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人海中,为甚么大难就临到我身上?”倒霉?不公?自怜?
约伯开始沉溺于自怜之中。当我们面临令人费解的痛苦时,我们的疼痛诱使我们为自己的遭遇难过。但这样会使我们容易变得自以为义。我们会为生活中不公正的地方抱怨:“看看发生在我身上的遭遇,太不公平了!”我们也会开始责备神。记住,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无论是神容许或神给予的,都可以成为提高我们、炼净我们的机会。遇到试炼时我们应该问:“我从中学到了甚么?我如何藉此成长?”而不是“谁对我这样做的?我如何从中解脱?”
“神啊!你带我走到这一步,难道是要毁了我?!”你也这样怀疑吗?
在失望中,约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认为神一心要对付他。错误的观念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不敢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去作出对生活的总结。你若发现自己怀疑神,就应想到你并不知道全部的事实。神只想给你最丰盛的生命。许多人要忍耐巨大的痛苦,但最后他们会发现更加美好的东西。你在挣扎的时候,别往最坏处想。
约伯认为自己死后会归向地狱吗?
约伯所表达的正是旧约时代普遍流行的死亡观,就是说人死后会到一个无欢乐而黑暗的地方,那里没有惩罚或奖赏,也无法逃出。(有关约伯死亡观更广泛的描述 。
我的日子不是甚少么,求祢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先,可以稍得畅快。参考经文: 提要
约伯之前提过上帝所赐的生命与慈爱,当他陷入苦难、身体与心灵双双受重创之时,对于上帝所赐的生命与慈爱,他内心起了矛盾和疑虑,他眼下感受到的反倒是上帝的追捕与攻击。他面临绝境之时,再度对生命的存在生发消极的看法。约伯求告上帝说:「祢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当时气绝,无人得见我。这样,就如没有我一般;一出母胎,就被送入坟墓。我的日子不是甚少么?求祢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先,可以稍得畅快。那地甚是幽暗,是死荫混沌之地,那里的光好像幽暗。」受苦的仆人约伯,极其忧怨地哀叹,可见约伯当时的痛苦与恐惧,是多么的深重。
约伯生不如死是刻骨铭心的感受,他愿自己的摇篮成为坟墓,如此死绝,惟有亲身经历过极大苦难之人才能体会的。这次约伯似乎对死亡有更深的认识,他不再视死亡为「得享安息的所在」,也不再羡慕死亡如同「隐藏的珍宝」,因为他认知「那地甚是幽暗,是死荫混沌之地,那里的光好像幽暗。」他发现没有上帝的死亡,乃是痛苦无限的延伸。然而,他恳求上帝,在他未死之先,可以稍得畅快。这意味着约伯心境不停的变化,也意味圣灵在他灵里运行动工,上帝向来以祂的全能,保守看顾祂的仆人。
默想1.试着将约伯的谈话(伯九~十)详细的再阅读一遍,并且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细细体会约伯的心境,深深感受他的遭遇。切莫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些经文,如此将会对苦难有更深的认知。2.许多人以为死亡是一切的结束,是解决所有苦难的捷径。其实不然,若你的生命没有上帝,没有基督的救赎,死亡将是痛苦无限的延伸。苦难的金言1.试炼可以使我们的灵命坚固。像山岭上的香柏木,必须经过疾风的摇动,才会扎根更深。──Life More Abundantly2.我们所遭遇的属灵战争,实在是一种变相的祝福。──Life More Abundantly苦难的经文1.死阿,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阿,你的毒钩在那里?2.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3.感谢上帝,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苦难中的祷告亲爱的主阿,我们是祢儿女,我们切慕祢、渴想祢,求圣灵引导我们的心上扬,不断涌出赞美的诗章和颂词。我们愿与圣灵合作得胜黑暗的权势。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祢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祢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参考经文: 诗六十三提要
