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利未记第10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利未记第十章

10

拿答与亚比户

>神不会计较我们的身分地位,但不会容忍轻慢的态度……

燔祭坛上的火,当永远点着不可熄灭-13),表明它是神圣的。拿答和亚比户在神面前献上的凡火是什么呢?可能是他们二人从别处将炭火带到这坛上,是不圣洁的;也可能指二人不按主所规定的时间献祭。不管怎样,他们二人是滥用了祭司的职权而轻慢神,因为神刚刚才对他们详示过敬拜之道。他们身为领袖,就有顺服神的重任,以他们的地位,很容易领许多百姓走入歧途。如果神指派你去领导、教导人,你一定要先与祂亲近,遵从祂的吩咐。

>刑罚每每使我们警觉自己的处境……

亚伦的这两个儿子,对于遵奉神的献祭条例太过随便,神就以火来烧灭,以示惩戒。献祭本来是顺服神的行为,做得一丝不苟表示对神的尊敬。我们对顺服神这件事,很容易随随便便地照自己的方式,不依照神的方式来行。人若以为不管什么方式都是一样的话,神就不必吩咐我们遵照祂的法则了。祂的吩咐总是饶有深意的,我们不管是有意或是无意地怠慢、不顺服祂,都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11>这条诫命对今日担当重任的人,有什么鉴戒?

-11 祭司进入会幕事奉以前,不可喝清酒浓酒。如果喝醉了酒,头脑不清醒,就会犯拿答与亚比户所犯的罪,使百姓的敬拜蒙污;此外,喝醉酒也没资格再去教导别人。要遵守神的命令,人就须有节制。异教有醉酒的习俗,以色列人的祭司却应当迥然有别。

-11>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分别圣与俗?

-11 这两节及 2节经文是利未记的中心。十诫是神的基本律法-17)。利未记则作详尽的解释,增补了其他许多细则,帮助百姓在生活中应用。神颁赐律法的目的,是要叫他们明辨是非、分出圣俗。遵照神的律法来生活,百姓便能自然而然地分别为圣,将自己献上事奉祂。

-20>摩西为何向亚伦的儿子发怒?

-20 为百姓献赎罪祭的祭司,照例该吃部分祭牲的肉,其余的烧在祭坛上-30)。亚伦剩下的两个儿子以利亚撒与以他玛,将赎罪祭牲整个烧了,没吃那祭牲的肉,摩西就向他们发怒。亚伦解释说,两个儿子因为兄长误献凡火刚刚被烧死,所以他们不能不谨慎,摩西这才明白二人并非不顺服神的命令,只是心中畏惧,又因所临到他们哥哥身上的灾祸,令他们十分难过的缘故。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我要显为圣,我要得荣耀

1亚伦的儿子拿答、亚比户各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2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耶和华面前。3于是摩西对亚伦说:“这就是耶和华所说:‘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在众民面前,我要得荣耀。’”亚伦就默默不言。4摩西召了亚伦叔父乌薛的儿子米沙利、以利撒反来,对他们说:“上前来,把你们的亲属从圣所前抬到营外。”5于是二人上前来,把他们穿着袍子抬到营外,是照摩西所吩咐的。6摩西对亚伦和他儿子以利亚撒、以他玛说:“不可蓬头散发,也不可撕裂衣裳,免得你们死亡,又免得耶和华向会众发怒;只要你们的弟兄以色列全家为耶和华所发的火哀哭。7你们也不可出会幕的门,恐怕你们死亡,因为耶和华的膏油在你们的身上。”他们就照摩西的话行了。

亚伦的儿子拿答及亚比户拿自己的火炉,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ēš zārāh﹚﹙﹚,“凡”﹙zārāh﹚可解作“陌生的”﹙strange, foreign﹚、“非法的”﹙unlawful﹚或“未经授权的”﹙unauthorized﹚,而根据的最后一句,我们知道献凡火的行动是耶和华没有吩咐,因此这火没有经过受权,也因此而非法,我们在经文中也不能确定这火的来源是什么,有可能是人所产生的火,是一种凡俗的火﹙common fire﹚。在祭司传统中,这凡俗的火被带进圣洁的领域,产生了秩序的混淆,因而对圣洁的领域来说也是陌生的。

说明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yāṣā’﹚,这圣火“吃”了拿答及亚比户,这描述的形式与所描述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yāṣā’﹚吃了祭物的形式一样。不过表达了神的悦纳,而却表达了神的怒气﹙﹚,前者是接纳,后者是刑罚。不过两者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耶和华把献祭的场所圣化,不容许有“凡”﹙zārāh﹚的东西在圣洁的领域,把会幕的敬拜回归圣洁的秩序及界限。这点的诠释得到的支持,说明这行为的目的不只是刑罚,而是神要显为圣,神也要得荣耀,这是一种神圣的显现。

说明在耶和华面前亲近神的人免去死亡的方法,这些人不可蓬头散发,不可撕裂衣裳,这两样是一种秩序化的行为,确保自己是圣洁的人。再者,亲近神的人也要哀哭,为“凡”﹙zārāh﹚的东西带来的混乱而悲哭,也为人生命的死去而悲痛,这样的哀痛能消去神的忿怒。最后,耶和华的膏油在身上时不可“出来”﹙yāṣā’﹚﹙﹚会幕的门,正如之前说明,膏油象征圣化及拣选,说明圣洁领域的东西也不可带到凡俗的地方,尊重圣与俗的界限,重视秩序的建立。

思想:

在新约时代,基督的死而复活打破了人亲近神的限制,我们全然进入圣洁的领域,成为圣人﹙同时也是蒙恩的罪人﹚,全民也成为祭司,这实在是恩典。然而,利未记这种界限的观念带给我们另一个提醒,亲近神的人必须全然圣洁,不因基督的恩典而把亲近神的事当作理所当然,我们务必确保自己的生命没有半点“凡”﹙zārāh﹚的东西,以致我们不会滥用神的恩典,而是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自己成为神圣荣耀显现的生命。

--1-尔道自建 2月21日

02、圣经上几个被杀的祭司

;;

