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撒母耳记上 第21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

2「大卫回答祭司亚希米勒说:『王吩咐我一件事说:“我差遣你委托你的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处等候我。」

3「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

「挪伯」())在便雅悯境内,位于基比亚往耶路撒冷方向。示罗被毁后()),会幕可能被搬到挪伯,约柜则停在基列·耶琳())。
「挪伯祭司亚希米勒」())是以利的曾孙。大卫去找祭司,可能是为了求问神())。「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对大卫突然单独到访非常吃惊。
大卫第一次撒谎()),隐瞒来访的原因,可能是不想连累亚希米勒。但事与愿违,后来扫罗仍然因为大卫屠杀了挪伯的祭司())。如果大卫告诉了亚希米勒真相,祭司们可能反而能逃脱。
当众人都称赞、尊重大卫的时候()),他也慢慢觉得自己蛮不错的,一开始被扫罗追赶的时候,还认为「这不是为我的过犯,也不是为我的罪愆」())。但神只是让扫罗再追赶一会儿,大卫就撒了谎,暴露了肉体的本相。属圣灵的人不是没有肉体,而是神会持续地追赶我们的肉体,把我们肉体的丑陋一件一件地揭露、一件一件地破碎,叫我们不敢再自以为义,而是甘心接受神的拆毁,得着神的造就。
上图:大卫最初逃亡的路线。

4「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

5「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

6「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

「圣饼」())就是十二个「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代表十二支派,每个安息日用新烤的饼换下来旧饼。
只有祭司才可以吃换下来的圣饼,并且只能在圣处吃())。祭司破例允许大卫吃圣饼,表面上违反了律法。但主耶稣指出,祭司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
「实在约有三日」())原文是「如同昨天,前天」,意思是「按照往例」。
「寻常行路」()),原文是「普通的任务、普通的旅程」。大卫的意思是他们执行普通的任务时都不近女色,现在执行特殊任务,更不会亲近女色。

7「(当日有扫罗的一个臣子留在耶和华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东人,作扫罗的司牧长。)」

8「大卫问亚希米勒说:『你手下有枪有刀没有?因为王的事甚急,连刀剑器械我都没有带。』」

9「祭司说:『你在以拉谷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那刀在这里,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后边,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大卫说:『这刀没有可比的!求你给我。』」

当时武器稀少()),大卫逃亡时需要兵器自卫。
歌利亚的刀可能作为感恩奉献,保存在会幕中。

10「那日大卫起来,躲避扫罗,逃到迦特王亚吉那里。」

11「亚吉的臣仆对亚吉说:『这不是以色列国王大卫吗?那里的妇女跳舞唱和,不是指着他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吗?』」

12「大卫将这话放在心里,甚惧怕迦特王亚吉,」

13「就在众人面前改变了寻常的举动,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在城门的门扇上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

「以色列国王」()),原文是「那地的王」。
当时胡子是男人尊贵的象徵,大卫「使唾沫流在胡子上」()),是要让迦特王相信他是疯子。
大卫杀死的巨人歌利亚就是迦特人()),此时神的受膏者竟然拿着杀歌利亚的刀,逃到歌利亚的老家,以为躲在仇敌那里,扫罗就没办法捉拿他了。属肉体的扫罗忘了自己的国位是从神来的,现在属圣灵的大卫也忘了自己的前途是在神的手里,竟然和扫罗一样靠自己来谋求前途。
如果神不允许扫罗追赶大卫,大卫不会知道自己的肉体本相和扫罗一样愚昧;如果神不允许「亚吉的臣仆」())揭穿大卫的身分,大卫还会继续在愚昧中自以为得计。有时神让我们遇到一些难处,让我们的「小算盘」失算、「小心眼」破产,正是要把我们自己的肉体本相显露出来,叫我们知道自己跟世人一样全然败坏、无可夸口,然后才能甘心接受神在我们身上更深的建造。
大卫在失败中确实学到了功课,所以虽然被非利士人拿住,「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却仍有心情写下诗篇第五十六篇。这篇诗让我们看到,难处使祷告成为大卫生命的呼吸,无论环境如何危险急迫,都不能停止他的祷告和赞美:「我倚靠神,我要赞美祂的话;我倚靠神,必不惧怕。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
上图:迦特遗址(Tel Zafit)。迦特是非利士人的5个城邦之一,位于非利士地的西北部,是巨人歌利亚的家乡。大卫被扫罗追捕时,曾逃到迦特,投奔迦特王亚吉。

