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出埃及记 第6章


圣经综合解读

1「耶和华对摩西说:『现在你必看见我向法老所行的事,使他因我大能的手容以色列人去,且把他们赶出他的地。』」

神「向法老所行的事」早就开始了()),只是此时摩西的眼睛还在看环境、看自己,所以不能「看见」神的作为,才会说「祢一点也没有拯救他们」())。现在,神要打开摩西的心眼,让他看见神「大能的手」。
在摩西五经中,12次用「大能的手」())、3次用「力量的手」())、7次用「伸出来的膀臂」())来形容神的作为。
当时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在著名的米吉多战役铭文用 「大能的手」来颂赞自己的能力,而神要让世人知道,谁才拥有真正 「大能的手」。
上图:埃及底比斯卡纳克神庙(Karnak Temple)的米吉多战役浮雕,描绘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主前1479-1425年在位)正在用他「大能的手」在杀戮迦南人。浮雕上的米吉多战役铭文(Battle of Megiddo Inscription)用「他的手是如此大能」、「他的手比任何王都大能」来颂赞图特摩斯三世。米吉多战役(Battle of Megiddo,主前1457年)发生于出埃及之前约10年,是图特摩斯三世最著名的战功之一,使埃及重新控制了迦南北部,并且以此为基地进攻美索不达米亚。

2「神晓谕摩西说:『我是耶和华。」

3「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

4「我与他们坚定所立的约,要把他们寄居的迦南地赐给他们。」

5「我也听见以色列人被埃及人苦待的哀声,我也记念我的约。」

6「所以你要对以色列人说:“我是耶和华;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重重地刑罚埃及人,救赎你们脱离他们的重担,不做他们的苦工。」

法老自认为是太阳神在地上的代表和化身,死后会变成神。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常常用「大能的手」作为自己的称号,但神却说「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重重地刑罚埃及人」,这是强烈的讽刺和对比。
「救赎」直译是「我要作救赎的亲属」,也就是与被赎者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并愿意付出代价把被赎者赎买出来的人())。神用这种比喻来启示与立约之民的关系。
「不做他们的苦工」原文是「从他们的奴役下拯救你们」。
上图: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主前1279–1213年) 与阿蒙神(Amun)、姆特神(Mut)手挽手的雕像,现藏于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Egyptian Museum of Turin)。古埃及法老自认为是太阳神在地上的代表和化身,死后会变成神。从古埃及中王国时期(Middle Kingdom Period,主前2055-1650年)到新王国时期(New Kingdom Period,主前1550-1077年),法老常常用「手」来比喻他们的军事力量,而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常常用「大能的手」作为自己的称号,例如: 图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主前1493-1479年在位) 自称「Great of Power, Mighty of Arm」,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主前1479-1425年在位)自称 「Great of Arm」,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主前1427-1401年在位)自称 「He is a god whose arm is great」、「Good god, strong of arm who achieves with his arms」,图特摩斯四世(Thutmose IV,主前1401-1391年在位)自称「The good god, brave and vigilant, a champion without equal who achieves with his arms」,图坦卡蒙(Tutankhamun,主前1332-1323年在位)自称「The good god, son of Amun, a champion without peer, possessor of a mighty arm who tramples hundreds of thousands」。直到第三中间期(主前1069年以后),这种自称才逐渐减少。

7「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是救你们脱离埃及人之重担的。」

神向一群没有信心的、落魄的、绝望的奴隶宣布「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神」,表明神的拣选并不是根据人的行为或成就,而人在神面前也实在没有什么配得拣选的地方。神的拣选完全是出于祂的恩典和爱,「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神的启示是循序渐进的,现在这些为奴的以色列人还不能领会「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的意义,等他们经历出埃及的救赎之后,神才在西奈山进一步向他们启示什么是「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
「你们要知道」指借着经历体验到神。
以色列人从前因着神的拣选而作神的「儿子」和「长子」()),如今却要因着神的救赎而成为属神的「百姓」。神拣选我们,救赎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的「重担」()),是为了让我们作事奉祂、见证祂、彰显祂的「百姓」,祂要作我们的神,与我们恢复合一和交通。

8「我起誓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那地,我要把你们领进去,将那地赐给你们为业。我是耶和华。”』」

9「摩西将这话告诉以色列人,只是他们因苦工愁烦,不肯听他的话。」

当初「百姓就信了」()),结果换来的却是更苦的劳役。现在他们认为摩西辜负了他们的信任,又「因苦工愁烦」,当然更加「不肯听他的话」。这就是人性。
以色列人的信心非常软弱,神却并不介意,因为祂「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也记念祂的应许()),所以借着十灾来显明祂的大能和眷顾,坚固百姓的信心,让他们能顺服到「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亚伦,以色列人就怎样行」())的地步,然后带领他们离开埃及。
同样,我们得救也不是因为自己有坚固的信心,更不是因为我们配得,完全是因为神的恩典,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10「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1「『你进去对埃及王法老说,要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

12「摩西在耶和华面前说:『以色列人尚且不听我的话,法老怎肯听我这拙口笨舌的人呢?』」

13「耶和华吩咐摩西、亚伦往以色列人和埃及王法老那里去,把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

摩西是个心里受过伤的人()),一个人对自己越自信,失败留下的伤痕也越深,摩西从那么高的「我能」跌入那么深的「我不能」,这道伤痕并不容易痊愈,所以很难重新鼓起勇气。
神的医治方法很特别,祂根本不回答摩西愚昧的问题()),也不再和他讲属灵的道理,而是「吩咐摩西、亚伦往以色列和埃及王法老那里去,把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让他在事奉中经历神,在「我不能」中经历「神能」。

14「以色列人家长的名字记在下面。以色列长子流便的儿子是哈诺、法路、希斯伦、迦米;这是流便的各家。」

这段家谱并不完全,雅各的众子中只按长幼顺序列到利未,而利未的后代中,重点是指出摩西())和后来担任大祭司的亚伦())、以利亚撒())、非尼哈())。
这段家谱记录了利未())、哥辖())、暗兰())的岁数,也介绍了摩西和亚伦的岁数()),用利未、哥辖、暗兰、摩西代表「第四代」回到迦南地的四代人())。

15「西缅的儿子是耶母利、雅悯、阿辖、雅斤、琐辖,和迦南女子的儿子扫罗;这是西缅的各家。」

16「利未众子的名字按着他们的后代记在下面:就是革顺、哥辖、米拉利。利未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七岁。」

17「革顺的儿子按着家室是立尼、示每。」

18「哥辖的儿子是暗兰、以斯哈、希伯伦、乌薛。哥辖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三岁。」

19「米拉利的儿子是抹利和母示;这是利未的家,都按着他们的后代。」

20「暗兰娶了他父亲的妹妹约基别为妻,她给他生了亚伦和摩西。暗兰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七岁。」

约基别在辈分上是暗兰的姑妈,这种近亲婚姻后来被禁止())。
暗兰和约基别很可能并不是亚伦和摩西的生身父母,而是他们上几代的祖先。因为哥辖在进埃及前已经出生()),而摩西是进埃及350年后出生的,中间不太可能只有暗兰一代。出埃及时,哥辖四族的男性后代有8600人之多()),也佐证从哥辖到摩西应该不止暗兰一代。
在希伯来文中,「父亲」())、「祖宗」())、「家长」())、「祖父」())、「祖师」())都是同一个字;「儿子」())、「孙子」())、「后裔」())和「子孙」())也是同一个字。
「生了亚伦和摩西」,也可以理解为「生了亚伦和摩西的祖宗」;「玛拿西的孙子、玛吉的儿子也养在约瑟的膝上」())原文就是「玛拿西的孙子、玛吉的儿子也生在约瑟的膝上」。

21「以斯哈的儿子是可拉、尼斐、细基利。」

22「乌薛的儿子是米沙利、以利撒反、西提利。」

23「亚伦娶了亚米拿达的女儿,拿顺的妹妹,以利沙巴为妻,她给他生了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

24「可拉的儿子是亚惜、以利加拿、亚比亚撒;这是可拉的各家。」

25「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娶了普铁的一个女儿为妻,她给他生了非尼哈。这是利未人的家长,都按着他们的家。」

26「耶和华说:『将以色列人按着他们的军队从埃及地领出来。』这是对那亚伦、摩西说的。」

27「对埃及王法老说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的,就是这摩西、亚伦。」

28「当耶和华在埃及地对摩西说话的日子,」

29「祂向摩西说:『我是耶和华;我对你说的一切话,你都要告诉埃及王法老。』」

30「摩西在耶和华面前说:『看哪,我是拙口笨舌的人,法老怎肯听我呢?』」

神已经说得很清楚:「我对你说的一切话,你都要告诉埃及王法老」()),摩西只需要忠实地传达神的话语,不必有多好的口才。但摩西还在失败的阴影之下,所以还在看自己、还在纠缠于自己的「拙口笨舌」。此时他还不明白,拯救以色列人并非依靠人的口才,而是依靠「神的话」())所带出的神「大能的手」())。
然而神并不放弃摩西,因为祂是「自有永有的」())「耶和华」,所以祂并不根据我们的愚昧来对待我们,而是按着祂自己的定意,把不配的人领进荣耀里去。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主啊,为甚么呢?

