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约伯记 第37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因此我心战兢,从原处移动。」

2「听啊,神轰轰的声音,是祂口中所发的响声。」

3「祂发响声震遍天下,发电光闪到地极。」

4「随后人听见有雷声轰轰,大发威严,雷电接连不断。」

5「神发出奇妙的雷声;祂行大事,我们不能测透。」

「听啊,神轰轰的声音,是祂口中所发的响声」()),可能是神即将在旋风中出现()),以利户已经听到远处而来的雷声,心中「战兢」())。这隆隆的雷声,正是神即将亲自回应约伯所说的:「祂大能的雷声谁能明透呢」())。此时可能雨季即将来临,约伯的苦难可能从春雨延续到秋雨()),持续了整个夏天。
「祂行大事,我们不能测透」()),这是以利户第二次强调「神为大,我们不能全知」())。

6「祂对雪说:要降在地上;对大雨和暴雨也是这样说。」

7「祂封住各人的手,叫所造的万人都晓得祂的作为。」

8「百兽进入穴中,卧在洞内。」

9「暴风出于南宫;寒冷出于北方。」

10「神嘘气成冰;宽阔之水也都凝结。」

11「祂使密云盛满水气,布散电光之云;」

12「这云,是借祂的指引游行旋转,得以在全地面上行祂一切所吩咐的,」

13「或为责罚,或为润地,或为施行慈爱。」

「祂封住各人的手」())指神让每个人都因冬天的雨雪而停止劳动,有机会安静思考。这是以利户第二次强调()),虽然「祂行大事,我们不能测透」()),但神不是要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或怀疑论,因为祂要「叫所造的万人都晓得祂的作为」())。
云的运动在人看来是随机的,实际上「是借祂的指引游行旋转,得以在全地面上行祂一切所吩咐的」())。因此,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偶然,我们应该留意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是「或为责罚,或为润地,或为施行慈爱」())。
上图:一场罕见的暴风雪之后的圣殿山。2013年12月13日,耶路撒冷降雪40-70厘米。耶路撒冷的冬天并不经常下雪,1950年和2013年是一百四十年来最大的两次。但在北部的黑门山则每年都下雪。

14「约伯啊,你要留心听,要站立思想神奇妙的作为。」

15「神如何吩咐这些,如何使云中的电光照耀,你知道吗?」

16「云彩如何浮于空中,那知识全备者奇妙的作为,你知道吗?」

17「南风使地寂静,你的衣服就如火热,你知道吗?」

18「你岂能与神同铺穹苍吗?这穹苍坚硬,如同铸成的镜子。」

19「我们愚昧不能陈说;请你指教我们该对祂说什么话。」

20「人岂可说:我愿与祂说话?岂有人自愿灭亡吗?」

21「现在有云遮蔽,人不得见穹苍的光亮;但风吹过,天又发晴。」

22「金光出于北方,在神那里有可怕的威严。」

23「论到全能者,我们不能测度;祂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义,必不苦待人。」

24「所以,人敬畏祂;凡自以为心中有智慧的人,祂都不顾念。」

「现在有云遮蔽,人不得见穹苍的光亮」()),可能是旋风到来之前乌云密布,以利户触景生情,用来形容约伯对神的旨意「暗昧不明」()),有如阳光被乌云遮蔽。「但风吹过,天又发晴」()),比喻这种「暗昧不明」只是暂时的,因为神的心意是要「叫所造的万人都晓得祂的作为」())。
「金光出于北方」()),可能是天空透出一道阳光,也可能以利户已经看到了神在旋风之后透出的金光。
「论到全能者,我们不能测度」()),这句话与「神为大,我们不能全知」())、「祂行大事,我们不能测透」())前后呼应,成为以利户最后的结论。虽然这句话是三位朋友())、约伯())和以利户的共识()),但他们的理解却各不相同。

以利法一面说「祂行大事不可测度,行奇事不可胜数」()),一面自称「这理,我们已经考察,本是如此」()),断言约伯是因罪受罚,自相矛盾。
约伯认为「祂行大事,不可测度」()),「祂从我旁边经过,我却不看见」()),所以无法理解神为什么让自己受苦。
而以利户却认为,虽然「祂行大事,我们不能测透」()),但我们能确信「祂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义,必不苦待人」()),神必会叫「风吹过,天又发晴」,让我们清清楚楚地明白祂的旨意())。所以,人应当「敬畏祂」()),不必纠结苦难的原因,而要寻求苦难的目的,「祂就把他们的作为和过犯指示他们,叫他们知道有骄傲的行动」())。


