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利未记第27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利未记第二十七章

27

利27章>神看重人向祂所许下的每一句话,哪怕是微不足道……

27 神要以色列人献上某些财物给祂,作为对祂的事奉之用:初熟的庄稼,头生的牲畜,头生的儿子,收入的十分之一等等。有许多人作超过这种规定的奉献,将自己或家中其他成员、更多的牲畜、房屋或田地奉献给神。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也可奉献金钱,以代替实际上的人、牲畜,或产业。有些人会冒失地许愿,或许下不切实际的愿,所以神叫他们先要慎思,否则要加上五分之一的代价,才能将许愿献上的各项赎回。这一章经文解释怎样估定所献各物的价值,也说明人若想把奉献归于神之物赎回,应当怎样办。

-10>你实践了在神面前许下的诺言吗?

-10 神教导以色列人,向祂许愿,即使在以后觉得比预计的为多,也必须信守诺言。(这条例适用于献牲畜时 人却可以被赎回 或付出银子买回。 )神把我们的应许看得很认真。如果你应许将收入的十分之一归神,以后突然有了额外的开支,你若继续作忠心的管家,就得付重大的代价。不过,神指望你不要计较艰难,也要还你的愿。

-25>你的产业在哪里呢?你的心又在哪里呢?

-25 产业可以作为甘心祭献上,正如现代人立遗嘱,或者将出售产业所得的钱,捐给教会或是基督教机构一样。

>“当灭的”,是人?是物?

“凡从人中当灭的”指判了死刑的人不可赎,必须被治死。不过这句话也适用于按照神的禁令,不可存留的个人财物上,例如,从敬拜偶像之民那里所掳来之财物,或偶像本身,这些都要毁灭,不可赎回。

>奉献是向神表达心意,你的奉献是否已成了一种习惯?

神规定人献祭以及十一奉献的许多原则,都是要人既有内心的虔敬也有外表的行为。奉献的时候,如果极其勉强,就表示有吝啬的心。神要我们做乐意捐献的人,以感激之心将财物献给祂。

>你怎样加强你和神的关系,追求圣洁?

利未记这卷书,全是神在西奈山下赐给百姓的命令。我们从这些命令中,能极多地认识神的本性和特质。乍看起来,这卷书似乎不适合于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但是只要我们稍微朝深处再思考,就会看出这卷书现在仍然对我们讲话神并没有改变,祂的原则适用于世世代代。世人与社会不断改变,我们需要不断寻找方法,将神律法的准则应用在现代环境中。利未记中圣洁的神,现在、以后直到永远,都是一样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

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耶和华为圣的。

经文说明,应许之地所出任何东西,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耶和华为圣的,到底我们如何理解这句?

首先,利未记中的“土地”观念很重要,土地不只是地理的范围或某地主所拥有的地方,所有以色列的土地的拥有权是耶和华的,这是何等合理的推论,因为人作为有限寿命的生物没有可能永远拥有比人类更长寿的土地,土地的恒久,只配得上神作为永恒主,因此土的属权只能在于神,神是所有土地的拥有者。

第二,既然神是土地的拥有者,所有地土的出产本身都应该属于耶和华的。但由于耶和华把迦南地赐福以色列民作为礼物,这礼物成为以色列民的恩惠,是祂,愿意把本来属于自己的出产供给以色列民的日用饮食,是祂,把本来在埃及作奴隶的以色列民领到这应许之地,以致他们可以成为土地的地主,并自由地作耕作。因此,要求以色列民献上十分之一的前提,就是说,以色列民所拥有的另外十分之九本身都是恩典,是神给予以色列民的礼物。

第三,以色列民奉上十分之一给耶和华,其实是一种宣认,以奉献的行为宣认土地的拥有权是耶和华,这“圣地”的出产本身是要“是归耶和华为圣的”,现在以色列民借奉献的行为,把“圣地”的出产归给神,便等于宣认土地是耶和华的。这样,奉献把自己成为受恩者,站在受恩的地步,看自己所得的东西是恩典,现在只是归还这些恩典给赐恩的神,记念及感谢神在这人身上种种的供应。

