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出埃及记 第26章


圣经综合解读

1「你要用十幅幔子做帐幕。这些幔子要用捻的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造,并用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

「帐幕 Mishkan/Tabernacle」有4层,这「十幅幔子」是「帐幕」的最里层。神按着以色列人在埃及四百三十年所理解的颜色观念,用代表圣洁的白色细麻、代表属天和君王的蓝色线、代表尊贵的紫色线、代表生命和保护的朱红色线来制造帐幕的最里层,象征基督荣耀、尊贵、丰盛的生命。
天使「基路伯」代表神公义的要求。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不但显明了神的怜悯,也满足了神的公义,人与神都因着基督而心满意足。
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地上的时候,「祂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祂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从外面来看,人实在看不出基督有什么好看,因此神对「帐幕」的启示首先从最里面开始,让我们首先从里面认识基督的荣美。
上图:帐幕4层幔子示意图。挂在最里层的是十幅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造的彩色幔子(出二十六1-6),外面罩上十一幅山羊毛的罩棚(出二十六7-13),然后用染红的公羊皮做罩棚的盖(出二十六14),最外层用海狗皮做罩棚上的顶盖(出二十六14)。圣经并没有提到公羊皮罩棚盖和海狗皮顶盖的尺寸,有可能只是遮盖了帐幕顶部。

2「每幅幔子要长二十八肘,宽四肘,幔子都要一样的尺寸。」

3「这五幅幔子要幅幅相连;那五幅幔子也要幅幅相连。」

4「在这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要做蓝色的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也要照样做。」

5「要在这相连的幔子上做五十个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上也做五十个钮扣,都要两两相对。」

6「又要做五十个金钩,用钩使幔子相连,这才成了一个帐幕。」

这十幅幔子每五幅缝合在一起()),成为两大块。然后用五十个「蓝色的纽扣」())和「五十个金钩」把两大块连在一起,合二为一,而「二」在圣经里是见证的数目())。
神也把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放在基督里,根据「蓝色的纽扣」所表明的属天关系,因着「金钩」所表明的信心连结,「两下合而为一」()),成为一个教会。「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因此我们才能在地上活出基督荣美的生命、活出基督身体合一的见证。

7「『你要用山羊毛织十一幅幔子,作为帐幕以上的罩棚。」

古代迦南和亚兰的山羊通常是黑色的,所以所罗门形容「你的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黑山羊毛织成的「帐幕以上的罩棚」也是黑色的,贝都因人直到今天还在使用黑山羊毛织帐棚。
「山羊毛」原文是「山羊、母山羊」,母山羊是赎罪祭的祭牲()),公山羊是赎罪日的代罪羊())。「山羊毛」织成的布料又粗又黑,主耶稣正如这又粗又黑的山羊毛,也「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用义的代替不义的」())。
在古埃及,黑色是尼罗河淤泥的颜色,象征繁衍、新生、复活,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借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
上图:贝都因人(Bedouin)用黑山羊毛织造的帐棚。雅歌说:「我虽然黑,却是秀美,如同基达的帐棚,好像所罗门的幔子」(歌一5),表明当时的帐篷很可能就是用黑山羊毛制成的。
上图:贝都因人用来织帐棚的黑山羊毛布料,又粗又黑,冬季可以抵御寒风,夏天可以遮荫。黑山羊毛的布料虽然多孔,当被雨淋过之后,就会缩水而变成防水布。使徒约翰在异象中看到「日头变黑像毛布」(启六12),所指的「毛布」就是用黑山羊毛或骆驼毛织成的粗布衣服。

8「每幅幔子要长三十肘,宽四肘;十一幅幔子都要一样的尺寸。」

9「要把五幅幔子连成一幅,又把六幅幔子连成一幅,这第六幅幔子要在罩棚的前面折上去。」

10「在这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要做五十个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也做五十个钮扣。」

11「又要做五十个铜钩,钩在钮扣中,使罩棚连成一个。」

12「罩棚的幔子所余那垂下来的半幅幔子,要垂在帐幕的后头。」

13「罩棚的幔子所余长的,这边一肘,那边一肘,要垂在帐幕的两旁,遮盖帐幕。」

最里层的幔子和罩棚的幔子都是「宽四肘」()),但最里层的幔子「长二十八肘」()),而罩棚的幔子却「长三十肘」()),每边各长一肘,完全遮盖了最里层的彩色幔子。这正如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完全遮盖了里面的荣耀,因此「祂的面貌比别人憔悴;祂的形容比世人枯槁」())。
罩棚的幔子正好遮住竖板()),而竖板又站在「带卯的银座」上())。因此,不但里面荣耀的彩色幔子离地一肘,外面又粗又黑的山羊毛罩棚也不接触地面。这正如主耶稣道成肉身,却不属于肉体;活在地上,却不被地所吸引;寻找罪人,却不被罪所污染。基督是「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基督的身体教会,也同样是由在地却不属地的人组成的。

14「又要用染红的公羊皮做罩棚的盖;再用海狗皮做一层罩棚上的顶盖。」

古代中东的帐棚通常都是一层黑山羊毛,两层已经很多了,现在还要加上第三层「罩棚的盖」和第四层「罩棚上的顶盖」,似乎又重又多余,在旷野中很不容易搬运。但神正是要用这样特别的设计来显明「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预表道成肉身的基督。所以「摩西将要造帐幕的时候,蒙神警戒他,说:『你要谨慎,作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我们绝对不可根据人眼中的「合理」来代替神对教会建造的心意。
「染红的公羊皮」代表公绵羊已经被杀。「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基督「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
「海狗皮」外表粗糙,质地坚韧,正如主耶稣道成肉身的时候「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
我们从上向下逐层观看帐幕的过程,正是我们认识主耶稣的过程:

15「『你要用皂荚木做帐幕的竖板。」

16「每块要长十肘,宽一肘半;」

17「每块必有两榫相对。帐幕一切的板都要这样做。」

「竖板」也可译为「框架」(英文ESV、NIV版)),可能是木制的框架,而不是实心的木板,所以可以从柱子之间看见内层的彩色幔子。
每块「竖板」「长十肘」,表明帐幕的高度是十肘,大约4.5米。
「榫头」是凸出的部分,「榫眼」是凹入的部分。「两榫相对」就是把凸凹相接合,连接两块「竖板」。
上图:帐幕竖板的示意图。这些竖板很可能是框架结构,所以可以从柱子之间看到内层的彩色幔子。图中所画的幔子上的基路伯只是示意图。

18「帐幕的南面要做板二十块。」

19「在这二十块板底下要做四十个带卯的银座,两卯接这块板上的两榫,两卯接那块板上的两榫。」

20「帐幕第二面,就是北面,也要做板二十块」

21「和带卯的银座四十个;这板底下有两卯,那板底下也有两卯。」

帐幕的正面朝东,所以右边为南方,左边为北方,后面为西方。南北均「做板二十块」()),每块「宽一肘半」()),表明帐幕的东西长度是三十肘,大约13.5米。
「带卯的银座」,就是有插口的银座。每个银座重一他连得,帐幕一共有一百个银座,共重量是一百他连得()),约3.4吨。
「银」在圣经中通常象征救赎。竖板站立在「银座」上,正如教会建立在救恩的基础上。

