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 「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
2 「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希律王」(1节 ))指主后41-44年在位的希律亚基帕一世,他是大希律之孙,亚基帕二世的父亲(二十五13 )),他所统治的国土和大希律相当。这位希律王为了取悦犹太教的首领,动手加害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1-25节是路加插叙的一段往事,是在保罗和巴拿巴上耶路撒冷之前大约4年发生的。路加这样记载,可能是因为要交待马可的背景(12 、26节 ))。 使徒雅各是在十二使徒中最先为主殉道,也是惟一在圣经中记载其死的,应验了主耶稣的预言(可十39 ))。在主耶稣的三大门徒中(太十七1 )),圣经记录了彼得的工作、约翰的著作和雅各的殉道,无论是工作、著作还是殉道,他们都是为主而活、被主使用。 「用刀杀了」(2节 ))即斩首,这是罗马帝国的行刑方式(太十四10 )),犹太人只能以石头打死罪犯(七58 ))。当雅各受害时,神并没有像救助彼得一样地差遣使者(五19 、十二7-11 ))去救他,神是否保护拯救我们,乃在于神的旨意;我们无论遭遇到怎样的境遇,都有祂的美意,我们只管将自己安然交托在祂的手中。
3 「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
4 「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监里,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个人,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按照罗马计时法,夜晚有四更,每更由一班兵丁看守,共有四班。每班有四个兵丁,其中两个人分坐在囚犯的两旁,各用铁链将自己的手臂与囚犯的手臂铐在一起,另外两个人则负责看守监狱的内门(6节 ))。如此严密的看守,一般只适用于特别重要的死刑囚犯。可能彼得曾莫名其妙地脱监(五22-24 )),所以此时对他特别小心。 主允许雅各被杀,借着雅各的被杀,主把教会带到不能靠人的力量来应付难处的地步,因而为彼得「切切地祷告神」(5节 ))。主此时还不允许彼得被害,因为在主的计划里,彼得还要为澄清救恩与律法的真理作非常关键的见证(十五5-11 ))。
6 「希律将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兵丁当中;看守的人也在门外看守。」
8 「天使对他说:『束上带子,穿上鞋。』他就那样做。天使又说:『披上外衣,跟着我来。』」
9 「彼得就出来跟着他,不知道天使所做是真的,只当见了异象。」
10 「过了第一层第二层监牢,就来到临街的铁门,那门自己开了。他们出来,走过一条街,天使便离开他去了。」
11 「彼得醒悟过来,说:『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祂的使者,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
12 「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此时彼得才知道不是异象或做梦,而是真实的经历。主允许雅各被杀,却不允许彼得受害,无论是「希律的手」(11节 )),还是「犹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11节 )),或是撒但在背后的挑动,都无法阻拦神要彼得见证救恩真理的计划(十五5-11 ))。 天使救彼得出狱,指示彼得「束上带子」、「穿上鞋」、「披上外衣,跟着我来」(8节 )),真是无微不至的带领。但一出监狱,在何去何从的重要抉择关头,天使却「离开他去了」(10节 )),留下彼得自己「想了一想」(12节 ))。活在基督里的人并不是机器人,而是要和基督一起「作王直到永永远远」的(启二十二5 )),所以神给我们机会学习做出正确的判断,让我们自己用自由意志「想一想」,怎样做才最合神心意。彼得的判断是:他应该赶紧离开险境,但必须让教会的肢体知道事态的发展。 「称呼马可的约翰」(12节 ))后来成为彼得的亲密同工,是马可福音的作者。
13 「彼得敲外门,有一个使女,名叫罗大,出来探听,」
14 「听得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的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
15 「他们说:『你是疯了!』使女极力的说:『真是他!』他们说:『必是他的天使!』」
16 「彼得不住地敲门。他们开了门,看见他,就甚惊奇。」
17 「彼得摆手,不要他们作声,就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把这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于是出去,往别处去了。」这里的「雅各」(17节 ))是主耶稣的兄弟(可六3 )),后来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十五13 、二十一18 )),保罗称他和彼得、约翰为教会的柱石(加二9 ))。他曾见过复活的主耶稣(林前十五7 )),所以保罗承认他为使徒(加一19 ))。其他使徒可能已经离开了耶路撒冷,雅各可能也躲起来了。 「众弟兄」(17节 ))可能指教会中其他的成员,也可能指其他教会领袖。 「出去,往别处去了」(17节 ))彼得可能等到希律王去世以后,才回耶路撒冷(十五7 )),这段时间他可能到过安提阿(加二11 ))。彼得虽然愿意为主舍命,但只要是主的时候还没有到,他绝不逞匹夫之勇。
18 「到了天亮,兵丁扰乱得很,不知道彼得往哪里去了。」
19 「希律找他,找不着,就审问看守的人,吩咐把他们拉去杀了。后来希律离开犹太,下凯撒利亚去,住在那里。」
20 「希律恼怒推罗、西顿的人。他们那一带地方是从王的地土得粮,因此就托了王的内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来求和。」
21 「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对他们讲论一番。」
22 「百姓喊着说:『这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
