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保罗展开第三次旅程
约翰的洗礼象征悔改,并不代表在基督里的新生命。这些以弗所信徒像亚波罗一样,需要得到更多的有关耶稣基督信息的教导。他们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可是他们不知道耶稣的死和复活,或是圣灵的工作的重要性。成为一个基督徒包括离罪(悔改 )和归向基督(相信 ),这些信徒仍未完全。在使徒行传里,信徒领受圣灵的方法各有不同;一般当人表明相信基督后,圣灵便会立即临到他。然而在这里,神让圣灵迟一点才降临在信徒身上,因为他们的知识并不完备。神要坚定这些原来不认识圣灵的信徒,圣灵的充满印证他们是信徒。
圣灵降临在外邦人身上,他们竟能说方言,为了甚么?
当保罗按手在这些门徒头上时,他们便领受了圣灵,就如那些门徒在五旬节时的情形一样,有明显外在的记号,显示圣灵的同在。当圣灵降临在外邦人身上时也出现同样情况。
“学房”这名词挺有意思,它是一个甚么地方?
保罗在这个学房里讲道。这类学房早上用来教授哲学,但在白天最热的时间(约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四时 )是空着的。由于许多人在这段时间都不用工作,所以他们便来听保罗讲道。
那些人也反复喊着耶稣的名字,为何不得力?奇怪了……
许多以弗所人都从事驱邪和行法术以牟利,。士基瓦的儿子们被保罗的工作深深吸引,但保罗赶鬼的能力来自圣灵,而不是妖术,显然比他们更有能力。然而,他们发觉人不能够驾驭或仿效神的能力,这些人呼喊耶稣的名字,却不认识祂。改变人的能力是来自耶稣基督的,不是念咒语般吟诵祂的名字就可以得到,神只通过祂所拣选的人来运用祂的能力。
人行邪术,所为何事,其实有能力谁不想?只是其害却……
以弗所被视为是邪术和玄术的中心,他们虚构一些魔法,以便能得着财富、快乐和美满的婚姻。至今迷信与巫术仍极之流行,神明确禁止这等行为;假如你仍眷恋玄术、邪术或是巫术,你就不能够成为信徒。一旦涉足其中,你很快便会被缠住,难以脱身,因为撒但的势力实在很强。不过,神的能力更大,。假如你仍着迷于玄术,你应该向以弗所人学习,尽快离开这些陷阱。
保罗要去罗马,也许因为那里够繁荣?
为甚么保罗说他要去罗马呢?不论他到哪里,他都看到罗马的影响力,保罗希望将基督的信息带到世界的影响力和权力中心去。
以拉都,好像不太出名,他是谁?
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和后书里更详细地提到提摩太。以拉都是忠心服事神的信徒,他不仅是保罗的得力助手,也是哥林多城管银库的。
敬拜的事也可以淫乱,这以弗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亚底米是一个象征生育的女神,在以弗所城内有一座安放她的神像的大庙,这座庙是古代的伟大奇景之一。亚底米的祭礼中包含许多放荡淫乱的行为。很明显,以弗所的宗教和商业活动,都反映出这是一个敬拜外邦偶像的城市。
保罗可没有得罪他们,为何他们要和保罗争论?
当保罗在以弗所传道时,底米丢和他的同行并非因与保罗争论有关教义问题而愤怒,乃是因为保罗的工作影响到他们的财路。他们是制造亚底米女神的银龛的,如果百姓相信基督,就会抛弃偶像,这样必定会打击他们的生意。
人常为自己自私的行为而辩护,你也同意?真好,但你会这样的吗?
底米丢激起骚乱的策略,就是先利用他的同行工匠爱钱的心理,然后以爱国和对宗教的忠诚为借口,遮掩他们贪婪的用心。参与骚乱的人无视自己的自私动机,相反,自以为是忠于土地,忠于信仰的大英雄。
保罗想进入戏园解救他的同伴,但其它信徒担心他的安全而不许他进去。
有一个人站出来,不知道他出来做甚么?
这群暴徒变为反犹太人和反基督徒。这位亚历山大可能是被犹太人推出来作他们的发言人,想解释清楚犹太人与基督徒没有关系,他们并不涉及银匠的经济问题。
“方伯”是罗马一个省份的总督或地方行政官。
乱一定要平,如果不平,当官的后果嘛……
以弗所城是由罗马帝国统治的,当地领袖的主要责任就是维持和平与治安。假如他们控制不了城中的百姓,罗马政府会撤销他们的职务,整个市镇也可能实行军法统治,许多公民自由均会被剥夺。
此地不宜久留,你想保罗会有这样的心态吗?但你可知为何不宜久留?
