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约伯记 第10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我厌烦我的性命,必由着自己述说我的哀情;因心里苦恼,我要说话,」

2「对神说:不要定我有罪,要指示我,祢为何与我争辩?」

3「祢手所造的,祢又欺压,又藐视,却光照恶人的计谋。这事祢以为美吗?」

4「祢的眼岂是肉眼?祢查看岂像人查看吗?」

5「祢的日子岂像人的日子,祢的年岁岂像人的年岁,」

6「就追问我的罪孽,寻察我的罪过吗?」

7「其实,祢知道我没有罪恶,并没有能救我脱离祢手的。」

三位朋友只是在谈论神,约伯却是向神「述说」())。三位朋友的神似乎高高在上,置身事外;而约伯的神却与他有「密友之情」()),置身关系之中。所以约伯虽然厌烦性命,但因心里苦恼,还要说话())。
「不要定我有罪」()),意思是不要让自己的遭遇像被神定罪的人一样。
「要指示我,祢为何与我争辩」()),指约伯真的不明白自己与神的关系出了什么问题。人若为了标榜属灵、或者换取赦免,就违心地承认自己都不认同的罪名,在神眼里并不是真正的认罪悔改。
「这事祢以为美吗」()),原文是「这事祢认为好吗」。「美」原文是「好的、喜悦的」。约伯并不是指责神不公正,而是看到「祢手所造的,祢又欺压,又藐视,却光照恶人的计谋」())的事实,无法理解神这样做的美意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对了方向,因为神在我们身上一切的工作,必有祂眼中最「美」的旨意。
「祢的眼岂是肉眼?祢查看岂像人查看吗」()),意思是神的判断既然不会错,那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呢——「祢知道我没有罪恶」())啊!
「祢的日子岂像人的日子,祢的年岁岂像人的年岁」()),意思是神为什么像人有时间限制,还没说明约伯的罪孽,就急着报应约伯的罪过())——「并没有能救我脱离祢手的」())啊!
上图:墨西哥耶稣会画家贡萨洛(Gonzalo Carrasco Espinosa,1859-1936年)1881年的油画《约伯在粪堆中 Job on the Dunghill》,描绘「我厌烦我的性命,必由着自己述说我的哀情;因心里苦恼,我要说话」(伯十1)。

8「祢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祢还要毁灭我。」

9「求祢记念——制造我如抟泥一般,祢还要使我归于尘土吗?」

10「祢不是倒出我来好像奶,使我凝结如同奶饼吗?」

11「祢以皮和肉为衣给我穿上,用骨与筋把我全体联络。」

12「祢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祢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

13「然而,祢待我的这些事早已藏在祢心里;我知道祢久有此意。」

「创造 עָצַב/ä·tsav’」())的原文在圣经中只出现了17次,也被译为「忧伤」())、「损伤」())。而「造就 עָשָׂה/ä·sä’」())的原文就是「造」())、「制造」())。在圣经中,原文只有两处同时使用了「创造 עָצַב/ä·tsav’」和「造就 עָשָׂה/ä·sä’」这两个词,一处是「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另一处就是「祢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祢还要毁灭我」())。因此,这是一句非常特别的话,道出了藏在神心里已久的意念())。
「毁灭」()),又被译为「吞」())。「祢还要毁灭我」()),并不是约伯无端指责神,而是因为他绝对相信神掌管一切;也不是约伯夸大其词,因为神自己也使用了「毁灭」())这个词。
「慈爱」()),原文是「良善、慈爱、忠诚」,特指信实守约的爱。神把「生命和慈爱」())赐给人,表明「生命」就是生命之约。神借着「创造」应许了生命、肯定了生命,现在却要「毁灭」自己精心的工作()),使人「归于尘土」()),所以让约伯百思不得其解。
8-13节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我」,也充满了「祢」。这个「我」在「祢」的眼中到底有什么意义?生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神的「创造」难道只是为了「毁灭」吗?约伯完全想不明白,但他却始终确信神有智慧和能力()):「祢待我的这些事早已藏在祢心里;我知道祢久有此意」())。这个信心使他能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摸索,以致神称赞约伯对神的「议论」())完全正确。但是,虽然约伯相信神一定有更高、更美的意念,但在真相大白之前,却不得不在信心中苦苦挣扎。信心若缺乏完备的真理,信心越大,也越容易痛苦;唯有建立在真理之上的信心,才能让我们里面得安息。

14「我若犯罪,祢就察看我,并不赦免我的罪孽。」

15「我若行恶,便有了祸;我若为义,也不敢抬头,正是满心羞愧,眼见我的苦情。」

16「我若昂首自得,祢就追捕我如狮子,又在我身上显出奇能。」

17「祢重立见证攻击我,向我加增恼怒,如军兵更换着攻击我。」

约伯再次回到先前的痛苦之中,14-17节也是每一句都充满了「我」,用一连串的「若」())来表达这个「我」被神对付时的困惑。
「我若为义,也不敢抬头」()),意思可能是约伯即使自认为无罪,但神若不承认,他也不能被算为无罪。
「正是满心羞愧,眼见我的苦情」()),可译为「因为饱受羞辱,看我的苦情」(英文ESV译本)),意思是根据因果报应的原则,约伯的苦难实际上是向人宣告:自己正被神惩罚。
「重立见证」()),原文是「更新证人、更新证据」,意思是「找到新的罪名」。

