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4. 守门者。第二十六章所介绍的利未人团体,显然是一般的工作,主要包括守门者(1~19节)和掌府库的(20~28节),但也有审判官和各种行政服务,这些人是在圣殿之外做事的(29~32节)。他们代表在a节,所提到四个团体当中的最后两个。的「守门者」与在这里的掌府库者(1~28节)合并,而在第30~32节各种的官员是与「官长和士师」相关联的(29节,。
把这些群体纳入,便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纵使看起来好像从历代志的中心主题岔开了。当神的百姓适当地注意到自己的身分是一个敬拜的团体时,在神圣和世俗之间的区分便会消失了。所有的工作,无论是平凡或特殊的,「宗教的」或是「平信徒的」,在神的眼中都有价值。每一个利未人都如同祭司与他们最贴近的助手一样,「在圣殿中服事」(。守门者是「与他们的同族,肩并肩在耶和华的殿中服事」(12节,REB、NEB),并且甚至在外约但的利未人官员,也是为「神和君王的事情」来尽心(32节,JB)。 这里所形容的安排是为所罗门的圣殿作预备,并且他们特别被所罗门肯定。纵使比起他们的利未人同辈显得较不出色,守门者有时却对整个国家的安危有关键性的贡献,特别有名的是在大祭司耶何耶大、19),和希西家、约西亚的统治之时。守门者对于历代志作者特别重要(参:。相当大量的守门者从被掳中归回=,最后再次定居在耶路撒冷,。在记载的细节,很可能是形容历代志作者本身或接近的年代里之发展,暗示出历代志作者从他们的身上看见一个榜样,也藉此来激励其他人。特别是掌府库者似乎会对历代志作者的支持心存感激。除了因着尼希米直接地介入所引起的暂时性改进之外,十一捐的奉献经常就是不足的,;。 历代志似乎援用几个来自不同时期的名单,作为本章的来源。举例来说,提到俄别以东和他的孙子(4~8节),暗示第1~19节与早期的王国有关的(,。因此,第1~19节很有可能是属于类似乐手的时代,就是,至少是在大卫之后的一个或两个世代。第20~32节的位置就不大相同,即或大卫出现了两次(26、31节)。一方面说来,一些利未人家族的首领(参21、26节)很清楚地是在大卫之前,然而另一方面,也有暗示如果不是在王国较晚时期的话(27节),就是在所罗门的统治时期(31~32节)。较完整的细节,见下面第20~32节的注解。 关于此处和在被掳归回时期的守门者和掌府库者,其间有很大的不同。在主前第六和第五世纪,守门者总是与利未人分开处理(如:= ;;,,。两者的不同出现在数目上(在这里仅是九十三人,与尼希米的时代一百七十二人不同,,和在的两百一十二人不同;亦参:;,以及守门者的名字上(比较:本段先前的资料)。俄别以东家庭在被掳之后没有出现,而此处则数目超众,特别值得注意。最后,在联合王国和哈斯摩宁时代之间,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时期,是像第31~32节所描述的,扩张势力至外约但的情形。 当然,对于新约时代的教会,耶稣的死亡,使得圣殿守门者的角色过时了。不过掌府库者的需要却仍然延续着,而且他们能够在教会的事工上,产生负面或正面的重要影响。他们可能使得敬拜的优先性不被重视(如:,况且有个恶名昭彰的司库因为贪爱金钱,甚至背叛了弥赛亚;。另外,早期教会金钱上的领袖,通常是延续旧约圣经「事奉」的模式(参:,以关心贫穷人和知道其他教会的需要为榜样(如:;;。 守门者(圣殿的守卫者,GNB;门房,AV)并不是普通的工作。本质上他们的职责是使得一般老百姓,能了解到圣所的界限,因为任何非法进到圣所的人,会被处死(参:。他们特别的任务是把守圣殿的门,以防止拜偶像的活动(参:;,,并确保圣殿的安全(参:。然而,这个工作也能够带来特权。正如某个诗人所指出的「在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 这个段落分为两部分:一是,三个家族首领的名字(1~12节;参班长,12节),另一段是每个团体以抽签而分守各区(13~19节)。三个家族的团体是,米施利米雅(1~3、9节;也以示利米雅为人所知,14节)、俄别以东(4~8节),和何萨(10~11节)。226俄别以东没有家谱,强烈地显示他就是迦特人俄别以东,他可能是一个非利士人(,。不过较不确定他与另外一个守门者「耶杜顿的儿子俄别以东」是不是同一个人,不过两者都是与何萨有关的。因为神赐福与俄别以东(5节),表明神赐福他的家室,恩及到他有众多的子孙(参8节,和一个类似的表达,。227壮士(7节,NIV、NRSV、RSV;「有能力的人」,REB、NEB;参6、8、9、30、31、32节)的翻译可能比「强壮的人」(参JB)更好。228这工作要驱走不受欢迎的人或物(参:,因此会需要身强体壮。在历代志中,申利的晋升(参10节)可以对比流便的贬黜,也。如此命运的改变是家谱所关心的主题,但是在当时的周遭环境中,会丧失长子继承权者,一般而言,仍是十分罕有的。只有大逆不道,才会导致此种剧烈的后果(参:,。229守门者总数是九十三人(62+18个+13个),与的四千人是相差太多,但是和乐手的情形一样,减少大量的数目,是因为把它解释成四十个家族。