耶和华祭司是在圣殿里侍奉神的人,他们一般不会被杀,但我们却从圣经中看到几个祭司被杀。

一.亚伦的两个儿子拿答、亚比户

1.神立亚伦及众子作祭司:你要从以色列人中,使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一同就近你,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神从以色列的千万人中,立利未人亚伦和他的儿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做祭司,使他们在圣殿中侍奉神,这是神对他们何等的抬举。

2.拿答和亚比户献凡火被神击杀:亚伦的儿子拿答、亚比户各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2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耶和华面前。3于是摩西对亚伦说:“这就是耶和华所说:‘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在众民面前,我要得荣耀。’”亚伦就默默不言。

然而,就在摩西立亚伦和他的儿子们做祭司的第八天,拿答、亚比户就擅自拿自己的香炉,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神就从祂面前发出火来,烧死了他们。因为神要在亲近祂的人中显为圣。拿答、亚比户是以色列人中的第一任祭司,本当大有尊荣,却因擅自行事被击杀。有人推测他们可能喝醉了酒。

3.拿答亚比户被抬到营外:摩西召了亚伦叔父乌薛的儿子米沙利、以利撒反来,对他们说:“上前来,把你们的亲属从圣所前抬到营外。”5于是二人上前来,把他们穿着袍子抬到营外,是照摩西所吩咐的。6摩西对亚伦和他儿子以利亚撒、以他玛说:“不可蓬头散发,也不可撕裂衣裳,免得你们死亡,又免得耶和华向会众发怒。只要你们的弟兄以色列全家为耶和华所发的火哀哭。7你们也不可出会幕的门,恐怕你们死亡,因为耶和华的膏油在你们的身上。”他们就照摩西的话行了。

摩西召了亚伦叔父乌薛的儿子们,他们把拿答、亚比户抬到了营外。摩西指示亚伦和他剩下的两个儿子当如何行,他们就照着行了。

二.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

1.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A.不认识耶和华: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

这里告诉我们: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是恶人,作为祭司,他们竟然不认识耶和华。

B.抢夺神的祭物:这二祭司待百姓是这样的规矩:凡有人献祭,正煮肉的时候,祭司的仆人就来,手拿三齿的叉子,14将叉子往罐里,或鼎里,或釜里,或锅里一插,插上来的肉,祭司都取了去。凡上到示罗的以色列人,他们都是这样看待。15又在未烧脂油以前,祭司的仆人就来对献祭的人说:“将肉给祭司,叫他烤吧!他不要煮过的,要生的。”16献祭的人若说:“必须先烧脂油,然后你可以随意取肉。”仆人就说:“你立时给我,不然我便抢去。”17如此,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或作“他们使人厌弃给耶和华献祭”)。

以利的两个儿子利用职权之便,抢夺神的供物,使人厌弃给神献祭。

C.与妇人苟合:以利年甚老迈,听见他两个儿子待以色列众人的事,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

以利的两个儿子还与妇人苟合,亵渎了祭司的圣洁。

D.不听父亲的劝说:他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何行这样的事呢?我从这众百姓听见你们的恶行。24我儿啊,不可这样!我听见你们的风声不好,你们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25人若得罪人,有士师审判他;人若得罪耶和华,谁能为他祈求呢?”然而他们还是不听父亲的话,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

以利得知儿子的恶行后,就劝说他们,他们却不听从父亲的劝说。

2.预言以利家遭祸:有神人来见以利,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仆的时候,我不是向他们显现吗?28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我不是拣选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烧香,在我坛上献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将以色列人所献的火祭都赐给你父家吗?29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30因此,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我曾说,你和你父家必永远行在我面前;现在我却说,决不容你们这样行。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31日子必到,我要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32在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在你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年人。33我必不从我坛前灭尽你家中的人,那未灭的必使你眼目干瘪,心中忧伤。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34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证据:他们二人必一日同死。35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36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来叩拜他,求块银子,求个饼,说:求你赐我祭司的职分,好叫我得点饼吃。’”

神人来预言以利家遭祸,因为以利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神要从他家中断绝老年人,使他家中所生的都死在中年,以利的两个儿子必同日而死,神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代替以利。

3.约柜被掳祭司被杀: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万。11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

以色列人出去与非利士人在以便以谢打仗时,以色列人败在非利士人面前,神的约柜被掳,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被非利士人所杀,他们死在了战场上。

祭司犯罪,连累了以色列人,也连累他们的后人。

三.挪伯祭司被残杀

1.亚希米勒帮助大卫: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2大卫回答祭司亚希米勒说:“王吩咐我一件事说:‘我差遣你委托你的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处等候我。3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4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5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6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7当日有扫罗的一个臣子留在耶和华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东人,作扫罗的司牧长。8大卫问亚希米勒说:“你手下有枪有刀没有?因为王的事甚急,连刀剑器械我都没有带。”9祭司说:“你在以拉谷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那刀在这里,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后边,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大卫说:“这刀没有可比的!求你给我。”

大卫逃离扫罗时,曾来到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大卫怕连累亚希米勒没有告诉他实情,亚希米勒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大卫,给他圣饼与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为他求问耶和华。以东人多益在场,他是这件事的见证人。

2.多益谗谤亚希米勒:那时以东人多益站在扫罗的臣仆中,对他说:“我曾看见耶西的儿子到了挪伯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那里。10亚希米勒为他求问耶和华,又给他食物,并给他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

当扫罗感叹臣仆们无人帮助他时,为了讨好扫罗,多益谗谤亚希米勒,说亚希米勒为大卫求问神,又给了大卫食物与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让扫罗感觉亚希米勒有意在帮助大卫。

3.扫罗加罪与亚希米勒:王就打发人将祭司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和他父亲的全家,就是住挪伯的祭司都召了来,他们就来见王。12扫罗说:“亚希突的儿子,要听我的话。”他回答说:“主啊,我在这里。”13扫罗对他说:“你为什么与耶西的儿子结党害我,将食物和刀给他,又为他求问神,使他起来谋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

