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撒母耳记上 第5章


圣经综合解读

1「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从以便以谢抬到亚实突。」

2「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抬进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

「亚实突」())是非利士五城之一()),位于地中海边。「大衮」是非利士人所拜的神明,掌管五谷或菜蔬。
古代中东人认为,国与国的战争,也是两国守护神的争战;而非利士人的得胜,就代表他们的守护神的得胜。因此,非利士人把「将神的约柜抬入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是要证明以色列的神已经被大衮征服。
上图:位于地中海边的亚实突遗址。现代的亚实突已经成为以色列的第6大城市,亚实突港是以色列第一大港口。

3「次日清早,亚实突人起来,见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就把大衮仍立在原处。」

4「又次日清早起来,见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并且大衮的头和两手都在门槛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

5「(因此,大衮的祭司和一切进亚实突、大衮庙的人都不踏大衮庙的门槛,直到今日。)」

「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象征偶像降伏在真神面前,神不会失败,也不会受辱。神折断「大衮的头」()),是古代用来证实敌人死亡的方法());折断「两手」()),是古代用来计算杀敌数目的方法())。
「不踏大衮庙的门槛」()),后来成为非利士人的习俗之一())。

6「耶和华的手重重加在亚实突人身上,败坏他们,使他们生痔疮。亚实突和亚实突的四境都是如此。」

7「亚实突人见这光景,就说:『以色列神的约柜不可留在我们这里,因为祂的手重重加在我们和我们神大衮的身上』;」

8「就打发人去请非利士的众首领来聚集,问他们说:『我们向以色列神的约柜应当怎样行呢?』他们回答说:『可以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迦特去。』于是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那里去。」

「痔疮」())原文是「肿瘤、痔疮」,无法确知是哪一种疾病,可能是老鼠传播的())。
「迦特」())是非利士五城之一,位于亚实突东南约20公里,这城里没有大衮庙。非利士的众首领可能认为以色列的神发怒,是因为大衮的原因,所以把约柜运到没有大衮庙的迦特试一试。

9「运到之后,耶和华的手攻击那城,使那城的人大大惊慌,无论大小都生痔疮。」

10「他们就把神的约柜送到以革伦。神的约柜到了,以革伦人就喊嚷起来说:『他们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要害我们和我们的众民!』」

11「于是打发人去请非利士的众首领来,说:『愿你们将以色列神的约柜送回原处,免得害了我们和我们的众民!』原来神的手重重攻击那城,城中的人有因惊慌而死的;」

12「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疮。合城呼号,声音上达于天。」

「以革伦」())也是非利士五城之一,位于亚实突东北约10公里())。此城拜巴力·西卜()),非利士的众首领可能觉得巴力·西卜会比大衮更强大一点,所以再把约柜运到敬拜巴力·西卜的以革伦试一试。
这里虽然只提到亚实突、迦特、以革伦,但非利士的五座城市可能都受到了击打()),并且一个比一个更严重。发生在亚实突的事件,可能被看成巧合,但连续三个城市发生同样的瘟疫,非利士人就知道,以色列的神不像他们的偶像,能力只局限于一个地方。以色列的神是全地的神,无论在哪里,都轻慢不得。
当约柜被以色列人当作偶像来崇拜())、被非利士人当作假神来畏惧的时候()),并没有显出任何能力,不但不能帮助以色列人()),而且完全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但被掳到非利士地以后,却突然变得大有能力。因为神要让非利士人知道,约柜的被掳不是神的失败,而是神的得胜;与其说非利士人掳走了约柜,不如说请来了一位审判者。神也要让以色列人体会:当百姓顺服神的时候,「仇敌起来攻击你,耶和华必使他们在你面前被你杀败;他们从一条路来攻击你,必从七条路逃跑」());当百姓不顺服神的时候,「耶和华必使你败在仇敌面前,你从一条路去攻击他们,必从七条路逃跑」())。
神的计划是让以色列人「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但是,神也是「独行奇事的耶和华」()),祂的计划并不倚赖于不可靠的人。当人不能跟上神的计划、不肯彰显神的荣耀的时候,神就任凭人失败,好像羞辱了祂的名,然后神就亲自来荣耀自己的名,叫百姓从黑暗中苏醒过来。神要让我们看到:虽然神的百姓会失败,但神永远是得胜的神,因为神就是得胜、神就是荣耀,祂不倚靠人的得胜来显明祂的得胜,也不倚靠人的行为来彰显祂的荣耀,却要我们凭信心去支取祂的得胜())、进入祂的荣耀())。
神虽然用失败来管教自己的百姓,但绝不允许自己的名被仇敌亵渎()),所以神宣告说:「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今天,当世界越来越离弃神的时候,神可能也会允许仇敌暂时得逞,甚至猖狂一时;但神必会伸出大能的膀臂来显明祂的荣耀,让亵渎祂的仇敌知道:「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上图:非利士人的五城:迦萨、亚实基伦、亚实突、以革伦、迦特。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约柜及其影响

