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出埃及记 第13章


圣经综合解读

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以色列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

埃及地一切「头生的」都被神击杀了()),「以色列中凡头生的」虽然没有被击杀,但「无论是人是牲畜」,都已经属于神,应当「分别为圣」奉献给神。
牲畜「分别为圣」的方式是「献给耶和华为祭」()),人「分别为圣」的方式是事奉神。后来神「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头生的」在会幕里事奉神()),利未人的人数不够代替的长子,要用「赎银五舍客勒银子」来赎回())。
真正的奉献,是认识到自己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主耶稣用「重价买来的」())的「初熟的果子」()),应当「分别为圣」交回给神,「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让神的权柄和旨意在自己身上毫无保留地通行:「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3「摩西对百姓说:『你们要记念从埃及为奴之家出来的这日,因为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你们从这地方领出来。有酵的饼都不可吃。」

4「亚笔月间的这日是你们出来的日子。」

5「将来耶和华领你进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就是祂向你的祖宗起誓应许给你那流奶与蜜之地,那时你要在这月间守这礼。」

6「你要吃无酵饼七日,到第七日要向耶和华守节。」

7「这七日之久,要吃无酵饼;在你四境之内不可见有酵的饼,也不可见发酵的物。」

8「当那日,你要告诉你的儿子说:“这是因耶和华在我出埃及的时候为我所行的事。」

9「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在你额上作纪念,使耶和华的律法常在你口中,因为耶和华曾用大能的手将你从埃及领出来。」

上图:一个犹太年轻人在前额和左臂上佩带经文匣(Tefillin),在耶路撒冷哭墙祷告。

10「所以你每年要按着日期守这例。”』」

11「『将来,耶和华照祂向你和你祖宗所起的誓将你领进迦南人之地,把这地赐给你,」

12「那时你要将一切头生的,并牲畜中头生的,归给耶和华;公的都要属耶和华。」

13「凡头生的驴,你要用羊羔代赎;若不代赎,就要打折它的颈项。凡你儿子中头生的都要赎出来。」

「驴」可能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唯一的不洁牲畜。头生的牛和羊是洁净的,可以直接献祭;「头生的驴」和其他不洁净的牲畜())不能直接献祭,所以或者「用羊羔代赎」,或者「打折它的颈项」。
亚当的后裔都是神所不要的「头生的驴」,是不洁净的肉体,没有条件「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凡头生的驴,你要用羊羔代赎」,我们只能在「神的羔羊」())基督里献上自己,一切的事奉、奉献都不能出于肉体,而要「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

15「那时法老几乎不容我们去,耶和华就把埃及地所有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杀了。因此,我把一切头生的公牲畜献给耶和华为祭,但将头生的儿子都赎出来。」

16「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在你额上作经文,因为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

以色列人刚刚出发()),神就宣告「以色列中凡头生的」「要分别为圣归我」()),提醒人一得救就要开始奉献,在奉献里走出埃及、进迦南的路。今天一些信徒经过了许多软弱和失败,才懂得奉献是属灵成长的道路,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亏损。
以色列人刚刚出发,神也再次提醒百姓守逾越节和无酵节()),让人世世代代分别自己、「向耶和华守节」())。因为人性是健忘的,一旦兴奋过去了,很快就会淡忘。所以蒙恩的人必须不断地被「提醒」、被「激发」()),让自己的一生成为救恩的见证,并把这个见证传递下去。

17「法老容百姓去的时候,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神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

18「所以神领百姓绕道而行,走红海旷野的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带着兵器上去。」

「非利士地的道路」())意思是「前往非利士的道路」,沿地中海岸北上,穿过非利士地到达迦南。这是最直接、最短的路程,当时的商旅和军队都走这条主干道,沿途有埃及军队防守。
神知道以色列人在埃及被奴役惯了,惧怕难处、惧怕争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完全是神在做工,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现在如果让他们「遇见打仗」()),必然会「后悔,就回埃及去」())。神也知道刚得救的信徒被世界奴役惯了,祂绝不会不造就我们,就让我们直接进入属灵的争战。
人都喜欢走捷径,但人眼中的捷径常常是「欲速而不达」,进得快,退得也快。神既然已经用「大能的手」将百姓「从埃及领出来」()),就不会让他们再「回埃及去」。因此神常常「领百姓绕道而行」,一路上造就我们,直到我们学会支取神的得胜,成为真正的「耶和华的军队」())。这条造就神百姓的道路,对百姓来说,是要避免「遇见打仗」());对神来说,却是要亲自为百姓争战()),要「在法老和他的全军、车辆、马兵上得荣耀」())。
「红海」原文是「芦苇海」,具体位置并不能确定,可能是现在苏伊士运河沿线的某处。无论是哪里,都不可能截断「回埃及」的路。神带领百姓「走红海旷野的路」,并非是为了截断以色列人的退路,而是为了造就他们,让他们经历神是负责的神、是为他们争战的神,最后「在我敌人面前,祢为我摆设筵席」()),使一切难处、仇敌都成为我们灵命成长的「食物」())。
上图:以色列人出埃及可能采用的南方路线,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红海是苏伊士湾的北端。「红海」一名源于旧约的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希伯来原文是「芦苇海」,可能指有许多蒲草的湖泊或有许多海藻的海湾,地中海到苏伊士湾北端的现代苏伊士运河沿线有许多地方符合这个特征。从地中海边的咸水湖孟沙拉湖(Lake Menzaleh),到巴拉湖(Lake Balah)、廷萨湖(Lake Timsah)、苦湖(Bitter Lakes)和苏伊士湾北端,每个可能的「红海」地点都有学者支持。虽然我们并不能确定红海、比·哈希录、密夺、巴力·洗分(出十四2)的确切地点,但我们可以确定,无论哪处「红海」都不能截断回埃及的道路。

19「摩西把约瑟的骸骨一同带去;因为约瑟曾叫以色列人严严地起誓,对他们说:『神必眷顾你们,你们要把我的骸骨从这里一同带上去。』」

20「他们从疏割起行,在旷野边的以倘安营。」

21「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

22「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

以色列人刚刚离开埃及,神「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离开埃及越远越好。刚刚蒙恩得救的人,也会经历「日夜都可以行走」,因为神要让我们的心离世界越远越好。
「云柱」、「火柱」是神同在的标记,是对神百姓的引导,也是对神百姓的保护。旷野白天炎热,云柱可以给人遮荫;夜晚寒冷,火柱可以给人温暖和照明。神一路用恩典扶持和带领自己的百姓。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进迦南的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功课,就是学习接受神的带领())。只要是神的带领,无论在人的眼中是否合理、是否合意,都应当跟上去。
出埃及的目的是为了进迦南,进迦南预表进入应许、进入基督。如果路上的功课学得不好,就没有办法进迦南,进去了也留不住,留住了也不能安息。天然人的心思都是拜偶像的心思,一切都以自己的平安、福气为目的。但是神的带领却不是以人自己为目的,而是以迦南为目的。神不会叫我们走在人以为蒙福的路上,而是要让我们在路上学到许多功课,那些功课将使我们能够进入基督、能够在基督里得着安息。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首生者的分别为圣

