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撒母耳记上 第20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大卫从拉玛的拿约逃跑,来到约拿单那里,对他说:『我做了什么?有什么罪孽呢?在你父亲面前犯了什么罪,他竟寻索我的性命呢?』」

2「约拿单回答说:『断然不是!你必不至死。我父做事,无论大小,没有不叫我知道的。怎么独有这事隐瞒我呢?决不如此。』」

神开始借着扫罗追赶大卫的时候,并没有让大卫清楚地知道前面的道路,但也从来没有让大卫里面兴起反抗的心思。大卫此时并不了解这些苦难在自己身上的目的()),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想确定是否非逃不可,因为他实在舍不得离开「耶和华的产业」()),不愿去「事奉别神」())。这是一个很难学习的顺服功课,神要把大卫带到毫无保留地服神权柄的地步:「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那时,他才能成为真正合神心意的人。
扫罗决心要杀大卫的事,连约拿单都不知道())。约拿单可能一直以为这是恶魔对扫罗的骚扰。
上图:大卫从基比亚逃到拉玛的拿约,可能位于基比亚附近的拉玛。

3「大卫又起誓说:『你父亲准知我在你眼前蒙恩。他心里说,不如不叫约拿单知道,恐怕他愁烦。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离死不过一步。』」

4「约拿单对大卫说:『你心里所求的,我必为你成就。』」

5「大卫对约拿单说:『明日是初一,我当与王同席,求你容我去藏在田野,直到第三日晚上。」

6「你父亲若见我不在席上,你就说:“大卫切求我许他回本城伯利恒去,因为他全家在那里献年祭。”」

7「你父亲若说好,仆人就平安了;他若发怒,你就知道他决意要害我。」

8「求你施恩与仆人,因你在耶和华面前曾与仆人结盟。我若有罪,不如你自己杀我,何必将我交给你父亲呢?』」

「初一」())就是「月朔」()),指每次新月初次出现的那天,需要献祭,并且像安息日一样休息())。
「我当与王同席」()),可能是平安祭的筵席。扫罗与大卫还没有公然决裂,按照规矩大卫应出席宫中的平安祭筵席。
「全家」())原文是「整个家族」,是比「父家」还要大一点的组织。大卫不一定是撒谎,可能他的全家确实要「在那里献年祭」())。
「求你施恩与仆人」()),原文是「求你以忠诚对待仆人」。「恩」原文是「慈爱、忠诚」,特指「盟约中的慈爱与忠诚」。这是大卫请求约拿单遵守盟约())。

9「约拿单说:『断无此事!我若知道我父亲决意害你,我岂不告诉你呢?』」

10「大卫对约拿单说:『你父亲若用厉言回答你,谁来告诉我呢?』」

11「约拿单对大卫说:『你我且往田野去。』二人就往田野去了。」

12「约拿单对大卫说:『愿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为证。明日约在这时候,或第三日,我探我父亲的意思,若向你有好意,我岂不打发人告诉你吗?」

13「我父亲若有意害你,我不告诉你使你平平安安地走,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愿耶和华与你同在,如同从前与我父亲同在一样。」

14「你要照耶和华的慈爱恩待我,不但我活着的时候免我死亡,」

15「就是我死后,耶和华从地上剪除你仇敌的时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绝了恩惠。』」

「绝了恩惠」())中的「绝了」,原文与「剪除你仇敌」())的「剪除」是同一个词,意思是「剪断、剪除」。「恩惠」原文与「施恩与仆人」())的「恩」是同一个词,意思是「慈爱、忠诚」,特指「盟约中的慈爱与忠诚」。
在人的眼中,此时的大卫只是一个绝望无助的落魄之人;但约拿单在灵里却看到,神必将国度交在大卫的手中,所以他不但没有轻看大卫,反而把大卫当作未来的君王看待,要求大卫将来遵守盟约、保护他和他的家人())。约拿单的话不是可怜大卫,而是向得胜君王的降服,这是神借着约拿单给大卫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同样,我们对软弱的弟兄姊妹最好的安慰,是帮助他们看到神在自己身上的旨意,才能脱离自怜、自怨的捆绑。

16「于是约拿单与大卫家结盟,说:『愿耶和华借大卫的仇敌追讨背约的罪。』」

17「约拿单因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就使他再起誓。」

约拿单和大卫第一次结盟,是两个人之间的盟约())。现在约拿单看出了神在大卫身上的旨意,就再次坚立盟约,变成了与「大卫家」())的结盟。大卫作王后,果然忠于与约拿单所立之约,恩待约拿单之子米非波设())。
「就使他再起誓」()),马所拉文本中的意思是「约拿单让大卫再一次发誓」,七十士译本中的意思是「约拿单再向大卫发誓」。
约拿单是一位敬畏神、顺服神的人,他相信神的心意是让大卫作王,却没有落井下石,趁机除掉竞争者。因为他爱神,也爱大卫()),「爱是不嫉妒」()),爱也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18「约拿单对他说:『明日是初一,你的座位空设,人必理会你不在那里。」

19「你等三日,就要速速下去,到你从前遇事所藏的地方,在以色磐石那里等候。」

20「我要向磐石旁边射三箭,如同射箭靶一样。」

21「我要打发童子,说:“去把箭找来。”我若对童子说:“箭在后头,把箭拿来”,你就可以回来;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必平安无事。」

22「我若对童子说:“箭在前头”,你就要去,因为是耶和华打发你去的。」

23「至于你我今日所说的话,有耶和华在你我中间为证,直到永远。』」

「从前遇事所藏的地方」()),可能指大卫第一次藏身的「僻静地方」())。
「因为是耶和华打发你去的」()),这句恩惠的言语给即将逃亡的大卫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即使大卫被冤枉而逃亡,也是在神的旨意安排之中,因此,大卫注意的不是求神赶快挪去难处,而是如何学到神借着难处要他学习的功课,所以大卫此时为仇敌向神的祷告是:「不要杀他们,恐怕我的民忘记」())。

24「大卫就去藏在田野。到了初一日,王坐席要吃饭。」

25「王照常坐在靠墙的位上,约拿单侍立,押尼珥坐在扫罗旁边,大卫的座位空设。」

26「然而这日扫罗没有说什么,他想大卫遇事,偶染不洁,他必定是不洁。」

27「初二日大卫的座位还空设。扫罗问他儿子约拿单说:『耶西的儿子为何昨日、今日没有来吃饭呢?』」

28「约拿单回答扫罗说:『大卫切求我容他往伯利恒去。」

29「他说:“求你容我去,因为我家在城里有献祭的事;我长兄吩咐我去。如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容我去见我的弟兄”;所以大卫没有赴王的席。』」

扫罗「坐在靠墙的位上」()),这些细节表明原始资料是目击证人的描述。
「押尼珥坐在扫罗旁边」()),而「约拿单侍立」()),表明押尼珥作为元帅地位很高,是扫罗所倚重的势力。
「偶染不洁」())指礼仪上的偶尔不洁净())。平安祭筵席的人必须在礼仪上算为洁净,「偶染不洁」的人,到晚上才得洁净。