(一 )

以色列人的官长对于神计划的崇高,和影响所及的深远,一无所知──摩西对此也是一样不知,因此他们以为摩西把事情弄糟了。我们且莫怪责他们,基督的门徒还不是一样,而且老实说,我们也得承认,我们更常常是如此。为祂百姓的缘故,自然期望神干预人间的事,但是我们常常不承认这会引致他们自己也受苦,正如所显示,先知看到他祈求神干预的结果。我们在启示录得到神掌权和得胜的描述,但这也包括祂给兽在一个严格规定的时间之内的能力与权威,包括牠‘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的能力

不过官长们似乎完全不觉察,如果他们抵挡一点人给的权力与特权,他们便不会受鞭挞了。本仁(译者注:John Bunyan 1628-88英国宗教作家、曾因其宗教信仰而下狱、在狱中着有最闻名的天路历程 )的牧者在唱歌,写道: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出埃及记第六章

.现在你必看见。神在此重申应许,这应许比上一次更进一步。法老虽然一直不肯让他们离开他的地,现在不但必须放他们走,更要“赶”他们出去。这动词似乎令人回想摩西被“赶逐”到米甸,又可能和他儿子革舜的名字构成双关语

.神重新呼召

部分学者认为这是摩西起初蒙召的另一个记录。但此处经文,肯定十分符合摩西在最感受到失败打击之时,蒙神再次鼓励并予以保证。

2.我是耶和华。这句响亮的宣告是这段说话的开首和末尾(8节),作用是保证内容的实在。

3.我……显现。本节确定列祖对神的经历和摩西所经历的一样真实。它又否定了某些现代学者的看法,肯定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崇拜的是同一位神。并且更将列祖所崇拜的神,认同为摩西在西乃山所经历的神。这是了解摩西所得启示的基础。

全能的神,( ~e{l s%adday ,“伊勒沙代”)亚米沙代与亚米伊勒,和合本作“亚米利”)等古代人名同时存在,独立证明了族长时代的人,的确有用这名字或称号来称呼神的习惯。这名除了诗歌故意拟古之时运用以外,后世已经无人使用,故其含义今已佚失。正统犹太教后来译之为“完全自足的那位”(the all-sufficient One),但在语言学上这是行不通的。这名似乎是古美索不达米亚对神的称号,字根和“山”有关。正如古时也经常用“磐石”来称呼神,磐石可能代表稳固,又是平安之处的象征。列祖来自美索不达米亚,使用这种语言“化石”,并不足为奇。

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这句话似乎清楚声明,列祖并没有使用耶和华一名作为神的称号。事实上摩西之前,以色列人名字中没有 YAH“亚”或 YO“约”的成分(两者皆是 YHWH“耶和华”的简称),也证明了这点(本章20节摩西母亲约基别的名字,可能是惟一的例外;请参该节的注释)。摩西之后的一代,这些名字只逐渐出现; ~e{l “伊勒”(即“神”)继续有人使用,可能不过是在宗教上的保守行为而已。嫩的儿子何西阿就是一个例子,摩西故意将他改名为约书亚,使他的名字包含新名“耶和华”。自此以后,这类名字在旧约中越来越普遍,证实了引进新称号的日期。然而以上理论若是事实的话,以后,“耶和华”一名多次单独出现,又多次与比较普通的名字“伊罗欣”连用,又怎么解释呢?再者,明言,耶和华之名首次使用,是在原始的以挪士时代,又有什么意思?第一个问题并不严重:述说较早期故事之时用上了较后期的名字,是很自然的事。实际上这名字即使是故意使用,亦可视为确认早时所崇拜的神,就是向摩西启示的神(至于两个名字合起来可能有什么解释,请参海厄特,80页)。圣经批判学通常把五经的材料分为 J、E 等所谓“来源”。这做法的基本信念是一个传统的记录者(J),虽然明知拟古,还是喜用后期“专有”的名字;另一个记录者(E)则一贯使用较早期的“普通”名字。即使是最偏激的批判家,也不得不承认 J 和 E 都不会不认识后期的名字,因为依照该派的理论,两人都是在摩西以后多年才出生。的问题则比较重要:它似乎是说人类在塞特和以挪士的原始时代,已经开始“求告耶和华的名”。这句话若非是证明了这名很早期便已为人知,以色列人却不知道(以挪士的后裔只有一小部分是以色列人);便是含有“祈祷”这个较晚期而普通的意义。若是后者,则本节不过将已知是历史悠久之有系统崇拜的起源,归于塞特和以挪士的时代。(至于早期亚摩利人可能使用类似的圣名,以及和以色列的关系,请参看海厄特,79页。)

4.我与他们坚定所立的约。神在中,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亚伯拉罕。“坚定”大概是指这个起初是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然而它若是指神现时要藉摩西为以色列所作的事,也是不难想像的。以色列得以在迦南居住,圣经一贯都看作是对亚伯拉罕应许的成就。而迦南人被驱逐,则被视为神对他们恶行的审判;请

5.我也记念我的约。今后神每次的“拯救作为”,都被视作祂“记念”这个祂起先自愿受其约束的关系。“记念”(或作“忆起”)并不表示神曾经忘记,希伯来人喜用拟人法来形容神。而我们以为是形容情感的字眼,经常都用来形容行为而非情感(“爱”和“恨”就是一对好例子)。因此“记念我的约”就等于是做出可以看为是成就该盟约之中应许的行为。

6.我要救赎,直译是“我要作救赎的亲属”( go{~e{l ,或译救赎主、至近的亲属、报血仇的)。波阿斯向路得的作为就是救赎的最佳例子(得四)。律法规定请参看。基于这些理由,德莱维提出,“救赎”的动词( ga{~al )可以译作“按权利收复”或“报仇”。这字和动词 pa{d[a^h “赎、代赎、赎身、救赎”的分别,在于 ga{~al 表示救赎者和被赎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因而更合乎盟约之神的身分。

7.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这句话是盟约所带来之相互关系最清楚的宣告之一。描述神和以色列正式立约的,进一步阐明这话的意思。是救你们脱离……的。这是以色列伟大信仰宣言的第一句,在十诫的引言中最显而易见。以色列在逐渐经历神之时,便能在宣言中逐渐加插“条款”。然而这个最基本的“条款”,一直贯彻以色列的历史不变。

9.只是他们……不肯听。人性就是这样。虽然经过神再度任命之后,摩西显然恢复了自信,以色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却不肯再次听从。愁烦,译作“不耐烦”、“恼怒”更佳;他们认为摩西辜负了他们的信任。

12.法老怎肯听。连同胞也不肯听从,令摩西深感无力。要涩于言辞的他,再次去捋法老的虎须,难怪他迟疑不决。未受割礼的嘴唇,(和合本作“拙口笨舌”)可能暗指他在旅途中儿子受割礼的不可思议的经历。他的身体当然是受过割礼、奉献给神使用了;但如果他自己的同胞也对他充耳不闻,他的嘴唇又能怎样呢?

.有关族谱的加插材料

故事在28节继续。叙事者在此笔锋一转,详述摩西和亚伦的身分。希伯来人说明身分的方法是列出家世,本段就从家谱最长的流便说起,一一记述各支派的谱系,直到要讨论的利未支派为止,之后的支派从略。暗兰又在利未支派之内孤立出来,然后列出他儿子亚伦和摩西(照圣经传统依长幼次序)。余下家谱主要讨论亚伦的子孙,以祭司为重点,特别是三子以利亚撒(拿答和亚比户都死了;,又提出非尼哈出生。这是以色列祭司家族的正统谱系,可见于。本段节录自一个更大的文献;参民数记二十六章。

16.米拉利,这一名可能是埃及语。不晓得什么原因,这种名字在利未支派十分常见。埃及语名字的例子包括了摩西和普铁(25节)。非尼哈最是明显,他名字的意思是“古实人、黑人”。从前异族通婚可能十分普遍

20.暗兰,娶了自己的姑母。这种婚姻为摩西律法所禁,因此这细节不可能是后人伪作。其他早期的“过犯”包括了亚伯拉罕和同父异母的妹妹结婚。约基别,究竟这名的第一个音节( Yo{ )是否耶和华名字的简称(如:约书亚),引起了很多争论。若然,部分学者便有理由声称,这表示在以色列使用这名字以前,摩西的家族已经知道耶和华一名(以此作为本族对神的称号),并且用以称呼神了。这似乎很不可能,尽管有不少不可靠的证据,却没有可靠的理由,证明从前在以色列之外有人使用这个名字。即使只有哥辖家族才知道这名字,这名也不应只是用此一次。和合本的读法若是对的话(这也是马索拉经文的读法),这名( yo^k[eb[ed[ )的意思便是“耶和华是荣耀”(参较 ~i^-k[a{b[o^d[ 以迦博,即“没有荣耀”)。但更佳的读法可能是 yak[bi{d[ “雅赫比德”,意思是“愿祂加荣(没有说出名字的神)”;这样一来,耶和华之名便不在这名字之内了。基于第三身单数动词的名字,在以色列是很普通的人名模式,雅各和以实玛利的名字都是这样。亚伦和摩西,所有家谱都将他们列在利未之后第四代。这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跳代在希伯来族谱中是很常见的事;对称是原因之一(基督的家谱显然是个例子,太一)。然而若照字面解释“四代”,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日子便不能超过一个世纪,而的“四百年”,便必须约为“四代”了。

.神重新呼召

29.耶和华……对摩西说话。叙述因族谱中断一下后,在本节恢复。神的说话再次以“我是耶和华”开始,这话不但是命令或应许的凭据和保证,更为理由和本质提供解释(如,:“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耶和华对摩西说:“现在你必看见我向法老所行的事,使他因我大能的手容以色列人去,且把他们赶出他的地。”」

“现在你必看见”——,可见神的忍耐,主能体恤信徒的软弱。【比方】多马。“我向法老所行的事”——难处越多,越发使神的能力显大,西国有俗语说:人的急难,是神的机会。“且把他们赶出他的地”——意思说,他将来必要竭力地使你们行他现在所禁止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耶和华对摩西说仍然是只对摩西说话,没有亚伦的分儿。因为惟有摩西才是祂的使者。

现在你必看见我向法老所行的事原文直译应是:「现在你就要看见我将要向法老所作的。」因为看见和所作的原文都是未完成式,即将来时态。但因为有现在一词,而神所行的事,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只是摩西还未体认出看见的实际含义。所以和合本的这译法,是较佳的处理。

使他因我大能的手容以色列人去,且把他们赶出他的地原文并无因我字样。这两字是和合本译者因前句话的含义而加上去的。大能的手原义是「用强力的手段」。使他容以色列人出去的原文直译是:「他将打发他们出去」。把他们赶出他的地的原文直译是:「用强力的手段赶他们离开他的地」。若按七十士译本,则是「伸手赶他们离开他的地」。因此,我们对这末句的译法乃是:「使他要用强力的手段打发以色列人出去,就是用强力的手段,赶他们离开他的国境。」这意思就是说,法老不但会容以色列人去,乃是主动的设法打发他们离开,并且是强迫的赶他们出去。