在新约中,都表达了神希望完全掌管一个人,正如说及祂的时间与作为一样。在旧约中我们看到这样要求的预表。此地我们看到头生儿子宣称是神的,因为祂曾从埃及救了他们(后来假定女孩子未包括在头生的之内 )。通常广泛的认为,这是从头生的实际献祭过渡出来的记号。但是迪福氏(de Vaux )指出,在圣地罕有将人献祭的事,也没有证据证明以色列人有这样的作法。

为甚么在此再进一步提及除酵节,理由并不清楚。很可能乃是饮食的改变──许多现代的犹太人对此说法绝难赞成,但是饮食的改变对于记忆的影响会远比一个晚上庆祝逾越节为强。众所周知,在两约之间,比较敬虔的人开始按照字面的意思去解释九节及十六节的‘记号’与‘作记号’。说的在文字上虽然与这里不太相似,但意思是一样的。事实上经匣(Phylacteries )犹太人晨祷时佩戴头上的经文平常只在早祷时带着,而不是在安息日和节期,这便暗示按字面解释是人为的,不自然的。

头生的畜牲,如果是雌的,可以免于归耶和华,这可能纸是为了与女孩子豁免相一致而已。因为主张公牛羊才是通常可以献上的并不正确;请参看及六节;及三十二节;。比较好的解释乃是神不愿使百姓负担太重的祭礼。以色列人吃肉没有我们那样经常,而吃未成熟的牲畜则是应反对的,因此献一只公牛比献一只母牛负担没有那么重。

特别提及驴,是因为牠是以色列人视为‘不洁的’牲畜。就是在后来,骆驼稀少,而马在所罗门时代居首位,但在当时也只用于战车。

救赎头生的习俗至今仍在敬虔的犹太人中持守。一个三十天大的婴孩要给亚伦的后裔相当于五舍客勒的钱。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头生子分别为圣

本章第1、2节以及11~16节直接讨论头生子分别为圣给神的问题。第3~10节骤看似乎与此无关,细察便能看出和“头生”主题的关系。该段讨论的除酵节,基本上和逾越节相同。逾越节在观念上和埃及长子被杀、以色列长子得保全相关联。下面我们又会提到可能还有另一个关联。

2.分别为圣,可以是指“牺牲”,亦可只是限于“视为属神”的意思。两种含义的例子五经都可以找得到,对象并非全部都是人类。本节将“头生”形容为“打开母腹的”,是个专用的术语。“头生”既然有此定义,便必然不可以像上面所提到的一样,译作“青春年华”或“全地精英”(参看注释)。

3.耶和华……将你们……领出来。本节将“除酵节”和“从埃及得拯救”二者相连。不但如此,它更和逾越节一样,与父亲教训儿子有关(8节),受教的很有可能就是长子,因为他与此最是息息相关。本段和上下文因此有双重的联系。

9.在你手上作记号。后世犹太人将这句话以及在你额上作记念,按照字面诠释,将之应用在摩西律法上。他们将小段的律法抄本,用皮带系在手臂和前额上(即是所谓的经匣)。然而这种文字竟可用在除酵节上,就证明了它纯粹是喻象。过分拘泥字义不但是犹太人的毛病,也是基督徒常犯的危机。

12.公的。奉献头生的律法,只对头胎的雄性动物有效。通常惟有雄性的牲畜,才可以献在坛上。归给,应当译作“使之经(火)”,即“献为全牲的燔祭”13就用上了这个不吉的字眼,来形容亚哈斯将儿子献给“摩洛”或“王”或“作为燔祭”(这细节译法未有定论)。迦南人或会如此对待长子,但对以色列来说,他们只能将头生的牲畜献给耶和华。

13.代赎。上面的基本原则,在此作出了两点的规限。礼仪上不洁之动物所生的不能献给神,头生的人也作不得祭物。关于后者的规定,以色列人的祖先早已得到指示(创二十二章)。本节提到的驴子是以色列普及使用的惟一不洁家畜,这是他们常遇的问题。别处有人献猪为祭,但以色列视之为“不洁”,不会豢养它;现代回教徒也是一样。狗和鸢、鸦同等,算为食腐动物,不算家畜。驴子似乎是亚摩利文化〔如:马里(Mari)〕的祭牲,不可献在耶和华坛上可能也有宗教上的理由。在极度危急之时如中的围城也有吃驴肉的记载。圣经似乎亦有提及驴奶。但驴奶若无人饮,养这么多母驴却没有什么理由;除非它们不过是用来繁殖。以色列人可能觉得驴奶驴肉气味难闻,驴又有可能被其他文化视为圣物,或和生殖崇拜有关。这种动物虽然不能献上为祭,仍得被毁归神。若是以羊羔代赎,这羊就要代它被献为祭。不论是可用祭物代赎的驴驹,还是必须赎回的男婴,本节都用动词 pa{d[a^ “代赎”来形容。其含义似乎是“出价买回”,描述神从埃及救赎以色列,就用上了这个动词。

15.头生的公牲畜。以色列将头生动物奉献给神,类比于埃及头生人畜的死亡。同样,长子的“代赎”则视作以色列从埃及“得赎”的纪念。以色列一切宗教习俗皆交织在救恩史中,这个也不例外,它今后成了史实的记念。将头生之物献与神,无疑和奉献其他“初熟果子”有同一的起源。后者是个无害的习俗,在以色列不但可行,更是当行的。其背后的概念,可能和什一奉献相同:向神献上一部分,全部就都成圣了。

但将头生的儿子都赎出来。自亚伯拉罕以降,将长子当作燔祭献给神的习俗已经不复存在(以色列人的祖先或许有这样做,然而考古学证据只能证明迦南人有此习惯)。创世记二十二章的重点,显然就是公羊取代以撒。此后以色列一切献孩童为祭的事,若非出于无知(如:耶弗他,,就必然是故意悖逆(如:亚哈斯,对于众民的规定是,耶和华为自己拣选了利未人,来代替以色列的一切长子。就如某只羊羔代替某位长子,利未人也可代替全部的以色列人。

.埃及的沙漠

17.非利士地的道路,即“通到非利士地的道路”。这条路虽然直接,埃及却驻有重兵镇守。解经家列举好几宗案例,证明每次有人进出前线,埃及警卫都有详细记录。以色列人走这条路,必然会“遇见打仗”(这是希伯来惯用语,即“经历战争”的意思)。本节形容这地区,自然而然地用上了属于后期的地理兼民族名称。非利士人其实要到主前十二世纪,以色列人侵入迦南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在此定居。但在更早时期,沿岸一带无疑已有一些个别的弥诺斯式贸易殖民区存在(Minos,即古克里特岛的文明;克里特,和合本作革哩底;考古证据可参看莱特,海厄特亦有引述)。因此若说本节口语上发生了时代错误,我们仍有辩驳余地。无论如何,远在非利士人出现以前,埃及已经派有重兵驻守这地区了。

18.旷野的路,译作“引到草原之路”更佳,那是可以牧羊的地方。确实地点已不可考,但必然在尼罗河三角洲以东。这地若在歌珊东北,便可能在西尔博尼斯湖附近(Lake Sirbonis,地中海沿岸一个半咸水泻湖)。若在歌珊东南,便可能是在苦湖(Bitter Lakes)区域一带。当地导游纵富说服力,由于海床古今不同,要完全肯定大概已不可能。然而是否知道确实地点,对信心也是没有影响的。

