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B大卫运约柜到耶路撒冷
第十三至十六章记载约柜如何被带到在耶路撒冷这个长久的处所。它清楚地假定读者明白早先约柜的历史(见:,当它在撒母耳大部分的领导期和扫罗整个的统治时期,完全被冷落在犹大的村庄基列耶琳(。125然而,现在大卫借着约柜「寻求神」,对于所有的以色列人是一个关键的事件。这件事的意义远胜大卫在建筑、家庭生活和军事胜利(十四)的成就,这一点借着把(现在 = 重新放在本卷的第十三章之后而显示出来。事实上,这个新的排列,也成为历代志用来记载其他君王事迹的模式,就如亚比央(代下十三)、约沙法(代下十七~二十),和希西家(代下二十九~三十二)。根据这个模式,一个君王军事上的胜利和他统管其他的人民,都是因为寻求耶和华的结果。126大卫的寻求不只是与先前者扫罗成一个尖锐的对比(代上十),并且直接的引至神对这约的更新(代上十七)和为圣殿的预备工作(代上二十二~二十九)。 约柜是一个外面包裹金子的木柜,其内有两块镌刻十诫的石版。在第十三至十六章,约柜主要被称作神的约柜(如或是约柜(如及下),象征神真实的同在和摩西的约。因此大卫关心约柜,代表他顺服摩西/西乃的约,并且自然的导入在十七章大卫之约的建立。第三,约柜的象征是,它代表耶和华的宝座或是脚凳,出现在,(参:,。 虽然约柜可能在尼布甲尼撒毁灭耶路撒冷的时候被毁(参:,但历代志作者却比撒母耳记下的编辑者更注重它。这是假设因为他希望他同世代的人,能够把神的约和同在的象征,特别是圣殿,放在优先的地位。相同的关怀也反映在他特别注重被掳之地带回来的圣殿器皿(如:及下,,。当然,约柜已经消失许久了,但是新约圣经了解约柜的意义仍然在耶稣身上延续。耶稣道成肉身,立下更好的约,使得神的同在对每一个信徒都能实现,特别是4~5节;参:在天上约柜象征性的同在)。因此,大卫对约柜的关怀,激励基督徒来寻求顺服神,深信神的同在,在过去是借着约柜,现在则透过耶稣和新约而成为可行。 i. 约柜开始其旅程 「我们要把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来。」 ,参: 第十三章清楚地是嘉许大卫予以约柜优先的次序,但是也包括一个警告,就是它不只是象征神的同在。第3节的热心(我们要把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来)很快的转成大卫的绝望,神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12节)甚至大卫也不能把神同在的真实视作理所当然。如果历代志的读者希望以色列先前的荣耀恢复,他们也必须认知到:这位神大能的圣洁,不能够被局囿在人类的有限中。本章值得注意的是,历代志作者记录大卫两个失败事件的其中之一(另外一个,见:代上二十一)。大卫做出这基本的错误,是因为没能认知神的真实本性,结果造成在这里和在第二十一章中,以色列人至终要付上的代价。虽然历代志作者先前对大卫私生活的记载真的省略了几个细节,包括拔示巴的事情(撒下十一~十二),但他一定不是像一些人所主张的,要洗刷大卫的名声。 a. 搬运约柜的决定 这个介绍,从字汇和主题的特性能辨明,由历代志作者加添到撒母耳记下第六章。有三个在撒母耳记下第六章没有的主题主导了这些经节。首先,从第十一至十二章延续下来的以色列众人(5节,RSV等),在第2、4节形容为全会众。从希伯仑众支派对大卫的效忠来看,,运回约柜不再是大卫的勇士在军事上的主动(参:,乃是所有百姓在宗教上的策画。会众在这个上下文中即使不是所有支派,也是指大部分的代表。127两次扩展合一的主题,一次是讲祭司和利未人,因他们在约柜的搬运上扮演关键的角色(十五~十六章),以及走遍以色列地到我们其余的弟兄(。后者是与以色列人在扫罗最后战败之后的瓦解成对比的(,并且在大卫战胜非利士人之后,重新鼓励那些犹豫未参加希伯仑膏立的人。 第二个主题是谘询意见,是历代志的一个特殊兴趣,而在撒母耳记或是列王纪中很少见。君王就如所罗门、约沙法,和希西家,因此受到赞许,128对比罗波安和亚玛谢就没采纳忠告。大卫在这里的谘询,容让以色列百姓在约柜的未来这中心议题上,合作作出决定(4节)。如此作的时候,历代志呈现出对神的百姓一种理想的领导模式,与古今的独裁主义模式非常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历代志中,会谘询百姓的君王,也是那些寻求耶和华的人(参3节,,所罗门;,约沙法;,,希西家)。 「寻求」神是本段第三个主题(3节),并且对于大卫的整个统治设立了一个模式。129而且,这模式更进一步的转离了独裁主义,因为按历代志中的王权模式,「寻求」耶和华是要不断地依靠t。 第2节,让我们差遣……走遍(参NRSV、RSV)其后的动词,在第十三至十五章是重要的,但是在这里的意义却是不确定的(希伯来文 prṣ ,「爆发」,见9~12节的注解〕。最有可能的是有NIV、NRSV、RSV中的含义,不过可被视为是条件子句的一部分,并且被看作是一个稍微不同的字词,就如LXX(「并且如果这是我们的神耶和华的旨意」,GNB,参JB)。130b. 搬运约柜的行动
