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利未记第二十章
第 20 章
-3>献祭该是爱的表达,不应是野蛮的行径
-3 将儿女献给假神为祭,是古代异教的重要习俗。以色列的邻国亚扪人,将儿女献给民族的神摩洛,作为宗教中的要事,以为是献上的最大礼物,可藉此辟邪或安抚愤怒之神。神对这事讲得很清楚,这是可憎的事,应严格地禁止。无论在旧约或新约时代,神的本性都显明祂绝不愿意献人为祭,因为(1 )祂不是异教的假神,乃是慈爱的真神,不需要以人为祭物来安抚。(2 )祂是赐生命的神,既禁止杀人,又鼓励人谨守祂的律法,过健康幸福的生活-16)。(3 )祂是无助者的神,对孩童显出特别的关怀-13)。(4 )祂是无私的神,不但不要人流血,更为世人舍弃祂的性命-5)。
>人对不可知的未来总是有点忧虑,你又对未来……
人人都关心未来,并常寻求别人的指点。但是神警告世人,不要求助于古灵精怪的玄秘之术。交鬼的与行巫术的都应当铲除,因为他们的信息不是来自神,不但预测是虚假的,不可信的,而且与邪灵相交亦极其危险。对于未来,我们不需要求问行邪术的人。神赐下圣经,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要知道的一切,圣经的指引才是绝对可靠的。
-21>性可以是爱的表达,也同样可以摧毁爱,不是吗?
-21 经文列出一系列处置性犯罪的命令,刑罚极严厉。神为什么不能容忍这些罪行?其理由是:(1 )破坏了已婚夫妇彼此的委身;(2 )破坏了家庭的神圣;(3 )扭曲了心灵的健康;(4 )使性病传染蔓延。性犯罪在全球各地泛滥,同居者之间的性关系,越来越公开化、合法化。社会上将性犯罪描绘成具吸引力的事,使人容易忘记它背后的悲剧和可怕。神禁止人类性犯罪,是因为祂爱我们,为我们最大的好处着想。
-21>现今性滥交情况严重,对你带来了什么冲击?
-21 经文列出许多可憎的罪行,在迦南异教各族之中非常普遍。他们的宗教充斥了性爱女神、庙妓与其他严重罪行。迦南人不道德的宗教礼仪,反映出颓废的习俗,想败坏所有接触它的人。神要建立一个民族,对世界有正面的影响,成为世俗强烈的对比。祂不许以色列人效法迦南人的习俗而陷于淫荡,所以清楚吩咐人远离性的犯罪,好在应许之地蒙保守。
-23>你相信神所颁布的诫命都是为了你的益处吗?
-23 神颁给以色列人的每项律例都有其道理。祂并没有将好处留下不赐给他们,祂只是不准他们有招致败坏的行为。我们知道神为自然界定下了物理规律,例如从高楼跳下会摔死,因为地心有吸力;但是有些人不明白神属灵的定律如何运行,祂不准我们做某些事,是因为祂不愿人自我毁灭。当你被吸引,想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欢乐时,如果涉及神所禁止的事,就要切记后果:它会令你受苦,使你跟帮助你的神隔绝。
10 “凡与有夫之妇行奸淫,就是与邻舍的妻子行奸淫的,奸夫淫妇必被处死。
11 人若与继母同寝,就是露了父亲的下体,二人必被处死,血要归在他们身上。
12 人若与媳妇同寝,二人必被处死;他们行了乱伦的事,血要归在他们身上。
13 男人若跟男人同寝,像跟女人同寝,他们二人行了可憎恶的事,必被处死,血要归在他们身上。
14 人若娶妻,又娶妻子的母亲,这是邪恶的事;要把这三人用火焚烧,在你们中间除去这邪恶。
15 人若与兽交合,必被处死;你们也要杀死那兽。
16 女人若与兽亲近,与牠交合,你要把那女人和兽杀死;他们必被处死,血要归在他们身上。
17 “人若娶自己的姐妹,或是同父异母的,或是同母异父的,彼此见了下体,这是可耻的事;他们必在自己百姓眼前被剪除。他露了姐妹的下体,必担当自己的罪孽。
18 若有人跟经期中的妇人同寝,露了她的下体,暴露妇人的血源,妇人也露了自己的血源,二人必从百姓中剪除。
19 不可露姨母或姑母的下体,因为这是露了骨肉之亲的下体,他们必担当自己的罪孽。
20 人若与叔伯之妻同寝,就露了他叔伯的下体,他们必担当自己的罪,必没有子女而死。
21 人若娶了自己兄弟的妻子,就露了他兄弟的下体,这是不洁净的事,他们必没有子女。
再次如一样提及性行为的圣洁,禁止一切婚姻以外的性行为,包括同性性行为、乱伦与人兽交,基本上,这些禁令都是的重复,没有太多的新意。到底两处经文有何不同的地方呢?