30「扫罗向约拿单发怒,对他说:『你这顽梗背逆之妇人所生的,我岂不知道你喜悦耶西的儿子,自取羞辱,以致你母亲露体蒙羞吗?」

31「耶西的儿子若在世间活着,你和你的国位必站立不住。现在你要打发人去,将他捉拿交给我;他是该死的。』」

32「约拿单对父亲扫罗说:『他为什么该死呢?他做了什么呢?』」

33「扫罗向约拿单抡枪要刺他,约拿单就知道他父亲决意要杀大卫。」

34「于是约拿单气忿忿地从席上起来,在这初二日没有吃饭。他因见父亲羞辱大卫,就为大卫愁烦。」

35「次日早晨,约拿单按着与大卫约会的时候出到田野,有一个童子跟随。」

36「约拿单对童子说:『你跑去,把我所射的箭找来。』童子跑去,约拿单就把箭射在童子前头。」

37「童子到了约拿单落箭之地,约拿单呼叫童子说:『箭不是在你前头吗?』」

38「约拿单又呼叫童子说:『速速地去,不要迟延!』童子就拾起箭来,回到主人那里。」

39「童子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有约拿单和大卫知道。」

40「约拿单将弓箭交给童子,吩咐说:『你拿到城里去。』」

41「童子一去,大卫就从磐石的南边出来,俯伏在地,拜了三拜;二人亲嘴,彼此哭泣,大卫哭得更恸。」

42「约拿单对大卫说:『我们二人曾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说:“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并你我后裔中间为证,直到永远。”如今你平平安安地去吧!』大卫就起身走了;约拿单也回城里去了。」

扫罗要杀大卫,表面上是为了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国位());但约拿单为大卫辩护的时候,扫罗却「向约拿单抡枪要刺他」())。一个属肉体的人,即使是以家庭、孩子的名义做事,实际上真正爱的还是自己,完全活在自我中心里。
「俯伏在地,拜了三拜」()),是尊敬的隆重礼节。「亲嘴」())是古代中东男人之间的见面礼仪。
在大卫开始孤单、无助的逃亡之前,神特别差遣约拿单这位属灵的伙伴来安慰他,坚固他的信心,让他能「平平安安地去」())。神所允许的追赶,目的是让人在被追赶中更加倚靠神。因此,神不会让人自己去承担被追赶的压力。祂可能借着一位属灵伙伴来显明祂的扶持,也可能借着一句话、一段经文、一件小事来显明祂的安慰,让我们有信心、有力量在被追赶的过程中接受神的拆毁和建立,「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
大卫从此开始了十多年被扫罗追赶的生涯,一直被追赶到王位上。虽然他起初并不明白这些遭遇的目的()),但神将借着各样的经历,让他的心中越来越明亮,知道神的工作永远都有积极目的和荣耀的结局,祂的受膏者要经历苦难而得着荣耀,正如基督要经过十字架而到达宝座。今天,神也是借着环境、际遇中的各种难处和试炼,叫我们生命能长大成熟,「如果我们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因为神的目的是「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大卫与约拿单

经过在十九章,扫罗赤裸裸地表现,他对大卫有谋杀的仇恨后,令人惊奇是约拿单竟然毫不知情(2节 ),很明显他以为他进行的调解是起作用的。这一点是可以理解得到的,肯定是扫罗对约拿单隐瞒他的感受和行动,他知道他的儿子与大卫有极深厚的友谊。

另一方面,更惊奇的是,重复地提议要大卫恢复他在王桌的座位。这个问题可以解释为作者再次使用不同的文献来源;也许这几章圣经的事迹,并不是按照严格的历史次序编排。或者我们可以假设在第一节中,有一段相当长的间隔;有人推测扫罗在拿约的经验,促使他的态度改变,准许大卫返回宫廷。(1节的上半部很容易与上一章相连 因为直至中世纪、才开始有旧约圣经的章节分段 )。

无论如何,这里的情况,事实上是大卫一生经历中的一个转折点;他一定至终发现扫罗对他的真正动机,而他很自然便转向约拿单。再一次,扫罗行使他的权力,布满在整个故事;甚至约拿单,他虽然是王储,也要小心谨慎。他与大卫策谋的计划,是要传话给大卫,内中有两个目的,其一,当然为避免大卫被人看见,免致危险;另外也减少约拿单的危险,否则他可能会被控与一个逃犯密谋叛国及煽动暴乱。扫罗的权力,使大卫及约拿单作出某种的欺诈;再一次,圣经没有责备他们说谎,反而使用这些谎话,来说明和强调他们处境的危险。

叙述的中心,环绕两位年青人之间的忠诚关系,这关系不是一时的感动和冲动,而是深厚和长远的责任。他们在开始时立了一个‘约’,作为彼此行动和责任的一个严肃协议。这协议可能由于认识到他们特殊的政治关系;当我们回想这两个人,彼此有不同的原因,期望有一天可以作王,但令我们惊讶的是他们并没有成为死敌。这个时候,约拿单很容易背信弃义,将大卫当作对头人消灭他;而大卫以后也可能会采取行动,消灭约拿单整个家庭。然而,他们两人接受承诺的束缚。

友谊通常不是在律师办公室内巩固的,正是如此;真正的友谊时常面对长久的责任和忠诚,如果有需要时便作自我牺牲。友谊在困难出现时便被破裂,不值分文。‘朋友乃时常亲爱’,约拿单证实了这一点。

友谊是人生最丰富的经验之一;没有友谊的人是多么可怜!朋友丰富了人生,因为他们施与而不计算代价。约拿单给予大卫的,多过他接受的。他这样做,显示他与中描述的王有显著的分别。那种王的主要功用是领受。生命中有施与和领受者;约拿单乃是一位慷慨的施与者──而大卫虽然终必作王,但他坚持不取去扫罗的任何东西。他忍耐地等候神赐给他以色列的冠冕。

友谊的考验

这个故事的过程透露一些以色列宫廷的礼节。一次特别的约会(即是初一、24节 ),所有宫廷官员要与王一同吃饭,除非有宗教理由,或者经特别的准许。例如接触过死尸,会使一个人不适合参加,术语称为‘不洁’。扫罗起初以为大卫为这些理由而缺席(26节 )。另一方面,给予缺席者的特别准许,只有王或王储才可以颁给,他好像作为王宫的管家。我们有理由假设约拿单有这种权柄给大卫准许。他在二十八节的解释似乎很有理由的──事实却不是真的──扫罗也接纳这种解释。

扫罗实时的愤怒,告诉约拿单所想知道的事情:一个人能在宫廷里,通常是很荣幸的标志,但有时王会使用这种‘尊敬为工具’,来监视那些被怀疑为不忠的人。显然,扫罗近来怀疑大卫,而不是尊敬他。同时,扫罗严肃和坦白的话,显示扫罗对这件事的感受是深刻和由衷的。他对大卫的憎恨,现在已根深蒂固了,不再只是偶然的冲动。扫罗的失去理性的思想,可以在他埋怨约拿单危害他自己王权中可见,下一个他想杀的人会是约拿单。

