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c. 亚撒顺服先知的话语
亚撒的革新和改造的记载(,到了第十五章有两个主要的特色:一是亚撒利雅的预言,一是约的仪式庆典。两个事件对于历代志都是独特的,但是它们可由列王纪上补充更多的详情(16~18节;参:。 尽管加入几个日期,整体上第十四至十五章交错文体的排列,并不容人有太多把握重新建构事情的发生次序。惟一合理确定的结论是约的仪式在亚撒第十五年,紧接古实人的战争之后,,并且也是亚撒利雅预言的结果(参9节)。这证实了先知话语的重要性,即使没有对整体的改革提供动力,并且凸显约的庆典仪式为主要的事件,也是先知话语的高峰(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旧约圣经中其他改革的含义,特别是约西亚,参:王下二十二~二十三;代下三十四~三十五)。其他改革的事件,~18),是发生在一段较短或较长阶段中更广泛过程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到全国,包括太后、全犹大,甚至是北国。 寻求神的主题延续自第十四章,包括预言(2、4节)和约(12~13、15节)两个主题。强调两个因素:寻求神的目的是被t寻见(2、4、15节),并且这个态度影响到全面的生活。寻求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这是神所赐下的途径,得以恢复与t的关系。这关系是看得见的,包括内在和外在,态度以及行动。单单敬虔或重建都不足够,真正的属灵更新运动应该两者兼具。 纵使新约圣经鼓励人们把寻求神作为当务之急,但是强调神寻找我们,远过于我们寻找祂。其中的意思就是纵使神邀请每一个人来寻找祂,,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寻求神(参:。至终说来,人们找到神是因为耶稣「来寻找拯救失丧的人」,并且已经准备寻找一百只羊当中迷失的那只,或是寻找浪子(路十五)。然而寻求神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新约圣经更新旧约的邀请,「寻找就必寻见」等),也肯定神奖赏那些以信心来寻求祂的人。 另一方面不知名的先知,就像是亚撒利雅,经常在分裂王国的阶段提到(1节,参如,,。他们直接带来神对百姓和领袖的话语,有的时候是警告或审判,比较少如这里,是来鼓励他们采取特殊行动(。神的灵临到一个人(1节),通常会导致说预言(如:;,;,不过我们要注意到,在历代志里所有其他例子中这样的说法,却是把这个恩赐归给那些实际上不被称作先知的人;,。事实上亚撒利雅也没有被称作先知,而以他对于圣经的知识看来,有可能是祭司(参3节,或是利未人(参:。 这个预言的非比寻常,在于它是阐释旧约圣经较早期的经文,不过以历代志里言论的例子而言,也不算是例外。其风格是讲章式的,但其预言特性见于最后命令的立即性(7节),和它权威式的教训(参:。这讲章有三个段落,一个经文(2b节),一个说明(3~6节),和一个诉求(7节)。 经文是根据;;(亦参:。在旧约圣经其他地方,这个经文的原则是邀请所有分散在各处的人归回,在这里包括了不要远离神的警告,同时更进一步地增添了一个应许,维持其正面的要点,就是,当你们与耶和华同在,祂就与你们同在(NIV。这个翻译比「……只要你们……」更好,GNB、JB)。值得注意的是,经文总结出神关于圣殿的目的之资讯。 讲章主要的部分是从以色列的历史阐明,神被t的百姓寻见的意愿。它表明当以色列人背离神的时候(3、5~6节)就受苦,而一旦他们悔改寻求t就得复兴(4节)。有的时候神差遣灾难(6节,参4节),特别是藉由信仰上的混乱(3节),和借着列国中(5~6节)一般的动乱(5节; 「麻烦」,REB、NEB;「扰乱」, NRSV、RSV),此处有可能是指士师时期。那时不尊重律法或祭司(如:,,同时也是描述北国近来发生的事情,。祭司教导的角色,是国家生活道德和属灵品质的关键(参如:;;;,这角色被忽略,神的真理就被否定(3节),而立约的社会结构崩毁(参3节;;。动乱的形容(希伯来文 mhuma )是受到旧约几段经文所影响,似乎是根据,不过动乱原是神对待列国的方式,现在却转移到以色列。不安定的画面十分类似,,而以色列人的不信是造成其他国家混乱的原因,出现在(「慌乱」,EVV),和各类先知书经节中(如:;;,。复兴总是有可能的,只要以色列悔改(4节,归向耶和华)。寻求(4节)也表达悔改的观念,并且是「谦卑己身」的同义词,。 亚撒利雅呼吁亚撒重新寻求神(7节),用语还是受到先知文学的影响。不过试图放弃(NIV,字义是「将手放下」,参NRSV、RSV、JB;「手软」,和合)的诱惑是强烈的(参如:;,必须从,,以及所说他们所行的必有奖赏,这些经文来抗拒、放弃诱惑。 