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出埃及记 第37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2「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3「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

用来抬约柜的「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个设计重心过高,抬起来不稳当。而陈设饼桌「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香坛的金环也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这些设计就不会有重心过高的问题。
但比撒列却没有向神提出改进意见,而是毫无保留地照着山上的样式去做。因为他已经清楚地知道,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实际上,神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人把约柜高举过肩,象征高举基督、高举神的见证。
上图:四种现代人想象的约柜样式,出现了四种不同的金环位置,各有各的理由。可见要严格地遵照山上的样式,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

5「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

6「用精金做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7「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

8「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

9「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

10「他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11「又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12「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

13「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

14「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

15「他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

16「又用精金做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

17「他用精金做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

18「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

19「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20「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

21「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22「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

23「用精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

24「他用精金一他连得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

上图:现代以色列国徽是一个由橄榄围绕的金灯台,下方写着“ישראל‎”(以色列的希伯来语)。这个金灯台是根据提多凯旋门上的图案为蓝本设计的。

25「他用皂荚木做香坛,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

26「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

27「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

28「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

29「又按做香之法做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

25-29节记录了建造香坛、圣膏油和香的过程,完全遵照三十1-5、23-25、34-35节神在山上的指示())。但建造香坛、圣膏油和香的顺序,与在神启示里的顺序不同。
启示的顺序是为了发表神的心意,所以神按着会幕功用的顺序来启示山上的样式。首先启示约柜、金灯台、陈设饼桌、帐幕和祭坛()),以及让这些器皿显出功用的祭司()),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让人先享用神的恩典、供应、赦免和悦纳;然后启示香坛和洗濯盆()),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神,让神能得着人,使神的心意得着满足。
建造的顺序是为了实行神的心意。到了实行的时候,就不再分开哪个满足人,哪个是满足神,因为这两件事已经因着献祭调和在一起了:正如同一个祭牲基督,一面让人得着了满足,一面也让神得着了满足。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会幕器具的制造

关于本段的注释,参看,二十三至二十九节,三十一至三十九节;,二十三至三十五节。详细的重复在古代文献中比较近代出版物为少,其意义乃含有指示严格遵办。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出埃及记第三十七章

.器具的制造

本段的安排和前面经文不同,而是依照建筑工程的自然次序。譬如首先建筑帐幕,才制造其中的器皿。经文一起讨论香坛和帐幕内部的其他物件;洗濯盆是户外大院的陈设,本段亦一起讨论。以上两件物件在前面经文都是三十章分离出来的附记。最后,香和香坛同时讨论也很合宜,在前面经文中香是位于补编。这一切都显出材料经过小心而有系统的重整,并非无意识的重复。

.比撒列作柜。本节和形容摩西作柜子的并无冲突(该节的意思是“摩西使人作柜子”)。出埃及记完全没有提到摩西本人有制造工艺品的能力和技巧。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比撒列”——比撒列亲自制造法柜,无非因为约柜是至圣的,不然,就是比撒列指挥人做的(22注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比撒列……作柜: 在圣物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唯一提到的人物是比撒列,因为他是被选出来做柜的人,可能他是当时充满神的智慧的最好的工匠。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约柜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启导本圣经脚注》
ockquote >

造约柜(25:10-22)──《串珠圣经注释》

ockquote >

──《中文圣经注释》

柜的造法: 这里介绍了至圣所里的柜(1-5节 )和盖住柜的盖子,即施恩座(6-9节 )的制作内容。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造会幕内的各样圣物──《串珠圣经注释》

会幕内部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文接前一章的会幕实体的建造,介绍了摆设在至圣所和圣所里的各种器具的制作。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

】「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

】「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

抬: 为了在旷野生活中的方便,所以把柜扛在肩上。除柜之外,为了便于搬运而用杠穿起来的圣物还有香坛、陈设饼桌、燔祭坛等。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用精金做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用精金作: 圣所的器物大部分都用精金制作,原因是金子具有不变性、贵重性和尊贵性。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施恩座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在施恩座上的基路伯是何物?】

答:在出埃及记中所载之基路伯,是用金子锤出来的,放在施恩座的两头,有高张的翅膀,遮掩施恩座,脸对脸,朝着施恩座,看来其形像大概像人;这和以西结书中所记的,或有些不同的地方。以西结是祭司,他在圣殿中看见过基路伯。使徒约翰也提到基路伯,他的形像现在是无法绘画的。在古时的会幕中,有提到基路伯的事,是在幔子上,在内幔上,在法柜施恩座上,这三处就其作用来说,在伊甸园中的基路伯,是见证神降罚于人,参上册13 题 );在会幕中的基路伯,是见证神施恩于人(参64 题 )。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

】「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

基路伯……在施恩座的两头: 象征神临在的地方常有基路伯,所以把基路伯和施恩座连在一起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

