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后来摩西、亚伦去对法老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容我的百姓去,在旷野向我守节。’”」
“摩西、亚伦”——同着以色列人的长老。“去……”——到琐安城,俗名他呢城,就是埃及国当时的京城。“以色列的神”——因为神曾与以色列人立过恩约,这是圣书里第一次用这名称。“容我的百姓去”——神这样七次吩咐法老,,,。“我的”——以色列人既是神的百姓,法老就不可拦阻他们,。“在旷野向我守节”——以色列人不能在埃及祭祀耶和华,因然他们所献的祭中,有埃及人尊为圣物,不淮人杀的牲畜。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守节”(hag )指去到圣所朝拜神,向祂献祭。
──《启导本圣经脚注》
摩西用先知惯用的口吻向法老说话:「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
「守节」:意思是朝拜或朝圣,目的是献祭与神。
──《串珠圣经注释》
摩西和亚伦去对法老说在,摩西所得的吩咐,是要他和以色列的长老去见埃及王,而这里却是摩西和亚伦。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这是我们在先知书上所熟知的字句,是先知宣告的形式。
容我的百姓去,在旷野向我守节这节所用的守节,原文并不是甚么节期,乃是「朝圣」的用字。
──《中文圣经注释》
摩西和亚伦用神迹使百姓了解,神赋予他们的使命,使他们确信他们出埃及。“容我的百姓去”这句话的意思是“法老,你根本没有权力把耶和华的百姓(4:22)扣留在埃及,你要速速释放他们”。这是摩西宣布民族解放的宣告。这种解放的宣告,其属灵的意义是神的百姓从撒但和死亡的手中得到自由。这种自由借着基督得以成就,而且是完全地成就,35:5-6,。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 3:18 神要求摩西和长老去见法老,此处记载是摩西、亚伦去见法老。许多学者认为这就是摩西不遵守神的命令。不过上下文中看不出神对此有意见,因此很可能 3:18 只是一个概括性的命令,此处却记载第一次去实践的细节。
◎ 5:1 记载摩西第一次初见法老时是很勇敢且单刀直入的。虽然3:19 神也曾和摩西提过埃及王并不会轻易容他们离去,但此时摩西可能还没有清楚意识到这个任务的困难度,所以他很直接很直率地按着神的吩咐的话去向法老说话。 ◎关于 5:1 摩西他们如何可以轻易见到法老王?许多学者同意当时的文化背景要被接见不是困难的,尤其摩西又是在宫廷长大失踪又出现而且提到「从神那里带来一个信息」,要见法老似乎不是难事。 ●「以色列的神这样说」:这是先知宣讲的公式。书 7:13 王上 21:17 ●容我的百姓「去」:字义是「差遣」、「释放」。 ●「守节」:「守朝圣节期」、「朝圣」。这和考古数据显示当时之皮卷提到「法老工人也有宗教假期」是吻合的。当时法老的工人经常成群结请假去敬拜他们的神祉,短则一个周末,长则八至十四天。所以这并不是只有周末到旷野退修会或去吃某节庆的筵席这么简单。――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对奴隶大施恩典的神,法老不仅不认识还轻视,后果将怎样?】
。埃及人拜的许多假神对法老来说都很熟悉,但他从未听过以色列人的神。他以为希伯来奴仆的神不会有甚么大能,所以最初一点也不把摩西的信息放在眼里,因为还未看到耶和华大能的明证。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法老拒绝摩西的请求──《串珠圣经注释》
【在旷野守节】
古代世纪的节期是按照大自然的周期(新年、* 丰饶节期 )、神话事件(神明作王或战胜混沌 )、农事(收割 )、史迹(奉献或得拯救 )而奉行的。这些节期庆祝神明的作为,请求神明继续恩待他们。上述的因素往往会合而为一。守节通常要特别在圣地举行,因此需要朝圣旅程。
──《旧约背景注释》
【】
摩西的失望和神的安慰: 本文是摩西和法老正面较量之前的情况。看到摩西所行的神迹之后充满了希望的以色列百姓,由于法老的强硬,再次落入失望当中。听到摩西的怨言,神用迦南地的应许来安慰摩西。而且赐给他所需的所有权能,并再次用“耶和华”之名让他们确信出埃及。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
这段经文的目的,固然在显示以色列人在埃及的苦难,以及在获得神应许拯救以后,初期还更受痛苦,使以色列人和读者,都想知道神究竟有甚么办法,因此而能将下一大段,即以下的神迹奇事,以及法老和埃及人所受的灾难,使他们「认识」神为谁,也使以色列人知道他们所依赖的真神之大能,,,并叫读者在受苦难的时候,能知所选择他们所当依赖的。
──《中文圣经注释》
【】
摩西第一次要求解放: 本文记录了摩西第一次面对残酷的法老,要求解放以色列。这件事暗示我们,出埃及的路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样顺利。同时体现了在真正的解放和救赎过程中一定会有:①撒但的很多攻击;②对信徒们的许多考验。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
摩西及亚伦首次会晤法老:他们向法老讲出神的意思,法老却无理地拒绝他们,并且加强对以色列人的逼害。
──《串珠圣经注释》
【】
如果只读第五章,我们会对摩西所领导的以色列人与法老的斗争,感到乌天黑地。的确,黎明前必定是最黑暗的时候。惟有在读到本大段的末了,才给我们看到与法老斗争的一线曙光。
──《中文圣经注释》
【】「法老说:“耶和华是谁,使我听他的话,容以色列人去呢?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去!”」
“耶和华是谁,使我听觅他的话”——法老骄傲自大,藐视神和神的仆人。【比方】亚述王,但神的仆人终久必要得胜,魔鬼也照样不肯释放落在他手中的世人。【比方】,,如今若有人归向神,魔鬼也就往往加害于他们。“我不认识耶和华”——法老未必不知道以色列人所敬拜的是什么神,,神说:“容我的百姓去”。法老却说:“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去,。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埃及人奉法老为神。法老不但不能接受只有耶和华才是真神的信念,他根本就不认识耶和华。他所以问,不是希望知道“耶和华是谁”,而是轻蔑与不屑。
──《启导本圣经脚注》
「耶和华是谁」:是法老藐视的答复,并不是他心里的问题。法老常被埃及人视为神明来敬拜,他宣告不认识耶和华,也不惧怕。但后来神在埃及表彰其大能的时候,法老便渐渐认识耶和华是谁(8:19,9:27)。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是谁,使我听他的话,容以色列人去呢从这法老以不诮而带有嘲讽的答话中,我们已可体会到针锋相对的斗争已经开始了。
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去法老并不是昨天生的,他不会受任何神或人的威吓,因为他自认为神,也要他的百姓以神来敬拜他。因此,在嘲讽了「耶和华是谁」之后,他直截了当的说: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出去。
──《中文圣经注释》
法老: 摩西和亚伦面对的法老是图特摩斯3世之后的阿孟和蒂2世(B.C.1448-1424年 )。他当时年仅20-22岁左右,他同先王一样强硬,而且有能力。“耶和华是谁”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奴隶民族哪里来的什么神,即使有神,在他们埃及的神面前又有何意义呢?法老的这种傲慢反应了古代的泛神论思想。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耶和华是谁」:一般认为是「轻蔑、藐视的语气」撒上 17:26 25:10 士 9:28
◎我不「认识」耶和华:五到十一章的钥字,这一段神就是要让法老与埃及人「认识」他。 ◎当时法老王等于就是埃及人眼中的神一样,所以对他来说,自己就好像是神了,怎么能容另一位神要他放人,这就好像在向他挑衅宣战一般。而且,对法老王来说,因为以色列人的人口比埃及多,若没有这些奴隶劳工,对埃及也可能是一种经济危机。――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法老说:耶和华是谁,使我听他的话……」】
{命题6}在出埃及记里的这位法老(pharaoh )是谁?