本段保留了,只有第6~14节作了一些改变,而事件的开头,也以概略的形式存留在第5节里。第1~4节「以色列众人」的主题在本段继续发展,但是在第5~6节中,是明显地适用到约柜的搬运。因此「以色列中所有被挑选的人」和「所有跟大卫同在的众人」现在简单地成为「以色列众人」(5、6节,RSV等)。这个涵括性,更透过描述以色列广阔的边界而凸显。取代一般的「从但到别是巴」(如:;,131以色列从西曷河,可能是尼罗河最东边的分支,132 延伸到哈马口(利伯哈马,NIV、REB、NEB、NRSV;「哈马的入口」,RSV),可能是现代的利伯维(Lebweh)在别克(Beqa)河谷的分水岭。这个往外拓展的以色列是建立在约书亚的应许之地的异象上,而在这里,大卫使盼望变成实际(参:。133巴拉,在犹大人与非利士人的边界,约柜曾在此被掳(=巴拉犹大,,根据(参:,,似乎是基列耶琳的另外一个名字。 对约柜有两种明显反向的态度。一方面,它代表耶和华庄严的同在,就如在罕见的公式「坐在基路伯上」(6节,RSV,参:;= ;= ;,,另一个则是缩写的表达作「神留名的」(参:。前一个片语显示,约柜可能曾经被认为是耶和华空的宝座,而后者,约柜就像圣殿,是神在地上的居所(参:;;。所有以色列人尽力用音乐的欢庆来确认其庄严(8节)。另一方面,对上帝神圣庄严的认知明显降低,因为约柜竟与会幕(仍然是靠近基遍,及下,;分开,并且用新车来运送(7节)。如此不合宜的搬运方式,显示大卫持续非利士人的迷信,而没有「寻求」神,特别是13节)。换句话说,以色列人陷入困境,是因为他们不晓得,敬拜真神的意义就是:他们不得跟从当代异教的习俗。 c. 神致命的圣洁 乌撒对约柜实际的关心却被处罚,乍看甚不公平,常让现代读者困惑,但是这个意外事件应当用它本身的辞汇来理解。在旧约圣经中,神的圣洁带有极大的能力,并且能够造成身体和灵性上的显著影响(参:及下;及下)。这能力通常是与仪式上的物品如约柜在一起,如此的方式对于大部分的读者已不再熟悉,而现在更被基督的工作所取代。再者,大卫的同辈也不是完全不明白类似的悲剧,不久前才发生在非利士人(撒上五)和在伯示麦的以色列人身上。他们的经验或许给了一个警告,拥有约柜并不是保证神的祝福。因此,乌撒死了,因为他和那些负责安排搬运工作(包括大卫)的人,都没有认知到约柜与神,以色列的圣者,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真正性质。历代志肯定这个大能的圣洁是有位格的和神圣的,而不是魔术般地认为「在神的约柜面前」就是「在神面前」(10节)。134乌撒死亡的灾难带来两个结果。大卫从极大的欢喜变成愤怒(11节)和害怕(12节),证明在关键时刻里,他没有能力来满足高度的期望。不过,这个意外事件被记下的,主要是纪念神「击杀」(毗列斯乌撒 = 击杀乌撒,希伯来文字「击杀」是一个关键的字词,在第11节出现三次,并且也在,,出现)。约柜的神是一位掌权的神,t不能够被限制,无论是人类的失误或者是好的意图。类似的意外事件在新约是关于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圣灵出乎意料的击杀,是在一个逐渐增长的属灵运动中的惩罚。神是「烈火」,是新约圣经的真理,同时也是旧约圣经的真理。
d. 神无条件的祝福 神突发的作为超乎意料地继续着,并且无可抑止的祝福临到俄别以东身上。纵使一些人曾将他与第十五章同名的利未人视为同一人(见、24,也见,及下),这非以色列形式的名字和称作是迦特人的(= 迦特的居民),却使得他更像是一个非利士人。135大卫显然想到既然约柜会带给以色列人更多的麻烦,那非利士人应该首当其冲暴露在这危险中,特别是在先前神毫不迟疑地对非利士人,在约柜事件上表达出不悦(参:撒上五)。结果却和先前的悲剧同样出乎意料之外,在大卫了解到神圣洁的同时,却并不知道神慈悲的本质。大卫可能已经攻克迦特(,但却是耶和华而非大卫带给当地居民祝福,神的恩泽延伸到俄别以东全家(特别在14节,三次用希伯来文 bayiṯ ,家庭、屋中、家族来强调),甚至到未来的世代。在第十四章继续耶和华对大卫各国的邻居平安意念的这个主题。【】
