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2. 持续的祝福。庆典非常成功,所以延续到第二周,与圣殿的献殿典礼一样(23节;参:。第二周与第一周的方式一样持续下去,不过有两个改变。大量的数目用来指奉献的数量,而不是群众(24节;,并且喜乐的情绪也逐渐高升(23、25、26节)。喜乐更深的理由,是因为百姓已经体认到他们的团聚(25节),体认到自己处于神长程的目标中(26节)。行走在神的旨意中,结果总是带来喜乐,就如耶稣自己所肯定的;。
共同目标的意识在此特别值得注意,因为是全会众决定要继续(23节)。对于整个会众的组成,在第25节提出一个独特的洞见,有四个组成的部分,就是犹大和以色列个别的会众(后者,、祭司与利未人以及寄居的人(REB、NEB)。后者可能是被亚述人重新迁移到以色列的外邦人(参GNB),或是早期皈依犹太教的人(Ackroyd)。前者是一个特别吸引人的解释,对于逾越节加添一个有趣的宣教层面,但是无论如何,外邦人的出现是回到摩西律法精神的另外一个例子(参:。这也是在旧约圣经里,神的百姓当中包括非雅巍的敬拜者,最为全盘性的例子之一,因为北方人和寄居的人,都不会有很多关于耶和华道路的正确知识。也值得注意的,就是他们融入政治体系之前,似乎已经被包括在以色列的敬拜中。 节期的退出看见两个进一步的后续结果。首先,「利未人的祭司」祝福百姓(27节,JB)。188这个祝福是祷告蒙神垂听(参20节),确定圣殿是真实的祷告的殿,也是再次证明以色列归回到摩西五经(参:和所罗门(参:、33)的原则。第二,百姓自动地毁坏先前北方王国(以法莲、玛拿西)以及犹大(犹大、便雅悯)异教敬拜的中心。希西家先前强调搬走偶像敬拜的器具(,,也在,现在成为大众的行动。而松散地根据,是以色列众人而不是希西家成为这些动词的主词。对于民众的关注,在大卫的历代志版本也注意到(参:,,两者的情况可能皆有意鼓励历代志作者时代的百姓,他们自己也要恢复忠实的敬拜模式。 e. 再次组织十一捐和奉献 希西家洁净圣殿(二十九章)并庆祝逾越节(三十章),使他能够再次建立正规的敬拜。这包括两个进一步的任务,重新组织祭司和利未人(2节),为圣殿工作人员建立经济支持(4~19节)。第三十一章的主轴落在百姓实际上的捐出。虽然国王的领导提供重要的鼓励,一个有效的敬拜系统若没有人民完全的投入是不可能的。 本章看似平淡,其实处理两个重要原则。首先是敬拜不能够只是留给「专职人员」。后者必须确定地实现神所赐与他们的角色,但是由百姓直接参与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参:。基于这理由,不只是犹大(6节)和耶路撒冷的(4节)城市居民,并且可能从北方来的移民(5、6节)也有他们的贡献。然而,百姓支持最为显著的特色,并不在于这件事,乃在于他们的慷慨解囊。他们多多送来(5节,NRSV、RSV),并且把各物的十分之一,送来的极多(5节),礼物积成堆垒(6、8、9节)。结果,犹大享受双重的祝福:认知是耶和华赐福与祂的民(10节),领袖也称颂耶和华,并为耶和华的民以色列祝福(8节)。 第二个原则是为了确保以色列的敬拜「规矩有次序」(参:需要具备的谨慎。好的计画和合适的架构,提供全心而有意义的敬拜。希西家因此预备仓房来接受礼物,并且各色官员也被指派来收集和分配礼物(11~19节)。这个行政工作的关键特色,是以诚心完成(12、15节 [和合在15节未译],参18节)。希伯来文的这个字( ʾemûnâ )在历代志里的意思,总是用在利未人于经济事项上的谨慎小心、31;,,并且阐明合适的态度对于任何体系的功能发挥效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例子上,利未人诚心遵行他们的职责,使得最多的百姓能够得到神祝福的好处(参:;。 神的祝福在本章形成的高潮有几个显著的记号。首先,这是希西家忠于大卫和所罗门建立的原则带来的结果。是他们原先组织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2节,参:;,建立了正规的以牺牲敬拜的模式(2~3节;;,,带动慷慨的方式(3节;;,并祝福了百姓(8节;;。第二,这与希西家全心委身神的律法有关联(3、4、21节)。第三,神赐福祂的百姓,是透过他们本身的慷慨(参:。第四,神的赐福超过祂百姓正常的期望(参:,。超出所求所想,也在圣经其他地方重复出现(如:,;,一如我们从神自己的应许所预期的。