红海,确实的译法当是“芦海”。希伯来文的 su^p{ 大概就是埃及语的 t[wf “纸草”(papyrus),但这字似乎也曾用来形容多种的水草,甚至海藻。任何半咸的浅水都符合这形容。虽然后世希腊人称为“红海”的地方,包括了波斯湾和今日红海的两个海湾,他们的用法和眼前经文却没有关系。惟基于其他因素,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以色列横渡的,是这两个海湾其中一个往北的延伸。概括来说,出埃及只有三条可能的路径:其一是沿着地中海海岸(不太可能,因太过接近埃及的哨站);其二是直接横越西奈半岛直达加低斯(不但和圣经记载相舛,更有不易解决的食水问题);其三是南下西奈,再北上加低斯(从多个角度看,都最有可能)。无论是第二还是第三条路径,皆必须渡过一个今日红海往北的延伸,因而符合本节的指示(请参看前文的附论Ⅱ:“红海”的地点)。

19.约瑟的骸骨。本节承接及当时许下的诺言。约瑟和乃父雅各一样从来没将埃及看为家乡,因而要求葬在迦南。正如上一代的南洋华侨,依然不愿葬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证明,“骸骨”严格来说是约瑟的木乃伊。记载约瑟如愿以偿,得以埋葬在示剑。但这愿望却非感情用事,而是最后一次向神的应许表示信心。

20.疏割……以倘。正确地点已经无可考据,然而上面已经说过,我们可以推想疏割的所在。圣经地图通常都有这两处地方,但位置上却有很大的出入,要看编者所信奉的出埃及理论,是“北路”还是“南路”。在地点讨论方面,德莱维(1911)最是完备,可惜缺乏较新的地理资料。无论如何,经文明言以色列此时仍在大草原的边缘地带。

21.云柱。严格来说,“柱”的希伯来文是“站着之物”,意思比较接近“圆柱”(column)而非一般英译本的“支柱”(pillar)。而“站着”的概念,亦可能暗示神的同在不会中断。这个神临在的象征可以引路或照明前途(如本节),亦可能有保护的作用。神向摩西说话时,云柱亦会降在会幕之前。这云有时在幕上盘旋不去,到以色列出发之时方才提升。云与火往往都是神的象征;在西乃山上神就从云里、火中向摩西说话;新约相类之处可。火为何象征神,不难明白;云可能和黑暗一样,是象征神的奥秘。若问神怎样制造这种效果,我们只能臆测。臆测虽然可能有错,对信心的解释却没有影响。这柱有可能是神在人脑海中造成的异象,即纯粹超自然的效果;亦有可能是神用自然事物代表祂的临在。若是自然现象,它可能是某种沙漠旋风〔如澳洲沙漠的“畏来风”(willy-willy)〕,这种风能够产生转动的细沙圆柱,在沙漠上又停又去;又或许是会幕香坛或祭坛上升的烟柱,在清朗的沙漠空气之中反映坛上的火焰。无论如何,神总利用这云柱象征自己在他们中间。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本节至16节讲头生的人与牲畜归给神的例,和无酵饼的例。

──《启导本圣经脚注》

耶和华对摩西说这句话是这整大段经文(1~16 )的开场白。这整大段经文分成三小段:1~2节是神对摩西的说话;3~10节是摩西对百姓吩咐守无酵饼节的说话;11~16节再接回第2节,是摩西吩咐百姓要将头生的分别为圣归给神的说话。

圣灵引领圣经写作者将这两段经文放在出埃及事件之后,有如附录般的,目的却不是附录,乃为主要的教育资料──不但要以色列人进应许之地后教育儿女,也在教育我们这些藉?信仰耶稣那神的羔羊为救主的人,在仰望将来进入应许之地时,现在应如何自处和怎样教育儿孙。

──《中文圣经注释》

头生者当分别为圣──《串珠圣经注释》

分别为圣】

任何母亲的第一个男胎都被视为是神明所有的。这概念在古代近东有时导致以孩童为祭,来保证丰饶。此外在祖先崇拜的制度中,长子所继承的是作为家中祭司的职任。在以色列中,这信念所导致的是分别为圣──长子拨给神在祭仪或在圣殿中事奉。长子可以从这处境中赎回,按以色列律法的规定,其地位由利未人所取代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本章的前半段描述以色列中头生者分别为圣之事,后半段叙述他们出埃及的旅程(12:37-42)。

──《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

“耶和华晓论摩西”——神要使以色列人时常纪念祂的救恩,“凡头生的”——就是男子和公畜。“都是我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每个家庭的长子必须奉献给神。在氏族社会里,长子代表整个家族;奉献长子表明全家族的生命都属于神。牲畜的头生和土产的初熟也是这个意思。

分别为圣归神的定例,是要以色列人纪念神怎样用逾越羊羔的血,保护了以色列人,并接纳他们全族为祂的长子

对牲畜来说,“归给耶和华”指奉献为祭;对人来说,人不可献为祭,但可以分别为圣,在会幕里侍奉神。利未人被拣选代替所有以色列人的长子,作活的祭物,在会幕里侍奉。因此以色列人要用银子来赎自己的“长子”。以色列全民族因此算为一个侍奉神的民族

“头生”的牲畜和初熟的土产,也要献给神。初熟的土产归祭司,头生的牲畜献为祭,但不洁净的牲畜不可当作祭物,要用羔羊来代替,称为“代赎”;否则,要将它打死

驴是重要的耕畜,但不洁净,也要用羊羔代赎(13节 )。

──《启导本圣经脚注》

「分别为圣」:可解作「献上」,或「将它当作属神的」两个意思;基督也是将自己无瑕的献给神

──《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中凡头生的……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神既是万物的创造者,就是赐我们予万有者,我们的一切都属于祂。祂对我们的要求,并不是全体都归回给祂,乃是因祂在埃及藉?击杀他们头生的而将选民救赎出来,故此祂要求凡对救赎有感恩之心的人,将头生的分别为圣归给神。因此,这献上头生的或初熟的果子,就不但与神创造万物,为万物的赐给者,有?密切的关联,更与祂救赎的工作和我们对其救赎的感恩之心,有?深切的联系。

──《中文圣经注释》

甚么是我应该分别为圣献给神的?】

“分别为圣”就是献祭,或者将某些物品归属于神。将头生的归主,是要百姓纪念他们蒙神拯救的大恩。

(13:1-16)──《灵修版圣经注释》

】「摩西对百姓说:“你们要纪念从埃及为奴之家出来的这日,因为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你们从这地方领出来。有酵的饼都不可吃。」

“你们要纪念……这日”——神用四种方法,使以色列人纪念这日:(一 )命改本月为圣年的正月;(二 )设逾越节;(三 )设除酵节,使以色列人每年七日不吃有酵的物;(四 )使以色列人赎出一切头生的男丁和头生的公牲畜,令他们的儿女询问这礼仪的缘起,我们也当纪念神特别赐恩与我们的日子。“耶和华用大能的手……”——(9、14、16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对百姓说这是接续第1~2节,在神晓谕摩西后,摩西就去对百姓说话了。这里百姓的原文是 'am,是指神所拣选的子民。