引述先知不只是反映历代志作者的文学风格,也是为了当时读者的需要。他们也曾经受到手软的试探(参:,参:,但是却对神的话语有回应,在其他事情中修筑了圣殿的坛(8节,参:。他们也因亚撒的顺服得到激动。「要有勇气」(7节,NRSV、RSV、JB;要刚强,NIV、GNB、REB、NEB),出自相同的希伯来文动词壮胆(8节,NRSV、NIV; 「鼓励」,GNB;「有胆量」,JB)。亚撒是否只对亚撒利雅的话语有反应(8节,NRSV、GNB),或是也对亚撒利雅的父亲俄德更进一步的预言(MT也是)有反应,并不完全清楚。另外的难题则是判断亚撒何时占领(8节,现中)以法莲的城市,不过此处与都暗示出,无论是亚比雅或是亚撒的军事胜利都是短暂的。 d. 亚撒与神的约 1. 一个新约。立约的仪式庆典乃是众人聚集的一部分节目(,9~10节,参:NIV、REB、NEB)。如此的聚集在历代志里是几个君王特有的,包括大卫,,,及下)、所罗门,、约沙法等),特别是希西家(如:,二十八,。这无疑反映从以斯拉到尼希米以来,会众聚集的重要性(如:,;及下,,并见证百姓所扮演角色的意义,这个立约的仪式庆典就是个例子(参13节)。关键乃是耶和华与他同在,就是与亚撒同在(9节),并且有许多北国人也出席(9节)。历代志不断地提示再次统一的时机(,,,但总是在敬拜的脉络中提起,而不是倚靠军力(,~14)。惟有百姓按照神所设立的方式来敬拜祂的时候,才有可能合一。西缅支派在场的原因不详,不过这个支派似乎一向被包括在北方的十个支派中,他们的领域原先是在犹大的南方(参:;。三月的日期(10节)表示这个集会可能是七七节或五旬节的一部分(参:,等)。 百姓立约(12节)形成这次改革的高潮。历代志列有四个这样的立约记载,这是第一个;相较之下,列王纪只有两个(参:,,;,,证实它们对于历代志具有更大的意义。104所有这些约使百姓得以更新他们对神的委身,不过每一个都有其特色。举例来说,这个约使得百姓委身寻求神(12、13、15节),就是表达完全地顺服祂。这是「寻求」的一个特殊意义。在他处经文或是指某一个特定场合(如4节,,或是跟随神的道路一般性的态度,,,这里却等于向神完全地委身。这是综合了各种约的表达方式,基本上是与申命记有关联。尽心尽性这个片语(12节;参15节; 「尽他们的诚心」,NRSV、RSV等)见于,,,不顺从的处罚是治死(13节),也是沿用,,而起誓所确定的约(14~15节),在提及(参:。 这些关联显示这个约乃是根据西乃之约的传统,正如大部分的立约仪式,将传统应用到新的环境。这新的景况是藉由二十五年前的王朝分裂所造成的,所以这次的立约仪式其实是制定犹大的宗教宪章,认知到神的盟约目的会根据大卫族系与耶路撒冷的圣殿延续下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北国人会来参加(9节),要求他们离弃(2节)北方所敬拜的偶像(参8节,16~18节),关心耶和华殿的坛(8节)。这个场合的重要性,可能提醒人纪念大卫和所罗门时代。欢呼和欢喜(14~15节)是与大卫相关,而四境平安则与所罗门相关,。形容以色列被神找到(15节,参2节),是旧约圣经的独特说法。 2. 进一步的改革。亚撒改革的进一步细节(16~18节)是根据,不过历代志忠实于早先的经文,造成在第17节两个明显的矛盾,亚撒没有除去邱坛(当代,与反向),但他的心一生都完全的忠于耶和华(新译,与十六章反向)。历代志作者引用不同的来源,但并未协调每一个细节。在这个情况,亚撒整体上的无可指责没有因他最后几年呈对比的败落而被全盘否定。同样的解释也适用在邱坛这个问题,所以是指亚撒一般性的政策,而第17节则表示他没有贯彻运行。更有可能的,由附加上的从以色列(参:;参8节)这个词来看,历代志作者有意区别犹大,和以色列的邱坛。105太后(16节)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亚撒的情况,他登基的时候尚年幼,而玛迦可能在他作王开始即大权在握。称呼他为亚撒的祖母,NIV、REB、NEB和GNB (中文圣经亦作「祖母」)是假设她与,为同一人,不过如此武断是不智的作法。她有一个个人的敬拜物件,沿袭了王室妻妾的传统,可回溯到所罗门(参:,,。她的「亚舍拉偶像」(柱子,NIV)似乎向来特别可憎(「猥亵的」,GNB、REB、NEB),这个希伯来文只有出现在这里和。汲沦溪谷(吕译)是倾倒不要的宗教物品,一个非常著名的垃圾场(参:,;、12)。