神的祝福从来不是基于赔偿,当成是报酬或权利,因为神从来都不受任何人的行为所束缚。神满溢的爱真正的保证,是祂本身的属性。 1. 成堆的礼物。恢复正规敬拜的第一个阶段,是指派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2节)。这代表归回到原先由大卫,参:,和所罗门所设立,但显然已任其荒废的体系。监督祭司和利未人至终是大卫家的责任。这是延续建造神的家的一部分,如果实质建筑物没有被每日赞美的声音充满,则就仅仅是一个空壳子。 祭司的职责是献上燔祭和平安祭(2节,RSV)。前者基本上代表完全献给神的敬拜,后者主要的特性是团契的宴席,不过特别难翻译。所以有各种译法,如平安祭(NIV、GNB)、「分享祭」(REB、NEB)、「福祉祭」(NRSV),或是「相交的牺牲」(JB)。这两种牺牲的综合是象征与神与人关系的恢复。 利未人的任务是在称谢和颂赞方面的事奉(2节;参:,;。实际上希伯来文的表达不太寻常,有两个原因。首先,字义上的意思是他们「在门口」赞美(NIV、REB)。更有可能的意思是在门内(JB),而不是在门内「事奉」(NEB、NRSV、RSV),因为这需要改变字词的次序。第二个特色是在于最后的片语,字义上是「耶和华的营」(NRSV、RSV,参JB、和合小字),一般在英译本改写为「耶和华的居所」(NIV),或是「圣殿中各区域」(GNB;参REB、NEB)。这个表达是属于会幕时期(参:;,并且在历代志其他地方,阐明对摩西的原则之忠心(参如:代下四~五)。 第3~19节的主题为合宜的支援对于正规的敬拜攸关重要。这个支援首先是由君王(3节),然后是百姓(4~7节)提供的。希西家的慷慨类似大卫,不过王室赞助的基本模式,也出现在以西结的恢复圣殿之异象中,。 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年一次献祭的模式,常常在历代志重复(3节;参:;,,,并且很清楚这模式极其重要,指明神必须时时刻刻被敬拜,并且敬拜并不是出于人类环境和情绪上的冲动。命令人要敬拜的权柄是根据耶和华的律法上所载的(3节;参:民二十八~二十九),这个片语通常在改革献祭敬拜的脉络中被引用,;,。 虽然各类团体的百姓也带来他们的奉献(4~6节),这些来奉献的人准确的身分仍有疑义。耶路撒冷的居民(4节)肯定包括在内,以及那些住在犹大各城的人(6节),但是那些以色列人(5、6节,「以色列百姓」)却较不确定。189这个词最常用在凡属于约民的人。如果在这里也是相同的话,第5节的那些人应该与耶路撒冷的人相同(如4节),而第6节的那些人是一些或是所有在犹大各城的居民。另一种说法,第5节也可以指从旧有的南-北分裂的任何一边来的代表,并且第6节是指那些从旧有的北国搬迁到南方的人。 这里凸显了奉献的速度和多少。命令一旦发出,奉献源源不绝地多多送来(5节,NRSV、RSV)。他们带来「所有田地出产」初熟的(5节,REB、NEB)和各物的十分之),他们的礼物堆成「无数的堆垒」(6节)。190初熟之物是祭司的特权,但是十分之一,无论是农产品或是水果(5节)或是羊(6节),是献给利未人的;参:。分别为圣的十分之一或是献给神的物品(6节,NIV),可能是指利未人从他们本身所领受的,分送给祭司的礼物。「分别为圣之物」也可以指各种献祭,在也是以此方式捐出十分之一。191若这个观点正确,一些利未人的住处也包括在犹大城市的居民之中(6节;参:、65,。 所有的这些礼物至终被认为是奉献或分别为圣归耶和华,而不是给一般人(6节)。除了祭司专心遵守耶和华的律法之外(4节),这种属灵的委身是百姓慷慨的真正原因。形容祭司的这句话很独特,实际上的意思是紧紧握住神的话语,在这个上下文中特别是应用到敬拜这主题(参2~3节)。如此的专心遵守对于历代志的读者也会是有益的典范,因为他们很容易忽略圣殿敬拜的需要,特别是给利未人的十分之一,;;参:,。 百姓的委身也令希西家惊讶(9节),他从大祭司那里发现到,祭司和利未人蒙受的祝福绰绰有余。大祭司把这视为神做工的证据。神的供应一贯超过人的预期(参:;,而这不配得的丰富,正是福音的核心;。所剩下的甚多(10节),则耐人寻味地预示了耶稣喂饱五千人和四千人,等)。 大祭司的见证(10节)总括了整章,也与圣经其他经文相呼应,令人想到会幕和圣殿;的牺牲奉献,就如大卫的解释,所有人类的奉献仅仅是对于神所赐的更大礼物的回应而已。所以这些例子背后是敬拜的最基本原则,亦即无论何人之所以能够给神,只是因为祂首先赐给他们的更多(参:。这可应用到物质的礼物,和赞美与称颂上,因为以色列赞美、称颂耶和华(8节),只因为祂首先已经「赐福了祂的百姓」(10节,NIV)。 