约伯以自己受造的经历,对上帝说:「祢的手创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体,祢还要毁灭我。求祢记念,制造我如抟泥一般,祢还要使我归于麈土么?祢不是倒出我来好像奶,使我凝结如同奶饼么?祢以皮和肉为衣,给我穿上,用骨与筋,把我全体联络。祢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祢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约伯在苦难中思想上帝用巧妙和大能创造了他,并且赐下生命和慈爱给他,眷顾保守他的心灵,使他能蒙福,并且为上帝而活。这是他未遭难之前的写照,一旦无端从天飞来灾难,使一切都改变了,他的生活落入悲惨的地步,生命价值意义何在?生命反成负担,他自忖难道这是上帝创造他的目的吗?因此约伯会发出如此的疑问:「祢的手创造我……祢还要毁灭我?」
这种思维使他陷入更深纠结之中,他甚至说:「然而祢待我的这些事,早已藏在祢心里,我知道祢久有此意。我若犯罪,祢就察看我,并不赦免我的罪孽。我若行恶,便有了祸;我若为义,也不敢抬头,正是满心羞愧,眼见我的苦情。我若昂首自得,祢就追捕我如狮子,又在我身上显出奇能。祢重立见证攻击我,向我加增恼怒,如军兵更换着攻击我。」约伯的情绪溃堤,他惊觉到他的遭遇并非偶然,而是上帝早已安排,只是他不明白上帝的目的何在。他只能一次又一次自省,是否因自己的缺失得罪上帝而遭大难?由于天上争战的那幕,约伯无从知晓,使得他陷入怀疑和绝望的深渊。这些成为约伯受试炼的过程,惟有如此,他的生命才能焕然一新。如他所言,陶匠有权任意捏揉陶土,为使它成为精致合用的器皿。
默想1.人若失去上帝所赐的生命与慈爱,将失去生存的意义和目的;人若失去上帝的眷顾和保守,将陷入无止境的混乱和痛苦。惟愿我们时刻向主献上感恩和赞美。2.约伯对上帝主权不曾产生怀疑,也不曾有过背叛上帝的念头,这使得撒但无法控告他,这也是约伯的信心赖以支撑的基石。苦难的金言1.我们一生的明天,都必须经过祂,然后才会临到我们。──FBMeyer2.「得胜有余」必须在一个受试炼、逼迫的处境中,方能得到。──Life More Abundantly苦难的经文1.因祢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颂赞祢。2.我还活的时候要这样称颂祢,我要奉祢的名举手。3.我在床上记念祢,在夜更的时候思想祢,我的心就像饱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欢乐的嘴唇赞美祢。苦难中的祷告亲爱的主阿,祢总是在我苦难的道路上与我同行,又在得胜的门前用祢的慈爱欢迎我。哦,我亲爱的主,我要休息,知道祢是我的上帝,我要敬拜祢,恩想祢的荣耀,并经历祢的内住,因祢是以马内利,愿与人同居的上帝。这是何等大的恩典呀!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我厌烦我的性命,必由著自己述说我的哀情;因心里苦恼,我要说话。参考经文: 诗九十提要
约伯记之所以宝贵,在于真实地记录约伯在苦难中的各种心境和过程,毫无掩饰、直接了当,令后人读来心有戚戚焉。约伯内心挣扎、痛苦矛盾、对友情的失望、对上帝深不可测旨意的探索,也延伸对于人存在的疑虑、对生命的厌烦,在在无所保留的记述。它赤裸裸的呈现,使人了解到苦难对世人影响之深刻,进而思想苦难的问题与奥秘。约伯情感的波动,是随着他的思绪而牵动。
约伯对上帝说:「不要定我有罪,要指示我,祢为何与我争辩。祢手所造的,祢又欺压、又藐视,却光照恶人的计谋,这事祢以为美么?祢的眼岂是肉眼,祢查看,岂像人查看么?祢的日子岂像人的日子,祢的年岁,岂像人的年岁,就追问我的罪孽,寻察我的罪过么?其实,祢知道我没有罪恶,并没有能救我脱离祢手的。」约伯谈话的内容,他不求上帝医治他遍体的毒疮,也未求上帝还给他原有的产业和儿女。他聚焦于「为什么上帝使他受苦」,他深感被上帝遗弃。外在的苦难并非约伯最在意的,他切望知道苦难背后的因由,这正是他重回上帝怀抱的关键。哦!亲爱的,人生的苦难在所难免,但为何受苦?为谁受苦?或是白白受苦?是值得探究、深思的。