奉献贵重金属(18节)是由大卫开始实行的,,;,不过亚比雅或亚撒做过如此敬虔的作为,所知也仅止于此。 第19节似乎暗示在亚撒第十五年和三十五年之间,犹大和以色列是和平共处的(参10节),确认第15节的记载。这差不多与的叙述协调,就是以色列王巴沙(和亚撒王执政时,两国一直是处在战争状态,如此在亚撒第十年和十五年之间,或是第三十六年间,双方呈对峙状态就有可能发生。明显不能协调的,是巴沙在亚撒第三十六年进攻犹大,而巴沙死在亚撒第二十六年,。在亚撒第三十六年以色列的国王是暗利,巴沙的第三个继承人!列王纪和历代志都同意,亚撒共统治四十一年;;就是主前910~869年 [Thiele] 或是913~873年 [Albright]),乍看之下,历代志在这里对以色列王朝似乎根据不同的演算法(但是只有这里!),或是这里发生一些抄写的错误。然而,还有两个可能的其他选择。最高明的方法是根据费毅荣(Thiele),将本节视之为分裂后的第三十五和三十六年,则会便利地对等于亚撒第十五和十六年,并且完全符合这个盟约定的日期。然而这样的手法在旧约圣经中是独特的。否则,记载的差异应该归诸历代志作者神学上的目的,为的是使亚撒的敬虔跟随和平而来,而他的不信有苦难跟踪而至。不过,这同样无法令人满意,遑论巴沙的攻击不能够轻易地套用如此一个奖赏和惩罚的安排。因此没有一个解答有把握。【】「神的灵感动俄德的儿子亚撒利雅。」
本节及其后经文中“亚撒利雅”只在这里提及。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亚撒王奏凯归来,迎接他的是一位先知。所说的话激起亚撒把改革推前一步的决心。亚撒利雅之名只见此处,他讲的虽是往事(可能为士师时代的事 ),但亚撒应从往事汲取教训:胜利不可恃,唯神最可靠。
――《启导本圣经注释》
「神的灵感动」;作者强调先知的话是出自神的默示。
「俄德的儿子亚撒利雅」:一位未见于其他经文的先知。
――《串珠圣经注释》
●「俄德」:字义是「复原者」。
●「亚撒利雅」:字义是「耶和华已帮助」。 ◎「俄德的儿子亚撒利雅」:这位先知圣经中仅出现于此。历代志的作者一共四次说明神的灵感动先知 代上 12:18 代下 15:1 20:14 24:20 ,这应该是这四位先知比较鲜为人知,因此作者特别强调他们的言论是来自神。 ◎ 15:1-2 显示这是在亚撒打败古实人谢拉凯旋回来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先知的鼓励:在本书作者的笔下,历史上好些君王宗教改革的成功,往往是得力于先知的劝勉,先知在整件事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串珠圣经注释》
亚撒利雅的教训: 当亚撒王和军队打败古实军队回到耶路撒冷(14:9-15)之后,亚撒利雅便宣布了神的旨意。这一旨意宣布得非常及时,因为立下赫赫战功的亚撒王和军队很容易骄傲,离开神(12:1)。因此亚撒利雅并没有赞扬凯旋归来的军队,反而提醒百姓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他所宣布的含有以下深刻的含义:①神的祝福与诅咒:即“遵行诫命必蒙福祉,违逆诫命必受重祸”。在本文中亚撒利雅也强调说,如果百姓顺从神、寻求神,就必蒙祝福(2a节 ),相反如果悖逆神必将受到严酷的审判,从而失去和平与安定(2b-5-6节 )。审判与祝福是每一位先知传达的共同的信息。今天的信徒尤其是教会的领袖,不仅要宣布遵行神旨意时蒙受的祝福,同时也要宣布背弃神旨意时受到的审判与诅咒。因为神不仅是祝福的根源,,而且是审判与忿怒的神,;②敦促继续推行宗教改革:免受神的审判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心灵的变化,推行内外改革。亚撒利雅在叙述神的忿怒之后(5-6节 ),用“现在”一词进一步强调了宗教改革的必然性,同时敦促亚撒与犹大百姓推行强有力的和持续的宗教改革(7节 )。今天的教会推行的宗教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以神的道为基础,持续推行的缘故。
――《圣经精读本》
【】「他出来迎接亚撒,对他说:“亚撒和犹大、便雅悯众人哪,要听我说:你们若顺从耶和华,耶和华必与你们同在;你们若寻求他,就必寻见;你们若离弃他,他必离弃你们。」
迎接亚撒。亚撒利雅在亚撒大败古实王谢拉回来时迎接他。
你们若顺从耶和华。。亚撒已经寻求耶和华,并千方百计地行在祂的道上,做祂的工作。因此神大大地与他同在,引导和赐福给了他。
必寻见。,15;33:12,13;;;。
――《SDA圣经注释》
本节为前章所记史事教训的好说明,也是本书的基调。15节记众百姓向神起誓,重申此处所说的话。
――《启导本圣经注释》
◎ 15:2 中,先知的话表明信息不只是针对犹大王,也是给犹大全体国民的。其中的信息,与 申 4:29 相关。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没有训诲的祭司,也没有律法,已经好久了;」