思想:

很多时我们心底有一个心态,认为奉献的金钱是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思维往往会把奉献看成为自己的成就及能力,也视奉献为消费,事实上,消费与奉献完全不同,前者把自己看为消费者,把自己看为有能力有财力的人,也视自己所给的东西是自己的,这样的人有时期望对方提供服务,用这心态奉献的人便期望教会为他提供服务,而不是自己服务别人。今天的经文正挑战我们,让我们明白就算自己有很多钱,都只不过是一位受恩者,如果没有神的恩典,我们都没有可能拥有地上一切的财产与生命。由今天起,要以受恩者的心态来对待十分之一的奉献,以奉献宣认神一切在自己身上的供应与恩典。

--1-尔道自建 12月31日

02、许愿

1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

2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对他们说:人向耶和华许特别的愿,要按照你所估一个人的价钱。

3 你所估的是:二十岁到六十岁男的,按照圣所的舍客勒,估价是五十舍客勒银子。

4 若是女的,估价是三十舍客勒。

5 五岁到二十岁男的,估价是二十舍客勒,女的十舍客勒。

6 一个月到五岁男的,估价是五舍客勒,女的三舍客勒。

7 六十岁以上男的,估价是十五舍客勒,女的十舍客勒。

8他若贫穷,不能按照你的估价,就要把他带到祭司面前,让祭司为他估价;祭司要按许愿者手头财力所及估价。

在以色列人的社会中,向神立下承诺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这种行为称为“许愿”,许愿的人必须履行自己承诺为神做的事,否则那人的诚信便受到质疑,引致神的怒气与刑罚。

到底许愿是一种讨价还价,还是一种与神交换的条件?都不是,许愿的人对自己所许的愿有一种谨严,是一种与神有认真团契的关系,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神的行为,不过这种的交付也会被人滥用,造成一些悲剧(例如耶弗他的许愿,。为了防止许愿被人滥用,利未记在二十七章当中定下条例。

提及一种许愿,是涉及奉献某人在圣所专心服侍(可以有期限以及无限期,哈拿把撒母耳奉上便是一种无限期的许愿),当中的程序需要评估一个人的价值。在价值的评估上,男性会比女性得着更高的价(两倍),这有可能取决于这个人在经济上的效益来说,如果是年壮的男人,有可能他们是有生产力的人,比女性更有效益,所以这评估不是在说明一个人本身的价值,而是说明一个人在经济上的生产力,不过这不代表把某人约化为生产的工具,而是代表许愿的安排是一种由经济角度来考虑的事而已,这种安排,反而让人有机会在极度困苦当中,可以借着许愿来为此人开出路:一个在经济生产力强的人被许,家中便等于失去了一个生产力强的人,此家便一定要得到更高的价钱,才可以为失去一个生产力强的人作保障,因此这是一种保障制度。

第8节说明贫穷的人却没有能力被许,便要带到祭司面前估定他的价,说明祭司是一个社会当中最后的保障。因为祭司是群体的领袖,便有更大的责任为贫穷的人主持公道,保障他们的生活。

思想:

祭司传统中许愿的安排其实是一种社会的保障制度,让贫穷的人能借着许愿得到生活所需,暂时为他们解决短暂的财政紧张,而祭司要在这点上履行公平及公义的估价,不可因着私心而估低了被许的人的价值。这种制度的设立原意,是否也成为你的提醒,让你成为一个敬神爱人的教会领袖或政府官员呢?

--2-尔道自建 12月30日

03、最伟大的奉献

倘若我们留心圣经中关于奉献的记载,便会发现自己在爱神的事上是怎样落后了。在日常生活上,对于我们的享受、儿女的费用,和其他的开支,我们常常不爱惜,也不清楚计算;但对于奉献给神,我们却仔细考虑,在捐献上显出对于神是何等吝啬!爱自己和爱神比较起来,相差得太强烈了!

十分之一

--3-曾霖芳 2018-05-18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