14「亚吉对臣仆说:『你们看,这人是疯子。为什么带他到我这里来呢?」

15「我岂缺少疯子,你们带这人来在我面前疯癫吗?这人岂可进我的家呢?』」

大卫的名气虽然大,却没有几个非利士人曾经亲眼见过他。因此,大卫一旦装疯,亚吉就把他当作疯子赶走了。
此时大卫的处境比在扫罗管辖之下还要危险,但神只让非利士人揭穿他,却阻止了他们的报复。因为神要让大卫在困境中看出神的管理:如果神能在仇敌的迦特保守大卫,那么在以色列一样可以保守他,所以神的受膏者应该回到自己的地方去:「因为祢救我的命脱离死亡。祢岂不是救护我的脚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吗」())?
大卫先是欺骗祭司()),接着又装疯欺骗非利士人());刚开始被追赶,就连续遭遇两次失败,暴露了肉体的诡诈。属圣灵的大卫并不是不会失败,而是什么时候被神光照、责备,什么时候灵里就能苏醒,因此在失败中也能认罪悔改、学到功课;而属肉体的扫罗却是不愿意接受光照、责备的人,因此在失败中总是辩解推诿、不肯悔改。
诗篇第三十四篇见证了大卫在本章的经历中学到的功课。在人看来,大卫若「不说诡诈的话」())就会丧命,但大卫经历过以后,却「将敬畏耶和华的道教训」())我们:无论是欺骗祭司、还是欺骗非利士人,若没有「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人「诡诈的话」都是枉然。因此,「有何人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大卫在失败中接受了光照,学到了功课,才能从灵里说出诗篇第三十四篇这样准确、明亮的话来。大卫接受做王的地位容易,但被带进做王的实际却不容易;我们接受神儿子的地位容易,但要长成神儿子的样式也不容易。属圣灵的人都需要和大卫一样,不断地被神追赶、拆毁和破碎,接受神的建造,才能叫神的美善的旨意成全在我们身上。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大卫在挪伯

由现在起,大卫是一个逃亡者和被放逐者。开始时他单独去面对,这一章圣经有两个情节,勾画出他不同困难的程度。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完全在扫罗的手里,看来大卫不能逃避很长的时间。第一个情节发生在挪伯,表示连圣坛也不能给予任何的政治庇护。大卫没有要求庇护或期望它,并且从亚希米勒的恐惧(1节 )显然不可能期望它。如果大卫犯了误杀罪,根据以色列的法律和程序,他可以要求庇护,但一个被放逐者,所有的人都会对付他的。圣经作者强调两件事,第一,大卫事实上没有背叛;虽然稍后他招聚一小队人追随他,但此时当他从扫罗的宫廷出走时,完全没有任何人和任何方式的支持者。他惟一的朋友是约拿单,但约拿单不得不逗留在宫廷内。无论如何,大卫没有煽动背叛的企图。

第二,作者盼望读者认识神保护大卫,从他逃避扫罗自始至终那段长时期,神都保护他,神已立他作王,没有甚么能改变神的计划。

大卫方面,如果他不害怕便不是正常的人了。许多时候旧约描述神,时常行神迹来拯救他的仆人,但有一个规则,神的计划要人的合作。大卫尽其所能采取步骤来保护自己,这是对的。但无疑作者故意让读者发现大卫在挪伯的行为是有些错误,连大卫也承认自己确有某方面的失败。我们可以看见他有三方面的错误:

(一 )欺骗。这一章的开始,大卫向亚希米勒说谎,编造细节以便灭少祭司的怀疑。

(二 )自私。他只想到自己的安全,却没有想到会危害亚希米勒。他认识多益,怀疑他会向扫罗报告,但他仍然忽略那位无辜的祭司。

(三 )缺少对神的信靠。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欺骗并不需要;显示他没有在紧急时候,仰望神寻求帮助。他在挪伯的态度,与他对付歌利亚时的信心,有很强烈的对比(十七章 )。信心是需要每日都操练的,昨天的信心不能保证今天的信靠和忠贞。

大卫不是石膏的圣人──距离很远。这段经文的主要目的,并没有突出他的失败。值得留意的是对这情节的惟一评论是主自己,肯定大卫在极需食物时,使用圣饼是合理的。我们不可断定一个人,而不管他的处境;我们很易坐在安乐椅上,来审判其他人。绘画出大卫极端的苦境,是这样叙述的主要目的。

这件事发生的地点挪伯,以前未曾提及过。从圣经的数据看,很可能它非常接近耶路撒冷,仍然在非以色列人的手里。亚希米勒属于以利家,可能发生在第四章的灾难后,这个祭司家庭的生还者,离开示罗,向南抵达挪伯,继续为以色列人服务。也可能示罗的祭坛已被非利士人毁灭或亵抇了。示罗或挪伯,都无意成为以色列人敬拜的中心。灾难临到这两处的祭坛,为耶路撒冷成为约柜和圣殿的所在地,铺平道路。

