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历代志上 第17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大卫住在自己宫中,对先知拿单说:『看哪,我住在香柏木的宫中,耶和华的约柜反在幔子里。』」

2「拿单对大卫说:『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因为神与你同在。』」

本章是《历代志》的中心——大卫之约,整本《历代志》都是环绕神所应许的大卫之约())和对所罗门献殿祷告的回应())。在大卫之约中,大卫领受了神对两个「家」的应许:第一个是神将为大卫建立的家()),第二个是大卫的后裔将为神建造的家())。
当大卫「住在自己宫中」())的时候,他首先的反应就是要为神建造圣殿,让神也得享安息。因为只有神安息了,人才能得着永久的安息。这正是大卫从神那里所领受的两个职事:第一是建立国度,第二是预备建殿。预备建造圣殿,是大卫余生的主要工作。
圣殿是神在地上的见证()),也象征神的「安息之所」())。不但人需要安息,神也需要安息。神的安息,就是祂的心意得着满足:在神的创造里,「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而在神的新造里,只有神得着了祂所要得着的人,祂才能得着安息。我们信靠神、顺服神,成为神所要得着的人、配搭成神所要得着的教会,才能在地上见证神、让神得享安息;所以说:「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
拿单是神的先知,但他这次附和大卫的话却是出于自己。大卫的心思是好的,神也与他同在,为神建殿也是一件摸着神心意的美事,所以拿单想当然地说:「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但美事不一定合神心意,只有让神所拣选的人、在神的时间、按着神的方法去做成美事,结果才能满足神,而不是满足人。因此,「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要「留心」动机、方法、目的是否合神心意,才能把美事做得美。凡不是顺服神的旨意所做的事,不管看上去有多美,也都是出于肉体的骄傲,不能蒙神悦纳,因为「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3「当夜,神的话临到拿单,说:」

4「『你去告诉我仆人大卫,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不可建造殿宇给我居住。」

5「自从我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过殿宇,乃从这会幕到那会幕,从这帐幕到那帐幕。」

6「凡我同以色列人所走的地方,我何曾向以色列的一个士师,就是我吩咐牧养我民的说:你为何不给我建造香柏木的殿宇呢?”」

士师时代示罗的「神的殿」()),只是帐幕外围的一圈房子,并非永久的圣所,所以神说「我未曾住过殿宇」())。
「从这会幕到那会幕」()),不是指约柜放在不同的会幕里,而是安放约柜的会幕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香柏木的殿宇」()),指最华美的殿宇。香柏木是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所罗门建造的圣殿里「一点石头都不显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因此,神不需要圣殿作为住所,而是人需要圣殿作为神同在的记号,所以神才同意让所罗门建造圣殿,作为「神所选择要立为祂名的居所」())。神所重视的不是物质的殿,而是能彰显祂荣耀的见证。凡在基督名下的教堂、网站,都是帮助人敬拜神、认识神的场所,并不是神的殿;即便教堂被拆毁、焚烧,网站被封锁,也不能毁坏神在地上的见证。「神是个灵」()),以基督为元首的教会才是神的殿()),信靠神、顺服神的信徒才是神的殿());将来在新耶路撒冷里,有「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

7「现在你要告诉我仆人大卫,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从羊圈中将你召来,叫你不再跟从羊群,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

8「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常与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敌;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样。」

9「我必为我民以色列选定一个地方,栽培他们,使他们住自己的地方,不再迁移;凶恶之子也不像从前扰害他们,」

10「并不像我命士师治理我民以色列的时候一样。我必治服你的一切仇敌,并且我——耶和华应许你,必为你建立家室。」

7-14节就是大卫之约())。
「从羊圈中将你召来」())原文可译为「从牧场中将你召来」(英文ESV、NASB译本)),指神拣选放羊的大卫为王())。
在古代中东的文化里,人的名字不只是一个称呼,而且代表那个人的所是。因此,神使大卫「得大名」()),不只是让大卫大有名声,也是要让大卫和他的后裔尊贵。这个预言最终成就在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身上,将来神要「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这是实现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
「选定一个地方」()),指迦南地。这是实现神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摩西的应许())。
「殿宇」())原文是「房子、家 בַּיִת」,意思是圣殿;「家室」())原文也是「房子、家בַּיִת」,意思是「王朝」。这是一句双关语,大卫盼望为神「建造」())一个「家」,也就是建造圣殿;神却反过来应许将为大卫「建立」())一个「家」,也就是建立王朝,让他的子孙继承王位。因为神的工作次序就是如此:神必须首先为人建立「家室」,然后人才能为神建造「殿宇」。国度和圣殿是大卫之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家」,两个「家」都必须根据神的应许,而不是出于人善良却有限的心思,因为神所应许的「家」是人无法想象的。
虽然神并没有允许大卫建造圣殿,但却悦纳大卫的心思,所以应许了更丰盛的大卫之约())。神「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因此,并不是神需要人的事奉来帮祂的忙,而是人需要借着事奉从神领受祝福。只要我们向着神的心是准确的,即使只有一点五饼二鱼()),即使神家的需要已经「富富有余」()),也能为我们开启天上倾福的窗户())。
表面上,是大卫有心为神「建造殿宇」()),所以神用「建立家室」())来奖赏他;实际上,是神先从羊圈中将大卫召来,预备了「建立家室」的国度计划。表面上是人主动,实际上是神主动,「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只有神先启示,人心所立的志才能准确;只有神先动工,人手所做的工才能坚立())。同样,主耶稣也不是要我们用「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来换取「需用的这一切东西」()),而是要我们摆正生活的优先次序,「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上图:但丘石碑(Tel Dan Stele) 是1993-1994年在以色列北部的但城遗址(Tel Dan)发现的几块黑色玄武岩碑,可能是主前9-8世纪的亚兰王哈薛所立,用来夸耀自己对以色列的胜利。碑上刻着「大卫的家室 BYTDWD」,这是「大卫的家室」这个名字第一次在考古学资料中得到辨识。在此之前,一些圣经批评者极端到一个地步,甚至认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大卫王。

11「你寿数满足归你列祖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

12「他必为我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

13「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并不使我的慈爱离开他,像离开在你以前的扫罗一样。」

14「我却要将他永远坚立在我家里和我国里;他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

「后裔」())指大卫的儿子所罗门,他是大卫的继承人和圣殿的建造者。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是用父子关系来形容神与大卫王室的关系。神对王的慈爱和管教,就像父亲对儿子的慈爱和管教一样。神也用父子关系来形容祂与以色列人的关系:「耶和华这样说: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这句话也是指着弥赛亚说的预言())。
「慈爱」())原文是「慈爱、忠诚」,可译为「不变的爱」(英文ESV译本)),是盟约中的用语,特指神向祂的百姓信守圣约的「不变的爱」。在古代赫人、亚喀得、乌加列和亚兰的文献中,都用来指宗主向藩属所表达的「立约的慈爱」。「并不使我的慈爱离开他」()),等于说神与大卫立约())。
圣殿是神荣耀的见证,要使神的「名誉荣耀传遍万国」())。现在大卫刚刚建国不久,还有流血的争战,此时建造的圣殿还不能彰显神的荣耀())。因此,神并没有否定大卫为神建殿的心意,而是要自己挑选建殿的人和时机())。
神使用大卫,是要「使仇敌都服在他脚下」()),代表争战和得胜的国度君王;而神使用所罗门,是让他享用「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代表平安和荣耀的国度君王。因此,大卫要用争战为所罗门开路,预备建造圣殿的材料和地基;当平安的王所罗门得荣耀的时候,他就可以使用大卫所预备的,为神的名建造殿宇())。同样,「神的殿」())教会并不是在基督在十字架的得胜之前建立的,而是基督「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得了荣耀」())之后,才从五旬节开始())。
在7-14节的大卫之约中,神对大卫及其后裔没有任何要求,因为大卫之约并不是根据律法、倚靠人来守约,而是根据恩典、倚靠神来成就:神自己负责赐福()),神自己负责管教()),神自己负责坚定大卫的家、国和国位,「直到永远」())。这正如神与我们所立的「新约」()),神自己负责把「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而不是让人靠肉体的努力守约。
无条件的大卫之约是一个「国度之约」,圣灵特地把《撒母耳记》中的「你的家和你的国」()),改成了「我家里和我国里」()),清楚地表明:神是国度真正的王()),大卫的国度是神的国度在地上的表达,国度的计划乃是神的永恒旨意。圣灵也特地把《撒母耳记》中用在大卫身上的「安靖 נוּחַ」 ())专门留给所罗门()),强调「平安 נוּחַ」())乃是大卫之约的结果,而不是大卫之约的条件。对于被掳回归的百姓来说,无条件的大卫之约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和坚固,因为这约向他们保证,即使在他们被掳巴比伦、被外邦人统治的时候,神的国度计划仍在默默进行,「大卫的子孙」())弥赛亚最终会重建国度,并要「永远坚立」())。
主耶稣道成肉身之前,天使加百列向马利亚重申大卫之约,宣告「主神要把祂祖大卫的位给祂」());当主在地上工作的时候,国度在祂身上彰显出来());而当主再来的时候,「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15「拿单就按这一切话,照这默示告诉大卫。」