18「祢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当时气绝,无人得见我;」

19「这样,就如没有我一般,一出母胎就被送入坟墓。」

20「我的日子不是甚少吗?求祢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先——可以稍得畅快。」

22「那地甚是幽暗,是死荫混沌之地;那里的光好像幽暗。」

约伯再一次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出生()),也没有要求病得医治,而是希望自己在临死之前「可以稍得畅快」())。如果不能与神恢复密友之情()),神创造的高峰——生命——就会成了约伯的重担,甚至让他「厌烦我的性命」())。这正是神在他身上工作的结果:人若欣赏旧的生命,而不能得着新的生命;人若厌烦肉体的生命,才能向往属灵的生命;人只有被神带到死地())、与基督「一同埋葬」()),才能与基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正如主耶稣所宣告的:「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约伯对比勒达的第一次回应结束了。比勒达的道理肤浅,言语却更重,无端揣测约伯和他儿女的罪()),把约伯推向了更加痛苦的深渊。但比勒达这个工具在神手中的用途,却是引导约伯承认自己真理面前的无知()),启发他对神的公义和主权())进行更全面、深刻的思考,让百口莫辩的约伯渴望有一位「听讼的人可以向我们两造按手」())。而这些思考使约伯进一步思想神到底有何「美」())意,神对生命的旨意到底是什么())。约伯相信神既「创造」())、又「毁灭」()),并且「久有此意」())。这虽然让他困惑,但却使他朝着正确的方向摸索,一步一步地接近了终极的答案——因为「创造」和「毁灭」,就是神要在他身上所做的工作!但神不是为了「毁灭」而「创造」()),而是为了「创造」而「毁灭」。当我们鄙视别人的肤浅幼稚时,有没有想过那就是神打发来启发我们思考的「比勒达」呢?
虽然约伯看见了一丝亮光,但很快又陷入死亡的「幽暗」())之中。因此,神不允许约伯继续停留在「幽暗」里,祂还要使用第三个工具,推动约伯在「幽暗」之中继续向着生命前行。人有了神儿子的生命,才能脱离死亡的「幽暗」()),使徒才能在「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的时候,仍然在自己「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福音从来不保证人可以比约伯少受苦难,反倒要人与基督「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人若逃避苦难,只追求恩典、平安、祝福,就永远也不可能体会「神爱世人」()),更不可能「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但福音向我们保证: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也会像在约伯身上一样,既有「创造」、又有「毁灭」;祂要先拆毁旧人、再建造新人,把更好的「生命和慈爱」())赐给祂所拣选的人!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你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

(八 )

我们已注意到约伯态度的改变,而困惑再次把他包围起来之际,就几乎变得不明显了。但改变是存在的,是充满生命力的,从现在起,我们会寻找改变的痕迹。他对生命已感到厌倦,而且似乎已再没有甚么可失去的了,遂又鼓起勇气,重新质问造他的主。他把他的问题掷向空洞虚无,他知道那里有一位大能的神,祂是没有兴趣作答的;但不同的是:他现在也希望在那里能有一位公义的神,祂会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作一种合理的解释。为保持与信心一致,按逻辑,他应该放弃那些不能使自己放弃的问题(是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充满热情的吶喊 ),虽然尖锐而且鲁莽,却没有无礼的嘲讽(那涵盖第七章他对神所讲的那些问题 )。

约伯开始坦白而又率直地请求神不要实时定他的罪。他受的那些苦,是向每一个人清楚证明神正在对付他,而且他必定知道是甚么缘故。神可能(3节 )以欺压来藐视祂所造的,和以助长恶人的计谋为乐吗?或者(4节 )祂受到人不能看透事情的真相所影响呢?或者(5-7节 )神的日子,像人的日子一样短暂,以致祂没有时间识破约伯的过失,明知道他无罪也硬要给他捏造个罪名,这样,好叫他在逃出祂的控制以前能刑罚他么?这些问题显示出约伯仍然受‘人性’的神观所困,虽然这对比的重心已从人心目中更理想的本质(神的人性 )转移到不那么理想的本质上去了。因此它们乃是讽刺的问题,而且愈来愈甚。但它们也愈来愈荒谬,而且约伯的意思明显并不是要人认真这样去看的。

然而他是非常诚恳的。他在不知所措中,因无望而不惜冒险追寻任何可以解释神对待他的动机。既然找不到,他便仍然留在同样令他瘫痪的‘彼时的神’与‘此时的神’之间的对比中。他这一次迂回地描述这一点(8节 ),说神从前赐他生命的作为与祂现在毁灭他的作为之间,是彼此不兼容的。这种说法令他采取了另一种行动及策略。

(九 )

在第九节他把神比作一个陶匠,十分用心制作祂的陶器,之后却感到不满意,又再把它捣成泥土。无法确定他是否只是用一个众所周知的象喻描述他自己在神手中的命运,或是如以利法所见的异象,对创世记第二、三章人受造的故事及其结果,加添了悲观的暗示。极可能如此,但我们不必过于注意;因为他思想的新路线引领他初次吐露真正热诚而又积极的话语,那是迄今为止,他对神所讲的话。

约伯继续以更自然的词语,描述他在腹中的受孕与生长,未见与‘人为尘土所造’的概念有任何终极的矛盾。第十节干酪(译按:和合本作奶饼 )的制作,以及第十一节编结或编织的技术,都提供了隐喻。精液在腹中凝结成形体,并给它加上骨和筋。这几节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所说的,使我们洞察古人怎样了解受胎的过程和胎儿的发展。但那更重要的,在约伯看来,整个复杂的过程,都由神所监察。把那液体状的种子种植的是神,不是作父亲的人;而且把种子培养并使它成熟的是神,不是做母亲的人。约伯,他像每一个人一样,是个奇妙精心锤炼的艺术作品,而且神是独一的艺术家,精心计划,巨细无遗,并表现出祂一切专心和创造的能力。

约伯没有大声这样说出来,但毫无疑问他在这时的感觉是诗一百三十九篇之作者所有的那些感觉,后者在想到类似的思想时,感叹道(14节、钦定本 ):

然而在你心中一直就积存要折磨我的事了;
我体会到你久有此意,
无论何时我要是犯罪,你就加以注意,
而且不容我逃避我的罪过。
我要是与恶人同流合污,祸患便要临到我了!
但我即使保持自己仍为义人,
我也没法把头抬起来,
因为耻辱充满我、痛苦压服我。
你傲慢如狮,不停追捕我;
你再三在我身上作你的奇事。
你不断打发新的灾病见证我的不是,
而且对我更怒上加怒。
我的一生满是不止息的争战。

