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撒母耳记上 第27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大卫心里说:『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扫罗见我不在以色列的境内,就必绝望,不再寻索我;这样我可以脱离他的手。』」

扫罗从此不会在外面追赶大卫了()),但仇敌却开始从里面追赶大卫。这次大卫外面没有问题,里面却出了问题。神在大卫身上的旨意还没有成就,所以神绝不会让大卫死,但大卫却心里说:「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神告诉大卫「要往犹大地去」()),在他受膏的地方作见证,但现在大卫却对自己说:「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
当环境危急的时候,我们常常不太容易跌倒,因为危急的环境会让我们紧紧抓住神。但环境平静的时候,我们却常常灵里松懈、肉体出头,问题就出来了。
大卫决定「逃奔非利士地去」()),很可能是想让自己和部下的家眷们不再颠沛流离())。当人光棍一条的时候,可以很刚强、很追求、很属灵,但有了妻子儿女的牵挂以后,软弱马上就显露出来了。因此,我们永远也没有资格在神面前自夸,那只不过是我们暂时的刚强,因为神为我们预备的那款试炼还没有到。

2「于是大卫起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投奔迦特王——玛俄的儿子亚吉去了。」

3「大卫和他的两个妻,就是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并跟随他的人,连各人的眷属,都住在迦特的亚吉那里。」

4「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逃到迦特。』扫罗就不再寻索他了。」

大卫刚刚开始逃亡的时候,曾经躲到迦特,结果被人认出、装疯离开())。这次他带着六百人一起来,扫罗追杀大卫的事也已经众所周知了,所以亚吉相信大卫可以被他收服,成为他的雇佣军。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实际上,是神允许亚吉收留大卫。大卫如果不投奔迦特王,不久扫罗死了,大卫坐上王位,就会以为自己的生命已经成熟,所以神才把自己放在宝座上。但在神的眼中,大卫还差得很远。所以神没有拦阻他,而是允许他按着自己的主意「投奔迦特王」()),让他的肉体有更多的机会显露,才能更深地认识自己、接受更深的破碎。

5「大卫对亚吉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京外的城邑中赐我一个地方居住。仆人何必与王同住京都呢?』」

6「当日亚吉将洗革拉赐给他,因此洗革拉属犹大王,直到今日。」

7「大卫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零四个月。」

大卫到了非利士地,环境是平安了,但里面却没有平安,外面是安全了,但里面却没有安全感。大卫不愿「与王同住京都」()),实际上是因为里面没有平安。
「洗革拉」())位于南地,在迦特以南约12公里、别是巴西北约20公里。「洗革拉」在犹大支派境内()),虽然现在落入非利士人手中,但仍然是神赐给犹大支派的产业。神虽然允许大卫在环境中显露本相,但却不允许祂的受膏者越过界线,所以神引导亚吉王把「洗革拉」赐给大卫,让大卫管治的第一个城邑是犹大支派的产业。
「犹大王」())原文是复数,南北国分裂以后,许多犹大王都拥有洗革拉。因此,第6节可能证明撒母耳记的成书时间是南北国分裂以后,也可能这句话是南北分裂以后的文士加注进去的。
上图:洗革拉遗址。

8「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上去,侵夺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之地。这几族历来住在那地,从书珥直到埃及。」