抽签是为了他们的职责(13节),这一次却是根据宗族而非如先前按个别的家庭(,。米施利米雅(=示利米雅,14节)和俄别以东的子孙都各被分成两组,透过他们的长子撒迦利亚(14节,和示玛雅(6~7、15节)而成为不同的队伍。总共是二十四个位置,但不是第1~12节的二十四个家族之间平均地分配,也不是与祭司和利未人的二十四个班次相等。 守东门的(14节)似乎责任最重大,因其直接通往圣殿的入口,在被掳归回后又称作「王门」(参:;。撒迦利亚的角色是精明的谋士,可能也表示是王室谋士(参:;,。230南门(15节)需单独守卫,通常是指第二圣殿的时期,而不是所罗门的圣殿。因为在所罗门的圣殿,南边的入口直接连到王宫,无需另设守卫。但是却关心在圣殿的管辖区域有拜偶像的情形,并且邻近南门的结构好像曾经是一个「邱坛」,或甚至是一个王室的墓地而成为宫殿的一部分。231无论如何,以西结必定了解到保持圣殿的圣洁,并不因为接近王宫的建筑就稍有松懈。 无论沙利基门或书聘(16节)在其他地方都不为人所知,后者可能是文士抄写错误的结果。「游廊」(18节,REB、NEB、NRSV)有可能是「柱廊」的意思(RSV、JB;庭院,NIV;「楼阁」,GNB)。昆兰社团认为它是在圣殿西边有许多柱子的地区,在至圣所后边,因此可能就是这里描述到的结构,位置也是在西边。232 5. 掌府库的。这些是与守门者联合的,因为圣殿的府库或储藏室(15、17节)是座落在靠近门口的地方(;。在此提到两个不同的府库;一般性的库房(神殿的府库,20节,参22节)由革顺族监督(21~22节),和一个特殊的库房贮放分别为圣的东西(20节,参26节),由示罗密,暗兰族监管(23~28节,。 「所分别为圣的东西」是战利品(27节),由大卫(26节;参:;和其他的领袖(28节)所提供的。第28节所指的事件没有在其他地方提到,除了可能是扫罗的例子之外(参:。关于这些礼物,有人主张是为了圣殿的维修(27节;参NRSV、RSV:「维修」;REB、NEB:「维持」),但这不合理,因为圣殿还没有建造。或者可能因为这个段落是较晚期的,或者这个字应该被解为「巩固」的意思。 第20~32节在整个家族的名字,是依据哥辖族的名单。有几个细节能确定b~23节是利未人团体古老传统的名字。举例来说,细布业(24节,GNB、NRSV、RSV、JB)或「书巴业」(NIV、REB、NEB)出现在两者的名单上(,但是在他和他的后裔示罗密(25、26、28节,NIV、GNB)/「示罗摩」(REB、NEB、NRSV、RSV、JB)之间,至少隔了六个世代,而示罗密与大卫是同时代的人(24~25节)。耶利亚也出现在第31~32节,但是因为在大卫统治的末期他有两千七百个亲戚,他也应该是属于较早的世代。对于「亚希雅」(20节,NRSV、RSV)则有一个难题,纵使他的身分是主要的司库,他的名字却没有在第二十三至二十七章中出现过。根据LXX,他的名字经常正确读作「他们的弟兄」(参NIV等)。至于西坦和约珥是耶歇的儿子(21~22节)还是弟兄,也不清楚。最令人注目的是哥辖族(23节,,活跃在以色列各处。 6. 在以色列各处的利未官员。当暗兰族是圣殿的司库(23~28节)时,以斯哈族(29节)和希伯伦族(30~32节)是「办理外事」的(29节,NRSV、RSV)。只有乌泄族(23节)没有说明细节。官长和审判官(29节)相当于第四个利未人的团体(也参:。其他官员是在约但河西岸(30~31a节)和在外约但(31b ~32节)活跃的。虽然他们仍然被认为是办耶和华的事(30节,参32节),但他们也是王室的官员,办理君王的事(30节,参32节)。这是一个新的发展,不过是否开始于大卫的统治,以及为什么在约但河东边的官员,数目超过在西边的那么多(30、32节),这些都不清楚。难道是暗示,这些利未人乃是所罗门的军官(参:,,并且他们的需索成为所罗门在北方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在王国其他时期,没有如此多听命于耶路撒冷的行政官员,在外约但活跃。【】「守门的班次记在下面:可拉族亚萨的子孙中有可利的儿子米施利米雅。」
守门的。第二十六章记录二十四个班次的守门人(第1-19节 ),圣所府库的看守人(第20-28节 ),以及负责“以色列的外事”的人,如官长和士师(第29-32节 )。