好久。本句原文没有动词,时态只能依据解释。有人认为本段是对以色列未来历史的预言;也有人认为是概括了以色列过去的历史,或特别是指现状,即王国分裂以后的这段时期。参士师期代的背道现象,3:7-10,4:1-3,6:1-6,8:33-35,10:6-9)。
训诲的祭司。祭司是百姓的宗教导师,教导他们神的话语和律法,,24:8,33:10,,,。
――《SDA圣经注释》
「训诲的祭司」:指的是祭司对宗教事务作出权威性的指示。有许多学者认为这里先知所指的是士师时代的景况。
――《串珠圣经注释》
不信真神……也没有律法: 当时以色列人在伯特利和但建造邱坛,并仿埃及神铸造了两个金牛犊立在坛上。实际上这是为了防止百姓到耶路撒冷去献祭而采取的政治手段(13:9)。此外,他们还无视摩西律法中有关祭司的规定,立凡民为祭司,并且自定节期来代替神定的住棚节。
――《圣经精读本》
【】
亚撒利雅让亚撒记吉士师时期的教训。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宗教的腐败: 关于这一部分所指的具体事件,有以下几个观点:①历史事件:罗波安和亚比雅统治下的犹大王国;②现在事件 :当时北以色列的宗教的混乱;③未来事件:分裂王国的后期或被掳时期。但是,结合第3节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断本文记录的并非特定时期的特定事件,而是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因为3节中没有使用时间动词。先知没有明确指出确切的时间,是因为神的旨意是超越时代的真理(Keil )。然而,本文记述的究竟是哪一时代的事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懂得悖逆神的道的国家或民族必将受到审判的事实。
――《圣经精读本》
◎ 15:3-7 的话,对亚撒王而言,指的可能是士师记时期或者是指北国以色列当时的状况。不过历代志的读者,也会想起他们刚刚经历的「被掳时期」,也一样是没有律法、先知与信仰,时代动荡不安。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但他们在急难的时候归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寻求他,他就被他们寻见。」
【】「那时,出入的人不得平安,列国的居民都遭大乱; 」
【】「这国攻击那国,这城攻击那城,互相破坏,因为神用各样灾难扰乱他们。」
● 15:6 「攻击」:SH 3807,「被打成碎片」。――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现在你们要刚强,不要手软,因你们所行的必得赏赐。”」
现在你们要刚强。先知实际上是勉励说:“你们要在主里面刚强,继续忠于祂,面对将来要壮胆”。亚撒利雅鼓励亚撒继继续对偶像崇拜采取积极措施,并坚持维护犹大的民族利益。
必得赏赐。亚撒既已坚定地为主而立,就不会被抛弃,而要获得劳动的报酬。
――《SDA圣经注释》
「现在...... 」:虽然亚撒在宗教上已有所改革,这里先知勉励百姓继续努力和加强推行。
――《串珠圣经注释》
现在你们要刚强,不要手软: 强有力的宗教改革必然引起偶像崇拜者的反对和抵抗,但不要担忧阻力,要大胆地坚持宗教改革。这句话与征伐迦南和渡约旦河之前神命令约书亚的旨意相似。耶稣也曾告诉我们说“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而且,主的使徒和门徒也没有被逆境所屈服,顽强而大胆地传播了福音,。由此可见,在宣布或守护真理,改革腐败堕落的教会制度,恢复神道的真正权威的过程中,最迫切需要的便是胆量和勇气。
――《圣经精读本》
●「必得赏赐」:SH 7939+SH 6468,两个字都是「工资」的意思,用以加强语气,表示「一定会领到工资」。
◎ 15:7 是个重大的鼓励,归向神,不能没有报答,一定会领到报酬。这个混乱的时代中,我们能掌握的很少。当日给亚撒王、犹大人的应许,也应该可以用在今日(因为神不改变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亚撒听见这话和俄德儿子先知亚撒利雅的预言,就壮起胆来,在犹大、便雅悯全地,并以法莲山地所夺的各城,将可憎之物尽都除掉,又在耶和华殿的廊前重新修筑耶和华的坛;」
俄德儿子先知亚撒利雅的预言。本句的译法与七十士译本的亚历山大文稿和叙利亚译本比较吻合。
可憎之物。改革很难达到完全的程度。亚撒曾努力推进改革,清除国内的可憎之物,但他的工作显然只取得部分的成功。在亚撒利雅的鼓励下,亚撒重新起来清除国中的一切弊端。
以法莲山地。。亚撒虽然没有公开与以色列交战,却夺取了北方王国的一些边境城市。
重新修筑耶和华的坛。用相似的话描述约阿施。祭坛曾受到玷污,现在进行洁净,重新奉献给神。