大卫在迦特

大卫接着离开以色列境内。被放逐的人很自然会到一些友善或中立的国家。困难是大卫已成为以色列相当知名的战士,尤其是在对抗非利士人方面。因此在非利士人的一个主要城市迦特发生大卫装疯的事,并不惊讶。很明显大卫打败歌利亚后,以色列妇女的诗歌,同样对非利士人很熟悉──我们可以猜测他们所听到的,在许多场合是一首讥讽歌,正如有人说,音乐是没有界限的!另一方面,非利士人的宫廷官员不大详细知道清楚,他们指大卫是那地的王(the king of the land译者注:中文和合本作以色列国王 ),无论如何,他们的评语,间接说明扫罗不喜爱那首著名诗歌的含意。

后来在二十七章大卫重返迦特,那时他有许多士兵追随他,环境有明显的转变。但这里清楚指出他的生命危在旦夕;无论如何,他有理由这样想。所以他再次用欺骗的之法来保护自己,假装是个疯子,这种行动有两个动机。首先,非利士人可能会对这位曾在战争中,带给他们严重破坏的人,因为他现在已精神错乱,因而松懈,不防备他将来会带给他们甚么伤害。第二,古时相信,精神错乱是受众神的折磨,习惯上对待疯子为禁忌及不洁,没有人会伤害他。因此大卫的诡计聪明和有效。

对今天而言,东方人非常熟悉灵巧和诡计,可能最早期的读者会喜欢这故事,不单证明大卫的狡猾,同时也看见亚吉王容易受骗。在所有有关亚吉王的情节中,事实上可见他的天真,并且容易相信别人。因此叙述者说这故事,部分是称赞大卫;领袖一定要灵活,在危险时迅速作出判断和响应。可见大卫的欺骗,就这样被当作道德的中和(neutral )。大卫欺骗他自己的国家的祭司,像亚希米勒,是一回事;而他欺骗一位外邦的王,和以色列的敌人,却是不同的另一回事。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新约圣经,将更高标准的有关真理和教训,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可以将这些标准应用在大卫的身上,其教训乃是,大卫再一次遭受极度的危险,不是因他自己的过失;并且他的生命再次系于一线之间,神容许他采用危险和愚蠢的步骤逃过非利士人;神看顾他,并且带领他平安回到以色列地。

另一个功课是,恐惧(12节 )乃是大卫欺骗亚希米勒和亚吉的原因。恐惧犹如骄傲,是人的一种破坏性的性格,会产生许多错误的行动。当然人在受惊的环境下产生恐惧,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但基督徒信靠神可以胜过它,正如许多基督徒殉道者已经证实了的。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一章

iii. 祭司亚希米勒帮助大卫

在这次的紧急关头,大卫迅速决定了哪些人可以算为盟友。食物与庇护是他眼前所急需的,而且他也没有武器。他决定先到挪伯去,此地已经取代示罗成为祭司的城,而且就在往耶路撒冷方向的附近(参:,距离大约只有二哩(3公里)。

1~3.亚希米勒是亚希亚的兄弟,后者在撒母耳之后成为服事扫罗的属灵顾问;为了这缘故,大卫无法确定亚希米勒到底可不可靠,于是决定捏造一个满像一回事的故事,说明他独自前来的理由。即使是这样,亚希米勒一定有所察觉,因为王的使者总是会有王的供给,以及卫队随从。然而亚希米勒却没有提出异议,而接受大卫的要求守密,与随从约在某地点会面,以及供应饼。

4~6.亚希米勒能提供的就只有圣饼,或「陈设饼」,是摆在会幕圣所里的桌子上。十二块大饼象征与耶和华立约的十二个支派。129旧饼从桌子上更换下来之后,仍不能作普通用途,必须是祭司才可食用,然而像大卫这种境况的人,亚希米勒破例将他所要的五个饼给他,因为确定了大卫与跟从他的人在礼仪上是「洁净的」,这是利未记十五章所定下的标准。耶稣推崇亚希米勒的判断怜悯比礼仪律法更重要

远征之时所采行之严谨的「圣战」纪律,从赫人乌利亚的言行举止上可以得到证明。它不是根据任何一种禁欲主义式的婚姻观(这种婚姻观是完全与圣经教训反向的),而是根据对耶和华的目标所作合一的、完全的委身,这种战争是奉祂的名而发动的。