亚萨的子孙。不是的革顺人亚萨。可拉的后裔可拉族,是哥辖后代的利未人,。
――《SDA圣经注释》
四千个“守门的”负责日夜守卫圣殿,防止未经许可的人进入,玷污圣殿。第8、9、11节列出这些守门者领袖的数目。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本章1至19节记大卫为殿门的看守作的安排。这些利未人分属三个家族:可拉族的米施利米雅(1~2节 )、米拉利族的何萨(10节 ),和俄别以东家族(4节 )。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亚萨」:可拉族出自哥辖家(6:22),而亚萨出自革顺(6:39-43),因此这里的「亚萨」应作「以比雅撒」(9:19)。
――《串珠圣经注释》
作为看守圣殿门的人,他们拥有足以担当此任的勇武与智慧(8-14节 )。为了把他们也分为24班次,大卫似乎特意付出了一番努力。关于这一点,请参以下的图表。
――《圣经精读本》
◎ 26:1-9 记载可拉家族的守门者名单, 26:10-11 记载米拉利家族守门者名单, 26:12-19 则记载其工作分配的状况。
●「亚萨」:字义是「收集者」。这人不是音乐家「亚萨」25:1 。 ●「可利」:字义是「哭泣者」。 ●「米施利米雅」:字义是「耶和华回报的人」。 26:14 称为「示利米雅」,字义是「被耶和华所偿还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圣殿的门警:圣殿的守卫也按照惯例分为三族:
1可拉族的米施利米雅(1 )、
2米拉利族的何萨(10 )和
3俄别以东(4- 15 )。
学者根据下列理由,认为有关俄别以东的记载是后人的补编:
1利未人的族谱中并无提及他;
2他的子孙远比其他两族为多;
39节应该放在3节之后。
――《串珠圣经注释》
守圣殿之门的职份:历代志共在三处记录了守门者的名单,本文似乎是在另外两个人名 单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名字。(9:17-27)记录了了沙龙、亚谷、达们、亚希幔等四个家族的名字,(16:38)则记录了俄别以东和何萨的名字。据本文,负责看守圣殿门的有米施利米雅的18个子孙,何萨的13个子孙及俄别以东的62个子孙。利未人虽然被分别为圣而不参战,却决非懦弱。作为看守圣殿门的人,他们拥有足以担当此任的勇武与智慧(8-14节 )。为了把他们也分为24班次,大卫似乎特意付出了一番努力。关于这一点,请参以下的图表。
――《圣经精读本》
【】「米施利米雅的长子是撒迦利亚,次子是耶迭,三子是西巴第雅,四子是耶提聂,」
米施利米雅: 本书作者所著的历史书中经常出现与米施利米雅相仿的守门人之名(示利米雅——14节 9:17,,。故常将他们视为同一人物。
――《圣经精读本》
●「撒迦利亚」:字义是「耶和华记念」。
●「耶迭」:字义是「神使自己为人所知」。 ●「西巴第雅」:字义是「耶和华所赐的」。 ●「耶提聂」:字义是「神雇用我」。――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五子是以拦,六子是约哈难,七子是以利约乃。」
●「以拦」:字义是「永生」。 ●「约哈难」:字义是「耶和华已施恩典」。 ●「以利约乃」:字义是「我的眼向着耶和华」。――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俄别以东的长子是示玛雅,次子是约萨拔,三子是约亚,四子是沙甲,五子是拿坦业,」
俄别以东。他是约柜最初运进耶路撒冷时的守门人之一,16:28)。很有可能,但没有确认,是“迦特人俄别以东”。乌撒死后,大卫暂时把约柜放在他家。
――《SDA圣经注释》
●「俄别以东」:字义是「以东的仆人」。
●「示玛雅」:字义是「被耶和华听见」。 ●「约萨拔」:字义是「耶和华已赐与」。 ●「约亚」:字义是「耶和华是兄弟」。 ●「沙甲」:字义是「报应」。 ●「拿坦业」:字义是「神的赐予」。――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六子是亚米利,七子是以萨迦,八子是毗乌利太,因为神赐福与俄别以东。」
「因为神赐福与俄别以东」:参13:14。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神赐福于俄别以东: 记录了此事件。在把约柜从亚比拿达的家移运到大卫城的过程中,发生了乌撒被击杀的事件。大卫大大恐惧,就没敢继续将柜运到自己的城,而是寄放在迦特人俄别以东家(13:12-13)。在如此令人畏惧的情况下,俄别以东却凭着信心甘心接待约柜,从而蒙受了神的祝福。