以弗所的骚乱提醒保罗是继续向前的时候了,同时也显示出当基督徒向亚西亚最庞大的偶像宗教发出挑战时,法律仍然为他们提供了一些保障。
| 第19章 | 第20章 | |
| 以弗所的騷動 | 1猶推古復活16 | 17揮別以弗所38 |
| 混亂 | 旅行 | 感謝 |
金言慷慨使人富足,贪婪使人贫穷。
使徒行传 19
“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 -
今天的经文表明,福音并不总是使人联合,也有使人产生严重分歧的时候。这一点,或许你也经历过。
在以弗所,保罗孜孜不倦地工作,以至于这个地区,就是贸易和旅行中心的所有人都听到了神的话。被保罗摸过的手巾和围裙都变得宝贵了,因为能医治人们的疾病。一个犹太大祭司的七个儿子,使徒使用耶稣的名对付恶鬼,但他们并不真认识耶稣,结果他们被沉重击打。尽管如此,耶稣的名仍被尊大。认识耶稣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以弗所的事工很精彩,但仍有反对者存在。拒绝耶稣的犹太人想要
遵守旧的宗教习俗。不信的外邦人想要维持他们的生意。一些银匠煽动暴民,试图拦阻保罗和他的同工们。尽管后来避免和平息了骚乱,但很明显,深层的分歧仍然存在。
我们常常喜欢皆大欢喜的故事结局,但圣经反应的是日常生活。今天的经文并没有给出答案。但它确实表明我们并不孤单。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神都在挣扎中与我们同在。
祷告亲爱的神,我们为那些因为福音在家中产生分歧的人祷告。求你保护相信你的儿女,帮助他们向人显出你的爱。按着你的应许,鼓励和扶持他们。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讲道内容
讲题:主的道大大兴旺经文:主讲:李俊佑牧师时间一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一、前言各位弟兄姐妹,早安。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与大家见面,感谢主,今天能在这台上与大家一起分享。二年前,我在和平教会与大家一起学习、成长、服侍。后来,神差派我及几位和平的弟兄姐妹,一起到南港软体园区传扬神的话。在这两年e,我们经历许多神的恩典,并且透过和平教会,得到很大支持。在过去,我们与和平教会是伙伴教会;而今,神带领我们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成为和平教会的子会。我们一直希望有机会与你们分享,神在南园教会所作的工作。谢谢维伦牧师安排今天,让我与你们分享。在开始之前,邀请大家与我一起祷告。
亲爱的主,我们在祢面前献上感谢,在早晨时刻,将我们分别为圣,来到祢的面前,敬拜祢、仰望祢。主,这是祢的时间,愿祢对我们说话。敞开我们的心,让我们的眼睛看见、耳朵听见,让我们生命能够行出你的话。我们在你面前,感谢祷告,奉靠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不晓得弟兄姐妹是否有过,为某些人,或某些事情拚命付出的经验?就像我们为了要买某个门票,彻夜排队、花尽你心思与意念,想要得到那样东西。我曾有这样经验,在我预备硕士考试时,为了要听一位名师的课程,一大早就到补习班排队拿号码牌。号码牌拿到越前面,就可以越早选好的位置,因此我们非常早到。但是,却发现有人前一天就到了。他们对于所谓的名师,补习的课程内容,是如此在意,以致,他们拚命地要拿到号码牌、得到好的位置。这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当它是关于我们的人生时,我觉得要很仔细地想想,到底什麽才应该是我们一生中最在意的?值得我们为它付出心思、时间,甚至付出生命?因为当我们的生命结束,回到神那e时,神会问我们:「你这一生作了什麽事?」因此,我们不只要思考什麽值得我们一生追求?也需要思考,我们的努力,是别人对我的要求、期待?还是我自己的想法?甚至这是不是从神来,给你的看见?
二、 保罗三次旅行训今天这段圣经e,我们看见保罗在使徒行传e面做了许多事。从圣经中,我们知道保罗,过去叫扫罗,是一个迫害基督徒的人,而且是非常、非常认真地迫害基督徒。直到主耶稣在大马士革时,对他说:「你是在逼 -/迫我。」他因而思考,为什麽他的一生走在一个认真的路上,但却走错。后来他改变他的方向,他依然认真,却是把全部的心力投注在宣教事工上。后来在安提阿教会,他与巴拿巴受差派出去传福音、宣教,这个旅程总共有四次。从这些这几次训缆贸讨校我们可以发现,他一次又一次扩张神给他的境界,从原先的亚细亚,一直到欧洲。每一次我们都能看见神在他身上所做奇妙工作,这是因为他走在神要他走的路上。他仍然努力没有错,可是他走对了方向,因此神祝福、使用他的生命,参与在耶稣的大使命之中。
第一次旅行训揽雌鹄从泻艽蟮男Ч,但是也有很大的争战。在那之后,他们就面对所谓外邦人的问题。后来的第二次训缆眯兄校他们建立了非常多我们熟悉的教会,包括腓立比教会、帖撒罗尼迦教会、以弗所教会…等等。在腓立比时,一开始他们去吕底亚这位妇人的聚会处,并且带领她信主。不料之后保罗与西拉被关进监狱,当他们在监狱e唱歌时,神行了神让他们可以出来,可是他们没有走,反而将福音传给那位管监狱的人。腓立比教会就在这样的情境下建立了。