7.这一节不知不觉间带过的讯息,对于故事后来的发展极重要。扫罗曾经与以东人打仗,或许是在获胜后让以东人多益为他服务。扫罗的司牧长自然是应该要优先考虑的读法,尽管有人提议将之修正为「奔走者」(参思高:侍卫长),后者是根据比较常提及之「在王的车子前奔跑的人」或使者。译作「长」的这字(希伯来: ʾabbîr ),意思是「力气」,但也用在「暴力」或「顽强」的意义上。这人在场是个不吉利的前兆,尤其是因为他「有礼节上的抑制」(吕译),而留在耶和华面前,或许是违背祂的旨意,或至少是接受某种刑罚。大卫后来透露:当时已对以东人多益出现在挪伯感到不安

8~9.王的事甚急是个聪明的借口,解释大卫为何没带兵器,同时又暗示出他正担负着王家的任务。歌利亚的那刀曾经对大卫极有用处,大卫大概是知道它妥善保管在挪伯这里。大卫最初得着伟大的先知撒母耳帮助,现在又在圣所这里,从公认的祭司求得了食物和刀;虽已获得所求,他也不敢耽搁。

iv. 大卫在迦特历险

为了要躲开扫罗,大卫下一个目的地是往西南约有三十哩(50公里)处,到非利士人领土内。他大胆地期望在敌国能为人所接受(还带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但他这么作是因为已到穷途末路,希望别被人认出来,并受派担任亚吉王的臣仆之一。他未免太过乐观了,人一眼就认出他来,使他无法匿名进宫。大卫沉着地佯装精神错乱的样子,好从险境脱身。130他正确地推测,亚吉不会将一个痴呆的人留在王宫里,就藉此逃跑了。

亚吉的臣仆称大卫为「那地的」(RSV,参:吕译)王,是根据他在歌利亚事件后所受到的拥戴,他们推测这是他潜在的地位(即使还不是真实的)。后来大卫又会在截然不同的处境下跑到这里来,并且受到欢迎,成功地令亚吉以为他是反对以色列的盟友。然而在这次短暂的逗留,大卫没有一个可以信靠、站在他那边的人,是个孤单的亡命之徒,可能是他最低潮的时候。但是他在「死荫的幽谷」中,却发现耶和华与他同在,使他能够想法子度过危险。诗三十四篇的标题将它的内容等同于这件事,它开头的话语是邀请人「时时称颂耶和华」,即使是在极深的患难中,就像大卫惧怕迦特的居民基利提人一样(见:。他将见证推广为一般真理:就如诗中那首熟悉的歌一样:「凡信靠祂救助之人,祂都施与援手」(参:。131它同时又宣告了神的恩典,鼓励人凭着对祂话语的信心而生活。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

“挪伯”。祭司居住的一个小镇,就在耶路撒冷以北(可能在斯科普司山上 )。“亚希米勒”(即的亚希雅 )在此把陈设饼和歌利亚的刀给予大卫。基督曾提起这次事件,藉以教训人说,关怀众人的需要,比严格遵守法利赛人对律法的解释更为重要。参看至4节的脚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挪伯是个有祭司居住的城,在便雅悯境内,位于耶路撒冷以北。示罗被毁后,当时的大祭司亚希米勒大概把会幕搬来挪伯,约柜则停在基列耶琳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挪伯」:位于基比亚往耶路撒冷方向,距离耶路撒冷大约3公里。

●「亚希米勒」:是「亚希亚」的兄弟,亚希亚是扫罗的宗教顾问14:3 。亚希米勒是以利的曾孙。

◎ 21:1 亚希米勒可能对大卫的身份有所怀疑。不过扫罗在22:8,13,15 责备亚希米勒的行为是谋害扫罗,由扫罗的指控中也可以看出大卫去找祭司可能也是为了求问耶和华。