――《圣经精读本》
●「亚米利」:字义是「神是我的亲属」。
●「以萨迦」:字义是「有价值」。 ●「毘乌利太」:字义是「工作」。――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他的儿子示玛雅有几个儿子,都是大能的壮士,掌管父亲的家。」
●「壮士」:SH 2428,「能力」、「有能力的人」、「有力量的人」。――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神的祝福借着俄别以东,临到了其长子示玛雅。示玛雅虽身为利未人,却赢得了壮士的美名,甚至蒙祝福成为自己家族的族长。神的祝福会如此持续地临到子孙。
――《圣经精读本》
【】「示玛雅的儿子是俄得尼、利法益、俄备得、以利萨巴。以利萨巴的弟兄是壮士,还有以利户和西玛迦。」
壮士。或“有能力的人”。
――《SDA圣经注释》
●「俄得尼」:字义是「耶和华的狮」。
●「利法益」:字义是「神所医治的」。 ●「俄备得」:字义是「服事」。 ●「以利萨巴」:字义是「神已赐与」。 ●「以利户」:字义是「他是我的神」。 ●「西玛迦」:字义是「耶和华维系」。――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这都是俄别以东的子孙,他们和他们的儿子并弟兄,都是善于办事的壮士。俄别以东的子孙共六十二人。」
善于办事。或“有能力”,“有效率”。――《SDA圣经注释》
「六十二人」:16:38作六十八人,可能是原文「二」字与「八」字相似而抄错了。
――《串珠圣经注释》
◎ 26:8 说俄别以东的子孙共六十二人,但 16:38 说俄别以东的亲族共六十八人,数字差异可能是「亲族」与「子孙」的范围不同所致。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米施利米雅的儿子和弟兄都是壮士,共十八人。」
【】「米拉利子孙何萨有几个儿子:长子是申利,他原不是长子,是他父亲立他作长子,」
原不是长子……立他作长子: 在希伯来社会,律法禁止将长子的权利转让给他人。申利之所以能够成为何萨的长子,据推测可能是因为:①内中有神特殊的护理;②或者是原来的长子甚为柔弱或已故去。
――《圣经精读本》
●「何萨」:字义是「庇护」。
●「申利」:字义是「提高警觉的」。 ●「长子」是申利:SH 7218,「头」、「领袖」。 ●不是「长子」:SH 1060,「头生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次子是希勒家,三子是底巴利雅,四子是撒迦利亚。何萨的儿子并弟兄共十三人。」
●「希勒家」:字义是「耶和华是我的分」。 ●「底巴利雅」:字义是「洁净的」。 ●「撒迦利亚」:字义是「耶和华记念」。――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这些人都是守门的班长,与他们的弟兄一同在耶和华殿里按班供职。」
「按班供职」:利未人亦分二十四班供职(24:31)。
――《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无论大小,都按着宗族掣签,分守各门。」
挚签。。
无论大小。守门的岗位分配到各个家族,不考虑年龄。
――《SDA圣经注释》
所有职责都由神来托住的,促使大卫决定凡与圣殿有关的职份都须掣签。
――《圣经精读本》
【】「掣签守东门的是示利米雅;他的儿子撒迦利亚是精明的谋士,掣签守北门;」
他们“掣签”来决定谁守那个门。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东门」是最重要的门,东方是最主要的方向。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俄别以东守南门;他的儿子守库房;」
库房: 指位于圣殿南门旁院的圣殿库房。
――《圣经精读本》
【】「书聘与何萨守西门,在靠近沙利基门,通着往上去的街道上,班与班相对。」●「库房」:SH 6244,「库房」、「仓库」。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沙利基门。意思可能是“抛掷之门”,即“拒绝之门”。可能是倾倒圣殿垃圾的门。
通着往上去的街道。可能是从推诺翻谷上到圣殿西门的路。――《SDA圣经注释》
沙利基门: 是“禁止通行的门”或“避难门”,意指危急时可通过此门逃难。“守”守门之人的主要防守对象是“不洁之人”。必需严禁不洁之人出入圣洁之神的殿。今日的圣徒当铭记自己的身体就是圣灵所居住的圣殿,当远离各样污秽不敬的行为,保守自己,。
