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ii. 哈拿在主里欢欣
这首诗歌表达出,对于那位管理并审判整个世界之神的坚定信心,一般都认为是一首本已存在的诗歌,被哈拿所采用;或是后期的作品,在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由一位编者归在她口中的。一方面,奥伯莱(W. F. Albright)说:「哈拿的歌中保存了一些非常古色古香的诗句……的确非常有可能追溯到撒母耳的时代……」;58在另一方面,滕耐(Raymond Tournay)却在解释这首诗的独特结构时说:他认为它的日期可能是在第二圣殿时期。59对日期的看法有如此大的差距,其间相隔约有五百年之久,说明判断的标准并不充足,而目前也不可能肯定地定出这首诗歌的日期。既是如此,哈拿为什么不能为了她的目的,而采用以色列早期的诗歌语句,以表达喜乐呢?圣经中早期诗歌的例子有摩西之歌(出十五)奥伯莱提议说,这可能是「以色列人的一种国歌」、60底波拉之歌(士五),与巴兰的神谕、18~24,、15~24)。她当然也可能从示罗文集中,选用一首合适的诗歌。 这首诗歌开头的话语,在古代译本中各不相同,马索拉经文读作「他就在那里敬拜耶和华」c;参:现中注、今圣、AV、RV),我们不可能确定这里所用的主词究竟是以利或撒母耳;RV 的旁注使我们注意到,有几个古代权威是读作「他们」的(吕译、现中、RSV 即如此译)。有一份七十士译本的抄本将这句话从删去,却在包括了有同样意义的一句话。4Q Sama 则读作「她就将他留在那里,并且敬拜耶和华」,这与预期中会在或提及哈拿是符合的。61 在哈拿之歌的古体特征中,奥伯莱认为其中包括称神为盘石或「高山」(希伯来: ṣûr )像在摩西之歌中一样,以及在平行诗行中重复使用同一个字,而不是使用同义词(如:1、6节的耶和华,并没有使用不同的名字)。他也认为,10节与乌加列经文有类似之处,但在乌加列经文中的君王职分是属于巴力的,这里的君王职分却是属于雅巍的(读作:必……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希伯来: molkô 〕,乌加列经文则作「赐力量给他统治」〔希伯来: molkô )。62然而在最后一行中,祂的受膏者继续指向一位君王,暗示以色列人已经有了一位治理的人,除非哈拿这位成就立王事件者的母亲,对于撒母耳的角色有神所赐的先见(参:,;「耶和华的受膏者」)。比较常被人提出的是:如果这首歌绝大部分是早期的,提及君王的话即是后来加上去的。 哈拿当然有些事是值得歌颂的:i. 她已经实现了得着孩子的愿望;ii. 她已经在自己的经历中证实,耶和华非但没有蔑视她,反倒知道她的一切,并且答应她的祷告(甚至连她这样的人都蒙答应!);iii. 她现在既已将儿子归还给耶和华,就从付上代价的舍去中,涌出满足的喜乐来,使她能够歌唱;iv. 一切理由中最显著的或许是:对于她的神管治世界已命定之次序,她有不可摇动的确据,所以她不需要焦虑,每一件事都在祂良善且有能力的手中。她若是采用当日盛行的诗歌词句与礼仪形式,也不足为奇;在一千年之后,马利亚也是采用哈拿之歌,而家庭祷告也回响着敬拜中熟悉的措词。 1.开头这几行的着重点是在雅巍耶和华身上,首先是对于经历耶和华的救恩的亲身见证,但这首诗接着下来就扩阔到,将公平解决整个世界的问题涵括在救恩里面。 我的心……我的角(RSV:力量;参:今圣;思高、现中:头)……我的口:整个人都结合起来,因着神所作的事,并且因着祂的圣洁与可信靠而欢欣。我的口「张开而嘲笑」……(吕译、思高、RSV;希伯来: ra ̄ḥaḇ ,扩张)是假借用法,指借着吞吃仇敌而打败他。 2.这一节共有三行,每一行都是以没有(吕译、思高、今圣、希伯来: ʾên )开始的,提供一个清楚的三行诗例子,带有强调而简短的三重音行。以色列人的神是无与伦比的,这个资讯借着诗歌形式,也借着用词表达出来了。 3.「你们不要再发狂傲的声音」(现中、思高):在这位神的面前,从耶和华「平衡」人类经历的方式看来,人类的骄横傲慢全然没有立足之地,甚至是危险的。那就是最后一行之衡量的意义。下面几节经文以神翻转既定次序为例,说明这观念。 4~5.无所不知的耶和华神,看见软弱之人与有困难的人,并且为他们采取行动(参:「温柔的人有福了」,;这将会是这两卷书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要旨,尤其是在大卫得胜歌利亚的段落中(撒上十七)。 饥饿再不〔饥饿〕:和合、吕译、现中、RSV 加了最后两个字,在希伯来文中并没有与之相对的字(参:AV、RV)。动词 ḥa ̄ḏal (「停止」)已经证明有个次要的意义「变胖」,63所以「饥饿的人又长得健壮了」(NEB)。像哈拿自己一样,不生育的不被藐视,因为那些没有儿女的妇女生了七个儿子(理想的数字;21节:哈拿自己又另外生了五个儿女),而有儿女的却「憔悴消瘦」(NIV)。 6.这两句话是最令人惊讶的,预示耶和华带领百姓从死亡境界回到生命的光景。死者的住处阴间被描写成在地底下的一个庞大洞穴,在那里进行审判;,但耶和华甚至能将人从阴间拯救出来。 7~8.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地位,并不是固定而无法改变的,因为耶和华能够将它翻转过来。对那些出身较低、习惯于贫穷的人而言,真是好消息,因为他们若仰望耶和华,就不再陷于令人消沉的环境了。 祂……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城外的垃圾堆是那些遭遇极深艰难之人的去处(参:。如果,耶和华将如此穷乏之人抬举到尊荣的位置上,那祂的仆人一定得与祂的旨意合作,而不只是接受那现状而已,这是极要紧的。 「因为」(RSV)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祂将世界立在其上:这两行的一般含义是很清晰的耶和华已经建立了社会次序与道德次序的「柱子」。「柱子」(希伯来: meṣuqê )的精确意思并不明显,因为这名词只有出现在这里和,RSV 将该处译作「峭壁」。其动词字根有两个意义:i.「强迫」、「使某人陷入困境」;ii.「倾倒出来」、「融解」,所以就是「〔融解后〕铸造的柱子」,这是一个比较不适合的译法。「根基」(现中、今圣、NEB、NIV)可能是最接近的中文词语。 9~10.道德秩序的思想导引死后的审判,这是地极〔的人〕(参:思高、RSV;现中:全世界;今圣:大地)都得接受的。这是与2节相对的:无与伦比的神是惟一的审判者。恶人(9b 节)、「耶和华的仇敌」(10a 节,RSV;参:吕译、现中),乃是那些以他们的力量反对祂的人(9c节);祂的圣民(9a节,吕译:祂坚贞之民;参:现中;思高:虔诚者)与祂的受膏者(10c节)恰好反向,乃是那些守约、不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依靠他们的神的人。 在以色列有君王之前提及祂〔所立〕的王,曾经是反对哈拿写这首歌之主要理由;虽然直到这件事之后若干年,以色列人才有君王,但想要有一位君王,却早在士师时代就表达出来,九)。然而立王的盼望就跟亚伯拉罕之约壹样古老;膏抹的程式除了适合立王之外,也是以色列人的部分礼仪。所以哈拿辨识出,君王的时代即将藉她儿子的职事而来临,在年代上丝毫没有矛盾,因为她在这里是扮演着先知的角色。64 有趣的是(尤其是从本书的结构看来),撒母耳记下退出时的大卫之歌,就从哈拿之歌采用了一些要旨,包括「耶和华赐……给祂所立的王……祂的受膏者」的得胜在内。「受膏者」(希伯来: ma ̄s ̌îaḥ )、「弥赛亚」这个字最先与君王连用,就是在哈拿之歌中。 这首歌出自哈拿口中是适合的,却满了对神治理人类生活的重大见解,赋予它极广的含义,变成马利亚的感谢之歌的模式。仔细比较这两首诗歌,显出两者同样惊叹神对以色列人中一位卑微女子的怜悯,这怜悯符合祂历世历代以来,完成祂良善旨意、作为一位元公平的神的属性。这两首歌之间有相似之处,却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哈拿之歌在其上下文中,助长了个人独特的解释:在神的护理之下,来自卑微背景的人,的确变成重要的领袖。所产生的问题是:对神的百姓而言,这首歌究竟有没有任何政治的含义?他们已经进入迦南地了,财产甚少,却在他们的神美善之手的帮助下,倾覆了相较之下十分富足的城市。「他们生存的一切基本领域中,先前被治理、被剥夺的,现在都是自治的、得着丰富的供应、大量生产的,在社会得以满足。」65所以,对以色列人而言,神的话的确是可靠的,因为他们可以看见它以真实可知的方式实现出来了,对个人与整个群体都是如此。神完成审判就像祂赐下祝福一样的公平无私;审判很快就要临到那些在哈拿献子的圣殿中,轻蔑神律法之人的身上。 iii. 撒母耳面对示罗的败落 11.那孩子……事奉的耶和华:动词「事奉」(希伯来: s ̌a ̄raṯ )多出现在家庭与政治的背景中,但最常用来指圣所中的服事;撒母耳以祭司的身分事奉,但到他达到法定年龄之前,仍是在以利的指导之下。 12.以利的两个儿子,在这之前只有提过他们的名字,现在却成为注目的焦点。简言之,他们是两个坏蛋,「不足取的」(RSV;和合:恶人;今圣:不肖的;吕译、现中:无赖〔子〕;思高:无恶不作的人),「不敬畏」(RSV、今圣;直译如和合、吕译:不认识;现中:藐视;思高:不怀念)耶和华。 13~17.这段描述在迦南地敬拜的经文,在君主政体建立之前颇罕见,显露出对于利未条例的熟悉。