「大卫与千夫长、百夫长,就是一切首领商议。」
商议。第十三章讲述把约柜从基列耶琳运到俄别以东的家,与相对应。《历代志》中事件的顺序,不一定与《撒母耳记》一致。《撒母耳记》先叙述大卫在利乏音谷与非利士人交战,再讲运送约柜,而《历代志》则相反。
与千夫长,百夫长。在召集群众大会以前(第5节 ),大卫先与国家的领袖们商量。他这样的安排表现了他的的领导才干。《撒母耳记》没有这么详细。只记叙大会,而没有提预备会议。
――《SDA圣经注释》
本章至16章详细说明大卫作了以色列王以后,第一件事便是照顾耶和华的约柜,预备为神建殿。1~4节的事不见《撒母耳记》,作者记录此事也在说明迎约柜来耶城,建耶城为宗教中心等事,有全民一致的支持。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与……商议: 大卫并没有像其它古代世界的君主那样建立独裁体制。那是因为他:①珍惜并眷爱以色列百姓,;②且清楚这些百姓的真正统治者并非自己,乃是神。在本节,大卫为了国家的安定与发展而与百姓的领袖商议。本节为今日的教会所抱有的行政问题提出了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法。教会的领袖应该引领圣徒,而并不是治理圣徒,且要认识到教会的主权在于神(29:11)。而且,应该放弃个人的固执与利益,为了福音事工,在话语和祷告之中尊重全体圣徒的敬虔意愿,。
――《圣经精读本》
【】◎历代志著作时,约柜很可能已经在尼布甲尼撒入侵耶路撒冷时被毁耶 3:16 。
◎历代志作者重新安排记载的顺序,理论上把约柜运到耶路撒冷应该是在大卫 代上 14 击败非利士人之后,但历代志作者在记录大卫作王之后,就立刻记录大卫思考要将约柜运入耶路撒冷。 ●「就是一切首领」:原文应该是「和所有的领袖」。亦即这些领袖并非前述的千夫长、百夫长这种军事领袖。 ●「商议」:SH 3289,「一起磋商」、「交换意见」、「咨询」。――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奉迎的安排】将约柜移送到耶路撒冷: 决定将约柜移至新都耶路撒冷之后,整个以色列就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当走出危机与阴暗而开始新时代时,人便因心意浮动容易陷进道德颓废。然而,以色列百姓并没有忘记用心灵事奉神,且认识到了现在的所有快乐都源自神恩典的事实。
――《圣经精读本》
【】大卫迎接约柜回京,一方面是要纠正扫罗对宗教冷淡的错误领导,盼望重获神的欢心(这在本书作者看来就是大卫所向无敌的原因 )。其次,奉迎约柜是盖建圣殿的前奏,大卫明显地是要把政治和宗教的中心结连起来,从此进攻耶路撒冷就必破坏圣殿,反对大卫王朝即是抗拒耶和华。当然,大卫希望能常常亲近求问神也是这次奉迎的主要原因。
——《串珠圣经注释》
【】社会的安定所带来的信仰高潮: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大卫的登基使整个以色列渐趋安定。本章表明了得以安定的以色列社会开始集中关注耶和华信仰。大卫为了使神政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就欲安置象征神拯救的约柜,宣告以此:①与神缔结崭新的关系:在正式启动王政体制之前,期望新体制的始点在神看来合乎真道。事实上,基督徒在开始作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求问神自己所欲作之事在神看来是否合宜,确信正确时才能推动,;②推动以色列社会的安定:尤其,他希望百姓的关心集中在耶路撒冷和中央圣所,并希望借着民族宗教生活的一致,以色列社会在信仰的旗帜之下安定发展。越重大的事情就当越慎重,执行时越周到,大卫因对安放约柜充满期待而有些飘然,违反了关于转移约柜的律法规定。结果,大卫和整个百姓只能因这件事而经受一场信仰的磨练。
――《圣经精读本》
「大卫对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若以为美,见这事是出于耶和华我们的神,我们就差遣人走遍以色列地,见我们未来的弟兄,又见住在有郊野之城的祭司利未人,使他们都到这里来聚集。」