默想1.有一股力量和试探正侵蚀着约伯的心,试图诱使约伯,让他心生怀疑以至不信上帝,这是撒但从来不放弃、不松手的。因此,约伯的言论,常常直捣问题的核心,他不断探索上帝使他受苦的原因。上帝的旨意究竟在那里?这也是每位受苦者的心声。约伯正走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中,让我们观看圣灵是如何一步步引导他,至终,使他得胜苦难。2.特别注意,约伯不曾否认上帝,他始终承认上帝的全能、公义和慈爱。这是他信心的基础,也是他能度过苦难的利器。苦难的金言1.我的心哪,你必须安息,不要为了争闹、纷乱、挂虑……而跳得紧张了。当你的心静下来,进入了安息,上帝的答应就来了。──Geo. Matheson2.安心罢,主叫我们走的路,祂自己都有过经历的;祂不会叫我们走一步我们不能走的路。──FBMeyer苦难的经文1.求祢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2.求祢使我们早早饱得祢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3.求祢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苦难中的祷告亲爱的主阿,求祢开我的心眼,使我能看见祢是个多么乐于施恩的主,在祢有丰盛的慈爱和无限的怜悯,求祢赐我力量,无论境遇如何,一生都要忠心为祢而活。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
神为什么好像故意跟我过不去,跟我对立呢?因为他要训练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基督徒。教会并非弱者的避风港,而是精兵的训练营。正如妇女在深沉的黯淡色调的布面上绣出明艳的花样时,要比看到在鲜明的布面上绣出颜色深沉的花样,来得赏心悦目,神借着逆境要显出我们的美德。
人性中有许多生而未现的美德,在顺境中不容易展现,但越是在逆境中,就越是能够显出。比如,忍耐、温柔、谦卑、怜悯。美国作家布莱克(Hugh Blac祂)说:“就如水果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寒夜,寒冷的雨水才能使它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仅需要欢乐,也需要考验和困难。”
美德如同高贵的香料,越是挤压研磨,就越能散发出香味。没有暗礁就激不起美丽的浪花,人生要是没有考验,就显不出神的恩典以及他在我们生命中所赋予的潜能。
圣经记载大卫在逆境中的祷告,记载约伯对受苦的回应,远比所罗门的荣华要来得多。古罗马哲学家辛尼加(Lucius Annaeus Seneca, 4B.C.-65A.D.)说:“烈火炼真金;逆境量人品。”如同烈火证明金子是不是真的,逆境也证明一个人的人品如何。
神用最深的痛苦,证实约伯对他的敬畏。神许可完全正直、敬畏他、远离恶事的约伯受苦。为什么?美国知名的牧师华伦‧魏斯比(Warren Wiersbe)牧师,有这样的观点,他说:“约伯记的主题,不是“为何基督徒受苦?”而是“为何人要服事神?”
如果神拿走了我们一切所有的,我们是否仍然爱他、事奉他?清朝一名臣梁章巨,幼年受庭训,牢牢记得一句话:“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科名始读书。”人不要为了“报应”才去行善,也不要为“想得功名”,才去读书。不因为要得“善报”去行的善,才是真善。不为了功名去读书,才是真正作学问。