约拿单对大卫的忠诚,可见于他的说话和行动中,也提供一个真正的友谊典范。首先,他永远没有一刻怀疑过大卫;扫罗可能想说服他,指出大卫该受王的仇恨。跟着,他要准备面对那些对大卫发出的挑战,他甚至要冒王愤怒的风险──归根结底,他要冒个人的风险。约拿单也要对父亲完全忠心,但当扫罗犯错误时,约拿单便毫不犹疑、公开出来维护大卫的声誉;如果扫罗说话公开羞辱大卫,约拿单当日拒绝留在王的桌上,同样是一个标记,表示他不同意王对待他朋友的态度。

扫罗在三十一节说的话,乃是事实。圣经的作者清楚指出他相当痛苦,他强调大卫从没有煽动或对扫罗不忠;同时,作者也指出以下事实,有一天,大卫会成为王,而约拿单却永远不能得到。然而,约拿单之失去宝座,不是大卫所造成的;从某个角度看,使约拿单与王位无缘,这是神的旨意;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乃是非利士人的缘故,他与父亲同日在战场上,被他们杀死(参见三十一章 )。故此约拿单反对扫罗在三十一节的话,乃是完全正确的。

约拿单的忠诚友谊的最后一个标记,乃是他实现将危险口信带给大卫的任务。他谨慎地执行他的计划;但最后他略为修改,否则这两位朋友将再不会相聚。这也结束他们多年同伴的快乐,故此他们要短促相会,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及说声珍重。约拿单对大卫最后说的话(42节 ),巩固他以前的话(14节 ),指出他与父亲不同,他赞成大卫接续作王。圣经作者让所有读者知道,没有任何人,甚至约拿单,能够阻止大卫兴起作王,只有扫罗一个人例外,他是一个思想困扰的人,反抗神的旨意。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章

ii. 大卫与约拿单的协议

扫罗的行动失效,使大卫有机会去找约拿单,后者曾经成功地在扫罗与大卫之间斡旋,可能可以再次这样作。125

1~4.大卫毫无喘息余地,直接提出急迫的问题来,藉此为他的无辜辩白。约拿单显然对于大卫如此激动的原因毫不知情,不肯相信他的父亲要杀大卫。大卫必须一劳永逸地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只会到无可避免时才会不服事扫罗而离开,并且要直到扫罗的家人与朝臣也了解这一点,才会这样做。最重要的是,大卫断言扫罗要杀他,约拿单必须被说服相信大卫的话是正确的。

5~11.大卫想出一个试验的法子,第二天是「月朔」(思高、RSV;和合、吕译、现中:初一),是每个月的安息日,有特别指定的祭物要献上;扫罗会举行三天的筵席(12节),他亲密的伙伴都必须到场参加;他对于大卫缺席的反应(特别是家庭庆典),将可说明他的意图。大卫凭着与约拿单之间神圣的盟约,恳求他施恩与仆人(吕译:以忠爱待仆人)。约拿单身为王储,却主动与大卫缔约,大卫信赖约拿单的善意(希伯来: ḥeseḏ ,盟约之爱,8节),而他既是扫罗的「阁员」,也就是扫罗的「仆人」。然而,如果大卫犯了对扫罗王不忠之罪,约拿单就没有这义务了。大卫必须先证明他在这样的嫌疑上是无辜的。

约拿单仍然坚持,父亲曾经起誓宣布大卫必不致死,天真地认为大卫没有生命危险。

12~17.在外面的「田野」城外露天的山坡上约拿单发誓会让大卫得知父亲的态度,至于他自己这一面,他趁机恳求大卫,因为他认出大卫是未来的王。「假使我还活着」(吕译、现中、思高、RSV),你要照耶和华的慈爱(希伯来: ḥeseḏ )恩待我:大卫当权的时候,可预料的是,前朝所有家人与支持者都会被处死。王的儿子深知他已经将王位让贤,给了大卫,但如果他在新王即位之后还活着,他的立场却会变得暧昧不明。大卫将会牢记对约拿单的誓言,在来日尊荣约拿单的儿子,并且使他免于死亡。至少大卫是有能力这么作,以履行他对约拿单的承诺,这位挚友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大卫最起码应该这么作,因为这就是一个盟约的约束。像大卫与约拿单之间这样真诚、亲自订立、由盟约保证的爱,为不可破坏的关系提供了最感人的典范。这是婚姻关系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这是耶和华自己所选的一幅图画,用来铭记祂自己爱祂百性、救赎祂百姓那永不改变的应许

然而那并非全部,因为约拿单起誓忠于大卫是有所牺牲的。他将继任王位的权利让出来,好让大卫可以卓然出众。通常是受到极大能力的征服后,才会期望作出这种承诺,因为那些被征服之人必须「爱新王如同自己」。126甘心委身牺牲之爱是罕见而极为感人的。在约拿单的身上,它还伴随着对自己父亲的天真态度。「他无法了解大卫就代表父亲的眼中钉,所以不愿承认扫罗真的想要伤害大卫因此就像读者可能会注意到的,他轻易地答应要帮助朋友,却背叛了父亲。」127当他祈求耶和华从地上剪除大卫的仇敌,并不知道父亲也牵连在内,他父亲曾对米甲说:「你为什么……放我仇敌逃走呢?」

18~23.人必理会你不在那里:「扫罗在王室家系中的合法地位……正常情形下,应该优于大卫自己祖系一年一度的纪念日(6、29节)。」128毫无疑问地,大卫缺席会激怒扫罗。

「人家更会察觉到」:现中、思高、吕译、RSV 这几种译本在这里和其他几处都根据七十士译本,就像现中与 RSV 之注脚所指出的;但在这里(16节与19节末了),NIV 极佳地表达出希伯来经文的含义。

以色盘石(和合、现中注、RSV 旁注、NIV)意思是「分离之石」;他尔根(Targum;旧约圣经的亚兰文意译本,翻译与解释兼备)将之解释为「标志石」、「堆石标」。它乃是一个明显而不会误认的地方,所以能够确切地用箭来作暗号。这里与用箭占卜(参:毫不相干。