今天的这经文是在第三次的训缆眯兄小T诘诙次训缆眯薪崾前,保罗曾到以弗所这个地方。但是,那时没有特别作什麽事。但在第三次训缆眯惺保他们在以弗所做了很重要的工作,并且在那e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牧养教会弟兄姐妹,就像在经文中我们看见的,他们在那e大大得胜,主的道大大兴旺。并且,我们看见保罗的训涝嚼丛绞炝罚越知如何传福音,在以弗所,传福音的工作,好像达到一个高峰,这是件非常令人振奋的事情。 三、传扬福音作主见证从保罗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他是全心全意投入神给他呼召,让神带领他的脚步。不过,我们知道他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很多困难、阻挡,他们被阻挠、控告、丢石头、追杀、迫害。但是保罗仍然持续在当中做传福音的工作,因为他知道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值得他拚命投入的事情。不只如此,在这段圣经我们也可以看见,保罗要投入他一生的精力,他一定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几件事情。
第一件是,他一定要知道,为什麽要传福音?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知道为什麽要传福音吗?我们的主耶稣留给我们两个很重要的命令。第一个我们称作大诫命,就是主告诉我们要彼此相爱。这个是一个不容易的命令。南园教会不是太大,人数很少,但在彼此相爱的事上,我们很努力,仍然还是会有一小群、一小群的现象。可见,这真不是容易的事情。除了大诫命,还有谈到另外一个,叫作大使命,说:「去,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给他们施洗。」这就是为什麽我们要传福音。并且,我们的主爱这个世界一切祂所创造的,但祂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得救。因此,保罗才会倾心尽力传福音,因为他领受主的心意。神差派他到外邦人中做传福音的工作。
既然传福音,保罗就必须非常清楚知道福音的内容是什麽。各位弟兄姐妹,你知道福音的内容是什麽吗?记得蔡茂堂牧师曾讲过,见证有两种,一个是「说见证」,就是你向人分享神在你的生圈当中所作。另外一个是「做见证」,或称为「是见证」。就是从你的生命、品格,对待人的态度、为人处事,显现出有神的平安,有神圣灵的果子在你的e面。因此,人看见你时,也看见你的背后那位神。
其实圣经e还有一种见证,叫作「行见证」,就是透过祷告服侍,让人得着医治、得祝福、得帮助。说见证、做见证很重要,但是做见证或是行见证并不是传福音。为什麽我会这样说?因为当我们说见证、做见证时,我们只是在表达一个福音产生出来的果效,因着福音而有一个生命的果效在我们的e面,就好像福音是一个本质性的内容,见证则是延伸出来实质表现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见的影响。这两个是不一样的。你透过你生命的影响,让人走进教会之后,你仍然要告诉他福音的内容是什麽。我在南园教会曾遇过一个人,他因为教会的弟兄姐妹都非常有爱,就像一个很美好的家庭,所以他来教会。但是,当我们一起读圣经后,才得知他接触过许多基督徒的朋友,但他却从来都没有听过福音。亲爱的弟兄姐妹,你相信吗?福音在圣经e讲得非常清楚,简单又清楚。福音是神的救恩,透过耶稣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白白赏赐给我们。当我跟这位朋友分享之后,他才说:「喔,终于我知道基督教在信什麽。」这福音的内容太宝贵,它是白白赐下,并且,不论你的出身、种族、过去、功劳如何?神都将这些恩典白白赐给你,这个叫福音。举例来说:德蕾莎修女、马偕,跟郑捷,也许这不是很好的例子,但是我们知道这两者的德性差很多,但是,他们在神的e面,有同样得救的恩典与机会,这叫福音。若是我们要做传福音工作,我们一定要清楚知道这就是福音。
四、以弗所的得胜当我们知道福音的内容之后,我们就要学习如何传。圣经说保罗在以弗所的这段时间,大大得胜,主的道大大兴旺。以弗所是一个邪术非常的盛行的城市,就像我们现代,有星座、占卜、算命、血型、生肖……之类。甚至电视新闻也提供民众你各种指引,告诉你今天该注意什麽。 但是,面对这样的环境,保罗跟他的同工却是勇敢地传福音,使许多的人悔改信主,看见的是大大的得胜。它圣经如何形容这个大大的得胜?它说有许多人把邪术的书拿出来焚烧。以前的书不是用印的,而是人工抄写在羊皮卷或是蒲草纸上,所以很珍贵。但是他们却把它拿出来烧,这些书钱约值五万块银钱。当时一块钱,约是工人一天的工资,亦即现代人一天工资1000元,五万块钱就是五千万元。所以,圣经描述这是大大的得胜
他们在以弗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领受圣灵的能力。当他们来到以弗所这个地方,发现有许多信徒,他们是受洗的,但是保罗问说:「你们有得着圣灵吗?」他们说:「我们没有听过圣灵是什麽?」于是保罗为他们祷告,他们就领受了圣灵。圣灵的能力在传福音当中,是非常重要,因为圣灵会使我们生命的改变,信主的人他的生命、品格、所作所为会渐渐不同,这就是「做见证」。并且,圣灵会赐我们能力,胜过生活中的试探,且使我们有力量服侍别人。因此,领受圣灵,我们就有能力跟别人分享神的话,不仅做见证、说见证,能够分享神的福音。这是第一步。
第二,在圣经e提到以弗所这e有位亚波罗弟兄,他非常清楚、仔细地传讲神的话,使得以弗所的弟兄姐妹对神的话语非常清楚明白。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神的话才是我们生命遵行、改变,而且帮助我们能够走正的惟一指标。亲爱的弟兄姐妹,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神的话到底琢於嗌俨糠荩课颐堑降子卸嗌偈奔浠ㄔ谏竦幕吧希磕慊岵换岢38械侥愕纳命走得曲曲折折?没有神的话语带领你,你就会用自己的方法决定、思考。神没有成为你生命的指标,他的话不能引导你,是因为你的e面没有祂的话。保罗跟同工在以弗所教会传福音,非常重视神的话,因此他们天天说明、天天讲解,让每一个弟兄姐妹明白神的话是什麽。这是第二个传福音很重要的根基。
