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灵粮:启示录第9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天上星星坠落地上,且手握钥匙,会是谁?

我们不知道那从天上落到地上的“星”究竟是指撒但、堕落的天使,还是基督、良善的天使。最有可能的是一位良善天使,因为无底坑的钥匙是握在基督的手里,现在暂时交给这位从天上下来的使者。但不管他是谁,他仍然服在神的管辖和权力之下。无底坑代表鬼魔和撒但的地方,撒但就是鬼魔的王。(有关无底坑

蝗虫,带着蝎子的能力,从烟中群起而来,景象可怕……

先知约珥说蝗虫灾是“耶和华的日子”的预兆,这是说神的审判快到了。在旧约里,蝗虫是毁灭的象征,因为牠们会摧毁植物;但在这里,牠们象征鬼魔的侵略,要残害那些不信神的人。这些鬼魔受到限制(只能使人受苦五个月 ),表示他们仍服在神的权力之下。

蝗虫竟是撒但所统辖的!难道神不管牠们吗?

这些蝗虫看来是被撒但统辖的邪灵。牠们并非撒但所创造的,因为只有神是万物的创造者;也许牠们是堕落的天使,加入了撒但背叛的行列之中。神限制了牠们的力量;没有神的许可,牠们便不能做任何事情。鬼魔在地上主要的目的是要阻止、扭曲、或破坏人与神的关系。我们要认识牠们的恶行,使我们可以远离牠们,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对于邪恶的势力,千万不要过于好奇,免得入了迷惑。

四个使者被释放出来!他们将要行的事你可知道?

“使者”在这里是指堕落了的天使或鬼魔,这四个不知名的鬼魔是极其邪恶、充满破坏性的。但要留意,牠们没有能力释放自己,也没有能力在地上作恶。牠们反而被神捆绑,要在指定的时间才被释放出来,也只能做神所容许做的事情。

到这里,已超过一半人口被杀!再来的呢?

这里有三分之一的人被杀。在第 8节,已有四分之一人被杀。因此世上已超过一半的人在神的大审判中被杀。倘若神没有限制这破坏的程度,可能会有更多人被杀。

二万万!竟然可以有这么多人?从哪儿来的?

在约翰所处的时代,实在难以想象一支军队可以有这样多的战士,但在今日,有些国家和联盟,可以很容易招聚这个数目的士兵。这支庞大的军队由四个鬼魔率领,前往杀死地上三分之一的人,但审判仍未完结。

看见灾祸,仍不悔改。为甚么会这样?只是我们又何尝不是……

这些人的心肠是多么刚硬,甚至灾难也不能够使他们来到神面前。世人通常不会突然变得不道德和邪恶──他们是慢慢地一点点地变坏,在不知不觉中已泥足深陷,无法脱身。凡容许罪在自己的生活中生根的人,会发现自己正处身于这预言之中。今日容许试探,明日便变成罪恶,再一日便成为习惯,然后是死亡和永远与神隔离。你若自以为永不会变得这样邪恶,就是走向刚硬的第一步;所以,你需要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撒旦大军的肆虐与杀戮

经文:

12第一样灾祸过去了;看哪,还有两样灾祸要来。13第六位天使吹号,我听见有声音从神面前金坛的四角发出来,14吩咐那吹号的第六位天使,说:「把那捆绑在幼发拉底大河的四个使者释放了。」15那四个使者就被释放;他们原是预备好,在特定的年、月、日、时,要杀人类的三分之一。16骑兵有二亿;他们的数目我听见了。17我在异象中看见那些马和骑马的:骑马的穿著火红、紫玛瑙及硫磺色的胸甲;马的头好像狮子的头,有火、有烟、有硫磺从马的口中喷出来。18从马的口中所喷出来的火、烟和硫磺这三样灾害杀了人类的三分之一。19马的能力在于牠们的口和尾巴;牠们的尾巴像蛇,有头,用头来伤害人。20其余未曾被这些灾难所杀的人仍旧不为自己手所做的悔改,还是去拜鬼魔和那些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走,用金、银、铜、木、石所造的偶像。21他们也不为自己所犯的那些凶杀、邪术、淫乱、偷窃的事悔改。

