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列王纪上第21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位高权大,就可以强人所难,以至怀恨报复吗?

亚哈听到神将施审判的信息后,怏怏不乐地回去。在拿伯不肯把自己的葡萄园卖给他的时候,他的怒气和对神的悖逆驱使他报复。他想紧握权力,遂使烈怒变成仇恨,进而谋杀。拿伯本想持守神的律例,在家族之中尽本分保守祖业,却遭报复。以色列历史中,两个最邪恶的首领亚哈与耶洗别的残忍以及同恶相济,通过这件事暴露无遣。

耶洗别

利用法律漏洞,使好人蒙冤的事,古已有之……

耶洗别想出一个似乎合法的计谋,好使她的丈夫得到拿伯的地。那时要定人的罪必须有两个见证人,对犯亵渎之罪者的刑罚是用石头打死。那些曲解法律,利用法律漏洞谋利的现代人,也许手段比亚哈、耶洗别更为高明,但所犯的罪跟这两人是一样的。

对狼狈为奸的恶人,必定要执行公义的审判──

这段经文的应验,请参看,说到狗舔亚哈的血;另外 讲到耶洗别与亚哈家的人被耶户除灭。

亚哈知罪了吗?

亚哈仍然不肯承认他得罪神,反而怪责以利亚与他作对。我们被嫉妒与仇恨蒙蔽的时候,几乎不可能看到自己的罪。

恶人亚哈,神也怜悯;我们罪纵大,只要悔改定蒙赦免……

亚哈作恶,虽然比以色列的其他君王严重,但当他真的谦卑、痛心悔改的时候,神也看到并减轻了对他的惩罚。对亚哈施怜悯的这位神,也要对你施怜悯。不管人曾多么邪恶,只要现在肯谦卑、回转归向神,求祂赦免总为时不晚。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贪心自私的亚哈

经文:列王纪上21章

作了王还会贪心吗?会的。亚哈王贪图拿伯的葡萄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贪财是万恶之根”,万般罪恶都不外起于贪欲。而亚哈的贪心却根源于他信仰的坠落。随着信仰的坠落,必然在道德的上也腐败。今日世人弃绝神和他的道,一心只求物质的富裕与享乐,结果,人心更加险恶,物质的进步挑起人更多的贪欲,世界更没有平安。这与亚哈的贪心而自招败亡同出一辙。

一、亚哈的自私和贪心

亚哈王因为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靠近他的王宫,因而要求拿伯把葡萄园让给他,充作他的菜园。他愿意出价银把它买下来,或是用更好的葡萄园和拿伯对换。按我们看来似乎是很合理的,不算贪心。但我们若明白这件事的圣经背景,便知道亚哈这样作完全是自私的。因按旧约的律法;“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分得地业之后,神藉摩西吩咐他们不可将所得地业永远卖给人,纵然因贫穷卖地亦只能暂时卖出,有力量时就当赎回;否则便等到禧年时可以无条件向卖主收回。“地不可永卖”的意义,是要教导以色列人承认他们一切所有都是神托付的,是属神的,他们不过受托受理而已,他们在世上不过是寄居的,是客旅,他们所盼望的乃是一个更美的永久家乡。

现在拿伯既不是因贫穷而不得不卖地,也不想贪图更好的土地而卖地;因他敬畏神,重视他先人从神所领受的地业,要守住自己的产业,满足于神所赐给他的分。亚哈王虽然声言愿意用价银或别的更好的土地向他交换,实际上却是多少带着利用王的势力迫使拿伯作违背律法的事。这样,拿伯拒绝亚哈王的要求是完全合理的,反之,亚哈王不论愿意出多少价银收购拿伯的葡萄园都是错的,是出于自私和贪心。

亚哈是一个王,在物质上当然已经十分富足,他对于拿伯的葡萄园,所贪图的当然不在于那有限的地土,而是贪图一种“便利”,因为拿伯的葡萄园靠近他的王宫,他要扩展他的菜园,便需要收购拿伯的葡萄园,否则便无法扩张。亚哈并非有鲜菜享用,不过他为自己的享受有更大的计划,为着达到这种目的,便要别人背弃良心和神的话语,来满足他的愿望,这不是贪心和自私是什么呢?