扫罗招来亚希米勒和他的全家,扫罗责备亚希米勒与大卫结党害他,加罪与亚希米勒。

4.祭司被残杀:亚希米勒回答王说:“王的臣仆中有谁比大卫忠心呢?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参谋,并且在王家中是尊贵的。15我岂是从今日才为他求问神呢?断不是这样!王不要将罪归我和我父的全家,因为这事,无论大小,仆人都不知道。”16王说:“亚希米勒啊,你和你父的全家都是该死的!”17王就吩咐左右的侍卫说:“你们去杀耶和华的祭司,因为他们帮助大卫,又知道大卫逃跑,竟没有告诉我。”扫罗的臣子却不肯伸手杀耶和华的祭司。18王吩咐多益说:“你去杀祭司吧!”以东人多益就去杀祭司,那日杀了穿细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19又用刀将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驴尽都杀灭。

扫罗根本听不进去亚希米勒的解释,就认定亚希米勒和他的全家是该死的,扫罗吩咐左右的侍卫去杀耶和华的祭司,但他们不肯伸手害神的祭司。扫罗就又吩咐多益去杀神的祭司,多益,这个心狠手辣的歹徒,不仅残杀了八十五个祭司,还血洗了挪伯城,神必照着他所行的报应他。也应许了神人的预言()

大卫得知此事后,就写下书52篇,谴责恶人多益:

神的审判和恩惠:(以东人多益来告诉扫罗说:“大卫到了亚希米勒家。”那时,大卫作这训诲诗,交与伶长。)1勇士啊,你为何以作恶自夸?神的慈爱是常存的。2你的舌头邪恶诡诈,好像剃头刀,快利伤人。3你爱恶胜似爱善,又爱说谎,不爱说公义。(细拉)4诡诈的舌头啊,你爱说一切毁灭的话。5神也要毁灭你,直到永远;他要把你拿去,从你的帐棚中抽出,从活人之地将你拔出。(细拉)6义人要看见而惧怕,并要笑他,7说:“看哪,这就是那不以神为他力量的人,只倚仗他丰富的财物,在邪恶上坚立自己。”8至于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榄树,我永永远远倚靠神的慈爱。9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因为你行了这事;我也要在你圣民面前仰望你的名,这名本为美好。​​​​

--2-耶米玛 2019-08-21

03、基督徒的五项坚持

前言:

在我们曰常生活中,神给了我们很多选择的自由,例如我们的衣、食、住、行,在合乎圣徒体统的原则下,享有大幅度的自由;诸如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在这些方面,神给了我们优厚的选择权。

但是从圣经里面我们也同时看见,在生活与事奉中某些关键性的地方,神却给了我们明确的吩咐与指示,是不可更改而且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这些地方我们好像看见了神的本性与心愿。它在这些重点上对我们采取坚持的态度,为要操练我们更有基督的形象,同时也帮助我们成就他的旨意,完成它的心愿。

神对我们坚持的地方不少,本文仅简述其中五项,因为这五项的坚持,对于今日基督徒及今曰世界有着切身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再加强的宣讲。

第一坚持:圣洁

神晓喻以色列人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这是神清楚明确的吩咐,不含糊,不妥协。我们在此看见,在圣洁这件事上,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Holiness is not for us to choose but to observe.)。在今天的时代,圣洁是极需要的教导,但是今日教会的讲台,并不多听见这方面的信息。

在旧约时代,圣洁的意思是分别为圣,凡属神的人或物就是圣的。其至圣殿Y的器皿,因为是专为神而用,所以是圣的。到了新约时代,圣洁的意思越来越多具有道德的成份,圣洁也包括伦理道德上的圣洁。

在生活与事奉方面,分别为圣又可有两个方向。从消极方面来说,就是“与世分别”(separation from the world)。那就是说一个人洁身自爱、不沾染世俗、不犯罪,不作恶。这诚然是不错,但仍只是消极的一面,充其量只是“独善其身”而已。有些人没有犯罪,但也没有为神作什么;没有跌倒,但也没有扶立别人;没有失信,但也没有帮助别人有信心。

其实,分别为圣另有积极的一面:“分别归神”(separation unto GOd)。一个人在神面前,不但洁身自爱,且要献身为主用:不但保持自己不犯罪,也同时传福音作见证,引人信主,过一个“兼善天下”的人生。如此才了解分别为圣全部的真义。

第二坚持:悔改

同样,我们从圣经看见,悔改也是神对我们的一项坚持。

“悔改”的希伯来文“shub”的意思,是一个人对神与对罪的态度之改变,表示一个人决定离开罪归向神。希腊文“metanoeo”表示新约时代罪人归向神的属灵转变,好像“有了一个新的心(头脑、思想)”;也同时表明悔改之后当有的改变,“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政的心相称”。()

施洗约翰与我们的主耶稣开始传道的重点都是“悔改”。主耶稣离世前最后的嘱咐也是“传悔改、赦罪的道”(路约翰叁书1:)。

悔改可从两方面来说。不但未信的人需要悔改,基督徒及教会领袖们也要不断悔改,不断自省。在这一点上,大卫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说:“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悔改诚然是教会与信徒个人得到复兴及神更大祝福,更大使用的管道。“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照样,悔改也要从神的家(属神的人,就是教会)开始。

第三坚持:祷告

“你们要恒切祷告”()

“不住地祷告”()

对于基督徒来说,祷告不是一件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事。祷告乃是与神交通、讨神喜悦、蒙神指引及得神赐力不可或缺的管道。它坚持我们要“恒切”、“不住”地祷告。

有人说:“祷告可以帮助我们的事奉。”这句话不错,但是不够彻底。祷告不但可以帮助事奉,祷告就是事奉。当我们向神祷告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事奉他。祷告不是一个辅助品、附属品,祷告乃是主要事奉之一。新约时代的教会是从祷告开始()。历世历代普世各地的复兴也是借祷告而发生。

感谢主,最近几年,神在各地教会(包括美国的教会)及它的仆人使女中,不但点起了祷告的火,也兴起了禁食祷告的追求。不少教会及弟兄姊妹们积极参加各种专门推动祷告的聚会,并且有些人开始禁食祷告的操练,这是极其美好的现象。这种情形将会带来悔改、复兴、更新与福音广传。愿主继续引导此祷告运动。

