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
“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就是暗兰,“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就是约基别,大概是利未的后裔,未必是利未的亲女儿。【比方】)原文作亚伦的女子,原文作亚伯拉罕的女子,乙三 ),也有人以为她是利未的亲女儿,。本节既然不提摩西父母的名字,就暗示是摩西写的,若是别人写这一节,大概就不能不提他们的名字。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本节没有说出摩西父母的名字。说他父亲名叫暗兰,母亲叫约基别。暗兰的父亲是哥辖。摩西的母亲约基别是他祖父哥辖的幼妹,亦即他的姑婆。但也有古卷作“堂姐妹”,因娶长辈为妻为以后的法律所禁,。
──《启导本圣经脚注》
有一个利未家的人有关利未家,请参看本书绪论的「利未及出埃及支派」和注释的「利未」条。这个利未家的人,名字叫暗兰。
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这妻子本是暗兰的姑母,名叫约基别──《中文圣经注释》
娶了……为妻: 已经结了婚的意思。因为摩西出生之前就有一个姐姐米利暗和比他大3岁的哥哥亚伦(7:7,15:20)。这里“一个利未家的人”的摩西的父亲是,利未支派哥辖的儿子“暗兰”,将摩西的母亲记录为“利未女子”,她是利未的女儿“约基别”(6:16-20)。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利未家的人」: 6:20 说此人是「暗兰」,可能是利未的孙子。
●「利未女子」: 6:20 说此人是约基别,而且是哥辖的妹妹。 ◎关于 出 2:1-1 似乎暗示摩西是这家的第一个孩子,因为 2:1 提到「娶妻」然后 2:2 提到「怀孕」「生一个儿子」;但是 2:4 又提到这男婴有个姊姊,表示他确定不是头生的。所以有学者解释这是指发出屠杀男婴命令之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而且摩西有哥哥亚伦! ) ◎根据 出 6:20-23 的记载,亚伦的父亲叫暗兰,母亲叫约基别,姐姐米利暗。又摩西是亚伦的弟弟,所以这个「利未女子」应该就是约基别。约基别原是利未的孙子暗兰的姑姑(6:20,26:59)。 ◎有学者认为米利暗和亚伦是暗兰前妻的小孩,因为米利暗创常被称作「亚伦的姊姊」(15:20),却没有直接被提及是「摩西的姊姊」。但是 民 26:59 却清楚指出米利暗是亚伦和摩西的姊姊而推翻了这种说法。――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这俊美的婴孩原来就是──】
。这婴孩就是摩西。他的父亲叫暗兰,母亲叫约基别,哥哥叫亚伦,姐姐叫米利暗。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摩西诞生及被收纳为法老女儿的养子──《串珠圣经注释》
为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在埃及为奴,以及被埃及人残虐的苦痛,神给以色列人预备了一个领导他们出埃及的人。这人的父母都是利未家的人。在他生下来的时候,父母见他俊美,舍不得给埃及人丢落河中淹死,所以违背王命的把孩子藏了三个月。以后不能再藏,使用蒲草箱把他放在河边的芦荻中,希望有善心的埃及人救起来抚养,并由他的姐姐美莉安远远站?加以守护和看其究竟会有怎样的结局。刚好埃及王的女儿到河边洗澡,发现了这个孩子而怜爱他。美莉安就趁机上前提议为公主找个希伯来妇人作奶妈。公主同意以后,她就去叫了自己的母亲约基别来见。公主叫约基别抱孩子回家去替其抚养,并会给她工资。约基别抱孩子带回去奶养,大概在孩子断奶后就送回王宫给公主。公主收养这孩子做了自己的儿子,并按埃及王族的传统给这孩子起名为某神的儿子。「儿子」在埃及文的音译是「摩西」。孩子长大离开王宫后,将那神名除去,而只有摩西这名字。后来的以色列人不明就里,就把「摩西」这名词,当作是从希伯来文的动词「拉」而来的,便说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因公主把他从水里「拉」上来的缘故。
──《中文圣经注释》
◎这段简练的序言并没有直接提及摩西父母的名字,这相当反常,因为创世记和圣经其他地方通常都会对于父母姓名记载清楚。不过摩西父母出身自利未祭司这族这样的血缘问题却完全没有被忽略,这也相当特别。领导出埃及的领袖——摩西的诞生: 为使以色列民族成为永久性的奴隶,埃及法老执行了灭绝男童的计划,这时神根据与族长们所立的约,正在准备着解放自己百姓的计划。本文描写了,这个计划的核心人物摩西的诞生和有关他成长的故事。可笑的是,将带领以色列民族出埃及的领袖在埃及的王宫里成长。从中我们再一次认识了神奇妙的作为。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伟人生时幸免于难】
。古代世界还有其他故事,描述伟人出生时奇迹地得免死亡,在独特的环境中养大。这种文学中最耐人寻味的一个是《撒珥根诞生传奇》(Legend of Sargon's Birth 大概是主前八世纪的作品 )。撒珥根的母亲不愿将儿子献为祭物(作为女祭司 她必须这样做 ),就在幼发拉底河畔把他藏于一个芦苇篮子里面。顺流而下之后,婴儿被王宫的园丁发现,抚养成人。撒珥根长大后成为主前二十四世纪 * 亚喀得王朝的开国君主。然而这些故事和圣经也有重要分别。它们大部分都是描述具有王族血统的弃婴,被平民所养大。反之,摩西是在严密监视之下,被王族发现,在优异的环境中长大。法老的女儿不一定是有权有势的。因为在每个朝廷中,后宫中的儿童不可胜数,并且女儿的地位通常比儿子低。
──《旧约背景注释》
【】
摩西未被神呼召前的生平──《串珠圣经注释》
出埃及记是一部选民的救恩史。第一章的开端,在承接创世记的叙述,说明以色列人之所以会下到埃及去以后,就指出他们之所以要得拯救的原因:因为以色列人正如神所应许的,人数众多,而且昌盛繁茂,迅速蔓延,以致惹起埃及人的恐惧,用各种方法来欺虐他们,目的是在消灭或削减他们。然而,神不单应许他们要多如海边的沙,天上的星,也应许赐迦南地为他们的产业,并且因为当地人的罪恶尚未满盈,要他们在别人之地寄居四百年,然后才会带?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
第一章记述以色列人受欺压,为的是要预备他们有离开埃及的心志。至于预备谁来领导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这是第二章的中心主题。这一章书共分四段:第一段讲述这位领导人在埃及人逼害以色列人最残酷的时代诞生,并神奇的为逼害者的女儿所收养而得安全;第二段阐说这位领导人想以自己的作为来反抗逼害自己同胞的人,结果却因不获以色列人的接受而不得不逃亡米甸;第三段描绘这位领导人在米甸成家立室,乐不思蜀了。也正在这时候,神认为预备领导人的工作已经完成,因此以「神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的话,来作这章末段重心,表明祂要这领导人有所行动,准备去领导以色列人出离埃及,前往神应许他们列祖的迦南地去。
──《中文圣经注释》
【】「那女人怀孕,生一个儿子,见他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
“……生一个儿子”——就是摩西,他的姐姐名叫米利暗,,比他大十余岁,他的哥哥名叫亚伦(比他大三岁。“见他俊美”——,摩西的母亲见他俊美,就越发爱他,想要救他,他们本是敬畏神的人,故此也不肯杀自己的儿子,信心能消灭惧怕,。“就藏了他三个月”——在歌珊地有埃及人住在以色列人中,所以摩西的母亲必须隐臧他。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那女人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圣经叙述故事,都以简洁为主。若单看这头两节经文,会以为这女人约基别在此所提的怀孕是头一胎。其实不然。,7提到她已有一个女儿名叫美莉安(和合本作米利暗 );在及其后,则说及她已另有一个儿子名叫亚伦。
俊美原文亦可解作「完好」,或「健康」。
就藏了他三个月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是违背王命,而且法老已命令「众民」都可以将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丢在河里。做父母的把这孩子在提心吊胆中藏了三个月,不单是出于做父母的天性,也不单是见这孩子俊美或完好,乃是出于信心,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说的。
──《中文圣经注释》
生一个儿子: 摩西的诞生正是法老屠杀以色列男婴的命令严格执行的时候。出埃及的时候(B.C.1446 )摩西80岁(7:7),所以他应该是B.C.1526年诞生的。这时候的法老是18王朝的第1任王阿摩斯(B.C.1584-1560年 )的孙子图特摩斯1世(B.C.1539-1514年 )。 藏了三个月: 希伯来书的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是依赖神,把性命置之度外的信心的行为。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俊美」:SH 2896 「好的」、「善的」。这个字就是创世记神造完创造物后七次形容「神看是好的」的同一个字。
●「藏了」他三个月:原文时态(阴性 )显示这是「约基别」藏的。――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后来不能再藏,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
“蒲草”——埃及人用这蒲草造船。“……搁在河边的芦荻中”——放在芦荻中,免得被水冲去。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蒲草”是造纸用的材料,又名“纸草”,用其茎制纸;盛产尼罗河下游两岸,现仍可见。“箱”原文与“方舟”同一字,可译为“篮子”,配有篮盖。“石漆和石油”相等于今天的沥青和柏油,用来防水。“芦荻”为沿河而生的长茎芦苇。
──《启导本圣经脚注》
「蒲草」:古代植物,遍布尼罗河下游。
「芦荻」:生长在尼罗河畔的高大青草,故能将箱子隐藏。
──《串珠圣经注释》
后来不能再藏这里和前节所用的藏字,原文含有宝藏和保护某些极有价值的东西之意义。虽然如此,当孩子越长越大,其哭笑和动作,都会惹动埃及人的注意。若被获知有此男孩,必被丢落河中。在这不能再藏的情势下,他们必须设法加以保护。
就取了一个蒲草箱在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带,有很多这种芦苇类的蒲草生长在沼泽之中。它不但可以制纸,还可以做船。这里所用的\cs9箱子,原文是和挪亚的「方舟」为同一个字。当然,这个为三个月大的小孩子所做的箱,就不会和方舟那般的大。将蒲草抹上石漆和石油制船,可以载人载货。这里做一个小箱载三个月大的小孩,当然就不像有些中国人所说为不可能的事。中文没有表明谁取了一个蒲草箱。原文是「她取了……」,所以撒玛利亚抄本就用「他母亲取了……」。这不单表明约基别的母爱伟大,如果「约基别」的名字与神的名字相关联(参看绪论「利未与出埃及的支派」 ),则可见这孩子的母亲对神的信心之伟大,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说的。
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这里所说的河,是尼罗河。尼罗河有很多地方的岸边,特别是浅水地带,长有茂密的芦荻。因此,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实在是护藏这小孩子的另一种方法。因为孩子哭了不会有人听见,并且是「遵从王命」的丢落了河中,又可以偷偷地去喂他食物(见下节 )。
──《中文圣经注释》
蒲草箱: 用芦苇编制成的小箱子。这里的“箱”是一个特殊的古语,与挪亚洪水事件中表示的“方舟”是一个词。这表示洪水中挪亚的方舟和法老的逼迫中拯救摩西的蒲草箱体现的是同样的意思,意味着“从死亡当中的拯救”。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蒲草「箱」:此字与挪亚「方舟」的用字相同。这个字在埃及文也是指「箱、柜、棺材」。