基路伯……朝着施恩座: 表示敬畏临在施恩座上面的神。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他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陈设饼的桌子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此处未提陈设饼,但见的名单中。

──《启导本圣经脚注》

造桌子:(25:23-30)。这段的记载与前段极为相似,只是本处没有提到陈设饼,直到40:23才提及。

──《串珠圣经注释》
ockquote >

──《中文圣经注释》

陈设饼桌和其附属品的制作法: 在这里介绍了摆在圣所北端的陈设饼桌子和其附属的各种器具(盘子、调羹、奠酒的瓶和爵 )的制作方法。百姓为了感谢神的祝福,每天都把饼摆在陈设饼的桌子上(25:23-30)。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又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

】「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

】「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

】「他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

】「又用精金做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

】「他用精金做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

“精金”——预表基督和信徒的宝贵。“灯台的座和干”——座比方基督为根基,干比方基督在祂的百姓当中凡事居首位,得荣耀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灯台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ockquote >

. ──《启导本圣经脚注》

ockquote >

造灯台(25:31-40)──《串珠圣经注释》

ockquote >

──《中文圣经注释》

灯台和其附属品的造法: 这里介绍了圣所南端的灯台和其附属品(蜡剪-蜡花盘 )的制作方法。灯台: (金蜡台 )照亮整个圣所,所以祭司可以自由行走并完成其任务(25:31-40)。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

“六个枝子”——这些枝子可比方信徒。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六个枝子: 加上中间的杆,灯台共有七个枝子。这里的“7”表示灯台发出完全的光。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象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象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象杏花,有球有花。」

】「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与枝子连接: 指枝子和杆的联合关系。如同枝子离开杆不能发光一样,我们这些信徒若离开生命的根源和所有能力的中心—基督,同样也会一事无成。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

精金: 希伯来文表示“纯金”,是从普通金子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圣所里只有施恩座和灯台是用精金制作的。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用精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

】「他用精金一他连得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

】「他用皂荚木做香坛,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

】——香坛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ockquote >

. ──《启导本圣经脚注》

造香坛:(30:1-10)。这段没有提及赎罪日的仪式,理由是利16章有详细的记载。

──《串珠圣经注释》

香坛的造法: 在这里介绍了摆在约柜对面,即至圣所的幔子外,圣所中央的香坛的造法。在香坛上向神烧香的香烟象征着祷告。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中文圣经注释》

】「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

】「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

】「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

】「又按做香之法做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

——圣膏油和净香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本节为的缩写。

──《启导本圣经脚注》

造香及圣膏油:(30:22-28)。前一段用较长的篇幅形容这两类圣物,现在却简化为一节。

──《串珠圣经注释》

圣膏油: 有关膏油的制作方法和管理方法,请参考30:22-33节的注解部分,制作香的方法请参考30:34-38节的注解部分。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思想问题(第37章 )】

1日后以色列民与非利士人争战时,往往把约柜也带到战场,以为神因此必定亲自为他们争战,不过,约柜曾被掳走了。今天我们有否把圣经、十字架饰物等看为吉祥物,以为只要手拿这些对象,便一定蒙神赐福,能解决万难呢?

2本章记载会幕内的对象多备有扛,以便搬抬。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呢?在今日变动的社会中,你的信仰是否随伴着你,随时指引你、安慰你?

3金灯台的设计相当复杂,除了照明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作用?有人说今日的教堂应有一流的艺术设计才配得起神。你同意这看法吗。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比撒列造的柜是──】

法柜(又称为约柜 )里面有两块石版,上面刻有神的十条诫命,它预表神与祂的百姓立约。用金子锤成的两个基路伯放在柜子的盖上。法柜是以色列人最神圣的器物,放在会幕的至圣所中。大祭司每年只能进入至圣所一次,在约柜(又称为施恩座 )上面洒血,为以色列全族赎罪。

──《灵修版圣经注释》

「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

约柜没有固定的台座。在描述帐幕的全部过程中,圣经从未提及下面的地板应该如何制作。当然,帐幕的地板下面,也同样的是每一个以色列民的脚所踏的旷野沙土。我们基督徒的见证,是要在每日的生活行动中,去证实基督自己。约柜的两根抬杠,保证它时刻在准备被抬着往前走。同样的,我们的见证也绝不该是静止的,而却是时常活泼、新鲜,并满有生气的。我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指着当一个需要来到了,我们便立刻以戏剧性的表现来应付它。我所指的,乃是时刻准备好的新鲜见证,能以实际表明神所能做之工。在我们天路的旅程中,基督乃是我们所带着的见证,至于我们用口舌传讲祂,这方面的见证,则不过是次要的。此外,在这旅程中往前的每一步路,都会使我们对基督有新的发现。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用精金作施恩座。」】

这有救赎的含义。在施恩座下面有法版,当摩西取到之后,曾经因以色列人犯罪而摔碎,但是以后重新造过,圣约必须广续。在上面有金盖关起来,弹上血,就是历代的祭司在赎罪日所洒的。