第四坚持:爱

爱是不可或缺的。

主耶稣亲自强调说明,律法和先知道理的“总纲”,就是爱神与爱人(太约翰叁书1:-40:)。

保罗在“爱之赞歌”(哥林多前书十三章)里告诉我们,基督徒生命中最大的恩典就是爱。这一个恩典胜过说方言,胜过先知讲道,胜过全备的信,胜过周济与舍己。因为若没有爱,这一切都算不得什么。不论旧约或新约圣经都给我们看见爱神与爱人,是我们信主之人最基本与最高的命令和原则()。

但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对爱神爱人而言,不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与神的要求相去太远。人总是自我中心的,一般来说,我们是爱那些可爱的人,我们爱那些爱我们的人,我们的爱是有限量的,是有条件的。但主耶稣的爱,是爱那些极不可爱的人,爱那些恨他、杀他的人,他的爱是没有限量的,是没有条件的。这是至高的爱,是圣洁的爱,神就是用这样的爱来爱我们。

我们的爱不但在量方面显出亏欠,在质方面也是如此。在提比里亚海边,一向刚强自负的彼得被主耶稣三次考问:“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主没有说明“这些”是指什么,也许是指饼与鱼,也许是指当时在场其他的门徒,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在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爱的区别与轻重。

主耶稣一共三次考问彼得对主的爱。前面两次主所用的爱字是agapao,是代表至高圣洁的爱。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神爱世人”的爱,就是这个字。主的意思是:“彼得是用如此高超纯洁的爱爱我吗?”彼得两次都回答说他爱主。但是两次所用的爱字是phileo,代表人与人之间的爱、友谊、喜悦与感情,正如密友之间的爱。

主耶稣第三次问彼得的时候,将所用的爱字降了级。他所用的不再是agapao,而是phileo。圣经告诉我们,彼得听见之后心中就“忧愁”。原文可译为“伤痛”或“心痛”,英文译为"hurt',。彼得看见他的老师对他的期望(expectation)降低了,可能因此而伤痛。虽然如此,彼得第三次的回答仍然是用phileo这个字,好像始终不敢说他是用最高的爱爱主。

为了使大家更清楚地看见这一段对话的特色,请暂时允许我用意译(paraphrase)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一次问:“你用神圣的爱爱我吗?”

第一次答:“我用人间的爱爱你。”

第二次问:“你用神圣的爱爱我吗?”

第二次答:“我用人间的爱爱你。”

第三次问:“你用人间的爱爱我吗?”

第三次答:“我用人间的爱爱你。”

这段对话甚为重要,很有意义。Agape这种至高神圣的爱在人与神之间及人与人之间是可能的(不然主不会用这种爱来问彼得)。圣经中也给我们看见这些爱的关系:

1. 父神对它儿子耶稣基督的agape爱

2. 神对人的agape爱()

3. 人对神也可以有agape的爱()

4. 人对人也可以有agape的爱()

按理想来说,基督徒当然应该以至高神圣的爱去爱神爱人,但是一般情形却不是如此。提比里亚海边的彼得就是例子。彼得的回答也常常是我们的回答,彼得的伤痛也是我们的伤痛。若是主今天用同样的问题问我们时,我们怎样回答呢?Agape爱是我们的目标,是神坚持我们要努力做到的。

第五坚持:大使命

大使命是神自古至今一贯的心愿。神愿意借着属他的人,将他的爱与恩典传给普世的人。这就是他给信他之人的大使命,这是他坚持我们要完成的。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及新约时代的教会要完成的,以色列人失败了,教会却不能也不可失败。

在新约时代,神差遣教会(属灵的新以色列人)来完成它的大使命:

1. 他颁发给教会差遣令(太约翰叁书1:)

2. 他赐下能力,使教会能够胜任(a)

3. 他指示教会工作的方向(徒8b)

4. 他给教会保证,大使命必定完成(太约翰叁书1:)

宗教改革之后,从十八世纪到现在,短短两百年间,在神的恩典下,西方教会开始差遣他们的子弟,前仆后继的到世界各地开荒宣教。诸如马礼逊,李文斯顿、孙大信、戴德生、耶德逊、杨格非、李提摩太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一生被主大用,冒生命危险将主的福音传给异文化的人群。

到了最近五十年左右,感谢主,第三世界(发展中的各国)的教会慢慢长成身量,自己开始海外宣道。目前全世界的宣教士中,已经有四分之一以上是由第三世界的教会差派的。等到四年后,公元二千年时,第三世界宣教士的人数与西方世界的可能相等,甚至超越。当西方教会的普世宣教工作接近强弩之末的时候,神逐渐兴起了第三世界的教会加盟,成为普世宣教的生力军。

在此我们要特别为华人教会祷告。在今日普世宣教的事上,华人教会远远落在他人之后。论到人力、财力,我们并不落后。论到属灵的知识,我们也不落后。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的民族性成了我们进一步爱神、事奉神的大拦阻、大障碍!

五千年来我们一直是一个内向的民族,享受一个内向文化。我们国土广大,样样都有,不需靠任何外来因素而生存,所以一向都是闭关自守。唯我独耸。外来者都是“洋人”、“鬼佬”,唯有我们是中华、中原、华夏、黄帝的子孙。李斯给秦皇的谏逐客书中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正是这种情形的写照。这种排外的情形在早期来华的宣教士身上看得非常清楚。

这传统封闭状态直到三百年前才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打碎。我们被迫打开家门,五口通商,逐渐对外开放。一九四九年之后,大量华人更是四散海外,生活在各种文化及政治制度下,在各种民族和社会中求存。

过去百年来,四散海外的华人基督徒到处建立了“华人教会”。正如四散海外的犹太人到处建立“犹太人的会堂”一样。在开始的初期,因为言语、种族及集体安全等原因而有华埠、唐人街、华人教会之设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百年后的今天,多数华人基督徒在言语、知识、职业、财富等方面,都已经与当地人并驾齐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此情形下,是否依然走“犹太人会堂”的老路,是今天华人领袖们应该在神面前祷告并考虑的。写到这里,心中非常兴奋,因为上周接到美国新泽西州一位牧者朋友的信,说到他们教会的长执会,已正式决定从教会的名称上去掉“华人”二字。这是灵命的增长,了解神长远心意,了解国度观念的表现,我为他们赞美主!