「凡自以为心中有智慧的人,祂都不顾念」()),这句话与「无智慧的人蒙你何等的指教!你向他多显大知识」())对应,回应约伯对三位朋友的挖苦。虽然约伯也知道「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但以利户却提醒约伯,一个真正「敬畏祂」的人,并不是「自以为心中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讽刺挖苦别人())。
以利户是神的开路先锋,虽然他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却相信即使「有云遮蔽」()),亮光也始终在乌云之上,必要向人显明())。他帮助约伯把心中的翻腾平息下来,等候天空放晴、金光再现,预备迎见神。暴风雨后的阳光将会更加灿烂,正如「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
上图:2015年以色列冬季第一场雷雨之后的天空,「金光出于北方」(伯三十七22),可能就是类似的景象。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约伯记第三十七章

.章与章之间没有中断,除了以利户突然的叫声以外,他因着神的能力在雷雨中可畏的景象而吓了一跳,混合着惧怕与崇敬。的平行描述说明那使人战兢的,是认知到神自己在这样的事件中活泼的同在。圣经对雷雨含有几个饶有意义的描写,诗二十九篇是这些描写中最棒的,但以利户的诗紧接着排在第二位。听阿的请求是复数的,是对约伯和他朋友们说,如果不包括旁观者在内。我们几乎能够想像:以利户作出他的描写时,正好是一场惊人的风暴真的扫过他们所有人时。虽然雷声与闪电同时提及,重点却是放在震耳欲聋的响声上,相当简单地确认为神的声音。这里有相当可观的数量的重复,有些罕见字被用来指雷声。既然第5节是首形式极好的双行诗,带有平行的“奇妙的”与“壮观的”,而且,既然第6节新的开始标示出第5节是高峰,我们应该承认第2~4节为一首七行诗,被对称的第1节与第5节包围起来;这样,这七行的结构浮现出类似的对称来。一行处理“电光”(就是第三十六章中所用的简单字眼“亮光”),被放在一对三行诗之间,这一对全都是处理声音。这首七行诗的完整,不仅表现在它内在的对称上,更表现在第4b节重复使用第2a节的“听”字以作为框架上。这个分析除去了一些问题。由于受到狭隘地寻找两行的单元(这已经影响了马所拉经文的标点)之误导,有些学者(如:Rowley, p.302)为了平行体的缘故,将第3a节的“它”确认为“电光”(3b节;参思高、现中),彭马文译作“闪现它”,完成了这个作法,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乌加列平行句,把我们到目前为止用来提供语源的亚兰文动词的资格给夺取了;但是,他把词尾加词纳入字根,解决了一个问题,只是却又创造一个新的问题。在我们作出最后判断之前,应该先研究“拉斯珊拉平行句”(导论:“Ⅷ约伯记的经文与语文”),NEB 译作动词“轰鸣”,符合我们提议的分析。第4b节的“闪电”(吕译、现中、RSV),是马所拉经文没有的。和合本、RSV 的我们不能测透(5节)支持我们在的注释中对不可知论的陈述,那里把完全相同的字译作“我们……不能测度”。