撒旦挑战神,说:“约伯敬畏你,岂是无故呢?你岂不是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和他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吗?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赐福;他的家产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毁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事实证明约伯没有弃掉神,而是存心忍耐。他的受苦,只是衬托生命后来华丽篇章的乐曲。,雅各说:“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
加倍的祝福往往来自特殊的逆境。约伯经历过人生的严冬,他所遭遇的,以及主给他加倍的赐福,成为后来受苦的人无限的安慰。约伯忍耐到底,撒旦只能闭口无言了。神鉴察我们、认识我们,他看见我们里面的潜能。
神要显明约瑟是“与弟兄迥别”之人,他不让约瑟继续留家里受宠。而是让十个嫉妒他的哥哥把他卖到埃及,让他受苦。你说:“约瑟继续留在家里、留在雅各身旁受宠不好吗?”好虽好,但不是“最好”。你说:“留在家里哪里不好?”约瑟的才华、恩赐、美德没有办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不能作最好的发挥。
神要借着约瑟在法老面前说话,并且要借着他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日后的光景。他许可约瑟被脱去彩衣,许可人用脚镣伤他的脚,让他被铁链捆拘,但却与他同在,救他脱离一切苦难。不但如此,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得恩典有智慧;法老就派他作埃及国的宰相兼管全家。约瑟于是能充份发挥他的才华。
若是先前哥哥们没有恶待过他,他也无从流露饶恕的品格。先前波提乏的妻子未曾引诱过他,也不能凸显他对神的敬畏,他那高洁的人品。约瑟就像一颗放在黑色绒布上的灿烂夺目的宝石,为神所欣赏。
当我们受苦的时候,神不会马上告诉我们,在苦难中他所隐藏的恩典,而要我们自己慢慢去发觉、去体会。约瑟后来渐渐明白神在他生命中的作为。,约瑟对那些曾经恶待过他,把他卖给以实玛利商人的哥哥们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神有完整、充足,并令人折服的解释,我们不一定马上能够知道。但神是信实的,我们只管耐性等候他的“后来”。神借着逆境除了要显出我们的美德之外,他也要借着逆境教导许多我们在顺境里无法学到的功课。他用苦难来装备我们,所以他并没有如我们所愿的,让我们过得逍遥自在。
当神好像跟我们“对立”,事事不如意时,并不表示他不爱我们,而是他另有计划。神许可万事并不如意,许可我们经历病痛,遭逢意外,身陷忧患,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我们的困难,而是他在我们身上有更高的旨意,他看我们是可造之材。
约瑟在戴上宰相的“金炼”之前,他是被“铁链”捆拘。神用悲哀的铁链约束约瑟,是为了他日后宽广。他的“彩衣”被人脱下,若不换上囚衣,日后就不能穿上宰相的“细麻衣”。
今天你愿意像约瑟那样,成为多结果子的树枝,愿意作泉旁多结果的枝条吗?不要怕神在你身上的装备和塑造。按着我们天然的本性,我们很想靠自己改变环境,好让事事顺心,但神却是利用环境改变我们,叫我们生命成熟长进。
你若想要像约瑟那样蒙受大福,就不要怕吃苦,不要怕从人的苦害。,经文说:“弓箭手将他苦害,向他射箭逼迫他;但他的弓仍旧坚硬,他的手健壮敏捷。这是因以色列的牧者,以色列的盘石,就是雅各的大能者。”
今天我们爱主、乐意服事主,希望被主使用,作他重用的仆人。唐崇荣牧师曾说过,什么叫作“被神重用”?“就是被神重重压过之后才用”,这叫“重用”。
唐牧师分析说:“我们在堕落的理性里面,在我们的犯罪的思想里面,常常只能接受“爱”与“顺利”,“爱”与“赐福”,“爱”与“享受”,把这些接连在一起我们觉得这才是“神的恩典”。以致于我们不能接受神跟我过不去,与我对立,让我受苦。
弟兄姐妹,当你能够接受“爱”与“折磨”,“爱”与“苦炼”,“爱”与各样的“试炼”是“连在一起”的时候,是神的恩典临到你了。你的心意已经在神的道中更新变化,开始渐渐明白神的法则。连神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在地上作人的时候,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我们又岂能免除呢?