拿伯和亚哈刚好成一个对比。亚哈所有的虽多,却不满足于所有的;拿伯虽然所有的很少,却以神所赐的为满足,并不贪图亚哈的价银或更好的葡萄园。他尊重神的律法,宁愿过贫穷的生活,宁愿冒犯一个无道的君王,甚至被杀害。拿伯虽然是一个小百姓,但在神面前实在比亚哈尊贵得多。

亚哈既然是以色列的国王,理当领导百姓遵守神的律法,但他自己却违背神的律法。他完全轻忽了拿伯所重视的,拿伯重视神的律法,亚哈则只重视自己的愿望。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犯了十诫中的第十条“也不可贪图人的房屋、田地、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但他可能还自以为不算是贪心,因为他并非白白占取拿伯的,乃是准备出价银收卖。可是他却忽略了拿伯的主权,他虽然愿出价银,拿伯并非就必须出卖,他对自己的田地有绝对的主权。亚哈并不能凭着自己是一个王便可以随意占夺别人的权利。基督徒若容许贪心的罪在心中,也会不知不觉走上亚哈所走的路,不但看不见自己的罪,还怪责别人不肯迁就自己。

许多时候,我们看见别人的享受,会有一种羡慕的心理;在这时候,应当格外谨慎自己,因为魔鬼常利用这种机会引发我们的贪念,使我们陷入罪恶之中。有些人生活困苦,因而贪恋别人所有的一切,似乎别人的东西总比自己的好;可是像亚哈这样一个王,却仍贪图拿伯的葡萄园,可见贪心的罪,并非单因贫穷,任何人都可能陷在贪心的罪中。

在今日的花花世界中,有许多事物,会引起我们的贪心。百货公司的窗橱,都市高尚的生活标准,电气化的家庭设备等,都是令人羡慕的。一直羡慕而又无法得着的时候,便会起贪念。基督徒若不以神所赐的为满足,就很容易忘记自己的本分,落在贪心的罪中。

二、罪恶带来的烦恼

罪恶是痛苦的根源。亚哈是一个王,本来可以过着种很安详的生活;但他却不肯稍微抑制自己的贪欲,贪图别人的田地,结果反而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苦,甚至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亚哈王显然也明白旧约的律法,所以当拿伯拒绝他的要求说:"我敬畏耶和华,万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亚哈就闷闷不乐的回宫,躺在床上,转脸向内,也不吃饭。因他知道拿伯所持的理由是十分充足的,是完全根据律法所记载的。而他作为一个以色列国的王,似乎不便过于明目张胆地违背律法,因而一时感到束手无策。他既不肯放弃他自私的意念,却又一时找不到什么藉口来对付拿伯,于是便陷于愁苦之中。

身为一国之尊,却被一个小百姓拒绝他的要求,这当然是莫大之羞辱。这是他的贪心所自招的耻辱。罪恶使人失去高贵的品格,变成卑贱、幼稚、小气、无知......亚哈因得不到拿伯的葡萄园,竟然像小孩子得不着糖果便不肯吃饭那样,躺在床上,闷闷不乐,这是多么愚昧的事!