感谢主,最近三十多年,神借着下面几次全球性的福音会议,挑旺了普世教会完成主的大使命的热忱与行动:

1966 柏林福音会议(Berlin Congress of World Evangelization),西柏林

1974 洛桑国际福音会议(Lausanne Congress of World Evangelization),瑞士洛桑

1987 拉丁美洲福音会议(COMIBAM),巴西圣保罗

1989 第二届洛桑大会(LausanneⅡln Manila),菲律宾马尼拉

1995 主后二千国际福音会议(GCOWE’95),韩国汉城

神借着这些充满异象、挑战与动力的福音会议,重新点燃了普世教会完成大使命的决心。他更在1989年,兴起了主后二千福音遍传运动,其目标是:“主后二千年前后,普世各人群有教会,人人听到福音”。目前该运动已在一百多个国家的教会中被推动,得到大多数教会的认同与合作。

同样可惜的是,在此一被主兴起并大大使用的普世遍传福音的运动上,华人教会仍然遥遥落在后面,好像大家关起门来,外面天大的事情发生,里面依然固我,不动声色!

求主怜悯华人教会,怜悯他的仆人、使女及信徒领袖们,使他们打开心怀,打开门户,打开灵眼,看见主的心意、主的方向,把握时机,负起应有的责任,齐心努力,完成主的大使命。

愿主恩待我华人教会,赐给我们属灵的蜕变,从一切传统束缚中被释放出来,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悲天悯人,放眼普世。肯对世界放手,肯踏上十字架的窄路,为主尽忠到底,直到他来。

--3-王永信 2018-05-18

04、谨守自己祭司的职任

;;,22-36;4: 10-22;

祭司是神人的中保,神赐给他们的地位高,对他们的要求也高,你要嘱咐亚伦和他的儿子,谨守自己祭司的职任。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我们来看《谨守自己祭司的职任》

一.拿答和亚比户献凡火被烧死

1.拿答和亚比户是祭司:拿答和亚比户是亚伦的长子与次子,利8章记载立亚伦和他的儿子们作祭司的事,拿答和亚比户都是以色列中的第一任祭司,本当大有尊荣。

2.拿答和亚比户献凡火:亚伦的儿子拿答、亚比户各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

然而,就在拿答和亚比户他们刚作祭司后第八天,就不顾神的命令私自在耶和华神面前献上凡火。

3.拿答和亚比户被烧死: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耶和华面前。3于是摩西对亚伦说:“这就是耶和华所说:‘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在众民面前,我要得荣耀。’”亚伦就默默不言。

耶和华晓谕亚伦说:9“你和你儿子进会幕的时候,清酒、浓酒都不可喝,免得你们死亡。这要作你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拿答和亚比户献凡火的时候就被火烧死了,因为神要在亲近祂的人面前显为圣。根据<</span>利>经文,有人猜测可能是拿答和亚比户醉酒后在神面前献上凡火。因此祭司进会幕的时候,是不可以喝酒的。

二.以利的两个儿子犯罪连累全家

1.以利的两个儿子犯罪:

A.抢夺神的祭物: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13这二祭司待百姓是这样的规矩:凡有人献祭,正煮肉的时候,祭司的仆人就来,手拿三齿的叉子,14将叉子往罐里,或鼎里,或釜里,或锅里一插,插上来的肉,祭司都取了去。凡上到示罗的以色列人,他们都是这样看待。15又在未烧脂油以前,祭司的仆人就来对献祭的人说:“将肉给祭司,叫他烤吧!他不要煮过的,要生的。”16献祭的人若说:“必须先烧脂油,然后你可以随意取肉。”仆人就说:“你立时给我,不然我便抢去。”17如此,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或作“他们使人厌弃给耶和华献祭”)。

以利的两个儿子是祭司,却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抢夺神的供物。

B.与妇人苟合:以利年甚老迈,听见他两个儿子待以色列众人的事,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

以利的两个儿子不顾祭司的圣洁,去与会幕门口的妇人苟合,沾污了祭司的圣洁。

C.不听父亲劝说:他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何行这样的事呢?我从这众百姓听见你们的恶行。24我儿啊,不可这样!我听见你们的风声不好,你们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25人若得罪人,有士师审判他;人若得罪耶和华,谁能为他祈求呢?”然而他们还是不听父亲的话,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

以利听说儿子的恶行后,轻描淡写地责备他们,他们却不听从。

2.预言以利家遭祸:有神人来见以利,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仆的时候,我不是向他们显现吗?28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我不是拣选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烧香,在我坛上献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将以色列人所献的火祭都赐给你父家吗?29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30因此,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我曾说,你和你父家必永远行在我面前;现在我却说,决不容你们这样行。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31日子必到,我要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32在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在你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年人。33我必不从我坛前灭尽你家中的人,那未灭的必使你眼目干瘪,心中忧伤。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34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证据:他们二人必一日同死。35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36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来叩拜他,求块银子,求个饼,说:求你赐我祭司的职分,好叫我得点饼吃。’”

有神人来奉耶和华的名指责以利的罪行,预言了以利家将遭祸,以利却没有认罪悔改,顺其自然。

3.以利家一天死四口人:

A.以利两个儿子被杀: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万。11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

以利的两个儿子死于战场上,神的约柜被仇敌掳去。

B.以利的死:当日有一个便雅悯人从阵上逃跑,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到示罗。13到了的时候,以利正在道旁坐在自己的位上观望,为神的约柜心里担忧。那人进城报信,合城的人就都呼喊起来。14以利听见呼喊的声音就问说:“这喧嚷是什么缘故呢?”那人急忙来报信给以利。15那时以利九十八岁了,眼目发直,不能看见。16那人对以利说:“我是从阵上来的,今日我从阵上逃回。”以利说:“我儿,事情怎样?”17报信的回答说:“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民中被杀的甚多!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死了,并且神的约柜被掳去。”18他一提神的约柜,以利就从他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因为他年纪老迈,身体沉重。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师四十年。

以利得知神的约柜被掳的信息后,就跌倒而死。

C.以利儿媳难产致死:以利的儿妇、非尼哈的妻怀孕将到产期,她听见神的约柜被掳去,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曲身生产;20将要死的时候,旁边站着的妇人们对她说:“不要怕!你生了男孩子了。”她却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21她给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说:“荣耀离开以色列了!”这是因神的约柜被掳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22她又说:“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