重复了关于婚外性行为的禁令,却在多处的禁令当中加上“治死”及“罪要归到他们身上”的描述,当中“罪要归到他们身上”这句其实解作“流人血/杀人”(bloodguilt),亦即是说,当有人进行乱伦、同性性行为及人兽交,他们的罪便等同杀人与流人血,难怪经文需要用“治死”来作刑罚,这其实是一种对等性的刑罚(measure-for-measure),就是说,当有人杀人,便需要用被杀来回礼。
这样,把乱伦、同性性行为及人兽交的严重程度提升为杀人的层次,相信是因为性(sexuality)与人性(humanity)之间的互为关系。性,不只是一种行为(sex act),而是关乎到一个人的人性展现。人永远以作为男性或作为女性而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会遇,都是以一种男性或女性的存在而运作,因此,性别(gender)与性(sexuality)不但存在于发生性行为的那一刻,而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当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co-humanity),定义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而性行为便是一种夫妻之间作为性的存有最亲密的盟约关系下的人性展现,因而需要在婚盟的委身下才能够安全地及彼此尊重地进行,这样,若有人在婚姻以外进行乱伦、同性性行为及人兽交,便等于否定了盟约,也否定了人性,等同杀害自己的另一半,因此需要严重地刑罚。
思想:当今社会,我们不会因为有乱伦、同性性行为及人兽交而进行死刑,教会也无权在社会中行使私刑。然而,经文再次提醒我们性行为圣洁的重要性,若果我们未能好好守护自己的身体,任由情欲控制我们,便不能在神面前活出一个圣洁的子民所应有的行为展现,也不能为自己及他人存留真正的人性,而在这点上,我们便等同把自己及他人“治死”,而这个死不定是人命的死,而是人性被物化的死。我们必须小心。
1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
2 “你要对以色列人说:凡以色列人,或是寄居在以色列的外人,把自己儿女献给摩洛的,必被处死;本地的百姓要用石头打死他。
3 我也要向那人变脸,把他从百姓中剪除,因为他把儿女献给摩洛,玷污了我的圣所,亵渎了我的圣名。
4 那人把儿女献给摩洛,本地的百姓若假装没看见,不把他处死,
5 我就要向这人和他的家人变脸,把他和所有跟随他与摩洛行淫的人都从百姓中剪除。
当作者描述关于性行为及社会公义的圣洁之时,经文在第二十章突然有一种另类的条例:不可把儿女经火献给摩洛。到底我们应如何理解这条例呢?对我们的生命有何提醒呢?