亚撒利亚这位大祭司除了在第13节以外不为人所知,不过这个名字在他的家庭中是普遍的(参:,能够回溯到撒督在大卫和所罗门的时代。国王以祭司式行为祝福百姓,可比较大卫和所罗门的例子 。 2. 诚心的分配。在不同的阶段分配给祭司和利未家庭的礼物: (a) 礼物首先被放在圣殿的仓房(11~13节)。这些或是座落在主要的建筑物四周(参:,或是靠近殿门之处(参:,;,自然而然是守门人可以监督之处。他们似乎把各种礼物作了区分,十分取一之物是给利未人,供物及分别为圣之物是给祭司的(12节)。供物似乎是与初熟之物相同(5节)。整体上负责的是祭司,在这里被称作是管理神殿的(13节,参10节;也在;;。 (b) 然后礼物被分配,首先是给那些住在各城,名字不是明显记录在家谱名册上的祭司(14~15节)。守东门的似乎一向是资深的守门者(参:,。百姓的礼物是乐意献与的(14节),就是说,所给的是过于或是超过实际上律法所要求的。 (c) 然后再有三个团体,就是名字列在家谱上的人收到礼物(16~19节)。首先是在圣殿中运行经常性职责的男丁(16节),然后是住在耶路撒冷的祭司和利未人的家庭(17~18节),最后是住在耶路撒冷之外的祭司家庭(19节)。后者乃是相对于第14~15节,家谱上登记有名的人。很可惜,更完全的详情不复可得,但是凸显出两个重点。一是工作的完整。没有人被忽略,甚至最年轻的(16、18节),住在远处的人(15、19节),或是没有报名上册的(15节)也不例外。另一重点是那些给予和领受的人之信实(15、18节)。这甚至包括祭司们诚心地自洁成圣(18节),与他们先前不在意的态度成尖锐的对比(。 我们只能猜测,在这些参与的人实际年龄的背后有什么含义。或许孩童早在三岁的时候,就开始为祭司职任分别出来(16节),而利未人是在二十岁的时候才负起完全的责任(17节)。后者的计算方式在旧约圣经的各时代有所不同(参:,;,据猜测是照人力供应的实际情形而定。 这些活动持续多久并没有记录。所有收集的工作在五个月之内完成(7节),不过也有假定最初的分配很快运行,而历代志作者可能有意借着第2节给读者留下这是经常性的,而不是只此一次的印象。的确,在以色列之中,或是在教会里,合适事奉的领导,若没有人们经常有组织地支援,是不可能维持的,而十一奉献只是一个最低的要求(参:。 3. 希西家的兴盛。第二十九至三十一章的这段总结松散地根据a。希西家恢复圣殿敬拜整个的记载,沿袭b~7a的基本架构,然后历代志作者附加不少内容。甚至像是这个平行经节,也显出历代志作者独特的风格和辞汇。有一个特别强调的重点,就是作者在不同的阶段会提到,圣殿的工作已经完成,而其中的服事也恢复了(参:,,,。毫无疑问的,作者心目中想到的是建造第二圣殿要命的拖延。 希西家完成他的工作,因为他尽心……寻求神(21节)。他顺从大卫的忠告(参:,,并且跟随其他国王的模式(参:,;参:,。在这方面寻求神,不可避免的意思是把圣殿的敬拜放在最优先,但也影响到他整个的生活。结果造成了希西家的兴盛,就如同几个他之前的统治者。192兴盛的途径虽然也包括希西家的失望、严重的危机,和接受他犯罪的实情,但是神从来没有不祝福那些仰望祂的人(参:,;,。【】「这事既都完毕,在那里的以色列众人就到犹大的城邑,打碎柱像,砍断木偶,又在犹大、便雅悯、以法莲、玛拿西遍地将邱坛和祭坛拆毁净尽。于是以色列众人各回各城,各归各地。」
这事既都完毕。指逾越节和随后的除酵节结束以后。
以色列众人。指全体在场的崇拜者,包括来自以色列和犹大的人。
柱像。直译是“柱子”,常见于迦南本地的宗教。
木偶(Asherim )。或者圣树。是多产的象征,33:7)。
以法莲。这次所摧毁的是“犹大、便雅悯、以法莲、玛拿西遍地”的偶像。KJV版的“遍地”只涵盖“犹大、便雅悯”。“以法莲、玛拿西”可能没有那么彻底的摧毁。问题是:背道的以色列为什么会允许对偶像采取如此激进的手段。在不多年以前,这样做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以色列现已衰落。大部分领土被亚述人占领;大部分百姓已被掳走。剩下的区区少数人也正面临最后的厄运。
惩罚已经临到,先知的信息已产生深刻的印象,但人们还没有放弃偶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因恐惧和冷漠,不敢阻止从耶路撒冷回来的少数热心者摧毁祭坛和偶像。