听了摩西的祈祷以后,神安慰摩西,并对他保证,他现在就要体认出神向法老所施的作为,就是使他不但要容许以色列人出埃及,法老乃是要使用强力的手段,逼使以色列人离开,就是要用强力的手段,驱赶他们出境。

──《中文圣经注释》

法老…赶出: 不是指强制性的赶出去,而是“放走”的意思。虽然现在法老拒绝释放以色列人,但由于神的作为,他必会“慌忙赶走”似的放走以色列人(12:33)。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容....去」:「遣散」、「送走」。

●「赶出」:SH 1644「驱赶、驱逐」。这是牧羊人与羊群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来的字。这个字带有强迫的意味在内,因为有可能当时有以色列人已经和埃及人通婚,或归化,所以对于出埃及这样的行动会有所犹豫,可能并不是所有以色人都愿意出埃及,所以用这个字形容他们是被赶出埃及,非常有意思。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神应许必会救赎以色列人,履行以前和选民列祖所立的盟约。

──《串珠圣经注释》

神安慰灰心的摩西,神回答摩西提出的疑问。根据所立的约再一次以耶和华之名安慰那些处于困境中的百姓。神的话语超越时空超越时代,时常给那些丧失信心的人带来安慰。给那些软弱的人带来勇气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神再次向摩西赐下应许和命令──《串珠圣经注释》

】「神晓谕摩西说:“我是耶和华。」

“我是耶和华”——意思说,你要认识我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我是耶和华”一语在本章一再出现,“耶和华”是神的名字,也是宇宙唯一的真神,握有管理世事的全权。

──《启导本圣经脚注》

「我是耶和华」:在此段是十分重要的一句话,于6, 7, 8节中重复出现。

──《串珠圣经注释》

神晓谕摩西说,我是耶和华有关耶和华则请参阅的注释。

传统故事通常都较简洁,但与崇拜、律例、谱系有关的资料,却不厌其详,并且也?重年代、岁数等数字。此外,对神的观点则极为庄严、崇高、荣耀和不能接近,惟有藉中介的祭司和祭祀才能亲近神;对人方面,便特别推崇亚伦和提高祭司的地位。故事的叙述简洁,却插入大段的谱系,并且是特别?重利未支派的谱系,而在这谱系中所要突出的人物,却是亚伦而不是摩西。

──《中文圣经注释》

我是耶和华: “耶和华”有双重意思:①自有永有的全能者(3:13-15);②不仅和选民立约,而且将永不改变地成就其约的以色列的救赎者。被法老无情地压迫时,神特别启示耶和华之名,是要让摩西从这个名字得到安慰,并且确信能出埃及。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有学者认为整段 出 6:2-7:13 是出埃及记三段重要P典经文之一(其他两段是 出 25-31 出 35-40 )。此处描述摩西受呼召,应该是前几章西奈呼召的平行记述,而不是在另外发生在埃及的事件。当然这只是学者的看法之一。

●「我是耶和华」:这一段出现四次。这个应该是神重申他的约而非复述 3:13-18 的记载,因为这种用法是当代君王惯用的引言方式,且告知名字时,不是用这种语法。

◎关于 6:2 提到「我是耶和华」这句宣告与 3:15 的神自我启示相呼应。

●「全能的神」:「全能者」。SH 410+SH 7706「El Shaddai」曾出现在 创 17:1 ; 创 28:3 ; 创 35:11 ; 创 43:14 ; 创 48:3 。是族长对神的称呼。此处神启示自己的名字YHWH,并且表明自己就是列祖的神,会持守圣约的应许。这个神的名字旧约出现48次,但实际的意义已经佚失,目前翻译成「全能者」是根据七十士译本的用词。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3耶和华的名,摩西的祖先们何以未曾知道?】

答:神晓谕摩西说「我是耶和华,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在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除了摩西知道耶和华的名,他的先祖们并不知道。但是我们若从创世记中来查考耶和华的名,早就有了多处的记载,诸如「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创造天地的日子……」。「塞特也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耶和华对挪亚说,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以上这些都是较早的时候,所提到耶和华的名字。以后如「亚伯兰说,主耶和华阿,我既无子,你还赐我什么呢……耶和华又对他说,我是耶和华,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为要将这地赐你为业。亚伯兰说,主耶和华阿,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在这些对话中,亚伯兰已经称神为耶和华了,神也亲口对他说「我是耶和华」。他先前也曾在伯特利的东边艾的地方,求告过耶和华的名。以后又在别是巴地方一棵垂丝柳树那里「求告耶和华永生神的名」。连亚伯拉罕的孙雅各也知道耶和华的名。从以上所指这些经文,证明早在摩西之前的祖先们,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已经知道和出现耶和华的名了。那末,何以神还对摩西说,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呢?这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不过我们加以揣摩,会有下列四种可能的原因:

1.一般认为摩西是五经的作者,或者大部分的材料,是应用当时尚有的古文件,以及他在旷野受圣灵的引导,神直接的启示所写成的。无论他是作者或编者,对于耶和华的名字是已经知道了;以他为后世的作者,来编写前代的资料时,是很可能会将这后世才出现的名字,应用到前代去的。

2.耶和华的名字虽然最早就出现了,而且先祖又曾自己多次直接用过这名字,但是列祖们并未知道其意义。到了摩西时代,以色列人也早已遗忘了;因此,神在呼召摩西的时候,对于这名字的意义和信念,再度郑重的提醒他,给他一个深刻的印象,好让他能更明白地向百姓宣告耶和华的名,是以色列民大能的拯救者

3.「至于我的名,他们未曾知道」,「他们」两字,我们若从前面的第三章中(13-16 参54 题 ),以及本章下文加以研读,就知道是指着以色列而言,他们因遗忘了耶和华的名,所以神就要摩西来向他们重申耶和华的名字,这耶和华就是他们祖先亚伯拉罕、以撒的神,也是应许与他们立约,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为奴之地的神。

4.摩西的祖先们果真是不知道耶和华的名字,是在他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才得了启示而出现,不过圣经作者为要强调在何烈山上向摩西显现那一位全能的神,并重视耶和华的名,也就把这圣名用在最早的时代了。

总观上述四种情形,各有可能的原因,不过笔者认为2,3两种的解释,是比较实际的。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

“……显现为全能的神”——。“……他们未曾知道”——以色列人并不是不晓得神的名称为耶和华,乃是不明白内中有极宝贵极全备的意思。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未曾知道”耶和华的名,不是说以色列人的列祖完全不知道“耶和华”这个名字,而是说他们没有完全明白所包含的救赎以色列人的意义。他们和子孙必须有了出埃及到旷野的经验之后才会明白。

──《启导本圣经脚注》

「全能的神」:是神的另一称号,第一次是在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时出现

「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表示该名字是列祖未曾彻底了解的,列祖只知道「全能的神」曾与他们立约,但他们并未经历到所应许的。现在神启示「耶和华」这名字时,是要更具体的显出「耶和华」所代表的属性,就是:必会履行盟约,是一位有能力拯救的神;而并不是摩西所说的:「你一点也没有拯救他们」(5:23)。神跟着向摩西及以色列人启示三重应许:要伸手救赎以色列人离开埃及(6 ), 又要收纳他们作自己的子民(7 ),并要引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8 )。

「耶和华」这名字保证这一切应许必会兑现。

──《串珠圣经注释》

全能的神原文全能的神是~EIShaddai,直译可作「山神」。这大概是其后亚兰人会将以色列人所敬拜的神,称作山神的原因。其实这名字是与立约及与神立约者当怎样为人有关

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神的名字,是分两个阶段启示出来的:第一阶段,向列祖启示为全能的神;第二阶段,向摩西启示为耶和华。这两阶段的启示,都是以神的话作庄严的宣告的。

──《中文圣经注释》

对族长们从未启示过耶和华这个名字的意思。过去对族长们偶尔提起过耶和华,28:13),但那时神是以“全能的神,拥有大能的神”之名启示了自己的属性。现在到了救赎史的关键时刻,将自己的属性完全启示出来。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未曾「知道」:「认识」,不单只是知识上的了解,也包含「实际经历」。

◎由 6:3 看来,似乎表示列祖并不熟悉「耶和华」这个名字。但创 15:7 17:1 28:13 35:11 都出现「耶和华」这个名字。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创世记乃是知道神的名字叫做「耶和华」的作者写的,列祖可能真的不知道神的名字是「耶和华」,或者仅知道「耶和华」这个名字,却不曾深刻经历这个名字的意涵。

◎耶和华的名字虽然可能很早就出现了,而且先祖又曾自己多次直接用过这名字(2:4,4:26),但是列祖们并未知道其意义。到了摩西时代,以色列人也早已遗忘了;因此,神在呼召摩西的时候,对于这名字的意义和信念,再度郑重的提醒他,给他一个深刻的印象,好让他能更明白地向百姓宣告耶和华的名,是以色列民大能的拯救者 出 6:1-3 。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

{命题7}是否在摩西的时代以前,人就知道神的名字叫耶和华(Lord Jehovah Yahweh )?