(十一 )

约伯新的见地里,对神的心意,没有了尖酸刻薄的讥刺(第七章 )和充满亵渎的忿怒(第九章 );这至少令他全心全意承认自己的一些过失和软弱,尽管那并非丰富的恩典使然。但是这新的见地仍然没有令他的心灵开朗很多。他已经发现一位可能是前后一贯的神,但祂实在太过公义了,最后的结果,对他来说是一样的。他对这一位神的寄望,并不比对先前几章那一位凶恶的神多。因此他再次发现自己(18节及以下各节 ),希望从未被生下来,免得要忍受这样一位焦虑的永存者全神贯注在自己身上,那就像肯定神一向都是全然邪恶,会追捕他直到他灭亡。他恳求神减轻他的痛苦,使他好过些,在他前往那永远一片黑暗和幽冥之地以前,可以再次有略展欢颜的机会。

在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 )那部伟大的未完小说《赫米斯顿的水坝》(Weir of Hermiston )中有一段令人目瞪口呆的文字,在爱丁堡的高等法院中,一个名叫约葡(Duncan Jopp )的可怜人正在那个出名的‘绞刑’法官面前为他生死的问题受审。假如用人类的模拟去捕捉第十章末了约伯所想象的面对神那种气氛的话,史蒂文森的那一段话把它捕捉到了。既描述了那个罪犯沮丧的恐惧之后,他继续生动的描写那个严厉的苏格兰法律的代表:公正不阿、廉洁,但完全没有慈悲的心肠: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约伯记第十章

.虽然在这里没有明显的中断,但约伯又恢复到直接对神说话,并且继续祷告直到讲论的末了。许多观念都已经出现过了,在这些重复的观念中出现一个新的想法,给他有新的盼望。约伯是个病人,他不能相信神造了他竟是为要使他落到这种下场;祂一定有着某种更好的意念,虽然约伯在目前所能想像唯一的结局是死亡的幽暗(22节)。

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人:“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见。使徒非但缺少了愉快的福音使者的形像他快乐地重复应许信徒永远都可以平安喜乐,以他的虔诚非难任何下沉的心情,把那些合理沮丧的人推入更深的忧郁中。保罗更诚实、更具有人性,也有更多的神学,他把这样的痛苦与他的主的受难连在一起,他常常在自己的身上带着耶稣的死。基督的福音并不保证任何人可以比约伯少受苦难244,反倒使人分享基督的苦难;一个人若没有这种苦难,就只不过是半个基督徒而已。因为神自己的儿子并不是在遥远的地方想像我们生活中的痛苦;祂乃是拥抱它、经历它,使它成为荣耀的,使它变成人类得救的方法。基督在旧约圣经中每一个有名的先锋,都必须变成“忧患之子”:亚伯拉罕、雅各、约瑟、摩西、路得、哈拿、大卫、何西阿、耶利米……,这份名单很长,约伯也在这个行列中,他想要找出一些关于神他的救主的事情,是远超过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或拯救自己脱离患难的;更重要的是,神在他的患难中与他同在,这正是他在他的祷告中正在寻求的;在他的祈求中,他从未明显的要求他的疾病得着医治,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虽然明显地被释经学者所忽略,却正是约伯内心的揭露;就算他得以复原,每一件事情也都完全恢复正常,那仍然无法回答这远比其他每一个人所关怀的更急迫的问题:“为什么?”在现在这段经文中,约伯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神过去形成人类身体时的眷顾,与现在显在他自己有病的身体中的忽略之间的矛盾。在旧约圣经中一次又一次地断言神温柔眷顾祂所造之物,尤其是那些沮丧的人;圣经中有些最感人的抒情诗都是忧患之歌,一个敬拜之人在歌中告诉耶和华他是多么的不快乐,这样的一首诗称为哀情,悲叹着呼求神的怜悯。平行句心里苦恼是描写痛苦而不是性情乖僻。

2.在这些疑问句中,约伯似乎承认朋友们的推论。定……罪暗示着神仿佛当他是恶人一样对待他。约伯要求蒙指示涛何与我争辩,表达出他真心的困惑与伤痛,而不是傲慢与反抗。

3.这节经文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释美(吕译,RSV“好”)这个字。它并不经常在“公平”的意义上有着“对的”的意义;约伯如果要质问神的公正,一定会选用较清楚的字眼。思高的“好处”(NEB)暗示着神可能可以“在欺压中”获得某种利益,仿佛神可以从折磨一个无助的人获得快乐一样。根据创一至三章在9节的清晰回响看来,我们提议 t]o{b (或 t]o^b )这个字是来自相同的来源。神喜欢祂所造的每样东西,看着是“好的”;这样,若说祂会藐视245祂手所造的,那是不可思议的。从祂明显喜爱恶人的计谋,可以看出这种价值的逆转,约伯将要在第二十一章扩充这个观念。

4~7.整首诗中之观念的连结线是安排在内向性的复杂模式中,这模式予人的最初印象是这些观念是不连贯的。所以,第7节中缺少了平行体,给学者们带来相当大的困惑,并且促使有些人将经文修正成他们喜欢的样子;这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我们把第7a节看成是与2a节相配的,就像使用完全相同的字根所显示出来的一样:

“不要对待我像对待恶人一样……

其实讨道我不是凶恶的。”

照此方法作更详细的分析,将会证明第4与5节这等于是整件事的核心是被包围起来的,就像三明治的填料一样,处在第2和3节与第6和7节之间,形成了另一个主要的思想。神颠倒地对待一个像约伯这样的好人,仿佛他是一个罪人一样(6节),但却显然是向恶人微笑(NEB、现中,3节)。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神对事情的看法与人不同,或是人短促的生命赋予这件事与神无穷尽之年岁截然不同的前景。约伯在这里碰到一个暂时给人痛苦的真理;但稍后,他将会在其中得到满足,并且以完全不同的心情说:“我厌恶自己”246