虽然说可以建殿的是拿单()),说不可以建殿的也是拿单,但拿单并不是出尔反尔,而是用神的旨意来纠正自己的意见:神怎样告诉他,他就怎样告诉大卫。凡是做神话语出口的人,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和神的旨意混淆,也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而隐瞒了神的旨意。
神称大卫是「我仆人大卫」()),大卫也是先知()),也可以借着以弗得来直接求问神())。但4-14节这番重要的话,神却没有直接对他说,而是通过另一位先知拿单来告诉他。如果大卫不是真正在神面前自甘「卑微」()),当他建造圣殿的心志被拿单出尔反尔地否定时,很可能会怀疑拿单假传圣旨,因此坚持自己的意见。神借着大卫提醒我们,真正的「仆人」绝不能要求圣灵必须直接对自己说话,也要谦卑分辨、听从圣灵借着同工对自己所说的话。

16「于是大卫王进去,坐在耶和华面前,说:『耶和华神啊,我是谁,我的家算什么,祢竟使我到这地步呢?」

17「神啊,这在祢眼中还看为小,又应许祢仆人的家至于久远。耶和华神啊,祢看顾我好像看顾高贵的人。」

18「祢加于仆人的尊荣,我还有何言可说呢?因为祢知道祢的仆人。」

19「耶和华啊,祢行了这大事,并且显明出来,是因祢仆人的缘故,也是照祢的心意。」

20「耶和华啊,照我们耳中听见,没有可比祢的,除祢以外再无神。」

21「世上有何民能比祢的民以色列呢?祢神从埃及救赎他们作自己的子民,又在祢赎出来的民面前行大而可畏的事,驱逐列邦人,显出祢的大名。」

22「祢使以色列人作祢的子民,直到永远;祢——耶和华也作他们的神。」

「进去」()),指进入存放约柜的会幕。大卫一番好意要为神建殿,却被神拒绝。一般人可能会因此很受伤、很灰心、很失望,甚至因此退后,但大卫却反而更进到神面前,完全地服在神的权柄之下,承认自己的不配、承认自己的一切完全是神的恩典,并且用后半生为圣殿完成所有的准备。这才是一个合神心意的人。
「坐在耶和华面前」()),可能是坐在脚跟上,跪在约柜前面向神祷告。
「除祢以外再无神」()),是大卫最重要的信仰宣告,也是他信心的根据。
大卫彻底打败了非利士人、又把约柜运到了耶路撒冷,事业和事奉都到达了顶峰,是人生最值得骄傲的成功时刻。但经过了十多年被追赶的日子,他此时灵里却非常清醒,知道完全是神「使我到这地步」())、「除祢以外再无神」,所以才能保持谦卑())和感恩()),既不坚持自己的意见,也不问神「为什么」,而是顺服地接受了神的安排。
大卫作为国度的君王,并没有觉得离开了自己,国度就不能坚立、圣殿就不能建造。因为他知道神所应许的()),神一定会负责照自己的心意做成())。今天,事奉神的人也「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既学会凭信心做事,也学会凭信心不做事,才能「与神同工」())。
「祢神从埃及救赎他们作自己的子民」()),「祢使以色列人作祢的子民,直到永远;祢——耶和华也作他们的神」()),这是在回顾西奈之约()),表明大卫之约是西奈之约的延续,而新约也是西奈之约的延续())。

23「耶和华啊,祢所应许仆人和仆人家的话,求祢坚定,直到永远,照祢所说的而行。」

24「愿祢的名永远坚立,被尊为大,说:“万军之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是治理以色列的神。”这样,祢仆人大卫的家必在祢面前坚立。」

25「我的神啊,因祢启示仆人说:“我必为你建立家室。”所以仆人大胆在祢面前祈祷。」

26「耶和华啊,惟有祢是神,祢也应许将这福气赐给仆人。」

27「现在祢喜悦赐福与仆人的家,可以永存在祢面前。耶和华啊,祢已经赐福,还要赐福到永远。』」

23节原文以「如今、现在」开始,表示接下来的祷告是一个转折。
大卫祷告「还要赐福到永远」()),不是因为自己配得,而是因为神启示:「我必为你建立家室」()),所以他才「大胆在祢面前祈祷」())。大卫是求神「照祢所说的而行」()),不是追求短暂的「大名」()),而是寻求「永存」())的恩典和应许。「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合神心意的祷告都是圣灵的感动先来,然后人才祷告到神面前:「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愿祢的名永远坚立,被尊为大」()),意思是神已经应许要坚立「大卫的家」()),因此,神为了让人尊祂的名为大,一定会让大卫的王朝坚立。
虽然大卫是以色列的王,但他在这番祷告中,原文十次自称是「仆人」()),承认自己「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们应分做的」()),因此,「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但这样一位「不敢行」大事的仆人,并没有因此懈怠,而是专心「为殿预备材料」()),让别人来成就建殿大功:「功成不必在我」,这才是神的仆人当有的态度。
事奉神的人常常有一个误区,觉得只有为神做事才算属灵,做事越多、越做大事才越属灵。但神说:「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人若肯为神做事,却不肯顺服神,照样不蒙神悦纳。所以,只要能讨主喜悦,大卫不但愿意为神做事,也愿意为神不做事。扫罗不肯顺服,坚持要做神「产业的君」()),结果被神废弃());大卫愿意顺服,连建造圣殿这么大的属灵功绩和名声都可以放弃,结果却得着了更大的应许和祝福:开启了基督的宝座()),让国度被神「永远坚立」())。同样,我们既要学会倚靠神做事,也要学会顺服神不做事,才有可能被神使用做大事。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王朝(Ⅰ )

(一 )

随着约柜被搬回耶路撒冷,大卫便已对在以色列中建立神的国度,作了主要的贡献。虽然所罗门本人直到历代志下一章还没有正式在舞台出现,如今一切都朝向他必定会这样行的方向发展。本章的中心问题──在历代志的神学中极重要的一点──是:谁将会建造耶和华的殿?大卫的心愿是自己来做这件事(1节 )。然而神的回答是:这不是大卫的工作,而是所罗门的工作。(第4节真正的含意并不是不需要建造圣殿、 )为甚么大卫不是神拣选来建殿的人,在别处有解释──因为他在战争中使多人流血。所以,在历代志的神学中,身经百战的大卫只能为他儿子所罗门太平盛世的统治作准备工夫;在后者治理下,圣殿才会建成。

应该说,大卫战争的行动,并非使他受到普遍谴责的原因。相反地,我们已看见神怎样赐给他胜利,作为他忠心寻求耶和华的直接结果。而且,大卫的成就是不能低估的。他在耶路撒冷‘住在自己宫中’,是他在以色列国内的政治和军事方面,善用策略的辉煌成果。因为大卫王国的南北两半部都不是天然伙伴,正如其后那些事件显示的那样。其要点是,在神的旨意中,各人有各种不同的工作。

同样,教会在各个历史时期并不都是一样的。也有不同的时候:征服有时,团结有时,坚决抗拒世俗压力有时,甚至以怜悯及愉快心情与教外的人士同处也有时。我们往往接受我们极想去做的基督徒服务工作,但它们并不是神为我们安排的、实际上呼召我们去做的工作。我们很可能像大卫一样,只是作准备的工作,引致显然会有更大成就的工作。认识并接受真正量给我们的工作,是看见我们在神的旨意中,所应达到的和已经达到之意义,必须有的第一步。

(二 )

实际上,在这一章里面对于大卫有‘教育’的意义。我们以前已经看见,伟大的大卫虽然是合乎神心意的器皿,却会有误失和有所疏忽,也看见他怎样才达到较佳的境界。在这里我们又看见有一种行动。大卫之认识的不完善反映在他对神的‘殿’的观念上。他的概念纯粹是物质方面的。他想,他要为耶和华建造一座像他自己的王宫一样的殿宇。历代志作者决不是鄙视用砖、用灰泥为主建殿的愿望。耶和华不让大卫兴建的理由是:殿到了时候依然会建造。但五节以下的要点是:神与祂的百姓的关系,就是祂藉着他们的领袖与他们的关系,从未依赖,也决不能依靠所建造的一座建筑物。(撒下七章的平行经文更加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而且在主那一方面、可能实际上对圣殿的概念根本表示嫌恶。在历代志作者的年代、关于以色列是否应有一座圣殿的问题、当然早已沉寂多时。这种观念以及对它的态度、被采纳在以色列的宗教之中、可能变成忠心或不忠心的象征