献祭的人知道,祭物的脂油必须烧掉献给耶和华(16节;参:;;他们大概也知道,祭牲的某些部位必须分配给祭司,以供应他们所需的食物;。这两个人却对应该够用的供应感到不满足,胁迫敬拜之人让他们随意选取关节部位的祭肉,无论原本是不是分配给他们的。抗议是无用的,不顺服也迫于暴力而屈从(参9c节)。在民族宗教中,祭祀仪式必须完全按着习俗进行,才会灵验;在对于这个赦免罪恶、怜悯的永生神的敬拜中,人却随便为之,藐视耶和华的祭物,这是不可宽宥的。 18~21.反向地,撒母耳却长大成为一位健壮的少年人,并未因他们的坏影响而玷污了自己。提及他的经文夹在描写以利儿子恶行的两段经文之间,见证了撒母耳献身要服事之耶和华的保守能力(参21、26节)。圣经认真地记载孩子对祂的委身与事奉,耶稣也警告,人不要以不敬虔的行为使孩子堕落、10,。撒母耳的榜样简单地对比出长辈的乖僻。 细麻布无疑是祭司的外袍,但样子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样式精巧的以弗得是保留给大祭司的,。哈拿为撒母耳预备的小外袍是 meʿîl ,是大祭司披在以弗得之外的斗篷,但也是其他重要人物的穿著,,。一般外面的袍子叫作 śimlâ 是方形的,以毛毯状的材料做成,在晚上用来当作被盖。哈拿爱心的关怀,肯定会为她儿子准备一件大袍子,足够他一年中成长所需的。以利为这对夫妇蒙福而作的祷告,得着丰足的答应,由于他们把一个孩子奉献到耶和华的圣所,而另外得了五个孩子。就如一句古谚所说的:「主不亏负任何人」(参:。 22~25.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在出埃及记三十八章也有提及,她们服事的方式大概与利未人一样,同样的动词 ṣa ̄ḇa ̄ʾ 也用在利未人身上(如:,。这字也用来指在军队中服役,暗示着强制征用,并且产生了「万军( ṣeḇa ̄ʾôṯ ;的注释〕之耶和华」这个名字。荒淫的恶行是迦南人崇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却与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事奉完全不符;事实上,这罪乃是得罪耶和华。 人若得罪人,「有上帝作仲裁」(吕译、思高、现中、今圣、RSV):后一个子句也可以译作有士师审判……(和合;参 NIV 旁注); ʾelo ̄hîm 这个字在某些文脉中有这意义(如:,,士师在施行公平上作神的代表。反向地,故意得罪耶和华却是在一个截然不同的范畴中;以利的两个儿子不能以不知情为托词,他们的蛮横傲慢为自己招来败亡的命运(参2、9、10a节)。 耶和华想要杀他们,从的事件看来,这段声明不只是个揣测而已。的法老怎样说他无意留心耶和华的话,然后就变得愈来愈刚硬,直到「耶和华使他心里刚硬」;何弗尼与非尼哈也照样拒绝接受警告,决定了他们自己灭亡的命运(参:。 26.耶和华与人愈发喜爱他,对撒母耳的成长所作的这个注解,也为着孩童耶稣的成长,提供了描述的方式;祂与撒母耳一样在邪恶的世界中,认定了神的道路,并且抵挡试探。 27~29.这个未指名的神人,首先根据以利儿子的恶行,向他指出他全家败亡的命运。这预言的神谕开始时,提及耶和华原先在埃及对以利祖先的呼召;虽然以利在被称为一个以法莲人,因为他住在以法莲人的境界中(参:;这里提及他的「父」蒙拣选担任祭司的服事,暗示出他乃是利未后裔。也暗示,大卫时代的祭司亚比亚他与以利有关系(参:与,而则指出与亚伦后裔撒督的关联。根据供应给祭司的报酬看来,勒索「我子民所献牲祭中最好的部分」(现中),这种贪婪的心态是不可宽恕的。以利也涉及在这罪恶中:「你们为甚么以贪慕的眼看它……呢?」(吕译、RSV;参:现中、今圣;思高:嫉视……)这译法是根据七十士译本(现在由 4Q Sama 得到支持),而 AV 与 RV 则是根据马索拉经文,读作「踢」(参:耶书仑渐渐肥胖、粗壮、光润、踢跳奔跑;,这是一个生动的隐喻(和合:践踏),但两种译法都在这个子句退出时陷入困境。66以利被指控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因为他容许这种滥权继续下去。 30~34.现在又反复以神的话语或「耶和华的神谕」(希伯来: neʾum Yahweh )郑重地宣告这审判。神应许祭司 永远服事祂,是以祭司家族的忠心为条件的,这条件即使没有明确陈述,仍然适合于神的应许。其原则就撮要在一句容易背诵的格言中(希伯来文原来只有四个字):尊重我的必受重看;藐视我的必被轻视。从本书记载的事上,可以证明这句话的真实性,它应验在以利家,在撒母耳记上四章揭示出来(但亦见:;,以利将会在死前看见所给的兆头(34节)应验。 35.耶和华必为祂自己预备一个忠心的祭司……,并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忠心的」与「坚固的」在希伯来文中,乃是相同的形容词 neʾema ̄n ,配合刚刚确立的原则而产生对照。它的字根意义是我们熟悉的「阿们」,这字的双重意义凸显出忠心(据了解是忠于盟约)与安稳之间的密切关联(参:b,以反面的方式表达相同的论点)。这位忠心的祭司不仅要遵守律法,也要认识耶和华的心意,并且遵行;基督徒同样必须成为「你们天父的儿子」,以及「有基督的心思」的人,吕译)。这里第二次提及受膏者,「我的弥赛亚」(参10节),就是祭司将要服事的君王;表明是一个当代的人。「弥赛亚」这个字固然已经造出来了,却还没有当作一个头衔。如果这是指大卫,那么祭司似乎就是撒督。 36.以利家中幸存下来之人的命运乃是贫困,因为他们的职务已经被解除了;饥饿将会迫使他们乞讨,甚至乞求在圣所中卑贱的工作。所以哈拿歌颂之逆转情势,即将出现在她眼前了。【】「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
赞美是敬拜最高的表示,人看见了神的荣耀,自然就会发出赞美来向祂敬拜!哈拿的赞美和敬拜,不是因神恩待她,完全是因着神自己。人越认识耶和华,就越要向祂下拜。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角”。象征无比的力量。神使哈拿洗去耻辱,给她力量与荣誉。“我的口……张开”。表示大胆说话。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哈拿的祷文是首感恩的颂歌,其中只有“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与哈拿的情况接近。第一句是庆祝神帮助人战胜敌人的诗歌,然后是对神的歌颂,因人的生命和前途都在祂手中,最后是愿神赐力量给祂所膏的王。《撒下》二十二章所记大卫的诗可说是哈拿祷词的回应。这首被称为旧约“尊主颂”的祷文,预告了以色列人伟大王国时刻的来临。新约《路加福音》所记马利亚的“尊主颂”及撒迦利亚的称颂,都让我们想到这里说的话。
“角”在希伯来文是能力的象征,耶和华高举“我的角”,是说神将哈拿从耻辱中拯救出来,得到力量和光荣。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角」:是「力量」的象征,有时候也用来比喻后代 代上 25:5诗 132:17 。
●「救恩」:「拯救」、「救赎」。
◎1~10哈拿的赞美祷告,文体是诗歌。这首诗与新约中 路 1:46-55 马利亚的赞美诗常常被相提并论。
――《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的心……我的角……我的口: 哈拿使用三重反复法这一典型的希伯来文学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耶和华施行救恩的无限感激。她的心从“愁苦”(1:10),变为“喜乐”;她的角(象征力量和权势 )原是被践踏在灰尘之中(遭到毗尼拿的蔑视-且因没有确认神的爱而彷徨 )(1:6)如今却被高高举起;她的口原是只能沉默(1:13),如今却能向仇敌张开,夸耀神的恩典临到了自己。凡在基督里得救的圣徒,都当抒发这种对神的感激之情。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角】
【】角有时用来比喻后代,。它用作能够抵触仇敌的武器,是力量可见的表示。角也是美索不达米亚神祇和君王礼冠的一部分。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一个把儿子——自己最爱的——奉献给神的母亲,她的心是何等的欢畅喜乐。我们看哈拿献上儿子以后,并非是心中满了难舍难离的忧苦,乃是开口赞美,心被灵感,发出一首感恩歌来。在这歌中,一方面表显了她喜乐的来源: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一方面也显出神的慈爱和公义:哈拿因为将她最宝贝的奉献给神,后来神又赐她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哦!人把所爱的奉献给神,真不是吃亏的事体啊。
——贾玉铭《圣经要义》
哈拿的赞美是响应神应允她祷告的仁慈,并且可能是在敬拜神的会众面前唱颂。哈拿赞美的主题是她对神的主权满有信心。哈拿为了神的神圣(2节 )、知识(3节 )、能力(4~8节 )和审判(9-10节 )而发出赞美。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哈拿之歌:哈拿之歌是因神垂听她的祈求而作的回应,她由个人的遭遇领悟到神统管人类的大能和原则,并预言未来弥赛亚的权能。这歌与新约童贞女马利亚的歌有很多明显相同之处。