6~13.这个乐章的界线,是以明显的文法记号来标示的。它处理冬天的雨、伴随着雪与冰冻之寒冷,使人们留在室内(7节;但希伯来文非常不清楚,NEB 可能作了太多的猜想),并且把动物驱赶进入它们的穴中(8节)。第10节又回到冰字,可能可辨识出内向性结构的大纲;但它不像第1~5节的乐章那么清楚。当人们无助地观察时,以利户引进两个结论:神彻底地控制这些事件(12节),虽然它们的“游行旋转”可能暗示漫无目标的、混沌的势力,NEB 较清楚地表达了这个观念。),“祂使它发生”(RSV),是为了几个截然不同之理由中的任一个,这里提起三个可能性,每一个都是以“若”(中文译本都作或为)字来引入的:“若为杖,若为祂的地,若为 h]esed[ (用来指盟约之坚贞忠诚的大字,用在”。因为提及地似乎并不适合,释经学者若非将它改变,就是将它丢弃(NEB 即是如此);已经提出了这一点:雨水可以是毁灭性的,或施恩性的;这里以“杖”字(和合本:责罚,AV“矫正”;吕译“刑杖”)与慈爱,来确保相同的对比。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最戏剧性的事件,是当神使用最具毁灭力的暴风,来把祂约中所应许的得胜赐给祂的百姓时,也就是说:施行 h]esed[ (书十;士四;;诗十八等)。差遣暴风的这些理由与人有关,也有沿着熟悉路线的道德理由:要刑罚恶人,或要拯救义人。第三个理由是最有趣的,因为它与人无关,并且打开了一条全新的思路:神在祂广大的宇宙中作了许许多多的事,是在人类身上找不到解释的,就像耶和华自己的讲论将会提醒约伯的:在人以外,祂还有许多造物需要照顾,有时候祂刮起一阵暴风,只是“为了祂自己”。虽然很久以前就有人假设:字根 rs]w 是隐藏在“祂的地”(吕译、RSV)里面,达户的论证(彭马文更为有力地将之陈述出来,他的译文“为了施行恩惠”不如像“为了喜悦”这类的来得好)已经打开了这条路,可以辨识出多而又多的支持例子来390。神是自由去做祂所喜悦的事,不需要将每一件事都解释为祂对人类的旨意。

14~20.以利户现在较直接地指名对约伯说话。他开始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多少带有耶和华自己终于说话时将要用的语气391。他一再地审阅天空中的奇事,问约伯可否知道神如何做这类的事,就如“平浮”云彩(16节,吕译)、铺张穹苍(18节)。既然天空对地面上的观察者而言似乎是牢固而坚实的,诗歌体将之比拟为铸成的镜子,我们就不应该引入有关它“科学上的”正确性之争论而破坏它。希伯来人充分地察觉到诸天的构造远比一个“翻转的大碗”复杂多了。

第17节似乎要将闷热的夏季气候与第6~13节所描写的情况对比,但他为什么要强调约伯个人的不适“在你那郁闷难受的衣服中冒汗”(NEB)可就不清楚了,除非它是要使人明白这一点:人绝对无法控制天气,不像神能照着祂的旨意来改变它。这样,它为第19~20节作准备,虽然这两节非常不清楚392,显然是为了约伯甚至在像天气这么容易而不稀罕的事更遑论人类事务的道德管治了也要“命令神”(NEB)而且责骂他。比较不同译本的第20b节,会抑止我们作出任何解释的尝试。

21~24.以利户的讲论以可畏的平静语气来结束,暴风已经止息,阳光穿透横阻的云彩。有些释经学者对于第21节的位在这里不满,因为以利户已经开始教化了,却又在这里回头描述自然界;但不需要像一些人所作的一样,把第21节移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在前面已经好几次看见这种事了。最后承认神可怕的威严(22节)为最后断言祂的伟大作预备。

发现和合本与 RSV 在第22a节优美的译法金光出于北方竟有如此不确定的希伯来文根据,真是一件格外无趣的事。希伯来文提及金(就是普通的金属),可能是指暴风雨后的晚霞,但这一定不会出现在北方;如果它是许多学者感到极有吸引力之提议北极光,那么我们就看见一个完全不同的夜空景色,与到目前为止都在以利户这篇讲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暴风无关。

布罗梅德393在第22b节确认了至高神的头衔,我们应该认真地接受;第22a节应该与第21节接在一起,形成一首四行诗,而第22b节则与第23节接在一起,形成一首六行的乐章,每行两拍,充满了古代诗歌的回忆,适合作为以利户雄伟之吟诵的高潮。

这样,第24节是终结的暗示,适用在人,尤其是约伯身上。它与结束本书其他讲论的经节类似,有首简洁的双行诗,带着整齐的平行体,但译经者却把它忽略了。NEB 默不作声地把麻烦的否定词(和合本、RSV的不)除掉了,相同的字在第24a节译作敬畏,第24b节却译作顾念,失去了平行语句。根据笔者所指出的一个原则394 yr~h 是重复平行之 yr~whw 带有缺陷的拼法;在与 lkn 平行时, l~ 一定是肯定的用法:

“所以人敬畏祂,

凡是心中有智慧的人一定都敬畏祂!”