为了这个目的,耶和华巧妙地把‘殿’(house )字的意义更易了。在七至十节,祂重新向大卫保证祂会保护祂的子民,祂会在他们自己的一处‘地方’(9节 )栽培他们,使他们不致受到仇敌的扰害。(也许那神圣的保证需要有某种外在的记号、是大卫要建殿心中的起因。 )但那时(10节 )祂显示一座殿宇(house )的建造并不是这样简单。祂说,‘耶和华必为建立家室’(a house )’,祂的话显然与大卫的计划(1节 )相反。到这个阶段,大卫尚未察觉到主才是自己与祂百姓之间继续保持健全关系的真正建筑师。‘家室’(house )逐渐变成‘国度’(kingdom )(14节 )的同义词,而且二者都属于主。所罗门之被坚立,和由他用砖用灰泥兴建的一座殿宇(house ),将成为这应许得以实现的外在记号。

王朝(Ⅱ )(续 )

(三 )

对耶和华自己掌管祂的百姓之事务的认识,支配本丢彼拉多向革老丢謮安大卫的祷告(16-27节 )。这一篇祷告是大卫在历代志上所作的那些祷告中最伟大的一篇,而且这是衡量本章题材重要性的一个尺度。有两点要加以注意。

(甲 )大卫对自己在神面前必须确实谦卑已变得很敏感。在十六至二十节中,他对神的伟大有肃然起敬之心,而且对神竟然这样高举他感到惊异。( 17节最后的字句,意义隐晦不明,但最好译作:‘……(你 )把我当作一个高贵的人来看待’。)神‘知道’他,这个事实增加了惊异的心情。大卫因此得到(或再得到 )内心正确的均衡。饶有趣味的是二十三节,他祷告说,‘求你……照你所说的而行。’这话几乎可以肯定是对拿单在第二节对他所说:‘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所作审慎的反映。拿单对于大卫建殿计划最初的反应,立即被当夜临到先知的话所撤消。拿单第一次回答是弄错了吗?无论拿单心中想到的是甚么,这第一次的反应在这一章里面扮演了一个比错误还更进一层的角色。第二节和二十三节之间的对比,显示大卫已经察觉到求神照祂的话而行,是比按照他自己的感觉(即使是高尚的存心 )卤莽地去做更好。当然,我们时常都根据我们的理解力去作。不过,那些理解力必须曝露在神的话面前,去取得知识,去被转化。

(乙 )大卫的眼界现在已经扩大了,因此他看见神不但是他的神,也是以色列的神。他现在把自己作领袖的观念,放在神的计划中,藉着他对以色列所做的一切,使祂在世人面前得到荣耀。要注意‘直到永远’这词组的重复。百姓属于神‘直到永远’(22节 );大卫所求,使他的王朝坚定,‘直到永远’(23节 );这样,主的名在世人面前会被尊为大,‘直到永远’(24节 )。我们必须花点工夫探讨这句词组的准确意思。现在让我们注意到:是神要把祂是神这坚定而又持久之目标展示在世人面前。大卫作仆人的角色,表现在为所罗门和圣殿作准备工作,是隶属于他和神所有子民从此以后要分担的仆人角色之下。

(四 )

还要询问的是:给大卫及其后裔的应许,按甚么意义能正确地说是‘直到永远’?这个应许,在这里和在撒母耳记下七章,往往被注释家假定是无条件的,因此可与摩西在西乃立的约作鲜明对比(请比较出二十章至二十三章 申二十八章 )。诚然,人对神无条件的应许落在大卫和以色列的身上的相信,可以在众先知从神的律法中发现的,找到满意的关系。历代志上十七章比撒母耳记下七章,甚至更可完全显示出是无条件的,因为历代志省略了,神将责罚任何王朝的犯罪成员的警告。

不过,有两点是必须指出的。

(甲 )‘直到永远’的应许决不是完全无条件的。在,主对祭司以利讲的话,提到对他先祖利未所作的应许,就是他的后裔应当作祭司‘直到永远’。但甚至在提到那委托时,主把它取消了,说,‘决不容你们这样行;因为尊重我,我必重看他。’主的应许‘直到永远’的真正意义是:在那方面委托是绝对而且持久的。但每一个这样的委托,都附带要求人要顺从之条件,问题只在有无明说而己。

(乙 )历代志整卷书都清楚说明:人在此需要有这样的反应是视为当然的。我们已看见,扫罗与大卫之间的对比,要点是何人有‘寻求’神的要求。而且十七章紧接着的下文,对这个题目有直接的贡献,因为那应许成就的方式──和大卫更加体会到神在过去所作的一切──产生了他的祈求。这种因果关系不是偶然的。二十五节已经表明了,大卫在那里说,他所以产生(照字义 )祷告的,是神对他说的话的直接结果。我们在这里看见一种重要的人对神响应的天性。其他的经文(例如、申二十八章 )则以强调响应的动机为主,而且这是代表圣经教训的一方面。但响应的全部合乎圣经的心理,则多着重于引发感激并藉着说服调节心中光景,即神超乎一切理由或功劳,凭其主权已经并且会为个人行事。大卫,怀着他所发现神对他托付的奇妙,能一直为他家族的延续祷告(27节 )。但是要注意:这里并没有家族的延续是为了其本身的想法。相反地,他祈求说,愿他的家族继续‘在你面前’存在直到永远。而且这祷告含有肯定他的家族会遵照神所切愿于它的而行。这是承认恩赐从神而来的正确反应──毫无保留的决意把所得的恩赐交在祂手里,听其支配。在这一章里面的无条件性是包含了两方面。

(五 )

但是,随着历史的进程,我们并没有得到主对王朝‘直到永远’之应许的答复;事实上那王朝在大卫以后只存留了几个世纪。部分的答案包含在那个应许中已承认的条件里。但更进一步的观察,可以指出的是:历代志作者用许多篇幅,单单介绍大卫和所罗门二人的目的之一,乃是表明他们联合的统治,才确立了神的应许。特别显示,所罗门要顺服神。其后所叙所罗门的统治(代下一至九章 )是要显示他实际上确实是这样行。所以,虽然后来那些君王有狂妄行为,最后却看见那个应许被确立了。我们要记牢,不但我们事后才确实看清,历代志作者在王国实际覆亡数世纪之后撰写其事,要费好大气力才把对王室应许的重大意义表明出来。这样看来,假如对王室的应许有持续的可能的话,在他当日若没有彰显出来,就必定仍然有将来的意义。从他的观点来看,按一种意义而行,他的作品带给他那个在政治上居于劣势之小群体的信息是:他们仍然是神的子民,而且现在和以后永远是如此,神的应许永不落空──这也是对教会永远有关联的一个信息。那希望是延续下去的,神的子民还有荣耀的将来。这也是一个我们必不可失却的远景。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历代志上第十七章

C神与大卫的约

本章位居历代志作者所呈现的历史的中心点。作者整个写作的架构是环绕在这两段「神的话语」。在这里,大卫接受了神的「家」的应许,(事实上是成为一体的两个家)。第一个就是神要为大卫建立的王朝(10b、14节),而第二个就是大卫的儿子要为神所建的圣殿(12节)。神谕的意义,端视希伯来文 bayiṯ (「家室」)不同的含义,意思可以是「王朝」、「圣殿」,甚至是「家庭」

神的应许是因着t婉拒大卫建造圣殿而起的(4节)。这拒绝不是因为圣殿不重要,因为预备圣殿,正是余下来大卫统治记载(二十一~二十九章)的主题。也不是因为偏爱大卫的儿子是「太平、安静之子」,而大卫却是「战士」。重要的乃是优先次序,因为人所造的圣殿必须次于神所造的家,这个家甚至是人所未能想象到的。两个家都应该立基于神的应许,而非大卫那用意良善却心思受限的想法里。换句话说,历代志作者的兴趣不在圣殿本身,而是表达某种更为持久的东西。历代志作者绝不是仪式主义者,乃真的是重视上帝话语的神学家。

神在这里的应许,有的时候称作是王朝的神谕,是大卫之约的房角石。盟约在古代近东是非常神圣的,具约束性的协议,表达了双方的信任和委身,并且也用在各种不同的关系上,如结婚,和国际条例。不过,任何有神参与的约,常常是以神主动的心意和行动为其基础。例如神与亚伯拉罕和大卫立约,神应许的因素是如此的显明,以致它们通常被称作应许之约。虽然「约」这个辞汇,没有出现在撒母耳记下七章或是历代志上十七章,但以这个神谕为基础的几篇诗(如:和先知资讯中(如:都有这字。b~16(=本章10b~14节)整段的经文解释了盼望,不只盼望从大卫后裔而来的永恒国度,更盼望整个宇宙由神以平安和公义来治理(如:。这是旧约圣经中弥赛亚盼望的背景,虽然历代志对于未来有关弥赛亚的发展所持的态度,不那么明显。