还有可能“在那里的以色列众人”,包括东道主犹大人和便雅悯人,在走遍南部王国的城市以后,受少数以色列人的邀请,把改革运动推广到以色列。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些自发的团体对以法莲和玛拿西的邱坛发动突袭,取得成功是不奇怪的。只是没有提供如何摧毁以色列偶像的细节;也没有迹象表明希西家在自己的王国以外采取官方的行动,因为“希西家在犹大遍地这样办理”(第20节 )。
――《SDA圣经注释》
“柱像……木偶”。参看的脚注。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本章除了此节见外,其余均为新资料。希西家既恢复了圣殿的侍奉,不能不照顾到祭司和利未人的生活,这是前王久已忽略了的事。4~19节都是讲供应的规例和民间供奉的丰富。
――《启导本圣经注释》
守节给百姓带来灵性上的复兴:由南至北,守节的百姓将拜偶像用的祭坛拆除。
――《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记录了逾越节仪式结束之后,百姓打破偶像的事件。这一事件是希西家宗教改革的高潮。因为宗教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杜绝偶像崇拜,恢复真神信仰。
――《圣经精读本》
【】「希西家派定祭司利未人的班次,各按各职献燔祭和平安祭,又在耶和华殿(原文作营 )门内事奉,称谢颂赞耶和华。」
“祭司利未人的班次”。参看的脚注。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希西家派定殿中侍奉的班次,恢复所罗门王时代圣殿的体制。
――《启导本圣经注释》
祭司负责献祭事宜,利未人则负责守门、在敬拜中称谢、颂赞。
――《串珠圣经注释》
【】
重整圣殿的职工:包括他们的
1班次(2 );
2职责(2 );
3报酬。
――《串珠圣经注释》
希西家宗教改革的结尾部分:本章记录了总结希西家宗教改革运动的两件事:①恢复祭司和利未人的职务及献礼物(2-10 ):大卫制定了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24:1),后来通过所罗门确立了下来(8:14)。但王国分裂之后,几乎没有真正执行过,直到希西家才真正恢复了这一制度。从而明确了祭司和利未人各自的任务和职责,这意味着恢复了正确的敬拜仪式。俗话说“没有正确的形式则没有正确的内涵”,同样对于基督教来讲,正确的敬拜仪式和信仰规定同样非常重要;②公正地管理和分配十分取一之物(11-19节 ):希西家为了公正地管理十分取一之物,采取了两个措施:i.预备仓房(11节 ):他在圣殿内预备了保管十分取一之物的场所,预防闲人接近,从而避免礼物的神圣性被破坏;ii.任命专门的负责人和职员(12-13节 ):从而有效地管理十分取一之物。
――《圣经精读本》
【 圣殿复修,祭司复职──】
邪恶的君王在位掌权,祭司就得不到政府的供养。现在希西家王修理好圣殿,按照大卫王起初所定的计划,24:3-19),将祭司分成班次,叫他们重新在圣殿供职。
――《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又从自己的产业中定出分来为燔祭,就是早晚的燔祭和安息日、月朔,并节期的燔祭,都是按耶和华律法上所载的;」
“定出分来”即捐献出来。希西家慷慨的榜样激励百姓也慷慨捐献(5节 ),正如大卫时期的情况一样。参看至5节的脚注。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希西家要百姓遵守律法所定的什一奉献,以身作则,从自己的产业中拿出应献的那一分,供燔祭之用。
――《启导本圣经注释》
希西家为遵行当献之祭的律例(民28- 29 ),自愿献出祭牲,好像所罗门一般。
――《串珠圣经注释》
【王所奉献之物】
所述的是为节期所提供的祭牲,本节则是定期对圣殿日常运作所提供的资金。希西家按照所罗门所定下的先例,定期给圣殿提供燔祭牲。
有关常献之祭的规定,可参看:民数记二十八至二十九章。古代近东的君王(作为国家整体的代表 )是国神的首席崇拜者。宫廷在供应常献之祭的事务上担任要角,是不难想见的事。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又吩咐住耶路撒冷的百姓将祭司、利未人所应得的分给他们,使他们专心遵守耶和华的律法。」
祭司、利未人所应得的。他吩咐百姓按摩西的指示,把十分之一和初熟的果实(第5节 )交给祭司和利未人。