〔难题〕现代的圣经学者一般都主张出埃及记所记载的法老是拉美西斯二世(Ramsees II )。如果这样的看法是对的,也就意味着出埃及大约发生主前1270-1260 年间,然而,从圣经的一些记载,,推断,出埃及发生在主前1447 年左右。如果这种推论是正确,则出埃及记里的法老应是亚门诺菲斯二世(Amenhotep II )。
到底谁是出埃及里的法老?出埃及发生在何时?
【解答】
虽然很多现代圣经学者主张出埃及发生在主前 1270到1260之间,但有一些充分的证据显示这个日期不一定对。另有一些解释根据历史资料的理论,可以推算出埃及是发生于主前1447年。
各论述如下:
(1 )由圣经记载推论出埃及是发生在主前1400 左右,因为列王纪上六章节提到「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既然当时所罗门王统治时为主前967年。如此可以推算出埃及发生在主前1447年〔967+480〕。这也合乎在所提到以色列人在该地居留了三百多年, 直到耶弗他的时代(大约主前1000年 )。同样的,说到「给他们设立士师,约有四百五十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时候」,先知撒母耳的时代大约是主前1000年左右。同样的,加拉太书提到 430年(参见本书加拉太书 )推算出由雅各到摩西之间约为主前1800到1450年。在提到430年。以上所有的圣经经文都提示出埃及发生在主前1400年左右;而非一般的批评者所说的主前1200年。
(2 )赛森和李文斯顿 (John Bimson and David Livingston )两位学者曾主张将传统的铜器时代中叶和末叶的过渡时期所认为的主前1550年改为主前1400 年。铜器时代中期(Middle Bronze age )的城邑其特征都是较大而坚固的防城(large fortified cities );与摩西派出的探子回报所叙述的情形相符。这表示大约在主前1400年左右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因为圣经提到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泊了 40年,如此可以推想出埃及是发生在主前1440年,这与圣经所提示的年代记事吻合。如果我们接受所谓传统的法老王朝,出埃及时的法老就是亚门诺菲斯二世(Amenhotep II );他统治的王朝大约在主前1450到1425年间。
(3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Velikovsky-Courville 修订方法;这个理论主张从新修正法老王朝传统的年代。这两位学者认为在埃及法老王的年代多出了 600 年。经由考古学综合的证据可以证实这个主张,而推论以色列人出埃及是发生在主前1440年。根据这个修订的观点,在当时的法老应是东(Thom )。这与所记载的以色列人为奴所发生的城 ——比东(Pithom )相符(意即「东」的居所 abode of Thom )。当我们由圣经的年代立场来观看时,所有的历史事件与考古证据都呈现出协调合一的写照( 参见本书作者另一著作《当代护教手册》(When skeptic ask )第九章,校园出版社)。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他们说:“希伯来人的神遇见了我们。求你容我们往旷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祭祀耶和华我们的神,免得他用瘟疫、刀兵攻击我们。”」
“希伯来人”——这称呼原来包括他拉一切的后裔,摩西用这名称专指以色列人,因为埃及人如此称呼他们,,,。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注。摩西在向法老说明了要离开埃及一段路程去祭祀的理由,因为这种祭祀为埃及人所厌恶。在埃及人严重牛羊是圣兽,不容人宰杀;以色列人若在埃及人面前行此事,会遭石头打死。
──《启导本圣经脚注》
摩西改变语气,用他们遇见神的经历,及他们不守节会所带来的后果,作为争论点。
──《串珠圣经注释》
『三天的路程』并不意指西乃山离埃及边境不过是三天的行程。这是一个含糊的说法,而且因为旷野起自边境哨岗,它便极其清楚地指埃及的势力之外。我们不能说法老立即领悟这请求的完全意指,但毫无疑问,他对以色列百姓的任何合法的要求,都会根据埃及的基本利益而加以拒绝的。
──《每日研经丛书》
希伯来人的神遇见了我们,求你容我们往旷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祭祀耶和华我们的神可能在上两节所述的经验以后,摩西就招聚以色列人的长老商讨,并一齐去见法老,而这次的请求,却想从情理上说服法老。
免得他用瘟疫、刀兵、攻击我们这是很合情理的说明。如果法老不容他们短暂的离开,去旷野向神祭祀,则他们将遭瘟疫、刀兵的攻击,而法老也就丧失了劳工。从长远来看,从大处?想,法老应当为自己的利益的缘故,准许他们出去。
──《中文圣经注释》
走三天的路程……攻击: 这个要求的合理性,记录在8:26节。即如果在埃及境内希伯来人把埃及人视为圣物的动物拿来作祭物的话,会有引起一场暴动和大屠杀的危险。这个要求的最终目的在于保障从埃及人手中得到民族解放。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他们」说:应该是指「摩西」、「亚伦」。
◎ 5:3 法老的反应让摩西和亚伦害怕,马上换了恳求的语气。 ●「祭祀」:原文是「为献祭宰杀」、「献祭」。 ◎ 5:3 摩西对法老说如果不去敬拜神,将会有瘟疫与战争攻击以色列人,当然,埃及人也可能被波及,再加上埃及的奴工也有请假敬拜神明的惯例,所以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 8:26 中更记载以色列人献祭的仪式与埃及的风俗不符,容易引起埃及人的厌恶,所以要离开埃及。――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埃及王对他们说:“摩西、亚伦!你们为什么叫百姓旷工呢?你们去担你们的担子吧!”」
“你们”——首领和百姓。“去担你们的担子吧”——法老全不理会神借着摩西、亚伦所说的,反倒藐视他们,说他们挑唆百姓旷工。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亚伦,你们为甚么叫百姓旷工呢这是近代的人很容易了解的事。在民族主义高涨,在争取人权或较佳工作环境的时候,民情汹涌,参加会议或怠工,是很寻常的事。但掌权者找对象处置的时候,通常都是责备那些领导民众运动的人。正如这里所记述的。
你们去担你们的担子罢法老也承认给以色列人的工作是个担子。这担子的原文与的重担是同一个字。你们,似乎表达摩西亚伦也要这样工作。
──《中文圣经注释》
“工”指的是烧砖,灌溉农田等各种重活(1:14)。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旷工」:「停止工作」、「回避工作」。