23 「希律不归荣耀给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犹太史学家约瑟夫记载,希律在凯撒利亚举行竞技大赛,国中显贵都出席。当时希律穿着银光闪闪的袍服进场,奉承的人都恭维他为神。王接受了他们的奉承;接着,他抬头看见一只猫头鹰,站在一根绳子上,他认为这是凶兆,突然体内剧痛,被人抬进宫中,五天后即病逝(《犹太古史记》卷19第343-350节 ))。 「被虫所咬」(23节 ))可能指某种寄生虫导致腹膜炎而死。妄自尊大的希律王自以为生杀大权操在他的手中,其实他连一条小虫都敌不过。无论是谁,若是偷窃神的荣耀、对付教会,必定自取败亡,因为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十二19 ))。
24 「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
25 「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上图:保罗信主和传道早期行踪,门徒到犹太省之外传道:1、扫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主向他显现,蒙召后在大马士革一带工作(徒九1-22);2、扫罗往阿拉伯去潜修三年(加一17);3、三年后扫罗在大马士革受到逼迫,就回到耶路撒冷传道(徒九23-29,加一18);4、扫罗在耶路撒冷受到威胁,经凯撒利亚回到故乡大数(徒九30);5、扫罗到叙利亚和基利家传道并建立教会,约有十一年(加一21);6、四散的门徒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传福音(徒十一19-21);7、耶路撒冷教会打发巴拿巴到安提阿去劝勉众人,又到大数去把扫罗带回安提阿,一同工作了一年(徒十二22-26)。
被囚与蒙救(十二1) 对教会,尤其是对教会的领袖们的迫害又爆发了;这迫害是希律王所嗾使的。我们就其与新约有关系的方面,先简略地看看希律家族的支系。在新约圣经中,第一个希律便是大希律,在位期间为主前四十一年至主前一年左右。这是马太第二章所载的希律,耶稣诞生时他仍当权,他曾接见过东方来的博士,也曾屠杀儿童。大希律结婚十次。其家庭中在新约圣经中出现的人物如下:(一 )希律腓力一世。他曾置施洗约翰于死地;是希罗底的第一个丈夫。在马太十四章三节 ;马可六章十七节 ;路加三章十九节 提及他,是用腓力的名字。他没有官职。他是撒罗米(或译莎乐美 )的父亲。(二 )希律安提帕。他是加利利与比利亚的分封王。他是希罗底的第二个丈夫,他曾同意处死施洗约翰。他也是彼拉多把耶稣送去受审的那个希律(路二十三7) 。(三 )亚基老。他是犹太,撒玛利亚和以土买的分封王。他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曾被黜职,放逐。马太二章二十二节 提到他。(四 )希律腓力二世。他是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地方的分封王,是该撒利亚腓立比城的创立者,也是依他的名字而称的。新约称他为腓力;在路加三章一节 提到他。(五 )大希律另有一子,名叫亚利多布;他的母亲是玛利安妮;玛利安尼是伟大的马加比英雄的后裔,他为他自己的父亲所杀,但是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希律亚基帕。这就是使徒行传第十二章这一段的希律。(六 )为使这名单完备,我们要注明希律亚基帕乃是以下各人的父亲:甲、亚基帕二世,曾审问保罗;也是保罗发表他的著名讲词的对象(徒二十五 二十六 ) 。乙、百尼基,在保罗受审问时他同在的。丙、土西拉,是腓力斯的妻;腓力斯是保罗受审时的方伯(徒二十四24) 。从这家族历史可以明白,这章里的希律亚基帕乃是马加比与母亲玛利安妮的直接后裔。他在罗马受教育,但是他竭力遵守律法和一切犹太仪文,尽心培养犹太人的优美特质,因此很受民众拥戴;他为要更受正统犹太人的爱戴,无疑地他决意攻击基督教会和它的领袖。就在逮捕彼得时的做作便表现他想讨好犹太人。逾越节是在尼散月十四日;那一天和以后的七天都不许用酵,而这一周便称为无酵饼日。在这段时间里不许审讯,不许行刑,所以希律想延迟彼得的刑罚至这一周结束之后。这一次的迫害潮的可悲之处乃是它并非起自任何人的主张──不管它是误会的也好──却完全是由于希律要得到民众拥戴。恢复的喜乐(十二12) 当局采取了极大的戒备,提防彼得逃脱。他由四个四人组的兵士看守。四人组(quaternion )乃是四人的小组。要用四组乃是因为昼夜分为四班(更 ),每更三个时辰。通常囚犯的右手带上手铐,连在狱卒的左手上;但是彼得却两手都带上手铐,连在两边的警卫手上,而另外的两个兵士则担任看门。戒备可谓极其能事。可是彼得逃脱了。兵士们便被带去行刑,因为法律规定,如果罪犯逃逸了,他的看守人便要受那囚犯应受的刑罚。我们无须把这故事看作一个奇迹。这很可能是一个使人惊心动魄的拯救故事。然而,不论其经过如何,神的手却是一定在中操守。彼得逃了出来,便一直走到称呼马可的约翰的母亲马利亚家去。由此我们知道这是基督教会的总部。人们真正可以联想到,最后晚餐便是在这地方吃的,而这地方也继续作了耶路撒冷门徒聚会的处所。我们注意他们在作甚么。他们在祷告。当人们起来反对教会时,他们转向神。在这段里,我们看到第一次提及耶路撒冷基督教会的实际领袖。彼得教他们去把消息告诉雅各。这位雅各是我主的兄弟。关于他,有些神秘之处。在东方,长兄被杀后自然由他以下的一个弟弟继任他的工作;可是我们从福音书中知道,耶稣的兄弟们都不信祂(约七5) ,而且实际上以为祂癫狂了(可三21) 。终耶稣之一生,雅各都不是他的拥护者。可是复活的基督却特别给雅各显现一次(林前十五7) 。次经的希伯来福音书说,耶稣死后,雅各立誓,要再见到耶稣才肯吃喝,而耶稣果然向他显现。很可能耶稣的生未能成就的,他的死却成就了,而雅各看到他的兄弟死了,他才明白他到底是谁,而奉献其生命去事奉他。雅各的改变是十字架改变人生命的大能的又一个伟大的例证。可怕的结局(十二20) 当时希律和推罗、西顿的人争吵,这在他们却是一桩严重的事体。他们的地土在巴勒斯坦北部,希律可以采用两个办法使他们为难。如果希律不用他们的海港,他们的贸易的收益便严重地遭受损失。更甚者,推罗、西顿的粮食仰给于巴勒斯坦,如果粮食供应遭截断了,情势便真正严重了。于是后来这些人托了王的内臣伯拉斯都去求和,在所定的日子举行一次公开的会议。犹太历史家约瑟夫叙述在这典礼的第二天,他穿上银布的袍进入会场。太阳反射在银上,百姓高叫说到这到来的乃是神。马上一种可怕的病症突然临到他身上,他从此一病不起。第二十四,二十五节叫我们回到使徒行传十一章二十七至三十节 。保罗与巴拿巴完成了他们对耶路撒冷教会的慈善任务以后,带了称呼马可的约翰回安提阿去。