在这里对于约的注解在两方面特别有意义。首先,在历代志里的大卫之约,比在撒母耳记或是列王纪里更显著,从更大篇幅的经文可以看出,诸如:、14~17,,当中大部分都没有在早期的书卷中出现过。第二,连串微小的改变,正好强调出对个别或集体的意涵。就短期而言,显明的聚焦在大卫后裔所罗门身上,他要建造圣殿(12、14节;在明显地提到他)。在被掳归回后,这个盼望在所罗巴伯身上短暂的重新燃烧,他是大卫的后裔,建造了第二圣殿;参:。但是历代志作者也重视这个约在集体层面的意涵。他虽然安静不过却毫不犹疑地肯定,神在地上的国度要透过这个约得以建立(14节),并且历代志作者最关心的,就是纵使被掳和被外国统治,神的国度仍然在运作(参:。不过,本章最重要的,不只是些个别的和集体的应用,更是二者合并。对于历代志作者来说,真正地了解这约,应包括:确认神国度的存在,以及神透过大卫的后裔,所要展现的作为,他要建造神的家/圣殿。因此,虽然所罗门的软弱,和被掳归回后以色列人景况的凄惨事实,使任何想恢复大卫王朝的真实盼望似乎沦为笑谈,历代志作者却相信,神给大卫的应许仍然有效,神的统治暂时受到阴影遮蔽,并没有耗尽神对约的应许之活力。历代志清楚地指出所罗门的重要意义,以及热切盼望大卫的另一个子孙最终会重建神的家,并且永远的建立神的国度(这个词在历代志上十七章出现了八次)。

难怪新约作者看见整个大卫之约,和尤其,都借着耶稣而完成和转换。从耶稣的诞生,到耶稣的复活、升天和被高举,引用,最后建立神的国度,他们看见神的国度和大卫的国度合而为一。然而,耶稣不只是大卫的后继者而已。大卫就像是摩西,只是神家中的仆人,但耶稣却是忠心治理神全家的儿子,并且是神的新圣殿之建造者。因此,圣经的思想是指出,撒母耳记下七章=历代志上十七章这两个家的延续,不是在乎其原始的形式,乃是在乎复活的耶稣基督。现今神的国度在基督里仍然面对历代志作者当日的困难,神的百姓仍然必须顺服这些仍不承认耶稣是主的统治者。然而,无论如何,信心不是倚靠政治的权力或荫庇,或甚至宗教体制。信心是建立在神对大卫应许的永恒真实性,如今这应许是在基督里并且透过基督来领受。神仍然在建造t的家

i. 大卫的好意

,参:

大卫想要建造圣殿(1、4节)是许多古代君王的典型,他们想要适切表露自己的敬虔,同时公开证明自己的成就。156想要得着拿单的支持是自然的,他是大卫主要的宗教顾问,不过就算是王和先知的心意相联合,仍不符合神自己的计画(4节)。拿单最初的反应(2节)颇发人深省,即使勇敢的先知(参:,或敬虔的君王,仍难免误解神的旨意。

中,「安靖」的子句被省略了(参10节与一个类似的改变)。学者认为有三个主要的理由: (i) 可强调在约柜的抵达(十三~十六章)和圣殿之间密切的相连; (ii) 对关于大卫在第10节和第十八章至二十章更多战争的参考资料,可避免发生时序上的困难;并且 (iii) 可避免历代志对大卫是一个战争的人,而所罗门是最伟大的「太平和安静之子」产生不必要的冲突。这些讲法都有道理,但最后一个最有说服力,因能反应出历代志本身对大卫的正面陈述。大卫的「安靖」是真的(参8节),不过最多只是局部而已。

ii. 大卫之约的应许

「耶和华必为你建立家室。」

,参:

a. 引言a)

除了这个引言和结论(15节)这两段各自提到了拿单的话语是神所赐的预言之外,这神谕自然地成为两个预备性的段落(4b~6,7~10a节),然后在第10b~14节达到高峰。

b. 大卫不得建造圣殿b~6)

这开场白,你不可建造殿宇给我居住,为首先两个段落设置了场景,并且为第三个段落开始的语句,组成一个有力的衬托(「我必为你建立家室」。10b节)。历代志对这个禁令有更直接的形式(参:,表明神对一个圣殿的认可,但大卫却不是其建造者。这里一共提出三个理由。首先是自从以色列立国以来,从出埃及到士师时期,157神从没有要求要有如此的敬拜场所。耶和华是一位走动的神,以帐幕式的殿堂为满足,158祂的特点便是t与百姓同在(。甚至在示罗的建筑,纵使有门和门框,并且也被称作圣殿,但比起大卫心目中「香柏木的房屋」设备,显然是简陋多了(1、6节)。

c. 神持守t早先的应许a)

第二个延迟建殿的理由,是提醒大卫他自己身为以色列之君的角色(7节;,乃是要符合神的目的,而不是他自己的目的。一连串第一人称动词的过去式(7~8a节,我曾经……),和未来时态(8b~10a节,我将……),确定了大卫过去的成就和他未来的兴盛,都是神过去对待以色列从未有过的梦想的延伸。特别是这两个对大卫再次确定的应许:亚伯拉罕的大名(8节;参:,以及为亚伯拉罕和摩西后裔的一个地方(9节;参:,这里被称作我民以色列(7、9、10节)。换句话说,大卫的约,代表了亚伯拉罕和摩西之约应验的一个新阶段。

d. 神将为大卫建立家室b~14)

第三个和最后修订大卫的提议之理由就是,目前神对t赐下的应许优先的是王朝,而不是一个属物质的圣殿建筑(10b节)。159这个王朝有五个主要特色:

(a) 神将为大卫的后裔建立一个国和一个国位(11、12、14节)。这是这个约的主要应许。在希伯来文字词 zeraʿ (11节)本身就是模棱两可,就像后裔,既能适用在整个王朝,也能用于其中个别的成员(参:同样的字词在之用法)。

(b) 大卫后裔中的一位将要建造所渴望的圣殿,这也将成为大卫的国位或国度被神所建立的一个记号(12节)。就像割礼是在亚伯拉罕之约下施行的(创十七),建造圣殿是人类顺服的举动,藉此,就接受和确认了神约中之应许。所以圣殿将会荣耀神的名而不是大卫的名。

(c) 大卫的后嗣将会享受神的嗣子这权益的身分,耶和华本身是收养他们的父亲(13节)。这个应许原本是赐给以色列的;参:,但是现在却集中在大卫家(参:。最终它将会引至耶稣,在t身上这个应许会完全实现。早期教会不断地从耶稣复活和升天看见,这就是旧约圣经关于耶稣是神儿子的最极致的应许,经常引用这段和类似的经文(例如:、33~34;~9,。也借着耶稣,奇妙地延伸到每一个信徒,故信徒也进入了这样的收养关系,所以耶稣是「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参15~17节)。

(d) 大卫的家室将存到永远,始终安稳在神的爱中。大卫国度的未来,将会与临到扫罗统治下的不确定和灾难(13节)完全不同。乍看之下,在b的子句,关于人的犯罪和神的管教在历代志上的经文中被取消了,令人有些惊讶。但这原因并不是无视于大卫后裔中、属于人方面的失败,或者王室的顺服不再是首要之务。大卫和所罗门仍然被要求来顺服神的律例,并且历代志作者并没有遮掩他们的失败(见:~8、17为大卫;~11、14为所罗门),反而揭露得比对那些后继坐上宝座的还要多。反向的,大卫后裔一再地失败,无法履约,只有更强调出:神无条件信守对大卫家的承诺。这个正是历代志作者的焦点,确信即使人类的罪,至终也不能破坏或转移神所宣告的目标。

(e) 大卫之约在历代志里最引人注意的发展是,它与神的国度明显地相关联(14节)。这个证据乍看之下似乎是十分薄弱,在中,两个字词各别单一希伯来文的子音,「你的家和你的国」,在本卷中变成了我的家和我的国。虽然这也可以被解释为,在历代志作者来源中经文上的异文。但这个经节其他的改变,显然和历代志其他的经文有相同的概念(特别是;参:,在这角度之下,如此的解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纵使旧约圣经中经常提到耶和华是王(如:,不过很少提到耶和华的国度,倘若有,几乎完全是在诗、历代志和但以理书(如:;参:;俄21)。但是只有在历代志,(也许还有看见神的国度直接地表达在大卫的国度里。这对于神国度观念之发展有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当我们了解到:福音书认为这国度是在大卫的子孙耶稣身上彰显出来(如:。160