第三,是他们常常祷告。在此看不出来,但是若读以弗所书,就会发现保罗邀请且吩咐、拜以弗所的弟兄姐妹要常常祷告。在:「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z。」常常祷告,是我们生活e面,与神连结亲近很重要的一部份。如果没有祷告,我们实在很难在前线工作,因为前线e面工作是有非常多属灵的争战。曾经有位弟兄,他与太太来到教会,一开始想与我辩论,到底世界上有没有神?我就邀请他一起看一本书。在讨论、陪读的过程中,我们日日夜夜拚命地为他祷告,结果神真的很恩待,他的心终于打开,接受有一位神,并且接受耶稣作他生命的救主,他最后在我们的教会受洗。他的故事,让我们看见祷告的果效。不停地祷告,寻求神给我们指引,不停地祷告,请求神护卫及看顾。这是第三个传福音很重要的事。
第四,传福音很重要的事,天天勇敢传讲神的话。保罗一开始在会堂e讲三个月,后来跑到推啦努的讲堂传福音,讲神的话,约两年的时间。就这样,持续地讲,坚定地讲、不停地讲、日日夜夜地讲。瞧!他投注多少的生命力在e面!在基督教历史上,约翰卫斯理、怀德腓特,在大复兴时代,也是如此。在卫斯理的传记e记载,他一天当中约有四次、五次传讲神的话。这点令我感到羞愧,因为我只有一个礼拜讲一次。可见当身处在福音广传,大复兴的时候,我们应当常常讲、天天讲、拚命地讲神的道,以致在那当中,看见整个城市改变。如果我们期望整个台北市改变,或是整个台湾改变,我们该怎麽回应心e这个期待?在南园,我们一开始是办活动,每一次因着不同的讲题,有时来很多人,有时来一些人。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讲座」的果效非常的差。因为人们是为了讲座而来,讲座结束,他就走了。因此,后来我们决定一件事情,不办讲座,而是直接讲神的话。所以,我们就开始在园区e带查经。因为愿意来参加查经的人,一定是为了神的话,而不是为别的。保罗所作的事情也是这样,天天讲神的话。
五、坚忍不懈继续传讲综上所言,传福音真正的基础就是这四项。第一,要有圣灵的同在。第二,对神的话认识、清楚。第三,常常祷告。最后,就是不停地传讲。虽然,从经文当中会看见,在以弗所大大地得胜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大逼 -/迫。保罗的同工被抓起,他被逼 -/迫、赶出以弗所城。是的,有时候我们传福音,不是一切都顺利。但是,当神与我们同在,祂会赐我们能力、力量传福音,即使攻击、阻挡、拦阻仍然存在。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当我们传福音遇到一点点挫折时,请继续勇敢地传、认真的传。因为神将不断带领我们的传福音。
六、结论:谁愿为主去?最后,在今天经文中说「主的道大大兴旺」,其实背后有许多的同工委身在当中,尽心尽力地事奉。这个兴旺不是只是保罗所做的,他有很多同工与他一起配搭,在这个团队e,是有一群人一起事奉。这就像南园教会在传福音的事工上,是站在前线的,而有些教会的呼召是成为支持者,有些教会是成为代祷者,有些教会是成为传福音者,每一间教会不同。亦即,神给我们的呼召与带领是什麽?我们教会就成为福音事的某个角色。同样,在和平教会,我们要问「神啊!祢要带领和平教会在祢传扬福音信息的事工中,委身在什麽角色e头?主啊!启示我们。我们愿意全心全力摆上自己,投入其中,不管它有多困难。」
除了教会,我们个人呢?在我们的一生中,到底神给你的呼召、带领是什麽?这不是你的想像、梦想,而是神很清楚跟你说:「你要走这条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寻求 领受神的带领。盼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寻求、都找着神给我们的带领与呼召,使我们一生不枉费,而且因着顺服神,看见神的工作大大兴旺。我相信当我们这样作时,我们的生命将会非常满足,因为我们的生命成全在神的手中。也盼望我们的教会,成全在神的手中。
我们一起来祷告。慈爱的主,我们在你面前献上感谢。主,谢谢祢拣选我们成为你的儿女。主,祢在十字架上流下了宝血,洗尽我们一切的污秽,让我们的生命成为圣洁,来到祢的面前,有新造的生命在我们e头。主,谢谢祢,美祢。主,如今我们领受这样的恩典,我们在你面前仰望。主,让这恩典不仅仅只是得救,而是我们全人、全身心,都进到祢的心意当中,活出主耶稣的馨香之气。主,求祢帮助我们每一位弟兄姐妹,知道我们的呼召是什麽?知道我们的使命是什麽?让我们知道我们的一生要如何做,能够让祢的国度大大的扩张?求祢也带领和平教会、带领我们的教会,看见祢给教会的使命跟方向,好让我们在事奉中知道我们的服侍方向、定位、位份是什麽?我们愿意忠心,并且全然委身,愿主赐福。谢谢主,听我们的祷告,奉靠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讲道内容
讲题:挑战人心的福音经文:主讲:张德麟牧师一、前言:经文的背景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是大专事工纪念主日,我受北区大专事工的差派,来到和平教会,介绍并分享大专事工。
我今天要用,一起思考一个题目:挑战人心的福音。今天所读的圣经,是在保罗的第二次传道旅行,地点在以弗所,事情大致如此:以弗所人拜的女神叫做亚底米-就像台湾的北港拜的神o-妈祖( ,这个女神的香火非常鼎盛,以弗所人为这个女神所盖的庙,是古时候的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庙的主要建材是大理石,有一百二十七根石柱,每根石柱有六十英尺高,庙的至圣所没有屋顶,直通天际。他们藉着这个建筑要表达一件事情,就是在神庙中的祷告,是直达天庭的。
许多人到以弗所去,喜欢买神庙的纪念品。我们有时到游玩的地方,也喜欢当地某些建筑物的缩小版纪念品。有人拿回去当作纪念,不过也有人拿回去膜拜。圣经中记载,有一个专门做这种纪念品的手工艺匠,叫做底米丢。这件事情的扰乱,就从这个人开始。他跑出来对众人说保罗在我们中间做了恶事。第一件恶事:他让亚底米女神的荣耀受了威胁。「这样,不独我们这事业被人藐视,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要被人轻忽,连亚细亚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大女神之威荣也要消灭了。」-使(其次,他为受影响的生意抱怨。因为保罗在那e传福音以后,很多人就不买纪念品了。他就唆使群众抓住与保罗同行的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把他们抓起来。这个纷争一直到城e书记官出来安抚、排解,众人才散去。