有耶和华在你我中间……直到永远:使人想起拉班与雅各之间所起的誓言,这意味着,耶和华自己会报复任何违背祂见证之约的行动。

24~29.扫罗坐在靠墙的位上,一定是中央的位置,面对着入口,这些细节暗示出:这是目击证人的描述。

他必定是不洁:礼仪上的不洁会使人没有资格参与宗教筵席,这是扫罗开头对大卫的缺席所作的解释。约拿单叫大卫缺席,使父亲与自己的关系受到考验。

30~34.约拿单立刻经历到扫罗突然爆出的怒气(或许是平生第一次)。你这顽梗背逆之妇人所生的,在希伯来文惯用语中的意思是「你既顽梗又背逆」。约拿单深深喜爱大卫,激起扫罗愤怒,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约拿单在这紧要关头对他父亲所提出的问题极为天真,可能是故意要进一步激怒扫罗,因为这些问题在扫罗眼中看来,正显露出约拿单极为愚蠢。扫罗在狂怒之下,拿起枪要刺约拿单,因为他如此认同大卫,在扫罗心目中已与大卫无异;扫罗企图杀死大卫,现在的目标却是要杀死自己的儿子,在这件事之后,约拿单气忿忿的,并不是因为他千钧一发地从父亲手中得免一死,而是因为扫罗指控大卫叛国(31节),对大卫极尽羞辱之能事。约拿单无法忍受这种紧张状态,遂离席而去,留下那些目睹此情此景的宾客。

35~42.这段经文非常生动地描写大卫与约拿单的分离。有个小男孩与约拿单一起出去,跑去将约拿单的箭捡回来,却不知道他们是在传递暗号。扫罗无忧无虑地回到基比亚城,与约拿单心事重重地回城形成对比(42节),因为约拿单心头挂着无法解决的关系问题。现在,约拿单判断在最终与大卫分离之前,暂时还可以与他有短暂的聚首。抑制的情感如何决堤,他们先是哭泣,然后则是纪念彼此在耶和华面前的承诺。耶和华为他们的盟约作保,祂的信实、可靠为将来提供了稳固的根基,虽然他们两人在这时刻都是岌岌可危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大卫从拉玛的拿约逃跑,来到约拿单那里,对他说:“我作了什么,有什么罪孽呢?在你父亲面前犯了什么罪,他竟寻索我的性命呢?”」

】大卫与约拿单商议对策:大卫不晓得扫罗追杀他是否出于一时的怒气,若他不辞而别离开王宫,只会进一步触怒扫罗,在进退两难之间,惟有请约拿单在献祭与筵席之日试探扫罗,看王对自己的怒气有否平息,好决定去留。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向约拿单求助:本章指出约拿单对父王追杀大卫一事毫不知情。大卫因与约拿单有结盟的情谊,终于走到他那里向他求助。约拿单为救大卫,宁冒触犯父王之险,试探扫罗是否仇恨大卫。这事引起父子二人的冲突,而大卫确定扫罗的动机后,不得不开始逃亡的生涯了。

――《串珠圣经注释》

约拿单真挚的友情: 大卫曾六次逃脱 扫罗的追杀(18:11,19:15-10),本章记载了大卫曾七次经历神的救拔(31-33节 )。在这第七次的救援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大卫的朋友约拿单。本章因着为救处于死亡危机中的朋友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约拿单对大卫的友情而催人泪下。我们也有这样的朋友耶稣基督,不管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境遇,他不会离弃我们,永远爱我们。因此圣徒首先要享受主的爱和安慰,其次要全力以赴传播主的爱和安慰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回答说:“断然不是!你必不至死。我父作事,无论大小,没有不叫我知道的。怎么独有这事隐瞒我呢?决不如此。”」

●「断然不是」:「绝不是那样」,是一种强烈的否定。

●「不叫我知道」:「不对我耳朵揭露」,意思是一定会私下让我知道。

――《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父作事……没有不叫: 表示当时约拿单在宫中所占据的地位重要。他是王的承袭者(31节 ),能与扫罗王一同拥有特殊武器的人(13:22),扫罗政府的要人之 )。

不久前扫罗也曾听从约拿单的劝告而起誓过不杀大卫(19:6),约拿单是根据这些事实对大卫断言:断然不是,你必不至死!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又起誓说:“你父亲准知我在你眼前蒙恩。他心里说,不如不叫约拿单知道,恐怕他愁烦。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离死不过一步。”」

●「准知」:原文是「知道知道」,两个知道连在一起,用来强调语气,事实上前面大卫用「起誓」,进一步强调其言语的严肃性。

――《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在你眼前蒙恩: 指王子约拿单把牧童大卫当作朋友,而且与大卫有很深的友情(18:1-4,19:1-7)我离死不过一步,用比喻来表现大卫处于危在旦夕的景况。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对大卫说:“你心里所求的,我必为你成就。”」

●「心里所求的,我必为你成就」:约拿单也不知道怎样处理他与大卫的意见岐异,不过他自己没有什么危险,具有行为能力,所以就看大卫要什么,他就配合之。

◎可能因为 19:4-7 中扫罗亲自保证不会对大卫不利,所以约拿单似乎不相信扫罗会伤害大卫,导致大卫必须多方保证。但至少约拿单愿意为大卫测试扫罗的反应。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对约拿单说:“明日是初一,我当与王同席,求你容我去藏在田野,直到第三日晚上。」

“初一”即阳历初一,也就是“月朔”,以色列人依例须特别献祭敬奉神;故又称“新月节”,吹号庆祝。此日的重要可看.扫罗可能每逢阴历初一召集宫廷会议。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初一」:按律法的规定,此日为节日,有献祭与设筵的事(参串 )。

「我当与王同席」:扫罗与大卫还未公然决裂,按照规矩大卫应出席宫中宴会。

――《串珠圣经注释》

●「初一」:「新月」、「月朔」。 民 28:11-15 提到此日必须献上特别的祭物。

●「求你容我」:原文是「放走我」、「使我自由」,而且原文的时态显示这是一再的请求。

――《蔡哲民查经资料》

“初一”。即月朔的献祭庆典,那是一个宗教和民间的节日。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直到第三日晚上,暗示当时的月朔庆祝活动持续两天(34节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月朔的节期】

由于使用阴历的缘故,古以色列以每月的初一日新月初现之时为节期(即每二十九或三十日一次的节日 )。这日与安息日一样,所有工作都告休止,并且需要献祭。王国时代君王成为这些庆典的要角,这可能是扫罗的筵席在政治上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这节期到了被掳归回的时代依然奉行。从主前第三千年纪末期开始,直到主前第一千年纪中期的新巴比伦时代,月朔在美索不达米亚也是重要节日。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色列人在初一要做甚么?】

以色列人在他们历法的每个月初,聚集在一起守月朔之日。大家欢畅地过这节期,并将下一个月奉献给神。外邦人庆祝月望,也拜月亮,以色列人则守月朔──空中见不到月亮之日,以进一步防止他们崇拜假神。不可拜受造之物,单要敬拜造物之主。

──《灵修版圣经注释》

约拿单发誓要协助大卫: 听到约拿单的承诺(4节 ),大卫最后一次提出探听扫罗内心的一个方案。那就是观察若大卫不参加月朔的御前饭桌时扫罗的反应。结果表明了扫罗还要杀死大卫(24-34节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你父亲若见我不在席上,你就说,大卫切求我许他回本城伯利恒去,因为他全家在那里献年祭。」

“献年祭”为以家庭为单位、一年一度的月朔庆典。从大卫的话可知家中人都须参加。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显然这月朔也是以色列献年祭的时候。