(一 )

在第四章,约柜被以色列及非利士人当作一个具潜力的象征,表面上它好像很被动,甚至像是无用处。但这件圣物突然在第五章发挥其潜力,事实上成为第五章和第六章舞台的中心。故此,现在应该是思想这件东西是甚么,并它对以色列意味着甚么的时候了。

约柜的形状像箱子或柜子(正如其名 ),它基本上是一件容器,内里有两块法版,其上写着字,参见,它是轮流安放在每一个以色列圣所的最内层,包括示罗及后来的耶路撒冷。故此,不必希奇以色列人认为它是神同在的象征,这位神就是他们所敬拜的耶威,Yahweh(英文圣经时常译作Lord、中文和合本译作耶和华 )。以色列人不像他们的邻邦,不可制造任何的偶像或代表神的象征。有关约柜的一种观念,它是耶和华的宝座;有两个金的基路伯遮掩这约柜(参看出二十五章的描述 ),基路伯面对面像是神的神性侍从。

以色列人在埃及和应许之地之间漂流的一段长时期,约柜是活动的,与他们一起旅行;并且每当遭遇敌人或受拦阻的时候,它都扮演一个特别的角色。因此在早期,约柜给予以色列人的印象是一种可见和有形的重心,生动地见证神的同在和保护。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分享它,故此它是以色列民旅的象征,当以色列各支派在士师时期不太团结时,它也带给以色列某种程度的团结。

然而,在撒母耳时期有一个真正的危机,约柜也许取代耶和华成为以色列人所敬拜的对象。它被非利士人掳去,反而对以色列人有一种有益的思想,虽然约柜已失去了,但神的同在和能力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神不会丢弃这约柜,任由摆布。

(二 )

通常得胜者会将掳走的纪念品,宗教性的或其他,放在自己的神庙内。故此约柜也被安放在非利士最重要的神庙内,奉献给其本地之神大衮,它是五谷及土地肥沃之神。古人普通相信每一位神都有他(她 )所影响的范围──城市、国家、天空、太阳等等。在大衮庙内,肯定大衮的统治至高无上……。但只是耶和华同在的象征,已足够首先将大衮推倒,继而将它打破。以色列的神乃至高无上,甚至在非利士境内及他们信仰的中心。以色列是一个软弱和较分散的民族;但她们的神是全能的,逐渐受人意识到。第五节提及一些相当古老的迷信习俗;但对圣经作者而言,非利士的这种习俗仍然存在的话(编按:指不踏大衮庙的门坎 ),这习俗乃大衮软弱的永久记录,事实上,这些习俗已经消失很久了,但以色列的神,今日仍然在世界每一处地方受尊崇敬拜。

(三 )

非利士人有五个主要城市,在这一段中,我们看到约柜怎样停留在当中的三处地方── 亚实突、迦特和以革伦──三处都受灾祸打击。在地中海地区,严重的传染病是很常见的事,这种病肯定是由海路而来(亚实突是个港口 ),提及老鼠及瘤疮(译者注:中文和合译本作痔疮 )很可能是淋巴腺鼠疫,这种疫病由啮齿动物传染,而明显的肿胀是独特的病征。圣经作者不想知道也不关心疫病的成因,他的主要的兴趣是神学方面,他看见这种传染病乃是耶和华能力的清楚证据,因着约柜的临在,非利士人被制服了。那些战胜以色列的军队,他们被以色列的神打败以致十分惊慌(9、11节 )。事实上非利士人也赞同作者的观点:引来这些麻烦的惟一原因是宗教方面的。