全会众。这里指会众的主要代表。大卫认为“千夫长和百夫长”和“一切首领”是百姓的代表,在公共事务中与他们商议,在国家大事上听他们的声音。
未来的弟兄。即留在家没有参加会议的人。
――《SDA圣经注释》
「以色列地」:应作「以色列地的各区域」。
「未来的弟兄」:原文作「留下(在以色列地 )的弟兄」。
――《串珠圣经注释》
【】●「未来的弟兄」:SH 2511+SH 7604,「其余的弟兄」、「剩余的弟兄」。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我们要把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来,因为在扫罗年间,我们没有在约柜前求问神。”」
“运到……这里来”。非利士人曾在示罗把约柜掳去,拘留了好几个月,然后送回以色列去,而约柜则留在伯示麦和基列耶琳一百年之久。现在大卫计划把约柜运回首都耶路撒冷。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本节暗示扫罗败于非利士人的原因:他没有向神求问。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全会众都说:“可以如此行,这事在众民眼中都看为好。”」◎ 13:3 暗示扫罗没有寻求神,但大卫却要好好寻求神。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都看为「好」:SH 3474,「适合的」、「正确的」。 ◎此处大卫希望把约柜运到耶路撒冷,透过通知全民,呼召祭司、利未人,达成呼吁全以色列人到约柜面前求问神的效果。当时在大卫周围的会众代表也都认为这样的提议是正确的。 ◎大卫既然是王,当然可以自己决定一切。但是他却采用「民主」的方式,透过对首领提议,让全民都同意这件事情。【】――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于是,大卫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都招聚了来,要从基列耶琳将神的约柜运来。」
以色列人。大卫集中了三万名来自以色列各支派的人。
埃及的西曷河。西曷河有时指尼罗河,但这里不是。在另一方面,shi-hōr(“何露斯[古埃及太阳神]之池” )在埃及文献中指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一段河,准确位置不详。
哈马口。见;;注释。
――《SDA圣经注释》
“埃及的西曷河”。以色列南面的边界。“哈马”。北面的边界。参看。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这是比“从别是巴直到但”更大范围的以色列王国的疆界。基列耶琳是当时停放约柜的地方,巴拉是迦南人的称呼,因此也叫基列巴力。西曷河似为尼罗河的一段,或与之相连的一道运河。哈马口在以色列北疆的边陲,。“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是作者认为大卫王朝应有的疆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都招聚来共襄盛举。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作者通常形容以色列地的范围为「由但到别是巴」,这里的名称指的是更广大的以色列地。
「基列耶琳」:参串。
――《串珠圣经注释》
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 旧约论及以色列领土时大都说是“从但到别是巴”,,,。然而,本节却使用“西曷……哈马”,强调大卫年间的广阔领土。历代志作者为了表现以色列的荣耀与权能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圣经精读本》
【】●「西曷河」:SH 7883,「黑暗河」。是尼罗河的支流之一。
◎「西曷河」是以色列版图的南界、「哈马口」是以色列版图的北界。不过此时应该是大卫统治的初期,应该没有那样大的疆域,可能是历代志作者将「应许之地的范围」当成术语,表达「全以色列」的意义。 ●「基列耶琳」:字义是「森林之城」,又叫「巴拉」、「基列巴力」。――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大卫率领以色列众人上到巴拉,就是属犹大的基列耶琳,要从那里将约柜运来。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华神留名的约柜。」