――《串珠圣经注释》

●「见」我不在:原文也是两个「注意、观察」连在一起,强调用。

●「切求」:原文也是「要求、要求」连在一起。

●「全家」:「整个家族」,比「父家」还要大一点的组织。

◎此处大卫要求约拿单说谎。圣经没有评论这是一件「好事」,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是大卫做的,就认为这是「好行为」。圣经没有任何评论,只是忠实地记录下来,我们可以轻易的由其他经文看出这并非是一件好行为,而是大卫软弱的表现。

――《蔡哲民查经资料》

家庭性年祭】

以利加拿和哈拿一家亦有奉行家庭性年祭的传统。这年祭与农业和朝圣节期是互不相干的。当时大卫全家要在宗族的根据地伯利恒聚集。由于这是尽责和向家庭效忠的表示,大卫以年祭为由推辞不在扫罗的月朔庆典中出席,是很方便合理的。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父亲若说好,仆人就平安了;他若发怒,你就知道他决意要害我。」

「他若发怒...... 要害我」:在这快乐的节期,扫罗对大卫的仇恨若仍存在,即表示他已决定非杀大卫不可了。

――《串珠圣经注释》

●「发怒」:原文也是两个「大怒」连在一起。

――《蔡哲民查经资料》

】「求你施恩与仆人,因你在耶和华面前曾与仆人结盟。我若有罪,不如你自己杀我,何必将我交给你父亲呢?”」

「施恩」:指施予忠于盟约的爱。

――《串珠圣经注释》

●施「恩」:「慈爱」、「忠诚」,在旧约特指「盟约中的慈爱与忠诚」。简单的说,大卫现在要求约拿单实践两人立过的盟约。

――《蔡哲民查经资料》

施恩: 指对“相互缔结以爱持守信义的某种契约”意思,大卫用这句话来拜托约拿单要忠实地持守他们所结下的友情誓言(18:3)。因你……结盟: 强调(18:3)中提出大卫和约拿单以耶和华的名缔结友情的誓约。我若有罪: 大卫再一次使人想起自己的清白(1节 )。他不仅没有叛逆行为,反而为要谋害自己的扫罗王献上自己不变的忠诚。(18:13-14,19:8-9)。清白之人的呼求是有能力的。大卫因为一直过着诚实的生活而能够向神献上更有能力的祷告。从这种意思上讲,真正的祷告不是用嘴唇而是用心献上的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说:“断无此事!我若知道我父亲决意害你,我岂不告诉你呢?”」

◎「断无此事」:约拿单在 20:9 中表示自己还是无法相信扫罗要害大卫,而且如果扫罗要害大卫,他一定会知道,而且一定会告诉大卫。不过大卫并没有直接反驳这件事,只是继续安排他的测试计划。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对约拿单说:“你父亲若用厉言回答你,谁来告诉我呢?”」

】「约拿单对大卫说:“你我且往田野去。”二人就往田野去了。」

●「往田野去」:可能是怕隔墙有耳,到外面隐密的谈话比在家中安全。

――《蔡哲民查经资料》

田野: 宫廷里僻静的场所,是扫罗王家专用的很大的庭院。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求大卫施恩:约拿单与大卫再次结盟,保证必透露父王是否要害他的实情,并求他恩待自己和自己的家,因约拿单知道大卫将来必作王(23:17)。

――《串珠圣经注释》

】「约拿单对大卫说:“愿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为证。明日约在这时候,或第三日,我探我父亲的意思,若向你有好意,我岂不打发人告诉你吗?」

●「告诉你」:两个「告诉你」都是「对你的耳朵揭露」。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和约拿单的约定: 约拿单一边接受大卫的提议(5-8节 ),特别讲述了下列四个愿望:①耶和华与大卫同在(136节 );②以后大卫要恩待自己(14节 );③要大卫永久地向自己的后裔施恩惠(15节 );④耶和华将剪除大卫的仇敌(16节 )。约拿单虽然是帮助人,反而谦虚地向大卫求情,并祝福大卫,表明他虽贵为王子(14:49),但淡薄名利,而且也证明他的信仰品格非常敬虔。尤其当我们把约拿单对大卫的谦虚和协助看作他顺从的神的旨意时,我们就能明白约拿单实在是在当时持有卓越信仰的属“神的人”。(2:27,9:6,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我父亲若有意害你,我不告诉你,使你平平安安地走,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愿耶和华与你同在,如同从前与我父亲同在一样。」

约拿单知道并且接受了大卫为王位的继承人,他一点怨恨也无,反为他祝福。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如同从前与我父亲同在一样」:约拿单似乎也意识到扫罗的没落与大卫的兴起。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你要照耶和华的慈爱恩待我。不但我活着的时候免我死亡,」

“慈爱”(hesedh )可译为“忠爱”。异姓结为兄弟,以爱和忠义为本。约拿单说“照耶和华的慈爱”,因二人是在神面前结盟,而论慈爱,神最宏大。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照耶和华的慈爱恩待我」:意即大卫要以神那样不变的爱对待约拿单。

――《串珠圣经注释》

“慈爱”。希伯来文是hesed。参看的脚注。爱与忠诚是立约关系里两个重要的要素,在这句话里结合在一起。约拿单知道大卫总有一天要作王,于是要求大卫在上任后保护他和他的家人。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约拿单似乎是认为耶和华会使大卫当王,所以要求大卫不要照一般的作法,除灭前王朝的所有后裔。

――《蔡哲民查经资料》

约拿单相信大卫将成为王的事实(23:17),并求他施慈悲。约拿单的这些请求在大卫成为王之后实际成就了(撒下9章 )。信心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就是我死后,耶和华从地上剪除你仇敌的时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绝了恩惠。”」

古时期代更迭,新王会将前王余裔杀尽以绝后患。约拿单要求大卫立誓恩待他和他的家。大卫后来信守盟誓,恩待约拿单之子米非波设(看撒下九章 )。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绝了」恩惠:「剪断」、「剪除」,与「剪除你仇敌」的「剪除」是同一个字。

●「绝了恩惠」:「恩惠」跟 20:8 的施「恩」一样,指的是「盟约中的慈爱与忠诚」。亦即这个盟约是延续到约拿单死后的。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日后作王,果然忠于与约拿单所立之约,见撒下9章。

――《串珠圣经注释》

】「于是约拿单与大卫家结盟,说:“愿耶和华藉大卫的仇敌追讨背约的罪。”」

“追讨这约”。使这约成就(即使遭到反对 )。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追讨背约的罪」:原文只有「追讨」。

◎ 20:16 结盟的对象由 18:3 的大卫变成「大卫家」,成了两个家族的盟约。

――《蔡哲民查经资料》

】「约拿单因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就使他再起誓。」

● 20:17 中马所拉经文的读法是「约拿单让大卫再一次发誓」,但是七十士译本的读法就是「约拿单再向大卫发誓」。看看上下文,似乎约拿单因为爱大卫,所以发誓两次的可能性比较高。