●「蒲草」箱:一种生长在尼罗河沼泽地带的植物,可高达四、五公尺。蒲草(papyrus )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用来制造轻型船只。可见 赛 18:2 。 ●「石漆」和「石油」:就是「沥青、柏油」。 ◎这边提到箱子涂了沥青柏油以防水渗入,在 创 6:14 挪亚造方舟时也在船的里外都涂上「松香」,也是一种「沥青、柏油」。 ●「芦荻」:SH 5488 这个字也是「红」海(13:18)的同一个字。 ◎把孩子放在水中似乎是古代普遍流行弃婴的作法。但此时摩西的姊姊米利暗仍躲在附近观察,而且他们是将箱子放置在芦苇草丛而不是随着水流放出去,可见他们一家仍未放弃摩西。 ◎这是非常有趣的一语双关,这个曾经被弃于尼罗河沿岸「芦苇」旁的婴孩(2:3)将来会在「芦苇」海(13:18)中带领同胞得胜。――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抹上石漆的蒲草箱】
用来形容摩西箱子的希伯来字眼,与挪亚方舟相同。用来制造这浮水摇篮的蒲草(papyrus ),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也是制造轻型船只的材料;圣经的作者也晓得这一点。蒲草捆了重迭三层,加上石漆便不会漏水,但意思相同 )。赫人神话《坎纳什与札珥帕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 Kanesh and Zalpa )描述坎纳什的王后,一年之内生了三十个儿子,把他们都放在防水的篮子中,让他们顺流而下。神话描述神明将他们从海中救出来,扶养他们长大。
──《旧约背景注释》
【 把这小婴孩放在蒲草箱里,不危险吗?】
摩西的母亲想到用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即煤焦油和沥青 ),把婴孩摩西放在里面。古代埃及人的船也是用蒲草做的,外涂防水的石漆。在尼罗河的沼泽地带,长有四五公尺高的蒲草。这样一个小小的箱子,藏在尼罗河的芦苇之中,既不会受天气影响,又不易被人发现。
──《灵修版圣经注释》
【】「孩子的姊姊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
本节未说出摩西的姐姐的名字,应该是米利暗,和都提到她。
──《启导本圣经脚注》
孩子的姐姐远远站?这姐姐的名字是美莉安。这名字若是出于希伯来文,则有「肥胖」的含义;若是从埃及文而来,意思便是「可爱的」。她在河边远远站?,为的是要看守和保护,也是为要不时可以进前提供饮食和清洁。
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这句话的含意,除了有看守保护供养清洁等作用外,可能也包括不时转换地点在内。更要紧的,就是想使这孩子给善心的埃及人发现,而不以为是以色列人的孩子,因此得被收养存活。这是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的最终含义。这含义也是将这孩子的命运放在神的手中,信靠神的安排了。但他们没有想到神对这孩子,竟有这么奇妙的安排。
──《中文圣经注释》
孩子的姐姐: 指摩西唯一的姐姐,后来成为女先知的米利暗(15:20,。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孩子的姊姊」在此并没有提到名字,直到 15:20 第一次提到姊姊米利暗的名字。 7:7 则就提到摩西的哥哥亚伦,也明记亚伦比摩西年长三岁。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箱子在芦荻中,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
“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埃及人以尼罗何为圣河,故此在尼罗河中洗澡也包括敬神的意思,,公主洗澡的地方大概是特为女人沐浴预备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此处也没有记下法老女儿的名字,很可能是第十八王朝的夏西布斯女王(Queen Hatshepsut ),她当时还是公主。“使女们”是侍候她洗澡的女侍。尼罗河是古埃及的圣河,埃及人相信在河里沐浴可得神明庇佑,有地位的妇女常来河畔洗澡。
──《启导本圣经脚注》
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这法老的女儿,从原文的用法来看,显明是当时埃及王的唯一女儿。因此当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的法老,可能就是她的弟弟。如果这说法是对的,则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的法老,就可能是和摩西一同在王宫长大的。我们无法知道为甚么这法老的女儿要来到河边洗澡。只能说,并且是深信,这乃是神奇妙的安排。经上没有提到这法老的女儿的名字,旁经、他勒目、约瑟夫和优西比乌的著作中,都给了她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都不能在埃及的历史文件中得到左证,所以我们也不在此将这些名字写出来。
他看见箱子……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发现这蒲草箱的,可能是她的使女们,因为经上说「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这行走,可能并不是漫步散心,乃是保护公主不被偷窥,却不料发现这箱子而报告公主。她于看见后,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
──《中文圣经注释》
来到河边洗澡: “河”指埃及的命根子尼罗河(4:9-)。埃及人把这条河视为神圣的河,在这条河上特别划出一个区域让女人们洗澡。在尼罗河洗澡被看作是一种宗教性的洁净行为;而且女人们认为,借着尼罗河的力量能够多多生育、长寿。摩西的母亲熟知这些事情,所以可能是经过周密的计划才开始了行动。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法老的女儿」:次经称她为塔尔穆思(Tharmuth ),又有梅丽斯(Merris ),比西雅(Bithiah )等名字。如果这法老是兰塞二世,那他就有六十个女儿之多。也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杜得模西(Thutmose )一世的女儿Hatshepsut(即著名女王赫瑟 ),后来成为她同父异母的兄弟杜得模西二世(公元前1512-1504 )的妻子。不过由于我们无法确定当时法老的身份,就更无法确定知道法老的女儿是哪一位。
◎从埃及出土的石碑可证明当时埃及贵族妇女的确有带使女到尼罗河沐浴的风俗习惯。――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法老的女儿是谁?】
对于这位法老的女儿,通常有两个猜测:(1 )有人认为把摩西从水里拉上来的是赫诗苏特公主,其夫婿是她的异母兄长法老杜得模西二世。这种解释符合以色列人在较早时期出埃及的看法。赫诗苏特有两个女儿,却没有儿子,所以杜得模西与妃嫔所生的儿子,就会继承王位。赫诗苏特一定认为摩西是埃及诸神赐给她的赏赐,因为她得着了合法继承王位的儿子。(2 )有人认为救婴孩的公主就是法老兰塞二世的女儿,兰塞是个非常残忍的君王,大肆虐待希伯来人。这种看法符合以色列人较后才出埃及的观点。
──《灵修版圣经注释》
【抚养摩西长成的法老女儿究竟是谁?】
答:当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的时候,看见放在芦荻中一个蒲草箱里啼哭的孩子,就可怜他,花了工价雇了一个奶妈(就是摩西的母亲约基别来抱去奶他。这孩子渐渐长大,就作了法老女儿的儿子,给他起名叫摩西,意思是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的。关于法老的女儿是谁这个问题,圣经未有记名,我们必须先从谁是出埃及时的法老王去寻索,纔能有所了解。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认为这个法老或者就是亚们侯泰第二(Amenhotepll-B.C.1450-1420 ),他维持了陶特姆斯第三(Thutmoselll-B.C.1500 )所建立的帝国,他的木乃伊现存放在底比斯(Thebes )他的坟墓中。另一说法是认为这个法老或者就是米尼达(Merneptah-B.C.1235 ),他的木乃伊现存放在开罗。假如出埃及是在亚们侯泰第二的时候,那么陶特姆斯第三就是压迫以色列人最厉害的法老,而抚养摩西的也就是他的姐妹,有名的海师普撒(Hatsheopsut )皇后,是他同父异母的姊妹,就是陶特姆斯第一(B.C.1540 )的女儿。她曾嫁与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陶特姆斯第二为妻(B.C.1510 ),并且代替他任摄政女王二十年,是埃及一个最有力的统治者,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女王。她死了以后,他又独自在位三十年,为埃及历史中最伟大的征服者。他非常恨她,因此在她死后,就从一切的纪念物上涂去她的名,同时又将她的所有塑像都捣毁了。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她打开箱子,看见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怜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
“她……”——就是法老的女儿。“孩子哭了”——孩子恰巧哭了,就动了公主的慈心。“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有两件事使公主知道这是希伯来人的孩子:(一 )埃及人不必将孩子丢在河内,(二 )希伯来人与埃及人的面貌不同。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孩子哭了当公主打开箱子一看时,三个月大可爱的孩子的脸庞吸引了她。因骤受亮光的照射和受震荡,孩子哭了。这是最逗人怜爱的剎那,所以经上说:「她就可怜他」。
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这句话不单显出公主可怜这孩子的情状,也显出她对父王下令将希伯来人所有的男孩丢落河中的了解。
──《中文圣经注释》
◎埃及人与希伯来人三个月大的婴儿看起来应该是差不多的,法老的女儿应该是从「割礼」的记号辨识出摩西的身份。
●「可怜」他:「留情, 怜悯, 怜惜」。(SH 2550 )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摩西进入埃及的王宫: 摩西获救而且进入宫中,不单是母亲约基别的勇气和智慧、姐姐米利暗的才华、法老女儿的同情心,更是神的计划和能力。摩西从生母约基别的身上得到希伯来式幼儿教育,这非常重要,因为摩西可能是这时候开始,从母亲身上认识耶和华信仰和耶和华之约。恰恰是这一点成为了摩西没有被埃及文化同化,反能看顾自己同胞的原动力。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孩子的姊姊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
“孩子的姐姐”——就是米利暗(24注 )。“对法老的女儿说”——公主必是显出爱惜孩子的举动,不然米利暗未必敢给公主出这个主意。“在希伯来妇人中……”——公主或者已经看出州利暗的意思(8 )却装作不知道(9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孩子的姐姐对法老的女儿说美莉安远远的站?,原只希望这孩子被善心的埃及人发现,却没有想到会给公主发现。当孩子被发现时,做姐姐的七上八下的心情,是可以猜想得到的。她所最担心的,就是这孩子会否给丢落河中淹死。现在,见到公主怜爱孩子的情态,她就赶忙现身,跑前来和公主说话了。
我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这是美莉安急智中的献议。这献议解决了公主最大的难题──不能让这孩子留在这里,要养育他。这献议也解决了美莉安和她家人最大的难题。要注意的是,这里美莉安强调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美莉安心目中的奶妈是可以猜想得到的。另一方面,在这时代,以色列人还未自称为以色列人,特别是在和外族人谈话时的自称,仍然是用希伯来人。(请参看绪论「希伯来人」 )