哈拿之歌共分四段:
1感谢与颂赞(1-2 );
2对夸口者的忠告(3 );
3神作事的原则(4-8 );
4面对未来的信心(9-10 )。
――《串珠圣经注释》
【哈拿之歌】
哈拿之歌是一首希伯来的诗歌,与诗很相似。许多近代圣经译本将它编排成为诗体,对我们很有帮助。希伯来诗歌有两个特色,在翻译上可以看见。第一个特色是所谓“平行体”(parallelism ),差不多每一行都有“平行”的成分。换句说话,第二行响应第一行,更加强调第一行的意思。通常第二行会用不同的话讲到同一件事(第六节是一个好例子 );有时它会是对比(第四节是这种的例子 );有时候,这些平行又会在半行中找得到(6节 );有时又可能不只两次平行(2节 )。希伯来诗歌体的另一个特色,就是经常使用暗喻(metaphors )及修辞法(figurative speech ),若单从它们字面的意思入手是很错误的。在这诗歌里的地的柱子(8节 ),当然不是字面的意思;又如不育的妇人生七个儿子(5节 ),也是一样。很多时候,这两种特色一起出现在希伯来诗体中,便好象产生一种黑白照片的效果,故单从字面入手会不正确及误解它的原意。事实上,一个不能生育的妇人怎能生下七个孩子,也不会每个大家庭的母亲反倒衰微(5节 ),这里主要的意思是指上帝可以高举谦卑人,和令骄傲的羞愧。
哈拿之歌仔细回忆第一章中的两件事,就是她竞争的对手和她的不育,以及上帝可以解决这些难题的事实。撒母耳的出生,不单对哈拿,也是对国家的祝福,故哈拿之歌可称为“国家狂欢”之歌。哈拿之歌还有另一个层面,非利士人当然已消失在历史上有好几百年;但这首歌也带给那些因最后亚述及巴比伦的入侵而受苦的以色列人希望,这些国家终必灭亡。——《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哈拿之歌被誉为“旧约教会的颂歌” (1-10节 ),它的价值在于,它不单单是感恩的赞美诗,更是预言了弥赛亚对全地的统治。她的颂歌超越了人的感性,是由圣灵的感动而作的诗。它洞悉了圣经中的救赎真理,是正确把握圣经救赎史的黄金钥匙(golden key )。诗113篇的灵感也与之相同,新约的马利亚之歌则重现了它的基调。与它相似的救赎之歌还有米利暗和底波拉之歌,。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
本章清晰的刻画了因神的恩典,日益繁荣的哈拿家庭和逐渐没落(败落 )的以利家族。之所以将这些内容记录在撒母耳正式事奉之前是为了:①指出撒母耳信仰的纯洁性与漫延于社会的宗教,道德罪恶 ;②揭露那个时代的光景,指出必需有一位能够改革以色列宗教的领袖。本章赤裸裸地描写祭司以利家族的没落,强调神对以色列公义地统治,表明神是根据个人的行为报应各人,而不在于人的地位和身份。本章暗示,人类的文化与人所建立的国家,会因腐败的人性而逐渐走向灭亡,但神的秩序和神的国度,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清晰。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盘石像我们的神。」
【盘石之意】「为圣」希伯来文圣洁(qadosh )不是容易翻译的字,它主要意思是与“玷染”相反;换句话说,这个词强烈地区别两类生活模式。上帝与玷污不洁的事毫不相干,特别因 的两种属性, 的能力和完全的道德,是与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区别的,使敬拜 的人对 畏惧,表达尊敬和奉献。
「没有可比的」在一个有许多男女神只的环境宣告上帝与他们是不同的,是值尊敬的。尤其是以色列起初只是一个细小软弱的国家,根本没有想到会成为一个团结强盛的国家(在大 领导下 ),故她感恩地宣称她的上帝的能力是无可匹敌的,这是比承认只有一位上帝存在更进一步。
「盘石」盘石常常是上帝的暗喻,表示祂是百姓的坚固不动摇的避难所。祂的能力不是一些盲目的、无固定性的力量;祂的行为的目的,虽然时常奥秘难明,但祂总是为祂的百姓以色列最终的好处设想。过往上帝在困难时永不失信地帮助之经历,给以色列及 的诗人在展望未来时充满坚定信心。——《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哈拿通过本节讴歌了神的属性(圣洁、独一、信实 )。 圣洁: 并非单指道德上的完全,而是指神超越一切的绝对完全性,。 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 只有耶和华才是唯一的真神。 盘石: 是立约之神象征性的名称,,。神是亘古不变的神,尤如屹立不动的盘石一般。因此,当患难与痛苦中的圣徒投靠神时,才可以得享安然居住。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l )为当时纪念的盘石——得胜的纪念。(2 )为见证的盘石——见证神的拯救。(3 )为感恩的盘石——此以便以谢的盘石,更是为遥望我们永远得救的盘石耶稣基督。人唯有靠耶稣基督,得胜一切仇敌,他是我们的灵盘石,是我们“所投靠的盘石”。这是万古的盘石。“我们的仇敌自己断定,他们的盘石不如我们的盘石”;没有盘石像我们的盘石。唯有他是教会根基的盘石,,;是信徒拯救的盘石。
——贾玉铭《圣经要义》
【】「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因耶和华是大有智识的神,人的行为被他衡量。」
人可以用外面的行为来遮盖自己的存心,但在大有智慧的神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赤露敞开的,谁能向祂隐瞒呢。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大有智识」:原文是复数型态的「知识」。
――《蔡哲民查经资料》
哈拿想到了口吐“骄傲与狂妄言语”的毗尼拿(2:6-7)。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认识神的救恩,轻视、逼迫贫穷卑微的人,自以为义。 大有知识的神: 是指神的全知,表明神是知识和智能的根源,只有他才能正确评价人类的所有行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勇士的弓都已折断;跌倒的人以力量束腰。」
人往往拥护勇士而践踏跌倒者;主却折断勇士的弓,以力量扶持跌倒的人。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以力量束腰」:指「赐予力量」 撒下 22:40诗 18:32,39 。
――《蔡哲民查经资料》
勇士的弓: 神是一切能力的根源。与神无关的力量毫无价值(16:18)。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素来饱足的,反作用人求食;饥饿的,再不饥饿。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多有儿女的,反倒衰微。」
神这样的对付,都是叫骄傲的人无从夸口,叫谦卑的人反而得到高升。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神常常把人类的处境逆转,使骄傲的谦卑下来,叫卑微的得以高升,。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反作用人求食」:「反受雇求食」。
●「七个儿子」:「七」是完整的数字,这是诗歌的象征用词。
――《蔡哲民查经资料》
生了七个儿子: “七”象征“完全”和“充满”。 而并非指字面意义上的“七”。这表明因着神的恩典,撒母耳给哈拿带来了极大的喜乐,。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
“阴间”,希伯来文是Sheol。死人等待复活和白色大宝座之审判的地方;相等于新约的Hades。参看的脚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阴间」:当时的人认为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蔡哲民查经资料》
【阴间】
译作「阴间」的字希伯来原文是 Sheol。古代近东普遍的信念,是人死埋葬后依然在某种冥界中继续存在。送往阴间被视为神的审判,但阴间却不被视作继续有赏罚的地方。由于坟墓是进入冥界的途径,阴间经常成为坟墓的别称。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
人间一切的变化,其主权完全是操于神的手中。人如果认识主神是宇宙中至高的权柄,就不能不向ㄊ俯伏,将赞美敬拜单单归给祂。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他从灰尘里?A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荣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
前半节说出我们从前不过是灰尘里和粪堆中的人,如今竟然与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一同坐在天上,一同得荣耀,这样奇妙的恩爱,真是何从起!