以利的儿媳难产致死,她知道荣耀离开以色列了。

三.我们要谨守自己祭司的职任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信徒皆祭司最早是彼得提出来的,作为祭司,我们也要谨守自己祭司的职任。

--4-耶米玛 2018-03-24

05、不按神心意侍奉的可怕

;;;13 :;;

侍奉神,必须按着神的心意来侍奉,神才悦纳,我们从圣经上看几个不按神心意侍奉的可怕。

一.拿答和亚比户献凡火被烧死

1.拿答和亚比户献凡火:亚伦的儿子拿答、亚比户各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拿答和亚比户是亚伦的长子与次子,他们刚受膏作神的祭司八天,就各拿自己的香炉,擅自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

2.拿答和亚比户被烧死: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耶和华面前。

当拿答、亚比户擅自献凡火时,就被神面前出来的火烧死了,神是轻慢不得的。

3.神要在亲近祂的人中显为圣:于是摩西对亚伦说:“这就是耶和华所说:‘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在众民面前,我要得荣耀。’”亚伦就默默不言。

神要在亲近祂的人中显为圣;在众民面前,神要得荣耀。

二.以利儿子偷窃神的祭物遭祸

1.以利和他的儿子们是祭司: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当耶和华的祭司。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

神抬举以利,使他一家得了祭司的名分,分别出来在圣殿侍奉神。

2.以利的两个儿子行恶:A.抢夺神的供物: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17如此,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或作“他们使人厌弃给耶和华献祭”)。

B.与妇人苟合:以利年甚老迈,听见他两个儿子待以色列众人的事,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他们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

C.不听父亲责备:他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何行这样的事呢?我从这众百姓听见你们的恶行。24我儿啊,不可这样!我听见你们的风声不好,你们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25人若得罪人,有士师审判他;人若得罪耶和华,谁能为他祈求呢?”然而他们还是不听父亲的话,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

以利听见儿子犯罪的事后,就责备他们,但他们不听父亲的话。

3.以利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30因此,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我曾说,你和你父家必永远行在我面前;现在我却说,决不容你们这样行。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神藉着神人责备以利尊重儿子胜过神,并且预言了以利家遭祸。

4.以利家一天死四口:A.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

在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战争中,以色列人战败,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仇敌所杀。

B.以利的死:当日有一个便雅悯人从阵上逃跑,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到示罗。……18他一提神的约柜,以利就从他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因为他年纪老迈,身体沉重。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师四十年。

老以利听到神的约柜被掳去,两个儿子被杀的事,就从他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

C.以利儿媳难产致死:以利的儿妇、非尼哈的妻怀孕将到产期,她听见神的约柜被掳去,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曲身生产;20将要死的时候,旁边站着的妇人们对她说:“不要怕!你生了男孩子了。”她却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21她给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说:“荣耀离开以色列了!”这是因神的约柜被掳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22她又说:“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

以利儿媳听到丈夫与公公都死了的信息后,就难产致死。以利家一日死了四口。

三.伯示麦人因擅观神的约柜被神击杀

1.非利士人送回约柜:非利士人就这样行,将两只有乳的母牛套在车上,将牛犊关在家里,11把耶和华的约柜和装金老鼠并金痔疮像的匣子都放在车上。12牛直行大道,往伯示麦去,一面走一面叫,不偏左右。非利士的首领跟在后面,直到伯示麦的境界。13伯示麦人正在平原收割麦子,举目看见约柜,就欢喜了。14车到了伯示麦人约书亚的田间,就站住了。在那里有一块大磐石,他们把车劈了,将两只母牛献给耶和华为燔祭。15利未人将耶和华的约柜和装金物的匣子拿下来,放在大磐石上。当日伯示麦人将燔祭和平安祭献给耶和华。

约柜被掳后,在非利士人地七个月,因神击打他们,他们就按照他们的方式,用牛拉车的方式送回了约柜。

2.伯示麦人擅观约柜被击杀:耶和华因伯示麦人擅观他的约柜,就击杀了他们七十人,那时有五万人在那里(原文作“七十人加五万人”)。百姓因耶和华大大击杀他们,就哀哭了。

神秘的约柜放在圣殿的最里面,是不容人观看的。现在,约柜送来了,伯示麦人可以与约柜有个零距离接触,好好观看约柜一下。神因伯示麦人擅观祂的约柜,就击杀了他们七十人。

3.约柜在基列耶琳:伯示麦人说:“谁能在耶和华这圣洁的神面前侍立呢?这约柜可以从我们这里送到谁哪里去呢?”21于是打发人去见基列耶琳的居民,说:“非利士人将耶和华的约柜送回来了,你们下来将约柜接到你们那里去吧!”

基列耶琳人就下来,将耶和华的约柜接上去,放在山上亚比拿达的家中,分派他儿子以利亚撒看守耶和华的约柜。2约柜在基列耶琳许久。

伯示麦人因神击杀他们,就哀哭,他们不敢让约柜停留在他们那里,就差人叫基列耶琳人下来,将耶和华的约柜接上去,约柜在基列耶琳许久,直到大卫作以色列的王才把约柜接走。

四.扫罗私自献祭王位被废

1.扫罗献祭: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9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10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

按照律法规定,给神献祭是亚伦子孙祭司的事,扫罗虽然是君王,但也没有权柄献祭,但扫罗看到环境的艰难时,就私自献上燔祭,可见扫罗信仰的糊涂。

2.扫罗的理由:撒母耳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12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

当撒母耳责备扫罗做的是什么事时,扫罗不仅不认罪,反而找了一大堆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百姓离开,你撒母耳没有按照所定的日期到来,仇敌聚集,神是需要贿赂的神。

3.撒母耳责备扫罗:a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作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14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

撒母耳责备扫罗做了糊涂事了,因为他不明白神的旨意,没有遵行神的命令,因此他的王位必不长久。

4神寻找到合神心意的人.:b“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撒母耳直接告诉扫罗,神已经找到了一个合神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王。