22「帐幕的后面,就是西面,要做板六块。」

23「帐幕后面的拐角要做板两块。」

24「板的下半截要双的,上半截要整的,直顶到第一个环子;两块都要这样做两个拐角。」

25「必有八块板和十六个带卯的银座;这板底下有两卯,那板底下也有两卯。」

26「『你要用皂荚木作闩:为帐幕这面的板作五闩,」

27「为帐幕那面的板做五闩,又为帐幕后面的板做五闩。」

28「板腰间的中闩要从这一头通到那一头。」

29「板要用金子包裹,又要做板上的金环套闩;闩也要用金子包裹。」

「闩」就是横木,穿过「板上的金环」,可把竖板连接起来。
「皂荚木」())象征人的本相,「金子」象征信心。「板要用金子包裹」,正如建造教会的信徒要活在信心里。「闩也要用金子包裹」,正如信徒要凭着信心肢体彼此配搭。

30「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立起帐幕。」

神再次重申要照着「山上的样式」立起帐幕:象征人的皂荚木竖板,包上象征信心的金子,站在象征救赎的银座上,用象征信心的金闩合而为一,再蒙上象征基督性情的幔子、山羊毛罩棚、公羊皮盖和海狗皮顶盖,就立起了预表基督的会幕。
今天神也同样要我们照着「山上的样式」建立教会:一个一个的罪人站在得救的地位上,披戴基督,靠着信心彼此配搭,就组成了基督的身体。

31「『你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幔子,以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

32「要把幔子挂在四根包金的皂荚木柱子上,柱子上当有金钩,柱子安在四个带卯的银座上。」

33「要使幔子垂在钩子下,把法柜抬进幔子内;这幔子要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

这幔子「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法柜和施恩座在至圣所。人「不可随时进圣所的幔子内」()),因为罪人都「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所以不能自由地亲近神。「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去」()),在赎罪日的那天举行赎罪仪式())。
这幔子与帐幕的内层())是同样的材料和织法,象征基督的身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的时刻,「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从此我们「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与神亲近。
幔子的柱子「包金」,立在「银座」上。「金」象征信心,「银」象征救赎,蒙恩得救的人借着基督亲近神,既「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34「又要把施恩座安在至圣所内的法柜上,」

35「把桌子安在幔子外帐幕的北面;把灯台安在帐幕的南面,彼此相对。」

36「『你要拿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用绣花的手工织帐幕的门帘。」

37「要用皂荚木为帘子做五根柱子,用金子包裹。柱子上当有金钩;又要为柱子用铜铸造五个带卯的座。』」

「门帘」与帐幕的内层())、幔子())是同样的材料和织法,但没有象征公义的「基路伯」()),表明基督用丰盛的生命和恩典吸引人来到祂面前。我们领人信主也不是靠说教,而是自己首先活出基督的生命,用基督丰盛的生命来见证。
门帘的柱子「用金子包裹」,立在「铜」座上。「金」象征信心,「铜」象征审判。虽然门帘上没有「基路伯」,但来到神面前的人仍然要面对象征审判的「铜」座。这铜座不住地提醒来到神面前的人要存敬畏的心,不要把罪带到神的面前:「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会幕

把在主日学时所记忆关于会幕的描写忘却才好。我们要处理的不是一个结构,而是两个,要不然就是三个:

(甲 )帐幕mishkan(住处、见1-6节 ),参看

(乙 )ohel(中文圣经译作罩棚 ),建在mishkan之上以保护它(7-13节 )。

(丙 )ohel更进一步受顶盖的遮蔽保护(14节 )。

正如关于所罗门圣殿的叙述(王上六章 )一样,其细节不够详尽。对这些事有兴趣的,应参考海丁氏着的圣经辞典(译者注: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Cat. No 704 )的‘会幕’条,或其他圣经辞典。主要争论之点乃是ohel到底有没有一根屋脊梁来使它避着mishkan。这看法远比肯尼迪(Kennedy )所提的更为值得考虑,参看Evangelical Quarterly一九三九年四至六月刊登的M. L. Guilleband的文章。

(甲 )mishkan是用上等质地的麻布,绣上基路伯的像制成。用皂荚木(不是板 )镶入银钮扣使其稳当。它是三十肘长,十肘宽,又十肘高──每肘约为十八吋。它被一张幔子分而为 ),这样为约柜造成一个主圣所,一个正十肘的立方体,每方十肘。以另一幔子为门,使非经许可的人不能见到内部其余部分。正确地译作‘架’,而不是‘板’(译者按:中文圣经译作‘板’、但现代中文译本译作‘框架’ ),一部分是根据硬板重量,大约是每块一吨;而另一方面则是根据这些板会遮住那美丽的细麻布的帐幕,而用框架则可以避免。

(乙 )ohel那在mishkan上面的帐幕,是用山羊毛造成的,山羊毛是白度英人的帐幕通用的材料。

(丙 )ohel的罩盖是用染色的公羊皮造的,也用海狗皮制造(新国际本 )。这大抵用以防雨。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出埃及记第二十六章

ii. 帐幕

本段经文虽然也有隐诲之处,大体上仍是清楚明白的。读者最好是参看圣经辞典的插图。

1.你要……作帐幕。帐幕的结构和游牧民族居住的帐棚相仿:有内帐(妇女部分)和男用的外帐,外面有时又有圈住牲口的篱笆。它远比一般帐幕为大,以配合神的身分。所罗门圣殿的长宽都是这帐幕的双倍,规模更是可观。其基本形式是所谓“棺形”帐幕:平顶没有横梁,以轻型的木架支撑。十幅幔子……绣上Ⅹ。帐幕的材料是捻的细麻(注释)。幕幔编织了华美的Ⅹ柰及福藉着灯台照明,幕顶和内壁都可看到。外面当然无法看见(7节)。

7.山羊毛……幔子。黑色山羊毛是通用的帐幕材料,能够保护细麻不受外面日晒雨淋的打击,又使里面华丽的颜色不致外露。

14.用染红的公羊皮作罩棚的盖。本节似乎是说要制备皮造的“帐幕袋子”或包布,在运输时使用。有人认为本节所形容的,是在山羊毛和细麻幔子上盖上第三(甚至第四)层的皮帐,但这似乎是太重而且多余了。关于盖子的材料,请参第5节。布料织成一系列的幔子,仿佛现代大型营帐的“幅帆”。这些长条形的幔子可以用钩扣相连,联成一大幅幕幔;又可解开钩扣,分别卷起以供运输。另一幅同样材料制造的幔子则挂在柱子之上,将帐幕分成两个部分,约柜安放在内室。

15.作帐幕的竖版。合起来形成直立架构的“骨架”或“支架”(这是 RSV 依照甘迪 [Kennedy] 的译法;旧译多作“版”,甚至“梁”)24。骨架用皂荚木的圆杆造成(根据约瑟夫的记载,粗三英),安在插座上,构成轻型的格子状支架,幔子挂在上面。骨架后面以横木固定,拐角处特别加牢。依照迦南传统,伊勒(El)神的殿也是格状支架的建筑,亚述的军营也使用类似但比较简单的木制架构。由于骨架不过是个木框,帐幕里面可以从柱子间看见绣上的Ⅹ琛7粗,若果正确翻译是旧译的“板”,而非“柱”或“杆”的话,这些美观的装饰除了帐顶以外,便全然不能看见了。如此,帐幕内部便完全是木板内壁了。会幕到了后来,如示罗或基遍时代,可能会用上真正的木板,使之成为介乎帐幕和木屋之间的建筑。但始终存在的问题,依然是木杆如果真有后世犹太人想像中这么粗的话,这些便都是方型木梁;这种柱子又重又大,搬动帐幕将会十分艰难。