你们要记念从埃及为奴之家出来的这日

有酵的饼都不可吃请参看的注释。

──《中文圣经注释》

这段经文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神藉以嘱咐以色列人每年要记念这节期,吃无酵饼七日,并藉这机会教育儿女有关神的大能和拣选他们的恩慈。因为这件事是那么的重要,他们必须像做记号在手上和额上般的,使神的律法常在口中,不致或忘。

──《中文圣经注释》

摩西对百姓讲述有关无酵节(3-10 )及分别为圣(11-16 )之例。

这两段乍看毫无关连,其实却有显著相应的地方。二者都提及进应许地(5- 11 )。都着重儿子的发问及家长应作的答复(8- 14 ),都强调在手上的纪念记号(9- 16 ),也都引用同一救赎的公式作答(9- 16 )。他们守无酵节,并将首生的分别为圣,都是为了纪念神在埃及的救赎。

──《串珠圣经注释》

】「亚笔月间的这日是你们出来的日子。」

“亚笔月”——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以后,将这月的名称改为巴此伦人通用的月名,就是尼散月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亚笔月”(犹太历的第一个月 )相当于阳历三、四月之间。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亚笔月这是古迦南人的月份名。原意是「青穗」,特指那时小麦已长穗,是现今阳历的四月间。这是以色列北方的人受迦南人影响而使用的月份名。巴比伦人对这个月份的名称是「尼散月」

──《中文圣经注释》

亚笔月】

亚笔月相等于公历的三月至四月。这是古名,后来的以色列历法称之为尼散月。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将来耶和华领你进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就是他向你的祖宗起誓应许给你那流奶与蜜之地,那时你要在这月间守这礼。」

“迦南人,……耶布斯人之地”——还有比利洗人,有时也有革迦撒人,这两族的人数或者甚少。“……向你们的祖宗起誓应许给你”——。“那时”——就是进迦南的时候,圣书上记他们在旷野只守了一次逾越节,神本来预备叫他们不久就进迦南,但因百姓干犯主怒,以色列人就在旷野漂流了四十年,才得了所应许的迦南地。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迦南人……流奶与蜜之地请参看的注释。撒玛利亚抄本在这节加上比利洗人和革迦撒人。七十士译本亦有这七族的名称,但次序不同。

──《中文圣经注释》

迦南诸族和流奶与蜜之地】

有关迦南诸族和流奶与蜜之地的讨论,请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要吃无酵饼七日,到第七日要向耶和华守节。」

“七日”——。“到第七日要向耶和华守节”——头一日和第七日当有圣会,犹太人守尼散月第二十一日。为过红海的纪念日。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你要吃无酵饼七日七十士译本和撒玛利亚抄本在此是「六日」。注意:并不像祭典之提到头一日和第七日当有圣会,以及不可作工等。

──《中文圣经注释》

无酵节】

有关无酵节(除酵节 )的讨论,请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这七日之久,要吃无酵饼;在你四境之内不可见有酵的饼,也不可见发酵的物。」

在你四境之内不可见有酵的饼,也不可见发酵的物不提吃者必从以色列的会中剪除的话

──《中文圣经注释》

】「当那日,你要告诉你的儿子说:‘这是因耶和华在我出埃及的时候为我所行的事。」

“当那日你要告诉你的儿子”——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当那日,你要告诉你的儿子说……这段记述明显是为教育之用──要告诉你的儿子,而不是为律例之用。

──《中文圣经注释》

】「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在你额上作纪念,使耶和华的律法常在你口中,因为耶和华曾用大能的手将你从埃及领出来。」

“在你手上……,在你额上作纪念”——(10、16 ),神借埃及人所用的佩戴为喻。【比方】,后来犹太人将,写在皮上,放在小皮盒内,系在肘和额上,作为佩戴的经文,,一百二十七章 )。“使耶和华的律法常在你口中”——既是存在口中,就更当存在心里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这里和16节的主旨,是要以色列人的后代永远在心里纪念神领他们出埃及的大能作为。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回来后,真的照这里所说的,用皮革做成两个备有经文的小方盒,一个戴在额前,一个戴在左手。经文写在羊皮上,抄有,11~16;的经文。这种皮盒可能就是所记的“佩戴经文”。经文盒到耶稣时代已成装饰品,早失原来的意义。

──《启导本圣经脚注》

「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不应作字面解、以为真要将律法写在皮条上,然后佩戴在手上(或额上 )作为纪念。摩西其实是以隐喻提醒以色列人──他们原是神救赎出来归自己的。

──《串珠圣经注释》

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请参看本章16节的注释。

──《中文圣经注释》

护身符】

古代近东的人经常佩带 * 护身符,以求避除邪灵。他们相信贵金属和宝石最为有效,有时更内藏有法力的字句或咒语。护身符在以色列遭禁,但其概念却被改装为对律法的纪念(和这个节期一样 );其他经文亦描述它内藏经文或祝福等,作为实质的纪念。可作例证的,有一九七九年在耶路撒冷城外不远处的前被掳时期古墓中挖掘到的银制小卷。这些小卷中藏有的祝福,是现存最古的圣经片段。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所以你每年要按着日期守这例。’”」

“要按着日期守这例”——就是无酵的例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所以你每年要按?日期守这例年年要按日期庆祝这节期,为的是有机会可作教导儿孙有关神大能的作为。

──《中文圣经注释》

】「“将来,耶和华照他向你和你祖宗所起的誓将你领进迦南人之地,把这地赐给你,」

“迦南人之地”——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圣经所讲的历史事件,不只要我们作回顾,也要前瞻。但无论是回顾或前瞻,为的就是要教训我们现在的人。所以在这两节经文中,作者要读者,正如当年摩西要他的听众实行将来进迦南人之地后所要做的一样。

迦南人请参看的注释。

你要将一切头生的,并牲畜中头生的,归给耶和华将头生的归主的主题,是以色列人很古的习俗。

公的都要属耶和华并不是「一切」头生的──这「一切」之中仍有规定,就是只有头生的男子和头生的公牲畜。

──《中文圣经注释》

献头生牲畜为祭】

头生的牲畜要献为祭物,表示对耶和华的谢意;惟驴子不得认可。迦南人有偶尔牺牲驴子的习惯,* 马里文献亦记载了坚定盟约的仪式中,有一步是献驴为祭。作为重要的驮兽,可能是驴子不得作为祭牲的理由。驴子和儿子一样必须赎出来──即以别的祭牲取代之。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那时你要将一切头生的,并牲畜中头生的,归给耶和华;公的都要属耶和华。」

「要将 ...... 归给」:按原文直译是「使之越过某些事物」(例如越过水泽 );「归给」这字常常形容异教徒把自己的儿女献上为祭归给外邦神,23:10), 所以在这节内,这字带有献为燔祭之意。

──《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人头生的男孩和雄性牲畜,都归给神(都要赎回 )”是甚么意思?】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那一夜,所有头生的男孩,都因门框上涂上羔羊之血而免于被杀。因为神拯救了他们,所以祂有权利要求将这些归给祂。不过神吩咐他们,要用银子把头生的男孩赎回。这种礼仪有三个目的:(1 )使以色列人想起神免去他们长子的死亡,释放全民脱离为奴之地。(2 )它显明神极度重视人类的生命,跟异教有天壤之别,拜假神的人相信假神喜爱杀人献祭。(3 )它预表将来主耶稣基督要为我们付上赎价,一次性将我们买回并永远归与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凡头生的驴,你要用羊羔代赎;若不代赎,就要打折它的颈项。凡你儿子中头生的都要赎出来。」