后半节说出祂用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粪堆”。更可作:废堆。“地的柱子”。即世上的领袖。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就是说地的根基乃耶和华所立,世界是神所创造和管理。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粪堆」:「灰烬堆」、「垃圾堆」、「粪堆」。
●「地的柱子」:这是当时的一种世界观,认为大地是立在巨大的柱子上诗 75:3伯 9:6 ,同时也有认为大地是立在水上诗 24:2 。
◎这首诗提到神抬举贫乏的人,降低骄傲的人。我们是否真的认同这些呢?我们真的在神面前谦卑吗。
――《蔡哲民查经资料》
灰尘、粪堆: 描写遭受极度羞辱与侮辱的卑贱之人。在属灵意义上,意味着彻底的否认自己,把自己看作毫无价值的谦卑之人。 地的柱子: 象征神的绝对主权,古代希伯来人认为,神的能力是柱子,撑起了地面和空间,26:7)。进入新约时代,柱子亦用以指教会或使徒,。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颠倒世界】
神的作为经常被视作倒转世事的次序。被颠倒的可能是被造之物(大山变为尘土、山谷高升、日头变黑 )、社会秩序(穷人得尊荣 如本节 有权势的失位 ),或政治状况(帝国衰亡 )。这个「世界颠倒」的主题是表达神掌管万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用来表达审判、赏赐,和将临的神国。在这国度之中,过错会得到修正,新秩序将会形成。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地的柱子】
地的根基有时被形容为柱子,有时则为水。本节所用的字眼全本圣经只出现一次,译作柱子和水都有解经家提出;新国际本则译作「根基」(和合本「柱子」 )。水和柱子都是古代对宇宙结构想法的一部分。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
【】「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必审判地极的人,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九、十两节共有四次用「必」字,表示她对主非常肯定的相信,且因信向神赞美,在仇敌面前夸胜。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受膏者」:首次在圣经中出现,所指的乃撒母耳将来所要膏立的大卫王。
──《串珠圣经注释》
这是圣经中最早提到“受膏者”的地方,指的是受膏为王。“受膏者”与“弥赛亚”为希伯来文同一字的翻译,希腊文译为christos,也是“基督”一名的来源。当日设立君王或祭司,都用油膏在被立者的头上,。扫罗、大卫是耶和华神的受膏者,虽为君王,其权力来自神。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受膏者: 相当于新约“基督”的话语,音译的话是“弥赛亚”。 ――《圣经精 ●「王」:此时以色列人尚没有普遍的统一君王,不过以色列四周的国家倒是有君王,士师中也难免有人要称王。因此与其认为这里是后期增补的,不如当成是述说周遭普遍的现象。
●「受膏者」:此处是圣经最早提到「受膏者」的经文,「受膏者」就是「弥赛亚」,也就是希腊文的「基督」。祭司、先知与君王设立时,都要用油膏在被立者头上。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天上的雷】
古代近东将雷和闪电视作神明降临时的常见现象,战争之时尤然。从苏美《因南娜的颂词》(Exaltation ofInanna )和赫人风暴之神的故事,到亚喀得和乌加列神话,神明的描述都是在雷声中审判仇敌。图画中的巴力是手拿霹雳。赫人和亚述君王都袭用了雷声的用语,将自己形容为神明的器皿,雷暴般攻打叛盟和拦阻他们扩张帝国的人。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利加拿往拉玛回家去了。那孩子在祭司以利面前侍奉耶和华。」
那孩子……事奉耶和华: 描写孩童撒母耳的经文,提醒我们信仰教育的重要性(18-21-26节 )。 撒母耳接受的幼儿信仰教育的内容如下:①从父母领受了信仰,人格的教育。不论是每年都献祭的父亲以利加拿(1:27),还是为他作小外袍的母亲,他们的信仰和关爱(19节 )都对撒母耳人格的形成产生绝对性的影响。“无论是什么事情,初次的经验将永远影响孩童。在教育方面启蒙老师的影响远超过最后一位老师的施教”(Locke );②从小接触圣事圣物(3:3);③通过在圣殿中的事奉,学会了谦逊和事奉之道(3:15),神为了成就他圣洁荣耀的计划,把撒母耳从腐败的以色列人中分别出来,使他拥有圣洁的灵魂。当今圣徒也因灵性和道德的腐败而陷入绝望,但神却要求圣徒拥有圣洁的人格与生命。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
以利二子在献祭的事上共犯了三重罪:
1他们随意取肉,强取本属于献祭者的祭肉(13-14 );
2抢夺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火祭的脂油(15-16 ,;
3恐吓使用暴力(16 )。
──《串珠圣经注释》
【】「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
“恶人”。原文作:彼列的儿子,即邪恶的人、恶棍。参看的脚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恶人」:「没用的」、「卑鄙的小人」。
●「认识」:「知道」,「藉由经验中体认」,圣经以此字来描述「性行为」。
●「不认识耶和华」:「没有与神建立合宜的关系」之意。
――《蔡哲民查经资料》
【】恶人: 意指“彼列”的众子,(Sons of Belial )即“偶像的众子”,“匪类”。暗示他们对神是完全无益的存在。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这段经文的背景是以色列人通常的祭祀,敬拜者带到圣所的牲畜是可吃用的,一部分的祭物是特意留给事奉的祭司。事实上以利的儿子“改革”了以前的传统,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豫先拣选那些祭肉。在农业社会,肉类乃奢侈品,他们靠这些牲畜来耕种。故此,他们的傲慢如贪婪一般厉害。——《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认识神不只是头脑里的知识,而是进入与神的亲密关系中,成为在神里面的人。恶人的罪行为神所厌恶。以利的二子不把神的律例放在眼里,多取应得的祭肉,又把应该焚烧在坛上祭牲最好的部分——脂油,取为己用,,都是犯罪的行为。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以利的两个儿子原是当以“绝对委身”和“绝对圣洁”为基础的圣职人员,却为自己的贪心和享乐滥用圣职。做为祭司他们所犯的罪如下:①无视神(12节 ):他们骄傲狂妄,不肯认识关于神的真理。否认上帝的人竟在神的圣所事奉,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事情。这就如同不曾重生的人在教会作工;②亵渎敬虔的祭祀制度,抢夺属于耶和华的祭物(13-16节 )。连接神和以色列的唯一通道是牺牲祭祀。以利的两个儿子无视神圣的献祭制度,一味地填满自己的欲望,从而使圣所的功能遭到破坏;③绊倒别人(13-7-24节 )。他们是宗教领袖,其堕落给很多民众带去恶劣的影响。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这二祭司待百姓是这样的规矩:凡有人献祭,正煮肉的时候,祭司的仆人就来,手拿三齿的叉子,」
●「规矩」:原文也指「审判」、「正义」,此处的意思是「惯例」。原文是单数,表示两个儿子是同一个惯例。
● 利 7:28-36申 18:3-5 有明确的规定献祭中祭司当得的份,主要是胸和腿肉。
●「煮肉」:「烹煮肉」。圣经其他地方没有提到过这种献祭方式,可能是早期的献祭方式,也有可能是士师时代,百姓礼仪混乱,自己衍生的献祭方式。
●「三齿的叉子」:「祭祀用的一种工具」。
――《蔡哲民查经资料》
【三齿的叉子】
考古学家在基色挖掘到三齿叉的例子。这些叉子是用青铜打造,柄短,齿长而直(有点像短柄的干草叉 ),考证为晚铜器时代的文物。本节所用的字眼在古亚述文献中,也是用来描述类似的用具。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祭司取肉的惯例】
经文将示罗的正常步骤与以利二子的作法对比。两者都不合摩西五经的规定。五经详述哪个部分属祭司所有。示罗的正常步骤是叉子从沸腾的锅中插上什么肉来,就给祭司。以利的儿子坚持什么时候想要什么,立刻就要什么。他们在礼仪上所犯的过犯有三:(一 )挑选最好的给自己;(二 )要烤的不要煮过的肉;(三 )拒绝先把脂油烧在坛上,。
──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以利的儿子是有罪的,因为他们拿取祭物,过于应得的分;他们在祭牲的脂油烧给神作祭物之前,便拿取祭肉;而且他们常常藐视耶和华的祭物。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将叉子往罐里,或鼎里,或釜里,或锅里一插,插上来的肉,祭司都取了去。凡上到示罗的以色列人,他们都是这样看待。」
●「罐」:「锅」、「盆」。
●「鼎」:「锅子」、「瓶子」、「篮筐」。
●「釜」:「大锅」。
●「锅」:「平底锅」、「有柄盖的锅子」。
●「看待」:「对待」、「处理」。
――《蔡哲民查经资料》
插上来的: 律法规定祭司的份是平安祭物的胸和右腿。本节指出祭司竟越权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祭肉。他们忘记自己的职任不是索取而是奉献,沉溺于权威意识中,从而强取百姓献给神的祭物。神所需要的工人是谦卑而正直的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又在未烧脂油以前,祭司的仆人就来对献祭的人说:“将肉给祭司,叫他烤吧!他不要煮过的,要生的。”」