――《蔡哲民查经资料》

「挪伯」:接近扫罗王宫的所在地基比亚,当时代替示罗设有中央祭坛。

「亚希米勒」:即亚希亚(14:3)。

「战战兢兢的出来迎接他」:大卫突然单独到访令祭司感到诧异非常。

「为甚么独自来」:以大卫的身分,应有侍从跟随着。

――《串珠圣经注释》

挪伯: 与耶路撒冷相近的城邑,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 随从大卫的身边通常随着很多同僚和手下,但如今见他只身一人,亚希米勒就感觉到事情的不寻常。事实上大卫带领几个护卫,但为了躲蔽被扫罗发现,把他们留在门外,一个人访问了亚希米勒。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的随从们: 本文是形成流浪同志时期。流浪同志首次在亚杜兰洞里聚集400名(22:2),其数目后来增加到600名(27:2)。他们是那些如同主耶稣在世时紧随主、亲近主的门徒,是蒙神呼召的人,定意跟随大卫的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见亚希米勒 大卫在挪伯见祭司长亚希米勒的三个理由:①为避免逃难生活中所面临的饥饿(2-6节 );②为了得到武器(7-9节 );③为求神的旨意(22:10-15)。大卫在开始漫长的流浪生活之前,将一切交托给神,在最危难时,寻求神的祭司长,向他求饼、武器等,表明大卫所做一切都寻求神的旨意与带领。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的流浪时代: 大卫的“流浪时期”分为下列三个部分:①流浪同志形成期(21:1-23);②被扫罗追赶的时期(23:6-26);③洗革拉滞留时期(27:1-,1:27)。长达10年之久的大卫的流浪时期是一段漫长患难时期,但对于将来成为以色列王的大卫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信仰的训练时期。这时期大卫学到:①等待神旨意;②在无数的危险之中,单单依靠全能之神;③预表了为成就神的救赎事工背负十字架苦难的弥赛亚。这时期大卫写了很多诗(7-17-22-34-54-56-57篇等 ),表现了他对神的赞美、信靠与等待。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回答祭司亚希米勒说:“王吩咐我一件事说:‘我差遣你委托你的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处等候我。」

大卫的说谎与欺骗最终导至祭司被杀的悲剧发生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以忠信著称,何以要隐瞒真相、虚构故事欺骗大祭司?最可能的解释是他不想连累亚希米勒。要是大祭司并不知情而帮助他,应该无罪。但后来扫罗仍以亚希米勒和大卫结党罪名诬陷他,挪伯城中的祭司和其他人口牲畜尽遭杀灭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吩咐」:「命令」。

――《蔡哲民查经资料》

「少年人」:即侍从。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的谎言: 这里可以学到两种教训:①象大卫那样满有信心的人遇到危急关头也会惊慌不知所措。因此自己以为站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②犯罪的结果:因大卫的谎言导致了居住在挪伯的祭司长家族全部遭屠杀的惨状(22:18-19)。大卫后来为这罪所造成的结果而痛心悔改(22:22)。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

】「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

“圣饼”。即陈设饼。参看至30节和的脚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圣饼”为会幕圣所内的陈设饼。“没有亲近妇人”即没有因性事而染上礼仪上的不洁。大祭司给大卫的饼虽是换下来的陈设饼,按律法规定也只可以给祭司吃。耶稣在世时提到此事,认为律法的最终目的乃为人的好处,不可因拘泥小节而忽略关乎生命的大事。应注重的是律法的基本精神,不可舍本逐末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就是「礼仪上洁净」出 19:15利 15:18 。

――《蔡哲民查经资料》

「圣饼」:即陈设饼,原来只供祭司吃用,但亚希米勒认为,在道义上给大卫充饥比默守宗教规条重要(参串珠的新约经文 )。另一方面,只有礼仪上洁净的人才可用圣物,大卫吃用圣饼也不能违反这条例。

――《串珠圣经注释》

若少年没有亲近妇人: 亚希米勒作为提供圣饼的条件向大卫要求“性的纯洁”。这使我们想起性生活对敬虔生活的影响。性生活本身是神的恩典,是圣洁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追求从性来的快乐而没有节制以至犯罪,那么这将给敬虔生活带来致命的坏影响。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

虽然旅程并没有宗教的目的,但大卫向祭司保证他的随从在礼仪上都是洁净的。“器皿”。也许是指他们身体的一种委婉说法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亦作“我们出来的时候照常不亲近妇人”。“器皿”可能用以比喻身体。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实在约有三日」:原文是「如同昨天,前天」。意思是「按照往例」。

●「我出来的时候」:「出发」、「出去」。

● 21:5 意思是「按照往例,我们出发执行任务前没有亲近妇人」。

●「少年人的器皿」:七十士译本作「所有的少年人」。

●「寻常行路」:「普通的任务」、「普通的旅程」。「普通」与「圣」相对。

◎大卫的意思是他们执行平常的任务也都不近女色,更不用说是目前执行特殊任务。那就更不会亲近女色。

――《蔡哲民查经资料》

本节大概表示从军者出征前不近女色,大卫现在办理王事(「寻常行路」 ),也是如此。

――《串珠圣经注释》

有三日, 与在西乃山神的要求相同。少年人的器皿: 器皿指武器,器械,衣服或者容器,但这里是指身体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少年人的器皿,是指──】

大卫说少年人的器皿,指少年人的身体在礼仪上是洁净的,因为他们在行路的时候,没有亲近妇女与之行房。所以祭司准许他们吃圣饼。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

祭司认定他为大卫提供食物,保存大卫性命的道德责任,超过严守谁可以吃“陈设饼”这礼仪规律的责任。基督把安息日定例的意思教训人的时候,曾提到这个例子。参看的脚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新饼」:「热面包」。