9「大卫击杀那地的人,无论男女都没有留下一个,又夺获牛、羊、骆驼、驴,并衣服,回来见亚吉。」

10「亚吉说:『你们今日侵夺了什么地方呢?”大卫说:“侵夺了犹大的南方、耶拉篾的南方、基尼的南方。』」

11「无论男女,大卫没有留下一个带到迦特来。他说:『恐怕他们将我们的事告诉人,说大卫住在非利士地的时候常常这样行。』」

12「亚吉信了大卫,心里说:『大卫使本族以色列人憎恶他,所以他必永远作我的仆人了。』」

「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都是犹大支派的敌人。「犹大的南方」())是犹大山区以南的区域。「耶拉篾」())是犹大支派希斯仑的后裔。「基尼」())是摩西岳父的后裔。当大卫袭击这些地方的时候,并不是与犹大支派作战,而是与侵入犹大领土的仇敌作战。但他的话模棱两可()),虽然没有撒谎,却也没说实话。
「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可能都靠劫掠、游牧为生,大卫夺取的战利品可能是「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从以色列人那里抢来的,所以可以装作是从犹大地夺来的带去见亚吉。大卫又击杀了所有的俘虏,使真相不被揭穿,这些都是他自己的小聪明。
神的受膏者在非利士地装作亚吉王的「仆人」()),来交换虚假的平安,但里面却从来没有平安过。神允许大卫「一年零四个月」())活在这种没有真平安的日子,使他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愚昧,不敢夸口自己生命的成熟。此时大卫还没有力量去胜过自己的愚昧,还没有力量脱离这困境:回以色列有扫罗,留在非利士天天要装假。但神在大卫身上所要的,就是让他认识自己的愚昧。只要他认识到了,神就不会永远让他陷在这种光景里;时候到了,神的拯救的手也就伸出来了。
上图:大卫逃避扫罗追杀:1、扫罗两次要刺杀大卫,又用计陷害他,他就逃往拉玛见撒母耳,扫罗也追去(撒上十八10-24);2、大卫逃到挪伯,祭司亚希米勒给了他圣饼和歌利亚的刀(撒上二十一1-9);3、大卫逃到非利士,投靠迦特王亚吉(撒上二十一10-15);4、因怕迦特王害他,又逃往亚杜兰洞,他的家人和一些受逼迫的,都去跟随他(撒上二十二1-3);5、大卫将父母送去摩押的米斯巴(撒上二十二3-5);6、大卫从摩押回犹大地,进入哈烈的树林(撒上二十二5);7、非利士人攻击基伊拉,大卫前往营救(撒上二十三1-5);8、扫罗要攻打基伊拉,大卫逃到西弗的旷野(撒上二十三7-14);9、大卫从西弗旷野、经亚拉巴、玛云的旷野,到了隐·基底的山寨。扫罗追至隐·基底的旷野中的山洞大解时,大卫只割下扫罗的衣襟而未杀他(撒上二十三24-二十四7),后来大卫在西弗的旷野夜间偷进扫罗的帐中,只取去他的枪和水瓶,也没有杀他(撒上二十六6-12)。10、大卫去投靠非利士的迦特王亚吉,亚吉将洗革拉赐给他(撒上二十七3-6);11、大卫在洗革拉住了一年四个月(撒上二十七7)。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大卫被流放

再一次,扫罗冲动地与大卫的和解被证明为非常短暂,时候来到,那较年轻的感觉到不能再继续这样过放逐的生活。虽然他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神会使他生存下去(只是有些怀疑、如第一节所见 ),但他与他的跟随者一定对经常的折磨,和神经紧张感觉到烦恼;时常要由一处迁徙到别处,每日去寻找足够食物等问题,叫他领导他的跟随者及他们的家庭,进入非利士地。这种勉强的决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由于他较早时在迦特的被接待,这使他现在有足够的勇气回去。其中也有一个因素,是非利士人现在肯定听到扫罗对他们的仇视,并且调动军事追捕他,故此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把他当作为非利士的对手来对付他们。但是最重要的形势的改变,是他现在去迦特不是单独的,而是一支曾受磨炼和考验的小军队之领袖。无疑非利士人如果想的话,是可以制服他们,但在巴勒斯坦一带,使用雇佣兵是很常见的事,因为非利士的人手颇为缺乏,至少和以色列比较是如此,故此使用大卫的跟随者,作雇佣兵是很适合的。如果这不是他们所出的主意,可能是大卫向他们提出的,事实上,洗革拉城租让给大卫,可能是特殊军事服务的报酬。

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就是迦特王亚吉吩咐大卫攻击以色列人,为了两个理由:首先,当然以色列人是非利士的主要仇敌;第二、亚吉认为大卫攻击他自己的百姓后,便很难转投他处。但是,大卫第二次欺骗他,第十节记载他假装袭击犹大几个地方,事实上在战事中的牺牲者,乃是亚玛力人及其他的人,游牧民族有攻击安居百姓的倾向,不论是以色列人或非利士人。这样,他事实上是帮助自己的同胞犹大人。

为要欺骗成功,他要保证没有亚玛力人成为战犯,落在非利士人的手里,故此所有被捉的都要杀死。这种有计划的屠杀,对现代读者,会感觉到厌恶,但从以色列人与亚玛力人一直敌对的角度看,作者没有对任何亚玛力人被杀洒下眼泪,便不足为奇。无论如何,作者的主要目的,是显示大卫乃是被逼。看来大卫很难避免不攻击他的同胞的举动。

欺骗亚吉异常的成功,使大卫陷入更深的困难,因为非利士王已经确实信任大卫,故他将以色列人的一小撮军队,纳入他的军队之内。现在与扫罗的军队的一次重要的冲突迫在眼前,大卫被逼要签定站在非利士人的一方,对抗他的同胞的协约。他敏捷地回复亚吉说:‘仆人所能作的事,王必知道。’勇敢地面对发生进退两难的冷酷。故此大卫的欺诈引来更坏的问题:‘当我们开始欺骗时,正是编织多么纠缠自己的网罗!’