“凡头生的驴”——当时埃及国的骆驼不多,马匹多是政府和富户养的,又是多为拉战车用的,所以以色列人出埃及只带着驴,圣洁的牲畜必归于神作牺牲,不洁的被赎或被宰杀。“凡你儿子中头生的,都要赎出来”——后来神定了五舍客勒银子为赎价,注意神将人列在不洁之中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注。此处没有说明用什么代价来赎,也许用牲畜。说,赎价是“按圣所的平,用银子五舍客勒”。

──《启导本圣经脚注》

「驴」:是很有用但属不洁的动物,所以要藉羔羊代赎;若不代赎,就要被打折颈项(避免血流出 ),它这样被毁之后也可当为供物献给神。这里特别提到驴,因它是从埃及带出来唯一荷负重载的动物。人所生的绝不能用作献祭,所以要代赎(大 概是献上代赎祭牲 )。

──《串珠圣经注释》

凡头生的驴,你要用羊羔代赎如果是头生的牛羊,要献为祭(见15节 )。但驴不是祭牲,故用小羊作代替为祭。

凡你儿子中头生的都要赎出来这将和耶典字句相符,而神典则只说「你要将头生的儿子归给我」。怎样赎出来?民数记告诉我们:每人五舍客勒银子。在则说是用当年的利未人代替以色列头生的人。当年头生的人多出利未人二七三名,仅将这二七三名每人五舍客勒的银子,交给了祭司亚伦和他的儿子

──《中文圣经注释》

】「日后,你的儿子问你说:‘这是什么意思?’你就说:‘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为奴之家领出来。」

】日后你的儿子问你说……请参看的注释。

──《中文圣经注释》

】「那时法老几乎不容我们去,耶和华就把埃及地所有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杀了。因此,我把一切头生的公牲畜献给耶和华为祭,但将头生的儿子都赎出来。」

“一切头生的公牲畜献给耶和华为祭”——就是一切头生洁争的公牲畜。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在你额上作经文,因为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

注。

──《启导本圣经脚注》

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在你额上作经文,因为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这经文的原意是要听众紧记此吩咐,正如善忘的人做记号在手上,或把它当经文般惦念在两眉中间的上端(这是古以色列人认为记忆的所在 )。可是,后期的犹太人却把这经文按字句来解释,而做了两个立方型的小皮盒作为经文佩戴盒,一个缠在左臂,一个戴在额上。他们将以下的经文抄在小羊皮纸上置于盒中:。耶稣指责法利赛人「将佩戴的\cs9经文做宽了」,所指的就是这东西。

──《中文圣经注释》

】「法老容百姓去的时候,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神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

“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内中有四个缘故:(一 )因为选民还无胆量;(二 )因为神要在旷野训练他们;(三 )因为神要向摩西成就所应许的证据;(四 )因为神要在埃及人身上施展大能。神的引导有五种:(一 )是连续的(白日黑夜-21-22 ;(二 )是深奥的(以色列人往往不明白 ;(三 )是奇妙的;(四 )是完全的(没有一时错了 );(五 )是长久的(直到迦南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非利士地的道路”可能指沿地中海岸通往巴勒斯坦西南的军用道路,始自埃及边防要塞洗录(Zilu )上达巴勒斯坦西南的拉非亚(Raphia ),是自埃及去迦南的近路。但因埃及人沿边境设有防守要塞,而非利士人又是好战的强敌,兵凶战危,以色列人畏缩之余,很可能要求重返埃及,所以神领百姓绕道走旷野的路。

──《启导本圣经脚注》

刻画出神的决定及计划,并解释以色列人为何会循一个意料不到的方向前进。

「非利士地的道路」:应译为「前往非利士的道路」,这本是最直接和最短的路程。

──《串珠圣经注释》

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非利士人又称迦斐托人,他们原是从地中海的迦斐托岛侵入大陆的人。迦斐托岛大概是现今的革哩底岛。他们在主前十二世纪入侵埃及,为埃及第二十朝的兰塞三世(Ramesses III- ca. 1183~1152 B. C. )所击败,乃沿西乃半岛北上,而居于迦萨一带的五城地区。现今的巴勒斯坦地或人,就是从原文的非利士地或人而音译的。由疏割往迦南,走这条西乃半岛北部的非利士道路(即古代圣地三条道路中的沿海道路 ),乃是最近的道路。

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这一大段经文中,我们多次看到,神不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也领导他们当走的道路和不当走的道路。

因为神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其引领以色列人不走非利士道路的原因,是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而回埃及去。这条沿海道路是有埃及的防兵和堡寨的。但在古代,西乃半岛往南的道路,埃及防堡更多,因为他们的铜矿和各种宝石与珍珠的采集,都在苏彝士湾和近红海处。

──《中文圣经注释》

问:何以神不准百姓走非利士地的近路?】

答: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神却不要他们从那里走,原因是:「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 」。神既用大能的手将百姓救出来,祂不愿意百姓再回埃及去。此事可作我们信徒的教训。我们既从世界出来,断乎不可再回到世界那里去。信徒当和世界的罪恶完全断绝。正如保罗所说:「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 赵世光《圣经宝藏》

非利士地的道路】

通往非利士地的道路,是指从埃及到巴比伦,穿越肥腴月弯(Fertile Crescent ),名叫大干道的主要道路。这干道沿地中海岸北上,穿过巴勒斯坦南部的非利士属地,然后在贴近迦密山脉南麓的耶斯列谷转往内陆。埃及人称经西乃半岛北部的部分为贺如司之道(Way of Horus ),并且严力防守。因为除商旅以外,军队走的也是这条路。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色列人何时离开埃及?】

对以色列人究竟在何时离开埃及,有两个解释。认为是早期的,说他们在公元前1446-1445年之间离开;认为是在后期的,则定在公元前1300-1220年之间。前者的依据是 "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480年,...... 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同意,所罗门是在公元前966年建造圣殿的,加上480年就是公元前1446年。后者则觉得480年不能按字面理解,因为以色列人曾为法老建造比东和兰塞这两个贮货城,兰塞是照法老兰塞二世所起的名字,他在公元前1290年前后即位,作王六十五年。不管是哪一种看法,总之神是照祂的应许,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既表明祂的大能,又表达祂对自己百姓的大爱。

──《灵修版圣经注释》

行走埃及的旷野路程──《串珠圣经注释》

这段经文有三个小段落:是说明神不要以色列人走沿海的近路往迦南去,因为那边有埃及的防堡,怕百姓一到防堡遇?战事,就后悔而想回埃及去。所以神要他们绕道向旷野的路上去。虽然如此,他们出去的时候,是带?兵器的。是说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鉴于约瑟曾严严的吩咐,并曾要以色列人起誓,把他的骸骨带出埃及,葬在神应许列祖的迦南地,所以他们带了约瑟的骸骨,从疏割起行到旷野边的以倘安营。是说明神曾应许与摩西同在,现在祂就日间藉?云柱、夜间藉?火柱,表明祂的同在,引领他们的路,以及看顾保护他们,使以色列人日夜都可以行走,也得?云柱的荫庇和火柱的温热。