大卫率领。关于6-14节的记叙,见注释。
以色列人。即“他的众人”。
巴拉。是基列耶琳的另一个名称,18:14)。约柜从非利士送回以后,运到基列耶琳的亚比拿达家,7:1-2)。
在二基路伯上。;;;。
――《SDA圣经注释》
基路伯是大能的天使。
――《灵修版圣经注释》
【】●「巴拉」:字义是「女主人」。
◎ 撒上 6:19-7:2 记载约柜被非利士人送回来后,因为伯示麦人擅观约柜,被杀死了七十人,就将约柜送到基列耶琳的亚比拿达的家中。 ●「基路伯」: a.绣于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 出 26:31-33 b.安在约柜上边施恩座的两头。 出 25:18-21 c.所罗门圣殿装饰的一部分,并刻于圣殿墙上。王上 6:23-30 代下 3:7 d.旧约时代的认知,神乃坐于基路伯立侍两旁的施恩座上垂听人祷告。 王下 19:15 诗 80:1 99:1 赛 37:16 e.神坐着基路伯飞行,借着风的翅膀快飞。 诗 18:10 f.犹太人的观念上,基路伯也担任神宝座的护卫。以诺书 71:7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他们将神的约柜从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放在新车上,乌撒和亚希约赶车。」
约柜必须用人手扛,不能用车辆运送,而且扛的人不能摸它。神曾一度容许非利士人用牛车运送约柜,但一次例外并不代表祂要撤销已彰显的旨意。“俄别以东”,一个利未人,懂得适当地安放约柜。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在神前用琴、瑟、锣、鼓、号作乐,极力跳舞歌唱。」●「亚比拿达」:字义是「我父是尊贵的」或「我父愿意」,基列耶琳人, 撒上 7:1 记载约柜移到他家中。
●「乌撒」:字义是「强壮有力」。 撒上 7:1 提及亚比拿达有个儿子是「以利亚撒」,有可能「乌撒」就是「以利亚撒」的简短称呼。 ●「亚希约」:字义是「亲如手足」。 ●「赶」车:SH 5090,「驾驭」、「驱赶」。 ◎大卫运约柜的方式采用「牛车」,可能是依照非利士人运送约柜的方法 撒上 6 ,而非依照律法的规定 民 4:15 7:9 。「新车」则是用以保证车子不会沾染礼仪上的不洁。――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极力」:「全力」。【】――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到了基顿的禾场(“基顿”作“拿艮” ),因为牛失前蹄(或作“惊跳” ),乌撒就伸手扶住约柜。」 ●「基顿」的禾场:字义是「标枪」。 撒下 6:6 作「基顿」字义是「准备好的」。
●基顿的「禾场」:「打谷场」。 ●「失前蹄(或译惊跳 )」:原文是「掉下」、「跌落」,意思应该就是「牛被绊倒」。 ◎ 13:9 的错误是违背 民 4:15 「不可摸圣物,免得他们死亡」的禁令。――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奉迎的中止:搬运途中的意外,注。
――《串珠圣经注释》
乌撒因违反耶和华的律例而死亡: 本文叙述了:①在运送约柜时因乌撒不敬虔的行为,原计划安放在耶路撒冷的约柜移运被中断的事件;②约柜的临时居所俄别以东的家倍受祝福,表明了神所临在的地方必有大荣耀彰显。大卫和以色列百姓虽在服侍约柜这一点达成了共识,却因急于推动此事而疏漏了神的话语。乌撒的骤然死去给节节上升的大卫与以色列带去了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彻底地反省自己的行为,认识到神当受敬畏的事实。今日教会亦然。当用人的方法推动神的旨意时,教会便会陷入试探,受到冲击,带来分裂。每当此时,若领悟到原因在我们而幡然悔悟,并首先查考神的旨意,便能够克服问题。
――《圣经精读本》
【】
「耶和华向他发怒,因他伸手扶住约柜击杀他,他就死在神面前。」