亚哈初时可能以为自己以一个国王的身分,又应许付出价银,请拿伯把葡萄园给他,必然不致被拒绝的;他有的是银子和美好的葡萄园,只要肯出代价,拿伯岂有不肯之理?岂知拿伯并不屈服于他的权势和财富,只存敬畏神的心,承认他一切所有的都是神的;他没有权作私自用途。他行在真理的权威中,显得比亚哈更高贵。

今日的教会,正急切的需要像拿伯这种基督徒,不畏强权,不图私利,全心敬畏神。

三、耶洗别的恶计

亚哈的“闷闷不乐......也不吃饭”,给万恶的耶洗别带来机会,她替亚哈出主意,使他陷于更严重的罪恶中。亚哈成为以色列王中最坏的王,最大的原因是他纵容他的王后耶洗别行各样的恶事。虽然亚哈在这件事上的贪心,似乎不过是一点小贪而已,但他因这一点贪心所犯的罪却非常严重──引致他用邪恶的计谋害了拿伯,然后夺取他的田地,成为一个杀人凶犯。

在基督徒的心中,也有一个无形的“耶洗别”,他就是我们“贪心的王后”。我们只要留给他小小的机会,她便可能把我们引到严重的罪恶中。

耶洗别安慰亚哈说:"你现在是治理以色列国不是?只管起来,心里畅畅快快的吃饭,我必将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给你。”-(于是她托王的名写信给耶斯列城的长老,要他们宣布禁食,贿买两个匪徒,诬告拿伯谤渎神和王,然后把拿伯拉到城外,用石头把他打死。注意耶洗别所用的恶计表面看来是:

1.很“属灵”的──她要耶斯列的长老宣布禁食。禁食是多么严肃敬虔的事,表示悲哀或宗教上某种大事件之来临。她仿佛是完全出于敬畏神的缘故,才会这样作;仿佛是为着遵从神的旨意,维护神的尊严和神圣的缘故而不得不杀拿伯。她把这杀人的恶事做得很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好像完全是为信仰的缘故;岂知“属灵”的外壳竟是一种邪恶的手段。

2.很“合法”的──她陷害拿伯的计谋,不但很“属灵”,也很“合法”。因为按照以色列人的律法,必须凭两个人的见证才可以定罪。现在耶洗别叫耶斯列的长老贿买了两个匪徒来指证拿伯,显得是十分合乎律法手续。他们是经过公开的审讯,然后正式判罪的。实际上这一切都不过是诡诈的手段,在神眼前,属灵的外表和合法的手续并不能掩藏他们杀人的罪恶。

这是多么令人发指心寒的一件事!倘若一个基督徒没有敬畏神的心,又容许贪欲藏在心中,那么他越多知道属灵的法则便越危险,因他可能用很“属灵”的方法来达到某种完全属血气和属情欲的目的!

拿伯被杀之后,耶洗别便对亚哈说:"你起来得耶斯列人拿伯不肯为价银给你的葡萄园吧!现在他已经死了。”-(为什么亚哈受到良心的控告,只好贿赂他的良心,让耶洗别替他行事。在耶洗别杀了拿伯之后,亚哈便可以自欺地对自己说,拿伯不是我杀的。拿伯既然死了,我去得他的葡萄园有什么不对呢?这样,他的良心比较好过一点。但神却不理会这些。虽然亚哈可以等耶洗别把拿伯杀,才去夺取拿伯的葡萄园;虽然可以叫耶斯列的长老们,违背良心贿买匪徒指控拿伯谤渎神的罪名;虽然他可以用许多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遮掩自己的罪行;但神不管这一套。神只照他所应得的刑罚报应他。

四、亚哈悲惨的下场

耶洗别虽然能用王的名写信,使耶斯列的长老们诬告拿伯,却无法禁止先知以利亚的口斥责他们的罪恶。当亚哈王正要去得拿伯的葡萄园时,以利亚奉神的命令,警告亚哈王说:"你杀了人,又得他的产业吗?......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以利亚虽然在国家中没有任何官职,但他比较那些为着保持自己的官位俸禄而颠倒是非黑白,不顾良心的耶斯列长老强得多。他不贪图属世的权柄虚荣,结果他得着了属灵的权柄。他不必听凭万恶的王后指使,不用慑服于她邪恶的权势;反倒指责犯罪的国王亚哈。忠心的先知比犯罪的国王更尊贵。