我们经过了一大圈,又回到

386 “我要保护造我的主的公平”(NEB),或“证明造我的主是公平的”(JB)。
387 JBL , LVIII, 1939, pp.102f。
388 E. A. Speiser, Oriental and Biblical Studies (1967), pp.19-20。
389 在第27a节中,只要将 m 与前一个字一起读,很容易就可以产生出“海”这个字来,以取代“水”。这样,下一行的介系词 l- 是“从”,神话上的图像可以获得承认,无须与彭马文的意见完全一致。
390 只举一个例子,就我所知的,是尚未被报导出来的: ~ars]a{h 应该译作“慎重地,故意地”,所以就把在无遮蔽的地上性交这种荒谬的情况给排除了。
391 这个预示并未像某些批评者所感觉的那样,破坏了神圣会遇的冲击力,他们宁可将以利户的讲论整个拿掉。几乎从最开头的时候,对话就把这种性质的诗歌包括在内,二十八章,。所以,耶和华的讲论是已经发表之题目的 crescendo (译注:渐次加强音)。
392 我们不知道以利户为什么忽然开始说“我们”。他的意思是不是说他与约伯要联合起来,为了温和的天气而向神提出要求呢?第19b节同样昏暗不明,它是否意味着神是隐藏在黑暗中,或我们是在黑暗中呢?
393 A. C. M. Blommerde, Northwest Semitic Grammar and Job , p.132。

394 JBL , LXVIII, 1970, pp.343f。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因此我心战兢,从原处移动。」

以利户透过自然界描写神的威能奇妙。

――《串珠圣经注释》

「移动」:除了本节,这词只在其他两处经文出现。

――《串珠圣经注释》

因此我心战兢: 以利户将雷鸣比作神的声音(2-3-5节 ),承认当他听到那声音时非常恐惧和战兢。在圣洁的神之威严面前,腐败不堪的人只能战兢。在旧约时代,关于救赎的启示尚很微弱,神一般被描述为不可直接接近的高高在上的神。然而救赎借着耶稣基督得以成就,所有圣徒都成为君尊的祭司,可以在基督里面坦然无惧地进到神面前,得享直接称神为阿爸父的特权

――《圣经精读本》

听阿的请求是复数的,是对约伯和他朋友们说,如果不包括旁观者在内。我们几乎能够想象:以利户作出他的描写时,正好是一场惊人的风暴真的扫过他们所有人时。虽然雷声与闪电同时提及,重点却是放在震耳欲聋的响声上,相当简单地确认为神的声音。这里有相当可观的数量的重复,有些罕见字被用来指雷声。既然第5节是首形式极好的双行诗,带有平行的「奇妙的」与「壮观的」,而且,既然第6节新的开始标示出第5节是高峰,我们应该承认第2~4节为一首七行诗,被对称的第1节与第5节包围起来;这样,这七行的结构浮现出类似的对称来。一行处理「电光」(就是第三十六章中所用的简单字眼「亮光」 ),被放在一对三行诗之间,这一对全都是处理声音。这首七行诗的完整,不仅表现在它内在的对称上,更表现在第4b节重复使用第2a节的「听」字以作为框架上。

——《丁道尔圣经注释》

冬天的雷电都为神掌管。

――《串珠圣经注释》
】「听啊,神轰轰的声音,是他口中所发的响声。」

风暴之神】在乌加列神话中,风暴之神巴力─哈达靠他声音的能力使仇敌惧极奔逃(又见诗二十九 )。亚喀得的对应神祇阿达德的嗓音亦有雷声。风暴之神巴力的肖像通常都是手执一束霹雳。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发响声震遍天下,发电光闪到地极。」

】「随后人听见有雷声轰轰,大发威严,雷电接连不断。」

以利户用颂赞的诗句描写天地间的奇妙诸现象,自己如何为这些奇景所著迷。电光照耀、云彩浮空、水结冰、云降雨、穹苍覆被大地,这一切都在神的吩咐下运行。祂施行慈爱,恩及一切人类(13节

――《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雷声轰轰」:代表神的咆哮

――《串珠圣经注释》

●「雷电连接不断」

:直译是「他不中断它们,当他的声音被听见」。

】「神发出奇妙的雷声,他行大事,我们不能测透。」

】「他对雪说,要降在地上,对大雨和暴雨也是这样说。」

】本节描述了白雪与寒流交加的冬天的雨季(自12月下旬到1月为止 ),重点强调了以下两点:①神是天地万物的掌管者,崇尚合理化之科学思维之人将自然法则界定为绝对真理。然而,创造并维持自然现象的是神,若神愿意就可以随时改变自然法则;②神按照自己的心意使用自然现象,或为祝福的器皿,或作惩罚的工具(13节 )。在旧约时代,冰雹与雷鸣为神的百姓带去了救恩与胜利,给仇敌则带去了灭亡与失败
――《圣经精读本》