司布真说:“橄榄不经磨碎,就流露不出芳香,葡萄不经压榨,就不能酿成美酒。”照样神是从受苦的高原,挑选出他的精兵的。倪柝声在写“炼我愈精”这首诗歌的时候,就把这样的意念融入歌词里。他写道:“你若不压橄榄成渣,它就不能成油。你若不投葡萄入醡,它就不能变成酒。你若不炼哪哒成膏,它就不流芬芳。主我这人是否也要受你许可的创伤。”
若神的美意和恩典是要我们成长、成熟,我们就不要埋怨。我们要求神教导我们谦卑,神就让我们在挫折中学到谦卑。我们求神增加我们的信心,神就把我们从安逸顺适的环境挪开,把我们依赖的支柱拿走,叫我们必须要操练信心。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他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他深知不经战争,就没有胜利;没有痛苦,就没有安慰人的能力。,大卫赞美神,说:“神哪!你向着我的意念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大卫又说:“神是我坚固的保障;他引导完全人行他的路。”
是神在带领我们。当神兴起法老,任凭他的心刚硬,一再变心,不容以色列人去,这是出于神。,保罗说:“倘若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
神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一点也不困难。,神要摩西告诉法老:“我若伸手用温疫攻击你和你的百姓,你早就从地上除灭了。其实我叫你存立,是特要向你显我的大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
难怪摩西一次、两次被法老拒绝。什至当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法老还派追兵前去追赶。难道是神的膀臂缩短,能力不够吗?不是!神要列邦知道,他是上天下地,掌管一切的神。他叫法老存立是有目的的,他借着逆境,为要彰显他的权能。,诗人说:“神啊,诸水见你,一见就都惊惶,深渊也都战抖。”
此外神也借着逆境把我们带在他的身边,保守我们不犯任意妄为的罪。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人在顺境中容易暴露罪恶,而逆境却更能显出美德。”人性是软弱的,我们常常在顺境显出恶习,在自满和骄傲中偏行己路。大卫在旷野得胜,却在王宫跌倒。所以神常常借着苦难,把我们拉回来。他许可保罗身上带着一根刺,免得他过于自高。
中文的“危机”二字,拆开来看,很有意思,前者意味着“危险”,后者却意味着“机会”;不要只看到“危险”,而没有看见“机会”。只看见危险,就会埋怨神,对神失望;但是看见机会,你就懂得向神感恩。
神看我们如同珍宝,他许可我们在人性受苦,什至有时身体受到亏损。为什么?,大卫说:“他要使你的公义,如光发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
中国的着名的瓷器“釉里红”,是以氧化铜在土胚上彩绘,再涂上一层透明的釉,以一千三百度以上高温烧成,呈现出光润柔和的红色,是瓷器中的贵族。但在烧制的整个过程里,最需要的就是“忍耐”。,雅各说:“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
我们若靠着神的恩典能忍耐,就在使人成圣的试炼中,因着神的恩典能够真正长进。忍耐的结果,就是和耶稣一同作王。,主说:“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
主已经得胜,我们要像他那样得胜。主不是对门徒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叫你们一帆风顺,无灾无病。”不是!而是带领门徒直接面对最坏的一面,然后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因为所有事情都是在他的掌控下发生的,他许可我们进入火窑,却掌控它的热度和时间。苦难一旦达到它的目的,就会停止。让我们信赖神的智慧和权能,在指望中喜乐,为神独特的带领感谢赞美他。
请我们一起祷告:“主啊,你未曾应许天色常蓝,人生的路径花香常漫;你未曾应许常晴无雨,常乐无痛苦,常安无虞。你为了造就我们所安排的天路,不一定好走,但你的道是安乐,你的路全是平安。义人的脚步,被你立定;他的道路,你也喜爱。许多事当下我们不能明白,暂时不知道你在这件事情背后的目的,你如何使万事互相效力,尤其是看起来彷佛跟我们对立,让我不舒服的事情;求主帮助我们信赖你的作为,靠你刚强。帮助我们不是只看见伤痛,更是看见机会。你是永远当赞美的!你本为善,你的慈爱存到永远;你的信实直到万代。我们为你在我们身上要成就的美事感谢你。求主用你的灵引导我们,用你活泼的道坚固我们,使我们在地上成为能荣耀你的子民。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
哦,受试炼的人啊,神正在训练你们诸般的德行。许多德行必须在试炼中才会彰显。和夏天相比,你的信心在冬天时更大,更明显。爱心好像萤火虫,在黑暗的环境中才发出明亮的光。盼望有如星星,在顺利的日光下是看不见的,唯有在不幸的黑夜里,才会放出美丽的光彩。所有的苦难都是宝石匣里的黑绒里衬,为要叫宝石——我们的德行——显得更美丽。
你刚跪着祷告说:“主啊,我怕我没有信心,求你让我知道我有没有信心。”岂不知这样祷告是在求试炼吗?不受试炼,又怎能知道自己有没有信心呢?神给我们试炼,常常为了彰显我们的德行,也叫我们的德行长进。
神训练他的士兵,不能在安适奢华的宫中,而必须在野地的营中。他必须打发他们出去实习——兼程行军,劳力服役。有时叫他们攀山,有时叫他们涉水,有时叫他们游泳,有时叫他们背着重负行军。基督徒啊,这是神的方法,难道你还抱怨吗?
——司布真(C. H. Spurgeon)
不被撒旦打扰,并不是得福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