或者圣经的作者向读者指出教训,在大卫进入非利士地服事亚吉之前,应该先咨询祭司或先知。尽管这位未来的王有过失、诡诈,但读者最终将看到神为大卫的益处叫万事互相效力。当叙述从大卫及他的问题转到扫罗和他的问题时,明显的焦虑建立起来了。

扫罗的困难扩大

非利士首次聚集他们的军队在亚弗,然后向北部的耶斯列谷进发,并在书念安营;书念是以色列的城域,处于以色列境内,故此扫罗被逼要去迎战;参看下图。从地理之详情,清楚显示二十九章发生的事,乃在二十五节之前。因为文学上的原因,叙述者重新编排这些数据,由大卫转到扫罗,再回到大卫;在撒母耳记上最后几章,再回到扫罗。

三至七节给我们看见在隐多珥发生的情景,扫罗的问题很是严重。

(一 )很清楚这是扫罗作王后非利士人最严重的入侵,他们强大的军队威胁着以色列。他们军队的数目很惊人,而他们的策略也很聪明。直至现在,差不多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战争,都在山地或山区发生,而双方都知道非利士的武器优越,特别是战车;但除非是在平地作战,否则战车没有甚么价值。故这次他们谨慎地停留在平地,在广阔的耶斯列谷,这是非利士可以由地中海平原,不需要越过山岭,到达约但河惟一的地方。扫罗不能忽视这次入侵;从一开始,他们的入侵,就威胁到将以色列分割两半。他一定知道他们选择平地正面攻击,很可能带来一场灾难;但他又能够作甚么呢?

(二 )他没有神的引导。第六节告诉我们,他尽一切努力去得这种引导,但却被否定。现在圣经作者及读者一样只能同情他。他不完全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只是他一直走自己的路;他以前的任性和不顺从,现在结下果子了。他定意要成为一个独裁的帝王,拒绝先知撒母耳的吩咐;并且不放松地追赶大卫,这是违背了神的旨意。很好,如果他以前选择不听从别人的意见,现在当需要并情况迫切时,便不能得到任何的意见。正像历史上许多的人物一样,他以为可以命令神,使祂按照他的方式解决问题,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

第六节列出在古时神向以色列传达祂的旨意的三种常见的方法──个人的、祭司或先知。

(甲 )神透过梦向人说话,特别如约瑟的例子,。但现在扫罗却没有这些异梦的帮助。

(乙 )第二,乌陵和土明,一种机械操作的工具,参看的注释──扫罗的统治。扫罗本来有他的祭司可以使用它,正如大卫有亚比亚他的帮助,但我们以前也看过,这种工具也不可能提供任何答案,现在这是扫罗的大问题。

(丙 )我们不知道扫罗接近甚么先知,大卫有迦特的服事。先知听到神深奥的声音,但他们只是祂的代言人,现在他们没有甚么传达给王的信息。

扫罗失望的程度可以从他转去求交鬼可见。这些交鬼的人是以色列律法严厉禁止的,他以前曾这样做来维持律法(3节 ),但是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可找到指引。

圣经不妥协的反对这种交鬼的人;从这个观点来看,今天唯灵论(spiritualism )可以自称为基督教的一种形式实在奇怪。简直无任何人可确定有甚么真正的数据。如果求助于巫术及交鬼的;常常所提供的数据是错的,无论我们是归因于交鬼的把戏或者邪灵的活动。故此任何这方面得到的所谓指引,都值得怀疑。这绝对不是寻求神旨意的方法。荷顿大卫斯(Horton Davies )这样说:‘心里的通灵术(spiritism ),不是信靠神;而是天生的不信。这是试图以经验的实物代替信心;是将神荒谬地设想以侮辱性的试管试验。’撒母耳记上二十八章指出,求助于交鬼的是没有根据的,虽然在这例外的情况下,神向求问者俯就讲话。



撒母耳的声音

扫罗求助于一个交鬼的人,首先自我伪装欺骗那妇人,这妇人确知,他曾以反对交鬼的人著名。在八至十四节中有一两个令人迷糊的情况。起初,不十分清楚这个妇人怎样和为甚么认识扫罗,但这情节不是很重要。更重要是究竟作者是否盼望我们相信,这些交鬼的有能力与死人交往这个问题。可能他是这样盼望;但或者他想说明神最终也屈尊地、满足扫罗的意愿,而不理会他使用交鬼这种方法。也许这个故事指出妇人是她自己看见撒母耳便很惊讶;也可能是她先召撒母耳上来,随即坐在一边,而撒母耳直接与扫罗交谈,她毫无困难地可以看见及听见。无论如何,这故事不支持通灵论的实践;扫罗以前憎恶交鬼的和通灵者因着他再用之而结束,叙述故事的人强调他是怎样孤苦和无助。另外一要点还强调神的话不是透过交鬼的,而是透过先知像撒母耳这些放胆不顾一切只说真理的人说出。然而,在旧约时代,神提供一些经常性持续的代言人,祂不需要叫一个死了的先知复苏;如果在这次特殊的情况下,祂使撒母耳从死里复活,这是祂恩典的一个记号,而不是赞成的行动。