使他们专心遵守。希伯来语是chazaq,意为“坚强”。本文似乎指“严格履行”。祭司和利未人有了充足的供应,就不必再从事世务了。
――《SDA圣经注释》
“应得的分”。为了支持祭司的生活。参看至20节的脚注。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将祭司和利未人所应得的分给他们: 应得的物品包括百姓奉献的祭物中未经火的,和摇祭物、初收的土产、十分取一之物等。这是神为了保障专门从事敬拜活动却没有任何维生手段的祭司的生计而制定的。但在本文中希西家不仅把应得的分给了祭司,还命令分给利未人。这说明新约时代的教会不仅要给专职牧师,而且还应当给所有的专职人员支持一定的生活费。
――《圣经精读本》
【利未人应得的分】
祭司和利未人当得的分详述在民数记十八章(可参看该处经文的注释 )。礼物归祭司所有(12节 ),什一奉献则属于利未人(21节 )。希西家很明显是煞费苦心,要使掌理宗教事务的人员,能够专心从事摩西五经所分派给他们的职务。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百姓把各种出产的十分之一及初熟谷物奉献给神:在此,作者极重视百姓奉献的热诚及礼物的数量。按律法规定,这些礼物是用来供应祭司和利未人生活上的需要。
――《串珠圣经注释》
【】「谕旨一出,以色列人就把初熟的五谷、新酒、油、蜜,和田地的出产多多送来,又把各物的十分之一送来的极多。」
多多送来。第5,6节记录百姓对希西家谕旨的的反应(第4节 )。
初熟的。见;。
十分之一。见;28:22;;;;13:12;;;。
――《SDA圣经注释》
关于十献其一之例,看。回归后的以民一样有责任供应圣殿侍奉所需。本书以一章篇幅记此事,敦促当时的人注意,灵性的复兴要求同时注意供应专职侍奉的人,使他们“不但吃饱”,且生活有富余(10节 )。
――《启导本圣经注释》
【】
希西家的改革运动最后发展为给神献礼物的热心运动。这一热心运动的先导者就是希西家自己(3节 )。今天部分人反对教会的捐款制度,主张要废除它。但是把自己最珍惜的东西奉献给神是信仰热心的自然流露,况且并不违背圣经的真理。其先例有,本书中的几次宗教改革中都不例外地奉献了燔祭祭物和感谢祭祭物(15:11,24:14,35:1-19),教会初期信徒甚至卖掉自己的财产捐给了教会等。但我们要禁止的是,不顾信徒的生活水平和处境,强制要求捐钱和不正当地使用教徒捐献的钱的行为。
――《圣经精读本》
【】「住犹大各城的以色列人和犹大人也将牛羊的十分之一,并分别为圣归耶和华他们神之物,就是十分取一之物,尽都送来,积成堆垒;」
【】「从三月积起,到七月才完。」
三月相当于阳历五、六月,是以色列人割小麦的季节。七月相当于阳历九、十月,这时葡萄和其他果子已经收成。
――《启导本圣经注释》
三月是收割谷物的时候,设有收割节;七月则是完成采摘葡萄和其他果实的时间,设住棚节。期间百姓把初熟之物、什一奉献送到圣殿去。
――《串珠圣经注释》
【历法】
三月等于公历的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这月分在被掳归回以后虽然名叫西弯月,希西家时代的名字却无从稽考。七月称为以他念月(被掳归回后叫提斯利月 ),相等于公历的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奉献从三月收集到七月,表示每样主要农产的收成都包括在内(公历五月扁豆和大麦成熟 六月是小麦 九月是枣和葡萄 十月是橄榄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从三月〔五、六月间〕……到七月〔九、十月间〕”,百姓把什一奉献源源献上,以至希西家命人准备好仓房(免得食物堆积在外面 ),并列好有权分取供物之人的名单。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希西家和众首领来,看见堆垒,就称颂耶和华,又为耶和华的民以色列人祝福。」
【】「希西家向祭司、利未人查问这堆垒。」
【】「撒督家的大祭司亚撒利雅回答说:“自从民将供物送到耶和华殿以来,我们不但吃饱,且剩下的甚多;因为耶和华赐福给他的民,所剩下的才这样丰盛。”」
亚撒利雅。如果他是那位阻止乌西雅的勇敢祭司,他一定有一段时期被拜偶像的亚哈斯撤职,因为亚哈斯的祭司是比较听话的乌利亚。