本段描述的是第六枝号。这段的结构很有条理:头一句交代上文,指出第五、六、七号的三样灾已经有一样过去了;参,而最后一句是总结,指出第六号的结果是「其余未曾被这些灾难所杀的人仍旧不为自己手所做的悔改」。段落的中间,13到19节,描述第六枝号的灾,这显然有别于第五号的灾,因为第五号的蝗虫虽然带来痛苦,却不叫人死(5-6),但第六号的这些恐怖的马、是指明要「杀人类的三分之一」(15),所以第六号是杀人的,而这又再一次与出埃及的十灾相似,相当于第十灾的最后一灾、带来了死亡。从第一枝号一直到第六枝号,灾祸是越来越严峻,就好像十灾一样,可怕的程度是向着终极的审判按次递增。至于果效、反应,这亦与十灾一样,最终是未能够使人悔改。地上的人虽然在灾祸中经历了神的惩戒,却仍旧心硬,继续行恶事、拜假神

约翰在这次的异象中看见一个千军万马的杀戮场面。他先「听见」整体的情况:有吩咐从神的面前出来、有四位使者从幼发拉底河被释放、在「特定的年、月、日、时」、出来了二万万、就是极多的马车、要杀死三分之一人(13-16;参。然后,他「看见」那些马和骑马的模样,加以特写:胸前有甲、马的头好像狮子头,有火、烟、硫磺从马的口中喷出来(17-19)。读到这儿,作为现代读者,我们难免会猜测:启示录所说的这些怪异、凶猛的蝗虫、马车,是否预言今天的飞机、大炮、坦克、导弹呢?诚然,启示录预言了各式各样的武力、暴虐、杀戮、战斗;那四个使者是从幼发拉底河释放出来的(14),这已说明战祸曾经涉及罗马帝国东陲的战争与杀戮。然而,这经文最终要指出的其实是这马的能力所在:是在于牠们的口和尾巴(19),这点十分重要,因为尾巴像蛇,揭示了牠的身分,牠原是那骗人的魔鬼,即骗了夏娃、亚当的古蛇。那蛇的能力不只是具杀伤力的头,更在于牠欺骗的话语,是从口而出的。在这末世中,撒旦会继续像蛇一样去诱惑、欺骗人,误导人去拜金、银、铜、木、石所造的偶像,陷人于凶杀、邪术、奸淫、偷窃的事(20-21)。

可见,撒旦的肆虐不只是靠武器和战争,那千军万马也不一定是那些保家卫国的军队,撒旦的大军是那千千万万的邪灵、谎言、假宗教、仇恨的意识、诱人行恶的意识形态。当末日快到,撒旦的爪牙会倾巢而出,布满世上,迷惑人、害死人,而地上的人却未必懂得投靠神、未必愿意悔改。我们是信了耶稣基督的,是神的子民,就不用害怕,因为我们已经在额上受了印,有神所应许的保守。就让我们求神赐智慧去戳破魔鬼的诡计,和赐勇气去面对这末世的争战。

思想:

刀剑和枪炮的杀伤力显而易见,但邪灵、偶像、邪术却是杀人于无形,使人心生恐惧,受牢笼,甚至失常性,奔向灭亡。曾有人试过:信主之前习武练功到走火入魔的境界,甚至刀枪不入,但他自己却越练越害怕,因为知道那是黑暗和恐怖的力量。这人后来归信了主,终能脱离这魔力的捆绑。

我可有经历过或明白到撒旦的肆虐和伤害?我愿意为受着牢笼而未知悔改的人代祷吗?

--1-尔道自建 12月30日

02、第五、六天使吹号,代表什么?