――《SDA圣经注释》
亚撒的回应包括再次除掉偶像,并提倡耶和华的敬拜(11-12节 )。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记有罗波安修筑防御城邑,独缺北面,原因可能是尚未能控制耶路撒冷以北的大城。此处说犹大国在犹大、便雅悯和以法莲山地已夺有许多城,可见南、北国间已有过不少战事,亚撒为巩固北疆,知道不可单靠军事,必须在信仰上和道德上加强“防御”。
――《启导本圣经注释》
「可憎之物」:大概是指「偶像」。
――《串珠圣经注释》
●「俄德儿子先知亚撒利雅」:原文仅是「先知俄德」。
◎ 15:8 究竟是亚撒利雅的父亲俄德也发预言,还是经文抄写错误导致「俄德儿子先知亚撒利雅」变成「先知俄德」,目前无法判断,不过大部分的译本都选择这是经文抄写错误,而非亚撒利雅的父亲俄德也是先知,对亚撒发预言。 ●「壮起胆来」:SH 2388,「奋勇自强」、「使出力量」。――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可憎之物】
这词不是单指偶像(NIV 的翻译 ),而是指从礼仪或宗教的角度,一切令人恶心或厌恶的事物。与不得认可的外邦崇拜活动有关,因而遭禁之饮食和对象尤然。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亚撒王的改革运动: ①坚定的信念和实践:亚撒听到亚撒利雅的鼓励之后,“就壮起胆来”,推行了改革运动。从所罗门晚期开始盛行的偶像崇拜猖獗于犹大和便雅悯全地。在这种情况下,亚撒一旦推行改革,必将引起强烈的反对。但亚撒仍然不顾一切地立刻推行了强有力的改革。这充分表明了亚撒不仅确信亚撒利雅的预言就是神的道,而且坚信神必然支持他的决定(7b节 );②众多虔诚的人归降亚撒,响应亚撒的改革,有许多北国的以法莲、玛拿西、西缅人归降亚撒(9节 )。可见,推行符合神的旨意的政策,不仅神与之同在(9节 ),而且国内外的虔诚信徒也将归降和支持。换言之,恶人擅长挑拨离间,但义人和智者必能得人;③由外而内的改革:亚撒在实施修建圣殿祭坛,除掉偶像等外部改革(8-9节 )的同时,进一步改造百姓的内心,使他们全心全意寻求神(12-15节 )。没有每个人心与灵的变化,任何改革都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圣经精读本》
【】「又招聚犹大、便雅悯的众人,并他们中间寄居的以法莲人、玛拿西人、西缅人。有许多以色列人归降亚撒,因见耶和华他的神与他同在。」
寄居的。系北方支派的成员。在罗波安时代,也有一批以色列人移居犹大。
西缅人。虽然西缅在南方王国的境内,但是这个支派有许多成员在王国分裂时期搬到以色列去了。
因见。许多以色列人看见神与亚撒同在并赐福与他,就纷纷从北方王国迁到犹大。
――《SDA圣经注释》
关于西缅与北方支派联合的详情,参看的脚注。多个北方支派的人都因北国背叛神而归向南国。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北国的百姓南逃在罗波安王时已开始,现在继续未辍。
――《启导本圣经注释》
以法莲人、玛拿人、西缅人: 他们在罗波安时代也曾因北国的宗教堕落而迁入了南犹大(11:13-17)。
――《圣经精读本》
【】「亚撒十五年三月,他们都聚集在耶路撒冷。」
“三月”。五、六月间。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三月是以色列人宗教历的月分,相当于阳历五至六月。
――《启导本圣经注释》
「三月」:是百姓守五旬节月分。
――《串珠圣经注释》
◎「亚撒十五年三月」:应该是公元前八九二年五、六月间。这时应该是七七节(收割节 )民 28:26 。所以 15:11 献祭的牛羊数量也跟「七」相关。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年代小注】
亚撒若是强调这次集会献祭,和主要宗教节期或事件之关系的话。发生在三月的事件包括神在西乃山显现,以及七七节。由于这次集会包括更新盟约,纪念在西乃山盟约之更新(出二十四 )也可能是活动的一部分。这庆典发生在主前八九二年。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当日他们从所取的掳物中,将牛七百只、羊七千只献给耶和华。」
【】「他们就立约,要尽心尽性地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立约。实际上就是严肃地重申神与祂的子民在西乃山所立的约,24:3-8)。在犹太人的历史上,这个约数次重立,通常是在背道以后,,。
尽心尽性。类似的话。
――《SDA圣经注释》