首先,到底什么是摩洛?当我们翻查文献,了解古近东的众神明时,我们没有发现摩洛这神明存在,因此这名字似乎不是指向某一个独特的神明,而是另有所指。有学者具说服力地指出摩洛(Molech)这词来自两个希伯来文字的组合,它们分别是“君王”及“羞辱”,就是取了“君王”一字的韵母并结合了“羞辱”一字的声母所组成的字,因此摩洛的意思有可能是指羞辱的君王,亦即是,如果有君王把自己的儿女献作燔祭给某神明,这君王便是羞辱的君王。当时古近东很多君王都会尝试把自己的儿女献给神明,一方面期望讨好神明,表示出自己的牺牲,另一方面更有可能是为了政治的元素,让自己的子民看见自己如何的敬虔及牺牲,便鼓励子民也同样作出对等的牺牲,这在当时的文化中是一种有效的政治手段。不过,以色列民千万不可以这样做,就算这是古近东主流的文化,也是熟悉及有效的政治手法,也不可因为有效而仿效,以色列民务必与万民有分别,才可活出圣洁的生命质素。
这样,不可把儿女经火献给摩洛的要求其实是一种不可效法万民以自己儿女作政治手段的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出对人生命的尊重及宝贵,另一方面也说明以色列民必须与万民有分别。以色列民常常因为万民的习惯而经验试探,他们常常受试探要以别人认为有效的政治手段来管治自己的国家,有时看见别的国家强大时,便有倾向以对方的手来管治。的而且确,犹大王亚哈斯也曾把自己的儿女经火,他的做法明显受到外邦人的影响。因此,利未记作者必须在清楚说明这禁令。
若果以色列民或是寄居者行了这事,百姓便必须用石头打死他,为要把这恶由民中除去,并且他要被剪除,代表他不再是恩约的子民,再者,若果有人看见某人行这事而视而不见,也必须被剪除,可见这是一种最严重的罪行,犯罪的人必须受到最大的刑罚。
思想:你是否曾受试探,以不合神心意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昔日神禁止以色列民被万民的做法同化,今天,你是否也渐渐被他人的做法同化呢?求主叫我们谨记神的命令,不犯大罪。
人常有避免谈论悲伤事件的倾向,所以这段经文鲜少成为讲道主题,因它所描述的是一段发生于王族之中的悲剧。当我们在研读这段经文时,要小心不要把它给美好化了。而且,我们也不能将此事件仅视为是大卫王家中的丑闻,因为圣经将这段故事放在圣经中作为公开的教训,是有目的的。圣经作者透过圣灵动工,记录这段故事,为的就是要教导我们一些功课。因此,我们需避免用看八卦新闻的心情来思想这段经文。相反地,这是上帝的话,它要教导我们有关罪所要付出的昂贵代价。
每当我们谈论到大卫王,总会以为他很成功,因着上帝的祝福使他大大兴旺。虽然他有「拔示巴」这段犯罪历史,但这个污点似乎对他影响不大,上帝依然原谅他也祝福他。然而,当我们仔细研读撒母耳记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大卫的犯罪带来了很严重的悲剧,发生了一个没有人会希望发生在自己家中的事件。
Ⅱ、她玛事件 1.大卫的大儿子-暗嫩大卫娶了很多妻子也生了很多的儿子,他在希伯生了以下几个儿子:暗嫩、但以利、押沙龙、亚多尼雅、示法提比、以特念;在耶路撒冷所生儿子的人子较多,有:示米亚、朔罢、拿单、所罗门……等;另有许多儿子都没有记载其母亲,故不于此赘述。
其中,大卫的嫡长子是亚希暖生的儿子暗嫩,按习俗他是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人。然而暗嫩暗恋貌美的妹妹她玛,甚至忧疾成病。这是一种畸恋,因为按照摩西律法,近亲是不能通婚的,「人若娶他的姊妹,无论是异母同父的,是异父同母的,彼此见了下体,这是可耻的事;他们必在本民的眼前被剪除。他露了姊妹的下体,必担当自己的罪孽。」所以暗嫩的畸恋在以色列的律法中是明明被禁止的,但是暗嫩还是很想跟她玛发生关S。然而,她玛是个处女,一个规规矩矩的女孩子,暗嫩无法对她做任何事情。
2.暗嫩的损友-约拿达这时出现了约拿达这个人,他是大卫的外甥,是皇家成员之一,也是暗嫩的朋友,圣经形容约拿达「为人极其狡猾」。在圣经e第一次使用「狡猾」这词是在创世记这卷书中用来描述撒旦,「耶和华上帝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所以此时用这两个字来形容约拿达,表明了这人心肠很坏。