五.大卫用牛车运约柜乌撒被击杀

1.大卫运约柜到耶路撒冷:大卫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选的人三万。2大卫起身率领跟随他的众人前往,要从巴拉犹大将神的约柜运来。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留名的约柜。3他们将神的约柜从冈上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放在新车上。亚比拿达的两个儿子乌撒和亚希约赶这新车。4他们将神的约柜从冈上亚比拿达家里抬出来的时候,亚希约在柜前行走。5大卫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华面前,用松木制造的各样乐器和琴、瑟、鼓、钹、锣作乐跳舞。

大卫爱慕神,坐上王位后就为约柜预备地方,想把神的约柜接上来,但他没有按照神指示的方式,反而采用非利士人运送约柜的方法来运约柜。

2.乌撒因扶住神的约柜被击杀:到了拿艮的禾场,因为牛失前蹄(或作“惊跳”),乌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约柜。7神耶和华向乌撒发怒,因这错误击杀他,他就死在神的约柜旁。

因着牛失前蹄(或作“惊跳”),乌撒本能地伸手扶住神的约柜,忘了神的神圣不可侵犯。神向乌撒发怒,击杀他,他就死在神的约柜旁。

3.大卫愁烦:大卫因耶和华击杀(原文作“闯杀”)乌撒,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直到今日。

大卫因着乌撒的死而愁烦,不敢把约柜运到大卫城。

六.乌西雅进圣殿烧香长大麻风

1.乌西雅要进殿烧香:他既强盛,就心高气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华他的神,进耶和华的殿,要在香坛上烧香。

犹大王乌西雅是难得一位好王,他行神眼中看为善的事,神就赐福给他,使他强盛。结果在乌西雅强盛的时候,他就骄傲起来,要进神的殿烧香。

2.祭司们劝阻:祭司亚撒利雅率领耶和华勇敢的祭司八十人,跟随他进去。18他们就阻挡乌西雅王,对他说:“乌西雅啊,给耶和华烧香不是你的事,乃是亚伦子孙承接圣职祭司的事。你出圣殿吧!因为你犯了罪。你行这事,耶和华神必不使你得荣耀。”

乌西雅要烧香是不合神律法的,这群勇敢的祭司们前来劝阻乌西雅,劝他出圣殿。

3.乌西雅因骄傲受惩:乌西雅就发怒,手拿香炉要烧香,他向祭司发怒的时候,在耶和华殿中香坛旁众祭司面前,额上忽然发出大麻风。20大祭司亚撒利雅和众祭司观看,见他额上发出大麻风,就催他出殿,他自己也急速出去,因为耶和华降灾与他。21乌西雅王长大麻风直到死日,因此住在别的宫里,与耶和华的殿隔绝。他儿子约坦管理家事,治理国民。

乌西雅不听祭司们劝说,反而向祭司们发怒,手拿香炉要烧香,他向祭司发怒的时候,在耶和华殿中香坛旁众祭司面前,额上忽然发出大麻风。乌西雅王成为唯一的一个长大麻风王,与耶和华的殿隔绝。他儿子约坦代替他管理家事,治理国民。

--5-耶米玛 2017-05-25

06、分别为圣

经文∶

犹太人常常称某些东西是圣的,某些是俗的。分别圣与俗是上帝对他们的要求。说:“使你们可以将圣的、俗的、洁净的、不洁净的,分别出来。”说:“他们要使我的民知道圣俗的分别。”

圣的东西不少:山有圣山,城有圣城,东西有被称为圣物的,日子有圣日、圣年,建筑有圣所、圣殿。利未记11章中则告诉我们某一类走兽、某一类鱼、某一类飞禽是俗的。使徒行传10章中记载,使徒彼得在异象中所看到的禽与兽,大概就是利未记11章中说的俗而不洁的东西。犹太人看人也分圣俗,犹太人自己是圣民,圣民中的祭司更是分别为圣的;外邦人则是俗的,且是俗而不洁的。使徒行传10章中说,彼得不愿去向一个外邦人-即哥尼流(传道,就是因为外邦人与那些按利未记11章规定禁食的飞鸟走兽一样,是俗而不洁的,是不可交往的。

今天对我们基督徒来说,也有一个分别圣俗的问题。我们喜欢把某些东西从别的东西中分别开来,称它们为圣的。譬如,称礼拜堂为圣堂,礼拜堂里有圣台、圣桌,牧师穿的礼服、佩的带子被称作圣衣、圣带,纪念主受死的晚餐叫圣餐。

要弄清楚“分别为圣”的意义,就要弄清楚“圣与俗”的关系。因为有人说:圣经既要求我们“分别为圣”,我们就应该超世、厌世、与世界对立、与世俗的事分离。“分别为圣”是不是就是圣俗对立?

“圣与俗”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古教会有一个教父叫特土良的就曾说过:“雅典与耶路撒冷有什么相干?”“雅典”代表“俗”,“耶路撒冷”代表“圣”,二者是不相干的。二千年的教会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天在中国,这个问题又具有现实的意义,困扰着一些基督徒。有一个生产队长信了主,有人就去对他说:信了主不能再做生产队长,因为那些都是世俗的事,要到教会来做圣工。这个生产队长感到很困惑,写信给《天风》编辑部,要求帮他解困。这个“圣与俗”的问题既古老又现实,说明这个问题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要求我们经常思考、经常讨论。“圣与俗”这个问题所以重要,还因为它与其他一些神学问题密切相关,譬如-1(属灵属世问题,-2(怎么看待物质世界的问题,-3(教会外有没有真善美的问题,-4(信与不信的关系的问题等。

“分别为圣”是圣经里的一个概念,我们要正确理解它,就应该回到圣经中去,仔细查考。“分别为圣”,在圣经中本来是一个希伯来字,翻成英文是consecration,在中文圣经里翻成“分别为圣”或“成圣”。这个字也可以翻为“祝圣”,祝圣主教,圣餐礼拜时祝圣饼和酒,这里的“祝圣”就是“分别为圣”同一个字。

《圣经百科全书》“分别为圣”条目下这样说:“把人、用具、房屋、土地等,从俗务、俗用中分别出来,专供圣职、圣用。‘分别为圣’的希伯来词有‘分别出来’的含义。新约用该词不多,仅有的几例含有‘圣洁’之意。”