33.这幔子要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幔子将约莫三分之一的地方划分开来。和现代任何一间教堂相比,帐幕(约45乘15英尺)显得十分细小。它密不通风,除了金灯台的灯光和祭司揭开帐门进出时放进来的短暂光线以外,亦十分幽暗。灯台在“圣所”,幔子后面的至圣所则经常一片漆黑。可是和外面沙漠刺眼的光热相比,帐内的幽暗和清凉却令人畅快(留意圣经怎样常常以耶和华的“荫下”,作为恢复疲劳和救恩的表征;如。自西乃山以降,幽暗一直是神合适的象征。帐幕格局小并非缺点,因为只有祭司才能进入它的主室,而最里面的圣地,更是只有大祭司一年一度在赎罪日进去。基督死时,圣殿幔子裂为两半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会众通常在自己帐棚门前面向神的帐幕下拜,好像今日的回教徒朝着麦加祷告一样。即使走近前来,他们也只能在围着帐幕的大院外面,观看祭司在院内所作的事。本段描述建造帐幕所用的各种材料,都已经在前面的礼物清单上列出

24 字根 ka{ras% 在其他闪族语之中,是“切除”之义。但在乌加列语同字根的名词则用作形容伊勒神的“篷帐”(参海厄特)。这可能支持“架构”的解释。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你要用十幅幔子做帐幕。这些幔子要用捻的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造,并用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

“你要用十幅幔子”——注意:这十幅幔子就是帐幕,竖板不过专为悬挂幔子用的(6、15注 ),这幔子是垂在竖板的里面,有三个证据:(一 )帐幕就是这幔子(本注首句 );(二 )这幔子若垂在竖板之外,人就看不见那些基路伯了;(三 )在所罗门的圣殿和以西结的圣殿里,四面的墙上既然都有能看见的基路伯大概摩西的会幕也就是如此,圣书上没有记这细麻幔子是怎样挂法,或者有特别的缘故末注)。“帐幕”——或作居所(就是神居住的所在;6、12-13等节也是这样。“帐幕”两个字有三个意思:(一 )指着帐幕幔子;(二 )指着帐幕和竖板;(三 )指着全会幕,会幕的至圣所和所罗门圣殿的至圣所都是立方形,会幕的至圣所,长宽高各十肘,所罗门圣殿的至圣所,长宽高各二十肘(正大八倍 ),所罗门圣殿的尺寸既是里面的尺寸,会幕的尺寸大概也就是里面的,这两处至圣所中没有世上的光,只有神荣耀的光辉。“用捻的细麻”——就是用几根细麻捻成一根钱,妇人捻麻纺线,男人织布绣花。“蓝色紫色朱红色钱……”——内幔(31 ),门帘(36 ),院门的帘子,以弗得,胸牌,外袍底边上的石榴,都是这些才作成的,出埃及记提到三色钱共二十五次,这三色钱的次序常是一样。“用巧匠的手工”——本书提到三样机织术(一 )机械的工,就是平常的织工,如蓝色的钮扣,以弗得的外袍,大祭司的蓝细麻带子;(二 )绣花的工,在白底子布土绣的三色线绣花,如门帘院门的帘子,大祭司的腰带;(三 )用三色线在布上织花,如内幔(31 ),以弗得,胸牌。“绣上……”——本来是织上的意思,圣所和外院门帘的花样是用针绣上的(36参前该 )。圣书上将帐幕,罩棚,和会幕几个字常分得清楚如下:“帐幕”两个字本来是指着帐幕?说的,“罩棚”两个字是指着帐幕以上的罩棚( 说的,“会幕”两个字是指着帐幕和罩棚拢总?说的,会幕的样式有两个解法(参会幕样式第一二解法图 第一百八十九和一百九十面 );按第一个解法,在帐幕以上有罩棚,按第二个解法,幔子盖子都是盖在竖板上,若留心和合译本,就可以知道会幕样式的第一个解法合乎圣书,有七层证据:(一 )圣书上说帐幕以上有罩棚;(二 )假若两层幔子和两层盖子都盖在竖板上,就难免不从中段沉下;(三 )雨水下到上面,也就无法流下去,必定聚存在会幕上;(四 )假若幔子盖子都被搭在竖板上,人就只能看见帐幕幔子的四分之一(参本节首注 ),山羊毛幔子和山羊皮盖却是全然看不见了(参14注 );(五 )按第二解法,山羊毛幔子在会幕的南西北三边垂下八九肘,但按本章9、12节,帐幕前后只半幅。按13节,南北两边只垂一肘为沿帷;(六 )按第二解法,会幕上就用不着绳子橛子,说会幕上也有绳子橛子;(七 )按第二解法,在会幕里就没有祭司可住的地方,但圣经上说祭司也能住在会幕里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宗教生活是以会幕为中心的,它是耶和华的居所,是神在他们当中的象征,摩西在这里听耶和华的教导,接受祂给以色列人的命令和训诫。会幕的设计与构造反映以耶和华为唯一真神的基本信仰,以及分别为圣,以民为神子民等基本观念。

本章和以后数章所记会幕构造及陈设、服装等,因实物早已无存,仅凭文字描写殊难知道确切形状及细节。圣经学者根据近东其他地方的一些遗迹和掘出的古物,设想出接近原来的会幕和圣器、圣服等的图像,读者可从圣经字典等辞书中找寻参考资料。本页所刊各图为其中一部分。

大致说来,本章所记为会幕的构造。1~6节讲的是“幔子”,又称“幕幔”,上面绣有花,一共十块,挂在会幕的里面,遮住两边和后边,外面罩上十一幅羊毛织的以铜扣相连的罩棚(7~13节 ),再在外面加上两层用公羊皮和海狗皮做的顶盖(14节 )。会幕的顶是平的抑或象我国民房的尖顶,未有说明。

会幕包括圣所和至圣所两层(露天的外院除外 ),骨架用木造成,用的是皂荚木的“幕板”,高4.5公尺,一共48块,每块的底部嵌在一个双银座上,然后用环和闩把幕板连结在一起;要起行时,容易拆卸(15~29节 )。前面说的十一幅精致织透的幔子,就覆盖在这些幕板上。

会幕占的面积约为13.5公尺乘4.5公尺,只有所罗门所造圣殿的一半大。

──《启导本圣经脚注》

十幅幔子我们在此所特别注意的是十字。圣幕的全部构造中,三、四、十或其倍数,是祭典作者最常用的数字。

幔子要用捻的细麻……制造这里的捻,是用手指搓成的意思。

蓝色紫色朱红色线请参看的注释。

基路伯请参看的注释。

──《中文圣经注释》

造绣花幔子的指示──《串珠圣经注释》

这段经文是指示作帐幔和组成帐幕的方法。在,比撒列和一些巧匠,便按这指示作成了。所作成的,乃是十幅长约十二公尺,宽约贰一公尺,用细麻混合珍贵的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造的幔子,且由巧匠绣上了基路伯的。这十幅幔子分成两组,每组五幅缝在一起。每组的一边安了五十个钮扣,然后将铸成的五十个金?,将两组幔子?在一起,而成了帐幕的所需之物。但还须其他材料,才能使帐幕竖立和免得日晒雨淋的毁坏。