又在未烧脂油以前: 描写他们的极度堕落,他们甚至藐视神规定的献祭顺序,7:23)。不将神放在心中的人,总会破坏与神立的约。尽管人类藐视与神立的约,但神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也要维持自己设立的秩序。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正是表明神的信实。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献祭的人若说:“必须先烧脂油,然后你可以随意取肉。”仆人就说:“你立时给我,不然我便抢去。”」
●「抢去」:原文是「用力取去」。
――《蔡哲民查经资料》
【】「如此,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或译:他们使人厌弃给耶和华献祭〕。」
他们利用百姓的献祭,据为肥己的利益,这是藐视耶和华的祭物,严重得罪了神。今天在教会中,也有一班所谓神的仆人和长老,他们滥用圣徒向神所奉献的财物,甚至把神的财物变为私人的资产,乃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17下可译作「使百姓厌弃给耶和华献祭」(参小字 )。
――《串珠圣经注释》
●「藐视」:「藐视」、「蔑视」。 2:17 后半译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比较合乎文法。
◎这里的记载清晰的让人看出神职人员的堕落是怎样让信徒痛苦,让神愤怒。只要想到那些敬虔的人怎样节省自己的生活开销,奉献金钱或时间给教会或机构,我们就可以知道接受奉献的人随意乱搞,是怎样的伤害信徒的心。
――《蔡哲民查经资料》
【】「那时,撒母耳还是孩子,穿?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
撒母耳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不只不为恶所胜,反而以善胜恶,且凌驾环境之上而继续长进,其原因是他一直「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他一直活在神面前,他的心所爱慕、所仰望的只有耶和华。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细麻布的以弗得」:是祭司供职时所穿的圣衣,,腰间要用带束紧的长背心。
──《串珠圣经注释》
“细麻布的以弗得”。一种紧身、无袖、象围裙的衣服,长度垂下至臀部,并且几乎只有祭司可以穿;祭司在祭坛前供职时会穿以弗得。另参看至14节的脚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细麻布的以弗得”是祭司在圣所供职时穿的礼服,,无袖、紧身、长只及臀,与大祭司穿的以弗得不同。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以弗得」:「祭司的服装」。
――《蔡哲民查经资料》
【 小撒母耳穿上的以弗得是──】
撒母耳穿上祭司的制服──细麻布的以弗得(是用细麻布做的、没有袖子的长背心或外袍 )。大祭司所穿的以弗得有其特殊意义,它是用多种色线绣的,上面还有一个围兜一般的胸牌,用金线绣的肩带系上。其上镶有十二块宝石,每块宝石代表以色列的一个支派;以弗得上有一个小口袋,里面装有乌陵和土明,遇上国家大事等悬疑不决时,大祭司就用它来判断神的旨意。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细麻布的以弗得: 献祭时祭司穿的祭祀服装,暗示撒母耳敬虔的生活。哈拿为撒母耳作“小外袍“(119节 )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大祭司穿的衣服,也是王公贵族穿的衣服。这就显露了哈拿对撒母耳的信心和异象(Vision )。哈拿用信心的眼睛看到了撒母耳将成为一个改变以色列堕落现状的祭司。拥有信心的人会看到神施行奇异的救恩。属灵的眼睛黑暗,人就会越发放纵和犯罪。但是,若有人铭记在历史的背后掌管着历史的神,就会超越环境过敬虔的生活,且存有对未来的盼望(Vision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
撒母耳幼年的事奉:撒母耳不受以利二子的行为所影响,相反地,他敬虔的事奉正好与以利家的渎职成强烈对比。
──《串珠圣经注释》
【】「他母亲每年为他作一件小外袍,同着丈夫上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
「外袍」:是以弗得下面一层的长衣,用羊毛所织,没有缝儿,为先知、祭司、君王等所常穿着的,24:4-5,。
──《串珠圣经注释》
撒母耳的母亲每年来献祭的时候,带来专为他做的小外袍。可能是一种披在内袍外面长只及膝的袍子。供职时,外面再罩上以弗得。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小「外袍」:「祭司所穿的长袍」。
● 2:19 应该是指撒母耳的母亲为他做了一件小外袍,每年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不一定每年都做一件给他,而是例行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不过如果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孩 一年换一件外袍也是很正常的 )。
――《蔡哲民查经资料》
【】「以利为以利加拿和他的妻祝福说:“愿耶和华由这妇人再赐你后裔,代替你从耶和华求来的孩子。”他们就回本乡去了。」
“后裔”。原文作:种子。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赐」你后裔:「设立」、「建立」,但是七十士译本与昆兰4Q Sama都作「偿还」、「回报」 。
――《蔡哲民查经资料》
【】
以利加拿一家从神所蒙的祝福:①祭司以利为以利加拿一家作了祝福(20节 )。以利曾认为哈拿是不敬虔的妇人(1:14),但是哈拿却继续过诚实的信仰生活而得到以利的好感。“服事基督的,就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②曾患不孕症的哈拿如今蒙祝福,除撒母耳之外,还生养三男二女(21节 ),以利的祝福(20节 )如实得到成就。神使归荣耀给自己的也得着荣耀(30节 。 在耶和华面前: 撒母耳的身体在成长,灵性也日益成熟,当我们常常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神面前时,就会出乎想象地成熟。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耶和华眷顾哈拿,她就怀孕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那孩子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
生命的增长,从来没有快而短的道路,也没有任何的捷径。因为生命的成长,是需要相当的时间,不是用任急促的办法所能达成的。为此我们要不断的活在主的交通里,如同一棵树栽在溪水旁,生命定规会渐渐的长大。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哈拿为我们提供热切祷告、顺服、敬拜,以及热爱家庭,的榜样;这一切都带来神的祝福。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眷顾」:「注意」、「观察」、「拜访」。神注意或拜访他的百姓,就会带来审判或福气。
――《蔡哲民查经资料》
【】「以利年甚老迈,听见他两个儿子待以色列众人的事,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
他们在神面前全然失去了敬畏的心,所以他们在人面前就任意无惧的放肆。这是神儿女严重的鉴戒。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淫乱这种罪很明显不用解释。事实上迦南人的庙宇里有许多庙妓,以利的儿子可能引进偶像以及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来到示罗。迦南人(即早在以色列入住前 在巴勒斯坦的原居民 )仍然保留不少的丘坛来进行宗教仪式,而且更有庙妓,他们认为人的繁殖与土地的繁殖是彼此相关的。无论如何,以利儿子罪恶昭彰的行为造成丑闻。——《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本是一些奉献守身事奉的妇女,但以利二子勾引她们,使她们变为神妓,仿似迦南人拜巴力的风俗。
──《串珠圣经注释》
在“会幕门前伺候”。不是当祭司,而是给予某方面的协助。参看的脚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在会幕门前伺候的女人,大概是在会幕中做杂工的。有人认为以利的两个儿子已将异教的祭祀淫行带了进来。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听见」他两个儿子:原文的时态显示这是「不断地听见」。
●「苟合」:「躺卧」、「睡」,也就是指「发生性关系」。
●「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七十士译本与昆兰4Q Sama没有这句话。
――《蔡哲民查经资料》
会幕门前侍候的妇人: 指专门清洗有关献祭的器皿或预备食物的妇人,以利的两个儿子或许效法了盛行于外邦的与庙妓行淫的行为。结果,神以死亡刑罚了他们。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
以利劝诫二子:以利虽有劝诫二子,可惜没有尽父亲的责任,执行严厉的管教。以利二子犯罪日深,增加神的愤怒。而撒母耳年纪渐长,越发得神和人的喜爱。
――《串珠圣经注释》