这个乐章的界线,是以明显的文法记号来标示的。它处理冬天的雨、伴随着雪与冰冻之寒冷,使人们留在室内(7节 但希伯来文非常不清楚 NEB 可能作了太多的猜想 ),并且把动物驱赶进入牠们的穴中(8节 )。第10节又回到冰字,可能可辨识出内向性结构的大纲;但它不像第1~5节的乐章那么清楚。当人们无助地观察时,以利户引进两个结论:神彻底地控制这些事件(12节 ),虽然它们的「游行旋转」可能暗示漫无目标的、混沌的势力,NEB 较清楚地表达了这个观念。 ),「祂使它发生」(RSV ),是为了几个截然不同之理由中的任一个,这里提起三个可能性,每一个都是以「若」(中文译本都作或为 )字来引入的:「若为杖,若为祂的地,若为 h]esed(用来指盟约之坚贞忠诚的大字」。

因为提及地似乎并不适合,释经学者若非将它改变,就是将它丢弃(NEB 即是如此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封住各人的手,叫所造的万人都晓得他的作为。」

他封各人的手: 巴勒斯坦冬季常袭来刺骨的寒流,也经常刮起暴风雪与雪花。遇到这种天气时,人们只好放下手中的工作。因此当他们在家休息时,就有机会思考神伟大的权能与威严。

――《圣经精读本》

●「封住各人的手」:指神让每个人都因为下雪冰封,无法出门去做事。

冬天来临,农人可稍作休息,等待春天收割,而百兽则纷纷冬眠。

「都晓得他的作为」:或许是「都暂时不作工」。

――《串珠圣经注释》
】「百兽进入穴中,卧在洞内。」

】「暴风出于南宫,寒冷出于北方。」

储藏暴风的南宫】初民相信风是储藏在天上的房室之中。神定期扫除这些房室的储藏。迦南人和巴比伦人将风暴的显现归因于暴雨之神兼风神阿达德。另一个类似(但比较常见 )的象喻,则形容耶和华有由风所运转的仓库,储藏雨、雹,和雪,驱动它的大概是祂口中的气。译作「仓库」的字眼亦可形容储藏珍贵宝物或御用兵器的库房。雹、雪、风、雷、电都经常被形容为神用来击败仇敌的兵器。此外,仓库又可用来储藏原料,如:大麦、蜜枣、五谷,或一般之什一奉献等。神亦同样按需要分配仓库的藏品。宇宙性仓库的象喻在古代近东并不常见。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神嘘气成冰,宽阔之水也都凝结。」

“神嘘气”。一阵使冰形成的冷风。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神嘘气成冰」:当时的人以为神一吹气就使水凝结成冰。

――《串珠圣经注释》
】「他使密云盛满水气,布散电光之云;」

】「这云,是藉他的指引游行旋转,得以在全地面上行他一切所吩咐的,」

「藉他的指引」:按照他的计划

――《串珠圣经注释》
】「或为责罚,或为润地,或为施行慈爱。」

作神惩罚的雨】神可以因应需要,利用风暴来赐福或审判。风雨能够带来五谷赖以成长的水分,但也可以构成破坏。初民相信天气是完全在神明操纵之下,以供赏罚之用。他们不认为世界是按照自然定律运作的。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约伯啊,你要留心听,要站立思想神奇妙的作为。」

】本文是以利户对约伯的直接劝告,季节背景是夏天。以利户想要通过反问使约伯认识到神的奇妙作为,教导他当屈膝在神的权能面前。
――《圣经精读本》

以利户现在较直接地指名对约伯说话。他开始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多少带有耶和华自己终于说话时将要用的语气391。他一再地审阅天空中的奇事,问约伯可否知道神如何做这类的事,就如「平浮」云彩(16节 吕译 )、铺张穹苍(18节 )。既然天空对地面上的观察者而言似乎是牢固而坚实的,诗歌体将之比拟为铸成的镜子,我们就不应该引入有关它「科学上的」正确性之争论而破坏它。希伯来人充分地察觉到诸天的构造远比一个「翻转的大碗」复杂多了。