第一次传道旅程 使徒行传第十三,十四两章叙述第一次传道旅程的故事。保罗与巴拿巴从安提阿动身。安提阿在俄隆提斯河上十五哩,所以他们实际上是从它的海港西流基起程。他们从那里渡海去居比路,便在那里的撒拉米和帕弗讲道。他们从帕弗去旁非利亚的别加。旁非利亚是一个低洼的沿海省份,他们因为当地不适宜于保罗的身体,所以未在那里讲道。他们找到内陆,来到彼西底的安提阿。事情变得太危险了,他们便往前九十哩去以哥念。他们的生命再受威胁的,便移往二十哩外的路司得。在他们受了一次十分严重而又危险的攻击之后,便移向特庇去。特庇的遗址至今仍然未能确定。他们从特庇回去,路经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这次在旁非利亚的别加讲道之后,他们从旁非利亚的主要海港亚大利坐船,经西流基去安提阿。这次旅程大约为时三年。--《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使徒行传第十二章 四彼得被捕与逃脱(十二1~25) 路加没有告诉我们,巴拿巴和保罗到耶路撒冷后怎样,却在他们来回之间(十一30 ,十二25) ,穿插了希律亚基帕一世为讨犹太人欢心,杀了雅各,又企图谋害彼得。路加记载希律的计谋,怎样被神直接的阻拦所破坏。不过,神是透过教会的祷告而行事,尽管当彼得从死囚获释后,教会竟对祷告的果效无法置信。这故事不但强调祷告与神作工的关系,而且说明神对敌对祂、高抬自己的人,自有报应;敌挡神的,必招灭亡。 故事的骨干就是这样。但它在路加所选辑的教会历史模式中占什么地位,则不甚容易明白。这一章在整卷书的记叙中,有什么功用呢?对路加所插绘的教会画面,又提供什么亮光呢?可能性有好几种。骤然看来,这故事似乎对教会发展的主题,没有必要;即或删除去,我们也不会觉得缺少什么。所以,这故事的记载也许o是因为它属于路加从彼得承袭而来的传统(参九32~43) 。不过,它也可以作为彼得被逼离开耶路撒冷,因此将带领教会的责任转交给雅各的历史背景(虽然我们要留意,彼得在加二9 及徒十五,仍然活跃在耶路撒冷的教会中)。这故事的另一作用,也许是表明彼得的事奉生涯,与耶稣和保罗相似:监禁和死亡(真的或被恐吓的)的主题,都成为三人的际遇。若说这故事是刻意的预表,与约拿的故事性质相似,则似乎不大可能,虽然魏肯斯(p.152f)曾很慎重地提出这个解释的论证。 从路加的角度来看,重点可能在强调福音的胜利,尽管一个使徒死了,另一个遭监禁,却无法拦阻福音的进展(十二24) 。教会一祷告,神的工作就开展,敌人终必无能为力;虽然教会并不因此免于受苦和殉道。路加对福音必定得胜的信念是十分实际的,他晓得虽然神的道不会被动摇,神的仆人却可能会受苦难,被捆锁(提后二9) 。 故事的基本历史性,没有人置疑。彼得坐监,又逃出来,是十足可能的事,o不过理性主义者可能会坚持说,本来这o是普通的越狱,却被夸张成神迹(见五19) 。 1. 这件事的日期,由希律死于公元四十四年可以确定;这个日期与巴拿巴和保罗上耶路撒冷的时间之关系,引起许多辩论,因为很难确定赈灾的款项,会否早在饥荒之前许久就送去;见十一29~30 注。这里的希律是希律亚基帕一世,是希律大帝的孙儿,他年少时相当不羁,后来该犹( Gaius )和革老丢( Claudius )二王,赐他的领域不断增加,到了公元41年,他所承受的国土,已相当于他祖父的了190 。他竭尽能事讨好犹太人,尤其笼络法利赛人。 2. 根据我们对希律的认识,他迫害教会领袖的举动,完全吻合他的为人。西庇太的儿子雅各被希律所杀;很可能是他纵容公会,而公会正在严厉地对付教会;不过这一点无法确定。于是,马可福音十39 的预言应验了,至少对雅各而言是如此。威尔浩生( J. Wellhausen )等人认为,他的兄弟约翰也同时被杀(因此不可能写第四本福音书),这样的假设是没有根据的;正如白瑞特( C. K. Burrett )干脆的评论:“我们不能为方便处理一些难题,就把使徒判以殉道。”191 路加并没有推想何以雅各被杀,而彼得获救;若从第5节引申说,有人为彼得祷告,却没有人为雅各祷告,则纯为曲解。 3 ~4.杀了雅各对希律大有益处,于是他继续推进,去捉拿彼得。那时正是除酵节的日子,紧接着便是逾越节,因此这两个节期常被视作一个。既是节日,就不能立即采取行动。这叫我们想起犹太领袖想捉拿耶稣时,也有同样的难题(可十四1 f )。他们采取最高的戒备,以防囚犯逃走;这些细节乃为强调彼得脱逃的神奇性。当时有四班兵丁,每班四个人,看守监犯。这解说与罗马一贯的做法互相吻合,他们把一夜分为四更,依时换更看守。从这故事下面的话可看出,监狱是在耶路撒冷,显然希律在节期间住在那儿(参路二十三7) 。 5. 整个故事的中心教训,藉这一句细心架构的话表达出来: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他们的祷告当然是求神释放彼得。有人认为,早期教会相信主必在逾越节再临,所以他们求祂就在那一个逾越节来,以解救彼得192 。这个观念根本从经文中看不出来。他们非常恳切的祷告,正如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一样(路二十二44) ;这祷告流露出教会对彼得深切的关怀,他们不是以为,若要神答应祈求,就要表现得特别虔诚,苦苦哀求祂,说服祂。况且,若教会记得主怎样祷告,他们也必会照样祷告说:“不要成就我们的意见,乃要成就你的意思(参路二十二42) 。 6 ~11.第五节的未完成式(译注:希腊文文法,相当于英文过去进行式),表示彼得的监禁和教会的祷告持续有几天之久。故事进展到希律要提彼得出来的前一夜,就是要他带到众人面前(第4节),审判行刑。路加在此更详尽的描写监禁的方法;彼得在狱中,两面各与狱卒用手镣铐住,门外又有兵丁看守。那一夜这类事件通常出现在夜间主的使者在狱中出现,有超自然的光照耀。彼得那时已经睡着,第二天的厄运并不烦扰他,还需要天使拍他肋旁才醒过来。他站起来,与兵丁相铐的铁链就脱落了。在睡眼惺忪之际,他听见天使叫他穿上日常的衣服,准备出狱。他从敞开的狱门出去,跟着天使走,很自然地以为自己在做梦。他共走出三道门才得自由。故事中没有说明头两道门是开是关,不过依含义看来,是在狱卒睡觉时被打开的。第三道门是监狱的大门,它自动打开,让彼得和天使出来,走到街上去。一旦走出监狱附近,天使就不见了。彼得这才醒觉自己真正自由了,完全是神亲手的拯救。 叙事的人显然认为,这故事从始至终都是神迹。有人可以反驳说,它o是个传说,尤其是故事中不少题材,与古代一些故事雷同,在第一世纪时,这类故事是人人皆知的(五19 注)。因此,大可以说,在那个迷信的世代,信徒很自然也相信,他们的神与其他的神明一样,能行这类的事。这一个观点认为,本来是人为释放的故事,在流传之下,添加了传奇性的色彩。其实两者都无法证实。相信超自然之事是真实的人,接受这个故事并不困难,因为它正如圣经及基督教历史中其他类似的事迹一样。