──《中文圣经注释》

造会幕框架的指示:「会幕」:神与人会面之处。它的别称是:「帐幕」(25:9)、「圣所」(25:8)、「耶和华的帐幕」、或「神的殿」(34:26)。

这会幕主要由四十八块竖板支撑(15-25 ), 每块板高四公尺半(十五英尺 ),各有两个榫头(17 ),插在银座的两个凹口处(19 ),使它稳定。此外还有横闩穿入竖板的金环上,将所有竖板连住 ( 26-29 ),使架构更坚固;当然,竖板和木闩全部都可拆卸。整个架构所占面积大概是十三公尺半长乘四公尺半阔(45×15英尺 )。在此架构之上,挂有会幕的绣花幔子 (1-6 ) , 共有十幅,每幅都绣上基路伯的形像;祭司在会幕内,可借着灯台的亮光看见这些手艺。这十幅幔子,借着边缘的钮扣便可连接起来,成为一幅十八公尺乘十二公尺半(60×42英尺 )的挂帐,遮盖会幕的两边,后边及顶部。在这些绣花幔子之上,再盖上十一块用山羊毛编织、以铜勾相连的大幔子,作为幕顶(7 )。 此外,还有两层用皮革造的罩(14 ),作为圣幕外层的顶盖,可在天气恶劣时保护会幕。

──《串珠圣经注释》

造会幕框架的指示】

这会幕主要由四十八块竖板支撑(15-25 ), 每块板高四公尺半(十五英尺 ),各有两个榫头(17 ),插在银座的两个凹口处(19 ),使它稳定。此外还有横闩穿入竖板的金环上,将所有竖板连住 ( 26-29 ),使架构更坚固;当然,竖板和木闩全部都可拆卸。整个架构所占面积大概是十三公尺半长乘四公尺半阔(45×15英尺 )。在此架构之上,挂有会幕的绣花幔子 (1-6 ) , 共有十幅,每幅都绣上基路伯的形像;祭司在会幕内,可借着灯台的亮光看见这些手艺。这十幅幔子,借着边缘的钮扣便可连接起来,成为一幅十八公尺乘十二公尺半(60×42英尺 )的挂帐,遮盖会幕的两边,后边及顶部。在这些绣花幔子之上,再盖上十一块用山羊毛编织、以铜勾相连的大幔子,作为幕顶(7 )。 此外,还有两层用皮革造的罩(14 ),作为圣幕外层的顶盖,可在天气恶劣时保护会幕。

──《串珠圣经注释》

】「每幅幔子要长二十八肘,宽四肘,幔子都要一样的尺寸。」

“长二十八肘”——就是帐幕顶棚的十肘,两边各九肘,共二十八肘。这幔子若垂在竖板里(1注14注 ),就在挨近地之处,还露出竖板一肘。“宽四肘”——所以十幅幔子共宽四十肘就是圣所二十肘,至圣所十肘,西面(就是后面 )又垂下十肘共四十肘(参33节会幕长截面图 )幔子左帐幕的后面直垂到底,两角所余剩的(参图甲丙 ),或是在角内松松的挂着,或是在后面折迭起来,如上图。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每幅幔子只有十二公尺半(四十二英尺 )长,因此,当两边垂下的时候,仍会离地半公尺(一英尺半 ),不至垂落在地面上。

──《串珠圣经注释》

每幅幔子要长二十八肘,宽四肘这是约为十二公尺长,两公尺宽的珍贵质料制成的幔子。有关肘的长度,请参看的注释。

──《中文圣经注释》

】「这五幅幔子要幅幅相连;那五幅幔子也要幅幅相连。」

“……幅幅相连”——这样,每五幅连成一大方,使其便于运动,这两大方借着一百个钮扣和五十个金钩连成一个帐幕(5-6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这五幅幔子要幅幅相连十幅幔子分成两组,每组五幅缝在一起。

要作蓝色的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上也作五十个钮扣意思是把每组五幅相缝的幔子,各作五十个钮扣。

──《中文圣经注释》

】「在这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要做蓝色的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也要照样做。」

】「要在这相连的幔子上做五十个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上也做五十个钮扣,都要两两相对。」

“……都要两两相对”——在那两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各有五十个蓝色钮扣,这些钮扣都要两两相对。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又要做五十个金钩,用钩使幔子相连,这才成了一个帐幕。」

“金钩”——这些金钩或者与西衣袖口的钮子相似。“这才成了一个帐幕”——(1注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作五十个金?,用钓使幔子相连这金?的用处,是?住两组各五幅相连的幔子之五十个钮扣,以便组成一个帐幕的所需。

──《中文圣经注释》

】「“你要用山羊毛织十一幅幔子,作为帐幕以上的罩棚。」

“山羊毛”——现在的亚拉伯人还是多用山羊毛做帐棚。“帐幕以上的罩棚”——,圣书上没有论及罩棚的柱子和绳子等物,不为稀奇,因为以色列人都住在帐棚里,只用神给他们定规罩棚幔子和盖子的材料、大小、做法、地方,其余的事虽未细说,以色列人也就明白了。山羊常是为赎罪祭用的,所以这十一幅幔子大约头表耶稣为赎罪祭。“山羊毛”——指着活羊(参14 )。“公羊皮”——指着死羊,这皮染红的缘故,无非也是要表明赎罪的意思,这幔子和皮或者和的两个公羊有同样预表赎罪的意思。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罩栅是指遮盖帐幕的一层幕顶。

十一幅幔子这些幔子的价值比前述幕幔价值为低,且较为粗厚,因为是用山羊毛织成的。十一幅的幔子也分成两组,头一组是五幅缝合在一起,另六幅亦成一组,但第六幅却须折成两层垂在帐幕的前面。每幅幔子的宽,是和帐幔一样为四肘,但长度却比帐幔长两肘而为三十肘,目的是可有各边多余一肘以遮盖住帐幕,藉作保护(见13节 )。

──《中文圣经注释》

【出7~14 造罩棚及顶盖的指示】

罩棚的制造过程类似一般沙漠帐幕,罩棚形成后面积是二十公尺乘十三公尺半(66×45英尺 ),比绣花幔子还阔九十公分(三英尺 ),可以垂至地面,把后者盖起来;再者,它又比绣花幔子长一八○公分(六英尺 ),所以,有一部分可以折起 (9 ), 垂在会幕的前面,作为一种遮蔽入口视线的帷子。

──《串珠圣经注释》

在说明制作帐幔之后,在这段经文就讲到怎样保护那珍贵的帐幔,以及使帐幕内部可免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袭,并又可使将来放置法柜的地方幽暗,因为神是住在幽暗中的。为这原因,在帐幔以上有三层的罩棚材料:第一层是用山羊毛织成的幔子,第二层是染红色的公羊皮,第三层则用海狗皮。这些吩咐,在中,便由比撒列和他的同工,一一的执行完成了。

──《中文圣经注释》

】「每幅幔子要长三十肘,宽四肘;十一幅幔子都要一样的尺寸。」

“……要长三十肘”——罩棚比帐幕宽十肘,二十八肘为罩棚顶,两肘为沿帷(参14节图 )。“宽四肘,十一幅幔子,都要一样”——所以十一幅共宽四十四肘,既在帐幕前后各垂下半幅(9注-12注 ),就还余十幅,宽四十肘,帐幕长三十肘(圣所二十肘 至圣所十肘 ),因此还剩十肘,这样,罩棚也比帐幕长十肘,故此,四面各大五肘。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要把五幅幔子连成一幅,又把六幅幔子连成一幅,这第六幅幔子要在罩棚的前面折上去。」