〔难题〕根据「神晓谕摩西说:我是耶和华。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然而,耶和华神在创世记里以「耶和华神」(LORD God -7-8-9-15…… )和「耶和华」(LORD -4-6-9…… )出现过无数次。

【解答】

我们可以由几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有些学者认为作者以预期(期望 anticipation )的心态将神的名字引入创世记。有些学者认为虽然人类早就提到神的名字;但人当时仍不能对神的名字真实的意义有全盘的了解和认识。或者,可能那位与人立约神圣的耶和华神,祂真实特有的本性,要到摩西时才启示给人知道。另外仍有些学者认为摩西是在被启示后才将神的名字用于创世记。就有如一位传记作家书写有名的拳击手默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 )童年的时候; 虽然当时他名字是加西阿斯克雷(Cassius Clay )。赞同这个观点的一个事实,就是一个常见的字尾— ah (表示耶和华 )连接在人名之后(如弥珈Mic-ah 约拿Jon-ah 耶利米Jeremi-ah ),这是摩西时代之前很少见的。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耶和华】

表面看来,似乎表示族长时代的列祖并不熟悉 * 耶和华的名。但这看法很清楚是不吻合。伊勒沙代(和合本「全能的神」 )的确是为族长所知的名字,并且在,与盟 * 约中族长在世时实现之部分相连的,也是伊勒沙代一名。相对而言,与「耶和华」一名有关的,则是长远的应许,尤其是指土地方面。因此说族长不曾经历祂(换言之 祂没有如此向他们启示 )是对的。族长大概不是用耶和华的名来崇拜真神,但经文也不必然会导致一个结论,说他们对这名一无所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与他们坚定所立的约,要把他们寄居的迦南地赐给他们。」

“我与他们坚定所立的约……”——“他们寄居的”——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寄居在迦南,直到雅各下埃及,是迦南人、比利洗人、赫人所许可的,“迦南地”——这三个字包括两个意思:(一 )从西顿到迦萨,(二 )从埃及河到伯拉大河,神应许亚伯拉罕的是照着第二个意思。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我与他们坚定所立的约推前到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创十七章 ),而且这约是坚立的──永远而不会废弃的。

要把他们寄居的迦南地赐给他们有关迦南,请参看「迦南人」的注释。神与亚伯拉罕所坚立的约,是包含了将当时他暂居的迦南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

──《中文圣经注释》

他们寄居的移居: 在到埃及之前“族长们居住的地方”的意思。这地方是很早以前神已经答应赐给以色列百姓的应许之地,17:7-8,26:3,28:13)。所以日后以色列百姓拥有此地,是因着神的恩典。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坚定」所立的约:「举起」、「立起来」、「建造」。

●「寄居的....赐给他们」:原文是「就是他们寄居于其中的寄居之地赐给他们」。重复两次「寄居」,有强调的意思。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我也听见……,我也纪念”——感动神心的,有两种要素,(一 )祂的怜悯——我听见他们的哀声,(二 )祂的信实——我纪念我的约。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 6:4-5 连续两节都有「况且」( SH 1571 ) 指出两项重要的声明:神要坚立所立的约,且神也要纪念这约。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我也听见以色列人被埃及人苦待的哀声,我也纪念我的约。」

“我也听见……苦待的哀声”——,神说这话,使以色列人知道祂并没有忘记他们。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我也记念我的约」今后神每次的「拯救作为」,都被视作祂「记念」这个祂起先自愿受其约束的关系。「记念」(或作「忆起」 )并不表示神曾经忘记,希伯来人喜用拟人法来形容神。而我们以为是形容情感的字眼,经常都用来形容行为而非情感(「爱」和「恨」就是一对好例子 )。因此「记念我的约」就等于是做出可以看为是成就该盟约之中应许的行为。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也听见以色列人被埃及人苦待的哀声有关以色列人,请参看和9的注释。有关埃及人,请参看的注释。有关苦工,请参阅和14的注释。

我也记念我的约因为神记念祂与以色列人列祖所立的约,所以神必要施行拯救,因为这约是坚立的,是永远的,是不能废弃的。

──《中文圣经注释》

我也纪念我的约: 不是说忘了一段时间突然想了起来,而是说在历史中成就约的时候到了。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被埃及人「苦待」:「强迫劳动或工作」。

●「哀声 SH 5009」:字义是「呻吟」、「叹气」。全本旧约中只有出现四次。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所以你要对以色列人说:‘我是耶和华;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重重的刑罚埃及人,救赎你们脱离他们的重担,不做他们的苦工。」

“重重地刑罚埃及人”——神曾应许亚伯拉罕祂要如此行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用“救赎”(原文为gaol )来说明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是《利未记》25章律法上“救赎”一词的借喻。在律法中,“救赎”指由亲属赎回被卖者的合法权益。耶和华现在是以色列人离开为奴之地的“救赎者”(本节

──《启导本圣经脚注》

「我要救赎」直译是「我要作救赎的亲属」(go{~e{l 或译救赎主、至近的亲属、报血仇的 )。波阿斯向路得的作为就是救赎的最佳例子(得四 )。律法规定请参看。基于这些理由,德莱维提出,「救赎」的动词(ga{~al )可以译作「按权利收复」或「报仇」。这字和动词 pa{d[a^h「赎、代赎、赎身、救赎」的分别,在于 ga{~al 表示救赎者和被赎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因而更合乎盟约之神的身分。

──《丁道尔圣经注释》

「救赎」:字义是「要求归还,重申自己的权益」。

──《串珠圣经注释》

你要对以色列人说,我是耶和华是神对摩西说,我是耶和华;这里是要摩西向以色列人宣告这名称。这句话,不单作为神的自我表白,也作为向摩西启示立约的证据(见本章7节 ),更表明祂是永远且无所不在,因此祂知道以色列人的景况,并要积极而主动的施行作为,以成就祂立约的应许。也为这原因,这我是耶和华的表白,也要求立约的另一方,就是神的子民,要按神的旨意生活,圣洁的为人,十八至二十章 )。

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重重的刑罚埃及人这是十灾的预示。

救赎你们脱离他们的重担,不作他们的苦工在所用的救,是把神拟人化地作「抢救」的工作(见该节的注释 )。这里所用的救,原文是另一个字,是强调的代赎工作的字,因此翻成救赎。在则只译为赎。这个字,也是以赛亚书最常用的字。重担和苦工,请参看的注释及本章5节的注释。

──《中文圣经注释》

伸出来的膀臂: 伸臂指的是“行动”。和“大能的手”(1节 )一同表示神的帮助。救赎: 替他们偿还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神要亲自成为以色列人的“逃城”。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重重地刑罚」:「大的审判」。

●「用伸出来的膀臂重重地刑罚」:原文是「用伸出来的膀臂和大刑罚」。

●「救赎」你们:SH 1350,「赎回」。

●「不做他们的苦工」:原文是「从他们的奴役下拯救(SH 5337 )你们」。这个SH 5337在 5:23 有用到,且这个字在 摩 3:12 也用来形容把猎物从野兽中救出来(「营救、抓走」 )。

◎ 6:6 提到「伸出来的膀臂」这句话对埃及人来说耳熟能响,因为有埃及文献记载「法老王强健的膀臂」,但这边却说「我(耶和华 )要伸出来的膀臂重重刑罚埃及人」,形成更强烈的对比。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伸出来的膀臂】

埃及人经常听见法老伸出来的膀臂成就大能的作为。但如今耶和华伸出来的膀臂却要压倒法老。祂来是要成就自己对亚伯拉罕所起的誓言──原文作「(向天 )举手」。圣经在此是以手势作为起誓的别称,因为没有比神更大的能力,可以给祂指着起誓。请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是耶和华”——故此我的话不能落空。这几节中有七条宝贵的应许:(一 )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重重刑罚埃及人,显明神要叫以色列人自由出埃及,不像逃跑的;(二 )要救赎你们脱离他们的重担显明神要败坏法老的权势;(三 )要叫你们不再为他们做苦工,显明神深知以色列人的苦情,要拯救他们,(四 )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显明神要从万民中拣选以色列人;(五 )要做你们的神,显明神要特别做以色列人的神;(六 )我起誓应许给亚伯拉罕的那地,要把你们领进去,显明神要一路引导保护以色列人;(七 )要将那地赐给你们为业,显明那地当时虽被七族的人占据,神终究要将那地赐给以色列人。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神三重约定的内容: 神以“耶和华”之名,通过摩西与以色列百姓立三重约定:①要成为他们的救赎者;②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百姓;③要引领他们进入迦南地。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是救你们脱离埃及人之重担的。」

「知道」:带有「经历」和「承认」的意味。

──《串珠圣经注释》

神的用意乃是使埃及人『知道我是耶和华』。这说法,在以西结书特别常见,它以略为变换的方式出现六十次以上;它并不是启示一个名字,却是启示那拥有此名者的性格,特别是祂在惩罚、保护与施恩中所展现出来的权能。

──《每日研经丛书》

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神这是神应许与人立约的话,也是有拣选含义的话

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是救你们脱离埃及人之重担的这整句所?重的是知道一词,而这词的原义却是深深的体验到的含意。以色列人要因神以大能把他们从埃及为奴之困苦中领出来(这里所用的救字的原文是「领出来」 ),而体验到神是拣选了他们,怜悯他们受欺压的苦况的神。

──《中文圣经注释》

以你们……神: 神正式把以色列民族作为自己百姓的行为,是从出埃及之后在西乃山开始的(19:5)。西乃山事件把神和以色列百姓之间的立约关系从以前和以色列民族的代表人物族长们所立的个人性的约,发展成神要和成长为一个独立民族的,以色列民族所立的约。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由 6:7 的意思是以色列人将要「亲身体会」神是以色列人的神,要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重担。

◎关于 6:7 提到「神把他们看成子民,要作他们的神」的时机非常重要,这时他们还是奴隶时,神就这样宣布了,这就是神的拣选。神并不是在以色列人飞黄腾达或大有成就时成为他们的神,而是在他们最为落魄最无望时,神成为他们的神和依靠。
(5:8-9)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我起誓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那地,我要把你们领进去,将那地赐给你们为业。我是耶和华。’”」

“我起誓应许给亚伯拉罕……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我起誓应许……的那地这是回应对列祖所应许赐地的话

我要把你们领进去将那地赐给你们为业,我是耶和华神所应许给列祖和他们的后裔为业的地,现在就要领那些在埃及受苦中的以色列人进去承受为业了。末了的我是耶和华,是等于盖章或签字为证的含义。就是说,这事必然成就的。

──《中文圣经注释》

将那地赐给你们为业: 今天对我们这些属灵的以色列百姓来说,这句话是对天上的迦南,即对永久居住地的保障,11:16)。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我起誓」:SH 5376 + SH 3027直译「我举起手」,表示「基于祝福的誓约」。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摩西将这话告诉以色列人,只是他们因苦工愁烦,不肯听他的话。」

“只是他们因苦工愁烦”——。“不肯听他的话”——以色列人这样行有三种结果:(一 )他们错看了神,(二 )他们使自己的苦难加重,(三 )他们得不着神的安慰。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色列人的反应:当初他们听信摩西的话(4:31),换来的却是更苦的劳役,现在他们当然不肯理会他所说的了。

──《串珠圣经注释》

只是他们因苦工愁烦,不肯听他的话这句话应是摩西受召回到埃及以后的初期,法老更加重重担给以色列人,以及由埃及督工的所派之以色列人的领班受责打后,怪责摩西的回响(见第五章 )。祭典大概在此曾有修订,一些修订人为文气而忽略了先后的层次,以致有此混乱。

──《中文圣经注释》

不肯听他的话: 这段和摩西第一次宣布出埃及事件时的情景一样(4:31)。暂时的苦难,使喜悦和渴望变成了埋怨和绝望,信心和顺从变成了不信和悖逆。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愁烦」:原文是SH 7115 + SH 7307,灵里或心里不耐烦。

●「因苦工愁烦」:「因心里愁烦和因苦工的缘故」。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摩西将这话告诉以色列人,只是他们因苦工愁烦,不肯听他的话。」】

{命题8 }以色列的子民是否听从摩西向他们转吿耶和华的话?