8~13.约伯一些比较狂暴的叫喊,如果使我们惧怕他是在陷入不信的危险中,这首精巧的创造诗使我们明白约伯基本上相信神创造人的意图是好的(见的注释)。他使用三个或四个截然不同的比喻,源于技工说到人起源的故事。在这些引述的背后,可能有几个相当长的创造故事。第9节显然是使用创世记二章。织工的技巧提供了第11节的比方(,表达了对它全然可惊异的类似赞美)。这一切中最生动的比喻使身体凝结如同奶饼(10节)在旧约圣经中是独一无二的247。这并不暗示品质的降低后来的作者用来表达对一个人从“臭水滴”而来的厌恶的方法(Pirqe Aboth 3:1)。第8节的技术最不清楚,模造、雕刻,或某种细木工,都曾经有人提议过;但制陶(像在第9节一样)或镀金(11节)都会重复其他的例证。这类的手艺全部都普遍有着刻意的设计,与仔细将想要用的材料构造起来。约伯毫不做作的惊奇感带有确信,相信神同样有着全然可以理解的、良善的旨意248。神创造人类的举动是个承诺,若说祂现在要毁灭祂的工作,使我归于尘土(9b节),那是不可思议的。神在祂心里珍藏着一个盟约的应许249(慈爱)、向祂所造之物作了生命的保证。生命和慈爱(12a节)无疑是重名法,神藉着创造肯定生命,对约伯而言是最重要的,它在这里是表达出挣扎中的信心,因为死亡的思想仍然是很有力的,并且在这篇讲论的末了占主要地位。在约伯后来的讲论中,死后复得的希望更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尤其是在第十四章与十九章。

14~17.这里似乎忽然从第13节的平静转变到下一段中激动的情形;但中文译本与修订标准本并未划分一个新的段落,新英语圣经也是译成持续不断的经文。约伯因着信靠神的信实而产生的盼望,似乎全都消失净尽了。他回复到先前的忧惧中,这可以从他又经常使用那不确定的“若”看出来,在本篇讲论伊始充满了这个字。他似乎是要说,对神说来,他是好是坏并没有什么不同。第15节的第一部分说:如果约伯错了,他必蒙羞;但是,如果他是对的,他也不会骄傲250。第15节其余部分是如此隐秘,以致新英语圣经将之放到注脚去。在马所拉经文中,动词是命令语气的“饱足我的耻辱吧!并且垂顾我的苦情吧!”仿佛他是再次呼求神的怜悯。译经者将之变成描写约伯苦恼的光景,以及他为什么会如此不幸的理由(思高、RSV 的“因为”没有希伯来文根据)。

但真正的理由是在第16~17节才说明的。尽管很难分辨出第16节所描绘的图画251,第17节却指出约伯仍然害怕神明显的敌意(甚至更恐布地表达这种观念)。约伯正受到控告者与(显然是)神的军队之攻击。第17节最后一行是另一个令人感到困惑的地方(约伯记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形),一些清晰的片语后面跟着混杂的字眼,这些字眼只能靠着经文的一般意图来揣摩,作成松散之译文,直译为“改变而有军兵与我同在”(RSV 边注)!如果头一个片语的意思是“交替的军队”(罗利)或“生力军”(NEB),那么这就与第16b节的陈述类似,并且是它的例证,说明神充满了惊讶,祂的资源是不受限制的。

18~22.约伯现在已经陈述了比他那些无动于衷的安慰者更为尖锐的论题。他对神有两个伟大的认识,这两个认识交错出现、互相冲撞:神是大有能力的,神是良善的;先是在创造中,现在则是在约伯最近的祸害中,可以看出神的大能。神亲自作了这一切,乃是不争的事实;约伯并未质问神有何权利可以这么作,但却无法看出神的举动之理由。为什么祂会只是为了毁灭而创造呢?祂在人的身体上显出了高超的技艺来,正是祂对生命之承诺的至高表征;但对约伯而言,它已经变成了重担与厌烦a)。这个沮丧的受苦者退回到他最初的立场第三章的哀歌,在这篇讲论结束的几行又重新述说出来。

这些愿望在前面已经表达过了。约伯希望他从来就没有生下来过(18a节),或是死在母腹中(18b节),或是根本没被怀胎(19a节)。他在这里似乎是要回顾追溯他的起源,然后他就要向前探索。他既然已经生下来了,就希望能够立刻就死掉(19b节),或者至少使他的寿命短一点252。在他第一篇的哀歌中,约伯已经表达了对死者的羡慕,因为他们可以解脱了;然而,他在这里却从死亡的前景得不着什么鼓舞,因为他堆砌了一大堆幽暗的字眼包括四个指黑暗的不同字汇来描写阴间是多么的阴郁;他宁可在今生稍得畅快(20b节),这回顾指出身体在历史环境中的存在,乃是神的辩护与人的成就适当的所在。