――《圣经精读本》
●「书聘」:字义是「蛇」。此人在前面并无记载,可能是文士于此处抄写错误,或者是前面的文件遗漏。不过由 26:16 后段来看,应该是前面的文件没有提及书聘这个人。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沙利基门】
本节是这门在圣经之中出现惟一的一次,其位置和功用都不清楚。按照上文下理它似乎是在圣殿的西(后 )面,但不是西门。由于殿西有一个广场地区,这门可能是进入广场西端的路径,西门才是广场进入圣殿地区的通道。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守门者的角色】
【】「每日东门有六个利未人,北门有四个,南门有四个,库房有两个,又有两个轮班替换。」祭司负担最重要的几个责任之一,是管制谁可以进出圣殿场地,即「圣洁范围」(有关这概念的讨论 ,的内层。圣所若被不洁所污染,就要献上赎罪祭(NIV「洁净祭」 ,并且可能会有惩罚临到个人和百姓身上。守门者必须防止未经许可的人擅进。圣殿里面有很多贵重对象,金银随处都是,对于斗胆擅闯圣所偷窃圣物而无惧于神审判之人来说,这是很大的诱惑。这些贵重的对象也需要保护。圣物若遭不正当的使用,就须献上赎愆祭(NIV「赔偿祭」 。守门者的责任就是防止有人犯上这种罪。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在西面街道上有四个,在游廊上有两个。」
游廊。原文词义不明。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波斯词语,意为“凉亭”,或通风采光的建筑。似乎指圣殿西侧的某种建筑。该词的复数形式,出现在(译为“游廊” ),指靠近圣殿东门的某个建筑。这里把圣殿当作已经存在的,尽管它还没有建造。大卫无疑规划了整个圣殿,甚至连圣殿造好以后驻扎守门人的位置,都作了指示。所罗门只要执行就是了。
――《SDA圣经注释》
“游廊”。大概是圣殿西面一些有回廊的地方。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游廊」:这字原非希伯来文,故此意思不详。根据死海古卷中的「圣殿古卷」,这字用于新约时代的圣殿时,是指圣殿朝西的桂林,就是献祭的地方。
――《串珠圣经注释》
◎「西门」:后来的耶路撒冷并无西门,不过此时的耶路撒冷状况如何,并无法确定。
●「游廊」:SH 6503,「公开的厅房」。目前只知道是「依附在所罗门王圣殿西侧的一部分建筑物」。实际的结构与用途并不清楚。圣经中仅出现于此处与王下 23:11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游廊(帕尔巴 )】
按照死海古卷中的《殿卷》(Temple Scroll ),这个含义不明的建筑用语似乎是指圣所西邻(即其后面 )一个(类似广场的 )空旷地方。其上有些独立的柱子。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上是可拉子孙和米拉利子孙守门的班次。」
◎「可拉」: 民 16 记载可拉带头叛变,结果被神惩罚。但是 民 26:11 说明神的审判是有限度的,可拉的众子并没有死亡。而此处说明其子孙成为忠心的守门人,也算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利未子孙中有亚希雅掌管神殿的府库和圣物的府库。」
府库。可能保存普通的收入和圣所的用品,包括依法交纳的捐款和特别的奉献,利27 ,。
圣物的府库。包括奉献给神的战利品(第26-27节 )。
――《SDA圣经注释》
“神殿的府库”。圣殿日常的收入是从指定的奉献和特殊的献礼而来(利二七 ,。“圣物的府库”。参看第26至28节、和。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本节至32节记载分派给利未支派四个哥辖家族的工作。这四个家族是暗兰、以斯哈、希伯仑和乌泄(23节 )。
“耶和华殿里的府库“(21~22节 )储存民间的奉献,和一般祭祀所用的器具与设备。
“圣物的府库“(25~28节 )为战利品的储存处,是作战夺得的财物,分别为圣归给神的东西。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亚希雅」:可作「他们的兄弟」。
――《串珠圣经注释》
神殿的府库和圣物的府库: 指保管以色列百姓所献“什一奉献”,感恩奉献、战利品等和其它献给神之圣物的仓库,。耶稣借着只会积攒钱财而不知善用钱财之愚蠢财主的比喻,教导我们何处是我们当真正积攒财宝之地。今日,圣徒当将所拥有的献给神,以此表示对所领受之恩典的感恩之情,且要怀着将自己的一切尽都交托给神的心。