今天所读的第一段经文23节:「因这道引起的扰乱不小」,和合本修订本的翻译是「骚动不小」。这是一个很严肃的神学问题,我们不是要福音带给人平安吗?为什麽福音传到以弗所的时候,带给那个地方的是骚动和扰乱?福音会给人扰乱、骚动,甚至不安吗?不要忘记,主耶稣降生的时候,马太福音记载希律王心e大大不安,整个耶路撒冷城的人都不安;耶稣传福音的过程中,法利赛人也不安;耶稣受审的时候,大祭司不安到撕裂衣服。福音给人平安,但也给某一些人不安。所以我在做福音工作时,常常跟学生讲,福音有两面。卡尔巴特说神学应该是辩证的,强调人是罪人,也要注意人有上帝的形象;强调上帝是仁慈的,不要忘记神也是公义的神。福音带来平安,「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e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但请不要忘记,福音也带来挑战的一面,他也让那些假冒为善的人,心e大大不安。
福音不只带来平安,也带来挑战。福音不只告诉我们「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e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福音也告诉我们,要背起你的十字架,来跟随主。这个不安不只是停留在刚才所讲的希律王、耶路撒冷城、法利赛人以及大祭司,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基督徒的生活也是,也会感受到福音的许多挑战。
二、福音的挑战
-一(个人
当一个人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为他的救主,他会感受到以前所做的违背上帝旨意的事,每次想到,心e就不安。他要努力地把这些记忆和所做的事情丢掉,回头转向上帝。这个回头在神学的用语就是悔改。当这样的人走向上帝为他预备的路,把生命的主权从他自己换成上帝的时候,这样的人就是得救的人,生命被上帝掌握。当他走在这条路上,我们就说这是一个成圣的人生。这个「圣」不是道德的意义,而是拯救。他的路是一条被分别出来的路,而这条成圣之路,是永无止境,一直走到回到上帝的那一刻。这样的人,按照圣经描述:「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后(
在这e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个印象很深的台湾教会史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的意义不只在个人本身,这个故事的意义对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在黄武东牧师的回忆录e面看到一个很激励人心的故事。黄武东牧师出去传道的时候,他身上都带着一个人的照片,那个照片是他属灵父亲的照片,但不是他的亲爸爸。这位属灵父亲的名字非常本土化,叫做李拐。这个人脚没有受伤,因为以前的名字乱取,所以叫李拐。李拐年轻时是一个强盗,他杀人放火、强盗抢劫、打家劫舍,无所不作,当然,他后来成为基督徒了。黄武东牧师小时候最喜欢坐在李拐身边听他讲以前当强盗的故事。黄牧师在书e面特别强调:「拐叔告诉我说不要小看他这个强盗,因为他还是个有原则的强盗」,就是盗亦有道。李拐有三大原则,第一,不抢本庄。第二,不杀妇孺。第三,不侵同业。但是该如何分辨对方是同业呢?早期台湾已有电灯,但即使在我小的时候,都还曾使用过油灯,油灯都会散发出一种臭油味。小时候去乡下亲戚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把油灯关掉,不仅省油也好休息。李拐说,同业之间会遵守一个规则,晚上如果把油灯整夜点着,就表示我是同行的,请跳过这一户,不要进来。这就是李拐的三大规则。
黄武东的亲生父亲是开杂货店的。李拐是强盗,所以就到黄武东家中开的杂货店拿了几样东西就走。那时候的人就觉得,这强盗还是不要惹他,就算了。直到有一天,李拐又来了,拿了他想要的东西之后,到柜台说:「黄先生,请帮我算一算总共要多少钱。」黄武东牧师的爸爸站在柜台,一脸茫然,心想:「算什麽钱呀?你从来就没算过呀!」李拐告诉黄爸爸说:「我以前拿了东西就走,不知拿了多少东西,你大概算一下,跟今天的东西加起来到底多少钱,我要还清。」黄牧师的爸爸觉得奇怪,所以随便跟他讲个数目就让他走了。黄牧师的爸爸心中的困惑,于是暗暗地跟随李拐,后来发现李拐沿着街巷,一个个村庄四处叫卖,不再做以前那种胡作非为的事了。跟着李拐到他家后,发现李拐有一小块地,是他的祖产,他在那e种蔬菜、水果,也在旁边凿了一口井,用水灌溉农作物;另外,李拐于L末休息时,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演讲、讲道,跟大家说:「你们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个『天』你们都不知道,我告诉你,我知道,『天』就是我信的上帝。」