──《中文圣经注释》

】「所以神领百姓绕道而行,走红海旷野的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带着兵器上去。」

“走红海旷野的路”——就是西奈旷野的路。“都带着兵器上去”——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携有一些武器,万一遇埃及边防军,也可以一战。他们带兵器的事除此处外,也说他们是按军队的编组方法出埃及,沿途“安营”的(20节。埃及的战车队由法老自己率领在后追赶。这一切都说明,以色列人携有本身力量能配备的武器同行。不过,这枝毫无训练的“军队”,又有大群妇孺与牲畜随行,决非装备精良的埃及军队的对手。他们能够胜利,因为有耶和华神为他们争战

──《启导本圣经脚注》

「红海」:原文是芦苇海。这与我们所认识的红海或苏彝士湾无关,大概是现今的孟沙勒湖的南半部。

──《串珠圣经注释》

神领百姓绕道而行,走红海旷野的路原文的红海,正译应作「芦苇海」或「芦苇湖」,与现有的红海不同。最可能的地方,是现今的苏彝士湾至地中海区中间的一些原被芦苇遮盖的湖泊或沼泽地区(参看本书绪论的「红海指的是哪个海」 )由这地区过去,就已经出了古代的埃及边境而到了西乃半岛的旷野地带。所以现代有些学者认为,是属于「到旷野」的传统,而不是「出埃及」的传统。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带?兵器上去他们出埃及时带?兵器上去,是可靠的。因为奴隶在工作时不可能有兵器;但他们出埃及时却可在工地拿或向埃及人索要,藉以准备在防堡被拒通过时的作战之用。

──《中文圣经注释》

红海】

译文中的「红海」,希伯来原文作芦苇海(Yam Suph )──好几个水域都可以此为名。名字所指的大概是蒲草。这种苇草从前在苏彝士湾和地中海之间的沼泽地带生长得极茂盛,但如今绝大部分已经被苏彝士运河所消灭。这种苇草只在淡水生长。从苏彝士湾北行,沿途经过的湖泊有苦湖(Bitter Lakes )、廷萨湖(Lake Timsah )、巴拉湖(Lake Balah ),最后的是地中海旁的门札莱湖(Lake Menzaleh )。以色列沿着图米拉特干河行进,就会走到廷萨湖。是以这湖经常被认为就是芦苇海,但其他湖泊都各有其支持者。以色列人起先若是朝西北前行,回头就会来到巴拉湖边。然而若是朝西乃地区前进,他们肯定不会走在苏彝士湾西岸,况且这地点亦超过经文所述(离疏割约120哩 )太多了。因此「红海」的译文虽然导致这地点广被接受,它却是可能性最低的一个。除了按地理特色译作「芦苇海」以外,另一个说法认为「灭海」才是正确的翻译。按这理解,水被分开,就是比喻古代近东创世神话中,代表混沌之水被制服,神的仇敌被击败的主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这里提及以色列人『以战斗的阵容』前进,乃是要强调他们不是一些散兵游勇之逃命。这里同样提及约瑟在记载的已用香料裹好的身体(用『骸骨』并非含有他的身体已经腐朽之意 ),虽然他们离去匆促,但一切却是依?次序行。凡是神掌管之处,急速不会变成恐慌。

──《每日研经丛书》

「摩西把约瑟的骸骨一同带去;因为约瑟曾叫以色列人严严地起誓,对他们说:“神必眷顾你们,你们要把我的骸骨从这里一同带上去。”」

“摩西把约瑟的骸骨一同带去”——约瑟死了,人就用香料将他的尸体熏了,敛入棺内,停在埃及。“约瑟曾叫以色列人严厉地起誓”——,约瑟叫以色列人这样起誓,显明他深信神必将迦南地赐给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人将约瑟的骸骨葬在示剑,其余支派之先祖的骸骨都被带到迦南,也葬埋在示剑了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启导本圣经脚注》

「约瑟的骸骨」本节承接及当时许下的诺言。约瑟和乃父雅各一样从来没将埃及看为家乡,因而要求葬在迦南。正如上一代的南洋华侨,依然不愿葬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证明,「骸骨」严格来说是约瑟的木乃伊。记载约瑟如愿以偿,得以埋葬在示剑。但这愿望却非感情用事,而是最后一次向神的应许表示信心。

──《丁道尔圣经注释》

摩西把约瑟的骸骨一同带去约瑟的墓在北国的示剑地是一个事实。约瑟要以色列人起誓将他的骸骨搬葬以色列地

──《中文圣经注释》

】「他们从疏割起行,在旷野边的以倘安营。」

“疏割”:看注。以倘的位置不详。说其地在旷野边上。有的考据说,以倘为埃及东边的边防要塞,或在疏割以东。

──《启导本圣经脚注》

「以倘」:既然是在旷野边, 所以大概位于疏割之东。

──《串珠圣经注释》

从疏割起行,在旷野边的以倘安营有关疏割,请参看的注释。以倘的原义是「海边」或「与他们同在」。这不是埃及文,所以至今无法在埃及文件或古地名中找到。大概如经上所记,是埃及边境靠近旷野和海边之地。

──《中文圣经注释》

疏割】

学者考据大都认为疏割就是图米拉特干河东端的马斯库塔遗址。按古埃及文献这地区为特叶库(Tjeku ),这个埃及语名字等同于希伯来语的疏割。以倘与埃及语的 htm「碉堡」相同,可能是指这地区任何一个堡垒。神在要他们掉头转回,表示旅程第一个阶段时他们是沿着非利士地的道路行走。若然,以倘最有可能便是西勒(Sile ),即现代的阿布塞法遗址(Tell Abu Sefa )。这是古代守卫前线第一个堡垒的所在地,也是远征迦南惯常的起点。在此详细解释了。问题是西勒离疏割有五十哩之遥,要几天才能走到。此外,在蒲草纸文献阿纳斯塔西第六蒲草纸中,又提到法老梅雷他(主前十三世纪末 )在特叶库附近,另外还有一座堡垒(至于出埃及可能的路线之一 可参看地图一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倘是什么地方?以倘是埃及与旷野的边界,过了旷野,向东北走,就是迦南地。神要以色列民昼夜不停的往前走,不能在沿途耽搁,因为他们离开埃及还不很远。神用什么方法使他们日夜前进呢?请看「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 」,这云柱不像平时所看见的浮云,它乃是引导以色列民的记号。火柱是为着在夜间保护他们,引导他们,供给他们热力的。神所以要他们日夜行走的原因,就是要他们离开埃及越远越好。在现在时代中,神不也是差遣圣灵引导我们行走天路么?我们有时候偏行己路,不肯随圣灵的引导,结果就受苦受冤。其实,我们应当在无论大小事情上,都得寻求神的旨意,随从祂的引导。如此你的道路非但不会走错,而且心中常有一种不能言喻的满足。神是信实的神,祂必引导我们行正路;虽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许会有荆棘 ,有苦难,但是我们坚苦忠诚的跟从祂的脚踪行走,祂必带领我们直到我们所要去的目的地,面对面会见了主为止。