立约是重申以色列人当年西奈山下与神所立的约。重申前约的事在以民历史上有过好几次,,,,,,。
――《启导本圣经注释》
「立约」:百姓在此并非与神订立新的盟约,而是同心协议要忠心事奉神。
――《串珠圣经注释》
【】「凡不寻求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无论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凡不寻求……必被治死: 这种处罚看似有些残酷,但我们应该从申命记的观点去理解。在出埃及时迦南人的多神宗教和低级习俗对以色列的一神信仰是很大的威胁。为了保全以色列信仰的纯正性,神命令他们用石头灭绝迦南人和偶像崇拜者,这也是必然的措施,13:6-11,17:2-7)。因此,本文的出发点并没有违背神的慈爱,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信徒坚决除灭偶像和堕落的伦理。从这一角度讲,今天的教会有必要重新思考和加强惩罚条例。也就是说,教会对内部的不道德的行为和玷污福音真理的人,应立即根据惩罚条例,采取明确的措施,。在守护信仰的纯洁性和实现信仰的问题上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必然会导致毁灭性的结局。
――《圣经精读本》
【】「他们就大声欢呼,吹号吹角,向耶和华起誓。」
【】「犹大众人为所起的誓欢喜;因他们是尽心起誓,尽意寻求耶和华,耶和华就被他们寻见,且赐他们四境平安。 」
●「尽」心「尽」性「尽」意:SH 3605,「全部的」、「所有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亚撒王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她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亚撒砍下她的偶像,捣得粉碎,烧在汲沦溪边。」
玛迦。把16-18节与比较一下。它们区别不多,而且不重要。
他祖母。亚撒的祖母玛迦是亚比雅的母亲,,。
偶像。希伯来语是miphleseth。指一种丑陋的偶像。
亚舍拉。有文本为“在小树林”。
――《SDA圣经注释》
有关“玛迦”被贬的情况,参看的脚注。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汲沦溪边是常用来消除和毁灭偶像的地方,,。
――《启导本圣经注释》
●「贬了」:SH 5493,「挪去」、「结束」、「废掉」。
●「亚舍拉」:迦南的女神,巴力的配偶。通常是以立在巴力祭坛旁边的木柱型态出现。此处是单数型态,指的就是这个特殊的迦南女神。 ◎ 15:16 「亚撒王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也出现在王上 15:13 。 ●「汲沦溪」:字义是「黑暗」,位于耶路撒冷东面。――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亚舍拉】
有关亚舍拉柱(和合本在其他经文中译作「木偶」 )的讨论,可参看的注释。太后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足以对亚撒所实施的改革构成损害。这可能是他全盘否定她的行为,并且彻底毁灭这些偶像的原因。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汲沦溪】
汲沦溪就在耶路撒冷东面城墙的外面,是这城的主要水源基训泉的所在地,也是亚撒王拆毁偶像的理想地点。所罗门曾经在此为亚斯他录、基抹、摩洛建筑祭仪场所,但后来以改革为念的君王如亚撒、希西家、约西亚等在国中铲除败坏时,却以这谷作为展示其政策的地点。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总结:这段可算是亚撒宗教改革的概述和总结(参串 ), 内容与14:2-5相似,不过该处是记载他即位头十年的事迹,那时他年纪尚幼,未敢把祖母的太后身分废掉。
――《串珠圣经注释》
◎ 15:16-19 引自 王上 15:13-16 。推行王室改革:亚撒毫不犹豫地惩罚了他的祖母玛枷太后的偶像崇拜行为。这种敢于大义灭亲的行动表明了改革的彻底。同时通过处罚代表国家领导层的人物,明确表明了改革的坚定意志,并借机给崇拜偶像的百姓敲了警钟。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基督徒来讲孝敬父母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以神与人之间的正确的关系为前提,一切将毫无意义。因此圣经告诉我们要在主里听从父母,,,。