――《圣经精读本》
●「亚希雅」:字义是「耶和华的兄弟」。不过此字七十士译本作「他们的弟兄」,由上下文看起来似乎比较正确。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圣殿的官吏:他们分别来自革顺族和暗兰族;彼此的职务并不一样,前者管理圣殿的奉献和器皿(21-22- 24 ),后者管理「分别为圣」的器物材料(26-28 )。
――《串珠圣经注释》
掌管府库者: 利未人所担负与圣殿相关的职务涉及到极细微之处。事实上,在人看来,掌管府库的职务或许不会那么重要。然而,大卫却关注到如此细微的地步,这是表明他是以何等姿势事奉并委身于神。虽然这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事情,利未人却心甘情愿地顺从了神的呼召,我们可由此看到。圣徒皆是组成圣殿的肢体,即便是最微不足道,若缺少了,整个圣殿也是不完全的。
――《圣经精读本》
【】
士师和官长:利未人亦有被分派负责政务的。
――《串珠圣经注释》
【】「革顺族、拉但子孙里,作族长的是革顺族拉但的子孙耶希伊利。
拉但: (23:7) ――《圣经精读本》
●「拉但」:字义是「整理就序」。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耶希伊利的儿子西坦和他兄弟约珥掌管耶和华殿里的府库。」
●「耶希伊利」:字义是「神将拯救」。 ●「西坦」:字义是「橄榄」。 ●「约珥」:字义是「耶和华是神」。 ◎此处的府库,其用途记载于 26:26-28 。简单的说就是众人奉献给神,准备建圣殿的物品,存放于府库。――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暗兰族、以斯哈族、希伯伦族、乌泄族,也有职分。」
●「暗兰」:字义是「高贵的」。 ●「以斯哈」:字义是「油」。 ●「希伯伦」:字义是「联合」。 ●「乌泄」:字义是「神是我力量」。【】「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细布业掌管府库。」――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细布业。是圣殿府库的首要管理人。
革舜的儿子。证明“儿子”可以指后裔。――《SDA圣经注释》
细布业: 是大卫时代的先见希幔之子。
――《圣经精读本》
●「细布业」:字义是「神的俘虏」。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还有他的弟兄以利以谢。以利以谢的儿子是利哈比雅;利哈比雅的儿子是耶筛亚;耶筛亚的儿子是约兰;约兰的儿子是细基利;细基利的儿子是示罗密。」
●「以利以谢」:字义是「神是帮助」。 ●「利哈比雅」:字义是「耶和华已扩增」。 ●「耶筛亚」:字义是「耶和华已拯救」。 ●「约兰」:字义是「耶和华是被称颂的」。 ●「细基利」:字义是「值得纪念的」。 ●「示罗密」:字义是「和平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这示罗密和他的弟兄掌管府库的圣物,就是大卫王和众族长、千夫长、百夫长并军长所分别为圣的物。」
【】「分别为圣」的对象都是从敌人手上夺来的战利品。
――《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将争战时所夺的财物分别为圣,以备修造耶和华的殿。」
所夺的财物: 在古代世界,战后所获的战利品一般会由战胜国的君王,指挥战事的元帅或参战的士兵来分享。然而,以色列军队争战时所靠的决非自己的名,他们参战只是单单奉靠耶和华的名,因此终极的胜利者只是耶和华神,而不是千夫长、百夫长或君王。故所有战利品都属于耶和华。我们当铭记亚干所犯窃取耶和华之物的罪。
――《圣经精读本》
【】「先见撒母耳、基士的儿子扫罗、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所分别为圣的物,都归示罗密和他的弟兄掌管。」
先见撒母耳。撒母耳担任士师以后,曾大败非利士人。这里所指的无疑是那时夺取的战利品。
所分别为圣的物。指把战利品奉献给神惯例。――《SDA圣经注释》
【】「以斯哈族有基拿尼雅和他众子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
外事。指利未人担任“官长和士师”。据,有六千利未人担任这种工作。在摩西的时代就已有祭司担任士师的工作,19:17,21:5)。
――《SDA圣经注释》