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任何成份足以妨碍人采取这种观点。 12 ~17.彼得一发觉自己真正自由了,而且若再停留在那里,必会陷入险境,他便赶紧离开。首先,要让信徒们知道事态的发展。他知道,在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里,一定有朋友在,便往那里去了。那家的女主人,是用她儿子的名字来介绍的,这儿子不久就在故事中出现了(25节),而且他可能是路加对这件事,及其他早期教会事迹的资料来源。有人推测,这间房子就是五旬节门徒聚集的地方(一13 注),不过并没有肯定的证据。虽然那时已是深夜,却有许多人聚集祷告。这是早期信徒在夜间祷告的一个例子。他们的祷告被叩门声打岔了,有一位仆人出去应门。这里描绘的房子,在街道与房子之间,有一道门廊。开门之前,先问问是谁,是正常的惯例,以防盗贼进来。那使女一听见彼得的声音,惊喜得顾不得开门,便跑进去报喜。可是屋里的人不信她的话,先是说她疯了,说她不过,就以为可能是彼得的天使。这个奇特的说法,一定是指一个人的“属天”形象,与肉身的外形相同。犹太人相信人人都有保卫的天使(见太十八10 ,与这信念相呼应),而且他仍相信,保卫天使有所保卫之人的相貌,这一点有一些证据支持(诚然比新约迟得多,而且很难解释)193 。不过,这一次屋内之人的推测却错了,因为那真是彼得本人。路加的话中并没有暗示,这种天使的观念基于纯正的天使论,他很可能o是引用了一个犹太人的迷信,但这不等于他也赞同。彼得终于进了门,他连忙止住他们的兴奋,快快解释他获释的经过,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请他们把消息报给其他信徒领袖,然后便连夜到别处躲藏去了。 这里的雅各是耶稣的兄弟(可六3) ,后来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十五13 ,二十一18) 保罗称他和彼得、约翰为教会的柱石(加二9) 。他曾见过复活的耶稣(林前十五7) ,所以保罗承认他为使徒(加一19) 。这样看来,似乎他很早就已是教会中的领导者,后来也代替了彼得,成为教会公认的领袖。这里的经文所表达的,可能o意味他是彼得的代理者。我们不知道何以雅各会取得这位置,而不是十二使徒之一。有一个可能是,他本人就是十二使徒之一,即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如此,他就不是耶稣的兄弟,而是堂兄弟)。更可能的,就是他与耶稣的亲属关系,加上他本身的领导才干,使他建立了教会领袖的身份。至于使徒们,多半因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彼得的际遇,而走避了;雅各本身可能也在躲着。“众弟兄”可能o是指教会中其他的成员,但亦可能在此作专用语,指教会领袖194 。至于彼得,经文的意思可能o是指他去躲起来,直等到可以平安回耶路撒冷之时(即希律去世之后)。加拉太书二1~10 及使徒行传十五章记载,他仍在耶路撒冷教会中;但除此之外,他在使徒行传中就不再出现了。他有一次到过安提阿(加二11~14) ,可能就是这时候去的。有人提议说,彼得这时去了罗马195 。或说这段叙述就是代表他去世升天,这些说法未免太虚幻了。 18 ~19.第二天天亮,兵丁才发现彼得失踪,那时他已逃离险境了。希律闻讯,对兵丁的解释并不满意,就归罪于他们的头上将他们杀了,这种作法正合乎他一贯的行径。他结束了在耶路撒冷的居留,就离开犹太(这里是狭义用法,指耶路撒冷邻近地区),到该撒利亚,该省的省城去。这一细节的记载,是为下一段事迹转换台景。 20 ~23.犹太史学家约瑟夫记载,希律为尊崇罗马皇帝,在该撒利亚举行竞技大赛,国中显贵都出席。当时希律穿着银光闪闪的袍服进场,奉承的人称他为神:“愿你大发慈悲,我们以往敬你为人,从此以后则尊你为神”。王接受了他们的奉承;接着,他抬头看见一只猫头鹰,站在一根绳子上,他认为这是凶兆。就在那时,他突然体内剧痛,被人抬进宫中,五天后即病逝(Jos., Ant . 19 : 343-350)。路加这里的故事,显然就是同一件事。不过,这里加了一笔新资料,就是希律与沿海城市推罗、西顿的人争执;该两城是自治的自由港,经济上仰给于犹太。我们不知道争端的因由,这里o说那地的人想藉王的内侍臣,向希律求和。结果,希律接受他们的求和。这事必然就在奉罗马皇帝之名召开的大典中进行。这故事虽然没有约瑟夫的印证,也必然是可靠的,因为路加没有什么理由要编造这样的情节,与他一贯的记述目的实无关系。 所定的日子必然是王接见他们的日子,刚好是在这节庆中间。到底这节庆是三月该城的周年庆典(公元四十四年,在那年逾越节之前;这样,彼得脱狱就约在早一年公元四十三年的逾越节之前了),还是公元四十四年八月罗马皇帝的寿辰,就不能确定了。群众召集,两城大使亦出席,希律发表演说,然后百姓大喊说,这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紧接着,他立刻被病魔所袭,这一点两种文献都相符。路加说这突袭来自主的使者,意思是指天然的灾病。亦是出于神,而不是指有人形或属天形象出现(比较7~11节)。这里所强调的是,神对于越份而掠取神荣耀的人,必有所责罚。希律的死因不肯定,“被虫所咬”可以照字面接受(参玛喀比二书九9) ,但也似乎是形容暴君死亡的一种惯语。依约瑟夫的描述,最贴切的症状是盲肠炎引致腹膜炎,而古时医疗不发达,线虫也可能加重了王的病情。尼尔(p.152)认为是一条虫引起的瘤肿。 24. 路加经常在两个事件之中,简短地概述教会进展的情况(六7 ;九31) ,这里又是如此。他说明,虽然教会遭受攻击,神的道却继续扩展(本句见六7) 。这件事比逼迫教会的人遭到恶报更为重要。神的工作不因雅各之死,和彼得离开而停顿。 25. 这章的最后一节可以当作下一段的开头,但也可以作为这一段的结尾;它总结了耶路撒冷的事,并预备了下一幕的布景。这里简述巴拿巴和保罗完成了来耶路撒冷的任务,就回安提阿去。与穿插的故事唯一有关连的部份,就是因约翰马可;他与他们一同到安提阿去。从歌罗西书四10 ,我们知道他是巴拿巴的表弟,这关系可以解释何以他会去安提阿,后来又成为巴拿巴与保罗出外传道的同伴196 。
190 在这过渡时期,分为三大基本地域:犹太在罗马官方统治下;加利利和庇哩亚,由希律安提帕统治;加利利东北地区,则由希律腓利所管。
191 C.K. Barrett,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London, 1955), p.87. 192 A. Strobel, 'Passa-Symbolic und Passa-Wunder in Apg.12. 3ff.', ' NTS 4, 1957~58, pp.200-205. 193 SB, II, p.707.