◎这时候约拿单应该清楚的知道大卫终将取代自己作王,不过他还是愿意保护大卫跟大卫结盟,这种高超的情谊真是让人感动。

――《蔡哲民查经资料》

约拿单……使他再起誓: 这表明约拿单首先起誓,然后大卫再起与约拿单所说同样的誓言,这种誓言具有,如果发誓的双方中某一方违背那友情的盟约时神亲自在他们中间进行审判的意思(23节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对他说:“明日是初一,你的座位空设,人必理会你不在那里。」

“初一”:注。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你等三日,就要速速下去,到你从前遇事所藏的地方,在以色盘石那里等候。」

“从前遇事”。指,或其它受到扫罗计划杀害但没有记载的情况。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从前遇事所藏的地方”:可能指所记扫罗追杀大卫时,大卫藏匿过的地方。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约拿单大概要弄清楚父王的心意,所以要大卫等待至第三天才通知消息。

――《串珠圣经注释》

●「等三日」:马所拉经文是「做第三次」,七十士译本是「等三日」,大部分的译本都取七十士译本的意义。参考20:5 他们的计划是大卫在野外等三天,然后跑到以色盘石等答案。

●「从前遇事所藏的地方」:指的应该是 19:2 的事件。

●「以色盘石」:「分离石头」、「离开石头」。不过「比色」也可能是「南边」的误写。

――《蔡哲民查经资料》

第三日指持续两天的月朔节期结束后的次日。从前遇事所藏的地方,扫罗公开下令杀大卫时,大卫所隐身的地方(19:1-3)。以色盘石考虑到“以色”之意是“出发”,这可能是向旅行者指路的指示盘。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我要向盘石旁边射三箭,如同射箭靶一样。」

●「如同射箭靶一样」:原文是「对着箭靶」、「对着目标」。

――《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要打发童子,说:‘去把箭找来。’我若对童子说:‘箭在后头,把箭拿来’,你就可以回来,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必平安无事;」

】「我若对童子说:‘箭在前头’,你就要去,因为是耶和华打发你去的。」

「因为是耶和华打发你去的」:约拿单认为,即使大卫因逃避扫罗而离开王宫,也是神的旨意。

――《串珠圣经注释》

◎约拿单打算以射箭后,说「箭在前面」还是「箭在后面」来告诉大卫应该回头或逃走。而且 20:22 中约拿单把扫罗的敌意,当成是神要大卫离开的记号,当然,他也以为自己这样做不是背叛父亲而是传达神心意。

――《蔡哲民查经资料》

约拿单以射箭来作信号是因为考虑到万一自己不能直接告诉大卫。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至于你我今日所说的话,有耶和华在你我中间为证,直到永远。”」

你我今日所说的话: 指1-22节中约拿单和大卫之间所说的一切话,其中特别包含着他们之间的结盟的内容(14-17节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就去藏在田野。到了初一日,王坐席要吃饭。」

】扫罗怒责约拿单:扫罗认为大卫的存在对王位大有威胁 (24:20) , 约拿单让大卫离宫返乡,正是放虎归山。扫罗盛怒之下拿枪要刺约拿单,于是约拿单明白父王对大卫心存敌意,积恨难消。

――《串珠圣经注释》

扫罗和大卫的继续的纠葛: 本文记载了扫罗为杀害大卫而摆设御前宴席,但因大卫的缺席而计划落空。这里出现的两种人,即要杀害属神的人大卫的扫罗和要破坏这计划的义人约拿单,暴露了善和恶,在神的国和世上的国度中日益紧张的状态。善与恶不能相容,在争战的紧张状态中,必有一方取胜。当然在耶稣基督里面,所有的斗争都将终结,最终成就善的完全的实现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王照常坐在靠墙的位上,约拿单侍立,押尼珥坐在扫罗旁边,大卫的座位空设。」

“押尼珥”是扫罗的堂兄弟,也是他军队的元帅。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押尼珥是扫罗军队的统帅,也是他的堂兄弟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靠墙的位上」:这个位置是最安全的位置。

●「侍立」:「站立」。

●「押尼珥坐」:扫罗的元帅坐着,而王子站着,看起来押尼珥的地位非常高。押尼珥是扫罗的堂兄弟。

――《蔡哲民查经资料》

月朔: 御前宴席的出席者由王扫罗 、王子约拿单、军长押尼珥(17:55),王的女婿大卫(18:27)等四名组成。这些人好象是形成了统治以色列的核心。靠墙的位: 指出入口正对面的最高位之人座的上座。约拿单侍立: 约拿单向他父亲扫罗和表兄兼军队长官押尼珥相同的年长者表示敬意所采取的姿态。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34约拿单】

问::「王照常坐在靠墙的位上;约拿单侍立,押尼珥坐在扫罗旁边;大?的座位空设。」又三十四节:「于是约拿单气忿忿的从席上起来,在这初二日没有吃饭;他因见父亲羞辱大?,就为大?愁烦。」此两节比较,有无前后之别?

答:无前后之别,均作过去式。大概初一日约拿单侍立,初二日他坐席,所以「起来」。

―― 倪柝声《圣经问答》

】「然而这日扫罗没有说什么,他想大卫遇事,偶染不洁,他必定是不洁。」

“不洁”。在礼仪上受到污损,不能参加庆祝节期的筵宴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这是指礼仪上的不洁,沾染不洁的要到当天晚上才洁净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按律法要求,参加祭祀筵席的人必须在礼仪上算为洁净(参串 );染了不洁的人,到晚上才得洁净

――《串珠圣经注释》

●「不洁」:可能是 利 15:16-18申 23:10 所记的事情,这会不洁净到当天晚上。

――《蔡哲民查经资料》

必定是不洁: 性生活的不洁行为。按照律法指梦遗或患漏症的女人,不能参加包括月朔的宗教活动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初二日大卫的座位还空设。扫罗问他儿子约拿单说:“耶西的儿子为何昨日今日没有来吃饭呢?”」

大卫若在第一天不洁的话,第二天应已洁净,照理可赴王的筵席,难怪他的缺席引起扫罗的关注了。

「扫罗问他儿子 ...... 吃饭呢」:扫罗认为约拿单与大卫情谊深厚,必知道大卫缺席的因由(参31下 )。

――《串珠圣经注释》

●「初二日」:「次日」。

●「耶西的儿子」:扫罗在本章中都不直呼大卫的名字,而用「耶西的儿子」来称呼大卫,可能是有轻蔑的意思。

――《蔡哲民查经资料》

】「约拿单回答扫罗说:“大卫切求我容他往伯利恒去。」

】约拿单照两天前大卫提出的方案(5节 ),述说大卫的缺席理由,但当时大卫并不象约拿单所说下到伯利恒而是藏在以色盘石的田野里(19节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他说:‘求你容我去,因为我家在城里有献祭的事,我长兄吩咐我去。如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容我去见我的弟兄。’所以大卫没有赴王的席。”」