这些不同的因素,都是与这个约在长程上的含义有关。但在第14节,约的应许却是直接地应用在个人的身上,再一次根据作小小的改变,把「你的家必坚立」和「你的国位」改为「我……要将他……坚立……他的国位」(NRSV、RSV)(参他……必要建造,12节和。但是另一方面,许多英译本中第11节中对这个人的强调,你本身的后裔之一(NIV、REB、NEB、NRSV;参GNB;字义是「将从你的众子中的一位」),可能不够周延(见Williamson,p. 135)。虽然弥赛亚的因素不是完全没有(请见前面),但确实是十分有限(驳Keil、von Rad、Curtis、Madsen)。这神谕看起来主要是对所罗门个人而言的,透过他这个约得以建立,这也是大卫所祷告的(23~24节)。

e. 结论

a节。

iii. 大卫的祷告

「耶和华阿,祢所应许仆人和仆人家的话,求祢坚定,直到永远。」

,参:

大卫的反应阐明出历代志作者对祷告有两方面的观点。首先,神无条件的应许并不是随便就可领受,好像它们的好处是会自动发生,而是要带有顺服的信心和感恩来领受。第二,对历代志作者来说,信心通常是透过祷告来表达的,特别注意到大卫、所罗门、约沙法,和希西家的例子。祷告在历代志里通常是策略性的,特别是在大卫和所罗门统治下那些作为介绍和退出圣殿建造之叙述中。较之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历代志把祷告和建造圣殿之间,更密切地连接没有平行经文),似乎对被掳归回后的时代,圣殿成为「祷告的殿」(参:之思想,有特别的激励作用。就像在第十六章祷告的诗歌和主祷文,求告式的祷告都放在最后(23~27节;参:。而最前面是赞美神奇妙及慷慨的恩赐。

a. 赞美神的独特性

祷告的第一部分的主体是三个修辞的问题,我是谁?(16节)「我的家算甚么?」(16节,NRSV、RSV等),有何民能比祢的民以色列?(21节)和一个信心的声明,耶和华啊!没有可比祢的,除祢以外再无神!(20节)这祷告不只是宗教上对于好消息的惯性反应而已,乃是神的话语让大卫的眼光明显地改变。他对自己所依靠的有一个新的看法(参1节),类似的问句也在的祷告中,显出它不是一瞬即逝的感受,乃是更重要的,显出对神的认识,t不但是独特的,更是无可匹敌的(20节)。第20节的两个声明都重现在其他地方-耶和华啊!没有能比祢的,在亚撒,EVV;10节,MT)、约沙法,和耶利米的祷告中;惟有祢是神出现在两个祷告,和神的话语中。旧约圣经中朝向一神论的发展,分布并不是很均衡,但是参考这些相关的资料,可知大卫之约与神在出埃及记当中拯救大能的行动及被掳归回是摆在均等的地位,是耶和华无与伦比的主要证据(参24节)。

这个祷告确定了:新的约的应许,也是神在摩西之约对t百姓永恒应许的一个延续(21~22节,参7~8节)。借着回应这个约的公式,祢使以色列人作祢的子民,直到永远;祢耶和华也作他们的神(22节),过去得以再重新开始,被掳的刑罚得以赦免,并且前瞻在基督里的未来。当比较第17、19、21节不同译本时,就可清楚地证明了这些经文翻译上的困难。这个情形并没有因着撒母耳记下七章相对应经节有类似困难而改善,学者也没有一致同意的解答,不过整体的意思影响不大。对这些困难的讨论,见Rudolph、Curtis、Madsen、Michaeli。161

b. 求神坚定t的应许

这个祷告的最后部分有两个祈求。第一是神「话语」(NRSV、RSV)的应许(NIV、GNB)会坚定直到永远(23节)。虽然从现在开始,约的成功与否,与大卫的后裔所表现的信心和顺服密不可分,但大卫更知道,这应许的赏赐和未来全在乎神。大卫之约经常在本章里被形容是话语/应许(3、23节;参6节),但也被称作这大事(19节)、「这福气」(26节,NRSV、RSV),和神所启示的(25节,参15节)。第23节有一个关于祷告的好例子,祷告不总是改变情况,但却是改变祷告者的态度,「照所说的而行」(GNB)或者照祢所曾经应许的(NIV),与拿单原先给王的建议(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2节)是正好反向的。

第二个祈求是神的名(「名声」,GNB、REB、NEB)将永远被尊为大(24节,NRSV、RSV)。大卫关心神话语对他自己和他家的含义(16~19、23节),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祷告的总结,正如下文所要显示的,乃是关心神的名誉。对大卫来说,神的名之伟大是透过两个「家」显示出来,至终比他自己的大名之应许(参8节)更为重要。

最后,这些祈求是因着信心,相信神已经开始应允大卫的祷告。神约的应许两度被看为是神祝福的证明,并且让人可以盼望在未来不会失去这祝福(祢喜悦赐福……,祢已经赐福,27节,注意这过去的祝福比还要强烈)。第27节的最后片语,现在是指耶和华而不是大卫的家,应该被翻译成:「只有祢,耶和华啊!已经赐福,还要赐福到永远」。只有神至终配得赞美。

156见例S. Lackenbacher, Le roi bâtisseur (Paris: Éditions Recherche sur les civilisations, 1982); A. R. Grayson, Assyrian Royal Inscriptions , 2(Wiesbaden: Harrassowitz, 1976), ## 54~58, 139, 163, 437等。虽然为这样建筑的计画来寻求神的许可是很寻常,并且的确有像这样的请求不被应允的例子,但「圣经的记载仍属独特,因是它明显地要解释,对一个从各方面看都被正面看待的王,为什么神却给一个负面的回复。」(V. Hurowitz, I Have Built You an Exalted House , JSOTS 115(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2), p. 165.

157对LXX和大部分的注释家而言,「领袖」(6节;字义:「士师」)是比「支派」更好。对各经节MT不同异文的写法之辩解,见 Barthélemy, CTAT , pp. 245~246.

158MT在第5节的退出处有点混淆,不过整体上的意思是清楚的。最好的解法,是回溯到中世纪的注释家Saadya,认为其完整的意思是暗示而非写下来的,就是,「我从会幕到会幕和从居所到居所走动」(参 D. K. Reid, 'The fragments of the commentary on Isaiah by Saadya Gaon', unpubl. Ph. D. thesis, University of Wales, 1990, p. 188; 也参 Tg.)。这也比加添到MT更为容易(如Rudolph、Dillard)。

159在10b节的改变,从「耶和华宣告」,改为「我宣告」,可能最好的解释是作为在7~10节和11~14节,用了第一人称动词,这样可以比较连贯(参,Mosis, UTCG , p. 82)。NEB「我将使你成为伟大」是跟随LXX合并在MT中的两个字词,但因无法与第8节下相呼应,宜被扬弃(参Rudolph)。

160参M. J. Selman, 'The Kingdom of God in the Old Testament', TB 40.2, 1989, pp. 161~183.

161对于19节经常的建议是以:「因你的仆人,也是你的狗」来取代「你的仆人,和照你的心意」(即Myers、Rudolph、Braun;参O. Margalith, ' Keleb : homonym or metaphor?' VT 33, 1983, pp. 491~495),却无法成立。虽然这成语是根据在迦南人和圣经以外的希伯来文献,也出现在旧约圣经里(即,,但如果应用在本段经文所引用的的来源中,则没有任何意义。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大卫住在自己宫中,对先知拿单说:“看哪,我住在香柏木的宫中,耶和华的约柜反在幔子里。”」

对先知拿单说。本章与《撒母耳记下》第七章几乎完全一样。见那一章的注释。

大卫坐在为自己建造的宫殿里,开始意识到在帐幕里举行侍奉神的礼节是多么不合适。他计划让耶路撒冷成为整个国家敬拜的中心。摩西曾指示应该有一个敬拜的中心场所。大卫现在打算实行这个指示,建一座美丽的殿宇,给天上的大君以应有的尊荣。

幔子里。即在帐幕里。

――《SDA圣经注释》

“在幔子 ”。即在帐幕。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与先知拿单的关系密切,随时向他寻求神的旨意。在记同一件事时,有“耶和华使他安靖,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的话。但作者未在此提这件事,或因在叙述的次序上与《撒下》有别,他就要记述大卫的征战生涯,怎能说他“安靖”?

