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iii. 大卫在神旨意下被非利士军队排斥
在其间(因为扫罗往访隐多珥是属于稍后的事,虽然记载在先),大卫与跟随的人准备要攻打他们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因为他们似乎别无他法可以避免卷进亚吉这次毁灭的攻击中。 1.非利士人「集合他们所有的军队」(现中、RSV):这句话接续了的主题,那节经文中亚吉大概是在迦特。这里,非利士人更往北方推近,约在亚弗以北三十哩(48公里),在往耶斯列谷的途中,但距离书念仍有大约四十哩(64公里)。那时,以色列军队尚未为了作战而占领基利波山,还在道路的交会点耶斯列这里。泉,是哈罗(Harod)河的源头,就在基利波山脚下,现在是一座公园的一部分。 2~5.非利士人的军队有次序地列队行军,每一部分都由他们那城的首领所率领。亚吉率领着后卫,大卫与跟随的人在旁协助他。军队的将领对于以色列人大卫与跟随之人在场感到不舒服,在此称他们为这些希伯来人(参:的注释〕;亚吉一定是被大卫迷惑了,无法看穿来自军队中的抗议,毕竟他们正要去与以色列王作战啊!虽然亚吉认为能证明大卫的忠诚,但他这些年日(显然是颇长的一段时期)的争战全都是在遥远的南方,不是针对他传统上在北方国土中的王。最重要的是,他们根据大卫杀死歌利亚后群众的见解(5节),怀疑大卫有作王的抱负;他们辩称:大卫只有置非利士人于死地,才能被扫罗和以色列人接纳;所以他们要求要打发大卫回自己的地方去,也就是洗革拉。 6~8.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出现在非利士人的誓言中是出人意表的;有没有可能是亚吉已经委身给大卫所信的耶和华呢?或者是他出于对大卫的礼貌,而不指着非利士人的神起誓呢?后者或许比较有可能。 我未曾见你有什么过失(希伯来: ra ̄ʿa ̄ ,「邪恶」):他已经说过我看你甚好(希伯来: ṭôḇ ),所以「善」与「恶」的主题仍然在继续,但却有曲折,因为亚吉没有察觉大卫是在玩脚踏两条船的把戏。对亚吉以及对大卫而言,是由于神的旨意,非利士人的「首领」才能领悟,并且坚持要大卫远离军事行动。然而,当亚吉环顾整个局面,要将他任命为护卫长之人解除职务是颇为尴尬的,他也费心想要不得罪大卫。 现在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暗示出大卫有权利抗议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而大卫也的确抗议了,彷佛他正因不公的待遇而感到痛苦,然而他内心却因能够置身在战事之外而松了一口气呢!或者,大卫会不会是这样一种两面人:当他抗议说使我不去攻击主我王的仇敌时,他内心中所想的其实是扫罗王的仇敌,而且是「真的不愿意放弃这次军事行动,以致失去可以『在(非利士)营中担任内敌』的机会」呢?159这很可能是大卫隐藏的意思,无论局面多么吓人,他都可以利用它。 9~10.你在我眼前是「无可责备」(RSV;希伯来: ṭôḇ ,好人),如同神的使者(或「天使」;现中、今圣、RSV)一般,这是过度的称赞,除非大卫曾经照字面所说的,将神的资讯传给亚吉,如此,则大卫不诚实更应该受到指责。无论这些话的背后是什么意思,王对大卫的指示却是毫不含糊的:他和跟随的人得立刻离开。 在七十士译本的一份(梵谛冈)抄本中,10节比希伯来经文长,在跟随你的人、就是你本主的仆人之后,加上了「去到我所分派你们去的地方,心里不要怀着恶意,因为你在我面前总是好的」(吕译、思高、JB)。NEB 的译者将这些额外的句子包括在经文中,判断它们是不经意从马索拉经文遗漏掉的,然后也就从标准的中英文译本中删掉了。然而和合、现中、今圣、GNB 与 NIV,仍然继续用较短的经文。 11.大卫与跟随的人体面地被辞退了,就回往非利士地去;非利士军队向着耶斯列进发,要与扫罗王作战;而留在非利士地的战士一定只剩下大卫的军队了。【】「非利士人将他们的军旅聚到亚弗;以色列人在耶斯列的泉旁安营。」
亚弗在以色列地北部的耶斯列平原上。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他们的军旅」:原文是「他们所有的军队」。
●「亚弗」:字义是「围住」,位于沙仑平原的南部,今日的拉斯艾因遗址。此处距离洗革拉大约90公里。
●「耶斯列的泉旁」:位于「基利波山」北面山脚下。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弗」:见4:1注。
「耶斯列」:大概指耶斯列城,而非同名的平原。比起28:4的「书念」,本章里非利士军驻营的地点(亚弗 ),是在较南地方,较接近他们的本土,这显示本章事件的时间大概先于28章记载的事。