〔难题〕经文说:「他们……不肯听他的话」。但是在先前,提到「百姓就信了」,甚至「就低头下拜」。

【解答】

很明显的早先他们接受摩西所说的,但是当他们没有经历到实时的释放时,他们感到气馁失去耐心,再也不听摩西的话了。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你进去对埃及王法老说这进去,无法用以证明当时摩西是在埃及,或在埃及以外。可能是正如前面三至四章所说,是在埃及之外召摩西进埃及去对法老说话。

要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摩西对法老要说的,是很简洁的,就是要打发以色列人出他的国境。

──《中文圣经注释》

拙口笨舌的人: 面字意思是拥有“没受割礼的嘴唇”的人。即无能的嘴的意思(4:10)。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耳朵未受割礼”,是指不能倾听话语的耳朵,“未受割礼的心”是指不能正确理解神话语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连自己同族以色列百姓都不能说服,怎么敢站在法老面前呢?由于百姓的不信,连摩西也灰心了。摩西的信心还很脆弱。同时,表明出埃及事件完全是通过神主权性的作为。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神再次命令摩西会晤法老,重申以色列神的要求。

──《串珠圣经注释》

◎这段好像记载神的艰辛,派人去呼召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工作太重,听不下神的话。连摩西都要抗命。但是神仍然不屈不挠的指派摩西、亚伦要去见法老,拯救以色列人。

◎虽然有神保证,在困苦中的以色列人并不相信可以获得拯救。神没有叫摩西和亚伦说安慰的话,反而命令他们直接去见法老。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要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

{命题9}摩西在埃及或是在米甸被神呼召?

〔难题〕在,神向摩西启示祂自己并且要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然而,记载耶和华在米甸告诉摩西去找埃及王法老,要他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

【解答】

在出埃及记第三至四章记载摩西被神委托,但是法老王的反对(出五章 )加上摩西起初不愿意接受神的委托

促使神必须再度的对他吩咐和鼓励(出六章 )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你进去对埃及王法老说,要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

“……出他的地”——这一次摩西全不提到以色列入回来不回来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在耶和华面前说:“以色列人尚且不听我的话,法老怎肯听我这拙口笨舌的人呢?”」

“以色列人尚且不听我的话”——9。“拙口笨舌”——原文作“没有受割礼的嘴唇”,圣书里用“没有受割礼”几个字指着人的有三样:(1 )嘴唇——是拙口笨舌的意思,(二 )耳朵——是听不清楚的意思,(三 )心——是领受不明白的意思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再次自觉口才不足。

「拙口笨舌」:原文可以直译为「未受割礼之嘴」,意思是嘴被嘴唇的皮盖住,以致说话困难。

──《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人尚且不肯听我的话这句话是第9节的回响。但在实质上,却应是的回响。

法老怎肯听我这拙口笨舌的人呢这是摩西拒受使命的借口

──《中文圣经注释》

●「拙口笨舌」:原文是「未受割礼的嘴唇」,实际的意义是「口吃」。

◎关于 6:12 提到「未受割礼的嘴唇」,在旧约常用这个方法去形容「心」(26:41,9:26) 或 「耳」(6:10) 。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参9,法老阻挡不算稀奇,以色列人不信才为稀奇。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这段摩西受召的另一记述,并不像前面三至五章的记述一样,将受召的地点、经过、神的显现及与摩西的对话,详细的叙述出来。神在说明从前对列祖只显其为全能的神,现在才将「耶和华」这名字启示出来之后,便申述祂记念与列祖所立的约,也听了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的呼求,所以呼召摩西下埃及去对以色列人说明,神即将救赎他们脱离困苦,领他们到神应许他们列祖之地承受为业。可是,以色列人却因苦工愁烦,而不听摩西的话。当神呼召摩西去埃及对法老说话,要他打发以色列人出他的国境时,摩西就推托说,以色列人既不肯听他的话,埃及王岂肯听他这笨口笨舌的人呢?虽然如此,神还是吩咐摩西到埃及去,命令法老和以色列人,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出来。

──《中文圣经注释》

】「耶和华吩咐摩西、亚伦往以色列人和埃及王法老那里去,把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

“耶和华吩咐摩西、亚伦”——10,参12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耶和华吩咐摩西亚伦往以色列人和埃及王法老那里去,把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原文这里并不是一种叙事的文笔,而是祭典特有的律例的文笔。按原文,前段是神对摩西亚伦说话;后段却是命令以色列人和埃及王法老,要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

──《中文圣经注释》

耶和华吩咐: 本文简单地概括了以上的内容。这里出现了出埃及事件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出埃及的主权者耶和华、执行命令的使者摩西和亚伦、出埃及的对象以色列百姓,为了出埃及需要征服的法老。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以色列人家长的名字记在下面。以色列长子流便的儿子是哈诺、法路、希斯仑、迦米;这是流便的各家。」

“流便的儿子”——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这个家谱不全,雅各的众子中只列了三个,内容与相同。流便和西缅的后代只记了一代,重心都放在利未的后代上,记录到第五代:从利未之子哥辖经暗兰(18节 )、亚伦(20节 )、以利亚撒(23节 )以迄非尼哈(25节 )。

──《启导本圣经脚注》

以色列人家长的名字记在下面这是此段经文的标题。骤看这标题,会以为将有以色列十二支派家长的名字出现。其实不然。这里只根据,列出以色列头三个儿子的第一代。但是,第三个儿子利未,却根据起,列了五代,并特别?重亚伦和其后人。家长对中国人是很容易了解的,因为也和中国上代的人一样,只计男性的。

流便请参看的注释。他的儿子是哈诺(原义是供献的或开端的 ),法路(优越的或盛誉的 ),希斯仑(村居者或围住的 ),迦米(我的葡萄园丁 )。

──《中文圣经注释》

◎此处的家谱记载,应该是由一份大文件中节录的,主要是要纪录摩西、亚伦的家谱。十二支派仅纪录前三个,而且流便与西缅的后裔都只记载一代,利未的后裔记载了五代。

◎这段家谱有几点值得注意:

a.介绍到雅各妻利亚所生的后裔只记载到第三个孩子利未,并没有把犹大纪录上去。(可能是因为在这里重要的是介绍利未这个家族 )

b.介绍了亚伦的后裔,却没有介绍摩西的后裔。(可能是亚伦是长子才会记载 或亚伦的后裔之后表现也较摩西后裔突出?! )

c.这边同时也提到三位亚伦身旁的妇女:他的母亲、妻子、媳妇。通常家谱不记载女人,这边相当特别。

●「哈诺」:字义是「献身的」,与「以诺」原文相同。

●「法路」:字义是「可辨别的」。

●「希斯仑」:字义是「被墙围住」。

●「迦米」:字义是「我的葡萄园」。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首先介绍利未的两个哥哥流便和西缅的家谱的原因是为了把摩西和亚伦的直系血统利未家的家谱,从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中按着次序找到。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本节至25节记有摩西和亚伦的家谱,侧重亚伦,因在以色列的建国工作上,他与摩西负有同样重要的责任。

──《启导本圣经脚注》

“以色列人家长的名字……”——这几节记亚伦摩西的家谱,这家谱提到流便西缅,无非要显明利未支派的次序。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与亚伦的家谱:作者加插这段家谱,强调摩西与亚伦的身分,作者先提及以色列长子流便的支派(14 ),跟着列出西缅(15 )及利未的后代,但以色列其他的支派则只字不提。无可否认,这家谱是经过精细的挑选,让读者感受到利未家的重要性,利未家内,对暗兰(20 )的描述较为详细,因他乃是亚伦和摩西的父亲。这家谱另外列出以斯哈及乌薛的后代,因为在他们中间有几个重要人物,又与摩西及亚伦属于同一时期。

──《串珠圣经注释》

这段经文是一系列的家谱。这家谱主要的只列出以色列的头三个儿子的名字。头两个儿子,吕便和西缅,只列到了他们的儿子的名字。第三个儿子利未,却列了五代的名字。因此我们将这家谱标示为「利未的谱系」。但这谱系的修订者,亦不是要编列所有利未子孙的家谱,而只?重在利未支派中首任大祭司亚伦的家谱。之所以?重亚伦,因为这文献是从祭司圈子中搜集、编写和收存的,也是用为教育祭司的。为这原因,这段经文的末了,当叙述到神吩咐以色列人的事务时,是以亚伦为首的,惟有在对埃及王法老说话时,纔以摩西为首,因为到底摩西才是神差派到埃及与法老说话的使者。

──《中文圣经注释》

摩西和亚伦的家谱: 出埃及事件正式开始之前,首先介绍了两个主要人物摩西和亚伦的家谱。出埃及之后摩西要代表百姓接受神所赐的律法,亚伦在制定祭祀制度之后,成为了担任祭司职分的人的先祖,所以他们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记录家谱的目的和特点可能如下:①说明摩西和亚伦是雅各的十二个儿子的后裔;②圣经中记录的所有家谱是为了说明立约关系的延续性,所以本文中的家谱同样说明,出埃及事件是根据神和族长们所立约而进行的;③把家谱的位置放在出埃及事件的前面,是为了说明摩西和亚伦的权柄是神赋予的。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西缅的儿子是耶母利、雅悯、阿辖、雅斤、琐辖,和迦南女子的儿子扫罗;这是西缅的各家。」