拿单虽为先知,若只自人的角度和热心来看事物,一样会犯错误(2节 )。要决定正确,必须从神的立场出发(4~6节 )。

“幔子”指大卫所建的会幕。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这里作者删去了「耶和华使他安靖,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因为在本书中大卫对外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参18-20章 )这也是神没有让他建造圣殿的原因(22:7)。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不能接受自己的居所竟比神的圣所更加华丽。他对拿单先知所说的话,使我们认识到:①在生活中我们当具有以神的福音事工为先的态度;②努力使自己成为圣洁的器皿为神所用

――《圣经精读本》

●「拿单」:字义是「赐予者」。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动议】

修殿盖庙本是古代近东帝王的责任,但圣经强调大卫这样做并非只是奉行风俗,而是出于他知恩报德的美德;他想到自己住在香柏木的王宫中,而约柜只安放在帐幕内,于是有意为神建造一圣殿,可惜他的好意为神所拒绝了。

——《串珠圣经注释》

动议:修殿盖庙本是古代近东帝王的责任,但圣经强调大卫这样做并非只是奉行风俗,而是出于他知恩报德的美德;他想到自己住在香柏木的王宫中,而约柜只安放在帐幕内,于是有意为神建造一圣殿,可惜他的好意为神所拒绝了。

――《串珠圣经注释》

神对大卫之约的应许: 神欲拯救旧约时代以色列百姓的目的在大卫之约中。此约不仅是理解以色列历史的重要关键,也是连接基督的救赎史之重要环节。大卫之约使以色列百姓凝聚在同一旗帜之下。马太正是在这种脉络中,对耶稣基督与大卫的关系而进行了阐述。正如大卫以大卫之约为基石统治神政以色列,耶稣也是以新约为背景统治永恒的属灵以色列。如此,大卫与神之间具有彻底的立约关系。神应许大卫会保守他:①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与他同在,并使之得胜(8节 );②引领他的百姓不再流漓失所(9节 );③在大卫的后裔中拣选一人建立神的国度(11节 );④此国将永远坚定(14节 )。此约不能局限于对所罗门与之后犹大王朝的应许。这句话预表基督临在的应许,永不坍塌的圣殿与永恒的王权只有在耶稣基督里面才能得以成就。

――《圣经精读本》

大卫有意建殿:参撒上7章注。

――《串珠圣经注释》

】「拿单对大卫说:“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因为神与你同在。”」

拿单作为大卫王国的宫廷预言家,为了君王与国家的繁荣忠实地履行了从神所蒙的呼召。王的苦心足以使他掬一把泪,因此,他为了神的荣耀毅然劝大卫实行心中的计划。以神为重的君王和不顾己的安危毅然进谏的先知,此二人的清洁之心,是我们圣洁的榜样

――《圣经精读本》

●照你的心意而「行」:原文是命令式的「去」、「做」。

◎其实大卫的动机没有不好,他是觉得愧对神,因为他认为不应该住的比神更好,所以想要建立圣殿。

◎显然拿单一点都没想到神会禁止大卫建殿,他观察到神与大卫同在,所以直觉反应就是「可以做」,没想到后来神禁止。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当夜,神的话临到拿单,说:」

正如神显现给约瑟与马利亚将自己的旨意告诉他们一样,神的话语也临到拿单。

――《圣经精读本》

「“你去告诉我仆人大卫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不可建造殿宇给我居住。」

「你不可」:神并没有拒绝建殿的提议,只是说「你──大卫」不适宜建造。

――《串珠圣经注释》

关于大卫未能建造圣殿的缘由,请见28:3的注释。

――《圣经精读本》

「自从我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过殿宇,乃从这会幕到那会幕,从这帐幕到那帐幕。」

自从。依据所罗门第四年是出埃及480年,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已差不多450年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在这段时间里圣所搬来搬去,但它可能要长期作为敬拜的中心,直到按神的旨意做出更好的安排。

从这会幕到那会幕。。不要理解为约柜放在不同的会幕里,而是指安放约柜的会幕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SDA圣经注释》

●「未曾住过殿宇」:示罗曾经有过「殿」 士 18:31 撒上 1:1-28,不过示罗的殿可能仅只是帐幕形式,而非永久形式的殿。

●「会幕」:SH 4908,「会幕」、「居所」。此处应该就是「帐篷」的意思。

●「帐幕」:SH 1688,「帐篷」、「会幕」、「住所」。此处也是「帐篷」之意。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暗示神选召大卫作百姓的牧者,好像以前任命士师一样。既然神没有要求以前任何一位士师建造圣殿,现在也不对大卫作这样的要求。

――《串珠圣经注释》

「凡我同以色列人所走的地方,我何曾向以色列的一个士师,就是我吩咐牧养我民的说:你为何不给我建造香柏木的殿宇呢?’」

士师。在《撒母耳记》里为“支派”。实质上并没有区别,因为命令是通过士师传达给各支派的。本句的意思是,神在这件事上,从来没有任何地方,向任何以色列人显示祂的旨意。

――《SDA圣经注释》

神并不需要以色列为神建造离开百姓而独居的圣殿,因他是与百姓同在并保守引领他们的神。神并不希望得到外在的建筑,而是期待他们能过真正以神为中心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

●我何曾向以色列一支派的「士师」: 撒下 7:7 是作「支派」。意义应该「领袖」。

◎神的质问一语双关:人怎么能够建造殿宇给神居住?祂也不会要求人为祂盖圣殿,所罗门的圣殿算是「神同意大卫王朝的请求」,而非祂主动要求。我们怎么会觉得自己可以「盖圣殿」(盖教堂 ),怎么会觉得神可以住在人手所造的建筑中?如果是这样,我们会重新省思教堂或网站的硬件设施吗?

◎拥有教堂或网站的人,应该重新在神面前谦卑下来。神不会需要住在有形或无形的容器中,那些容器顶多只是一个「场所」,可以奉献给神,可以让人认识、敬拜神的场所罢了,并不直接对神有益。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现在你要告诉我仆人大卫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从羊圈中将你召来,叫你不再跟从羊群,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

羊圈。希伯来语是naweh(“住所” )。可能指牧羊人或羊群的住所,也可能寓指任何住处。这里指大卫或大卫羊群的卑微住所。

――《SDA圣经注释》

“羊圈”。放羊的牧场。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本节明确地指出了两个事实:①大卫能够从一个牧童摇身成为以色列的伟大领袖,全然依靠的是神的主权和恩典;②以色列的君王与百姓可喻为牧人与羊群。正如以色列历史所见证,大多数列王都忘却了作为牧人的使命,使百姓陷入如同没有牧人之羊群般的困境

――《圣经精读本》

●「从羊圈中将你召来」:指 撒上 16:1-13 。

●以色列的「君」:SH 5057,「领袖」、「统治者」。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立约:约分三重:

1神坚立大卫作以色列的王,并且应许他得大名

2以色列人要在应许地立国;

3神为大卫建立王朝。

――《串珠圣经注释》

「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常与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敌。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样;」

我必使你得大名。见注释。

――《SDA圣经注释》

◎ 17:8-10 有一种already but not yet的感觉,神好像已经让大卫与以色列人达到「平安」的状态,但似乎又还没有到达终极的「平安」状态。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我必为我民以色列选定一个地方,栽培他们,使他们住自己的地方,不再迁移。凶恶之子也不像从前扰害他们,」

选定一个地方。迄今为止,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定居遭遇了许多困难。他们还没有全部安顿在固定的住所里。支派的疆界不断变动。仇敌的袭击使他们的领土极不稳定。有些原来分以色列的城市,在所罗门时代被迦南人占领了

不再迁移。这个应许是有条件的(见12节注释 )。――《SDA圣经注释》 ●「选定一个地方」:应该就是指「迦南地」,不过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到扫罗年代都尚未能够完全平安的定居。

●「凶恶」之子:「不公义」、「没有公理」。

●「凶恶之子」:不只指着外来的敌人,可能也指着内部压迫百姓的领导者。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并不像我命士师治理我民以色列的时候一样。我必治服你的一切仇敌,并且我耶和华应许你,必为你建立家室。」

我必治服。这个给大卫个人的应许也包括他的家室和一切站在神一边的人。它暗示公义的仇敌最后一定失败。这个应许和第9节的应许一样,是以继续配合神的计划为条件的。

家室。虽然北方的以色列王国有过许多不同的朝代,但是南方的犹大王国一直属于大卫的家系。

――《SDA圣经注释》

●「应许」你:「宣布」、「宣告」。

●「必为你建立家室」:原文是「耶和华必为你建立家室」。

◎大卫要为神建立圣殿(原文也是「家」 ),神却要为大卫建立「王朝」(原文也是「家」 )。其实神了解大卫的用意,不过祂用揶揄的口气告诉大卫:「你不能为我建造圣殿,但我要为你建造家业」。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神的应许在何处成全?】

神应许要征服大卫的所有仇敌。18至20章就讲到神如何成全祂的应许。

――《灵修版圣经注释》

「你寿数满足归你列祖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

本节至15节是神和大卫家立约的记述,事见,;接上为大卫感恩的诗(16~27节 。扫罗王朝虽终结,大卫的国度却将永远坚立。他的儿子所罗门即将建造圣殿(11~12节 );在未来的岁月中,大卫的后裔,也就是耶稣基督,将要建立一个永远的属神的国度(14节 )。耶稣基督兼具神和人的本性(13节 ),祂的国是永远的。

在大卫之约中可以看见以色列国神权政体的特色:国家属神,祂是真正的君王。神所拣选设立的王时祂的仆人,所行所为必须遵行神旨。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归你列祖的时候: 委婉地表达了死亡