如果这个观念引致数世纪医学和科学上的阻碍,这是很遗憾的事;但如果我们的时代,以科学知识取代神不可见的能力的话,那么我们并不胜过我们的祖宗。相反,我们的罪过不是可原谅的无知,乃是有意忽视神在世事上的能力、控制和旨意。

‘’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五章

ii. 非利士人因约柜而遭殃

为了要正确判断接着发生的事件,有必要更多认识非利士人。这个民族在以色列人这时期的战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最后还将他们的名字赋予这个地区巴勒斯坦(Pales-tine)。

他们的名字(希伯来: pelis ̌tîm ;在埃及经文是 prst )第一次出现,是在主前一一八五年埃及王室的碑铭中,然而早在两百年前的亚玛拿信件(Amarna Letters)中,他们就被称为「海民」的一部分;也有少数非利士人,在列祖时期就已定居在迦萨。77他们原来是属于小亚细亚地区的,但经由迦斐托即克里特西边移进来的(Crete;和合:革哩底),先到埃及,后来(在主前1200~1050年间)定居在迦南地南方的海岸平原上。约书亚记中没有提及非利士人,所以他们一定是比以色列人还要晚抵达迦南地的。根据一些证据显示,他们最初可能是受雇担任埃及人的外籍佣兵而来到此地的,埃及人那时在名义上控制着迦南地。

非利士人迅速地适应新环境,采纳了他们发现的城邦组织,并且显然是吸收了迦南人的语文,因为在他们与当地居民之间(尤其是以色列人),似乎没有出现语文障碍。在这一章中,证实他们也同样准备在自己的神只之外,再接纳另一个神只,这样的混合主义色彩,对于雅巍(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万军之耶和华赐给以色列人的整个启示,是完全反向的。在军事上,非利士人具有高度的组织与良好的训练,此外还拥有用铁做成的先进武器,与铜制的成为对比。被这样的敌人征服是相当令人担忧的,使人想起在埃及所受的捆绑,却又没有耶和华神「在他们这一边」。而且,在非利士人这边已经下定决心要控制百姓,并使他们成为奴隶

1~3.神的约柜被人当作是战利品,而抬到亚实突城,大约是往南十九哩(30公里)之处,安置在城里的庙中,奉献给大衮其神像在庙宇中占主位(参:迦萨的大衮庙,参孙就是在那里丧生的,。大衮(英文作 Dagon 或 Dagan)这名字原来是迦南文;78或许这个神只就是非利士人众神中的主神。其他的神还包括了以革伦神、巴力西卜、亚斯他录,连同其他偶像。如今,在大衮庙中:

竞争不是在以色列与非利士之间,而是在以色列人的神与非利士人的神之间。在这一点上,也跟灾殃的主题一样,这几章经文令人回想起出埃及的故事……其动机是一样的:「要严惩埃及(或「非利士」)所有神只」。就这样,在非利士的诸城中,以色列人的神再次显明自己乃是一个「战士」(参:,无论约柜「被掳」到什么地方,都给那地方带来浩劫,这是一篇描写凯旋得胜之旅程的真正讽刺诗文。79

当大衮被人发现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面,那当然是个讽刺。

4~5.第二天早晨的讽刺益形强烈,大衮被人发现已经肢解,脸伏在约柜之前,而他的头与两手都在门槛上折断。这段故事对于亚实突的特殊风俗习惯叙述得相当详细,但避免践踏门槛在民间宗教中是个相当普遍的禁忌。