●「陈设饼」:摆在会幕中至圣所里桌子上的饼 利 24:5-9 。

◎ 太 12:1-8可 2:25 耶稣评论亚希米勒的作为,认为祭司的抉择是正确的。

――《蔡哲民查经资料》

十二个陈设饼代表甚么?】

每礼拜的安息日祭司进入会幕的圣所,将新烤的十二个饼放在桌子上,称之为陈设饼,象征神亲自在人民中间,正如祂的慈爱眷顾,供给他们肉体的需要一样。被换下来的饼,只有在职的祭司才可以吃。

――《灵修版圣经注释》

】「当日有扫罗的一个臣子留在耶和华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东人,作扫罗的司牧长。」

“多益”因改信犹太教或由于起了誓,而需要洁净自己,又或由于他被怀疑感染麻风,所以必须留在圣所里。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留」在:「被限制住」、「被留住」。可能是接受某种刑罚、或是守洁净礼、或守誓约。

●「多益」:字义是「害怕」。

●「司牧长」:「牧羊人首领」。不过以色列历史中没有出现过这个职位,因此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强壮的快跑者」的抄写错误。

●七十士译本记载多益是亚兰人,是为扫罗牧养驴子的。

◎此节的记载导致 22:9-19 的悲剧。

――《蔡哲民查经资料》

本节是下章9-10节的伏笔。多益大抵是因为礼仪上不洁,要往该处履行洁净的条例。

――《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中介绍以东人多益的理由是为了讲述多益向扫罗告发大卫和亚希米勒之间发生的事(1-9节 )。留在: 不是指单纯的滞留,指有目的的住宿。这些事实使我们推测以东人多益:①作为仪式受割礼;②为某种许愿; ③为患麻风病为求祭司长的指示而留在圣所(25:2)。多益身居扫罗的司牧长要职暗示他很受扫罗信任,但他因向扫罗告发大卫和亚希米勒之间的事而使无辜的85名祭司死亡(22:9-22),大卫日后在诗52斥责多益为人的奸恶、污秽奉承的本质。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问亚希米勒说:“你手下有枪有刀没有?因为王的事甚急,连刀剑器械我都没有带。”」

当时刀枪稀少,大卫逃难须有兵器自卫,故有此问。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卫收回刀的事实有下列意义:①那刀是神恩典的象征。大卫每次拔刀时都 能够记起使他能够战胜巨人歌利亚的神的恩典和帮助,并再次从神得力量;②那刀是献给神的。大卫把对歌利亚胜利的荣耀归给神,并把刀献给神,现在这刀又返回到大卫手中。我们奉献给神的(无论时间或财物 ),神都会以丰富的祝福回馈给我们。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祭司说:“你在以拉谷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那刀在这里,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后边,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大卫说:“这刀没有可比的!求你给我。”」

“以弗得”。比较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此处的“以弗得”似指大祭司着的配有以弗得的礼服,内有“乌陵”、“土明”,为寻求神旨之用。大卫来此恐怕是为了求问神旨。“杀…歌利亚的那刀”看注。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求你给我」:原文是命令句「把它给我」。

――《蔡哲民查经资料》

这把战利品的刀竟然在这里……】

以弗得是祭司所穿的背心(2:18)。大卫不知道他杀歌利亚的刀被放在以弗得后面,可能因为他夺了那刀杀死巨人时还年轻,后来又回家住了很长时间。

――《灵修版圣经注释》

】「那日大卫起来,躲避扫罗,逃到迦特王亚吉那里。」

大卫逃亡至非利士人那里去,身上佩带歌利亚的刀。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迦特是靠地中海的重要非利士人城邑,大卫杀死的巨人歌利亚就是迦特人。大卫逃到非利士人的地方,扫罗没法捉拿他。大卫立国后,把迦特收入了以色列国版图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迦特」:非利士五大城之一。大卫杀死的歌利亚就是迦特人。

●「亚吉」:字义是「仅有一人」。

――《蔡哲民查经资料》

到迦特王亚吉那里: 大卫非要逃到非利士五大城市之一迦特的原因是:①他杀死非利士大将歌利亚(17:49-51)已过几年,以为人家认不出自己;②装扮成被非利士人的劲敌扫罗追赶的难民,以为能得到迦特的非利士人的欢迎。但大卫的这种期待都成为泡影(11节 ),同样恶人的居所不能成为属神之民真正的安息之处。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遁至非利士城迦特:大卫拿着杀歌利亚的刀闯进非利士境实在使人有点愕然,然而,神仍保守他脱离险境。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逃到“迦特”。因为他已预感在挪伯见到的多益会告密(22:22)。但被那地的人发现原形的大卫,却遇到更加急迫的危险,装疯卖傻才得以保存性命(13节 )。后来大卫在诗34,52,56篇中详细描述了当时所经历的神的救赎。尤其是在诗56篇中他述说自己的处境后,又说“我惧怕的时候要依靠你”这是伟大的信仰告白。我们通过大卫的经验和见证,当记住“投靠耶和华,强似依赖王子”这宝贵的教训。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迦特是甚么人的地方?他们与大卫的关系如何?】