“耶母利”——,在作尼母利。“阿辖”——没有这名字,大概是因为阿辖绝了后。“雅斤”——在作雅立。“琐辖”——在作谢拉。“扫罗”——这人的后裔后来繁多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西缅请参看的注释。他的儿子是耶母利(原义是神的节期或神的儿子 ),雅悯(右手 ),阿辖(力量或联合 ),雅斤(他使之坚定或设立 ),琐辖(黄褐色皮肤 或是照撒玛利亚抄本写法为鲜白色 ),扫罗(祈求的或祷告获答允 )。

──《中文圣经注释》

●「耶母利」:字义是「神的日子」。

●「雅悯」:字义是「右手」。

●「阿辖」:字义是「联合的」。

●「雅斤」:字义是「他将建立」。

●「琐辖」:字义是「黄褐色的」。

●「扫罗」:字义是「所想望的」。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利未众子的名字按着他们的后代记在下面:就是革顺、哥辖、米拉利。利未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七岁。」

“利未众子的名字”——。“按着他们的后代……”——着本书的人在以上只提流便西缅的儿子,以下却提到利未的孙子、曾孙和别的后裔,所以加上本句。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米拉利,这一名可能是埃及语。不晓得什么原因,这种名字在利未支派十分常见。埃及语名字的例子包括了摩西和普铁(25节 )。非尼哈最是明显,他名字的意思是「古实人、黑人」。从前异族通婚可能十分普遍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利未请参看的注释。他的儿子革顺(放逐或赶出 ),哥辖(率直的或立盟的 ),米拉利(苦的或苦恼 )。

──《中文圣经注释》

利未一生的岁数: 同利未一起介绍寿命的有哥辖(18节 )和暗兰(20节 ),同时介绍了摩西和亚伦当时的岁数(7:7)。这是因为利未、哥辖、暗兰、摩西这4代人代表第4代才能进入迦南地的预言中的4代人。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革顺」:字义是「流亡」。可能是利未的长子。

●「哥辖」:字义是「集会」。是利未支派最重要的一支,祭司由此子而出。

●「米拉利」:字义是「苦味」。可能源自埃及文。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以色列人已在埃及地寄居有四百三十年,为什么由利未至摩西只得三代?】

五经中记载族谱的形式,通常都像出埃及记第六章的形式一样,就是将某人的支派、宗族与家室列出,作为这人的家谱,正如傅德曼(D.N.Freedman )指出(记载于G.E.Wright ed The Bible and the Ancient Near East ),这种分类法是古代东方所常用的。从埃及王家的族谱中,我们得知第十九王朝的兰塞二世至二十一王朝的王帝之间,有很多王帝的名称没有被记载。这些族谱,记载于由波察特(Borchardt )发表的柏林(Berlin )族谱中(刊载于 Kitchen Ancient Orient pp.54-55 )。

及二十八节清楚得知,在摩西的时代,暗兰族、以斯哈族、希伯仑族及乌薛族合共有八千六百人,这些人均源出于哥辖。由这段经文可以推算出,暗兰「儿子」的数目可能是八千六百人中的四分之一(或二千一百五十个 );由此得知,这个暗兰不可能就是摩西亚伦的父亲,因为在一个家庭里拥有超过二千个兄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摩西的父亲名叫暗兰,但他不可能是拥有那么多后裔的暗兰。

很幸运地,我们从历代志上得知较完整的族谱,这族谱显示出雅各众子与摩西的时代,已相隔了九或十代。例子之一是:以法莲与约书亚之间有十代——比利阿——利法——利悉——他拉——他罕——拉但——亚米忽——以利沙玛——嫩——约书亚。例子之二是比撒列;根据,比撒列是负责设计会幕的,他是雅各的第七世孙。例子之三是以利沙玛,他是雅各的第九世孙

雅各与摩西之间相隔九或十代,与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寄居四百三十年这段时间非常吻合(即主前一八七五年至一四四五年之间 ),平均每代有四十三年。,赞成二百一十五年的理论 他们认为以色列人只在埃及寄居了二百一十五年而平均每一代有二十一年。然而 在约书亚及儿撒列的情况下 二百一十五年的理论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并且 由随同雅各移居埃及的七十或七十五个人 在二百多年间便增长至二百万个 亦是不可能的。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利未众子的名字……就是革顺,哥辖,米拉利……」】

{命题10}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共居留430年,在利未和摩西之间竟何以只有三代?

〔难题〕记载着在雅各的儿子; 利未到摩西之间只有三代。然而,在说: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共430年。从利未人到埃及到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这430年间,竟何以只有三代?

【解答】

(1 )在远古的近东对宗族或家族的谱系的记录是普遍常见的。这种家谱的记录常常会把较不重要的人物或辈分删除或遗漏不记载。希伯来文里没有任何一个字可以用来表示我们今天所谓的「祖父」 (grandfather )或「曾祖父」(great grandfather )或「孙子」(grandson )或「曾孙」(great grandson )。因此,当亚伯拉罕被视为「我们的父亲」(our father ),在希伯来文中唯一能用以形容先祖的字就是希伯来文的 “父亲”(father )。同样的,用在“儿子” (son )的记载也是一样。譬如:提到「利未众子……革顺,哥辖,米拉利」,传统上这三位被视为利未的儿子;在提到「哥辖的儿子暗兰, 以斯哈,希伯伦,乌薛」,哥辖是被视为利未族一个分支族的族长,称为「哥辖」(Kohathites )。暗兰、以斯哈、希伯伦和乌薛可能并非哥辖的亲生儿子,而是哥辖族的后裔。希伯来文常以“儿子”(son )表示后裔。

(2 )根据对哥辖家族的人口普查,算出男丁的数目年岁大于一个月以上的共有8600 人。如果从利未到摩西之间只有三代,则表示哥辖的后裔——暗兰、以斯哈、希伯伦、乌薛,他们每一代 有2000多人。很明显的,所提到的暗兰并非摩西的直接生父,而且所提的暗兰与的暗兰非同一人;不然,就是事实上另有一些哥辖的后裔经文并没有将他们列出来,因为他们对这些史实并不重要。无论如何,很明显的从利未到摩西之间不是只有三代。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记述家谱的意义: 在这里记录了以色列的三儿子,利未家的家谱。这是为了说明摩西和亚伦是从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而来的。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革顺的儿子按着家室是立尼、示每。」

革顺的儿子是立尼(超越的或我的白色 ),示每(有名声的或我的报告 )。

──《中文圣经注释》

●「立尼」:字义是「白色」。

●「示每」:字义是「著名的」。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哥辖的儿子是暗兰、以斯哈、希伯伦、乌薛。哥辖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三岁。」

“暗兰”——参20注。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哥辖的儿子是暗兰(高举的民或被高举的 ),以斯哈(放光的或首先的油 ),希伯仑(友谊或联合的 ),乌薛(神是我的力量或神的权力 )。

──《中文圣经注释》

●「暗兰」:字义是「高贵的人」。

●「以斯哈」:字义是「光亮的油」、「新油」。

●「希伯伦」:字义是「联合」,与「希伯仑」原文相同。

●「乌薛」:字义是「神是我的力量」。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米拉利的儿子是抹利和母示;这是利未的家,都按着他们的后代。」

米拉利的儿子是抹利(我有忧伤或有病的 ),毋示(易于受感或我的感情 )。

──《中文圣经注释》

●「抹利」:字义是「生病的」。

●「母示」:字义是「柔顺的」。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暗兰娶了他父亲的妹妹约基别为妻,她给他生了亚伦和摩西。暗兰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七岁。」

“暗兰”——有人以为这人是18节之暗兰的后裔,有两个理由:(一 )在摩西年间,哥辖后裔四簇的男丁已经有八千六百人,这样看来,暗兰一族大约不下二千多男丁。哥辖的儿子暗兰若与摩西的父亲暗籣是一个人,怎能如此呢。(二 )在圣书里的家谱中往往有间隔的地方。【比方】至3节以斯拉的家谱中,在以斯拉和西莱雅当中间隔几代,在撒督和亚希突当中间隔米拉约,在亚撒利雅和米拉约当中又间隔六代。在主耶稣的家谱中也有问隔的几代。“娶了他父亲的妹妹”——传律法以后,神特特地禁止这样血统的婚姻。“给他生了亚伦和摩西”——亚伦是长子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约基别是摩西和亚伦的母亲,说她是暗兰的父亲的姐妹,等于说暗兰娶了姑妈为妻。依所载祭司的条例,是禁止这种婚姻的。注。

──《启导本圣经脚注》

「暗兰娶了他父亲的妹妹」:这姑侄关系的婚姻在后来是不容许的

──《串珠圣经注释》

暗兰娶了姑姑约基别(神的荣耀或神是尊贵的 )生了亚伦和摩西

──《中文圣经注释》

他父亲的妹妹约基别: 从这句话我们明白了圣经中其他地方记录为利未的女子(2:1),或利未的女儿的暗兰的妻子约基别,其实是暗兰的姑姑。这种近亲结婚可能是在摩西律法之前。从摩西的律法开始禁止这种近亲结婚行为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 6:20 暗兰娶了自己的姑姑,这样的婚姻后来被律法所禁止利 18:12-13 。

●「约基别」:字义是「耶和华是荣耀」。这个名字如果真是「耶和华是荣耀」,就表示摩西之前以色列人就知道「耶和华」这个神名。不过摩西前仅仅这个名字与耶和华有关,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实际上这个名字可能是来自:「雅赫比德」,意思是「愿祂加荣」,而非「耶和华是荣耀」。

◎有学者认为暗兰可能并非摩西的生父,因为以色列人在埃及430年,但哥辖进埃及前已经出生 创 46:11 ,出埃及时摩西80岁,因此摩西距离哥辖出生至少350年,中间不太可能只有暗兰一代。 民 3:28 记载的人数中,哥辖的四个后裔的后代总共有8600人,也左证暗兰应该不是摩西的直接生父,可能是上几代的祖先。以色列的家谱并不能完全用来推算年代。此外,在希伯来文中「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等等通通都是一个字。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以斯哈的儿子是可拉、尼斐、细基利。」