――《圣经精读本》
【】「只是邱坛还没有从以色列中废去,然而亚撒的心一生诚实。」
从以色列中。这几个字在相应的里没有。显然是指南方王国,因为亚撒不大会废除北方王国的邱坛。
废去。有些邱坛废除了,显然是偶像崇拜的中心。有些未经授权在地方上用来敬拜耶和华的邱坛可能被允许保留。尽管亚撒尽力要废除,却因百姓的坚持而留了下来。
――《SDA圣经注释》
「只是邱坛还没有 ...... 废去」:自从圣殿建成之后,神就不再容许以色列人在邱坛敬拜神,可惜这种传统根深蒂固,一时不易拔除。
「从以色列中」:宗教改革原来只限于南国,这话是出于作者「全以色列」的观念。
――《串珠圣经注释》
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 亚撒废除了很多邱坛,但没有废除以色列全地所有的邱坛。与(34:1-7)中约西亚的改革相比,亚撒的改革还不够彻底。
――《圣经精读本》
◎ 15:17 与 14:3-4 的记载看似矛盾,事实上邱坛很容易死灰复燃,且 15:17 的用词似乎是指着北方的领土,或者亚撒由北国取得的领土。 14:3-4 指的是南国固有的领土。
●一生「诚实」:SH 8003,「完全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亚撒将他父所分别为圣、与自己所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奉到神的殿里。」
他父所分别为圣。可能指亚比雅大胜耶罗波安以后获得的战利品。
自己所分别为圣的。可能指战胜谢拉以后的战利品。他无疑努力弥补罗波安执政期间被示撒掠走的圣殿宝物。――《SDA圣经注释》
【】「从这时直到亚撒三十五年,都没有争战的事。」
没有争战的事。与原文吻合。
三十五年。可能是南方王国的第三十五年,也就是亚撒实际执政的第十四年。因为第十四年也许标志着亚撒统治麻烦的开始。――《SDA圣经注释》
显然是指王国分裂后的第三十五年,而不是亚撒执政第三十五年。所提到的第三十六年也是一样。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亚撒三十五年」:见下章注。
――《串珠圣经注释》
◎「亚撒三十五年」:比较可能是指南北国分裂后的第三十五年,而不是亚撒执政第三十五年。 16:1 的「亚撒三十六年」,应该也是如此。
◎「太平」是神给信靠祂的人的重要礼物。有时候「太平」不是因为自己很强,常常都是因为重要敌人无暇他顾,或者内乱,导致无力攻击自己。我们享有「没有争战」的「太平」吗。――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年代小注】
【思想问题(第13-15章 )】本段为亚撒和巴沙之间冲突所记载的日期,与列王纪上之对应经文提供的资料有难以协调的地方。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1亚比雅是不是一个全心全意事奉耶和华的君王?他的长处是什么?短处又是什么?
2亚撒行耶和华眼中看为善为正的事,包括「除掉」和「遵行」这两个层面,试从14-15章中找出他这二方面的作为。作为一个基督徒,你如何在这两个层面上见证耶稣基督的生命?
3亚撒利雅的资讯包括:a神统治的基本原则;b以色列过去历史的一个实例;c一个劝戒和d一个应许。试将它们找出来。
4「寻求(耶和华 )」在14; 15两章中一共出现多少次?今天,你寻求的是什么?有否寻见?; 7:7-11。
──《串珠圣经注释》
【 亚撒明智地选择亲近神!我也想做到,谁可以帮助我?】
亚撒明智地听从与神亲近之人的话,并虚心受谏;而亚撒利雅则严厉地警告犹大军兵,鼓励他们紧紧依靠神。与被圣灵充满之人相交,你就会明白神的计划,你要经常花时间,与能够帮助你明白神心意的人在一起读经祷告。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不信神,致使恶行“代代相传”──这给犹大国甚么鉴戒?】
亚撒利雅说北国以色列不信真神。犹大王亚撒在位的四十一年间,以色列有八位君王全都是恶的。头一个君王耶罗波安开了设立偶像的先河,又逐出神的祭司(11:13-15)。亚撒利雅援引以色列的历史作为鉴戒警告犹大人,如果效法北国人所行的偏离神的话,灾祸也必会临到他们。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寻求神的路虽然艰辛,神却会厚赐祝福与鼓励,让我们不致灰心……】