虽死犹生,撒母耳告诉扫罗正直的和不掩饰的真理。他的话(16-19节 )指出真正的先知的两个记号:

(一 )他准确地预言未来(19节 )。

(二 )他责备错误的行为,正确地解释为何扫罗引致神的愤怒和弃绝。

这也是教会的先知之责任,伸出指头对准神所谴责的行为和态度,如果这些行动和态度仍然不改变的时候,就谴责之。

许多时候先知在责备的同时也呼吁悔改,但在这个个案却已太迟了,扫罗已经走得很远了,现在没有甚么可以阻止明天的悲剧。不但他将与撒母耳,一个已死的人在一起,就是他的儿子,及许多以色列士兵同样将失去他们的性命。这里再一次提醒我们,一个王对他百姓的责任;如果他错误地带领他的百姓,他们便不可能避免要受苦。除非权力由被弃绝的王(扫罗 ),转移到被拣选的王(大卫 ),否则国家必遭遇极大的困难。

留意一点特别的地方,是扫罗问撒母耳他应该怎样做,但这问题却没有答案,代之告诉他将会发生甚么事。他要求有一个作战的计划来避免这场灾难;但是他得到确实的消息,这次灾难是肯定的,并不能用任何作战的计划来避免。扫罗倒在地上和极度惊慌是必然的,虽然带着艰难和经过相当痛苦之后,他能够恢复镇定来做出他生命最后几小时的领袖的姿态。

许多人盼望知道将来;的确,去推测、去研究、和留意聆听预告和假定,是人之本性。但当研究这故事时,我们被提醒最好不知未来:‘神掌管所有未知的钥匙──我只管放心’是基督极佳的座右铭。正确的寻求神引导的态度,是尽力去做应该做的事,并发现用甚么行动去荣耀祂;而不祈求能知未来。在某方面扫罗是对的;他的错误是没有及早这样祈求,而现在事已太迟了。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七章

D大卫投奔非利士人

i. 与迦特王亚吉在一起

大卫考虑投奔他曾经为了以色列人而成功逐退的仇敌,去为他们效力,是因为他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他绝对没有任何意图要背叛所爱之犹大人,但他似乎一定得那么作,才能确保他与非利士人的结盟。这并不是大卫第一次想要托庇于非利士人(参:,那段插曲一定无助他这次接近亚吉),但这次的情势却截然不同。

1~4.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表露出大卫也有人性的恐惧,活得就像一头被猎捕的动物一样。虽然他知道自己已经受膏要作王,也看见耶和华眷顾保护了他的性命,但他不能忍受永无休止地在犹大那寸草不生的旷野里「捉迷藏」般地生活,尤其是他现在已经有了妻儿要保护。迦特之亚吉的好客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他不仅欢迎了一支六百人的军队,也欢迎他们的妻子儿女,这也展现出大卫的吸引力,甚至连敌人的王都不例外。大卫的策略成功了,扫罗就不再寻索他了。

5~8.大卫离开亚吉的京城,从每个观点看来,都是好的,尤其因为他需要有自由可以进行自己的独立政策,而不致受到太严密的监视。亚吉的角色是有着属地之城邦的王,有分赐土地的封建权利,他选择将洗革拉给大卫是格外适合的。它最初是非利士人与西缅人领土之间山丘上的边界城镇,在是列在犹大城镇当中,但可能从未为犹大人所占领,或者是非利士人又重新征服了它。从亚吉将它赐给大卫的时候开始,洗革拉都是属于犹大列王的(6节)。从大卫的观点看来,洗革拉是个有利的位置,既远离扫罗的领土,又与非利士人的五座城市隔离。它主要的不利是容易成为来自旷野之劫掠队的目标(尤其是亚玛力人)。基述人曾经在提起过,生活在南非利士与埃及之间,必须与外约但北边同名的民族区别开来。基色人除了在这里提及之外,就一无所知了。

亚吉有了大卫的军队保护他的南疆,获利不少;他也可能希望赢得犹大人的支持对抗扫罗,使他能够拥有整个地区,他在基利波山战役中就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年零四个月在时间的计算上提供了非常有帮助的说明。大卫在洗革拉有相当长的时间与南边的以色列人建立关系(参:

9~12.大卫的攻击,是针对那些夺取犹大与非利士城镇的掠夺者。他的策略是将敌人完全除灭,以免有人向亚吉通报大卫在玩两面倒的把戏。大卫却向亚吉报告他侵夺了犹大或犹大的盟邦耶拉蔑人与基尼人,其实这些人都受到大卫的保护。基尼人曾经进到犹大旷野,靠近别是巴东边的亚拉得,定居在那地区。事实上,他只有侵夺他们共同的敌人,但亚吉信了大卫,相信大卫正因着效忠非利士人而使自己与以色列人疏离,似乎已经成了非利士的封臣:他必永远作我的仆人了(参: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大卫心里说:“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扫罗见我不在以色列的境内,就必绝望,不再寻索我,这样我可以脱离他的手。”」

大卫不相信扫罗的祝福,于是在以色列地以外躲避扫罗。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在扫罗亲自率军追杀下,被迫第二次逃出国境,求非利士人庇护。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死」在扫罗手里:与 26:10 的「阵亡」同一个字,就是在战场上被杀死。

●「逃奔」:原文是「逃走」、「逃走」。

――《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死在: 大卫虽然得到扫罗不再害自己的誓言(26:21),但回想到扫罗的人性(24:16-22),绝对不能相信他的誓言。因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到非利士去避难。这不是出于信仰的决定,表明大卫没有牢固地信靠,曾搭救自己亲身体验过的神。从本节到(31:13)为止是大卫第三个时期的旅程,大卫(22:2)路程如下图所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定居非利士地: 经过约10年之久的流亡生活,大卫迫切地需要安定的生活,现在他终于结束了寄居的生活,在洗革拉预备了自己的居住地。这里我们应注意到,大卫离开自己的祖国以色列,在外邦非利士地避难,完全是违背神旨意的行为。其原因为:①大卫已从先知迦得受过要居住犹大地的命令(22:5);②非利士地是盛行神严格禁止的偶像崇拜的地方(5:1-5)。大卫居住这种地方有很多被宗教混合主义迷惑的可能性。这样,大卫为了暂时的肉身安全(1节 ),行违背神旨意受到神的管教:①处于与同族相战的危机(28:1-2,29:1-5)②大卫的居住地洗革拉被亚玛力人掠夺(30:1-6)。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的①当作属灵的事工时,不能追求肉身的安逸②为神圣的旨意所蒙召的信徒,不应放松面临属灵战争的紧张感,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于是大卫起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投奔迦特王玛俄的儿子亚吉去了。」

大卫返回迦特王亚吉那里;亚吉欢迎他,无疑是由于他已听闻大卫与扫罗决裂,并且意欲以大卫那六百名战士加强自己的兵力。“迦特”。参看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此处的亚吉的亚吉应是同一人。亚吉不但没有拒绝他,反优礼有加,希望藉大卫助他扩充势力(12节 )。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玛俄」:字义是「压迫」。

●「亚吉」:字义是「仅有一人」,和 21:11-15 中的亚吉是同一人。

◎圣经没有对这件事情的好坏下什么评论,我们也应该避免很快的套上「没有信心」或「灵巧像蛇」一类的评语。事实上大卫也是不得已的,因为六百战士或许还没有问题,但是加上家眷的拖累,要逃离扫罗的追杀简直是不可能。但是大卫一投奔亚吉,立刻就面对可能与自己的同胞正面为敌的危险。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逃离王宫的初期曾闯进迦特城,见过亚吉,备受怀疑。(21:10-15) 这次亚吉信任大卫,愿意收留他,大概是知道他与扫罗决裂的事,认为这样做正好削弱以色列的势力。

――《串珠圣经注释》

个人的眷属: 大卫和他的追随者们流亡非利士地的原因是:①躲避扫罗的迫害(1节 );②为了使自己的家属过安定的生活。这些事实表明无论谁,遇到逼迫都有离弃应走的道路,追求安逸生活的倾向。但基督徒的一生是每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的一生,神的旨意的一生。追求眼前的小利的大卫的这种行为,使他在后来付出昂贵的代价(30:1-6)。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和他的两个妻,就是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并跟随他的人,连各人的眷属,都住在迦特的亚吉那里。」

大卫决定投靠迦特王最终可能是为着这群家眷,因他们不能随军终日颠沛流离。

――《串珠圣经注释》

】「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逃到迦特。”扫罗就不再寻索他了。」

】「大卫对亚吉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京外的城邑中赐我一个地方居住。仆人何必与王同住京都呢?”」