迦特是非利士人的五个主要城市之一。非利士人为甚么接待宿敌大卫来到营中呢?他们可能喜欢收留对方变节的高级军事领袖,来对付仇敌扫罗,却不知道大卫已经受膏要作以色列下一任的王(16:13)。但是,他们不久就疑忌大卫,何况他曾杀死他们成千上万的同胞(18:7)。大卫最终要装疯自保,因为他们的习俗是不伤害精神不健全的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亚吉的臣仆对亚吉说:“这不是以色列国王大卫吗?那里的妇女跳舞唱和,不是指着他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吗?”」

非利士人大概不知道大卫受膏的事,但他著名的功绩使他被尊为王。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以色列国王」:原文是「那地的王」。

――《蔡哲民查经资料》

「这不是......大卫吗」:大卫的英勇事迹(18:6-7)不独在以色列境家传户晓,连非利士人也早已风闻,甚至把大卫误作以色列王(大卫当时显然落在非利士人手中 被带到亚吉王面前 )。

──《串珠圣经注释》

亚吉称大卫为“国王”,大概久闻大卫英武之名,不是已知道撒母耳曾膏立他为王。大卫曾多次攻击非利士人,杀伤甚多(17~18章 ),提防亚吉报复。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卫将这话放在心里,甚惧怕迦特王亚吉,」

】「就在众人面前改变了寻常的举动,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在城门的门扇上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

大卫假装疯癫,希望亚吉让他离去。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假装疯癫”为求脱身,用的是苦肉计。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寻常的举动」:原文是「判别」、「眼睛」,意思是「分辨能力」、「见识」。

●「唾沫流在胡子上」:当时胡子是男人尊贵的象征,所以大卫这样做,就让亚吉相信大卫是发疯了。

◎此处大卫似乎是能屈能伸,可以完全不顾羞耻的装疯卖傻,只为活命。跟他前面多次说谎,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时看起来大卫还很不熟悉逃难的生活与技巧,所以去祭司那里找吃的,或者到非利士去投靠亚吉,感觉上都很不专业,技巧很差。以后似乎就渐渐熟悉这种逃亡的生活。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为了活命装病的场面。大卫改变了寻常的举动,大卫装作不能分辨对方。在城门上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胡写乱画”描述大卫如同疯子的场面,从大卫上述的举动,也难以看作是真正有信心之人的行为。因为即使神成为那些敬畏他之人绝不动摇的避难所,但大卫却惧怕亚吉王。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亚吉对臣仆说:“你们看,这人是疯子。为什么带他到我这里来呢?」

】「我岂缺少疯子,你们带这人来在我面前疯癫吗?这人岂可进我的家呢?”」

●进「我的家」:指「我的政府」、「我的国家」。

◎ 诗 34:1-22 的标题说诗就是这件事情之后作的。「亚比米勒」应该就是迦特王的头衔。当然,诗的标题是后来加的,但也很有可能就是事实。

――《蔡哲民查经资料》

【思想问题(第21章 )】

1当人的需要与宗教礼仪的规条互有冲突时,你会怎样处理?亚希米勒(21:4-)与耶稣的处理原则是否一样?这原则给你什么提示?

2大卫向亚希米勒解释自己为何单独一人到来(2 )和需要刀剑器械的原因 (8 ), 所说的话是否符合事实?这和他装疯的做法是否可取?他可选择别的方法吗。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蔡哲民查经资料》․

】祭司亚希米勒受株连:大卫首先逃到距耶路撒冷不远的祭司城挪伯,得亚希米勒的帮助,补充体力以及取得先前用以杀死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防身,继续奔至迦特,然后转往距迦特东南十六公里(十英里 )的亚杜兰洞。稍后过约但河东将他父母安顿在摩押,另得先知迦得的指示,再返犹大。亚希米勒因无意中帮助了大卫逃亡,被多疑残忍的扫罗所杀,甚至整个祭司城的人都受株连。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的逃亡生涯:大卫离开王宫后,跑回犹大,自此在南部一带旷野流亡,逃避扫罗的追杀。期间,大卫两次可以下手杀扫罗,但他尊重神的这位受膏者,始终没有下手。扫罗虽然感激大卫不杀之恩,并承认自己的过失,但他反复无常的表现,却使大卫不敢轻信他的承诺,仍继续流亡在外。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祭司将圣饼给大卫吃,不是违反了律法吗?】