乌撒伸手扶约柜被击杀的事,看《撒喜爱注。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击杀(原文是闯杀 )」:原文是「强行通过或捣毁」、「攻破」。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大卫因耶和华击杀(原文作“闯杀” )乌撒,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直到今日。」 ●「心里愁烦」:SH 2734,原文是「怒火中烧」、「生气」。参考 创 45:5 的自「恨」也是同一个字,意思应该是「生自己的气」。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是「生神的气」。
●「毘列斯乌撒」:SH 6560,「乌撒的违背」。――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于是大卫不将约柜运进大卫的城,却运到迦特人俄别以东的家中。」「那日大卫惧怕神,说:“神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 ●大卫「惧怕」:「害怕」、「敬畏」。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俄别以东。的俄别以东是可拉族利未人。但这不定是本节的俄别以东。“迦特人”可能指他是迦特临门的人。这是分给哥辖后裔的利未人城市。哥辖族负责搬运约柜。详见对注释。
――《SDA圣经注释》
俄别以东很可能与所提到的为同一人。此人蒙神赐福,儿孙绕膝。他当为利未人,故可给予保管约柜之责。“迦特人”可指他出生在非利士地的迦特城,或但及玛拿西地的迦特临门。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迦特人俄别以东」:是一位从迦特来的利未人。
──《串珠圣经注释》
【】「神的约柜在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迦特」:可能是指「迦特临门」 书 21:24-26 ,因为代上 15:24-25 说俄别以东是利未人,迦特临门是一座利未城市。大卫应该也不会把约柜让一个非利士人保管。
●「俄别以东」:字义是「以东的仆人」。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大卫跟神顺遂的关系中,第一件大意外。我们很可能也会因为不断地顺利进展,而失去警醒、忽略应该注意的细节。其实这不算是细节,不久前 撒上 6:19 才记载伯示麦人对约柜不敬,死了七十人。以目前大卫的能力,是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的。 ◎我们的信仰中,是否还存有对神的「敬畏」?即使是在大规模的敬拜中,神仍然审判对祂的「不敬畏」,神的这个属性,我们是否真正认知了? ◎以大卫目前的状况,他只看到乌撒死了,知道神生气,但他应该不确定神为何生气。搞不好还以为神不要进入耶路撒冷,因此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先停止把约柜运入耶路撒冷,这也是人之常情,他对神的「害怕」,也应该是「对神的敬畏」,不是某些学者说的「贪生怕死」。 ◎乌撒之死,让大卫害怕。但是神却像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先教大卫「敬畏」,又用俄别以东家的福气教大卫「恩典」。看起来大卫学会了,所以 代上 15 就用正确的方式要来把约柜迎回耶路撒冷。――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赐福: 。
――《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第13-16章上 )】
1试比较大卫两次奉迎约柜(13- 15 )的情况与结果,并找出成败的原因。这些原因能否对你的属灵事奉带来一些提醒和指引?
2在两次舁约柜之间,作者选记有关大卫的那三件事(14 )?这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与两次舁约柜有什么关系?
3与非利士人的争战中(14:8-17),什么是大卫获胜的主要因素?这对你的事奉有什么启迪?
4大卫将约柜舁到自己的城里(耶路撒冷 ),有什么作用和目的呢?参13:3。
5当大卫迎接约柜时,因极力跳舞歌唱,被扫罗的女儿米甲轻视。到底米甲为何会轻视大卫呢?大卫又如何面对呢?。今天属灵领袖面对别人的批评时,可从这事得到什么提示或榜样?