第17节似乎要将闷热的夏季气候与第6~13节所描写的情况对比,但他为什么要强调约伯个人的不适──「在你那郁闷难受的衣服中冒汗」(NEB )──可就不清楚了,除非它是要使人明白这一点:人绝对无法控制天气,不像神能照着祂的旨意来改变它。这样,它为第19~20节作准备,虽然这两节非常不清楚392,显然是为了约伯甚至在像天气这么容易而不稀罕的事──更遑论人类事务的道德管治了──也要「命令神」(NEB )而且责骂他。比较不同译本的第20b节,会抑止我们作出任何解释的尝试。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利户劝约伯以虔敬的心思想神创造的奇妙,并转身离开他反叛的道路。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神的荣美和难测。

――《串珠圣经注释》
】「神如何吩咐这些,如何使云中的电光照耀,你知道吗?」

】「云彩如何浮于空中,那知识全备者奇妙的作为,你知道吗?」

「浮」:这字多描写天秤两边高升和降落的情景。

――《串珠圣经注释》

云彩如何浮于空中: 云靠着两种力量保持平衡,即地球的吸引力与空气上腾之力的相互作用。现代科学界定为“云的平衡”,数千年之前就已拥有这种自然科学知识,足以令人惊叹不已。

――《圣经精读本》
】「南风使地寂静,你的衣服就如火热,你知道吗?」

「南风」:指从沙漠来的热风,由于风力不强,吹拂时叶子不动,一片寂静无声,但热力却惊人。

――《串珠圣经注释》

●「南风」

:指沙漠来的热风。这种风的风力不强,吹拂时叶子不动,寂静无声,但热力惊人。【】「你岂能与神同铺穹苍吗?这穹苍坚硬,如同铸成的镜子。」

“坚硬”。静止而炽热。参看及其脚注。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铸成的镜子」:古时镜子是融化金属而制成的。

――《串珠圣经注释》

这穹苍坚硬,如同铸造成的镜子: 希伯来人认为穹苍是展开扩张的,犹如展平面团或展开幔子。并且,他们拥有“三层天”的概念。希伯来人的穹苍概念是在自然科学思维尚未发达之时树立的,同时也是来自神的启示。

――《圣经精读本》

铸成的镜子】

古代的镜子是用青铜铸造,十分坚牢,不容易打破。用这象喻来形容干旱炎热的夏日中,地上的石块土壤反映烈日无休止之金光的场面。再者,初民又相信天是固体的圆拱或圆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们愚昧不能陈说,请你指教我们该对他说什么话。」

●「愚昧不能陈说」:原文是「因黑暗不能依次陈明」。

】这是答复约伯一再要向神当面陈明他的案件而说的话。人怎可与神的庄严华丽相比,以人有限的知识,如何懂得和他说话。
――《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人思想有限,不能完全明白神的作为,所以人不能到神面前与说话,自以为义(13:8)。

――《串珠圣经注释》
】「人岂可说,我愿与他说话,岂有人自愿灭亡吗?」

●「灭亡」:原文是「被吞噬」。【】「“现在有云遮蔽,人不得见穹苍的光亮;但风吹过,天又发晴。」

● 31:21 直译是「现在人不得见太阳,它在云中光亮;但风吹过,洁净它们」。

】天朗气清时,天空的光辉已是非常耀眼,何况神显现时所发出的光芒和威严呢!

「金光...... 北方」:有不同解释,可能是描写从神所发出的光辉。

――《串珠圣经注释》

◎ 37:21-22 可能是当时天空中真的暂时有云遮蔽,以利户就拿来比喻约伯目前的现况有如阳光被乌云遮蔽,真相终究会显明。这段也可以解释成现在阳光被遮蔽的状况下,人都无法看太阳了,如果等云散去更怎能直视太阳呢?【

本文描绘了暴风雨过后明亮耀眼的金光乍现的情景,这可以说是暗示神的显现以及由此而来的约伯之恢复。以利户以本文结束自己的辩论,放弃激动的指责,在严肃静谧的状态中颂赞神的大能、威严与公义。