“官长和士师”。文士或被派往耶路撒冷以外去审判案件的大臣和法官,他们可能也负责征收税款和什一奉献。人数一共有六千。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这里记的是在耶京以外各地工作的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可译作“管理圣殿以外的以色列的事”。这些人来自哥辖族。
“神和王的事”(29-32节 )说明圣、俗的事都办,包括民间案件的审理,,也许还有税项的征收。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士师」是法官,而「官长」是他们手下的执法官吏。
「外事」:圣殿之外的政务。
――《串珠圣经注释》
●「以斯哈」:字义是「油」。
●「基拿尼雅」:字义是「耶和华建立」。 ●「官长」:SH 7860,「官员」、「官长」。 ●「士师」:SH 8199,「仲裁者」、「法官」。 ●「外事」:「外面的事务」,实际意义是「圣殿以外的事务」。 ●「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直译是「负责(圣殿 )外的事务,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治民的官吏:利未人除了管理圣殿外也参与社会的行政。历史上利未人充当民间官吏是较后期的事情,,故此有学者认为此段乃后人的补述。
――《串珠圣经注释》
圣殿外部的职务: 上文介绍了服事圣殿的诸般组织,本文则介绍了圣殿裁判、行政、治安等体制:①司法体制:比起各支派的领袖,专门研究律法的利未人可能会更适合履行司法上的任务。日后,南犹大的约沙法王执政时,这种司法上的体制和组织就形成了体系;②行政体制:利未人并没有仅仅事奉圣殿,而是在整个行政事务方面担当了主导作用,这如实地表现出神政国以色列之貌。哈沙比雅家族担当了约但河以西支派的行政长官,耶利雅家族则管理约但河以东支派的行政业务。据推测,这些行政业务与税金有密切的关系。内中包括归到国库的税金和献给神的十一奉献。
――《圣经精读本》
【】「希伯伦族有哈沙比雅和他弟兄一千七百人,都是壮士,在约旦河西,以色列地办理耶和华与王的事。」
一千七百人。参约旦河东的两千七百人(第32节 )。不知道为什么巴勒斯坦东部两个半支派的管理人员比巴勒斯坦西部剩下支派的人还多。
耶和华……的事。显然包括收取十分之一,赎金,乐意奉献。可能还包括宗教教育。
――《SDA圣经注释》
「希伯伦族」:应译作「希伯仑人」。
希伯仑乃由利未人管理的逃城。
――《串珠圣经注释》
●「希伯伦」:字义是「联合」。
●「哈沙比雅」:字义是「耶和华已思量」。――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希伯伦族中有耶利雅作族长。大卫作王第四十年,在基列的雅谢,从这族中寻得大能的勇士。」
希伯仑族。这里的记录以希伯仑族结束,但没有提乌泄族(见第23节 )。
四十年。。这些规则是大卫临终前,所罗门登基后颁布的。
基列的雅谢。原先是一座米拉利的城市。希伯仑族就是哥辖族。
――《SDA圣经注释》
“大卫作王第四十年”即大卫作王的末年,。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大卫作王第四十年」:即他统治的末期。
「雅谢」:也是一座利未人的城。
――《串珠圣经注释》
基列的雅谢: 是约但河以东迦得支派的领地。可能是因为以色列的边境,此地历来勇士倍出(12:8-15)。
――《圣经精读本》
●「耶利雅」:字义是「耶和华所教导的」。
●「雅谢」:字义是「受帮助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耶利雅的弟兄有二千七百人,都是壮士,且作族长。大卫王派他们在流便支派、迦得支派、玛拿西半支派中办理神和王的事。」
◎此处记载被立为官长与士师 23:4 的利未人名单。――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思想问题(第26章 )】
1本章中三个不同的名单,是有关圣殿守门者、掌府库的和管理外事的。由此看来,神的殿占什么比重?人对此当有什么责任?守门者都是大能的壮士,这又告诉了你什么?
2从20-28节看来,圣殿为何在物质上丰富充足?若守门者须为大能壮士,管府库的又应有什么条件?今日,基督徒可否全盘采用最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去管理教会?
3利未人中竟有做官长和士师的。你以为今日基督徒可否参与小区或国家的政治,甚至争取领导地位?