大卫要住在京外的理由看似谦卑,实际上是想与非利士人分开,免受他们的异教风俗感染,并摆脱他们严密的监视。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要求独立的居住地有下列实际理由:①如果居住偶像崇拜盛行的迦特,有堕落成混合主义信仰的危险性;②担心自己频繁出入亚吉的宫殿,成为亚吉的其他部下妒忌的对象(29:4-5)。大卫流亡外邦人之地,属灵方面遭到很大的挑战。如同居住所多玛的罗得一样,信徒如果为肉身的安逸而自己选择与信仰相背的环境时,必然要遭受心灵的矛盾和痛苦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亚吉和大卫的结合: 迦特王亚吉亲切地迎接了流亡的大卫,把洗革拉 赐给他。亚吉款待大卫是出于他的政治打算,他的目的个人与扫罗处于敌对关系的大卫和他的一行人作为自己的心腹(12节 )。大卫和亚吉这样的结盟是属神的人为了世上的利益,与不敬虔之人结缔不必要关系。开始会得到有些益处,但最后必然付出痛苦的代价。 圣洁和罪恶绝不相融。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当日亚吉将洗革拉赐给他,因此洗革拉属犹大王,直到今日。」

“洗革拉”。一个位于别是巴以北约十二英里(19公里 )的城。大卫的迁居可能由于他想摆脱非利士人的监视,并且避免异教的影响。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洗革拉在南地,位于迦特东南约12公里,距别是巴北约20公里。此城原属犹大及西缅支派,但落入非利士人手中。这是第一个由大卫管治的城邑。直到扫罗死后,他才离开。他要求迁往洗革拉,大概是为了所说的原因。有人根据本节“洗革拉属犹大王直到今日”一语,认为《撒母耳记》当写于以色列国分裂之后(看“写作时期” )。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洗革拉」:位于迦特东南约12公里,原属于西缅支派。大卫要求迁往洗革拉,可能是因为大卫身为敌军将领,且以前杀过歌利亚,因此还是离开亚吉王以避嫌。此城也是犹太人被掳归回后定居的城邑之一尼 11:28 。

●「犹大王」:原文的「君王」是复数,所以应该是南北国分裂以后,许多犹大王都拥有洗革拉。此节可能证明撒母耳记是南北国分裂以后写成,或者这句话是分裂以后的文士加注进去的。

◎上次大卫去投奔亚吉,下场是装疯离开。这次他带着六百人一起来,再加上扫罗追杀大卫的事,应该也是众所周知了,亚吉当然会相信大卫可能被他收服,成为他的助力。

◎当时的习惯是臣仆有重大战功,君王才会赏赐土地,我们不知道大卫有何重要功劳,但是亚吉已经行分封的赏赐。

――《蔡哲民查经资料》

「洗革拉」:在迦特的南面,距别是巴北部约十九公里(十二英里 ),属西缅支派,但这时已为非利士人所霸占。

――《串珠圣经注释》

洗革拉】

洗革拉的确实位置仍有争议。学者提出的地点有好几个。但可能性最高的则是沙里亚遗址(Tell esh-Shari'a 位于尼革西北部 迦特东南约十五哩 ),和是巴遗址(最常被视为古别是巴的遗址 在现代别是巴市四哩外 。争论的原因是沙里亚遗址铁器时代(王国时代初期 )的遗迹可能有些断续之处,以及别是巴的原址可能在是巴遗址西面。是巴遗址的定居历史虽与洗革拉的现有资料相符,这看法却将洗革拉定在迦特南面超过三十哩之处。这两个理论都是将大卫的山寨考据在尼革之内,他在此地很容易就能向南面的西乃半岛发动攻势,或东侵以东、米甸。这些地方和非利士地有足够的距离,使他能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活动。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大卫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零四个月。」

●「一年零四个月」:七十士译本作「四个月」。看起来一年四个月比较可能。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上去,侵夺基述人、基色人、亚玛力人之地。这几族历来住在那地,从书珥直到埃及。」

大卫以洗革拉为基地,攻打时常与以色列人为敌的民族,以保护犹大支派。在亚吉看来,大卫是在侵占以色列南边的土地,助他扩展(10~12节 ),因此对大卫十分信任。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侵夺」:「剥去」、「猛冲」、「侵袭」。

●「基述人」: 书 13:1-3 ,住在非利士南方,西乃半岛北部。

●「基色人」:圣经中仅出现于此处,和合本其他地方的「基色」与此字不同。七十士译本此处则根本没有「基色人」。

●「书珥」:字义是「墙」,是一片旷野。位于西乃半岛北部,是迦南地和埃及边界之间的地区。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攻击的民族都在犹大的南方,他这样做无疑为以色列开拓边界。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以洗革拉为基地去突袭西乃旷野北部的部落,他们都是犹大的仇敌,但大卫却假装是为了亚吉的利益去做。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这几个“南方”(Negev )指的是同一个区域的不同部分,《和合本》通常译作“南地”,概指犹大山地以南的土地直到沙漠,中心点是别是巴。基述在西奈半岛北方。“基色人”只见此处。“耶拉篾”:看,25。书珥在以色列和埃及的交界处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卫的侵略战争: 大卫侵略这些民族的原因,估计是因为他们时常入侵以色列领土进行掠夺。不然,大卫就不会发动那种引起亚吉怀疑的,并使自己危险的战争(10-11节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击杀那地的人,无论男女都没有留下一个;又夺获牛、羊、骆驼、驴并衣服,回来见亚吉。」