229 有人已经注意到:约伯的这篇讲论所包括的回应,针对以利法的第一篇讲论比针对紧接在前面第八章中比勒达的讲论多。事实上,因为第九章、十章与四章至五章的关联,此它与六章至七章的关联更多,我们所看见的是一种迟来的反应。这种论证的特征,应该抑止我们把周围的经文挪走,而把有关的事情放得比较靠近一点;挪走一些事,因为它们不适合;改变一些事,因为它们不合逻辑。
230 Ho/lscher, p.29。哥笛斯说到这篇讲论:“他现在已经到达他愁苦的顶峰了”(p.248)。
231 NEB 智慧地提供一个变通的译法:“神若喜悦同人辩论,千个问题中,人也回答不出一个。”这毋宁比较像是本书结尾时所发生的,但是在那里,约伯非但没有因为无法回答神的问题而受挫,反倒透过问题而找到复和。
232 NBCR , p.427b。
233 除了这里用作为诗歌修饰的某些比喻如地的柱子(6b节)的神话来源,以及将宇宙描写成广大的帐棚(8a 节;这是用建筑术语来形容的之外,我们又在第8b节(现中)与第13b节看见另一个提及混沌海怪之处(
234 同样的动词用在这里与,几乎不可能是个巧合。
235 罗利附和现代译本,并且说:这里的 s%o^pe{t] ,意义是“在法律上的敌人”( NCB , p.94),而不只是“审判官”;我不认为他的看法有任何根据。
236 以利户埋怨说约伯“自以为义”,而朋友们无法证明他“有罪”;可以证明这正是约伯所坚持的。
237 当我们使用许多的中英文同义词时,重复使用的相同希伯来文钥词经常会失去它们的痕迹。以利法在曾经告诉约伯:他若真的呼求(神,或甚至是天使),没有人会回答。
238 与此一致的是:以利户会孤独地“为神”向约伯说话
239 译作的这个希伯来字,与形容亚伯拉罕信心的是同一个字。它有一定的心智成分,暗示着信用与信靠。
240 Biblica , XLVII, 1966, p.408。
241 以轻蒲草制成的埃及快船。
242 我们必须更多注意第30节的希伯来文。释经学者感到困惑,争论究竟要不要把看作是具有特别的洁净性质。认为平行的两个不同动作是错误想法,把双打诗看作一个整体就可除掉这个想法。最后一字(我的手)是两个动词共同的受词。因为 qalrh]s] 这个动词是描写单纯的动作,这里所用的 hitpa'el 个动词,就此较是反覆动词的用法,而不是反身动词的用法。这描绘出一生动的图画:重复使用(雪水?)与洗手,努力想要洗净它们。
243 除非是用 lu{~ ' 来表达一个愿望(RSV 边注)。
244 加强这个题目的讨论,请见祁克果(S. Kierkeggard)的论文, Gospels of Sufferings (Eng. tr. 1955)。
245 这是约伯在用来表达他对自己的感觉的字眼。
246 使用钥字的字技,使整卷书成为一幅以复杂的言词织成的织锦画,中英文读者通常不会察觉。所以,第5b节的人这个字用在带有显著的效果。在所用的“藐视”(“厌恶”)在又再使用。
247 后来的作者说到精液或血液凝结成胎儿。
248 摩法特说到在神心中“黑暗的设计”,如果他的意思是某种不吉利的事,而不只是神秘的,这当然是错误的了。
249 在这里使用 h]esed[ 这个非常难以翻译的字眼,对于本书的神学具有最大的重要性。称创造为一个 h]esed[ 的举动,为解决约伯的问题立下根基,在末了耶和华讲论中惊人地使用“自然”诗,似乎首先要求一个救赎之约。
250 因为抬头可以当作一个术语来使用,指蒙悦纳或无罪开释,约伯可能是在说:即使他知道自己是对的,神并不承认,约伯也没有办法使祂承认。
251 直译:“他长高(与用相同的动词),叹妥凡段胰缡ㄗ印!庇行┤私之改变成“我若骄傲”(NEB;参和合、吕译、现中)等类;但哥笛斯(p.250)却以神为主词:“探景痢薄T谛掠⒂锸ゾ中,是以狮子为骄傲的例证(“我骄傲如狮子”)。有些人是以狮子(约伯)为牺牲品(现中;;其他人则认为是象征神的抢夺(吕译、思高;的注释),和合本与修订标准本则保留了这里模棱两可的原文。
252 这是推测的。第20节的希伯来文有一个修辞疑问句,其要旨在于断言人生短促。但是动词“减少”(AV)并不适合,除非是与下面的要求平行。但这句也是暗昧不明的,直译为“放开我”(思高)。约伯在要求一个短暂的休息,这里可能也是类似的观念。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我厌烦我的性命,必由着自己述说我的哀情,因心里苦恼,我要说话。」

约伯开始沉溺于自怜之中。当我们面临令人费解的痛苦时,我们的疼痛诱使我们为自己的遭遇难过。但这样会使我们容易变得自以为义。我们会为生活中不公正的地方抱怨:“看看发生在我身上的遭遇,太不公平了!”我们也会开始责备神。记住,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无论是神容许或神给予的,都可以成为提高我们、炼净我们的机会。遇到试炼时我们应该问:“我从中学到了甚么?我如何藉此成长?”而不是“谁对我这样做的?我如何从中解脱。

” ――《雷建生约伯记解读》

至于神为何使他受苦,约伯想尽每一个可能,而结论是:神必定知道他是一个正直的人(7节 )。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约伯向神坦言苦情,追问神为何如此残酷待他,因神知道他完全正直。

――《串珠圣经注释》
】「对神说:不要定我有罪,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

约伯重申他是无辜受苦,并深信全能的神也知道他无辜(7节 ),要求神解释为何要和一个象他这样忠心的仆人作对,他觉得有生不若无生(18~19节 )。

――《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 约伯虽然依旧对神怀有抱怨,然而在本章里,其激昂的冤辞已多少有些缓和,约伯开始迫切地求告,盼望神的安慰与怜悯。并且,约伯求问神这些患难究竟意味着什么。因为对他而言没有神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除神以外,再没有拯救。由此我们可以窥视到约伯即便在痛苦中也依然承认神主权的信仰。

――《圣经精读本》

在这些疑问句中,约伯似乎承认朋友们的推论。定……罪暗示着神彷佛当他是恶人一样对待他。约伯要求蒙指示?为何与我争辩,表达出他真心的困惑与伤痛,而不是傲慢与反抗。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手所造的,你又欺压,又藐视,却光照恶人的计谋。这事你以为美吗?」

约伯虽然承认了神的主权,但内心深处却在追问着神为何如此行事不公。约伯还未领悟神的心意,故心中存有这种疑问。

――《圣经精读本》

这节经文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释美(吕译 RSV「好」 )这个字。它并不经常在「公平」的意义上有着「对的」的意义;约伯如果要质问神的公正,一定会选用较清楚的字眼。思高的「好处」(NEB )暗示着神可能可以「在欺压中」获得某种利益,彷佛神可以从折磨一个无助的人获得快乐一样。根据创一至三章在9节的清晰回响看来,我们提议 t]o{b(或 t]o^b )这个字是来自相同的来源。神喜欢祂所造的每样东西,看着是「好的」;这样,若说祂会藐视245祂手所造的,那是不可思议的。从祂明显喜爱恶人的计谋,可以看出这种价值的逆转,约伯将要在第二十一章扩充这个观念。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的眼岂是肉眼?你查看岂像人查看吗?」