6.大衮的仆倒与破碎,彷佛还不足以表明他的无能和雅巍的超越,第三件事就宣明了这一点。亚实突与它四境的居民都看出,袭击他们城市的可怖灾病是耶和华的手在作工。七十士译本加上了,「他们的地上出现了老鼠,整座城里到处都是死亡与毁灭」(参 NIV 旁注)。老鼠会带来淋巴腺鼠疫是众所周知的,这种病会在腋下或腹股沟,形成疼痛肿胀的淋巴腺瘤或淋巴腺肿;若没有治疗,超过半数病人会丧命。80如果这是他们所患的疾病,就毋怪乎会如此恐慌了,但魏兹曼(D. J. Wiseman)指出:淋巴腺鼠疫经证实,在许多世纪之后才出现在叙利亚和利比亚。81约瑟夫(Josephus)解释说:这病是痢疾,虽然近代有位作者提议为一种热带型杆状细菌引起的痢疾,82但似乎比较不可能。

7~8.大家一致同意:发生疾病的原因,是以色列神的约柜在他们当中,接下来发生的事证实非利士人并没有误解。按照圣经,对于疾病与其成因除了临床的医学诊断之外,还有属灵层面的因果关系(见如:。非利士人相信:只要把约柜移到别地方去,亚实突就会得医治。非利士的众首领( sera ̄nîm )一起商量后,同意将约柜送到迦特。「首领」( seren )在非利士术话中,可能是指一座城邦的统治者,这是他们仅存下来的一些字之一。虽然每一座城都有 seren ,这些领袖在发生危机时也会一起合作。迦特(Tell esṢafi)在亚实突东方十二哩(19公里),在以拉(Elah)谷中,谷中开了一条路通往犹大山地。

9~12.当疾病击打迦特时,约柜又被送到北方的以革伦,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恐慌。有不少人病倒了,他们再不要与约柜有任何瓜葛。

合城呼号、声音上达于天:非利士人在绝望关头,向一位比他们当地神只更伟大的神祷告。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从以便以谢抬到亚实突。」

“亚实突”,位于地中海沿岸,在耶路撒冷以西三十三英里(53公里 ),是五个非利士大城之一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亚实突」:后名亚锁都,在地中海岸耶路撒冷以西五十三公里(三十三英里 ),为非利士人五大城邦之一( 参6:17,也是大衮神庙的所在地。

――《串珠圣经注释》

亚实突为非利士人位于地中海旁的五个大城之一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亚实突」:位于耶路撒冷以西。早期亚衲族人住在这里 书 11:22,后来成为非利士的五大城市之一 撒上 6:11 )。距离海岸只有四公里。

――《蔡哲民查经资料》

从以便以谢抬到亚实突: 约柜的移动路线如以下地图。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亚实突】

亚实突距离海岸约叁一哩,在耶路撒冷正西面。遗址的地点位于现代亚实突市南面约叁一哩半。它的卫城占地二十英亩,下城则超过一百英亩。乌加列文献提及这城是个贸易中心,考古的挖掘也在卫城找到了晚铜器时代大规模定居的遗迹。在此的迦南城市被海上民族所毁,非利士人接而在此定居,这城遂成为非利士五大都城之一。撒母耳时代的铁器时代遗迹是在遗址的第十个文化层,属非利士文化。这时本城已有优良的城防,并且开始从卫城往下城扩建。这文化层至今未有庙宇出土。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约柜在非利士地带来咒诅: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抬到他们的大城亚实突,不料却带来了一连串的灾祸,约柜所到之处,无不遭殃。

――《串珠圣经注释》

在前一章的亚弗战役中,因约柜被非利士人夺走,以色列进入异常的属灵黑暗时期。这个黑暗期延续到本章和6章,自7章的米斯巴圣会为起点才开始进入黎明。本章记载了两个事件:①大衮庙里发生的神秘事件(1-5节 );②神的震怒降在约柜所移到的城邑(6-12节 )。通过这些事件表明: ①神决不是在人的武力面前受挫的无能的神;②神必然要恢复自己亏损的荣耀;③世界上没有可以超越神的力量的存在;④神的临在对义人意味着救赎和喜乐,但对恶人却意味着审判和震怒。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抬进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