6综合这几章给你的印象,大卫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质素使他成为一固属灵领袖,可供后人效法呢。
──《串珠圣经注释》
【 迎接约柜】
大卫在宗教上的贡献,首推迎接约柜回京。
本书中此事的次序与撒母耳记的不尽相同:后者把这段历史编排在大卫战胜列国之后,奉迎约柜好像是凯旋盛会的宗教仪式;在本书内,这事是列在大卫出征之前,纯粹是宗教的事务。
――《串珠圣经注释》
【 大卫在宗教上的贡献】
本书作者笔下的大卫,除了是万众归心的君王之外,行事为人都得神和得人的喜爱,亦因此巩固了自己的万世基业。
本章之前,作者多提到大卫在政治上的成就,由此处开始,重点移向宗教方面。
――《串珠圣经注释》
【 我尝试听取别人意见,只是……】
大卫花时间和他的文武官员商讨运约柜的事。他身为君王有权定夺,可以下令行事,但是他愿意下属参与决策。这也许是大家众口同声赞同他决策的原因(13:1-5)。我们作主管的时候,很容易独断独行,迫使别人听从。但精明的领导人留心听别人的主张,也鼓励别人参与决策。不过我们应当凡事先求问神,否则,就可能困难重重(13:10)。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约柜的重要在于神与其子民定约,我有否时刻记起神与我立的约?】
约柜,也称为神立约的柜,是希伯来人信仰中最神圣的宝物,它是一个大箱子(包金的木箱 ),内有两块石版,也称为法版,上面有神亲手写下的十条诫命。大卫已经设立耶路撒冷为全国的政治中心(11:4-9),这时,他把约柜运到那里,更使首府成为全国的宗教中心。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大卫运约柜的目的是让百姓重视神;今天,我当怎样重视神?】
【欢乐转愁烦】神的约柜在基列耶琳已经放置了多年;以色列人忽略约柜,就表示他们忽略了神。大卫想把约柜运回来,带到以色列人的生活中心,显明他要全国人民切记神才是国家的基础。如果我们忽略了圣经、教会和与圣徒的交往,我们就会忽略神,因为这些都能提醒我们想到神。我们的生活必须以神为中心。
――《灵修版圣经注释》
「这事在众民眼中,都看为好。」
战场上的英雄,很自然的成为受群众拥戴的领袖,常被认为不可能错误的;何况还有属灵人先知在一起,他们都没有讲话,自然爱主为主是好事。实际上,不会错误是神的属性,把人当神来看待,是趋向灾难的开始。
大卫王召集了首领开会,当众宣布:“你们若以为美,见这事是出于耶和华我们的神,我们就差遣人走遍以色列地,见我们未来的弟兄,又见住在有郊野之城的祭司利未人,使他们都到这里来聚集。我们要把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来,因为在扫罗年间,我们没有在约柜前求问神。”
以色列的首位君王扫罗,长久统治,作了不少事,打了不少仗;可惜,他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把神搁置一边,没有让以色列真正的最高统治者表示意见。这是不可缺少的。大卫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他说:“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祂的殿里求问。”这是大卫的心愿,是他与扫罗不同的地方。他表现出只是神在地上的协助者,代理人。
全会众唱善如出一口,没有人提出反对;这是东方人常有的,以为不同意见是反对,反对是反抗,反抗是反动,是大逆不道的事,应该打下去,这也是使领袖不能再考虑的原因,表现出他们只是羊群,跟随牧人,以领袖的意见为意见。
大卫提出的简单逻辑:约柜代表神的同在;有神的同在就可蒙福。这正是以色列人和祭司何弗尼,非尼哈的观念,结果是以便以谢战役的惨败,约柜蒙尘。但简化的片面真理,是大众神学,易于接受。眼见大卫又走上了覆辙。