神既能鉴察人心,就不应在判断上犯错误。

――《串珠圣经注释》

人的判断基于表面现象,但神的判断却是超越的。约伯之所以信靠敬畏神的理由之一就是因为神的判断公义、公平且具超越性。在本节的提问是,约伯置疑神是否公正地判断了自己所承受不可理喻的苦难。

――《圣经精读本》

整首诗中之观念的连结线是安排在内向性的复杂模式中,这模式予人的最初印象是这些观念是不连贯的。

所以,第7节中缺少了平行体,给学者们带来相当大的困惑,并且促使有些人将经文修正成他们喜欢的样子;——《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的日子岂像人的日子?你的年岁岂像人的年岁?」

神在未查明约伯是否犯罪以前,为何立刻刑罚他,好像祂如人一般寿命短促,眼见时日无多,急于裁决。

――《串珠圣经注释》
◎ 10:5-6 的意思是神的寿命如果跟人一样,那就会怕报应不到约伯,急着提前报应。

】「就追问我的罪孽,寻察我的罪过吗?」

】「其实,你知道我没有罪恶,并没有能救我脱离你手的。」

◎这一段都是用讽刺的口吻说的,说明约伯实在不知道神为什么要让他遭遇这些事,因为神又不是人,有那些天然的限制。

】「你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你还要毁灭我。」

「你还要毁灭我」:你现在千方百计毁灭我。

――《串珠圣经注释》

造就四肢百体: 意指由各样肢体形成身体。约伯告白神创造自己的事实,同时,也抱怨神将自己的身体丢弃在疾病当中,向神献上绝望的祷告。

――《圣经精读本》

约伯回想神以爱造他,一直眷顾有加,但发觉神现在这样以残酷相待,前后判若两人,便怀疑神先前的眷顾也是不怀好意的。

――《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表达了约伯切盼造物主神赐慈爱与他的渴望。约伯所期待的神并不像审讯室的审问官。神①决不离弃自己的儿女;②不像那任意摔破自己所造器皿的瓦匠(9节 );③降雨给无人居住的旷野(38:26);④为乌鸦之雏预备食物(38:41);⑤放野驴出去得以自由(39:6)。约伯似乎认定只要神不除去自己的痛苦,就不承认神的良善。其实约伯真正渴望的,是在痛苦中感谢神浩大的恩典并刚强地承受苦难(2:7-) 。

――《圣经精读本》

约伯一些比较狂暴的叫喊,如果使我们惧怕他是在陷入不信的危险中,这首精巧的创造诗使我们明白约伯基本上相信神创造人的意图是好的。他使用三个或四个截然不同的比喻,源于技工说到人起源的故事。在这些引述的背后,可能有几个相当长的创造故事。第9节显然是使用创世记二章。织工的技巧提供了第11节的比方,表达了对它全然可惊异的类似赞美 )。这一切中最生动的比喻──使身体凝结如同奶饼(10节 )──在旧约圣经中是独一无二的247。这并不暗示质量的降低──后来的作者用来表达对一个人从「臭水滴」而来的厌恶的方法(3:1)。第8节的技术最不清楚,模造、雕刻,或某种细木工,都曾经有人提议过;但制陶(像在第9节一样 )或镀金(11节 )都会重复其他的例证。这类的手艺全部都普遍有着刻意的设计,与仔细将想要用的材料构造起来。约伯毫不做作的惊奇感带有确信,相信神同样有着全然可以理解的、良善的旨意248。神创造人类的举动是个承诺,若说祂现在要毁灭祂的工作,使我归于尘土(9b节 ),那是不可思议的。神在祂心里珍藏着一个盟约的应许249(慈爱 )、向祂所造之物作了生命的保证。生命和慈爱(12a节 )无疑是重名法,神借着创造肯定生命,对约伯而言是最重要的,它在这里是表达出挣扎中的信心,因为死亡的思想仍然是很有力的,并且在这篇讲论的末了占主要地位。

——《丁道尔圣经注释》
】「求你纪念,制造我如抟泥一般;你还要使我归于尘土吗?」

】「你不是倒出我来好像奶,使我凝结如同奶饼吗?」

以奶凝结成奶酪的过程比喻胎儿在母腹中成形的经过。

――《串珠圣经注释》

指神对胎儿的关怀。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这是希伯来式的表现手法,描述了胎儿的发育如同凝炼牛奶(奶 )而作成奶酪一样。约伯回顾自己的生命之始,告白神的主权不仅掌管母胎而且掌管人生命的成长,约伯在无语中期待神的慈悲和怜恤。

――《圣经精读本》
】「你以皮和肉为衣给我穿上,用骨与筋把我全体联络。」

】「你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你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

】「然而你待我的这些事,早已藏在你心里,我知道你久有此意。」

这些事早已藏在你心里: 意指神虽然赐生命与恩典给约伯(12节 ),但同时也计划要惩罚约伯。

――《圣经精读本》
◎约伯控诉神早就准备好要让他遭遇目前的景况 10:13 。神的大能同时在约伯的创造与毁灭中彰显。

在失望中,约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认为神一心要对付他。错误的观念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不敢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去作出对生活的总结。你若发现自己怀疑神,就应想到你并不知道全部的事实。神只想给你最丰盛的生命。许多人要忍耐巨大的痛苦,但最后他们会发现更加美好的东西。你在挣扎的时候,别往最坏处想。