“大衮”是非利士人管植物的神。在古代文献里,巴力有时被称为“大衮之子”。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衮」:是非利士人主要的神祗,一说是鱼神,另一说是司农业五谷之神

――《串珠圣经注释》

大衮是非利士人所拜的农神。非利士人把耶和华当作诸神中的一位,心想耶和华既如彼大能,若将约柜供奉在大衮神庙中,岂不也可以得到耶和华的护庇。在他们眼中,大衮是主神,约柜只摆在大衮神像的旁边。可是第二天,这轻重的位置对调了,大衮神像倒在约柜前。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衮」:是一个管理五谷和菜蔬的农业神,有文献显示他是巴力的父亲。此神流行于公元前2000年的米所波大米。非利士人应该是搬到巴勒斯坦以后才多接纳这个神址。

◎当时的人认为战争也是两国守护神的争战,得胜的一方也表示神明胜过对方的神,因此把约柜抬入大衮庙,就象征神已经被大衮征服。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衮: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柜当作战利品存于庙内】

约柜存于庙内是表示以色列的神耶和华,战败后成为大衮的俘虏。战场之上的败绩显示其衰弱,在为主的大衮面前屈为奴役象征其地位卑下。相信可能还继续有受辱的机会。这作法和得胜君王对待被俘君王的手段十分相似。神像被夺为战利品的例证,古代有好几个例证。玛尔杜克的神像曾经被哈纳人(Hanaeans 主前十七世纪 )、以拦人(主前十三世纪 )、亚述人(主前七世纪 )从巴比伦掳走,每次都终于得以归还回庙。此外,沙马士的神像亦于西帕尔被苏特人(Suteans )所掳(主前十一世纪 )。这是主前八至七世纪亚述人的惯例,而且以赛亚也预言巴比伦的偶像将会遭到被掳的厄运。亚述王以撒哈顿亦提到要将敌人的神明掳为掠物。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次日清早,亚实突人起来,见大衮扑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就把大衮仍立在原处。」

】「又次日清早起来,见大衮扑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并且大衮的头和两手都在门坎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

偶像在约柜前扑倒两次,第二次更毁坏了。那是神对非利士神明的审判。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仆倒....脸伏于地」:「臣服敬拜」的象征。

●「只剩下大衮的残体」:原文是「只剩下大衮在上面」,七十士译本作「只剩下大衮的躯体」。此处是象征大衮被斩首,支解尸体的意思。

――《蔡哲民查经资料》

】「因此,大衮的祭司和一切进亚实突大衮庙的人,都不踏大衮庙的门坎,直到今日。」

「不踏大衮庙的门坎」:这是非利士人宗教习俗之一,而本章即此习俗的由来。

――《串珠圣经注释》

古人迷信门坎为鬼神的居所,故进出不踏门坎。“直到今日”是说直到写此书之日。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不踏大衮庙的门坎」:根据学者的研究,到了公元第一世纪,迦萨地区仍然有这个习俗。不过许多民间宗教习俗都有这种禁忌,台湾的庙也有类似的禁忌。

――《蔡哲民查经资料》

非利士人不踏大衮庙的门坎是因为在那里放着被折断的大衮的头颅。刚硬的人心虽然目睹了神的工作,却依然执迷不悟地拜偶像。可拉党虽曾亲身经历红海分开的事件,却还是背逆神;犹太人虽亲眼目睹拉撒路复活事件,却依然拒绝相信基督。只有全人与神相遇而被神的爱打动后,才能生发出真正的信心。现代人因信科学而重视理性和经验,他们之所以不信神,并不是因为看不到神的超自然神迹,或传讲福音的声音过于微弱,乃因他们已刚硬的心和不肯相信神的态度。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门坎为圣】

门坎通常是整块的石头,横置于门洞的底部,凸出地面少许。门枢插在门坎两端凿出来的孔洞上,凸出的门坎防止门扇逆开。门户通常被视为神圣而脆弱的地方。迷信者以为踏在门坎之上,在门外出没的邪灵就能乘机进入屋内。非利士人可能比较偏向如此解释大衮的遭遇。从近东到远东,由叙利亚、伊拉克,而至中国,类似的迷信观念都继续存在,然而古籍中对这迷信看法的资料却付诸厥如。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的手重重加在亚实突人身上,败坏他们,使他们生痔疮。亚实突和亚实突的四境都是如此。」