于是以色列全国人民,从南到北,形成了大节庆,歌唱,作乐,跳舞;“他们将约柜从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放在新车上”:一切准备得周全,是非常热闹的活动。“到了基顿的禾场,因为牛失前蹄乌撒伸手扶住约柜。耶和华向他发怒,因他伸手扶住约柜击杀他,他就死在神面前。”人的存心是好的,活动也够热闹;只是没有照神的话,完全是人的意见,来人“伸手”,伸出不洁的手,惹圣洁的神忿怒。
神的工作,必须照神的旨意作,作得圣洁。── 于中旻《历代志上笺记》
【大卫的表达方式是否太激烈呢?又或是我太保守?】
在旧约时代,敬拜神不仅是严肃的宗教礼仪,大卫敬拜神,以音乐、舞蹈流露欢欣和雀跃的情感,也为圣经所称许。我们的敬拜应当适中,不要偏重于某一类形式,有时要审慎庄严,有时要热切欢呼。两者之中你需要哪一种?不必限制自己,随圣灵感动去行吧。
――《灵修版圣经注释》
【 顺从神的律法远胜于自己的热心?顺从和热心,哪一样重要?】
乌撒为甚么被神击杀?因为他用手触摸约柜,那是该被处死的罪。神在摩西五经之中对于搬运约柜有明确的规定,而以色列人竟然忽略了。神吩咐由利未人搬运约柜(圣经没有记载乌撒是利未人 ),用两根杠子穿过它的金环,用肩扛抬,人绝不可用手去摸约柜。大卫用牛车把约柜运回,是仿效非利士人的方式(参撒上6章 )。乌撒事前没有自洁,虽热心事奉神,却招致神怒(15:12-13)。这件事也使大卫想起,顺从神的律法远胜于自己的热心。他虽然事先与民间的首领商议过(13:1),却忽略了求问神怎样运约柜。可见亲友的建议绝不能代替神的指示。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我是否也意识到神不同的属性?】
乌撒因为伸手触摸约柜立即被击杀,但约柜放在俄别以东的家中时,神则赐福给他全家。这件事显示神大能的两面:祂既有完全的慈爱,又有完全的公义。祂赐大福给顺服祂命令之人,也严厉地处罚违命的人。神的处罚可能来得很快,也可能来得迟延;无论如何,它总是要临到的。我们有时会单单注目于神的赐福,忘记了圣经所说,犯罪时“落在永生的神手里,真是可怕的”。不过,我们也有时又太过专注于神的审判,而忘记了祂的赐福。不要片面地来看神做事,我们要想蒙神赐福,就要负起责任,照祂所规定的,过圣洁、诚实而公义的生活。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大卫愁烦有原因,这却提示我要……】
大卫心里愁烦,他对神对自己皆不满,他为自己在搬运约柜的事上做错了而心里难过──欢天喜地的搬运约柜,却令一个人死亡。幸而他的愁烦不久便平静下来,他将约柜暂时放在俄别以东的家里,使他可以周到地去考虑,怎样将它运回耶路撒冷才算正确。一旦他清楚神的吩咐,下一次就可以谨慎地遵神之命而行。
──《灵修版圣经注释》
【「那日大卫惧怕上帝。」】
大卫若 利未记所订的条例,不必惧怕神,约柜应由祭司来扛抬,因为神的事必须由奉献的人来经办,不是以机械式的工具来处理。大卫忽略这件事,只将约柜放在新车上。他没有服从神的律法,无怪乌撒一摸就处死了。火会烧着你,如果你玩火的话,俄别以东遵守神的律法,约柜对他就成了祝福的根源,火在炉中给我们服役,我们却要慎于处理。
我们对待神,神就这样对待我们。对法老是幽暗与无助,对以色列就是亮光与帮助。祂厌倦不虔的人,却施恩给恩慈者,有一个强盗不肯悔改,基督的十字架就成为定罪的死亡。另一个强盗因心软而悔改信主,那就成为活的香气叫人活。我们只要顺从神的旨意,行在祂的道上,就不必惧怕,只有在违背祂的律法才要怕祂。神乃是烈火,凡违背祂的,祂就除去内心的恶,我们却迎祂进来,在你我的生命中,在祂的家中,让约柜,祂同在的象征,住在里面。教养你的孩子长大可事奉祂,你必蒙福,凡你所有的也都得恩惠。
──迈尔《珍贵的片刻》
【代上十三章 怎样才算有属灵成就?】
在撒下6章中也记载了这件事,那里说大卫的建造计划已经完成,才把约柜运到耶路撒冷。历代志作者先写大卫搬运约柜的事,好突显他的属灵成就,说明他与神的亲密关系。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