――《雷建生约伯记解读》
】「我若犯罪,你就察看我,并不赦免我的罪孽。」

】指出神严峻苛刻,约伯虽无罪也不能逃脱,重重受罚。
――《串珠圣经注释》

这里似乎忽然从第13节的平静转变到下一段中激动的情形;但中文译本与修订标准本并未划分一个新的段落,新英语圣经也是译成持续不断的经文。约伯因着信靠神的信实而产生的盼望,似乎全都消失净尽了。他回复到先前的忧惧中,这可以从他又经常使用那不确定的「若」看出来,在本篇讲论伊始充满了这个字。他似乎是要说,对神说来,他是好是坏并没有什么不同。第15节的第一部分说:如果约伯错了,他必蒙羞;但是,如果他是对的,他也不会骄傲250。第15节其余部分是如此隐秘,以致新英语圣经将之放到脚注去。在马所拉经文中,动词是命令语气的──「饱足我的耻辱吧!并且垂顾我的苦情吧!」──彷佛他是再次呼求神的怜悯。译经者将之变成描写约伯苦恼的光景,以及他为什么会如此不幸的理由(思高、RSV 的「因为」没有希伯来文根据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若行恶,便有了祸;我若为义,也不敢抬头,正是满心羞愧,眼见我的苦情。」

满心羞愧】按他们对报应原则的信念(参看第三章附论 ),羞愧是受苦的自然结果。受苦向周围所有人宣告:受苦者正被神惩罚。命运扭转得越是迅速,苦难越是可怕,相信罪行就越是严重。因此按照间接证据,约伯被视为人中的败类,因而公开蒙羞受辱。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若昂首自得,你就追捕我如狮子,又在我身上显出奇能。」

本节极其难解。然而“就追捕我如狮子”约伯认为神突然使灾祸临到他。有时圣经也以狮子来比喻神,38:13,。 又在我身上显出奇能: 意指神降下了希奇而惊人的苦难。

――《圣经精读本》
】「你重立见证攻击我,向我加增恼怒,如军兵更换着攻击我。」

“重立见证”是说“用新的见证”,有人把“见证”解释为加在约伯身上的痛苦,见证他有罪。“如军兵更换着攻击我”是说他受的苦如军队波浪式的进攻,一批又一批,向约伯进攻。

――《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重立见证」:指约伯接二连三所受的苦楚。

――《串珠圣经注释》
】「 “你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当时气绝,无人得见我。」

约伯再一次希望他从来没有出生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希望从没出生】

《埃拉与伊舜的神话》描述被毁灭之城市的统治者向他母亲说,但愿自己是个死胎或在腹中无法出生,因为这样一来,就不会遭遇这个命运。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神创造后复又毁灭,约伯不由再次叹问为何生在世上(参三 )。他唯一的希望是在未死以前,稍得喘息。

――《串珠圣经注释》

本书中的很多主题像交响乐一样反复出现,本文是其中一例(3:11,6:8,14:13,16:22)。3:17-19将死后的世界描述为得享安息、自由、和平之地,本文则将死亡刻画得暗淡而阴沉。这是因为 :①在求告神的过程中,约伯激昂的感情已有所平复;②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之情重新恢复。约伯对死亡的迷恋退去了。

――《圣经精读本》

约伯现在已经陈述了比他那些无动于衷的安慰者更为尖锐的论题。他对神有两个伟大的认识,这两个认识交错出现、互相冲撞:神是大有能力的,神是良善的;先是在创造中,现在则是在约伯最近的祸害中,可以看出神的大能。神亲自作了这一切,乃是不争的事实;约伯并未质问神有何权利可以这么作,但却无法看出神的举动之理由。为什么祂会只是为了毁灭而创造呢?祂在人的身体上显出了高超的技艺来,正是祂对生命之承诺的至高表征;但对约伯而言,它已经变成了重担与厌烦。这个沮丧的受苦者退回到他最初的立场──第三章的哀歌,在这篇讲论结束的几行又重新述说出来。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样,就如没有我一般,一出母胎就被送入坟墓。」

】「我的日子不是甚少吗?求你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先,可以稍得畅快。」

】约伯乞求神在他死前给他一点点独处的时间。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从本节至22节可以看出神如何逐步借着主基督和众使徒向人启示祂的计划:坟墓只是信徒进到光辉的永生的大门,在坟墓的这边,人人有复活的盼望,在那边则有永生(林前十五章 )。这之间,人不是住在幽暗的坟墓里,而是与主同住

――《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约伯所表达的正是旧约时代普遍流行的死亡观,就是说人死后会到一个无欢乐而黑暗的地方,那里没有惩罚或奖赏,也无法逃出。(有关约伯死亡观更广泛的描述 19:26)。

――《雷建生约伯记解读》

描写阴间的黑暗和可怕。

――《串珠圣经注释》

黑暗和死荫之地: 指阴间,表现了在神完全的启示尚未完成之前,约伯时代的人所拥有的朴素的生死观。约伯改变了自己对死亡的态度。将死亡描述为“幽暗、混沌”,内中包含着他对生命的挚爱与对神的迫切呼吁。

――《圣经精读本》

死荫混沌之地】

这里一共享了五个希伯来语字眼,来形容这个「死荫混沌」之地,阴间,死人居所的黑暗。地上深夜之时,也没有此处黑暗。古代近东通常视冥界为黑暗的处所(亚喀得语称「黑暗的居所」 ),没有光线之处。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那地甚是幽暗,是死荫混沌之地,那里的光好像幽暗。”」

◎如果精心创造只是为了毁灭,那又是为了什么呢?约伯求神可怜他、不要理他,让他在死前可以畅快。

◎约伯言论主要的对象是神,质问神的动机。而约伯三友却只是论及神的属性,这点是很引人注意的。好像约伯的神是与人有关系、有感情的,而约伯三友的神是客观的,与人不一定有关系的。