――《圣经精读本》

以利户的讲论以可畏的平静语气来结束,暴风已经止息,阳光穿透横阻的云彩。有些释经学者对于第21节的位在这里不满,因为以利户已经开始教化了,却又在这里回头描述自然界;但不需要像一些人所作的一样,把第21节移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在前面已经好几次看见这种事了。最后承认神可怕的威严(22节 )为最后断言祂的伟大作预备。

发现和合本与 RSV 在第22a节优美的译法──金光出于北方──竟有如此不确定的希伯来文根据,真是一件格外无趣的事。希伯来文提及金(就是普通的金属 ),可能是指暴风雨后的晚霞,但这一定不会出现在北方;如果它是许多学者感到极有吸引力之提议──北极光,那么我们就看见一个完全不同的夜空景色,与到目前为止都在以利户这篇讲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暴风无关。

——《丁道尔圣经注释》
】「金光出于北方,在神那里有可怕的威严。」

“金光”。指神从“北方”出来。参看的脚注。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金光出于北方: 本文与21节形成对偶句,描绘了北风卷走重云,耀眼的金光灿烂升起的景像。通过本节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两点:①若用光比喻神,用风浪比喻艰险坎坷的人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本节的含意。神自始至终看顾自己试炼中的百姓,并在适当的时候以大而可畏的权能与威严施惠助危,因此当遭遇试炼时,圣徒不应灰心失望,应思想试炼的含义,智慧地克服一切;②当我们面对蔓延于整个世界的庞大罪恶势力时,稍不留意就会掉进绝望之渊。然而,暴风雨后的阳光却会更加灿烂,正如罪在哪里显多,耶稣基督的恩典就在哪里显多

――《圣经精读本》
】「论到全能者,我们不能测度;他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义,必不苦待人。」

●「大义」:「丰盛的公义」、「很多的公义」。

◎ 37:23 以利户的结论中,认为神不苦待人( 或者意义接近是「不无故苦待人」,这点应该是错误的,约伯就是被苦待。但这样的错误并无损以利户整段讲论的力量与洞见。

◎我们会不会也太快怀疑神的公义、智慧与能力?忽略了神的作为是我们难以测度的?

】「所以人敬畏他;凡自以为心中有智慧的人,他都不顾念。”」

“敬畏他”。承认神的可畏,完全顺服地在祂面前下拜。约伯没有回答以利户,可能因为他在以利户的话中看到一些真理。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本节或作「因此人人都敬畏,不会苦待心中有智慧的人」。

――《串珠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36- 37章 )】

1按这两章对神的描绘,人面对这位满有权柄、能力的神时,还应质疑或批评的作为么?约伯可否以神将苦难加在他身上为不公平?

2神行事人虽不能测透,但的属性却是人所认识的,这是什么呢?参37:23。由此看来,人当如何响应神的作为呢。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我怎么从未听过神对我说话?别人真的听到了吗?我怀疑……】

没有甚么能与神相比的,祂的权柄和存在令人生畏,祂说话我们必须听。我们常替神说话,就像约伯的朋友那样,把祂的话放在嘴边,常以为祂就在我们身旁,因而不理会祂,也把祂的沉默解释为祂不在或不注意。但神是关心我们的。祂在掌权,祂也会说话。我们要时时准备接受神的信息,祂会通过圣经和圣灵的提醒,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跟我们讲话。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神作为的显明】

「祂封住各人的手,叫…人都晓得祂的作为。」

今代的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常说:“太忙了!”其实,我们的时间并不比古时的人少;相反的,如果以单纯数字来计算,时间该省余出许多。比如说,保罗要用双脚跑路,过海要坐缓慢而缺乏安全的古老的船;今天,我们谁还靠两条腿跑路?我们乘汽车,飞机,该可以省多少时间?我们不用耕田而食,住屋不必自己建造,不用制帐棚维生,在衣食住上,省了多少时间?省了的时间,就使我们等于比古人多活了好多年,但时间哪里去了?
因为我们的欲求太多,就不肯停下手,要一直去作;只是不为神而作,更不肯寻求神的旨意,也不看神作工。神愿意显明祂的作为,只是人太忙碌于自己的工作,不曾留下时间,看神的作为,听神的声音。
人跟神争着工作,要显明自己的本领,正像建造巴别塔一样。最好的也不过是孩子的儿戏,或是虫蚁作的窝,可怜亦复可笑;有时更是乱伸乌撒不洁的手,亵渎神的圣工。但人却偏要自许,真是无可奈何。因此