当他看到暗嫩的情况,「他问暗嫩说:『王的儿子啊,为何一天比一天瘦弱呢?请你告诉我。』暗嫩回答说:『我爱我兄弟押沙龙的妹子她玛。』」这句话在暗示暗嫩:「你是一个有权势且高高在上的人,你怎麽不告诉我,何以你变得如此瘦弱?如果你告诉我,我会帮你想办法解决你的困难。」
「王的儿子呀」这种口气让人不禁想到圣经中最出名的坏女人耶洗别。当耶洗别听到拿伯不愿将土地留给亚哈王时,她也用这样的口气对亚哈王说:「你现在是治理以色列国不是?」(列上意思是:「你不是以色列的王吗?」这种「你可是国王呀」或「你权力很大,可以随心所欲做想做的事情」的语气与约拿达的「你可是王子呀」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小人或奸臣在进谗言时都不忘用「你难道不是…吗」这种隐含肯定答桉的非肯定句来引诱人,就像当年撒旦在引诱亚当夏娃吃善恶树上的果子时,也是对他们说:「上帝难道不是这样说吗?」
按照圣经的记载,我们无法确定约拿达是否有意唆使暗嫩去强暴她玛,但很明显地他提出了一个很奸诈的计画,让暗嫩可以透过这样的机会来接近她玛,「约拿达说:『你不如躺在床上装病;你父亲来看你,就对他说:『求父叫我妹子她玛来,在我眼前预备食物,递给我吃,使我看见,好从她手里接过来吃。』」。暗嫩听了这个计画之后,觉得计画不错,就照约拿达的计画行,而一切也都如期所望地进行。
3.大卫的命令当暗嫩这个不合法的妄想透过约拿达邪恶的计画开始进行时,大卫王也浑然不觉地成为计画参与者之一。大卫王去探病,并且下了一道命令,要她玛去探病,让暗嫩有机可乘。
我们在读这段经文时也许会怀疑,为何大卫王没有发现暗嫩的计画?大卫王似乎过于单纯,他以为卧病在床而食不下驳亩子会因为看见年轻貌美的女子胃口就会变好,因此就让年轻的公主去帮儿子煮饭。正因大卫对此欠缺深思熟虑,才让暗嫩的计画得逞。有人说,大卫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可能很十分信任这位大儿子,所以才会不疑有他地答应了暗嫩的要求。
4.无辜的她玛与由爱生恨的暗嫩当她玛来到暗嫩的住处并进入屋内时,暗嫩正躺在床上,于是她玛就替哥哥准备食物,准备好欲将饼拿给暗嫩吃的时候,暗嫩却不肯吃,并且要求所有的人离开房间。房内没有人敢违抗王儿子的命令,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暗嫩就更进一步地要求她玛把饼带到房内并露出他恐怖的一面,拉着她玛的手对她说:「来跟我同床,我的妹妹」。她玛听到这句话之后,很坚定地拒绝了暗嫩,因为这样的行为是被禁止的,不但败坏两人的名声,也会让王蒙羞。面对暗嫩这样的行为,她玛甚至提出一项建议,希望暗嫩请求大卫王同意,让他娶她为妻。她玛说:「我哥哥,不要玷辱我。以色列人中不当这样行,你不要做这丑事;你玷辱了我,我何以掩盖我的羞耻呢?你在以色列中也成了愚妄人。你可以求王,他必不禁止我归你。』」
她玛会这样说,可能是因为以色列历史中有过近亲通婚的纪录,就是亚伯拉罕娶同父异母的撒拉为妻。然而,暗嫩并不关心娶妻的议题,也不关心自己名声的问题,更不理会律法,他只关心自己一时的j望!于是我们便看到了极为悲惨的一幕:暗嫩仗恃着力气大而强暴了她玛。圣经接着提到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暗嫩由爱生恨,这恨远与超过了从前爱慕她玛的感情。我们可以猜测这是因为暗嫩等待与她玛发生性关S的机会已经很久了,但是她玛断然的拒绝而引起了暗嫩暴力相向,这暴力与爱情无关,这暴力乃是因他无法接受她玛所说的是非对错而产生的,而且也彷范园的坌纬珊苎现氐目馗妫所以他对她玛的好感顿时变成反感,因此当暗嫩在意识到她玛对他的控告后,决定要将她玛赶出去。由此看出暗嫩在做决定的时候没有考虑是非对错,也不考虑合乎公义与否,更没有替人着想的同理心。他只是一心想要满足自己的j望。