有一次黄武东牧师的爸爸看到李拐拿圆圆的西瓜,说地球是圆的。那时候的人没读什麽书,所以听到的时候都大吃一惊,怎麽这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懂地球是圆的?直到有一天,黄武东牧师的爸爸止不住心中的好奇,就问他到底发生什麽事了。李拐告诉黄武东牧师的爸爸说:「我信耶稣了。你愿意跟我一起到礼拜堂去吗?」黄武东牧师的爸爸回答了一句改变我们教会史的一句话:「如果你信的福音,可以让你这样无恶不作的人变为善,那我跟你去礼拜堂。」你们知道李拐的改变,影响台湾教会有多深吗?他全家信主不说,他影响黄武东牧师一家信耶稣。东后寮只有黄武东爸爸过书,所以他几乎就是地方领袖。那个地方总共有十三户的家庭,他们说黄先生都已经去教会信耶稣了,那我们也跟着他一起去教会。因着李拐一个人的归信,总共十五户家庭来礼拜堂。那时候的人几乎是三代同堂,就算是只有三个人的小家庭,也有四十五人,这样堂会就成立了,主日学也可以成立了,诗班也成立了,中年团契也成立了,整个东后寮教会就成立了。一个人的归信,使教会成立。
第二个大影响,也因着黄武东牧师的爸爸归信,我们教会得了黄武东牧师。黄武东牧师后来成为台湾战后基督长老教会,第一次成立总会的总干事。在担任总干事之前,他在长老教会总会e推行福音运动。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推动很多福音运动,历史上唯一一次达到目标的,就是黄武东牧师推动,且众同工一起努力的倍加运动。倍加运动之前,礼拜堂有两百三十三所,倍加运动之后四百六十六所;倍加运动之前,长老教会信主的人数五万九千四百七十一人,之后是十万两千九百四十三人,而且传道人倍加,奉献数量倍加,完全达到开始设定的目标。我们感谢上帝,如果没有李拐的归信,我们就没有黄武东牧师。藉着上帝特别的安排,让我们获得能力干练且具备属灵能力的传道人在我们中间,推动了倍加运动,成为教会增长的模范,这对台湾教会的影响无远弗届。
-二( 社会
对社会来讲,福音对某一些背逆上帝法则的社会,也会产生影响,会让一些基督徒感到不安。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的路德会在希特勒穷兵黩武、屠杀犹太人的情况下,是禁声不语的。可是有一些人感到不安。这不只是政zh i上、军事上的问题,而是跟上帝对抗的问题。有一些人就聚集发表了一个宣言叫巴门宣言。巴门宣言所要做的事就是告诉希特勒「你错了」、「你所做的事是违背上帝的事」。此宣言想要强调的,是耶稣基督是生命的主、社会的主、政zh i的主。有些人感到不安,所以自己发表宣言,告诉希特勒「你错了」。
类似的事情在世界各地发生,例如:台湾女性的地位、女性书的问题。我们的宣教士来到台湾,发现女性地位很低,还要绑小脚、不能念书。虽然清朝时女性能书,但必须是富有人家,只能念到十二、十三岁,能识字就可以了;读的内容是三从四德。这样的教育是教导女性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所以当宣教士来到台湾,因看见这样的情境而感到不安。1884年,马偕博士在北部成立妇女学院,再来是1887年的新楼女中。
在新楼女中成立前一年,当时的教会公报刊载了一篇招生简章,这一份简章我称为是台湾第一份女性主义的文献。简章的内容大致如此:第一,就读的女孩子至少八岁-当时的新楼女中是小学与中学的合体(。第二,床铺、蚊帐、棉被、家具都准备好了,来的时候带衣服就好。第三,来念的孩子要带两个「过重银」。何谓「过重银」?我特别研台湾钱币史,很多文献直接翻成两元。当时没有「元」的观念,而是拿银子。银子有分好银跟坏银。过重银就是好银,因为银的成分多,所以放在水e会沉下去,如果是坏的银,银的成分少,会漂在水上。要拿两个过重银来,当作伙食费,不是学费。第四,我们要学的是白话文、写字、语言、算数,此外还有各样的女工,做衣服、袜子等现代职业教育。当然,最要紧的就是读圣书,希望能透过这些,让女学生获得圣灵的感化。第五,我们会请人煮饭,做比较粗重的工,但比较轻的工作,学生也得参与。第六,练习簿、笔、墨都准备好了。第七,很重要的,要来念书的女孩子,千万不可绑脚,如果已经绑了,请解开。台湾第一份女性主义的文献,不是六零年代才出现的,是1886年11月教会公报刊的。这是第一份解放声明。「已经绑了的,请解开。」这个社会给女性的束缚,请解开,不要绑住她们可能会发展的心智,解放她们吧。
这些宣教士来到台湾看到这些情境,他们不会只说平安而已,在不平安的时代不会讲平安,他认为这是不平安。各位要得到真正的平安,你必须把脚开,必须解开性别的束缚。这是我们教会的前辈做的事情,他们对于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因着信仰而感到不安。
-三( 传统的伦理观
最后,如果信仰不会让我们对传统伦理道德观产生怀疑,甚至自我挑战,那我们作基督徒还不够格。请不要忘记一件事,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五章告诉我们:「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你有没有发现说,这种形式在告诉我们,你们听见的是传统伦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汉摩拉比法典e面的伦理,是旧约的伦理。你们听见传统伦理这样说,只是我告诉你们,在旧恩时代的新伦理,要爱你的仇敌,耶稣担心下面的人不懂他所讲的,还举了三个例子。第一个,有人打你右脸,你的左脸也由他打。第二个,有人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第三,有人要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要为他走第二里。各位如果有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第一版,请不要丢掉,那已经绝版了。那个版本e面是说:「有琢炀的军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为他走第二里。」圣经翻译不只是台湾用,中国大陆也用。中国×××的人一看,觉得这是为帝国主义讲话,所以把琢炀三字拿掉了-当时会逼人走路的都是琢炀(。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原则就是动态的原则,让我们读圣经的感受,跟当时写圣经的人所要传达的意思完全密合。不一定是文字的密合,而是感受上的密合。所以,当时的翻译员则就把琢炀翻译进去了。