为你奶这孩子美莉安的这话,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已把孩子说成是公主的了。公主自然就责无旁贷。所以在下节给我们看到:法老的女儿说,可以。
──《中文圣经注释》
●「奶妈」:当时的有钱人和贵族习惯找乳母来乳养婴孩,直到断奶。这个乳母是小孩的法定监护人,直到小孩断奶,才有转移监护责任。
◎从当时米所波大米的文字记录可以看到关于奶妈或乳养其他女人孩子的许多律例,有能力聘请奶妈的人通常地位尊贵,另外当时妇女哺育自己的孩子也被视为自然有益的。所以这段记载和当时文化背景相当吻合。――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法老的女儿说:“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
“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孩子的母亲必正在提心吊胆的等候米利暗回来。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童女”的原文为almah,指已届结婚年龄的女子,与用的童女为同一字。
──《启导本圣经脚注》
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这段经文(1~10 )对美莉安是用童女,表明她这时还未成年。至于当时她多少岁数,则无法知道。她虽然只是童女,却聪明伶俐,在获得公主首肯请希伯来妇人作奶妈以后,她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
──《中文圣经注释》
【乳母】
找乳母来乳养婴孩,直到断奶为止,是贵族和有钱人家的惯例。埃及文学虽然没有提供什么资料,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律文献却有讨论收养弃婴的法律手续。乳母是受薪的法定监护人,正式收养在断奶之后举行。
──《旧约背景注释》
【】「法老的女儿对她说:“你把这孩子抱去,为我奶他,我必给你工价。”妇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
“为我奶他,我必给你工价”——显明公主要认摩西为义子(注意“为我”两个字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可能由亲生母亲带回家中喂养,充当乳母,由公主给钱;断乳后再送到宫中。
──《启导本圣经脚注》
法老女儿违反法老颁布的命令,使摩西得蒙拯救;不仅他能在法老女儿的保护下长大成人,他母亲亦因替法老女儿养育他而得工钱。
──《串珠圣经注释》
你把这孩子抱去这是要约基别将孩子抱回自己的家,而不是要他在王宫中抚养这孩子。这点,从下一节的说话可以了解。这时候,公主也许还须设法征求父王的允准,所以不能立即要孩子和其奶妈,都进到王宫里来。
为我奶他大概公主不知道这奶妈就是孩子的母亲。就算知道,这孩子已经属于公主的了。因为她说:为我奶他。故此,再没有人会敢将这孩子丢落河中了。
我必给你工价约基别和他的家人真幸运,不单搭救了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带孩子回家公然的安全无惧的抚养,更可以由此获得工价。为王家服务,工价不单优厚,因此而来的,还会有许多其他优惠,这是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的。
妇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约基别欢天喜地的抱?孩子回家,以及家人与邻居的欢欣情景,是不言而喻的。更要紧的,他们对这孩子将来的成就,必然是大有期望的。因为不但是像中国人所说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孩子也已是属于王家的人了。而且,中东一带的人,都有如中国古代传说般的想法,伟人必定有不平凡的诞生和经历的。特别在《古代近东文献》(ANET 见英文译本第一一九页 )中,记载主前约贰一千五百年美索不达米亚一个名叫撒尔根(Sargon )王的自述,说及他的母亲私下生了他,把他放在用灯心草制成的筐子中,涂上沥青防水,将之放在河中。一个名叫阿奇(Akki )的农人将他从水里救起抚养长大,并做了阿奇的园丁。然后,他蒙女神以斯他尔(Ishtar )的眷爱,竟成了亚甲德(Agade )的王。这个故事,对古代从两河流域过来的希伯来人,相信是耳熟能详的。
──《中文圣经注释》
【】「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就做了她的儿子”——摩西做公主的儿子,有三样益处:(一 )使摩西的性命得保存,(二 )公主既收摩西为义子,摩西就有机会学埃及国的学术,并皇家的礼仪,(三 )摩西的奶母既是他的生母,就必教训他明晓本族的事;这样,公主就不知不觉的为以色列人预备了一位救星。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法老消减以色列人的计划都不很成功。阻扰他的全是妇女,例如接生妇、希伯来的母亲们、摩西的母亲和姐姐(3~4节 ),以及法老自己的女儿。
“摩西”的希伯来文作mosheh,意思是“水里拉上来的”。此名的埃及文为mase,是王室中人常用的名字,意思是“儿子”。历史上很多法老的名字都包有“摩西”一字在内,例如Tuth-mose(意为“Tuth神的儿子” ),Amen-mose,Ah-mose都是。
摩西进宫时也许只有两三岁,由法老的女儿领养为子。他在宫中长大,成为王室中人,学了埃及人的一切知识学问。有的记载说他的老师中还有希腊人。摩西聪敏过人,常常难倒老师。
──《启导本圣经脚注》
摩西成为法老女儿的合法养子。
──《串珠圣经注释》
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这大概是在断奶以后的事;这时候,公主大概已获得了父王的允准,可以把这孩子接入宫中了。
就作了他的儿子告诉我们,公主不单把他养为自己的儿子,还使他在王宫的四十年间,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古代作王子的,不但要能文,更要紧还是能武。所以,神对这位出埃及的领导人之训练和装备,真是超出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给孩子起名叫摩西这是埃及人,特别是贵族,尤其是王族,最常给孩子起的名字。埃及文MS的原义是「儿子」。通常是把这字连接一个神的名字,如Ahmose, Harmose, Ptahmose, Ramesu, Tuthmosis之类。是把这孩子称为「某某神的儿子」。可能摩西在王宫时也有一个神名在他名字的前面,不过,在他离开王宫后,就除去了这异教神名了。
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这句话明显在口传时代不会有,乃是日后的写作者或编辑者,自作聪明的把希伯来文摩西的含义,放在埃及公主的口中的。摩西的希伯来文是 Mo{sheh,是从动词 Ma{sha{h(拉 )而来的分词。希伯来文的分词,是可以当作名词的。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 ca. A. D. 33~95 )和斐罗(Philo c.a. 20 B. C. ~ A. D. 50 )的解释,则认为摩西的名字是来自科普替文的MO(水 )和 USHE(救 ),故此两字联用而成 Mouse{s。这样,便有了从水里救出来的意思。
──《中文圣经注释》
摩西: 埃及语中“摩”(Mo )是“水”的意思,“西”(uses )是“被捞上来”的意思。为了纪念法老的女儿从水里拉出来后改成埃及式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后依希伯来人的发音改成了“摩西”,具有“被捞上来的人”的意思。这个名字的变化启示了神的惊人计划:从水里“拉出来的人”,日后成了将以色列带出埃及的领袖(3:10)。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孩子渐长」:最久应该不会超过六岁即断奶。
●「摩西」:这个名字来自埃及语的 ms(w )「生」。许多人名都有这个字,例如:兰塞(Rameses )是「锐(Ra )神所生」或「锐神出生」的意思。或另有一说埃及语 ms 是「男孩」之义,摩西可能只是以统称为名而已。此字希伯来文的意义,是「拉出来」的意思。 ◎关于摩西的新约相关经文: 徒 7:22-29,35 以及 来 11:24-28 。 ◎埃及法老的女儿懂得希伯来文帮摩西取名似乎不太合理,而且这样也会泄漏摩西是希伯来的小孩,因此大部份学者比较认同摩西这个名字的字根应该是出自埃及文而不是希伯来文。这个字在埃及文的字根是「怀孕、生子」的动词,是「出生」的意思,可能是原本一个较长名字的简称,而且这个名字是埃及人很常见的菜市场名。也就是说,这派说法的学者认为法老女儿应该是给这个希伯来孩子取了埃及名字,后来圣经的作者则以希伯来动词重新演绎了这个名字。另一派的学者则认为这位公主敢违背父令收养一个希伯来婴孩也知道这孩子是希伯来人,给他起一个希伯来名字也不是没有可能。◎传说有一个人名叫 赛尔贡 Sargon ,是公元前2300年古巴比伦 亚甲区 Akkad 的国王,他出生时母亲的将他放在漆上沥青的篮子中系在河边,被一个取水的人发现当作儿子养大,而后成为君王。这个传说几乎所有的出埃及记注释书都会和 2:1-10 连上关系。――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摩西的名字】
摩西一名来自埃及语的 ms(w )「生」。这是人名之中很普通的一部分,往往与神明的名字相连,如:杜得模西士(Thutmosis )是「妥得(Thoth )神所生」或「妥得神出生」的意思,兰塞(Rameses )是「锐(Ra )神所生」或「锐神出生」的意思。另一个可能是,埃及语 ms 是「男孩」之义,摩西可能只是以统称为名而已。其双关含义在于希伯来语中读法最近的字根,是「拉出来」的意思。
──《旧约背景注释》
【在法老王宫长大】
在法老家中长大,在教育和受训上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好处。他学习的当会包括文学、书写,也包括战事。外语在外交事务上十分重要,可能也是科目之一。雄辩(在演说和辩论中出色 )是埃及人最推崇的才华之一。《善辩之农夫》(The Eloquent Peasant )等文学著作,显出埃及人对于有辩才的人,是何等折服。摩西虽然受过雄辩术的训练,却不认为自己有此专长。
──《旧约背景注释》
【】
10与11之间,大约经过了四十多年, 补充其间历史,说明摩西学会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包括当时近东一带通用的语言。
──《串珠圣经注释》
【】「后来,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
“后来摩西长大”——摩西写这书全没有提到自己幼年或成人的事。“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公主或者让摩西与他的亲属来往,摩西就有机会考查以色列人的来历、苦楚、盼望,并神的应许。甚至到了四十岁就定意要离去皇宫。“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大概是督工的人打做工的,摩西看这希伯来人受冤屈被欺压,,就想要拯救以色列人,他们却不用他,,。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这时是四十岁。从以后几节,可以见到摩西的性情与品格:1.他有勇气承认自己是希伯来人;2.他有正义感;3.容易动怒,有时不免失之轻率。
摩西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四十年,包括四十年在埃及(1~14节 ),四十年在米甸,四十年在往迦南的旷野,,。圣经所记主要为摩西在旷野四十年中的事迹,。这三个四十年是这样计算出来的:摩西在米甸牧羊时期为四十年;说摩西活了一百二十岁。由此推算,摩西在法老王宫中也是四十年,包括断奶前的时间在内。
──《启导本圣经脚注》