于是,我们再次看见「罪与罪之间的加乘」。暗嫩不顾她玛的反对而逞一时之肉j,不正与大卫对拔示巴所做的相似?大卫也是利用自己的权势来操弄没有反抗能力的女人,除了子辛税问景停还更进一步地杀死了她的老公。暗嫩的作法则更加残忍,他不但强暴了她玛,甚至还将她赶了出去,就精神方面而言,暗嫩就像杀死了她玛一样,因为从圣经可以得知,她玛自此以后日夜啼哭,并且搬去跟押沙龙住,然后就没有进一步关于她玛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猜想得到,这个公主因为这样的事件失去了美好的人生,几乎可以说是在伤害与痛苦中度过一生。其实暗嫩还是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错,选择与她玛结婚,但暗嫩非旦拒绝了这样的请求,他还让W人将她玛赶出去,并且立刻锁上门,这样的举动代表了这人相当地无情,坚决地拒绝她玛的要求。当她玛离开这房间的时候,她就把灰尘洒在头上,撕裂公主所穿的彩衣,抱头边走边哭。我们可以想像,在皇宫中一定有很多人看到公主从王子处所出来边走边哭,管不知道发生什麽事情,却可以想像发生了一件相当严重的事情。
5.押沙龙的复仇与大卫的无为这样的事情终究被她玛的哥哥押沙龙知道了,表面上他让她玛默不作声,好像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毕竟这是一件家族内部事情,然后押沙龙就接她玛到他那边住。押沙龙并没有跟任何人谈论他心中所计画的事,这人表现出不寻常的自我控制能力,他既不让人知道他的内心想法,也压抑住愤怒与怨恨,计画着他的复仇。
另外,这段圣经也让我们看到大卫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生气但却无任何行动,暗嫩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甚至连被责备都没有。我们要问的是,为什麽大卫明知道这件事情,却什麽话都没有说?是因为大卫很疼爱这个大儿子吗?还是大卫心中其实在害怕?大卫不知道要如何用公义的角度来处置这个孩子,因为暗嫩对她玛所做的事就彷肥谴笪蓝园问景退做的事,这是大卫所面临的困境。并且,大卫在这件事情上也无法脱离责任,因为让她玛去暗嫩的住处正是自己的命令,这位父亲很明显地无法脱责。更讽刺的是,他也在这件事情当中发现这样的错误与自己是有所关连的。
过了两年,这件事情彷繁蝗艘磐,暗嫩仍逍遥法外。押沙龙举办了剪羊毛的宴会,邀请大卫以及其臣W参加。我们都知道,大卫从前是牧羊人,所以对于剪羊毛大卫应该是很t解也很有经验,也会乐于参加这种人人同乐的宴会。但押沙龙似乎很有计划地安排剪羊毛宴会于巴力夏琐这个与耶路撒冷差不多有三十多公里远的地方,以致于大卫不见得有兴致为了参加宴会而风尘WW地往返于两地吗。况且,一大票人出城,吃住都是负担。大卫考虑后就拒绝了邀请,然而这似乎一切都在押沙龙的计画当中!他彷吩缰大卫王不会来参加宴会,因此立刻接着提出另外一个要求:请大卫派暗嫩来。对此,大卫有些疑问,他问:「为何要他去呢?」然而圣经中,押沙龙似乎没有正面回答大卫这个疑问,只有不断地要求派王子前来宴会。最后,大卫王禁不住这样的请求,就派了所有的儿子与押沙龙前去。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看见这个做父亲的失败之处,他既不了解大儿子暗嫩心中的想法,也不了解押沙龙心中的想法。过去,大卫曾下令让她玛去到暗嫩住所而让她玛陷入危险当中,现在他又派暗嫩到押沙龙那e去,让暗嫩陷入危险当中。
押沙龙吩咐W人,暗杀目标就是暗嫩,不用担心,不用怕,他会一肩担起所有的责任,他唯一要的就是暗嫩的死。当暗嫩死的风声传回大卫耳中的时候,他以为所有的王子都被杀了,就痛苦地撕裂衣服并躺在地上,此时约拿达居然站了出来,说明这样的风声是错误的,并非所有的王子都被杀,死的只有暗嫩,因为自从她玛事件后,押沙龙就定意杀暗嫩。约拿达虽然为人奸诈狡猾,但不可否认他很聪明,他甚至比大卫还要了解他的儿子。我想,每个读圣经的人,都不会喜欢约拿达,即使他在此处向大卫说明了原委,也无法降低我们对他的厌恶;然而,他所说的却是事实,他知道押沙龙这两年都在计画复仇。唯一令人想不透的是,为什麽约拿达没有向暗嫩提出警告?聪明的约拿达献计给暗嫩时,难道不知道暗嫩会怎样对待她玛吗?因此,在这件事情上,约拿达也是有罪的。
III、属灵功课圣经中的这段凄惨悲伤的故事要教导我们什麽?