――《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描述了非利士和以色列两军的安营情况,内容与28:1,2,4相连接。从这一点上看28章和本章都以非利士侵略以色列的事件为背景。不同点只是前章以扫罗为中心叙述,本章则以大卫为中心记载(28:1-7),同时非利士人:①为了消除多次的失败而蒙受的耻辱(14:12-22,17:41-54,19:8) ;②为了实现对巴勒斯坦的支配,发动了这场战争。但扫罗带领下的以色列因追击大卫事件而消耗太多兵力,与非利士人相比差距悬殊。非利士军队的规模足以使扫罗恐惧得发颤(28:5),由于扫罗的不信,所有以色列军队的士气极其低落,因此战争虽未开始,却已定成败局。象这样,没有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的人,只有绝望、死亡和失败。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亚弗/耶斯列的泉】
迦南好几个区域都有名叫亚弗的地方。耶斯列谷某泉一语,规限了本段之亚弗的位置。这个亚弗最有可能是沙仑平原的南部,雅康河发源地的拉斯艾因遗址。本节暗示非利士人首先在亚弗集结军队,然后前进三十五至四十哩进入耶斯列,迎战扫罗。参照约瑟夫的记载,亚弗就是巴勒斯坦的该撒利亚(Caesarea Maritima )南面二十六哩的安提帕底。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大卫遭非利士首领疑忌不准参战:本段承接28:1-2,表明大卫在神的保守下毋须攻打同胞、陷入骨肉相残的局面。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不参加基比亚战役: 本文记述B.C.1011发动的基比亚战役。计划此次战役的非利士王因非常信任大卫,想让大卫参加战斗。大卫落到不管自己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必然承受叛徒之名的窘境。尽管大卫离弃神的旨意当上了外邦人的大臣,但神并没有放弃他、立他为以色列的领袖,神作工使大卫处在进退两难状态不能参加战斗。通过上述事实我们可以学到:①尽管人必定犯错,但神依旧成就自己旨意;②他不仅决不会抛弃自己所拣选的人(即使处在犯罪的状况下 ),还会预备一条路让我们可以躲避(林前10 13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非利士人的首领各率军队,或百或千,挨次前进。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同着亚吉跟在后边。」
“非利士人的首领”。非利士各城的民事领袖(亚吉是其中之一 )。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非利士人的首领为非利士地各城邑的统治者。因他们的反对,已到战场上的大卫得以免去和自己的同胞互相残杀(4节 ),转回洗革拉(11节 );但等候在那里的却是被焚之城,一片瓦砾。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首领」: 29:2 的首领,编号是5633, 29:3,4 是8269。前者应该是政治上的领袖,后者是军事将领。
――《蔡哲民查经资料》
非利士人的长官: 与3-5节的“非利士的首领”相同的表现形式。“长官” 也用来指非利士的最高领导者“首领”(6:4-16,,,16:3)。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非利士人的首领说:“这些希伯来人在这里作什么呢?”亚吉对他们说:“这不是以色列王扫罗的臣子大卫吗?他在我这里有些年日了。自从他投降我,直到今日,我未曾见他有过错。”」
「非利士人的首领」:非利士有五个首邑,由五个首领管辖,亚吉只是迦特的首领,他之称王(27:2), 可能表示他是其余首领的头目。
――《串珠圣经注释》
我未曾见他有过错: 表现出居住外邦社会的大卫如何生活的章节。虽然在外邦人之地避难是个错误(27:1),但大卫过着警醒的生活,不愧为信神的人。这个事实向我们基督徒启示如下圣经生活的原则:①信徒不论处在什么地方,要以自己正直而真实的生活成为世上的光和盐,对那些不信神并乖僻的上司,信徒也应如同侍奉神一样真实地侍奉他们。象这样,用实践生活侍奉神的人,才是拥有真正信心的人,才是蒙神和人称许的人(14:18)。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