“要把五幅幔子连成一幅”——和帐幕的幔子相似(3注 )。“折上去”——有人以为原文的意思说“要用第六幅幔子迭成两半,一半垂在罩棚前面为沿帷”,旧译本作“第六幅的一半,垂在帐幕的前头”(参12注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在这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要做五十个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也做五十个钮扣。」

“……也做五十个钮扣”——山羊毛幔子相连的两大幅,要借着一百个钮扣五十个铜钩连成一个,和帐幕的幔子相似。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作五十个钮扣……又要作五十个铜?罩棚幔子每组的边上,也要作五十个扣扣。但这两边的五十个钮扣,是用五十个铜??住的。之所以用铜?,因为里面已为帐幔所遮,使人看不见,而外层则仍有两重的外罩(见14节 ),所以也看不见。故此就不须用贵重的金属,如金或银来制作此铜?了。

──《中文圣经注释》

】「又要做五十个铜钩,钩在钮扣中,使罩棚连成一个。」

“五十个铜钩”——帐幕幔子的钩子是金的(6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罩棚的幔子所余那垂下来的半幅幔子,要垂在帐幕的后头。」

“所余那垂卞来的半幅幔子。要垂在帐幕的后头”——罩棚前头若垂下半幅幔子为沿帷(9注 ),罩棚后头就还余下半幅,这就是12节所论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罩棚的幔子所余长的,这边一肘,那边一肘,要垂在帐幕的两旁,遮盖帐幕。」

“罩棚的帐子所余长的,这边一肘,那边一肘”——这是指着罩棚上两边的沿帷说的(参14节的图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罩棚的幔子所余长的……这节的话虽也不在三十六章的记述中,但意义明显。就是帐幔的长度为 ),而棚幔的长度却为 ),因此可在每边余长各有一肘。这余长的一肘,是把帐幔外层遮住,免得那珍贵的帐幔受风吹日晒和雨淋之损毁的。

──《中文圣经注释》

】「又要用染红的公羊皮做罩棚的盖;再用海狗皮做一层罩棚上的顶盖。」

“要用染红的公羊皮,做罩棚的盖”——,参本章7注 )。“再用海狗皮做一层罩棚上的顶盖”——这样看来,译书的人以为罩棚上有三层:(一 )山羊毛幔,(二 )染红的公羊皮,(三 )海狗皮为顶盖(按这解法 帐幕上只有细麻幔子 若有风来 这帐幕就必被刮动 况且罩棚上有两层皮 不但是无益 反倒很重 ),但原文上并没有那样清楚,也没有“罩棚”两个字,所以有人以为这一句或当作再用海狗皮做一层帐幕上的盖,这样帐幕和罩棚各有一盖如下:(甲 )帐幕有两层,(一 )细麻幔,(二 )海狗皮盖;(乙 )罩棚有两层,(一 )山羊毛幔,(二 )染红的公羊皮盖,按这解法,罩棚的细麻幔垂在竖板内(1注 ),把海狗皮搭在上面,垂在竖板外,这样,细麻幔就不至被风刮动,罩棚的里面有山羊毛幔子,外头有染红的山羊皮盖,如此这些幔子和盖子各有特别的用处,也都能一一叫人看见(参本节的会幕横截面图 ),染红的山羊皮大概预表耶稣所受的苦难,人多见染红的山羊皮,却看不出底下的山羊毛幔子,预表人多能看出耶稣所受的苦,却看不出祂为人赎罪的大功。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公羊皮」和「海狗皮」:这两种皮革比较坚硬,可以防雨。日后罗马军队出征时,也用这些皮革包盖帐幕。

──《串珠圣经注释》

“海狗皮”是会幕罩棚的最外层,海狗皮外表粗糙,但质地坚韧。在炎热干燥风砂侵蚀的旷野,可保护下层织绣的幕幔。

──《启导本圣经脚注》

「公羊皮」和「海狗皮」:这两种皮革比较坚硬,可以防雨。日后罗马军队出征时,也用这些皮革包盖帐幕。

──《串珠圣经注释》

用染红的公羊皮作罩棚的盖这是在用山羊毛织成的罩棚幔子之上,所加的一层幕顶,用以遮盖这山羊毛织品不为雨露所湿的。

再用海狗皮作一层罩棚上的顶盖这海狗皮,可能是海豚皮或另些贵重的皮料。这是最上层的顶盖,也是能久经风吹日晒雨淋而不致损毁的皮料。

──《中文圣经注释》

】「“你要用皂荚木做帐幕的竖板。」

“帐幕的竖板”——本句显明这些竖板属服慕,不是帐幕属竖板。“板”——皂荚木是在西奈旷野长的,预表基督为人,包裹板的金子(29 ),预表基督的神性神荣,这些板或者也预表信徒,信徒也有二性,他们虽在世界上,却不属世界,是借着基督的救赎。与世界大有分别,正如这些板借着赎命银与地隔开一般,信徒也是互相联络,如同这些板借着闩彼此联络一样(28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竖板」:大概只是木制的框架,而不是实心的木块,故不会遮盖住上面美丽的幔子。

──《串珠圣经注释》

皂荚木请参看的注释。

竖板用为框起帐幕的木板。竖为直立的意思。

──《中文圣经注释》

正确地译作『架』,而不是『板』(译者按中文圣经译作『板』 但现代中文译本译作『框架』 ),一部分是根据硬板重量,大约是每块一吨;而另一方面则是根据这些板会遮住那美丽的细麻布的帐幕,而用框架则可以避免。

──《每日研经丛书》

这段经文所讲框起帐幕的竖板,都是用皂荚木做的。每板长十肘,宽一肘半,就给我们可以猜度到帐幕的长度为三十肘(南北二十块竖板 ),宽度约十肘(后面六块竖板加两块夹角的拐角竖板 ),高度为十肘(竖板的长度 )。每块竖板下面都有两个银座作承托,以使竖板能稳定的竖立。

我们不知道这些竖板的厚度,因此无法估计其重量。但不论其厚度如何,以一般能支撑前两段经文所说的幕幔和罩棚幔子与双层皮制的罩顶来说,必不会是很薄的木板。这样厚重长笨的木板,亦不会是在旷野飘流的以色列人的圣幕,乃是住居迦南后很少迁动的圣幕。

──《中文圣经注释》

造幕板的指示──《串珠圣经注释》

】「每块要长十肘,宽一肘半;」

“每块要长十肘,宽一肘半”——圣书中没有提这些板的厚薄,本处的“板”字和的“舱板”两个字(参小字 )的原文既是一样,大概就是指着厚板说的,有注释家想是厚半肘(就是九寸 ),(19、25注参15节的帐幕角图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每块长十肘,宽一肘半这表明帐幕将有的高度为十肘,这也是竖板的长度。

榫这是古代没有钉子前的建筑最常用的方式。榫头或榫子,就是指木板中凸出的部分;榫眼是凹入的部分。凸凹相接合,便称为对榫。

──《中文圣经注释》

】「每块必有两榫相对。帐幕一切的板都要这样做。」

“每块必有两榫相对”——每榫插入一个银座的卯内。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帐幕的南面要做板二十块。」