以利亚的话,若不能应验,就不过是空言的恐吓而已,但神在下章圣经中,便应验了他所说的话。

有一个人随便开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王对赶车的说:"我受了重伤,你转过车来,拉我出阵吗!”那日,阵势越战越猛,有人扶王站在车上,抵挡亚兰人。到晚上,王就死了,血从伤处流在车中。约在日落的时候,有号令传遍军中,说:'各归本城,各归本地吧!’王既死了,众人将他送到撒玛利亚,就葬在那里。又有人把他的车,洗在撒玛利亚的池旁-妓女在那里洗澡(,狗来舔他的血,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

这几节经文清楚地给我们看见亚哈如何受到神的报应。按列王纪上22章记载,亚哈王会同犹大王约沙法去攻打亚兰王。未去之前,先知米该雅曾预言亚哈此次出战会阵亡,但亚兰王不听先知的警告,改装上阵-

亚兰王已嘱咐手下专向以色列王攻击-(;但因亚哈改装上阵,他们一时认不出谁是以色列王亚哈。岂知有一人随便开弓,他的箭便从以色列王亚哈的甲缝里射进他的身体去。亚哈重伤而死,血流在战车上,后来洗车时,有狗来舔他的血,便应验了先知以利亚的话。

注意:亚哈王的死应验以利亚的话这件事,表示他的战死与他谋杀拿伯那件事有直接的关联。虽然看来他不过是在战场上意外地受伤而死;其实乃是神为拿伯那件事向他施行报应的结果。他诚然可以改装上阵,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也可穿着整齐而坚固的盔甲保护他的身体;但他却挡不住“随便开弓”的人所发的箭,从他的甲缝中穿入他的身体!他无法逃脱神的审判和报应。

每一个犯罪的人应当知道,任何人的手段和方法都不能逃避神对罪的追讨。基督徒也当战兢,不要以为暗中犯罪便没有人知道,或以为神对我们的罪行也无可奈何。我们当因亚哈的结局警惕自己,神对亚哈并非没有恩慈,甚至在他临死前,神仍藉米该雅警告他;但他竟狂妄自大,把米该雅下在监中而自招败亡。逃避罪恶追讨的正当途径是立即悔改归向神。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神虽是必然报应罪恶的,却从不拒绝赦免那些愿意真诚悔改的人呢!

--1-陈终道 2018-05-09

02、出卖自己

今天所要讲的题目是出卖自己。我们曾听见有人出卖朋友,有人出卖师长,出卖兄弟,甚至有人出卖父母,未曾听见有人出卖自己。然而事实上出卖自己的人比出卖别人的人数目更多。

以利亚向亚哈王说∶“因为你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这里告诉我们,凡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就是出卖自己。亚哈是以色列王,是上帝子民的君王。在列王纪上二十章记载上帝一连两次用权能神迹消灭进攻以色列国之仇敌,亚哈王不纪念上帝的恩典,竟忘恩负义违背上帝的命令,听从王后耶洗别的诱惑拜偶像,杀害先知,杀害拿伯和他的众子,并霸占拿伯的葡萄园。因此耶和华说∶“我必使灾祸临到亚哈,将亚哈除尽,凡属亚哈的男丁,┅┅都从以色列中剪除。”

这一段经文叙述以色列人如何离弃耶和华,敬拜偶像,并犯各样的罪。说他们“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所以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亚哈因为犯罪,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便出卖了自己。以色列人因为犯罪,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便出卖自己。无论什么人犯罪,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就出卖了自己。凡出卖自己的人,都要遭遇上帝的忿怒,落在祸患中,那时悔之莫及。

我们可以从圣经中提出几个出卖自己的人。如参孙,他是上帝所选重用的仆人,有超人的能力,为全国政zh i、宗教最高的领袖。可惜他不能保守自己在上帝的爱中,他出卖了自己给妓女大利拉,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因此上帝离弃他,他就失去能力,非利士人将他拿去,剜掉他的眼睛,用铜链拘索他,下在监牢里,叫他推磨如同牛马,并戏弄他、侮辱他。参孙若不放纵情欲、不犯罪出卖自己,安能到此悲惨的地步。物必先腐然后虫生之,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许多人贪恋罪恶中的快乐,如同参孙贪恋妓女大利拉,以致卖了自己,死在罪恶过犯之中,为罪恶魔鬼的奴仆。