◎「你们去担你们的担子吧」:看起来法老把摩西和亚伦也当成奴工之一(甚至不是工头的角色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更加重的压迫: 本文视摩西和希伯来人的正当要求为煽动人心的谎言,认为这是由于懒惰,所以更加残酷地给希伯来人施加劳动量,体现法老惨无人道的性格。这样的统治者,终究会受到审判。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顺服神吩咐,却导致百姓百上加斤──顺服,为何还受苦?】
摩西、亚伦照神的吩咐,将信息告诉法老。但结果适得其反,法老加重百姓的工作,变本加厉地压迫他们。有时我们因顺服神会受到迫害。你是否因顺服神而仍然受苦,遭遇比以前更差呢?假使你的生活艰难,不要以为是失去了神的恩眷;你可能是在邪恶的世界中行善,所以才受苦害。
用草和泥所造的砖头更坚硬、更耐用。法老在以前供草给希伯来人做砖,但现在不给,叫他们自己去捡草,还要如数交砖。
——出埃及记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
【】「又说:“看哪,这地的以色列人如今众多,你们竟叫他们歇下担子!”」
“这地的……”——就是歌珊地,显明法老自己不是那地的人,有注释家以为他是埃及南边的人。“如今众多”——法老的意思说,百姓既是众多,摩西、亚伦使他们旷工的罪就越大。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色列的人口可能已超过本地埃及人。注。
──《启导本圣经脚注》
有另一原文版本则作「以色列人比这地的人更多」。
──《串珠圣经注释》
地上的民,通常是指「平民」,即非贵族(和合本作「这地的以色列人」 原文无「以色列」 )。在被掳归回之人的口中,这也是对「非以色列人」的鄙称,和合本作「那地的民」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看哪,这地的以色列人如今众多这句话的原文因有「这地的人」('am ha{'a{retz )的缘故,差不多每一种译本的译法都不同。现代中文译本跟从撒玛利亚抄本的修订,翻成「你们的人口已经比埃及人多」,这也是根据和12的含意而来的。但在实际上,住歌珊地的以色列人,绝不可能会比埃及人为多。因此,「这地的人」不应当翻成埃及人,其含义仍然是以色列人,不过和合本的以色列却是原文没有的。「这地的人」也是直译,而没有将原来的含义表达出来。说 `am ha{'a{retz 的时候,主要要看说话之人的神情和语气。如果说得平和,可能是「本地人」或「这地的人」;如果说得欣羡,是表示「地主」,「当地领导人」或「人民代表」;但若说得不客气或轻蔑的神气,那就是「农人」,「没受教育的人」,「鲁夫」或「贱民」的含意。按现有经文来看,当年法老对摩西和众长老说话时,必定是不客气和轻蔑的语调。因此,这句话的正当翻译,可能应是:看哪,如今贱民这样众多。
你们竟叫他们歇下担子这表示当时众百姓已经没有如常工作了。
──《中文圣经注释》
●「这地的以色列人」:原文无「以色列」,是SH 5971+SH 776 原文应指「这地的百姓」,指在「地上工作的人」或「农民」「贱民」。实际的意义应该是「你们这些贱民」。
●「歇下」担子:原文是「停止」。 ●「歇下担子」:原文是「停止劳役」。――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当天,法老吩咐督工的和官长说:」
“当天……”——显明法老以这事为十分要紧的。“督工的”——就是埃及人。“官长”——这些官长大概是埃及督工的人所派的希伯来人(14 ),摩西后来也为以色列人设立官长,,,。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当天法老吩咐这表示法老并不迟延;他仍是掌握一切。
督工的和官长这里所用的督工的的督工(请参看该节 ),原文并不相同。是指官员,特别是高官。这里是从「驱赶」,「镇压」的字根 NGS 而来的。用字已证明当时比从前的欺压,已经厉害得多了。官长这词的字根 ShTR,却指的是低级干部,大概是指由督工的所指派的以色列人的官长(参看本章14、15和19节 ),所以现代中文译本翻成「领班」。
──《中文圣经注释》
督工的: 指看管以色列 人的埃及人。 官长: 用指为了监督烧砖现场而特意从以色列人中(14节 )选拔出来的人。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当天」:「那一天」。也就是摩西去见完法老当天。
●「督工」:与 1:11 的「督工」不同,此处原文是SH 5065,意义来自「压迫」、「驱使」、「催逼」。 ●「官长」:原文是意义广泛的「官员」之意。 ●「督工的和官长」:「督工的」应该是埃及人,「官长」是以色列人工头。――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造砖的草】
。草在砖头加热时,有作为黏结剂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草料,或者使用质量不佳的碎草,砖块就不易形成。随着破裂比率的增高,规定的数额就难以达到。埃及文献中的数额往往没有说明工人的数目和容许的时间,只知数额经常都无法达到。
──《旧约背景注释》
【】
法老施压力加重以色列人的工作──《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不可照常把草给百姓做砖,叫他们自己去捡草。」
“不可照常把草给百姓做砖”——该,做砖无草,成了西国的俗语。“叫他们自己去捡草”——不准攸们去敬拜神。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从史前到今天,泥砖一直是埃及建筑用的材料。泥中和以草或碎禾茎,可增加粘合性;在日头中晒干,砖身分外坚固。这种造砖的方法,也见于中国农村。
督工由埃及人担任,“官长”可译为工头,由以色列人担任。埃及督工直接指挥以色列工头,甚至可以打他们(14节 )。
──《启导本圣经脚注》
法老的新诡计,就是不再把作砖的原料供应以色列人,要他们自己去捡拾。
──《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不可照常把草给百姓作砖,叫他们自己去捡草埃及古代的建筑,和中国有些乡村建筑所用的泥砖一样,是以水和泥,加上草根或稻草,用木架框成砖块晒干而来的。草是作砖重要的原料。没有草,砖便容易松散。督工的收砖「验货」,一方面看数量,也要看质量。砖的质量好不好,就在于草的成分有多少。不给草作砖,叫他们自己去捡草,必定使工作效率减低,也使制成品的质量下降。
──《中文圣经注释》
◎埃及的泥砖,是用水和泥,加上草根或稻草,用木架压实成砖块晒干或烘干而成。现存的文献显示作砖的工作必须忍耐高温与蚊虫叮咬,是工作环境很恶劣的差事。
●「照常」:SH 8543+SH 8032原文「如同昨天和前天」。――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用草和泥所造的砖头更坚硬、更耐用。法老在以前供草给希伯来人做砖,但现在不给,叫他们自己去捡草,还要如数交砖。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压制政策的目的: 法老的目的是不给以色列人以喘息的机会,要彻底抹杀耶和华信仰,让他们永久的成为奴隶。草……作砖: 用尼罗河岸的粘土,加上细细的草或稻糠将会变成非常结实的砖,当时对建筑技术非常发达的埃及来说,这样的砖是绝对需要的。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他们素常做砖的数目,你们仍旧向他们要,一点不可减少;因为他们是懒惰的,所以呼求说:‘容我们去祭祀我们的神。’」