“南面要做板二十块”——每块宽一肘半(16 ),所以会幕共长三十肘。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帐幕的南面在以色列人讨论方向时,必以圣幕或圣殿的门为定位。幕门是开向东方的。面向东方时,称右边为南方,左边为北方,后面为西方。但是,因为圣地的南方是旷野,旷野的希伯来文是 negev,所以也称 negev 为南方;西方是地中海,因此称海时也表示西方;东方是约但河,因此称约但河外时,也表达东方的意思;北方是高山地带,因此说向山或隐藏时,也就指北方了。原文18节这里的南面却有两个字:头一个是 negebah(向旷野 ),第二个是 teymanah(向右 )。两个字都指向南的意思。但为甚么要重复地用两个字?就至今仍无令人满意的解答。然而,头一个字却使人体会到作者是已在圣地,并以此地来述说方向,而不是身在西乃半岛并从那里来讲说方向的。更使人希奇的,是七十士译本在18节翻成北面,而在20节却译为南面。

作板十二块南北均作板二十块,每块一肘半(16节 ),就表示这帐幕的长度为三十肘。

底下要作四十个带卯的银座这些银座是用来承托竖板的。卯是凹入的部分,用以承接板榫之插入的。南北每边的每块竖板要两个银座作承托,所以每边要四十个银座。

──《中文圣经注释》

】「在这二十块板底下要做四十个带卯的银座,两卯接这块板上的两榫,两卯接那块板上的两榫。」

“……四十个带卯的银座”——每银座带一卯,每块板有两榫(17 ),所以二十块板(18 ),要有四十个银座。“两卯接这块板上的两榫,两卯接那块板上的两榫”——这样方能竖起,圣书上没有提到这些银座的样式,只说每座用一他连得银子。一他连得约九十六磅,一立方尺银子重六百五十五磅,所以一他连得约有二百五十三立方寸银子,这样,银座若是长方形,和25节的帐幕角图所画的形式相似连卯就约长十八寸,宽四寸半,厚四寸,这些座的下半截大概是埋在地内(参24-25节图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每个带卯(即有插口 )的银座重一他连得 (38:27), 约叁一十公斤(六十四磅 ),这个重量足够使竖板稳定下来。

──《串珠圣经注释》

】「帐幕第二面,就是北面,也要做板二十块」

“第二面,就是北面”——以色列人面向日出的地方,就以右边为南面,这大概是因为在地球的北半,日头是从南边射来,所以就称北面为第二面,【比方】灯台既被安在帐幕内的南边,与桌子相对,就占了尊贵的地位,本句暗指帐幕必是坐西向东。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和带卯的银座四十个;这板底下有两卯,那板底下也有两卯。」

】「帐幕的后面,就是西面,要做板六块。」

“帐幕的后面……要做板六块”——以色列人常以西方为后面(20注 ),这是六块整板,还有角板两块(22-25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后面……要作六块板帐幕的后面,照22节所记的六块板,则只得九肘宽。但23~24节说为后面的拐角要作板两块,而且是下双上整的立在两拐角,则这不单是加强了两拐角的稳固,也加宽了帐幕的宽度至少有一肘之多。因此,帐幕的宽度大概是十肘左右。并且,这后面的六块板和两拐角的夹角板,合共八块板,也是每板两个银座合共十六个银座来作承托的。

──《中文圣经注释》

】「帐幕后面的拐角要做板两块。」

“帐幕后面的拐角……”——或作帐幕后面的角(参文理译本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两边和后边的两个弯角,有额外的两块板加上去,用来支撑两边的木架,使它更稳固。

──《串珠圣经注释》

】「板的下半截要双的,上半截要整的,直顶到第一个环子;两块都要这样做两个拐角。」

本节的意思不十分清楚(参文理译本 ),翻译本书的人大概以为这板的下半截形似拐尺(如形 ),但也有人以为本节或作板的下半截要和其余的板相同,也要像那些板做整的,直到第一个环子,两块板都要这样做两个角板,这样,角板的下半截和其余的板十分一样(原文作双子 ),唯独从第一个环子到上头是缺角,免得磨坏罩棚(参角板图 )。“第一个环子”——就是上头套闩的环子(29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必有八块板和十六个带卯的银座;这板底下有两卯,那板底下也有两卯。」

“必有八块板,和十六块带卯的银座,这板底有两卯,那板底下也有两卯”——本节上的八块板就是六块整板(22 ),和两块角板(23-24 ),每板既宽一肘半,就共宽十二肘,但会幕只有十肘宽,这八块板怎会能安得合适呢,看帐幕角图,就可以明白,角板比南北两面的板?出半肘,南北两面的闩或插入角板的环内,角板上头缺角(24注参角板图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八块板」是22节的「六块」23节的「两块」。

──《串珠圣经注释》

】「“你要用皂荚木作闩:为帐幕这面的板作五闩,」

“你要用皂荚木做闩,为帐幕这面的板”——就是南面。“做五闩”——帐幕的南北西各面都有五闩,这些闩大概穿在板的外面,南北两面上下各有两门,从两头通到板的中间,长十四五肘,后面上下两闩,也是从两头通到板的中间,长五六肘,三面板腰间的中闩,从这一头通到那一头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闩」:乃是横木,穿过板上的金环,可把竖板连接起来(29 )。

──《串珠圣经注释》

你要用皂荚木作闩前述的竖板虽有银座承托,但竖立起来时会各自倾侧,所以必须有横木将各竖板连络起来。这些横木就叫做闩。为帐幕南北西三边的竖板各做五条闩。每边上下各有二闩,但中间的那条闩却要从头到尾只有一条。这意思就是南北两边的中闩,各有三十肘长(这是另外一个不易搬移的对象 )。

──《中文圣经注释》

竖板若要能连结一起,并稳固直立支撑?帐幔和三层的罩棚,就必须用闩闩在一起。他们合共做了十五条闩,使南北西三边的竖板,各边上下均有两条闩,而三边的中间那条闩,却是各边一条由头到尾的。这些闩是套在连于竖板上的金环的。竖板和闩都是用精金包裹?的。

──《中文圣经注释》

】「为帐幕那面的板做五闩,又为帐幕后面的板做五闩。」

“那面”——就是北面。“后面”——就是西面(参20注-22注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板腰间的中闩要从这一头通到那一头。」

“板腰间的中闩,要从这一头通到那一头”——(参1节的会幕样式第二解法图 ),有人以为这一句或当作“当中的闩须在板内”(参24角板图 ),板若是半肘厚,就能如此(参25节的帐幕角图 ),但这解法有两种难处:(一 )这闩既是长三十肘,就难以穿通二十块木板;(二 )既是被金包裹(29末句 ),若穿在板内,就难免不磨掉包闩的金子。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板要用金子包裹,又要做板上的金环套闩;闩也要用金子包裹。」

“板要用金子包裹,又要做板上的金环套闩,闩也要金子包裹”——15注。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板要用金子包裹这板是指竖板。这些竖板都要用金包裹。

要作板上的金环套闩这是说,每块竖板至少要在上中下端各作一个金环,用为穿过横木使之连结稳固之用。这就更为增加了竖板的重量,使之不易在旷野搬动了。

闩也要用金子包裹八条十五肘长、四条五肘长、两条三十肘长和一条十肘长的闩,合共十五条,都要用金包裹,加上那些阔面的竖板也要用金包裹,所要用的精金,真是无法计数!