194 E. E. Ellis, 'Paul and his Co-workers', NTS 17, 1970~71, pp.437-452.
195 J. Wenham, 'Did Peter go to Rome in AD 42?' Tyn. B 23,1972, pp.94-102.
196 这一节有一个令人困惑的地方:大部份版本说巴拿巴和保罗从耶路撒冷回来(RSV 亦然),但最古最好的版本(包括 Codices Vaticanus & Sinaiticus)却作往耶路撒冷去。这句话在上下文显得很奇怪,但却是证据最强的;可是若依这说法,说巴拿巴保罗回耶路撒冷去,意思上则完全不合情理,因此,可能是最原始版本上就有了错误(后来版本更正了),或者要译作:“巴拿巴保罗完成了耶路撒冷的使命,就回来了。”(希腊文 eis 相等于 en,加上不寻常的字的次序)。见 Metzger pp.398-400。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徒十二1 】「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
这件事的日期,由希律死于公元四十四年可以确定;这个日期与巴拿巴和保罗上耶路撒冷的时间之关系,引起许多辩论,因为很难确定赈灾的款项,会否早在饥荒之前许久就送去(十一29~30) 。这里的希律是希律亚基帕一世,是希律大帝的孙儿,他年少时相当不羁,后来该犹(Gaius )和革老丢(Claudius )二王,赐他的领域不断增加,到了公元41年,他所承受的国土,已相当于他祖父的了。他竭尽能事讨好犹太人,尤其笼络法利赛人。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徒十二1 ,2杀害雅各的希律王是谁?】
答:杀害雅各的希律王,名叫亚基帕一世——意思是由艰难而生,他是大希律(参五题 )第一妻子马里安尼(Mariamne )所生的亚利斯多布鲁Aristobulus之子,因他杀了这位约翰的兄弟使徒雅各,以后受罚,就被虫咬死了,时在主后四十二年,雅各乃为十二使徒中之第一个殉道者(参六三题2 项 )。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徒十二1~2 】
在新约圣经中,第一个希律便是大希律,在位期间为主前四十一年至主前一年左右。这是马太第二章所载的希律,耶稣诞生时他仍当权,他曾接见过东方来的博士,也曾屠杀儿童。大希律结婚十次。其家庭中在新约圣经中出现的人物如下:
(一 )希律腓力一世。他曾置施洗约翰于死地;是希罗底的第一个丈夫。在马太十四章三节 ;马可六章十七节 ;路加三章十九节 提及他,是用腓力的名字。他没有官职。他是撒罗米(或译莎乐美 )的父亲。
(二 )希律安提帕。他是加利利与比利亚的分封王。他是希罗底的第二个丈夫,他曾同意处死施洗约翰。他也是彼拉多把耶稣送去受审的那个希律(路二十三7) 。
(三 )亚基老。他是犹太,撒玛利亚和以土买的分封王。他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曾被黜职,放逐。马太二章二十二节 提到他。
(四 )希律腓力二世。他是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地方的分封王,是该撒利亚腓立比城的创立者,也是依他的名字而称的。新约称他为腓力;在路加三章一节 提到他。
(五 )大希律另有一子,名叫亚利多布;他的母亲是玛利安妮;玛利安尼是伟大的马加比英雄的后裔,他为他自己的父亲所杀,但是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希律亚基帕。这就是使徒行传第十二章这一段的希律。
(六 )为使这名单完备,我们要注明希律亚基帕乃是以下各人的父亲:甲、亚基帕二世,曾审问保罗;也是保罗发表他的著名讲词的物件(徒二十五 二十六 ) 。乙、百尼基,在保罗受审问时他同在的。丙、土西拉,是腓力斯的妻;腓力斯是保罗受审时的方伯(徒二十四24) 。
从这家族历史可以明白,这章里的希律亚基帕乃是马加比与母亲玛利安妮的直接后裔。他在罗马受教育,但是他竭力遵守律法和一切犹太仪文,尽心培养犹太人的优美特质,因此很受民众拥戴;他为要更受正统犹太人的爱戴,无疑地他决意攻击基督教会和它的领袖。就在逮捕彼得时的做作便表现他想讨好犹太人。逾越节是在尼散月十四日;那一天和以后的七天都不许用酵,而这一周便称为无酵饼日。在这段时间里不许审讯,不许行刑,所以希律想延迟彼得的刑罚至这一周结束之后。这一次的迫害潮的可悲之处乃是它并非起自任何人的主张──不管它是误会的也好──却完全是由于希律要得到民众拥戴。
──《每日研经丛书》
【徒十二1~2 杀雅各的希律王为谁?与耶稣降生时的希律有何关系?】
“希律”(HEROD )乃是以东人“王”的尊称,与埃及人称王为法老,罗马人称王为该撒一般。
新约圣经中清楚题及希律者最少有三个:
一、大希律,即在主耻稣降生时屠杀伯利恒城男婴的暴君(太二章 ),这大希律王即以后几个希律王的父与祖。大希律曾娶十妻,其中四妻曾生子。
二、斩施洗约翰的首级的希律王,是大希律的第三妻子玛他客(MArTHAKE )所生,此希律名安提帕(ANTIPAS ),即路加福音三章1节 所说分封王希律。此人夺弟妇为妻(一12) 。
三、杀雅各的希律名亚基帕一世(AGRIPPA ),乃是大希律第一妻子马里安尼(MARIAMNE )所生亚利斯多布鲁(ARISTO-BLUS )之子,以后被虫咬死(徒十二章23节 )。
四、在使徒行传二十五章所说的亚基帕王,乃是希律亚基帕一世之子,称为二世,保罗曾在他面前受审。
至于被杀的雅各,乃是使徒之一,为约翰的兄弟。以后耶路撒冷教会领袖中有雅各与约翰,不要以为这个雅各是约翰的兄弟,他乃是主那稣的兄弟雅各也(加一章19节 二章9节 徒+五章13节 )。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徒十二2 】「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根据我们对希律的认识,他迫害教会领袖的举动,完全吻合他的为人。西庇太的儿子雅各被希律所杀;很可能是他纵容公会,而公会正在严厉地对付教会;不过这一点无法确定。于是,马可福音十39 的预言应验了,至少对雅各而言是如此。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徒十二2 雅各有几个?其出身行事如何?】
答:在新约圣经中提到有五个雅各的名字,除了一个雅各的行事是记载在旧约圣经中,其余四个皆在新约内被记载,他们的出身行事经过情形列述如下:
①以撒的次子雅各——他的母亲利百加,腹怀双子,先产以扫,后产雅各,他的手抓住以扫的脚跟,因此给他起名叫雅各,就是抓的意思。关于他的出身行事经过情形,在创世纪中有了详细的记述(太一2 ,创二十五至二十六 )。
②马利亚丈夫约瑟的父亲雅各,圣经对于他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寻的记录(太一16)
③西庇太的长子雅各——他是十二使徒旨意,原以捕鱼为业,后来跟从了耶稣(太四21 ,参六三题2 项 )。
④亚勒腓的儿子雅各——他也是十二使徒之一,可能就是称为小雅各者(可三18 ,参六三题9 项 五四题4 项 )。
⑤主的兄弟雅各——按教会遗传说,耶稣的弟兄一生作拿细耳人(注 ),以当祭司的职任。耶稣复活后第八日,就显给雅各看(林前十五7) ,雅各于五旬节后,终身住在耶路撒冷,执掌教会权柄,或成为教会的长老(徒十二17 ,十五13 ,二十一18 ,加一19 ,二9) ,他也是雅各书的作者(雅一1 ,参四一一题 )。从遗传说,雅各原为基督的真门徒,亦常蒙犹太人的喜悦,称为义者,在主后六三年,耶路撒冷将见倾危的时候,犹太的长老令雅各到圣殿的二层凉台上,向百姓说,拿撒勒的耶稣不是弥赛亚,雅各却是不从,改口说,基督为神的儿子,为审判万人之主,以致长老怒把他从凉台上推下来,叫人用石头打死,在犹太教中有明文的人,大多不喜悦长老所行的事。