摩西长大出去到他弟兄那里成为王子的摩西,是在王宫长大,学了埃及人的一切学问。经文没有说到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时,是多大年纪。新约的则说他「将到四十岁」。「四十」这数字,在旧约后期的犹太人,除了含有「一代」,「一段期间」等意义外,还有「属地的完全」之神学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将这数字当作字面的解释。在摩西于王宫长大的过程中,是由王宫的人或是摩西的家人透露给摩西有关他的身世,则无从知悉。最少在其中一方,或是多方面,令摩西知道他不是埃及王血统,乃是埃及国奴希伯来人的后代。所以,从血浓于水的亲情中,在他长大成熟后,出去到他弟兄那里。这是「寻根」和血缘关系的自然心态。
看他们的重担有关重担,请参看的注释。这句话表明摩西知道自己的骨肉之亲受奴役做苦工,但对他们的生活实况尚未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出去探究真情。这是对同胞关心的表现。大概在看了实情,知道埃及人是怎样苦待希伯来人之后,从人的观点来说,就生出叛逆埃及人的心,以致「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
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这话不单是更清楚的把摩西认同希伯来人的身分表达了出来,也把他对埃及人厌恶的情态显露了出来。
──《中文圣经注释》
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 长大后的摩西能有这种“看望自己同胞”的想法,应该说是小时候从他亲生母亲约基别身上学到的。
【】
把埃及人打死了: 摩西的这种行为虽然是看到同胞的苦难而产生的义愤,但表明他的信仰还不成熟。这暗示摩西成为神重用的仆人之前,将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 徒 7:23 说此时摩西已经大约40岁。司提反说:「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 徒 7:22 ,犹太古史的作者约瑟夫和其他人说摩西领军攻击埃提阿伯(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地区 ),打下他们的首都,而且娶了那战败的国王的女儿,但是旧约圣经并没有记载摩西在王宫中的经历与所学会的东西。
●「出去」:应该是「由王宫中出去」。这是整个出埃及记的主题「出去」。 ●「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这两个都是使用SH 7200「看见、查看、察觉」。 ◎ 2:11 摩西「看」「见」(SH 7200 )以色列人被欺压的这个用字和神「看见」以色列的苦情(2:25,3:7-9,4:31,5:19)是同一个字。 ◎关于摩西早年生活在出埃及记完全没有详细的资料可以查考。现代历史学家认为这样一大段的遗漏是不可原谅的,因为这对于我们理解摩西何时知道自己是希伯来人?他母亲是否有将耶和华信仰教导给他?他为何会内心认同自己希伯来人的身份?等等问题造成困难,许多都只能靠臆测。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在 徒 7:22-23 和 来 11:24-25 都有些资料,在出埃及记没有记载是因为这并不是这卷书的重点,出埃及记重在描述神透过以色列出埃及完成救赎计划,其他的人物或事件并没办法巨细靡遗地交待。 ●「重担」:原文与 1:11 「加『重担』苦害」一致。 ●埃及人「打」他的:原文是「击打」、「击杀」。是强烈的字汇。――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表达摩西内心的矛盾:他主动地关心弟兄的需要,却要在暗中行事,因他还未获得任何权柄作以色列人的领袖。
(见14- 另参串 )──《串珠圣经注释》
【】
摩西因救同胞心切而杀死一名埃及人,后逃居米甸地。
──《串珠圣经注释》
当摩西长大成熟,知道自己原来是希伯来人以后,就出去到他同胞那里,要探看他们劳苦受欺压的实况。不料,就在这时,他看见一个埃及人在连续的殴打一个摩西的同胞希伯来人。摩西在看清形势,见到没有别的埃及人在场以后,就动手重击那埃及人,并在无人之处把他打死,埋藏尸首在沙土之中。第二天,当他再次出去探望希伯来同胞的时候,却惊异的看见两个希伯来人在争斗,其中一个竟是无理的作恶者。摩西进前干涉,对那无理的作恶者说,你为甚么无理地连续殴打你的同胞呢?那作恶的人却蔑视地对他说:谁立你作我们的王子?谁立你作我们的审判官?你想杀死我,像你昨天杀死那埃及人么?摩西听见这话就害怕,认为他杀死埃及人的事,必然是被人知道了,法老必不会放过他了。他所料的不错。当法老听见这事以后,就想要杀摩西。摩西不得不逃离埃及的国境,到米甸去住下了。
──《中文圣经注释》
摩西带来的王族的矛盾: 摩西40岁时已掌握埃及人的一切知识,当时领养摩西的埃及实权者是,图特摩斯1世的独生女儿哈谢修特,因此摩西有坚固的地位权力,而且荣华富贵达到了极点。但是与哈谢修特和其儿子图特摩斯3世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因为在母亲的压力中摄政的图特摩斯3世肯定想利用正统的埃及血统来巩固自己的王权,而且一直想方设法除掉在母亲的疼爱中长大的摩西。正在这时候,摩西杀害埃及人的事件成为了民族性的问题。从这些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出,神使用人类的历史和人的自由意志来推行自己的计划。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里。」
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摩西曾清楚的察看情势,见没有埃及人在场,而并不是没有其他希伯来人在场。因为的原文末句直译,是「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其中的一个弟兄」。也指出,摩西以为弟兄们(原文为复数 )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
就把埃及人打死了原文所用的打字,和11节及13节所用的,是同一个字根和同一加强语势的字。因此,这打就并非「一击」而倒的打,乃是连续的打。为这原因,这三节所用的打字,原意都没有打死人的含义,乃有相斗或惩戒的意思。可是,摩西因为是个「能武」的王子,而又在保护骨肉之亲的气头上,几下手就把那埃及人打死了。这大概是他始料不及,却也是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要安排他离开埃及的一步棋子。
藏在沙土里埃及三角洲地带,除近河的地方有泥土和草木之外,其他地区都是沙土,因为这地区是不下雨的,种植是靠尼罗河的泛滥而作「灌溉」的。因此,摩西能很快地把他所打死的埃及人,埋藏在沙土里。这句话的另一个含义,是摩西所做的,他自以为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因为按本章十四节末了的话来看,摩西开始打那埃及人时,可能有好些希伯来人在场。但开始打斗以后,摩西是引那埃及人离开众人,然后在无人之地将他打死的。
──《中文圣经注释》
●「左右观看」:「转向这边和那边」,显示摩西也不是毫无顾忌。
●把埃及人「打死」了:这自跟 2:11 埃及人打希伯来人是同一个字。SH 5221的这个用字也和神「击杀」「击打」埃及的人事物 (3:20,12:12-13,7:17-25,9:15)是同一个字。 ●「把埃及人打死」:埃及人有很特殊的民族自尊,认为埃及人以外都是次等民族。因此异族人杀死埃及人是很严重的罪行。 ●「沙土」:尼罗河三角洲地带,除接近河的地方有泥土和草木之外,其他地区都是沙土。――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摩西的罪行】
埃及人有很重的民族自尊,视外人为次等民族。因此外人杀死埃及人是很严重的罪行。
──《旧约背景注释》
【】「第二天他出去,见有两个希伯来人争斗,就对那欺负人的说:“你为什么打你同族的人呢?”」
“对那欺负人的说”——摩西以为弟兄必晓得神是要借着他的手搭救地们,他们却不明白。“你为什么打你同族的人呢”。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见有两个希伯来人争斗原文这里所用的见,不是普通的看见,乃是惊异的看见。摩西在第二天出去,再次要探看骨肉之亲的生活实况时,却惊异的见到两个希伯来人争斗。这争斗却不是公平或正直的,因为他看到有一方是作恶的。
欺负人的作者在这里所用的,是一个法庭的用字──邪恶的或作恶的人。中文翻成欺负人的。表明摩西并不是无理的干预私事,乃是惊异的看见了不公平无正义的事,所以才对那作恶的人说话。
你为甚么打你同族的人呢上节说过,这个打字是加强语势的连续打击,而且打人者又是作恶欺负人的,所以摩西才会在这惊异的看见中发出问话。
──《中文圣经注释》
●「欺负人的」:「邪恶的」。
●「同族的人」:原文是「同伴」、「同胞」。――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摩西好言相告反而得到同胞兄弟的非难,不是因为他像审判官一样介入了争斗,而是由于前一天的杀人行为。昨日的过错,会让我们今天的忠告变得无力。摩西用人为的办法亲近同胞却完全失败,只有靠神的方法和权威才能使人和睦,。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那人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我,像杀那埃及人吗?”摩西便惧怕,说:“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
“谁立你做我们的首领”——这是希伯来人所说的,,摩西虽是公主的义子,位分又极其尊贵,却没有人立他为希伯来人的首顿。“摩西便惧怕”——说:“摩西不怕王恕”,这是论到说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这句话和下一句话,虽然都是那位欺负人者所说的,但从说话的语气和神情来看,那位被欺负者似乎也有同感。这就是使徒行传的作者之所以会说,摩西「以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首领的原文,亦可译为「王子」。审判官是判断是非和有权判决的。谁立你作……,表明这两个希伯来人,甚至当时所有的希伯来人,因为摩西是埃及的王子,是欺压他们之人的领袖,当然是憎恨他,不会接受他。更要紧的,若果他们知道摩西本是希伯来人的话──相信他们早就知道了,对他这王子的身分可能就更有憎恶感。因此,「做你的埃及王子罢!我们不要你这王子!我们不要你来作审判官!」就是这句话明显的含义。
难道你要杀我,像杀那埃及人么七十士译本在像字下面加了「昨天」,所以说「像昨天杀那埃及人么」。这里所用的杀字,是屠杀和含有无理杀人的意义。这就是何以司提反会说「他们却不明白」摩西的心意的原因。
摩西便惧怕,说,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因为那人使用无理屠杀的字眼,所以摩西便惧怕。王子犯法,与庶人同罪;他自己本属被奴役的希伯来人,又无缘无故的杀了统治阶层的埃及人,当然就惧怕油然而生了。说,是摩西自己对自己的说,因此便是「心想」,而不是对人说话。这事……之前,七十士译本加上「若如此」,表明这事还不一定被人知道了,而只是摩西的猜想,以为必是被人知道了。
──《中文圣经注释》
◎ 2:14 这边有人用讥讽的口吻对摩西质疑,没想到到了 18:13 摩西真的成为以色列的百姓和审判官。不过这也隐约地勾画出摩西后来要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领袖是如何困难重重。
◎正如 使 7:25 告诉我们的一样,摩西「他以为弟兄比明白是神借着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所以当摩西听到 2:14 他的「兄弟」的话后内心可能极度心碎,以至于四十年后当神呼召他回埃及拯救以色列人的时候,他说「他们比不信我,也不听我的话」。(4:1)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
“……就想杀摩西”——显明法老虽有王权,还在摩西的事上为难,因为摩西所站的地位甚是尊贵的。“摩西躲避法老”——摩西听见那欺负人的所说的话,就逃走了。“往米甸地”——这地方在西奈半岛的东南,米甸人是亚伯拉罕从他的妾基士拉所生之米甸的后裔,,米甸人以游牧为生,亚伯拉罕把财物分给米甸和他的弟兄,打发他们离开以撒往东方去,,米甸人大概在亚克巴海湾以东,亚拉伯的北边也有地土。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米甸地通常指巴勒斯坦南部阿卡巴湾以东的沙漠地带。米甸是亚伯拉罕的庶子,米甸人与以色列人因此有血统关系。把约瑟卖给埃及人的也是米甸商人,米甸人的长老曾图把以色列人赶出摩押地,有个以色列人讨了米甸女人为妻招来瘟疫。后来米甸人与以色列人常常互相攻打(民三十一章 士六~八章 );二族在摩西当日的和睦关系早已不存在。