要照山上指示你的样式请参看的注释。

立起帐幕那些帐幔和罩棚之所以能立起来,完全是因有竖板的缘故。竖板之所以能够连结和稳立,是因为下面有银座承托板榫,而板身则上中下均有横木作闩闩在一起的缘故。

──《中文圣经注释》

】「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立起帐幕。」

“向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立起帐幕”——,无论神解得怎样详细,总有些地方人不能领会,所以神警教摩西,要留心在山上所指示他的样式,十分照样去做,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虽是这样,还有些少不了的事圣书上没有记载,或者有特别的缘故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你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幔子,以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

“你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钱,和捻的细麻织幔子”——,这幔子的材料与做法和帐幕的幔子一样(1 ),是挂在至圣所和圣所中间(33 ),所以称为内幔,规内幔滪表耶稣的身体,,祂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殿里的幔子就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表明耶稣为我们的大祭司,进入至圣所,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叫我们能到神的面前。“以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幔子”为五彩织绣的帘子,隔开圣所和至圣所。幔子内层的至圣所严禁人进入,只容许大祭司在一年一次赎罪的那天进去行赎罪仪式。耶稣为人的罪在十架上死去的时刻,圣殿里的幔子裂为两半。神与人沟通的道路,因神子的救赎而大打开

──《启导本圣经脚注》

幔子这是指分隔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是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细麻织成的,并且是绣上了基路伯的。

──《中文圣经注释》

「“你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幔子,以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制造隔开圣所与至圣所那块幔子的指示:这幔子的织法与材料跟帐幕内层的幔子一样。它挂在四根包金的皂荚木柱上,每条柱则放置在银座上。

──《串珠圣经注释》

帐幕长三十肘,宽十肘,高也是十肘。为使神可以住在幽暗之中,所以吩咐摩西要造幔子,把安放法柜和施恩座的至圣所,与安于陈设饼桌和金灯台的圣所分别开来。这分隔,也使神和人的交通分隔了,这是因人的罪恶而不能直接到神面前的缘故,乃要藉?大祭司一年一次的献祭赎罪,才能进到神面前了。但是,耶稣受难而死时,这分隔至圣所和圣所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便表明因基督救赎的功劳,神与人从此复和了。

──《中文圣经注释》

】「要把幔子挂在四根包金的皂荚木柱子上,柱子上当有金钩,柱子安在四个带卯的银座上。」

“要把幔子挂在四根包金的皂荚永柱子上”——,这些柱子长十肘,和竖板一样。“柱子上当有金钩”——这些钩子大概在至圣所那一面。所以祭司一摘下幔子,随手就盖在约柜上,挂幔子的时候,从约柜上举起,顺手就可挂上,这样,或悬挂,或摘下,就常有幔子作他们和约柜中间的隔墙。“柱子安在四个带卯的银座上”——这四根柱子有榫,和竖板相似。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四根包金的皂荚木柱子这四根柱子是安在四个银座上的,而每根柱子上都有金?可以?住幔子,使这幔子将圣所和至圣所分隔开来。耶稣受难而死的时候,圣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的,就是这分隔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

至圣所是安放法柜的地方。这地方在初期,是指神与摩西相会的所在,但在后期却是大祭司一年一次才可进去,为自己、本家和百姓行赎罪之祭的弹血礼的。耶稣死时幔子断裂,是表示因基督受苦代赎的缘故,从此人可以直接进到施恩的宝座前了。这至圣所,大概是十肘正方的──所罗门所建的圣殿,甚至圣所(又称内殿 )是比这圣幕的至圣所大一倍的

──《中文圣经注释》

】「要使幔子垂在钩子下,把法柜抬进幔子内;这幔子要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

“要使幔子垂在钩子下”——这些钩子无非是6节所论的帐幕幔子上的金钩子,这些钩子既在那相连的五幅幔子之末幅的边上(2-5 ),就必是与圣所的前面相离二十肘之处(如会幕长截面图 )。

“把法柜抬进幔子内”——。“这幔子要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至圣所为约柜存放的地方,代表天上神的所在

──《启导本圣经脚注》

至圣所内只有法柜,而且,至圣所里面相当黑暗,因为灯台放在圣所里面,故灯光被幔子隔开了。

──《串珠圣经注释》

】「又要把施恩座安在至圣所内的法柜上,」

“施恩座”——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把桌子安在幔子外帐幕的北面;把灯台安在帐幕的南面,彼此相对。」

“灯台”——。“彼此相对”——桌子在北面,灯台在南面。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幔子外这幔子外,就是圣所。圣所的北面放有陈设饼桌,南面则安放了金灯台。这圣所的长度为二十肘,宽为十肘。

──《中文圣经注释》

】「“你要拿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用绣花的手工织帐幕的门帘。」

“帐幕的门帘”——,门帘和内幔的材料及颜色是一样的,却没有基路伯,这是预表凡敬爱主的人虽能看出祂的一些荣耀,总不如亲近侍奉神的祭司看得清楚,门帘表示主耶稣,因着这门,人能得着五样大恩:(一 )与神相交(指着陈设饼的桌子 );(二 )得神的光照(指着灯台 );(三 )能作有功效的祈祷(指着香坛 );(四 )得意外的平安;(五 )得以亲近神(靠近施恩座 )。门上没有门闩,没有基路伯,叫凡愿意进去的人没有什么拦阻,这无非是预表末句的事。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门帘”为圣所东面入口处的帘子。

──《启导本圣经脚注》

帐幕的门帘这是指东面未有竖板的所在,要造门帘作掩蔽。这门帘是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细麻,以刺绣的细工织成的。

──《中文圣经注释》

造会幕门帘的指示。造这门帘所用的材料和上文那幅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帐幔一样,都是用麻纱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的毛线织成(31- 36 )。

──《串珠圣经注释》

帐幕的东边是没有竖板的,乃是敞开?的。因此要用各种珍贵颜色的线和细麻,以刺绣织工(挑花的绣工 )的方法,做一幅门廉。这门帘是挂在这面五根用皂荚木包金的柱子的金?上。柱子的下面,是用铜铸造的铜座承托?的。至此,整个帐幕的本身建构,已算完成了。

──《中文圣经注释》

】「要用皂荚木为帘子做五根柱子,用金子包裹。柱子上当有金钩;又要为柱子用铜铸造五个带卯的座。”」

“五根柱子”——,这些柱子也是高十肘,和竖板一样(16 参32 ),在上头有金杆子连络,这五根柱子只有一样用处,就是悬挂门帘,照样所记教会中之五种职分的人也当有同一的目的,就是高举耶稣。“柱子上当有金钩”——这些金钩为挂门帘用,大概是在柱子外面安的,使风不能把帘子往里头刮起。“用铜铸造五个带卯的座”——32节的柱子有银座。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用皂荚木为帘子作五根柱子这些柱子也是用金子包裹,柱子上有金?可以?住帘子,而柱子下则用铜铸造的五个铜座承托住柱子。

──《中文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26章 )】

1会幕对旷野的以色列民有什么特别意义呢?见25:8, 21。会幕虽坚固,却随时可拆卸搬运;这有什么属灵含义?