【思想问题(第9- 10章 )】

1约伯因发现先前对神的认知与自己受苦的经验不符,在极度的困惑下,对神作出不确的言词。试将他歪曲的地方指出。

2约伯与他两个朋友基本上都承认神的公义,但言论却大相径庭,底分别在那里?参9:2-3, 20, 22; 4:6; 5:17-18; 8:5-6。

3约伯在第九章指出神势大严峻,人无法向申诉,但在第十章却向神提出一连串的质疑,这是否有矛盾之处?我们从这矛盾中可知他对神仍有什么期望呢?参7:21。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人海中,为甚么大难就临到我身上?”倒霉?不公?自怜?】

约伯开始沉溺于自怜之中。当我们面临令人费解的痛苦时,我们的疼痛诱使我们为自己的遭遇难过。但这样会使我们容易变得自以为义。我们会为生活中不公正的地方抱怨:“看看发生在我身上的遭遇,太不公平了!”我们也会开始责备神。记住,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无论是神容许或神给予的,都可以成为提高我们、炼净我们的机会。遇到试炼时我们应该问:“我从中学到了甚么?我如何藉此成长?”而不是“谁对我这样做的?我如何从中解脱。

” ──《灵修版圣经注释》


「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
哦,受试炼的人们,神正在训练你们诸般的德行。有许多德行,必须在试炼中,才会彰显。你的信心在夏天不会像在冬天那么大而明显。爱心好象萤火虫一般,非在黑暗的环境中,发不出明亮的光来。盼望好象星一般——在顺利的日光下是看不见甚么的,唯在不幸的黑夜才会照出美丽的光彩来。所有的苦难都是宝石匣内所衬的黑绒,为要叫宝石——我们的德行——显得更美丽的。
你不是刚跪着祷告说,“主啊,我怕我没有信心;让我知道我有没有信心”吗?你这样祷告,岂不是不知不觉地在求试炼吗?因为你的信心不受试炼,你怎么能知道你有没有信心呢?神给我们试炼,常是为着要彰显我们的德行,让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到底有没有这些德行。并且,试炼不只叫我们的德行彰显,也叫我们的德行长进。
神训练他的兵士,不能在安适奢华的宫中训练他们,必须在野地的营中训练他们,他必须打发他们出去实习——兼程进兵,劳力服役。有时叫他们攀山,有时叫他们涉水,有时叫他们游泳,有时叫他们背着重负行军。基督徒啊,这是神的方法,难道你还抱怨么?——司布真(C.H.Spurgeon )
不被撒旦打扰,并不是得福的证据。

——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神的眷顾】

「你的眼岂是肉眼?你查看岂像人查看吗?」

在某些文字和图画中,以眼睛表示太阳。光明的太阳是人类所需要的,我们不能没有太阳而生存,阳光使我们能分辨不同物体的形质和美恶;但偷窃的人,丑恶的人,宁愿隐身在黑暗中,以夜幕作掩护。
我们想到神慈爱的眼睛眷顾我们,定睛在我们身上,是何等的安慰!但想到祂公义的眼睛,日夜如火焰鉴察我们内心深处,一切的行动,意念,都不能向祂隐藏,就会感到不怎么舒服了。
约伯正是感到这样,神的眼睛在注视着他。

你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
你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
然而你待我的这些事,早已藏在你心里;
我知道你久有此意。
我若犯罪,你就察看我,
并不赦免我的罪孽。

他知道神造他,在母腹中就认识他,赐给他生命,并保守赐福给他。但他不能了解,这位慈爱的神,竟会变得前后判然不同!朋友会因为环境而改变,难道神也会改变?
他知道神是全知的神,也是不变的神。但事情为何如此发生?可能的解释,是神早就定意这样待他。
约伯身经惨祸,加以被朋友的言辞激动,情绪很不平静;他也不像我们旁观者,可以冷静的分析,又不像我们读到完全的故事,对灵界的事无从了解。在他看来,一切事是那样的纷乱,简直理不出甚么头绪。
如果说,约伯基本上有甚么比他的朋友们好的地方,就是约伯诚实的感觉存在的无意义,神行事的方式难以理解;而他的朋友则是硬要定出一个理论系统,仿佛他们就是神。当然,他们的神学信息都不可靠,但没有系统总胜于错误的系统。
约伯相信神的存在,但难明白自己的遭遇,对人生搞不出甚么意义,在最晦暗绝望的时候,产生了厌倦,真是不耐烦活下去,宁愿摇篮就是坟墓,不必经过这段人生的崎岖旅程。
基督徒在地上难免患难,在肉身叹息,却有确定永存的盼望,如同灵魂的锚,系在至圣所的幔子内,深知在地上的帐棚拆毁之后,是“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所以…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

── 于中旻《约伯记笺记》

“神啊!你带我走到这一步,难道是要毁了我?!”你也这样怀疑吗?】

在失望中,约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认为神一心要对付他。错误的观念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不敢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去作出对生活的总结。你若发现自己怀疑神,就应想到你并不知道全部的事实。神只想给你最丰盛的生命。许多人要忍耐巨大的痛苦,但最后他们会发现更加美好的东西。你在挣扎的时候,别往最坏处想。

──《灵修版圣经注释》

】「黑暗与死荫的地方。」

这是描述将来的情况,那时人所能想象的来世是那么渺茫。我们现在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死亡已经废除,永生显露出来。族长只能以白昼喻为现在,黑夜喻为将来。我们的说法刚刚相反,现在是黑夜,将来才是白昼。「黑夜已过,白昼将近,我们要带上光明的兵器。」

我们还有更好的事。我们等候神子从天而降,有荣耀的盼望,我们的救主基督必将降临,海水怎样被地形吸力分至两端,月光偏西,地面斜倾,有潮汛的涨落。我们的地方有清洁与健康,我们心灵也永在基督的十字架与祂再来这两端的纪念与盼望的能力所联击。任何一篇讲章都该有关于主荣耀的显露。每天必应预备主再来,这日子临近我们更应以祷告盼待速速来到。「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每个信徒应有这样的态度等候,腰带束紧,灯火着旺。我们要预备迎见我们的主。」

最好的未曾来到,最后的是为最初的作成。

──迈尔《珍贵的片刻》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