──《启导本圣经脚注》
「米甸地」:位于巴勒斯坦之南,即阿卡巴海湾东部的旷野。米甸人是游牧民族,与希伯来人有远亲关系。
──《串珠圣经注释》
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我们不知道法老是怎样会听见这事。有一点是必定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在第12节,摩西之所以要「左右观看」,以及迅速的把那被他打死的埃及人「藏在沙土里」,为的就是怕人知道。因为他明白,若法老知道这事,自己必然要遭祸殃。果然不出所料,当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这样,埃及人也不接受摩西了。
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居住为躲避被法老所杀,摩西必须离开埃及的国境。所以他就逃往米甸。按圣经的传统,米甸人是源自亚伯拉罕的妾基土拉。这些人其后是住在(迦南地的 )东方的,就是在亚拉伯北部,亚卡巴湾的东部地区。指出米甸人是经商的旅客,却指出以东王在摩押地杀败米甸人,而士师记六至八章则说米甸人经常入侵以色列人,有骆驼无数。这样看来,米甸人是骑骆驼在沙漠流动的一族。因此,当摩西逃亡的时候,便逃到一处有米甸人的地方,而这地方现今却无法确定其实在的地点。摩西自幼从埃及王宫长大,也许对他父亲的神是一无所知的。现在逃到了米甸,在一个祭司(见下段 )的家里居住,而米甸人又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便使他不但对宗教有了新的认识,对他父亲的神亦得以亲近。这是神装备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者,一?非常主要的准备工作。不过,这里所说的逃往米甸地居住,所用的字却不是暂居,乃在心态上有永久住下,不再理会埃及,也不再理会那边的同胞了的含义。
──《中文圣经注释》
法老……就想杀摩西: 摩西具有王族的身份,他杀害埃及人的事件不单是个人性的,而且是向埃及人挑战的民族性行为。所以法老想利用这件事情杀掉摩西(2:11-14)。 米甸地: 亚伯拉罕的后妻基土拉的后裔们生活的西乃山地带。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法老....想杀摩西」:不知道法老对摩西的动机知道多少,不过由法老的反应,大概是认为摩西已经叛乱了,而不单只是误杀或故意杀一个埃及人罢了。所以有学者认为可能法老一直在等候机会要对付摩西。
●「躲避法老」:原文是「躲避法老的面」。 ●「米甸」:字义是「争斗」。米甸人是半游牧民族,文献中由巴勒斯坦的外约但和尼革地区,到西奈半岛北部都出现过此民族。不过米甸人活动的中心,是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阿卡巴湾东面地区。圣经记载米甸人的祖先也是亚伯拉罕 创 25:1-2 ,把约瑟卖入埃及的也是米甸商人创 37:28 。 ◎许多人都提到,摩西用暴力的方法想要拯救以色列人,但完全没效,还害自己要远走他乡。我们能否多多忍耐,不用直接暴力的方式处理神的事工? ◎摩西打死埃及人固然是出于爱同胞之心,但是否出于神的旨意?这实在很难定夺。应该说,神许可这样的事件发生,进而让摩西逃到米甸而后被祂选召。 ◎摩西原本只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先是阻挡埃及人欺负以色列人而杀人 后企图劝阻两个希伯来人争斗 ),结果弄到自己里外不是人。我们是否也类似的经验,以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就去作,然后奇怪神为何不伸手帮忙? ◎摩西一生前四十年在法老皇宫中当王子享尽荣华富贵,最后四十年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但中间的这四十年却是带着杀人犯之名流落在米甸矌野,彷佛坐在人生的冷板凳上无人理会。我们的人生是否也有遇过这样的光景。――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从埃及逃亡:辛奴亥】
《* 辛奴亥的故事》是最有名的埃及故事之一。在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故事主人翁因为惧怕失宠于新任法老,经迦南逃亡到叙利亚。在那里他娶了一位贝督因酋长的女儿,成为当地势力极大的领袖。
──《旧约背景注释》
【米甸】
米甸人是半游牧民族,按照不同的故事和史料,从巴勒斯坦的外约但和尼革地区,到西乃半岛北部,都有他们的足迹。然而最有充分证据显明是米甸人中心地点的,却是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亚喀巴湾东面地区。
──《旧约背景注释》
【米甸地在何处?米甸人的行事情形怎样?】
答:米甸--意即争竞之民,这地位于西乃半岛的东南,为亚拉伯沙漠中之一地,其面积自北至南为五百二十里,这是米甸人所居之地,而为常住帐棚的一族。他们大部分是亚伯拉罕妾基土拉之子米甸所生的后裔,,他们以游牧为生。亚伯拉罕把财物分给米甸和他的弟兄,打发他们离开以撒往东方去;古来的以东王哈达曾在摩押地杀败米甸人;米甸的以实玛利人,用骆驼驮着香料下埃及,曾在路上买下约瑟,又把他卖给波提乏,;当摩西逃到米甸旷野地居住的时候,遇见米甸祭司的女儿们,他帮助她们饮了羊群,又甘心与她们的父亲流珥同住,于是那人就把他的女儿西坡拉给摩西为妻。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代,米甸的长老曾经把摩押王巴勒要求巴兰咒诅以色列人的事告诉巴兰,米甸的女人又会设法引诱以色列人犯罪。神会晓喻摩西要扰害及击杀米甸人,二十五全 三十一全 。当士师时代,以色列人会因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被交在米甸人的手里虐待七年,后来神拣选基甸拯救了以色列人(士六-八全 )。米甸人从此衰微下去,所以以色列人常以这事为荣耀,,。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希望都幻灭了】
米甸位于摩押南郚与亚喀巴湾(译者注红海沿西乃半岛东岸的一个海湾 )东部地区相联。但是因为他们乃是半游牧民族,我们不能确知这里所指的地区,也不能有信心地用它来作我们认明西乃山的根据。
──《每日研经丛书》
【】「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个女儿;她们来打水,打满了槽,要饮父亲的群羊。」
“……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注。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一日他在井旁坐下这是接续前段「逃往米甸」后的话。一个单身汉,无家室、无住所、无工作,最好的去处就是井旁坐下。在那里可得水饮──因为供水给过往客人饮用,是中东地区的人最基本的礼貌;在那里也可与人交谈。
米甸的祭司有七个女儿这是开始介绍摩西未来岳父的开端。要注意的是,他是米甸的祭司。米甸既是亚伯拉罕的妾基土拉所生的(见15节注释 ),这祭司所事奉的神,也必是亚伯拉罕所事奉的神。不过,这祭司的名字还未说明出来。他有七个女儿,并不就此证明他没有儿子。
他们来打水……要饮父亲的群羊在中东地区,打水通常是妇女的工作,但牧羊却在特殊情况下才是妇女的事。也许这祭司的儿子还小(如果是的话 。
──《中文圣经注释》
◎ 2:16-17 中记载牧羊女,通常只有家里没有男丁时,女子才会出来牧羊,因为女性牧羊容易受到男性的欺负。
◎有些学者因为下面的理由认为摩西岳父是耶和华祭司: a. 4:18 摩西岳父使用的祝福是Shalom为以色列惯用的祝福。 b. 4:24-26 摩西的妻子晓得要割下儿子的阳皮来替摩西解围,可见摩西的妻子一家可能对于神与亚伯拉罕立的约相当熟悉。 c. 18:10-12 当摩西岳父听见神带以色列出埃及之后就称颂耶和华献上燔祭和平安祭,这是耶和华的祭司才比较可能做的事情。 d. 2:16 提到的「米甸的祭司」若不是耶和华的祭司而是异教祭司,圣经不会记载并肯定他的身分。 ◎「祭司」:这个字可以用来指其他宗教的祭祀者,不是指以色列人的祭司。圣经没有说明这是那一个神的「祭司」,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摩西对神的知识都是由他的岳父而来。不过旧约圣经并不是这样描述,流珥可能也是上帝的祭司,不过他对神的认知未必非常清晰。创 14:18 记载麦基洗德是「至高神的祭司」, 创 41:45 记载约瑟的岳父也是「安城的祭司」,但这就明显不是神的祭司,因此此处仅仅作「祭司」,大概也不是神的祭司。 ◎比对上面两种说法,我们还是无法确定到底「米甸的祭司」是不是神的祭司。――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牧羊人十分残酷,他们等待那些女子完成艰苦的打水工作及把槽盛满水之后才把她们赶走,然后坐享其成;相反地,摩西乐意帮助人之心却第三次呈现在我们眼前。
──《串珠圣经注释》
【牧羊女】
。通常只有家里没有男丁时,女子才会出来牧羊。本段记载其他牧人欺凌这些少女,充分曝露了这种作法的不利之处。
──《旧约背景注释》
【】
摩西定居米甸地,娶妻生子──《串珠圣经注释》
逃亡米甸后的摩西,没有落脚点,也无所事事。所以,有一日在黄昏前,他坐于井旁看人打水饮羊。正好米甸祭司的七个女儿,领?羊群到那边打水,却给一些牧羊人恶狠狠的赶走了。摩西却起来赶逐了那些牧羊人,并起劲的帮助她们打水给她们的羊群饮用。当她们回到家里的时候,她们的父亲流珥却惊奇何以今天她们回来得那么早。她们便兴高彩烈的报告父亲,因有一个埃及人帮助她们赶走了别的牧羊人,也使劲的替她们打水,以致今天能早些回来。她们的父亲在疑团中带责备的对她们说:那人在哪里?你们是搞甚么的?竟撇下帮助你们的人不顾就回来了?快去请他来吃饭!于是摩西来到流珥家中,甘心和他住下。流珥又把女儿西坡拉给摩西为妻。西坡拉生了一个儿子,摩西给他起名叫革舜,用以表明对埃及再没有留恋,乐意以这里为他的家园了。
──《中文圣经注释》
摩西的逃亡: 在摩西逃亡的米甸旷野里,神已经预备好了流珥家庭和西乃山。在这里神用40年的时间,终于把摩西训练成选民以色列真正的牧者。 流珥: “神的朋友”的意思。暗示他模模糊糊地纪念并事奉着闪族的神,即“以利”(EL )。革舜: 根据,摩西在逃亡的岁月中有了“革舜”和 “以利以谢”两个儿子(18:4)。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有牧羊的人来,把她们赶走了,摩西却起来帮助她们,又饮了她们的群羊。」
“把她们赶走了”——那地方大概只有这一口井,所以他们屡次因水起争竞,。“摩西却起来常助她们”——【比方】雅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这些米甸人都是牧羊的,为游牧民族。摩西后来也做了牧羊人。
──《启导本圣经脚注》
有牧羊的人来把他们赶走了中东地区的水源极少,水井如在公众地方,就属那一区的人大家有分的,因此就必须有一定的规矩,才能将井口石头转开取水。否则,便会是有力量的人先得水,像在这里的情景一样。牧羊的人竟敢赶走祭司的女儿们,可见这祭司大概不是当地人。正如在15节说过,米甸人是个流动的一族(后面将会进一步解释 )。
摩西却来帮助他们要记得,摩西是「能武」的,所以他有力量帮助这些女子。还有,摩西的秉性就是要公平正直的,所以他以侠义的心肠帮助这些饮羊的女人。他大概并没有取宠这些女人的含意。
又饮了他们的群羊这是侠义心肠的人,帮人帮到底的表现。
──《中文圣经注释》
●「帮助」:「拯救」(SH 3467 )。这个字出埃及记只用了两次,一次就是此处指摩西像拯救者帮助受欺负的女牧人们。另一次则是 14:30 提到耶和华「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
◎此时的摩西具备有正义感,能为弱者打抱不平(2:12)、不畏人多势众、孔武有力,兼怀技在身、助人到底。但因为自认「我能」而不被神使用。――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摩西怎能轻而易举地把那伙牧人赶走?