――《圣经精读本》

关于这伟大的大卫之约的含意,参看至16节的脚注。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应许:神拒绝让大卫建造圣殿,但却应许他的一位「后裔」要完成他的心愿。解释这段时要注意下面四点:

1从字面解释,大卫的「后裔」就是历史上的所罗门王(22:8);

2所罗门除了是大卫的儿子外,又按照古时君王被视为神养子的风俗,得称为神的儿子(13 ),是被坚立在神家和神国之内(14 );耶和华才是以色列真正的统治者,人间合法的君王皆由拣选(28:5);

3这里所指大卫的「后裔」,不是所罗门本人能够完全实现的,因为预言中「他」的国位是永远的(12 ),这应许最终只能实现在弥赛亚身上。大卫王朝虽由大卫创立,却在所罗门时才确定(14

――《串珠圣经注释》

「他必为我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

他必为我建造。所罗门实现了这个预言。他建造了圣殿,作为神在地上的象征性居所,9:1-3)。

永远。这个应许是以顺从为条件的。由于人类的失败,这个应许将最终将通过基督和教会得以实现。――《SDA圣经注释》

这句话首先适用于所罗门,但从终极意义上则与耶稣基督相联系。耶稣借着第三日复活建造了圣殿并建立了教会。而且,神将永远坚固基督的王位

――《圣经精读本》

神的应许有否实现?】

既然神赐下应许,要坚立大卫后裔的国位直到永远,后来以色列人为甚么还从应许之地被掳呢?神对大卫的应许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条件的:只要大卫的后裔能顺从神的律法并且尊崇祂,就会不断地有人坐以色列的王位。第二部分则是无条件的:他将来有一位后裔要永远作王,这一位就是耶稣基督(弥赛亚 )。这应许的第一部分,建基于大卫子孙对神的忠心顺服上;第二部分则不管他的后裔行为如何都必应验。

――《灵修版圣经注释》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并不使我的慈爱离开他,像离开在你以前的扫罗一样。」

他的父。见注释。

――《SDA圣经注释》

本节扼要了的内容。本书作者省略了惩诫的内容,刻画了对大卫王永恒之约。若说大卫王朝的历史只局限于所罗门与其后裔,历代志作者的此番意图也只能是虚幻的泡影。然而“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子”这句话是指耶稣基督。

――《圣经精读本》

◎ 17:13 省略了 撒下 7:14 的责打、责罚等字眼。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我却要将他永远坚立在我家里和我国里;他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

●「慈爱」:SH 2617,「善良」、「慈爱」、「喜爱」。此字跟「立约」有关。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永远」:原文可能是指「永恒」或「很长的一段时间」。大部分注释者认为此处是指「永恒」,而大卫王朝衔接至未来的弥赛亚王朝,达成这个「永恒」的应许。

◎在这个约中,大卫以及其后裔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神「永远王权」的保证,跟目前基督徒与神立的「新约」一样。

◎这些应许部份应验在所罗门身上,更是完全应验在大卫的后裔耶稣基督身上。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拿单就按这一切话,照这默示,告诉大卫。」

默示。拿单这次的信息显然是神在异象中向他启示的(见第3节 )。

――《SDA圣经注释》

取消曾说出口的话,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易事。然而,我们可以拿单说王可照自己的心意而行的谏言(2节 ),在听到神的话语之后便有所改变,看到的事上他忠信于神的坚决态度。事实上,没有比向自己所辅佐的上司进谏更艰难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拿单在乌利亚事件对大卫的警告已经很好地证明了他的耿直态度。蒙神呼召的工人当除去人意而大胆地宣告神的话语。尤其是,对现代教会中的弊病,当指出其原因与解决的方法,担当好牧人的使命。

――《圣经精读本》

「于是大卫王进去,坐在耶和华面前,说:“耶和华神啊,我是谁,我的家算什么,你竟使我到这地步呢?」

坐在耶和华面前。大卫原来是在自己家里(第1节 )。拿单把神在异象中所启示的信息告诉他。16-27节记录了大卫的这次祷告。《撒母耳记》也记录了这次祷告

耶和华神啊,我是谁?大卫虽然贵为国王,仍心里柔和谦卑。他觉得自己不配获得神赐给他的大尊荣。

――《SDA圣经注释》

“在耶和华面前”。在大卫为约柜所建立的帐幕。关于大卫的祷告,参看至29节的脚注。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进去”指进到大卫所建的放有约柜的会幕里。“坐”是他在神面前祷告的姿势。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我是谁: 人生的所有祝福万物都是神白白赐下的礼物,对神抱怨的一切行为,都是忘记了自己原出于泥土而被欲望所左右的后果。因耶稣基督的救赎之恩而得到永生为礼物之圣徒要认识到自己的无能并对神献上感恩。

――《圣经精读本》

●「进去」:应该是进入大卫搭建给约柜的帐幕中,不然大卫的祷告应该没有人能听见。

●「坐」在:「坐」、「停留」。此处很可能是「停留」的意思。

◎大卫多次觉得自己位于不配的地位 撒上 18:18 撒下 6:21-22 ,我们是否也觉得自己位于一个不配得的位置上而心存感恩呢?

●「主耶和华」:在此段中用了六次。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感恩:注。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感恩的祷告: 本文的祷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16-22节 )记录了对神权能与恩典的感激与感恩,后半部(23-27节 )记载了基于神之应许的恳求与祈愿。本文突出了大卫丝毫也不肯坚持自己的权威,惟愿顺服神之主权性护理的谦卑的人格。

――《圣经精读本》

「神啊,这在你眼中还看为小,又应许你仆人的家至于久远。耶和华神啊,你看顾我好像看顾高贵的人。」【】「你加于仆人的尊荣,我还有何言可说呢?因为你知道你的仆人。」

你的仆人: “仆人”虽然含有奴隶之意,但并非指被主人所无视,待他如待货物似的存在。这句话一般表达弱者对强者的关系,意味着蒙神保护和眷爱的仆人。每一个以色列百姓都是耶和华所心爱的仆人,。大卫作为蒙神呼召的人,是代表百姓的神的仆人。这样的身份预表着为属灵的以色列百姓来到这世界的耶稣基督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啊,你行了这大事,并且显明出来,是因你仆人的缘故,也是照你的心意。」

因你仆人的缘故。

――《SDA圣经注释》

照你的心意: 表明大卫的统治是以神为中心的。将自己的生活交托给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口里说愿意行在神的旨意当中,实则坚持自己的意志。这是因为缺乏对神掌管历史的信心。大卫清楚地认识人的生死祸福皆掌握在神的手中。

――《圣经精读本》

●「因你所应许的话,也是照你的心意」:「因为你的话语与意志」。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耶和华啊,照我们耳中听见,没有可比你的,除你以外再无神。」 ◎此处是大卫想及神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不由得发出颂赞。「除你以外再无神」这样的宣告,更是重申一神信仰。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以色列的信仰传统是耶和华独一神的信仰。他们闻听了耶和华在历史中的动工,在神面前有确信的信仰告白。今日,我们所听到的福音与我们的努力毫无相关,是神的恩典。当我们打开心门时,便经历神进入我们里面作工的大能。

――《圣经精读本》

「世上有何民能比你的民以色列呢?你神从埃及救赎他们作自己的子民,又在你赎出来的民面前行大而可畏的事,驱逐列邦人,显出你的大名。」【】「你使以色列人作你的子民,直到永远;你耶和华也作他们的神。」【】「耶和华啊,你所应许仆人和仆人家的话,求你坚定,直到永远,照你所说的而行。」 ◎此处大卫真的对神的作为无言以对,他要为神建殿,结果换来一个「统治到永远」的应许,他也不知道要说甚么,只能说那是「神想要就可以做、神说了算」的事件。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愿你的名永远坚立,被尊为大,说:‘万军之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是治理以色列的神。’这样,你仆人大卫的家必在你面前坚立。」

永远坚立: 神的话语是我们的力量。大卫家族之所以能够坚立在以色列历史之中皆因靠着神的应许。基督应许以彼得的信仰告白为中心而建立自己的教会。神使用自己的仆人而展开救恩的护理。

――《圣经精读本》

◎ 17:24-27 的逻辑是:神已经应许大卫王朝要坚立,因此神为了让人尊祂的名为大,一定会让大卫的王朝坚立,而且神既然是最伟大的神,那祂的心意就会达成,大卫王朝就会坚立。

◎大卫真是会抓住神的应许,我们也应该分辨哪些是神真正的应许,紧紧抓住神的真应许。现在祷告的通病是认为神会照一般人认为的「好人」形象做事,一直祷告要求神要「医病」、「给钱」等等,神的上好应许反倒忽略了。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我的神啊,因你启示仆人说:‘我必为你建立家室。’所以仆人大胆在你面前祈祷。」

本节描绘了大卫正确的祷告态度。他并没有按着自己的私欲无所顾忌地祈求神,而是献上了基于应许的祷告即合乎神旨意的祷告。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啊,惟有你是神,你也应许将这福气赐给仆人。」

将这福气: 为了使自己的仆人充分发挥能力,神给予既满足需求又恰到好处的帮助。神为了使大卫在安定的基础上统治统一王国,而赐给他永恒王国之约,因为没有比此应许更令大卫得享平安。

――《圣经精读本》
】「现在你喜悦赐福与仆人的家,可以永存在你面前。耶和华啊,你已经赐福,还要赐福到永远。”」

赐福: 。

――《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第17章 )】

1神根据什么原因拒绝了大卫的愿望?见5-6节,另参22:7。神又以什么方法答复了他的愿望呢?在这之外,神还应许了赐什么,远超大卫所求所想的一切呢?在你的生命中,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2从另一角度看,大卫无法亲自为神建殿,这尊荣归他人所有,若你处在同样的情况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和反应?