撒督家。源于以利亚撒的这一族祭司,与以他玛家族有别。亚比亚他被所罗门废黜时,以他玛家族的大祭司的资格转给了撒督家族。在犹大历史结束的时候,祭司是撒督的家族。
耶和华赐福。当百姓忠心奉献十分之一时,神就赐福给他们,使他们获得丰收。
――《SDA圣经注释》
「亚撒利雅」:与乌西雅时代的大祭司同名(26:17),可能是他的孙儿。
――《串珠圣经注释》
撒督家的: 所罗门以后的大祭司是从撒督的家族中选出来的。然而这一特定家族的独奏却向不正当的方向发展,新约时代的撒都该人很可能就是这一家族的分派。
――《圣经精读本》
【】「希西家吩咐在耶和华殿里预备仓房,他们就预备了。」
【】【殿里的仓房】古代近东大部分的庙宇复合建筑都设有附属的房室,作仓库、厨房、祭司室,和其他非宗教事务之用。例如位于叙利亚特尔卡的宁卡拉克女神(Ninkarrak )庙(约主前一六○○年 ),就设有大型的厨房储物复合建筑和祭司室(供祭司更衣之用 不是宿舍 )。同样,希西家所预备的仓房,大概是在原有房室之外加建的新地方。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们诚心将供物和十分取一之物,并分别为圣之物,都搬入仓内。利未人歌楠雅掌管这事,他兄弟示每为副管。」
十分取一之物: 参见,关于十分取一之物。
――《圣经精读本》
【】「耶歇、亚撒细雅、拿哈、亚撒黑、耶利末、约撒拔、以列、伊斯玛基雅、玛哈、比拿雅都是督理,在歌楠雅和他兄弟示每的手下,是希西家王和管理神殿的亚撒利雅所派的。」
【】「守东门的利未人音拿的儿子可利,掌管乐意献与神的礼物,发放献与耶和华的供物和至圣的物。」
乐意献与神的礼物。这些乐意的奉献,与初熟的果实和十分之一不一样。
至圣的物。指燔祭,赎罪祭和赎愆祭,6:25,7:1-6)。――《SDA圣经注释》
【守东门者】祭司负担最重要的几个责任之一,是管制谁可以进出圣殿场地,即「圣洁范围」(有关这概念的讨论 ,的内层。圣所若被不洁所污染,就要献上赎罪祭(NIV「洁净祭」 ,并且可能会有惩罚临到个人和百姓身上。守门者必须防止未经许可的人擅进。圣殿里面有很多贵重对象,金银随处都是,对于斗胆擅闯圣所偷窃圣物而无惧于神审判之人,这是很大的诱惑。这些贵重对象也需要保护。圣物若遭不正当的使用,就须献上赎愆祭(NIV「赔偿祭」 。守门者的责任就是防止有人犯上这种罪。此外,本节还澄清了发放官员的职任。东门是殿门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圣殿的正面是朝东的。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在他手下有伊甸、珉雅珉、耶书亚、示玛雅、亚玛利雅、示迦尼雅,在祭司的各城里供紧要的职任,无论弟兄大小,都按着班次分给他们。」
伊甸、?雅?等人协助利未人可利供应分给住在各城的祭司。
――《串珠圣经注释》
【】
公正地分配了所奉献的十分取一之物:分得至圣之物的人如下:①住在祭司城邑内的祭司;②任职的祭司;③家谱中有记录的祭司;④20岁以上供职的利未人;⑤家谱中有记录的祭司和利未人的妻子和子女。通过本文,应思考如下问题:①按照家谱的记录分配至圣之物(16-18节 ):本文所讲的家谱是指利未人或大祭司的家谱,家谱中记录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各家族成员的名字。希西家这般按照家谱分配至圣之物,从而给分配工作赋予了公正性,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②分给妻子和子女圣物(18节 ):这是给圣职者家属的抚养费。即希西家不仅给圣职者而且还给其家属,使之无后顾之忧。这样的关怀对于今天为传教舍身忘己的牧会者来讲是迫切的需要。
――《圣经精读本》
【】「按家谱,三岁以外的男丁,凡每日进耶和华殿、按班次供职的,也分给他;」
“三岁以外”。这或是抄写上的错误(三十岁才是开始祭司事奉的年龄 ),或指出祭司的孩子也能分得百姓所献的甘心祭。
――《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以色列人的婴儿三岁断奶。这种安排使利未人的家属大小都获照顾(参18节 )。有的解释认为三岁为“三十岁”之误,利未人满三十岁才正式任职。
――《启导本圣经注释》
「三岁以外的男丁」:按着班次从各城进圣殿供职的祭司家族中,凡三岁以上的男丁都可获得供应。
――《串珠圣经注释》
【】「又按宗族家谱分给祭司,按班次职任分给二十岁以外的利未人,」