注:参拙著旧约圣经问题总解——六五题——六四页。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徒十二3 】「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
「除酵的日子」:指逾越节前夕,尼西月十四日开始到同一月份的21日,为期一周。这段日子是被当成神圣的日子,所以不宜杀人。
── 蔡哲民等《使徒行传查经资料》
【徒十二3~4 】杀了雅各对希律大有益处,于是他继续推进,去捉拿彼得。那时正是除酵节的日子,紧接着便是逾越节,因此这两个节期常被视作一个。既是节日,就不能立即采取行动。这叫我们想起犹太领袖想捉拿耶稣时,也有同样的难题(可十四1) 。他们采取最高的戒备,以防囚犯逃走;这些细节乃为强调彼得脱逃的神奇性。当时有四班兵丁,每班四个人,看守监犯。这解说与罗马一贯的做法互相吻合,他们把一夜分为四更,依时换更看守。从这故事下面的话可看出,监狱是在耶路撒冷,显然希律在节期间住在那儿(路二十三7)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徒十二5 】「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地祷告神。」
整个故事的中心教训,藉这一句细心架构的话表达出来: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他们的祷告当然是求神释放彼得。他们非常恳切的祷告,正如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一样(路二十二44) ;这祷告流露出教会对彼得深切的关怀,他们不是以为,若要神答应祈求,就要表现得特别虔诚,苦苦哀求祂,说服祂。况且,若教会记得主怎样祷告,他们也必会照样祷告说:“不要成就我们的意见,乃要成就你的意思(路二十二42)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徒十二5 】「却...祷告。」
祷告是我们与神交通的联系,是一架跨过深渊的桥梁,是带领我们经过危险、缺乏的。
使徒时代的教会多么美丽:彼得被囚在监里,犹太人洋洋得意,希律操生杀之权,殉道场期待着使徒的血,可是教会「却...切切的祷告神」。结果怎样呢?监门开了,使徒自由了,犹太人失败了,恶王被虫咬死了,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
祷告是我们属灵的兵器。我们知不知道这兵器的能力呢?我们敢不敢用信心的权柄来使用这兵器─不只求,并且命令─呢?愿神给我们胆量,给我们信心!神所要的,并不是一些伟人,乃是一些敢证明神的伟大的人。─ 信宣
在你祷告的时候,你要小心,不要限制神的能力;不仅不信能限制神的能力,自以为知道神所能作的也能限制神的能力。你当期望那不能期望的──超过我们一切所求所想的。你每一次祷告,当先安静,想一想祂所能作的,想一想你在基督里的地位。─ 慕安得烈
我们的祷告是神的机会。
亲爱的,你悲伤么?祷告能叫你的痛苦变成喜乐。你快乐么?祷告能在你的欢乐上替你加上一阵属天的香味。你被内外的仇敌攻击得非常危险么?祷告能叫你得到天使的帮助──他的一摸能使磨石粉碎,他的一瞥能将全军打倒。祷告究竟能给你一些甚么呢?让我回答你,能给你一切神能为你作的。神说:「你愿我赐你甚么,你可以求」(王上三5) 。─ 法勒尔
【徒十二6~11 】叙事的人显然认为,这故事从始至终都是神迹。有人可以反驳说,它祇是个传说,尤其是故事中不少题材,与古代一些故事雷同,在第一世纪时,这类故事是人人皆知的。因此,大可以说,在那个迷信的世代,信徒很自然也相信,他们的神与其它的神明一样,能行这类的事。这一个观点认为,本来是人为释放的故事,在流传之下,添加了传奇性的色彩。其实两者都无法证实。相信超自然之事是真实的人,接受这个故事并不困难,因为它正如圣经及基督教历史中其它类似的事迹一样。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任何成份足以妨碍人采取这种观点。──《丁道尔圣经注释》【徒十二12 】「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
「马可」:是一个普通的拉丁文名字。「约翰」:犹太名字。徒十二25 马可跟着巴拿巴和保罗去宣教。
── 蔡哲民等《使徒行传查经资料》
【徒十二12~17 】
他知道,在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里,一定有朋友在,便往那里去了。那家的女主人,是用她儿子的名字来介绍的,这儿子不久就在故事中出现了(25节 ),而且他可能是路加对这件事,及其它早期教会事迹的数据源。有人推测,这间房子就是五旬节门徒聚集的地方(一13) ,不过并没有肯定的证据。虽然那时已是深夜,却有许多人聚集祷告。这是早期信徒在夜间祷告的一个例子。他们的祷告被叩门声打岔了,有一位仆人出去应门。这里描绘的房子,在街道与房子之间,有一道门廊。开门之前,先问问是谁,是正常的惯例,以防盗贼进来。那使女一听见彼得的声音,惊喜得顾不得开门,便跑进去报喜。可是屋里的人不信她的话,先是说她疯了,说她不过,就以为可能是彼得的天使。这个奇特的说法,一定是指一个人的“属天”形象,与肉身的外形相同。犹太人相信人人都有保卫的天使(太十八10 ,与这信念相呼应 ),而且他仍相信,保卫天使有所保卫之人的相貌,这一点有一些证据支持(诚然比新约迟得多 而且很难解释 )。不过,这一次屋内之人的推测却错了,因为那真是彼得本人。路加的话中并没有暗示,这种天使的观念基于纯正的天使论,他很可能祇是引用了一个犹太人的迷信,但这不等于他也赞同。彼得终于进了门,他连忙止住他们的兴奋,快快解释他获释的经过,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请他们把消息报给其它信徒领袖,然后便连夜到别处躲藏去了。
这里的雅各是耶稣的兄弟(可六3) ,后来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十五13 ,二十一18) 保罗称他和彼得、约翰为教会的柱石(加二9) 。他曾见过复活的耶稣(林前十五7) ,所以保罗承认他为使徒(加一19) 。这样看来,似乎他很早就已是教会中的领导者,后来也代替了彼得,成为教会公认的领袖。这里的经文所表达的,可能祇意味他是彼得的代理者。我们不知道何以雅各会取得这位置,而不是十二使徒之一。有一个可能是,他本人就是十二使徒之一,即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如此 他就不是耶稣的兄弟 而是堂兄弟 )。更可能的,就是他与耶稣的亲属关系,加上他本身的领导才干,使他建立了教会领袖的身份。至于使徒们,多半因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彼得的际遇,而走避了;雅各本身可能也在躲着。“众弟兄”可能祇是指教会中其它的成员,但亦可能在此作专用语,指教会领袖。至于彼得,经文的意思可能祇是指他去躲起来,直等到可以平安回耶路撒冷之时(即希律去世之后 )。加拉太书二1~10 及使徒行传十五章记载,他仍在耶路撒冷教会中;但除此之外,他在使徒行传中就不再出现了。他有一次到过安提阿(加二11~14) ,可能就是这时候去的。有人提议说,彼得这时去了罗马。或说这段叙述就是代表他去世升天,这些说法未免太虚幻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徒十二13~15 】「有一个使女名叫罗大,出来探听,听得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他们说,你是疯了!」
有些人告诉我,虽然他们想要信托主,但他们心里仍然有着疑惧和忧虑。他们将请愿陈明在主面前,并且抓牢神的应许,然而,疑惑还是不断的出现。我很喜欢题起彼得从监狱被释放出来的故事。当他在敲门的时候,教会正切切为他祷告!弟兄们听见敲门的声音,就喊说:「这是他的天使」!