1.罪的连锁效应这段记载放在大卫犯罪之后,表明是大卫犯罪后所导致的后果。虽然大卫犯的是个人的罪,然而这个罪影响到的除了他自己外,包括他的儿女和他的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国家都牵涉在内。当先知拿单跟大卫说,上帝会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你为甚麽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拿单这些话的意思代表着:大儿子暗嫩的死、女儿她玛的遭遇、兄弟之间的恩怨……等等这些都是大卫犯罪的代价,而不是对大卫所犯下的罪之处罚。这对我们而言是很大的提醒:「罪所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按照上帝的律法,如果真要处罚大卫,无非就是让大卫死,然而拿单却告诉大卫说他不会死,因为他的罪已经被上帝所除去,然而,罪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会持续影响着。
圣经中的这段悲剧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提醒和教育,事件本身看起来令人痛苦,但却是上帝在对我们说话。神学家对这事件提出了一种解释:大卫家族中的成员,在大卫面前「重蹈」大卫曾经在上帝面前所犯的错-大卫如何滥用以色列王的权力去侵犯别人的女儿拔示巴,现在他的儿子暗嫩用王子的身分去侵犯他的女儿她玛;大卫杀死别人的儿子乌利亚,押沙龙杀死大卫的儿子暗嫩,大卫此时经历了他从前带给别人的痛苦,这是大卫犯罪的后果。这样的罪一开始也许并不起眼,但其日后影响乃是又深又远的。
2.正视与处理罪所带来的后果这段经文也让我们学习要去正视处理罪可能带来的后果。圣经告诉我们,管接受管教的时候,不会觉得快乐,反而觉得愁苦,但经历了以后,反而会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因为若无管教,可能带来更大的灾难。而罪,就某种程度而言,是上帝对我们所设下的禁忌,这个禁忌好比上帝吩咐亚当夏娃不可吃善恶树上的果子。大卫王的禁忌,就是拔示巴;对于暗嫩而言,他的禁忌就是她玛。但是我们人在犯罪时眼光常是短浅的,并没有「看见长远后果」的眼光,也就是说,人在犯罪的过程中往往看不到罪的代价,只看得到罪所带来的短暂欢愉。所以,罪一开始是很隐微的,只有自己知道,然而其后果往往昭然皆知。
所以,我想再次强调,「罪是要付上代价的」。犯罪所需支付的往往超乎我们想像,就好像马克吐温曾说过:「待在外面,总比从e面出来好。」(It’s better to stay out than to get out.)这句话套用于此处甚是贴切,因为「待在罪的外面,远比从罪中解脱来的好。」我并不是说我们不会犯罪,但避免犯罪会比你犯罪后悔改来的好,虽然我们有上帝的赦免,然而上帝的赦免并不代表不用付上代价。
因此,我们在读这段经文的时候,要时时提醒自己,如何让自己「站在罪的外面」,并且谨记一旦进入罪的e面,最好即时停下来,早日跳脱出来,结果可以很不一样。如果约拿达一开始就阻止了暗嫩的错误,适时地警告提醒其行为的不妥当,而非献上计谋以帮助暗嫩达成愿望……;如果大卫一开始听到暗嫩要求让妹妹帮他煮饭,能够顾虑到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可能另有意图,断然拒绝……;如果大卫一开始在知道暗嫩犯了如此滔天大罪后,就有袢∈实钡拇Ψ#而非默不吭声……。
有时候人会存有一种态度,以被动消极来回应罪所带来的痛苦,而非积极面对处理,如此就会被罪牵着鼻子走。惰性与罪性常使我们明明知道有一件坏事存在于那,却不积极处理,任凭事情越来越严重,当我们不得不面对时,才发现事态严重难以挽回。譬如,有些家庭会经历到令人难以接受的痛苦事件,其起源于父母长期放任和不管教孩子而导致有行为偏差的;或者,有时候我们面对破裂的婚姻,是因为丈夫或妻子不愿意面对自己或是另外一半的生命中所需要面对的罪,沉默地放任其发展,或是让罪在家庭中成为秘密,但因着不处理,让这个秘密有一天如同地震或是海啸将我们袭倒,以致于完全击溃。