他以前在埃及是王子,一定曾受埃及人良好的军训,学会古代最先进的军事技能和武艺。即使有成伙的牧羊人,也不是这位经严格训练的勇士的对手。
──《灵修版圣经注释》
【】「她们来到父亲流珥那里;他说:“今日你们为何来得这么快呢?”」
“流珥”——注,注。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流珥是摩西的岳父,又名叶忒罗,。流珥可能是一位侍奉真神的祭司,。“叶忒罗”或许是他的称号,意思是“大人”。
──《启导本圣经脚注》
「流珥」:他成了摩西的岳父。后面经文称摩西岳父为叶忒罗,4:18,18:1),合理的解释是:叶忒罗是流珥的长子,流珥死后,他就继承父亲的地位作为一家之主,有权处理他姊妹的婚事;因此,摩西可以称他为岳父。
──《串珠圣经注释》
摩西的岳父流珥又称为叶忒罗。
(3:1)──《灵修版圣经注释》
他们来到父亲流珥那里这是首次介绍摩西岳父的名字。流珥是「神的朋友」的意思。大概在口传时代的初期,这米甸的祭司是没有名字的。讲述这传统故事的人,在南方(本段经文属耶典和游典 是南国的文献 )便给加上「神的朋友」,在北方(神典 )便尊称「陛下」(His Majesty,忒与特同音 )。
今日你们为何来得这么快呢流珥希奇于今日女儿们回来得早,表明她们经常是受那些牧羊人的欺负,要等到他们的羊饮饱喝足了,才能轮到她们去打水饮羊。
──《中文圣经注释》
●「流珥」:字义是「神的朋友」。这人又称「叶忒罗」,字义是「他的富裕」,有可能「叶忒罗」是个「头衔」。
◎ 2:18 可以看出流珥的女儿常常被欺负,所以突然顺利回来,她们的父亲还觉得奇怪。――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她们说:“有一个埃及人救我们脱离牧羊人的手,并且为我们打水饮了群羊。”」
“一个埃及人”——因为摩西穿着埃及人的衣服,在言语举动上与埃及人同样,人就将他看成埃及人。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流珥的女儿们见到摩西的衣着,误为埃及人,认不出他也是希伯来人。
──《启导本圣经脚注》
摩西被误为埃及人,可能因他的口音和衣着打扮都像埃及人。
──《串珠圣经注释》
有一个埃及人救我们脱离牧羊人的手大概摩西的服饰是埃及人的;或者她们曾向他道谢交谈了,知道摩西是从埃及来的;甚至这时摩西说出自己的名字时,仍然用「某神的儿子」,所以她们马上知道他是埃及人。这句话所用的手,是表明「力量」或「控制」。故此,救我们脱离……的手,就是「使我们不受他们的箝制」的意思。
并且为我们打水饮了群羊原文这里所用的打水,是独立不定词加完成式动词,乃表示活力、有劲、快速的动作。显明这些女子在向父亲报告经过时,仍然欣赏羡慕摩西打水饮羊的情态,也解释了今日之所以这么快就回来的原因。
──《中文圣经注释》
◎值得注意的是 2:19 提到女牧人对父亲说摩西是埃及人而不是希伯来人,可见摩西在同胞眼中看起来和他们很不一样,虽然他内心认同自己的民族,外表却不是如此。很有可能摩西的装扮或行为举止,甚至口音等等都非常的埃及化,也着这样的外表当他出手保护女牧人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
●「打水」:原文是两个「取水」连在一起,加强语气用,表示摩西是「非常认真的打水」。由这种表达方式可以看出这些女孩很欣赏摩西的认真打水。――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他对女儿们说:“那个人在哪里?你们为什么撇下他呢?你们去请他来吃饭。”」
这节经文若按流珥的神情,和按原文直译的话,就应当是这样:「他冲口对女儿们说:这人在那里?这是甚么意思?你们竟撇下了他?去请他来吃饭。
」──《中文圣经注释》
◎流珥非常知恩图报,责备女儿们没有招待摩西,要求女儿们去找摩西来一同吃饭。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那人把他的女儿西坡拉给摩西为妻。」
西坡拉是名词“鸟”的隐性字。米甸人幕天席地,用大自然生物给子女命名,相当普遍。
──《启导本圣经脚注》
西坡拉,是一种小鸟的名字,可以译作「唱颤音之鸟」,或是较为无礼的译法,则作「唧唧喳喳的鸟」。同样简单的名字,包括了拉结(「母羊」 )、利亚(「小母牛」 )(创二十九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注意这里仍是没有那人的名字。显示这故事原本是没有那人的名字的。因此18节的「流珥」──神的朋友,多数是南国的人对与神有亲密关系之人的描绘,后人不知就里,把这「描绘」当作专有名词,而成了摩西岳父的名字。摩西甘心……同住,是因为他现在不单是找到了落脚处,也找到了自己的家,自己祖先的神,还有……(见后面 )。
那人把他的女儿西坡拉给摩西为妻注意这两节话一直都用那人的含意。西坡拉是「小鸟」的意思。有了这依人的小鸟,摩西找到了自己的家,当然甘心与那人同住,并且是要将埃及忘得一乾二净了。
──《中文圣经注释》
●摩西「甘心」:「愿意」、「高兴」。
●「西坡拉」:字义是「鸟儿」。――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西坡拉生了一个儿子,摩西给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说:“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
革舜是“客旅”的意思。摩西后来还生有一子。据所记,在以色列人被掳前,革舜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子孙一直是但支派的祭司。
──《启导本圣经脚注》
「革舜」:这名的含意显出摩西很渴望回到自己同胞当中。
──《串珠圣经注释》
西坡拉生了一个儿子有了自己的家,有了父亲的神,有了可爱的妻子,再加上生了一个儿子,摩西已经心满意足,真的甘愿永远在这里住下去了。
摩西给他起名叫革舜之所以要起名叫革舜,是「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革舜的原文来自两个字:Ger(客旅或寄居的 )和 Shom(那里 )。直译是「在那里作了客旅」。因此,那「外邦」并不指米甸,因为当时米甸是「这里」;「那里」乃是指埃及。摩西既然以埃及为客居之地,则在「这里」就是他的「家」了。他把儿子起名叫革舜,是向妻子和岳父表明,他对「王子」的地位,埃及那「京华」,已经没有兴趣了。
──《中文圣经注释》
●「革舜」:字义是「异族人」。
●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原文应是「我曾经在外地作了寄居的」。 ◎「给他起名叫革舜」有两种不同的意思:指逃离埃及而在米甸作了寄居的,藉给长子命名来表达他的孤独和耻辱感;指在那里(即埃及 )作了客旅,表明他对埃及不再有眷恋。 ◎此处摩西大概准备要「退休」了,远离埃及与以色列的争端,甘心做个牧羊人终老于旷野中。――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哀声达于神。」
“过了多年……”——约四十年,到那时摩西已将近八十岁。“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以色列人大概盼望新王怜悯他们,使他们的重担轻些,但新王苦害他们更甚。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一 )叹息——默然,(二 )哀求——出声。神(一 )听见——他们的哀求,(二 )纪念——祂所立的约,(三 )看顾——以色列人,(四 )知道——他们的苦情。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到达米甸不久便和西坡拉结婚。夫妇离开埃及时,孩子革舜和次子年纪不很大,因此有人认为摩西留在米甸的时间不会很长。但从知道,他在米甸留了四十年,见法老时已经年已八十。
这位死去的埃及王很可能是在位颇久的杜得模西士三世(TuthmosisⅢ ). ──《启导本圣经脚注》
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这句话的含义包括:(一 )经过长段时间以后──第一、二章所述以色列人和摩西在埃及的事迹,人们似乎已把它忘记了,但神却没有忘记。(二 )追索要杀摩西的埃及王死了,不但使摩西可以免除对人的惧怕,通常新王登基都会颁布大赦,也使摩西可以免去法律上的惧怕,更何况这新王大概是和摩西一同长大,是他「同玩泥沙」的人。不过,这过了多年的多,却可能是出于祭典的。耶典和游典的记述,是摩西到达米甸后不久就和西坡拉结婚,生下革舜后不久就回埃及去了,神典则两个 )。祭典却认摩西在米甸牧羊约达四十年之久,所以在说摩西与法老说话时八十岁,。
以色列人因作苦工,就叹息哀求这是承接第一章的记述,表达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之后,新王照样欺压以色列人,奴役他们。
他们的哀声达于神原文在此是重述了「因作苦工」,所以正译应为他们因作苦工的哀声达于神,目的是要将苦工彰显出来。
──《中文圣经注释》
●「过了多年」:原文是「过了那段很长的时日」。但实际上还是无法确定过了多久。
◎在埃及旧王过世新王登机都会有大赦天下的习俗,所以摩西得到了特赦(4:19),以色列以为新王登基会让他们的状况改善,没想到事实并非如此。――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法老的身分】
本段也是没有记载法老的身分。大部分学者相信他若非杜得模西士三世,就是兰塞二世。
──《旧约背景注释》
【】
“叹息哀求”——这几节显明以创列人虽然受苦,仍是信服神。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本处为摩西蒙神呼召拯救以色列人历史的序曲。
──《启导本圣经脚注》
以色列人多年的苦况,终因神体恤他们的苦情以及纪念和列祖所立的约而得以扭转。
──《串珠圣经注释》
摩西虽然落籍米甸,不理同胞在埃及的苦况了,以色列人在埃及受欺虐的情况,也没有因埃及王的死去和新王的登基,有所改变。然而,以色列人因作苦工向神叹息哀求的声音,却蒙了垂听。神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就是应许永远作他们和他们子孙的神,要使他们后裔繁多,并且要得?迦南地为永业。现在,神既看见以色列人受欺压的情形,也体会他们被压迫的景况,那么,祂将有甚么行动呢?这就是要呼召祂预备好的领导人,来带领以色列人出离埃及了。
──《中文圣经注释》
以色列人受到更大的压迫: 本文成为下一章中神的显现和摩西受命事件的背景。即以色列人发出哀声以及神的安慰。 过了多年: 摩西逃亡40年后,他80岁的时候,大概是B.C.1446年。 埃及王: 指图特摩斯3世(B.C.1483-1450年 )。达于神: 用修辞手法表现了,一直以来在历史的背后注视着的神,现在到了他要在历史中具体作工的时候,,。 纪念他与……所立的约: “所立的约”指650多年前第一次启示给亚伯拉罕的应许,而后对他的子孙以撒和雅各再次确认“迦南地的应许”。另一方面,“纪念”的希伯来文的意思,不是指忘记了一段时间后突然想起来的情况,而是指时常记在心里的状态,。
◎ 2:23-25 这段共享了四次「叹息」、「哀求」这样的字眼来描绘以色列所受的痛苦,同时也用了四次重复的动词来逐一响应,而且是每一个动词都以神当作主词来表达,这并不寻常。因为通常相同主词只会第一次用主词其他用代名词来表达,但这边是用「神听见」、「神记念」、「神看顾」、「神知道」这样的字眼,把神带进了画面。在这之前,虽然小婴儿摩西获救时就隐约透露神的同在,但叙述者仍然没有透露神对祂受苦子民的反应,直到这段充分看到人的困境和神的回应如此恳切。――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神听见他们的哀声,就纪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
关于神与亚伯拉罕等所立的约可参,19. ──《启导本圣经脚注》
。「神……记念祂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即使在焚烧荆棘的异象之前,叙述者已把从埃及得拯救的事件,毫不含糊地放在对列祖应许的背景之中了。在古以色列的眼中,整个救恩史可以归纳为「应许和成就」:神应许、神记念、神施行拯救。
──《丁道尔圣经注释》
「纪念」:表示神不仅记得过去自己和以色列人祖先所立之约,并且会将约付诸实行;以色列人的救赎在望了! ──《串珠圣经注释》
神听见他们的哀声这是显明神是垂听祷告的主。
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原文记念一词,不但是在心中记得,也有常常重现眼前的含意。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记在,包含使他的子孙繁多,获得迦南地永远为业。神也必作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的神。而且这约,正如祭典的特色所表现的,是「永远的约」。与以撒所立的约,是依据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而来的。同样,与雅各所立的约,也是依据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而来的。为这原因,祭典在就重述了这约的意义,而本节这句话,就是作为第二章承上接下的关键语。
──《中文圣经注释》
●「记念」:「提说、回想、记念」(SH 2142 )。这个字不只想起过往的事,而是包括铭记、留心等意思,表示极度专注某人或某事。这个字也包含关注和参与的意思。在这边是主动式而不是被动式。
●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原文是单数型态,表明是「同一个约」。 ●「哀声」:字义是「呻吟」。――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神看顾以色列人,也知道他们的苦情。」
神看顾以色列人原文是神看见以色列人。这种语气没有实质意义。中文将看见翻成看顾,就有了实质的含意。但亚兰文意译本在此则加了「受欺压的情形」,而成了神看见以色列人「受欺压的情形」。
也知道他们的苦情和合本在后面三个字的旁边有点,表明原文是无此三字的。但是,也知道同样没有实质的意义。知道的原文,是有「深切体验」的意义,便可了解此知道的深奥含义的一斑 )。在翻译上,原文若有两个动词,却只有一个受词时,这受词就须重述。所以,若接受本节上段亚兰文意译本的加插语,则本节应译为:「神不单看见以色列人受欺压的情形,也体会他们被压迫的景况。
」──《中文圣经注释》
●「神看顾以色列人,也知道他们的苦情」:原文是「神看顾以色列人,神知道」。
◎旧的法老王死了,接任的新王(两种出埃及说法都认为此时埃及并没有改朝换代 )很可能是摩西以前在宫廷中也认识的人。不过看起来压迫以色列人的政策并没有改变。 ◎虽然以色列人的环境没有改变(即使法老死了 ),但神并非不做事,不了解状况。祂已经预备了,但暂时还按兵不动。我们能够有这样的信心吗? ◎根据 使 7:30 摩西在米甸旷野过了四十年,以色列也继续被埃及苦待 40年,在这看似漫长的日子中,好像神什么都没作,摩西看似球员被罚离场四十年,虽然我们无法确知原因何在,但我们观看摩西人生最后四十年身负重任,就明白这中间四十年的学习等候神是何等的重要。而且在 2:24-25 神用了四个特别强调的动词「神听见」、「神记念」、「神看顾」、「神知道」来响应了祂的看似默然不语。――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摩西预表基督为救主,有三层:(一 )是神所拣选的,,,(二 )被以色列人弃绝以后,就归了外邦,,,,(三 )第二次回来拯救以色列人,就被欢迎,,。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也预表基督的四种职分:(一 )为先知,,(二 )为中保,,(三 )为代表,,(四 )为元帅,,。摩西在神的家中不过是仆人,耶稣却是儿子。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思想问题(第2章 )】
1认为本章的一些事迹是信心的表现。你面对狭路险境时,又怎样显出你的信心呢?