当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面对的是罗马兵。罗马法早期规定,罗马兵可以叫琢齑Φ钠矫瘢帮忙d背包走一里路,罗马法可以保障这样的行为合法。但是第二里路,我猜犹太人很会算,一里路几步大概都算好了,距离到了,多一步也不走,行李一丢就走了。耶稣在这样的状况下说,你就为他走第二里。第一里路是法律,第二里路是你的自由。耶稣说,你就甘心、乐意为你的仇敌服务吧。我到现在还在学习,但我明白这是耶稣基督带来的新伦理,一直不断在挑战我的生命。
三、结论最后我用跟你们分享。有一个财主和拉撒路,财主天天奢华宴乐,拉撒路是讨饭的,在财主家的门口。中间怎麽互动圣经没有记载。后来两人死后,拉撒路到亚伯拉罕怀e,财主则在阴间受苦。我以前在当主日学老师时,觉得不知道要怎麽跟孩子解释,总不能要孩子去当乞丐,才能到亚伯拉罕身边。后来我看了一个注释,解释得蛮有趣的,财主到阴间以后,他碰到上帝,就跟上帝抗议不公平:「拉撒路在我家门口,别人都赶,但我从来没赶他,你对我这样公平吗?我经过他旁边也从来没有表达不屑,甚至连看不起的眼神都没有,这样我很冤枉为什麽给我们俩这麽不同的待遇,我什麽都没有做。」当他讲出这句话时,上帝对他说:「一个需要的人在你家门口,你什麽都没有做,那就是你的罪。」
不只大专事工,在任何情境e面都有很多很需要的事工:学生事工、文字事工、沿海事工、残障事工,以及关心受害女性的事工,都要一边自己找钱,一边自己奉献心力。我希望我们是真的关心这些弱势者,在信仰e面关心卑微的人,因为我深深相信一句话,这句话成为我一辈子的金句:「你们给一杯凉水,给需要的任何一个人,那就是做在上帝的身上。」学生事工是一个要边做工,边自己找钱的事工。日治时期台湾就有学生事工,最早是用YMCA,进入一段时间后用基督教青年会,推动的人中间可能认识,像廖继春、颜春和开始推动青年事工。
战后慢慢开始有青年团契。最早开始的学生团契,是美兰长老教会。第一个地方就是总会的地方。今天的场所是总会的地方包含后面卖掉的土地。当时做学生事工不希望有聚会,就是跟你当朋友,希望你到各个教会聚会。当初的用意是不增加对方对方聚会的负担。和平教会也有参与那样的事工。
直到民国六十三年,长老教会才觉得要开始自己的学生事工,就分城北区、中区跟南区。我们今天叫北区大专学生事工主日,不叫台北,还留着当时的文字。北区大专学生事工的第一个工作者就是我们和平教会的庄文生牧师,也就是庄丁昌牧师的儿子。参与过这些团契的年轻人,今天在各个角落发光发热。我带领了那麽多青年e面,有位年轻人的文章刊载在使者杂志上,他是医科的年轻人,他参与了团契以后,认为一个基督徒的医生选科别应该有所不同吧!别人选好赚钱、轻的,我的价值观应该跟别人有所不同。当我看到他做出这样的信仰告白,我感谢上帝。这个工作需要你们代祷以及奉献。
感谢大家。
一、约翰的洗与耶稣的洗
亚波罗当时对福音的认识有限。虽然他已经受了约翰的洗,并且相信主耶稣是基督,但他仍不知道耶稣以圣灵替信徒施洗。以弗所门徒的情况大概也与亚波罗相似。约翰的洗与耶稣的洗有什么不同吗?
两者相同的:1、当认罪悔改。2、当信主耶稣。3、当进神的国。
不同的:约翰的洗重在人的相信和追求;耶稣的洗重在圣灵重生以及相应的圣灵的工作。
从此处经文看到,当有真实而全备的信心得救的信心,并已被圣灵重生。事实的属灵经历上,相信基督与圣灵带着他完全的能力赐下并彰显出来之间有一段间隔。在路加的眼中,受圣灵是一种可见并且可以得着的经历;说方言便是圣灵已降在信徒身上的一种可见的外在证据。圣灵更新信者的语言,不再说污秽的,自夸的,属肉体的话。而是把神的话放在前面,让它来释放生命的亮光,引导自己的生活。
今天,我们晓得人悔改信主时,就领受圣灵,不是根据神迹异象,甚至不是感觉,而是凭藉新约圣经的见证。“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祂,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被赎,使祂的荣耀得着称赞。”让我们渴慕神的话语,在属灵的事上热心而持续。为着善工,我们尽可向神大胆求恩赐和能力。
二、认识圣灵,顺服圣灵,得着圣灵的恩赐、智慧与能力。(
1、认识圣灵:圣灵是怎样的一位?圣灵是当敬畏的上帝本身(圣神);是上帝三个位格中的一个;是圣洁的灵,真理的灵,有着上帝完全的属性;是保惠师或作训慰师,在信者的心里既开导照亮,又训诲安慰。
2、学习与圣灵相交,顺服祂,受祂的引导和带领。怎样才能与圣灵相交?感谢领受,自卑悔改;不再凭着人意和血气,不再顺从肉体的情欲;在神的道中渴慕祂,亲近祂,被圣灵充满。
3、从圣灵而来的智慧:必为耶稣做见证,高举荣耀主的名;以致能分辨,张弛有度,像保罗在以弗所,既能与之辩论,也知道什么情况当分离,不做无谓的争辩。在受圣灵的人身上表现为“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4、从圣灵而来的恩赐和能力:圣灵的恩赐是随己意分赐给众人,好叫众人一同建立教会。圣灵的恩赐和能力必能胜过一切的假道,叫主的名得着荣耀。魔鬼不怕人擅自称主耶稣的名-13节(DD字句的;不怕人“奉保罗所传的耶稣”-13节(DD假冒的;不怕“犹太祭司长的…儿子”-14节(DD传统的;不怕“你们却是谁呢”-15节(DD外表的。那些没有真正得着圣灵的恩赐和能力的,反被魔鬼所利用、所伤害。
三、圣灵工作时人的反应与作为
1、信者:真实的悔改,为罪为义自己责备自己,敢于“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离弃偶像、邪术,归伏主道,切实地为主的名作见证,同心合意让“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巫术、魔术、邪术、招魂术以及其他的占卜、算命等都是撒但的伎俩,完全不可与基督徒的信仰并存。一个信靠基督的人,不能同时却又与邪灵或死人相交。神把这些活动视为可憎恶的!