圣经在这里第一次提到祭司亚希米勒。他可能是14章3节和第8节所提到的亚希亚,或者是他的继任者。不管是谁,总之他不拘泥于律法,将圣饼给大卫吃了,那饼本来只应当给祭司吃。亚希米勒看大卫的需要与生命重于宗教礼仪,将圣饼给他吃。这事证明了爱人是更高的律法。许多世纪以后,主耶稣引述这件事,说明履行神的律法不可不要同情心。救命与行善乃是神更大的律法

──《灵修版圣经注释》

为保护自己或他人而撒谎,也是罪吗?】

大卫为躲避扫罗而撒谎。有些人宽恕他这种行为,认为在争战之中,正义的军人可以如此保护自己。但是在圣经上并没有同情大卫撒谎的文字。相反的,因他撒谎,死了八十五个祭司(22:9-19)。他这一点谎言似乎无伤大雅,想不到却会产生悲剧。圣经讲得很清楚,撒谎是错的,在神眼中,撒谎和别的罪一样,会产生好些苦果。不要轻看罪,或将罪分等级,不管我们能否预见后果,都应当拒绝罪。

――《灵修版圣经注释》

饼和刀】

「现在你手下有甚么,求你给我…。」

只注心地上的事,是属地的人的病征,属灵的人绝不该如此。但另一方面的错误,是全然不想到人有物质的需要,对邻舍的缺乏漠不关心。
大卫逃避扫罗的迫害,到了祭司城挪伯,要求大祭司亚希米勒供应他的需要。因为匆促出走,他虽然是耶和华所膏的,也有肉体的需要:有饼充饥,以增添力量;有武器自卫。
大卫本来是诚实人,恨恶谎诈;但眼见有扫罗的臣子多益在那里,心知他必向扫罗报告,就不愿连累亚希米勒;也可能因受扫罗迫害的情况还未公开,不该散播消息,以致造成二人间不可挽回的决裂,所以编织虚词借口,希望达到目的,而不伤害任何人。
其实即使在穷困之中,圣徒也只应当向心志相同,生命相同的人寻求帮助,这样的人,既然可以有分于肉身需要,也必可有分于心灵的负担;能分享,也能分忧,正是“团契”的基本意义。不论大卫存心如何好,他想避免的事都发生了:多益果然报了告,祭司城的人也全遭扫罗屠杀。亚希米勒作了当作的事,虽然所付的代价是全族的性命,他们是为大卫作王首先殉道的人,是为了遵行神旨意不可避免的事,他为爱而作的,蒙大卫永远记念。
爱要及时而作。爱是必须付代价的,也要表现于实际。正如画饼不能充饥,只空口说:“愿你吃得饱”,不能解决饥饿的问题,不能实际增添身体的力量。
不过,爱不能牺牲原则。圣所撤下的陈设饼,只可以给在律法上洁净的人吃。这是亚希米勒供应大卫圣饼时说明的。我们不能有违背真理的爱。
大卫又要求供应他自卫的武器。不久之前,大卫杀死非利士人歌利亚,得了他的刀,缴入神的圣所作为记念,现在取来应用。但善于用刀的人,不滥用刀。后来他在隐基底的洞中,不杀扫罗;禁止怒气,不杀拿八。可谓善于用刀。
世人的观念像多益一样,只帮助有势力的人,只注重自己的好处,所以越需要帮助的,越得不到帮助,实在叫人灰心。我们要因主的爱供应主的工人,就是作在受苦的耶稣身上。

── 于中旻《撒母耳记上笺记》

「这刀没有可比的,求你给我。」】

大卫说这刀,正如我们要说圣经的——圣灵的心剑,实在没有可比的。

圣经使人知罪——神的话使人知罪,神不能任意纵容恶行,连一点过失也不放过。但是神的话对罪人定罪,却保证祂在基督里的爱。神对罪人尽管怜悯,却仍有严厉的成分,圣经的话使人的良心受责,同时圣经也指示神的方法,祂的公义使信的人得以称义。

圣经安慰伤心——神的话指示我们在一切的悲哀中,神的心也伤痛。但是有保惠师,也指示我们神完全的计划,为使我们蒙福。万事都互相效力,叫我们得益处,有福的将来恶昭示我们,使人的忧伤与眼泪完全除去。

圣经坚强病患——神的话甚至向垂死的人。英国名作家施可德(SirWalterScott )在临终前对朋友说:「只有一本书,是专为临终的人,那是圣经,你读给我听吧!」圣经描述主受死而复活,为我们预备住处,使圣徒团聚,得着生命的活水,使垂死者的头,枕在这柔软的枕头上。

在这些怀疑的时代,圣经的权威也屡受攻击,但是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甚至不虔者的观念中,这是有长久的价值。

──迈尔《珍贵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