“痔疮”。字根意义是“肿胀”,指肿块或溃疡。这些溃疡可能是腺鼠疫的症状,因为老鼠毁坏他们的地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痔疮」:原文「毒疮」,有人认为这里所指的乃是黑死病(鼠疫 )所引致的横肿大症,因为当时非利士各城市正患鼠祸(6:5)。

――《串珠圣经注释》

神像的扑倒与跌毁只是表面的、象征的。神的全能表现在偶像和偶像后面的力量做不到的事上。“痔疮”有的译为“恶疮”。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有个附加的经文:“遍地发生鼠患,在城中造成严重的人命和财产损失”。这种恶疮可能是一种与鼠同来的瘟疫。神行事按自己的旨意,人不能勉强祂;可也不容非利士人夸耀自己的神,并夺去代表耶和华神的约柜。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痔疮」:原文是「肿瘤」、「痔疮」,很多学者认为这是「淋巴腺鼠疫」,不过这种并似乎是比较晚期才出现,因此这里到底是哪一种疾病,我们目前并无法确知。

●七十士译本在 5:6 又加上「他使老鼠危害他们,充满了他们的船,进入了他们的地,整城市的人都非常惊慌」。这可能是用来解释6:11 的金老鼠。不过原文到底有没有老鼠这一段,学者间则是意见分歧,因为很可能他们认为「多人同时生痔疮」这种瘟疫是老鼠传染的。

――《蔡哲民查经资料》

耶和华的手: 象征神的能力和权势。神以大能临在侵犯神荣耀的人,摧毁他们(4节 ),用可怕的疾病惩戒他们。据推测当时的亚实突居民倍受痛苦的是鼠疫(6:4-5)。神是万有之主,按照己意掌管世间的生老病死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神借着连续惩罚亵渎神的非利士人,显明自己不是他们的俘虏,乃是以公义惩罚他们的审判者。神愿意以恩惠和慈爱与荣耀自己的百姓相交,但对向神的荣耀挑战的人,也会予以彻底的还击。因此与其说非利士人获取了约柜这一战利品,倒不如说请来了死亡和疾病。若不曾有悔改和爱神的心,却欲借着宗教行为窃取物质上的丰富,他所得到的一切均不是与他“有益”的,只能招来神的惩罚。圣徒最需要的就是与神和好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非利士人的灾病】

经文中提及老鼠(在本节中一句只保存于七十士译本的话,显出这是传染性的疾病,可能是腺鼠疫。译作「痔疮」的希伯来语字眼,大可用来形容这种疾病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的症状。然而一个问题是,古代近东在这么早的时期并没有腺鼠疫的记载,因此又有学者提出,这是透过鼠类污染食物传播的杆菌性痢疾。但这说法若对,这疾病和肿疮的关系却又难以解释了。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实突人见这光景,就说:“以色列神的约柜不可留在我们这里,因为他的手重重加在我们和我们神大衮的身上。”」

】「就打发人去请非利士的众首领来聚集,问他们说:“我们向以色列神的约柜应当怎样行呢?”他们回答说:“可以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迦特去。”于是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那里去。」

“ 迦特” 。非利士的五个大城之一,在亚实突以东十二英里(19.3公里 )。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迦特」:为非利士五城之一,位于亚实突以东十九公里(十二英里 )。

――《串珠圣经注释》

迦特是非利士人五个大城之一,在亚实突东约20公里。非利士的领袖不信把约柜掳来与亚实突人患病有甚么关系,可能只是巧合;决定把约柜移往迦特,也许迦特的神或者以革伦的神会比耶和华更有力量。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他们回答说:可以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迦特去」:七十士译本与马所拉经文都可以翻译为「迦特人回答说:运到我们那里」。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请非利士众首领来聚集: 是非利士5位首领的紧急会议。组成非利士地方行政体制的五位首领,分别统治迦萨,亚实突,亚实基伦,迦特,以革伦地区。会议决定将约柜运到没有大衮庙的迦特。非利士首领把事态的发展分析成以色列的神发怒是因为大衮的原因。神大发烈怒是因他们不仅不承认神的主权,并且践踏神的荣耀,但他们没能正确判断神为何发怒,只能采取临时措施。同样人的良知与理性被罪所玷污后,就不再具有正确的判断力。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非利士五城的首领】