当我们让罪在我们中间发展时,我们也会看到罪所带来的隔离疏远,罪隔离了我们与神的关S,也隔离了我们与人的关S,就像亚当夏娃所犯的罪,使人类与上帝分开,雅各与以撒,约瑟与其兄弟,也都在罪的当中产生隔离。因此,罪也间离了大卫的家庭,暗嫩与她玛,暗嫩与押撒龙,押沙龙与大卫,甚至导致国家的分裂,这都是罪所带来的后果:「破碎疏离的关S」。
3.个人的角色与责任最后我们要思想的是我们的角色与责任。圣经说:「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理上帝的教会呢?」她玛事件所带给我们的警告与提醒就是,罪的发生有时候起源于角色扮演的溷乱。暗嫩是一个王子,且是继承王位的那个,一生当中并不愁无美人相伴,但是他却只想着要得到漂亮的妹妹她玛,只追求自己肉体的满足。从约拿达身上我们也可以学习到,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在帮助好朋友,但是当我们所给予的是不好的建议时,我们不是在帮助他,而是在害他,导致其死亡。大卫带给我们的提醒是,他被动处理罪的态度让家庭与国家承担更糟的后果,过程中管他明白了全部的真相,并有权力与能力能给予处置,但却选择无为,也许他是担心在他斥责暗嫩时,会被暗嫩反驳说:「那你呢?你不也是如此对待拔示巴?」大卫担心自己届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在押沙龙的身上我们看见怨恨所带来的危险和痛苦,自己的妹妹被人污辱,压抑在心中多年的怨恨,面对父亲不按照公义来处理的态度,导致他用最残忍的方式来报仇,成为一个杀人凶手,也让他离开了他的家。
Ⅳ、结论相信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悲剧,我们也许会想要问上帝:何以这种事会发生呢?为什麽这会成为大卫生命中的一部分?上帝为何要让她玛这个无辜的女孩遇到这种事情?
其实大卫的一生并不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大卫的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一群有罪的人在其罪中,怎样去经历上帝的恩典与怜悯,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圣经真实记录。这个故事如同常见于各大报纸的社会事件一般,提醒了我们:这就是罪。我们若习以为常地只将这段经文当作娱乐八卦或是社会事件,与己不相关,我们便犯了陷入了一种错误的态度。因为,圣经不是在说一个美好幸福的故事,美到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毫无关连;圣经离我们并不远,圣经告诉了我们,过去曾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也在发生,将来仍然会发生的事。我们身为基督徒,要警醒并要深刻地体认到,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是上帝所拣选的,或以为自己是上帝所保护珍惜的儿女,就忘记自己仍是有罪性的人。求上帝帮助我们,在这故事e,去学习上帝要我们学习的功课。
祷告:爱我们的上帝,我们在你的面前恳求你帮助我们,让我们从大卫家族所发生的事情当中学习关于面对罪的功课。主,我们恳求你帮助我们,不要让罪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宰,求你保守我们的心,胜过保守一切;也让我们在这样的圣经故事e面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尽了为人父母的责任,是否追求手足间的和谐更甚于争竞,是否成为别人生命中的忠友而非一味地迎合讨好,求你帮助我们学习这样的功课。我们在你面前这样的祷告,都是奉救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