●「长兄」:原文只是单数的「兄弟」,不一定是「长兄」。不过这个兄弟可以「命令」大卫,因此应该是「长兄」。

●「吩咐」:「命令」。

●见我的「弟兄」:这是复数型态的「兄弟」,表示是家族内的「兄弟们」。

◎由此可见大卫的假是由约拿单批准的,所以前面大卫是尊重体制,向约拿单请假。

――《蔡哲民查经资料》

】「扫罗向约拿单发怒,对他说:“你这顽梗背逆之妇人所生的,我岂不知道你喜悦耶西的儿子,自取羞辱,以致你母亲露体蒙羞吗?」

“ 羞辱”:扫罗向约拿单爆发怒气,以最侮辱的话辱骂他。“你母亲露体蒙羞”。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母亲会因为把你生到世上而感到羞愧”。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扫罗用粗鄙的话责骂儿子。“顽梗背逆之妇人所生的”是希伯来俗话。“顽梗背逆”指约拿单,不是他的母亲。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顽梗背逆之妇人 ...... 母亲露体蒙羞」:扫罗在盛怒之下不能自制地说出这些不合体统、粗鄙的话来。

――《串珠圣经注释》

● 20:30 其实是扫罗生气到用粗鄙的话骂约拿单祖宗八代。

●「露体」蒙羞:「裸露下体」。

◎由 20:30-31 扫罗的说词,可以看出扫罗清楚的知道大卫将获得王位。

――《蔡哲民查经资料》

顽梗背逆妇人所生的: 原文意指“邪恶,叛逆之妇的儿子”,是表示极度憎恶和愤怒的最激烈的感情,这些情形赤裸裸地表明:①扫罗对大卫的敌对心里②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同陷入非正常状态的扫罗。人邪恶的感情不仅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破坏自己的人格。岂不知道: 指约拿单因帮助大卫,最后被夺去王位蒙羞辱的意思(31节 )。但扫罗的这一估计错了。因约拿单的善行,约拿单一家脱去羞辱,得到大卫的祝福(31:9-13,,9:1-13)。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耶西的儿子若在世间活着,你和你的国位必站立不住。现在你要打发人去,将他捉拿交给我。他是该死的。”」

扫罗心里明白,王位将为大卫所得;但不明白何以约拿单有权继位,却毫不关心自己的前途,反帮着大卫说话。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显然扫罗对撒母耳先前的预言置若罔闻(13:14,15:28),一心要自己的后代世袭王位。

――《串珠圣经注释》

●「他是该死的」:原文是「因为他是死亡之子」。

――《蔡哲民查经资料》

他是该死的: 这可以看作是对神的主权(16:12-13)的正面挑战。现在扫罗邪恶的感情把自己变成敌对神的人。凡敌对神之人的结局是灭亡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对父亲扫罗说:“他为什么该死呢?他作了什么呢?”」

】「扫罗向约拿单抡枪要刺他,约拿单就知道他父亲决意要杀大卫。」

】「于是约拿单气忿忿地从席上起来,在这初二日没有吃饭。他因见父亲羞辱大卫,就为大卫愁烦。」

●「羞辱」:「侮辱」。

●「愁烦」:「痛苦」。

――《蔡哲民查经资料》

气忿忿地: 约拿单的这种义愤与扫罗不义的愤怒(30节 )相对照。约拿单的愤怒来自爱,但扫罗却出自嫉妒。对信徒来说沉默和谦虚是美德,同时也需要持守真理,实践爱。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次日早晨,约拿单按着与大卫约会的时候出到田野,有一个童子跟随。」

●「童子」:「男孩」、「少年」、「侍从」。此处可能是「拿兵器的人」。

――《蔡哲民查经资料》

早晨: 指大卫和约拿单约定见面的第三日,即月朔的庆祝日结束之后的第二天早晨。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与约拿单泣别:二人虽然已约定以射箭通消息,免被人察觉向扫罗告密,但仍禁不住相见泣别。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和约拿单的离别 确认扫罗明确的态度(31-33节 )后,约拿单到与大卫约好的地方,痛心地与朋友道别。两人友情达到了顶峰。后来两人在西弗旷野的树林里再一次见面(23:16)。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对童子说:“你跑去,把我所射的箭找来。”童子跑去,约拿单就把箭射在童子前头。」

●就把「箭」射在童子前头:原文是单数,表示约拿单仅射出一箭,而非 20:20 说的三箭。

――《蔡哲民查经资料》

】「童子到了约拿单落箭之地,约拿单呼叫童子说:“箭不是在你前头吗?”」

箭不是在你前头吗: 约拿单的这句话是提示大卫扫罗对他有杀意(22节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又呼叫童子说:“速速地去,不要迟延。”童子就拾起箭来,回到主人那里。」

】「童子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有约拿单和大卫知道。」

】「约拿单将弓箭交给童子,吩咐说:“你拿到城里去。”」

“弓箭”指兵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弓箭」交给童子:原文是「器具」,不过看上下文应该就是「弓箭」。

――《蔡哲民查经资料》

城: 指当时的以色列首都,位于便雅悯的基比亚的扫罗的宫殿。本节中出现的约拿单的命令为的是他为秘密地与大卫会面。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童子一去,大卫就从盘石的南边出来,俯伏在地,拜了三拜。二人亲嘴,彼此哭泣,大卫哭得更恸。」

俯伏在地三拜是大卫对约拿单舍身相救,无限感激的表示。此种礼仪与我国类似。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俯伏在地,拜了三拜」:十分尊敬对方的表示。

――《串珠圣经注释》

●「盘石的南边出来」:原文是「南方旁边起来」,应该就是「以色盘石出来」。

●「大卫哭得更恸」:原文是「直到大卫变尊大」,七十士译本作「有一段时间」。

――《蔡哲民查经资料》

盘石的南边: 文字上是“从南边”这表明大卫的藏身处位于约拿单所站之地的南边。希伯来原文中没有“盘石”这句话,但参考19节中指示的藏在“以色盘石”那句话,添加了“盘石”。拜了三拜,俯伏在地低头: 通常指向王或王子表示敬意和礼遇的敬拜;14:33,但这里的大卫的三拜不是单纯形式上的表示敬意,是对救命恩人感谢的表达。二人亲嘴,彼此哭泣: 他们一起哭泣的理由不是因为单纯地面对离别 ,而是他们预感到将来需要面对的国家性灾难而悲伤。大卫哭得更恸: 大卫的这种悲伤包含着自己从此与家人离别及不能出入圣殿。对以色列人来说最大的绝望就是与神之间交通的断绝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对大卫说:“我们二人曾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说:‘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并你我后裔中间为证,直到永远。’如今你平平安安地去吧!”大卫就起身走了;约拿单也回城里去了。」

从这时候直到扫罗逝世,大卫一直不能返回王宫。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从此成了朝廷追捕的钦犯,直到扫罗被杀后才终止逃亡生涯。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平平安安地去吧: 约拿单的最后道别。祈祷平安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可以分享的最美丽的礼物。 大卫……回城里去了: 大卫终于开始了(21-31章 )背对故乡和家人,被危险和患难追逼的流亡生活,直到扫罗死的那一天(31:6)。约拿单在基利波战亡(31:1-2)之前,没有再见到大卫。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思想问题(第20章 )】

1朋友之间彼此相爱的功课是不易学的,有时也要经过考验。约拿单与大卫的友谊有什么拦阻?他们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参18:1-4; 19:1-7及本章。你从中学到那些朋友相处之道?