这五城的统治者似乎有同等的权柄。用来形容他们的字眼大概是非利士用语,大部分学者相信其字根来自海上民族的语言(希腊语或别种印欧语系的语言 )。在没有足够资料以前,要进一步分析其政治关系是不可能的。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面对耶和华的权能,非利士人的态度如何?】

非利士人由五个首领(或是五个王 )治理。他们分别住在亚实突、亚实基伦、迦特、以革伦、迦萨。约柜先后被放在其中三个主要城市里,每次都使全城的人大大惊慌、束手无策。

──《灵修版圣经注释》

迦特】

学者暂时考证迦特为以革伦/米克纳遗址以南五哩的萨非遗址。非利士五城之中这城最接近犹大。这遗址虽然证实了铁器时代文物的存在,却没有什么挖掘活动。此城位于以拉谷旁,这谷是沿海平原前往耶路撒冷附近山地的主要通道之一。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运到之后,耶和华的手攻击那城,使那城的人大大惊慌,无论大小都生痔疮。」

“痔疮”。参看的脚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大惊慌: 神再次向非利士人彰显了卓越的权能,使他们清楚地目睹了耶和华是活神。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他们就把神的约柜送到以革伦。神的约柜到了,以革伦人就喊嚷起来说:“他们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要害我们和我们的众民。”」

“以革伦”。非利士的五个大城之一,在迦特以北六英里(9.6公里 )。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以革伦」:也是五城之一,位于迦特以北约十公里(六英里 )。

――《串珠圣经注释》

以革伦也是非利士人的大城,在亚实突东北约10公里。此城拜巴力西卜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以革伦】

按考证以革伦是梭烈谷内的米克纳遗址,在耶路撒冷西南约贰一十哩,距离地中海十五哩。遗址中有占地四十英亩的下城,十英亩的上城,以及两英亩半的卫城。一九八○年代初期开始的挖掘为本城提供了清楚的描述。以革伦在王国时代以出产橄榄油闻名(精炼厂超过一百个 )。一九九六年在当地出土的一个碑文(鉴定为主前七世纪的文物 ),提供了西闪族语非利士方言的首个案例,用腓尼基文字写成。本城在这时代的城防,是一道超过十呎厚的泥砖城墙。考古学家在此挖掘到一座这个时代的大型公共建筑物(面积超过2-500方呎 ),相信是宫殿/庙宇的复合式建筑。他们若是正确,这建筑物很可能就是安放约柜,和众首领会谈之处。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于是打发人去请非利士的众首领来,说:“愿你们将以色列神的约柜送回原处,免得害了我们和我们的众民。”原来神的手重重攻击那城,城中的人有因惊慌而死的;」

约柜接连移放了三处地方,每到一城,瘟疫随生,范围之广,死亡之多,可从“合城呼号,声音上达于天”的话(12节 )看出,证明确是耶和华神的手重重落在他们身上。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疮。合城呼号,声音上达于天。」

“痔疮”。参看的脚注。我们从非利士人夺取约柜的事件得到一个颇为清晰的教训: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东西,无论是多神圣,总不能为拥有它的人带来祝福。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思想问题(第五章 )】

1非利士人得了约柜,何以会成为他们的咒诅?耶和华在大衮庙中及在非利士人身上所作的,目的是要彰显些什么?;

2今日我们是否坚信耶和华是世上独一真神,任何偶像都是虚假无能的,任何灵界恶魔都要降服在至高神脚下?我们对神的态度是否过于随便、甚或不敬。

──《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五和六章〕撒上五章和六章的故事告诉我们,约柜会保护自己