“他们是懒惰的”——以色列人先前或者还有点闲工。【比方】显明他们有工夫聚会,讨论他们的事。法老想出这种毒法,使他们没有一点休息的空儿(9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法老认为以色列人蓄意偷懒,故增加工作量,使之没有时间想旷野献祭的事。
──《启导本圣经脚注》
他们素常作砖的数目,你们仍旧向他们要,一点不可减少这是无理的欺压,是比前更甚的高压。可是,数量既不能减,质量便必定下降。这是任斯(C. F. Nims )于一九五○年在圣经考古学家专刊(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第十三卷(见该卷22~28页 )所发表的考证,证明了的情况。
因为他们是懒惰的,所以呼求说,容我们去祭祀我们的神自古以来,以自我为中心的独裁者,为保持既得的利益,是不会考虑到宗教自由和人权尊严的。他们只指责劳苦大众的懒惰,说他们是以宗教作借口,而不尊重他们宗教的情操。
──《中文圣经注释》
●他们是「懒惰的」:「闲懒的」。
●「素常」:原文是「昨天、前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从前、过去」。 ◎目前巴黎的罗浮宫存有一份埃及皮卷,记载缴交砖的纪录,上面颇多人无法缴交所要求的数量。――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你们要把更重的工夫加在这些人身上,叫他们劳碌,不听虚谎的言语。”」
“虚谎的言语”——这是指着摩西所说敬拜神的话,神的仆人奉命所说的不能是虚谎的,到了时候都要应验,。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虚谎的言语」:大概是指神救赎以色列人的应许;亚伦曾宣布这好消息(4:30),法老或许间接听闻。
──《串珠圣经注释》
虚谎的言语,大概是指神会拯救以色列的应许。亚伦将这消息带给以色列,法老起码会间接听闻。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们要把更重的工夫加在这些人身上,叫他们劳碌,不听虚谎的言语独裁者以宗教情操为虚谎,认神的话为虚谎的言语。因此,他要把更重的工夫加在劳苦大众的身上,叫他们更加劳碌和饱受痛苦。他要显出自己是神,以真神为虚谎。
──《中文圣经注释》
●不「听」虚谎的言语:「凝视」、「注重」。
◎ 5:9 说明了法老的意图,就是要用劳动来避免奴工思考太多东西而难以控制。 ◎表面上看起来,摩西对法老第一回合对话的结果竟是使以色列人陷入更糟糕的情况中,但其实埃及王深深感到以色列人开使用宗教的力量要脱离奴隶的境遇时,法老王赶紧把这种压力转到以色列人身上,可见他深深知道也感受到神在做工了。――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督工的和官长出来对百姓说:“法老这样说:‘我不给你们草。」
●「我不给你们草」:直译是「我没有草可给你们」。◎事实上,埃及离开尼罗河边,大概就是沙漠,没有草可找了。就 算有草,大概早也被法老收集去了。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查经资料》――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压制的内容: 埃及收割的方式是,割掉上面的谷子,留下秸杆。在年年丰收的尼罗河三角地带(Delta )很容易就能得到这样的秸杆。但是如果许多人在有限的田地里收取这种秸杆,并且要把它切成细细的碎末是一件非常费时间的苦工。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
法老施行压制的原因: 这段描写了残酷地执行法老政策的场面。迫于无耐以色列人向法老提出减轻劳动量,但被法老无情地拒绝了。法老认为,正因为他们有了时间,这些希伯来的奴隶才能想起给耶和华做礼拜。暴君法老把希伯来人所信的耶和华神,跟埃及众神,即太阳神拉(Ra ),生命之神Osiris,尼罗河的守护神Khnum和Hapi比较起来,认为是低贱的。法老的这种行为正是遭受耶和华大灾难的前兆。从这种观点来看,出埃及事件是神打碎埃及一切偶像的工作。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你们自己在哪里能找草,就往那里去找吧!但你们的工一点不可减少。’”」
“在那里能找草,就往平里去找吧”——注意。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你们能找草,就往那里去找罢埃及多的是沙漠,少的是草。这句话已经表明出来了。督工的和长官来到以色列人那里,将法老的吩咐传达百姓,叫他们自己去找草。
但你们的工一点不可减少作官的艺术有三项是古今中外皆然的:第一是脸皮要厚;第二是良心要黑;第三是上不紧下则宽。现在,法老已严紧的吩咐下来了,督工的和官长就只能厚?脸皮,黑?良心,严紧的下令百姓照办,要他们的工一点不可减少了。
──《中文圣经注释》
●「你们自己在哪里能找草,就往那里去找吧!」:直译是「去吧,你们所能找到的草,就去拿来吧!」。
◎事实上,埃及离开尼罗河边,大概就是沙漠,没有草可找了。就算有草,大概早也被法老收集去了。――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于是百姓散在埃及遍地,捡碎秸当作草。」
“在埃及遍地”——就是在歌珊地以外,显明草何等的缺乏,也有注释家以为这是遇实的话,意思说,以色列人散得很远。“捡碎秸当作草”——这“草”字原文的意思是割碎与糠皮掺合的草。埃及人用这草喂牲畜,埃及人既不发草,以色列人只得将碎秸当作草,碎秸是田间遗下的,又少又难拾取,草本是从禾场得来的,又多又容易收取。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碎?」:是较劣的原料,比平常作砖用的草质地更差。
──《串珠圣经注释》
碎秸当作草,「碎秸」是参差、粗劣的材料,不宜作为正常之「草」的代用品。和这名词(qas% )同用的,是个同源的动词(l#qo{s%e{s% 这动词在7节也有用 );这两字重迭使用,强调轻蔑的态度。「零捡碎」或可稍微表达原文的效果。
──《丁道尔圣经注释》
于是百姓散在埃及遍地捡碎?当作草歌珊地的草不够了,百姓只好散在埃及遍地去找草;草既没有了,便只能捡碎?当作草了。这是活生生的「蚁民」的写照。
──《中文圣经注释》
●「碎秸」:「禾秸」。
◎草是在砖头加热时作为黏结剂用。如果没有足够的草料,或者草料质量不佳,泥砖就容易破裂。随着泥砖破裂的比率增高,泥砖就难以达到规定的数量。――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督工的催着说:“你们一天当完一天的工,与先前有草一样。”」