祂对雪说:“要降在地上!”
对大雨和暴雨,也是这样说。
祂封住各人的手,
叫所造的万人都晓得祂的作为。”

我们看到环境变得恶劣,仿佛是天降大雪,风寒地冻,万里冰封,正是神要洁净祂的工作,使人不能伸手;或如狂风暴雨,不但所建造的要被冲走,存留不住,连人也会随猛流流逝无踪。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才肯停手,给神有施展祂大能作为的机会。只有当神“封住各人的手”,才没有人夸口的余地,人不能说是我的才干智慧,是我投资的财富,是我的能力成就的功业;这样,神才可以得荣耀,“叫所造的万人,都晓得是祂的作为”。
在神来说,这似乎是不得已的事,但却是必要的。甚么时候人停止夸口,甚么增长,发展,筹算,计划,都显出是画饼充不了饥,才显出“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祂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人所能作的,只有俯伏敬拜,只有祷告祂,赞美祂,仰望祂,看祂的作为。

── 于中旻《约伯记笺记》

】「现在有云遮蔽,人不得见穹苍的光亮。」

这宇宙的美有一部分是由于云彩的变幻,意大利常青的天空反而失去云层的容美,云彩也是雨水的宁藏库。没有这些,大地只成为一片荒原,在人生中也有云彩,有阴影,有时也为夜间的黑暗所遮掩。但是云彩一定带来光耀,「我将虹放在云彩中。」

如果我们能够在云彩另一面来观察,在无限的荣美,浸溶在光泽之中,好似阿尔卑斯山重迭的峰岭,必为那荣耀所摄,惊讶不已。我们从下面看,又怎能看见在顶峰浴于光中呢?从山谷是不能看见高处的,那高处的峰岭必伸张在各处。在云彩中包涵的水,必一滴滴降落在地上。

神的儿女啊,如果你有忧苦,要从另一面来看,不要只从地上的角度来观察。从天上,就是坐在基督旁来往下看,就能看见那反映出来天上的美景,且有基督荣耀的面光,那投射的深影,在生命的山坡上,会多么的美呀!要记得云彩一直在移动着,神的风一直在吹拂着,扫除净尽的。黑云所在之处,就立即成为蔚蓝的天空。

──迈尔《珍贵的片刻》


「现在有云遮蔽,人不得见穹苍的光亮。」
云彩点缀了世界的美丽,天上如果永远蔚蓝一片,缺少了变幻多端的云彩的美景。地球也会失去常态,变成一片单调。人生也时有云彩罩上来,有时阴暗,有时灿烂宜人,有时漆黑如夜;但任何一种云,都有它的光明面,所谓“我把虹放在云彩中。”(创9︰13 )
如果我们能从另一方向去观察,这些云彩静伏如波涛,高耸如阿尔卑斯山的峰峦,浴于它们所遮断的光明中,我们将惊叹它们的灿烂与美丽。
我们在地上抬头看见的是它向下的一面,谁能从整个的空间,居于云端之上,给我们描述那照耀着云锋,云谷的光明呢?次之,每一滴使生命滋长的水分,亦不是云给我们带来的吗?
神的孩子啊,使你痛心的遭遇,使你流泪的难处,都是你灵程中的乌云。你若从地上望上去,果然是又黑又暗;可是你若从与基督同坐的天上望下来,如果你知道了它们在天堂的美景,基督春光满面的笑貌,那么你对它们在山麓上投下的阴影也会欣然接受,不再沮丧了。你只要知道,在神的清风之前,云彩永远是在来来去去的。——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以利户得出了甚么结论?对约伯有帮助吗?】以利户说约伯对神的信心远比知道其痛苦的原因重要得多,他以这真理结束了演说。他几乎可以帮助到约伯的时候,却走错了路。在这关键时刻,神介入了讨论,从这重要的真理中作出正确的结论(38章 )。

――《灵修版圣经注释》

茫茫宇宙,神要掌管的事情太多了,我的事算甚么?祂也管?】

以利户强调神在大自然中的主权,藉以提醒祂也掌管我们的生活。神在掌权;祂指引、保护、维持创造的秩序。尽管我们看不见,但在天上的神的确掌管着人间的道德和一切事务。花些时间去观察神的创造中那些宏伟和深奥的部分,我们会记起祂在我们生活中每一方面所拥有的影响。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