非利士首领的会议: 非利士首领会议的场面。当时非利士有五个首领,其中一名为代表非利士联邦体制的王(6:4-16,,,但这个王不拥有绝对的王权,需按照首领们在会议中所决定的事项行事,不能不顾首领们的建议而按己意行使统治权(6:1-16)。亚吉作为迦特的首领,也是拥有上述有限王权的非利士王。非利士的首领们强烈抗议大卫参战(4节 ),驳回亚吉王的意思,退回大卫是由于非利士的上述独特的统治体制。但大卫之所以不能参加基比亚战役的终极原因还是因为引导他的神大能的作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非利士人的首领向亚吉发怒,对他说:“你要叫这人回你所安置他的地方,不可叫他同我们出战,恐怕他在阵上反为我们的敌人。他用什么与他主人复和呢?岂不是用我们这些人的首级吗?」
●「首级」:「头」。
◎「恐怕他在阵上反为我们的敌人」: 14:21 中记载非利士人被「倒戈」的事件,所以他们会怕大卫也这样对待他们。
◎ 29:4 中的军事将领们反应非常激烈(因为他们可是要在战场拼命的 ),甚至对亚吉发怒。
――《蔡哲民查经资料》
首领……发怒: 首领们不能忘记从前与以色列人在密抹战斗时(13:5),虽有很多以色列人投降,后来又回过头来抵抗他们的(14:21)刻骨铭心的经历。他主人: 指扫罗王。非利士的首领们是绝对不能摆脱他们对大卫的怀疑。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从前以色列的妇女跳舞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所说的不是这个大卫吗?”」
【】「亚吉叫大卫来,对他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是正直人。你随我在军中出入,我看你甚好。自从你投奔我到如今,我未曾见你有什么过失,只是众首领不喜悦你。」
◎「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亚吉对大卫指着以色列的神发誓,显见他对大卫的尊重。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吉因众首领反对,逼于无奈要大卫退出作战队伍。
「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亚吉以大卫的神起誓并不表示他笃信耶和华,只是套用以色列人的口吻向大卫说话而已。
――《串珠圣经注释》
【】永生的耶和华: 这句话并不反映亚吉对耶和华的信仰,只是为了强调自己话语的真实性而借用了以色列人的立约形式而已。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他们的驳辩有理,所以亚吉要求大卫返回洗革拉。大卫的回答似乎并非出自神人的口。他辩护说要容他去攻击主我王的仇敌——即使这些仇敌是他的百姓(二十七章 ),这似是另一次骗哄非利士人。倘若他确实想攻打以色列人,神却要阻止他;免他负上杀同胞以及壮大非利士人的耻辱。大卫不能用歌利亚的刀口指向以色列人。
——马唐纳《撒母耳记上》
【】「现在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免得非利士人的首领不欢喜你。”」
●「免得非利士人的首领不欢喜你」:「不要做非利士众首领眼中看为恶的事」。意思是要大卫顺服大家的决定,不要报复。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对亚吉说:“我作了什么呢?自从仆人到你面前,直到今日,你查出我有什么过错,使我不去攻击主我王的仇敌呢?”」
●「主我王」:原文有点模拟两可,要看大卫认为谁才是他真正的主,和王(搞不好大卫认为扫罗或神才是他的主 )。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强烈地抗议他被遣散,可能他尝试让亚吉王一直有种印象,他现在仍是以色列不共戴天的仇敌;这样他的欺骗较需要更进一步。当他在非利士期间,欺骗成为他生活方式的整个根基;但扫罗失败和死亡之后,形势便急剧地改变了。上帝可以在道德的难题和失败中,挽救祂所拣选的领袖,正如挽救肉身的危险那样容易。
——《每日研经丛书》
这话并不表示大卫坚决要参战,他只是要知道非利士首领对他有什不满的地方。
――《串珠圣经注释》
【】「亚吉说:“我知道你在我眼前是好人,如同神的使者一般;只是非利士人的首领说:‘这人不可同我们出战。’」
“如同神的使者一般”。一种有礼貌的常见的说法。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亚吉王也知道直接怀疑大卫的忠贞是相当不礼貌的事,所以他小心谨慎的使用各项方式让大卫知道他欣赏大卫、看重大卫。不过非利士的各城领袖之决定有其权威性,所以他只好命令大卫回去。在谈话过程中,他也尽量不说别人怀疑他会倒戈,只说「不欣赏他」、「不可一起出战」。
――《蔡哲民查经资料》
「如同神的使者」:是客套话,形容大卫是无可指责的好人。
亚吉说话谨慎,恐怕大卫一怒之下起而报复,自己的百姓便遭殃。
――《串珠圣经注释》