这正表像救主顺服神而受死的事实。神要祂为我们成为罪身受死,不但为我们,也为世上一切的罪人。

主顺服的代价——精金是金属中最宝贵的,主在世上顺服神的旨意也同样宝贵。这有顺服在神看来是最有价值的,有说不尽的美善。祂虽然是儿子,仍因受苦学会顺服。

主顺服至流血——祂的伤痕说明了一切。祂没有保留什么,却完全顺服,甚至流血。生命是在血中,祂将命倾倒,为满足公义,给予爱最高的明证。

主是我们的中保——祂的位格与工作,是我们亲近神的进路。在基督里,神荣耀的显在,等候我们进前去。在神的施恩座前,火在跳动着,我们却可坦然无惧过去。我们不会忘记原来的罪人,现在却是被赎的罪人,是祂所爱的儿女。

主耶稣将喜乐油浇在我们头上。

在血染的施恩座,是最甜蜜的所在。

──迈尔《珍贵的片刻》

】「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

「基路伯」是特别为着神的圣洁蒙神使用的。此处的基路伯在至圣所里高张翅膀遮掩着施恩座,又一直俯视着施恩座。此中含义,是他们在为神的圣洁执行看守任务的时候,正在深思神圣怜悯的奥秘。那代表神圣洁的正在察验,祂的圣洁如何因着恩典的运行,得着保全并实现。「看守」说出,当神实施怜悯的时候,丝毫没有损及祂的圣洁。在神奥秘的法则和至大的工作中,没有一件事,能比神圣洁的怜悯更美丽。

―― 摩根《话中之光》
施恩座与约柜】

「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

在至圣所里面,只有包金的约柜。施恩座是约柜的盖子,也是用精金作成,与约柜尺度一样,连在一起。

用精金作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

约柜里面有神立约的法版,是石头凿成的;法版的两面都写着字,是耶和华亲自用指头写上的十条诫命。
法版的记载是神的诫命,代表神的话,就是道。这告诉我们,要遵守神的话,才可以得到神的恩典。基路伯代表神的使者,奉差遣去成就神的话;因为神的话不是空言,绝不同于人会“空夸赠送礼物的,好像无雨的风云。”因为“神留意保守祂的话,使得成就”
但是,人常有一种错误的态度,就是不愿意遵行真理,甚至故意违背神的话,却绝不反对得神的恩典,甚至真诚渴求得神的恩典。但不论他如何真诚,如何渴求,总不能得到;有些人不退而自省,就怨天尤人。其实毛病出在他身上,不能怪别人,更不能怪神;因为神是信实的,祂不能违背祂自己。
会幕内进的至圣所,并没有天然的光,只有金灯台,里面有橄榄油,燃烧发光。借着圣灵的光照,我们才可以看得清楚而认识自己,认识神。又有精金包裹的香坛,代表圣灵里的祷告。在会幕里面的器具,都是精金或精金包裹的,看不到木头的;因为金是神的荣耀,人自然的质量,不能够亲近神。这都是引我们行在光中,作施恩座前的祷告。
神差祂的儿子基督耶稣到世上来,道成肉身,给我们开了进到神面前蒙恩的道路。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壹14-17)

犹太人不反对祂所行的善事,只是不接受祂的教训,就是从天父来的教训;他们对“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全然不感兴趣。违背真理,而想得恩典,无异于缘木求鱼。
今天,神的儿女,不可妄想自己优越,自己立规制;必须照神的旨意,靠圣灵行真理,而得神施恩。

── 于中旻《圣经研究》

都是接连一块】

默想:“他用精金作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

《出埃及记》25章和30章分别记载了神对制作约柜、桌子、灯台和香坛等圣物的相关要求,这一章详细记载了工匠比撒列对前述要求的具体执行,文字基本与前述经文一致。谈到金灯台的制作,有这么一句意味深长、发人深思的话:“他用精金作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出3717 )

这个灯台全部用精选的纯金制作,是帐幕中最为精美的一样圣物,加上“蜡剪和蜡花盘”等附件,累计重达一他连得(约35千克 )。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其上的“座和干,与杯、球、花”,居然“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不是组合或焊接而成的。金灯台的“接连一块”,象征以色列各个支派的完全合一,复国后的以色列就是以金灯台为国徽的。

作为新约时代的金灯台,教会理应保持灯台最基本的特性,就是所有信徒要“接连一块”,也即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合而为一,使徒保罗指出:“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1212-13 )一群离心离德的信徒,不可能组成一个合而为一的教会!

祷告:“慈爱的天父,感谢你使我们这些素昧平生的人因着耶稣成为弟兄姊妹。主啊,求你使我们“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参腓22 ),并使我们“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2-3 )。奉主名求。阿们。

── 李世峥《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