2、未信者:抵挡真道,更加高抬偶像,扰乱是非,却并没有果效“便叫众人散去”。看看他们抵挡的实质:
“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25节(DD利益被损的问题;
“被人藐视…被人轻忽”-27节(DD虚名和虚荣不能得满足问题;
“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32节)从众和罪的影响问题;
“认出他是犹太人,就…”-34节上(DD种族偏见、骄傲自义的问题;
“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34节下(DD迷信及背后被辖制的问题。
四、思想应用:
1、自卑俯伏在神面前,离弃偶像,那本不是神却当作神的,都是偶像。让圣灵来工作,而不是自己随心所欲。
2、学习和操练对圣灵敏感,听从圣灵的声音,顺从圣灵行事。学习和操练最好的方式就是渴慕神的道,并遵道而行。
3、福音随走随传,无论在哪里,成为传福音、报佳音的佳美。切实而大胆地为主作见证,将荣耀归给神。
可能很多基督徒没有仔细想过‘我还有没有朋友’。朋友是什么人?是可以坦诚相待,是可以相互交心的人。一方面中国现实的环境确实不利于形成朋友的关系。因为中国社会的现状是诚信的极度缺失,人人自危,互不信任。即使是手足兄弟、父母子女、夫妻之间都难以信任,更何况外人呢。孩子出门时,做父母的总是交代他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别人给的食物’、‘不要把手机借给人用’、‘在车站不要靠近商店货物’、……,当然,这些提醒都是必要的,在一个诚信极度缺失,罪恶泛滥的社会里,不提醒也不行。但是,这样的宣传听多了,也会加剧他们对他人的不信任感,总觉得处处是陷阱,处处有危险。即使在我们身边真的有一个老实人,我们也变得不敢信任了。所以,在这种背景下,确实不容易形成朋友关系。
另一方面,咱们有些基督徒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他们没有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基督徒:没信主以前他们还有一些朋友,但是,信了耶稣之后反倒没有朋友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要‘分别为圣’,就要和俗人分开。原来的朋友如果愿意跟着自己信主,那么,还可以继续做朋友。如果对方不愿意信主,那就只能拜拜了。他们这种‘非友即敌’的思想给自己的朋友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基督徒自己或许很享受这种对朋友施加的压力,他们认为这样做才是对主的忠诚,是在积极的传福音。但是,他的朋友们却感到很痛苦,在狂轰滥炸下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再和你做朋友,有些人甚至讨厌整个基督教了。传福音,不但要用口传,更重要的是让对方看到我们生命的改变。如果生命没有改变,就靠反反复复的宣传教义,会令对方很反感。会认为,你说得这么好,我怎么没看见你有什么改变。如果我们生命发生了变化,再配合以适当的口传。对方得救是一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
别说是朋友啦,那些基督徒就算是亲戚、亲家,他们也同样是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要么你信主,要么连亲戚也没得做,断绝关系。为了所谓的‘分别为圣’,有的人连农具都不借给他们用,怕污染了我们‘圣洁’的身份。也不愿意帮他们的忙,心想,谁叫你们不信主的,我们怎么能帮助魔鬼的孩子呢。
这都属于对圣经偏激的理解。即使对方不信主,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做朋友、做亲戚的。不然,咱们就等于自己堵死了带领朋友、亲戚认识神的路。保罗,这么一个完全为主摆上,特别分别为圣的人,也不是只和基督徒打交道,他仍然还有朋友。【】还有亚西亚几位首领,是保罗的朋友,打发人来劝他,不要冒险到戏园里去。【】第二天,到了西顿。犹流宽待保罗,准他往朋友那里去,受他们的照应。在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保罗确实更多的是去门徒那里,受弟兄姊妹的接待或是帮助。但是,这两处圣经让我们看到,保罗也还有朋友,这些朋友对保罗也是非常关心和真诚的帮助。亚伯拉罕也有朋友,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他的朋友甚至都能舍命帮助他。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的朋友能信主,也会暗中为他们祷告,带领他们,传福音给他们。但是,即使他们不愿意信,我们也可以继续和他们做朋友,即使他们一辈子都没有信,我们也可以和他是朋友。
有一些人,他们虽然不愿意接受主,但是,他们还是很愿意和我们基督徒做朋友的。他们佩服基督徒的为人,他们觉得基督徒很真诚,与基督徒交往很踏实,不用担心背地里会被伤害。我儿子同学的家长,常来我们家里玩。我们就很自然给她传了福音,讲了几次之后,有一次又讲到这个话题了,她突然说:“虽然我现在还不愿意信你的神,但是,我还想与你们做朋友,可以吗?”我们立刻对她解释:“请不要误会,我们没有丝毫想勉强你信主的意思,我们只是觉得信上帝非常好,也希望你能得到这个好处。你完全可以自由的选择,不信也不影响我们的友谊,也仍然是好朋友”。我们保持朋友的关系,也更有利于他们将来认识神。他们有我们做朋友,他们还会有许多非基督徒做朋友,长时间相处之后,他经过对比就会发现,与基督徒做朋友与非基督徒做朋友有什么区别。让他看到基督徒的爱心、喜乐、诚实、和平等,对他产生吸引力。
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今天的教会,基督徒之间的关系已经下滑到仅如朋友关系一般。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本应该更加的紧密,如同一家人一样,而不是仅像朋友那样。教会初期有过一段的时间,弟兄姐妹之间真的如同一家人似的,凡物公用。基督徒一见面都是称呼‘弟兄’、‘姊妹’,这是最亲切的称呼了,可是,今天虽然也称呼弟兄、姊妹,但是,其实已经变成了同志的代名词而已。没有了情感上是一家人那种亲切的感觉了。甚至有的人,只想让别人称他们是牧师、老师,你要是直接称他×弟兄、×姊妹,他还不高兴了。
基督徒有两个身份,我们有地上的身份,地上的身份是靠血缘关系。我们也有天上的身份,天上的身份是靠同一位救主。我们习惯上还是容易把血缘关系看得更重。实际上,灵胞的关系才是更重要的。主耶稣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将母亲交给他四位同胞的兄弟,反而交给了灵胞兄弟约翰。约翰也没有推脱说,我还有自己的父母要供养,你的母亲应该交给你的兄弟。因为灵统的关系胜于血统的关系。
我们与朋友接触的机会会很多。这样就有可能会遇到利益冲突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选择自己吃亏,让自己的朋友得利。这样做,不是为了让朋友更爱我,纪念我的好,而是为了遵守主的吩咐。【】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