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利未记第四章
第 4 章
利4章>无意的过犯也是犯罪吗?我有没有……
4章 你有否做过错事,当时不知,过后才发觉呢?尽管是无意犯的,那仍然是罪。神吩咐以色列人要为此献祭,为的是使他们认清好些不经意犯的罪,以后便不至再犯,并使罪得赦免。本书的第四、五两章,提到人无意犯的一些罪,以及赦罪的方法。你越多读神的律法,就越要记住,它们是用来教导百姓,引领人过圣洁生活的。但愿这些经文帮助你,更认清在你生活之中不经意所犯的罪。
>赎罪祭表明了什么?
赎罪祭是为着(1 )无意之中犯了罪的人;(2 )不是公然悖逆神,只是出于个人的软弱或疏忽犯罪。这时人就要按不同的罪行,献上不同的祭牲。圣经说到耶稣基督的受死,就是末后的赎罪祭-28)。
、22~26
3或是受膏的祭司犯罪,使百姓陷在罪里,就当为他所犯的罪把没有残疾的公牛犊献给耶和华为赎罪祭。 4他要牵公牛到会幕门口,在耶和华面前按手在牛的头上,把牛宰于耶和华面前。5受膏的祭司要取些公牛的血带到会幕, 6把指头蘸于血中,在耶和华面前对圣所的幔子弹血七次, 7又要把些血抹在会幕内、耶和华面前香坛的四角上,再把公牛所有的血倒在会幕门口、燔祭坛的脚那里。22“官长若行了耶和华-他上帝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误犯了罪, 23所犯的罪自己知道了,就要牵一只没有残疾的公山羊为供物, 24按手在羊的头上,宰于耶和华面前、宰燔祭牲的地方;这是赎罪祭。 25祭司要用指头蘸些赎罪祭牲的血,抹在燔祭坛的四角上,把血倒在燔祭坛的脚那里。 26所有的脂油,祭司都要烧在坛上,正如平安祭的脂油一样。至于他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
利未记四章谈到洁净祭的规条主要涉及四种人:
祭司﹙﹚、以色列全会众﹙﹚、官长﹙﹚及个别人士﹙﹚。
当我们细心查看经文时,便会发现当中有两种关于血礼的礼仪。
祭司与以色列全会众的洁净祭所涉及的血礼有以下步骤:
祭司要把手指蘸在血中﹙﹚;在耶和华面前对着圣所幔子弹血七次﹙﹚;把血抹在会幕内香坛的四角﹙﹚;把其余的血抹在会幕门口的燔祭坛脚﹙﹚。
由此可见,血礼主要涉及三个圣所的地区,包括幔子、香坛及燔祭坛。幔子是分开至圣所与香坛的分界,而香坛也是非常圣洁的地方,只有祭司才能进去幔子及在香坛处理血礼,而血的功用是使坛成圣及洁净,因此我们便明白祭司与全以色列犯罪所带来的污染达到圣所的深处,因此血礼也要在圣所的深处进行来洁净圣所。另外,祭司犯罪能使百姓陷在罪中﹙﹚,因而使全以色列会众一起犯罪,故血礼所进行的地方也是在圣所的深处,才能为圣所进行洁净。
官长与个别人士的洁净祭所涉及的血礼,跟祭司及以色列全会众不同,他们所涉及的血只需要抹在燔祭坛的四角,并把其余的血倒在坛脚﹙﹚。燔祭坛是在会幕的门口,是圣所比较外围的地方,而血礼只需在这外围的地方进行便可,显示他们犯罪所污染的地方比较外围,不涉及圣所的深处。而他们犯罪也不会使百姓陷在罪中,这说明官长及个别人士没有影响全会众的能力,他们的罪虽然也有群体性的影响,但这只是影响了燔祭坛的洁净,他们所需要的洁净也只在外围,犯罪的严重性相对比较少。
因此,我们看见一种分等级的洁净,祭司是领袖,他们犯罪的污染比较严重,甚至使百姓陷在罪中,而官长是没有这样的影响力,这叫我们明白作领袖的需要特别小心言行,不要对自己的定力太有信心,要时刻警惕自己勿犯大罪,以致神的圣所的深处被污。
思想:当你作领导的角色时,是否警惕自己的言行,能向罪说不呢?
、20、26
1耶和华对摩西说: 2“你晓谕以色列人说:若有人在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上误犯了一件, 3或是受膏的祭司犯罪,使百姓陷在罪里,就当为他所犯的罪把没有残疾的公牛犊献给耶和华为赎罪祭。20收拾这牛,与那赎罪祭的牛一样。祭司要为他们赎罪,他们必蒙赦免。26所有的脂油,祭司都要烧在坛上,正如平安祭的脂油一样。至于他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
利未记四章是讲述有关赎罪祭的条例,这祭名为赎罪祭﹙sin offering﹚,这往往令人有所误会,因为此祭主要目的不是要赎人的罪,它所表达的观念并不是把祭牲代替人接受犯罪而来的刑罚。它原文的意思应该是“洁净祭”﹙purification offering﹚﹙ḥăṭṭāt﹚,代表它主要的作用是为了洁净。“收拾这牛,与那赎罪祭的牛一样。祭司要为他们赎罪,他们必蒙赦免。”﹙﹚、“所有的脂油,祭司都要烧在坛上,正如平安祭的脂油一样。至于他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又要把羊所有的脂油都取下,正如取平安祭牲的脂油一样。祭司要在坛上焚烧,在耶和华面前作为馨香 的祭,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和“又要把所有的脂油都取下,正如取平安祭羊羔的脂油一样。祭司要按献给耶和华火祭的条例,烧在坛上。至于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当中都有为他赎罪这片语,当中的“赎罪”也可以作“洁净”﹙祂ĭppēr﹚,而“为他赎罪”便是“为他洁净”,问题是:到底这祭是为这犯罪的人洁净什么呢?