本书的作者描述圣经历史上最丑恶的事件,警告我们:①离弃神的人,断不能过健全的生活;②如果家庭没有信仰教育,不仅会导致家族的没落,更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恶劣影响。在子女教育方面,以利犯下的错误:①没有适时责备子女。他应在自己的儿子们有恶行苗头时及时责备他们。幼小的树轻而易举就可以拔起,但参天大树却难以摇动。若根据律法严加责备,就会唤醒听者的灵性,从而拯救其灵魂;②未能有效地责备子女(23-24节 )。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事实而指出罪的本性(23-24节 );③温和地责备他们。因此导致两个儿子轻看他的责备(25节 ),同样不以主的教训和训诫养育子女,却被人间的情理所牵制,偏离主的律例,这种行为和教导将毫无效力。高级的理论、学问和眼花 瞭乱的活动,开启了教育的兴趣之门。但是,我们周围依然存在犯罪和堕落。这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所导致的结果。它忽视了人的腐败性情和混浊的灵性。圣经则教导我们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只有神的话才能矫正已被扭曲的人性,。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他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何行这样的事呢?我从这众百姓听见你们的恶行。」
【】以利警告了两个儿子,却未采取任何制止行动,儿子的恶行继续;神决定刑罚。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我儿啊,不可这样!我听见你们的风声不好,你们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
以利虽曾尽了一点本分劝告儿子们,但他却没有进一步对付并禁止他们的恶行。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原文是「跨越、带来」、「百姓」,因此翻译为「由耶和华的百姓传来」比「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妥当。
● 2:24 应该翻译为「我儿啊,不可这样!我所听见耶和华的百姓传来的风评不好」。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人若得罪人,有士师审判他;人若得罪耶和华,谁能为他祈求呢?”然而他们还是不听父亲的话,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
“祈求”。更可作:求情。“因为耶和华……”。这里的介词可指出结果,即“所以耶和华……”。留意这样犯罪、得罪神的严重后果。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士师」:原文是「神」、「神明」、「审判官」的意思,此处是复数型态,但是后面的「审判」却是单数型态。所以此处应该是尊贵的复数,指「神」。
● 2:25 前半段就应该翻译为「人若得罪人,有神调停,人若得罪耶和华,谁能为他祈求呢?」。
◎ 2:25 后半段显出神「任凭」的行事惯例,他就任凭这些祭司继续犯罪,准备要一次以死亡报应他们。
――《蔡哲民查经资料》
【】「孩子撒母耳渐渐长大,耶和华与人越发喜爱他。」
撒母耳的光景,正如主耶稣作还童时一样。一个人的长进,乃是叫神和人感觉得到在他身上所活出那位基督的可爱,因此神和人就越发喜爱他。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孩子撒母耳……越发喜爱他: 与以利家所遭受的被遗弃相对比。与神同在的人必得耶和华和人的赞扬和祝福。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有神人来见以利,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仆的时候,我不是向他们显现吗?」
“神人”即主的代言人。参看的脚注。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神人“为神所差派,通常都指先知,。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神人」:原文就是「神明的人」、「有神性的人」。撒母耳 撒上 9:6、摩西 申 33:1 、以利沙 王下 4:21 等人都被称为神人。通常指奉神命令向特定的人传达谕令者。与先知并不完全一样,有些神人就是先知,有些则不是。
●「你祖父」:原文是「你父家」。按照传说,以利的祖先是亚伦的儿子他玛或以利亚撒。
●「埃及法老家作奴仆」:七十士译本与死海古卷都有「作奴仆」,马所拉经文则没有「作奴仆」。
●「显现」:原文是两个不同时态的「显现」一起出现,强调的用法。
――《蔡哲民查经资料》
【】在责备不诚实的宗教领袖以利之前,神首先列举昔日所施的慈爱,指出所要降下的惩罚的正当性。神人: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审判来临的预言:神差使者宣告对以利家的审判,指出以利家过去如何从神那里领受厚恩与尊荣 (27-28 ) ,责备以利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藐视了自己的圣职(29-30 ),又以必临的灾祸警告他们(31-36 )。
神对以利家的刑罚,有下面三点:
1以利家的后人必死于中年(31 )。此点应验在扫罗王屠杀挪伯城祭司的事件上(22:11-19)。
2以利二子必同日死(34 )。他们结果死在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战役上(4:11)。
3神必另立一派系的祭司得大祭司的要职(35 )。所罗门时大祭司的职事果然由亚比亚他转归撒督家;从此大祭司一职永属撒督的子孙,,48:11)。
――《串珠圣经注释》
【一篇豫言信息】以利对他儿子无效的管教,随即带来一位先知的责备。神人不像先知那样属于专有名词;百姓统称在他们中间那些有特殊的超自然关系的人们为神人。我们一般认为先知纯粹是旧约的一种现象,其实是我们限制他们在日后的活动;我们趋向于一种观点,以为他们是豫言未来的作家。其实他们在古代世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许多世纪以来,他们主要的工作是说话,而不是文字。圣经也提及其他宗教的先知,并论及先知在新约时代的活动。他们的活动各有不同,但这章圣经中不知名的先知是所谓旧约的“写作先知”的典型例子,他豫言未来的事情,也责备罪恶及宣布惩罚。——《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本文预言:①以利家灭亡的预言(27-34节 );②将要兴起忠心的祭司撒母耳的预言(35节 )。由此可知:①公义之神按照各人的所作所为赏善罚恶;②神救赎事工超越人的失败(以利家所犯的罪 12-17节 );③在35节可以发现,以大祭司的身份再来的基督的模型,以下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我不是拣选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烧香,在我坛上献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将以色列人所献的火祭都赐给你父家吗?」
●「在我坛上献祭」:原文是「上我的祭坛」。
●「火祭」:「用火献的祭」。
――《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
●「践踏」:原文是「踢」的意思。
●「所献美好的祭物」:原文是「所献祭物中上好的部份」。
●「肥己」:「使自己肥胖」。
――《蔡哲民查经资料》
【】「因此,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我曾说,你和你父家必永远行在我面前;现在我却说,决不容你们这样行。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这指出这个管治的原则:尊重我的,我必看重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藐视。有关这节圣经,何顿(Stuart Holden )曾这样写:“尊敬上帝不一定要为著作伟大的事,而是心里不断以 的决定为依归,用 的标准衡量每一件事的价值,竭力贡献生命的每一分力量,来荣耀 的名。
”――《每日研经丛书》
●「决不容你们这样行」:「绝不会这样做」,原文仅是一个字「绝不是那样」。
――《蔡哲民查经资料》
【】
神人说的话分两部分,前一半预言以利家的壮年人都要死于非命。这事应验在以利两个儿子的同日被杀和扫罗大杀挪伯祭司二事上;后半是此后大祭司的职分不再属以利家。这话在所罗门王立撒督为大祭司的时候应验。撒督是以利亚撒的后裔。以利的后裔虽仍可担任祭司(33节 ),但无领导权,,。
30节说“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可见有属灵的权柄也应负起属灵的责任。属灵权柄不是绝对的。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日子必到,我要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
“膀臂”。力量的象征。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践踏……肥已呢: 以利的罪状是:①藐视祭祀秩序;②看重儿子过于看重神,前者是渎职神圣,后者则是人本主义的做法。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七十士译本与死海古卷都作「砍断你的后裔和你父家的后裔」。「膀臂」是「力量」与「权势」的象征。
●「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在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这段在七十士译本与死海古卷中都没有出现。
●「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 撒上 21:1-922:11-23 扫罗残杀挪伯祭司的事情可以看成是这个预言的应验。
――《蔡哲民查经资料》
膀臂: 象征权势或能力。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