3大卫未为自己和后人祈祷(23-27 )之先,所说的一番话反映他对自己和对神有何认识和态度?这也是你的写照吗?

4神对大卫的启示中,隐含了有关弥赛亚的预言,试比较13-14节; ; ;等。

──《串珠圣经注释》

修造圣殿】

大卫在宗教上的贡献,继奉迎约柜之后就是建筑圣殿,这也是他一生事业的最高峰。

本书共有十三章记载这事,包括:

1建造圣殿的负责人(17章 )、

2政治环境(18-20章 )、

3殿址(21章 )、

4材料(22- 28-29章 )及

5圣殿的职工(23-27章 )。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我住在舒适的地方,享用丰富的食物,但在远方某处有人却……】

大卫觉得自己住在华美的香柏木宫殿里,但作为神同在标记的约柜反而留在帐幕里,所以感到内心不安,想为神建造圣殿。他的心意是好的,却不合乎神所定的时间表。神吩咐大卫不要给祂建造圣殿(17:3-4),大卫就乐意地顺服神所定的时候。如若你过着相当豪华的生活,而神的工作,祂的教堂,或是教牧人员都有欠缺,神也许要你起来,扭转这种局面。你应当像大卫一样采取行动,去改善这种情势,不过你也要甘愿按照神所安排的时间进行。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神既是丰盛的,我还有甚么需要为祂做呢?除了献上我自己……】

神不愿要战士为祂建殿(28:3,。大卫为使全国统一,流了许多人的血。所以建造圣殿的荣耀留给他的儿子所罗门。他要将一个国泰民安、统一的国度传给他的儿子,让后人可立刻建造华美的圣殿。

――《灵修版圣经注释》
坚定的约】

「将他永远坚立在我家里和我国里。」

世人立了许多的约,只有少数是墨渖未干,就废弃了,其余的多数是从开始就没有意愿遵守。就算是诚心实意的立约,人的生命那么有限,力量那么有限,又怎能维持得所立的约有效多久呢?
神是信实的,祂所立的约,必然会成就,因为祂的全知全能,可以支持祂的约,总不会落空。
大卫蒙神的拣选,坐上了以色列的王位,他时常记念神的恩典,知道自己的卑微,得有今天的地步,全是出于神。因此他就向先知拿单透露了心意:“看哪,我住在香柏木的宫中,耶和华的约柜反在幔子里。”
他知道自己不配,蒙恩过分了;他觉得自己爱主不够,以为是对主的亏欠。这两种的感受,在里面促使他,要为神建造圣殿。虽然他还未曾说出是要作甚么,虽然神所看重的,不是物质的建筑,但鉴察人心深处的神,悦纳他的存念。
作父母的会知道,如果长大了的儿女,有这样的心意,该使你多么得安慰!神要先知去告诉大卫,神的定命不是要大卫建殿,那是继位的所罗门所应作的;神更应许“要将他永远坚立在我家里和我国里”。我们都知道,所罗门并没能活到“永远”,犹大的王位,也因巴比伦王的火与刀而中绝。但是,神的儿子基督耶稣降世,借着祂在十字架的死,用宝血买赎人归祂;复活的主,“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这样,犹太人和外邦人,“借着祂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这新的关系,不仅在“国里”,更在神“家里”,都从天父“得名”。人间的王国有兴衰,变易无常,只有主基督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
我们真应该与撒迦利亚一同称颂说:

“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
因祂眷顾祂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
在祂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
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
向我们列祖施怜悯,记念祂的圣约…”

感谢神,祂所应许的,都在基督成全了。

── 于中旻《历代志上笺记》

我为神构想的计划竟被别人来实现,我的感觉是……】

神告诉大卫,他的儿子所罗门必得建造圣殿的荣誉。大卫极度谦卑地回应,毫不怨懑。这位打败仇敌、深得人民爱戴的君王竟然对神说:“我是谁,你竟使我到这地步?”他承认神才是真正的君王。神也为我们做了如此多的事,祂还要做得更多!我们应当像大卫一样自甘卑微,将荣耀归给神,对祂说:“主啊,没有谁像你。”若神拣选别人来实现你的计划,你能这样谦卑地响应吗。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祷告不就等如祈求吗?】

大卫谦卑地向神祷告(17:16-18),颂赞祂(17:19-20),承认神对他的赐福(17:21-22),顺从神的决定,领受祂的应许与命令(17:23-24)。我们有时只急于向神提出请求,把困难告诉祂,但是上述的祷告范畴能加强我们的灵命。所以你要用时间颂赞神,数算祂的赐福,确认你对神所吩咐你做的事情的委身。

――《灵修版圣经注释》

遇困难时我只看到困难,神的应许嘛……】

大卫对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提及,对最初读到历代志的以色列人有特别的意义──他们或则刚刚开始,或则已经完成从巴比伦回归故居的旅程。纪念神曾率领祖先第一次出埃及,重温神当日的各种应许,思念神的怜悯与保护,能鼓励被掳之人按神的应许再一次回到故土。

──《灵修版圣经注释》

「照你所说的而行,愿你的名永远坚立。」

真实的祷告有这最有福的阶段。有时我们所求的,并不是神绝对应许的。所以我们自己也不能确定究竟所祈求的是否合乎神的目的。在有些情况之下,大卫的经历就是一例,我们十足了解所求的真实神的旨意。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圣经的应许,知道我们所领受的信息。

在这种情形,我们的信心坚定,可以认为「照你所说的而行。」那是这样美丽、坚强而且安全的,我们的手指放在神话语的应许上来承受,没有痛苦也没哟挣扎,我们就求神为我们将应许兑现,不必置疑。我们若心意确定,就可多在祷告中寻求,最好祈求具体,不要含糊。

大卫的说法是很有理由的,他的家得以坚立,神的名必得以尊大。我们不要失去心志,好好寻求祂的荣耀。我们必须从自我里出来,基督是我们的一切。你心中必多向神的荣耀,祂必使你因尊祂为主,而应许加上应许,祂拯救你,又使你心成圣,你必以谦卑的信心说:「照你所说的而行,愿你的名永远坚立。

──迈尔《珍贵的片刻》


「求你...照你所说的而行。愿你的名永远...被尊为大。」
这是一个真信的祷告的样本。许多时侯,我们所求的,并不是神所应许的.因此我们一时不会明白我们的祷告是否合乎神的旨意。大卫在这里的祷告,告诉我们,他深信所求的应许;在这种时候,我们只须带着信心,用手指按着那应许祈求神说︰“求你照你所说的而行。”这是最美丽,最有力,最稳妥的祷告。用不着焦急,用不着苦求,用不着挣扎;我们只要拿出支票来兑现就是了——拿出应许来,要求实践。这样必会增加我们祷告的兴趣。求一件神的应许,远胜求一百件不清楚神旨的事情。——梅而(F.B.Meyer )
圣经中每一个应许,都是神亲笔签字的,我们都可以去要求︰“求你照你所说的而行。”创造者决不会欺骗信靠他的受造者;天上的父决不会对他自己的孩子失信。
”求你记念向你仆人从所应许的那叫我有盼望的话”直译 ),是一个最有力的祷告.他给神的理由是:这是你的话,你启不守信吗?如果你不实践,又何必说呢?你既叫我在你的话上有盼望,难道有使我失去所盼望的么?——司布真
“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在成.”
神的永久信实使圣经中的应许”又宝贵,又极大.”人的应许常是一无价值的.许多毁约使人心碎.但是神从创世以来,从没有象他的孩子失过一次信.
哦,一个基督徒在痛苦之夜站在应许的门口,不敢拿门闩,这是何等可怜呢?他应该放胆进去,尤如一个孩子进父亲的家一般。——葛钠而(Gurnal )
神每一个应许都是建立在四个根基上的︰神的公义,神的圣洁,神的恩典,神的真实。神的公义,不让他失信;神的圣洁,不让他欺骗;神的恩典,不让他遗忘;神的真实,不让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