── 赵世光《圣经宝藏》

】「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

“耶和华在云柱……火柱中……”——云柱就是神与以色列人同在的标号。这云往在上头散布如伞,遮盖全营。神在云往中居住,借着云柱引导他们,夜间发光,显出神的圣洁和荣耀,这荣耀有时候白日也显露出来,神在云柱中和摩西说话,约壹1-14)。以色列人安营的时候,云柱在会幕以上,在云柱中所住的神的使者就是主耶稣,这荣耀也临到所罗门的圣殿,以西结曾见这荣耀离去主殿,后来又预言这荣耀到了千禧年还要下降,有人以为所说之人子的兆头就是这荣耀,保罗将这荣耀列在以色列人特别的幸福中,云柱的妙用有四:(一 )光照百姓;(二 )遮蔽百姓,日头不至于晒着他们 ;(三 )保护百姓;(四 )引导百姓。当时的元帅在军前举烽火,但这云柱是神迹显明神亲自做百姓的首领。“日夜都可以行走”——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云柱」严格来说,「柱」的希伯来文是「站着之物」,意思比较接近「圆柱」(column )而非一般英译本的「支柱」(pillar )。而「站着」的概念,亦可能暗示神的同在不会中断。这个神临在的象征可以引路或照明前途(如本节 ),亦可能有保护的作用

──《丁道尔圣经注释》

“云柱”与“火柱”是神同在的记号。这片云彩日间在以色列民前头行路,叫做“云柱”;夜间发光如火,故称“火柱”。会幕建成,云彩降在其上。神常常从云柱、火柱中向百姓说话。以色列人出埃及后,云彩与他们同在四十年之久。从此可以看出,这不是一片普通的云彩,而是神用的特别记号,指挥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行止。

──《启导本圣经脚注》

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这两节经文不单证明神的同在,也证明祂的显现、引领、保护及同行。云柱、火柱的保护作用,是要身历沙漠的人才能深切体会的:西乃沙漠日间的热度有时在摄氏四十五度或以上,无树荫无房舍,炙热的沙粒,实在令人干渴头昏,但在云柱的荫下,却使人稍能喘气清醒。沙漠区因无湿气保住温热,夜晚由清凉而降至寒冷,火柱的温热可使发抖的人稍能镇定。因此,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因为云柱、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以引领和保护他们前行。

──《中文圣经注释》

,22云柱火柱是什么?有何作用?】

答:自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行动开始时,就有云柱火柱的出现,这是神与以色列人同在的一种明显的标记,是引导他们行止的一种信号,在日间为云柱,在夜间则成为火柱。神在云柱中显现,这云柱在上头散布遮盖全营,神借着云柱的光彩引导他们。火柱发光显出神的圣洁和荣耀。这荣耀有时候白日也显现出来。神曾在云柱中和摩西说话。当以色列人安营的时候,云柱是在会幕以上。我们总括这些情形看来,可知这云柱火柱是含有光照、遮敝、保护、引导之作用,是一种奇妙的神迹,为特别显明神亲自作了百姓的首领和引导者。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云柱火柱】

有人认为火山活动是云柱火柱最合理的解释。主前一六二八年(西北600哩外的 )帖拉岛(Thera )火山爆发,带来了弥诺斯文化(Minoan civilization )的末日,可能整个尼罗河三角洲都看得到爆发的景况。但这事件在时间上太早了(见「出埃及的日期」-111页 ),并且这解释也无法解释柱子如何前行,和圣经所描述的位置(他们是朝东南方前进 )。经文没有说柱子是超自然的产物,只是说它提供超自然的带领。因此有人提出这可能是先遣部队使用某种火盆,将之安放在杆子上所产生的现象。这是商队经常使用的方法。可是,圣经每次都是描述柱子是主动(降下、移动 )而非被动的(从来没说它被人移动 )。因此先遣部队的理论很难有什么支持。在古代世界神明有光辉或火焰围绕是很平常的信念。在埃及文献中的表现方式,是暴风云随同有翼的日轮(sun disk )。* 亚喀得语用梅岚穆(melammu )一语,来描述这种神明荣耀可见的彰显,这种彰显通常是在烟或云笼罩之下的。有人认为梅岚穆的概念,在迦南神话中是用阿南(anan )一语表达,与本节译作「云」的希伯来字眼相同。只是这字在圣经中出现的次数又少,意义又隐晦,因此不能太有把握。无论如何,本节所述的柱子是只有一条的:白昼时看见烟云,包在里面的火光晚间照亮出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

柱、夜间火柱、离开众民的面前)。」

“……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大概过了四十年,在约旦河东耶利哥对面的亚伯什亭,云柱才离开了百姓。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云柱」及「火柱」:是神与以色列人同在的真实凭据;至于神藉什么自然界的现象去制造出这些柱子,我们无法确知。

──《串珠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3章 )】

1守除酵节、献头生牲畜、赎出长子这些条例有什么共通的目的?你的生活如何响应神的作为?

2那一条通往迦南之路是最短的?神为何要以色列民绕道而行?神为照顾的子民作了什么安排。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头生的当归于神】「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以色列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

告诉我们一件事,就是从今以后,凡以色列头生的,都要归耶和华。因此,凡一切用宝血买来的,也都是神的。我们是祂买来的,我们没有自由。我们几个能说,神!我是归于你的,我是你的奴隶呢?「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每一个人得救的那一天,就是他出卖的一天。奴是用钱买的,仆是用钱雇的。被买的,在他自己没有自由;被雇的,是可以有自由的。我们是神的奴,不是神的仆。圣经原文每一次说到这事,都是说我们是一个被买的奴隶──被神买的奴隶。

―― 倪柝声《逾越节》

】「以色列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

神所杀的是头生的,所以神也用头生的救头生的。主耶稣是头生的儿子。祂是无瑕无疵的救主

―― 倪柝声《逾越节》

「以色列人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

以色列人是神从埃及所救出来的,是属神的子民,他们有责任事奉神、听神的话,而以色列人中头生的更是神用羔羊之血所赎的,要分别为圣归给神,否则是不当存活的,这预表新约的信徒是主耶稣用宝血所赎的人,都当归给神、分别为圣,不能别有所属所归,不能作别用,也不能为自己而活(林前619 20 罗148 )。

这种救赎的关系是信徒属灵生命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和神的关系就不对。真理就要被歪曲,道路也走错了,所有属灵的生活都要失去真正的意义,这也是许多信徒失败、跌倒、堕落的原因。信徒一离开宝血的救赎基础,一离开归主为圣的地位,就否定了与主的基本关系,不承认祂为主,不要以为我们是属祂的人,就可以随便了。脱离主的自由,实际上就是重新去作撒但的俘虏,作罪的奴仆,与世俗为友,同流合污,必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

所以最重要的是立刻将自己重新放在被宝血所救赎的地位,再分别为圣将自己归给神承认是属祂的,以祂为主,为祂而活,遵行神的旨意,度在世余下的光阴。这样,才与神有正当的关系,有平安喜乐。将来,承受神的国。

──《每日天粮》

“记号、标志”……基督徒的标志是…… 】

除酵节把以色列人分别出来,使他们成了与众不同的民族,就好像在手上和额上打下记号一般。你怎样使自己身上有作神信徒的记号?以神的准则养育儿女、对别人的关怀、对穷人的体谅、过敬畏神的生活──这些都是信徒的标志。世界各民族都有其独特性,而基督徒的标志就是彼此相爱