督工的催促,督工自然是指埃及人。同情的「工头」,或者会缓解一下他们的难处,但法老的人就不同了,他们的目标正是要粉碎以色列自由的盼望。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们一天当完一天的工,与先前有草一样督工的既是另一个种族,另一个阶级,为免自己受责罚,就只能更严厉要求百姓,要他们把每天当上缴的数量,当天如数交清,正如先前有草供应做砖的时期一样。
──《中文圣经注释》
【】
催着……责打: 明明知道这件事不可能,法老的手下人,以不按时完成任务的理由责打以色列人。这种行为目的是报复摩西和亚伦。即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这种要求是绝不可能的。就是在法老残酷地对待以色列的时候,神仍然继续进行自己的救赎事工。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法老督工的,责打他所派以色列人的官长,说:“你们昨天今天为什么没有照向来的数目做砖、完你们的工作呢?”」
“督工的责打……官长”——注,往往有人盲从暴君的命令,正如这些督工的人一样,他们(一 )宣布王命(10-11 ),(二 )催逼百姓(13 ),(三 )责打官长(14 ),他们和收生婆的行为正是相反,敬畏神的软弱人往往胜于不信其神的刚强人,。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法老督工的责打他所派以色列人的官长这里的他并不是法老,原文乃是复数,是指督工们。在本章6节,我们已经说过,以色列人的官长,乃是督工们所派的。这就叫我们看到,欺压人的独裁者之组织严密,层层管制。在下层责任未能完成时,上层就以责打作处分。但是,并非处罚了,责任就完了。被责打以后,照样并且更加要负起上面所交付的责任。
──《中文圣经注释》
●「向来」:原文是「昨天、前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从前、过去」。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以色列人的官长就来哀求法老说:“为什么这样待你的仆人?」
“……其实是你百姓……”——这是指着埃及人,因为督工的不把草给以色列人。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色列人的官长」:在他们之上有作督工的埃及人,下面则是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 ):法老的新措施就是要使这班官长上下为难。
──《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人的官长就来哀求法老要越过督工的,直接向法老去哀求,这在古代似乎是无可能的。但奴隶向法老直接求告的事实,却在古代的埃及有纪录可查,而现有的纪录正是第十三世纪出埃及时代的第十九朝。这也和中国的「告御状」相类。
为甚么这样待你的仆人这是「抗议」的语气。
──《中文圣经注释》
●「哀求」:SH 6817有「抗议」的意思。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为什么这样待你的仆人”——官长自称为仆人,显明恭敬的心。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
以色列百姓的哀求。以色列的官长们以为法老不知这样的冤情,所以向他发出哀求。其实是你百姓的错 : “其实是埃及督工们的错”的意思。容我们去祭祀耶和华 : 法老气忿的原因是,作为一个奴隶民族在自己面前提出要祭祀耶和华。然而法老,日后将彻底地体验耶和华的能力,并在耶和华面前认清自己的存在。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
本节至21节记以色列人的工头向法老哀告无效的经过。查考有关历史资料,埃及第十九王朝时确有奴隶管工可以超越督工,直接向国王上诉。以色列工头以为埃及督工在中间作福作威,才有这不合理的命令(16节 );但法老证实,命令是他下的,因为以色列人太懒。
──《启导本圣经脚注》
【】
在遭受督工的责打以后,以色列人负责劳工的领班(和合本译为官长 ),就亲自去见埃及王,因他们以为法老不会那么不合情理,必定是督工的作威作福,暴虐了他们;或竟是督工的私卖了草料,所以他们来向法老申诉,说明督工的不给他们草料,做砖的数目却要照原来的缴交。这种使他们挨打的情事,实在是埃及人方面的过错。在他们话仍未完时,法老已勃然大怒,连连骂他们是懒惰的,借口要到旷野祭祀神而偷懒。法老严词责令他们回去做工,草是不会给的,砖却要如数照交。领班们听了这些话,无可奈何地垂头丧气出来,正遇见摩西亚伦在对面站?,于是恶声怪责他们说:神已经看见你们所作的,愿祂惩罚你们。因你们使我们在法老和他臣仆面前有了懒惰和装假的臭名;你们是把刀递在他们手中来杀害我们了。摩西心里难过和矛盾至极,他回去祷告神说:主阿,我不是说我不愿下埃及来么?你为甚么这样祸害你的百姓?自从我奉你的名对法老说话后,这百姓就更加受祸害,你却一点也没有拯救他们。
──《中文圣经注释》
【】「督工的不把草给仆人,并且对我们说:‘做砖吧!’看哪,你仆人挨了打,其实是你百姓的错。”」
督工的不把草给仆人,并且对我们说,作砖罢从这句话,使我们可以了解第6节的记述,乃是法老并未召督工的和官长入宫,而是以「传旨」的方式下达命令。第10节所说的「督工的和官长出来」,也不是指他们自法老宫中出来,乃是说他们从自己的官衙出来到以色列人那里。在这两节话之间,还略去了一个细则,就是法老向督工的传令,而督工的则将这命令传达给以色列人的官长。官长大概感到事态严重,难能办到,所以要求督工的一齐「出来」到以色列人那里,传达法老的说话。但是,在这些以色列人的官长的心目中,可能法老不是那么的不合情理,而是督工的加盐加醋,又不给草,作砖的数目却要每天照交。交不出,就责打了他们。这可能会是督工的私卖了草料,所以他们觉得不值,乃直接来向法老申冤、抗议、哀求。
看哪,你仆人挨了打,其实是你百姓的错上一句话和这一句的前段,都是申明情况,末了的话却是含有怪责的抗议。不过,末了一句在原文只有两个词及其人称代名词附字。头一个词的直译是「妳犯罪」(阴性的妳 ),第二个词直译乃「你的民」(阳性的你 )。这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的。故此,耶路撒冷圣经就放弃对此两词的翻译,而以「……」为代替,因此就表示在这些官长话还未完(看哪 你仆人挨了打…… ),法老便接口说了第17~18节的话。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文译本则将「妳犯罪」的阴性翻成阳性,藉以指明是法老。但这样一来,就把「法老」当作主词,「你的民」变为受词,而成了「你向你的民犯罪」,也是文义不通的。因为「你的民」应指「埃及人」,而不是指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只敢向法老自称为「你的仆人」,正如上节和这节三次使用的,还不敢向法老自称为「你的民」。因为他们是「国奴」,而不是国民。和合本却不理「犯罪」附字的「第二人称阴性」,将其直接翻成「是你百姓的错」。现代中文译本则利用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文译本将头一词的附字阴性转阳性藉以指明是法老,也明白「你的民」所指的是「埃及人」,便将之译为「这是你们埃及人的过错」,而技巧地把「法老」隐藏在「你们」这复数中。现代中文译本的这译法,可能较接近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本意。