【】「又按家谱计算,分给他们会中的妻子、儿女;因他们身供要职,自洁成圣。」
「他们会中...... 」:包括祭司和利未人。
――《串珠圣经注释》
分给他们会中的妻子、儿女: 赡养家庭的责任给为福音奔波的服侍者带来压力。他们对自己为神工作有着坚定的使命感,并以此克服所面临的困难。本文指出,于自己的职责,从而克服困难的人,神定会为他排忧解难。
――《圣经精读本》
【】「按名派定的人要把应得的分给亚伦子孙,住在各城郊野、祭司所有的男丁和一切载入家谱的利未人。」
郊野。指定官员把应得的分交给住在祭司城外的祭司和利未人,,,。
按名派定的人。在各个城市里,都按名派定了人,供应住在郊区的祭司和利未人。这样,没有一个人会被忽略,甚至住在容易被人忘记之地的人。――《SDA圣经注释》
【】「希西家在犹大遍地这样办理,行耶和华他神眼中看为善为正为忠的事。」
【】总结希西家的政绩:他平生敬畏神,神就使他凡事亨通。
――《串珠圣经注释》
对希西家的宗教改革作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价。①他的善、正义和真实:希西家没有象过去推行过宗教改革的几位君王(12:1,16:7-12,18:1,24:17-19),骄傲或自豪。而且他也没为个人的名誉谋求什么,始终公平而正义地处理每一件事。“善”、“正义”、“真实”才是教会改革的目标;②一心推进改革:亚撒、亚玛谢等君王在统治初期推行过实质性的宗教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到了后期都犯了背离神的罪(16:2-12,24:17-19)。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完整地、全力地侍奉神。与之相反,希西家“一心”把改革坚持到最后,因此取得了成功。
――《圣经精读本》
【】「凡他所行的,无论是办神殿的事,是遵律法守诫命,是寻求他的神,都是尽心去行,无不亨通。」
【思想问题(第31章 )】
1守节给百姓带来喜乐(30:25-26)及灵性的复兴(11 )。今天,好的崇拜生活会带给信徒灵性的复兴或滋润么?这给你什么提醒?
2按4节 , 在物质上供应祭司和利未人,与他们专心遵守耶和华的律法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当时圣职人员的收入视乎百姓田产的多寡;今天,教会专职的圣工人员在待遇上应与信徒经济的收入连上怎样的关系?
3当百姓的灵性得着复苏时,他们在十分之一与初熟谷物的奉献上毫不吝啬(5- 10 )。今日信徒的金钱或物质奉献可以反映他们的灵性状况么?这两方面通常有什么关系?
4在供应圣职人员上,祭司家族中凡三岁以上的男丁、祭司和利未人的妻子儿女等一律获得供应。今天,教会在供应圣职人员上有否忽略他们的家庭成员呢?
520-21节是对希西家宗教生活的评语,我们若以此作为生活的指标,要在什么方面加紧努力,以讨神的喜悦呢。
──《串珠圣经注释》
【 若要灵性复兴,先要对付偶像;我生命中仍有不少偶像?是──】
拜偶像为甚么罪大恶极?因为以色列人虽然可以亲近独一的真神,他们却一直敬拜毫无生命气息的、用木头石头所造的偶像。他们对敬拜真神的事置之不理,不拜造物之主,却拜受造之物。神不在心中居首位的时候,我们也会犯同样拜偶像之罪。我们想到财富、宴乐、物质产业、声望多过想到神时,实际上就是拜这些为神了。犹大人因为敬拜偶像,最后被掳到外邦(36:14-17)。我们虽然不至于被敌人俘掳而流落异地,但是若看重属世的东西过于属灵的事,必然受神的管教。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十一奉献归给神,理所当然我当行,可是……】
【蒙福的证据】希西家恢复犹大人的十一奉献条例,叫百姓将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献给祭司和利未人,使他们能专心事奉神、也服事人民。百姓立刻遵从,慷慨地响应。神的工作需要百姓的支持。神是否从你的收入之中得着祂所当得的分呢?慷慨使我们的奉献讨神的喜悦(参林后8 9 )。如果所有的基督徒都始终如一,依照这种样式奉献的话,教会的光景将是何等辉煌。
――《灵修版圣经注释》
「看见堆垒就称颂耶和华。」
事奉神的祭司利未人,不仅要离家在圣殿轮值,而且要求付出很大的体力辛劳,要宰牛,要劳作;在此之外,还要负担教导的责任,为了百姓属灵的景况挂心,工作可谓既重且要。如果还要他们常常跟饥饿搏斗,那是多残忍的事!