例证

为何只有耶和华的约柜有异常能力,真假之神分别何在?】

大衮是非利士人的主要神祇,据说能降雨使五谷丰收。非利士人像邻近的民族一样,敬拜许多假神,认为有越多的神帮助就越安全。这是他们想夺取神约柜的原因,以为既然它帮助过以色列人,也会帮助他们。但是住在放置约柜的大衮庙的居民,开始生病死亡,因此他们觉得约柜是不祥之物。这是他们遇见的最大能力之源头──是人无法控制的能力。

――《灵修版圣经注释》

「大衮扑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

约柜的象征——异教的偶像表征他们的神,约柜表征耶和华的同在。物件是表征那鬼魔的灵,但约柜却不同,并不表征耶和华,只算是神的宝座,是施恩座,并不说明耶和华的显现。在至圣所里,基路伯中间有耶和华的荣耀。这只说明神的灵充满在空的宝座。当大衮这鱼神面对着约柜,鬼魔的灵与神的灵相对,鬼魔在阵神面前怎可站立呢?所以倒在地上摔碎了。

真神的能力——这对非利士人必定是重大的功课,好似埃及遭遇的灾祸,给予法老类似的教训,叫他看出耶和华伟大的能力。对以色列来说,这是极大的鼓励,知道神的大能护卫他们。这也使我们预先看见未来的事,世上所有的大衮都在神能力与仁爱之前全部破碎支离,全无功效。

基督的王位——将神的约柜抬进我们生命之中,在心里抵御破坏大衮的力量。偶像都会完全废除。基督在我们里面,就可完全控制,主必作成这工。在光明之中,黑暗是无法停留的。河水涌入的时候,爱琴海就不能平静了。

──迈尔《珍贵的片刻》

你是否愿意为真理的缘故聆听神,或者只因为受到伤害才去寻求祂?】

非利士人虽然刚刚看到,以色列人的神大大地胜过他们的大衮神像,却不依照所得真知去行,直到遭灾的时候才惧怕。现代人也是一样,只有到遭受痛苦时,才去响应圣经真理。

――《灵修版圣经注释》
约柜恐怖】

「我们向以色列神的约柜应当怎样行呢?」

约柜代表神的同在。对于信的人,神同在是最大的福分,无论甚么都不足比较;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能代替的。但对于不信的人,神的同在是一种恐惧,所谓“内疚神明”,就是因为有罪,想到神同在就不自然。所以有些人但愿没有神。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的教会说:

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

只有同样一种香气,却发出两种作用。
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争战;以色列人失败了,非利士人却没有得胜。撒母耳记没有用那句士师记的话:“耶和华将以色列人交在非列士人手中”,事实却是那样。神必显明这事实。
那么,为甚么非利士人要受惩罚呢?正因他们以为是自己得胜了以色列人,甚至以为是他们的偶像的功劳。他们把以色列神的约柜,当作是俘获的战利品,送入大衮庙中献俘,表明他们的神大衮,比以色列的神更伟大。这样的观念,必须要改正的。为了祂自己的荣耀,神必须彰显大能,纠正错误。
非利士人嚣张狂欢,随着入夜而归于平静。在那黑暗的夜里,神自己作无人之工。没有地震,没有狂风暴雨,矗立了多年的非利士主神大衮(被崇奉为巴力之父 农产生育之神 ),竟然倒在地上。非利士人心中有些不愉快,费力把它扶了起来站好;哪知,在第二天清早,发生了同样的事,“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并且头和两手,都在门坎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可见其在神的面前站立不住。而且在亚实突的四境,所有的人都生了痔疮。他们把约柜送去别的城;约柜所到之处,没有赐福随着,却是“神的手重重攻击那城”。这使非利士人知道,他们的手并不能胜过以色列的神。
世人必须要学习这个基本的真理:人的手和人手所作的,绝不能胜过神。或早或晚,必须要知道,如果坚持不承认,就要付出更重的代价。神会使用外邦人管教祂的儿女;但神仍然掌管一切,绝不容人狂傲。

── 于中旻《撒母耳记上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