神对以利家严正的审判包括五个内容:①丧失曾滥用的权力(30节 )。即折断以利家的势力;②缩短生命年限(31-33节 )。离弃神的人只剩下空虚和死亡;③丧失繁荣陷入忧伤(33节 ),一个人的罪不会在他那一代结束,而会涉及子孙,从神来的惩罚也会持续下去;④丧失祭司职份(22:18);⑤上述的事虽然不会立刻施行,但作为征兆,以利将经历一朝痛失两个儿子的悲剧(4:1)。曾经损毁神荣耀的以利家族,要因神的严正警告彻底没落。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
先知预言以利祭司家族的毁灭,这预言在挪伯祭司被屠杀,及所罗门时代祭司职务转移到撒督家族两件事上得到部分应验。以利两个儿子在同日死去,可能象征预言开始应验。
――《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
神对以利家的刑罚,有下面三点:
1以利家的后人必死于中年(31 )。此点应验在扫罗王屠杀挪伯城祭司的事件上(22:11-19)。
2以利二子必同日死(34 )。他们结果死在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战役上(4:11)。
3神必另立一派系的祭司得大祭司的要职(35 )。所罗门时大祭司的职事果然由亚比亚他转归撒督家;从此大祭司一职永属撒督的子孙,,48:11)。
──《串珠圣经注释》
【,35,36 神的惩罚最终临到以利家──】
这个预言论到以利家,其应验见列王纪上那里说所罗门革除大祭司亚比亚他的职位,使继承大祭司职任的以利子孙终止事奉。神在那时兴起撒督,在大卫王朝当祭司,到所罗门作王时他作大祭司。撒督的子孙可能持续到以斯拉的时代仍然作大祭司。
──《灵修版圣经注释》
【】「在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在你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年人。」
“我居所的败落”:“居所”指会幕。神预示会幕会有的不幸遭遇,例如约柜的被掳;示罗的被毁,和会幕移往挪伯等。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困境」、「危难」、「对头」、「仇敌」。
●「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可能是「必看见仇敌在我的居所之中」或「必看见我居所的危难」。
――《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必不从我坛前灭尽你家中的人,那未灭的必使你眼目干瘪,心中忧伤。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
●灭尽你家中的「人」:原文是单数型态,有学者认为是指亚比亚他撒上 22:20 。
●「中年」:直译是「人」,七十士译本与死海古卷在此字前加上「刀」,就变成「死在人的刀下」,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证据:他们二人必一日同死。」
“可作你的证据”:以利二子同一日阵亡是这预言日后必应验的证据。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忠心」、「坚固」:两个字相同,都是「确立」、「忠心」、「可靠」的意思。
◎这个忠心的祭司,似乎应验在撒母耳与撒督身上 王上 2:27 。
――《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
神对于仆人所要求的,「是要他有忠心」。照神的心意而行,乃是忠心具体的表显。凡神所吩咐的,无一不遵守;神所没有吩咐的,不敢行。
── 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上》
“忠心的祭司”指撒督。撒督在大卫时代担任祭司,所罗门王时替代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看注。
撒督死后由儿子亚撒利雅继任,以后大祭司一职一直由撒督家担任,经被掳往巴比伦、回归及两约之间早期,到叙利亚王安提阿古四世(主前175~164年 )致力消灭犹太人及其信仰为止。安提阿古四世将大祭司职位卖给非利未系统的人,故意在圣殿中献猪,焚毁圣经,不准犹太人家中藏经。后来马加比家族揭竿起义,英勇反抗。新约时代,大祭司实际上已由罗马人任命。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忠心的祭司: 指撒母耳(7:9,17:13),但在终级意义上指基督。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神说“我的受膏者”是指君王而言(2:10)。意思是说祂忠心的祭司要永远事奉君王。
──《灵修版圣经注释》
【】「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来叩拜他,求块银子,求个饼,说:求你赐我祭司的职分,好叫我得点饼吃。’”」
求块银子,求个饼: 是习惯用语,意味着“乞讨来的一文钱和一块饼”。此预言强调以利子孙的贫乏和悲惨处景,表明离弃耶和华的人必得不着福乐。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思想问题(第2章 )】
1哈拿祷告的重点在那里?试列出祷文中有关神的属性及祂的作为。
2哈拿的祷文中,有没有强调撒母耳的出生?试藉这祷文反省你自己祷告的内容及态度。
3试将与本段祷文作一比较。
4哈拿由「不育」至生子的经历加深了她对神的认识。不愉快的遭遇对你又有何影响?
5以利两个儿子的恶行反映出他们犯了什么罪呢?参利10。今天信徒有否类似的做法呢?作教会领袖的有否使神的百姓厌弃敬拜神,或使他们犯罪呢?
6以利是神所重用的士师,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他的错误是什么?参29节。他家庭的结局对我们有何警惕呢。
──《串珠圣经注释》
「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
当哈拿向她年幼的儿子告别时,从天然方面来说,这可能是她最悲伤的时刻了。但我们在她身上找不到任何懮苦或自怜的迹象,反而看见了从她心里,涌出那种独特的喜乐——就是那些将一切完全奉献给神的人所有的喜乐!以哈拿来说,对于神的利益,她的魂似乎经过一个实际的操练,而她生命中的心头宝,乃是以神的利益作为奉献的目标。撒母耳尚未出世之先,她已经向神许了愿。当婴孩还小的时候,她已在等候这一天了。她给撒母耳断了奶。现在时候到了,哈拿将孩子送还给神,这样她获得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新喜乐,那就是完全以神之事为念那些人的喜乐。她的诗歌洋溢着得胜的喜乐,在数世纪之后成为马利亚灵感的泉源。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 感恩不知如何祷告?看哈拿的──】
哈拿因神垂听祷告,赐下麟儿而赞美神。她以诗歌的形式来祷告,其主题是对神的掌管与主权充满信心,并为神成就的一切感谢祂。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仿效哈拿的祷告,发出她的赞歌,称为尊主颂。我们应当像马利亚与哈拿一样,确信神必管理我们的一生,顺服神为我们所定的道路,也要因祂用自己的方法赐福给我们而感谢祂。我们颂赞祂百般美善的赏赐,就是承认祂有权管理我们的一生。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神是我的盘石吗?我怎样倚靠这个盘石呢?】
哈拿颂赞神是盘石──稳固、坚强、永不变迁。今天的世界步调急速,朋友来来去去,环境变换不定,很难找到稳固不变的根基。人若一生贪求成就、但求拥有,以财富作为安全的根基,所得的既有限又无常。我们拚命争取,得到的财产却皆会失去,只有神永远存在。你要以神为指望,祂永不叫你失望。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用人的方法伸冤,符合神的心意吗?遭遇不公平的对待也要……】
【】哈拿讲这些话时,一定想到毘尼拿的傲慢与责骂。她不需要与毘尼拿看齐,也毋需报复;她知道神监察一切,要审判人的罪恶与骄傲,哈拿很有智慧地等候神伸冤。当避免为自己伸冤;神既会衡量你的行为,也会衡量欺压你之人的行为。
――《灵修版圣经注释》
「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
士师记是一卷以色列民复兴的记录。神子民的历史,是一部重复堕落的记载,而神却在这里或那里,拣选了祂的器皿,来带进恢复的工作。但这是不是神为着祂的子民的真正目的?我们今天是否也要期望另一次的复兴?当然,我们的想法常会如此。但这是否神的心意,抑或祂另有别的计划?
神的眼睛在注视着一个国度,祂在计划设立一位王。先知撒母耳便成为士师记那惨痛历史,和大卫王所代表的属灵丰富之间的联系人。撒母耳这祷告的人,乃站在那通往神旨意大路的交叉点上。一个大改变即将发生,一个新的国度将被引进来,于是便需要祷告来填补这历史过度的缺口。在此就有了哈拿奇妙职事的需要。哈拿天然的遭遇并非来自偶然,全是出于神的安排。这遭遇(不生育 )使她几乎绝望,然而她有神摆在她眼前,所以她的希望仍是不绝如缕。她祷告说:「万军之耶和华阿!」很奇妙的,她心灵的伤痛,竟符合了天上的利益!为着这些利益,她将生命最宝贵的东西(从神那里求来的撒母耳 ),提前许愿奉献给神。当时候临到了,她就毫无惋惜的将儿子献上,为要成全神的利益。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 在物质世界里,我能在各种境遇中都记得神是公义的主宰吗?】
我们活在邪恶充斥的世界,又受核武的威胁,很可能忘记神仍然作王。哈拿看出神(1 )像盘石一样坚定(2:2);(2 )察验我们的作为(2:3);(3 )管理人的大小事务(2:4-8);(4 )是最高的审判主宰,施行完全的公义(2:10)。切记神正在作王掌权,会使我们对世界和个人事务都有恰当的看法。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童子撒母耳“在祭司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换句话说,他是以利的帮手或助理。他既然担当这种角色,工作就包括每天开会幕的门(3:15)、扫地、清洁器物;到他长大以后,就会协助以利献祭。他穿上细麻布的以弗得(这是只有祭司才可穿上的衣服 ),显示他是见习祭司(2:18)。因为他是以利的助手,所以也是神的助手。在你服事别人的时候,即使是做一般的事务,你也是事奉神。我们最终都是事奉神的,所以任何工作都有它的尊严。