按序事奉
以色列国民的经济情况,虽然无法跟现代工商业社会相比,依当时的水平来看,有时还算过得很好。不过,他们对于照顾事奉神的人,不是看经济情况,而是看属灵情况来衡量:如果属灵情况好的时候,虽然经济不好,人民仍然乐意奉献,祭司利未人丰富无缺;如果属灵情况低落,虽然物质条件极丰富,如耶罗波安二世的时代,也不会管到别人。
犹大王希西家登位时,背道离神的北国以色列,就被亚述灭了(主前722年 );残破的犹大,自然感受威胁。这时的人心,最容易倾向“今朝有酒今朝醉”,先知以赛亚所看到的,就是这种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形象;人意识到末日将临,却有无可奈何的感觉。就在这时候,希西家发起了宗教的复兴。属灵是看不见的;但属灵的复兴不是肤浅的口号,不是虚假的报告,而是有实在的表现的。神的灵不是叫人混乱,而是有次序,有规律的。微小如祂所造的生物,大如天空的星体运行,都有一定的规律,显明他们的创造者,是一位有规律的神。因此,复兴的事奉,绝没有紊乱现象,而是各照班次,“各按各职”。
热心奉献奉献的动机可能不同,但蒙恩复兴的人,必然有丰盛的奉献。王自己率先奉献,耶路撒冷的人奉献,各城的人也将十分取一之物奉了来,以至“积成堆垒”,利未人不必饿肚子。
爱心团契奉献给耶和华的物,没有进入谁的私囊,而是存入仓库,然后“分给”各人,肢体相顾分享,正是“团契”的意义。
自洁成圣复兴的另一见证,是有许多青年人奉献自己,以事奉神为优先的“要职”,各人“自洁成圣”。忠心诚实的事奉,必须注重圣洁,而分别归主。求主赐我们实在的复兴。诚心所愿。
── 于中旻《历代志下笺记》
【 希西家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人,却得到神的称赞。他生活中有何榜样值得我学习?】
因为希西家行“耶和华他神眼中看为善为正为忠的事”,他就使犹大人民有属灵的更新。他的行动也是我们更新的榜样。(1 )他纪念神的怜悯(30:9)。(2 )他不理别人的讥诮,竭力推行宗教改革(30:10)。(3 )他除恶务尽,灭绝影响生命的种种歪风(30:14,31:1)。(4 )他为人民代祷,求耶和华赦免(30:15-20)。(5 )他允许人民自动自发地延长敬拜(30:23)。(6 )他对神的工作慷慨地奉献(31:3)。在你的生活之中,如果缺少以上的任何一项,请你将他的榜样用在你身上,把你自己重新交托给神吧。
──《灵修版圣经注释》
【「尽心去做,无不亨道。」】
一个人若尽心去做,无不成功。你要全心全意放在工作上,好似天才将普通的材料做成无价之宝,因为他将心意放在其中。
心意包括情绪,就如工厂船只中的火炉,正象征人格中的心灵。我们要爱终生的事业,在心思中有确定的目标如火一般点燃着。环境好的,却没有足够感恩的心,那是不合宜的,有的人工作不是自己选择的或喜爱的,一定感动乏味单词。那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不能改变心意设法适应吗?当然可以,要知道是神的安排,人应当泰然处之。
任何工作如果以全心来做,凭着爱心,仍有喜乐的,因为其中满有安慰与帮助。母亲与妻子所操作的家事,是别人看为繁琐的。但是这些伟大的女性却全心全意来作,毫不考虑辛劳与艰苦。我们若看工作是神所委派的、为我们所安排的,就根本没有什么辛苦可言。祂为这宇宙排定星辰,但却对我们柔声地叮咛,要为主作一切的工,奉祂的名,求祂的荣耀。求他充满你的心灵,要有顺服与忠信,最卑微的工作,也有最尊贵的价值,因为有个人心意的成分编织在其中,必闪烁发光。
──迈尔《珍贵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