──《中文圣经注释》
●「督工的不把草给仆人」:原文仅是「没有草可给你的仆人们」。而且「给」是阳性单数,意思应该是「法老不给」不是「督工不给」。
●「其实是你百姓的错」:原文是SH 2398+SH 5971 人称和性称无法配合,「错」是阴性单数型态,可以翻成「是你和你百姓不对」。所以不少译本直接翻译为「法老你们埃及人的错」。 ◎有相关的文献记载埃及第十九王朝时有奴隶工头可以跳过埃及督工向法老反应。此处以色列工头大概以为是督工在中间压迫他们,直到法老确认是他下的命令,以色列工头们就知道事情严重了。 ◎这些以色列工头对法老承认自己是比埃及人(百姓 )更卑下的(仆人、奴隶 )。为的是希望法老放过他们。但法老真的把他们当卑下的奴隶对待,加强压迫他们。――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但法老说:“你们是懒惰的!你们是懒惰的!所以说:‘容我们去祭祀耶和华。’」
你们是懒惰的,你们是懒惰的法老重复的说你们是懒惰的,也给耶路撒冷圣经将上节末句改成「……」为合理的做法,表明以色列人的官长话还未完,法老便暴怒地指责他们是懒惰的。因为这重复语,不单显示出当时法老说话的神情,也表明他看这事的严重性,以及暴露了法老的无理,因为他认为因以色列人是懒惰的,所以用「容我们去祭祀神」为借口。
──《中文圣经注释》
【】「现在你们去做工吧!草是不给你们的,砖却要如数交纳。”」
“你们去做工吧”——(一 )草是不给你们的,(二 )砖却要如数交纳。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现在你们去作工罢,羊是不给的,砖却要如数交纳以色列人的官长就再从法老口中听了这些话,亲眼看到他说话的神情,他们现在可知道这不是督工的错,也不是「你百姓的错」,而真是法老的圣旨了。这圣旨乃是,草是不给的,砖却要如数交纳。
──《中文圣经注释》
【】「以色列人的官长听说“你们每天做砖的工作一点不可减少”,就知道是遭遇祸患了。」
以色列人的官长……就知道遭遇祸患了这些官长知道祸患的来源,不只是从法老而来,也是由摩西引起的。因为摩西和众长老曾要求法老,让他们往旷野,走三天的路程,去祭祀神(见本章第3节 )。
──《中文圣经注释》
【】
以色列人埋怨摩西,法老的两个意图似乎开始起效: ①抹杀耶和华信仰;②造成领袖和百姓之间的不和。以色列百姓渴望的是安逸,而不是为荣耀受苦。在走向迦南地的旅程中也体现了这一点(32:9,34:9,,31:27)。即使这样,神还是把这些人当成自己的长子(4:22,。愿耶和华……施行判断: “你们把事情弄成这个样子,看看神怎么惩罚你们”的意思。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他们离了法老出来,正遇见摩西、亚伦站在对面,」
管工在宫中哀求法老,摩西与亚伦在外边等候。管工把以色列人受苦的责任都归到二人身上。管工们害怕若不能完成法老交下的任务,恐有杀身之祸。
──《启导本圣经脚注》
◎「摩西、亚伦站在对面」:显然摩西跟亚伦正在等候工头们与法老交涉的结果。他们离了法老出来,正遇摩西亚伦站在对面这里的亚伦,有可能是修订者的加笔。即或不然,摩西和亚伦已不是初下埃及时的气焰了。可是,他们虽没有和这些以色列人的官长一同去见法老,但却关心这些人去见法老的结果,所以他们在王宫的对面,等候这些官长出来。
──《中文圣经注释》
【】
“……把刀递在他们手中杀我们”——以色列人全然忘了神的话和祂的神迹。他们不怪法老,单怪摩西。【比方】教会中的人遭逼迫,也往往不怪逼迫他的人,反倒怪牧师不立时帮助他们。选民屡次到失望的时候,神仍然保佑。【比方】耶稣钉十字架,彼得被囚(徒十二章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色列人的官长向摩西诉怨:法老的目的达到了,这班官长果然埋怨摩西。他们或许放弃了争取自由的念头,情愿像先前一样循例工作。
──《串珠圣经注释》
【】「就向他们说:“愿耶和华鉴察你们,施行判断;因你们使我们在法老和他臣仆面前有了臭名,把刀递在他们手中杀我们。”」
「愿耶和华鉴察 ...... 施行判断」:是无辜受害者祷告时常用的语句。
──《串珠圣经注释》
愿耶和华鉴察你们,施行判断和合本在这里的译法,语气不够原文的凌厉。当这些官长从王宫出来,看见摩西和亚伦在对面站?时,他们是气愤愤的「对他们说:神已看见你们所作的,祂必惩罚你们!」鉴察的原文,是有先见之明的看见,而判断的原文,固可以翻成「判断」或「审判」,但也可以翻成「惩罚」。在这里的文气,译为后者似较相宜。现代中文译本就是这样译法,不过把位置掉在最后面,并将前句的「神」在此重复使用一次。
因你们使我们在法老和他臣仆面前有了臭名,把刀递在他们手中杀我们这里臭名所指的,当然是误认他们要「到旷野去祭祀神」为懒惰。他们也深信,若不能每天按数缴交原先有草时所做的砖数,督工的不但再要打他们,并且会杀他们。
──《中文圣经注释》
●「鉴察」:字义是「仔细看」、「注意看」。
●「鉴察你们,施行判断」:「看你们,施行审判」的意思。 ●「臭」名:SH 887 「发臭」。 ●臭「名」:SH 7381「香气、芬芳」。 ●「有了臭名」:SH 8877有「使我们不受欢迎」的意思。 ●「使我们在法老和他臣仆面前有了臭名」:直译是「使我们的香气在法老和他臣仆面前都发臭了」。 ●「把刀递在他们手中来杀我们」:意指「给他们借口屠杀我们」。 ◎这是以色列领袖们第一次用「耶和华」的名,但却是呼求神要审判摩西与亚伦。 ◎ 5:21 百姓把恶归咎于神是很自然的,在以色列人的观念里,一切发生的事都是神作的,这可以从 摩 3:6 , 撒上 16:14 , 王上 22:20-21 , 赛 45:7 , 耶 20:7 , 结 14:9 看出来。摩西在 5:22 向神提问「你为什么苦待百姓」也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不像我们现代人会提问「神为什么容许恶事发生」。因为在以色列人的观念中,神不会容许罪恶的存在。――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主啊,你为什么苦待这百姓呢?为什么打发我去呢?」
“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摩西或无话回答以色列的官长。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把责任推给神。他本来就不愿意接受差遣,现在问神:“你为什么打发我。
” ──《启导本圣经脚注》
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惟有摩西是神所差的使者,故此前两节虽然也提到亚伦,却惟有摩西回到神那里。这里的回到,当然不是指他往神的山去。因为神既应许与他同在,则摩西无论有任何困难,他随时都可以回到神那里,藉?祷告与祂交通。
主阿,你为甚么苦待这百姓呢这里苦待的原文,和19节的「祸患」是同一个字根,故有「祸害」的含意。摩西在祈祷中怪责神,认为百姓受埃及人的欺虐已经够了,何以你神还加祸害给他们呢?