】「亚吉说:“你们今日侵夺了什么地方呢?”大卫说:“侵夺了犹大的南方,耶拉篾的南方,基尼的南方。”」

“南方”。犹大山区以南的地理区域,其中心在别是巴。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耶拉篾」:字义是「愿神怜悯」,可参考 代上 2:9,25 。

●「基尼」: 15:6 30:29 ,显示此民族与以色列人关系很好。

――《蔡哲民查经资料》

「犹大的南方」:这是地理上的用词,指巴勒斯坦南部沙漠边缘的干旱地区。

「耶拉篾」:犹大支派希斯仑的后裔。「基尼」:摩西岳父的后裔。大卫笼统含糊的回答导致亚吉王相信大卫与以色列作了死对头(参12 )。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隐瞒事实,用谎言回答。耶拉蔑,基尼人是迦南族的一派。虽然大卫攻击掠夺犹大的外邦民族是可以称赞的,但向亚吉撒谎的事表明当时居住外邦的他的信仰处于软弱状态。他的回答是出于为保全自己性命,人软弱的本性,是在神面前的犯罪。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将他攻击的民族全部杀死,免得留下证人让迦特王知道他真正攻击的对象。

――《串珠圣经注释》

】「无论男女,大卫没有留下一个带到迦特来。他说:“恐怕他们将我们的事告诉人,说大卫住在非利士地的时候,常常这样行。”」

】大卫把所有人都杀了,以致亚吉不能揭发他侵夺犹大的谎话。这次欺骗使亚吉相信大卫会永远效忠于他。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亚吉信了大卫,心里说:“大卫使本族以色列人憎恶他,所以他必永远作我的仆人了。”」

【思想问题(第27-28章 )】

1试比较大卫在17:37与27章所说的。这两段话带给你什么思想?你认为他对神的信心是否已减弱?

2大卫被撒母耳膏立以后,安逸的时候甚少,流离颠沛的日子则甚多,这对他日后为王有什么重要性?你认为神是怎样训练一个合用的器皿。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假意投奔迦特王:非利士人向来是以色列的敌人,大卫这次寻求敌人的庇护,实在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因着神的保守,大卫虽住在非利士人当中却没有沾染异教的风俗习惯,他们为自己的国家攻打邻近的敌人也没有引起迦特王的怀疑。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投奔非利士人:扫罗虽然答允不再追杀大卫,但他反复无常的性格使他常常食言。大卫既有前车可监,不再信任扫罗,决定假意投奔非利士人寻求政治庇护。此举不独使扫罗停止追杀他,更赢得迦特王亚吉的信任,将洗革拉城赐他与跟随者居住。这期间非利士人再次向以色列挑衅,大举东来犯境的时候,大卫因未获某些非利士人的信任得免参战,逃过要残杀自己同胞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大卫与他的军队在外之际,洗革拉被亚玛力人洗劫一空,所有妇孺也被掳去。大卫得悉后奋力追上,将所有财物及妇孺夺回。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

这句话实在出于不信与失望,确另人难以置信。他(大卫 )在许多诗中称颂神是牧人照顾羊群,常坚持神的看顾,然而在亚杜兰山洞中,听了别人的谗言,气氛不对,竟然如此灰心,神不是应许来照顾他吗?他不是得了应许,将来必得着国度吗?但是这一切不能阻止他逃亡非利士地去。

这项错误使他苦难重重,他时时被人赶来赶去,甚至受亚吉王的命令,要攻击自己的同胞,洗格拉城被围,终至被焚,这都是由于他缺少信心而付的代价。不信常带来其他别的忧苦,接憧而来,心灵几乎发出呼求:

主啊,这要到几时呢?难道你永远忘记了吗?

你掩面不看我,要到几时呢?