从这个高度概括的释义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汇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仪文的意思,一是道德的意思。旧约偏重仪文的意思,新约偏重道德的意思。所以我们中文的、“分别为圣”四个字,可以拆成两个词汇:一是“分别”,就是“分别出来”,一是“为圣”,就是“成圣”或“成为圣洁”。

我们先看旧约。。12说:“摩西用膏油抹帐幕和其中所有的,使它成圣 -即:分别为圣(。又用膏油在坛上弹了七次,又抹了坛和坛的一切器皿,并洗濯盆和盆座,使它成圣-分别为圣(,又把膏油倒在亚伦的头上膏他,使他成圣-分别为圣(。”

“要把这些-指内袍、腰带、裹头巾(给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穿戴,又要膏他们,将他们分别为圣,好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从这两段经文可知,分别出来专为献祭用,东西如此,人也如此。这里没有道德的评价。对帐幕、洗濯盆而言,没有道德的含义。我们不会认为:分别为圣的帐幕比别的帐幕更有道德。“分别为圣”仅仅是“分别出来”专为献祭或其它宗教礼仪使用,是仪文的意义。

还有一段经文可以帮助我们想清楚这个意思。说:“耶罗波安不离开他的恶道,将凡民立为邱坛的祭司;凡愿意的,他都分别为圣,立为邱坛的祭司。”耶罗波安是个坏人,他派立人做祭司,也叫“分别为圣”。显然,这里的“圣”没有道德的含义。

“分别为圣”有“分别出来”的意思,希伯来原文这个词有“分开”、“分离”之意,但没有对立、对抗的意思,因为没有牵涉到善还是恶的道德问题。

如果我们一定要把圣俗对立起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非常尴尬。举一个穿的例子。我们大多数教会礼拜的时候,牧师是穿圣衣的。这圣衣是分别为圣的,只能在宗教礼仪中使用,普通的人不能穿,牧师在平常的场合中也不能穿。而普通的衣服,我们如果看为俗的,圣俗又是对立的,这俗的衣服就变成恶的东西,当然也不能穿。这样,我们就很尴尬,圣衣不能穿,普通的衣服因为是俗而恶的也不能穿,只好打赤膊。

“分别为圣”这个词汇到了新约,有了道德的含义,“分别为圣”-consecration(这个词也用得较少,较多用“成圣”-sanctification(。仪文意义的“分别为圣”强调“分别”,“圣”的对立面是“俗”,“圣”要从“俗”中“分别出来”,这里的“圣”“俗”却不是一好一坏、一善一恶地相互排斥的。道德意义的“分别为圣”强调“为圣”、“成圣”也即“成为圣洁”,“圣”的对立面不是“俗”,而是“恶”。所以圣俗有两种区别,一是仪文的区别,一是道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弄错了,往往是因为混淆了两种不同的区别。

主耶稣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主耶稣的倾向。他并不是反对祭祀,因为他把自己作为祭品完成了最伟大的祭祀。但主耶稣更重视“圣”的道德含义。

两个人一起去圣殿祷告,一个受批评,一个受称赞。祷告是圣的,但不是凡祷告都蒙垂听,要看祷告的内容。一个祷告是自义是骄傲,一个祷告是自责是谦卑,这里涉及一个道德的问题。旧约创世记记的亚伯和该隐献祭的故事也包含着同样的道理。献祭是圣事,但不是凡献祭都蒙上帝悦纳。上帝为什么看不中该隐的祭,而悦纳亚伯的祭?说:“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上帝在看他们的供物的时候,先看他们这两个人:“亚伯和他的……”、“该隐和他的……”。该隐是怎样的人呢?我们可以从圣经有关他不多的文字里看到,这个人好妒忌,凶狠地把自己的兄弟也杀了,做了坏事还要抵赖不诚实。总之该隐是一个道德品质不好的人。上帝不喜欢的首先是该隐其人,因此他的供物也不被看中。

主又说:在他再来时,两个人在推磨,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人在田里-耕作(,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推磨”与“耕作”都是俗事,从事的人在主再来时并不都被撇下。那么,为什么有人被取去,有人被撇下?我们看圣经的上下文就可明白,当时耶稣是在谈论挪亚的日子、罗得的日子,人们如何犯罪作恶,接下来就说了“取去”和“撇下”的比喻,所以主耶稣是在谈论与道德有关的问题。

所以仅从仪文意义的圣俗来区别,二者当然不同,但却不是一好一坏,不是看到圣的,必须拍手赞成,看到俗的,必须摇头反对。好坏是道德的评价。

最突出的是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祭司文士是圣的,他们不去救助那受伤的人,是为了保持自己“分别为圣”的身份。因为按照摩西律法,分别为圣的人是不能接触尸体的,那个受伤的人虽然还没有死,但很可能当他们去救护他时,死在他们的怀里,这有多可怕!他们这种努力保持自己“圣”的作法,受到主的批评。那撒玛利亚人是个俗人,干的是俗事,为伤者洗洗、搽搽、包包、扎扎,但因为用爱心作,受到主的表扬称赞。

这样看来,圣作为仪文的意义,与俗不是对立的;作为道德的意义,也不是对立的,所对立的是“恶”。如果“俗”作为“庸俗”解,就当别论。加利利的迦拿有一家人家结婚,结婚当然是世俗的事,主耶稣带着门徒去参加。但有人要求耶稣为他们分家业,耶稣没有去。分家业与道德问题牵不上关系,但为那些争家业的人去做中人,实在太庸俗。

圣俗不对立,不仅不对立,而且圣中有俗,俗中有圣。

圣中有俗。教堂是圣的,但教堂在建造时有很多俗务由许多俗人参与其间。一件圣衣里面有农民的劳动,有工人的劳动,我们无法保证这些农民与工人都是基督徒。亚伯与该隐献祭献的是自己劳动所得。亚伯从事畜牧业,该隐从事种植业,这些都是俗事。他们要拿他们从事这些俗事得到的东西放到献祭的这件圣事中,否则,献祭献不成。

俗中有圣。好撒玛利亚人在受伤的人身上所做的都是俗事,但因为有爱,这些俗事圣化了,成了神圣的事。

我们追求成圣,不是越成圣,离开世界越远,离开凡人、俗人越远,而应该是越近,用更多的爱去关爱世界,关爱众人。

--6-沈承恩 2012-05-29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