为甚么打发我去呢这里的去字,大概表明和合本的译者,误将本节最前一句的「回到神那里」,认为是回到了神的山,所以使用去字。其实原文没有一个去字或来字,只有一个指示代名词「这」字。这个字也可以翻成「这地」或「这里」。故此,现代中文译本的「为甚么差我来这地方?」应是较佳的处理。
──《中文圣经注释》
【】
“主啊,祢为什么苦待这百姓呢”——后来的以色列人若要捏造本书的事,必定不写这两节的话。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为什么……为什么: 这句话不是出于气忿,而是人不能理解神的计划,谁都会向神发出这样的哀求,89:46)。先知哈巴谷提出同样的问题,他得到的回答是“虽然迟延,还要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迟延”。其实神对法老的这种压制早已预言过(3:19,4:21)。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自从我去见法老,奉你的名说话,他就苦待这百姓,你一点也没有拯救他们。”」
“自从我去……,他就苦待这百姓”——摩西的意思说,我去见法老,不但没有救出百姓,反倒加增他们的苦难。“祢一点也没有拯叙他们”——摩西也忘了神的话。人有苦难的时候,才能看出神的大能。法老给选民苦上加苦,有六层:(一 )叫选民多做苦工,(二 )叫稳婆残杀男该,(三 )叫百姓溺死男孩,(四 )叫真神多受侮慢,(五 )叫百姓亲自捡草,(六 )叫百姓照旧交砖。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自从我去见法老奉你的名说话这里再次给我们看到,耶典是没有亚伦陪?摩西去见法老的,乃是他自己奉神的名说话。顶多,亚伦是陪?去了,但他只是个摩西的口,而不是负有使命的使者。
他就苦待这百姓原文只有「祸患就临到这百姓」而没有他字。其含意却明显得很,是因神差他来,要他奉神的名对法老说话,祸患就临到这百姓。因此,以色列人的官长认为祸患是从摩西而来,现在摩西却归咎于神了。
你一点也没有拯救他们这句话反映?摩西本不愿意到埃及来的原因,他知道事情的难办,神却强?要他下埃及,说是要抢救他的百姓。故此,原文是深深地显出摩西内心的矛盾的,因为这里原文直译是:论拯救,你一点也没有拯救你的百姓。
──《中文圣经注释》
●「拯救」:SH 5337 「营救、抓走」,这个字在 摩 3:12也用来形容把猎物从野兽中救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摩西有神的呼召,一开始还是遭遇法老严厉的对待,以色列人的景况比原来的还糟糕。神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可以理解神这样的作为吗?我们能勇于面对光明前的黑暗吗? ◎神对以色列人的呼召,在以色列人的心思里面,他们所想的只是如何减轻在埃及的劳苦。因为在百姓心思里所存的正是这一个想法,就是因为在他们出埃及的时候,存了这一个不太准确的心思,所以在出埃及以后,一路上他们都想返回埃及去的原因就在这里。不要以为他们在埃及的生活是很糟糕的,以色列人说:「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15:3)「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吃鱼,也记得有黄瓜、西瓜、韭菜、葱、蒜。」(11:5)这样的生活还能算是差么?其实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太差的,他们只是感觉生活里的劳苦不容易承担就是了。――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要训】
(一 )神的仆人不但被仇敌藐视(4-8 ),也是受同人的埋怨(21 );(二 )信徒所遇见的,往往似乎与神所应许的相反,;(三 )神多让试炼临到祂的百姓,为叫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四 )信徒多以所遇见的事为稀奇,因为他们看不出神的意思;(五 )信徒当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思想问题(第5章 )
1法老对摩西亚伦的答复(2- 4-5 )反映他对耶和华神存什么态度?
他最关心的是什么?
这给你什么警惕?
2埃及人虐待以色列人。
今日,你处的社会有没有恶待低下层人士?
用什么手法?
你怎样处理这些剥削呢?
3人对「受苦」有那些不同的观念?
参本章20-23; ; 。
4摩西为何向耶和华发怒呢?
约伯和约拿发怨言的理由与摩西的有何不同?
; 23:1-4; :11。
耶和华如何鼓励摩西、约伯和约拿呢。
──《串珠圣经注释》
5-11章 神为以色列人刑罚法老:因为法老心硬,不容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神便彰显能力刑罚法老及埃及人,使人深深知道「祂是耶和华」。
──《串珠圣经注释》
【】「后来摩西、亚伦去对法老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这样说:‘容我的百姓去,在旷野向我守节。’”」
神的仆人们,来到这狂傲的暴君面前,除了耶和华的话以外,他们没有任何的后盾。他们转述神话语的头一个后果,乃是遭到法老断然的拒绝,结果,反而加重了希伯来人的苦工。这在人看来,必然觉得已经失败。但摩西在遇见艰难时,立刻把它带到神的面前去。那些奉差遣去对人说,「耶和华如此说」的人,自然有权柄回到耶和华的面前去,把艰难完全摆在神面前。这种行动,必然得着神忍耐和大能的答复。
―― 摩根《话中之光》
【,13】
一个蒙恩得救的人有时也会被魔鬼所利用。人若随便的过生活,魔鬼倒不在他身上施行攻击,但你若是一个蒙恩的人,在灵性上是实行追求,那末魔鬼就要用千方百计来害你。家里人的逼迫,朋友的批评,或是旁人的讥笑,都接踵而来。约伯受试炼的时候,他的妻子,他的朋友都被魔鬼利用着来陷害他。魔鬼常会利用人,我们若不当心,亦会照样被牠所利用。有时魔鬼会利用你所最亲爱的人,最接近的人使你屈服倾向牠。
── 赵世光《圣经宝藏》
【 面对抗拒神的人,你怎样向他传福音?】
法老不听摩西与亚伦的,因为他不认识神,也不尊敬神。不认识神的人就不会听从祂和祂的仆人。我们应当像摩西和亚伦一样坚毅不屈;别人弃绝你,拒绝你的信仰,不要惊奇,也不用灰心丧胆,当努力不懈,把你所认识的神告诉他们。
──《灵修版圣经注释》
【 顺服神吩咐,却导致百姓百上加斤──顺服,为何还受苦?】