2摩西打死埃及人有助以色列人重获自由吗?由此看来,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吗。
──《串珠圣经注释》
2-4章 一个解放民族的领袖出现:作者扼要地刻画摩西的童年及成年时期,而以较长篇幅描述神如何呼召他。
──《串珠圣经注释》
【妇女力量的证明】
最近我们时常听人提起在历史上妇女力量总是被无情的浪费。然而圣经明明显示妇女在人类及国家的命运上,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比方说,摩西的母亲和姊妹米利暗将婴儿摩西放在芦苇中救他一命,即表现出无比的勇气。结果,摩西在宫廷中成长,后来成为解救神的子民的领袖。哈拿把她的儿子撒母耳奉献给主,日后撒母耳竟成为以色列伟大的士师和祭司。马利亚用香膏来抹耶稣,更是一个不朽的举动,因为耶稣说:「普天之下,这福音无论传到什么地方,人人要述说她所做的事,来纪念她。」皇后瓦实提拒绝王夫亚哈随鲁的坏主意,结果她的毅力影响全国上下。
当然,女性强有力的影响也不全是好的。波提乏的妻子勾搭约瑟不成,反诬赖他使他下狱。皇后耶洗别指使懦弱的亚哈王助长敬拜偶像巴力的邪恶风气。希律安提帕的妻子希罗底不满施洗约翰的谴责,竟用毒计杀害他。
千万不要上当认为妇女的地位就因此大打折扣,事实上箴书说得最好:「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罪虽然由于一个女人而进到世界,但不要忘记:救主也是由童女所生。
—H.V.L.——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在某种意义上,女人表明倚靠的生命。教会历史说出,无论何时有这样一个『女人』的生命,神就能彀为着祂的旨意作些事。以马丁路德作例子。他是一个学会倚靠神的人。无疑地,路德生来就有坚强的意志,然而他学习倚靠主。他的生活行动不是一个刚强的『男人』 ,而是一个倚靠的『女人』 。──WL
【】「那女人怀孕,生一个儿子,见他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
这是一幅含意极为美丽的图画,描写一对倚靠神的父母,因着信藏了他们的婴孩。这使我们发现:摩西的信心并非发端于他自身;他的双亲是大有信心的,以致他能承接那宝贵的信心。摩西之所以能够被神使用,作一个为着成全神计划的旨意,所拣选的器皿,乃是因为他对神有信心。
―― 摩根《话中之光》
【孔子的母亲】
相传孔老夫子母亲的生父,知有一位大夫体魄魁伟力大无此,品学超人,他相信其后嗣必有一使出众的伟人,愿以自己的女儿妻之。有一日他父亲就将他的心意告诉他的大女儿,并征询大女儿的意见,大女儿嫌其年岁称大而拒绝,再问第二女儿,亦因年岁关系不愿妻之。因此她父亲面带愁容、郁郁寡欢,小女儿见父亲这样的情形,就问她父亲遇到何事?她父亲以她年岁比大女儿和二女儿更小,自然就不必再征求他三女儿的意见。她父亲就对她说,事情与你无关无须向你说,说了也无济于事。但她一直的问,并说我可以的事我一定要替父亲担当解除你的忧闷。于是她父亲就把他的心意向她说出。那知这位小女儿,甘愿顺从她父亲的心意,嫁给那位丈夫。自从她嫁过去以后,以她的丈夫和她年岁悬殊,她就在她院后的土丘山上—号称尼山—早晚焚香祈祷上帝赐她一个儿子。不久,她就怀孕生子,她给他起名为丘,又给他取了一个字叫仲尼(别号 )。她抚养、她教导,竟成了一位万世师表的圣人—孔老夫子—孔子的母亲,可说是至孝的母爱。
── 王恒瑞《信心的母亲》
【】
“俊美”二字,并非平常所言之俊美,乃是在他们信心的眼光里,看摩西“非凡”,令人“快愉”,希望他为以色列家救星之意。
── 贾玉铭《出埃及记要义》
【蒙救——以蒲箱为小方舟】
摩西父母为何用蒲箱抹上石油,将小儿置其中,放在河里呢?明明显出有因信而生的盼望。当他们把小儿放在蒲箱里,同时也是将小儿放在神的心里。并且在他们的信心中,不但以为他们的行事,有神站在他们背后作为后盾;也像是他们所行,显有神的默感,因为按此处“抹上石油”,正是与造方舟“抹上松香”原文是一个字,圣经常用此字为赎罪掩盖的意思。可见此小蒲箱,真是一个小方舟——基督预表。
── 贾玉铭《出埃及记要义》
【 神使用摩西母亲所作的,成就了大事,神也照样会使用我,只要──】
摩西的母亲知道,万不可杀死自己的骨肉,但是要改变法老的命令,她又无能为力。两难之间,惟一的办法,就是先将孩子藏在家里,到藏不住的时候,才把他放在小小的蒲草箱里,飘流河上。神使用了她的举动,把祂所拣选的这个希伯来人放在法老的王宫里。面对今日世界的种种罪恶,我们也可能觉得自己所能做的并不多。但只要我们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去努力,所做的虽然可能微不足道,神也可以使用。
──《灵修版圣经注释》
【爱里没有惧怕】
米利暗那时上为着爱父母,下为着爱弟弟,毅然地,勇敢的追随着,站在一旁看守。静寂的河边,丛生的芦荻,无歹人吗?无野兽吗?幼小年龄的她,她能不惊恐吗?当然是惊恐的。不过有了爱心,便将惊恐驱去了。
从前有一妇人,素来很怕狗的,每见狗来必惊恐而避。一次她带领她的爱子出外,途次遇一恶狗,放声狂吠,舞爪张牙,欲咬其子,依平时她必走避了,但此时她不祇不走避,且敢向狗抵抗,何以故?乃爱她的子,而思保护也。爱便不惧怕,我们若有爱主的心,还怕人讥笑而不敢认主吗?若有爱人灵魂的心,还怕人讥笑而不敢作证吗。
── 无名氏《米利暗救摩西》
【米利暗有智慧】
听说有一信徒为理发匠。他很有爱心,他想着工作之时,介绍基督给人,这原是最好不过的。可是他,智慧有些欠缺。一次他正在剃人项毛之际,他一面磨刀,一面警告说:「你不信耶稣你必死……,」那人正在伸长颈项,见此情形,以为是不信耶稣便被割颈而死,不禁惊惶逃走,结果不特不能得他信靠耶稣,而且连工资亦失去,此乃欠缺智慧的左证。今米利暗的智慧在那里看见呢?孩子的姊姊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为你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在此见她实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她不特态度镇静,而且言语动听,她不认自己是孩子的姊姊,她不为弟弟而发出哀求,她却说「为你。」她已将这责任推到法老女儿的身上,自己不过是表同情而帮助的。那时,法老女儿或许如是想:她还爱他,难道我甘落人后不爱他吗?这女儿肯为我去找奶妈,我可不收养他吗?于是事情就这样成功了。
── 无名氏《米利暗救摩西》
【米利暗把握机会】
语云『虽有知援,不如乘时。』又曰『时过而后学,则劳苦而难成。』西语云:『机会从门口入,从窗口出,』一纵即逝!所以机会来,应即抓住,因他就是我的机会,未来者非我之机会也。当时米利暗在河边远远站着,他心里祈祷着。求神给她有救弟弟的机会。感谢神!机会来了,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看见那孩子哭了,俊美的仪容;清嫩的哀声感动了她,她就可怜他,她那时祇是可怜而已,还未有拯救他之心,而米利暗见此千载一时之机会,那肯错过,故卒向之进言,卒被说动。是的,此机会实天之所赐,试想当时出命死婴者是法老王,此划在死亡圈内的婴儿,谁人可救?求之王公大臣,王公大臣不敢;求之亲朋戚友,亲朋戚友又不能,舍法老女儿外,实无其他。
── 无名氏《米利暗救摩西》
【 米利暗机智勇敢,把握良机;我对神赋予我的事奉机会,是敏锐?是迟钝?】
婴孩的姐姐米利暗看见法老的女儿发现了孩子,立刻主动上前建议,要给她介绍一个奶妈来照顾这婴孩。米利暗不怕见法老的女儿,圣经也未记载米利暗是否怕公主怀疑自己的居心。无论如何,米利暗走上前去,法老女儿也听了她的话,请婴孩的母亲作奶妈,他们就此一家团聚。特别的机会可能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来到,所以不要胆怯,白白让机会溜走。要警醒留意神赐下的机遇,善用良机。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神的拯救计划何等奇妙……我能单单仰望神的大能,去面对一切吗?】
母亲与婴孩又在一起了!神使用她,因她有勇气保护并收藏婴孩,神拯救其子民出埃及的计划也就此展开。神不会向我们提出诸多要求,方才肯成就对我们一生的安排。只顾自己的困难,会叫我们自暴自弃,单单看到人的限制与无助;但是举目仰望神和祂的大能,我们就能看到出路。眼下你可能看不到苦难的终局,但是不要看环境,要仰望神,信靠祂必给我们开路。存这样的信心,神就要在我们身上开始动工了。
──《灵修版圣经注释》
【母教——信仰与母乳同流到心里】
摩西平生事工,是建立在母教上面。或谓一个小儿,自一至七岁所受的宗教教育,是平生不能改变的。曾有一信徒问一牧师,当如何教导儿童?牧师说你的小儿多大?答已经三岁。牧师说:太太啊!你的儿子最宝贝的时光,业已失去三年了!以小儿头七年为其信仰立基时代。当日摩西于儿童时代,长在母亲怀里。可以从母亲的膝盖,认识神;从母亲的言语,听到神的声音;从母亲的奶,将真信仰流到心中。哦!摩西生平的伟大,实是根本于母亲怀中的“血”、“教”、“祷”。此可见孩提时代,宗教信仰之紧要。
── 贾玉铭《出埃及记要义》
【 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
默想:“孩子长大了,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为了控制以色列人的数量,法老向埃及百姓下达了惨无人道的命令:“把(希伯来人 )所生的每一个男孩都丢到尼罗河里去,让所有的女孩存活。”(参出122 )这种背景下,一个利未人“生了一个儿子”,藏了三个月后,把他装在蒲草箱里,“搁在尼罗河边的芦苇中”。有意思的是,前往尼罗河洗澡的埃及公主意外地发现了这个男孩,由她出资,孩子的母亲以乳母的身份继续抚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参出21-10 )
法老最怕以色列人因强盛而摆脱他的控制,所以才四处屠杀他们的男孩(参出19-10 )。孰料,他的眼皮底下却有一个将要与埃及人抗衡的希伯来人正在成长。公主随意给摩西起的名字,却预示了他日后的工作——把希伯来民族“从水里拉出来”。上帝实在幽默!