我们可以由洁净祭当中的血礼来了解洁净的对象。“就宰了公牛。摩西用指头蘸血,抹在坛上四角的周围,使坛洁净,把血倒在坛的脚那里,使坛成圣,坛就洁净了”﹙﹚清楚说明血有一种成圣及洁净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血是礼祭的洗洁精,洗除当中的污秽。而在这洁净祭中,祭司需要在幔子弹血七次﹙﹚、把血抹在香坛及倒在祭坛﹙﹚,这象征血把圣所重要的部分都洁净了。既然圣所需要洁净,便代表圣所曾被污染,这相信是因为犯罪的人,把罪污带到圣所中。因此祭司需要不断保持圣所洁净,才能确保神的同在,因为圣洁的神不会住在被污染了的圣所当中,祭司因而有责任保持圣所的洁净,让神有一个洁净的居所。当然,圣所的洁净不能操控神的同在,神的同在是神自己本身的主动,人无本钱也没有方法控制神的同在,神的同在永永远远是一个恩典。
不过,圣所的洁净是神同在的先决条件,洁净是圣洁的条件,前者是除去污秽,后者是进入神的领域。这样,我们看见神的同在与人的洁净,前者是恩典,后者是成圣。最后,这犯罪的人经过洁净祭之后,他自己不是蒙洁净,而是蒙赦免﹙、35﹚,同样地都是象征神的恩典。
由此可见,犯罪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群体的事,一个人的罪能染污整个圣所,影响神的同在,也即是影响群体的福祉,这便是祭司传统当中对罪那种群体性的观念,这恰恰与当今个人主义中“一人做事一人当”背道而驰。很多时候,我们自把自为,认为只要自己能承担自己犯罪而来的后果,便不需要理会其他人的感受,我们把罪看为私人的事,忽略了群体的向度,表面上是一种大丈夫的承担,实质却是个人主义的骄傲,拒绝对群体负责任。
思想:犯罪不但是个人性,也是群体性,个人的罪污会影响群体的圣洁,你是否也看见这种群体性的向度,以致你可以警惕自己,不会随意犯罪?求主帮助我们。
除了三种馨香之祭,上帝还给以色列人两件非馨香的献祭,当罪破坏了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必须献这两种祭赎罪祭 - 为了遮盖不洁,疏忽或隐而未现的罪 - 使罪人在知道罪的严重性及结果之后,有赎罪的机会赎愆祭 - 为了遮盖冒犯上帝和得罪别人的罪 - 使罪人不但有赎罪的机会,也让受到伤害的人能够得到补偿。
| 第4章 | 第5章 | 第6,7章 |
| 赎罪祭 | 赎衍祭(赎过祭) | 奉献的律法 |
| 义务的献祭 | 对献祭的检讨 |
在本页空白处,列出日常生活中使你不快,却是有益的五件事情-就是说明知做了有利于你,但不想去做的事(提示:可从看牙医,早起,运动开始)。
如果你和一般人一样,大概不会喜欢牙医的电钻所发出低沉阴郁的哀鸣:但经过穿凿,钻刺和苦涩药水的治疗后,你会发现病情好了许多当你做错事被。上司纠正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令人不快,但日后你会感谢他的关照,你使能面对真象
基督徒的生活中,也有一些痛苦却又有益的操练-譬如遵守赔偿的圣经原则。一个以色列人伤害另一个人的时候,上帝清楚的命令:「!弥补这个过失」身为基督徒,同样你必须补偿你所伤害的人
想想过去这个礼拜当中,你可曾破坏过别人的名誉或使人财产蒙受损失?你有没有请求对方的原谅?(这实在很难!)你有没有赔偿别人?(这实在也很难!)今天主动的向上 献上一个赎愆祭!你会发现心灵的宁静和修复后的关系值得你付出这些痛苦!
默想如果需要你一个效法的榜样撒该的英文一位相信基督的税吏(路19:升,他在补偿的功课上是个美好的例子律法说一个罪人要赔偿他所拿走的或所破坏的,要多赔原价的五分之一。撒该在感恩中决定赔偿他所讹诈的四倍。
金言谦卑在生命中是一个需要长久学习的功课。
经文:晨-利未记4、5章 晚-利未记6、7章
中心思想:利未记6章提要
除了前三种自动的献祭(燔祭、素祭及平安祭)之外,上帝对另两种必须做的「义务的献祭」也有详细的说明。当罪拦阻了人与上帝的交通,就是献这样的祭。赎罪际──可以遮盖不洁净的罪,隐而未现的罪或误犯的罪等等,当罪的严重性不断增强的时候,赎罪祭为罪人提供补救之道。赎愆祭──可以遮盖冒犯上帝和伤害人的罪──为受伤或得罪的那一方争取赔偿。
|
默想
献祭 和前三种奉献不同,不论是赎罪祭或赎愆祭都不是一种馨香的祭,因为罪在上帝面前绝无馨香可言。这两种奉献预表基督在十字架上代死的种种意义: .祭物是绝不可以有瑕疵或有残疾的。 .罪从罪人的身上转嫁到祭物上。 .祭物代替罪人的地位而死。 .赎罪祭在营外举行。金言罪的力量是那样强大,以致基督必须牺牲在十字架上才能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