摩西、亚伦照神的吩咐,将信息告诉法老。但结果适得其反,法老加重百姓的工作,变本加厉地压迫他们。有时我们因顺服神会受到迫害。你是否因顺服神而仍然受苦,遭遇比以前更差呢?假使你的生活艰难,不要以为是失去了神的恩眷;你可能是在邪恶的世界中行善,所以才受苦害。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消极、埋怨都于事无补,惟有…… 】
以色列人的官长遇到了麻烦。他们要督促百姓交出同样数量的砖头,百姓办不到,他们便遭督工责打;转而向法老哀求却被斥为懒惰,无奈只好把埋怨矛头指向摩西。你在工作遇到了困难、与家人或教会的关系出了问题时,随便投诉,怪责领导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当向全能的神呼求,祂会处理你的难题。当你感到四面受敌的时候,不必怪责在上的,应当求告神,看祂在逆境中会怎样施援手。
──《灵修版圣经注释》
【「为什么打发我去呢?」
】
神在用我们以前,先要我们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保罗在神祝福他写伟大的书信,从事伟大的工作,他先失去一切力量,甚至感到极端的软弱,对人生都已经失望了。在摩西与以色列人的身上也是这样。
摩西——四十年来,他人生的过程已经成为空白。但是当神呼召他从事这项伟业,他应许稍微对自己恢复一些信心,知道他的使命,他的神迹,以及亚伦的口才。以后他受法老的斥责,长老的指控,以及各种难处带给他苦楚,都使他始终温习这项功课——他自己实在一无所有。
以色列——在造砖的工厂上似乎提起摩西早年的时日,使他怀有使命感。他就在法老面前强硬,决不妥协。他的神迹实行出来,又有奴工们对他的信赖,以及亚伦确是神所差遣的拯救者。但是以色列人都发觉自己还是毫无力量。惟一的准备只有依靠神。
我们——在我们人生的经验中,有不断的失败也教导我们同一功课。我们无法自洁,也在事奉上不能讨神喜悦,反而增加我们的烦恼。造砖的经验似乎又在重复,重担也无法摆脱,我们的力量已经消耗殆尽了。我们已经完全失望,心中尤其沮丧。于是天上的新郎走来说:「让我来作吧!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嘠,我能拯救你。
」──迈尔《珍贵的片刻》
【】
【神的拯救】许多基督徒应当感谢灾难,因为灾难驱使他们到基督面前来得救恩,或成为主亲密的门徒。新国际本在除去了一切含混的意思,译作『大能的手』(编按中文圣经正是如此译的 );请比较当代英语本的『我将逼使他』。
──《每日研经丛书》
「主啊,你为甚么苦待这百姓呢?」
神设定的环境,为要叫我们得益处,成全祂的美好旨意。
不经战争,就没有胜利。天空有数不尽的星在那里,却要到天黑的时候,星光才显得明亮。当进到珠宝店里,售货员拿一颗贵重的钻石给你看,他不拿在手里,而是放在一块黑绒布上面,他的目的,是要让钻石特别显得晶亮耀目。
摩西,亚伦奉神的命令去见法老,说:“容我的百姓去!”
但那埃及王,像壮士看守自己的掳物,不轻易放弃。他不敬畏耶和华,不听从神的话,反倒更加紧控制,要百姓照常数交砖,却不再给草,让他们自己去捡草作砖。“把更重的工夫加在这些人身上叫他们劳碌,不听虚谎的言语。”不能如数交工的,鞭子就临到他们身上。
你可以抱怨,环境不好。你可以怨天尤人,抗议这是不合理的。诚然,显然可见是不合理。但这一切事,是要驱使你到神的面前,不要苟且偷安,满足于暂时埃及的葱,蒜,韭菜,免费的肉和鱼。神要你的眼睛远远看见迦南应许美地。
以色列人埋怨摩西,摩西就把问题带到神面前:“主啊,你为甚么苦待这百姓呢?为甚么打发我去呢?自从我去见法老,奉你的名说话,他就苦待这百姓,你一点也没有拯救他们。”
在将服事完那一世人的时候,在神全家尽忠的摩西,回顾神奇妙的引导,作了一篇歌,教导以色列全会众;这歌展望将来,预告必发生的事,也追忆过去,神在他们身上的恩典。其中说到神的作为,借着环境的搅扰,使神的百姓学习起飞的功课:祂“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
在舒适的环境里,雏鹰恋于温暖的安乐窝,饮食不缺哪会想到高飞远扬!属天的应许,蓝天的召唤,白云的追逐,对他们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但神为他们安排有更远大的前途。神有必要容许苦难临到。“苦待百姓”的是法老王;他使人劳苦,忘记属天的应许。但神使巢窝被搅动,要祂的儿女经历苦难,不再眷恋埃及,向迦南进发。
也许,你正经历着“搅动”,环境的改变,内心的烦扰,都可能指向是你该离巢的时候了。── 于中旻《圣经研究》
【 你却一点也没有拯救你的百姓】
默想:“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主啊,你为什么苦待这百姓呢?为什么差派我呢?自从我到法老那里,奉你的名说话,他就苦待这百姓,你却一点也没有拯救你的百姓。’”
返回埃及后不久,摩西便去向法老传达上帝的旨意。法老被那句“放我的百姓走”激怒,所以变本加厉地奴役以色列人。以色列人难以承受苦役,所以不断抱怨摩西的“多管闲事”。摩西当然感到委屈,所以就去与上帝“理论”:“主啊,你为什么苦待这百姓呢?为什么差派我呢?自从我到法老那里,奉你的名说话,他就苦待这百姓,你却一点也没有拯救你的百姓。”(参出51-23 )
上帝拣选摩西的目的,就是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从那地上来,到美好与宽阔之地”。(参出31-10 )可是,摩西现在发现,他所带给同胞的不是拨云见日的喜悦,而是有增无减的苦难。因此,摩西认为上帝“一点也没有拯救”他的百姓。读过本章之后的叙述,我们就会发现,摩西之所以对上帝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他未能看到上帝那双肉眼无法看到的拯救之手。
困难中的祷告未见成效时,我们常常以为上帝“一点也没有拯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帝的拯救其实一直在暗中进行。
── 李世峥《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 完成神的工作会经历苦难,但苦难也会带来──】
法老加重了希伯来人的担子,摩西埋怨神并未拯救百姓。他希望立竿见影,少些麻烦。神动工的时候,我们仍会有痛苦、挫折、艰难临到。新约的雅各书鼓励我们,当遭遇磨炼的时候要喜乐。困难使我们:(1 )全心信靠神,信祂为我们所做的尽是美好的,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2 )让神在我们的境遇中多得荣耀;(3 )想到神必不撇下我们;(4 )留心神对我们的旨意。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