我们务要小心,不可丧胆,好似大卫一样。

不看扫罗只看神,祂是无所不能的。我们不可看风与浪,只看在海面上行走的主,不要看可能发生的事,只看现在的事。荣耀的主在你周围搭救你。祂救你的灵魂免去死亡,救你的眼免去眼泪,救你的脚免去跌倒,祂已往曾帮助过你,现在仍必帮助。祂已往成就过,现在必再成就,神越作越大,不会越作越小。祂不是说祂必不离弃你吗?这样人能对你怎么样呢?任何武器攻击你,都在你无敌的盾牌上白碰了。

──迈尔《珍贵的片刻》

境外的平安】

「扫罗见我不在以色列境内就…不再寻索我。」

大卫受膏为王后不久,就是被拒绝,受迫害的开始。几年来,他在磨难中成长,常在山林荒野中流离,失去了家庭安定的生活;虽然说,心中常默念着神的应许,但这被不断追逐的生活,到几时才是尽头?
哈基拉山之夜,年迈的扫罗王,老泪纵横的说:“我儿大卫,你可以回来!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为宝贵,我必不再加害于你,我是胡涂人,大大错了!”那亲切的呼唤,哽咽的语声,表现是出于真挚的情感;但太阳再从东方出来,焉知他不当作只是一场恶梦,随着树梢的晨雾飘散?何况许久以来,约拿单不在他的身边,再没有人替自己说话,在王的左右,却总是少不了人进谗言,激发他;连大卫的妻,王的女儿米甲,他也另嫁给了别人,不是表示已经亲情断绝,再没有转弯的余地了吗?
越想越觉得不能再留恋祖国,为了安全,该往哪里去呢?大卫决定,带着部众,去投奔跟扫罗为敌的非利士人。非利士人势力强大,冶铁工业进步,海上贸易发达,好些年来扫罗已经不敢再征伐他们了。于是他们一行到了迦特的亚吉王那里。
果然,扫罗不再追索大卫。亚吉王以为可以扩张自己的势力,也欢迎大卫的来归。但大卫身在异域,总觉得有些不大自然,仿佛周围有许多不信任的眼睛注视着,使他不能安息。于是过了一些日子之后,他向亚吉请求:“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京外的城邑中,赐我一个地方居住,仆人何必与王同住京都呢?”这样低声下气,哪还有以色列王者的尊严!
亚吉王赐他洗革拉,作为属邑居住。大卫暂时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在那里苟安了一年零四个月。但在神的境界之外,只有外面的宁静,内心的深处却没有平安。他要侵夺劫掠生活,要奴颜婢膝,讨亚吉的欢心,要用谎言应付,是颇不容易过的日子。
圣徒走十字架的道路,艰难是免不了的;不过,为了避免艰难,而走出主所定的范围之外,会有更多的痛苦;外邦人的圈子,不是适合神儿女的地方。应当住在主的旨意中,在量给的地界里面,不论有多少的困难,有主的同在可以胜过;不要为了“安全第一”,走容易的道路,招致更多的烦恼。

── 于中旻《撒母耳记上笺记》

怎样理解大卫投靠非利士人的事?】

这是大卫第二次逃入非利士人境内躲避扫罗(21:10-15)。以前杀败非利士人的英雄大卫,现在竟要求迦特王亚吉的恩准来保护他。大卫在这个王面前曾经装疯,亚吉可能已忘了这件事,或者因大卫目前的窘境而忽略了。亚吉必定知道大卫与扫罗的分裂,因而他乐意庇护以色列的叛国者,也可能指望大卫与跟随他的六百人能在军事上支持他。大卫使亚吉相信他侵夺了以色列的地,假意表示对非利士人的首领忠诚,更进一步地坚固他在亚吉王面前的地位。

――《灵修版圣经注释》

扫罗为何不再寻索大卫?】

扫罗终于不再寻索大卫了。他的兵力还不足以攻入非利士人的境内去捉一个人。除此以外,大卫既然不在境内,对他的王位也就没有直接的威胁了。

――《灵修版圣经注释》

大卫怎样在纷乱的情势中智慧地求存?】

亚吉是非利士五个有权势的王之一。大卫可能想搬出这个主要城市,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免得他的家族受到攻击,也可能想逃避非利士官员对他的监视。亚吉让他搬到洗革拉居住,他在那里一直住到扫罗驾崩

――《灵修版圣经注释》

大卫为何要灭绝这些人?】

大卫可能采取游击战去侵夺这些地方,因为这三个部族是以奇袭和残酷对待无辜居民著称。住在旷野的这些部族不但会危害非利士人,更会危害到以色列人──大卫将来要统治的人民。

――《灵修版圣经注释》

明明是打外邦人,却说成是打以色列……】

大卫向亚吉所作的虚假报告对不对?他实在是撒了谎,但是他可能认为与异教仇敌争战,战略上这样行也未尝不可。他自知有一天要作以色列人的王。非利士人仍然是他的仇敌,不过就目前来说.这是他逃避扫罗的最好地方。亚吉叫他与以色列人争战,他表示同意,再一次对非利士人表示忠诚(28:1)。我们不知道他究竟会否真的与扫罗的军队作战,但是我们可以深信,他最终的效忠对象不是亚吉,也不是扫罗,乃是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