今日有些人宣称他们的信心,比当日聚集在马利亚楼上祷告,那班门徒的信心更大。他们确实相信神要打发一位天使来,并将监狱的每一个门户都打开。如果风吹来,他们就说:「彼得在打门呀!」如果雨打下,「又是彼得在叫门哪!」这些人的信心太过于轻浮和武断。这种信心,不一定是那真实的信心。因为甚至那些最认识神的圣徒,他们的那种信心,毫无疑问地是必能带下神的答应的,但他们仍小心翼翼,唯恐稍有疏虞,便中敌计而陷入错误里。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徒十二14 】「听得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的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
「外门」:指「门廊外的门」。
── 蔡哲民等《使徒行传查经资料》
【徒十二15 】「他们说:“你是疯了!”使女极力地说:“真是他!”他们说:“必是他的天使。”」
「他的天使」:犹太人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保护的天使,太十八10 路加只是忠实的纪录这种传统,没有加以评论。
── 蔡哲民等《使徒行传查经资料》
【徒十二17 】「彼得摆手,不要他们做声,就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把这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于是出去往别处去了。」
「雅各」:应该是指耶稣的弟弟「雅各」,这时他应该已经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所以彼得特别提到要通知他。
── 蔡哲民等《使徒行传查经资料》
【徒十二17 】
在这段里,我们看到第一次提及耶路撒冷基督教会的实际领袖。彼得教他们去把消息告诉雅各。这位雅各是我主的兄弟。关于他,有些神秘之处。在东方,长兄被杀后自然由他以下的一个弟弟继任他的工作;可是我们从福音书中知道,耶稣的兄弟们都不信祂(约七5) ,而且实际上以为祂癫狂了(可三21) 。终耶稣之一生,雅各都不是他的拥护者。可是复活的基督却特别给雅各显现一次(林前十五7) 。次经的希伯来福音书说,耶稣死后,雅各立誓,要再见到耶稣才肯吃喝,而耶稣果然向他显现。很可能耶稣的生未能成就的,他的死却成就了,而雅各看到他的兄弟死了,他才明白他到底是谁,而奉献其生命去事奉他。雅各的改变是十字架改变人生命的大能的又一个伟大的例证。
──《每日研经丛书》
【徒十二18~19 】
第二天天亮,兵丁才发现彼得失踪,那时他已逃离险境了。希律闻讯,对兵丁的解释并不满意,就归罪于他们的头上将他们杀了,这种作法正合乎他一贯的行径。他结束了在耶路撒冷的居留,就离开犹太(这里是狭义用法 指耶路撒冷邻近地区 ),到该撒利亚,该省的省城去。这一细节的记载,是为下一段事迹转换台景。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徒十二19 】「希律找他,找不着,就审问看守的人,吩咐把他们拉去杀了。后来希律离开犹太,下西泽利亚去,住在那里。」
「拉去杀了」:原文是法律用语「带走」的意思,可以是带去关,也可以是带去杀。不过依据当时的状况与罗马的法律,这些士兵恐怕是被处死的机率比较高。
「下该撒利亚」:约瑟夫提及希律是为了参加为革老丢设立的节日之庆祝仪式(五年一次 这次应该是公元44年的三月或者是八月 )。平常希律王都是住在耶路撒冷城。── 蔡哲民等《使徒行传查经资料》
【徒十二20 】「希律恼怒推罗、西顿的人。他们那一带地方是从王的地土得粮,因此就托了王的内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来求和。」
「从王的地土得粮」:推罗西顿人要从巴勒斯坦、犹太地一带取得粮食,该处正好是希律王的辖区。── 蔡哲民等《使徒行传查经资料》
【徒十二21 】「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对他们讲论一番。」
「所定的日子」:约瑟夫指出这日就是为革老丢举行庆祝会的日子。── 蔡哲民等《使徒行传查经资料》
【徒十二21~22 】
当然希律的声音决不会是神的声音,这些百姓把希律王当作活的偶像,以他的声音当神的声音。后来主的使者就刑罚他,他被虫咬死。神是不会使用一个杀害基督徒的人,来对人讲话的。今天也有很多人,把那些传异端人的话,当作是神的声音。
── 何晓东《新约圣经难题探讨》
【徒十二21~22 】
犹太历史家约瑟夫叙述在这典礼的第二天,他穿上银布的袍进入会场。太阳反射在银上,百姓高叫说到这到来的乃是神。马上一种可怕的病症突然临到他身上,他从此一病不起。
──《每日研经丛书》
【徒十二21~23 】所定的日子必然是王接见他们的日子,刚好是在这节庆中间。到底这节庆是三月该城的周年庆典(公元四十四年 在那年逾越节之前 这样 彼得脱狱就约在早一年公元四十三年的逾越节之前了 ),还是公元四十四年八月罗马皇帝的寿辰,就不能确定了。群众召集,两城大使亦出席,希律发表演说,然后百姓大喊说,这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紧接着,他立刻被病魔所袭,这一点两种文献都相符。路加说这突袭来自主的使者,意思是指天然的灾病。亦是出于神,而不是指有人形或属天形象出现(比较7~11节 )。这里所强调的是,神对于越份而掠取神荣耀的人,必有所责罚。希律的死因不肯定,“被虫所咬”可以照字面接受(书九9) ,但也似乎是形容暴君死亡的一种惯语。依约瑟夫的描述,最贴切的症状是盲肠炎引致腹膜炎,而古时医疗不发达,线虫也可能加重了王的病情。尼尔(p.152 )认为是一条虫引起的瘤肿。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徒十二23 】「希律不归荣耀给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
「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约瑟夫说希律王肚痛五天后死去,尸体并生出许多虫。── 蔡哲民等《使徒行传查经资料》
