指教会中的罪恶。
神使房屋有大痲疯――当教会光景一不正常时,神就叫教会中显出痲疯来,题醒警告信徒们注意我们已没有可住之处,也不能享受神所应许救恩的一切福分。
――《利未记读经纲目》
【 拆毁虽然消极,却是防止事情恶化的方法……】
房屋有痲疯的灾病,是指石头墙上生出霉斑,或有碎屑、盐霜似的霉点。利未记对于洁净发霉的衣服及房舍的程序律有明文,是律法规定所不可或缺的。因为这种病对人极其危险,它会迅速地繁殖蔓延,传染给人,如不尽快地阻止,后果甚是可怕,所以如果情形极其严重,就要将衣服焚烧,房子拆毁。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房主就要去告诉祭司说:‘据我看,房屋中似乎有灾病。’」
房主告诉祭司――教会负责人或关心教会的人告诉主或代表主的使徒。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祭司还没有进去察看灾病以前,就要吩咐人把房子腾空,免得房子里所有的都成了不洁净;然后祭司要进去察看房子。」
将房子腾空免得房子里所有的都成不洁――尽力防止传染,减少传染范围。
祭司来察看――是主或使徒来察看,这察看乃是恩典和医治。
――《利未记读经纲目》
【】
「他要察看那灾病,灾病若在房子的墙上有发绿或发红的凹斑纹,现象洼于墙,」
墙上有发绿或发红的凹斑纹现洼于墙――教会出事,不仅是浮面的,也是深在的。一面要忍耐、宽容、等候,相信神有医治的大能,另一面却不可放松,要严谨观察。
――《利未记读经纲目》
【】
灾病若在房子的墙上发散,就要吩咐人挖出石头,扔在墙外不洁之处――对付出事的信徒,格除教会之外,不与交通,看他为外邦人(参林前五章 )。
――《利未记读经纲目》
【】
「也要叫人刮房内的四围,所刮掉的灰泥要倒在城外不洁净之处;」
刮房内四围的墙――因着少数信徒出事,全教会都得受点对付。
――《利未记读经纲目》
【】
「又要用别的石头代替那挖出来的石头,要另用灰泥墁房子。」
用别的石头代替挖出来的石头――有别的弟兄填补上去。
另用灰泥墁房子――教会经过重新的整顿和安排,表现新的气象。
――《利未记读经纲目》
【】
若又发现灾病在房子里发散就是蚕食大痲疯,就要把房子拆毁――经过对付后,若教会中再有励害的罪恶发生,教会就要完全拆毁。
――《利未记读经纲目》
【】
「他就要拆毁房子,把石头、木头、灰泥都搬到城外不洁净之处。」
「他就要拆毁房子。」房子若有传染疾病的可疑,就要彻底洁净,否则就得拆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往不论为任何罪恶的大痲疯所伴随与污染,最好是毫无妥协或惋惜的予以拆毁。使徒犹大说:「连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当厌恶」(犹23 )。即使我们已蒙拯救,而最近又从新被传染了,便须彻底的对付。否则,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
―― 摩根《话中之光》
【】
「在房子封锁的时候,进去的人必不洁净到晚上;」
房子封锁的时候,进去的人必不洁净到晚上――凡接触玷污的人,旧的日子该有结束,另有一个新的起头。
――《利未记读经纲目》
【】
「在房子里躺着的必洗衣服;在房子里吃饭的也必洗衣服。」
在房子里躺着的,吃饭的,也必洗衣服――在教会中即使没有积极事奉和只享受供应的信徒,也得在生活为人上有对付。
――《利未记读经纲目》
【】
「“房子墁了以后,祭司若进去察看,见灾病在房内没有发散,就要定房子为洁净,因为灾病已经消除。」
再墁房子――教会再经过整顿。
祭司察看灾病没有发散,定为洁净――经过主或代表主的使徒察看,断为洁净。
――《利未记读经纲目》
【】
洁净的礼和个人相同――全教会在基督里再一次经历与主一同受苦、流血、死而复活、升天进入荣耀。
――《利未记读经纲目》
【】
「要用鸟血、活水、活鸟、香柏木、牛膝草,并朱红色线,洁净那房子。」
用鸟血活水洁净房子――全教会需要主永远有功效的宝血和祂永活的灵的洁净冲洗。
――《利未记读经纲目》
【】
「但要把活鸟放在城外田野里。这样洁净房子(原文作为房子赎罪 ),房子就洁净了。”」
把活鸟放在田野――教会进入并经历与基督一同复活升天的境地。
房子就洁净了――教会完全蒙洁净,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别没有瑕疵,为神人互居的所在。
――《利未记读经纲目》
【 从这些看似繁复的律法中,你看到神的哪些用意?】
神告诉以色列人诊断人和房屋有痲疯灾害的方法,以使他们避免和去处理这类病。神赐这些律法,是为他们的健康着想,要保护他们。这些律法帮助他们免遭这种疾病的严重威胁。他们虽然不一定明白其中医学上的道理,但顺服它定会保障健康。神的律法之中有不少规定是人不甚理解的。不过,神的那些律例不仅可使人在肉体上不受疾病感染,并且在道德与灵性上也不受罪与邪恶的玷污。
神的话语保守人的身心灵,叫人道德上清洁,使人得享最美好的生活。虽然我们不完全明白其中的智慧,但如果顺服,则会亨通。我们现在是否仍要依从这些限制呢?一般来说,旧约里关于健康与洁净的基本原则仍然有益,是值得实行的;不过,若要固守每一项规定,有可能成为律法主义。这些条例中,有的是要把以色列人分别出来,成为与周围异教之民迥异的百姓;有些是为着防止属神的子民随从异俗;还有些是对传染病人施行隔离。当时痲疯病尚属难治的传染病,隔离是必须的。今天,医生能诊断出哪种痲疯病是传染性的,医治的方法也大大改进,所以对痲疯病人就未必需要隔离。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