2你是否同意约拿单与大卫都是敬畏耶和华的人?试从他们彼此相处的角度来看这问题。今天,你对神的敬畏有否流露于人际关系里?

3约拿单对王位的看法与扫罗的有何不同?见13-15, 31-32节。你所看重的是自己的地位、利益,还是他人的尊严和价值?

4试从30-33节中,找出扫罗所犯的罪。这些罪彼此之间有否关连?你的生命中有否缠绕你的罪?这些罪是否衍生下去?试祷告求主赦免。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你关心吗?“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绝了恩惠。”】


用言语告诉某个朋友,你在意彼此的情谊是一回事,而以行动表示出来,那可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大卫和约拿单因友谊而彼此结盟时(撒上181~4 ),人们都不知约拿单会如何表达他对大卫的在意,但那并不重要。约拿单不顾自己的性命危险,勇敢地采取行动救助大卫(201~23 )。
当我们与他人的友谊愈来愈深厚,那或许会要求我们以行动来展现出我们在意的程度。让我们以下面四个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所组成的关心(care ),来帮助我们记住友谊的四大要素。
挑战(challenge )――要你的朋友向自己灵命成长挑战。好朋友知道将话题转向信心方面的重要性。
肯定(affrmation )――肯定你朋友的价值。一个电话或一张纸条可以让你的朋友知道他或她对你有多重要,而且可以使你们之间的友谊不褪色。
尊重(respect )――尊重朋友的情感和愿望。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无心聆听的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梦想和关切的事。一个好朋友是个绝佳的共鸣板。
鼓励(encouragement )――通过赞美的语言和关切的行动来鼓励朋友,让朋友觉得,每天都是神的礼物。
今日是否有个朋友需要你去关心呢?
仔细想一想:
,朋友彼此相“磨”,像铁磨出刃来,其意为何?
你有任何磨出刃的友谊吗?
看见朋友有难吗?做个真正的朋友吧。


──《生命隽语》

大卫守盟约;今日盟约依然被我看重吗?】

约拿单要求大卫将来要善待他的儿子。事隔多年,大卫作王以后,尽力寻找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并将他接到王宫里生活(参撒下9 ),履行了诺言。

──《灵修版圣经注释》

「你的座位空设,人必理会。」】

约拿单与大卫已经相互誓约,彼此诚意相爱。约拿单为保护友人,不致遭受父亲的忿怒,他就将宫中的情形向大卫透露。大卫的空位予我们属灵的功课。

家庭里的空位——我们家中有不少的空位,以前这位置占据过,但是现在却空出来。他们再没有回来,我们也实在怀念,我们确实不可让座位无故的腾空,母亲应该在家中陪着儿女,与他们一起晚祷,就不要出去应酬。父亲也要常在家,不要出去而离开家人,除非清楚神的带领。我们每个人不要轻易离去我们的座位,使亲爱的家人悬念。如果神呼召我们为事奉祂而离去,祂就必进来,坐在我们的位置。这样家人就意识主的同在,补充那缺陷,在困倦中因此得力。

教会中的空位——最要紧的不要在神的家中让位置空着,无论是普通的位置,或是主餐的桌边。我们常为一点点小事而离开了座位。这样的空位必指证我们的不是,我们没有歌唱与祷告,失去事奉的能力,这与忠信的人们比较起来,就显出亏欠了。但愿在羔羊婚筵上,我们的位置不因我们的不忠而空着。

──迈尔《珍贵的片刻》

怎样看外在洁净与内在洁净的关系?】

以色列人守月朔,也要向神献祭,守节的人必须按照神的律法洁净自己,利15章 。这种洁净包括洗身、洗衣服,然后才到神面前献祭。外面的洁净是象征,表明渴望有洁净的心,与神有美好的关系。现在我们的心借着耶稣基督为我们受死,信靠神,22 ),并借着留心阅读祂的道,已得到洁净。

──《灵修版圣经注释》
无私的爱】

「你和你的国位必站立不住。」

自私的人,常想别人也跟他一样的自私,所以就想利用这人性的弱点,使别人站在自己一边。
扫罗和约拿单父子二人,在某些事上有沟通的困难,因为他们的想法不止差距很大,而是迥然不同:扫罗一脑袋是自己的荣耀,为维持他自己和他一家的特权,不妨牺牲别人;约拿单想到别人,有信义,有爱心,最重要的是神的旨意和国家。
谁都知道:“天无二日,国无二王”。约拿单当然知道。扫罗也知道;所以他向约拿单发怒说:“你这顽梗背逆之妇人所生的,我岂不知道你喜悦耶西的儿子,自取羞辱,以致你母亲露体蒙羞吗?耶西的儿子若在世间活着,你和你的国位必站立不住。”
扫罗的逻辑很简单:凡是妨碍我王朝延续的,都是必须除去的敌人。他知道了大卫是神所膏立的王,所以越加意保卫自己的王位,甚至不惜违背神的旨意,而成全自己的利益。
无疑的,扫罗爱约拿单。约拿单说:“我父作事,无论大小,没有不叫我知道的。”可见他深深信任,爱这个儿子,凡事为了他的好处打算。大卫也知道,他们父子相悦相爱。
约拿单却是不同。他“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没有甚么不可以相共的。约拿单对大卫说:

“愿耶和华与你同在,如同从前与我父亲同在一样。你要照耶和华的慈爱恩待我,不但我活的时候免我死亡,就是我死后,耶和华从地上剪除你仇敌的时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绝了恩惠。”

约拿单明明知道,神膏立大卫代替他的父亲为王,从大卫要开始另一个王统,但他绝不想为了自己利益阻挡神的旨意。他知道,神的旨意必然成就,所以重提与大卫所结的盟约,要大卫恩待他家。爱自己的家,为了家人打算并没有错。但扫罗是为了家天下,不管神的旨意,不管国家人民,只要维护家天下;约拿单却是尊重神,愿神的旨意成就,然后求神的恩惠及于家人。扫罗是自私的爱;约拿单是无私的爱。
我们应该消除“肥水不落外人田”的观念,有广大的心,把神的旨意放在前面:神旨必成,神家第一。

── 于中旻《撒母耳记上笺记》

约拿单为何甘愿放弃王位而不杀大卫呢?单因友情吗?】

虽然撒母耳已经告诉扫罗,他的王朝会止于他本人(13:13-14),扫罗仍然想为子孙保住王位,甚至使用卑鄙的手段,因为知道自己不会得到神的帮助。约拿单本可以杀死与他竞夺王位的大卫,如果走上这一步,就可以接他的父位作王,但是约拿单放过这个机会,因为他爱神,也爱大卫(23:16-18)。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