──《灵修版圣经注释》

保守自己常在恩典中的见证】

神在这里又重复的说要守逾越节,要吃无酵饼,守这无酵节。这样作的目的是向下一代作见证,也就是说神的子民蒙恩以后,他的一生就是一个见证。他的一生都要把这个见证传递下去,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再传给下一代,借着这一个纪念把见证传下去。叫恩典给人认识,让人认识他们是靠着恩典得保存,并且因着恩典而进入流奶与蜜之地,因此,就被吸引去学习敬畏神。

我们敬拜赞美我们的主,当然我们现在用新约的话来说,不仅是福音的传递,也是我们每次擘饼纪念主的时候,我们所该有的里面的响应。前几天,在我们中间有一位弟兄,以前他不常擘饼,现在是擘饼比较留心了,他跟我交通起来。他说:「现在我才懂得,原来在主的桌子前面是那样丰富的,在主的桌子面前那个恩典的感觉是那么强烈的。」弟兄姊妹,如果我们体会到主安排我们擘饼的心思,而不是循例在这里作一下的,我们就懂得神当时安排他们每年必须要过逾越节,要作那许许多多复杂的事情的目的在什么地方了。
??顆/span>我们感谢赞美我们的主,神在那一个时候,安排逾越节、无酵节,让他们去守节分别自己,为要叫他们对恩典的感觉一年过一年的更新,让他们对神的心思和敬畏,也一年比一年更准确。

——王国显《容我的百姓去—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耶和华用大能的手降我们领出来。」】

在本章里有四次提到摩西的话,神用大能的手救祂的百姓脱离埃及为奴之家。我们也被提醒在我们信的人有极大的能力。

神大能的手提拔我们——以色列人若必须自救,再由神来救拔,他们一定无能为力。他们那么软弱,只有躺在坑底呻吟。但是神的恩手伸到他们,甚至碰到他们最深的低处。神的救助不是基于他们的行为,然后再由神来负责。当我们实在没有力量,用尽我们一切,甚至心力消耗殆尽,那时神会来,成为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我们永远的分。

神大能的手对付仇敌——法老虽然强力,人们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好似幼童抓住小虫一般。到底成人比幼童的手强,更何况神比法老呢?可见撒旦虽将你掳掠,不必怕他,只看神恩手的力量,在祂有什么难成的事呢?

神大能的手足以依靠——对信祂的人,神好似火车头一样,但后面的车厢却需要有结环。你必须信靠神的能力,专心仰赖祂。祂的膀臂并为缩短,也不麻木,除非我们不信或罪污,神大能的手必有巨大的力量。

──迈尔《珍贵的片刻》

】「法老容百姓去的时候,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上帝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上帝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

多少时候,神带领我们经过我们认为漫长而乏味的道路,而另外正有一些显然是更直接通到目标的道路,如果祂愿意,我们必能藉此达到那地。但祂为使我们免去许多我们所未曾想到的危害,领我们绕行,因为祂知道,那些捷径往往并非最短的道路。

―― 摩根《话中之光》
神不领错路】

「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

两点之间,直线最近。但神似乎忽略这一简单事实。
从埃及,经迦南,到叙利亚,是一条交通的古道。亚伯拉罕,以撒,在飘流的时代,都曾从迦南下过埃及;雅各带着全家老幼,从迦南下到埃及定居,还不过是四百多年前的事。人事会改变,地理总不改变。
不过,地理上的距离,并不等于心理上的距离。强悍的非利士人,侵据了沿海地区。如果以色列人的心没有预备好,就不能应付所必须打的仗,也就不能够进入神应许之地。
神是得胜的神。祂不愿意见到祂的儿女失败,更不愿他们再走回埃及的路。一个孩子,虽然将来会作战士,但绝不能在他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叫他担当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重任;必须经过成长的过程,受许多梯次的训练,才可以负起责任。
神似乎故意把最好的东西,放在难以达到的地方。最美丽的风景,最宝贵的矿藏,都不是在人口密集的小区,或是车马辐凑的大路旁边。只有肯经历困苦,长途跋涉,才可以达到那些地方。但总不会有一条路直达山的顶峰,常是迂回转折,才到目的地。
神训练人,造就祂的器皿,都有一定的过程。大卫受膏以后,并没有立即登上王位。他要有十三年的时间,先是在扫罗左右,后在旷野飘流;还要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半,才作统治以色列全国的王。
神并不着急。连保罗祂特别拣选的器皿,也要经过三年亚拉伯旷野的生活,才开始他的事奉
约瑟是圣经中最近于完全的人物。他走上首相的位,达到神启示的异梦应验,也少不了曲折。从父亲的爱子,到埃及的奴隶,到作监狱中的囚犯,“人用脚镣伤他的脚,他被铁链捆拘”,使他不能跑自己的路。那是艰苦遥远的路,漫长的十三年!
但我们绝不能否认,这都是出于神的智慧。
神引导人行迂远的路,我们难以同意,我们不能了解。只有相信,不能埋怨。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到经过以后,会结出甜美的果子,一切的艰难,都要变成赞美。

── 于中旻《圣经研究》

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

默想:“法老放百姓走的时候,非利士人之地的路虽近,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神说:‘恐怕百姓遇见战争就后悔,转回埃及去。”

第十灾后,法老终于同意了以色列人的请求。寄居埃及“正满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全军从埃及地出来了”(出1240 )。“法老放百姓走的时候,非利士人之地的路虽近,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神说:‘恐怕百姓遇见战争就后悔,转回埃及去。’神领百姓绕道而行,走旷野的路到红海。”(参出1317-22 )

从埃及前往迦南,可沿地中海海岸北上,这是最近的路线。可是,“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原因是如果沿这条路走,以色列人必会与盘踞于这一带的非利士人发生冲突,神担心他们“遇见战争就后悔,转回埃及去”。因此,“神领百姓绕道而行,走旷野的路到红海”。这条路线绕路不少,但比走“非利士人之地的路”要少遭遇一些困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认为的近路,但“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他故意让我们“绕道而行”,目的就是让我们不要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样的时候,我们务必顺服神,因为他曾说过:“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赛559 )── 李世峥《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神照自己的意思而行──有时就是不太想随祂的;随我的不可以吗?】

神并不常照我们的理想来行事。祂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并没有领他们走最近便的道路,直接去应许之地,乃是绕道而行,避免与非利士人争战。如果神没有领你走捷径,不要埋怨,也不要抗拒祂;只要甘心顺从,信靠祂领你平安地绕过看不见的拦阻。祂从开头就看到旅程的终点,祂知道哪一条是最安全、最好的道路。

──《灵修版圣经注释》

在你人生的旷野路上,也看得见云柱和火柱吗?】

神赐给以色列人云柱与火柱,使他们在白昼与黑夜都知道祂的同在,一路引领他们到应许之地。祂赐甚么给我们,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有同样的确据呢?那就是圣经。昔日以色列人没并有圣经,今天我们可从神的话语中,得到祂一再的保证,知道祂在我们中间。昔日以色列人仰望云柱、火柱,今天我们昼夜诵读圣经,知道祂与我们同在,并引领我们的一生。

──《灵修版圣经注释》

日间云柱,夜间火柱何等壮观!为的是…… 】

云柱与火柱是神以具体的形象显现的实例。祂照亮路程,保护他们不受仇敌侵扰,使百姓有祂引领的确据,保守他们的脚踪,激励众人为神发出火热的爱心。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