――《灵修版圣经注释》
【离恶从善】
「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
从人的惯例来看,这两个人是祭司;是带领百姓事奉神的;是教导百姓事奉神的;是为百姓献祭的;是当时代中与神之间的桥梁、居间者;或应该说,是非常认识神的,并懂得属灵的奥秘的人,是教导别人并替别人事奉神的。
可是在这里圣灵却说,他们是恶人,是不认识耶和华的人。由此可知:真正认识神的人,并不一定出自祭司阶级。“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义文”。
外面宗教的遗传、礼仪,都未必能叫人成为属灵的人,往往这些还会叫人成为顽固骄傲者,自以为义,因而堕落成为神所恨恶的恶人,在认识神上一点也不懂。
基督徒的信仰及我们对主的事奉,完全是里面生命的自然,决不是乎外面的礼仪规矩;若是里面没基督的生命,外面虽然懂的多,也都没法认识神,所有外面的仿效,都是没有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要认识神,就必须得回到里面去,学习顺服圣灵(这是指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的灵 );只有在圣灵里敬拜,才是神所悦纳的;同样,也只有在灵里面的事奉,才是真的事奉,才能达到主面前。我们从此才能得着认识神的知识。
宗教的规矩、父母的遗传、人的教导,只不过是外面的,仅为启示而已,若不进到生命的灵里去,就永远也无法认识神了。
什么是恶人?不认识神的人就是恶人。认识神完全是里面灵的问题,若不是圣灵教导我们,怎么能认识神?但若不顺服圣灵,我们就难得着教导。只有活在灵里的人,才能深切真实的认识神。
主说:“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 李慕圣《晨光》
【 以利的二忤逆子给我们的领袖敲了甚么警钟?】
按律法规定,由百姓作十一奉献来供养所有的利未人,,33 )。以利的两个儿子既是祭司,百姓自当如此照顾他们。但以利的儿子们利用职权,满足财富和权力之欲,藐视人民与敬拜神的事,损害了整个祭司制度的廉正。以利知道儿子的恶行,却未认真地去纠正或劝阻他们,甚至对神圣所的美誉受损也不加理会。他身为大祭司,应当将这两个劣子处死,但他竟然袖手旁观,未有力制止歪风,任由他们自私自利的行为放任自流,使他们败坏了自己,也害了别人。许多时候我们要面对严重的问题,即使过程和结果都是痛苦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以利二子的仆人令祭司罪上加罪……】
叉子是铜做的器具,在圣殿里献祭时使用。它通常有三个齿,以叉祭坛上的肉。以利的儿子叫仆人用这叉子,从锅里取去超过自己当得的一分。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祭司在献祭上任意妄为其影响及后果怎样?】
以利的儿子所犯的是甚么罪?他们在祭肉献给神之前,就从祭坛上取去一部分。他们在未烧脂油(献给神 )以前吃献祭之肉,违背了神的律法,实际上是藐视对神的献祭。献祭本来是人为了寻求神的赦罪,并表达对祂的尊敬的方式,但由于他们的不敬虔,所以在为人献祭时,实际上就是在犯罪。他们还有另一种罪行,就是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2:22)。
有些宗教领袖好像以利的儿子,轻看一般平信徒的信仰,也轻视他们对神的奉献。那些使人民走入歧途,又轻看奉献给神的礼物的,神必严厉地审判。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他母亲每年为他作一件小外袍。」】
这是多么快乐的工作!这些手指敏捷地活耀在衣衫的缝边,有爱感动与催促。她女红的巧妙所缝制的,更加上她的意念与理想;所制作的,不仅有用,而且有感人的能力。为儿女缝衣的,不仅母亲,父亲也有分。这些衣服会长久地穿着,资料损坏了,但是仍旧在儿女身上。多么人今日仍拿着许久以前父母所制作的。
心灵的衣衫——习惯就是心灵所披的衣衫。使徒保罗劝初信者要脱去旧人,除去私欲与败坏,穿上新人,新人是照着神的仁义与圣洁造成的。我们要脱离恼恨恶毒,披戴仁慈与温柔谦和。言词怎样能建立习惯,内心也应这样穿着。那不是在中年才建立,而在人生的清晨;不在转机时,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在大庭广众下,只在家里,从孩提时期就开始了。基督洁白的公义衣袍在你身上,使到人在我们寻常的接触中,能够看见。
楷模与制作——在父母的相处与子女生活中,言行举止,闲暇及灵修,都为儿女留下榜样,建立楷模,制作衣衫给儿女穿着,而且留给后代,世世相传。
──迈尔《珍贵的片刻》
【 哈拿为何能由不孕到得子,并得到六个子女?】
神看重忠心的哈拿的心愿。在以后的经文里,再也找不到对毘尼拿和她儿女的记载,但是撒母耳则蒙神大大地使用,除了撒母耳以外,神又赐给哈拿五个儿女。神常常以出人意外的方式赐福给我们。哈拿从来没有想到,以她的年纪会有一个孩子,更遑论六个!不要埋怨神所定的时间。祂虽然未必立即赐福,但只要我们照祂在圣经中所说的忠心去做,祂赐的福终必来临。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神是轻慢不得的!明知故犯,后果严重,如以利二子──有时我心也偷偷地想,神不会这样严厉吧……】
以利的两个儿子比别人更清楚神是轻慢不得的,但是他们继续欺诈、行淫、抢夺百姓的献祭,故意违背神,所以神定意要击杀他们。所有的罪都不该犯,而存心欺诈的罪恶则更严重。我们出于无知而犯罪固然该受惩罚,若存心犯罪后果就更严重。不要忽视神对犯罪的警告,要在罪恶变成习惯以前,就把它撇弃。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以利二子不听父训,终遭神惩罚……】
【轻神肥己的祭司】慈爱的神是否定意要人死亡呢?试想在会幕之中,人献祭本为求罪得赦免,但是以利的儿子偷去祭物,使献祭者的悔改变成虚无。爱以色列人的神绝不容许这种情形继续下去,祂允许以利的两个儿子被杀,为的是惩罚他们的胆大妄为。他们将神的约柜带上战场,以为可得保护,但神并不施行保护,遂使他们被杀(4:10-11)。
――《灵修版圣经注释》
「尊重你的儿子…将我…美好的祭物肥己。」
人所能够犯的重罪深恶,莫过于代替神的地位。而只有亲近神的祭司,才有犯这种罪的资格。所以神郑重规定:祭司犯了罪,要献公牛犊为赎祭,并要把血带到会幕,表明是最重的赎价,绝不是轻易的事。
祭司以利,有两个劣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因为不认识神,没有敬畏的心,甚么事都敢作出来。在所有不法的事中,最可憎的,是他们竟公然违背律法,吃祭物的脂油,藐视神。因按照神的律法规定:“所有的脂油…一概取下,献给耶和华为火祭。祭司要在坛上焚烧,作为馨香火祭的食物。脂油都是耶和华的。”又说:“无论何人,吃了献给耶和华当火祭牲畜的脂油,那人必从民中剪除。”,但那两个恶祭司,偏差仆人去向献祭的百姓取脂油。献祭的百姓比他们更懂得律法,表示该先烧脂油;但他们不理会人民抗议,恃势强行取去。这是何等不堪的形象!
献祭是给神的;肥脂油代表荣华,人应当将荣耀全都归给神。但恶祭司何弗尼,非尼哈,却不想到神的律法,只想到自己,我就是律法,以自己代替神的地位。
神不但要审判这两个劣子,还要他们的父亲老祭司负责。耶和华差遣神人警告以利:“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圣经并没有记载,父亲以利作甚么明显的坏事,他只是不作一事,知道儿子犯罪,而不严厉的警戒责备,尊重儿子就是藐视神。
今天教会最为世人所诟病的,就是没有纪律,把献给神的财物,不好好经管,落到私人手上,轻视神,敢于以当献给神的脂油肥己,是神必刑罚的罪。
作老祭司的父亲,不是不知道,他已听到儿子们的恶行,“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只是轻轻的说:“我儿啊,不可这样。…”他知道祭司犯罪得罪神的严重,却轻描淡写的劝告,终于全家遭受神的刑罚。
祭司在神面前事奉,位分已经非常尊贵,应该时时感恩,把当得的荣耀归于神,绝不可以自己代替神。愿事奉的人知道神的可畏,敬谨用圣洁公义事奉祂。── 于中旻《撒母耳记上笺记》
【 以利看子犯错竟不管教;若我看见我家人是如此,我会如何──】
以利难以教养两个儿子。他知道二人犯错以后,显然并没有严加管教。当知道,他不但身为人父,应处理悖逆的儿子,他还是大祭司,竟不理会其管辖下的祭司们犯罪(他的儿子也是祭司 )。他既不管教,耶和华就不得不施行管治了。
以利让儿子沉迷罪恶,溺爱儿子过于尊敬神,这是他的罪。在你的生活、家庭、或是工作之中,你是否明知错了,仍然听任情况继续下去呢?如果有的话,你就是与犯错的人同罪。
――《灵修版圣经注释》
【怎样对神「因为尊重我的,我必尊重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我们信仰的对象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而不是一些道理,教条,知识。我们的生活,行为,思想,意识是直接在神面前。所有属灵的追求,得失也都在于与神的关系。
我们若犯罪是得罪神(诗514 ),是亏缺神的荣耀(罗323 )。圣经中最大的诫命是叫我们爱神,敬畏神,事奉神(太2237 38 申1012 )。圣经上的话是神直接对人说的,最着重的就是与神的关系和如何对待祂(玛16 ),我们敬畏神就遵守祂的道(诗1121 ),爱神的就守神的命令(约壹53 )
我们心灵的光景能反映和神的情况,心里有没有平安,喜乐,信心,盼望,说明我们和神的关系如何。神也鉴察我们的心,我们对祂是否忠心,顺服,爱祂,或是心怀诡诈,向祂不诚实,明明晓得神的意思,却不去行。明明晓得神不喜欢的事,却偏去作。明明有爱神的机会,却任意放过。明明有圣灵的感动,却加以消灭,这都是不尊重神,而是藐视神。这样神也要照样对待他,使他被藐视。
──《每日天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