神的使者: 指“天使”,表明亚吉对大卫的尊敬之心。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故此你和跟随你的人,就是你本主的仆人,要明日早晨起来,等到天亮回去吧!”」
你主人的仆人表明大卫的随从(23:13)原来是属于扫罗王(22:2)。尤其有必要注意他们当中有相当数量的勇士是玛拿西支派的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早晨起来,回往非利士地去。非利士人也上耶斯列去了。」
耶和华利用非利士人的疑心,使大卫脱离攻打以色列人,或因不忠而被亚吉杀害的困境。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思想问题(第29章 )】
大卫在外邦人面前的生活很检点,行为正直,以致亚吉在其他人面称赞他 (3 ), 当面也称他为「好人,如同神的使者」。(9 )试反省你每日的生活,别人是否看你为「好人」、「神的使者」。
──《串珠圣经注释》
【「这些希伯来人在这里作什么呢?」】
这是很自然的问话。非利士人与希伯来王争战,希伯来军队必须十分强烈地抗拒非利士人。所以希伯来人若在非利士地成为他们的威胁,难怪引起那些非利士军队的首领官长向亚吉王提出质询。这烟火一直存在着,不过现在冒出火焰来。
世俗的人对基督徒品德及一切,比基督徒自己还要敏感。这些希伯来人在这里作什么呢?「希伯来」原意为「逾越」,他们是不与人同伙的,将自己分别出来,借着主的恩典就是我们主耶稣的死而使众信徒分别为圣,我们已经出死入生了。我们从黑暗的权势被拯救出来,得以迁入神爱子的国度。祂的十字架使我们从世人中出来,分别为圣,但是这呼召多时不被注意。我们怕人,与主的仇敌混在一起。
如果信徒任意在娱乐场所之中,教会的长老执事也参与不虔者的欢乐群里,会引起人们询问:这些希伯来人在这里作什么?「以利亚,你在这里作什么?」神也要质问,世界的声音,有时也成为属神之人反省的时机。
──迈尔《珍贵的片刻》
【 有时,神甚至可以使用你的敌人,让你摆脱困境……】
【另一条出路】非利士的其他首领知道,大卫就是杀死歌利亚(17:32-54)、也杀死他们几百个军兵之人(18:27),更是以色列妇女歌颂的得胜英雄(21:11)。他们惧怕在战争激烈的时候,大卫倒戈相向。神就使用了这些首领的疑忌,阻止大卫与扫罗以及本国的同胞争战。
――《灵修版圣经注释》
「现在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
大卫寻求神旨意之外的平安,却自陷于进退维谷。
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将有战事,大卫的立场,立即发生问题:他是站在哪一边?基督徒失去应有的立场,也会有同样的困难。虽然弟兄之间的分争,是不理想的事,但逾越了真理的界域,遇到伦理的抉择,更会陷于惶惑的境地。
非利士人的将领们,看到了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心中怀有疑惧:如果他们临阵倒戈相向怎么办?于是,他们向亚吉王提出抗议:“不可叫他同我们出战,恐怕他在阵上反为我们的敌人。他用甚么与他的主人相和呢?岂不是用我们这些人的首级吗?”
这自然是合理的怀疑,也不失为大卫的出路。但对大卫来说,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果真阵前倒戈,神是否可能使他得胜?这样作,乘机为害庇护他的人,是否违反道德原则?即使侥幸得逞,是否扫罗会推诚兼容?
另一方面,他可以死心塌地的效忠非利士人,与本国的人争斗吗?这事连想都不能想。他知道:历年来,神相继兴起的领袖们,都是解救人民脱离非利士人压制的轭;难道现在神所膏立的王,可以图谋反叛本国?当然不。
大卫既然已经置身非利士的阵营中,来时容易,现在就难以抽身而退;但顺势前进,将是永远的后悔。
基督徒也是如此。神把你我摆在一个环境,受对付,受磨练,是要造就我们,成就祂合用的器皿,预备遵行祂的旨意。这过程常是不理想的,甚至是不合理,不公义的。但所遭遇的是出于主,我们没有权利向主抗议,神不容你审判扫罗。“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不过很多时候,基督徒想要逃避十字架,必然带来更多的困恼。如不及时回头,还要有更大的损害。
大卫在困窘当中,神给他开了一条出路:亚吉见证他“如同神的使者一般”,只是不合于反对神百姓的行列之中,叫他“现在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到所给他安置的地方。神的恩典,为属祂的人开一条出路。这时,如果只说大卫“如释重负”,还是过分的轻描淡写,他的心情必像逃脱监狱的死囚。
遵守神的真理,虽临死地,却免得陷于伦理的困境。── 于中旻《撒母耳记上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