4按圣经记载,俄别以东是怎样的人?见13:9-14。他和他的子孙得到神怎样的祝福?见5-8节。
530, 32节二次提到「耶和华和王」的事;今日人应否和能否同时忠实地办理神和国家元首的事。
──《串珠圣经注释》
【】
「守门的班次。」
国家需要大能的勇士,也必要有歌咏者颂赞神。神的殿不是随意让人进入的,对外邦人、妇女等都有限制。在主的比喻里那个税吏,他是那么谦卑,不敢随意到神面前,就使我们明白,我们应有何等谨慎的态度,守门的需要有许多的品德与气质,如果我们注重这些,在教会中注意,为迎接老少进来,这是十分重要的 事。
我们最主要的是注意心灵的圣殿。我们需要守门的人,在内心里也有许多往来,思想的出入也不少,常常有不洁不纯的思想涌入,有时我们自己还没有觉察,却受它们牵引而离开了神,这就好似有云层遮去了神的荣耀。有时在我们里面有乌云密布,我们就要追究是否有谁闯入,我们原来的本性不易觉察,我们的力量不足承担,不能赶逐那些罪恶的事。所以我们不仅要住在圣灵里面,也要靠圣灵行事,将一切交给祂来鉴察。
我们在教会中务要谨慎,省察自己,看教会有无维持圣洁,拆毁一切的墙垣。要维持教会的圣洁,这是守门的职责。
──迈尔《珍贵的片刻》
【 在教会中经常要做些毫不起眼的事情,我觉得……】
圣殿守门的利未人共有四千名(23:4-5),他们也做其他工作。他们的任务包括:(1 )查看每天使用的器物,确保还原。(2 )储存、供应﹑安排给祭司与献祭者的食物。(3 )看管器物。(4 )调和每天所烧之香。(5 )数算人民所献上的礼物。
(关于圣殿守门的详情 9:17-18)――《灵修版圣经注释》
【 在经济有困难的家庭,如何看出儿女是神赐的福?】
【事奉的价值观】神赐福给俄别以东。从人类的整个历史中可以看到,子女的地位常有不同,他们有的被人极其看重,有的却被虐待与欺骗。但是圣经的看法是一贯不变的──儿女是神所赐的福分,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神从来没有说儿女是父母的重担,。
――《灵修版圣经注释》
「守门的班长…在耶和华殿里按班供职。」
历史是英雄的战纪,名人的传奇,从来没有看到花篇幅记载小人物的名字,像守门之类的事。这里的记录,只有圣经中可以见到。
神的看法,与人的看法迥不相同。主耶稣曾对一些宗教人说:“你们的心,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道貌岸然,在会堂坐高位的,并不就表示尊贵;相反的,软弱,愚拙,卑贱的人,却因信主而在神国里成为尊贵。所以“圣”不在于工作分别,而在于作工的人,和作工的心志。
事奉不论地位高低。最要紧的,是为神而作,忠心而作。在坛前献祭的,在讲坛教导的,在政坛治理的,并不比守门的人有更高的价值。
事奉没有圣俗之分。不但圣殿的事奉重要,“管理以色列的外事”,也是同样的重要。祭司是受膏设立的,先知和君王也是受膏设立的。神是统理宇宙的神,我们生命中的每部分都属于祂;圣工只界定为不穿出汗衣服的祭司,宗教就被限制在围墙之内,将是何等的荒凉,而且也是荒唐。
事奉不在先后之序。大卫以神的事工为念,不只是信任自己小圈子里的几个人,而是有宽大的心,随时寻求可以于神国有益的人。“大卫作王第四十年,在基列的雅谢,从〔希伯伦〕族中寻得大能的勇士。”那是大卫在世最后的一年了,健康也很差了。但大卫没有自得颐养天年,没有深藏内室卧床躲避死亡,而是求贤至死,虽远不遗;他在约但河东僻远的亚扪边界的雅谢,寻得了希伯伦族人,立即信任,大批招致接纳了四千四百人任用,是何等的气度!真是像耶稣所说的,在前的在后,在后的在前了。
事奉不存地域之别。大卫将希伯伦族中哈沙比雅和他弟兄一千七百壮士,安置在约但河西;又将同族耶利雅和他弟兄二千七百壮士,安置在约但河东,都办理神和王的事,并没有分别。
教会必须有正确的事奉观念。要革除世俗的功利思想,不能带着人的标准,把教会当作争逐地位的延长;要知道一切所作的是为主而作,让主的荣耀充满全地。── 于中旻《历代志上笺记》
【】
「他们将争战时所夺的财物分别为圣,以备修造耶和华的殿。」
物质的力量是含蓄在地里煤层中的,煤是古代的植物受压,受烧而成的;照样,属灵的力量是含蓄在我们里面灵中的,灵越经过试炼和战争,越加增力量。但是这种试炼和战争的痛苦,是我们现在所不能明白的。
有一天我们要看见︰我们在试炼和战争时所夺的财物,能叫我们帮助及引领别人,鼓励他们经过试炼和战争而进入天城。
可是,我们决不能忘记︰帮助别人的条件,乃是自己先在苦难中得胜。在苦难中怨天尤人,决不能给别人甚么益处。
保罗带到各处的,并不是他的坟墓,乃是他得胜的赞美;他的试炼越难,他的信靠和欢呼也越多。他说︰“我若被浇奠在你们信心的祭物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腓力比 直译 ).主,求你帮助我们从一切临到我们的事上得到力量!在试炼和战争中发出赞美来叫你得着快乐!叫同走天路者得着鼓励!——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译自《地上的天上生活》(DaysofHeavenuponEarth )【 你对神的奉献是出于乐意,还是不得已的呢?】战利品属于得胜的军队自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有些军人将战时所夺的财物其中一部分分别为圣、送入圣殿,以表示他们对神全心全意的奉献。我们应当效法这班战士,诚心献上自己所能献的,而不是出于规定才献上。你要对神作喜乐和爱的回应。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