经文:“第五位天使吹号,我就看见一个星从天落到地上。有无底坑的钥匙赐给他。他开了无底坑,便有烟从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和天空,都因这烟昏暗了。有蝗虫从烟中出来飞到地上。有能力赐给它们,好像地上蝎子的能力一样。并且吩咐它们说,不可伤害地上的草,和各样青物,并一切树木,惟独要伤害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但不许蝗虫害死他们,只叫他们受痛苦五个月。这痛苦就像蝎子螫人的痛苦一样。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决不得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蝗虫的形状,好像预备出战的马一样,头上戴的好像金冠冕,脸面好像男人的脸面。头发像女人的头发,牙齿像狮子的牙齿。胸前有甲,好像铁甲。它们翅膀的声音,好像许多车马奔跑上阵的声音。有尾巴像蝎子。尾巴上的毒钩能伤人五个月。有无底坑的使者作它们的王。按着希伯来话,名叫亚巴顿,希利尼话,名叫亚玻伦。第一样灾祸过去了,还有两样灾祸要来。

第六位天使吹号,我就听见有声音,从神面前金坛的四角出来,吩咐那吹号的第六位天使,说,把那捆绑在伯拉大河的四个使者释放了。那四个使者就被释放。他们原是预备好了,到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要杀人的三分之一。马军有二万万。他们的数目我听见了。我在异象中看见那些马和骑马的,骑马的胸前有甲如火,与紫玛瑙,并硫磺。马的头好像狮子头,有火,有烟,有硫磺,从马的口中出来。口中所出来的火,与烟,并硫磺,这三样灾杀了人的三分之一。这马的能力,是在口里,和尾巴上。因这尾巴像蛇,并且有头用以害人。其余未曾被这些灾所杀的人,仍旧不悔改自己手所作的,还是去拜鬼魔,和那些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走,金,银,铜,木,石,的偶像。又不悔改他们那些凶杀,邪术,奸淫,偷窃的事。”

约翰在写七印与七号的风格是一样的,前四印是讲末世地上发生的事情,后两印是讲天上发生的事情,在第六印与第七印之间,作者插入一段将来要发生的事情。而第七印就是引出了七号,前四号是神用天灾来警告世人,后两号是神利用邪恶势力来惩罚世人,目的是叫人悔改归主;同样,在第六号与第七号之间,作者插入了一段事件,然后再提及第七号。

1,是描述在第五号吹响后所发生的事情。

(1)“我就看见一个星从天落到地上。有无底坑的钥匙赐给他。”()

这里的“星”是指什么?约翰受希伯来文化影响,他们认为天上的星辰是有位格的,不是指我们现在天文学上的星球。这位暂时被称为“星天使”的,究竟是谁?圣经没有说,但似乎有相当权柄,可以管理无底坑。“无底坑”的希腊字原意是“深渊”,在新约中一共用了九次,七次在启示录里,一次在路加福音中:“鬼就央求耶稣,不要吩咐他们到无底坑里去”(),一次在罗马书里:“谁要下到阴间去呢?就是要领基督从死里上来”(),这里“阴间”与“无底坑”是同一个字。“无底坑”只是关押魔鬼,邪灵,堕落天使的地方,并不带刑罚;带刑罚的是地狱:火湖。

(2)的经文是描述蝗虫造成的灾难。

这与耶和华在埃及施行的十灾里,也有蝗虫一灾:摩西举杖,让东风把蝗虫都括到埃及来,“这蝗虫遮满地面,甚至地都黑暗了,又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和冰雹所剩树上的果子。埃及遍地,无论是树木,是田间的菜蔬,连一点青的也没有留下。”()而这里的蝗虫来自于无底坑,不吃植物,专门伤害人。这更像先知约珥所预言末日来临时的蝗虫:“那日是黑暗,幽冥,密云,乌黑的日子,有一队蝗虫又大又强。未到以前,地如伊甸园,过去以后,成了荒凉的旷野。没有一样能躲避他们的。他们的形状如马,奔跑如马兵。”()