“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我们不要体贴肉体而致出卖自己像参孙一样。

犹大被主拣选为使徒,三年之久,日夜跟随主,亲眼看见主全部的生活和他所行的神迹,亲耳听见主所讲的真理,领受主各样的恩惠和慈爱,他竟然出卖了主。主耶稣说∶“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犹大出卖主耶稣也就是出卖他自己,因为他出卖了他的人格、出卖了他的良心、出卖了他的灵魂,成为灭亡之子。“这时候,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这是他的结局,为了三十块银钱出卖主耶稣,也就是出卖了自己,以致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亚当、夏娃因听从魔鬼的诱惑,失去了乐园的快乐,失去了人生的幸福。所以凡听从魔鬼的话,就是出卖自己。

有人对林肯说∶“某某人你要小心防备,因为他尽力量要害你。”林肯回答说∶“什么人我都不怕,我只怕一个人。”人就问他说∶“那个人是谁呢?”林肯说∶“那个人就是林肯,就是我自己。”所以要小心谨慎提防自己,不使自己出卖自己。

有一个故事讲到一只知更鸟,谈妥了一宗一根羽毛换一条虫的买卖。它认为这是一宗很上算的交易,因为这样,它可以省却常常出去猎虫为食的麻烦,而身上少了几根羽毛又算不得什么。但是有一天这只知更鸟终于在一个可怕的事实中觉醒过来。因为它发现它的羽毛已经没有了,飞行的能力失去了。它为虫的缘故出卖了能力而被捆在地上,不能高飞了,像参孙为大利拉的缘故出卖了自己,失去能力一样。

上帝差遣先知拿单指斥犯罪的大卫王说∶“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大卫是合主心意的人,他竟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犯了奸淫、谋杀的大罪,受上帝重重的责罚。“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为何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急忙掳掠财物,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呢?┅┅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华盛顿在异象中听见“你要教导每个共和国的子孙,都知道怎样敬畏上帝,为上帝、为国家而活。”华盛顿退休后警告国民说∶“倘使悖逆真神,离弃圣道,放纵情欲,乃为民族自杀。”

人若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就是出卖自己,就是自杀。个人如此,民族也然。“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耶和华他们的上帝,去事奉诸巴力和亚舍拉。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米所波大米王┅┅的手中。”我们的祖国因为敬拜偶像,不肯信主耶稣,以致国家不得安宁。

约瑟对诱惑他的主妇说∶“看哪!一切家务,┅┅并且他没有留下一样不交给我,只留下了你,因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上帝呢?”约瑟不敢作这大恶得罪上帝,他能自爱自重不肯出卖自己,所以上帝与他同在、祝福他,成就他的旨意在他身上,使他成为埃及国的宰相。

沙得拉、米煞、亚伯尼哥不肯出卖自己的信仰,不肯事奉邪神,不肯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甘受火窑烈火的酷刑,上帝就拯救他们不受烈火的伤害,以致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他差遣使者救护倚靠他的仆人,他们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上帝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现在我降旨,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谤渎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上帝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那时王在巴比伦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

说∶“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这是你们知道的。”上帝拣选亚伯拉罕应许天下万国将要因他的后裔得福。亚伯拉罕将这应许传授以撒,以撒又传授以扫,这就是所谓长子的名份,这就是他们家里的传家宝。以扫却把这神圣宝贝看作平常,因一点食物把长子的名份卖了,以致不能承受上帝所应许的福。现在许多基督徒追求世上的福禄,轻看了一切属灵的应许与福分,将来到主面前时必后悔莫及

--2-未知 2011-05-19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