“深哉,上帝的丰富、智能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谁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
”(罗1133-35 )── 李世峥《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谁立的首领】摩西——从水里拉上来,即由死得生的表示。
── 贾玉铭《出埃及记要义》
「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人只看见人的权威,承认地上人所立的领袖。
生活在法老王统治下的埃及,有一双以色列夫妇,属利未家族,生了一个儿子。虽然埃及王有令,不准以色列的男孩子存活,“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
孩子渐渐长大,人的办法终于到了尽头。“后来,不能再藏”。不过,信心不是走回头路,向权势投降,把孩子交给人杀死;而是交出去给神:“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孩子的姐姐米利暗,因为有信心,到任何地步,都不肯承认已是穷途绝路,她仍然不放弃希望,站在一个距离之外,要看神下一步如何运作。。
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当人不能再违法隐藏那男婴的时候,神为他预备了意想不到的安全隐藏的地方:河边的弃婴,被法老的女儿救进宫中收养,作了她的儿子;又叫了孩子的母亲来作乳母,而且有工价。神的安排何等奇妙!神好像是故意在讽刺敌挡祂的人。
法老的女儿,还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中拉出来。”以后,摩西的母亲一定教导他这名字的来源,他深深的体会人溺己溺的意义,救许多人脱离死亡,竟成了以色列的拯救者。法老女儿起的名,竟成为预言。
法老的宫廷,是神特别预备的领袖训练所,给摩西在那里受最理想的造就,实习军事,政治,直到他显明给以色列人。
神为以色列人预备了拯救者,但他们却不晓得。
在埃及的以色列弟兄,有深厚的奴性,被埃及人打,他有甘心忍受的雅量;与同族的人争斗,就十分勇敢。但摩西爱同胞,打死那凌虐以色列人的埃及人,藏在沙里;到他为同族人劝和的时候,竟然被要挟。他们不承认摩西是拯救的领袖。
神立的领袖,要在神的时候。神立的领袖,必需有信心,才可以有效的领导。摩西的信心还未成熟,先“左右观看,见没有人”才下手打死埃及人;后来又自己惧怕,以为被人发觉了,就远逃米甸。掌管历史的神,亲自拣选,预备,造就领袖,时候到了,要成就祂的旨意。── 于中旻《圣经研究》
【】
许多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专靠自己的本领,用自己的方法去做神的工作;他们不肯在神前等候能力,不肯静听神的声音,结果因为自己的力量太大,反而阻挡了神的作为。那些软弱无能的人,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智慧有限,就肯顺服神,随从祂的旨意,谦卑的仰望主。同时,神要借着这一切来见证自己是信实可靠的,以致叫世上的智慧人羞愧,叫凡有血气的一个也不能自夸。正如经上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我不是说人有学问不好,我乃是说我们的天赋恩赐与学识应当经过十字架的对付,那就好了。反过来说,你若靠自己的学问,而忽略了倚靠主,祂宁可不用你,而用没有学问单倚靠祂的人。
── 赵世光《圣经宝藏》
【「他把埃及人打死了。」】
匹夫之勇只逞一时的英雄,终久必定失败。摩西有优越的地位,为救拔他的弟兄,以悲悯之心而有满腔热血。当时他要打死埃及人,甚至还仔细左右观察,不要给人发现,免得法庭里受攻击。但是他惧怕的心里仍立即使他离开同胞的困境。神救赎的工作究竟不能以人力来促成,因为没有持久的力量。许久的年月逝去了,神逐步除去摩西的力量、决心与抱负,好似将水分一滴滴的搅干。当摩西感到完全无用的时候,神才可用他发挥神大能旨意的力量。
里面的埃及人——我们会应付我们里面的埃及人,以两三个严重的打击想除去我们的欲念脾气。起初我们还算容易制胜,结果在里面的埃及人好似更加凶猛,无法抵御,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
外面的埃及人——我们也想对付一切外面的陋习恶行。起初我们还能以迅速的方法站立得稳,但是最后埃及人得着胜利,我们只有逃跑。
不,我们也需像摩西那样在米甸旷野四十年学这功课,只有神的灵才可胜过世界的灵。在旷野中的宁静、连续的失败以及内心的失望,我们就知道自己的无能,那时神是我们的一切,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迈尔《珍贵的片刻》
【】「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里。」
“左右观看”——没有往上观看;“见没有人”——也未见神,(2:12)竟然动了手;这是只凭他的知识眼光,没有等候神的时候了。当日亚伯拉罕因不等待神的时候,娶妾生子(创16:);雅各不等待神的时候,用欺诈的手段,夺长子名分;此时摩西亦未等候神的时候,只凭自己的眼光行事,这是多自是阿。
── 贾玉铭《出埃及记要义》
“他左右观看”——摩西却没有往上看。【比方】
某人命儿子同往田中偷玉粮,儿子心里难过而且惧怕,很不愿意,无奈父命难违,只得免强听从,他们到了田里,擘下好些玉粮穗子,预备往口袋中装的时候,父亲就以为有人来了,遂即攀上靠近的篱笆,四面窥看,不见有人,就赶快跳下,又装穗子。儿子正撑着口袋的时候,就低声说,“爹啊,有一处你忘了看”。父亲就大大地吃了一惊,慌忙跳起来说,“是何处呢”?儿子就用手指天,父亲立时醒悟,说,“儿啊,是的,我把神忘了,倒出玉粮,我们回去吧,再不要偷人的了”。
摩西的意思虽好,法子却不善。(一 )不是神的救法,(二 )不是神的时候。【比方】亚伯拉罕娶夏甲。“就把埃及人打死了”——我们不可用血气的办法成全神的事。【比方】孟夫子说,宋国有个人忧愁他田里的苗不长,他就将苗都往上拔了一拔,匆匆地跑到家中,告诉人说:“今天我见田苗不长根是忧愁,我想了一个法子,帮助它长了”。他的儿子听见这话,就急忙地跑去看看,见那被拔的苗已经枯槁了。泰西有某女孩看见园中许多花儿还没有全然放开,就把好些花苞一一擘开,有人见她这样行,就责备她说:“咳,你是做什么呢”?女孩回答说:“我是帮助花儿开”。照样,我们帮助神的时候,也是往往坏神的事,像摩西所行的一样。(也有注释家以为本节的意思说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当摩西看见同族的弟兄被埃及人欺侮时,便将对手打死。他在动手前,他的眼睛「左右观看」,看没有人,遂置人于死地。单单左顾右盼是摩西的眼睛有毛病。俗语云:举头三尺有神明。摩西没有向上看。基督徒不必向上三尺看,只要从头脑下来二尺,心中有神就够了。摩西只是左右观看,结果神罚他到米甸沙漠中度过四十年。让他的眼睛从左右观看,改为抬头望天。抬头望天是基督徒的本色和立场。凡事仰望掌管万有的神,让祂负最后的责任。
―― 寇世远《属灵的耳目》
【摩西失败的主因是「观看左右」】
他有一天看见一个希伯来人被埃及人欺打,他观看左右没有人就将那人打死藏在沙土里。当他观看左右没有人的时候,却不知道上面有上帝在监视着他,只知道看左右的人,而却不看上面的上帝,这行为正像做贼的人。有一个故事说:一天有父子二人同上山去,山上栽种许多农作物,父亲看见四面无人,贼心顿起,吩咐儿子说:你在这里看着,我去偷甘薯,若有人来。你就告诉我好让我逃走,孩子答说好,父亲就去偷,一会儿,孩子说有人来了,人来了,父亲害怕,赶快逃走,过了一刻父亲又去捡,孩子又说人来了,人来了!这样连续数次,父亲都捡不到一点东西,生气的向小孩说:「根本没有人来,你怎么大惊小怪的说人来了呢?」孩子从容不迫的说:我上主日学时,老师告诉我说,当左右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上面有上帝在监视我们,这个父亲顿时醒悟,从此痛改前非。
── 无名氏《芦荻中的婴孩》
【 摩西公义、正直,但好心未能得到好报;你怎样面对误解,仍服事误解你的人呢?】
摩西在打死埃及人以前,曾小心看清周围没有人才下手。但是事实上,他还是被别人看见了,不得不逃出埃及。我们有时以为没有人看见,又未被人当场发现,做错了事也可以逍遥法外。但是无论早晚,做错了的事总会被人发现,正如摩西一样。即使在今生我们没有被人发觉,仍然要面对神和祂的审判。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流落他乡并非都是远离神,而往往是神带领的一个步骤;我的前路尚未明朗,我会……
摩西打死埃及人,怕受惩罚,逃往米甸。四十年以后,才能被神使用。不过他因为信靠神就不怕王怒。我们可能因为闯了祸,觉得被遗弃,孤单无援,亲朋远离。但尽管惧怕,却不要自暴自弃。不管自己过去是怎样的灰暗,前途是怎样的不明,你总要像摩西那样,相信神必拯救。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的时间约有一百五十年,可惜他们在受苦之初没有求告神,倘若及早求告,或者可以少吃几年苦楚。但他们直到苦得不堪的时候才求告耶和华,以致白吃了许多年的大苦 ,这是很不上算的。
── 赵世光《圣经宝藏》
【以色列呼求神】
在竭力的祷告中转向神,每每不是最后的希望,而是承认绝望。一个故事说到当一只船正在被狂风恶浪冲击时,一个在惊怖中的女人对那路过的船长说:『船长啊,还有甚么希望吗?』船长答道:『我们唯一的希望在乎神。』她脸色变得苍白,喘?气说:『真是那么糟吗?』事实常常是连基督徒也容易说出对祷告期望甚微的话。
但是以色列人像其他许多人那样,发现当他们记起神时,神便顾念他们;这是人性和神的属性的典型的例子,因为祂永不忘记我们。
──《每日研经丛书》
【 神对人的拯救有祂的时间和方式,但人的恳求必定能获得神的怜悯…… 】
神未必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施行拯救。祂早已应许领希伯来人离开埃及为奴之地,46:3-4)。百姓等候祂履行应许,已有很长的时间,不过神深知拯救的时机,会在最恰当之时采取行动。你若觉得苦难太深,似乎被神遗忘,请你切记,神所安排的时候,往往不是我们所能估计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出二章 在平淡的生活中经历神】
在四十年的过程里,摩西默默的在米甸的旷野接受神的造就,神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经历,很平凡的让他在那里牧羊。但是在牧羊的生活里面,就锻炼了他属灵生命的品格。我非常难以忘记有一位弟兄曾经交通过的事,那位弟兄曾在海南岛放过羊,他说在放羊的时候,有些羊很听话,有些却不太听话。那不太听话的羊要怎么办呢?他起初的时候不大领会,不听话的,他就拿起棍子来狠狠的打一下,岂料一打便把羊的脚骨也打断了,因为羊的骨头是非常脆弱的。经过这件事后,弟兄就说神让他学了一样功课,就是不能粗暴的对待那些羊。同样的在神的儿女当中,也不能用粗暴的心思和态度来处理问题。
——王国显《容我的百姓去—出埃及记读经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