但这段经文中的蝗虫是专门攻击“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而且,约翰形容这些蝗虫的形状十分可怕,所以,究竟这些怪物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蝗虫给人造成的痛苦是明显的,如经文说:“这痛苦就像蝎子螫人的痛苦一样。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决不得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 “蝎子螫人”是非常痛的,痛得让人死去活来。

(3)说“有无底坑的使者作它们的王。按着希伯来话,名叫亚巴顿,希利尼话,名叫亚玻伦。”

“亚巴顿”的意思是:“毁灭”,“亚玻伦”的意思是:“剿灭者”。所以,这个使者肯定是邪恶的,蝗虫这怪物被关在无底坑里,也一定是邪恶的。所以,这些灾难的施行者都是邪恶的,但神可以使用邪恶的东西来达到良善的目的。

从经文中,神明显限制蝗虫的威力,从约翰描述蝗虫的形状来看,它们要杀害人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神不准它们杀害人类,而且规定给的痛苦也只有五个月;很像在约伯记里,神对撒但要加害约伯时的限制一样。神之所以允许蝗虫使那些还没有信神的人痛苦,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悔改归神。神不是虐待狂,喜欢看人在痛苦中挣扎;而是带着深沉的爱,希望借着这些痛苦使还没有信神的人归向神。约翰之所以把蝗虫外形描写得那么仔细,就是告诉我们,当世人看见这样一种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怪物出现,而且专门咬那些不信神的人,这现象足以让世人思考:蝗虫这样怪物从哪里来,以及为什么而来等问题,相信一定有一些人觉悟了,悔改归神。

2,经文记载了在第六号吹响后,发生的事情:

(1)如果说,蝗虫只是让人痛苦,但绝大多数人并不因此而悔改信神,所以神不得不加强惩罚的力度。

这次神仍然使用邪恶势力,“那捆绑在伯拉大河的四个使者”(),被神捆绑的一定不是好天使,这些坏天使被神释放都在神预定的计划里:“那四个使者就被释放。他们原是预备好了,到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要杀人的三分之一。”()

有人对“伯拉大河”有许多联想,因为伯拉河在罗马帝国的东面,因此有人说,能出“马军有二万万”,即二亿马军,那一定是指中国,因为其他国家出不了这么多军队。这只是没有圣经根据的猜想,应当把这马军看成邪恶势力,究竟来自何方是次要的。邪恶势力看起来人多势众,约翰描述这些马之可怕也不亚于蝗虫,但神仍然掌控局势,也仅杀死三分之一人口。

(2)经文说:“其余未曾被这些灾所杀的人,仍旧不悔改自己手所作的,还是去拜鬼魔,和那些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走,金,银,铜,木,石,的偶像。又不悔改他们那些凶杀,邪术,奸淫,偷窃的事。”

有人说,这两节经文是描写了人类最黑暗的光景。神借着自然灾害的警告,然后用蝗虫这样怪物来惩罚不信神的人,现在第六号吹响后,又杀死三分之一反对神的人,但其余的人仍然未能悔改归主。

这说明了两点:一是:基督徒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世人吃过苦头就会回转;二是,世人确实是彻底败坏的,他们不是不知道神,如罗马书讲得很清楚:“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人也有良知,就是:“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知道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可是他们摆脱不了罪恶势力的捆绑。我们基督徒原来与他们一样,全靠神的怜悯,让圣灵进住我们心中,才可能认罪悔改信靠耶稣。

有人认为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两点:第一,描述末世邪恶势力之间的彼此残杀,经文中的蝗虫或马也可能比喻将来的各种先进武器,天使吹的第五和第六号象征世界各国之间的大规模残杀是神允许的,目的仍然是希望世人中有人悔改归主,第二,说明世人罪恶之深重、不悔改的心之刚硬,神借着各种方法想拯救他们,但大多数人是自己选择灭亡的道路。

--2-陈俊迈 2019-06-18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