“以斯哈”——。“尼斐”——在大卫州儿子中也有一个尼斐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可拉参加反叛摩西的行动,有分反叛的大都被处死(民十六章 ),但他的诸子未受牵连

──《启导本圣经脚注》

「可拉」:后来与其党羽背叛摩西,被神消灭(民16 )。

──《串珠圣经注释》

以斯哈的儿子是可拉(秃头或冰块 ),尼斐(粗拙的或发芽的 ),细基利(我的纪念或有名的 )。

──《中文圣经注释》

●「可拉」:字义是「光秃的」。在 民 16:1-50 是值得注目的角色。他是摩西父亲的兄弟以斯哈的儿子。

●「尼斐」:字义是「幼株」。

●「细基利」:字义是「值得纪念的」。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乌薛的儿子是米沙利、以利撒反、西提利。」

“米沙利、以利撒反”——这两个人后来把神所烧灭之祭司拿答亚比户尸首从圣所前抬到营外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乌薛的儿子是米沙利(谁是神或谁能与神相比 七十士译本和古拉丁文译本均无此名字 ),以利撒反(神是富足的 或是照撒玛利亚抄本的写法为我的神很是丰富 ),西提利(我的藏身处或主的保护 )。

──《中文圣经注释》

●「米沙利」:字义是「谁是像神那样的」。

●「以利撒反」:字义是「我的神已保护」。

●「西提利」:字义是「耶和华的保护」。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亚伦娶了亚米拿达的女儿,拿顺的妹妹,以利沙巴为妻,她给他生了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

“拿顺”——就是犹太人当时的首领,显明利未支派的人和犹大支派的人彼此结婚。“以利撒巴”——这名字是希伯来话,按希腊话就是以利沙伯。“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这人后来接续亚伦做了大祭司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利亚撒后来继亚伦做了大祭司

──《启导本圣经脚注》

「以利亚撒」:以后承继亚伦为大祭司(参串 )。

──《串珠圣经注释》

亚伦娶了亚米拿达(我民慷慨或王的亲属 )的女儿拿顺(蛇或男巫 )的妹妹以利沙巴(神是完全的或我的神是誓证 ),她给他生了拿答(慷慨的或大量的 ),亚比户(他是我的父或神是他的父 ),以利亚撒(神帮助了或神所造的 ),以他玛(棕树区或棕树地 )。

──《中文圣经注释》

●「亚米拿达」:字义是「我的亲属是高贵的」。此人属犹大支派。

●「拿顺」:字义是「魔法师」。

●「妹妹」:原文是「姊妹」。

●「以利沙巴」:字义是「我的神已起誓」或「神就是誓言」。

●「拿答」:字义是「丰富的、慷慨的」。

●「亚比户」:字义是「他是(我 )父亲」。

●「以利亚撒」:字义是「神已帮助」。

●「以他玛」:字义是「棕榈岸」。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证实祭司长家族的亚伦的家谱本文的记录是为了说明祭司家族的后裔,所以介绍了亚伦和他的妻子以利沙巴。拿答、亚比户日后在会幕拒绝神的命令,在别的炉上盛火,而被神除死。以利亚撒在两个哥哥拿答和亚比户死后,接续亚伦的后成为了大祭司。非尼哈行了神的旨意,所以得到神给予的“非尼哈之约”。日后父亲以利亚撒死后,也成为了大祭司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可拉的儿子是亚惜、以利加拿、亚比亚撒;这是可拉的各家。」

“可拉的儿子”——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可拉的儿子是亚惜(俘虏或囚犯 ),以利加拿(神所创造的或神所预备的 ),亚比亚撒(我父已聚拢了或我父所取去的 )。

──《中文圣经注释》

●「亚惜」:字义是「囚犯」。

●「以利加拿」:字义是「神所拥有」或「神创造的」。

●「亚比亚撒」:字义是「我父已聚集」。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娶了普铁的一个女儿为妻,她给他生了非尼哈。这是利未人的家长,都按着他们的家。」

“非尼哈”——以利亚撒死后,非尼哈就接续做大祭司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非尼哈后来继以利亚撒做了祭司

──《启导本圣经脚注》

「非尼哈」:后承继以利亚撒为大祭司

──《串珠圣经注释》

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娶了普铁(神所赐给的或神所藐视的 这名仅在此出现一次 可能源自埃及文 因此意义不甚明确 )的一个女儿为妻,她给他生了非尼哈(铜嘴或蛇嘴。但此名可能出自埃及文的 Pe-nehasi 若然 其原义就为黑人 )。

──《中文圣经注释》

●「普铁」:字义是「神的苦」,这个名字有一半是埃及文,一半是希伯来文,所以很有可能在以色列在埃及寄居时,通婚是常见的。

●「非尼哈」:字义是「铜管乐器的口」或「黑人」。可能源自埃及文。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耶和华说:“将以色列人按着他们的军队从埃及地领出来。”这是对那亚伦、摩西说的。」

“按着他们的军队……”——。这样,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不至于乱走。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按着他们的军队”也可译为“依战斗的次序”,指以色列人象军队一样从埃及退出,一队队按照支派的先后次序进入旷野。。离开埃及之后,摩西将百姓分为十二营。

──《启导本圣经脚注》

按?他们的军队从埃及地领出来这是指以色列人有组织地出离埃及。按前面的「各家」和「家室」等字句来看,以色列人的组织,似乎是以支派、宗室、家室、家庭的形态,类似军队形式离开埃及的。因此,这里的军队,就还不是指作战的队伍而说的。

这是对那亚伦和摩西说的不但谱系是引导到亚伦和其众子及孙儿子的名字,连神叫他们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对象,亦是以亚伦的名字领先。以色列人和中国人一样,是?重排名次序的。

──《中文圣经注释》

●按着他们的「军队」:「军队」、「群」,指「有组织的队伍」。SH 6635在旧约中主要指「为了军事用途的组织」,此处似乎指「按着支派而组织」。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这是对那亚伦摩西说的,……就是这摩西、亚伦”——著书的人要表明20节所提的亚伦摩西就是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亚伦,亚伦摩西是按长幼;27节摩西、亚伦,是按职任。【比方】巴拿扫罗剧和保罗巴拿巴,因这两节的说法,有人以为本书不是摩西写的,但圣灵感动摩西如此记这两处的话,也不为奇。除了以外,出埃及记中没有一处提及摩西的能干,反有几处说他才不胜任,拙口笨舌,算不得什么,连自己的弟兄他也不能感动,也没有一处称赞他在法老面前所显的勇敢,并率领百姓的才干,或在红海所显的信心。反倒六次记载摩西的错误:(1 )杀埃及人,(2 )逃往米甸,(3 )推辞主命,(4 )顺从妻意,(5 )埋怨真神,(6 )摔碎法板。以上数条都是显明圣书的真实,不像为人立传的一味地隐恶扬善。出埃及记若是摩西自己写的,这些事都是十分出于自然的,若是别人(加迦勒和约书亚 )写的,就近乎吹毛求疵,太不谅情了。至12节显明他们以摩西为何等的人物,与上下文不十分相连 所以有人以为这几节是添的 像样 未可确定 但这不是说出埃及记全书不是摩西写的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亚伦和摩西……摩西和亚伦: 前者的顺序是根据岁数的大小,后者是根据职务的轻重。圣经中常常是不顾年纪的大小,从救赎史的角度来赋予属灵的长子权,11:26,25:9)。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这是对那亚伦摩西说的……就是这摩西亚伦」】

{命题11}这句经文是否是摩西以外的第三者写的?

〔难题〕这两节经文是以第三者的语气提到亚伦和摩西, 「就是这摩西亚伦」。为何作者摩西不以第一人称来提到自己呢?

【解答】

这章节由开始就是以客观的历史来陈述有关摩西和亚伦的家谱。通常在这种特殊的陈述中当提到自己时,作者都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许多古老的文献都是以这种方式来报导历史的事实,譬如:西泽犹流大帝所著的高卢战役(Gallic war )和内战(civil war )就是如此。事实上,在这客观的陈述当中,如果摩西写「神对亚伦和我说的……」,或「这是亚伦和我对埃及法老说的……」;这种语调将会让人感到困惑尴尬。摩西为了希伯来人后代的读者,他将这族谱很清晰的报导,以致让人能确认谁是领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捆绑,将来不会误解。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对埃及王法老说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的,就是这摩西、亚伦。」

对埃及王法老说……就是这摩西亚伦对以色列人,是以亚伦为首,但对埃及王说话,还是以摩西为首。

特将他所列出的利未的谱系表列于下(括号内的数字表明该人在生的年岁 ):

──《中文圣经注释》

◎摩西和亚伦照着他们的本相,他们和以色列人差不了多少,以色列人会灰心,他们也会灰心;以色列人看环境,他们也是一样;以色列人愚昧,他们也是愚昧。这个看似鸡肋的家谱最后却写着「对埃及王法老说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的,就是这摩西、亚伦。

」(6:27)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当耶和华在埃及地对摩西说话的日子,」

“……在埃及地……”——12-13,第三四章的推辞是在西奈旷野说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当耶和华在埃及地对摩西说话的日子因为插入了第14~27节高抬亚伦的谱系,要重新回到13节前面那段的叙事,谱系的修订者就必须用些少文句,引导读者记起前面讲了些甚么。而前面的故事是神向摩西启示祂的圣名,叫他知道祂明白以色列人在埃及的苦况,故此要摩西去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往神早就应许他们列祖的迦南地去。这地是神和他们列祖坚定立约所赐的,是不会改变的。因此,这在埃及地对摩西说话,不是指摩西受召时的肯定时间,乃是泛指当那些日子,神对摩西说话的时候。为这原因,我们不能凭这句话就证明摩西受召时是在埃及。

──《中文圣经注释》

这几节应与第七章相连。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回应6:10-13。作者复述神给摩西的使命。

──《串珠圣经注释》

重新记录前面的内容(10-12节 )。可以说这是为了:①强调摩西作为人懦弱的一面;②由于家谱的记录(14-27节 )暂时被中断的前面的内容,在这里接(13节 )的内容,起到与(7章 )相互衔接的作用。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上一大段记载摩西与亚伦的家谱来历,这一段似乎要提醒读者:摩西一开始是抗拒当神的传话者的。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他向摩西说:“我是耶和华;我对你说的一切话,你都要告诉埃及王法老。”」

“我是耶和华”——28。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他向摩西说,我是耶和华,我对你说的一切话,你都要告诉埃及王法老这还是概述谱系之前的叙事,藉以提醒读者的记忆。

──《中文圣经注释》

】「摩西在耶和华面前说:“看哪,我是拙口笨舌的人,法老怎肯听我呢?”」

摩西在耶和华面前说,看哪,我是拙口笨舌的人,法老怎肯听我呢这还是提醒读者记忆前面叙事的话。现在已来到叙事之末的12节了。以下就可接驳上原有的叙事之段了。

──《中文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6章 )

1「我是耶和华」一句在本章出现三次。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意义?