2会幕是神与人沟通的地方。今日,你与神沟通的地方在何处?会幕的竖立要照着神所指示的样式(25:9-, 本章30等 ),你的崇拜是否合神心意。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造」,几种颜色是代表主耶稣的各方面,蓝色是属天的意思,紫色是指主的尊贵,朱红色是指主做王,细麻是预表主的圣洁和无瑕疵。

── 赵世光《圣经宝藏》

圣所和至圣所是用罩棚来遮盖的,人从外面看不见里面美丽的幔子,罩棚有四层,最外面一层是海狗皮,顶难看,粗而坚硬毫不美观,这是代表主耶稣外貌的形状。祂在世上寿并不长,只活了三十三年,可见祂年纪很轻,照理应当祂的面貌很清秀,那知祂并不好看。「祂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祂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这里说祂无佳形美容,因为祂曾经历了千辛万苦。不过海狗皮虽然难看,但越到里面却越好看。照样主耶稣在外表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并且无佳形美容,但是在祂的里面却是全然美丽,像撒玛利亚的妇人本来看不起主耶稣,但到后来,她就看出耶稣是先知。所以我们决不可以貌取人。我们须知主耶稣的外貌不雅观,并非为犯罪,乃是为了受魔鬼各方面的试探和攻击,而经历许多忧患痛苦的缘故。内心的圣洁实比外表的装饰更重要。基督徒若要为主发光,必需先要内心清洁。所以当日耶稣常常要责备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粉饰的坟墓。我再说,海狗皮是最外面的一层,它虽是难看,但是愈到里面却愈美丽。

——赵世光《圣经宝藏》

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默想:“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立起帐幕。”

这一章对帐幕的结构、材料、规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神在详细描述幔子、罩棚、竖板、门闩、门帘等对象的相关要求之时,特别向摩西指出:“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立起帐幕。”(出2630 )

谈到建造帐幕,《出埃及记》不止一次出现“指示”和“样式”,25章、27章都有类似的描述。(参259、40 278 )帐幕的构造非常简单,工艺也不复杂,以我们的眼光来看,以色列人中的能工巧匠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去设计、建造,但神却没有允许他们这样去做,每一个细节,都要“照着”他所“指示”的“样式”,因为帐幕是神与众人相会的地方,理当完全按着他的要求去建造。建造帐幕的整个过程,以色列人始终没有掺杂自己的意思。帐幕完工之后,《圣经》如此描述:“这一切工作,都是以色列人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作的。耶和华怎样吩咐的,他们就怎样作了。”(参出3942-43 )

今天的教会,相当于古代的帐幕,也是神与众人相会的场所,所以也要完全“照着”神所“指示”的“样式”去建造,不得按任何人的主观意识随意为之。保罗提醒我们:“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现代中文译本》译为“规范” ),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提后113 )离开这个“规范”,教会就会走样。

祷告:慈爱的天父,感谢你借着耶稣基督的宝血,为我们预备了教会,使我们可以在那里与你相会。我们在教会中经历你的同在,也当在教会中尽上自己的本分,但因为我们的愚钝,时常不能行在你的旨意当中。亲爱的主,求你赐我们建造教会的智慧,并保守我们能够常常行在你的旨意当中。奉主名求。阿们。

── 李世峥《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神的帐幕】

「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立起帐幕。」

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进四十年,如果今天的新闻界,逐日报道他们的行程,必然很为奇特。但最特别的,是他们所到处相伴的帐幕。那个大帐幕,比任何私人家庭的帐幕都大,而且在全民的中间;有许多人围绕着,谨慎的搬移,敬畏的事奉。
如果看帐幕的制作过程,就必然会更感觉奇怪。制作的工人和艺术家虽然很多,但没有一个可以随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才能,却要全民的领袖,事必躬亲的来视察,督导;连总工程师也要随时请示他,每一细节都不马虎。他们共同信守的一个法则,是:“照着在山上指示的样式”
一般的建筑物,都是求外观华美,式样新颖,可以吸引人的注意。但这会幕的建造,却全然没有那个意思。
帐幕不但形式单调,而且用海狗皮作顶盖,粗糙而欠缺美观;又里面是染红的公羊皮作的罩棚的盖,表明主耶稣舍身流血,成就救恩。
帐幕是用木板围成,简单不过;但每块竖板的下面,有榫与带卯的银座。银是表明救恩,作教会的根基,不直接立在地上,是与世界分别,不沾染世俗罪污。显然的,如果帐幕没有竖板,幔子是软的,会随风飘摇,站立不稳;同样的,教会没有真理的根基,也难以立稳。所以教会不在于外表华美,不在于规模和组织,在于建立在真理的根基上。
进入账幕里面,是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成的幔子,并用巧工绣上基路伯。法柜和施恩座,并所有的器具,更是用精金作成的,是十分华美的。谁能想得到,外面粗陋平常的帐幕,会有这样美好!世人常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神的帐幕却是粗陋其外,精金其中。这正是神与人不同的地方。
神差祂的儿子主耶稣基督到世上来,“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或译“在我们中间支搭帐棚”(约壹14)。祂并没有显出赫赫威严,祂也并没有表露外在神圣的荣光;“祂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祂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
但是,祂是神与人相会的唯一的道路,人藉基督,才可以亲近神。感谢主。

── 于中旻《圣经研究》

旧约──幔子隔开圣所、至圣所;新约──幔子裂开……都有重要含义…… 】

会幕中两个神圣的地方──圣所与至圣所,是用幔子分隔开的。祭司每天进入圣所与神交通,料理香坛、灯台,更换桌上的陈设饼等事务。至圣所则是神亲自临到的地方,祂以赦罪的施恩座为居所,就是遮盖约柜的盖子。只有大祭司才能进入至圣所,并且只能一年一次(在赎罪日那天 ),为全体百姓赎罪。当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圣殿(代替了会幕 )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表明因为祂的死,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人不再需要藉献牛羊等祭牲去亲近神了。

──《灵修版圣经注释》

「这幔子要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

当主耶稣钉死的时候,幔子就裂开了。圣灵指示我们从那时起,人们可自由进入至圣所。一切信徒现在都受欢迎亲近父神,永远有神同在,正徒主耶稣在世时有神同在一样,又像祂在高天之上与神在一起。说:「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

但是这有更深的含义。这又新又活的道路,是因耶稣的身体裂开之后。祂在十字架肉身破裂,所以圣殿的幔子自上到下会裂开。我们若选择十字架,受祂的羞辱与死亡,将自我的生命完全治死,我们就能进入与神的相交,真正进入幔子里面。

许多人从来没有进入裂开的幔子。他们知道脱罪的铜坛,洗濯盆,及金香炉。但是他们从来没哟亲近神的荣耀,没有看见基路伯与血溅的施恩座。

神的灵呀,求你将血洒在我们的良心,用水洗净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引领我们,使我们朝见我们的祭司。

──迈尔《珍贵的片刻》

】「要使幔子垂在钩子下,把法柜抬进幔子内;这幔子要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

「这幔子要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这幔子并非单将俗的和圣的分开;也不是把事奉和敬拜分开;它乃是将那至高的事和至高的分开,将所有人类之间彼此的关系和与神交通的地位分开。这幔子是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成的,上面还绣着基路伯。这些象征着要进到神面前的人,必须全然完全。如今,我们只要借着耶稣基督,在祂的完全里,就能来亲近神。

―― 摩根《话中之光》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