亚撒利雅鼓励犹大人继续行善,“因你们所行的必得赏赐”。这也是对我们的鼓励。表扬与赏赐为人带来动力,具有双重的意义:(1 )今生的好处:照着神的心意而活,能在今生今世得称许;(2 )永世的益处:在来世会得到永恒赏赐。如果你对神赤忠,今生在地上没有得到赏赐的话,不要灰心,最好的赏赐不在今生,而在于来世。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他们就立约,要尽心尽性的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现在我们不常听说立约的事,这在古时对神的子民却十分重要。圣约与一般的约不同,这是永久的,建立在神的誓言与应许上,不是人意与人力。这是神自己要作成的事,不是凭借人的牺牲与辛劳。人即使以血结约也未必会持久,惟有圣约有永久的价值。
我们也许不知道怎样与神立约,遵守这圣约,但是要记得主耶稣为我们与父神立约,所以我们在基督与父神有立约的关系,这是新约,我们可从希伯来属第八章内明白这约的含义。从我们这边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神却施予我们无穷的恩惠。我们的义务是保持忠贞,但是人放在神的天平上常显亏欠。主耶稣以我们的代表,却有顺服与热诚地成就一切。祂更借着圣灵在我们心中完全一切的条件。
每次我们将新约的杯端至唇边,就以谦敬的心思想神的一切应许,求祂成就。同时我们也深信我们遵守父神的律法,也必实现祂圣约的应许,祂已赐给我们凭据。神过去在我们列祖身上成就的,也必为我们作成。
──迈尔《珍贵的片刻》
【 犹大人重新寻求真神,便带来全民的复兴与平安──你说我也可以得到这种平安?只要──】
【寻找同在的神】许多人觉得难以专心一意献身于任何事业。他们凡事犹疑不定、怕负责任。亚撒和犹大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清楚坚定地顺从神。他们吹号而欢呼,郑重起誓效忠神,这种坚定不移的决心讨神喜悦,使全国得享太平。如果你想有平安,你要检讨自己在甚么地方还未完全交托给神。把你的生命全部交托给神,平安也就伴随而来。
――《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和华就被他们寻见。」
以色列人以为耶和华总是在圣殿里,甚么时候有兴趣,有需要,可以按址去寻找祂;如果为更重要的事忙碌,不妨把殿门锁起来;有时候他们还曾把外邦的偶像,也接到殿里合住。
圣经中所说的耶和华,却不是那样。祂好像会隐藏起来,等人去寻找祂;当然,还有不一定能寻得见的可能。
更希奇的是,为甚么圣经说,祂已经与你同在,还要寻找祂?这就显出神的奥秘,因为神是灵,我们不能凭肉身经验和理智去了解。而且神不仅以与少数人同在为满足,祂要全民寻求祂,祂的主权要及于每人的每一部分。先知对王和全民说:“亚撒和犹大便雅悯众人哪,要听我说:你们若顺从耶和华,耶和华必与你们同在;你们若寻求祂,就必寻见;你们若离弃祂,祂必离弃你们。”
北国以色列人,在他们的领袖耶罗波安引导下,陷入拜偶像的败坏,当然该寻求神;犹大国也需要寻求神吗?
这里明明说,有神的同在和寻求祂,是两回事。更奇妙的是又记着:“有许多以色列人归降亚撒,因见耶和华他的神与他同在”。神的同在是显然的,包括神赏赐他富强,昌盛,别人都看得见了,亚撒更应该确实知道;但亚撒却与全民立约,“要尽心尽性的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还有比这更矛盾的事吗?有谁会还寻求已经同在的?如何寻求法?如何才可以寻得见呢?圣经又说:“因他们是尽心起誓,尽意寻求耶和华,耶和华就被他们寻见,且赐他们四境平安。”这是说,尽心尽性的寻求,才寻得见耶和华,他们所蒙的福是与神亲密,交通正常,全国和谐,平靖,一切照其应当的安排运作。
使徒保罗为以弗所教会祷告:求神“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祂”。当然他们是已经得救的人,有神同在了,却还要进一步真知道祂,这就是寻见神,与祂亲密相交。保罗勉励歌罗西教会,“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也是与主亲密而有的平安。全地上的人,都有太阳的同在,因为受其恩泽及影响;但常在阳光下面,没有云雾遮掩,得到温暖,看清万物,却是另一回事。圣徒的满足,在于寻求主,寻见祂,常与主面对面。── 于中旻《历代志下笺记》
【 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应当如何取舍?】
神的十诫吩咐我们当孝敬父母,但是亚撒王却贬了祖母太后的位。孝敬父母固然是神的命令,对神忠诚更属第一位的。主耶稣警告我们,孝敬父母并不能成为借口,拦阻我们去跟从祂。如果你有不信主的父母,仍须孝敬他们,不过你必须尊主为大,优先考虑神的事。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