你通常是在什么境况下想起神?

是喜乐时?是忧愁苦闷时?

2有人认为以色列民被召是因为他们比别民都好,所以蒙神拣选。

你同意吗?;

你蒙召献身,是否因为你比人爱主,比人热心,比人有智慧呢?

3神给以色列民什么应许呢?

他们又有什么反应?参9节。

你意志低沈时有否想过神的应许呢?

4摩西若再去见法老要求他批准以色列人离开,会遇见什么困难?

参5:22-23; 6:9-12, 30。

他肯遵命去与法老说话,这给你什么榜样。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上帝晓谕摩西说:“我是耶和华。」

「我是耶和华。」「耶和华」这名,乃是神恩典至高的代表。祂在已过一切的行为,都包括在这名里;这名又藏着一切将来的应许,这名启示出祂的一切都是为着祂的百姓。当法老拒绝了摩西,他在百姓的抱怨下,到耶和华那里去,神就以「我是耶和华」这句伟大的话回答他。当时摩西不能完全领会这名的意义,然而,这宣告却使他有了稳妥的根基,让他屹立其上而不摇动,让以后的经历为他解释一切。

―― 摩根《话中之光》

有许多人,他们以为神对拯救世人并未关切。所以被人奴役与被人苦待的人倚仗暴力,到头来,都使胜利成为泡影。在英国史中的一个显著例子,或许是在伟大内战中,『圣人们』的胜利。克伦威尔(译者注OliverCromwell1599-1658 英国清教徒 英国共和政府1656-58年间的护国王 同意查理一世的死刑 保护天主教及安立甘信徒以外的宗教自由 )死后,在查理二世统治下,比他们所战胜的查理一世更专制与放肆。只有等到以色列绝望了,神才释放祂的百姓,这就是一位被钉十字架的弥赛亚克胜了罗马帝国的信息,那些看起来像是胜利者转过来向祂屈服。

──《每日研经丛书》

「我是耶和华,我要……」

当一切人为的助力失去了,心灵失望又困乏,对人的帮助完全放弃希望的时候,神就近我们,向我们启示。祂好似说:「惟有我能真正帮助你,因为这是我的本性所使然的。但是我不叫你有任何凭据,为的要你寻求我,不再求助于别人或自己。」

神对以色列就是这样。人们还在留恋埃及的大葱大蒜,肉锅与肉欲,所以神容让他们受捆绑,在奴役中受苦。其实这准备他们与祂联合。他们还在仰赖摩西,希望法老会怜悯他们。结果他们只有失望,那时他们才信靠天上慈爱的神,得着他们无限的供应。

受苦——信徒更深的经验中,还是第一步。世界的虚浮,肉体的欢乐,以及友人的称赞,都足以取代基督的地位。我们必须轻视这些,只认为无足轻重,不能使自己满足。

失败——这使我们学习前辈忍耐,对自己的事物觉得毫无自信,只有在主里面才可知足常乐。

启示——神一切都能作,祂说:「我要」重复地说过。祂以无限的喜悦看我们,也带我们进入福分之中,却是我们忘却的,现在只看我们的主。

──迈尔《珍贵的片刻》

到这时神才开始要拯救百姓,只缘…… 】

杀鸡不用宰牛刀。惟有我们面对重大困难,神才有机会施展大能。希伯来人的苦况日甚一日,神就准备伸出大能的手,行大神迹拯救他们。请问你的困难有多严重?有最大的困难才能把你放在最好的境地上,来目睹祂施展的大能。

──《灵修版圣经注释》

注意这段经文里有六个「我要」:「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重重的刑罚埃及人,」「(我要 )救赎你们脱离他们的重担,」「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神,」「我要把你们领进去(迦南地 )」「(我要 )将那地赐给你们为业。

」─ 慕迪《有福的盼望》

“我也要作你们的神”,神是以色列的神,但,这又与我们何干?】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神的这些应许就完全应验了。祂释放他们脱离埃及的奴役,作他们的神,接纳他们作祂的子民。祂又领他们前往应许之地。神对以色列人的拯救,正是全人类得救恩的图画。神救赎我们脱离罪恶,祂也拯救我们,收纳我们,作我们的神。我们跟随祂,祂就领我们过新的生活。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他们……不肯听摩西的话】

默想:“摩西把这话告诉以色列人,但是他们因心里愁烦,又因苦工,就不肯听摩西的话。”

以色列人对上帝的拯救表示怀疑之时,上帝通过摩西向他们宣告:“我是耶和华;我要除去埃及人加给你们的劳役,救你们脱离他们的奴役。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藉严厉的惩罚救赎你们。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上帝。我除去埃及人加给你们的劳役,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我起誓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地,我要领你们进去,将那地赐给你们为业。我是耶和华。”可是,“摩西把这话告诉以色列人”时,“他们因心里愁烦,又因苦工,就不肯听摩西的话”。(参出61-9 )

“摩西的话”,是上帝在“听见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奴役的哀声”之后赐给以色列人的宝贵应许。按理说,听到“摩西的话”时,以色列人应该欢欣鼓舞。可是,他们却“因心里愁烦,又因苦工,就不肯听摩西的话”。以色列人拒绝了他们最为需要的东西,所以苦难还要继续。

身处困境时,我们最需要上帝的话语,但我们常常“因心里愁烦”而拒绝聆听,所以我们的困难挥之不去。因此,阿摩司断言:“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而是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摩811 )── 李世峥《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你有不想听神的话也不想见人的经历吗?如何走出这困境?】

摩西将神的话传给以色列人,他们极其灰心,不想听从,不愿再听到神的事,也不想听到神的应许,因为他们上次听从摩西,所得的结果是更沉重的苦工,更深的痛苦。同样,我们有时听到神清楚的信息,可是以后情势显然毫无改善,甚至遭遇挫折逆境,使人没有心情再听神的事。如果你是作领导的,就不要灰心,要像摩西一样,继续把神的信息告诉百姓,专心顺服,不必推算后果。卓越的领袖,不介意一时的成败。

──《灵修版圣经注释》

摩西得不到群众支持,孤身面对强敌,惟一的依靠就是神;如果是我……】

摩西面对同胞,尚且不获信任,叫他去对埃及王法老传讲神的信息,那是何等的困难。最后百姓终于相信是神差遣他的,不过,期间必有一段时间他会感到很孤单。无论怎样,摩西总算顺服了神。请记住当任务易如反掌之时,自然人人支持,个个顺服;可是当任务似乎难如登天的时候,惟有具备坚毅信仰之人,才会顺命执行。

──《灵修版圣经注释》

这一列长长的家谱寻到了根──】

这一段经文插入以色列人的家谱,好更加确定摩西与亚伦的身分。族谱用来建立人的信誉与权威,也概略地列出家族的历史。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神喜爱一切都有秩序,……】

神要摩西将以色列人按支派、宗族、家族领出埃及。

──《灵修版圣经注释》
怀疑自己】

「我是拙口笨舌的人。」

摩西本来相信自己的才能。他有充分的理由自信。他生在当时科技最发达的文明古国埃及,在王宫受了最良好的教育,“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犹太史家约瑟弗说,摩西曾任埃及的统帅。依照古时领袖的资格,常需要具有驰骋疆场的将才,更需有折冲政坛的辩才。
现在,摩西却向耶和华申诉说:“以色列人尚且不听我的话,法老怎肯听我这拙口笨舌的人呢?…看哪,我是拙口笨舌的人,法老怎肯听我呢?”
这不是摩西的谦,也不是他的虚。许久前以色列人的拒绝他,在他心灵上留下极深的伤痕。四十年旷野的生活,使他对自己另作评估。在四十岁的时候,他仿佛是拔山盖世,自以为可以把地球扛在肩上,只是不曾考虑自己的立点。寄居在米甸的日子,他娶妻生子,牧放羊群,没有一只羊会跟他讲话,尽多静思的机会;摩西不是儿女情长,却不免英雄气短:回想在埃及,他曾想到可以在同族中工作:为了护庇同胞,打死一个埃及人。“他以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没有人认识这位民族英雄,没有人接受自命的领袖。那次失败使他化装远逃,不仅羞耻,更拆毁了他的自负自信:原来以色列人只接受埃及人的领导。
怀疑自我是对的,但不要忘记神。
摩西把神的信息,传给以色列人听了。但以色列人没有反应,使他失望。神并不准他放弃;而且不退反进,竟要他去见法老,要法老让以色列人出埃及。这岂不是与虎谋皮?
摩西再也没有兴趣,尝试另一次的失败,逃亡。他宁可认输,免得麻烦;但神有祂的时候,祂的旨意必要成就。神说:

“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是救你们脱离埃及人之重担的。我起誓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那地,我要把你们领进去将那地赐给你们为业。我是耶和华。”

神叫摩西把注意力转向神,不要只衡量自己;要把神放在自己这一边,天平所显示的分量,就不一样了。我不能,神能。相信神的救赎和引领,神既说了,祂的旨意必然成就。
我们有理由怀疑自己,却不要怀疑神,要相信神。

── 于中旻《圣经研究》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