【徒十二24 】「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
路加经常在两个事件之中,简短地概述教会进展的情况(六7 ,九31) ,这里又是如此。他说明,虽然教会遭受攻击,神的道却继续扩展(六7) 。这件事比逼迫教会的人遭到恶报更为重要。神的工作不因雅各之死,和彼得离开而停顿。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徒十二25 】「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这章的最后一节可以当作下一段的开头,但也可以作为这一段的结尾;它总结了耶路撒冷的事,并预备了下一幕的布景。这里简述巴拿巴和保罗完成了来耶路撒冷的任务,就回安提阿去。与穿插的故事唯一有关连的部份,就是因约翰马可;他与他们一同到安提阿去。从歌罗西书四10 ,我们知道他是巴拿巴的表弟,这关系可以解释何以他会去安提阿,后来又成为巴拿巴与保罗出外传道的同伴。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徒十二25 ;十三1 耶路撒冷与安提阿,在使徒时代,各为何种圣工的中心?】
教会是在耶路撒冷开始建立的,所以耶路撒冷为初期教会的中心。在五旬节大会时(徒二章 ),有各国人士听闻福音,福音于是由耶路撒冷传出去。当使徒们选举七位服务的人员负责管理饭食之事的时候,其中有一位安提阿人尼哥拉被选上(徒六章5节 ),“安提阿”(ANTIoCH )之名首次出现在使徒行传。
司提反殉道后,门徒因受逼迫而四散,有些人也走到安提阿只向犹太人讲道,其中也有些信徒(可能是侨居国外的犹太人 ),也向希利尼人讲道,于是在安提阿便有许多基督徒。“基督徒”一名,也就从安提阿开始闻名(徒十一章26节 )。
教会中心的耶路撒冷于是差派巴拿巴到安提阿去访问,巴拿巴则到大数找寻保罗一同到安提阿布道。约有一年之久,奠定了安提阿教会的基础(一26) 。
安提阿教会以后日渐兴旺,慢慢成为“国外教会根据地”与耶路撒冷等量齐观。不久,圣灵在安提阿要差遣人出去海外传福音,于是安提阿成为第一个“海外布道中心”(一4) 。巴拿巴和保罗是由安提阿被差出去海外传道,他俩成为“第一对”海外宣教师,后来保罗两次环游布道,均以安提阿为大本营(徒十四章26节 十八章22节 )。
今日,任何地方均可成立教会,那教会所在地,可以比方为耶路撒冷。然后,教会应该在有基础之后,向外发展,派人到另一地方去传福音,那么,这差派人出去别处传道的教会便可以比方为安提阿了。每一成熟的教会均应有安提阿的精神,开创新的教会,不应以一个教会的人坐满礼拜堂为满足。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徒十二5 】「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
彼得在监里等待处决。教会既没有能力拯救他,又没有势力拯救他。地上的帮助得不到了,可是天上的帮助还是得到。他们切切的祷告神。神就差遣祂的使者夜间去拍醒彼得,领他过了第一层、第二层监牢,来到临街的铁门。那门自己开了,彼得就得了自由。
亲爱的,在你的道路上,也许也有铁门阻塞你的前进。你像一只笼中的鸟,一直在击打门闩,可是非但得不到帮助,反使你非常疲惫,非常疼痛。你如果学会了秘诀,就不会这样了。甚么秘诀呢?就是相信祷告;这样,当你来到铁门旁边,那门就会自己开了。如果你能像当初的教会那样恳切祷告,你就会节省许多精力,免除许多烦恼。困难也能胜过,逆境也能顺利了,被撒但所捆绑的人也能得到释放了。─ 选
【徒十二7 】「有主的一个使者,站在旁边,屋里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说:『快起来。』那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神...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炼也都松开了。」(徒十六25~26)
这是神的方法。神的脚步常要等到深夜的时候,纔渐临近。我们看见,直到希律要提彼得出来办他的前一夜,天使纔来救彼得出监。挂末底改的木架豫备好了以后,纔有亚哈随鲁王睡不觉的事情发生。
啊,我的魂哪,也许在拯救临到你以前,你还须经过最黑暗的时期,但是不要怕,神必拯救你!神也许喜欢让你多等一会,但是祂不能忘记祂的誓约,祂必要实践祂那不可更改的应许!─ 梅尔
神有智慧的策略对付任何困难,神以不移的信实对待信靠祂的,神有不变的公义坚持祂的旨意,我们还怕甚么呢?借着一个同坐监牢的囚犯,借着一个梦,神就把约瑟从监狱里提到王宫里。所以信靠神的方法、神的时间,是最安稳不过的。─ 戈登
神有一千把钥匙可以开一千扇不同的门来拯救祂自己的孩子。所以让我们忠忠心心的去尽我们自己那一分──为祂受苦──基督自然会去尽祂那一分的。─ 麦唐纳
困难是神迹的前期。如果是大神迹的话,情形不仅是「困难」,并且是「不可能」。
神最喜欢祂的孩子用手紧紧抱住祂,因此神常常给祂的孩子一些绝望。
【徒十二10 「铁门。」】
在我们面前有铁门。前两道门我们不大在意,但对铁门难免惧怕,铁门是指困难,父母不让我们去国外传道,环境限制我们实现计划。有些机会好像铁门一直关闭着,恐怕这一生也不会开放。彼得在睡觉或醒来的时候,心中甚多忧虑对铁门有惊怕的心,这至少挡住他的去路,想不到它自己开了。我们许多忧虑实在也是多余的。
在我们还没走到,或是正要面对的时候,我们感到身心全然疲乏无力。但是在幽暗之中,发现门竟然是开着的。电车的路线从起点至终点好似能看清楚,可通行无阻。如果司机等着,他永不会发动;但是如果他驶去,到时路面仍可行车,有时交通阻塞,仍可逐渐行驶的。我们起来跟着天使走,有时走到阴暗之处,好似苦难重重,这是我们惊怕的,但到时仍可走过去。往往我们最怕的到时却完全消失了。
我们总要多祷告,不住的祷告,我们随时顺从天使的呼唤,将腰带束起来,一直跟着走,就有看不见的引导者,拿着钥匙,可开所有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